📖 ZKIZ Archives


三煞位難覓人選 勢空降

1 : GS(14)@2016-10-22 22:21:51

【本報訊】中大學生會前會長張秀賢指,原本預計熱門校長人選是副校長霍泰輝或常務副校長華雲生,但兩人均加入校長遴選委員會成員,變相表態不競逐校長一職。他分析,新任校長既要處理複雜政治形勢、擺平分配書院和學院資源,加上深圳分校爭議和跟進私家教學醫院落成,「好多高層未必想掂校長呢個三煞位」。他憂慮,隨着資深的教授陸續退休,部份學院院長亦是剛接任,若校內無法找到合適校長人選,變相令「空降」機會增加,「我唔想見到空降,人選係要好熟悉中大環境、書院文化、中大歷史,點樣去擺平學院同書院唔同嘅問題」。


學生會爭代表列席


中大學生會會長周豎峰指,一直要求學生代表可列席校長遴選委員會,惟中大校董會兼校長遴選委員會主席梁乃鵬至今未回應,「無論如何我哋一定要逼佢正面回應」。下周二中大再召開校董會,學生會仍未決定是否到場示威。周豎峰不評論是否支持「空降」校長,暫時亦未聽聞有人想申請校長一職,但期望新任校長能守護學術自由、不受政治干預,以及推動校內民主。■記者潘柏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22/198086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082

8電影人攻選委 稱或有更佳特首人選 爾冬陞名單:沉默帶來傷害

1 : GS(14)@2016-11-12 05:30:06

■8名重量級電影人昨日報名參選演藝界選委;曾因支持梁振英而感後悔的張堅庭則表示未有心水。何柏佳攝



【演藝界】【本報訊】過去兩屆特首選委會選舉均等額當選的演藝小組,今屆很大機會有競爭。8名重量級的資深電影工作者,包括施南生、爾冬陞、張堅庭等昨日報名參選演藝小組選委,雖然他們對是否支持特首梁振英避而不談,但表明再沉默只會帶來傷害,今次決定參選全因不能再逃避責任,電影導演莊文強更暗示想有較梁振英更好的特首候選人,「可能我哋有更好嘅(特首候選人)人選」。記者:呂浩然



在2006年及2011年的選委會選舉中,演藝小組均在無競爭下由所有報名人士自動當選,施南生昨連同陳欣健、張婉婷、金培達及唯一是上屆選委會委員的莊冠男(莊澄),到沙田康文署總部,報名參選選委會演藝小組,他們將要與日前報名的無綫行政總裁李寶安、曾炮轟電影《十年》的香港影業協會理事長洪祖星等11人名單,競爭演藝小組15個選委名額。


張堅庭拒談是否撐梁


8人的聯合政綱雖未提到對下任特首人選的意見,但就強調要「促溝通,倡共融,彌補撕裂;聽其言,觀其行嚴選賢能」。同時亦指出,過去港人面對危機時總能求同存異找到出路,惟現時社會的撕裂令人與人之間失去互信,不同意見只懂各走極端。而且他們「明白沉默缺席帶來的傷害,是不肯負上責任的惡果」,所以今次「不能再逃避責任」,因此決定參選選委。上次特首選舉中曾為梁振英站台,但早前表明對此後悔及致歉的張堅庭,昨亦未有透露會支持誰人做下任特首,只稱「出晒(特首)候選人先決定」。不過,他解釋今次參選選委,是有感公民社會中每個人都應有選舉意識和投票的權利,同時不希望演藝小組再次以自動當選形式選出代表,認為選民應有機會選擇,並且希望為業界爭取到一人一票,而不是目前公司票為主。


莊文強:不做罪魁禍首


編、導電影《竊聽風雲》系列的莊文強稱,由於目前有的只有疑似特首候選人,所以要留待確實情況後才決定,不過被追問會否支持梁振英連任時,莊說「如果佢有機會出選嘅話,我哋咪再睇吓有乜對手,可能我哋有更好嘅人選呢」。莊文強亦解釋,今次角逐選委是因為要盡好市民的責任,他又直言,若果演藝業界給予他機會選出特首,不過「如果我哋連呢樣嘢都唔做,我哋先係罪魁禍首」。今年以金像獎主席身份頒發最佳電影予《十年》的爾冬陞亦角逐選委,他亦不就特首人選問題及釋法問題表態,僅指出過去兩屆選委會選舉中,演藝小組並無競爭,今次參選正是「要出嚟做啲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2/198311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134

國務卿人選憂慮中俄侵略行動

1 : GS(14)@2017-01-12 08:08:16

特朗普提名的閣員前日起陸續出席國會參議院聽證會,國務卿人選蒂勒森(圖)對俄羅斯的動作和中國在南海的侵略性行動表達憂慮;司法部長人選塞申斯則表明,反對特朗普恢復水刑和禁穆斯林入境的主張,更稱必要時會違抗其命令。


閣員陸續出席參院聽證

獲提名內閣人選須經參院聽證及表決,才可正式就職。塞申斯是首位接受質詢的閣員提名人,他表明將致力打擊非法入境、激進伊斯蘭恐怖主義,不會因穆斯林的宗教信仰而將他們拒遭境外,又指水刑「絕對是不當兼犯法」。塞申斯又揚言會在特朗普要求他作違法、違憲決定時請辭,亦會委任特別檢察官,代自己決定是否重新調查希拉莉「電郵門」及克林頓基金會財政。而蒂勒森昨日接受質詢,他表示俄近期活動「不顧美國利益」,帶來「危險」,肯定「北約盟友對俄羅斯復活的警惕」,但認為美國須在摸索出正確道路前與俄保持「開放而嚴肅」的對話,而非像奧巴馬政府般與俄完全對立。他又斥中國在南海建立軍事基地是「無視國際慣例、佔據具爭議領土的非法行為」,又指北京沒有施壓北韓改革。此外,被批想快刀斬亂麻的共和黨人讓步,參院決定押後三名未完成道德審查的閣員提名人聽證會。路透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2/198943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284

國務卿人選揚言阻中國南海建人工島

1 : GS(14)@2017-01-14 07:54:16

■蒂勒森在聽證會接受質詢。



獲特朗普提名為國務卿的蒂勒森,前日出席國會參議院確認提名聽證會接受質詢。在長達9小時的會議中,批評中國在南海和釣魚台的行為,揚言強硬應對。被問到對華立場,蒂勒森警告美國不會坐視中國在南海的動作,形容猶如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他說:「我們將要向中國發出清楚訊息:第一,必須停止建人工島;第二,不得再近接那些島嶼。」他又指中國在釣魚台自劃防空識別區是「非法行為」,「佔領、控制或宣稱控制一些中國沒有相關權利的地方」。他又指美方須重申對台灣的支持,但目前未有計劃改變「一個中國」政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回應蒂勒森言論時,表示不會作任何猜測,重申中國有權在其主權範圍內作正常的行動。


維持制裁俄 不反對TPP

蒂勒森亦顯示他在不同範疇上與特朗普的分歧。他指面對俄羅斯的進取行為及懷疑網絡入侵,會維持現有制裁;對於特朗普猛烈批評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蒂勒森表示「並未反對」。在核擴散、氣候暖化立場上,他的立場都與特朗普有明顯不同,不過他認同特朗普須重新審視與古巴關係及伊朗核談判內容。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3/198953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477

內閣人選紛紛唱反調特朗普主張無人撐

1 : GS(14)@2017-01-14 12:25:25

國務卿提名人選蒂勒森



拉攏俄羅斯、反對伊朗裁核協議、在美墨邊境築圍牆、全球暖化是騙局,統統是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招牌政治主張,但令人意外的是,被他邀請出任國務卿的蒂勒森(Rex Tillerson)和擔任國防部長的馬蒂斯(James Mattis)等內閣人選,在過去一周參議院聽證會期間,一個接一個與他大唱反調,令他未上任就猶如孤家寡人。



有別於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惺惺相惜,蒂勒森直指普京威脅歐美安全,美國應「相應地展示武力」制衡,北約的盟友亦應對俄戒備。馬蒂斯批評普京「企圖分裂北約」,美國應與盟友合作,以外交、經濟和軍事手段抵禦。中央情報局局長人選龐比奧(Mike Pompeo)對俄亦見強硬,批評俄方明顯透過黑客干預大選,美國應嚴肅對待。


倡保留伊朗限核協議

在伊朗核問題上,特朗普揚言廢除前年達成的伊朗限核協議,但馬蒂斯儘管敵視伊朗並同意協議「不完美」,卻認為「美國一言既出,就應遵守及與盟友執行」;龐比奧亦支持保留協議。此外,蒂勒森認為美國應推動削減國內及全球核武,亦不同意日本可擁核武,與特朗普之前說法相左。以巴衝突方面,馬蒂斯主張以色列繼續以特拉維夫作首都、不遷都耶路撒冷,並支持以巴採取「兩國方案」,未像特朗普一面倒向以色列靠攏。另外,特朗普說全球暖化是騙局,蒂勒森卻認為美國應對全球暖化的風險採取行動。共和黨參議員科林斯認為,特朗普與團隊互相矛盾,反映他「希望兼聽不同觀點」,但可能導致訊息混亂。民主黨紐約州參議員舒默嘲諷指,特朗普的團隊「試圖劃清界線,向公眾顯示自己明白事理」。候任白宮新聞秘書斯派塞(Sean Spicer)認為,特朗普挑選內閣成員時,考慮的是他們的專業知識,而不是他們複述自己立場的能力,有信心「最終所有人都會奉行特朗普的議程和願景」。亦有分析認為,特朗普可能會受團隊影響,在部份議題轉向較溫和的立場,如他過去支持用酷刑逼供,但最近就曾讚賞馬蒂斯說在盤問用煙酒誘恐怖分子合作。


未上任民望已下跌

另外,調查指特朗普的民望蜜月期未上任已完結,他在大選後支持率一度由34%升至44%,現已回落至37%。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4/198963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597

北京不盲撐民望低人選

1 : GS(14)@2017-01-18 07:57:16

【拆局】林鄭月娥正式宣佈參選下屆特首,意味特首選戰正式開打,雖然林鄭獲中聯辦、建制派全力支持,但有選委認為,只要曾俊華可以入閘參選,選情仍存在變數,「建制派支持係重要條件,但唔係唯一;如果林鄭民望越選越低,對北京嚟講,冇理由硬撐佢」。該選委稱,由首任特首董建華,到上屆特首選舉,中央由捧唐英年變成支持梁振英,「共通點係所有中央支持嘅人,都係當時民望最高嘅候選人」;而董爭取連任時民望低,中央情願讓他自動當選,「都唔想畀外界覺得,中央係有高民望競爭者情況下,都要硬撐低民望嘅人做特首,畀人認為與民意為敵」。


董建華前車可鑑


該選委續稱,之後北京亦沒有再搞自動當選把戲,「因為董建華(自動當選)經驗係,畀你夾硬挺上去,冇民意支持,最終亦只會將香港局面越搞越亂」。所以他認為,就算林鄭有中聯辦、建制派全力支持,若她民望長期低過曾俊華,「中央都要思考,硬挺低民望候選人做下屆特首,萬一未來5年香港因為呢個特首,搞到越嚟越亂,呢個責任邊個負?」特別是現任負責港澳事務的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今年中共十九大後將會退休,「而國家主席習近平肯定會做多5年,你估習會唔會隨便孭呢個政治炸彈上身?萬一低民望特首搞出大頭佛,張德江就退休唔使理,習就要執手尾」。■記者莫劍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17/198996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851

80選委撐市民推薦特首人選

1 : GS(14)@2017-01-24 01:58:32

梁國雄



【本報訊】無票的市民亦有話語權。鄭宇碩、張達明等民主派人士牽頭推動《市民推薦特首候選人計劃》,將會參考公民聯合行動委託港大民研計劃進行的特首選舉全民投票結果,若有參選人獲逾3.7萬個市民提名,並承諾任內不受8.31框架限制推動政改,及維護香港核心價值,參與計劃的選委可以考慮提名他,至今已有逾80名民主派選委參與。


倘獲提名 長毛擬參選


負責籌辦計劃的民主動力將於2月25日舉行商討日,邀請各個特首參選人出席論壇,並由選委商討提名人選,提名人選或多於一人;計劃沒有約束力,只向選委提供民意參考。社民連梁國雄昨明言有意循公民推薦尋求泛民選委提名,稱獲足夠公民提名後,才會考慮是否參選,呼籲各位選委「唔使驚」。民主派選委以保競爭、反操控為由,不排除會提名建制參選人,盛傳不少選委或提名曾俊華入閘;梁國雄昨日表示曾俊華沒有支持過雨傘運動、沒有反對8.31框架、亦沒有反對人大釋法褫奪民選議員席位:「你(民主派)可以一個提名都唔畀我,但唔該各位停止對我嘅謾罵同攻擊,所有選舉結果由選民負責,唔係由競選人負責。」曾經表明或會投曾俊華一票的公民黨主席梁家傑重申,民主300+選委現階段不排除任何可能性,至提名期最後階段才決定:「我好清楚表達咗一個訊息,香港人應該將3.26呢個選舉定性為一場對決,係西環治港同港人治港之間嘅角力,我哋唔可以畀西環贏。」至於誰代表西環治港,他說相信所有選委及港人心清眼亮;對於曾俊華指香港要休養生息,梁表示認同,「香港人日日遊行好竧?……休養生息好重要」。民主黨主席胡志偉被問民主派選委會否提名建制候選人時稱,最重要的是知道每個參選人對未來政局和管治有何想法,及不希望候選人獲西環支持,否則只會背負污名,因過往凡得到西環欽點和祝福的人,最終反令社會撕裂。■記者陳雪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3/199059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750

高院大法官候任人選不滿特鬧法官

1 : GS(14)@2017-02-11 18:37:44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難民和穆斯林七國的入境禁令,仍待上訴結果,但他對法官發炮未停過,連他提名的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選戈薩奇(Neil Gorsuch圖)都感不滿。特朗普上周末在Twitter指,煞停入境禁令的西雅圖聯邦地方法官羅伯特是「所謂法官」,裁決「荒謬」。戈薩奇的發言人前天證實,戈薩奇與一名民主黨參議員會見時,形容這番言論「令人洩氣」、「使人灰心」。其他被炮轟法官則一直沒有回應,前法官和學者認為獨立的法官不應回應批評。特朗普辯稱戈薩奇只是被誤解。


美接收1,250澳拒收難民

特朗普前天繼續向法官發炮,在華盛頓一個全國警長會議中,指入境禁令是為「我國安全」,入境法律賦予總統權力這樣做,連「不濟的高中生都了解」,但周二晚上訴法院的口頭辯論忽視這重點「令人丟臉」,又指法庭「太政治化」。他當日推文稱某些地區赴美人數在入境禁令煞停後大增,威脅國民安全,卻要「等一個本應很易下的裁決」。但根據旅遊分析公司ForwardKeys報告,特朗普上月底簽署入境禁令後的8日,美國行定單比去年同期少6.5%,除被禁七國,亦打擊歐亞其他地區人士赴美意欲。另外,特朗普早前不情願下維持接收1,250名被澳洲拒收難民的協議,澳洲昨指到了難民營所在島國諾魯多個月的美國人員,已結束審查難民並離開。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10/199235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250

總理人選來自反對派根據地

1 : GS(14)@2017-05-13 02:04:07

文在寅就職未幾就宣佈內閣提名名單,總理人選為全羅南道知事李洛淵,以提拔河南地區官員展示用人唯才的作風。文在寅指李洛淵在社會、政治、國際事務上的知識經驗豐富,全羅南道在其治下亦行政穩健,而他又歷任黨內要職,為人溫和理性,實為領導新內閣、促進各派和解的不二人選。


曾任報章記者

65歲的李洛淵曾是《東亞日報》資深記者,其後獲前總統金大中提拔從政,2000年起四度當選國會議員至2014年,同年出任家鄉全羅南道的知事。而重要的是,李洛淵出身的湖南地區,是共同民主黨內不滿文在寅其中一派系的根據地,「湖南幫」去年更聯同一樣與文在寅不和的安哲秀另起爐灶組國民之黨,因此文在寅委任李洛淵為總理,實有不計與湖南前嫌、安撫在野黨派之意。此外,文在寅提名51歲前學運領袖任鐘晳為青瓦台秘書長,認為他任國會議員時參與外務委員會的6年經驗有助他領導青瓦台。任鐘晳在1989年因協助另一社運人士林秀卿策劃前往北韓而被定罪,入獄3年半。而在國家情報院任職28年、兩度促成南北韓首腦會談的徐薰則獲委任為國家情報院院長。韓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1/200176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711

馬克龍派214政治素人選國會

1 : GS(14)@2017-05-13 05:33:51

法國政壇新貴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圖)當選總統後,劍指下月舉行的國會選舉。他創立的共和前進黨前日公佈428人參選名單,一半是政壇新鮮人、一半是女性,平均年齡只有46歲,盡顯馬克龍耳目一新的人事作風。


前總理投誠「食檸檬」

共和前進黨由馬克龍創立的「進前!」運動改組而成,成立雖只有13個月,秘書長費蘭德已表明目標是拿下國會577席的絕對大多數。首次參選的政治素人來自多個界別,有前戰機機師、跆拳道黑帶運動員、教師、農夫、商人、社運人士、學者、公務員及無業人士等;214名獲收入麾下的現役政界人士中,包括24名社會黨籍國會議員,也有中間派民主運動黨成員,但共和黨未有人加入。所有參選人都是從1.9萬位應徵者中精挑細選,須通過面試並宣誓沒有犯罪紀錄。費蘭德說:「我們會盡力確保所有獲選中的候選人,都尊重我們的價值觀。」目前法國國會議員平均年齡是60歲,只有5%是女性,如馬克龍的生力軍有多人搶灘成功,相信能為政壇帶來新氣象。令人注目的是,共和前進黨連主動投誠的社會黨籍前總理瓦爾斯也不賣賬,指他做滿三屆任期,不符合該黨參選資格,但承諾不會派人到他以獨立身份參選的選區對撼。瓦爾斯與馬克龍曾份屬盟友,但在後者自立門戶後鬧翻。瓦爾斯被請「食檸檬」後,仍嘗試叨馬克龍的光環,呼籲「想新總統成功的人」投他一票。共和前進黨目前尚有約148個選區未有人披甲上陣,負責選拔參選人的主管勒羅伊表示,正計劃向溫和保守派招手,「共和黨有人表示希望效力國家,但不想自我馬克龍化……我們可作進一步討論,不會把大門關上」。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3/200198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8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