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又一次拒絕了白宮的要求。近日,白宮要求FBI公開打破媒體關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競選團隊和俄羅斯關系的報道,遭到後者拒絕。
本月14日,美國《紐約時報》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率先報道了大選期間特朗普團隊和俄羅斯方面存在聯系。之後引發美國其他媒體大量跟風報道。CNN報道稱,美國情報機構知道在2016年夏天,當時特朗普競選團隊的高級顧問和俄羅斯官員及其他俄羅斯人之間聯系不斷。
一名白宮官員當地時間23日稱,FBI先向白宮提到了不相信這些報道的準確性,白宮才向其提出的要求。
不過,另有熟悉內情的官員稱,是白宮官員率先找到了FBI和其他調查該事件的相關機構,稱這些報道是錯誤的。
有美國媒體評論稱,白宮和FBI直接聯系是違規的。按照慣例,FBI在進行調查時,外界不可同該部門進行溝通。
對此,白宮發言人斯派塞(Sean Spicer)回應稱:“我們並沒有試圖澄清這些報道,我們要求他們報道真相。”
根據一名美國執法官員的消息,白宮和FBI關於該事件的討論是在白宮幕僚長普利巴斯(ReincePriebus)和FBI副局長麥凱布(Andrew McCabe)之間進行的。在報道發出的第二天,二人就在一次白宮會議的間隙討論了該事件。
白宮在這件事情上反複的態度也令人生疑。白宮最初說,麥凱布在第二天早上打電話給普利巴斯,稱《紐約時報》的報道極大地誇張了FBI所知道的事實。不過,隨後一位白宮官員修正了他們的版本,確認了上述執法官員的說法。該官員稱,後來普利巴斯再次聯系了麥凱布和FBI局長科米,要求FBI至少約談相關報道的記者。
據知情人士稱,科米拒絕了白宮希望FBI對這些報道發表評論的要求,因為美國情報部門仍正在調查相關情況。
科米在去年美國大選期間一舉成名。他在距離大選日不到兩星期之際拋出震撼消息,稱在希拉里首席顧問阿伯丁(Huma Abedin)分居的丈夫韋納(Anthony D. Weiner)的電腦上發現了“電郵門”的相關信件,並將繼續進行調查,導致希拉里支持率大跌。雖然在審查過電子郵件後,他宣布維持此前希拉里不被起訴的宣判,但該過程產生的政治殺傷力被視為希拉里敗選的主要原因之一。
“《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沒有直接來源的文章,稱特朗普競選團隊和俄羅斯間諜不斷接觸,基本上,你知道,都是些不忠的指控。我們知道所有人都在調查這個。我能保證且被授權這麽說,即情報機構最高官員已向我確保,這些報道不僅失實,且誇大其詞,是錯誤的。”普利巴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紐約時報》的報道“完全是垃圾”。
國會參眾兩院的一些議員最新表示,盡管普利巴斯否認了這些報道,但國會對特朗普競選團隊和俄羅斯聯系的調查還將繼續。
白宮“竊聽風雲”進一步發酵,而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又一次站在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對立面。
據美國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FBI於當地時間4日要求美國司法部駁斥特朗普對前總統奧巴馬的竊聽指控,因為這樣的竊聽是違法的,總統不能要求僅針對美國公民的電話進行竊聽。
特朗普4日在社交網站“推特”上發文,指控奧巴馬在去年美國大選末期下令竊聽他的電話。當日,奧巴馬通過發言人否認了此事。第二日,美國前國家情報總監克拉珀亦稱,美國情報機構從未對特朗普及其競選團隊進行過竊聽。
特朗普的助手們於5日要求國會調查奧巴馬是否在2016年的大選期間濫用調查職權。
“那些關於2016年大選前夕可能存在具政治動機的調查相關報道讓人非常不安。”白宮新聞秘書斯潘塞在聲明中稱:“唐納德•特朗普總統要求國會情報委員會行使監督權,確定行政部門調查權是否在2016年被濫用,並將此作為對俄羅斯關聯活動調查的一部分。”
“在這種監督開始前,白宮和總統都不會就此進一步發表評論。”斯潘塞沒有就特朗普對國會的要求提供更多的細節。
截至記者發稿時,美國司法部尚未對特朗普4日發表的“推特”有任何回應。FBI也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
周三,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詹姆斯·科米在波士頓學院舉行的網絡安全會議上警告稱,美國沒有絕對隱私,也沒有法外之地。
維基解密此前釋出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黑客行動細節之後,此番言論加深了人們對於隱私權的憂慮。
科米表示,在美國,人們與配偶、神職人員和律師之間的對話都並非絕對隱私,甚至連記憶也絕非完全私有。在適當的情況下,法官可以讓任何人在法庭上作證。“美國沒有絕對隱私”是一種約定俗成,這不僅是為了保證實現非常重要的隱私權,也是為了保障實現國家安全。而在斯諾登揭露“棱鏡計劃”後,廣為流傳的默認加密系統則破壞了這一約定。
不過,所有人確實可以期待在家庭生活中、私人車輛中以及私人設備上擁有隱私權。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8700份顯示該機構使用黑客軟件入侵智能設備的文件遭維基解密泄露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美國聯邦政府勃然大怒。
美國官員向當地媒體透露,聯邦調查局(FBI)和CIA將聯手立項刑事調查。調查的主要內容,首先是維基解密是如何獲得這些文件的;其次是CIA內部是否有內鬼,即攻擊是從外部進入的還是內部同時有人呼應。
有安全專家此前就向第一財經分析,要形成行之有效的網絡攻擊,通常是內部人員通過特定環境下的網絡工具所為。
但目前無論白宮、FBI還是CIA都未對泄露文件的真實性發表評論。不過,有獨立網絡安全專家和情報專家表示,該文件引述了CIA入侵計劃所用的代碼,因此看起來是“可信的”。
當地時間7日,維基解密公布了8700多份據稱是CIA大規模應用的黑客程序。這些文件被維基解密稱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CIA機密文件泄露事件”。這些文件顯示,CIA開發了專門用於攻擊使用微軟、蘋果和安卓系統的智能設備和網絡路由器。
英國廣播公司援引一名CIA發言人的話稱:“維基解密針對情報機構保護美國人不受恐怖分子和敵人傷害的能力而進行的披露行為,將對美國公共秩序構成損害。”
由於披露文件提到的CIA間諜軟件指向了微軟、蘋果和安卓的操作系統,因此各大科技公司也很快對此事作出回應。
蘋果公司稱,一些技術漏洞已經做了修補,而蘋果用在iPhone上的技術是目前消費領域網絡安全技術最好的。
三星的F8000系列電視也在CIA監控範圍之內,該公司稱保護消費者的個人隱私和安全是公司的第一要務。
微軟表示註意到此事並已經著手調查,而谷歌則尚未對此事作出回應。
美聯社報道分析稱,維基解密此次曝光了CIA所采用的高度機密的科技手段,恐將給CIA帶來巨大隱患。因為CIA所監聽的那些目標,一旦獲悉對方的監聽手段,很可能改變自身的一貫做法,這將使CIA的監聽範圍和效果大打折扣。
對於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來說,剛經歷了艱難的一天。美國國會情報委員會不滿FBI沒有及時溝通對特朗普內閣與俄羅斯關系的調查進展,因而提出了種種威脅。
FBI局長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
國會要求盡快從FBI得到答案的,包括兩個主要問題:首先,FBI要調查清楚總統特朗普對前總統奧巴馬竊聽其紐約辦公室的指控。目前,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和參議院司法委員會都要求FBI及其上級部門司法部拿出證據證實特朗普的指控。
對此,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要求FBI在20日之前給出答複,否則將采取“必要措施”。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也表示,若FBI不能提供更多信息,委員會將不就副司法部長提名人羅森斯坦(Rod Rosenstein)舉行提名確認聽證。
另一個問題是,FBI是否正在就特朗普的班底和俄羅斯存在任何關系進行刑事調查。
參議院司法委員會高級成員格拉哈姆(Lindsey Graham)稱,FBI還未對此給出回複,而公眾有必要知道這些信息,因此迫使科米盡快解決國會對此事的疑問。
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努內斯(Devin Nunes)和高級成員希夫(Adam Schiff)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科米將在20日出席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聽證會,回答國會的疑問。
努內斯表示,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奧巴馬政府在去年11月的大選之前命令情報部門對特朗普在紐約的辦公地點進行監控。
本月初,特朗普連發4條推特,指責奧巴馬在自己競選期間在紐約特朗普大廈的辦公地點實施竊聽,並把這種行為稱為“麥卡錫主義”,並以尼克松時期的“水門事件”相比。白宮隨即要求國會對此事展開調查。
在感受到壓力之後,FBI向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反饋,將會在一個“秘密場合”向委員會匯報,回應相關議員。但格拉斯利在與科米會面後稱,並不認為這樣的匯報就已經“足夠”了。實際上,令格拉斯利等人不滿的是,FBI並沒有在這件事情上給委員會足夠的尊重。
對於這些紛擾,白宮發言人斯派塞(Sean Spicer)稱:“我想會有關於貫穿整個2016大選過程的監聽技術的重大報道出來……他(特朗普)對最終能證明自己的事情非常有信心。”
特朗普則耐人尋味地表示:“我想你們會在未來2周內發現一些非常有趣的東西。”
美國當地時間20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James Comey)和國土安全局(NSA)局長羅傑斯(Mike Rogers)就在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前作證,主要關於俄羅斯涉嫌幹涉美國大選、俄羅斯是否與特朗普競選存在背後關聯、特朗普指控前總統奧巴馬監聽特朗普大廈等事宜。
科米和羅傑斯在聽證會上
聽證會開場,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努恩斯(Daven Nunes)表示,不存在(奧巴馬)對特朗普大廈的監聽行為,不過其他針對特朗普及其員工的監視行為是可能的。
努恩斯表示,有“無數”現任及前任美國官員可能泄露了機密信息,情報委員會將把他們繩之以法。
聽證會上,科米首次確認聯邦政府對俄羅斯幹擾2016年大選進行調查,但由於調查仍在進行中,他無法匯報正在調查的內容。
聽證會前數小時,特朗普發推表示,“FBI前局長James Clapper等人曾說,總統沒有和俄羅斯串通一氣。這就是假新聞,大家都知道!”特朗普還說,這則“假新聞”是民主黨捏造出來的,只是在為自己輸掉了大選找借口而已。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美國情報界的“不和”徹底公開化了。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James B. Comey)於當地時間20日承認,該局正在就克里姆林宮和特朗普競選團隊間可能存在的協調關系進行反間諜活動調查。調查可能涉及白宮的方方面面,並持續數月。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左)和國土安全局(NSA)局長羅傑斯(右)
就在該消息發布5個半小時後,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舉行相關聽證會,會上科米同樣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前總統奧巴馬在大選期間下令對特朗普大廈進行竊聽,但目前“沒有信息”支持特朗普的觀點。
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回應稱,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特朗普競選團隊和俄羅斯有關。
反間諜調查
在聽證會上,就總統周圍是否有人被列為犯罪嫌疑人的問題,科米一再拒絕回答。他說,不會給那些可能不會被控犯罪的人抹上汙點。
然而,根據FBI傳統,通常不會公開表示進行某項調查。“但在不尋常的情況下,為了公眾的利益。”科米說,“這麽做可能是合適的。”
科米還稱,他得到司法部授權對俄羅斯幹涉美國大選進行廣泛調查。去年11月,在距離大選日僅11天之際,科米拋出震撼消息,稱在希拉里首席顧問阿伯丁(Huma Abedin)分居的丈夫韋納(Anthony D. Weiner)的電腦上發現了“電郵門”的相關信件,並將繼續進行調查,導致希拉里支持率大跌。雖然在審查過電子郵件後,他宣布維持此前希拉里不被起訴的宣判,但該過程產生的政治殺傷力被視為希拉里敗選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努尼斯(Devin Nunes)敦促科米在FBI有任何明確目標信息的時候盡快公布。
科米稱,調查從去年7月下旬就開始了,是一項反間諜活動調查,“這是很短的一段時間”。
而觸發20日聽證會的導火索是2個多星期前,特朗普發布了一條“推特”,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稱奧巴馬下令對特朗普大廈進行電話竊聽。
“沒有信息支持這些推特。”科米說,“我們在FBI內部進行了仔細的檢查”,但聯邦探員們沒有發現任何支持這些言論的證據。他還補充稱,美國司法部也已經讓他告訴情報委員會,FBI沒有發現任何這種信息。科米對在聽證會上提問的議員稱,沒有一個總統可以下達這樣的監視命令。
值得註意的是,在聽證會期間,特朗普的“推特”賬戶仍在繼續“開火”。
是巧合嗎?
科米和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局長羅傑斯(Michael S. Rogers)都預測俄羅斯情報機構將繼續尋求幹預美國政治運動,因為他們自認為在2016年大選中的表現是成功的。
今年1月,美國情報界稱俄羅斯黑客得到俄總統普京的指示,為俄情報機構工作,在2015年和2016年入侵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電腦以及民主黨官員的電子郵箱賬號。美情報界稱,這些材料被轉發到“維基解密”,於是該機構先後在大選關鍵的幾個時間節點披露了一系列具有破壞性的郵件。美國情報界總結認為,俄羅斯的目的不僅僅是破壞選舉過程的合法性,還在於傷害希拉里競選陣營,幫助特朗普贏得大選。
“他們會在2020年大選的時候故技重施。或許在2018年中期選舉時。”科米說,他們從中得到的是他們在選舉過程中制造混亂和雜音上很成功。
羅傑斯對此表示同意:“我充分預計他們將保持這種水平的活動。”同時,他說,莫斯科正在歐洲的競選中進行類似的“積極措施”活動,今年法國和德國都將舉行大選。
民主黨人的另一個關註點則在於特朗普助手和俄羅斯官員間可能存在的聯系。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民主黨高層希夫(Adam B. Schiff)概述了去年7月和8月發生的一系列事件。這些事件包括特朗普競選團隊顧問佩吉(Carter Page)到訪莫斯科,並被指和普京的密友、俄羅斯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謝欽(Igor Sechin)會面;特朗普的政治顧問斯通(Roger Stone)自誇和“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有聯系,且他還曾預言希拉里競選團隊顧問波德斯塔(John Podesta)的郵件將會被公開等。
“有可能所有這些事件和報告都是完全毫無關聯,只不過是令人不快的巧合而已?是的,有可能。”希夫說,“但也有可能,或者更甚於可能,他們不是巧合,不是無關系和無關聯的。我們不知道,我們欠整個國家一個真相。”
3月20日,在國會聽證會上,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首次公開表明,聯邦調查局正在調查俄羅斯政府試圖幹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一事,其中調查包括特朗普競選團隊是否與俄羅斯政府有所聯系,以及俄羅斯是否組織協調過美國大選。但他同時表示,由於內容涉及機密,因此對於具體行動以及目標人物,他無法透露過多。
關於奧巴馬政府竊聽事件,科米稱聯邦調查局內部進行了仔細調查,但未發現任何支持這些推文的信息。他還表示,司法部及其下屬機構也是如此,大家都未發現有力證據。3月4日,特朗普總統發推文指控奧巴馬政府在競選期間對紐約特朗普大廈進行竊聽。
此外,科米警告稱俄羅斯可能認為其成功幹預了2016年的總統大選,因此他們或許還會有下一次行動。科米表示,美國必須做好準備,預防俄羅斯在2018年的中期選舉或2020年的總統選舉期間再次試圖幹預選情。
紐約商業顧問卡特 •佩吉(Cater Page)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競選團隊的外交政策顧問。來自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最新密封控訴文件顯示,在佩吉擔任特朗普顧問的2年前,俄羅斯間諜曾欲招募他作為情報人員,“利誘”的條件是承諾利用俄羅斯的人脈關系為佩吉提供有力的商業支持。
的確與俄羅斯間諜溝通過
佩吉向媒體承認稱,他的確是2015年與俄羅斯間諜案有關的法院文件中所提到的“男一”(Male-1)。佩吉表示,當時他配合了該案的調查和審理,之後聯邦政府就暴露了他的身份,因為對他的那些描述很容易被能源行業的業內人士辨識出。
“我不想當間諜,我也不是間諜。”在最新的采訪中,佩吉這樣表示。
根據上述文件,FBI在調查三名俄羅斯對外情報局的間諜身份時對佩吉進行過問話。
2015年1月底,美國司法部宣布起訴三名俄羅斯“間諜”,指控他們在美秘密搜集情報,並招募紐約市居民充當其內線。美國司法部在聲明中稱,這三名間諜分別是布爾亞科夫(Buryakov)、斯波瑞舍夫(Sporyshev)以及波達波尼(Podobnyy)。遭逮捕的布爾亞科夫最終被監境30個月,並被罰款10萬美元。另外兩人則因享有外交豁免權而離境回到俄羅斯。
FBI向法院遞交的最新文件顯示,曾有人無意中聽到間諜招募人員與被捕的一名間諜布爾亞科夫(Buryakov)談到“意圖將‘男一’作為情報人員為俄羅斯所用”。間諜招募人員還提到他給了“男一”很多承諾,承諾他將利用他在俄羅斯的關系幫助他發展業務,並稱“目前他(佩吉)的熱情對我來說是有利用價值的”。
在布爾亞科夫的案件中,佩吉並未被指控為間諜。當時,佩吉向FBI詳細描述了他與波達波尼的郵件往來。所有的郵件內容都是關於能源行業的信息,並沒有涉及敏感的內容。他們大部分的交談看起來都像是兩名業務主管就生意機會進行常規的溝通。FBI稱,“男一”向那些俄羅斯提供了他對於能源行業現狀和前景的看法,並提供了能源行業的相關文件。
在特朗普競選總統時,他就將佩吉任命為外交政策顧問。當時佩吉在華盛頓的外交圈里並沒有知名度。而在調查2016年俄羅斯幹預總統選舉事件中,他在莫斯科大學發表的一次演講引起諸多質疑,從9月份開始他便成為了FBI調查中的關鍵人物。
前英國間諜斯蒂爾(Christopher Steele)受雇對特朗普進行對手研究(為進行攻擊性的競選宣傳而對政敵作的調查研究)。在他的一份檔案中,佩吉的名字多次出現。該檔案稱,佩吉在莫斯科大學的演講是為了掩護他代表特朗普與俄羅斯高級官員的會面。但佩吉對此予以否認。
主張緩和美俄關系
今年2月,佩吉向外媒表示,不管是在公開發表的著作還是2016年7月在莫斯科的演講中,他都一直主張緩和美俄兩國之間的關系,但是他從未代表特朗普與俄羅斯的重要官員進行過會面。
佩吉說:“如果能有機會與(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普京的盟友)伊戈爾•伊凡諾維奇(Igor Ivanovich)會面我將感到非常榮幸,但我從來沒有得到過這樣的機會。”
上周,特朗普女婿、白宮高級顧問庫什納承認他在俄羅斯駐美大使的建議下與俄羅斯國營開發銀行(Vnesheconombank)主管於12月底會過面,這讓上述聯邦案件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俄羅斯國營開發銀行因為烏克蘭事件仍然處於美國的制裁當中。該銀行的官員表示,此次與庫什納的會面只和商業相關。
對於2015年的俄羅斯間諜事件和最新指控,佩吉這樣回應:“我在該案件中所做的協助顯然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名譽損傷,這與近日被曝出的奧巴馬政府的泄密行為一樣都具有政治目的。正如我2015年1月的文件中向聯邦政府所解釋的那樣,我與波達波尼分享的只是一些非實質性的信息,以及公眾都可以獲取的研究文件。我還向他提供了我2013年春季學期要在紐約大學演講的內容。之後,整個2014年我都在寫與奧巴馬失敗的外交政策相關的學術文章,其中用到了與俄羅斯外交失敗的案例。所以,2015年俄羅斯間諜案發生時所采用的外交手段很明顯是對我公開唱反調的一種打擊報複。而與2015年的案件比起來,2016年的這個誹謗性的、純屬捏造的指控更加嚴重和囂張,給美國民主化進程造成了重大的損害。接下來,我回繼續為去年反對我以及反對美國人民的罪行提供有力證據。”(實習生毛愛佳對本文亦有貢獻)
美國前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在本周一說,她仍然將大選敗選的一個原因歸咎於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James Comey) “攪局”。然而,科米本周三在國會參議院作證時卻表示,希拉里的敗選同她的丈夫克林頓有直接關系。
在聽證會進行到第三個小時的時候,科米詳細解釋了他在去年兩次宣布重新啟動對希拉里電郵事件調查的原因。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
“事情的起因同前司法部長林奇有關。我不是挑林奇的毛病,我非常喜歡林奇,但是克林頓總統6月份同她在鳳凰城機場的會面對我來說非常可疑。” 科米表示,於是,去年7月他第一次宣布對希拉里的郵件啟動調查。
當時克林頓的助手向美國媒體表示,克林頓和林奇舉行會面的原因是兩人意識到他們都在鳳凰城的機場搭乘飛機,因此舉行了私人見面。
林奇隨後對兩人的會談內容進行說明指出,兩人30分鐘的談話聊的都是“家常事”,包括各自的外孫們以及克林頓總統在鳳凰城打高爾夫球的事情。
前總統私下會見現任司法部長引發巨大爭議的原因在於,希拉里當時正因為擔任國務卿期間使用私人電郵處理公務而面臨司法部的調查。
林奇在去年12月份大選結束後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她對同克林頓總統的會面感到後悔。
林奇說:“盡管整件事情其實是無辜的,它確實會給人們一些擔憂,的確會讓人們質疑是否有影響調查(希拉里)。”
而在FBI7月份對希拉里的上萬封郵件進行調查的進一步展開之後,去年10月份的時候又有一批新的郵件被FBI發現,在與調查人員會面之後,科米得到的消息是,數千封郵件和希拉里的私人服務器有關。
科米在聽證會上表示,他當時面臨“說出來”還是“隱瞞”的兩個選擇,而這個時候如果不對公眾說明無異於“公開隱瞞”。於是,科米在去年10月28日,也就是大選舉行的前11天再次宣布,重新啟動對希拉里郵件的調查。
“一想到我們(的調查)對大選會產生影響就令我感到有些作嘔,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但回想起來我仍然相信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科米表示。
這是科米在大選結束後首次詳細說明“郵件門”的相關信息,他在國會的證詞也被廣泛的解讀和推理:如果克林頓在去年6月沒有同林奇在機場舉行會面的話,科米很有可能當時並不會對司法部調查希拉里郵件的合法性產生懷疑,那麽也就不會有後續10月份轟動全國的希拉里郵件門重啟調查事件的爆發。
希拉里周一在紐約出席“救援女人”組織的活動時,將自己敗選的原因歸咎於三個因素:俄羅斯的介入,維基解密以及FBI局長科米。希拉里直截了當地指出,這些因素“偷走了”她幾乎到手的勝利,如果大選在10月27日舉行(科米在10月28日宣布重啟電郵門調查),她應該才是毫無疑問的總統。
去年10月26日,希拉里在推特上發文祝自己生日快樂曾自稱“未來的總統”,沒有預料到的是,2天之後,在大選馬上就要舉行的最關鍵時刻,突然遭到了FBI的再度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