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重酬: 求Capital Money文章

1 : GS(14)@2012-02-14 00:13:30

1. 殼王封面那篇
2. 黃達東
http://www.inv168.com/phpBB3/ucp.php?i=pm&mode=view&f=0&p=310961
3. 王勇專訪
2 : ec_yk(1014)@2012-02-14 00:21:21

王勇



3 : ec_yk(1014)@2012-02-14 00:25:40

殼王








4 : ec_yk(1014)@2012-02-14 00:30:14

2. 黃達東
Can you tell me 黃達東 in where?
5 : GS(14)@2012-02-14 00:31:04

4樓提及
2. 黃達東
Can you tell me 黃達東 in where?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24&t=66706
  

今期 Capital 財經人物: 區議員黃達東 快活公職人
6 : ec_yk(1014)@2012-02-14 00:39:48

2. 黃達東
I cannot find it. Tomorrow I will try again.
Thx your GJ.
7 : ec_yk(1014)@2012-02-14 00:51:34

財經人物








Oh .... This is old in 230. Now 326.

十友黃達東 快活公職人

撰文:鄭敏儀 攝影:徐煥傑 美術:何智棟

一個人是否有遠大的目光,小時候的培養及見識會是最佳的輔助工具。十友財富管理董事總經理黃達東很謙虛地說自己距離成功還有很多公里,不過從旁人來看,他能夠拿出自己的餘閒來幫助別人,從而令到心靈富足,這種富有,才是我們一直所追求。

他作為專業財務策畫專家,由入行至今,經歷大小風浪,相信積穀防飢的道理,當下在港人亦愈來愈重視財富增值之時,十友已預備大展拳腳,透過不同的投資工具,讓客戶達至投資目標。

今天,黃達東擁有多重身分,是上市公司十友控股(00033)的執行董事;為旗下十友財富的管理高層;是深水區的委任議員,也是民建聯深水區支部的主席;同時出任仁愛堂的副主席,願望是一天有48小時,這樣他可以有更多時間開闊兒子的眼界。

香港一直較世界各地前瞻,從金融的發展已可見一斑,因此不缺選擇修讀經濟或金融的人,黃達東在大學選擇金融課程,亦是感受到香港的金融業在世界的認受性高,且回歸後有中國作後盾,發展機會一定充裕。他在香港完成大學課程後,再在美國修讀碩士,持有註冊財務策畫師資格。

1995年的香港,資訊科技未算普及,要找尋基金資訊,需要透過外國報章才能獲悉,所以當時購買基金的投資者,多是有專業學歷的人,如醫生、律師、講師或公務員,他們本身已有一定的知識,懂得運用投資工具令財富增值,對環球經濟已有所認識,這班人可說是對香港經濟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那年代的基金經理,算是一個資訊供應者,為客戶提供基金的走勢,由於找尋資訊的方便度不及現在,變相可以有更多時間先了解他們的看法,不少更幫助到自已的知識。」客戶的教育水平高,對財富有更深層的看法,他們的見解,無疑營養了黃達東的不足。

最壞時間 最好入市

正如他所說,以前的打工仔,習慣「餐搵餐食餐餐清」,與他們解釋5年計畫,已令他們誤以為是一生的事情。他自己也一樣,對錢的觀念也是隨入行後才有所改變。

「從前,錢對我來說,是以月去計算,一個月完用,便等下一個月來臨,沒有想過為何要令財富增值,存在銀行已足夠。」但一些事令他及全香港人也開始醒覺,沒有必然的定律,一切需要按自己的實力來把握。

「97年的金融風暴、二千年的科網泡沫、政府實行強積金、03年的沙士役症,每一個關口,都是令人重新思索未雨綢繆的重要性,但可以貫徹始終的人卻不多。」黃達東坦言,很多人都知低買高沽的道理,但市況差的時候,只會埋怨沒有好好做足防禦;當市況轉好時,才跟風高追,這就是為甚麼有人在50歲可以輸掉數千萬身家。

就是因為經歷過香港的低潮,更相信在最壞時刻中要保持好心情,才會選擇到優質的投資工具。身為財富管理的高層,更有責任隨時提醒投資者要以長遠的目光來看待自己的財富。

礙於多餘的時間不多,黃達東的投資都是以長線為主,不外乎物業及基金,短線投資要考眼光及講求時間,故只屬偶然,總不能一邊與市民開會,一邊看股價!

自由香港 造就好奇

香港是福地,也改變了不少人的命運,包括了黃達東!11歲那年,與父母一同從內地移居香港,居於深水的唐樓,每天步行半小時上學,年紀稍為大一點,便做暑期工,做搬運工人也覺開心。他對這段「千金難買少年窮」的日子,至今仍回味。

「我的父母不是學歷高的人,但他們的價值觀卻影響了我,明白到做人一定要爭氣、盡力,所以我會主動找工作,中學時期的搵工經驗,正好令我最初做財富管理的工作時,不怕cold call。」

反觀今天的兒童,物質不缺,卻令他們失去追求的原動力。黃達東的兒子今年5歲,做父親,當然想將最好統統給下一代,但另一方面,他也不想令兒子「高分低能」,對生活毫無認知,這一個嚴峻的考驗,也讓他頭痛。

「香港到處是機會,問題是自己有否把握,現在有不少年青人都說欠缺機遇,其實肯主動出擊,總會發掘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所以引導小朋友的方向,由父母灌輸價值觀,是不能偷懶的事。」

協助居民 份外親切

當初他由內地來港時,雖然年紀小,但已感受到香港的自由是與內地截然不同,對政治好奇之心由此而起,不過今天當上議員,卻非計算之內。

因為嘗試過捱日子,所以當能力許可時,黃達東積極回饋社會,05年加入仁愛堂,從此愛上服務社會。

「香港是一個移民城市,需要幫的人實不少,透過社區組織,可以更了解受惠人的需要。」社區的義務工作,反而為他金融正職減壓不少,助人之樂,永遠大於金錢上的得。愈做愈起勁,08年,政府見他活躍於慈善活動,且年青有學識,應可為市民服務,於是委任他成為深水議員,任期至2011年,令他最開心的事,莫過於可以服務小時候成長的社區。

當上議員,注定週一至週六的時間表已沒有空檔,加上既定的金融工作,及仁愛堂的定期活動,他也自嘆時間不夠用,不敢再接公職。「但星期日的時間一定要給家人,因為兒子好與壞,在乎父母的關懷。」

做這行 愛這行

黃達東已是資深金融業人士,十多年來面對重覆的工作,很多人早已言悶,但他認為,愛上自己的工作,就不會有轉行的想法。「依然有不少人期望進入金融業,這行業不只需要有專業知識,更要有耐性,要明白金融行業經常有循環期,不會永遠是好景。」簡單來說,有意入行的年輕人,必須熱愛工作,包括當中的起與落。

不只是行業,有時公司的轉變,都可以起刺激作用。十友今年會有大動作,四名管理層,有不同的背景,相信可為公司帶來豐富元素,而產品更為作多元化的發展,包括開展投資移民的業務。

「現在招聘較以前更嚴謹,金融從業員必須擁有指定的牌照,財富管理公司亦要有出色的平台,讓客戶更容易查詢產品資訊,這是十友未來的路向。」

正如黃達東所說,工作即使千篇一律,但靈活的人類,總可以扭轉悶局,除非你是不用腦筋的人!更何況今天的競爭環境,少點創意也被淘汰,覺得悶,只是懶的藉口,也可能代表工作並非閣下所愛,因此,不論是哪一行業,愛上它,你已成功了一半。



黃達東檔案



工作經驗(現職):

十友控股執行董事

十友財富管理董事總經理

認可專業資格:

證監會註冊證券顧問(負責人員)─

十友財富管理

證監會註冊資產管理(負責人員)─

十友財富管理

註冊財務策畫師

社會團體活動代表:

深水區議會議員

美國認證理財顧問師協會大中華區榮譽會長

美國註冊財務策畫師協會大中華區榮譽顧問

財務策畫專業人員總會委員

仁愛堂第三十屆董事局副主席

民建聯深水區支部主席

天津市青年聯合會委員

廣東省江門市政協委員



回頂頁
8 : GS(14)@2012-02-14 21:51:14

2樓提及
王勇




籌十幾億,價平,五間有幾間雜行,六叔又出來,間野唔慌好,但如果少人抽可以考慮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718

Capital Money 求文區

1 : GS(14)@2012-02-25 12:05:31

今期28歲國藝執董那篇連相
還有889 那篇,話原來有人3.5想買
2 : GS(14)@2012-03-03 22:18:52

今期要CEO 那個,那個新主筆又來呃人啦,終於變成私貨亂賣場,今次真是一團糟了
3 : ec_yk(1014)@2012-03-03 22:31:05

2樓提及
今期要CEO 那個,那個新主筆又來呃人啦,終於變成私貨亂賣場,今次真是一團糟了


This one?
731


4 : ec_yk(1014)@2012-03-03 22:36:00

1樓提及

今期28歲國藝執董那篇連相
還有889 那篇,話原來有人3.5想買


889


5 : GS(14)@2012-03-03 22:37:05

3樓提及
2樓提及
今期要CEO 那個,那個新主筆又來呃人啦,終於變成私貨亂賣場,今次真是一團糟了


This one?
731




無錯,今日游浪潮話無呢間公司
6 : GS(14)@2012-03-03 22:37:22

4樓提及
1樓提及

今期28歲國藝執董那篇連相
還有889 那篇,話原來有人3.5想買


889



有無張大頭相?
7 : ec_yk(1014)@2012-03-03 22:45:36

6樓提及
4樓提及
1樓提及

今期28歲國藝執董那篇連相
還有889 那篇,話原來有人3.5想買


889



有無張大頭相?


8 : ec_yk(1014)@2012-03-03 22:47:29

1樓提及

今期28歲國藝執董那篇連相
還有889 那篇,話原來有人3.5想買

I cannot find 28歲國藝執董那篇連相
Do you ve link?
9 : GS(14)@2012-03-03 22:58:16

8樓提及
1樓提及

今期28歲國藝執董那篇連相
還有889 那篇,話原來有人3.5想買

I cannot find 28歲國藝執董那篇連相
Do you ve link?


周佳榮,
10 : ec_yk(1014)@2012-03-03 23:48:51

9樓提及
8樓提及
1樓提及

今期28歲國藝執董那篇連相
還有889 那篇,話原來有人3.5想買

I cannot find 28歲國藝執董那篇連相
Do you ve link?


周佳榮,

Sorry, cannot find it. If you ve link or title........
11 : greatsoup38(830)@2012-03-25 16:05:58

求本星期韓風,我有話要說
12 : ec_yk(1014)@2012-03-25 18:26:56

11樓提及
求本星期韓風,我有話要說

In Capital Weekly or Capital Money?
Do you know the title?
13 : GS(14)@2012-03-25 18:32:36

12樓提及
11樓提及
求本星期韓風,我有話要說

In Capital Weekly or Capital Money?
Do you know the title?


誰買了我的股票
14 : ec_yk(1014)@2012-03-25 19:33:15

IR天與地

誰買了我的股票?

韓風

皓天財經集團總經理

Blog: http://weibo.com/honfung



‧要最大可能地防止投資者突襲,對於股東及潛在投資者身份之掌握極為重要。

‧股東身份鑒定(shareholder identification)作為IR重要一環,其價值即在於對股東身份之掌握。



又是A、H股的不同。觀看A股的上市文件,不難經常看到公司將持股機構名稱列載其上。反觀香港,除規定持股5%以上必須披露者外,其他持股者隨上市後的股票買賣易手,誰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已變得愈來愈難掌握。



公司發展無風無浪、有既定模式,日子過得舒泰,可能還不發覺問題所在。一旦到了非常時候,無論是重大收購、關連交易或者向母公司發行股分,只要是特定議案而須按法規由股東會投票通過,分分鐘搞到上市公司一頭煙。



舉例而言,礦業公司要向大股東定向發股,一方面為取得資金進行減債或收購,同時又能增加大股東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或者在未來享有更佳回報。大股東未能投票,如何取得多數小股東投票贊成?

搜集不同渠道訊息

筆者曾為此在多個中港網上社區及論壇觀察相關評論,發覺投資者對於公司提案往往抱有懷疑態度,無論公司動機如何,網上評論總認為公司之舉純粹搵笨,欲辯無從。機構投資者,或許稍為理性,但亦不盡只單方面考慮上市公司之整體利益,尤其是部分投資策略較靈活者,更可在不影響其投票權前提下預先出售或沽空股票,並在股東會投反對票,然後在股價下跌後購回股票。上市公司是否完全被動?也不盡然。

要最大可能地防止投資者突襲,對於股東及潛在投資者身份之掌握極為重要。股東身份鑒定(shareholder identification)作為IR重要一環,其價值即在於對股東身份之掌握。



股東身份鑒定透過引用香港公司法條文要求香港公司股東(包括香港上市公司)透露身份,同時搜集不同渠道的訊息,包括中央證券登記、上市公司本身的紀錄以及基金的定期存檔資料,進行跟進、取證及比對,整理成相對較完整的機構股東名冊,然後再深入對每家投資機構進行調研,得出相關機構註冊地、基金經理身份、相關公司持股量、基金規模、該機構對同業對手的持股現況、投資風格等重要參考資料。



由於跟進需時、比對過程嚴謹,因此股東身份鑒定往往需時甚長,而上市公司股票於相關時期的換手率亦有差異,上市公司因而有需要「從長計議」,及早編排時間表,以便能在指定時點取得較具準確性的鑒定報告,繼需開展針對性的股東溝通工作。





回頂頁
15 : greatsoup38(830)@2012-04-01 00:14:24

可否每期也貼IR天與地
16 : greatsoup38(830)@2012-04-08 14:35:21

今期要燊少
17 : ec_yk(1014)@2012-04-08 18:41:01

recently, Capital Money (E-Magazine) is always late. I am waiting now.......
May be next week.
18 : ec_yk(1014)@2012-04-14 23:51:23

股權投資的大魔術師



19 : GS(14)@2012-04-15 11:02:45

好搞笑
20 : GS(14)@2012-04-30 23:48:00

我要日本股神同325老闆專訪
21 : victorng2318(12815)@2012-05-01 00:00:38

求股神被數臭專題 sosad
22 : ec_yk(1014)@2012-05-01 16:07:05

325老闆專訪


CEO專訪

教不嚴 父之過

「教不嚴,父之過」,創生控股主席(00325)錢福卿深明這個道理。

「我一生感到最驕傲的事情,是能將兩個兒子養育成才。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他們絕對沒有富二代的惰性。」

昔日用心良苦的老爸爸,坦言今天終於修成正果,期望能停下來,

將生意交由兒子打理,自己則弄孫為樂,

計畫與老妻結伴同遊。

今年57歲的錢福卿,天生一副慈祥的臉孔,時而露出親切的笑容,是一個可愛的老爺爺。年輕時的他,抱「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中國骨科行業打拼了26年,旗下的創生控股公司,目前是內地產量最大的骨科產品生產商。然而,最令他感到自豪的不是企業的成就,而是兒子學成歸來。

以子為傲

錢福卿育有兩兒,年少時均在外地留學,當中吃過不少苦頭,烘麵包、端盤子、司機,甚至連擺地攤,賣刀叉碗碟都曾嘗試過。而身在內地拼搏的錢總,就充當導師的角色,鼓勵他們自食其力,兒子偶爾亦會向他匯報生活的情況。



錢總續指,「那時候,我給他們買車、租房子,但火車票就要他們自己賺,車子亦要自己養。不是我沒錢,而是要他們學會打理自己。老闆的兒子絕不缺錢,但是我不能給錢他們花,要他們知道金錢得來不易。」錢總自豪地說,並強調時下「富二代」的名詞不適合套在孩子身上。「他們不賭錢,不去KARAOKE,平常只跟我一起接見客戶,晚上就回家吃飯,沒有甚麼不良嗜好。」



轉眼間,經過了三十多年的悉心教育,孩子已經成家立室,事業也有一番成就。「大兒子目前替我接管燈泡的企業生意,表現不錯,今年的業務成績高達三億多元。小兒子則跟從我從事醫療行業,很快便會成為我的接班人。他現在主要是搞人際關係,拿產品的註冊證和招標等工作。」



至於錢福卿接下來的任務,便會繼續研究新的醫療產品,畢竟一手創辦的企業也是他的心血。他表示自己的愛好是照相,家中的攝影產品多不勝數,植物、建築物及妻子都是他最佳的模特兒。「未來的時間想享享兒孫福,跟太太旅行,她一生跟我跑來跑去,已太辛苦了,未來希望如她所願,到愛琴海走一回。」言談間,他的臉上總是洋溢幸福的笑容。



談及入行的故事,錢總整理一下講稿,接語帶微笑地娓娓道來。「我的第一桶金就要講到26年前的故事,在北京友誼醫院羅先正教授的幫助下,開始做第一個螺絲釘梅花釘,用來打在人的骨頭上。當時中國的醫術落後,於是我們便學習了意大利的技術,從Gross釘、GK釘、帶鎖髓內釘一直演變下去,現在已經發展到第七代螺釘了。」

為人民服務

隨創生業務基礎的發展,集團在2001年開始引入脊柱產品,為錢福卿帶來了第二桶金。「當時北京協和醫院拿了產品的專利,然後跟我們合作,做到最大的產業化,申報到國家去,醫治了不少病人,也沒有發生過任何醫療事故。創生亦成為國內創傷產品最大的企業。」



錢總稱,那時候國外的產品太貴了,普通病人根本無法負擔,「當看到醫院得了脊椎側彎的病人,痛苦不堪的表情時,我就立志要生產出跟國外一樣質量,而價格合理的產品。」



然而,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難免荊棘滿途。「還記得在2005年,當時公司生產和銷售都出現了問題,作為老闆的當然不能置身事外,我在23天當中,共乘了37個航班,四出為公司跑材料跑資金。每天天還未亮,就駕車出門,去到目的地與客戶吃頓飯,又要趕往別處,司機在回程的時候都已經動不了。」不過,最後公司亦能安然度過難關,業務表現更可謂蒸蒸日上。



創生於2010年6月底上市,目前在國內骨科產品的產量已達到30%至35%的市場分額,更期望於五年內能升至38%至40%的水平。錢福卿透露,集團目前積極研究關節行業的併購項目,並正與數個目標公司洽談,希望未來能拓展有關的新產品。
23 : ec_yk(1014)@2012-05-01 16:13:50

日本股神










幫賺錢之神算賬 短賺長蝕

撰文:林卓豪、陳可恩、鄒銀欣 攝影:張文康、法新社、東方IC 美術:陳洛



今年以來,指雖然上升一成二,但民企爆煲潮兼公司業績走樣下,不少二、三線股分被洗得血流成河,過去專捧這些高增長細價股的投資者,紛紛輸得焦頭爛額。



有「賺錢之神」之稱的邱永漢,也是鍾情二、三線股分尋寶遊戲的佼佼者,他重視研究行業,並主張長線持有三至五年,由於其聲言目標增長往往達五成至一倍,加上名聲威力,吸引不少支持者捧場,所推介的股分,往往即時有點石成金之效。



不過,統計其○八年起高調推介的二十多隻股分,長線戰績卻是強差人意,六成推介至今仍然坐艇,不少閒閒地已蝕去三成以上,最高蝕幅更高達八成二。由此可見,股市沒有長勝將軍,更沒有賺錢之神,跟邱永漢買股,最多只宜短炒。



大市牛皮偏軟,加上民企爆煲潮持續,令過去以投資二、三線股分為主,被捧為神級的投資者紛紛墮馬,繼「民企女股神」劉央及「歐洲股神」安東尼波頓輸得焦頭爛額後,最新神話被篤破的,則輪到「賺錢之神」邱永漢。



邱永漢被譽為「賺錢之神」,麾下信徒萬千,他雖然年屆八十八,但仍經常四出視察投資項目,由於其主力研究的三、四線股分經常乏人問津,股價長期低迷,因此管理層均對邱永漢奉若神明,盼其金手指點石成金。



薦買東岳 老貓燒鬚

「賺錢之神」之名,多年前已響遍港、台、日,不過,邱永漢高調接受傳媒訪問,卻是始於○八年,近年他更經常讓傳媒跟其團隊北上,並帶來不少貼士。本月初,他跑到山東一帶,考察光大國際(00257)、羅欣藥業(08058)、勝利管道(01080)、山東威高(01066)及東岳(00189)五間公司,當中他最看好的是製冷劑及氟硅材料生產商東岳。他向報章記者表示,東岳是今次考察的五間公司中,增長最快及最穩健的一間,公司重視研發,就如昔日的日本製冷劑氟化學企業大金工業。上月的業績期可說是民企之塚,業績走樣者多不勝數,但東岳卻逆市跑出,錄得近六十億人民幣營業額,增長達七成,盈利更飆升差不多兩倍,至二十一億九千萬元,成績相當彪炳,邱永漢可謂相當「識貨」。



不過,就在邱永漢睇好東岳的消息於上週三見報後,翌日東岳卻停牌,並傳出大股東傅軍與公司財務總監兼執行董事崔同政齊齊準備配售舊股沽貨,傅軍沽售一億一千一百萬舊股,崔同政則售二千萬股,配股價介乎六點八元至七點二元,較東岳停牌前折讓百分之八點八五,二人套現最多九億四千萬元。不過,更加搵笨的是,東岳同時擬發行五年期的可換股債券,初步發行規模為一億美元,並有權加碼至一億三千萬美元,足足吸水十億港元。



然而,大股東此舉卻惹來投資者質疑,首先,東岳並沒有集資的需要,截至去年十二月底,東岳持有現金達十五億人民幣,較一年前大增一倍半,但長短債水平均與去年相若,也未見有任何大型收購。其次,公司發行可換股債券,理論上是看好未來股價上升,可以印股票填債,但大股東及財務總監同時出售舊股套現,卻又被視為趁高套現,兩者存在極大矛盾。不過,最令投資者及其他董事不滿的,是傅及崔二人借出六千萬股股分予安排行瑞銀,讓可換股債券的持有者進行對沖,借貸成本為兩厘,此舉對有份認購大股東舊股的投資者相當不公平,事關街貨增加令股分受壓,而持有可換股債券的投資者,既可收息,又有貨做對沖,即使股價上升,三年後更可行使換股權利獲利,幾乎穩賺不賠。

疑被利用 借機出貨

由於配售舊股條件太過苛刻兼反應不佳,最終東岳閃電宣布所有計畫拉倒,但大股東沽貨意圖已經曝光,本週一下午東岳復牌後,股價立即大瀉百分之十一,收報六點六四元,上週四有份跟邱永漢推介買入東岳的投資者,若未有即日沽出獲利,已經全部坐艇。更大鑊者,是大股東擺明有意沽貨,股價難望反彈,截至本週四收市,東岳跌至五點九八元,已經較「賺錢之神」推介時,勁跌超過一成九,邱永漢可謂老貓燒鬚。



其實東岳獲邱永漢推介後股價即插水的情況已非首次,去年三月尾他在其網上部落格推介永保林業(00723),推介前股價零點四一五元,股價翌日勁升一成半,其後他在十月中更率領四十人的日本投資訪問團,到永保林業於內地中山市板芙鎮的新綠洲廠房作實地參觀及考察,報導在十月十七日刊登後,股價曾急升至最高零點六一元,可惜升勢僅曇花一現,十月二十一日,永保林業就宣布旗下巴西附屬公司UTRB遭滋擾及勒索,雖已向巴西聖保羅警處報案,但為審慎起見,集團為事件撥備三億五千五百萬元,結果拖累股價狂瀉百分之三十二點五。

對於邱永漢接二連三在推介股分後,公司便趁機宣告壞消息,市場人士認為,不排除有公司管理層借「賺錢之神」來訪的好消息,藉此沖淡本來已經存在的壞消息,以減輕股價跌幅:「連串民企爆煲,已經可以看出管理層良莠不齊,是巧合還是有心,外人實在很難知道。」

長線跟買 九死一生

永保林業及東岳的事件或許只屬偶然,不過本刊綜合邱永漢過去的推介,散戶跟買也沒有好結果。首先,邱永漢主張長線投資,耐性持有股分三至五年,但觀察其○八年起推介過二十六隻股分的戰績,至今僅得十隻錄得正回報,最威水的要算是招金礦業(01818),由○八年八月底至今,股價勁升三點一倍,其次是創業板上市的羅欣藥業(08058),至今回報亦有一點一倍,至於餘下長線有賺的股分,尚包括海通國際(00665)、中國糧油(00606)、中國稀土(00769)、神冠(00829)、中金再生(00773)、東江環保(00895)及亞洲果業(00073),不過這些股分的投資回報只屬一般,除中國稀土有四成八升幅外,其餘均只有兩成半以內的回報,以投資這些細價民企所承受的高風險來說,回報並不甚吸引。



另一邊廂,長線投資失利的股分,卻輸得「鑊鑊甘」。邱永漢多次推介的消費品分銷股亨泰(00197),股價由○八年五月首次推介至今,累積跌幅達八成二,並曾三次向股東伸手供股;從事消防系統生產及安裝的中國消防(00445)亦跌七成二,就算唯一推介的藍籌股雨潤(01068),亦勁蝕六成二,十六隻蝕本的股分中,十一隻蝕幅更逾三成,如果隻隻股分跟買兼長線持有,勢必損失慘重。



不過,倘若散戶逆流而行,按邱永漢所選股票短炒一天,則幾乎全部有賺無賠。其中○八年五月首次出山推介的亨泰、中國消防及常茂生物(08208),單日勁升一成七至五成九,至於一○年推介的利君國際(02005)及一一年推介的永保林業,亦有一成三及一成半的升幅。諷刺的是,唯一在他推介後錄得下跌的股分,竟是長線升幅最多的招金礦業。

羅欣第二 遲遲未現 

此外,邱永漢主張揀股要揀行業,在他的《我的賺錢自傳》曾說:「每個時代都有賺錢的生意和不賺錢的生意。這對於以賺錢為目的的生意人來說,是個重大的問題。不管你如何努力,不管你如何有才能,如果你所從事的是屬於不會賺錢的業務,那就不容易賺到錢。相反的,所從事的是會賺錢的生意,那麼即使是稍微糊塗的人也會成為富翁。」



因此他揀股十分重視行業,眾多行業中,他最為關注內地食品價格,他預測未來十年中國人月薪由三千人民幣漲至一萬人民幣,估計約兩成會用於食品,加上食物價格不像油價及房價,政府難以出招壓制,價格長遠必然上漲,因此認為食品股大有可為。他挑選的股分中,亨泰、安德利果汁(02218)、中國糧油、神冠、雨潤、亞洲果業均屬食品類,為其推介股分最多的板塊。不過,食品及農業股容易造假,也容易受壞消息影響,例如雨潤去年因瘦肉精問題令生意額劇降,股價大幅插水,至今尚未復元。



此外,邱永漢亦特別鍾情醫藥行業,他認為民眾首先最需求的,就是醫藥健康產品:「健康相關的東西,在中國未來愈來愈多人需要。」他多次回顧他的最得意投資之一,就是○六年以每股五角買入羅欣藥業,其後股價一度暴升二十多倍,現時羅欣回落至六元多,仍較其首次在○八年八月公開推介的三點二五元有一倍升幅,他認為長遠看羅欣可重上二十元水平。



不過多年以來,他都未能成功尋找「羅欣第二」,去年中推介專門開發和生產注射輸液的利君國際,現價較當時下跌近四成,另一隻推薦的四環醫藥(00460),股價也僅是浮浮沉沉,他後來解釋說:「以前推介的醫藥股都漲得很厲害,但最近政府嚴厲管制藥價,所以近期推的,股價也跌得厲害。」可見邱永漢即使經驗豐富,也難捉摸中央政策。



點石成金有得解

邱永漢本身是台南人,一九二四年出身於日治時代的台灣,四五年於東京帝國大學經濟系畢業。回台後經營砂糖貿易生意,但失敗收場,及後他更因寫信給聯合國,要求台灣公投而被通緝,結果要逃難到香港。誰知「千里姻緣一線牽」,他在港娶得「川貝枇杷露」老闆潘高壽之女兒潘苑蘭。

買太古城 一戰成名

一九五四年二人移居日本,並育有三名兒女,為了生活,他當起作家,其小說《香港》更榮獲日本大眾文學最高殊榮「直木獎」。不過,他覺得在日本寫財經比寫小說好賺,於是花了一年時間鑽研,由一個連買股票也不懂的人,變成每星期在《週刊朝日》的專欄推介三、四線股,由於每次提及的股票不久就漲價,結果他很快成為權威。五、六十年代,他在日本股票市場投資獲利甚豐,被譽為「賺錢之神」,他之後頻頻推出投資心得著作,如《致富經》、《投資秘策》、《邱永漢賺錢學》,至今,其著作逾四百五十本,部分更被翻譯成中文及韓文,作品總銷量逾一千萬冊。



他以賺得第一桶金後,開始投資房地產,在日本以三十萬至五十萬日圓一坪(相當於三點三平方米)的價錢買地皮,結果這些地不久漲至三百萬日圓、甚至一億日圓一坪。之後,邱永漢更涉足百貨、出版及工業,成功由一個作家變成企業家,投資遍及日本、韓國、香港、北京及上海。



他本「逐水草而投資」的投資策略,最愛到新發展的地方找機會,如在八十年代開始,就大力在中港兩地投資,更經常組團帶領日本投資者到處考察,其中最為人樂道的,是一九八九年本港樓市低潮時,帶領一大群日本投資者狂掃太古城六百五十個單位,當中他本人亦佔了百多個。至後他們於九七年七月樓市高峰期全數沽清,獲利三倍。至近年,他經常接受本地的媒體機構訪問推介股分,又率團巡廠,在本地股壇建立起名人效應。

成交稀疏 容易彈起

綜合邱永漢歷年的推介,不難發現其愛股主要有兩大特點,一是多為成交金額細的兩三線股,二是其所選的行業,一般較為冷門。如中國消防、亨泰,在○八年五月推介前,每日的成交量約為百多、二百萬元,推介後,成交量急升至四至五倍至一千五百萬元,在以買盤為主下,股價自然容易炒上。事實上,二、三線股一般資本少、價位細,易受市場消息影響,所以往往成為炒作對象。靈獅控股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康解釋有關現象:「二、三線股炒起,通常沒有甚麼原因,主要是因大圍經濟好,資金在炒完重磅股後,便流向這些股分,如○六至○八年間,或之前QE資金流出時,這些股分就十分當旺。當然,市場上千隻細價股,沒可能每一隻都炒得起,所以很多時需要經過名人推介,股價才會大躍進。在這種大勢之下,劉央、邱永漢這些人逢選必中,很難說是因為『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然而,不少二、三線的細價股亦同時存在質素參差的問題,以致市道一差便紛紛下馬。黃偉康認為:「比起大企業,細價股量多,質素也參差。幾年前,不少資本細的企業為了上市,都會把業績粉飾得美輪美奐。但幾年過去,公司的債務、盈利增長減慢等問題便漸漸浮出來,亦往往成為投資者損手原因。」香港投資者學會會長譚紹興更指出,隨資金收縮,證券行收緊細價或民企股的孖展,大行、基金經理都甚少沾手這些股分,即使偶然有追落後的情況,炒賣的時間亦由兩三個月縮短至兩三個星期。

行業冷門 透明度低

另一方面,細看邱永漢的推介股分,大多屬冷門行業,例如圍繞消防系統施工安裝的中國消防;從事採伐的永保林業;生產及銷售電子及電力相關汽車零件的新焦點(00360);從事環保事業的東江環保、中金再生等市場陌生的行業。譚紹興認為,有這個情況並不難理解,因為傳統的行業大都已經上市。因此,近年上市的二三線股充斥了不少新興行業。而對投資者來說,這些公司的業務或許是相當陌生,對其行業亦不易理解,亦因為冷門,未必有太多分析報告可以參考。譚指出,所以當劉央、邱永漢作出推介或說出巡廠經歷時,投資者便會覺得很新鮮,以為如獲至寶,亦因此成就了他們的名人效應。



不過黃偉康指出,單靠巡廠經驗,並不是最好的投資方法:「管理層知道會巡廠,當然把最好的一面呈現,而巡廠的分析師或股評人除非不想和該公司再有聯繫,否則都不會問出非常尖銳的問題,即使問了,管理層未必回答或答到,以我的經驗來說,一般巡廠只會找到公司的問題,反而很少從中找到公司值得投資的地方。」
24 : thomasgp02a(16679)@2012-05-01 20:29:54

多謝轉貼。
25 : greatsoup38(830)@2012-05-06 19:44:16

要劉志遠同Capital Weekly 封面兩篇
26 : brightman(25182)@2012-05-06 20:12:13



今期施俊威話飛克(1998)係福建esprit. What the xxxx!!!
27 : GS(14)@2012-05-06 20:42:51

26樓提及
http://www.scmedia.com.hk/scm_photos/CAPITALMONEY/201205/150882/761869.jpg

今期施俊威話飛克(1998)係福建esprit. What the xxxx!!!


I want to go hell, watch another 2 guy, 8312 and 8078 too, so PK
28 : david395(4434)@2012-05-06 21:13:06

封面故事

新地風暴揭土地政策漏洞

撰文:陳可恩、鄒銀欣 攝影:張文康 美術:陳洛



新地風暴再有驚人發展,牽涉調查人士愈來愈多,繼郭氏兄弟、許仕仁及陳鉅源等骨幹人物後,現時調查目標已伸延至他們的親友,消息人士更透露,廉署未來將有新一輪拘捕行動。一向廉潔的香港竟然有大型地產商及高官涉嫌貪污被捕,反映香港的官商勾結情況嚴重。



事實上,新地等大型地產商都有以低價買農地後謀取暴利,小市民卻要捱貴租買貴樓,對此,業界轟此乃土地政策不透明之過,城規會無論在審批土地用途、或是磋商補地價等均有偏幫大地產商之嫌,意味政府是造成當前地產霸權的始作俑者,有學者則寄望,新特首上場後,可改善現行政策的不足,以平衡各方利益。



新地(00016)主席郭炳江及郭炳聯,以及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涉嫌貪污案被愈挖愈深,被調查人物已由郭氏兄弟、陳鉅源及許仕仁等骨幹人物,延伸至其親友。上週三,有消息透露,許仕仁因涉嫌收受二千萬元賄款,廉署正向多個新方向調查,一方面調查這筆款項是否來自新地或郭氏兄弟,同時大規模向本港多間證券商發出通知,要求證券商提供許仕仁、新地執董陳鉅源、其妻何慧賢、兩名子女陳嘉駿和陳嘉妤,以及港交所(00388)前高級副總裁關雄生六人名下的證券及期指戶口資料,以便調查行賄資金去向,亦可能涉及某些敏感交易。



有消息人士更指,廉署相信事件背後涉及賄賂金額更大,牽涉更多人,並指現時廉署手上已掌握「鐵證」,相信短期內將採取另一次拘捕行動,矛頭直指新地其他高層,以及許仕仁身邊的人士。今次調查關鍵人物是六十一歲的關雄生,他分別是天津港(03382)及新環保能源(03989)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但在上月已辭掉兩間公司的職務。有市場人士表示,關雄生與許仕仁關係密切,許仕仁於三月二十九日到廉署接受調查時,便是由關雄生名下座駕接載。

宏昇與新地關係密切

至於另一對調查對象陳嘉駿和陳嘉妤,現任宏昇集團董事,宏昇大股東王業安目前同時是一間名叫永堡投資的董事,商業用名是「園藝高爾夫中心」,亦即是新地旗下西貢十四鄉住宅項目中高爾夫球會的營運商。



據公司註冊署資料顯示,永堡投資是由兩間離岸公司控股,並無披露股東身分。不過,有內地網站指,陳嘉妤及陳嘉駿○七年以宏昇集團董事身分,與陳鉅源會見當時的遼寧省鞍山市市長谷春立,當時更稱陳鉅源是宏昇集團主席,換言之,王業安不但與新地業務來往緊密,與陳鉅源家人關係同樣密切,三者關係更是千絲萬縷。

西貢十四鄉一帶的中密度住宅發展項目已籌備近二十年,整個十四鄉項目佔地達七十點九公頃,即接近四個維多利亞公園的面積,據城規會文件顯示,這項目可提供約四千九百三十個單位,但目前仍處於補地價階段。

農地項目利潤 較投地高三成

整件貪污案核心源於許仕仁任職政務司司長期間,涉嫌將本港房屋政策、都市規畫,以及土地買賣等最高機密消息外泄,令新地每每能早悉天機,部署獲利,回看新地過去五年的農地儲備,每年都有增加,截至二○一一年十二月底,地盤面積已有二千六百萬平方呎,大部分位於新界現有或計畫興建的鐵路沿線,正進行更改土地用途,雖遠遠不及地(00012)的四千一百九十萬平方呎,但較長實(00001)的一千三百四十二萬平方呎已多近一倍。



新地密密吸地,無非是覬覦農地發展項目較政府賣地項目的發展利潤更加和味,靈獅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康指出:「農地透過補地價後再發展的項目,相對拍賣得來的土地,利潤足足高出兩至三成,雖然李嘉誠指現時建築成本急升,佔收益甚至升至五成以上,但目前最貴的只是人工和材料,所以我認為建築成本佔賣樓收益仍低於五成。」



元朗YOHO Town系列可說是農地轉熟地表表者,亦是新地近年大型項目之一,資料顯示,YOHO Town一期在○一年每呎住宅樓面補地價只是二百零九元,○四年第二期Midtown,補地價金額僅為十四億六千九百萬元,即每呎樓面地價約八百元,至於YOHO Town第三期樓面補地價已升至每呎二千九百元。在YOHO Town三期中,第三期是發展規模最大一項,有測量師預計,計及建築費和「發水」,每呎住宅樓面總成本約四千元,若以目前尚豪庭平均呎售達七千四百元計,三期項目邊際利潤高達八成五,換言之,上述補地價實屬「筍價」。

補價透明度低 偏坦地產商

除YOHO Town外,新地去年九月又以七十億二千一百萬元,完成元朗沙埔村大型商住項目的補地價,與其在一○年同區的YOHO Town三期每呎樓面補價,以及○七年中同區下高埔村住宅項目的每呎樓面補價逾二千九百六十元比較,沙埔村項目的補價看來仍是原地踏步,但期間元朗區樓價已「三級跳」,沙埔村地皮補價可謂「超筍價」。



對於地產商靠農地發圍,取得豐厚利潤,除了因時制利,政界及學者都認為,現時的土地政策透明度低,亦有偏袒地產商之嫌,才是讓地產商謀取暴利主因,這種偏袒,犧牲的卻是租戶和小型地產商的生存空間。



本港地產行業於六、七十年代起飛,之後便逐漸形成由數家大型地產商壟斷的局面。六十年代初香港房屋需求甚殷,政府計畫發展多個新市鎮,因此需要徵收大量新界土地。為了減低收地的現金支出,政府便用換地權益書來代替現金賠償。當中,乙種換地權益書(Letter B)容許持有人每五平方呎被收回農地,可於將來換取兩平方呎位於新界的屋地,由於條件吸引,引起華懋集團、新鴻基地產、基兆業及南豐集團等地產商積極收集。

當中,曾週旋於華資地產商的老行尊蕭承忠,在八、九十年代曾主宰市場上幾乎一半Letter B買賣,地位於馬鞍山的新港城及將軍澳的新都城,土地就是由他一手一腳併購回來。現時他不時仍繼續替地產商在新界作說客,他坦言現時的收地工作比以前難做,原因是居民和地產商之間愈來愈多衝突:「雖然九十年代已取消了Letter B,但收農地的工作仍十分頻密,因為回歸後,香港地產市道暢旺,許多新界土地如牛潭尾、古洞北、粉嶺北、坪輋、打鼓嶺及洪水橋被政府選為具潛力發展的地方,地產商更垂涎新界農地。但另一方面,以前地價便宜,業主、居民對收地不以為意,而現在資訊發達,大家才知土地值錢,所以游說工作並不容易。」

地產商農民爭 政府旁觀

土地正義聯盟成員陳劍青則認為,近年出現如馬屎埔、菜園村、新田牛潭尾般充滿火藥味的爭鬥,主要是因為地產商不想賠錢給村民,反而用上不道德的收地手段,因此引起反抗,他細數近年新界區爭地情況:「近十年來,爭得最厲害是粉嶺北一帶的農地,三大地產商包括基、新世界(00017)和從沒有表明身份的新地均在該處爭地盤。其中,新世界比較合情合理,一般會賠足給村民遷徙;基最吝嗇,試過和租戶達成賠償協議,卻轉頭反口。而且更愛出律師信,例如用《業主及租戶條例》告租戶,其實該條例不適用於農民,但成功令很多農戶因申請不到法援而破產;至於新地,其收地方式則十分隱閉,往往利用中間人趕走村民,成功收地後才表明自己擁有業權。」



他續指,雖然近十幾年,住在新界農田上的居民大都非擁有業權的原居民,不過法理上仍應得到租約保護,但地產商經常欺負村內的老人,騙其簽新租約,或如粉嶺天平村般,在農田旁邊興建貨櫃場,影響農作物生長,逼村民在得不到合理賠償下遷走。公民黨副主席黎廣德亦認為,政府採用「公私合營發展模式」,引入私人參與發展新界市鎮,是催生這股地產霸權的誘因:「地產商收地是市場交易,不能說他們有問題,但政府不進行大舉收地,卻引入地產商參與發展,就令地產商憧憬農地很容易改變土地用途,所以拼命收購。及至地產商以各種手段趕走租戶時,政府就鑑於事件發生在私人土地上,當作私人糾紛,並不介入衝突。政府在整個過程中,十分卸膊。」

城規輕易審批 改變土地用途

黎廣德更認為,城規會對地產商一貫寬鬆,無疑在進一步「寵壞」地產商:「現時城規署經常輕易審批地產商改變土地的用途,甚至接納增加興建單位的密度建議。」他以馬灣的珀麗灣為例子,新地與政府在九七年簽訂協議,以換地方式發展珀麗灣物業,政府當時少收八億元補地價,換取新地興建佔地十七公頃的馬灣公園,公園第一期原定○六年六月完成。然而珀麗灣新樓盤於○二年開始發售,馬灣公園卻一直未動工,新地對公園的發展概念一再修改,到○六年新地獲城規會批准公園規畫,由原本的遊戲式主題公園,改為以大自然為主,並無條件批准新地將公園完工日期延至○八年十二月,最後馬灣公園第一期的挪亞方舟等設施拖至○九年中才開放予公眾,而第一期的太陽館及第二期的設施,至今仍在趕工。黎廣德質疑城規會在審批後,沒有監察地產商的執行過程,對工程延遲亦無罰則,明顯有偏幫地產商之嫌。



黎廣德指出,現時城規會並非獨立的組織,內部成員都是政府官員,而且和發展商之間的利益亦無須申報,因此其公正備受質疑:「相信在許仕仁事件當中,大家都感受到政府和地產商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事實上,各界一向都認為城規會有偏幫大地產商之賺,一些小地產商往往因為無人脈、又缺乏專業人員游說發展項目而無法參與新界發展,可以說這種制度扼殺了小型地產商的生存空間。」



此外,土地政策中的補地價政策,其公平性亦成為詬病。根據發展局資料,現時處理每一個契約修訂申請,如改變農地用途時,其補地價的定價是相等於該幅土地按原來用途的價值與改變用途後價值的差額。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指,在這個機制中,地政署會考慮未來的樓宇買賣價值,扣除建築測量等成本,再給予地產商一個合理利潤來釐定,這種機制相對不少國家都為客觀。



不過,土地正義聯盟陳劍青指出:「理論上補地價有其機制,但現時政府和地產商向公眾所交代的,往往是議價後的一個金額,其實如何估價,根本無從稽查,大量項目都是來自地產發展商和政府的土地管理機構之間不甚透明的私下協商,如當年的紅灣半島(海濱南岸)便有『賤賣』之嫌。當時政府計畫把原為居屋的紅灣交給地產商買賣,但只與新世界一間地產商洽談,結果在無對手下,房署提出的二十億補地價,逐步調低至八億,地產商再一次成為大贏家。」

政界籲增收地流程透明度

一邊廂地產商賺大錢,另一邊廂租戶被趕,市民要捱貴樓,香港土地政策的扭曲情況已到極點,對於土地政策上種種不平和漏洞,政界認為,可從改革城規會,增加收地流程的透明度作為根治的良藥。當中公民黨黎廣德就認為,可先從改革城規會手,例如申報委員會的利益、委任獨立人士而非政府官員為主席,增加其透明度和公信力。至於規畫新發展方面,取消由地產商私下收地,改由政府執行收地,並為租戶按情況作出搬遷安排。



土地正義聯盟陳劍青進一步提出設立土地閒置稅,並促城規會設定發展土地時限。他指現時城規會雖然有規定發展圖則三年到期後要申請續期,但如基的南生圍項目拖了十四年,在未符合規畫要求下,仍獲准續期,其規定可謂有名無實,因此建議嚴格限制審批續期的條件,以減少土地囤積。

不過,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指出:「若由政府收地建私人樓宇,對租戶的安排可能較令人滿意,然而定價時,同樣有機會惹來偏幫地產商之嫌。至於土地囤積稅則在執行上有難度,因為難以定義何謂閒置土地,如種滿草的農地,是否算閒置?地產商不難走法律隙來免稅。」



至於業界,則比較關注土地發展問題,中原施永青和蕭承忠均認為,若政府能加快土地發展規畫流程,將為本地房屋和土地發展帶來較健康環境。因此,他們均期望候任特首梁振英提出引入補地價的仲裁員,可有效改變地產商土地囤積的情況,紓緩住宅土地供應長期不足的問題。梁振英在其土地發展政綱中提出,引入補地價仲裁機制,讓業主和政府在商討補地價時,倘未能在規定時限內取得共識,可以第三方仲裁方式決定補地價的最終金額,加快改變土地用途的程序。

業界盼引入補價仲裁

理大許智文認為,有關建議有其建設性和可行性,他解釋:「現時地產商手上很多土地還未開發,不過,建議執行上亦可能出現困難,首先,土地定價牽涉很多問題,很多時政府的估算師都未能拿掐得準確,外面的測量師能否估得合理亦是疑問。此外,將來仲裁所定的價,很大機會比現時政府議價的結果還低,這將影響政府收入。」

新地為了發展農地賺取暴利而踩鋼線,即使其售樓利潤高,租務亦能保障收入來源,但市場人士仍對其前景充滿戒心。黃偉康認為,雖然新地首兩年發展計畫並未受影響,但難保未來發展步伐會被拖慢,「公司管治出現危機,雖然近兩年售樓目標不變,但將來會否停止買地?會否延遲發展?這些對市場人士來說仍是個問號,所以看到即使今日(週三)其他地產股反彈得好快,新地只是輕微上升。」



事實上,自郭炳江、郭炳聯於三月底遭廉署拘捕後,新地股價急挫一成三至九十六點五元,即使郭氏兄弟在事後主動澄清,並強調自身清白,事件亦不會影響新地日常運作,但亦無助釋除市場疑慮,整個四月份股價未有反彈跡象,只維持在九十三至九十四元水平,截至週四,新地收報九十四點三元,事件發展至今股價累跌百分之十五點一,市值蒸發了四百三十九億元。
29 : david395(4434)@2012-05-06 21:14:52

CEO專訪

劉智遠 投資達人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句說話參透了人生的哲理。

然而,在經濟學的角度來說,

一加一不一定等於二,這條算式,

可以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達致最佳的成本效益。

強項是收購合併,

自言從畢業後從未離開過金融業的劉智遠,

可以堪稱是業界的投資達人,

亦是去年業務剛轉型的中郵電貿(08041)主席。

劉智遠是電子工程學出身,同時擁有商業管理碩士學位。他大學畢業後便勇闖金融業市場,任職金融經紀,闖蕩了十多年歲月,訓練出一身投資的好本領。之後,他亦在不少上市公司負責投資分析業務,一直以來追求的就是「求變」及「創新」的理念。

勇於求變 力求創新

由金融業轉戰至廣告界,期後發展至零售業,外界或對於其營商之道有所懷疑。不過,劉智遠強調,自己不是一個盲目跟隨潮流投資的人,故早前曾流行的礦業及地產均從未沾過手。他指出,「今日集團的表現大家亦是有所目睹!零售業沒有甚麼有形的資產,亦不須倚靠人脈關係。只要產品受外界認可,其發展將會是一日千里。」



「我喜歡具創意的工作,一切由零開始,看它的成長,是最令人鼓舞的事。」即使劉智遠在金融界方面,亦力求創新,本港首隻認沽證(put 輪)就是由他創造出來。「我曾經在投資銀行工作,屬於窩輪第一代的發行人,而當時發行的要求亦相對嚴謹。不過,當市場只有認購證,大家只懂買、買、買的時候,我便認為可以沽、沽、沽,所以便成立了第一隻put輪!」

不過,對於劉智遠而言,這並非是甚麼引以為傲的事情,僅形容「是工作的一部分」。最令他感到驕傲的是,集團去年成功收購了Easy Time及傑軒,逐步轉型成為兼具網上及網下零售的平台,主要業務為泳裝貿易及服裝銷售。旗下的品牌包括「Tonino Lamborghini」、「Cour Carr」及「Gay Giano」,在本港擁有約40個零售點。今年除會新增約10家零售店外,早前更成功引入了「Benetton」及「SISLEY」兩個意大利品牌,主攻年輕人服飾及手袋用品,「相信年內,甚至是未來的季度業績能發映有關收購表現。」他得意洋洋地說。

失敗乃成功之母

然而,投資總有風險,即使經驗再老到的人,亦曾碰過釘。輕則損手爛腳,重則頭破血流。在投資汪海中,浮浮沉沉多年的劉智遠,坦言自己亦曾遇過不少失敗的經驗。可是,經過多少風吹雨打,仍然能屹立不倒的人,就已經能向成功的旗幟招手。「失敗乃成功之母」,此為老生常談,但愈是老套的說話,愈顯出它的道理,劉智遠對此亦有深切的體會。「人必須從錯敗中成長,今天所謂的成功,是總結了多年來失敗的成果,畢竟投資的眼光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訓練出來。」感情喜歡講求時機(timing),錯的時候遇上對的人,最終亦不能開花結果,投資亦然。



「就如我過往投資的新媒體行業,或者行業是選對了,今時今日戶外媒體到處可見,成行成市。惟數年前,電視及寬頻的成本昂貴,新媒體的確難以普及,企業客戶還是慣用電視廣告作宣傳。加上當時的團隊仍未能達到我的要求,最終這盤生意事願如違!」說罷,他抖擻精神,然後語帶肯定強調,「不過,投資零售業是不會錯的。香港是一個購物天堂,這是人所共知的,加上目前受惠自由行,相信消費群源源不絕!」



劉智遠續指,「目前集團亦正商討個別的零售收購項目,主要為外國的品牌,期望能成為未來業務的新動力。因此,公司亦決定由中郵電貿,將改名為薈萃國際,英文名稱是Luxey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因我們銷售的都是Luxury goods。」



除此以外,集團涉足的網上業務,主要是一個團購網站,用家可以透過智能手機的「apps」獲取餐廳的飯食優惠券。「這個名為Baybamboo的網站是我一手一腳,用了年多的時間建立起來的,當然還需要加上團隊的合作,目前Facebook fans的人數已達七萬人,再加上電郵的用戶,成員已超過十萬個。」



談起這門投資,劉智遠欲罷不能,「香港人以食為先,隔數步總有一間餐廳在附近,而零售業最大的敵人是租金,其幾乎可以決定一盤生意的輸贏。因此,發展網上業務,為餐飲業作相關的宣傳工作必然有利可圖。」他又指,「互聯網普及化,智能手機及無限上網等配套漸趨完善,此勢頭是不會逆轉的。加上目前online to offline這個市場真空了,商機是無容置疑。」他亦透露,集團旗下的品牌未來或會考慮發展線上購物的業務,「惟須小心分辨網上及網下的貨品種類,兩者定價需有所不同,否則將會影響現階段的銷售。」



雖然這個投資達人大部分時間均寄情工作,花盡心機鑽研投資之道。不過,他強調自己非「講金不講心」的人,自言視工作為興趣,「就如踢一場球賽一樣,享受當中的過程,而週日亦會抽空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他表示,自己閒時愛到外地潛水,調劑心情,愛上那種寧靜不被騷擾的感覺。另外,他亦喜歡抽雪茄,形容「這活動無論身在何方,所在何地,個人沉思,或是傾生意,都是最適合不過的。」愛工作,愛生活,這個投資達人,或更可堪稱為生活達人!
30 : GS(14)@2012-05-06 22:32:53

周老師應該的同學J君或者是佢
31 : GS(14)@2012-05-06 22:34:1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st/en30_en30_er.htm
【明報專訊】近期一位非常活躍的財技人士,代號叫「謝夫」,上位這麼快,因為他勤力萬分,一日走十幾場,傾十幾單刁,也許只有黃坤可以比得上他,因為我見過黃坤早餐都可以食三次,同三個不同的客去食!

朋友們都不可能相信我認識了謝夫多麼久,因為,他在讀中學時,我就認識他了!他的第一份工,還是我介紹的,正是因為這一份工,令他走進了財技之路,也成了發達之路。

兩、三個月前,我同他吃飯,他說現在搞實業(實業當然也是放在上市公司之內),不過很辛苦,出糧多,又沒錢賺。我的回答是﹕「咦,你的環境比起一年前,好了好多喎!」

「何以見得呢?」他問。

「在一年前,次次見到你,都是傾緊幾單幾十億的刁,咁梗係無景,先至要作大啦!」我說﹕「現在踏實了咁多,一定是發了財。」

「真是什麼都瞞不過你。」他說。

傾落先知,原來去年他獱住十幾廿億股票,不過欠人好多錢,所以好大壓力。現在股票價格跌下來了,但是欠錢也清還了,所以手上拿的都是真錢,自然輕鬆得多了。
32 : GS(14)@2012-05-06 22:35:46

http://webb-site.com/dbpub/positions.asp?p=41817&hide=N
呢個是41歲,咁周老師如果同佢是中學同學,在一般情況下,估計年紀都是對上下6年,即是35至47歲
33 : GS(14)@2012-05-13 13:46:30

要2123燊少篇垃圾
34 : david395(4434)@2012-05-14 18:22:43

the title ?
35 : david395(4434)@2012-05-14 18:37:03

炒股革命陣線

科網泡沫再次來臨?

方情

典型70後,工作至上。雖然沒有全情投入股場中,但也經歷過大大小小的無情股災,仍然期望有天能參透投資玄機。



燊 少

尊師重道好少年,笑傲江湖任我行。搵錢之前,學識儲錢;贏錢之前,學識輸錢。唔係靚仔,不過襟睇;人稱王子,純屬畀面。



面書Facebook正在為IPO做準備,而分析師近期對Facebook股票均持積極看法,甚至有人認為,Facebook的估值高達1,400億至1,600億美元。當然,大家最有興趣,仍然是其CEO Mark Zuckerberg在年紀輕輕之時(28歲)已坐擁55億美元,他真正的煩惱,應是如何運用這筆龐大的資產!



上市後,Mark Zuckerberg會變得充實,還是若有所失,只有他自己才知!但科網股會否因為其上市,而再被市場憧憬,則從近期騰訊(00700)被熱捧,股價節節上升,可見一斑。多倫多星報提到,假設估值是960億美元,那麼Facebook的股價將是2012年預測獲利的91倍。這個被喻為下一個Google,最讓人擔心的是,《紐約時報》部落格Deal book稱:環繞在Facebook公開發售股的狂熱使人聯想到1990年代的.com潮,當時,投資者瘋狂搶購當紅網絡公司的股票。



Facebook這個社交網絡人氣非常高,不過,不一定能持久不斷的獲利增長。首先,雖然Facebook營業額仍然強勁,但已開始放緩。研究公司EMarketer已指出,去年Facebook營業額增長了88%報37億美元,今年則可能只增長64%至61億美元。



如果EMarketer今年的預測成真,那麼Facebook的營業額將連續三年走緩。2009 年間,Facebook營業額勁升185.7%至7億7,700萬美元。



但在2012年1月至3月當季業績很讓人失望。營業額走緩稅後淨利錄得2億500萬美元,相較去年跌了12%,原因是營業額增長走緩,以及行銷和研發成本增加超過了兩倍。



其次,CNN Money有提及到,像Google和Facebook這類公司的營業額主要來自廣告,首季佔了82%。要記住的是,廣告是變幻無常的,而且極受經濟環境影響,而Facebook用來計算客戶收入的每使用者平均收入(ARPU)是非常低。2012年第一季的每使用者平均收入是1.21美元,遠比PayPal2011年首季的11.84美元還要低。



最重要一點是,Facebook從來沒有保證能直接賺到使用者的金錢,即使有過千萬以上的使用者,那又如何?進一步看,Facebook這產業的入門門檻極低,而且競爭對手不易對付,如Twitter、Google+及LinkedIn,Google+的優勢是後台母公司坐擁493億美元現金,比Facebook大13倍,LinkedIn的經營模式風險則小得多。當問題多多的Facebook也能上市,科網股泡沫也離投資者不遠矣!



Facebook(簡稱fb)於美國招股在即,由於不少朋友仔都是fb用戶,因此對其上市一事顯得興致勃勃。今次fb招股價介乎28至35美元,從估值計,預測P/E高達65.1倍至81.4倍。換句話說,你買了fb,要等高達80年才能回本(當然,fb收入提升速度高於股價增長速度,其P/E相對亦會下降),市賬率(P/B)則介乎11.4倍至14.2倍。是便宜還是昂貴,不是說了算,不妨將其他科技股拉起來做個比較,大家或許會更加清楚。



就以互聯網搜尋引擎一哥Google來說,其預測P/E約13.8倍,P/B為3.2倍;電子書銷售商Amazon,預測P/E及P/B則為91.4倍及13.9倍;與fb相類似的商業客戶社交網站Linkedin,預測P/E及P/B則為173倍及18.4倍。另一邊廂,祖國互聯網一哥騰訊(00700),其預測P/E及P/B分別為26.8倍及8.3倍。新興市場的科網公司,比起美帝國的科網企業存在大幅折讓,如果美帝國的科網股沒有泡沫,難以解釋有甚麼增長潛力,去支撐一家公司承受80倍P/E甚至173倍P/E。

是否值得投資,有時毋須想得太複雜。香港不少朋友玩了fb三、四年,現時幾乎每天都要定時定候update最新動態,想問一句,身邊有多少人付過一毛錢?望望蘋果公司(Apple),不單有硬件銷售(iPhone及Mac機),同時亦配備軟件(Apple Store及iTunes );至於老對手Google,除了透過互聯網廣告點擊收費外,其Android系統幾乎壟斷HTC、三星、LG及Sony手機。從用家角度而言,我付過錢予蘋果,也付過錢予Google,但我過去不曾付過一分錢予fb,除非將來fb能發明出一種日常生活必需品,非用不可,否則在可見將來,fb難以在我口袋賺到錢。有沒有泡沫?大家可以自行判斷。



回望投資組合,燊少按原定策略,於4月27日以1.25元買入2萬股弘海(00065),目標價1.6元。與此同時,筆者亦於5月7日以0.98元,買入2萬股太陽國際(08029)溝淡,現時持貨7萬股,平均買入價從0.68元拉低至1.48元,期望「太陽仔」生生性性,快點重回正軌吧!

36 : ec_yk(1014)@2012-05-14 19:55:51

33樓提及
要2123燊少篇垃圾


出差的機會成本

自從4月開始,燊少去過東莞考察玻璃工廠,去過蘇州考察農產品批發市場,又去了長春考察煤炭提質工廠,連同今次帶大家到西安考察金盾(02123)棉紗生產廠房,數數手指,大約有半個月時間不在香港。本週僅得三天時間在香港,便與朋友仔「大眼妹」晚飯。對方不禁直言,我經常出差,根本沒有時間休息,難道不覺得辛苦嗎?

對於一個股票人來說,休息時間從來都是奢侈品。平日八點起床,先看CNBC及Bloomberg,了解一下在我睡眠的時候,歐、美有甚麼重大事件發生。然後看報紙,不能錯過重大新聞,以及上市公司通告,之後便看看各大投資版股評專欄的推介及分析。九點半開市,乖乖準時坐在大利是機面前「睇盤」,市旺的時候,細價股「球來球往」(炒股票術語,一球即代表100萬股);市淡的時候,全日只得幾格上落,悶到發癲。港股未收市,歐洲三大股市已經接力,到晚上9點半,美股又接棒,雖然燊少不炒美股,不過亦不得不留意當地新聞。

日子如是過,過女孩口中的「悶蛋」生活,偶爾便要出差考察。朋友仔「大眼妹」起初知道我經常飛來飛來,表現出一副非常羨慕的樣子,當她了解到「空中飛人」的生活後,大眼妹的態度便有了180度的轉變,耍手擰頭兼怕怕。一般而言,星期一至四都是工作日,很少公司會安排平日出差考察,所以大部分差事,都會安排在星期五至星期日又或是比較簡單的星期六、日。由於上市公司並不會經常安排考察團,因此每次的「旅程」,基本上會將團友的時間「搾乾搾淨」,睇廠與訪問都夠玩一天,有時候去到較為偏遠的地區,單是坐車,單程便要兩、三個小時,真是未睇廠已經暈車浪(去旅行是未出發先興奮)。

出差考察增廣見聞

除了行程緊密之外,亦有一些上市公司非常體貼,由於媒體朋友千里迢迢遠渡而來,於是準備好五糧液甚至茅台宴客(40度到50度左右吧!),以示其將訪客視為上賓。北方人喝白酒等同喝水,杯杯乾;南方人陪喝,非死即傷,真是被「姦」了!但基於禮貌,又不能滴酒不沾,結果晚飯都沒吃多少,已經被灌得想吐(慘過做小姐),殊不知翌日七點不夠,檯頭morning call又來了,準備迎接另一個考察。

大眼妹睜大雙眼(本身已經很大,睜大後眼珠好像要跌出來一樣),似乎沒有想到一個「空中飛人」的背後,也有如「賣火柴的女孩」般的故事。雖然出差考察過程艱辛,不過從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角度出發,便會明白所有事情「有得必有失」。就以今次到陝西省西安市考察金盾(02123)為例,要不是金盾邀請,相信新一代的香港人,也沒有機會了解曾經是香港經濟命脈的紡織業。早在1940年代,不少內地人來到香港從事紡紗、漂染、織布及針織,知名人士包括查濟民、安子介、唐翔千、陳廷驊及田元灝等等,新一代的朋友,應該對中國染廠、華南染廠、南豐紗廠、麗新染織廠、協新毛紡織廠及萬泰製衣等感到陌生。出差考察,就是機會成本的選擇,要麼選擇休息,要麼選擇認識新事物,毫無疑問,我會選擇後者。

負債估值低可觀望

自從香港逐步轉型至服務業以至金融業後,不同類型的工廠全面北移,若不到內地考察,在香港根本沒有機會接觸紡織廠。金盾位於西安的工廠,主力從事棉紗及布坯供應,去年開始拓展棉花買賣業務,據聞由年初自至今,精梳棉紗產品已供不應求,相信其位於永樂二期廠房重新啟動後,最快可在2013年首季投產,對集團發展帶來莫大幫助。就現場所見,半人手落筒機、全自動化落筒機、細紗梳理機、棉條梳理機及縷紗測長機等應有盡有,對於首次考察紡織廠的我而言,真是大開眼界!

其實從炒股角度看,這類有廠、有機械、有定單的公司,應該頗受基金歡迎。事實上,金盾負債率僅1.4%,P/E不夠3倍,市值4億多一點,只要穩守雙底0.36元不失,配合炒紡織股的浪潮,小注買入上望0.6元亦不過分。考察過後,集團順道安排團友參觀「兵馬俑博物館」。Well,小弟遇到兵馬俑時,腦內不停幻想,扮演《盜墓者羅拉》(Lara Croft Tomb raider)的Angelina Jolie,在兵馬俑上面飛來飛去,場面一定很震撼,嘿嘿!!!朋友如有機會,不妨學我一樣,偶爾幻想一下,是出差的一大樂事!

燊 少

文少燊、股票人

財經界許志安,

工作時專心炒股,

閒時愛做背包俠,

環遊各地到處考察,

短短兩年累積逾六萬飛行哩數!


http://www.capitalmoney-hk.com/c ... id=55&art_id=151367
37 : greatsoup38(830)@2012-05-20 11:02:17

今期要Capital Weekly頭兩篇加葉氏化工
38 : ec_yk(1014)@2012-05-20 23:21:05

http://www.capital-weekly.com/co ... id=45&art_id=151443

5大隱憂 內地瀕硬陸

撰文:陳可恩、鄒銀欣 攝影:張文康、東方IC、法新社 美術:陳洛



中國上週公布多項四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幾乎全線屬壞消息,反映其今季經濟增長「破八」可能性甚大,市場更估計會放緩至百分之七點六,瀕臨硬陸邊緣。為了應付市場期望,人民銀行於數據出爐後已急急救亡,上週六調低存款準備金率,盼加強銀行流動性,減少市場動盪。



不過,目前中國存在固定資產投資低企、房企經營環境惡劣、外資持續撤走、加上出口疲弱及貧富不均拖累內需等五大隱憂,都意味經濟前景危機四伏,單是降低準備金率並不足夠,繼續推出救市招數實是刻不容緩。



內地上週公布的多項四月份經濟數據強差人意,經濟增長「三頭馬車」——出口、零售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齊齊持續下跌,令內地經濟下行風險升溫,央行遂緊急救亡,人民銀行上週六宣布,自本週五起下調存款準備金率(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 RRR)五十點子,為去年十一月貨幣政策轉向後第三次調整。經調整後,大型銀行RRR將降至百分之二十,中小型金融機構RRR則降至百分之十六點五,分析人士預計,這可為銀行體系釋放約四千億至五千億元人民幣。



然而,不少市場人士認為中央出手太遲,中國高校聯金融協會創會副主席溫天納指出:「對於投資市場來說,由於數據早已出籠,市場對減RRR已無憧憬,中央行動明顯是考慮到目前外圍不明朗因素影響比預期大。」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相信人行旨在通過釋放流動性,增強經濟運行活力,國泰君安亦認為五月及六月份新增貸款有望回升。不過,中長期貸款需求疲弱,不少專家認為下調RRR對刺激實體經濟作用不大。



一系列轉差的數字,觸發大型券商調低中國經濟增長預測,中金將次季增長由原來的百分之八調低至百分之七點八,美銀美林更大幅調低第二季和全年GDP增長預測至百分之七點六及百分之八。寶華世紀資本市場首席經濟師及財富管理兼項目總監陳寶明坦言:「出口一直都差,PMI、PPI這些領先市場的數據不濟,未來經濟增長可想而知。」中國今年首季GDP按年增長百分之八點一,較前一季的百分之八點九增長率大大放緩,前高盛經濟學家戴維斯(Gavyn Davies)揚言,中國宏觀數據疲弱,特別是工業增加值接近○八年低點,中國經濟很有可能硬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吳慶亦指:「四月新增貸款未達標,反映貨幣政策實際操作太緊,四月份CPI按月回落百分之零點一,代表通貨緊縮,如果只是一個月還可接受,但若持續一季,影響便不是一般化,中國經濟硬陸風險愈來愈大。」

固定資產投資 十三個月新低

今年首四個月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按年增長百分之二十點二,按月增百分之零點七七,為去年三月份以來最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表示,投資主要看基礎設施、房地產和製造業三部分,今年來經濟增速下滑,歸咎於投資增速回落,他揚言:「今年來房地產明顯轉弱,基礎設施低位運行,製造業亦見弱勢,令人擔心。」



鐵道部公布,首四月鐵路固定資產投資近八百九十六億元人民幣,按年跌四成八,其中基本建設更按年跌五成四,僅得七百一十七億元,與全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五千億元相距甚遠。



目前工業增加值在中國GDP佔比重甚高,製造業及工業就業人口逾二億,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穩定重要支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四月份工業增加值雖按年增長百分之九點三,但增幅較三月少二點六個百分點,更創○九年來最低增幅。至於四月份社會用電量更創十六個月新低,按年增長僅百分之三點七,工業用電量按年增長僅百分之一點五五,正好說明內地工業生產增長持續放緩。

經營環境差 房企促放水

房地產投資情況更慘烈,中央為遏止如脫疆野馬般的樓價,自一○年開始出招調控樓市,調控政策一次比一次重手,令發展商苦不堪言,人行剛宣布下調RRR,SOHO中國(00410)董事長潘石屹就在微博喝采:「對房地產投資是重大利好消息」,亦有發展商指,對央行終於迷途知返感欣慰,更希望央行多問民生之艱,快快放水。國家統計局數據指,雖然人行之前已兩度「放水」,但今年一至四月,房地產來自國內貸款的開發企業資金為五千二百二十一億元,僅增長百分之八點八;房企自籌資金卻錄得一成八增長,可見銀行對房地產企業貸款的態度仍然審慎。



資金緊張,發展商投資亦大減,過去一年,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已由去年首四個月的百分之三十四點三,大幅放緩至今年首四個月的百分之十八點七,商品房銷售面積及銷售額增速在放緩五個月後,更錄得三個月負增長,四月分別下跌一成三及一成二。



高盛指,目前滬深兩市已有八百四十五間公司預告上半年業績,當中三百八十四間預料盈利倒退或虧損,內房企業更為重災區,二十三間企業當中,有十六間發盈警,佔整體七成,當中嘉凱城更由去年上半年賺七百二十八萬元人民幣,轉為估計虧損三億五千萬元。另外,A股一百一十間房企首季業績顯示,房企整體營運現金流仍為負數,負債比率則由去年第四季的六成八升至七成二,顯示經營環境和財務狀況持續惡化。

環球經濟差 外資續撤走

除固定資產投資外,外商直接投資(FDI)亦連續六個月出現負增長,商務部公布,中國四月FDI金額為八十四億零一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期下跌百分之零點七四,遠遜市場預期的增長百分之二點八。今年首四個月FDI金額亦按年跌百分之二點三八。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解釋,中國實際利用外資持續出現負增長,主要是由於世界經濟總體增長乏力,特別是歐債危機影響繼續顯現,歐盟二十七國對華實際投資較去年同期大降兩成八,僅得十九億美元。他又指:「歐美國家鼓勵產業回歸,發展中國家又加大引資政策優惠力度,令中國利用外資面臨激烈競爭。」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明言,歐洲央行要求歐洲銀行在六月底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達百分之九,為滿足這要求,歐盟對外投資將更謹慎,預計七月前,內地FDI會持續負增長。

中國對歐出口 連跌四月

歐債危機不但拖累歐盟對華投資,同時亦拖累內地對歐盟出口,沈丹陽揚言:「外需情況比我們預計還要低、還要差,特別是作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的歐盟,需求嚴重減少。」商務部數據顯示,四月進出口增長大幅下滑,出口增速由三月的百分之八點九降至四月的百分之四點九,中國對歐盟出口更連跌四個月,上月負增長百分之二,這對中國出口增長有很大負面影響。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表示,四月份工業增速處於比較疲弱的狀況,出口增速回落的程度,更超出市場預期,他說:「上月中國經濟還處於尋底過程,很難說已成功探底或企穩反彈。」

貧富不均 加劇內需危機

除了固定投資節節下退,內需亦現疲態。雖然中央一直冀以拓展內需推動經濟轉型,但根據國家統計局四月份統計,中國零售總額為一萬五千六百零三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百分之十四點一,較三月份為低,增幅更是○六年十一月以來最弱。除了部分必需品如糧油食品、服裝及石油等的增長高於平均外,汽車、化妝品及珠寶等奢侈品都成了不少家庭率先節省的對象。



西南財大經管學院院長甘犁直指,現時國內市民不是沒有足夠消費動機,而是沒有足夠收入消費。雖然不少數據均顯示中國家庭收入不斷上升,但實際財富只集中在少數家庭。截至二○一一年八月,中國家庭總儲蓄佔總收入的百分之十九點二五,然而家庭儲蓄分布極為不均,收入最高的前百分之十家庭儲蓄率達百分之六十點六,但有五成五家庭支出卻大於或等於收入,幾乎沒有儲蓄。所以當經濟環境一有風吹草動,國內過半家庭便不敢消費。因此,中國GDP雖連年增長,但居民消費佔GDP比重(居民消費率)並無想像中理想,二○一○年內地居民消費率為百分之三十三點八的歷史低位,同期美國約百分之七十,印度則超過百分之五十。



專家認為,要根本提振消費,便要靠收入分配改革、醫療改革、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商務部長陳德銘則指,內地產品流通成本高,直接影響近年物價上漲,成為減低市民消費意慾的主因,因此政府將從改善物流系統手振興消費。不過,無論政府的措施成效將如何,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指出:「現時中國家庭的貧富懸殊已相當嚴重,一旦出現硬陸或企業倒閉潮,低收入家庭將會最直接受害,屆時內需將進一步大倒退。」

專家料U型反彈機會較大

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已是不爭的事實,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全國人大十一屆五次會議中發表政府工作報告,亦預料全年內地生產總值增長(GDP)目標為百分之七點五,是二○○五年以來,中國首次調低GDP增長預期目標。溫天納指出:「對中央來說,將經濟增長目標下調至百分之七點五,已經是硬陸,但接的應不會是V型反彈,反而U型反彈可能性較大,但希望不會是L型吧!」他又指,外圍經濟環境,以及受制於通脹因素,中央可推行保經濟增長的方案並不多:「中央未有把握通脹已受控,因此出手力度仍受制肘,畢竟中央不希望再出現任何後遺症,○九年便因放寬過快,導致高通脹這個後遺症至今仍未解決。」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認為,中央應繼續增加基建投資,陳寶明認同並指:「目前來說,相信房地產調控仍無法放鬆,所以通過基建投資穩定增長十分重要。」除增加政府開支外,東北證券指,當局可考慮推出補貼或減稅措施,以提振需求並改善企業毛利。不過,溫天納強調:「政府出資確能刺激經濟增長,但始終是治標不治本的方式,政府每投放一元,回報可能只有五毫,但是民間每投資一元,經濟增速可高達三元,對於刺激經濟增長可達事半功倍之效,所以政府反而是要設法刺激民間的投資意欲。」



中央泵水 中型內銀最受惠

中國經濟何時見底仍是未知之數,相信出口、零售股仍要吃苦一段日子,但中央放水救市,對於去年受銀根收緊影響的內銀和內險股,則有支持作用。



業務壓力有望舒緩的內銀股成為最直接受惠板塊。匯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熊麗萍認為,中小型銀行在「放水行動」中較為有利:「中型銀行一般多借錢給中小型企業,存款準備金率下調會直接受惠,加上溫總已批評過大型國營銀行牟取暴利,將扶持中小金融企業,如溫州市已成為金融改革試點。在各家中型行當中,民生銀行(01988)最值得留意,其首季純利增長百分之四十七點七,為內銀之冠。雖然中型銀行面對的壞帳較高,民行不良貸款率首季度亦輕微上升至百分之零點六七,但屬於預期之內,貸款質量仍屬可控。」

股市動盪 農行抗跌力較強

至於大型內銀方面,花旗則推介農行(01288)。農行今年首季業績強勁,盈利增幅達百分之二十七點六,相對工行(01398)的百分之十四和建行(00939)的百分之九點二,更勝一籌,加上其信貸成本較低及農村業務增長高,均可帶動整體表現,其一級資本充足率更提升至行業首位,故維持其「買入」評級,目標價四點四元。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同樣睇好農行前景,他指各地農行均比較保守,所以在大市飄搖中抗跌力較強。此外,他對建設銀行亦看高一線,因為業務多與政府基建項目相關,有望受惠於政府增加基建等救市行動,反而工商銀行以企業客戶為主,投資風險相對增加。



內險股亦因為投資利潤有望增加,或成為未來放水活動中的受惠者,當中可以留意質素較佳的平保(02318),因早前平保A股員工股減持一事終於解決,並由長線投資者接貨,消除了不穩定因素,而在整合深圳發展銀行業務後,其銷售網絡大幅擴張,令收入更穩定。因此,里昂及瑞信分別給予七十五元及八十元的目標價。另外,中國財險(02328)近年業績亦令行內眼前一亮,去年營業額達一千七百四十億元人民幣,按年增百分之十二,綜合成本率強勁改善,顯示管理質素大大提升。去年下半年,財險因投資市場疲弱令收入減少,亦有望在銀根稍鬆的環境下追回。

投資內險股 需留意退保潮

不過,分析指投資內險時需要留意退保潮,內地四大保險商月前公布二○一一年業績,總退保額高達六百五十五億六千九百萬元人民幣,按年大增六成。而且,退保潮已延續至今年第一季,引起市場憂慮內險股會否爆發另一次危機。另一方面,調低存款準備金對資金流動性相當敏感的內房股亦有支持作用,分析指,行業未來主要看兩方面發展,包括放寬銀根效應能否帶來流動性實質改善,以及房產銷售能否持續好轉,為發展商提供現金流。



當中,花旗集團發表研究報告指,由於多項數據顯示內地經濟大幅放緩,除非中央政府想「懲罰」自己,否則放鬆內房調控的趨勢已無可爭辯。報告指,資本市場氣氛看似仍然疲弱,主因受到個別銀行調整首套房按揭消息影響。不過,若撇除對消息過度反應,未來數月料有更多支持整體經濟,甚至房地產行業的措施推出。該行認為現時內房板塊估值吸引,較資產淨值折讓四成三,今年度行業市盈率亦僅八倍,當中,中海外(00688)、世房(00813)、大(03333)及龍湖(00960)更為首選。



三大行齊向世界出發

內銀承受銀根緊縮和壞帳危機,但去年賺錢能力仍然強勁,因此紛紛趁國內市場不穩下,對外擴張,以廣開財路穩定未來收入。當中,農業銀行以天價48.8億元購入中環干諾道中50號全幢作為總部,有關交易更為近10年單一商廈成交新高,平均呎價約2.78萬元,打破去年皇后大道中九號呎價2.75萬元的紀錄。



另一大行建行,最近亦向西德銀行(WestLB AG)洽購其南美洲資產,有關交易作價介乎2至3億美元,並於6月完成交易。此外,工行宣布,美國聯儲局已批准該行收購美國東亞銀行80%股權,是內銀首次收購美國的銀行,聯儲局更批准農行及中行分別在紐約及芝加哥開分行。有關動作與控近期一次過公布有意出售哥倫比亞等4個南美國家業務,有截然不同的趨勢。



東驥基金龐寶林指內銀在國外,尤其美國展開業務,顯示中國投資者在外國的投資愈來愈多,同時顯示薄熙來事件後,愈來愈多中國人移民至美國,他認為內銀在國際市場增設網點是好事,但暫時未見到對整體業務的影響。鵬睿金融諮詢董事總經理劉鵬稱,內銀收購美國的銀行是一大突破,同時可見聯儲局已認同中銀監的監管水平已達國際級,惟相信內銀在美國不會進行歐資行在美國的投行等高端業務,而是以零售銀行為主。





回頂頁
39 : ec_yk(1014)@2012-05-20 23:23:41

http://www.capital-weekly.com/co ... id=45&art_id=151444

銀行規模過大 海嘯隨時再來

摩根大通在二○○八年金融海嘯各大銀行傷亡慘重之際安然無恙,令掌門人戴蒙(James Dimon)瞬間成為華爾街之王。直至上週,摩通公布旗下首席投資辦公室(Chief Investment Office, CIO)於一項對沖投資在短短六週錄得二十億美元巨額虧損,戴蒙遂不得不承認公司犯錯。事件不單令戴蒙顏面盡失,亦會令美國監管機構更積極推動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Act),全面加強金融業監管。



雖然投資損失二十億美元,對於一間總資產二點三二萬億美元的摩通來說,只是九牛一毛,對於CIO管理資產總值三千五百億美元來說亦不足百分之零點六,但觸動市場神經的是,令CIO損手的正正就是金融海嘯的罪魁禍首——信貸違約掉期(CDS)。摩通行政總裁戴蒙更警告,損失可能進一步擴大。



對於一個控制風險的部門進行高風險投資而勁蝕二十億美元,實令市場憂慮。有人認為,華爾街並未從金融海嘯中汲取教訓,銀行仍然為了提高回報而犯險,嚴重威脅到美國金融體系;更有人認為,華爾街在金融海嘯中汲取的經驗是,可以冒高風險賺取巨額利潤,因為即使錄得虧損,也可以由政府及納稅人承擔。其實,現時美國金融業最嚴重的問題是,銀行依然是大得不能倒下,大得不能控制,即使戴蒙能力如何高超,都不能監控所有部門的投資決定。

事件無疑再令市場焦點轉回金融業監管問題,美國證監會更表明已就摩通會計操作及交易虧損手調查,主席夏皮羅(Mary Schapiro)亦明言,所有監管機構都關注這件事。因此,一直反對加強金融業監管的戴蒙已明白,這次巨額交易虧損已給監管機構足夠理由推動多德.弗蘭克法案,特別是沃爾克法規(Volcker Rule)。



事實上,美國總統奧巴馬於二○一○年金融海嘯發生後,已積極推動金融業改革,希望避免重蹈覆轍,並於同年七月二十一日簽署了多德.弗蘭克法案,當中最重要一環是由聯儲局負責監管所有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金融機構,避免銀行規模過大而產生大得不能倒下的風險。沃爾克法規則主要倡導銀行業限制利用自有資金買賣股票、債券、貨幣、商品及其他衍生產品等自營業務,防止過度投機,降低銀行業系統性風險。



不過,對於加強監管金融交易法案的成效,至今仍遭政黨及金融界質疑。美國在野的共和黨於多德.弗蘭克法案週年報告就指出,法案聲稱有助經濟強勁增長,惟實際對創造就業成效有限,去年六月份全美失業率更高達百分之九點二,就業人口比重亦未見提升,而法案相關預算更超過十二點五億美元,預計未來十年累計開支高達二百七十億美元。法案令金融機構受到更嚴格限制,金融業反對聲浪更加激烈,不少銀行分析師都認為,法案可能嚴重影響銀行盈利。



因此,推動法案實際上仍面臨相當挑戰,由於金融市場與債券市場是連在一起,金融市場不穩定,必會動搖因財政赤字產生的巨額國債市場。另外,即使法案能促使銀行變得深思熟慮,但倘若英國和歐盟不採取統一步調,亦無法消除世界金融市場的動盪。



倘若美國金融業最根本的問題不能解決,全球金融危機隨時都可能再次出現;正如商品大王羅杰斯近期也預言,摩通未來會繼續暴露更多損失,而未來十年,美國亦會有更多銀行倒閉。
40 : ec_yk(1014)@2012-05-20 23:27:28

http://www.capitalmoney-hk.com/c ... id=52&art_id=151554

CEO專訪

快樂結束 葉子軒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話雖如此,

不過共患難遠較共富貴容易,

郭氏兄弟的爭產風波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我經常對我母親說,

她人生最大的成就是生了兩個兒子,

兩人團結一心,從無錢銀瓜葛,

亦將創辦的企業打理得有聲有色。」

葉氏化工(00408)副主席兼執行委員會主席葉子軒自豪地說。

驕傲不無道理。葉氏化工已經成立了40年,憑其穩打穩紮的作風,由最初400元本金,飆升至逾35億元的市值,目標2013年銷售更要超逾100億元大關。今日的成就,有賴於集團創辦人葉子成及其弟葉子軒花盡半生的努力,一起打江山得來的。

艱苦日子才開始

如今哥哥打算退下來,將公司交由葉子軒接手。管理層架構的重整,或許會令外界憂慮公司的發展方向將會出現變化。他坦言:「銀行跟我說,未來將會留更多的資金讓葉氏發展,其實潛台詞就是怕我玩得太盡,將錢亂花。」不過,又有誰想到,自1977年加入葉氏化工的葉子軒,對集團所付出的心血是如此多?或許,如他所言,他不及哥哥的遠見、心及毅力,但其對工作的熱誠是無容置疑的,亦不是一個盲目向前衝的人。「至少今天我亦未想退休!從接手集團的那一天開始,我知道快樂的日子將會結束,艱苦的日子才真正開始,上任後的工作量的確比我想像中還要繁重。不過,都是自己選的,亦是自己喜歡的,故我會全情投入去做。」



葉氏化工一直以來主張的溫情文化,相信行內人均略有所聞。葉子成、葉子軒及葉鳳娟三兄妹更捐出400萬股,成立「葉氏關愛延續基金」,幫助員工子女接受更佳教育。葉子軒雖然對於員工關懷備至,但不贊成將這份「溫情」套用於員工的表現上。「我個人較勢利,以目標為本,若員工不能符合要求,我將會以溫情文化解僱他,畢竟這不是養老院。對於自己亦是一視同仁,若今年公司的業績倒退,我亦會選擇辭職!」可見其對公司前景的信心。



想當年,葉子軒就因為父親「生行街,死掌櫃」的一句說話,做了10年行街,推銷天拿水及機油等產品。「初入行時,為了與客戶拉關係,我便跟他們胡亂東拉西扯,後來更被誤以為是商業間牒,說我問一些行內忌諱的問題,趕我出門口。雖然事隔近30年,惟記憶猶新,是我感到最大挫敗感的事。不過,那段時間接觸的人與事,至今仍令我獲益良多。」後來,葉子軒便決定加入葉氏化工,當年還不足18歲,對於石油化工業的了解亦不深。屈指算來,現時54歲的他,與哥哥一起打天下已近35年。「現在回想起來,亦沒後悔當初的決定!」

無與倫比的默契

對於其兄,葉子軒讚不絕口。「我與哥哥培養的默契無人能及,小至生活瑣事,大至企業發展決定,均能合作無間。」他舉例指,「日常用膳菜式,甚至是旅遊地點、食宿,只要是由我選擇的,他均表示讚賞。又如集團早前打算開設工廠,由於哥哥現為非執行董事,故沒有提出意見,我便斷然將計畫擱置,想不到翌朝他前來稱讚我的決定。」



「哥哥的遠見確令人佩服,早於1982年他已有上市的念頭,更以遠高其一倍的三萬多元薪金聘請行政經理,策畫公司業務,而成效亦有目共睹。」不過,直至1991年葉氏化工成功上市,由於在市場獲取資金太容易,集團曾有過擴張的迷失,加上97年金融風暴的衝擊,集團的盈利由個多億元,大幅下滑至千多萬元。股價亦由最高的3元多,跌至0.21元,遠遠拋離1.25元的上市價。「經此一役,我們深切明白到專注本業的重要性,將多餘的工廠關閉及合併。期後,直至2009至2010年度,集團的盈利已逾3億元。雖然近年國家經濟增長放緩,國內的需求減低,情況猶如重覆以往的逆境,即使產品賣到量亦賣唔到價,銷售追不上生產。可是,我深信憑集團多年的根基,均能克服過去,預料今年的業績定能較去年好。」



雖然葉氏化工在葉子軒心目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但他絕對不是一個工作狂。葉透露,個人最佳的減壓方法就是打麻雀,或駕車聽聽激昂的音樂鼓勵自己,「人始終是人,總會有意志消沉的時候,懂得放鬆自己是非常重要。」他又形容自己不是個固步自封的人,最近才聘請了顧問公司,對個人及團隊進行分析研究,望有助公司未來的發展。葉子軒不諱言,自己對科技認知的得分竟然不合格。



他又指,「一年我至少會跟家人去兩次旅行,如最近復活節假期,才一家四口到度假村閉門遊玩,寸步不離。畢竟仔大了,各有各工作忙,能抽時間共聚不易。」對於兒子二人的要求亦頗高,「我從小便向他們分析講解公司面對的不同處境及個案,教他們人情道理如何區分。不過,則經常被太太責罵,說我浪費唇舌,指兒子還小未明。」接,他又補充道,「那時兒子大概九歲、十歲吧!」說罷,他哈哈大笑。望子成龍,相信亦是作為父親對子女最大的期望。「現時大仔在投資銀行工作,細仔則剛畢業從外地回來,算是學有所成,我亦老懷安慰。」



Profile:

‧葉氏化工副主席及執行董事執行委員會主席集團創辦人葉子成之弟

‧1977年加入葉氏化工

‧1985年創立溶劑業務謙信化工貿易

‧1998年創辦葉氏油墨

‧在製造及經營石油化工產品逾35年經驗









回頂頁
41 : Hierro(1191)@2012-05-21 00:19:16

我想睇下篇吹水文:Focus Media 業務壯大
42 : ec_yk(1014)@2012-05-21 18:08:48

http://www.capitalmoney-hk.com/c ... id=52&art_id=151527

異動傳聞

Focus Media業務壯大

撰文:文少燊 美術:何智棟



Focus Media(08112)早前公布今年首季收入增長24%至670萬元;毛利上升15%至450萬元,雙雙保持雙位數增長。有傳聞指出,集團正與一間於香港經營戶外媒體廣告服務的企業洽商併購,目前已達成無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現階段正尋求策略性投資者參與,如無意外,最快今年第三季完成收購。



事實上,Focus Media主席兼創辦人之一黃雄基,曾擔任NOW衛星電視CEO,亦曾與「小小超」李澤楷共事,相信其超過20年媒體及廣告經驗,有助集團發展。Focus Media去年7月以0.72元上市,累積四成升幅,實力較同期新股高出一截,如未來收購成功,保守估計其市值可升至5億元,現價潛在升幅約五成,股友不妨儲貨。



廣藥(00874)與鴻道旗下的加多寶集團就爭奪「王老吉」商標一事獲判勝訴,廣藥將可使用王老吉商標。加多寶集團經已迅速將紅罐包裝的「王老吉」字樣改為「加多寶」。事實上,廣藥獲得該商標,但實際紅罐涼茶仍由加多寶生產及銷售,市場難免表錯情,近日股價爆升三成不合理,先沽候回調吸納。



早前被剔出MSCI中國指數的創維(00751),先被大手沽貨,其後中央又突然推出「節能家電補貼」,在新措施下,國家將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啟動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推廣期限暫定一年。創維股價重上10天及20天線,如順勢往上移,目標望3.8元。



領匯配股有力再上

早前一直炒高至32元樓上的高息股領匯(00823),於5月17日傳出有機構投資者於16日配售領套現,涉資約2.5億美元,折合約19.5億港元。據銷售文件顯示,配售的基金單位價格介乎28.55元至29.17元,較16日收市價30.7元折讓5%至7%。根據該配股價計算,配售數量約為6,650.7萬至6,795.1萬個基金單位,高盛為其唯一簿記行。



事實上,領匯物業出租能力不斷加強,出租率達九成以上,租金穩步上升。集團近年積極翻新商場,將吸引更多高端客戶,提升租金收益。此外,領匯於5月1日起上調旗下七成屋苑停車場私家車和貨車車位月費,提升未來收益。現價回落至3月底起步前水平,不妨跟進,博下輪升浪。



太古地產(1972)去年基本溢利增1.7倍至129億元,受惠租金收入增長8.7%,至86億元。旗下物業包括太古廣場、太古坊、太古城中心等,商廈出租率超過95%,商場更全部爆滿。下半年相繼落成的商廈項目,可提供23萬方呎樓面。股友宜吼太地挨近50日線約20元水平吸納,中線持有,上望22.5元。



福建雞肉供應商森寶食品(01089)自2月中起股價一沉不起,累積跌幅達七成。公司於5月16日發通告,承認正與關連人士商討一項收購。早前已有傳聞森寶大股東有意將私人擁有的養豬業務注入上市公司,有關通告一出,即時引來股友憧憬,買盤紛紛湧現,股友不妨小注買入,博大股東注入資產。





回頂頁
43 : GS(14)@2012-05-21 22:05:40

•   資本猛料: 冼國林 人生夢工場
我要埋呢篇
44 : GS(14)@2012-05-21 22:05:54

•   財經追擊: 萬科殺入香港揭示內房慘況
•   財經脈搏: 爭贏王老吉 廣藥神話夢存憂

要埋呢兩篇
45 : Hierro(1191)@2012-05-21 22:17:36

謝謝ec_yk
46 : ec_yk(1014)@2012-05-21 22:21:28

http://www.capital-weekly.com/co ... id=45&art_id=151450

財經追擊

萬科殺入香港揭示內房慘況

撰文:伍逸華 攝影:張文康、東方IC 美術:陳洛



曾揚言不會來港上市、不會借殼的內地地產商一哥萬科,本週突然宣布,以十一億元,即溢價高達三成一的價錢,入主南聯地產(01036)。

萬科反口來港,無非是為未來「撲水」鋪路。市場人士解釋,雖然不少內房股的四月份銷售奇跡式反彈,卻未等同樓市已經回暖。事關銀行仍然鎖緊信貸,貸款利息更是居高不下。不少房地產商都將旗下新盤割價求售,務求增加資金回籠。在內地無啖好食下,萬科及其他內房唯有過江。



曾多次否定來港上市的萬科,總裁郁亮三月份在港會見傳媒時,仍言之鑿鑿堅稱無意在港掛牌,亦沒有計畫借殼。豈料兩個月之後,竟突然使出彈弓手,以近十一億元向永泰地產(00369)收購南聯地產百分之七十三點九一股權。對於是次收購,萬科的解解是希望進行國際化,暫時未有明確發展目標。不過,市場人士大多認為,萬科進行收購的原因,不可能是單純的國際化,明顯地,南聯是一個「殼」,日後萬科會逐步將資產慢慢注入,讓集團開闢出一條融資渠道。



事實上,多間內房今年開始不約而同地「走出來」。除了萬科,同於深圳上市的招商地產,月初亦宣布,以二億元收購東力實業(00978)七成股權。另一家在上海上市的內地龍頭金地集團,早於去年七月時已計畫,以八億四千萬元向華人置業(00127)買入旗下至祥置業(00112)的控股權,惟最後因部分收購條件未能達成而落空。

內房紛避走他方

除了借殼,部分內房更乾脆到海外發展,直截了當尋找新出路。惠州地產龍頭光耀,去年十月開始,便先後到韓國及馬來西亞買地。其中,韓國濟州島項目更被納入「全球候鳥度假地」系列產品線,設施包括高爾夫球場,大走高檔路線。



此外,碧桂園(02007)三月時亦宣佈,新增馬來西亞雪蘭莪土地儲備約十二萬平方米。該地區是馬來西亞發展得最好和最富裕的位置,碧桂園計畫在此打造雙文丹(Serendah)和士毛月(Semenyip)兩個大型綜合性別墅項目。



芸芸亞洲地區當中,香港在地埋位置上與中國最為接近,自然成為內房強攻的新戰區。近期中資地產商不斷在政府賣地場亮相及投地,中國海外(00688)及雅居樂(003383)兩個月前便分別投得鴨洲地皮及西貢碧沙灣地皮,兩者成交樓面地價分別高達每方呎一萬一千元及二萬一千元,超出市場預期。

犧牲利潤換生意

中資地產商紛紛避走他方,甚至不惜花高價買港地,反映出在內地樓市搵食艱難。曾經作為內房龍頭的萬科,今年開始就嚐盡苦頭。根據內房最新鮮滾熱辣的四月份銷售數據,萬科的一哥地位已經不保,只得七十四億四千萬人民幣,按年下跌百分之六,環比跌得更加誇張,幅度高達百分之三十五。截至四月底,今年累計銷售金額三百八十五億人民幣,同比減少百分之十一。一哥地位被搶,似乎早在意料之中。董事局主席王石上週出席股東大會時,已叫股東們做好心理準備:「萬科可能會為了質量,淪為老二老三。」



爬過萬科頭的,是大地產(03333),單月銷售額勁升三成三,至八十一億九千萬元,不過,首四個月累計金額同比則跌近三成七,仍然落後於萬科。至於另一龍頭中國海外,四月份單月銷售亦勁升四成半,達一百一十八億八千萬港元。可是,瑞信指出,中海外的港澳項目四月大賣,貢獻了十一億港元,旗下中海宏洋(00081)更出售了光大購物中心,作價約二十三億港元,若剔除相關進賬,集團四月銷售按月其實倒退了百分之四。

大得以坐上一哥寶座,全靠其割價策略。而事實上,四月份銷售報捷的內房股,不少均選擇了低價促銷,令銷售額反彈。上海易居研究院的資料顯示,大四月銷售均價為每方米五千九百三十五元(人民幣,下同),環比及同比分別下跌一成及一成六。獲中投出手打救的綠城中國(03900),銷售均價環比及同比更分別下跌一成七及一成二,至一萬六千六百八十二元。而銷售勁升超過八成的世茂房產(00813),亦是以犧牲盈利的做法換取銷售額,四月均價按年下跌一成二,只為一萬零九百元,令其首四個月的銷售額,已可達到全年目標的百分之三十七。



雖然萬科聲言,為了「雙保」——保質素、保售價,甘心淪為老二,但實際上,其均價亦無可避免地下跌,只是跌幅不及其他公司慘烈而已。其四月銷售均價只有九千七百元,環比跌近百分之八,同比則大跌一成七,創下一年以來的新低,亦成為去年十二月以來,第二次錄得單月均價在一萬元以下。最麻煩的是,即使萬科樓盤售價跌穿萬元的關口,仍吸引不到投資者入貨,同比銷售不升反跌,情況堪憂。

銷售前景不樂觀

「雖然中央連番下降存款準備金率(RRR),但借貸息率仍然高企,房地產商的建築貸款仍然緊張。」麥格理中國及香港房地產研究部主管吳嘉俊指出,內房仍然水緊,所以現時很多都採用彈性定價,增加資金回籠才是最重要,已不能再計較盈利。



中海外及大今年的銷售目標同為八百億元,大主席許家印早前亦確認,要達標沒有太大問題。二三線城市的項目,去年為大銷售業績貢獻了百分之九十五。按去年均價每平米六千五百九十元計算,減去一千五百元的精裝修,實際均價只在五千元水平。由於項目大部分位於省會城市,相關價格屬極具吸引力的水平,亦反映大早於去年已開始,不惜犧牲盈利換取資金,搶佔龍頭地位的代價亦不菲。面對其他發展商的步步進逼,不肯大幅劈價的萬科,並沒有公布任何銷售目標,似乎對銷售情況並不感到樂觀。



業內人士指出,面對經營環境愈加困難,內地房企尋找出路是必然的事。香港及日本的貸款成本較內地低許多,再者,在海外股票市場批股融資,成本只是內地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深圳市新智達投資管理總經理蘇武康指出,按萬科的規模,單純依靠銀行顯然是不足夠的,需要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收購上市公司是其中一個選擇。

隨時爆發倒閉潮

在存款準備金下調後,不少投行紛紛發表報告力撐內房股,理由是相信五月份銷售會繼續向好,且市盈率偏低,絕對值得一博。花旗預料,未來數個月會有更多支持整體經濟,甚至房地產行業的措施推出,發展商亦會採取不同方法刺激銷售。



然而,對金融市場非常熟悉、退休後經常發表精闢見解的銀監前主席劉明康卻警告,內地房產開發商的風險正增大,因為隨樓價及成交量同步下跌,內房的資金流只會愈趨緊張,第二季情況將較第一季更差,下半年亦會較上半年更緊。他更語出驚人地提醒投資者,要小心質素較差的內房商來港借貸或發點心債,因為不少上市的房地產公司,現金流狀況已出現負數,部分更要轉往民間市場,甚至於香港的離岸市場發人民幣點心債籌資。



現時最少有七間內地房地產開發商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涉資約一百八十億元,但今年內地房產商在港發人債數目已顯著減少,反映出市場開始更加關注內房的業務狀況。



內地媒體的統計顯示,發展商揹債亦愈來愈重。按照在中港上市的一百二十五間內房股所公布的全年業績,總負債按年增加達百分之三十二,至創紀錄的一萬三千三百億人民幣,較○九及一○年的六千九百八十二億和約一萬億大幅攀升,而負債率同樣創下紀錄新高的百分之七十二點一。萬科的資產負債率,就從前年的百分之七十五升至百分之七十七,總負債高達二千二百八十四億元,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分析員警告,長此下去,內房分分鐘爆出倒閉潮。繼杭州金星房地產申請破產後,上月廣東順德小房企亦申請破產,成為首間破產的廣東房企。業內人士估計,未來將有不少中小型房地產開發企業,尤其是項目型房地產開發企業,將面臨被破產及兼併。或許,這會成為大型發展商進一步壯大的機遇,但除非貸款利息高企的緊箍咒解除,內房才會有好日子過。





回頂頁
47 : ec_yk(1014)@2012-05-21 22:23:04

http://www.capital-weekly.com/co ... id=45&art_id=151451

財經脈搏

爭贏王老吉 廣藥神話夢存憂

撰文:毛睿智 攝影:東方IC、法新社 美術:陳洛



二○一二年五月九日的一紙裁決書,成為涼茶爭霸戰的休止符,廣藥集團與加多寶公司就「王老吉」商標的紛爭暫告一段落。依據裁決,廣藥集團成功「搶」回「王老吉」商標的使用權,A股股價更受提振連續三個漲停。但市場更關心的是,王老吉作為一個「民族品牌」,廣藥能否延續它的神話?



王老吉銷量除傲視涼茶市場外,在罐裝飲料市場上,連過江龍可口可樂也是其手下敗將,亮麗成績全因加多寶多年來年為其打造的品牌效應,雖然各方觀點都認為,不成氣候的其他涼茶品牌借此搶占市場或難以成功,但對於王老吉品牌今次回歸「母體」,告別「養母」下,能否繼續龍行虎步,確實令人懷疑。



所謂的「紅綠之爭」早於二○一○年拉開帷幕,當生產「綠盒裝」王老吉的廣藥集團於該年底高調宣布「王老吉」品牌價值為一千零八十億元(人民幣.下同)時,廣藥欲踢加多寶出局的「司馬昭之心」已開始顯現;但它並不認為,這超過一千億元的品牌價值是生產「紅罐裝」王老吉的加多寶締造的。



雖然王老吉的歷史可追溯至清朝,但直至一九九七年,成為廣藥集團核心控股子公司的王老吉藥業與加多寶母公司香港鴻道集團簽訂商標許可使用合同,鴻道集團開始於內地獨家享有王老吉商標使用權及生產紅罐涼茶飲料,王老吉的「民族品牌」崛起之路才由此展開。



加多寶於二○○二年對王老吉進行重新包裝推出市場。與此同時,王老吉藥業於二○○五年與香港同興藥業簽訂合作協議,由廣藥集團與同興藥業(據指王老吉創始人第五代玄孫王健儀為該公司董事長)各持股百分之四十八,坐鎮王老吉藥業,同時生產並銷售綠盒裝王老吉。

加多寶苦心經營

據加多寶公布的銷售數據,紅罐王老吉於二○○二年的銷售額為一億八千萬元,至二○○三年,這一數據已飆升至六億元;二○○七年銷售額更達約一百億元。二○○八年四川大地震,加多寶捐款一億元,更為紅罐王老吉品牌形象作出良好推廣,該年王老吉銷售額達一百二十億元,雖然這一數據包括綠盒王老吉的銷售額,但加多寶多年來為王老吉的努力,可說是修成正果;而紅罐王老吉的銷售佔僅有兩款產品的加多寶銷售額九成之多。

AC尼爾森數據顯示,二○○二年至二○○九年,王老吉的平均增速高達百分之九十六; 中國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王老吉早已超越可口可樂,穩坐中國罐裝飲料市場的龍頭寶座。至二○一一年,紅罐王老吉的銷售額已逾一百六十億元;而廣藥旗下廣州藥業及白雲山兩家A股上市公司該年的總銷售額卻不及紅罐王老吉的一半。



加多寶「坐享」王老吉這單一產品帶來的碩大果實之際,廣藥早已開始眼紅。原本因多次續約,加多寶將享有王老吉的商標使用權至二○二○年,但由於二○一○年後使用權的合同由李益民受賄所簽,故廣藥認為無效。廣藥集團於二○一○年八月向加多寶發出第一封律師函後,又於翌年四月正式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下稱仲裁委)提出立案。事件不斷發展,直至今年五月,廣州藥業(00874)發出公告指,廣藥集團於五月十一日收到仲裁委日期為五月九日的裁決書,稱廣藥集團與鴻道集團簽訂的王老吉商標使用補充協議無效,鴻道集團需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即時生效。

廣藥急聘三千人

但這場「紅綠之爭」並未真正結束。當王老吉品牌被廣藥成功收於麾下,廣藥集團和加多寶接下來將如何部署,而王老吉這一民族品牌能否繼續屹立於涼茶市場之巔,市場更為關注。雖然廣藥集團旗下A股廣州藥業及白雲山均受消息提振錄得數個漲停,但有分析對廣藥持負面看法,認為廣藥無法保持紅罐王老吉的銷量。



市場揣測廣藥奪回王老吉商標權後的經營出路,一是「拿回來自己做」,二是將價值過千億的這一品牌高價出售予大型飲料公司,三是提價再將商標使用權售予加多寶。但國泰君安國際分析員孫鳳強表示,「不可能再與加多寶合作」,事情發展至今,雙方已傷和氣,作為一手將王老吉品牌做大做強的加多寶,在事件中「很受傷」。



加多寶並未因此試圖放棄內地的涼茶市場,香港中文大學市場系教授冼日明認為,加多寶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短期內說服消費者和分銷商轉變觀念,因時間拖得越久,王老吉的光環效應將隨之被削弱,加多寶的轉變也將愈發困難。但事實上,加多寶已從去年底開始「去王老吉化」,據稱因此花費的推廣費達四億元,「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詞也更改為「怕上火喝正宗涼茶」,誓與廣藥爭個你死我活。網絡上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約八成五支持加多寶;而另一項調查顯示六成人不看好廣藥對王老吉的運作。



孫鳳強稱,隨加多寶去王老吉化的速度加快,雖然可能無法再續雄風達到約兩百億元的年銷售額,但料損失並不會太大。原因是加多寶通過多年的經驗建立了良好渠道,「可與經銷商簽訂排他協議控制渠道」,通過其較強的營銷能力,加上消費者在了解事件之後給予的同情分,都將利好加多寶的發展。



反觀廣藥集團,雖然在商標戰中贏得了「開門紅」,惟前路漫漫,前景並不樂觀。孫鳳強稱,此前廣藥旗下綠盒裝亦錄得不錯的銷售額,原因之一是借助加多寶紅罐王老吉的品牌推廣,而當其時依靠合資公司生產銷售王老吉動力較足,也掌握一定渠道。但廣藥似乎不願再將王老吉置於合資公司名下。



在尚未得到正式裁決書之前,廣藥集團成立全資附屬子公司「王老吉大健康有限公司」,並於裁決下達之後緊急招聘快消人員三千名,擬為紅罐銷售做準備。但孫鳳強認為,王老吉大健康對涼茶飲料的經營缺乏產能、渠道及經驗,可謂一無所有;預計其紅罐王老吉最快二○一三年才能推出市場,王老吉大健康「二○一五年實現營收五百億元」的目標無疑成為天方夜譚。

王老吉沒落可能

中國的涼茶市場近年來不斷發展壯大,但令人瞠目的是,這樣龐大的涼茶市場幾乎由鶴立雞群的王老吉一個品牌帶動,幾乎在市場形成壟斷。王老吉於截至二○○九年間的迅速成長,帶動涼茶市場二○○五年至二○○九年間每年增長逾三成,但由於王老吉二○○九年至二○一○年兩年銷售額均保持約一百五十億元,令整個涼茶市場增幅大幅放緩。



截至二○一○年底,王老吉於內地包裝涼茶市場的市場佔有率達百分之七十,排第二位的何其正的市場佔有率約一成,當時新推出的霸王涼茶雖進行大密度廣告宣傳,市場佔有率也不超過百分之二,銷售額低於五億元。而其他涼茶品牌多集中在廣東市場,尚未推廣至全國,銷售額甚至不能與和何其正相提並論。雖然王老吉的消費市場或會因商標之爭進行分裂,成為其他涼茶品牌迅速搶占市場的一線機會,但孫鳳強相信,消費者在了解事件始末之後將消除疑慮,消費者群體的分布或不會發生太大變化。



而事件對於王老吉品牌本身的影響則大得多。作為「民族品牌」,市場擔心王老吉將如廣東運動飲料品牌「健力寶」一樣走向沒落,冼日明直指並非沒這個可能。他表示,王老吉或因此將消費者分裂在兩至三個不同市場,品牌價值的下跌不言而喻。此次擁有權和行使權造成的紛爭,「將對品牌造成長遠和嚴重的傷害」,冼日明表示,「相當可惜」。
48 : ec_yk(1014)@2012-05-21 22:27:26

http://www.capital-weekly.com/co ... id=48&art_id=151484

資本猛料

冼國林 人生夢工場

撰文:Henry Lau  攝影:張展銳(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美術:陳國威



冼國林名副其實是個「周身刀」的企業家,基層出身的他,由一名銀行小職員,升至永亨信用財務總經理,及後離開後自立門戶,一手創立第一信用,更把企業上市,贏得「貸神」稱號;前年他當上國藝控股主席,轉戰創意文化產業,發展中國首個環球影城式主題公園「西樵山夢工場」,延續他的人生夢工場。



配合國家「十二五規劃」下,大力扶助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及廣東省政府打造旅遊業為戰略支柱產業的政策,利好相關行業的發展。二一○年,自冼國林入主國藝控股後,國藝轉型發展娛樂文化產業。集團斥資逾十二億元於廣東省佛山市發展一個名為「西樵山夢工場」的大型旅遊項目,當中包括主題公園、電影拍攝基地及兩間五星級酒店等。國藝控股主席冼國林說,首期的黃大仙祠及地藏王廟已經正式對外開放,預計今年十月其中一所擁有三百五十個房間的五星級國藝酒店開業,餘下的項目明年年底前陸續落成。

看好創意產業 建中國環球影城

冼國林表示,主題公園的首階段項目「西樵黃大仙廟」,廟內所有神像都鋪有金箔,主殿一座高一點五米巨型黃大仙像更由五十二點一公斤純金打造,主攻內地遊客,預計開放首年可吸引一百萬人次旅客。他看好主題公園未來盈利前景相當樂觀。他說:「當『夢工場』開放後,保守估計每年將吸引三百萬遊客入場,假若門券售一百元人民幣,單計入場費每年收入已有三億元人民幣。再加上酒店、餐飲、售賣紀念商品等,收益會相當可觀。」



冼國林指出,西樵山夢工場是參考浙江省橫店影視城、美國環球影城、泰國休閒度假酒店,再加入武術學校、綜合表演場館,以及機動遊戲等元素,建成為中國「環球影城」國際級主題公園。為何要建「夢工場」?他指出,二○○七年開拍《葉問》時,冼國林首次踏足浙江橫店影視城,金融界出身的他隨即發揮生意頭腦,驚覺內地電影業十分蓬勃。「以票價為例,一張票約人民幣六十至七十元,內地電影觀眾不足人口百分之一,若增長至百分之五,入戲院的人便會增長五倍,美國電影市場收益達幾百億美元,但中國電影收入僅達一百一十至一百二十億美元,明顯市場仍未飽和。加上中國有五十多個電視台,拍一套電視劇須過萬小時,需要的場景多,惟目前橫店已「爆晒棚」,影視拍攝場地需求極大。及後,冼國林二○○九年展開資料搜集、市場調查,研究中國電影業政策和逾五十個影城的門票收入、客源等,又親自參觀內地十六個影城,拍攝逾四千多張照片,結果選定四季皆可拍戲、交通便利和景多的佛山西樵山,落實興建主題公園。儘管夢工場未正式開幕,冼國林先行與本港六家旅行社簽訂合作協議,現正與內地多間大型旅行社洽談,確保有足夠的客源,他表示,對計劃充滿信心,投資於兩、三年內可以回本。

第一財務 進軍內地東南亞

在銀行界打滾多年的冼國林,出名計仔多多,尤在銀行借貸業務發展上大放異彩。追溯他在永亨「打工」時代,曾經度出最低利息保證、轉債務結餘、免息分期及債務重組等新猷,震盪市場。離開永亨後,冼國林決定創業,首個傑作是他一手一腳湊大的第一信用,並在去年年底成功上市。他坦言,財務公司借貸生意競爭劇烈,必須要不斷「度新橋」開拓新市場。他又指出公司發展正進入新階段,未來應聚焦開拓十八歲以上的年輕人,這群消費力強勁的新客源。此外,隨內地經濟迅速發展,預期對民間私人及企業貸款需求會持續增加,若加上國家扶助政策,相信業務前景樂觀,故第一財務正研究進軍內地及東南亞市場。他說:「現時做內地借貸生意像本港八十年代時,經濟好人們自然上門找借貸,不像現時香港般要求人借錢,內地現時情況是不愁沒有生意。」

將將之才 反對不熟不做

出名計仔多、瓣數多的冼國林,一人身兼多職,當上財務公司老闆、影片出品、影城與酒店生意及影星經理人,近年不斷作出新嘗試。身兼第一信用與國藝兩間上市公司主席,冼國林認為,作為企業家,要成功務必要做好時間管理,並且要對自己的工作投入。他平日每日清早起床,回覆電郵,並開始準備工作,上午返國藝,下午回到第一財務,處理日常事務,四五點去健身,晚上教詠春,週六及週日多數赴內地視察夢工場項目,每晚修習功夫後,仍讀書一個小時,毫不浪費任何時間。在他心目中,錢找不到可以再賺,但時間走了則沒法尋回。冼國林的經歷,亦令他反對「不熟不做」的概念。他笑言,真正的領導或總統,都無可能做過任何一個崗位,最重要還是做「將將之才」。正如他搞酒店,亦要學懂聘請專才管理生意,最終放手予管理人。



冼國林的創業故事,引證成功不是依靠運氣。冼國林出身小販家庭,七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幼。他在八十年代,先後做過櫃面、客戶服務及貸款等部門。好學的他,白天忙於工作,晚上則努力進修,只用了短短兩年半時間,便成功考取英國特許銀行學會的專業試。後來為增加收入,晚上還要兼職駕駛的士,午夜十二點開始讀書,一路讀到凌晨三點才可以睡覺。考取專業試後,冼國林仕途便開始平步青雲,他在財務公司及私人信貸領域發揮所長,更協助永亨銀行協助成立信用財務公司,成功扭轉外界一向對財務公司的負面形象,令他成為財務行業的標誌。他說:「很多人一想到財務公司,就會覺得很負面,但我推出過很多計劃,都可以幫到人,早年我曾經推出為警察、海關及消防做債務重組的計劃,反應熱烈;也在沙士期間,率領數十名同事入國泰城,為很多人逃離經濟困境,所以,我覺得財務公司不一定是低檔,只是看你的經營及包裝手法。」



但冼國林卻選擇在事業最高峰時,到英國修讀法律,一圓自己讀法律的夢。冼國林在英國完成課程後,曾經考慮成為律師,但在聽取朋友的意見後,令他取消了這個念頭,做回老本行財務,賺多一點錢之後,都可以再幫人,結果決定成立自己的財務公司。︿詳文另閱零九○期《資本企業家》﹀



其他猛料

韓國三星上月公布今年首季業績,手機銷售業務表現出色,賣出9,350萬部,首度超越諾基亞,成為全球最大手機製造商,打破諾基亞長達14年的壟斷局面。專家指出,三星在智能手機市場的成功原因有二:一是自身有強大生產力,由顯示屏至運算晶片的手機零件都能自給自足;二是成功針對各級消費者,採取大包圍策略,成功搶佔蘋果不沾手的中低價智能手機市場。與蘋果「一機走天涯」不同,三星策略最成功之處是設計多變,就是確保不管什麼尺寸、功能、價格,用戶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機款。

另邊廂,反觀諾基亞不夠進取。諾基亞首季雖仍能賣出8,300萬部手機,但當中只有1,200萬部是智能手機。專家分析,諾基亞問題是研發智能機款速度太慢,一個機款足足研發兩年才推出,根本追不上市場需求,同時在蘋果和Android平台大為流行下,仍堅持用Symbian平台,根本無法吸引智能手機用戶,只能吃傳統低檔手機「老本」。儘管Nokia現與微軟聯手,推出運行視窗平台的新Lumia手機,但總令人有英雄遲暮之感。由三星與諾基亞市場較量可見,可見科技產業最著重革新與靈活變通,相信將會成為MBA課程活生生的研案教材。

港商近年積極推動升級轉型,轉型ODM或創建自家品牌,發展科技產業也是其中一條出路。候任特首梁振英提出,以積極措施推動產業及科研,核心措施是土地政策,同意可為特定行業提供優惠,上任後會成立一個由特首領導的跨部門機構,成員包括設立的資訊及科技局,以及工商及旅遊局,從土地、資金及稅務等作考慮。此外,梁振英提出增加政府的科研投資,建議5年內增加政府投資科研開支,可見未來政府有意大力推動科技產業的發展。

今期專訪中,年輕企業家安納威楊冠豪以創意研發的太陽能發電站監測器,提升發電站的效應,開業1年的公司已達收支平衡,其後更成功獲日本新潟縣政府合作,為一個中型太陽能發電站提供監測系統,成功打進日本市場。看他的創業故事,能否帶給各位對發展科技產業一番新的領悟。





回頂頁
49 : greatsoup38(830)@2012-05-26 19:54:39

要呢幾篇
http://www.capital-weekly.com/index_capitalweekly.htm
封面故事: 騰訊重整王國分拆在望
資本頭條: 澳廉政握鐵證 大劉一身蟻
財經短打: 彤叔派親信入佐丹奴
財經追擊: 方便麵惡鬥外資漁人得利

http://www.capitalmoney-hk.com/index_capitalmoney.htm
見薇知著: 價值的創造與毀滅
50 : david395(4434)@2012-05-26 21:25:59

騰訊重整王國分拆在望

撰文:陳可恩、鄒銀欣 攝影:李嘉羲、東方IC、歐新社、法新社 美術:陳洛



Facebook集資一百六十億美元上市,不單推動美股闖高峰,更再次掀起環球科網熱,當中本地最強影子股騰訊股價更創出二百四十八點八元的歷史新高。雖然Facebook甫掛牌已失守招股價,令投資者幻想破滅,騰訊短期亦難免遇沽壓,但主席馬化騰上週公布重組大計,將騰訊畫分為六大部門,再令市場對其分拆充滿憧憬,加上預期公司積極拓展的電子商務獲國策扶持,大行及分析師普遍對騰訊長線前景正面,花旗甚至看好其股價可攀上三百一十七元,較現時股價足足高逾一百元,馬化騰這個網上王國的光芒,看來仍然相當耀眼。



騰訊(00700)股價由年初近一百六十元 ,一直沖上本月的二百四十八點八元歷史高位,升幅高達五成,除了因為去年兩成七的盈利增長亮麗外,更因為投資者對Facebook上市充滿無限憧憬。



摘下美國最大科網IPO頭銜的Facebook以天價集資,市值過千億美元,較搜尋巨擘Google於○四年上市時高出一倍,不少投資者都期望它上市後能大升,可惜市場充滿由歐債危機及經濟憂慮掀起的負面情緒,令Facebook想進一步催谷科網泡沫的如意算盤打不響。隨Facebook股價一路跌穿招股價,影子股騰訊升勢亦暫時終止,截至週四,騰訊股價回落跌至百分之二百一十四點四元,較高位下跌百分之十三點八。新鴻基金融資料研究部證券策略師蘇沛豐認為,騰訊短線將繼續調整,可能回落至一百九十至二百元。



然而,騰訊前景不一定如近期股價般消沉,因為在Facebook上市的同一日,騰訊宣布了一項巨大重組計畫,重新將公司畫分為六個部門,包括企業發展事業群(CD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網絡媒體事業群(OMG)、社交網絡事業群(SNG),並整合原有的研發和運營平台,成立新的技術工程事業群(TEG)。另外,亦會成立騰訊電商控股公司(ECC),專注運營電子商貿業務。

有助控制成本 改善盈利增長

騰訊主席兼行政總裁馬化騰對重組抱有很大希望,他說:「透過這次調整,強化社交網絡、擁抱全球網遊機遇、發力移動互聯網、更好發掘騰訊潛力,擁抱互聯網未來的機會。」分析員普遍認為,騰訊內部重組,或跟公司規模漸大,令不少資源重複有關,重組後各委派部門主管,有助員工分清權責,集中發展個別重點產品,有利提升公司效率,證券界則相信重組架構有助控制成本及改善盈利增長。



騰訊此次重組涉及的開支會在第二季入帳,最快要到第三季才能反映所帶來的貢獻。不過,各界所以對之甚為重視,主要因為預期重組是為了日後分拆上市鋪路。

分拆獨立業務 可增集資渠道

消息透露,騰訊是次分拆電商業務,並調整移動、搜索等業務,是為了讓這些非核心業務獲得更大獨立性,終極目標是分拆上市,增加公司的集資渠道。新鴻基蘇沛豐解釋:「騰訊現時發展的瓣數愈來愈多,把部分業務拆出來上市並不出奇。現時騰訊負債情況良好,沒有融資逼切性,但畢竟有更多融資渠道是好事,分拆亦可令集團定位更清晰。不過,由於現時剛開始重組,相信即使要分拆,至少會在一年後出現。」



豐盛金融董事黃國英進一步提出:「不少公司經營一段時間後,都會把一些成熟的『Cash Cow』業務拆出來上市。分拆集資一般分為送股和市場集資兩種,前者對投資者一般是好事,因為投資者可以手持多一隻股分,有助分散風險;後者則要視乎市場情況。近年市場上,如大昌行(01828)和太古地產(01972)都是比較正面的分拆例子。當中,太古地產在分拆時曾令母公司太古A(00019)的定位尷尬,及後太古地產的經營不俗,股價開始被看好。此外,要留意不少公司在分拆時股價都會受到考驗,如中信泰富(00267)分拆出來的大昌行,便是先跌後升。」



不過,金利豐證券研究部董事黃德几提醒,外國有不少科網股分拆的失敗例子,如3com分拆掌上電腦業務Palm、Motorola分拆流動裝置業務,都在分拆後令母公司失去核心賺錢引擎,結果股價一沉不起。因此,投資者對分拆不應有一面倒的憧憬。

搶攻電子商貿 延續增長神話

除了分拆的藍圖,今次重組中加入的電子商貿全資子公司,亦令不少大行和投資者垂涎,認為可成為騰訊未來的發展引擎。騰訊一向以業務廣闊聞名,首季純利高達二十九億四千萬元人民幣,比Facebook還要高,只是其主打的「增值」和「遊戲」業務近年有飽和跡象,所以今次改革,重點在電子商務和流動網絡方面,希望可延續其增長神話。



騰訊重點開發電子商務,無疑是迎接國策,根據工信部三月所發布《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畫》,二○一○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四萬五千億元人民幣,規畫提出,政府將通過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方式,發揮電子商務在創新企業的經營模式,至二○一五年目標是翻兩番,即突破十八萬億元。



雖然有政策扶持,但現時國內電子商務競爭其實相當劇烈,市場暫時由阿里巴巴(01688)雄霸,今年第一季的支付交易服務,由旗下所屬「支付寶」佔去四成八市場,騰訊QQ所屬的「財付通」只能以百分之二十點三居於第二,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亦是國內最大商務網站,加上許多後起之秀,要在市場中突圍並不容易,如經營多年的當當網,今年首季營業額雖增加逾半,但卻蝕了近億元。為了迎戰,消息透露,騰訊先後投資了易迅、好樂買和珂蘭鑽石等優秀的B2C電商企業,希望未來五年打造至少十家銷售逾百億元且有盈利的B2C合作夥伴,並把其電商平台打造成一個聚合超過一百萬家商戶的超級平台。

力拓流動網絡 迎接4G時代

另一個嶄露頭角的新發展方向,是無線領域。豐盛黃國英指出,4G時代即將來臨,開發流動市場,可為投資者帶來無限想像空間,金利豐黃德几則認為,Facebook能夠成為集資巨無霸,其中一大優勢,就是能順利由電腦網絡過度至流動網絡,並繼續領導潮流。相對來說,騰訊去年在流動網絡的收益只有約三十二億,佔其綜合收入僅一成左右,因此今次重組,不難預期騰訊會在流動網絡的軟硬體方面,大下苦功。



硬體方面,近年百度、阿里巴巴、新浪、人人網、盛大及網易等都紛紛推出自己的智能手機,騰訊亦在去年加入戰團,推出QQ智能手機。雖然市場調研公司Asymco指中國手機生產企業的利潤所佔比例不到百分之一,但一眾公司都希望通過推出自有品牌手機,在硬件廠商的合作中獲得主導地位,並推廣自己的服務。除了硬體,隨智能手機興起,手機內的應用程式亦會是其增長亮點。信安香港股票基金經理朱加承看好其微信將會普及:「騰訊抄得很厲害,將Whatsapp內地化,再增強其功能。」此外,騰訊數據顯示,其軟體手機QQ已非常活躍,兩年前只有兩成在線用戶來自手機,目前已超過五成。



推動新業務之餘,今次重組亦不忘鞏固本身強項,現時騰訊主要業務為互聯網增值服務,去年收入為二百三十億四千二百萬元,較前一年增加百分之四十五。龐大現金流一方面來自其即時通訊平台QQ為用戶提供的個人化增值服務,○五年推出的QQ空間目前活躍帳戶達到五億七千多萬人,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另一現金流就是來自遊戲,騰訊的遊戲最早於○二年開始發展,十年內,先後打造了多款自主研發遊戲,並代理了《地下城與勇士》、《穿越火線》等經典遊戲,去年更收購了美國遊戲開發商Riot Game大部分股權,拓展海外版圖。不過,現時其遊戲業務增長點已過,社交網絡亦有所停滯,例如近年大興的微博,其公司所推出的就顯然敗給新浪,獨立股評人胡孟青甚至批評:「騰訊花許多錢幫微博賣廣告,但不見得打得贏新浪。」



因此,強化大社交網路成為今次重組一大重任,騰訊把即時通訊平台QQ與兩大社區平台QQ空間、朋友網整合成為社交網路事業群,形成更具規模效應的社交網路平台。分析指,騰訊在社交領域的大動作是看到了Facebook帶來的標桿效應。

花旗樂觀估價 有望突破三百

雖然近日大市波動,加上Facebook拖累,市場普遍猜測騰訊短期繼續有整調壓力。但豐盛黃國英指出,騰訊中長線的升浪仍未完結,部分分析更認為七月會有再炒起機會,新鴻基蘇沛豐指出:「奧運將至,騰訊買了部分節目的轉播權,有機會成為奧運概念股,加上暑假有多人玩Online Game,將會是其旺季。」



多間大行更看好騰訊長線發展,當中花旗發表研究報告最樂觀,指騰訊重組符合其正在進行之新經營策略,有助其發展以綜合社交及內容為業務核心之經營策略,不只維持其「買入」投資評級,更把目標價調升至三百一十七元。瑞信就指,騰訊因遊戲收入及穩定的廣告收入增長帶動,首季業績勝預期,加上預期電子商貿將成為新的盈利增長動力,該行將騰訊今年及明年盈利預測分別上調百分之六及百分之二,目標價調高至二百八十元。其他大行如摩根大通和德銀,近日亦成了其「粉絲」。



豐盛黃國英認為:「花旗三百多元的目標價,雖然比現在高逾一百元,但不算不合理,或要一年時間來完成,並需要配合大市走勢才可出現。現時騰訊預測市盈率為三十點三八倍,與百度、阿里巴巴等相若,不過估值較高,屬增長型股分,或會跟隨中國經濟而出現波動。」



內地手機上網暴增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報告顯示,中國互聯網用戶人數持續增長,截至去年底,網民規模已達五億一千三百萬,按年增加百分之十二點二,當中透過家居寬頻上網的人數為三億九千二百萬,輕微增長百分之零點五,手機上網人數達三億五千六百萬人,增長百分之十七點五,雖較○九及一○年的九成八及三成增速大幅放緩,但手機網民比例升至百分之六十九點三,使用智能手機上網人數達到一億九千萬,滲透率為百分之五十三點四。使用桌面電腦的網民比例則按年減少五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七十三點四,反映內地手機上網的普及程度已逼近家居上網。

淘寶手機用戶料逾二億

CNNIC指,隨終端機智能化,流動上網將深入電子商務、媒體傳播、訊息服務、生活娛樂等所有領域。阿里巴巴支付部門王子凌表示,目前使用手機登入淘寶的用戶已超過一億,預計今年底會超過二億,並有一千萬部智能手機安裝支付寶,並實現安全支付。騰訊的手機QQ用戶,兩年前只有兩成,但目前已超過五成。工信部《移動終端白皮書(二○一二年)》發布數據顯示,去年內地流動智能終端機,包括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出貨量超過一億一千萬部,遠超歷年流動智能終端機出貨總和,換言之,流動上網業務正進入爆發式增長期。

「沒有終點的馬拉松」

面對龐大市場,近來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網易、新浪、人人網等傳統互聯網公司,都爭相進入智能手機市場,開拓這片新大陸。中國互聯網協會應用創新委員會專家邱雨認為,互聯網巨頭都在流動終端布局,主要是想藉此搶佔流動上網平台,然後進一步推廣流動應用程式,複製其在傳統互聯網上的用戶及流量優勢,進而獲得收益。阿里巴巴王子凌亦贊同流動上網是大勢所趨,他說:「這或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雖然前期投入會非常龐大,但起跑時若不報名,很可能錯過一個時代。」

IDC資料顯示,去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是四億九千萬部,較桌面電腦的三億五千萬部多四成。長城會創始人宋煒揚言,一五或一六年將是手機取代桌面電腦的轉捩點,他說:「現在愈來愈多終端廠商涉獵流動上網服務,甚至佔領流動互聯網中心,換句話說,誰佔領手機市場,就可獲得更多用戶群體。」



流動上網、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等迅速增長,造就了流動支付發展的基礎,亦造就網上購物、理財及生活服務的發展。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士余指,流動支付業務的發展一方面擴展金融服務的深度,又加快了電子商務的發展,滿足社會多樣化支付需求。

電訊商搶攻網上付款

為搶佔更多佔有率,支付服務公司均加大對流動支付領域的開發和推廣力度,如支付寶、財付寶等互聯網支付服務供應商,均推出流動支付產品;銀聯、聯動優勢等企業,則舉行大規模市場推廣。至於中移動、聯通和中電信三大電訊商亦不蝕底,紛紛成立支付公司。根據易觀智庫報告,去年中國流動支付服務全年交易規模達到七百四十二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百分之六十七點八,流動支付用戶數目亦達到一億八千七百萬,增長兩成六。



艾瑞諮詢表示,今年流動支付服務的增長率不會比去年低,市場交易規模預計達到一千二百零九億六千萬元。易觀智庫又認為,未來三年流動支付服務將持續保持快速發展,預計二○一四年流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將達三千八百五十億元,用戶規模也增至三億八千七百萬人。
51 : david395(4434)@2012-05-26 21:27:15

資本頭條

澳廉政握鐵證 大劉一身蟻

撰文:傅婷 攝影:徐煥傑、歐新社 美術:陳洛



正當新鴻基地產(00016)郭氏兄弟和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涉嫌捲入官商勾結案未幾,本港另一超級富豪、華人置業(00127)主席劉鑾雄涉行賄澳門前司長歐文龍二千萬元獲批地皮,澳門刑事起訴法庭於五月廿四日正式在預審中受理檢察官控訴,包括行賄罪和清洗黑錢兩項罪名。澳門法律人士稱,這意味澳門廉署調查的案件,已通過檢方偵查、法院預審這兩關,劉鑾雄已是被告、嫌犯,僅等案件開庭。從歐文龍案第三階段審訊中,澳門廉政公署掌握不少鐵證,若歐文龍在第三階段罪名成立,劉鑾雄的處境便十分不利。



華人置業於五月廿三日深夜發出「股價敏感資料公布」,公布指:「繼本公司於二○一二年四月十七日發出公布(『先前公布』)後,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宣布,獲本公司執行董事、主席兼行政總裁劉鑾雄先生(『劉先生』)告知,於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三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澳門』)刑事起訴法庭已在預審程序中,正式受理檢察官就收購土地(定義見先前公布)對劉先生(連同其他人士)所提出觸犯行賄及清洗黑錢罪的控訴(『該控訴』),並駁回基於證據不足而撤銷該控訢的要求。因此,該案件將在適時移交澳門初級法院審理。」華置又於五月二十四起停牌,停牌前報九點八二元。



上月十七日,華置曾發出通告指,基於多份報章報道,澳門終審法院對歐文龍進行之刑事程序的第三階段審訊中,提到劉鑾雄及相關地皮。華置當時指劉鑾雄並非被告,僅被要求以證人身份出席作供,並未因第三階段審訊所提及之事而於香港或澳門遭檢控,並否認曾向歐文龍行賄。

華置深夜發通告

劉鑾雄本應於上月二十日以證人身分到終審法院作供,但缺席,當時檢察院指劉鑾雄捲入他案,同意放棄劉鑾雄證言。同日以證人身分出庭的羅傑承,當時合議庭主席法官已提示其涉及另一宗刑事案,且正向刑事起訴法庭提出預審,該案與第三階段歐案有關聯,可有權拒絕回應第三階段歐案任何問題。



劉鑾雄成了被告,如何對其進行羈押性措施成為焦點之一──即要不要去香港引渡,要不要戴手銬,要不要把他留扣留在澳門。澳門立法會議員區錦新表示,根據澳門法律,除非被告有患病等合理原因,否則被起訴便須出庭,或派律師代表辯護,倘缺席審訊,會當成放棄辯護機會,法院仍會繼續審訊,但不會因而加重判刑。港澳並無引渡協議,即使劉最終被定罪及判刑,也只會被澳門政府通緝,劉不赴澳門便無事。



香港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指出若劉鑾雄不赴澳出庭,案件仍會按澳門法律開審,但由於港澳沒有引渡協議,被告人可以考慮定罪機會,才決定是否赴澳。不過,塗謹申指出,澳門法院既然決定開庭,很可能已掌握足夠證據。



事實,在第三階段歐案審訊中,控罪指歐文龍涉嫌收受二千萬元賄款,讓香港商人劉鑾雄及羅傑承公司最終成功獲批澳門國際機場對面五幅土地。機場對面五幅土地,現時由華人置業全資擁有附屬公司「Moon Ocean」(下簡稱MO)發展高級住宅項目「御海.南灣」。

大劉可不赴澳門

在五月二日審訊中,澳門廉政公署列舉了劉鑾雄向歐文龍行賄二千萬港元的證據。三名名澳門廉署的調查人員法庭上展示證物,以證明劉鑾雄與羅傑承在二○○五年投得澳門國際機場對面五塊土地前後,曾至少十一度與歐文龍會面。他們還指出,澳門賭王何鴻燊曾因此向澳門廉政公署舉報,稱懷疑因有人在此間收受利益,才使這五幅地公開招標準備時間僅有十日。



廉署高級調查員姚富泉查閱歐文龍的記事簿、當年三人吃飯的賬單,及劉鑾雄與羅傑承當時出入澳門境內的記錄後表示,劉、羅兩人至少與歐文龍在案發時間前後有十一次會晤。如於二○○五年六月廿二日以上三人及羅的下屬劉基穎在澳門農圃飯店吃晚飯的收據。這場飯局是由目前已棄保潛逃,並在當時擔任明輝建築工程公司董事長的何明輝訂位。



姚富泉又稱,在那段時間劉鑾雄與羅傑承有多次出入澳門境內記錄。而翻看幾人二○○五年五月至六月的通話記錄亦發現,有很多次歐文龍與何明輝通話後,何明輝隨即與羅傑承通話。相信何明輝乃劉、羅二人接觸歐文龍的橋樑。



澳門廉署亦在歐文龍的「友好」記事簿中發現蛛絲馬跡。例如「大劉/COTAI土地」「仲量聯行2000√」等文字被記錄在案。姚富泉解釋,COTAI為澳門路城區,而上述五幅土地正位於仔雞頸馬路及偉龍馬路交界,即在此區。而「仲量聯行」則為代表羅傑承旗下公司MO競投上述五幅土地的公司。根據澳門廉署調查歐文龍一案經驗,歐文龍會在收到賄賂後,在記事簿中記上「√」這一符號。



更甚者,澳門廉署人員在法庭上展示了由劉鑾雄及其弟弟劉鑾鴻共同簽署的價值二千萬港幣的支票,予羅傑承名下的澳門東基公司。據廉署人員介紹,這筆資金輾轉流入歐文龍名下的一空殼公司。

歐罪成大劉大鑊

二○○五年九月底,羅傑承的MO與同為他旗下的東基公司簽訂建築顧問合同,○五年九月,東基公司要求MO支付二千萬港元的顧問費。MO發信給劉旗下華人置業集團的附屬公司GROUPLUCK,要求借款二千萬港元。同年十月底,這筆由劉鑾雄兄弟簽署的支票轉東基後,再由東基將款項轉到何明輝旗下的新明輝建築工程公司,隨即再轉向了歐文龍名下的Ecoline Property Ltd。



面對鐵證如山的指控,歐文龍貪污案第三階段審訊於五月九日結案陳詞。歐文龍再度開腔解畫,聲稱與劉鑾雄及羅傑承「只見過一兩次面」,交情甚淺,遑論利益來往,否認曾收受兩人款項。案件預計在五月底或六月頭宣判,若歐文龍罪成,意味大劉處於下風。






52 : david395(4434)@2012-05-26 21:27:55

彤叔派親信入佐丹奴

撰文:伍逸華 攝影:攝影組 美術:馮自培



曾揚言不會派董事局入佐丹奴(00709)的彤叔(鄭裕彤),本週正式在其長線投資上「插旗」,嫡孫鄭志剛及周大福(01929)中國區總經理陳世昌正式入局,成為非執行董事。市場人士認為,彤叔這一步棋,是為其由「被動」轉為「主動」投資者探路,未來會有更多新動作。觀乎市場像佐丹奴般股權分散的公司買少見少,雖然佐丹奴被彤叔慢慢吞併,但股權架構相似的思捷(00330)卻無人敢話事,令業務愈做愈差。



佐丹奴週二舉行股東會,通過由新世界發展(0017)執董鄭志剛及陳世昌成為非執董。佐丹奴主席劉國權指出,兩位非執董中國經驗豐富,新世界、周大福及佐丹奴將來更可互相交換資料和合作,相信磨合一至兩年後,合作會見成效。彤叔終於派親信入佐丹奴,市場估計彤叔下一步可能會提全購,董事局內將再有變動,情況完全有別於彤叔最初入股的形勢。

持股兩成四 成最大股東

去年五月,彤叔突然大手以超過十億元,於場外掃走近二億二千萬股佐丹奴。由於佐丹奴股權極為分散,當時劉國權加上另一名執董馬灼安,合計持有公司股分百分之二點二,其餘股分多由基金持有,最大持貨量的安本資產亦只有百分之十二,故彤叔買入百分之十四點六,已能坐正成單一大股東。彤叔突然有興趣,市場自然關心其於佐丹奴的部署,去年彤叔聲言,自己並沒有經營服裝業務經驗,收購佐丹奴並無作用,只視為長線投資,更不會派員入董事局。不過,一年之內,彤叔不斷增持,令現時於佐丹奴持股量升至百分之二十四,未來更可能收歸己有。週三佐丹奴股價收報六點三八元,較彤叔第一次入股時大升百分三十三。過去一年指跌百分之十七,佐丹奴卻能逆市大升,彤叔果然點石成金。



同樣股權分散的服裝公司思捷,最大單一股東為對沖基金Lone Pine Capital LLC,持股量只有百分之十一點五。雖然去年九月,思捷亦惹來收購疑雲,市傳有私募基金收購,可惜只是炒作借口。分析員指出,思捷正值改革之路,有意收購的話,要在市場慢慢集齊貨,才可進行改革,實在非易事。再者,即使思捷有強大零售網絡,但商舖都只是租用,對同行來說沒有特別價值。



正如思捷美國業務,在虧損連年後,管理層決定甩手,可惜由去年放風至今仍未有買家,最後方案可能要自行斷臂結束業務。同樣以賣衫為生的,兩間公司命運各不同,只能怪業績不好,各有前因莫羡人。
53 : david395(4434)@2012-05-26 21:28:43

財經追擊

方便麵惡鬥外資漁人得利

撰文:伍逸華 攝影:法新社、歐新社、東方IC 美術:陳洛



大衛也可擊敗巨人歌利亞。憑藉單單一款「酸菜牛肉麵」,統一中國(00220)亦動搖了同是台資的康師傅(00322)在內地方便麵市場的半壁江山,逼得這個龍頭使出絕招,大灑金錢買起超市的貨架,堵截對手的銷售渠道。

原來,由日本「發明」的方便麵,多年前已經在內地落地開花。中國雖然早就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方便麵消費國,但增長空間仍然龐大。而兩大台資搶的,卻只是低端方便麵市場,惡鬥之下,加上成本趨升,最終恐怕兩敗俱傷,讓日韓麵商漁人得利。



方便麵一直是康師傅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貢獻總營業額逾四成之多,其「紅燒牛肉麵」更是主打產品,令康師傅於內地方便麵的龍頭地位,多年來都沒有動搖過。根據尼爾森(AC Nielsen)一一年十二月的調查,康師傅方便麵的銷售量及銷售額,市場佔有率分別達百分之四十點九及五十五點七。



然而,其實自一○年第三季,康師傅方便麵的市佔率,開始緩緩下降。一○年的銷售量及銷售額,比起一一年還高出零點七個及零點一個百分點,達百分之四十一點六及五十五點八。銷售額的增長更出現明顯放緩,一○年升幅達到百分之二十七,去年則只有百分之二十三。



康師傅流失的市佔率,正是落入同屬台資的統一手上。過去多年,統一在內地方便麵市場一直處於挨打狀態,雖然亦有推出「紅燒牛肉麵」,但卻未如康師傅般,掌握到內地人的口味。「內地人及台灣人的喜好截然不同,當年康師傅搞試食會,請了很多人給意見,以掌握內地消費者的口味,故其紅燒牛肉麵一向是最暢銷的產品。」一名內地分析員指出,雖然內地的方便麵選擇非常之多,但飲食習慣很難一下子改變,以致康師傅的地位穩如泰山。現時在市場排第二的統一,排名更一度跌落第四位。

渠道戰損人損己

及至○八年,形勢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一切源於統一推出了創新的「老壇酸菜牛肉麵」,數年之間,其於最受歡迎方便麵口味的排位,躍升至第二,為公司殺出一條血路。尼爾森的數據顯示,酸菜牛肉麵品類在方便麵市場的佔比,一○年時還只得百分之五點三,去年則翻了一番,至百分之十點七;單計統一的「老壇」,已佔去當中的百分七點三。另一邊廂,紅燒牛肉麵品類的佔比,卻下跌了三個百分點。此長彼消之下,統一於整體方便麵市場的佔有率,亦從百分之九點五,提升四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十三點五;而統一方便麵的全年銷售額,同比更勁升百分之六十七,至五十九億四千萬元。市場人士更指出,統一最新的市佔率,其實已升至近百分之十五的水平。



分析員指出,統一的跑出,一來是紅燒牛肉麵銷售時間太長,出現老化問題,其次是統一經過多年研發後,終於找對了消費者的口味。雖然康師傅及其他對手如白象及今麥郎其後亦相繼跟風,推出酸菜味方便麵,但受歡迎程度與統一仍差一大截。



為了遏止統一的步步進逼,內地媒體指出,有消費者投訴,近期在超市貨架上,只看到康師傅的產品,買不到統一的產品,因為康師傅不惜重金買下超市貨架,不許銷售統一的方便麵,有傳此舉令統一在全國損失超過四萬個銷售點。雖然康師傅及統一發言人先後否認相關事件,但業內人士相信,渠道戰確實存在。「渠道戰一定會影響到盈利,但看來康師傅沒有其他辦法,因為除了紅燒牛肉麵以外,暫時未研發到新的皇牌產品。」群益證券分析員劉薈說。

汰弱留強未完結

兩大台資方便麵生產商打生打死,全因內地方便麵市場發展前景惹憧憬。剛於上週在天津舉行的「第八屆世界方便麵峰會」,該屆理事長康師傅董事長魏應州便指出,去年全球方便麵的產銷量,達到九百八十二億包。當中,中國佔去四百八十三億包,佔比接近一半,銷售額達五百五十八億人民幣,繼續成為全球最大的方便麵消費國。按此計算,每日共有超過一億三千萬包方便麵於中國被打開食用,每秒則有一千三百人在吃方便麵。

雖然中國已成為方便麵大國,但人均年消耗只得三十多包,與日本及韓國的六十包相比,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國家的《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畫》中,便將一五年方便麵的總產量確定為一千億包。



然而,分析員指出,在激烈的競爭下,加上原材料如棕櫚油及麵粉等價格狂升,縱使方便麵的零售價近年已多次提高,也難挽救毛利率下跌。康師傅去年的方便麵毛利率,同比就下降了一點五九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二十七點二。



亦因如是,行業難逃汰弱留強的命運。由二千年至一○年的十年之間,中國方便麵生產企業就出現了驚人的倒閉潮,由超過八百家,淘汰剩現時約八十家。而方便麵產量歷經過連續十六年的快速增長後,○八年及○九年不升反跌,去年的總產量,其實較○七年水平更低。至於銷售額的增加,全因售價調升。分析員預計,到了最後,能夠生存兼賺大錢的,將會是走較高檔路線、轉嫁能力較高的日韓方便麵品牌。當中,日本的日清及韓國的農心便是高端市場中較為暢銷的品牌,叫價能力更高。以袋裝麵計算,康師傅及統一最受歡迎的「紅燒牛肉麵」及「老壇酸菜牛肉麵」,於北京的售價,約每包二點三元,但農心最平的袋裝麵售價亦要三元,日清的售價就更高,至少四元一包。

日清入主今麥郎

根據日清食品(2897:JP)最新公布截至今年三月的全年業績,即使在原材料上升的大環境下,其毛利率仍然高企,達百分之四十三點六,同比上升一個百分點。雖然整體盈利下跌,但其中國業務卻不斷增長,全年的收入及盈利,分別達一百八十八億日圓及十億四千萬日圓,同比上升百分之一點二及五點四,按盈利計算,中國地區貢獻了百分之五點六。



事實上,自從方便麵於一九五八年由台灣裔日本人安藤百福發明並創立了日清後,至今一直為日本人的主要糧食,但滲透率高,意味增長空間便較細,故日清早就看中龐大的中國市場,○四年已斥資五億四千萬元,入股內地的今麥郎。本月初再宣布第二次注資,總額超過十億元,於今麥郎的持股量,升至百分之三十三點四,今麥郎亦易名為今麥郎日清。



今麥郎現時在內地方便麵市場排行第三,與統一的市佔率相距不大,卻是走高檔路線。市場人士指出,是次今麥郎再獲日清注資,更加如魚得水,因為日資的方便麵技術始終較高,品牌效應上亦較好。今麥郎一向不在傳統口味上與兩大台資競爭,近期便推出售價高達七元的碗裝粗麵,以質量方面取勝,除了可避開價格上的惡性競爭,亦可搶佔高消費市場。

奶粉市場是前車

方便麵市場被外資品牌搶灘,以乎將會成為奶粉市場的翻版。在中國人均消費能力提高之下,自然寧願花錢購買外國品牌,因感覺上質量有較高的保證。國產貨在奶粉市場已經失守,市場分額已下降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水平,其餘的全屬外資品牌天下。



當中,高端奶粉市場由來路貨當道的情況尤其嚴重。中投顧問發布的《二○一一至一五年中國奶粉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便顯示,外國品牌奶粉已經佔領中國八成以上的中高端市場,相等於超過一百億元以上規模。由於掌握了市場命脈,洋品牌亦有較高的提價能力,自○八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外資品牌如雅培、美贊臣、惠氏、多美滋等已多次加價,平均每次提價幅度高達一成,現時的售價,較○八年時加了五十至一百元不等。中國消費者對外國貨信心較大,尤其在食品方面,轉投高檔懷抱更是一去難回頭,即使加價仍然不離不棄,令進口奶粉毛利高企,平均超過五成。美贊臣的整體毛利率,更一直保持在六成以上。



白象食品發言人鄧敏亦指出,行業整體創新能力不足,在方便麵銷量增幅放緩的前提下,卻又要面對成本上升的壓力,企業透過「野蠻圈地」的方式爭取市場分額,成了行業競爭的必然結果。這卻又會導致利潤率進一步下跌。台資在中國與其死搶大眾市場,讓外資有機可乘,最終勢必步奶粉市場後塵,不如增加研發開高端市場,才是上策。
54 : david395(4434)@2012-05-26 21:29:29

見薇知著

價值的創造與毀滅

‧無為而無不為的藝術需要大智慧。

‧究竟是創造價值還是毀滅價值,分別就在於能否拿捏無為與有為的分寸。

‧學習如何從表面的有為,進化到更深層次的有為和最高層次的無為,則是職場進階的必經之路。



工作有些時日,觀察到一個有趣現象。一個項目上,通常有最senior的管理層,中層經理,小組長和初級分析員,忙的程度卻恰恰與級別成反比。好像最忙的是分析員,不停地找數據寫材料,還經常問:這個怎做?有甚要幫忙?小組長似乎是第二最忙,要思考如何編排材料,分析解決問題,還要指導下屬。中層經理「十指不沾陽春水」,負責發號施令,聯絡其他部門及向阿頭報告。阿頭仿佛最悠閑,每日詢問下屬進度以保方向正確就完事。



表面看來,分析員似乎最「有為」,阿頭似乎最「無為」。 然而「無為而無不為」的藝術才需要大智慧。究竟是「創造價值」還是「毀滅價值」,分別就在於能否拿捏「無為」與「有為」的分寸。



記得投行L有個經典故事,在某IPO項目上,三大投行做聯合sponsors (保薦人)和bookrunners(簿記人),到了招股書付印的前一晚,所有的投行團隊和律師一起在printer那做最後的page turn(檢查招股書,做最後調整)。由於所有重大的法律和事實性檢查早已完成,通常此時的大多數意見都僅是語言和formatting的小改動。

順應事物規律

當日L淩晨時分才趕到printer,發現自己的團隊及其他所有人已經累得半死。翻開招股書再讀一次,已接近ready狀態。於是他給了自己唯一的意見:封面上三間投行的logo要調整到大小高低位置相當。話音剛落,牽頭行的代表立刻一臉不屑地嘲弄L缺乏洞見,沒有value adding,暗示他代表的投行沒素質。L微微一笑回應道:想聽洞見沒問題,但若連累到大家今晚印不了書,可別怪我呀。對方代表立刻面紅語塞,其他人則都會心微笑。所有人心都明白,L的行為是以大局為重,表面上無為,實際非常value adding,保護了自己公司的利益,更推動了整件事的進展。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正是老子哲學的精華所在。「無為」並非甚也不幹,而是順應事物規律,不做違反自然的事。所謂「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阿頭作為項目領導人,已完成了他最需要做的事,即了解進展與把握方向,同時給團隊充分空間和信任。而「為者敗之,執者失之」,若他強加干涉,樣樣插手事必躬親,最終只會毀滅價值。學習如何從表面的有為,進化到更深層次的有為(觀全局,多思考謀畫)和最高層次的無為,則是職場進階的必經之路。

55 : Hierro(1191)@2012-06-23 01:20:38

想看看兩篇:8082及8112散貨文章,謝謝!
56 : ec_yk(1014)@2012-06-23 17:41:40






上市公司專訪

仁智國際 期望年底成一哥

撰文:鄭敏琴  攝影:張文康 美術:何智棟



還原基本步,買股票,始終需要看公司是否有實則業務,但當業務是比較另類,且是忌諱時,是否就不值一看?嬰兒出生,固然喜悅,所以嬰兒股業績間中見驚喜,當然也有例外!但與死亡有的關的股分,若是認識,其實投資價值甚高。現時業務是關於殯葬的上市公司,可謂寥寥可數,如要作比較,也並不困難。但既然業務清晰具體,為何沒有反映在股價上?仁智國際(08082)主席徐秉辰直言,因為股民不明白,也不相信殯葬同樣存有高技術內容,所以未成熱門的投資對象。



仁智主要業務是於內地提供一站式全面殯儀服務,目前已擁有三個墓園、一個殯儀館和一個火葬場,當中包括佔地6.6萬平方公尺座落於太湖之蘇州名流陵園,園景是三面環湖,風景壯美,樹叢中一排排齊整的墓碑,背靠山體,面朝水天。「我們在此地對硬件和服務做了全面改造,建成了湖畔別墅式的銷售中心,造型現代的塔陵,甚至在山上安裝了長約數十米的扶手電梯,方便掃墓人士。」陵園今年的營收預計將達到2,000萬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翻一番,而已經賣掉的墓地約8%,預計隨市場的發展,營收將會快速增長。



據統計,中國每年的死亡人數接近1,000萬人,這個數字甚至將隨人口的老齡化而繼續增加。按照目前人均2萬元的消費標準,殯葬行業每年的消費額在2,000億元左右。但因為土地資源的稀缺,墓地價格每年都以10%左右的幅度上漲。

不過,管理無序、價格不透明、行業由某些公司壟斷、厚葬成風,早已成為行業的弊病。根據中國殯葬協會的統計,國內目前約有3,700多家殯葬單位,其中80%以上是由政府經營,民營企業中有些殯葬企業是家族式,部分原打算做房地產後改為墓園。令人避諱的死亡,更使得殯葬業的主動涉足者很少,多各自為政,使行業停留在較原始的階段。因此,徐秉辰希望借助資本的力量和國外經驗,給這個行業帶來改變。

遇上好拍擋

早在2002年,他便以基金經理身份到美國一家殯儀公司作研究,發現行業在外國十分被看好,且管理服務甚有系統,現金回流快,銀行都願意借錢,可以說,從沒有墓園或殯儀館倒閉的。反觀在內地,這行的弊病雖多,但機遇同樣多,因為區域性強、服務水平低,有巨大空間去創立全國性品牌及制定行業新標準。

從2006年開始,徐秉辰積極進入殯葬行業,先借殼創業板公司嘉利盈公司73.3%的股分,收購香港殯儀公司商祥盛,期望進軍內地市場,但內地殯儀行業門檻甚多,讓他遂決定先在國內外深入考察,再定出更為穩健的方式進入。因新建墓地或收購墓園控股權,需要嚴格的審批,拿到批文,需再向國土要指標,難度非常大。



2007年,他遇上蘇州一家墓園的老闆,雙方決定合作開拓市場,經過兩年多磨合探討,在2010年8月,徐秉辰旗下另一家創業板公司仁智國際,以現金加換股形式,收購擁有蘇州名流陵園實業75%股分的Era Investment 50%股權,正式管理此墓園。



繼而再以1,780萬港元,收購廣東懷集縣佔地約11.73萬平方米的萬福山殯儀館以及萬福墓園70%的股權。期後,再以4,500萬元代價獲得貴州畢節市一家12萬平方米的新墓園和殯儀館60%的股權。「我們是貴州10年來唯一申請到墓園牌照的外資企業。」他希望在5年內能收購8至10家墓園,每家營收在數千萬至1億元。



事實上,在內地來說,擁有三家以上墓園的,已算是業內的大型企業,而較知名的上海殯葬管理中心,旗下也只是有三個墓園及三間殯儀館。

高檔服務 改革行業

在參觀過內地70多家墓園後,仁智已定出營商之道,以高檔服務行先,再配上優美的景觀,讓死亡變得不再是陰森恐怖。蘇州名流陵園剛完成加建工程,務求提供更專業的服務水準。「當消費者受到教育,自然明白何謂高層次的消費。我們的價位是公開,而且可因應意願,為墓地作出設計,完全個人化。」

內地只准火化,因此墓地的面積無需過大,一般來說,國家規定,骨灰安放的面積只是一平方米,所以每個墓地佔2.5平方米已足夠。「其實不少客戶經常要求大面積,但我們反而更傾向與客戶溝通,通過瞭解逝者的生前經歷、背景,再作個性化設計,甚至親自撰寫墓誌銘。也有一些服務,如塔陵,是針對低收入家庭,價格低廉。今後還會推動樹葬、草葬等國家提倡的形式,所以,不是根據價錢來釐定尊重程度。」

價格方面,蘇州名流陵園的墓地約6至7萬元,貴州的墓地為1.8至2萬元,廣州是8,000至2萬元,而墓碑設計,可以由數萬至數十萬元不等,另外,會收價格5%作10年的管理費。

保險+墓地 開創新市場

除了提供優質及高檔服務外,讓公司有長遠發展,亦需要有專家助陣。去年3月,仁智引進 AXA Direct Asia II,L.P.(安盛亞洲直投基金,AXADA II)成為僅次於徐秉辰的第二大股東,募得9,500萬港元。



作為領先的保險公司,安盛在歐美的模式包括投資殯葬業,並將墓地合併在保單中一併銷售,以獲得額外利潤。「引入安盛,目的之一就是將保險+墓地的商業模式帶入中國。但這種「生前契約」的模式何時能夠推廣,仍有待市場的發展如何,及國內相關政策走向。



之後,公司邀得富時250指數公司、英國最大殯儀服務提供商Dignity PLC前主席Richard Andrew Connell擔任董事會高級顧問,擁有十多年殯葬業高管經歷的Connell被徐秉辰寄望能帶給仁智更國際化運作的理念。將外國殯葬文化帶到東方國度,力求為這富有傳統特式的行業帶來一些全新觀感與氣氛,在懷念故人的過程中,氣氛並非一定要「死氣沉沉」,也可以溫暖,充滿感恩!徐秉辰稱,他理想的成熟陵園,不僅要肅穆,也要美,像景區;殯葬業不再是「黑」,而是一個優雅、高質素的服務行業。

社會企業 生命教育

作為上市公司,需要向股東交待,所以追求盈利已是必然之事,徐秉辰也認同,但他更相信,殯葬業唔可以純粹當成商業來看,它可說是一種社會企業,可以幫到人。



公司今年旗下位於紅磡的殯儀服務公司現時正在裝修,預料將在8月開業。早前在香港長者博覽會中,訪問了800多名長者,了解到他們尤其是獨居長者對自己過身後的遺體安排感到憂慮。有見及此,仁智推出「仁智專嚴之選」服務,為60歲以上人士,及早根據個人的資源能力及喜好,在不受累計通脹加價風險的情況下,制定身後計畫,並保證意願得到執行,使他們能夠放下心頭大石。



徐秉辰認為,公司的立場是憑良心做事,並非謀取暴利,只希望能夠爭取到合理的回報,服務社會及獲得市民支持,同行的想法並不重要。





回頂頁
57 : ec_yk(1014)@2012-06-23 17:44:30






CEO專訪

黃雄基 扭轉命運

撰文:吳嘉妍  攝影:張文康 美術:陳國威



出生於貧困家庭,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問哥哥借錢,僅夠買一張去程機票,隻身來港找機會。因已山窮水盡,只好蝸居於機場搵工,「來了便沒有錢再回頭」。偏偏來港時遇上90年波斯灣戰爭,97年創業又遇上金融風暴,幾層樓在手,差點破產;「我都唔知點解自己如此倒霉....」再到美國尋找機會,當時正值科網全盛期,但就只有國防公司的offer,「如果那時入到eBay、Yahoo!,現在自己的世界應已截然不同」故事去到尾聲,當年隻身飄泊來港的小伙子,現已成為上市公司的CEO。際遇永難料,又或者,所有事情,上帝都早有預備。



黃雄基(PJ)笑言,「初時讀完中學,不知可以做甚麼,就去了當兵。」其後於新加坡做過9個月印刷廣告。接,就意識到自己擅長銷售,便決定將來「靠把口」,加入廣告界。從此,PJ與媒體行業建立不解之緣。90年來港,一年之後就自告奮勇到李澤楷旗下的衛視拍門,同年與剛從加拿大回港的李澤楷於衛視共事。李澤楷當時是24歲,他是25歲。多年間,PJ分別協助小小超搞過星空衛視,盈科拓展與NOW等。



97年,PJ已想自立門戶開始搞I.T (East West technonolgy transfter)小生意,奈何遇上金融風暴。他淡淡然道:「也不知自己為何這樣倒楣,但不打緊,一切可重新再來。」被金融風暴一鋪清袋,到了99年,離開香港,越洋到美國找工作。最先到了一間是自己毫不認識的國防公司工作,期間雖然見識了很多專家、很多新事物,但對PJ而言:「but it is very boring。」其間再轉到中華網,該公司其後於美國上市,成為全亞洲最大I.T公司。在大公司工作,PJ創業野心又開始死灰復燃,輾轉又跟小小超合作搞創智傳動及參與電盈工作,但永遠都是有阻滯。這次是遇上911,電盈由28元跌到只剩1元。「他(小小超)比我更慘。」一連串不幸,都沒有打擊到PJ。大概這種堅毅與力,都是從新加坡當兵時煉成的。



斷斷續續跟小小超合作過四次,PJ覺得衛視的時光最難忘。「那時彼此也不知在做甚麼,一切都是新的,而他(小小超)所做的是很ambitious,令到所有年青人都十分支持創新,大家士氣異常高漲。那時根本不是為錢而做,根本不知錢是重要,只顧追求夢想。」PJ謂:「學不到賺錢,但在他(小小超)身上,學到ambitious,如何去籌備,整個人成熟了,對未來事業有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1+1=4

早前公司於4月中公布擬以2億元收購一間本港最大的戶外廣告媒體公司。市場評論是次收購為「蛇吞象」。因PJ之公司市值只有3億多元,但竟以超過市值三分之一的代價作收購,這可能是mission impossible。對此,PJ說不太理解,亦不認同此舉是ambitious。「如果市場有資金,而又信任你,其實借了的錢是絕對有能力償還,你亦應知道所收購的目標能為自己帶來的不是1+1=2,而是1+1=4,因此該公司即使再貴,都是值得收購。」



除了ambitious與勤力以外,學識與經驗亦是不可或缺。PJ自言自己讀的是社會大學,但其經驗與目光絕對是十分獨到。公司剛成立時,香港仍未對數碼廣告有任何概念。「當時如要經營戶外廣告,經營者需要先交租,並要以高價投得該大廈的外牆(掛電視賣廣告),其後又要以低價搶廣告,實際上就只能賺取當中約百分之十幾之微薄利潤。」因此,當時PJ 靈機一觸,決要以「不交租,並以經濟規模之概念」行先,這才會產生利潤。接他與其團隊便逐間大廈作查詢,只是花了4個月,便說服到100棟大廈可免費安裝電視,再以分紅方式,將所賺得的利潤中之15%分予大廈。現在PJ說出來,似是容易,但其實在4個月時間裡,他們需要不斷耐心等候每棟大廈開會決議、來來回回、當中之辛酸,大概只有他們才明瞭。

就是憑這份韌力,現時業務成了獨市生意,根本沒有競爭者能進入此市場。縱然市場並無任何競爭者,生意亦已全上軌道、但PJ未想過停步。「其實公司一直跟不同單位合作,尋求不同業務。」集團將染指旅遊節目、雜誌、團購網與手機等業務。公司早前成為優酷授權的國際媒體銷售夥伴,並計畫將業務範圍拓展至海外市場,現時與優酷聯合製作有關本港遊的旅遊節目。因大獲好評,已於新加坡進行同一個模式,製作「Discover Singapore」。



最近,亦與一媒體集團簽了備忘錄,兩者合作試辦免費雜誌,並將會在甲級商廈免費派發。未來亦可能會橫向收購台灣Focus Media股東股權,冀成台灣Focus Media的最大股東,向台灣發展。終極目標,則是要於3年內轉到主板上市。從他的發展大計可窺見,PJ對自己工作充滿熱誠,這亦反映出其敬業樂業之精神。可以說,PJ現時所擁有的,都是靠自己一對手打回來,沒有任何靠山,這一切都絕對是有血有淚。

全靠後天努力

早前就曾公布過一個調查,調查題目是香港小朋友最想其父親是誰。結果讓人咋舌:近20%的小朋友竟然最想其父親是李嘉誠,自己親生父親才只是次選,原因是:他可以給到很多零用錢。很多人都渴望自己是富二代,能承父蔭,一世無憂。但世界上永遠沒有事是沒可能,黃維基就告訴你:「我鐘意窮多過有錢。」



小時侯,PJ家裡很窮,「那時在新加坡若不是大學畢業,便沒有機會,但在香港,任何人都可以有機會。」由初時隻身來港,到04年,終於一手創立屬於自己的公司。所有事情都得來不易,他認為人不是出世時窮,就永遠都是窮,只要勤力,亦有成功一天。「一條逆游而上的魚永遠比順游辛苦」,做富二代不代表會一世無憂,因為總有一日,錢也會用完。



他笑言,人生際遇是不能預計。「好似Steve Jobs 說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如果當時他有讀書,我們便沒有Fonts,現在所發生的事不知是好是壞,所以人生應要optimistic(樂觀)。正如當時如果PJ一到美國便去了Yahoo!、eBay的話,可能他已成暴發戶,又或者已被辭退,所以做人應隨遇便而安。而這份信念,亦是與他篤信基督教有關。在百忙工作中,他不忘以自己專業,為影音使團作顧問,為教會出一分力。



「已經十多年沒有做打工仔了,也忘記了作為員工的感受。」他認為,現今香港年青人永遠只會自怨自艾,自己沒有能力便歸咎政府。PJ在此勉勵年青人,要知道自己的talent。「很多年青人也不知道自己的才能是甚麼,應要知道自己的位置,順發展,仍然有機會白手興家,但必須要勤力,才能改變一切。」



Profile

1990年 由新加坡來港,再此前曾當兵6年

1991年 加入Star TV創辦團隊,擔任東南亞地區廣告銷售區域總監。

1999年 創辦24 / 7 Media Asia,擔任公司創辦人及董事總經理,建立泛亞洲互動廣告銷售網絡,經營業務於當年遍及九個亞洲國家。

2000年 創立iMediaHouse(iMH)第一間創業公司AdSociety Group,Ad Society Group其後成為電訊盈科集團一部分。

2001年 電訊盈科分拆互聯網及流動廣告業務,其後轉任NOW Satellite TV行政總裁。

2004年 與管理層聯合創辦Focus Media

2010年 獲委任為 FMBVI主席兼董事

2012年 現為基督教慈善組織影音使團顧問





回頂頁
58 : Hierro(1191)@2012-06-24 00:19:28

謝謝樓主ec_yk的分享。
59 : GS(14)@2012-06-30 20:04:30

http://www.capitalmoney-hk.com/index_capitalmoney.htm
追綜半新股: 三大疑團未解決 東吳水泥要解釋

http://www.capital-weekly.com/index_capitalweekly.htm
資本人物: 謝偉銓 超越者
CEO專訪: 張智 二十四孝父親
上市公司專訪: 金蝶積極轉型 力拓雲端管理服務
達人理財: 蒙為亮 炒得起
60 : ec_yk(1014)@2012-06-30 23:10:34






資本人物

謝偉銓 超越者

撰文:陳方土  攝影:張展銳 美術:陳國威



工務局高級產業測量師、英資大行董事、英皇集團高級總經理、基地產營業部總經理等等,上述任何一份職位,都因雄厚的靠山,令人羨慕不已,九成九打工仔願意做足一世也無妨,趕都不走。



但,謝偉銓,不因高職厚薪而滿足,從棄下鐵飯碗那天起,他不停的超越,跨過不同的門檻,於楊受成及李兆基旗靡時,也收穫「老闆大法」,今日,謝偉銓再跨一欄,以優質專業及豐碩經驗開設顧問公司。與此同時,謝成為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會長,原因由一九六二年說起。



謝偉銓,洋名Tony,一九六二年由番禺來港。那些年,不少人內地人湧入香港是「歷史大潮」之所趨,謝家四兄弟姐妹跟母親,從番禺經澳門輾轉來到香港,與在港工作的父親團聚。謝偉銓的第一次跨越雖說有點被動,也引出謝偉銓體內存在追求超越的基因,豈會一生默默無聞。謝偉銓自此和香港「地」結下不解之緣。



轉眼間,眼前的謝偉銓再不是當年的番禺鄉下仔,而是事業有成的專業人士,無框眼鏡、間條襯衫、斜紋領呔、名貴呔夾、筆挺西裝,一身衣及配搭滲出專業及高檔的味道,背後是謝偉銓形諸於外的專業功力和經驗。

與香港「地」結緣

謝偉銓專業之路始於理工學院(一九九四年升格為大學),理工於一九七二年在紅磡現址成立,並接管了在灣仔活道的工業學院學生,不過謝乃理工學院第一屆測量學專業的學生,為「理工測量學」的大師兄。一九七六年,謝偉銓以優異成績取得測量學文憑,踏出校門未幾便考入政府工務局,當上見習產業測量師,專責政府土地出讓、補地價、改契、收地等事宜,當年的工務局,下轄多個部門,如規劃、地政、測量等,所以效率比現在「各自為政」為高。



謝偉銓由一個見習測量師拾級而上,於一九八八年當上高級產業測量師,在工務局過了十二個春秋的謝偉銓,三十而立,也有不少的「惑」。其「大惑」就是應否做下去?萌生這個念頭自必有因。「若繼續做下去的話,再上一步的話便是首長級職位,可是若繼續做政府工,只會做很多程式上的工作,乜都跟足,蕭規曹隨。」回首往事,謝偉銓道出放下鐵飯碗的原因。



促使謝偉銓當年毅然放下鐵飯碗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中國於一九九七年收回香港。那時候香港人心惶惶,因為當年的中國雖然改革開放了,但文化大革命、四人幫、大躍進及大饑荒等等負面事件,始終使很多港人揮之不去,牽起移民潮。然,謝偉銓未有跟大隊離開本屬中國的土地,左思右想下終跨出一步,轉到英資大機構怡和置地。「既然九七香港會有很大變化,所以去私人企業些經驗,起碼可以見識下,搵錢以外,最重要係經歷。」「離開政府工當然有些擔心,諗住係英資兼係大機構,相對穩定,考慮商業社會之餘,也要對家庭有所擔當。」

棄鐵飯碗原由

謝偉銓從美利大廈跨到交易廣場,寫字樓級數有明顯分別外,也收穫新的經驗,決定對了。「在置地上班時,老是在諗老闆為甚麼總係知好多,初時以為佢多些料,直到佢放假時,我頂其位時,才發現佢俾我的,和佢所收到的都一樣。但佢諗的多好多,考慮的也是多很多,分析後會考慮好多步,下一步,下一步及下下一步都想好。」



經過置地的洗禮,謝偉銓再不以「政府思維」,即凡事頂多只預多一便算功德圓滿了。「置地和政府比就靈活好多,唔可以話負責那些就那些,你要諗埋你部門以外的範圍,這和政府不同,政府可能話,你唔好諗埋人家果份。」三年多後,Tony的功力提昇了,他分析更仔細,做事更靈活,眼光更闊廣。



謝偉銓於一九九一年,開始事業新的一頁,便是加入華資的英皇集團,主管地產業務,一晃便是十一年。二零零二年到零五年間,曾重回置地及轉投市建局擔任物業及土地總監一職。二零零五年加入基地產,任營業部總經理,成為赫赫有名的「售樓專家」,並有「冷面樓神」之外號。謝偉銓掌舵地營業部五年間,統籌銷售多個知名樓盤。最為市場津津樂道,就是成功替地旗下樓盤加入國際化元素,如土瓜灣翔龍灣,以及大埔比華利山別墅等等,均是他的代表作。

楊李成功之道

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基地產主席李兆基,兩人均是華資企業的佼佼者,謝偉銓先後在兩人旗下「攻城掠地」,賺錢養家的同時,謝偉銓也由他們身上學習到成功之道,遂使資深測量師的層次起了與別不同的提升。



「楊先生努力不懈,工作十分投入,非常集中,做事情決定很快,這是企業家必具的。唔好以為決定好容易,特別在做生意來講係非常之難,老闆唔同行政人員,即使決定都係小事,佢決定那些是大事。」謝偉銓如數家珍地道出楊受成的優點。「很會用人,知道邊個員工在邊一方面幫到佢,如老闆很進取,所以要一個人較為審慎的,因為太進取的話,十次有一次唔得的話,就會牽連很廣,所以會聽下審慎的人的話,調一調。」



談到李兆基,謝偉銓娓娓道出「四叔」其中一個成功之處:「他通常問你些,都係你想不到的,好似樓盤改名,他會問呢個名,發音好不好啊,響不響亮啊,主席會話『人家坐的士去樓盤,連的士佬都聽到不知所云,就唔係咁好啦,好容易車錯左嗎』,我地改名可能只係想意義,容不容易上口啊,反而發音方面不會太意。」謝偉銓續道,四叔好方向性,看事情看得好遠。

成專資會會長

今時今日,謝偉銓不當將下之士,甘棄大機構之高位,在銅鑼灣自立門戶,獨當一面。於外界看來,如此的超越,真帶點不可思議。「自己做有個好處,就係自己話事,問題當然係生意,係呢個年紀開一間公司,心理上有少少鬥爭,年青人開間公司,只係諗幾時壯大,但我就會慎重小心些,會諗想衝刺啊,定係想發揮自己最強的優點,自己優點係咩呢!」專業的經驗,以及在不同大企業的CV都成為謝偉銓重要資產,他也不諱言,他的顧問公司是以質取勝。

Tony的超越豈止在事業上,一九八零年起,謝偉銓加入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其後再入測量師學會,之後又任測量師註冊管理局主席及職業訓練局房地產服務業訓練委員會主席等等公職,但都和測量及土地有關。到二零一零年,謝偉銓以資深測量師身分,加入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並出任常務副會長,今年二月,更榮登為會長。原因:看到更多東西,等於讀書,人家角度可能教到我,相輔相成!





回頂頁
61 : ec_yk(1014)@2012-06-30 23:14:11






CEO專訪

張智 二十四孝父親

撰文:吳嘉妍  攝影:李嘉羲 美術:陳國威



本是是理科出身,但發現自己對會計也感興趣,於是「半途出家」厲害的是所有考試都「一次過合格」,永嘉(03322)首席財務官兼執行董事張智(Wilson)謙虛地稱:「最重要是知道自己正在做甚麼,明白過後,所有事情都得心應手。」



談及管理之道,他更精闢獨到,上至企業模式與管治,行業內外行情,下至內地國情以至文化素質、本港教育制度,他都說得頭頭是道。



唯獨是女兒難到她。

「現在時代不同了,她跟我說children's right,想管都管不了,但其實她亦很懂事,都不太要我操心,那就讓她自由發展吧!」



永嘉(03322)早前收購D-Mop,令公司由體育界踩入時裝界。是次收購,由Wilson一手包辦。市面上其實有很多時裝業務可以收購,but why D-Mop?Wilson指,因D-Mop本身財政上有困難,因此注資於它,作其「白武士」。但更大原因是,兩者於業務上很早就已合作過,雙方彼此認識已深,可以說為收購D-Mop埋下了伏線。「之前公司品牌Umbro擁有一隻designer brand,並與 Y-3 crossover出品《Kim Jones》,因此知道彼此之存在。再加上集團與adidas 關係良好,因此收購Y-3品牌,adidas一口便答應。而Sunny(D-Mop主理人)對時裝業有豐富經驗,而且他比其他同類公司管理人員資歷更深,唯一是他沒有一個較好的財務助手吧!」因此是次合作,Wilson預期雙方將會擦出不少花火。

自家管理哲學

Wilson笑言自己對服裝潮流不太熱衷,接觸時裝亦只限於工作上。「若真是有興趣的,則是在球類運動服上」。但縱然如此,他都會認真了解每次工作的目標。在加入永嘉前,Wilson曾於中移動(00941)屬下之卓望公司、eBis(內地資訊科技公司)以及德資的機械公司工作過。「電訊公司就留意ARBU,機械公司則要留意產能,零售分銷就是同店銷售、租金、商譽與產品類型等等,所以基本上捉到各種行業主要指標,再配合整盤數,就沒有問題。」



分別參與過中資民企與國企、外資,現在則是港資公司,Wilson認為每類公司的管理模式有所不同,各有特性。「於德資公司時,德國人做事都很細心,民企就要大小事務均要兼顧、至於國企就最有階級觀念,每事均由下至上,只要有一層不獲批,整個計畫便泡湯,另外,發揮空間亦細。Wilson笑言,「每次開會根本不是開會,因所有事都已經高層討論完畢,中下層員工齊集只是點頭(表示同意),握手表示(支持)。當然,這亦是其優點,因風險將能大大降低;相反,在港資公司如現時所任之公司,Wilson認為,當管理層相信你,便會放手讓你有更大的空間發揮,這一點是比較難得。



現時市面上有數間與D-Mop定位相似的公司,Wilson對他們之經濟模式亦提出了一些意見。「與D-Mop路線相近,他們(對手)的fashion sense都是很強,但在cash management與assets management上則較弱,他們之所以出現問題,有些是手頭缺乏資金,而近年興起的H&M、ZARA等快速時裝店(fast fashion),令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這是業界所要面對的問題。」



論盡各行各業,對於現時內地經濟發展,Wilson亦有其一套見解。「目前內地經濟快速發展,但現時情況稍為有些偏激,商人只顧謀取暴利,很多時見到那一種產品銷售好便一窩蜂製造。好像早前體育用品,終出現了惡性循環,貨品滯銷,一個月連一萬元收入都未必達到。」這些問題都需要改善,Wilson認為,隨人民文化素質以及經營經驗慢慢提高與累積,這些問題會漸漸改善,而這都是所有發展中國家會經歷的正常演變過程。

以口講心

作為永嘉的CFO,Wilson笑言由小時候已很喜歡踢足球,是利物浦與阿仙奴的忠實擁躉。中學時讀男校,是球隊的前鋒!「當時是上堂前一小時去踢、午飯時口咬住一塊面包再加一支汽水又踢、放學再踢!當時真是十分沉迷。」但上了大學以後,由於不能夠再召集一大群同伴,所以就轉移玩個人球類運動如羽毛球,壁球等等。

本身是念理科的他,上到大學便轉攻會計學。「因為當時覺得理科讀不來,但會計只需要有概念便可,而且在80年代尾,正值會計師需求大增,因此收生數量多,一年約有300個學位。」Wilson亦發現,這科目確能讓自己發揮所長,因為會計並不複雜,只要有common sense 便不難應付。



Wilson本為越南華僑,於11歲時來港。在香港時,Wilson爸爸曾當翻譯員,二伯父更當過毛主席的翻譯員。本身到過不同地方生活的Wilson,語言相當有天份。而這天賦,竟又與會計出奇地「夾」。「語言天份與會計絕對是相輔相成,雖然你是以數字說話,但當中的技巧,是如何將公司的好處、壞處,以數字呈現外,亦需要「以口講你心」將整盤數報告出來,所以溝通技巧是異常重要。」

亦父亦友之關係

卸下CFO身份,Wilson 絕對是慈父一名。一提到現年13歲的囡囡時,Wilson即表現得十分雀躍。「囡囡亦遺傳了家族的語言天份,最近學校就推薦她參加一個由史丹福大學舉辦之全港英語寫作比賽,並得了全港第二。」Wilson為越南華僑,家境亦屬小康,父親為了下一代有更好發展,舉家移居香港。爸爸則由越南到內地做醫生。當時,Wilson沒有被父母強迫過要走父親的路從醫。可能是在此環境成長,Wilson管教女兒亦是採較輕鬆之方法。Wilson認為囡囡性格較豪邁,由幼稚園開始已在讀國際學校、試過帶她到傳統名校面試,但就敗陣而回。



「我女兒天生就比較好動與活躍,當時我帶她去聖保羅男女校面試,她就動不停,到DGS(畢萃女校)interview,每個女孩子都穿套裙,斯斯文文,唯獨她就穿一條牛仔褲,跳來跳去。」Wilson就認為每個小朋友發展時間都有差異。「囡囡性格較跳皮,與其要她入傳統名校,倒不如繼續讀國際學校,她喜歡,適合她便可以,不能勉強。」



因為工作需要,他常常外出公幹,而且太太亦需工作,會否因忽視女兒,日復日缺乏溝通,終令其變得反叛?Wilson說:「絕對無可能!每逢星期五,我都一定回家食飯、閒時又會與家人到內地打golf、在車上多個小時,她會跟你說任何趣事,就是比較輕鬆,閒聊式的。平日是不會突然與女兒說心事這樣做反而很奇怪,而且她亦不會理會你,但她亦很懂事,很生性,好多事都不用我們粗心。」

自由發揮

說起慈父,此令筆者想起美國華裔教授蔡美兒的育兒書「虎媽戰歌」。她強調以極端嚴苛的教育方法,才能令子女成材。但想深一層,每個小朋友成長各異,何不讓她自由發展,慢慢探索及發掘自身之潛力?有時候,過份抑制,只會適得其反。希望家長們明白,小朋友是需要快樂地成長,而不是要面對每日排得密密麻麻的「課外活動」。



說起6月中剛過之父親節,Wilson說時咀角微微翹起,甜意四溢。他腆的說:「就是一家人食飯,她亦有send message給我。而在剛過的生日,囡囡親手寫了三頁紙的信給我,真係感動到眼濕濕。」國際學校學生較早熟,問Wilson知道囡囡有沒有拍拖,「當然未!而且,囡囡答應過我,會上大學才拍拖!」Wilson當然緊張,拍拖以後,囡囡就要陪男友,自然忽視自己了!





回頂頁
62 : ec_yk(1014)@2012-06-30 23:16:34






上市公司專訪

金蝶積極轉型 力拓雲端管理服務

撰文:陳景揚  攝影:張文康 美術:何智棟



「超人」李嘉誠早年入股的社交網站Facebook,最近在美國掛牌上市,惹來全民憧憬新一輪科網熱潮即將降臨;另一邊廂,美國股神畢菲特(Warren Buffett)一直不沾手科技股,然而旗下巴郡卻於去年成為國際商業機器(IBM)第二大股東,同時又增持英特爾(Intel)。到底科技股的業務是甚麼?今期將由內地科技公司金蝶(00268)高級副總裁及首席科學家張良杰,為讀者揭開科技企業的神秘面紗。



幾乎每個香港人都是社交網站Facebook的用戶,就連「超人」李嘉誠亦早於2007年,先後斥資4.5億美元,買入相當於3%股分,即使Facebook上市後跌破招股價,亦無阻超人的股分水漲船高。



另一方面,美國股神畢菲特(Warren Buffett)曾揚言,他所投資的企業,需要簡單到一個普通人都懂得營運,因此科技股向來不是股神那杯茶。然而,股神旗下投資旗艦巴郡(Berkshire Hathaway),於去年卻一反常態,於第三季斥資107億美元追入IBM成為第二大股東,同時又購入933萬股英特爾,市值約2.3億美元。



科技網絡是否正在蘊釀新一輪的浪潮,暫時仍是未知之數,然而不可否定的是,科技發展已成為全球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當中包括近年興起的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正由軟件商轉型至雲端管理服務供應商的金蝶(00268),近年主攻雲端管理,同時開發「金蝶微博」,主要針對企業客戶。



金蝶高級副總裁及首席科學家張良杰接受本刊專受時表示,雲端運算是指一個服務提供者,以及服務消費者之間進行互動及交付,「就好像一個家庭,家面有電,你不可能在家安裝一個發電機,但你想用它的時候,家就自然有電。同一個原理,提供雲端運算的企業,就是透過一個互聯網平台,向不同企業提供不同類型的科技服務,例如客戶可選擇人力資源、財務運算及客戶關係管理應用等。」

新科技改變開發模式

作為金蝶首席科學家,張良杰直言雲端運算的出現,同時改變了軟件開發的過程及研發週期。他解釋,以往生產應用程式,先從客戶需求開始分析,然後開發,其後再進行試驗,整個開發週期很漫長。而新的應用軟件開發過程,則會同時測試軟件的應用及用家回饋,然後再改良軟件。

智能網絡助掌握資訊

張良杰直言,以前那種模式,就像開一間鞋店一樣,「先設計,再生產,裝在一個盒子然後拿到商店銷售,這種模式就是以前那種,生產一種軟件應用程式後,拿到市場去賣;然而現在有點不同,就是邊開發、邊試用、邊得到反饋,同時作出修正,將軟件銷售轉化成服務,這就是雲端運算中的開發模式。」金蝶除了大力發展雲端運算外,本身也是一家企業管理軟件供應商,其產品包括面向大型企業之EAS,、面向中型企業之K/3、面向小型企業之KIS,為企業建立電腦化訊息通訊,加強企業工作效率。「EAS主要作用為大型集團管理及控制,例如財務管控、供應鏈管控;K/3則面向中、小企業;至於KIS則是那種為微小企業或個體戶服務的軟件。目前中國的中、小及微小企業數量多達4,000萬間。」根據金蝶業績數據顯示,去年來自EAS、K/3及KIS的收入分別增長45.9%、30.7%及18.5%。



提到集團未來發展方向,張良杰認為,近年智能電話大行其道,內地更是全球最大的流動互聯網市場,對企業而言,智能電話可以變成一個管理工具,金蝶亦瞄準雲端應用這個市場,今年全力搶攻這項較為新鮮的業務。



金蝶在智能手機軟件應用上的開發頗為積極,去年底推出「金蝶微博」,據稱已獲得1萬家企業及10萬名用戶使用,解釋完之後,張良杰隨即拿出自己的手機,打開自家的「金蝶微博」並說道,「公司的同事們都已經是金蝶微博的用戶,他們每天都會在這個群組面,向我報告最新的工作進度,無論我是否在公司,也可以即時掌握最新資訊。」除此之外,金蝶的手機軟件還包括「MyKingdee」及「EAS工作流」等,而去年金蝶獲批成為國家發改委「雲計算重點示範工程」的建設單位之一。如此看來,專誠從IBM過檔金蝶的張良杰,未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何謂雲端運算?

許多軟件及硬件供應商紛紛為商業及個人客戶提供各式各樣的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產品和服務。一項雲端服務能否在芸芸對手中脫穎而出,關鍵在於有否運用專業的I.T服務管理。雲端客戶最關注雲端運算是建基於互聯網的運算模式。當中,服務供應商會按客戶需要提供資訊科技服務。



這些服務可以是標準化,適用於所有客戶,也可以是為個別客戶度身訂做。現時市場上提供的雲端服務有檔案儲存、電郵服務、應用系統、資料庫,以至程式開發平台。雲端服務能為客戶減低營運成本,促進生產力。客戶選購雲端服務時,除了要考慮服務內容是否切合要求,價格是否合乎預算外,服務質素(包括服務水平、可靠性、支援服務等)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這是因為服務質素關係到客戶企業的運作,甚至影響客戶能否取得生意。





回頂頁
63 : ec_yk(1014)@2012-06-30 23:19:44




達人理財

蒙為亮 炒得起

撰文:黎詠欣 攝影:李嘉羲 美術:何智棟



有人說過,香港人是一個「炒賣的民族」,甚麼也可以炒一餐。除了物業、股票、窩輪,上至古董、名畫、珠寶、紅酒,下至紀念鈔票、郵票、玩具等,大人細路也樂在其中。電台DJ蒙為亮(阿O)就是當中的表表者,透過炒賣波鞋、模型等,轉一轉手翻一番實屬等閒,更笑言比炒股更好賺。



所謂「千金難買心頭好」,故他深信炒作某種物品的潮流雖會過時,但過程卻是無時限(timeless),並準備出書分享從何炒起,教路「八十後」如何靠炒「自救」荷包。



今年才二十七歲的蒙為亮,中六已開始買股票,其後也試過投資車位,名副其實是個資深投資者。身為電台DJ的他,去年撈過界,把多年的投資點滴,包括慘蝕的血淚史結集成書出版,「老實說,今時今日出書基本上沒錢賺,分分鐘炒幾對波鞋轉手的利潤更大。不過,眼見政府不幫我們『八十後』,唯有靠自己投資去搵兩餐,或者『上車』買樓,所以決定寫書分享投資策略。」



總結去年成績,他沾沾自喜的說,六位數字袋袋平安。至於主要「功臣」,乃是煤炭股,如中國神華(01088)。「每年臨近冬天我都會買它,一來因為踏入冬天,內地對煤炭的需求龐大;二來該股有較穩定的波幅,故即使預料只有幾元的水位,有時也會入貨,回報都不俗。」



思捷環球(00330)是其另一得意之選,「當時公司雖然每隔幾天就有不利消息傳出,之後卻每每有人出來解話,顯示有一定支持,便於約八元低位買入,升了一倍後沽出。不過,持貨時有點戰戰競競。」他坦白道。

未炒先「書」

蒙為亮練就一身好「炒」功,之前其實交了不少學費。當中,跌得最痛的一次,是意馬國際(00585)。「當時還是記者的我,看了一次《阿童木》試片,心想其票房應該不錯,一口氣把全副身家的三分之二買入該股,但上映後口碑平平,股價直插。



一度閃過借孖展溝貨的念頭,幸好最後懸崖勒馬了。」說時似乎仍然猶有餘悸。在多次碰釘以後,他對自己發誓,以後不會沾手沒有實業的公司。



至於今年部署,他亦相當保守:「從來股市都是賭預期,但現在市場充斥不明朗,根本沒有預期可言。早於三月已沽出大部分股票,可謂無贏無輸的離場。目前手持七成現金,打算現價逐步增持黃金,或者買個車位收租,等到明年初才敢大膽入市啦!始終覺得第四季或會受末世論影響,我雖不信末世,但不能忽略太陽粒子可能會影響電子通訊設備,因而動搖市場信心的風險。」



不過,這並不代表這位「財子」沒得炒。正如他的新書,便以「炒作無」為主題,教人另類炒賣。「年初眼見大家炒中銀紀念鈔炒得興起,我平時又會炒波鞋、模型等,加上今年市場充斥不明朗,股市較淡靜,故五個月前開始執筆,寫一些另類投資之道,預計下個月出版。」他一臉興奮的說。

正義的「炒」

有人認為,炒作乃是歪風,蒙為亮卻說「炒是一種公民抗命的意識形態」。他解釋,這是曾志豪為他寫序的內容:「因為政府提供不到我們所需,有些人便要以炒賣賺錢維生。其實,只要炒得有原則,不做作奸犯科的買賣,如我一定不會炒黃牛飛,也不會炒奶粉,因為BB沒有奶粉食很可憐,炒也可以是一項很正義的投資!」「只要小心觀察,我們身邊有很多東西可以炒,如名牌錶、名牌袋,以及一些限量及特別版商品等。明知有升值潛力,問題是你夠不夠資金炒,以及你會不會行動去炒。」他一針見血的道。



為了增加勝算,蒙為亮坦言,選擇炒賣品時,賣家市場不應只聚焦內地那般狹隘,「最好選擇具普世價值的東西,不受地域限制。舉個例子,喜歡籃球的美國人或香港人,都可以喜歡Jordan,所以Jordan系列的波鞋極具投資價值。」



事實上,他的炒賣史也頗輝煌,就如之前花了一千四百九十九元,購入一對Nike Air Jordan 11復刻版波鞋,轉手便賺了逾一千元,「最重要是我曾經擁有過它,而買家買到心頭好之餘,我又賺得開心,那有何不妥呢?」至於其另一心頭好——Hot Toys figures,也為他帶來不俗收入,早前花了一千五百元買了個Ironman,不消一個月,便以高一倍價錢賣出。際此現今波動市況,難怪他忍不住賣花讚花:「這比炒股更好賺!」



達人金句:只要炒得有原則,炒也可以是很正義的投資!





回頂頁
64 : ec_yk(1014)@2012-06-30 23:21:38





追綜半新股

三大疑團未解決 東吳水泥要解釋

撰文:潘安 圖片:攝影部 美術:何智棟



財經雜誌封面王后劉央,受基金回報激跌,以及受言論與行動不一致的醜聞困擾,早前已敗走香江。正當市場以為劉央潛心修行之際,劉央突然在東吳水泥(00695)掛牌當日,以1.1元掃入大約4,500萬股,持股量由零激增至8.99%,消息公布後,東吳股價爆升三成。明明劉央已是投資界的「負商譽」,何以其入股卻成為股價爆升原因?



業務主要在江蘇省、浙江省及上海市的東吳水泥(00695),是一家水泥及熟料生產商,其收入超過99%來自銷售水泥。集團除了自家擁有生產設施之外,亦在廠房附近擁有一個每日水路運輸吞吐量約1萬噸的碼頭,此碼頭可將原材料及水泥運出。由於碼頭位於流經江蘇省、上海市及浙江省共15個縣鎮的太浦河河岸,因此,集團大部分產品均由水路運送,以運輸成本而言,海運較陸運為低。

至於東吳的主要水泥產品,分別為PO 42.5及PC 32.5水泥,兩者於去年同樣升至近年高位,分別達到每噸約358.7元及302.4元人民幣,從其招股書可見,集團過去三年的收入及毛利率均持續攀升。然而好景不常,集團於今年招股時披露,由於受到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加上物業開發及基建設施建設的步伐減慢,導致市場對水泥需求下降。從年初至4月底止,集團的水泥售格較去年底下跌逾一成,而水泥及熟料分部毛利率亦分別大跌至10.4%及負7.5%,集團更預期,2012年度的純利及毛利率未必能維持增長。

上市前豪派股息

業務前景已經不太理想,其他地方亦同樣令人擔憂。東吳是次招股安排,乃發行1.25億股,其中四成為舊股,該批舊股來自集團第二大股東兼執董金春根出售5,000萬股。正因如此,金春根的持股量於上市後,由原來的30%,攤薄至現時的13.1%或6,550萬股。疑團一,股東出售舊股,本身已被視為看淡公司前景,遂藉機出貨套現的利淡消息,奇上加奇的是,根據聯交所股權披露顯示,金春根同時持有1.35%或675萬股淡倉股分。



疑團二,根據招股書顯示,東吳並未有提及上市後的派息安排,但招股書卻同時披露,於2011年,東吳曾三次向股東派息,派息金額合共超過1.2億元人民幣,與今次集資額1.375億港元相若。筆者不明白,有集資需要發展業務的企業,為何不保留資金發展,卻豪派三次股息?分明就是將上市集資的資金,填補公司派息後的空虛。

劉央增持疑點多

疑團三,根據聯交所權益披露資料顯示,劉央於6月13日,即東吳水泥正式上市當日,於場內以平均價每股1.1元,購入4,496萬股,涉及資金約4,945.6萬元,持股量由零增至8.99%。



按彭博資訊顯示,東吳水泥上市當日,全日成交量才2,334.8萬股,假設當日全日只得劉央在場內掃貨,亦不可能在一日內買齊4,496萬股,而且,當日該股的高低位為1.11元及1.17元,劉央是如何從場內以1.1元買入逾4,000萬股呢?



筆者問過一位年資逾三十年的資深經紀,但凡場內交易股分均需上板;如場外交易者,則買賣雙方只需到稅局打印花稅,股分即可轉讓而毋須上板,此途徑屬於場外私人轉讓(Private Transfer)。到底劉央是申報時誤將「場外」當「場內」,還是有其他因素導致增持股分高於該股票的整日成交,看來劉央、東吳水泥及港交所(00388)有必要向公眾解釋。



事實上,細看東吳招股書只會愈來愈無癮。集團執董兼董事長謝鶯霞,以及另一位執董楊斌,分別於2008年及2010年入職,之前工作是銀行及投資控股公司,相反在加盟東吳前,沒有任何水泥相關工作經驗。



至於行政總裁金春根,則負責公司營運,據招股文件披露,於1995至2005年間,金氏於吳江遠通公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出任總經理,參與收費高速公路運營、道路之維護及翻新,由於當中涉及大量使用水泥,所以累積有關水泥的特定知識及經驗。換言之,金春根之前的工作跟水泥行業無關。三大疑團未解決,三位管理層無經驗,請給我一個買入東吳水泥的理由。



半新股睇真D

‧股分:東吳水泥(00695)

‧上市價:1.1元

‧上市日期:2012年6月13日

‧保薦人:國泰君安

‧炒作前景:上市前派錢,相當於上市集資額,劉央增持為集團帶來負商譽,難被看好





回頂頁
65 : GS(14)@2012-07-07 14:04:03

本期需要的文章
CEO專訪: 劉大貝 笑看人生
上市公司專訪: 中國鐵聯傳媒 以餐廳手機程式引發廣告革命
66 : Hierro(1191)@2012-07-07 14:07:28

本期需要文章:

泰盛控股有力短炒

垃圾股之我見

謝謝啊!
67 : GS(14)@2012-07-07 14:12:29

垃圾股之我見,你睇下就知...無野睇的

泰盛控股那篇幾好笑
68 : ec_yk(1014)@2012-07-07 19:25:24






CEO專訪

劉大貝 笑看人生

撰文:鄭敏琴  攝影:李嘉羲 場地提供:王子飯店 美術:陳國威



常聽說山東人豪邁熱情,不拘小節,終於在首都創投(02324)主席劉大貝身上得到印證。在台灣出生,成長於台灣,卻與香港結下不解緣,經常來往於兩岸,本已打算在60歲之年退休,但抵不住公司管理層的邀請,繼續將自己多年的金融經驗傳授。



劉大貝忙碌的程度,可以是昨天在台灣,今天在香港,而明天則去河南,要把握機會與他談天,真的要碰碰運氣。



這麼忙,緣於他身兼多職,是香港上市公司主席,也活躍於台灣工商界,又在大學兼任副教授。「雖然私人時間並不多,但我卻十分懂得釋放壓力,倒頭即大睡,從來未試過失眠。」笑意盈盈的他,養生之道就是忙!

香港自主 更勝台灣

劉大貝在2004年來港,出任京華山一的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看盡財經界的變遷。「2007年8月中某天,指一開市便急跌,在下午3時,更跌了1,200點,當人心惶惶之際,指突然反彈,收市時只跌了200點左右,出現這V型反彈,是內地傳出港股直通車計畫,於是指由當時的2萬點左右,一直攀升至11月的33,000點,直至溫家寶總理說沒有任何相關措施推出,便轉升為跌。從這方面來看,香港股市的自由度確實比台灣更大呢!」相反,台灣絕對不會有這些經歷,台灣股市漲停有序,不能超過7%,若過了這規定,必須停板,單是這樣,香港經濟的自由度已較台灣高。



所以,他十分喜歡在香港的挑戰。在財經界的28年,除曾擔任京華山一證券(香港)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外,也是建華投資等多家企業的CEO和董事,經過他的整頓,令不少企業起死回生。



「當時需要為公司紓困,銀行團便派我去擔任董事長,整頓業務。一年多後,公司便扭虧為盈了。」他所指的公司,是台灣的東展興業,業務為生產石化原料PAT(純對苯二甲酸,可製成聚酯纖維,用於紡織業)。2000年申請紓困,由銀行團接管。作為銀行團代表的劉大貝上任以後,積極進行內部組織改造及精簡計畫,於是穩定了營運、提高了生產及令人事簡化。



在2001年度,東展營業淨利3.95億元新台幣,每股稅後盈利0.03元新台幣,與前年度每股虧損3.52元新台幣相比,可謂扭轉劣勢。於是銀行團提前解除了對東展的現金監控,成為東帝士關系企業中第一個擺脫紓困的企業。

新人事 新作風

剛上任只有短短四個月的劉大貝,便決定將首都創投轉型為機構模式的天使基金投資公司(angel investment),將在中國成立業務,迎接天使投資業務機構化年代的來臨。



「其實天使投資在美、台發展成熟,但在中國市場則只屬起步階段。經過企業管治改善的首都創投,未來將會集中於大中華地區,尋找網絡、科技,包括資訊科技及具備創新價值的項目(即TMT類公司),並且以民營企業為投資對象。」



事實上,機構化天使投資比傳統天使投資更為規範化,擁有不同行業的專才及豐富資源,可以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專業意見及協助,令企業營運健康發展,減低天使投資的風險。目前中國政府也推出了基金投放及所得稅優惠等政策來支持創新企業與其投資者。他稱,企業在內地上市道路漫長,但通過機構化天使投資,為企業架構及業務在創業初期進行規範,並套用外資架構整理業務、稅務調整,日後便可帶領企業在中國以外地區上市。



早前,他便參與了天使論壇,集合創業投資基金、私募基金及風險基金,尋求投資機會,並且相應成立種子基金配合。新的機構性天使基金規模視乎投資項目而定,可以數百萬至千萬元計。基會日後會參與所投資項目的管理,旨在培育企業成長,增大投資機會。若能夠成功上市,他預期有關投資項目可以取得數倍回報。



目前中國有規模的天使投資僅有20家左右,還處在萌芽期。與以個人行為為主的傳統天使投資相比,機構化天使投資在中國發展剛起步,但會是大勢所趨。本次論壇旨在借助機構化天使投資的力量,推動中國創業浪潮,為高科技產業提供全新的天使投資管道,推動其發展。

實地視察 減低風險

對小股民來說,首都創投的業務未免過於深奧,劉大貝也笑言,擔心股民未必能完全明白,所以,公司要更嚴格地慎選項目。「在投資之前,專業隊伍會實地視察有關公司,觀察有關項目的運作,以及公司高層質素;在賬目方面,會留意有關公司的存貨流轉是否暢順、應收賬會否突然大幅增加、毛利率會否大幅高於市場同業,以及債項的披露是否足夠。」



具有濃厚台資背景的劉大貝,被問及會否為公司引進更多台灣資金,他表示有這個可能,因台灣投資者對中國的公司相當有興趣。首都創投未來會集中投資於股票,至於本港的地產項目,則因為政策上或有不明朗,故暫不會考慮。他強調,兩岸三地對樓市也有壓抑的意向,例如內地表示決心調控內地房價,台灣方面也有意開徵豪宅稅,顯示大中華地區的樓市,有逐步走向調整的趨勢。



對比其他機構投資者,劉大貝尤其喜歡在受惠政策的行業中尋寶。他看好十二五規畫扶持的新能源,認為綠色低污染是未來的主流,雖然培育期較長,但是前景優秀。他也正在挑選一些新能源項目,希望在2至5年的投資期後獲利出場。「好項目如大海撈針,十個中有一個成功已不錯了。」



Profile

學歷: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博士研究

‧美國萊佛大學公共管理博士

‧美國南加州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曾擔任職位

‧京華山一証券(香港)公司CEO

‧建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國民黨投資事業管委會執行秘書

‧銘傳大學系主任、副教授

‧台北市慈愛獅子會會長

‧中國國民黨第十六全、第十七全中央委員

現職

‧首都創投(02324)主席

‧香港台灣商貿合作委員會委員

‧香港台灣工商協會副會長

‧費景漢文教基金會董事

‧銘傳大學EMBA班兼副教授

獎項:

‧1997年奪得台灣傑出企業領導人金峰獎

‧2008年獲選為中國「中華十大財智人物」最佳誠信獎



首都創投

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21章上市的投資公司,主要投資上市或非上市公司,並從事創業融資業務,該公司亦擬投資中央積極推動的行業,包括天然資源和環保能源相關項目。未來以發展機構性天使基金業務為主,冀參與管理所投資的初始企業,在爭取回報時,減低投資風險。目前持股較多的股權資產包括仁智國際(08082)及中國北方金業。
69 : ec_yk(1014)@2012-07-07 19:27:26






上市公司專訪

中國鐵聯傳媒 以餐廳手機程式引發廣告革命

撰文:吳嘉妍  攝影:徐煥傑 美術:何智棟



大家有沒有想過到餐廳用膳,只要利用智能電話,在餐廳的自家app 「click 一click」,它便會展示餐廳的最新餐牌及最新優惠,最重要是餐廳的訂位情況都一目了然。



又或者,大家有沒有想過,有最新優惠時,不用再從銀包千辛萬苦找出會員卡「儲印仔」,亦不用再於報章雜誌剪下優惠券,只需「click 一click」,甚麼都傳到你的手機內。



有時生活就是這麼簡單!



中國鐵聯傳媒(00745)於最新首季收入勁蝕4,115萬,數字同比大跌91%,因主營業務如樓宇翻新與電視廣告收入銳減。集團主席許智勇說:「未來會淡出樓宇翻新及興建業務,手上之工程大都是去年未完成的合約,至於另一電視廣告業務將會保留。」集團主要於內地火車站設置電視機播放廣告,未來仍會繼續選定車站擴張,除火車站外,集團亦會與其他單位洽談合作。



「現時廣告業務不再局限平面與多媒體,新媒體可以說是新趨勢。公司由於已有電視廣告經驗,所以轉型從事手機廣告,問題應該不大。」集團今年3月斥6.9億元購入一電話應用程式(mobile app)發展商「FignerAD」,它為特定餐廳設計其自家app,收費為每月1,000至5,000元。FignerAD 行政總裁陳成(Billy)指:「FignerAD有別於其他app只供用家平日消閒玩樂,瀏覽資訊,它是一個為中小企公司(尤其餐廳食肆)度身訂造的app,將B2B(Business-to-Business)服務應用於FigerAD 上。」與其說是B2B,不如說它是一個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平台更貼切。



客戶關係管理顧名思義,FigneAD不只是單單為顧客開設一個app,服務將是以一條龍形式提供,並為餐廳與顧客維持一個長期關係。「我們由前期籌畫、製造設計再加上I.T support、到後期提供意見及支緩,在推出app之後,我們還會確保該餐廳的app每日有一定的人數下載。」

中小型餐廳 靠數碼化突圍

由於本港近7成食肆均是中小型餐廳,每日都有大量人流,但很多時餐廳不懂得怎樣儲存該批客戶的資料。有別於大型連鎖餐廳,他們由於分店眾多,所以刊登於報紙雜誌之「買滿30元減5元,買套餐加送可樂」等小優惠,用家都很樂意會剪下,並到分店使用。但由於本港租金、人工等成本較高,很多中小型餐廳已再沒有額外資源投放於廣告,未能與大餐廳競爭。因此將優惠數碼化並置於網上平台、以較少成本但換取更大接觸面,似乎是中小型餐廳的一條新出路。



而對客人而言,優惠數碼化亦令生活變得更方便。以往若果你是某一間餐廳之忠實粉絲,便可入會登記成為會員,擁有一張又一張之會員卡,往後餐廳有任何最新食品優惠,儲積分,都會第一時間收到通知。但時至今日,幾乎每個人手上都擁有一部智能手機,那些藏於你銀包深處的會員卡或者已再無用武之處。



現時於本港,食客如果想搜尋一間心儀食肆的話,大多人都二話不說,即時想起開飯喇!(openrice.com),但現時的FignerAD跟openrice有甚麼分別?而且是次收購價為6.9億元,絕對不是一個低價,對此,許智勇作了一個比喻。「openrice只是黃頁,FignerAD是收費廣告,兩者定位完全不同,所以不能作比較。FignerAD是有目標性吸納長期餐廳支持客,而不是像openrice讓你試新餐廳。」



許智勇承認,業務是較新,但他認為:「正正是這樣,市場上仍未出現任何競爭對手。再者,當日後業務模式是可行的話,未來只會不斷有更多餐廳加入,誘發群體效應,好像你不加入就蝕底了。」他又指,至少於未來3年,市場仍有龐大增長,再加上即使餐飲業終有一日飽和,但FignerAD亦可擴展至如零售等層面,所以起碼10年內,不會出現此問題。

與團購網合作 雙贏局面

由於FignerAD公司CEO同為本港團購網Babybamboo之負責人,因此Babybamboo擁有之客戶庫將能轉介予FignerAD。「在餐廳上載其優惠到Babybamboo時,Babybamboo團隊會順勢介紹餐廳買入FignerAD服務,趁團購的爆炸力,再進一步留住客人。」



Billy提出,FignerAD好處是,相對於報章雜誌登廣告,食肆很難統計實質使用該一次性之客戶有多少,所以很難計算出登廣告所回收到之成本效益。「只有很少公司會拒絕,更多的是要求如簽長約以換取更平收費。現時FignerAD服務經營了兩個多月,已有一百多間餐廳參與。許智勇更預期到今年年尾,將有近300間餐廳成為其屬下會員;在用家數量上,已有約8萬多人下載FignerAD旗下餐廳的app,當然亦有12%人取消了此app,但隨FignerAD往後發展,下載速度將以倍數上升。」另外,集團亦決定,待本港業務穩定後,未來亦不排除以相同模式進軍內地。與本港相近,但就於單一賣廣告層面上,與一些內地大型網上供應商合作,創出一些另類經營模式。
70 : ec_yk(1014)@2012-07-07 19:29:06




炒股革命陣線

垃圾股之我見

方情

典型70後,工作至上。雖然沒有全情投入股場中,但也經歷過大大小小的無情股災,仍然期望有天能參透投資玄機。



燊少

文少燊、股票人

工作時專心炒股,閒時愛做背包俠,環遊各地到處考察,擅炒二、三線細價股!



最近坊間有報章專訪股壇老行尊蔡太,她慨嘆目前形勢仍然不樂觀,千萬不要借錢炒股。她自言年初時已將「垃圾股」盡沽,只保留數隻大藍籌,對待股票,最好「要識放手」。



方情現時手上已沒有「垃圾股」,但是否已懂得放手,仍有斟酌餘地。當然,經歷過「垃圾股」之痛,確實在買賣上比以前更灑脫,不再埋怨早沽或遲買,只會讚自己懂判斷。



說起「垃圾股」,方情記起中證監發言人於CEPA9會上稱,正研究下調來港上市企業資產值要求,以支持更多內地中小企業來港上市,豈不變相製造更多「垃圾股」?



理由是可以來港上市的大型企業已上得「七七八八」,所以係時候支持一些業務表現不錯的中小型企業來港集資,故此有必要下調資產淨值最低要求,而現時來港上市企業資產淨值最低要求為4億元人民幣。



其實過去一年,港股已被內地中小型民企弄得「烏煙瘴氣」,若果再降低來港上市門檻,恐怕再來一次「民企風暴」,屆時不知又有幾多小股民糟糕。



有報章甚至形容香港是垃圾股堆填區,未知是否貼切,但肯定距離不遠矣!4億元人民幣的市值,根本比比皆是,若然要比4億元人民幣更低,相信很多沒有實力的公司都可以假借上市之名,混水摸魚了。2012年過了半年,表面上指上升3%,但半新垃圾股股價下跌30%至50%卻是隨處可見。

要成為成熟的股民,買「垃圾股」會是很好的學習機會,方情一早已遠離「垃圾股」,但也像情侶分手般,至今仍隱隱作痛,每當看到有關「垃圾股」的新聞,不其然想起當初的傻勁,誤以為公司總有出頭天。



其實直到現在,該「垃圾股」仍然間中以利好消息誘騙散戶,說到底,散戶又怎能勝得過莊家?



今週決定先沽出歐舒丹(00973),候回跌至18元再買入。另外,一直相信與女人有關的股分應當穩打穩紮,但胸圍生產商黛麗斯(00333)半年內兩度發出盈警,看來,歐債問題仍然是各公司的致命因素。



歐洲國家盃曲終人散,西班牙以大比數擊倒意大利成功「莊」,結局令不少球迷感到意外。西班牙足球步入黃金時代,如該國能在處理金融危機上,同樣具備西班牙國家隊的機動與智慧,相信歐債危機定能早日化解。說實話,歐債問題議而不決,股市難有翻身一日。有「潮州鐵觀音」之稱的蔡陳葆心最近表明,已盡沽手上的垃圾股。回想燊少買入垃圾股的經驗,可謂多不勝數,當中要數近年熱炒股分東岳(00189)。



東岳於2007年12月招股,燊少在招股前閱讀過招股書,知道東岳的業務是生產冷氣機製冷劑,因此深信,只要世界上沒有其他機器能取代冷氣機,東岳肯定不愁生意。除此之外,當時正值IPO熱潮,新股市場「即抽即獎」,因此入飛抽新股,結果獲分派一手合共1,000股。上市後,東岳大部分時間潛水,即使業績亮麗,股價卻毫無反應(他媽的!)。持貨逾兩年半後,東岳終於在2010年中重上水面,於是以近乎平手的價格沽貨。



往後的故事不用多作解釋了,燊少沽貨後,東岳即時被捧為「新材料概念股」,股價由2元一直炒至2011年高位約9.1元,短短一年升了3.5倍。股壇中有句說話,叫「無莊不成股」,養精蓄銳做了三年垃圾股,結果一年內由山雞變鳳凰,這是命、也是運!回望本欄投資組合,不難發現部分看似是「垃圾股」的股分,其實每隻皆有其特色,如華彩控股(08161)具備內地福彩概念、太陽國際(08029)炒其轉主板,愛股弘海(00065)更不用多講,獲得專利的提質煤技術,本應可大炒特炒,惟從整體大市成交金額可見,根本無基金敢入場買貨,愛股也無力發圍。有見及此,燊少決定,如弘海能重上1.3元水平,立即平倉離場。
71 : ec_yk(1014)@2012-07-07 19:30:52




異動傳聞

泰盛國際有力短炒

撰文:文少燊 美術:李奧



有傳聞指出,泰盛國際(08103)獲得深圳「福脈通科技有限公司」的移動終端器代理分銷權,並將會引入香港市場。據了解,該系統屬於隨身POS機,採用DC雙向通信技術及六通道硬體加密技術,面積只有四分一張信用卡,可將其插入智能手機內,手機隨即化身成一個移動刷卡系統。



該技術相當於將一部手機進化成一張信用卡或EPS,可用作收款、購物及訂票等金融、移動增值及預付擔保服務等。此技術雖於海外流行,惟香港尚未有此服務,估計泰盛有力短炒一浸。泰盛股價於7月3日早段突然抽升逾15%,估計有春江鴨偷步入市,股友不妨小注吼入,博其重上50天線約0.22元。



中民控股(00681)最近公布業績,截至今年3月底止全年收入增長31%至11.2億元,純利勁升6倍至3.05億元。中民主要業務為管道燃氣,燃氣銷售量達2.65億立方米。除此之外,集團尚有液化石油氣業務及彩票業務,有望成為今年收入爆升的黑馬。中民股價於0.158元至0.177元之間橫行整固,首站上望0.2元。



鳳凰衛視(02008)於7月3日見異動,單日成交金額達2,196萬元,較上週五(6月29日)全日成交高出逾倍。鳳凰衛視於6月19日披露,仍在考慮將鳳凰都市傳媒科技於內地從事戶外媒體業務之附屬公司分拆,並於中國證交所獨立上市。技術上,6月18日急升高見2.48元後回落,其後形成對稱三角形,高位暫見2.5元,觸及100天線。9天RSI升至70,初見超買。



人和商業突遭降級

內地地下商城開發商人和商業(01387)被國際評級機構標普,下調其長期企業信用評級,從「 B」下調至「 B-」,展望為負面。標普指,未來6至12個月內人和的物業銷售仍可能維持低迷,應收賬款的收回情況可能比標普預期的低很多。標普信用分析師陸楓表示,集團存在大額建設應付款,及較大規模需支付的債務利息和本金以及運營支出。



標普又稱,若人和物業銷售和應收賬款回收情況好於標普的預期;且資產出售和獲得外部融資,包括資本注入,標普可能將其展望調整至穩定。若2012年的物業銷售高於20億元,未來12個月流動性資源覆蓋流動性需求的比率約為1倍,可能暗示流動性改善。



鴻寶資源(01131)於印尼經營 SEM煤礦,其第三條生產線已投產,故管理層對今年產能提升至200萬至250萬噸充滿信心,並指公司現時產能的瓶頸位是運輸問題。為達到2014年產能升至600萬噸的目標,首要目標是加強及鞏固現有的41公里泥路,藉以將道路日處理量由8,000噸提高至1.2萬噸,屆時每噸運輸成本便可節省5至6美元。



碧桂園(02007)上半年銷售金額約173.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跌19.3%,只完成全年目標430億元的40.3%。但瑞銀研究報告指,碧桂園將於下半年推出多個新盤,相信每月銷售表現將繼續改善,成為股價的催化劑。該行將碧桂園投資評級由「中性」上調至「買入」,目標價亦由3.5港元調升至3.73港元。
72 : GS(14)@2012-08-19 11:07:05

求文
[青木堂] + [雲卷雲抒]
[一點成金] + [公關人語]
財經八一八: 「金融財俊」風光不再

CEO專訪: 奚玉 尋找失落幸福感
上市公司專訪: 擺脫概念股污名 新時代能源 實事求是
達人理財: 80後 無殼蝸牛 先買車位
資本猛料: 黃永幟 孤注一擲 見招拆招
73 : ec_yk(1014)@2012-08-19 12:39:09



[青木堂] + [雲卷雲抒]





[青木堂] : 小錯誤引起的大風波

‧有時出現一些小錯誤,可能會帶來很嚴重的後果。

‧做財經公關的,更要打醒十二分精神,避免出錯而令到上市公司及公眾蒙受不必要之損失。



業績公布高峰期又到了,無論是各大上市公司、財經公關、報章雜誌記者及其他相關行業工作之人士,最近一定忙得喘不過氣。例如做財經公關的,既要聯絡酒店Book場開業績發布會,又要聯絡記者及投資者出席,還有需要跟進其他所有大小事項,真是少點精神都未必撐得住。一不留神可能隨時犯下錯誤,嚴重者後果可能不堪設想,所以我們做每件事都會打醒十二分精神。



不過,有時聖人都會犯錯,更何況是我們這些平常人呢?就好像之前中央電視台報導有關劉翔受傷做手術後的新聞,「欄王」明明是右腳受傷,但在電視機畫面裡看到的竟然變成了左腳受傷,令人感到嘖嘖稱奇。據之後了解,原來是因為電視台為了畫面美觀問題,希望能夠達成一定程度的對稱及令到圖片跟主播的位置達致平衡所作出的美術效果。像這種鏡像處理的技術在他們日常工作上是非常普遍,但想不到是他們沒有把觀眾最關注的重點放回最前線,而其他部門亦看漏了眼就讓報導見街了,引發出軒然大波,令到更多質疑劉翔的陰謀論出現。



而在前幾天,一間上市公司突然宣布停牌,原因是其中期業績在未經公司授權下在港交所網站上洩漏,初步調查是因為印刷商方面可能受到黑客入侵而導致事件發生,雖然暫時不能證實是哪一方的錯,但畢竟已經為外界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揣測,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公司股價。所以大家千萬不要睇小任何一個小錯誤,而且俗語有云「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尤其是做財經公關的就一定更加要事事小心及細心,要避免犯錯而令到上市公司及公眾蒙受不必要之損失。



[雲卷雲抒]: 喚醒Esprit睡美人之吻

‧「垂死掙扎」應該是Esprit這些年的「主業」。

‧香港的潮流,日系還是賺錢的主流。

「垂死掙扎」應該是思捷Esprit(00330)這些年的「主業」。從「喚醒Esprit睡美人之吻」的轉型計畫到今天的轉換舵手,每次都給予股民無限希望。當然今次Esprit終極一變,請來曾任國際時裝大品牌ZARA管理層的Jose Manuel Martinez Guiterrez任CEO的消息,給予股民相當大的憧憬,前車可鑑,股民當然希望Martinez可以將Esprit變成另一個ZARA,業績得以扶搖直上,股價再次翻身。



Martinez能否點石成金,大家還在觀望的階段,而本人近日開始進修時裝設計,剛好講及Esprit的興衰原因,倒可以給大家作一個參考。當年Esprit興起,主要是食正香港人(年輕人)「哈日」的心理,品牌一出給予大眾一個錯覺,Esprit是一個日本品牌,從而吸引大量的年輕支持者。加上品牌風格與日系同出一轍,當時在香港的日牌專門店又不多,一眾酷愛跟風的香港人自然將Esprit捧在手心。然而,近年Esprit早就與日本風相去甚遠,但又沒有參與近年大熱的韓風,反而走歐風路線。



當同業I.T.(00999)做日系時裝愈做愈強,連希慎廣場都要廣邀Deicy,Nine,Snidel等各大日牌進駐,由此可見,香港的潮流,日系還是賺錢的主流。
74 : ec_yk(1014)@2012-08-19 12:45:33



[一點成金] + [公關人語]





[一點成金] : 明天會(不會)更好?

‧發盈喜或盈警是需要妥善的安排和計畫,才能達到效果。

‧有時候看到盈警,並不代表明天一定會不好,股民應該瞭解細節再作行動!

近期頻頻看到許多公司發盈喜或盈警的通告,內容和時間都有不同。有公司選擇在公告業績前一週來發盈警,而公告頭也沒具體地說明數字。只說到業績比去年同期會大幅度(substantial)下跌。市場開盤第二天,股價就跌得一塌糊塗。



有些則選擇提前一個月來告訴股東和投資者,而內容也說的很細,解釋公司因為歐洲問題,影響了出口銷售,所以預計業績會受到百分之三十的下滑。但是公司保持樂觀,全年業績還是會比較穩定。公告之後,公司股價也下跌好幾個百分點,而且接下來的20幾天,都沒得翻身。究竟公司在考慮發盈喜或盈警的時候,是考慮到甚麼因素呢?那一種辦法最適合?



首先,我們得瞭解公司在發盈警時,得考慮到的一些因素。其中就包括了利潤波動多少才需要發通告。聯交所在這方面,並沒有明確的規定,責任在於公司得決定什麼是敏感型波動。但是審計師大多都估計,如果公司業務和之前市場所預計有三成差距,就應該有所行動。其次,公司也得考慮到應該提供多少資料給股東和投資者,才算合理並公開。



6月就有一家船務公司,太平洋航運(02343)公告了盈警,說是公司的某個投資虧損,須得承擔1.9億美金壞賬。股票開始就跌了一成,隨後幾個星期也沒得翻身。但當公司在8月份公告業績時,投資者瞭解公司管理層的舉動是謹慎而且保守的做法,股價立即回升,超過之前的股價。這是市場報答管理層對股民公開並坦白的溝通。所以有時候,看到盈警,並不代表明天一定會不好。股民朋友還是應該瞭解細節,再作行動!

[公關人語]: 最被誤解的行業

‧公關可以說是其中一種最不為人所瞭解,甚至是最被誤解的行業之一。

‧公關是作為企業的顧問,配合公司的策略與發展。



筆者最近完成了香港公關顧問公司協會的一份簡單問卷,面問到最希望協會可以為行業作出甚貢獻?本人回答是希望提高商界以及公眾對於公關行業的認識。



說實在,公關可以說是其中一種最不為人所瞭解,甚至是最被誤解的行業之一。警察、律師、醫生等等都是比較讓人容易明白的行業,甚至廣告業,一般都給人一種有創意、多姿多彩的行業!歸根究底,我認為都是因為不少電影電視都曾經以這些行業作為背景,筆者就從來沒有看過以公關公司作為背景的電影或電視!



筆者入行到現在,剛剛好十年,每當有親戚朋友問我從事甚職業,而我回答公關之後,有一半會直接問「公關是做甚的?」另外一半則會似懂非懂的問「啊,是不是搞活動的那種?」。剛入行的時候,筆者都會花一些時間去解釋公關工作不單純是籌備活動、做市場推廣,甚至賣廣告的,而是作為企業的顧問,配合公司的策略與發展,建議公司董事會在適當的時候、適當的媒介,發放適當的企業信息。不過,現在在一些社交場合的話,筆者一般都是順聽眾的理解程度介紹一下就作罷。筆者偶爾也會遇到一些沒有與公關公司有合作經驗的公司,在第一次會面的時候,他們對於公關服務通常會有這樣的提問:「你們可以guarantee我們公司一年會有多少篇媒體報導?」、「我們這一單新聞會在哪一版刊登,字數是多少?」,又或者有「我們要在報導刊登前審閱記者的稿」的要求!當遇到這種公司的時候,除了耐心解說之外,筆者會在想如果TVB下一個處境喜劇能以公關公司作為背景會有多好呢!
75 : ec_yk(1014)@2012-08-19 13:14:44




財經八一八

「金融財俊」風光不再

撰文:戴道鍾 美術:何智棟



香港除了地產以外,金融業乃是另一支柱,而隨早幾年花旗放水以後,股市曾經一陣起哄,從事金融業人士就被捧成「金融財俊」。不過,「財」俊與知名度又未必有必然關係。因此,不要以為每天出鏡、見報之一眾仁兄,一定非常「有米」,此等人士當中,部分因為早出道,確實累積到一定財富,卻未必達到「有米」地步;其他嘛,看官們的收入可能較之更高。



再說具體一點,以證券行的交易董事為例,一方面要肩負起被證監會遺責甚至釘牌之風險,另一方面又要應付客戶之投訴,在外資行可能有十萬、八萬元收入,甚或更多,但部分華資行出手可能只得二、三萬元,其餘則要靠自己搵客支持,即與一般證券經紀無異,依靠佣金收入。



只是,恃「金融財俊」之名,一般男生又較容易搭上女生,即使已婚,仍能引來飛來蜢。而那些「小三」,為了成為正室,都會扭盡六壬。君不見某「財俊」近年背妻偷食的新聞多的是?有說不少正是小三背後發功,報料讓事件曝光,使正室知難而退矣。其實,有時爭得到也未必好,聞說此類個案之中,亦有短期內又離婚者,即是小三與正室一樣,最終也是分手收場。



最慘的是,愛情失意之餘,回看現時局勢,事業都分分鐘一樣失意。據報今年單是上半年,全港就有十八家基金公司結業,當中更不乏管理以十億甚至百億元計資金者。奕豐金融編纂資料顯示,去年表現最佳之基金,回報率也僅得不足一成,第二第三位更只高於百分之二而已。長此下去,「金融財俊」可能絕跡「缸」湖矣。

吸毒主席 害人害己

「金融財俊」人財兩失都未算最慘情,有的一朝得志,語無論次不特止,還吸食毒品,更是神憎鬼厭。話說有位上市公司主席打拼多年,數年前將公司上市,可說飛上枝頭。可惜,變了鳳凰之後,此君卻未懂珍惜,還染上毒癮,荒廢正事,公司業績一落千丈不無原因也。



老戴聽聞,此君曾經向公司請假半年,相信是為了戒除毒癮,結果卻是失敗了之,且不知是否毒品上腦,更於公司向女員工毛手毛腳,惹來一身麻煩。據說有關公司管理層為免被這位大股東兼主席搞亂運作,會申請禁制令阻其回公司搞事。



禁制令一事孰真孰假,老戴未能求證,但有二五仔報料謂,此位吸毒主席甚喜炒股,但毒品上腦,判斷自然容易有誤,所以損手頻頻,最近還遭某證券行追數。填數與否尚未可知,只道該主席搬出一些家當上證券公司填數。人家並非從事典當生意,追孖展自然希望收現金,惟職員得知吸毒主席與公司大老闆相熟,也好生為難。

王「老」五索羅斯再婚

說完悲劇一樁,不如講單喜事醒一醒神——已屆杖朝之年「大鱷」索羅斯,去年才與巴西籍明星女友分手,近日又宣布結婚,締結第三段姻緣。離過兩次婚的索老,剛慶祝其八十二歲生日,同時宣布另一喜訊,就是明年將會迎娶年輕自己一半,只有四十歲的美日混血兒博爾頓民子(Tamiko Bolton)。



路邊社消息謂,博爾頓「搶得」索羅斯,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好似索羅斯前女友費雷拉(Adriana Ferreyr)去年就曾入稟,控告索羅斯違反承諾,並沒有將紐約曼哈頓一間公寓贈送之,反而送了給新歡博爾頓,費雷拉更指大鱷曾向她動粗,向他索償五千萬美元。



索老臨老再婚,大家最關心的,自然是家產如何分配。按照《福布斯》計算,索羅斯是美國第七大富豪,身家多達二百二十億美元。而之前的兩段婚姻,共為索羅斯帶來五名子女。其實,近幾年索羅斯已開始安排與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兒子Robert Soros及Jonathan Soros接手生意。去年又將旗下基金終止,以對基金形式營運,並轉為家族基金。

不過,其律師扎貝爾(William D. Zabel)已確認,索老會將大部分財產,捐給慈善機構。即使今次再婚,計畫都無改變。惟其如此,新任妻子日後生活也不會差到哪去。事關索羅斯有送豪宅的習慣,加上求婚鑽戒又用上奢華品牌Graff,看來博爾頓日後之生活,肯定不止無憂無慮般簡單。



誠品重金不重心

過去一週零售市場共有兩大盛事,就是台灣誠品及美國A&F登陸香江。上期八過後者,今期不如說說前者。誠品打「文化品味」之旗幟殺入香港,但老戴實在不敢苟同。橫看豎看,錢作怪也。



首先,誠品登陸希慎(00014)之新場,租金特平,呎租只為50元,僅及其他商舖的三分一價錢而已。而誠品之終極目標,乃是劍指內地市場。香港?踏腳石矣。至於包租公願意收取如斯筍價,則因誠品必可增加商場人流。所以,此次合作,可謂純粹出自商業決定。



況且,香港誠品之書價,竟以1港銀兌3台幣之匯率計算,即是貴過台灣誠品超過25%!比起很多樓上書店,以1兌4換算,更加是無得揮!這還不特止,書種亦非如台灣般多元化,很多台版政治書就欠奉,陳設又以「擺得幾多得幾多」為主,與本地書店無兩樣。



話說回頭,其實誠品早就變了質,成了「生活百貨」云云。老戴最近去過台北,區區一個西門町,已經有3間誠品之多;然而,當中只有1間闢了1層賣書,其餘統統皆是衣服鞋襪化妝品等,猶如一間普通百貨公司。所以說,文化品味不過是包裝罷了,做生意才是王道!





回頂頁
76 : ec_yk(1014)@2012-08-19 13:37:07






CEO專訪

奚玉 尋找失落幸福感

撰文:吳嘉妍 攝影:張文康 美術:陳國威



新宇國際(08068)主席奚玉說:「在理性與感性間,我會選擇感性。」



當不成醫生,沒有甚麼大不了,「人若太理性,會很痛苦。」



「新宇我絕不會傳到第二代,那怕是捐出去,都不會留給他們(孩子們)。」



奚總道:「年青人,順感覺去吧!」或許,就會找到最真的幸福感。



奚總指,公司其實並不是由他創立的,他只是新宇的白武士。「公司本來是經營塑料加工業務,01年出現債務危機後向我借貸,但最後仍是資不抵債。」奚玉就由債主變成股東,成為新宇國際的主席。



時也,命也!是命運要奚總接手這公司吧?「於70年代文革時,我剛考上大學,由於父母都是從醫,所以我立志要選醫科。」但天意弄人,當年是最後一年由政府中央分派學位,最後,奚總被派去毫不相關的化學系。「都是要接受的,當時你要表現很好,才有機會獲派學位,所以就只好讀下去。」由於正值文革時期,很多年青人被派到農村去,他亦在農村當過一年「赤腳醫生」──這總算是償了行醫的心願。



雖然奚總做不成醫生,但其弟弟反倒成了醫生。「弟弟比我小一年,那時剛剛恢復了考試制度,他可以選擇自己心儀科目,所以我就說這是命吧!就只是一年之隔,他現在於家鄉哈爾濱亦是頗有名的外科醫生呢!」行行出狀元,其實不論從事甚麼行業,只要踏實去做,都會做出成績。現在,奚總已是一間公司的主席。而且,新宇從事的兩大業務,亦可說是跟醫學扯上些微關係。



「在北大化學系畢業後,我曾在黑龍江省的環保研究院做研究員,隨後又到環保部的固體廢物部門工作,由於環保往往離不開化工,所以順理成章接手公司後,將其轉型從事環保廢物管理業務。公司在02年底跟政府借貸,於蘇州興建了一個新場(浙江新宇固廢處置中心),開始以自己專業管理公司。」



當時內地環保市場還不成熟,奚總指,新宇由02年投資,一直到06年才陸續有回報。直至07年,正式轉型環保業,並淡出模具業務。現時,內地環保業務主要分三大類——污水、廢氣與固體廢物。新宇涉及的,主要是固體醫療與工業廢物。「固體廢物主要分生活與工業固廢,目前內地做得最有規模的,是光大國際(00257),其主力發展範疇為生活垃圾發電;工業方面,危險廢物佔大多數。在內地,危險廢物主要分為47類,而公司領有牌照處理的則為22類,當中包括醫療廢物(HW類)。新宇在手機、車的鋰電池處理,以及放射性與爆炸性等危險廢物兩個範疇上,仍未領有牌照。前者,公司正在研究當中;後者由於危險性極高,並需要極高技術,目前全中國暫時只有兩間公司做到,因此新宇不打算進入此市場。」

內地醫廢處理概念仍落後

環保業務三大類中,新宇先於02年開始投資發展醫療廢物業務。剛巧03年沙士爆發,政府十分重視醫療廢物的處理。現時在江蘇13個地轄市中,新宇在鎮江、鹽城及泰洲3個市均設處理廠,並以獨家形式經營。「那時你要跟醫院收處理費,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認為,為何要付錢給人去處理垃圾?現時情況已逐步改善,政府在此範疇上,顯然是有加強力度去管制。」奚總舉了一個例子:「幾個月前,江蘇竟然仍有人『倒賣』醫療廢物,那些人把抽完血用的吸管(皮條),賣到一些偏遠落後地區。河南等地愛滋病盛行,除了賣血外,或多或少都與那些非法走私儀器有關。最後,這個案件十分轟動,十多個官員都被捉去問話。」



奚總坦言,政策難以推行,都是因為制度改革不多,相比其他歐美國家,仍有一大段距離。「內地醫院其實是兩難的,他們知道醫療廢物是危險廢物,但卻不願交處理費給處理商,而選擇私下賣給不法商人,是因為內地醫院制度仍未將處理費轉嫁在使用者(病人)身上。以香港為例,每個床位每天要收取8元作醫療廢物的處理費,歐美則是三十多元,但內地仍是按噸收費,所以醫院交得少,費用就付得少。一直到去年,政府終於落實床位收費政策,每個床位徵收1.5元,政策已是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公司亦擁有工業固體廢物業務,奚總慶幸自己「早了入行」。現時內地對環境保護比以前緊,現在投資環保差不多是02年公司花的成本近10倍。「以前公司註冊資本只約五百多萬,現在同一樣的設備註冊費,就已升至6,600萬,數目足足是當年的10倍。而且在設備建成後,由於環保部門電腦與公司電腦聯網,當局均能同步監測整個處理過程。民間對環保意識亦有見提升,「現在不時會看到新聞報導有關工人『圍廠』的消息,很多地方擬興建垃圾發電廠,但燃燒時會產生二噁英,市民亦肯站出來,反對興建該設施,保障自己權益。」

環保與經濟 兩難局面

同時,政府對環保業的管治能力亦有更高要求,如果以前沒有相關經驗的企業,將不獲入行。「外行人看這行業很易做,很賺錢;內行人看則是很賺錢,但很不容易做。」除了門檻提高,進入以後,政府還會對企業定時作突擊檢查,看有否違規。政府似乎很有決心對環保業實行監管,早前不斷提倡,要徵收環保稅,而收取的稅收會用來補貼環保回收商,金額為每年約10萬至60萬不等。但環保稅雖已出台多年,始終仍無法成事。



奚總說:「以現時經濟情況而言,更是困難,因為如果經濟不好,企業都盡量把廢棄物減少(報小數),根本不會交出來。總括來說,政府就是,經濟好的時候會緊一點,不好的時候,就鬆一鬆,作一些調整。」



由於病床是不能每年再增加,現在公司收取1.5元每張床的醫廢處理費,但發展始終會飽和,床位每年不可能會有近倍的增長;工業則不同,奚總形容「幾乎是今年投產,今年就有盈利。」江蘇區需要處理廢物7萬噸,公司現才處理到2萬噸,剩下的5萬噸,要擴大產能才能處理,但新宇正等待一個時機。



「目前內地有政策規定,企業每年處理能力如在1萬噸以下,廢物處理牌照會由省審批,但如果處理能力在1萬噸以上,牌照由環保部負責,當然相對程序會更多更繁複,省審批只需3個月,但環保部一年也恐怕不能成功。但此標準已沿用了十多年,現已不合時宜,因1萬噸實在是太低,現在政策有望於一年內放寬。在放寬後,公司便會立即提高產能。」在訪問中,奚總按序介紹內地每個環保範疇,再指出固體廢物在內地分多少類別,再概述每種業務在內地發展概況。由於奚總是哈爾濱人緣故,普通話甚普通的我,聽得比較吃力,但奚總總會把我聽不懂的名詞寫出來,就像一位很會說道理的老師,筆者上了一課寶貴的環保國情課。

幸福是一種感覺

奚總當年以優異成績被中央分派到北大唸化學,「我在求學時期,成績在班上是頭三名以內!」但對於子女,他反倒沒要求太高。他育有三子女,大兒子已出身,在美國金融機構任職,女兒明年將到英國讀書,幼子則在唸中二,「讀書的,考試拿70、80分就可以,不用每一次都滿分。工作呢?未來亦不會迫他們做甚麼了,但依然希望他們能成為專業人士。只要不做老闆就可以,老闆太辛苦了!沒當上老闆的就想當老闆,當了老闆才知辛苦!這間公司絕不會傳到第二代,甚至是捐出去,都不會留給他們。(孩子們)」



奚總認為,年青人要打好學業基礎,再經過後天努力,達到預期目標的話,就可以了。而且,年青人,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幸福感。「有些人有很多錢就覺得很幸福,但每個人對這東西的定義相異,那到底甚麼是幸福?說到底,大概是一種感覺。」



最後,奚總都沒有告訴我,他的幸福感是甚麼。我想,年屆五十有多的他,應是想退下來,與家人去旅遊,享受人生。而對二十有多的我而言,幸福感大概就是容祖兒「特別嘉賓」中的一句歌詞:「當我最快樂時替我高興,當我要放任時賜我反應」。可以找到一個懂你的人,大概這就是奚總所說的幸福感吧?
77 : ec_yk(1014)@2012-08-19 13:40:11





上市公司專訪

擺脫概念股污名 新時代能源 實事求是

撰文:陳景揚  攝影:徐煥傑 美術:陳國威



新時代能源(00166)前身為新時代集團,2009年改名之後,無論是業務以至管理層,統統來個大翻新。現時新時代能源大股東為新世界發展(00017)主席鄭裕彤,其侄兒鄭錦超及侄孫鄭明傑(Tommy),現時分別擔任新時代能源主席及行政總裁。Tommy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新時代能源實事求是,希望洗脫概念股污名。



新時代能源(00166)過去兩年甚少接觸媒體朋友,現時擔任新時代能源行政總裁的鄭明傑(Tommy)解釋,集團於2009年初的時候,才剛收購阿根廷北部油田特許權六成股權,緊接時間一直都在默默耕耘,「近期每個項目漸見成熟,因此多了接觸投資版及股評家。」Tommy指出,新時代能源現時主攻能源,上游項目包括油田及氣田的勘探及開發,地點分別在阿根廷及美國,最近亦公布,於內地江蘇省淮安市,開展下游業務,主要集中為液化天然氣(LNG)加氣站、工業區供氣及新農村集中供氣。

先從海外業務手,集團位於阿根廷北部的油田,於2009年5月正式注入上市公司,Tommy笑言,那時候尚未加入公司。他笑說,「那時候剛於當地投標,阿根廷政府要求我們需要負責某程度的勘探工作,過去兩年我們一直環繞政府的招標文件進行有關工程,主力做二維及三維勘探,到今年正式開始修井,目前已修復兩口井並已產油;預計今年下半年會再修復多一至兩口井,相信同樣可於今年內產油。」據Tommy提供的資料顯示,新時代於當地的兩塊油田Tartagal特許權區及與其臨近的Morillo特許權區,佔地總面積分別為7,065平方公里及3,518平方公里,即合共超過10萬平方公里,「總面積等於十個香港的大小,可想言知有多大。我要坐小型飛機才能在上空看完整個項目,就連機師也跟我開玩笑說:Mr. Cheng, this is your oil field。」

油氣田相當於十個香港

根據全球油氣顧問公司Netherland, Sewell and Associates, Inc.(NSAI)提供的獨立儲量報告,新時代能源持有權益的特許權區之非危險性總預計儲存量的預測至少達到1.445億桶石油及1.8兆立方呎天然氣。若然以現時紐約期油每桶約90美元計算,其未計開發成本的潛在價值,經已達到130億美元,折合港紙1,014億元。若然再計及新時代於當地的天然氣項目,其潛在收益可說是無可限量。Tommy透露,如果以自家器材勘探及開採,以鑽探深度為3,000米至4,000米計,每口井成本可控制在300萬美元以內;相反,若然租用外來設備,每口井的成本則可能達到500萬至600萬美元。



Tommy指出,能源公司的前期投資較大,是因為要先確定能源的所在地點,然後再逐部收窄範圍,才正式開始生產。「你試想像,十個香港那麼大,不會到處都有油,部分地方的油會較多,部分則較少,因此要逐步收窄範圍,然後再做重點勘探。」目前,Morillo特許權區已完成三維勘探,預計明年可在該區鑽探一至兩口井。事實上,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在新時代Morillo特許權區約兩公里以外,已完成勘探並開始鑽井,據阿根廷政府方面的數據顯示,Morillo特許權區地下的石油存量高達2億桶石油。

產油多寡視乎三大因素

心水清的讀者看到這,或許會存在一個問題:地底之下無分邊界,而新時代能源與Petrobras的勘探及鑽井卻在那麼近的距離,現時Petrobras已率先鑽井,會否將原本屬於新時代能源區域下的石油抽走?Tommy直言,地底之下無邊界,從地質結構層面理解,是絕對有可能,不過是否有能力抽走或抽乾對方的石油存量,Tommy直言「不太可能」!另一方面,Tommy解釋石油每日可供開採量,與地殼構造、地層組織以及地底壓力有直接關係,「每口井每日產油量的多寡,始終要鑽入地底之後,才有實際數據。」



目前為止,新能代能源除了在阿根廷Tartagal及Morillo擁有油氣田之外,未來將會在當地開展多四塊油氣田。Tommy解釋,由於阿根廷當地資源短缺,因此才會如此積極邀請投資者到當地開採及勘探,他坦言,「當地政府希望投資者做實事,能源開採後可供當地使用。」事實上,新時代能源預計,至2013年中,於阿根廷日均原油產量為500桶,如進度理想,至明年底日均產量應可提升至1,000桶。

美國投資回報1.6倍

從阿根廷「跳到」美國,Tommy不諱言,新時代能源於美國參與的能源項目,主要特色為風險低、成熟及投資額不大。就在專訪後數天,新時代能源便於8月8日公布,以300萬美元出售其位於德州東部的全部資產,同時以270萬美元向德州候斯頓市的上市石油及天然氣公司BCM Energy Inc.出售其位於路易斯安那州Caddo Parish地區的部分資產。

值得留意的是,新時代能源於2011年7月的時候,才以350萬美元購入上述全部資產,現時錄得570萬美元回報,投資回報高達1.6倍。現時集團位於路易斯安那州的餘下資產部分,於今年初已鑽探六口新淺油井,日均原油產量為14桶,集團預料今、明兩年會額外鑽探最少17口油井,料屆時日均產量可提升至80桶。



來到訪問尾聲,Tommy當然要update一下集團於內地最新發展情況。對於集團突然來一記回馬槍,走到江蘇省淮安市發展,Tommy澄清一點,集團並非突然做出這個決定,「公司研究到內地發展已經超過一年,基於年多之前要主力發展阿根廷項目,才不想讓資金分散,現時阿根廷方面已見初步成效,因此才回到內地投資。」題外話一則,近年不少上市公司轉型做資源股,「彤叔」旗下另一隻股分蒙古能源(00276)便是表表者之一。筆者直接了當問了一句,新時代能源會否只是另一隻概念十足,能力不足的「變形概念股」?Tommy笑了一笑,落落大方地說,「如果我們要吹捧自己的公司,兩年前剛開始進入阿根廷的時候就做了;你看看兩年後的今天,我們在阿根廷、美國及中國內地開始有收成的時候,才敢拿出來跟傳媒朋友分享。」在旁邊的同事聽了,不禁插口說,「Tommy在集團內從低做起,作風實事求是。」由此預期,新時代能源未來應該還有更多好消息公布,各位應多留意了!
78 : ec_yk(1014)@2012-08-19 13:41:49




達人理財

80後 無殼蝸牛 先買車位

撰文:陳佩兒 攝影:張文康、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美術:陳國威



樓價有升無跌,不少80後大嘆上車難。Mr. Steak Concept聯席董事李智豪(Andrew)同樣是一名80後,但卻不會因此憤世嫉俗或自怨自艾,反而另闢蹊徑先讓財富增值,就是買入車位,結果短短一年之內勁賺一倍。他認為,無論理財,還是事業,成功的秘訣在於,在保本下創新,勇於嘗試。



李智豪今年29歲,父母皆是banker,可謂出身銀行世家。在加拿大讀大學時,也是主修經濟。07年畢業後,順理成章加入銀行界,於投行工作,接觸不同投資產品。



跟很多80後一樣,他曾經熱衷炒股,不過並非一味跟隨「專家」貼士,而是利用自己學術的專業,在買賣股票前,自行分析公司的營運數據。只是,股票價格可升可跌,做足功課未必一定贏錢,都會損手爛腳。當中,買入經營地下商場的內房股人和商業(01387),就令他跌得極傷。最慘的是,股價愈跌,他就愈是溝淡,結果卻是愈溝愈跌,平均買入價為1元,比起現價仍然勁蝕超過六成,他慨嘆說,到現在還未止蝕,只好「放埋一邊,無眼睇」。

棄上車 買車位

經此一役,Andrew對炒股便怕怕了,認為風險極高,於是尋找一些以保本為先的低風險投資,最後相中了車位:「買樓收租很麻煩,單位內事無大小都要業主負責出錢修理,冷氣機、熱水爐,連爆水渠都關業主事,但車位出租就沒有這種麻煩。」



跟買樓一樣,車位的升值潛力,跟地區有密切關係。2010年Andrew首次買入的車位,位於杏花,正正是因為他眼見該區居民對車位的需求大,平均三至四個人爭一個車位,於是把心一橫,一鋪盡擲全副身家20萬元,再向銀行多借20萬元,以40萬元買下一個車位:「我覺得近年樓價的升幅太誇張了,叫年輕一輩怎樣上車?那不如把『彈藥』投資在細價一點的車位上。上車盤動輒都要200萬元,同樣價錢足夠買5個車位了!」初時以放租為主,Andrew笑言,回報率都有4厘左右,加上隨樓價上升,車位亦然升值,才不過一年後,Andrew便以80萬元賣出車位,短短時間積蓄便翻了一番。

保守中進取

Andrew坦言,現今80後往往被標籤為在溫室中長大,即使不博,也有三餐溫飽。但假如要為自己的資產增值,就要「保守中進取」,即是在保本的前提下,也要作出大膽嘗試。這聽起來好像有點兒矛盾,但Andrew認為,卻是最佳的理財方法。正如當大部分人只眼看樓市升值潛力高,但事實上,他認為,樓價已處於高位,風險大,值博率不高,於是轉向車位投資︰「我記得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說過︰投資是把資金放在時機上,如果買錯了時機,未來20、30年都可能回不到本。」



他直言,未來都會繼續買車位投資,但他認為,現時杏花一帶的車位價格已相當高,高追風險相對高,所以正物色其他地區有升值潛力的車位,例如魚涌。事關他看準魚涌一帶商業大廈林立,不論是上班一族,還是附近的居民,對車位有一定需求。



Andrew指出,其心得不但可運用在理財上,套用在事業上一樣奏效。正如他經歷過2008年金融海嘯,眼見擁有156年基業的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都瞬間被摧毀,有感從事金融業的風險相當高,於是,09年在世叔伯的介紹下,鼓起勇氣由大起大落的金融界,轉投相對地穩陣的飲食界,在本港著名西餐廳Mr. Steak工作。



他笑言,雖然他的職銜是聯席董事,但工作一點也不輕鬆,特別是自己是「外行人」,困難比想像中多得多。他做過不同崗位,包括採購部、餐飲部,以及辦公室。摸熟摸透行業運作以後,他才提出改革創新——餐廳定位不清晰,各分店沒有連貫性,於是統一所有分店的餐牌格式。



達人金句

「年青人要進取,勇於嘗試,但大前提是要保本,保障自己。」
79 : ec_yk(1014)@2012-08-19 13:44:19






資本猛料

黃永幟 孤注一擲 見招拆招

撰文:Kayee Yan  攝影:Eddie Chan 美術:陳洛



人生要經歷過起跌才活得精彩,人稱「幟哥」的黃永幟,從事飲食業超過30年,是香港十大名廚之一。年輕時已歷盡人生的低潮,其後醒覺憑「博一鋪」之勇,放棄幾百萬年薪,開設龍皇酒家,創立自己飲食王國。他坦言飲食業生意難做,更直言看不通未來前景,惟有靠個人名氣、食品質素及自設海外供應鏈,才有機會在餐飲市場中站穩陣腳。



採訪當日剛刮完十號風球不久,記者見到幟哥一臉倦容,原來他剛從上海返港,整天也要與業界開會,千辛萬苦才騰出一個空檔接受訪問。



「現時正在上海籌備開設第二間分店,忙得不可開交,在內地開店拓展業務,有好多政府部門手續要處理,我又無人脈關係疏通,平均開一間舖至少需時一年。」幟哥表示,龍皇酒家2010年首次進軍上海,惟過去兩年蝕足1,600萬元人民幣,至今才上軌道開始回本。



雖然蝕足兩年,幟哥仍認為國內的發展潛力較香港為高,「在香港,單是人工和租金水平與內地已有明顯差距,上海的工人薪酬平均約4,000元,但香港卻平均要1.6萬元,還未計租金及食材成本!」

幟哥坦言,在香港做飲食業的確生意難做,「早幾年做飲食業,純利大約為15%,現時只有5%至8%,食材價格上漲、最低工資實施,就算現時在新蒲崗Mikiki的龍皇酒家,即使日日客滿很難訂,我仍然要蝕錢。」

貼錢替業主打工

以現時龍皇集團每年生意額約1.8億元計算,幟哥表示當中約25%是租金開支。一提到租金開支佔的比例大時,幟哥更咬口切齒地道出,其營運壓力很大,「根本是幫業主打工,如早前在灣仔的分店,租金由30萬元增至60萬元,加倍幾租,點做生意呢?之前睇過蘭桂坊和羅素街,呎租超過100元,我計過數,呎租高過60元我也不會考慮。」



縱橫飲食界多年的他指出,今次歐債危機對飲食業的打擊,較2003年沙士和2008年金融海嘯的影響更深遠。「沙士時經濟蕭條,但最多半年已開始復甦,不過今次歐債困擾較大,市民消費意慾低,好似早前指大跌近600點,當日已有投行客人取消晚餐預訂,面對飲食業前景,我的看法真的不太樂觀。」



2008年的一場金融海嘯,幟哥眼見生意淡薄,為逆市求生,曾推出「一元一盎龍躉翅」、「一元多寶魚」等噱頭自救。不過,今次歐債危機下,情況卻較棘手,面對有同業在報紙刊登現金優惠券及各式優惠,幟哥形容此乃「自殺」行為。

鬥平吸客形同自殺

「業界以『鬥平』招徠生意,將價就貨下,食品的質素又如何維持?長久下去可能蝕得更多。的確現時香港人食飯也會格價,但我堅持不會用平價去吸客,只要食品有質素,我仍有生存空間。」



飲食業因環球經濟問題率先步入寒冬,幟哥今次選擇控制成本自救。「我在外地設立供應鏈,於沙巴建立自己的船隊,請漁民為酒樓捕魚,又購入了部分澳洲酒廠股份來做紅酒,不用向香港的供應商拿貨。」幟哥自言,整盤生意已經是他人生中的最大投資,不過旗下酒樓舖位都是租賃性質,過往亦曾想過自置舖位,「要在飲食業界中長遠發展,租金是一個很大的困擾,分分鐘賺埋都唔夠交租,不過現在香港的舖位升到水漲船高,我仍未有財力購買,遲一些再考慮吧!」

創業源起尋突破

與幟哥大談過去創業辛酸史,原來在2003年沙士創業,目的是開拓事業新一頁。「在飲食業工作多年,我知道繼續打工再難有突破。既然在飲食界已累積了一定的經驗及人脈,唔熟唔做嘛,便毅然決定自立門戶,在油麻地開設首間龍皇酒樓。」



幟哥坦言,當時創業內心亦有過一翻爭扎,「在利苑已做到一人之下、百人之上的總廚,年薪幾百萬元,家人當初亦覺得創業的風險很大,但我仍然決定博一鋪。」不少人創業,都會面對資金困難的問題,幟哥亦不例外,「當時我計劃再開分店,卻因公司請了一個不好的會計師,把帳目做得很混亂,出數入數不清楚,試過向幾間銀行叩門亦食閉門羹,我只好再找一個較好的會計師樓,幫我重做盤數。銀行見到我盤數其實做得不錯,才願意借錢給我。」



幟哥出生廚藝世家,父親黃江曾是香港美麗華酒店總廚及利苑酒家顧問,在飲食界非常有名。「我讀完中四便出來工作,那時並無什麼人生目標,亦覺得很徬徨,曾做過泥水、紮鐵、跟車搬運等體力勞動的工作,不過每份工也做不長,每幾個月便轉一次工。後來父親介紹了一份廚房工給我,我便由低做起,就在那時開始了解廚房的運作。」

沉淪賭海輸身家

短短幾年間,幟哥的廚藝得到當時利苑酒家的老闆賞識,獲提拔躍升為大廚,更是當年利苑歷年來年紀最輕的大廚。不過廚師生活單調乏味,沒有生活負擔的幟哥,下班後便會和同事吃宵夜、飲酒,更會賭兩手,結果愈賭愈深,一出糧便要還賭債,就算父親要脅和他脫離父子關係,他仍繼續沉淪賭海之中。<詳文另閱九三期《資本企業家》>



其他猛料

近期有不少經濟學者指出,今年外圍環境充滿變數,美國經濟復蘇緩慢,歐債危機的陰霾未散,本港下半年的下行風險實在不容忽視。政府上月底公布,6月份本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錄得按年跌幅,分別下跌4.8%和2.9%;而受到歐債的衝擊,香港出口歐洲地區的商品貨量持續下跌,單以5月份計,已急挫23%;美國經濟復蘇放慢,出口當地市場的貨量亦跌5.1%,加上生產成本持續上漲等因素影響下,從事製造業及出口業的港商經營狀況更見困難。

另一方面,壞帳問題也見日益惡化,港大調查發現,上半年61%本港出口商被拖數,其中歐洲佔港商壞帳來源地比例按年增至18%。可見「拖數」期長、「拖數」公司增多的趨勢已現。港商應該如何自處,當然企業除了本身要做好風險管理,也要積極轉型升級,開拓傳統歐美市場以外新興市場,謀求多元化發展。

隨著環球經濟重心東移,內地與東盟地區經濟實力不斷提升,市場發展潛力龐大,上月中,中總舉辦第二屆「香港高峰論壇」舉行,論壇聚焦「香港與東亞區域合作」的主題,探討若香港加入東盟自由貿易區所帶來的益處,即整合和推動東盟區域整體經濟效益。東盟是香港第二大貨物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達933億美元。香港更是內地與東盟貿易往來的重要中轉站,香港若成功加入10+1,將可享受低關稅甚至零關稅優惠,有助提升港產品輸往東盟地區的總量,港商亦可透過資源重新配置,利用東盟地區生產成本相對較低的好處,增強整體競爭力。

今期訪問人物,資訊科技服務供應商第一線文立,捕捉時機,開拓內地VPN、IP電話中心及數據中心服務,成功建立企業王國;Fast fashion OEM服裝生產商興迅實業張益麟,專注優化供應鏈,為客戶提供快速補貨(Just-In-Time)增值服務,7日可交貨予買家,另有意在東南亞部署設生產線,增升競爭力;小型家電產品代理商億世採取批發零售雙線並行策略,一方面與多間連鎖店合作產品換購,另一方面擴充自營店,成功站穩本地的零售市場;這些本地企業家「打不死」奮鬥故事,正是在烏雲密佈的經濟大環境下的一絲和煦陽光。
80 : greatsoup38(830)@2012-08-26 11:14:33

本期需要文章

新股攻略: 旅行社利潤微競爭大 翠明假期難突圍(1189那處有錯)
幕前幕後: 西安尋秦記 華南城一體兩翼(即是叫你唔好買)
[青木堂] + [雲卷雲抒]
[一點成金] + [公關人語]
名牌登陸: ebay 電子紅娘
CEO專訪: 趙岩:不應抗拒內地
上市公司專訪: 克莉絲汀 終極目標 一萬家店
財經八一八: 魚缸庄家變身娛圈庄家
81 : ec_yk(1014)@2012-08-26 14:46:01




新股攻略

旅行社利潤微競爭大 翠明假期難突圍

撰文:阿卡 圖片:李嘉羲 美術:陳國威



考慮因素

‧行業利潤偏低

‧旅行社競爭大

‧板塊欠炒作,成交量持續偏低



新股市場終有些微起息,事關有三,四間公司傳出消息,表示有意來港上市,當中包括銀河證券,添利(00093)屬下利百勤油田公司等。而無獨有偶,又有數間已上市公司表示有意將旗下業務分拆上市,市場突然掀起一股分拆風,本港代表則有旅遊股翠明假期。



擬分拆業務上市的包括長江生命(00775)、第一視頻(00082)以及明報集團母公司世界華文媒體(00685)。前兩者打算將業務分拆到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後者則於本港創業版上市。長江生命擬將癌症免疫治療方案的研發業務分拆,該業務由公司的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Polynoma LLC 經營,於美分拆後,公司擬持有新公司已發行股本約49.3%至58.5%。有關分拆建議已獲聯交所批准;而擁「憤怒鳥」內地開發權的第一視頻亦公布,分拆中國手遊娛樂集團在美上市。而世界華文媒體亦有意分拆翠明假期在創業板上市,當中不涉及發行新股,其主要出售翠明假期約25%股權,華文則仍持股75%。集資所得擬用於擴大旅遊業務。



翠明假期於1987年成立,為明報集團旗下全資附屬機構。其分社於美國洛杉磯、紐約及三藩市、加拿大的溫哥華及多倫多等地。而翠明主要提供巴士團、飛機團、郵輪度假團及代訂機票或酒店等服務。

如大家有參加過旅行團都大概知道,本港旅行社分高,中、低檔,較高檔的例子如翠明假期,團費往往較貴、主打長線旅行團與較冷門旅遊地點。中檔的則為康泰永安,團種較大眾化,適合一般香港家庭。最後,則有數間質數較差,主要靠平取勝,但往往是全無質素可言,例子就不多說了。

競爭愈趨劇烈

旅行社的主要收入是靠大量購買機票以及將景點納入行程,再收取景點公司與航空公司佣金。但同一時間,公司往往又要投放大量資金賣廣告宣傳,又要請代言人,增加曝光率與知名度,最後,旅行社其實是一門微利生意。而縱然在這幾乎無利可圖的情況下,市場依然不斷有中小型旅行社冒出並以低價搶客,導致競爭愈來愈大。大家一進銅鑼灣隆中心,兩層樓近十多間旅行社可自由格價,基本上旅行社標價貴一點亦不行。再者,其實現時已很少人會到旅行社報名跟團,自由行已取代鴨仔團成旅遊新模式,傳統旅行社已逐漸被淘汰。除了同業競爭,年輕一輩更喜歡在網上自行格價買票,而且價錢亦一定比旅行社抵,旅行社根本無得鬥。

旅遊股難炒起

旅行社生意都是集中於聖誕節,新年、暑假等旺季,不像其他行業,有維持幾個月的淡旺季,旅行社的旺季較分散,而且就只有幾星期(最長的為暑假)。每季旅行社公布業績,淡旺季成績拉上補下,因此每次業績亦不會太差或太好,所以長期以來均不會有太大炒作藉口,成交量亦偏低。



而市面上只做旅行業務的上市公司本有3間,但現只剩下去年9月上市的專業旅運 (01235)。永安旅遊(01189)(現已易名為珀麗酒店)與星晨集團(00542)本身亦是旅行社股,但前者於10年,把旅遊業務的90%股權售予內地旅遊公司攜程旅行網,作價6.82億元。當時,永安旅遊出售旅遊業務是為還債購酒店,預備轉型到酒店業務。後者亦於今年7月中宣布作價1.38億元,出售包括旅遊套票、機票、旅遊以及其他相關業務,變身成物業發展公司。市面上旅行社股紛紛轉型,可想而知,旅行社業務根本就「冇肉食」,要不公司又怎會毅然壯士斷臂,撤出旅行社業務?



最後參照以往旅遊社股表現,單看專業旅運就已嚇死人。去年其上市價為0.63,但一年已過,其現價只為0.435,潛水30%,仍未有浮面之意。前身經營永安旅行社的珀麗酒店(01189)則以2.88元於97年上市,現價0.36,潛水近87%。星晨集團(00542)於7月出售旅遊業務時,當日股價竟隨即勁升16%,現價為0.186。而在此前一整個月(即6月份),其交易量平均每日只有五十多萬,但到星晨出售旅遊業務後,8月交投量已見明顯增加,每日平均為三百多萬,足足比以往多近6倍。但畢竟翠明是打長線旅行團,而且收費亦較高,所以實際情況仍不定。惟以股價與行業前景而言,旅行社處境實是堪虞,散戶們還是待公司上市後才再作決定吧!
82 : ec_yk(1014)@2012-08-26 14:47:57



幕前幕後

西安尋秦記 華南城一體兩翼

撰文:文少燊 美術:何智棟



巡廠面面觀

‧考察對象:華南城(01668)

‧主營業務:綜合貿易物流發展及營運

‧考察地點:陝西省西安市

‧巡廠亮點:華南城將其物流貿易及商品交易中心複製至西安,佔地面積達1,000萬平方米

‧意外收穫:考察完畢後,與團友順道到秦皇島兵馬俑、大唐芙蓉園及大雁塔遊覽,同時一嚐西安名菜葫蘆雞



上週到過佛山考察國藝(08228)之後,今次帶大家走得遠一點,去到陝西省西安市。今次考察的對象,就是華南城(01668)。要了解華南城為何在西安「插旗」,便一定要跟各位上課國民教育。從周朝至唐朝大約1,200年間,西安一直是歷朝首都。未改名之前,西安曾稱為鎬京、咸陽及長安。地理上,有所謂「八水繞長安」,正好解釋為何華南城要在西安興建其於內地佔地面積最大的物流商貿及商品交易中心。



潮流興國民教育,洗腦也好,不洗腦也好,你要拆解一間企業的發展策略,必須熟讀國情。除此之外,要對國家歷史及地理環境有相當認識,這些「通識教育」,對炒股票非常有幫助。陝西省省會西安市,絕非想像中沙塵滾滾污煙瘴氣。當地天氣晴朗,市容乾淨,加上西安曾經是十三個朝代的首都,因此當地的歷史氣息特別濃郁。在深圳起家的華南城(01668),本身集工業原料、商品展銷及批發物流於一身的綜合商貿物流項目,今次選擇在西安落腳,背後當然大有故事。



華南城的業務模式,是建立一個交易平台,吸引商戶進駐並於該平台進行交易,因此其選擇落戶的地點,便要符合交通便利、方便貨物流轉這兩項基本要求。陸路上,「絲綢之路」就是以當時的長安,即現在的西安為起點;海路上,西安自古便有「八水繞長安」的說法,東有灞河及滻河;西有澇河及灃河;南有潏河及滈河;北有涇河及渭河,以上全部屬於黃河流域的渭河水系。陸路通、海路通,發展業務自然路路亨通。

發展策略半租半售

就現場考察所見,華南城主打「一體兩翼」,一體為綜合商貿物流及商品交易;兩翼則為其他配套設施,例如住宅、寫字樓及酒店等,前者的毛利達到60%,後者則大約40%,因此可視華南城為收租、物流平台及內房股。除此之外,華南城最新的發展模式亦有所改變,其商舖從以往的出租為主,改為半租半售,此舉可加快資金回籠,從而投入其他項目。就以「西安華南城」為例,此項目共分三期發展,第一期及第二期已完成開賣,大部分商家均選擇一次性付款,據聞銷售金額達20億元,可見華南城的商舖有不少捧場客。



西安除了具備先天地理優勢之外,區內亦正在建設地鐵,其中一個地鐵站出口,正正就在華南城旁邊。而華南城亦同時設立一個物流管理中心,能夠在同一時間內容納數以百計的大型運輸車,此中心有助降低物流時間及運輸成本。查實「西安華南城」佔地之大,足足達到1,000萬平方米,換句話說,相等於1億呎,面積是「深圳華南城」的10倍,單是發展便足夠「玩」幾年。華南城項目現時除了在西安及深圳之外,同時於廣東省河源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江西省南昌市、河南省鄭州市,以及最新投得的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以上項目的可建面積達4,600萬平方米。

穆迪評級負面轉穩定

從上文可見,華南城將其項目複製到其他城市,理論上風險有限,因為業務模式容易理解,又受當地政府支持,因此未來數年可算是華南城步入收成期。從財務數字上看,華南城今年銷售目標為80億元至100億元,另有24億元至26億元為去年收入但於今年入帳。至於租金收入方面,集團預期每年約有兩成升幅。借用評級機構穆迪於8月7日發出的報告一用,穆迪指華南城現時淨負債比率為31.6%,而稅前收入為利息開支比率的3.5倍,預計兩項指標於未來12至18個月內,可分別維持在30%至35%,以及3倍至4倍水平,加上華南城現時無限制現金結餘為33億元,足以支付短期負債約27億元,因此將其B1企業家族評級,及B2優先無抵押債務評級展望,由「負面」上調至「穩定」。



從股價圖可見,華南城今年表現十足坐了過山車,年初位於1元水平,至4月底5月初的時候突然急轉直下,插水低見0.85元後,在6月中又拗腰兜上近期高位1.26元,近日則維持在1.15元水平橫行。華南城將於8月24日除淨,末期息每股0.075元,29日截至過戶,「9.11」派送。



巡廠完畢,與團友到處遊蕩,景點當然是耳熟能詳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大唐芙蓉園及大雁塔。燊少與當地美女聊天時提到,兵馬俑入場券每張150元(人仔.下同),假設每日有一萬人入場,每天收入便是150萬元,月入4,500萬元,年收入超過5億元,賺好多錢啊!美女回答說,每具兵馬俑的開採成本大約6萬元,實際上不是賺很多。還沒來得及跟博物館計數,燊少回到香港後便發現,從7月25日起,香港歷史博物館一連四個月展出「一統天下︰秦始皇帝的永國度」的兵馬俑展,入場費,10元港紙!





回頂頁
83 : ec_yk(1014)@2012-08-26 14:51:44


[青木堂] + [雲卷雲抒]

商戰中的公關(一)

上週家電行業最熱鬧的,莫過於京東商城與蘇寧電器的對戰,再加上國美電器的參與,整件事一夜之間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事由是京東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在新浪微博上宣戰稱,京東所有大型家電必然比蘇寧價格低10%以上,未來三年零利潤誓打價格戰,而蘇寧方面則積極應戰,後國美稱自己是從價格戰的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勝利者,堅決要以打垮京東為目標參與這場家電行業的「世界大戰」。反觀消費者的反應,普遍對京東的評價都不高。雖然都希望借機買到實惠產品,但另一方面卻覺得這樣挑釁的惡意價格戰爭只會重傷自己,阻礙行業發展,不是一個理性成熟的公司應有的行為。

京東商城即將走上IPO道路,業內外許多人士認為劉強東此舉不過是為了給京東上市造勢。與此同時,劉強東也表示多家VC/PE機構皆表示將鼎力支持京東的價格戰,更豪言「我們什麼都沒有,有的就是錢。」京東更說「只要蘇寧的家電敢賣1元,京東就敢賣0元。」聽到這些話,作為IPO產業鏈的一小分子,小妹不禁覺得好笑。試問哪個投資者入稟企業之後,樂意見到企業胡亂砸錢惡意競爭呢?就算是對於價低者得消費者,但賣出去的東西賣一件賠一件,意義又何在呢?再者,就算趁住價低在京東消費的顧客,也對京東沒有太好的評價。錢也虧了,好名聲也沒撈,還對不起投資者,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既然利潤沒有了,多少都應該來一場漂亮的公關戰,重新把形象建立起來。但如若虧了錢又損了名聲,仗還沒開始打,就已經輸了。

‧京東商城與蘇寧、國美的價格大戰雖則令到消費者受惠,但其實各方在此過程中都輸了氣度。

‧既然在利潤及形象方面沒有甚麼得,應該從公關方面入手重新建立品牌形象方是良策。

Lulu

現決定撰文增加外界對

財經公關的認識。

[email protected]



股東大會的危機

股東大會,可以說是一眾小股東與上市公司管理層作最親密接觸的好機會。很多國內來港上市的公司,一般都會選擇在國內進行,除非上市公司提供機票,否則都應該很少會有股民自掏腰包坐飛機到國內參加股東大會。股民花了錢投資,除了希望公司股價長升長有,賺大錢外,股東大會提供的食物,或是一些消費品公司提供的紀念品如現金券、換物券等等都是小股民的重點目標。

很多小股東就如財經記者於業績期跑新聞一樣,在週年股東大會舉行的高峰期可以連踩幾場,我就試過在場內聽到幾個小股東在交流剛去完哪個股東大會,下一場又要趕去哪個股東大會,哪個股東大會最值得去等等。試過有客戶為了安排股東大會,早一個月就和公關溝通安排細節。此等細節不是會議流程,而是股東食物的分配和安排。如何做到「人人有得食」、「公平、公開、公正」,不會因而被小股東指責怒,因搶不到食物而向管理層投訴。公司工作人員、股分過戶處和公關在這個環節上真的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不過近期在公關界最觸目的,正是某家上市企業的週年股東大會上公關於場內與小股東你追我逐,圍繞會場跑了幾個圈。更激動的是,該名小股東還在場內掟杯碟。當時場內有公司管理層、有小股東、還有接報到場的警察,以及在場外透過玻璃空隙窺探會場情況的記者。相信那一刻,管理層尷尬、被追的公關不僅丟臉,專業形象亦盪然無存了。在此謹給各上市公司一個忠告,在安排股東大會時,除了流程、食物分配等細節時,記緊購買保險,以防萬一。

‧近期在公關界最觸目的,正是某家上市企業的週年股東大會上公關於場內與小股東你追我逐;

‧管理層尷尬、被追的公關不僅丟臉,專業形象亦盪然無存了。

雲呢小姐
84 : ec_yk(1014)@2012-08-26 14:55:39



[一點成金] + [公關人語]

你在聽我說話嗎?

昨天和基金朋友一起吃飯時,談到國內管理層在溝通上的態度。有位朋友述說他近期在業績發布會和一位老總交談時,問到公司在中國銀行貸款緊縮的情況下,如何保持增長。老總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問題不會影響到他們,原因是銀行和他們有幾十年的商業交情,感情好到不得了。朋友再問到,客戶和供應商會不會因為貸款緊縮的問題而提出更多要求時,老總的答覆還是一樣。公司和他們的關係像「哥們」,一定都會來和公司做生意。朋友說到這,不禁歎氣,「甚麼都跟感情有關,這種答案,你叫我怎麼信呢?」

相信大家都曾經歷過這樣的情節,公司管理層往往因為忙於業務,很少與資本市場保持聯繫。與投資者溝通時,就會出現無法和投資者對接的情況。管理層可能覺得自己的工作十分易懂,所以也不用花太多時間解釋給投資者知道。事實上,投資者對行業一知半解,亦希望管理層可以細細地把每個程序清楚地解釋,好讓他們能夠做公司業績的預算。

IR顧問在和客戶溝通時,需要時時引導管理層,與投資界和媒界交流時所需要注意的細節。某管理層可能會對這種引導方式顯得不樂,此時,就需要到資深的顧問來解說,一步一步引導管理層掌握IR的竅門。記得有個專案,我的客戶被杜拜世界(杜拜政府的投資公司)以17億美金(約144億港元)收購的時候,對方律師向我的客戶提出了許多IR方面的要求。幸好客戶對我司的專業水準保持信心。他接納我們許多IR意見,在雙方和諧的情況下完成了專案。只要IR顧問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到家,我相信領導們還是會聽聽我們的想法的。

‧管理層有幾十年實業經驗,但在IR方面還是得讓資深IR顧問逐步教導。

‧只要IR顧問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到家,領導們還是會聽聽我們的想法。

李家惠

金融公關集團副總裁及

Aries Consulting執行董事



反日與網媒

啟豐2號順利回航,保釣勇士在場獲得熱烈歡迎,反日情緒依然高漲,剛過去的週末多個中國城市都有反日示威,不排除這個星期會有第二波,甚至更激烈的罷買日貨行動。受中日關係緊張的影響,部分投資基金也受到牽連,需重新調整推出日期。其實,過往也有不少企業的業務受宏觀氣氛、甚至愛國情緒所影響,大家不太善忘的話,都應該記得2008年,受到當時法國總理薩爾科齊說要抵制北京奧運的言論所影響,大陸掀起一片反家樂福、抵制法國貨的群眾運動。隨薩爾科齊願意和解,以及大家明白家樂福賣的其實也是中國貨之後,事情也隨之平息。

其實,網絡的出現使組織者更加容易鼓動群體運動,大家在面書上「po」一句,已經有不少「like」。利用面書作為推銷渠道更已經屢見不鮮,筆者最近就收到面書通知,說在歐洲跟米芝蓮平分春色的Gault Millau 打算落戶香港,北望神州大陸市場,打算每個月都邀請世界名廚到大中華區獻技,有關的面書訊息已經在網上瘋傳!

在中國大陸,微博的威力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在網絡時代,公關更多了一個層面需要去關注,就是出現在網路上的討論。由於不少客戶都是民企老闆,如果他們有微博的話,使得我們也不得不成為他們的粉絲,「關注」自己客戶的微博成為現在的公關必不可少的一部份,並且誰最先關注,誰最近才開始關注,也會有人深入解讀,解釋彼此關係的親疏。最近一位言論頗為具有色彩的老總,在自己的微博上謀求平反,更成為媒體的焦點所在,是網路新聞如何影響傳統媒體的又一案例。

‧利用面書作為推銷渠道更已經屢見不鮮。

‧在網絡時代,公關更多了一個層面需要去關注,就是出現在網路上的討論。

黃有傑

亞洲公關有限公司總經理
85 : ec_yk(1014)@2012-08-26 15:01:26




財經八一八

魚缸庄家變身娛圈庄家

撰文:戴道鍾 美術:何智棟



港股繼續淡靜,二、三線股更加早就水盡鵝飛,一眾庄家可謂無啖好食。不過,做得庄家,自然腦筋轉得快時,膊亦轉得快,此又豈會死人者?好似七、八年前,有宗涉及上市公司之大案,公司主席聯同證券公司人士以至銀行夾手夾腳造市,有關人士收錢過後,透過傳媒發放利好公司的消息及評級,同時透過庄家製造虛假 成交,最終多人被判罰,但涉事庄家則因經驗豐富兼行事小心,成功脫身。



回說該名庄家冒起於九七年前後,出身於證券業經紀,當年夥同「天下第一庄」搵食,賺到盤滿缽滿,身家一度高逾三億元。所謂「一朝得志,語無倫次」,胡亂花錢幾是必然之事。惜其後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庄家風光時卻連環買下多項物業,好景時每月一百幾十萬元供款固然不成問題,但市道逆轉,方知搵食艱難,幸二千年時科網股熱,才有幸脫身,從此花錢變得謹慎,甚至矯枉過正,變得孤寒成性。



數年之後,庄家又遇見了其後除牌兼清盤的宜進利之周老闆,雙方一拍即合。周老闆在庄家教路下,透過一供二大比例供股,踢走街外人士,再由庄家低價吸貨,之後散布利好消息,推高股價做其世界。庄家藉此仗成功大翻身之餘,還在宜進利爆煲前,早就三十六,更借威勢泊上另一家上市公司大股東之碼頭,亦即是前述上市公司大案者。



庄家自此大案之後低調下來,閒時只搞些小動作短炒圖利。及至近年,隨魚缸確實再難搵食,他就搭上娛樂圈人士,轉營二、三線歌手之「庄家」,專幫資深歌手搞演唱會,繼續豬籠入水。

公司主席發明「上癮」

上期講過吸毒主席神憎鬼厭,今期不如講講另一「上癮」主席。不過,此上癮不同彼上癮,此位主席乃是發明發到上癮,就連廣州市科學技術局都要向之頒發「市科學技術獎—突出貢獻獎」,以示表揚。他就是珠江鋼管(01938)主席陳昌。



珠江鋼管主要生產運油運氣之鋼管,陳昌已經不時落手落腳走到前線,主力搞研發。一手設計的「大直縫埋弧焊管快速生產法」,就得到了專利,之前亦獲省市政府頒發多個研發獎項。這還不特止,工作上的發明,都不能滿足到陳昌,任何衣食住行涉及的細節,他都會研究一番,一有創新概念,又去申請專利,可以說是「上癮」發明家。

究竟陳昌有何經典發明?當然不是皮鞋型風筒般簡單。話說他在番禺有個養蜂場,養了幾千萬隻蜜蜂,每年可以生產七千噸天然蜂蜜,全部用作送禮之用。於是,他就自行研製了一個方便易倒的樽蓋,還成功申請了專利。



此外,就連菜譜,陳昌都有「發明」。他之前請傳媒食飯,席上有魚有肉有龍蝦,卻嫌坊間煮法太過普通,不是芝士就是上湯,了無新意,於是就「發明」了豉油王龍蝦煮法,更親自傳授予米芝蓮一星級食肆。老戴有幸得嚐,至於美味與否,真箇見仁見智也。

黃遠輝愛「影後」

飲飲食食固然開心,但又豈及出外旅遊「疏乎」?去年九月辭去工銀亞洲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職位的退休賓架黃遠輝,今個月初就與太太及朋友齊齊到肯雅,親親大自然。一連五日非洲之旅,親眼目睹動物大遷徙之震撼場面,比起看4D立體奧運,肯定興奮過癮得多。



有斑馬、花豹等野生動物做模特兒,身為攝影發燒友的黃氏,當然全副武裝上陣——帶備了頂級單反5D Mark III及3支鏡頭盡情拍攝。對於相片很有要求的他,在整個旅程中拍了達千張相片,但僅將其中的十分之一上傳到面書。當中,黃氏兩公婆在日落草原上拍攝的恩愛背影照,有風格又夠情調,換來不少網友大「讚」。原來,黃氏向來有鋪賭神格,鍾意「影後」,每逢見到靚景,便會自拍「背影」留念。



興趣多多的黃氏,不單止有鋪攝影癮,還喜歡研究中醫、哲學、考古。好學的他,已經定好計畫,九月份將會到中大修讀比較歷史的兩年兼讀制碩士課程,未來還有計畫遊埃及,及與黃太去看北極光。



林「瘋」身價以億計

近排很多「猛男」來港,此前有A&F一眾壯士,今個星期則有風靡全球華人的華裔NBA明星林書豪(J. Lin)。今日(8月24日)先會在尖沙嘴與百多名來自基層的青少年及愛好籃球的中、小學生對話,分享加入NBA的心路歷程,週日則會出席一項佈道活動,另外還會慶祝其廿四歲生日。老戴聽聞,J. Lin將會下塌尖沙嘴凱悅酒店,看來又會吸引不少粉絲追星。



成名於紐約人的J. Lin,身價不菲。說的並非是火箭隊上月以3年共2,510萬美元為酬勞,與其簽下轉會合約(第1年薪金500萬美元,第2年約520萬美元,第3年最高可拿1,480萬美元);而是轉會消息落實當日,擁有紐約人的MSG,股價即時下跌,市值一度蒸發了約1億美元。回看今年2月,其在球隊大爆發,成為正選控球後衛時,MSG市值曾上漲6億美元。



正如被視為以天價搶下J. Lin的火箭隊,其老闆亞歷山大說:「姚明來了之後,給我帶來了12億美元財富,因為開發中國市場是我最大的商機。」除了亞歷山大對林「瘋」效應樂觀,已被吉利汽車(00175)母公司收購的瑞典富豪汽車,邀得J. Lin為代言人後,也對賣車前景甚具信心。尤其是台灣富豪汽車就聲言,今年車市不如去年,但有信心與往年一樣,可以賣出4,000輛車。
86 : ec_yk(1014)@2012-08-26 15:04:00





牌登陸

ebay 電子紅娘

撰文:陳可恩  攝影:張文康、部分相片由eBay提供 美術:陳國威



香港的網購熱潮可能才剛剛起步,外國市場卻是十分成熟。事實上,外國不少地區地大物博,買一罐可口,也要開幾公里車,為省油費省時間,電子商貿於是乘時興起。由於電子商貿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於是為一眾各地生意人提供了龐大的商機。作為全球最大電子拍賣市集eBay,有見香港臨近貨源便宜的內地市場,近年亦積極幫助香港賣家,讓他們爭取更大銷售額,成為成功賣家背後不可缺少的平台。



在美國出世的eBay,當初開發國際市場,只視之為方便用家的一項功能。但隨全球電子交易趨向成熟,至2010年尾,環球(除美國外)市場卻佔去了整體銷售的兩成。亞洲市場更成為一大驚喜,當中,在中國和香港年銷十萬美元以上的賣家,每年更以兩成六的驚人速度增長。以香港為例,去年透過eBay的銷售額,便高達2,710萬美元,成為eBay在亞洲區最熱熾的市場。



香港成為eBay賣家熱點並非僥倖,而是佔盡人和、地利。eBay大中華區業務總經理梁暟貝解釋道:「香港賣家擁有很大優勝,首先,速度快、效率高,是港人的最大本錢;而且,普遍英文都很流利,不少更做過出入口生意,擁有豐富的外貿經驗;另外,香港本身有非常健全的銀行系統,加上運貨a的配套非常好,便利外貿。地理方面,鄰近的南中國,充滿了價格吸引的貨源,所以現時大部分賣家都是在內地入貨,甚至在當地開分公司,負責客戶服務。」

貨品多元

香港賣家優點多多,外國買家對之自然情有獨鍾。梁暟貝指出,買家更從最初只傾情於電子產品,到現在成為家電、衣物的超級擁躉:「外國買家一直都很喜歡香港的相機和手機,因為本地賣家經常找到價錢很好的貨源。像澳洲的eBay,就經常要求我們提供最新的相機商品目錄。而近年香港區的產品亦變得多元化,一些衣物的銷售,亦開始冒起。例如米蘭站,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現時不少生力軍,如家居用品、家電等,都有很高的增長率,最近布料也成為新星。」



除了賣家的努力,近年智能手機的興起,亦把電子商貿的火勢撥得更猛:「自從智能手機大行其道,不少人逛商場時見到喜歡的衣服,便會在eBay上查價錢。如果價錢比較便宜,便會在網上買;甚至有買家在試車後,馬上透過電話在eBay落單買車。智能手機為eBay開拓了更廣闊的客戶層,這些客戶平時可能很少在網上購物,但因為手機的方便,所以成為eBay的新進客戶。」



雖然香港得天獨厚,然而電子商貿門檻低,賣家遍及全球各地。所以香港賣家仍面臨極大的挑戰。以價格為例,中國賣家就是最大競爭對手,而且,對方往往能找到更多貨源。由於競爭是不能避免的,為了讓香港市場進一步成長,eBay手從各方面幫助賣家。原來,eBay除了提供一個電子平台,在賣家的背後,亦做了很多支援。梁暟貝如數家珍地說:「eBay有一隊專業的團隊,從宣傳、銷售和營運方面幫助賣家。團隊成員各自有熟悉的產品,所以真正了解賣家的需求。」

多方支援

例如宣傳方面,eBay會在全球不同網站大賣廣告,並精選每日最優惠的貨品,只要賣家的貨品夠優惠,隨時成為全球的搶買對象。梁暟貝指出:「如澳洲的eBay網站,由於對香港的相機情有獨鍾,便經常把『每日特價』的宣傳位置,留給香港賣家。他們閱覽了商品目錄後,便把價錢最便宜的相機放到那。」



除了向買家發放情報,eBay亦會向賣家發放各地產品銷售情報:「我們經常跟外國團隊研究當地缺乏甚麼貨品,當知道市場資訊後,便會跟賣家分享。而且,不同的日子、不同的地方都會有不同的產品需求,好像現在是暑假,不少外國的學生和家長便會購買入學用品,不少宿生更開始大肆搜購各類家品、電子產品。至9、10月,市場則踏入購買聖誕禮物的旺季,而我們的網站已一早為賣家提供相關情報,讓他們好好備戰。」



網站上更有銷售指南,教導賣家如何提昇營銷技巧等,令新進賣家更快上手。單方面發布各種情報並不足夠,eBay的銷售助理顧問團,還會挑選出有潛質的賣家主動出擊溝通。顧問團會協助這些賣家應付客戶的要求,例如怎樣妥善回答客戶的問題、電郵,又為其eBay Zone提供意見,以及改善貨品的擺位。

了解國情

此外,梁暟貝認為,實際的營運,即「發貨」的一環,極之重要,同時最具挑戰:「作為買家,總是最關心貨品何時到手,一般來說,我們會教賣家,用最平和最快捷的方法運送。而eBay更和香港郵政合作,推出E-express。這項貨運服務專為eBay賣家而設,除了收費便宜,更有貨物的追蹤服務。」除了日常運作,愈了解電子商務和傳統商務的分別,亦愈大機會成為出色賣家。梁暟貝指出,在電子商貿的過程中,買賣雙方從未見面,而且買家亦無法真正接觸產品,所有事情都是發生在虛擬世界,所以建立信任的過程亦比較慢。



她續說,要取信於客戶,首先要在產品的描述和電郵溝通中做得好,然後當買家購入後盡快寄貨,並跟進客戶是否滿意產品,只要整個流程夠流暢,買家下次買貨時自然會記得。梁氏提出:「一般來說,電子買家一開始會購買比較便宜的貨品,數量亦較少,當對賣家有信心後,便會愈買愈多,一些資深買家更會一次過買下多部過萬元的相機。」

另外,電子商貿客戶層和傳統的實體商店也大不相同,eBay上面對的,是全球各地買家,所以要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作出適當的應對。



梁氏解釋:「例如美國的買家,相對於巴西、俄羅斯的『熟手』得多,所以一般要求盡快收貨,亦很喜歡追蹤貨物的運送情況。至於歐洲買家,對貨品質素的要求比較高,並會提問很多有關設計和款式的問題。」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電子戰場,同樣用得。



賣家實錄

如輪貿易公司(The2wheels)

主要業務:汽車外觀裝飾零件、LED燈等。

如輪貿易公司經理李嘉傑(Matt Lee):在未使用eBay之前,已在香港經營汽車零件的店舖,當時主要銷路是本地客,每個月營業額大約為十萬元左右。然而,開始使用eBay後,客戶群來自全球市場,營業額亦不斷攀升,現時每月生意額達一百萬元,有大約一成利潤。





回頂頁
87 : ec_yk(1014)@2012-08-26 15:06:31






CEO專訪

趙岩:不應抗拒內地

撰文:吳嘉妍 攝影:吳敏儀 美術:曾偉凡



世紀金花(00162)首席財務官趙岩(Chris),經歷跟大部分CFO一樣,都是曾於投行工作,繼而進入現在的公司當CFO。



但與其他CFO不同,他認真道出香港當前情況:「香港人不可再食老本」。



眼見內地經濟一日千里,「年青人不應抗拒內地,北上發展已是無可避免的大趨勢」。



香港人,是時候要醒了!�



對筆者而言,Chris絕對是典型香港人-做事快、靚、正。在邀請Chris出席是次訪問時,筆者一直是以電郵形式與Chris聯繫,每一次當我提出問題與要求,Chris都會很快給我回應,做事效率極高。每個細節都交代得非常妥當!令整個過程都進行得異常順利。



在進行訪問前,筆者往往需要了解受訪者的背景,然後才能夠草擬相應問題。當我提出此後,Chris於短時間內便完成了整齊的內容,甚為難得。他大可以漠視我的要求,但Chris並沒有,這可看出Chris對任何事都認真對待,誠意滿分!



然而,對於工作拚搏、效率快如Chris的香港人,亦語重心長告誡年青人,北上發展是一個不可改變的趨勢。現在Chris有一半時間都在公司於西安的總部。「年輕時做投行(幾乎每位CFO,都是這樣的一條career path)已經常飛來飛去,美國、歐洲到處去,惟獨不會常到內地,但現在情況則大逆轉,我以至身邊的朋友,現都只會到內地公幹。」



當天到集團於灣仔的辦公室,只見公司內只有約5名員工,而且主力都是負責與上市有關的一般行政工作;至於會議,公司文件等大多已移到西安的總部。「香港地少人多,租金亦貴,始終香港人需要尋求其他地方發展,北上發展是大趨勢。現在我們仍可『食老本』,英文仍較內地人優勝,大企業以前是看中本港的國際專業水平,但當內地的水平提高,香港的角色與地位將會被削弱。本港一向是所謂的國際金融中心,但很多基金已將總部移到上海,可見香港地位實是岌岌可危。所以年青人不應抗拒回內地發展,如果大家依然固步自封,到頭來就只會恨錯難返。」



北上後,Chris毅然選擇一間紮根於西北地區經營商場的公司。說起西北,筆者猶記得「西部大開發」這名詞,在中四的地理科時已聽過。它好比經濟大衰退,鄧小平南下出巡等名詞一樣,歷史悠久。Chris笑指,沿海地區發展較快,市場亦已很成熟,但西北地區由於實在太大,所以說了很多年開發,但到現在依然有近大半空間仍未開發。「公司位於陝西省,已是發展得較好,其GDP 在今年上半年已位列全國第4名,所以該區經濟發展實較穩定,亦沒有沿海地區那麼大落差。是一個可作較長遠發展的地方。」



西北地區由於資源豐富,很多人以挖煤、油等致富,現在西北已聚集了一群高消費者,Chris就以8個字來形容他們的消費模式-「貴就是好,財大氣粗」。所以經濟週期轉變對西北地區影響相對較少;同一時間,由於自由行仍未開放至西北,加上西安本身為一個舊式古都,文代歷史較深,因此,西北人無論在工作以至消費上,穩定性都較高。「以我們公司中高級管理層為例,千多人中只有不夠10%到過香港,大多都只是因為工作關係,旅遊性質則少之有少。」



由於出外次數少,所以西安人都較喜歡留在本地消費。問到世紀系商場有甚麼方式留住客人,Chris指世紀會不時會搞優惠,表演等留住客人,公司亦會收購新商場作擴充。說到未來擴充計畫,Chris 就指:「現公司大股東手上仍有3間商場,由於商場仍在籌建,公司會待商場成熟後,才正式收購。一間商場通常要18個月的培育期,由於商場上蓋亦會很多時會相連住宅或商業樓宇,所以商場寧願在前期收取較平租金,吸引商戶加盟,谷起商場人流,繼而令上蓋物業順利出售。

建商場大有學問

Chris指,在興建商場前,與發展作前期討論是最重要一環。如事先不作討論,發展商在興建商場時可能會出現很多結構問題,如會令商場變得三尖八角-柱位不對,電梯連接位、冷氣機位置、出口又在偏街等,就會令商場變成「死城」。



問到Chris如何才是一間設計得好的商場?第一,位置當然是最重要,以香港為例,崇光,全銅鑼灣最旺的位置,競爭者亦只能選較側位置。第二,商場由大門口設計先是要能吸引客人目光,繼而進入商場。如再要人流能停留在商場,這就關乎通道設計,而且裡面裝修,要令人有種舒適感;商品亦要夠大元化,以便吸引不同類別,一家大小,老、中、青等不同之客源。就如香港又一城與太古廣場等,而世紀旗下之商場定位就如本港的連卡佛,而同一時間,世紀在每間商場又會引入超市在其中。「我們的超市都是精品超市,如本港的Citysuper,主打進口貨品。」最後,每年公司亦會對現有品牌作調整,包括引入,棄用又或是掉位置等,去年就有五百多個品牌經過重組,去年就引入了十多個一線國際品牌,當中包括Gucci。



商場建成後就開始招商,他們會負責商場的裝修,完成後就可以開業。Chris指:「以世紀旗下商場而言,賽高店開設了大概九個月,便已達收支平衡,一年就已有不錯的盈利,成功全因當時有眼光。團隊有前瞻性,政府部門是很重要,西安市政府把辦公室搬到商場位置旁,地鐵出口亦相連商場出口,此地未幾便成西安開發區的經濟中心點。」



不知道大家到內地逛商場,有否覺得內地商場位置與設計總是有點奇怪,總會有幾個似是而非的出口,偶爾又有些用剩的水泥與磚頭棄於一旁,總是有點爛尾的感覺?Chris解釋這是由於內地很多土炮發展商胡亂起商場所致。「大型發展商如大(03333)當然做得較好,而出事的往往是一些當地小型發展商,他們建商場是靠直覺走,而由於他們所謂的商業顧問都是半桶水,因此在不太專業的情況下,就會很容易出問題。反觀香港建商場都已是十分成熟,若商場的開頭做得不好的話,將來即使要活化,亦是件難事。



Chris一臉認真分析各類商場建設結構,並分析得頭頭是道,但原來他只在世紀做了兩年時間。在此前,他先後在從事涉及內房,外地娛樂賭場,酒店等業務的公司工作過,於不同領域,與不同語言人士合作,令Chris適應力極高。況且,商場與娛樂場所性質亦相近,都是要了解顧客心理從而吸引他們消費,所以,商場絕對難不到他。

超市配合未來電子商務發展

雖然西安人流動性低,本地與外地商場不會有直接競爭,但網上商業務,卻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隱憂。在西北地區,做超市以至零售,最困難的是要面對物流問題。「幾年前,有一間擁百多間分店的超市,就是由於物流配套不能支持其營運模式,所以被迫結業。現在這個問題管理層亦一直在討論,雖然超市收入只佔總收益的十分之一。但我們會以超市去配合未來電子商務的發展。」



說起電子商務,簡單一點例子就如平日女士最愛的淘寶。有分析指,現時愈來愈多人喜歡網上收購物,所以商場生意或多或少都可能會被分薄,所以Chris 說「現在不做,3年至5年後,其他對手做,我們便不能佔優,超市是最易發展電子商務的方法,分店可以開得如7-11,分布於全省。而電子商務最大成本則是送貨與取貨,集團現要有兩手準備,既有實體店,亦有網上店,以配合未來的發展方向。

改變心態

說到西安人,Chris說,他們比較單調,因為較少接觸外地文化。他指高層都不喜歡看電郵,會直接打電話,雖然處理方式守舊,但思想卻能接受新事物。「對的事他們會接受,但如果錯的,他們會據理力爭!他們雖然守舊,但又不會排斥外地人,因為他們明白到自己經驗的確不及外地人多。」



反觀自以為是的香港人,對一些貌似外省人,口音不正的就可能會暗道:「你這大陸佬,口音都不正,回大陸吧!」但內地人,卻不會笑我們的普通話不好,既然人家沒有排外,那希望港人亦不要以這種心態待人。(當然筆者不能否認,有部分內地人在文化素質上,仍有不足之處)而其實北上發展,實已是大勢所趨。除了心態上的改變,香港人亦是時候要面對被邊緣化的危機。



最後,說起西安,大家都知道最出名的就是兵馬俑,但原來Chris來了西安3年,都沒有去過。「它(兵馬俑)都不是大家所說的震撼,有女同事說那些兵馬俑很俊俏,所以每隔一個月就來看看不同的表情哈哈哈,我真的覺得完全沒有任何特別。」反而說到食,Chris倒更為雀躍。「西安在食方面,不比台北夜市遜色!你知道他們是回民,所以會吃很多串燒,而且一入夜,街道兩旁都擺滿一排排小食.」一直聽著,筆者兩眼發光,口水直流對!民以食為天,還是食下肚的最實際!



Profile

‧ 畢業於皇仁書院

‧ 於科大畢業,主修會計

‧ 五礦建設(00230)財務經理

‧ 德祥地產(00199) 助理財務主任

‧ 達成集團(00126) 財務主任

‧ 中國東方集團(00581) 財務主任

‧ 雲頂香港(00678) 副財務總監

‧ 世紀金花(00678) 財務總
88 : ec_yk(1014)@2012-08-26 15:08:38







上市公司專訪

克莉絲汀 終極目標 一萬家店

撰文:盧燕琴  攝影:張文康 美術:陳國威



上市後第一份成績單就是發布盈警,克莉絲汀(01210)董事長羅田安對此並不在意,他很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並非追求短暫的利潤表現,而是為公司長遠發展打算。他說,今年是克莉絲汀成立20週年,亦是上市的第一年,屬於發展的分水嶺,他冀望透露商業模式的轉變,讓每一家店都香噴噴。即使被指責開店太快是盈警的主因,羅田安仍然堅持步伐,公司下個月將實現1,000家店,而他的終極目標是,窮一生開一萬家店。



一個月前,在港交所披露易上,赫然出現克莉絲汀發布盈警的通告,當時,公司上市不足5個月。通告內作為解釋原因之一,是快速擴張令到相關支出費用增加。這一點被市場詬病,皆因公司在上市時定下的擴張目標仍言猶在耳。



2月上市時擁有880家店的克莉絲汀曾表示,計畫至明年底,實現1,200家店。羅田安說,該計畫將如期完成,並有可能超前。他認為,當大環境不好時候,可以找到位置更好的店,價錢也比較紓緩一些,所以今年對公司來說,是開店的好機遇。



訪問時,公司已有約980家店,羅氏估計,下個月將可以突破1,000家大關。他甚至說:「其實在中國市場哦,開一萬家店還嫌少。」

不擔心下半年業績

他坦言並不怕擴張導致業績有壓力,因為他清楚,公司追求的是持續發展。「我認為,拼命搶短期業績而促銷去增加業績,不如在內部做體檢,才是持續發展的動力。」況且,5至7月是行業的淡季,下半年才是銷售重點,所以,他對於下半年的業績,一點都不擔心。不在意業績的好壞,皆因羅田安有更重要的事情在做。他透露:「為了上市,花了很多時間在內部治理,沒有時間(去理其他事情)。」不過,他說,不擔心業績稍微有點不理想,因為這是好機會去進行內部治理,此後,公司的成長將很輕鬆,他形容,公司往後將會「海闊天空」。



羅田安稱今次的內部治理為「體檢」,體檢完,公司體質好,就不怕颱風、洪水了。他解釋,全面的體檢是讓內部系統的提升和鏈接。「1,000家店都鋪在外面,信息、政策、經營情報,連接好的話,全世界所有的部門都第一時間得知情報信息,進行分享和流通。」



進行這樣的體檢,正正是因為公司的擴張計畫。羅氏指出:「如果連鎖行業繼續開店,會碎片很多,出現管理流失、服務不到位、產品上架跟不上等問題,就如人的血液,不通就走不動。」

健康食品將是主導

為了不至於有碎片,必須完全掌控公司的發展,即實施360度無縫鏈接。他說:「體系能完全掌控的話,就不需要加盟店了。」在他看來,其他連鎖行業想發展,但自己又控制不住,才要開設加盟店。克莉絲汀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旗下千店均是直營店。



他還跟記者分享了這次體檢的其中一個成果,就是做到採購流程的無紙化。相對以前或別人需要三四天或一個星期做的事情,現在三四個小時就可以解決,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做很多的事情。「成本節省,競爭力也是百分百提升。」他並重申,路遙知馬力,且「一個好的企業,不怕短暫的壓力,要真正為明年後年公司發展到甚麼規模,行業裡引領到甚麼規模作準備」。因此,除了把所有店無縫鏈接起來,確保血液流通外,羅田安還在為提升公司的競爭力,而實現商業模式的轉變。



他說,今年是公司成立20週年,也是上市第一年,是公司的分水嶺,商業模式清楚的話,對未來有很多的幫助,對消費者也是福氣。研究過後,羅田安明白了一個道理: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和服務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的競爭。他看到未來烘培市場的發展趨勢,追求的將是健康食品,而且對西式食品的需求會大增,更重要的是,飲食文化將會改變,麵包將從點心升級為主食。



他認為,未來烘培行業的發展,必將是從手工製造業的烘培連鎖企業,轉化為工業化體系的烘培連鎖企業,歐式類健康麵包將是亞洲麵包烘培市場的主力軍。



對於克莉絲汀來說,未來的新商業模式,既能提供新鮮麵包,又能複製發展,提升企業競爭力。以後,在克莉絲汀店裡面,全部商品都由工業化製造的中央工廠提供,店裡除了預包裝麵包,也有可現場加熱的全熟冷鏈麵包。



除了麵包,冷凍蛋糕、冷凍西點也會現場解凍和售賣,這種模式可以大大降低產品報廢率,亦解決了銷售超過預期時造成的空櫃現象。延長產品保質期外,亦保證產品的質量。羅田安說,這是一種引領消費的新商業模式,屬於主動出擊型,而非等顧客上門的類型。

通過國浩的考試

這種新的商業模式更獲得國浩(00053)的認同。羅氏自豪地說:「前幾天,國浩來了,拿了一疊問題來,想跟我考試。他們把全中國的烘培行業走遍了,執想要進入這個行業。然後我把我的商業模式告訴他們,就是把我做的PPT拿給他們看。他們看完後就說,『羅董,這些問題的答案不用你寫了,都在你的PPT裡。』」



羅氏認為,商業就是一個競爭,不想在紅海進行價格競爭,就必須有產品差異性,只有差異性,讓產品常青。「市場就怕你做不出好產品,沒有好產品,消費者馬上給你臉色看,而我們今年主打的好產品就是歐式麵包。」



他說,歐式是未來必走的路,但傳統的常溫麵包不會丟掉,新的商業模式將令其好鄰居店再次亮起來。「商業模塊在改變,讓每一家店都香噴噴的。」不過,公司目前最大的障礙是,店長店員都不知道怎麼展示歐式麵包。他坦言,不擔心對手的競爭,因為公司一點點小舉動,其他(同行)都會跟上來。克莉絲汀最大的對手,是對內部的培訓還不夠。



羅田安很有信心,以後克莉絲汀將走向高檔麵包店,引領烘培行業的發展。而在中高檔顧客方面,即使開一萬家店都無法滿足顧客需求。所以,談及何時完成萬家店的終極目標,他說希望在畢生之年做到,笑言:「就是做到死啦!」克莉絲汀於今日(24)公布中期業績。



人人食得起的上流美食

羅田安強調產品的創新,所以,在今年中秋節,克莉絲汀的月餅將加入世界三大名食之首:松露。

是疑問,令他產生這樣創新的想法。他問:「為甚麼這麼好的東西要賣給歐洲人,我們中國人不會自己享用呢?」他說,在歐美上流社會,一年吃一次松露,他要把這種上流社會的美食,變成中國人人吃得起的松露月餅。

除了松露,公司的月餅還會加入堅果和特有的GABA,都是主打健康這個特點。羅氏說,克莉絲汀的產品在色、香、味、健康,四個方面都體現了。如果先聞一下再吃,就會有幸福的感覺。

即使加入頂級材料,他說,公司的產品並沒有漲價,而且公司從來都是行業最晚調整價格的。財務長廖維綸稱,即使公司的產品價格上調一成,也不會高於同業的水平。

月餅是克莉絲汀的主要產品之一,貢獻公司收入逾一成,溢利佔比更達一成半。廖維綸透露,月餅券開賣頭三日,已經賣出1,400萬張禮券,預計今年總額會按年增長三成。
89 : GS(14)@2012-09-04 10:49:49

http://www.capital-weekly.com/index_capitalweekly.htm
財經八一八: 「魔童」豪租村屋拍劇
CEO專訪: 浩沙主席 施洪流 英雄造時勢
上市公司專訪: 置富產業 民生商場 防守兼備
[青木堂] + [雲卷雲抒]
[一點成金] + [公關人語]
90 : ec_yk(1014)@2012-09-04 17:27:47



[青木堂] + [雲卷雲抒]





[青木堂] : 商戰中的公關(二)

‧京東商城想以價格戰樹立正面形象,卻因不合適的措辭導致損了形象又沒能贏得利潤。

‧同一個事實,不同的用詞就能表現不同的目的,是為公關首要大計。



話說上回的電商大戰,還沒見戰場,挑戰者京東商城就舉白旗投降宣布停戰。一如上週所說,既沒佔到便宜,還輸了形象。事後,劉強東更自認當初宣戰只是一種宣傳手法,沒有想過對手會應戰。這一來,不僅僅讓觀眾們看了場笑話,更徹底損害了京東的形象。



我們來看看這場鬧劇的開端,是京東商城欲為自己做宣傳,博得消費者好感,營造一個不圖牟利只圖造福消費者的良好企業形象。可惜一開始就選錯了戰略,採取「損人不利己」的招數,先是無厘頭的指責對手價高,意圖掀起消費者對對手的反感。但由於沒有正確的媒體處理手段,沒有適當的措辭和發布時機,反而令自己「枉做小人」。



其後再抬高自己,稱三年零利潤堅決擊垮對手。從公關的角度來說,這樣的措辭實不應該。同一個事實,如若當初京東使用類似「堅決零利潤惠及客戶」,其價格戰的目的便是討消費者歡心,為自己贏得更多的客戶,就算不明說,也足以擊敗對手。



可是一開始就叫囂「堅決擊垮對手」,那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宣戰的目的變成了惡性競爭,一場不明智的戰役,一個不成熟的商業決定。不僅換不來消費者的好感,更招來輿論的非議,最終則以鬧劇收場。



紙上談兵的口水戰之後,蘇寧還是蘇寧,國美還是國美,可挑起事端想要樹立形象的京東,卻成了茶餘飯後街頭巷尾的笑柄。不懂得公關的商戰,輕易碰不得。



[雲卷雲抒]: 跪求簡單業績報告一份



‧每到業績期同事們真的忙到天昏地暗,不斷重複幾個動作。

‧有些業績報告做到成尺厚卻仍然讀來味同嚼蠟。

繁忙業績期又到,所以這星期我真的分身不暇,在「金鐘三寶」(即萬豪、港麗和港格)多過在公司。還記得初入行時在一家規模較小的財經公關工作,全公司5個人加一個接待同事共同跟8至10隻客,仲要隻隻大國企。每到業績期同事們真的忙到天昏地暗,不斷重複幾個動作,改PPT、改新聞稿、改公告,以及跟進發布會出席和安排。當年夜半三更等PPT定稿拎出街影印同釘裝;等十年都確認唔到的新聞稿定稿;影印機同FAX機被用到無炭粉,而負責雜務的同事太忙忘記預訂炭粉,結果一條友企係部機前面狂搖粉盒,務求部機可以出得一張得一張;攬住同事痛哭,誓神劈願絕不會再參與下一年業績,到現在還是一年兩次同業績期玩遊戲,種種情景真的歷歷在目。



說到業績期,我最喜歡的正是看國內企業的業績報告和新聞稿。為甚麼?因為你永遠都會在這些「著作」裡面,看到很多「分開看好像沒問題,但放在一起又看不懂」的中文和英文。「科學發展觀」、「幅射全球」等等有趣又有深意的詞語組合。我相信有翻譯過業績報告的人,就最明白那種根本不知所雲但要硬翻的情況。恰逢同時多份翻譯在手的繁忙時期,最終只能直譯字面意思了事。結果看中文連篇累牘、內容空泛,而英文就更等同火星文一般。



除了用字「另闢蹊徑」,有時看業績報告內的「董事長報告書」就尤如看長篇小說一樣,說話冗長重複。簡單的一件事,可以被分成多段用不同的形容詞、助語詞加長、加長再加長。「機械性文字」加「長篇累述」,怪不得有些業績報告做到成尺厚卻仍然讀來味同嚼蠟。





回頂頁
91 : ec_yk(1014)@2012-09-04 17:28:54



[一點成金] + [公關人語]





[一點成金]: 你知道 我在等你嗎?(一)

‧現在的基金資金充足,選擇又多。如果公司不加倍努力,又如何吸引基金來投資呢?

‧香港1,700多家上市公司爭的,都是投資者的注意和信心。你的公司站在那兒?

業績發布會也快到一個尾聲了。隨而來的就是許多投資者路演,以及證券行的投資者推薦會(Investors Conference)。在忙替客戶安排香港、新加坡、內地及台灣路演的當兒,我也和幾位上市公司的董事長一起吃飯閒聊。



有位董事長在飯局中就說到,某基金經理經常在業績發布會後,很熱情地和他交談,但卻不見他的基金在股東名冊中。我問道:「那您還會繼續和他交談嗎?」董事長的回答:「我會等他買我的股票。」



我個人是很欣賞這位董事長的誠信和意志,但是我也不瞞心的糾結。在這個動態急速的資本市場,公司是不能等待投資者的到來啊。如果一旦發覺某些投資者對自己公司有興趣,管理層就得做好功課,力求把投資者吸引入公司。



在Bruce Marcus的《Competing for Capital - IR in a dynamic world》書,就提到所有上市企業,爭的無非是投資者的注意和資金。每個投資者都是一位元客戶,每位元投資者都是一位買家或賣家。IR的角色就是勸服一位元投資者(客戶)「投在你公司的一塊錢,會比投在另外一家公司,升值得還要快」, 我們這說的是「勸服」 ,也就是用事實和真相,通過一個系統化的推銷方式,來讓投資者明白公司的「升值點」。



這和平時人常說的「吹」迥然不同。IR又有何法寶,可以不用等基金及投資者來買股票?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公關人語]: 建立品牌

‧在現今資訊急速流轉的商業社會,如果仍然秉持這種態度的話,可能會比較吃虧。

‧須知道摧毀一個品牌,可能一天就可以做到。



以前有人愛說「有麝自然香」,現在好像已經愈來愈少有人會這樣說。雖然本人不會否定這句話的真確性,但是在現今資訊急速流轉的商業社會,如果仍然秉持這種態度的話,可能會比較吃虧,因為當真的有人「聞」到你的香味的時候,原本的需要可能已經有其他人去滿足了,生意自然做不來。



同樣,一個品牌在外國可能很有知名度,並且打算進入一個新的市場,如果認為自己的產品一流,抱「有麝自然香」的心態,可能會多走不少冤枉路。所以很多品牌也不敢掉以輕心,君不見A&F進駐中環,豪花幾百萬去做一個campaign,不論有否推動銷售,但是已經成功製造話題,也順便讓香港的女性瘋狂一下。此外,幾年前,H&M登陸香港,藉推出知名設計師系列,讓一眾OL大排長龍,成功製造免費宣傳。有時候也會遇到一些客戶可能是出於對自己產品的信心,會堅持「有麝自然香」的想法,不過也有可能不是不想做,而是沒有budget去做,那就另當別論。最近就為一個外國知名品牌登陸香港絞盡腦汁,當然羅馬不是一天建成,建立品牌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必須多方面配合包括公關以及廣告,如何策畫一個campaign,利用社交網路,做到成為城中話題的效果,才算成功。



辛苦建立的品牌往往是金錢堆砌出來的,看看世界首100位的品牌,除了他們的產品優秀之外,他們加起來的廣告預算也是天文數字,因此他們才會那麼重如何保護自己的品牌。須知道摧毀一個品牌,可能一天就可以做到,一次產品事故加上公關失誤,在網絡媒體盛行的今天,絕對可以摧毀品牌的價值,對銷售大為影響。





回頂頁
92 : ec_yk(1014)@2012-09-04 17:30:32




財經八一八

「魔童」豪租村屋拍劇

撰文:戴道鍾 美術:何智棟



免費電視發牌一拖再拖,一眾中標機構只能徒呼荷荷矣。不過,由「電訊魔童」欲變身作「電視魔童」的王維基卻無有怕,破釜沉舟以五十億元之價,賣掉一手湊大的香港寬頻之餘,還不理三七廿一,劇集照開可也,更定下今年製作二百六十小時的目標,明年再增加至六百五十小時,認真勇氣可嘉。



由於耗資六億元、選址將軍澳的電視及多媒體製作中心,尚在興建當中,起碼三年時間才能落成,城市電訊(01137)拍劇,只能租用他人居所,或向政府申請在街上拍攝。老戴就有位老友的居所被城電選中,租用五日,日租高達四千大元,即是平白無端便收取了二萬元,勝過打工之餘,還可現場欣賞黃日華等資深演員之演技,好不過癮。幫老友計計數,其家位於天水圍邊皮,交通不便,人煙稀少,但勝在地方夠大。現時一幢三層村屋加上千呎花園,賣到八百萬元以上,正常租金三萬元以上。而以城電的日租計,一個月卻可收十五萬元,較正常租金高出四、五倍。



單看表面,城電出手似乎頗為闊綽,但以王氏之精明,又豈有計錯數者?一來,城電未有自設廠房,如果長期租用廠房,加上一系列布景裝置等,所費不菲。再者,以打游擊策略,在不同地方取景,總勝於「是但台」無論人物、景物皆常常熟口熟面,加上每套劇集情節如出一轍,新鮮感零蛋。可惜「電視魔童」新台不知何年何月才獲發牌,讓更多觀眾可欣賞其製作節目。最近更有消息傳出發牌一事泡湯,政府已讓投牌商及市民等了三年,莫非又要多等三年?

曹貴子豪歎「忘不了」

「電視魔童」付出市價五倍租金拍劇,是否豪爽見仁見智,正如康健國際(03886)行政總裁曹貴子食條魚也食了三萬大元,是否魚有所值,亦由看官自行判斷。話說一度由醫生變身為兩家上市公司主席兼大股東的曹貴子,自從引入曾是其病人的「玩具大王」蔡志明,將主席之位交予蔡氏愛女Crystal,自己僅擔任CEO一職後,較以前悠閒得多。而在剛過去的八月中,他就與愛妻帶同父母及兩位掌上明珠組成親子團,前赴馬來西亞作五天遊。



今次曹醫生一行廿餘人先後到了大馬的檳城、怡保及吉隆坡,觀賞了紅毛猩猩、螢火虫外,還品嚐了當地極之有名的河鮮——「忘不了」。該條重逾七公斤的河魚,索價折算港銀約三萬元,即是每人約一千五百元,簡直是天九翅價耳。不過,以如此巨型河魚而言,有云物以罕為貴,加上一嚐過後確是名不虛傳,各人也認為物有所值。至於「筍殼魚」及「貓山王」等當地名產,自然也不放過,前者又重達六公斤,還要是野生者,相當矜貴也。



回說「忘不了」,其名來由乃嚐過之人忘不了其味也。老戴上網翻查資料,發現此魚原產砂越,當地人稱之為「Empurau」,華文即「恩布佬」,屬大鱗鯉科魚類,又稱吉羅魚(Kelah),另有外號稱「河中皇」。難怪其身價較大家熟悉的高價魚如老鼠班、蘇眉等,貴最少一、兩倍。親子團今趟可謂嚐盡當地美食,皆因帶團領隊乃是行內名家,專門招呼蘇絲黃、賜哥、唯靈、韜韜及蔡瀾等知名食家。美食當前,各人當然大快朵頤,曹醫生一向重keep fit,看來每朝早又要跑多幾個圈耳!

體育明星做生意

講開運動,上星期中國奧運金牌運動員訪港,又跳水又唱歌跳舞,看得一眾香港粉絲如癡如醉。就連前跳水皇后伏明霞,亦帶齊三個小朋友捧師弟師妹場。可能今勻少了如郭晶晶之緋聞運動員,一眾八卦雜誌似乎無可跟,所以少了點哄動感。不過,從財經角度看,新聞仍然一籮籮。例如淘寶網最近就透過其微博,公布了一批通過官方認證的體育明星網店。所謂體育明星網店,其實與一般網店一般,都是賣東西,只是這些網站由體育明星開辦而已。



體育明星開店,噱頭十足,老戴卻不敢寄以厚望。且看相關網店只有十五間,規模甚「奀」,還只是以一批退役頗久的運動員為主,例如上幾代跳水皇后高敏,以及十年前的體操公主范曄等。況且,體育明星名氣始終較娛樂明星差一大截,人家娛樂節目主持人一口氣賣出四千件產品,不少體育明星一個月累計才賣出幾百件。



要數體育明星做生意做得最成功者,已經是N年前的體操王子李寧,成立了以自己為名的體育用品公司李寧(02331)。可是,近年業績認真差勁,早前還預警今年全年虧錢。此外,當年其師弟李小雙亦曾生產自家品牌的運動服裝,似乎早已消聲匿跡。再看NBA巨星姚明,近期便殺入金融界,成為重慶一家投資基金公司的掌門人,參與私募基金投資。以姚明之名氣,募集資金實在不難,但現時市況低迷,要賺錢才考真功夫,且看姚明能否為體育明星一洗污名?



王傳福被鬧到喊

比亞迪(01211)的黑氣,似乎尚未過去。集團剛派發的上半年成績表相當嚇人,純利勁跌94%,只得1,600萬人仔。這還不特止,更事先張揚今年首9 個月,淨利潤將按年急跌75%至95%之巨。這令一眾股東極不高興之餘,還激起分析員的怒火,在業績發布會上當眾鬧爆主席王傳福。



該位操流利國語的女分析員,除了力數王總管理不善,又指連其左右手都辦事不力,弄得投資者關係一團糟云云。被火爆分析員狂數的王總,可能心中有愧,不單止無任何反駁,更眼濕濕,真箇我見猶憐。亦可能因如此,有分析師力撐王總,在微博留言指,對王總淚灑現場的一幕非常深刻:「追求夢想是多麼不容易,王總,您要挺住!」 或許王總亦明白到,夢想不可以當飯食,投資者追求的是股價表現,因此揚言2013年將會是公司第二次騰飛,恢復盈利增長。信耶不信耶,有死忠粉絲就話,只要比亞迪回到股神入股價,必定飛身撲入——惟現價在13元,股神入貨價則只8元而已。





回頂頁
93 : ec_yk(1014)@2012-09-04 17:33:14






CEO專訪

浩沙主席 施洪流 英雄造時勢

撰文:吳嘉妍 攝影:徐煥傑 美術:陳國威



浩沙(02200)主席施洪流(施總)一句:「那得算就算!(大概譯音)」,這句是福建話,意思是「說了這樣就是這樣!」。道出福建男士特質:「喜歡做生意,亦比較大男人。」男人為一家之主,要扛起整頭家,男主外,女主內,工作上,家人都不會過問。「福建常常受颱風吹襲,所以福建人抗逆能力都強一點!」施總遇慣風雨,視之等閒,以往健美褲生意不成功最後,善用時勢,業務成功轉型,在商場繼續打拚,繼續笑看風雲。



「福建人都喜歡做生商。」施總為福建晉江人,與筆者是同鄉。他笑言,當時福建開放得較早,很多人高中畢業後,就出來開始做一些小生意。家境亦算不俗,施總就隨母親到其生果店幫手。在那時開始,施總已開始要學習管理一盤小生意。「當時福建閔南區一帶的人比較窮,雖然當地屬沿海地區,但土地貧瘠,所以很多人都往馬來西亞、菲律賓一帶工作,到現在福建人在菲律賓已控制了該地的經濟命脈,菲律賓總統更常常到晉江呢!」



在進行專訪前,記者於前一天參加了浩沙的業績傳媒午宴,先一睹施總真身。在席間,氣氛可能較輕鬆,施總比專訪時更健談,常常面帶笑容,他一笑的時候眼睛都會跟笑。到正式專訪當日,攝影師要求施總微笑,但施總是認為自己笑起來,眼睛變得很小而拒絕。但其實,施總眼小心不小,心卻是有極大的創業決心。



小時候協助母親做小生意的經驗,激發了施總的創業夢。而這一份堅持,終令他在90年代,成功創立了屬放自己的第一盤生意。「當時賣鞋,賣時裝已有很多公司,所以我左思右想,就想到了賣健美褲。」



說罷施總就拍拍身旁一同接受訪問的執行董事趙焰(趙總),他們就如看卡通時,主角在變身前都會先說一句口號。施總先說「不管多大肚」,然後趙總就會接「都穿健美褲!」,說罷,兩者相視而笑。記者又發現,在午宴時又或在專訪內,施總都會以同一個方式說起這個口號。整件事十分有喜感,令人印象深刻。

打造「中國製造」

施總說的健美褲,原來在90年代時是十分流行。但由於記者不是生於80年代,就只好百度一下,發現原來健美褲在其時的受歡迎程度,就好比牛仔褲,每人都有一條,而且質料舒適方便,最重要是便宜。



施總笑言:「88至92年的時候,所有中國人不管小孩子,老太太,當時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總有一條旁身。」奈何市場競爭者太多,該股熱潮逐漸冷卻,健美褲亦變得不再流行。施總被逼結束此生意,但他卻不認為這是一個失敗。當時他靈機一觸,反而就想到健美褲與泳裝面料和供應商都是一樣,何不索性轉做批發泳裝?最後,施總成功順勢走,由健美褲轉型泳裝業務。時勢造英雄,有時勢,但都要英雄懂得利用,如果力有不逮,即使有機會,亦都只會是徒然。施總就是英雄,成功打造「中國製造」的泳衣品牌,開始內地人穿內地泳衣品牌的趨勢。



結果,施總創立了「浩沙」。「我們就想為公司取甚麼名字?當時我們就想到海灘非常大,浩瀚的沙灘,所以就將公司取名為浩沙了!」那時候,品牌仍未有英名名稱,都只是用譯名叫HaoSa。其後,為了令品牌變得國際化,最後便以Hosa作為英文品牌。不知不覺,浩沙的生意已愈做愈大,一說起內地泳衣品牌,大家都會想起浩沙。



現時,浩沙品牌佔內地泳衣市場6.1%的市場分額,其他外地知名品牌如「arena」與「Speedo」都只佔2.6%以及2.3%。



現時的一切,都是得來不易。施總在創立泳衣品牌的時候,都不是一帆風順,當中亦遇到不少問題。「當時內地仍不太流行國產泳衣,百貨公司都不願將產品上架,能上架的,都是一些國外知名牌子,再加上在90年代,內地人還未有富起來,那時候連根本需要亦未解決,又怎會講究泳衣款式?」身旁的趙總又補充,「不要說泳衣,百貨公司在該時候都仍未普及!顧客都沒有機會精挑細選,其內部設計就如現時的藥房,有一個欄位攔住,只可以叫服務員遞給你,顧客都不享受到商場逛。」



到現在,公司業務已上了軌道,而且業務愈做愈大,由起初只從事泳衣生產到現在公司業務已包含三個部分,瑜伽,水運動以及運動內衣。公司更在去年年底在本港上市,此舉令更多人認識浩沙這個品牌。

贊助活動更勝代言

現時浩沙產品主要分銷到內地,問到施總會否將品牌帶到本港,他說暫時不會考慮。「現在已有在本港電視台播節目,但我們還是希望先專注內地業務,而且香港舖租亦較貴,要再看一下情況再作打算。」另外,一個品牌,往往會任用明星為代言人,從而提升品牌知名度,如內地運動服,我們會想起李寧,但出奇地浩沙卻從沒有聘過任何代言人。



「時尚代言人無可否認可快速提高品牌知名度,但我們更希望是顧客喜歡產品個性,而不是為代言人而買。而且代言人只能為公司帶來短暫的收入增長,再者,浩沙定期贊助大型選美活動如環球比基尼小姐、遊艇比基尼小姐等,就已成功收到宣傳作用。」



施總表示,公司未來在泳衣種類中,會加強研發設計專業與訓練泳衣。「優閒類泳衣市場普遍不大,而且亦較低端。」說起優閒類泳衣(如港人喜愛的Roxy)的款式,當筆者到內地旅遊時,發現內地人不同於外國人,他們不是太喜歡到沙灘純坐曬太陽,到海灘就是要游水。所以外國品牌如Roxy等主打沙灘優閒服均難在內地打出名堂,而作為泳衣專家,施總就有這樣的見解。「內地人一般去沙灘就是去游泳,很少會見到他們躺在沙灘,而且Roxy起源於加州,內地天氣與其相比,當然是天與地,再加上產品主銷地方為北京,大家都知道北京天氣較差,煙霧彌漫,所以根本整個形象都不適合。」



從事泳衣生產,施總都說自己喜歡游泳,而除了游泳,打乒乓球等球類運動外,他還笑笑口說,逛商場亦他的興趣!施總解釋,他都喜歡平日到商場逛,看看其產品出售情況。原來不是女士們那種逛街血拚。一個膚淺的誤會下,筆者發現施總完全是個永不言休的人。訪問時正值為奧運會,記者好奇,從事運動有關事業的管理層會否更是熱衷運動,(因為記者在約其他專訪時,的確是遇過因為管理層特地飛到倫敦看奧運而沒空做專訪),但施總則說,沒有時間。



「我不喜歡放假,一有空就到外國考察泳衣市場,在內地亦會常常視察業務。」而訪問接近尾聲時,其他管理層已進來,示意施總要趕快主持下一個會議。記者感到施總是那種永不休息,永不願停下來的創業家。



最後,說起家鄉,我倒是有點愧疚。記者今年已二十有多,但這麼多年仍不曾跟父親回過家鄉。而在專訪間,施總說起一句福建話(就是文中引言的那句),並試圖讓我接下去,增加大家之互動與親切感,但奈何,我卻令整個氣氛完全冷卻當晚記者回到家詢問父親後,才知道施總說的是甚麼。



我又順勢問起父親,其實爺爺當時是做甚麼工作的?原來爺爺是被「賣豬仔」去了菲律賓做生意,而當老人家仙遊,我亦不曾見過他一面。此時此刻,我想,如果有時間的話,我倒想回家鄉看一下,回到屬於自己的地方,回到自己的原點。



甚麼是健美褲?

健美褲是流行於上世紀90年代的一種服飾,因地域不同,多有腳蹬褲、踩腳褲的別稱。一般以黑色為主,由絲質的材料和適當的人造纖維混紡而成,有很大彈性,類似於舞蹈褲,上寬下窄,褲腳下連一條帶子或直接設計成環狀,以便踩在腳下,穿上後,產生一種拉伸感,襯托出腿部的修長,體現出一種線條美。

90年代初,一句順口溜家喻戶曉:不管多大官,都穿夾克衫;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褲。後來健美褲的材料變得多種多樣,顏色也逐漸豐富,不過基本的特點都沒有變:貼身,高彈力,且透風,但時間長了,膝蓋部分會鼓起,有的地方會磨得光亮。作為當時流行與時髦的象徵,幾乎所有女性,無論年齡、身材、人人都穿,大街小巷出現前所未有的統一和高調。



PROFILE

年齡 46歲

1983至1996年 於北京、上海及廣州從事經銷女裝運動服飾

1996至2000年 浩沙製衣品牌總經理

2000至2006年 浩沙製衣總經理

2006至2011年 浩沙製衣的監事

2007年 「十大功勳企業家」之一

2008年 完成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總經理課程

2010年 品牌中國(服裝行業)年度人物

上海晉江商會名譽會長

2011年 浩沙總經理





回頂頁
94 : ec_yk(1014)@2012-09-04 17:35:27






上市公司專訪

置富產業 民生商場 防守兼備

撰文:鄭敏琴 攝影:李家羲 美術:陳國威



置富產業信託(00778)的2012年度中期業績顯示,年度「分派收益率」高達6.9%,每基金單位分派取得上市9年來最高增幅。旗下現持有16項達245萬平方呎面積的零售物業項目及接近1,900個泊車位,旗艦商場有「置富第一城」、「馬鞍山廣場」、「都會」、「置富都會」等零售產業項目。



整體資產組合價值高達193億元,期內流動資金錄得9.75億港元,沒有任何融資壓力。置富產業信託副行政總裁趙宇樂觀地預計,未來續租率可保持雙位數字的增長,但確實數字需須視乎本地零售及租務市場的具體變化,目前未可預料。



置富產業信託的經營概念

對物色新併購項目會有兩大要求:專選那些出租率較高及區內人流旺盛的零售產業項目;選具備進行「資產質素提升計畫」潛力的零售產業項目。再以以《置富Malls》品牌,令旗下商場形象更為統一。繼而推行一連串「資產品牌價值提升工程」,旨在加強置富品牌效果。近期便以「海綿寶寶」為主題,在各商場舉行各項活動。



與另外七大本地上市的房地產信託基金比較,置富產業信託的優勢包括組合內零售物業租戶營運有道,生意暢旺;資產質素提升計畫有效釋放內在的資產值,提升組合內淨物業收益;持續物色具潛質的收購項目,優化資產組合結構。管理層對物色新併購項目大致是有兩大要求:專選那些出租率較高及區內人流旺盛的零售產業項目;選具備進行「資產質素提升計畫」潛力的零售產業項目。

統一形象 有利收入

去年置富產業以《置富Malls》品牌,令旗下商場形象更為統一,並且積極進行「資產質素提升計畫」,大型項目將分階段進行,首階段約需4至6個月,會盡量減少工程的影響。為保障置富產業信託取得穩定且可觀的租金收益,在推行「資產質素提升計畫」首階段時,會把超過一半以上的樓面租出。今年上半年收益反映在今年二月中分別以12.5億及6.5億港元收購荃灣「麗城薈」及北角「和富薈」的短期盈利貢獻,約佔今年首半年度盈利增長的11.2%,正正是盈利增長的強勁原動力。



而總樓面面積逾31萬平方呎的「馬鞍山廣場」在去年完成「資產質素提升計畫」後,短期內除帶來按年增長20%約880萬元收益,更創造1.71億元等值的資產價值。她指出,旗下物業每次進行翻新,都有不俗的投資回報,平均而言都在40% 以上,至少亦有20%。趙宇稱,旗下沙田「置富第一城」,首兩階段翻新工程經已完成,而第三期則預計於年底完工,整個翻新計畫耗資約1 億元,目標投資回報為15%。



火炭「銀禧薈」於今年次季開始進行翻新工作,而明年會是荃灣「麗城薈」,並期望於2014 年完工,雖然有關工程仍在計畫階段,至今仍未有投資金額,但目標回報率同為15%。



「馬鞍山廣場」項目回報率高達73%,與同樣經過「資產質素提升計畫」的項目中位回報率15%相比遠高出58%,即所投入的1,200萬元資本開支能完全發揮成本效益。置業的平均投資回報率長期介乎22%至87%之間,集團與零售商戶每三年續租一次,九年來的加租幅度皆取得正增長的租金調升。



由於置富產業一向採取Active Leasing 的策略,租金一向有不俗的升幅。以上半年為例,旗下商戶續租或新租之加租率,平均在20.6%水平,雖然下半年續租所涉及的租戶較上半年少,仍預計今年全年的租金可有雙位數字的升幅。但她也明白到,本地零售商戶所面對的經營困境,故會因應個別行業的承租能力作出租金升幅微調的管理,如對小型租戶及那些經營必需消費品的租戶大多僅調升至與市場通脹等值的租金加幅。

以民生為主 減低影響力

香港的商場有不少是依賴自由行旅行,但近月來旅客數字有回調趨勢,對該等商場來說,有一定的影響,相反,置富旗下的商場以民生為主,不論在任何經濟環境下,對消費力的影響度有限。



趙宇認為集團旗下的零售產業組合完善,對續租率及出租率有一定的抗跌力。以2012年首半年度計算,有50%組合項目比重錄得100%出租率,主要受惠於本地零售租務市場向好及旗下零售商戶組合配置得宜。「旗下物業商戶組合現多於60%比重為必需消費品業務,當中服務與教育及餐飲食行業各佔20%,超市與銀行各佔整體租戶組合比重10%,遂為集團帶來逆經濟週期下穩定的租金收益。」而「十大租戶」亦不過只佔組合1/5比重,因此租金收益不會過於依賴個別租戶,而且物業組合內的業務面向更趨多元化。今年下半年屆滿的租約佔置富信託物業組合可出租總面積及租金收入總額佔比為18.2%及16.7%。

提升品牌效應

以民生為主的商場,又如何吸引到區外客,為租戶提升銷售額?趙宇相信,旗下商場的租戶,是區內居民必需消費的店舖,已經肯定為租戶帶來穩定的收益,但推行一連串「資產品牌價值提升工程」,旨在加強置富品牌效果。



她估計按年上調20%品牌推廣開支預算,把旗下16大商場列入「置富Malls」的置富品牌行列,同時定期舉行以家庭為主題的大型活動,培養消費者對「置富Malls」的歸屬感,以提升商場高端的服務水平。她希望消費者走入「置富Malls」商場時,感覺舒適寫意,購物反是其次。近期便以「海綿寶寶」為主題,在各商場舉行各項活動。



「由於旗下商場全部為屋苑商場,故於市場推廣上偏向家庭式及大眾化元素為主,例如「麥嘜」及「海綿寶寶」等卡通人物,希望能吸引家庭及小朋友到商場。」原來「海綿寶寶」是由她親自揀選,看來她的潮流眼光也不弱。



優勢

‧下半年將有約20%租約要續租,預料續租後的租金續有升幅,預計全年租金將保持雙位數增幅。

‧現時有銀行備用信貸約30億元,手頭現金約10億元,負債比率24.5%,遠低於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規定上限45%,即仍有不少借貸空間。

‧淨出租物業,高達66%租予銷售生活必需品的租戶。今年上半年淨租金收入中,有58%是來自銷售生活必需品的租戶。

‧2012年預期息率近6%,現價與其每單位資產8.34元折讓約35%。

‧現價較每單位資產淨值(NAV)8.34元折讓36%,隨更多翻新工程完工,和未來潛在收購,皆可提升NAV。





回頂頁
95 : GS(14)@2012-09-16 18:30:02

需要文章

近2星期的
[青木堂] + [雲卷雲抒]
[一點成金] + [公關人語]

財經八一八: 野村裁員被「糞」示
工商新知: 產品授權 OEM出路
CEO專訪: 英裘控股主席黃振宙 有能者居之
上市公司專訪: 謾罵聲中 達致三「升」
財經短打: 肥佬黎賣金蛋 傳媒王國動搖
馬浩文
財經短打: 星洲搶閘雙幣雙股上市
財經短打: 建造業搶手 加薪贏通脹
財經短打: 跟風炒殼股 如玩音樂椅
財經追擊: 證監出手 挑戰「國家機密」
96 : ec_yk(1014)@2012-09-16 22:08:24

My Capital Money contract already finished.......... Sorry.
97 : david395(4434)@2012-09-17 00:30:33

明日post hket expire 不訂
98 : david395(4434)@2012-09-17 09:01:49

財經短打

跟風炒殼股 如玩音樂椅

撰文:伍逸華 攝影:資料圖片 美術:何智棟



市況靜,成交慘淡,要在市場找賺錢機會似乎愈來愈難。不過,對於有意來港上市的企業來說,市況下沉正好提供大量買殼機會,近日市場狂炒殼股,令不少投資者興奮得一陣陣。市場人士估計,現時殼股多達五十家,雖然投資者可以尋寶,但要冒的風險極大。多隻殼股一炒就被炒高幾成甚至逾倍,但礙於規例所限,殼股實際注資卻要長等,單靠消息支持股價,散戶應小心為上。



市況淡薄,近日公司易手新聞特別多,要數最矚目的可算是高信集團(00007)。該公司停牌兩個多月,上週宣佈易手予延長石油(00346)前主席許智明及前美國總統喬治布殊親弟尼爾布殊(Neil Bush)。許智明及尼爾布殊均擁有豐富的資源事業經驗,兩人入主後,將分別擔任高信的主席及副主席,在名人效應刺激下,高信復牌當日股價升近一倍,其後仍長升長有,週三收市報一點四一元,較停牌前股價高出兩倍三。



過去數月,不少上市公司成功賣殼易主,尤其是內地房地產公司連番買上市公司,令投資者開始在市場尋寶,希望能發掘到新一隻被「點燈」的靚殼股。今年五月,內地地產龍頭萬科向永泰地產(00369)收購旗下南聯地產(01036),市場憧憬萬科日後能大舉注資,只要稍有風吹草動,市場都借機「喪」炒。南聯本月就曾單日狂升百分之六十五,以本週三收市價與宣布南聯易手前股價比較,已升超過一倍。



情況與萬科類似的還有中糧集團,縱使其在港已有多間上市公司,惟旗下中糧香港上月再向僑福(00207)控股股東兼主席黃健華,收購僑福百分之七十三點五股權,總作價三億六千萬元。中糧集團旗下有兩個地產業務平台,分別是以住宅開發為主的A股上市公司中糧地產,以及側重商業地產開發的中糧置業,市場詮釋中糧的收購,為部署整合旗下地產業務,可能注入僑福,結果該股復牌後亦是狂升,現價較宣布收購前價格漲幅已超過六成。



炒殼股回報豐厚,自然掀起尋寶熱,長年交投淡靜的安全貨倉(00237)本週一便最多升逾七成,全日結數亦有超過四成升幅。安全貨倉能被憧憬炒高,因集團的業務較單純,主要業務只是持有若干貨倉及工業大廈作收租用途,加上資產規模不大,更易成為他人買殼對象。

市場人士指出,內地房企面對資金週轉問題,一早已希望能找新的融資渠道,奈何內地股票市場低迷,本港的IPO也乏人問津,反而動用數億元買殼上市,尚可等待機會,隨時為公司開闢新水源。

低借貸成本吸引

此外,香港借貸成本較低,亦能吸引內地企業來港。本港目前一般銀行貸款的利率僅在百分之五以下,而內地卻高達百分之十或以上,從而估計賣殼活動可能陸續有來。

另一使殼股吃香的原因,乃證監會近期的勇猛行動。業內人士指出,近期證監會非常勇猛,嚴懲出事新股保薦人,除了作巨額賠償,更史無前例吊銷資格。現時證監會正進行保薦人改革諮詢,日後若新上市公司賬目出現問題,保薦人可能需要負上刑責。近期新股市場幾乎完全停頓,除了市況淡靜影響之外,亦反映保薦人的小心為上。新股生意難賺,對較小型的投資銀行影響更大,倒不如轉攻買賣殼交易,以減低風險。



殼股一易手,股價隨時狂升,不少投資者想借機一博炒「殼股」,但有云高回報也陪高風險,此情況不可不察。其實根據上市規則規定,買方在成為擁有超過三成普通股股東後的兩年內,累計注入的資產若高於殼公司收益、市值、資產、盈利、股本等五個測試指標中任何一項的一倍,交易便構成非常重大交易,資產的注入可能要以新股上市的申請標準審批,意味殼股短期內獲大舉注資的機會根本不高。換言之,大家看到南聯及僑福等股價在短時間內狂升幾成至一倍,跟風追入只是玩音樂椅遊戲,「走得摩無鼻哥」。
99 : david395(4434)@2012-09-17 09:02:28

財經追擊

證監出手 挑戰「國家機密」

撰文:伍逸華 攝影:張文康、徐煥傑、法新社、東方IC 美術:曾偉凡



證監近日連環出手,抽出兩家拒絕披露「國家機密」的公司,要其交出機密檔案。「國家機密」,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屬最重要資料。尤其在中國,這四個字凌駕一切。不過,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卻講求透明度。

當要在兩者當中作出取捨的時候,港交所(00388)似乎為了「飯碗」,寧可放行;然而,證監會卻決定「打老虎」,挑戰「國家機密」。市場人士一邊大讚證監勇猛之餘,另一邊亦再熱烈討論上市審批的權力分配。



今年以來,證監「打老虎」行動從未停過,且不曾手軟,愈打愈勇猛。首先被「祭旗」的,是洪良國際(00946)。踏入八月,再連環出擊整治拒絕交出資料的公司,第一間是中國高精密(00591)。○九年十一月掛牌的高精密,以其「福建上潤」品牌,研發及產銷高精密工業自動化儀表及技術產品,用於檢驗、測量及分析溫度、水壓或其他可變參數等資料,主要應用於工業生產應用技術,包括航天、採礦、發電、石油、冶金、食品及藥品等。表面看來,精密行業沒有太大的「機密性」。翻查高精密的上市文件,亦沒有提及該公司涉及任何涉及國家機密的範疇。直到去年十月,高精密的問題才開始浮面。



去年十月底,高精密在下午開市後不久突然停牌,其後發出公告指,因為旗下產品涉及國家機密,無法向核數師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提供若干資料,妨礙全年業績的核數程序。畢馬威則指,由於未能獲得充足憑證作審核基礎,故對高精密全年業績發出保留意見。高精密去年九月底公布的全年業績,營業額按年勁升百分之三十五,達九億人民幣;股東應佔溢利亦按年上升百分之三十四,至三億人民幣。由於在業績上存在嚴重分歧,畢馬威亦難以久留,到同年十一月底,不獲高精密重選連任核數師。

高精密復牌再停牌

為了證明賬目沒有問題,高精密今年二月委任了中磊風險顧問,進行獨立審閱及調查,並聘請了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對全年業績進行特別審核。不足半年,調查結果順利出爐,該公司於去年十月,獲得來自福建省國家保密局收訖確認,確認其業務涉及國家秘密。高精密以國家機密做擋箭牌,港交所欣然接受,八月三日高精密獲准復牌。復牌當日,股價大跌,由停牌前的二點七四元,急挫至一點二二元,單日大跌超過五成半。



港交所門常開,幸好還有證監把關。八月二十二日,高精密復牌十三個交易日,證監勒令該公司再停牌。市場人士自然聯想到與國家機密有關,但證監至今沒有發出任何新聞稿及作出任何公布,證監發言人亦拒絕評論事件:「高精密停牌與國家機密有關,全屬市場的揣測,這方面我們一向不會評論。」



放行讓高精密復牌的港交所,事後立即馬後炮。「港交所上市科自己有一套嚴謹程序,完全獨立運作,任何涉及國家機密,都不可以作為拒絕披露上市資料的原因。」主席周松崗仍不敢就高精密事件作個別評論,亦不肯回應證監與港交所在監管上是否出現矛盾。

明刀明槍狀告安永

高精密一波未平,短短一星期之內,證監第二度出手,而且來得更明刀明槍,正式入稟狀告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事源同於○九年,標準水務向港交所申請上市,原先計畫集資二十三億元。至翌年三月,安永突然表示,因發現標準水務提供的文件內容前後矛盾,故已辭任該公司的申報會計師及核數師。



雖然其後標準水務亦撤回其上市申請,但證監未有放棄,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一百八十三條,「證監會有權要求任何人在合理時間內提供資料、解釋及提供進一步詳情」,向安永發出正式通告,要求交出有關標準水務的審計工作底稿和相關會計文件。安永一度聲稱自己沒有記錄在手,文件都在內地合營公司安永華明手中;其後再向證監解釋,由於標準水務的會計記錄,在中國法例下可能屬於「國家機密」,拒絕交出資料。證監前後向安永發出九份通知,而安永一直沒有遵從,令證監最後要訟諸法律解決。



標準水務於九六年成立,總部位於北京,為內地水及污水處理方案供應商,在中國十三個省分,投資、收購和建設逾五十個城市自來水廠及污水處理廠項目,○六年及○八年先後引入新加坡CNA集團及渣打銀行亞洲基礎設施基金(SCI)作為策略投資者。上市計畫擱置之前,其核數師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及保薦人摩根大通已先後請辭。

一切追溯到○九年

證監的出手,市場一致叫好。業內人士指出,兩間公司的上市日期,均是○九年,而其後兩年,正正有大批質素參差的公司來港上市,當中不少更在掛牌後短至數個月便發盈警,令香港大有變成「垃圾股堆填區」之勢。若上市公司成功以「國家機密」作為擋箭牌,避過向監管機構提交賬目資料,日後的情況更難以受控。



原來,正正在○九年,即上述兩間公司上市之前,中證監、國家保密局和國家檔案局當年聯合發表了《關於加強在境外發行證券與上市相關保密和檔案管理工作的規定》,明確要求所有中資企業到海外申請上市時,必須嚴防洩露國家秘密。根據規定,境外上市公司包括新股,向相關證券公司、證券服務機構及境外監管機構,提供或披露涉及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及其他物品前,要依法申報,並取得國家檔案局批准,而相關的工作底稿等,亦要存放在中國境內。任何人違反相關規定,會被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當年相關規定頒布時,市場已經譁然。因為中國所謂的「國家秘密」,定義向來甚廣之餘,還頗含糊。上至航天科技,下至中成藥藥方,以至領導人的健康,都可被視為機密。不少公司可能為了避開法律責任,會自降透明度,香港甚至海外監管機構在新政策的掣肘下,亦更難取得重要資料。內地的學者指出,中國經濟開放後,不少重要企業外出投資,商業秘密亦直接牽繫國家利益和金融安全,但企業要釐定本身向外披露的資料,是否國家秘密,頗為困難,基本上,所有未經中央正式向外公布的資料,其實都可視作國家秘密。

中美角力 德勤遭殃

雖然已來港上市的大型國企,包括銀行、航空、電訊、能源等,以往亦不曾出現因涉及「國家機密」牴觸上市公司披露要求的情況,但市場人士認為,高精密及標準水務的案例,正是上市公司利用「國家機密」衝擊監管機構的第一步。獨立評論員David WebbÀ騠{為,事件是「一國兩制」的真正考驗,並直斥若上市公司不能向核數師提交資料,根本就不應上市。



其實,中資企業以「國家機密」作藉口,並不止於香港。今年的中資民企美國爆煲潮,亦引發類似問題。五月時,美國證監會(SEC)便入稟起訴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上海分支,因德勤上海以不能洩露「國家機密」為由,拒絕向美證監提供民企賬目底稿。現時中美證監仍就索取民企賬目資料一事進行談判,SEC向法院申請,將審理日期延遲六個月,希望與中國監管部門取得共識,否則大量於當地上市的民企可能除牌,後果非常嚴重。



在這之前,早於去年,已傳出SEC要求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中國分公司,提交其與美國上市的內地民企核數的賬目文件。法律界人士指出,其餘三大行,遲早亦會遇上與德勤相同的問題。

落場踢波 又做球證

相反,港交所卻放生高精密,容許其復牌,似乎默許了公司以「國家機密」作為拒絕披露資料的理由。事件為市場敲響了警號,業內人士再次熱烈討論,「港交所自己落場踢波,同時又做球證」的角色矛盾問題,應再重新考慮,審批上市的工作,是否適合由港交所負責。「港交所大量收入來自新股上市,尤其是現時市場氣氛差,交投量低,新股上市可以保證收入,所以由港交所負責審批,根本就存在利益衝突。」香港投資學會主席譚紹興指出,美國甚至內地,上市審批權統統都在證監會的手上。



其實,於○二年「仙股事件」後,特區政府就上市規管模式進行諮詢,業界人士以至公眾輿論普遍認為,港交所作為上市公司,應交出上市審批權,以避免角色衝突。當年政府內部亦曾考慮過,將上市職能移交證監會的新設部門,可惜有關方案未能獲得通過,最後僅以「擴大雙重存檔制度」作新策略。港交所仍握審批大權,故不少新股往往在上市之後,才慢慢被揭發之前的賬目有問題,出手的亦多為證監。



港交所審批是鬆是緊?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馬時亨在當年審批權爭拗得最激烈的時候,曾公開指,港交所審批時問的問題,有時不是十分「到肉」。證券界人士認為,交由證監審批才可防止「劣貨」新股繼續流入,相信證監無論在人手或能力上,都較港交所勝任。
100 : david395(4434)@2012-09-17 09:03:16

財經短打

星洲搶閘雙幣雙股上市

撰文:陳可恩 攝影︰資料圖片 美術:何智棟



新加坡交易所不像港交所(00388)般背靠祖國,長期有內企排隊上市,為求生存,只好出盡渾身解數。雖然之前黑池交易反應一般,但今年成功推出雙幣雙股的上市制度,卻吸引長實(00001)旗下房託基金前來上市,令新加坡搶先香港,成為雙幣證券誕生地。



市傳長實旗下Dynasty REIT即將獲新加坡交易所批准,最快於十月以新加坡幣及人民幣掛牌,成為新加坡首隻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亦是全球第一隻「人民幣/坡幣」產品。Dynasty REIT是由長實持有百分之十三點九權益的新加坡物業管理公司ARA分拆而來,分別在上海、南京及大連持有三項商用物業。有指該REIT年收益率可能達到百分之六至七,目前正爭取大型中資機構成為基礎投資者。



雖然新加坡今年四月才開始批准股票及ETF以雙幣雙股形式上市,相對香港自去年九月已容許公司以雙幣雙股形式上巿,卻一直未有公司到來,如床褥商卡撒天嬌國際(Casablanca)原擬以「雙幣雙股」掛牌,但因承銷團海通擬化繁為簡,最終以港元集資。



分析認為,本港雙幣雙股遲遲未現身,跟市況低迷有關。有投行指出,市況好時投資者較易接受新事物,但目前市況不穩,面對雙幣雙股等新做法,或會要求更多折讓。不過,亦有投行人士認為內地企業到港掛牌集資,以人民幣集資確有利減低匯兌風險,故大都願意探討其可能性。至於港交所發言人則如例表明,不評論外國市場的發展,但認為人民幣發展不會只集中在香港市場。此外,雖然新加坡搶閘成功,但《海峽時報》報道,星洲六月的人民幣資金池約為六百億元,只及香港的十分之一,有接近監管機構人士指出,如果人民幣戶口數及資金池不足,人民幣計價部分可能變得一潭死水,兩種貨幣計價未必做到互相替換。因此長遠來說,新加坡要在雙幣股上發展,或先要解決資金池細小的問題。



另一方面,若把兩地交易所比較,不難發現港交所佔盡天時、地理,而星交所則以「人和」力爭上游。分析指,香港享有地理優勢,吸引不少國企或民企上市,因此股市規模龐大。六月份新加坡股市市值只有八千四百多億美元,香港卻超過二萬億美元。



然而,正因為新加坡沒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致力於一連串金融創新,除了「雙幣雙股」外,近年另一項「搶閘」產品為黑池交易,即發展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私人電子股票交易平台,交易會先在會員間自動對盤,餘數始連接上交易所買賣。星交所於一○年十一月與Chi-X合作,成立黑池交易平台Chi-East,但由於成交低迷,今年五月已結業。
101 : david395(4434)@2012-09-17 09:04:28

財經八一八

野村裁員被「糞」示

撰文:戴道鍾 美術:陳國威



內地剛出爐的數據強差人意,美國亦似乎未有起色,歐洲更加被債務危機拖後腳,全球經濟陷於陰霾,做生意者無啖好食,個個都扭盡六壬希望力挽狂瀾。開源不容易,節流最直接,而最「就手」者,便是裁員矣。



不過,查實裁員也甚有學問。即使有個如《寡佬飛行日記》中的型佬負責派「大信封」,被裁者亦難免作出反彈。至於反彈有幾激,則難估過明日生指數收幾點。好似野村證券上星期開始派「大信封」,某天突然在公司門口赫然發現「米田共」,老戴朋友還拍下照片,因相中涉及恐怖內容,當然不能公諸同好。至於事件是否涉及裁員事件,或是另有他人的惡作劇,則不得而知矣。



回說到野村之裁員,香港乃是重災區之一。野村早前宣布,全球節流十億美元,當中以海外公司為主,香港、新加坡等亞太地區裁員四十至六十人,佔人手一半。近年金融業不景氣,野村的海外業務還連蝕九年,減開支也無可厚非,只是另一邊廂,卻傳出其擬收購一家亞洲投資銀行或證券行,員工自然不好受。



日本經濟已經迷失接近二十年,日資百貨早已大規模撤離本港,想不到金融業也嚴重萎縮。在整個日本證券業的發展中,野村地位可說舉足輕重,其成立於一九二五年,從大阪野村銀行分拆出來,一九二七年已在美國紐約成立代表處,銷售非日圓本位債券,至一九六九年取得美國波士頓交易所註冊會員資格,乃是最早衝出國際的日本金融機構之一。

李小加終被續約

é蕊}金融機構生意不景,其實不止日資受累,很多外資大行也要「縮皮」。例如瑞銀(UBS)及法國興業銀行目前分別租用IFC二期及太古廣場三期,租約將於明年及後年先後到期,而現時IFC呎租超過一百三十元,太古廣場也在九十元樓上,所以兩間公司正在謀定後路,遷址省租。路邊社消息謂,瑞銀曾考慮九龍站ICC。但先不說大廈有否空置樓層,淨講租金,卻已相當嚇人。事關如今ICC呎租已不同○七年摩根士丹利,甚至其後瑞信及德意志遷入時每方呎只需三十至四十五元的低水平。所以,瑞銀有意效法蘇黎世集團等,遷址東九龍。由於尚有接近一年時間,所以目前還未拍板。



反觀港交所(00388),不需為「寫字樓」煩租金之餘,還有得數。說的是該所獲港府以優惠租金使用現址作為交易大堂,但出租交易櫃位卻絕不手軟,數年前還將部分房間租予電視台作直播室之用。早前交易所曾通知電視台,或要暫停租用,因欲重新裝修增加直播室,好讓祖國電視台參與其中,但最近又說未來半年也沒改動,究竟是向祖國電視台的出租計畫遇到阻滯,還是另有原因,就不得而知矣。口痕友曰,計畫可能與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的去留有關。因為其合約下月中便屆滿,卻遲遲未被續約,事態有點不尋常。本週三,港交所才公布,已與李小加續約三年,由今年十月十六日起至二○一五年十月十五日止,其薪酬包括年薪八百零八萬元外,另可獲董事會批准酌情表現花紅或獎授股分。

聯通作法救業績

除了金融業難捱,就連用戶人數不斷增長的內地電訊業,竟然亦叫救命。更離奇的是,救亡方法極之偏鋒,並非減價促銷、加大宣傳、推新產品,聯通(00762)旗下陝西省延安市分公司竟是希望借助神力,令業績起死回生。業績未起之前,已先被網民笑死。



近日有內地網民爆料謂,聯通延安分公司自今年五月開始業績一直下滑,業績考核居全省包尾。公司領導固然希望快快改善,但卻不從營運入手,相反,竟賴在辦公大樓的頭上,認為風水有問題。結果,不惜從陝西周至縣樓觀台,請來一名神仙道長,在延安聯通大院內作法。道長除了在高層陪同下,視察各部門之風水狀況,最後又在大院小花園之內,放了一塊鎮宅巨石,並燒香燭衣紙拜祭。爆料者還特意上載一幅插三柱清香的相片作證,雖然照片難辨是否延安聯通辦公大樓後院,不過,延安分公司附近住戶都證實,當日有燒香作法之奇怪事。內地一向嚴禁神怪風水學說,延安分公司高層當然不敢認,只是承認近期對公司後院「進行整頓」。



老戴知道,內地不少公司廠房開業之初,都會請風水師到場視察一下。尤其是於內地設廠的香港老闆們,對風水特別講究,但國企如此高調作法實屬少見,今次奇事曝光後,看來分公司高層要多求神拜佛才能自保。



I.T財務部「真空」

百業頹廢,內需亦然。I.T(00999)在本港連續大減價了接近一個星期,貨品低至一折。八卦友曰,減價貨統統來自內地,即是將內地之「賣剩蔗」運回香港散貨,要錢不要貨。福無重至,外憂之餘,還爆內患。財務總裁(CFO)潘耀明突然辭職,雖然通告謂之是「尋求新發展」,但在I.T工作了接近12年的財務部總監(Financial controller)鄺國裕,早於4個月前也已離職,理由同為「個人發展」。兩者是否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無論如何,該公司財務部現時豈非群龍無首?



翻查最近公布之業績,截至5月31日止3個月,I.T的香港和內地業務,雖然銷售額同比有所增長,不過毛利率卻分別同比減少了0.7個百分點及5.3個百分點;庫存週轉效率、營運成本效率以及現金水平亦統統未達到去年水平。而根據其年報,截至2月底,其存貨量達12.3億件,相比去年同期的7.3億,足足增加了68%,難怪要割喉式散貨。產品滯銷,加上高層跳船,此情此景,是否熟口熟面?欲知後事如何,是否又一神話破滅,留待業績分解。
102 : david395(4434)@2012-09-17 09:05:04

財經短打

建造業搶手 加薪贏通脹

撰文:鄒銀欣 攝影:攝影組 美術:陳國威



多項政府基建工程正陸續展開,建造業求才若渴,為吸引新血入行,紮鐵工會已提出二○一四年紮鐵工日薪加至一千七百元,加幅達百分之十四點一,創下歷年新高,另又為自願在假期開工的紮鐵工給予倍半薪酬。此外,其他工種的加薪協議即將展開,估計將會有二十九萬名建築工人受惠。本港七月的通脹跌至百分之一點六,建造業人才的加薪幅度可謂大幅跑贏通脹。



香港十大基建工程正在「排隊」展開,除西九的高鐵工程外,港珠澳大橋、啟德發展區工程同樣進行中,港鐵沙中線亦將於今年底開展。另外,蓮塘口岸、屯門西繞道等項目亦預料在未來四年推出。然而,香港建造商會表示,現時行內註冊工人約三十萬名,近六成為雜工,另有四成工人介乎四十歲至五十歲,三十五歲以下工人僅得一成,業內工人老化問題十分嚴重,九大工種更長期缺人,令工程及建築業人才渴市。商會估計,若未能成功吸納大批新人入行,在三至五年內,將會欠缺二萬至三萬人手。



為吸引更多新血,紮鐵工會已與商會商討二○一五年的加薪幅度,工會要求二○一四年的日薪,由明年的一千四百九十元增至一千七百元,加幅達一成四,若按每月平均工作二十至二十四日計算,紮鐵工人的月薪將會高達三萬四千至四萬元。工會又提出,為應付日後多項大型工程,若紮鐵工人自願在休息日或是法定假期工作,更建議給予一點五倍日薪。此外,工會與商會一致同意,明年起提高日薪散工「工頭」的領隊費,由現時每名散工二十元增至四十元。



香港建造業紮鐵職工會主席陸君毅指出,現時已註冊及尚未註冊的紮鐵工人合共近八千名,但行內出現青黃不接情況嚴重。其實紮鐵工人日薪由一○年的一千一百元增至一千二百三十元後,已吸引近一千五百名新人入行,但逾六成人均是三十至四十歲。眼見本港未來四至六年的工程量持續上升,為吸納更多青年人,以免再現「有工無人開」的窘境,紮鐵工會及建造業總工會才這樣建議,而會方原則上已同意加薪幅度,正待紮鐵商會進一步核實。至於其他工種如泥水、木工、油漆等的加薪協議亦將展開,估計有二十九萬名建築工人受惠。



除了建築工人外,修讀工程的學生亦十分搶手,獵頭公司Core Search董事總經理張慧敏指出,修讀工程及入行人數少,新一代又嫌工程師要駐地盤辛苦,因此建造業一向空缺多,但隨沙中線及西九等基建上馬,未來八至十年的空缺都會增加,有經驗工程師的薪酬會不斷上升,如兩、三年前月薪僅三萬至四萬元,今年已升至六萬至七萬元,升幅達高達一倍。



回看本港的通脹率,CPI在今年一月達至百分之六點一的高峰後,走勢持續向下,直至七月已大幅降至百分之一點六水平,建造業的加薪幅度少則一成四,多則達一倍,幅度可謂遠遠拋離通脹。
103 : david395(4434)@2012-09-17 09:07:58

工商新知

產品授權 OEM出路

撰文:鄭敏琴 攝影: 徐煥傑 美術:何智棟



產品授權並不是新形式的產物,但對香港企業來說,卻是一個嶄新的商機。以往亦有類似相同的項目,但以外國卡通為主,如80年代流行的日本卡通,在全球均有相關的精品或電影,各地的代理商因而賺得盤滿缽滿。如今,香港正興起一股本地創作的勢力,由本地設計師創造屬於香港的漫畫人物,因而激發起企業轉型產品授權。



目前,香港正興起一股產品授權的熱潮,不少品牌代理商也搖身一變成為產品授權商,除了自己參與銷售推廣外,也將產品的專利權「出租」,從而將銷售及宣傳渠道擴大。另一方面,產品授權商也有帶領本地原創的意味,令香港設計有力與外國設計一較高下。



楊仕集團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公司原本一直從事禮品代工生產(OEM),但經濟連番的不景氣,讓其訂單出現危機。「在2007、08年時,由於歐美市場經濟不明朗,加上國內生產又涉及人民幣升值、勞工等問題,令成本上升,代工生產和出口行業的經營變得很困難。與很多廠商的想法一樣,考慮以發展品牌來尋求突破。」



楊仕集團的副總裁楊志達當時為公司的出路而苦思,有次他在MSN上看到由馬仔創作的卡通圖案被廣泛利用,於是啟發了他,原來本地漫畫創作也有一定的支持者和市場,於是嘗試與馬仔洽談。「馬仔當時只是出版其漫畫創作,沒有衍生相關產品,我就找她傾合作意向,為她造出品牌來。」

按部就班地進行

與馬仔簽約後,首要工作是如何推廣。楊仕集團有豐富的製造的經驗,可以隨時因應市場的需要,設計出合適的相關產品,如杯、文具等,但論到銷售,卻令公司上下「頭痕」,公司過去並沒有接觸零售及品牌生意,經驗全無,亦無相關人事脈絡。「可以有機上架的商店也找過,但欠音欠奉,最好還是要靠書店的幫助,答允讓產品上架。



幸運是,馬仔早有一批捧場客,產品一出,銷售額是令人喜出望外,也令楊志達作出了錯誤的判斷,立即增加了數個銷售點,然而同一時間,卻未能完全兼顧,產品數量及款式不足,令到一些銷售點的生意額大減。



為此,他想到只是讓產品上架是不足夠的,若要令品牌更廣泛地被認識,必須為其開拓更多推廣渠道,產品授權的概念一直存在,只是從來都以外國產物為主,少有本地創作,楊志達於是想到利用現有的優勢,推行產品授權。



與商場或電器商合作,達至雙贏的情況。至今,楊仕集團已經有4年多的產品授權經驗,兩年前大約只佔公司業務的10%,現在已增至30%左右。除原有的品牌產品業務有所增長外,也引入了新的卡通和增加了新元素。本地方面除了馬仔外,最近也簽了文地,與阿呢的合約則剛期滿了,雖然合約已經完成,但我們依然能銷售其產品;至於海外方面,則引入了Rody及失望機械人。

引入對象要有獨得性

要成為成功的產品授權商,除了要有市場眼光外,更要懂得引入卡通人士。現時楊仕集團擁有五個專利,各有元素及特質,不會搶去風頭。而且,他會傾向引入在香港尚未成為熱潮,但在發源地卻已是熱賣的品牌,例如失望機械人,構思有趣,香港人對其認識有限,但以楊仕過去的推廣模式,應可繼Rody後,又一爭相合作的對象。



「我的經驗是同一時間盡量與不同類型的品牌合作,要盡量保持各個品牌的獨特性;而且不要心急擴展,一年增加一個品牌,效果會比較好。例如,馬仔的漫畫,由以前的單身白領生活,到現在的年輕媽媽,吸引了不同年齡的客戶;而文地則是一個貓癡,她的作品都是圍繞貓,針對的是白領和寵物市場,她的擁護者年紀較大一點,產品可以貴一點,而Rody則帶有歐陸的風格,其產品也很多元化。這些品牌都讓我們的經營整體上比較平均。」



對創作人來說,他們可以更專注角色的創作,至於品牌的市場營運,則可以交給產品授權商作發展,這樣可互惠互利。創作人和授權公司的合作,會帶來很好的化學作用。一般而言,品牌的擁有權歸於創作人,我只是在創作人的授權下去代理其品牌業務。有時候我也可能以再授權的方式,讓其他公司生產或銷售我旗下的品牌產品。

途徑甚多

有意成為獲授權商的企業,途徑甚多,例如可經貿發局每年的展覽中發掘,或向產品授權商購買專利權再作發展。



而作為產品生產及銷售責任方,除安排生產事宜外,亦需負責安排活動進行市場推廣和推動品牌發展。「我與很多機構和其他品牌合作,例如:Cinemax、海王粥店、柯達,及最近的積金局,務求多方面推廣旗下的品牌產品。另外,作為授權商,亦需要批審獲授權商。我們會為獲授權商在產品設計上提供協助,而生產及銷售則一般交由獲授權商自行安排。」不過,有時也會依賴授權商的銷售網絡,目前楊仕的網絡有50至60個零售點,包括一些書局、精品店、百貨公司等。



產品授權起步階段是最艱難,但開始後,累積一定的捧場客,自會愈做愈有賣點。例如楊仕會與觀塘東廣場合作,東廣場會預留一整層的空間給我和其他品牌商聯合發展一個品牌特區。廣場會引入20多個品牌,包括高達、Hello Kitty等外國知名品牌。當中,楊仕會有6個舖位,其中一個會是馬仔的專門店。楊仕會邀請本地的創作人進駐,如果效果理想便會繼續合作。另外,也會以舉辦藝術展的形式推廣品牌,並繼續搞大型的推廣活動。國內方面,在廣東省嘗試與商場合作,以及與電影院洽談在電影院內推廣品牌產品,相信香港品牌在國內也會取得成功。

更正:上期百富環球的財務總監名字應為李書沸。
104 : david395(4434)@2012-09-17 09:08:32

CEO專訪

英裘控股主席黃振宙 有能者居之

撰文:吳嘉妍 攝影:李嘉羲 美術:陳國威



英裘控股(08168)主席黃振宙(Pat)於大學主修化學,但很多時所修讀的科目都未必是自己從事的行業。一次偶然機會下,Pat被人看中,就意外進入皮裘買賣這一行。這一行從來只有父子相傳,從不貿然傳給外人,Pat謂:這是巧合,很感恩當時被人賞識。但所有事都不是偶然,當中的辛酸又怎為外人道?所以,要成功除機會外,更重要是刻苦。



皮裘買賣這職業與一般工種不同,普通人是很難有渠道能加入的。Pat謂,當時如要成為皮裘賣家,不用高學歷、但卻是以家族形式、父傳子的方式將知識傳承下去。而當年他亦只是機會巧合下從「特別通道」入行。



「77年我在美國大學畢業,當時我只有廿多歲、對未來要投身那一行沒有太大頭緒、由於主修化學工程,所以就做了化學工作。但在這兩年中,我只覺得很沉悶,每天都在實驗室內,這樣的生活完全不是自己那杯茶。所以在79年,我就回港加入一家從事出入口的公司學習做生意。」



日子如是的過,直到有一天,Pat憶述,「有一日,公司電話突然響起,原來是一間獵頭公司致電給我。那人表示、有位商人現欲找學徒學習管理皮裘生意、並想找我去面試。我當時想,皮裘買賣?聽起來感覺很有趣,而且又可以跑來跑去、我便毅然答應了。」於是這個電話,徹底改變了Pat的生活秩序。「原來對方為法國人,他的公司是法國最大的皮裘原料供應商─所羅門。他說如果我跟他簽下4年約,就會將我訓練為全亞洲對皮裘最有認識的人。」



在跟素未謀面的「法國人」簽下一紙合約後,當年的小伙子就隻身就跑出去闖蕩。從此他就到處飛,到北歐、北美洲去學習不同皮裘原料特質、在法國跟Christian Dior學習造衣服、到希臘學怎樣車皮與配皮、到日本與韓國等地與商人接洽等等完成一連串艱辛任務。



當然,Pat不負所望,終成為「全亞洲對皮裘最有認識的人」。事隔幾年,至1984年1月1日,Pat更自立門戶、成立了英國皮裘公司。當時Pat只是剛剛三十出頭,仕途可謂一片光明。



Pat現回想起,他亦笑言,當時自己的決定「其實都有點怪」。因為在他的年代,貴為大學畢業生(更是一級榮譽),大可以找其他高薪厚職、但他竟跑去當皮裘買賣學徒!他第一回應指;年輕嘛!甚麼都想試。再者,這機會很難得。「當時那個法國人希望發展香港內地以及韓日的皮裘買賣生意,所以要找一個懂英文的學徒。而云云人海中就找到了我,我認為這是一種緣分。」



本身完全沒有這方面的經驗,難免會出事端。「1980年上班首日,法國人就要我到紐約替他做皮草展。他先要我到當地海關拿皮草樣版貨,但我根本就一無所知,有甚麼程序、手續亦不知道、又人生路不熟,那次真是印象深刻。」而除了是新人,Pat身為亞洲人的身份,亦令他在工作時受到不公對待。「在拍賣場上,買賣官會當你透明,不會將貨賣給你,你有錢但想買也買不到,只是直到01年,由於中國慢慢成為為最大皮裘市場,情況才有改善。」

寓工作於娛樂

「起步時,以上種種困難令他感到很辛苦,很吃力、但到84年,擁有了經驗後,自己便創立公司。當時第一年用了90萬資金註冊公司,做了人生第一宗7,000萬的生意、賺了700萬、這是我人生賺的第一桶金。這令我很有滿足感,也是如此,我決定繼續做下去。」



初時由於教育背景及個人種族不同,Pat謂與他們(買賣商)談不攏。但慢慢,他開始能融入這個圈子。而且因為這行圈子很細,拍賣會上的百多位買家由99年到現在,近一半仍在。所以大家相處久了,對他們亦有感情,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我在這行已第28個年頭,但我仍然不想離開這一行。每次到北歐的拍賣會已成了我的興趣,在拍賣會完成後、就與老朋友聚一聚、寓工作於娛樂,這是最高興不過的事。」



Pat現在回望過去,捱過所有艱辛,但他心底仍是最感激當年父母對他的體諒。「他們(父母)當時是做生意,而且有我有3個姐姐1個哥哥,但他們都已移居到美國。作為孻仔,父母從沒有要求我要走他們的舊路,他們很開通,明白工作要找自己有興趣的。如果沒有興趣,工作只會變成一個burden(負擔),他們沒有阻止我,就放手讓我試、讓我出去闖。」



說起皮裘生意,我想大家對一件皮草的誕生過程亦會感興趣?原來屠宰動物取其毛的過程絕不是大家於youtube內看見內地以人手強行活生剝皮的恐怖方式,Pat指:「北歐農夫絕對不會這樣,No No No!Never!現在整個過程都是機械化,農戶會先把動物趕到一角,再施放毒氣、再以機器為動物剝皮。而除了皮毛外,其皮下的脂肪、就用作女士化妝品、牠們的肉亦可供人食用又或用作燃料。」



眾所週知,北歐為福利國家,動物福利亦當然重!如果不說,我想大家都不會知道這些狐狸與水貂平日是吃甚麼。日本和牛可以喝啤酒,聽音樂、有專人為牠們做「massage」、身在北歐的狐狸與水貂呢?除了每天可享受180℃無敵大海景外,牠們每天的食物就是新鮮運到的海鮮!真是「恨死人」呢!



早前當地動物組織就投訴北歐農戶用來關動物的籠太細,並有虐畜之嫌,要求動物要「一隻一籠」。但其實那些籠,一點也不少,相反,內地會是一個籠起碼有10隻水貂。對於內地的動物,只好說句,生不逢時。



在這裡又先解釋一下做皮裘買賣的情況。Pat說皮裘投標會就如日本漁市場投魚的情況。看中那一種皮,8秒內就要決定買或不買。是8秒,所以買家少一點經驗亦不可。但對已擁近30年經驗的Pat來說,這根本就是易如反掌。



在投標會上,大家別以為投標在幾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原來每場投標會需時近11小時,整個拍賣歷時近7日!大家的午、晚餐都要在會場完成。Pat說投標會就如一般拍賣會,大家先在農場聚集看貨版。隨後便正式在會場投標。而每年都會有約6個拍賣會。(在本文出版的時候,Pat亦已飛到丹麥的投標會了,在此先祝賀他投到「靚皮」以及一切事情都順順利利!)



Pat說,會場百多個投標者,幾乎全場都是男性。「做這行實在是太辛苦了,想想一年要飛9次,而且每次停留4至7日,女性始終生理上沒有男士強壯;再者在下每個決定亦要極其快,沒有時間可讓你考慮、女性可能在這點上較男士蝕底。在過往十多年,市場曾出現過2至3位女買手,但她們都不是做得太出色。」



來到Pat於紅磡的公司,只見公司有兩位年輕男生。Pat說,「他們就是我的徒弟,現在每次拍賣會,他們都會跟我去。我已有一把年紀,他們要代我擔當先頭部隊,到達會場後就要開始衝鋒陷陣!」



Pat說,年輕人如果要入行,首要條件是普通話與英文都要很好,而且當然是要捱得!早前亦提過,入這一行,每年是要飛9次,每次亦要停留幾日時間!絕對不是鬧玩的。至於對皮裘的認識,因為這門專業沒有課程提供,大家都是由零開始。「現在,在北歐已有舉辦相關課程,公司亦資助他們(兩位年輕人)到當地深造。但如果年輕人進這行後想晉身成老闆,可謂相當困難、因為這一行門檻很高,資金要求很多,不是一般人可輕易做到。」年輕人如要一心入行當老闆,就要三思了!



鄧大師為何加入UKF?

Pat解釋,邀請鄧達智(William)為公司非執董,是因為大家一直都是工作上伙伴。「當時經過皮草商會,與他一起設計皮草,他已為我們的皮草設計近10年,現在他亦會採用我們公司的皮草作原料,大家就如朋友的關係。」於今年,William便夥英裘參加香港皮毛協會舉辦的2012香港時裝節秋冬系列,在展覽館展出最新的Designers Love Fur 2012系列;而於10年的香港毛皮業協會舉辦的皮草之夜,William設計了一款露背皮草,成全場焦點。William作為設計師,他認為皮裘可塑性極高,而且又可以循環再用,所以他對皮草情有所鍾。「有時我們為時裝秀專門設計的服裝,往往都是一次性、在其他場合就不能再穿;但皮裘由於可以拆出來再使用,所以絕對是很user-friendly!」 William又提及,香港天氣實在太熱,根本沒有機會可以穿一整套皮裘外出。所以他認為在本港,皮裘可成為一些服飾的週邊小設計,又或是製成皮裘褲,這樣更stylish!
105 : david395(4434)@2012-09-17 09:09:06

上市公司專訪

謾罵聲中 達致三「升」

撰文:鄭配珈 攝影:張文康 美術:陳國威



雖然領匯(00823)上市只有短短7年,但這個全亞洲最大的房地產信託基金發展之路,絕對稱不上平坦,在一片反對聲中上市後,又面對逼走小商戶的指控,就連舉辦的宣傳活動也成為「惡搞」的對象。不過,領匯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王國龍卻未有氣餒,並會堅持三管齊下的業務模式,希望達致資產值上升、投資回報升,當然還有市民及商戶滿意程度提升。



立法會選舉於剛過去的週日舉行,結果亦塵埃落定,還記得當中有不少候選人的政綱中,也有提及反對領匯加租,或類似的內容。其實領匯由2004年第一次招股,當時有市民及議員申請司法覆核,最後令上市計畫擱置,雖然2005年11月成功捲土重來,但至今7年仍然是一班政客窮追猛打的目標。



對領匯的指控,最大罪者莫過於每年加租,以及逼走小商戶,今年7月公司舉行股東大會當日,引來十多名市民抗議,指領匯為了讓大集團進駐商場,不惜逼走趕絕小商戶。除了扼殺小商戶生存空間外,就連位於彩雲商場開業25年的連鎖快餐店麥當勞,亦未能「倖免」,疑未能與領匯達成續約協議,早前宣布在本月17日結業,區內居民怨聲載道。一直以來,不少政客亦時常遊行抗議領匯以上的惡行,在連串負面新聞影響下,領匯自然也被歸納成「地產霸權」的一份子,但卻鮮有人看事件的另一面,其實領匯至今一直變成了政客的「抽水」對象,無論公司管理層如何提出數據辯護,似乎亦無法洗脫罪名。



領匯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王國龍說:「事件一直是個美麗的誤會,因多數公司上市時,已有十年,甚至20年的業績,但領匯卻沒有,公司旗下的物業由於原是房委會的擁有,所以上市前亦既非以一般商業的模式運作,因此定必有不完善的地方。再加上領匯揹負歷史包袱,前身為公營機構,處事模式以公平、公開、公正為主,但上市後公司希望注入新概念,藉以為租戶帶來賺錢的機遇,所以商戶亦要跟時代走,要革新及改變。」

革新的錯覺

所以自領匯上市後,不斷為旗下商場進行翻新及優化,商場換上新貌,商戶組合也有改變,故予人小商戶被逼走的錯覺。



王國龍解釋,其實旗下商場面積小於1,000方呎的小商戶,由上市至今比例一直維持約6成左右,還未計8%樓面是以優惠租金,租給社福機構。近年公司還將部分商場內面積過大的商舖分割,以提供更多小店舖出租,令小商戶數目有所增加,而各商場亦鮮有高檔品牌,主要租戶為經營民生行業的本地品牌或小商戶為主。



對於有商店未能經營下去而離開,王國龍直認不諱,但對其他指控他卻呼冤說:「那些商戶結業後,換入的同樣是小商戶,我們沒有偏幫集團式經營商店。而部分小商舖結業前,附近居民看似很不捨得,但有時實際上是居民向來沒有光顧這些商舖,當商舖結業時才紛紛走來說支持。另外,有些小商戶結業的原因,是未能與時並進,舉例說如曾經深受歡迎的珍珠奶茶,最近風氣已有所冷卻,所以我們亦鼓勵商戶嘗試售賣其他類型的商品,但有些商戶未有接納意見。或有些商舖,多年都未有替店舖的包裝、陳設,門面或服務進行增值,所以很容易會被淘汰。」



為協助小商戶自我增值,領匯特設「領匯商戶學堂」,除了不時為商戶提供市場資訊外,還會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及工作坊,協助他們提升營商技能,以增強競爭力,計畫推出以來曾舉辦超過個研討會及工作坊,吸引逾6,700名商戶或其員工參與。雖然領匯不時幫助小商戶,可惜負面新聞始終蓋過這些正面的活動。

致力扶助小型商戶

至於被指不斷加租,其實香港不論是地舖,或是商場舖,有哪處不是每年加租,可見不是領匯對租戶特別苛刻。雖然領匯近年加租幅度約21%至22%,但王國龍指,商戶的租約通常為3年,即每年平均加幅約7%。此外,從近年取得部分商戶的營業數字計算,租金支出通常佔商戶成本不足20%,而近年商戶每年營業額以逾10%增長,故相信商戶絕對能承受加租幅度。 其實,在加租的背後,領匯亦嘗試以其他方式,幫助小商戶,希望令商戶對公司的滿意程度有所提升,除了「領匯商戶學堂」外,公司亦投放不少資源,用於改善商戶的營商環境,包括改善空調系統,以及重新規畫租戶分布等等,至目前為止,已完成優化的項目已達25個,就連街市商戶也能受惠。



事關公司於2010年6月開始翻新大元街市,項目早前正式完工,現時街市的正門及入口變得更吸引,店舖設計變得更時尚,街市環境亦更整齊及清潔,部分商戶更引入八達通繳費系統令街市更加現代化。此外,也加入了很多環保的元素,如採用天然光及環保照明系統,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家禽攤檔設於背靠卸貨區的位置,以減少異味。海鮮檔所用的海水亦有專用喉管直接送到舖位,令街市的地面變得比以前乾爽。還有大元街市引進廚餘收集,然後將廚餘轉化成有機肥料,用於街市天台的有機耕作。大元街市翻新後贏得不少口碑,也成為日後優化其他街市的藍本。



另外,領匯亦不時舉辦活動,以增加商場的人流,由於小商戶缺乏宣傳的資金,所以公司特別為他們舉辦一些活動作宣傳,如今年3月的「尋味時光」,旨在替於領匯商場開業多年的老店作宣傳,除了印製精美的美食指南外,還於社交網站Facebook開設專頁宣傳,20萬本小冊子一出,短短數天便派發完畢。不過,其後有市民認為領匯一邊宣傳懷舊商戶,但又同時不斷趕走小商戶,做法相當諷刺,於網頁大肆評擊,結果活動最後要腰斬收場。

屢遭評擊從不放棄

事實上,近年不少活動也會成為市民「惡搞」的目標,對於領匯活動也是其中之一,王國龍感到十分可惜,他說:「活動最後要提早結束,損失最大不是領匯,而是受影響的商戶。事關宣傳的活動腰斬與否,費用也不會增多減少,但活動提早結束,商戶卻少了時間宣傳。不過,此活動也不是完全失敗,因活動也有成效,但若然能順利進行,效果相信會更理想。」雖然要改變領匯的負面影象,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但王國龍卻未有氣餒,還笑言日後舉辦活動時會更加謹慎,用字會更小心,不會被人輕易改寫,而扭曲了原來的意思。

三管齊下持續發展

除了致力提升市民及商戶的滿意程度外,令資產值及投資回報上升,也是重要的一環,畢竟領匯是一間上市公司。翻查資料,領匯上市時,每個基金單位訂價為10.3元,扣除5%折讓之後,每個單位實價為9.78元。事隔7年後,領匯股價已翻了一番也不特止,9月初還創了新高35.70元。相信由公司上市一刻持貨至今的股東,定必笑逐顏開。



領匯成績雖然理想,但未來仍會努力,繼續落實三管齊下的業務模式。資產管理方面,公司的租賃策略,包括改善出租率、提升商場的行業組合,以及維持強勁的續租租金調整率。雖然歐債危機仍未過去,內地自由行人士來港消費的金額又不及以前,加上本地消費增長亦有所放緩,但王國龍卻對旗下商場卻信心「爆棚」。



他解釋說:「因為領匯旗下的商場,大部分租戶是提供市民日常生活需要,按今年3月31日已出租內部樓面面積計算,飲食、超級市場及食品佔行業組合約50%。就算經濟轉差,舉個例子說,若市民不光顧食肆,就算自己煮飯,也要到街市買菜,或到超級市場購即食食品等等,由此可見也會幫襯領匯的商戶。其實,我們向來希望做到令居民留區消費,這樣居民可節省交通費外,同時又可增加區內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領匯雖然已替不少項目進行優化,但未來亦會繼續資產提升工程,改善商場的環境,交通及人流,並會為商場重新定位,調整行業及商戶組合,迎合本地客的需要,令市民有更多元化的選擇,從而令市民對領匯有所改觀。



此外,今年的股東大會中,通過可將物業收入的0.25%用作慈善用途,計畫先集中兩類服務對象,包括提升位處鄰近社區的長者及弱勢社群,以及支持兒童及青少年之教育、培訓及發展服務等,相信此舉有助公司建立正面形象。



還有,領匯未來亦會繼續收購資產,以擴大地區的覆蓋率,提升競爭力。所以除了會以大眾化零售商場為目標外,股東大會通過擴大收購物業範圍至非商場項目,日後會詳細考慮收購工廈以改建為商場。至於問到王國龍,領匯現時有否收購的目標,他先賣關子說:「有甚麼目標也沒有用,因為也要花些時間去研究。」
106 : GS(14)@2012-09-24 23:00:08

http://www.capitalmoney-hk.com/index_capitalmoney.htm
青木堂: 互聯網的威力
雲卷雲抒: 你睇我唔到!
一點成金: 香水有毒?
公關人語: 委婉語
資本人物: 張華峰 不平則鳴
品牌登陸: Club Med 度假樂園
CEO專訪: 金山軟件主席張宏江 幸福男人
上市公司專訪: 東方表行 靜待佳景
達人理財: 上海姑娘 投資快、狠、準!
經短打: 思捷變身計畫料大縮水
財經八一八: 「應肚即飛」飛入亞視
107 : david395(4434)@2012-09-25 18:04:24

青木堂

互聯網的威力

Lulu

現決定撰文增加外界對

財經公關的認識。

[email protected]



‧互聯網的發展令到大眾愈來愈容易接受到世界各地的即時資訊,其影響力也變得愈來愈大。

‧商戶看準了互聯網的優點,從而得到業務發展之機會。



現今商業社會科技資訊發達,大家總離不開使用電腦或手機去接收世界各地最新資訊,互聯網就更加是大家每日必定會用到的一個媒介。而在最近這十年八年間,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影響力變得愈來愈大,其威力有時更難以想象。



看看之前差點令到香港反天覆地的反國民教育示威遊行及絕食抗議行動,都是大眾透過互聯網在網上發起號召、建立群組,然後一呼百應地參與以上活動,在最高峰時期集會人數還高達過十萬人(發起組織代表方面報稱)。



比較起以前互聯網還未是很發達及普及的時候,如果要快速地號召到這麼多人去參與一件事情的話,一定沒甚可能,最多只可透過電視及電台這類媒體,但是效果未必可如預期,因錯過了有關報導後就未必知道有關情況。而現在透過互聯網的話,就算是沒有看到或收聽到電視及電台的新聞報導,在電腦及手機都能即時接收到有關訊息,所以可解釋到為何在這些年間但凡舉行任何集會活動人數都會屢創新高。



可能有見及此,現在許多的商戶,尤其是中小型的商戶,都會借用互聯網平台去推銷他們的產品及為其公司宣傳,其一是網上廣告費用比起電視及電台廣告的費用來得更便宜,二來就是如上述所提及的會令到更加多人會留意到。而小妹近期更發現有愈來愈多的商戶在社交網站建立帳戶及自己所屬專頁,目的是讓多些人可以關注其公司的資訊,這對公司的業務發展有正面的作用,所以如果能好好利用互聯網這平台的話,效果往往比電視廣告更加到位。
108 : david395(4434)@2012-09-25 18:04:50

雲卷雲抒

你睇我唔到!

雲呢小姐

國際投關公司顧問



‧中國人老是以為別人看不到,但其實心水清的人一早已把所有事看在眼裡。

‧古代的智慧,放諸於今,仍是有它的道理。



早兩天打開電視、報章,看到的都是抗日新聞,而映入眼簾的盡是中國各地人民的大規模反日活動。看到網上一句形容中國今次反日暴動的話:「外面的人能看到中國發生的一切,中國人卻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整整100年了,中國人並不知道別人在想甚麼,所以也就不可能知道自己在幹甚麼。」中國人老是以為別人看不到,但其實心水清的人一早已把所有事看在眼裡。



以往國內企業來港上市,公關除了安排媒體培訓,還會加插一個穿衣培訓,除了教導老總在衣打扮時要注意的事項外,還要他們注意和戒除陋習,如隨地吐啖、在室內和台上抽煙、抖等等被視為不文明或不禮貌的表現。從而為他們塑造一個具風範、氣派的企業家形象。有試過與外國投資者出國到廠房參觀,旅途中說起一些有趣的經歷。那位投資者說,曾經與一家中國企業會面,本來公司對投資這家企業非常感興趣,然而,就在單對單路演時,該企業的老闆,突然抽起煙來,結果他們草草將這個抽煙大會結束掉,送走這位煙民。



老闆當然沒有發現因為他的煙癮而錯失了一個不錯的投資者,反而暗喜自己的「Presentation skill」很好,令投資者很明白公司的亮點,結果會議可以很快結束。事實是,那位投資者告訴我,這樣一個連自己煙癮都管不住的老闆,憑甚麼可以令他們相信他可以管理好一家企業?有點荒謬但卻真有其事。



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放在一切大事之前。古代的智慧,放諸於今,仍是有它的道理。
109 : david395(4434)@2012-09-25 18:05:23

一點成金

香水有毒?

李家惠

金融公關集團副總裁及Aries Consulting執行董事



‧如果實際業績達不到投資者的期望,股價必會吃「敗戰」。

‧「圍魏救趙」一計,使得客戶無需指引投資者,也得到他們的傾慕。



業績公告結束,大夥兒趁機度假休息。我也給自己放了個假,到鄰近的蘇梅島參加馬拉松,休息數日。度假的當兒,也不忘列印數十份分析報告,在閒暇時候閱讀。看到幾份報告對某家醫藥行業公司的意見分歧,雖然不少分析師力捧這股票,但也有分析師指出,業績增長不錯但應收帳款和自由現金流差得一塌糊塗,沒有管理層預期估計得好。有的甚至認為管理層指引的未來兩年,每年增長三成沒有實際行業發展的支撐,不可能維持,並懷疑這家公司「香水有毒」。



這讓我想起另外一個案例,記得今年4月份,某家從事美容護膚行業的公司發盈喜後,卻在6月份公布全年業績時,純利「意外」倒退。管理層於記者會上,多次重申沒有誤導小股民,又連番以不同理由去解釋,業績如何由「盈喜」變倒退。市場不滿公司誤導小股民,股價當日急瀉23.4%。其實壞消息有壞消息處理的辦法.這只能說公司也許可以在投資者溝通方面,參考美國或國際財關的做法。我本身挺同情這兩家公司的管理層,因為實際業務不一定跟核數師最終帳目吻合。在作最後終結時,有可能出現會計上的意見,而使得業績和預期差異。有時候,管理層自覺業績蒸蒸日上,就對投資者許下未來增長的承諾,沒考慮也沒好好地解釋行業萎縮,競爭加劇的情況。



有一回,我和一位房地產客戶商談業績發布的主要重點時,就說到公司利潤雖佳,但市場對行業持冷漠態度,所以必須採取不同策略。和管理層商討後,他們同意我們提議的「圍魏救趙」一計,主力把行業解說一番。投資者不需要管理層的指引,也能徹底明白公司未來的增長潛能。
110 : david395(4434)@2012-09-25 18:05:47

公關人語

委婉語

黃有傑

亞洲公關有限公司總經理



‧所以與其說這次是QE3,不如說是QE無限!

‧世界各國對於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信任,還可以維持到甚時候呢?



從事政治、外交、或公關,都有所謂委婉語,英文叫euphemism,是一種委婉的說法。最近一兩年,經常被人談論的量化寬鬆就是一個委婉語。本來就是大量印銀紙,不過可能給大眾的感覺好像價格貶值得很快,所以有關人士把它稱為量化寬鬆,意圖掩蓋那種負面感覺。舉多一個例子,金融海嘯後也有另一個經典委婉語,就是jobless recovery,直譯就是「沒有職位增長的經濟復甦」!雖然本人也經常採取這種委婉修辭法,但是這樣說法也實在太牽強了吧!



上星期,美國聯邦儲備局終於公布新一輪的量化寬鬆計畫,可以說是上一次QE2的加版,但與其說這次是QE3,不如說是QE無限!以前學經濟的時候,聽說物價脫離軌跡的飛升,就是所謂惡性通脹。不要以為惡性通脹只會出現在書本,其實現實世界也出現過很多遍。比如阿根廷在1989年就曾經出現過,物價一下子翻一倍,普羅大眾一覺醒來,原本可以吃一頓飯的錢,變成只能買一條麵包,也不能說不心寒!更誇張的發生在津巴布韋,在2008年,那裡最高面值的鈔票是1,000億元!自從金本位於1971年被取消後,全世界對美元的信賴促成它成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原因。在環球經濟一體化的大環境下,我們經歷了QE1和QE2,現在再來一個沒設限期的量化寬鬆,世界各國對於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信任,還可以維持到甚時候呢?



雖然委婉語會讓人聽起來舒服一點,但是,如果把它極端化,刪掉真正的意義,使大眾失去了對於事情的警覺性,往往會弄巧反拙。
111 : david395(4434)@2012-09-25 18:07:51

資本人物

張華峰 不平則鳴

撰文:忻肇康  攝影:張文康 美術:曾偉凡



張華峰,金融證券業界的老行尊,年青時擔任出市員,直至八十年代自立門戶,創立豐證券,到今成為華資大行之一。在行內打滾至今逾四十年,早視金融證券業為終身事業,事業有成的張華峰近日更進一步,循金融服務界參選立法會,最終以六票之微險勝對手,成功晉身議會。



在政證券界久經歷練,儼然為行業龍頭之一的張華峰,但在議會上只是個新丁,他不得不重新學習,才披甲上陣。即使如此,張華峰揚言指,不會因自己是立法會的「初哥」而噤若寒蟬,希望政府關注行內惡性競爭、檢討交易時間等等不公平問題,改善同業經營環境,才是他從政的原因。



張華峰在證券業中近乎無人不識,且為業內重量級人物,他在年青時投身證券界,由出市員開始,在業內打拼多年,一步一耕耘到證券行老闆。他更於二十年前參與成立「香港證券學會」,為同業提供專業培訓、聯誼交流,增強同業競爭力。張華峰今年更進一步,參加立法會選舉金融服務界,最終當選成為議會新貴,續為同業發聲。



訪問甫開始,記者自然要問到參選因由,張華峰即開門見山說道,香港回歸至今十五年,金融中心知名度不斷提升,而近幾年間本港股票市場交易額及市值也有所上升,平均每天成交額高達二千億元。可是,金融證券業界在大好外圍環境下並未受惠,經營成本反而上升。



話說至此,張華峰即引述證監會資料,指現時多達八成同業正在蝕本,認為現時行業欠缺公平制度,若要改善問題,就要循更高層次表達、發聲。張華峰指若不這樣做業界只會被進一步邊緣化,聲音續受忽視。

業界面對 四大問題

談到業界面對的「不公平」,張華峰即詳細道出因由,身廣體胖的張先點出港交所過去分兩階段延長港股交易時段措施,但港交所在「第一階段」措施成效不彰下,居然仍按計畫推出「第二階段」措施,港股午休時間進一步縮減下,同業招攬生意,與客戶分析時間進一步被壓縮,影響業界生計。張華峰指業界曾與港交所反映問題,但對方沒有改善,批評其處事官僚,罔顧業界利益。



另一方面,張華峰又提到,由於交易佣金未有限,現時證券業界出現低於成本的佣金收費,造成惡性競爭,打擊中小型證券商生存空間。此外,港交所倡議港股設期貨夜市,張批評沒有實貨市場參考下,夜市將可「炒翻天」,風險甚高,業界運作上亦會有困難,加上「黑池」交易不透明,對投資者不公道。上述四大項問題都是業界面對的「不公平」問題。張在言談間強調,在證券業打滾多年,對此產生相當感情且視之為終身事業,如不挺身爭取,擔心行業未來會日漸被邊緣化。



事實上,近年證券業界競爭加劇,更有「割喉式」減價傾向。如有證券行以百分之零點零五佣金作招徠,更有銀行推出股票客戶首五年免佣優惠。張華峰對記者解釋,有關佣金水平遠低於業界實際經營成本,他以百分之零點零五佣金為例,即一萬元交易只收取五元佣金,證券行寄發帳單成本已花了一半「收入」,因此那是遠低於成本,更是「以本傷人」的定價。

以本傷人 艱苦經營

針對問題所在,張華峰與業界提出「佣金兩級制」:首二十萬元交易佣金固定於零點二至零點二五水平,讓業界取回成本;其後交易佣金方能自由定價。對於有小投資者批評,有關建議是向他們開刀,他強調上述建議並非剝削小投資者,而是維持經營成本,讓業界提供優質服務,包括讓客戶了解清楚投資風險,投資者應該諒解。



港交所近年積極開拓業務的同時,爭議聲音卻是不斷,身為業界「老行尊」的張華峰評論其表現時,指對方為了將香港打造成國際金融中心不遺餘力,並引入西方的監管制度。張認為香港金融中心發展方向,應以本港及內地企業來港上市作主體,但是現時港交所為求與國際接軌,發展過於急進,認為香港要選擇適合自身的制度,而非照抄歐美一套。



張華峰在其事業進入高位之際,毅然轉換跑道,成為今屆立法會最年長的新人之一。談到今次崗位轉變時,張華峰再次強調如沒有公平制度支持,業界發展所遇到的問題將不能解決,而唯一可達到上述目標的方法,就是改變政府政策,表明如能做到上述目標,他會將生意轉交年輕一代打理,擔任全職議員。在議事堂上,張會積極為業界發聲,爭取重設「佣金兩級制」,並會眼於「檢討交易時間」兩大業界關注議題。有關金融業議題,他會以業界利益作依歸。

轉換跑道 繼續發聲

然而,議會工作豈止於金融業,還包括教育、環保、醫療、福利等多個範疇。張華峰面對這些議題時取態又為何?張表示凡是對社會有利、改善市民生活的政策,他都將會支持、認同。



當記者將話題轉到擔任該界別議員多年詹培忠時,張華峰坦言指對方確是證券業界「前輩」之一,但同時張對他溫和發炮,認為詹過去在議會上較投入政治層面討論,較關注自身政治前途,不太重視爭取業界權益。張華峰稱與詹培忠不同之處,在於他將會更關注業界利益,強調議席是「業界畀我的」。



成為議會新丁,如何與議會內其餘六十九名同事合作,都是張華峰需面對的另一大挑戰。張表示他將會「獨立」身份,並期望與不同黨派議員有更好的溝通。對於外界指張有意加入由金融界議員吳亮星牽頭重組「早餐派」,他表明「早餐派」只是有關議員互相就政策交流意見的平台,沒有綑綁投票規定,故此有關金融業的政策,還是會以業界作為優先考慮。



近年社會上激進勢力抬頭,議會內再不是簡單的舌戰而已,除偶有發生的「擲蕉」抗議等行為外,上屆會期尾拖延近兩個多月的「拉布戰」,坊間評價也相當兩極化。張華峰認為,議事堂本應是「受人尊重的地方」,故不應有粗魯激烈的行為。但同時間,他表示政府應與泛民有更多溝通,讓問題可以更理性方式表達,不一定要以激烈手段反映。

利民之策 皆會支持

新一屆立法會還將要處理新一輪政改方案,討論二○一七年特首普選方法,以及二○一六年立法會選舉方法,為二○二○年全面普選立法會作好準備,屆時議事堂難免會有一輪激辯。張華峰談到對政制問題取向時,指出市民大眾都期望特首能以一人一票選出,但他認為在選出有關候選人前,或許需要某程度審核機制。其言下之意即認同特首選舉在某程度上設定門檻,作出篩選。



至於功能組別應何去何從?張華峰認為功能組別有保留必要,這是因為功能界別議員對相關行業有所認識,對本港未來發展經濟有利。當記者進一步追問功能組別相對於直選「票值」並不相等,存在不公平時,他認為可以擴闊選民基礎,以增加議員的認受性。「雖然功能組別選民不多,但它也代表了幾萬人」,張華峰說道。



訪問尾聲,記者不忘問到張未來會否考慮連任,他即回答道這就要視任期內實際工作成果再行決定,言談之間顯現出其踏實、平穩處事作風。
112 : david395(4434)@2012-09-25 18:08:27

品牌登陸

Club Med 度假樂園

撰文:陳可恩 攝影:吳敏儀、Club Med 美術:曾偉凡



一個小小的想法足以改變世界,像水球冠軍傑哈‧貝里茲在1950年創立Club Med時,就把一種人與大自然合二為一的度假生活帶到地球上,這個集往來路程、住宿、用餐、運動、娛樂,一價全包式的全球連鎖休閑運動度假村形式,讓不少旅客真正感受到何謂名副其實的「嘆世界」旅程。



不少人也會這樣想:「比起一般的酒店、度假區,Club Med最大的特點就是收費較貴。」Club Med(大中華區)行政總裁Olivier Horps一路微笑,一路解說:「不過當你走進Club Med,放好行李後,就可以把銀包收好,因為在幾天的旅程中,只要處身在度假區內,就可以隨意走入每間餐廳、小酒吧開懷大食、而不需要付上一分一毫,每天晚上還有派對和表演娛樂大家。」



度假區最大的享受還是可以參與各種活動如滑雪、開帆船、射箭和飽覽絕色的自然觀景,Olivier Horps指出:「Club Med選址上非常講究,我們不停覓尋世界上最漂亮的地來興建度假村,全球80間Club Med度假區都有自己特別的自然觀景,而通常它們不是靠近沙灘便是和雪山旁,讓賓客可以享受陽光與海灘或滑雪活動。」



正由於度假區從食至玩到體驗美景都包羅萬有,和一般酒店或度假區不同,Club Med吸引的是一批旅遊經驗豐富的旅客,而不是熱愛購物的觀光客。「不少人第一次到歐洲,都會想逛盡各地,但隨旅遊經驗愈豐富,他們旅遊的目的便會轉為想得到一些特的體驗,而不是一般的購物、觀光。好像香港人經常出國,當他們選擇到Club Med時,可能對歐洲已相當熟悉,所以想找一個地方享受滑雪等,他們通常會自己分配好時間,例如一晚留在日內瓦等城市購物,然後到Club Med享受悠長滑的雪假期。為了迎合這些資深旅客的口味,Club Med這幾年亦向高檔路線走,不少的度假區都在進行翻新,例如日本度假區的餐廳和酒店建築。亦由於旅客的大部分時間都留在度假區內,所以我們選址時會考慮度假區在國際機場的兩小時車程範圍內,反而是否接近市區或景區並不太重要。」

中國家庭客

除了愈趨高尚,Club Med近年另一大變化就是客戶階層趨向多元化。Club Med在歐洲,曾經因為甚受單身人士歡迎而聞名,但Olivier Horps指出,近十幾年,Club Med變得更家庭化,非常適合家庭、度蜜月的情侶,或是公司團體來度假。他談:「尤其很受公司團體歡迎,因為我們有很多的團體野外活動,如攀石之類,一大堆人一起參與,特別刺激。」



如中國首間的哈爾濱度假區,以滑雪為主題,正是主打中國的家庭客,Olivier Horps提到:「度假村的顧客主要來自中國,亦有香港、新加坡、海外的賓客。對Club Med來說,中國的確是一個很新的市場,我亦知不少中國人一放假,就喜歡到香港購物,但其實,不少中國人亦開始享受在郊區的度假形式。我發現,不少中國顧客光顧Club Med,都曾經在海外讀書或工作,他們來這,主要是為了讓家庭和朋友感受一下國際經驗,例如學滑雪的機會,而很多中國家庭,見到子女和外國的小孩如歐美的有互動時,都會格外高興。」



Olivier Horps認為,表面上中外度假形式上有很大不同,但其實外國人和中國人享受假期時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他們平日忙碌工作,所以在假期時,很想跟家人共度。此外,和歐洲人一樣,中國人很享受美酒和派對。因此中國是一個很有潛質的市場。我見到中國賓客來到Club Med時經常有很多新發現,例如我們有專給小孩子的俱樂部,一般香港夫婦都會把小孩放到那,但是中國的家長卻把孩帶在身邊。直至G.O.(Gentle Organizer)逗小孩玩,小孩便會叫家長離開,之後家長會發現小孩會有自己的新朋友,而父母亦可以到泳池享受兩人世界。」



過去幾年中國經濟增長強勁,帶動Club Med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現時雖然有環球經濟危機。但Olivier Horps並不擔心,他認為只要有顧客再度光臨,經已可以繼續維持過去的強勢,他提到:「現時部分顧客不回來度假,主要是中國沒有足夠的Club Med,很多時他們訂不到位,另外,亦因為哈爾濱的度假區對中國部分地區的顧客來說較遠,不少客戶因為有小孩,會選擇較易到的地方。此外,香港、中國人放假也不同於歐洲,歐洲會放長至七、八天的假期,但香港、中國人的假期一般比較短,可能只有三、四天。因此,要爭取更多中國的客戶,最重要是興建更多的Club Med,方便這個市場的客戶。至2015年,Club Med希望在中國經營五間的度假區,現時已經在桂林和陽朔之間的地方選定了位置,開建第二間的Club Med,中國市場現時佔Club Med的比例不多,但我會以中國市場成為全球最大收入的板塊為目標。」

與眾同樂

除了硬件的配合,作為服務業,人才永遠都是Club Med最重要的資產。亦因此,Club Med衍生了G.O.。在Club Med工作的服務員被稱為G.O.,意思是「溫柔的組織者」,他們不只懂得多國語言,每人還有各種技能讓他們可以安排各種活動,同時會在每晚的派對中作為表演嘉賓,表演跳舞、唱歌等。由於Club Med 非常國際性,一個度假區的G.O.一般會由20個不同的國家的人所組成。



Olivier Horps談道:「我們經常說,G.O.不是聘請回來的,而是由Club Med『生出來的』。所有的度假區都不會有這一個概念,G.O.不是普通的職員,而是跟賓客一起玩,一起生活的。作為G.O.,他們要喜歡分享,跟別人談話,享受和人一起共度時間,他們會帶領旅客一起活動、表演等。G.O.不是一份工,而是一個承諾,而為了讓他們有更寬闊的視野,每年會轉到一個新地方工作,例如今年在馬來西亞,明年便會派到馬爾代夫。由於G.O.可以得到很寶貴的生活經驗,所以每年都有來自全球各地,充滿熱情的應徵者,這令Club Med的友善、愉快的風格可以不斷延續下去。」
113 : david395(4434)@2012-09-25 18:08:56

CEO專訪

金山軟件主席張宏江 幸福男人

撰文:吳嘉妍 攝影:張文康 美術:陳國威



張宏江,去年上任成為金山軟件(03888)CEO的學者。管理領域上,張博士可能算是初哥;但在多媒體領域,卻是無人不識。他著有四本學術書籍、多年來發表過近400篇學術論文,10年更獲IEEE「技術成就獎」。



每隔4至5年,當事業達至頂峰,他便會離去、嘗試下一個機會。在他的事業里程,不存在「尋找」機會,因為每次他離去,機會總會自然出現於面前。



「luck is part of my capability」



除了工作的機會,太太對於他來說都是一個運氣。兩口子早在11歲認識,中學便結下情緣,到現在已育有兩名兒子。



愛情事業兩得意,張博士不只是幸運的男人,他也是一個幸福的男人。



張博士於1977年考入鄭州大學無線電系,是當時中國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當年,河南省高考的取錄比率是200:1,所以張博士絕對是頂尖的高材生。在大學畢業後,他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石家莊電子工業部第54研究所工作。由於工作表現出色,因此獲得獎學金到丹麥科技大學進修兩年。



在北歐的一年時間(當時他半途輟學,下半部將由博士親自解說),對張博士認知有重大改變。「丹麥是一個十分自由開放的地方,在很多範疇的設計都很出眾、但其實更影響我的,是北歐社會的平和。在這和平的地方,更容易激發人的創造性。大家是基於好奇而去創作,而不是在壓力下去但求完成工作;但同一時間,北歐太和平安靜了,一年後我連學位也未完成,就到了新加坡尋求其他新嘗試。」



你很難想像,一個在多媒體領域研究上這麼成功的人,在文學的成績還要比此更優勝。「在高考時,我在中文與歷史的成績比數學與物理還要好很多,但礙於經歷過文革,我們這一代都不敢去碰文化東西,因為容易犯錯誤。」



一場文革,令這些內地專才紛紛求去,離國轉向外地尋求機會。使內地在科學研究上比其他國家都落後。但其實,所有事往往都是有因必有果,惡果總是自招。



半完成碩士課程後,由於那時的中國情況仍然不太好,所以張博士選擇了落戶較自由的新加坡,並繼續做研究。之後又跑到科技發源地矽谷中心的惠普實驗室當研究員,再轉折在微軟做了12年,當時主要做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所以打從一畢業,張博士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研究員。

回歸中國

每一次的工作崗位,他都只待3至5年,之後便會轉換新環境。「98,99年的時候,國內很多人都走到國外,不願意留在中國。但當時我已看到中國的經濟發展得很快,我便回到中國,當上微軟亞洲研究院當副院長。但研究畢竟是需要長期時間投入、而且又對產品的成效來得比較慢。所以在做了5年之後,就內部轉職為研發工程員。」



當時為06年,張博士開始接觸產品上的研發與發展策略。「那時中國的軟件應用已很先進。而我在研究方面做過、產品開發亦做過、所以現在就想要管理一個真正的業務。那時剛巧金山主席找我,我亦覺得公司跟自己的做事文化挺一致,所以我便加入了金山。」

運氣也是一種能力

早前亦提及過,張博士從沒有試過「找工作」,每一次都是工作「找上門」。「在2011年的時候,雖然我沒有尋求工作的動作,但心裡其實已在想下一步要做甚麼,剛巧主席雷軍找我的時候,我心態上就已完全準備好了。」但張博士自言,對於雷軍邀請他「過檔」是有一點驚訝。「因為我本身與他交情並不深,但因為早前跟他(雷軍)共同開發小米手機的幾位高層就正是我舊日在微軟的部下。在此原因下,我便從雷軍手上接管了金山。」



性格喜歡挑戰的他,一口便答應雷軍。「但其實我亦會有一些擔心,可能是文化上的差異,自己又可能沒有太多這方面的經驗,但我更視之為一個挑戰,我相信定能帶領公司,再做得更成功,這亦是對自己的一個鍛鍊。」



其實,在訪問過程中,記者已感受到張博士說話速度極快,記者都要求他慢一點,但不其然,他說話又加快起來...記者有位朋友說話又是極其快,但同一時間、其做事效率與此都是成正比。



每份工作只會全程投入3至5年,隨後就會轉換環境;在工作上絕不長情,但在愛情上,張宏江卻絕對是「長情男」。

愛多40年

可能大家都會想,一個做研究的男士,整天躲在研究室、又或是寫論文,他是怎樣去「識女仔」的呢?其實,有學識的男人,是最迷人!而且張博士確是一貫的幸運。在小學時,就遇上人生中的那個她。這樣的80年代愛情故事,說的羞澀,但記者聽起來還是覺得很有fantasy!



張博士的愛情故事應在11歲的時候說起。(在場女仕開始起哄,那年代的人都這麼早熟?張博士急忙解釋,而且說話速度再進一步加快)原來在那時只是認識對方,真正開始戀愛是在中學的時候。「就是因為她,我在丹麥的時候書就唸不好,她當時到丹麥要學中國文學,我則讀電子工程,但其實我中國文學的成績比她還要好!當時她唸商學院,由於理科成績太差,所以不能唸我的科目。」張博士驕傲的微笑道。



大家可以幻想,一對小情侶,到了異地(還要是北歐,試再想想、那時的冬天、從窗外看雪景、而兩口子則在小屋內點起火爐...)好了好了,大家不要想太多,張博士其實都沒有將兩口子的浪漫史再詳細說明! 



現在合指一算,兩小口走在一起已近40年了,並育有兩位兒子。張博士自己做研究發明新概念,而且又在北歐求學。他對兩位公子自然亦都採取自由開放態度。「我大兒子在美國求學,今年已是大二。在初中時候他已很有數學天分,當時他獲得一個電腦科學的大獎!現在他在新加坡的德資投行當實習;但同一時間,他也很有音樂天份、在高中已有一隊樂隊,更是全校最有名氣的!每晚就到酒吧表演,頭髮比你(記者)還要長(大家可想像長度如長毛),他性格比老二狂野,老二就比較文靜,我想老大的狂野不安分,其實都是從我這裡學回來的。」



說起兒子,張博士亦露出笑容;而對於他的新工作,他亦充滿信心。張博士指自己作為金山新任CEO,會將公司帶到另一個新的階段。他表明會將金山的傳統業務,電視、網上遊戲等全「Connect to the cloud」。現年50歲的張博士說,金山可能是他最後的正職。「在金山完成使命後,我就可能會退下來、可能會為一些企業當顧問、現在已很多人排隊想找我,哈哈!但我就不會跟太太一起參與義務工作,我自己亦不太會做、因為我不喜歡一些沒有accountability(問責精神)的工作,而且慈善工作pace(速度)也很慢。



最後,博士亦不忘向我們年青人說了以下的勉勵說話。「我非常相信hard-work,年青人做事一定要勤力,我責任性很強,雖然每4至5年就會轉工,但每一次我都會很devoted(專注),我最失望是現在中國有些人連最簡單的工作也做不好,那如何可以成大事?年青人要將一天的工作視為自己的life-time job,這樣才能成功。」
114 : david395(4434)@2012-09-25 18:09:31

上市公司專訪

東方表行 靜待佳景

撰文:鄭敏琴 攝影:吳敏儀 美術:陳國威



即使自由行的影響力有轉淡跡象,其消費意慾也有減緩情況,但仍有不少奢侈品牌視自由行旅客是不或缺的目標對象。東方表行(00398)董事兼公司秘書林慶麟坦言,若沒有中國的話,很難生存下去。



最近,國際市場研究公司GfK稱,雖然環球經濟持續不穩,但內地鐘表市場相對樂觀,預計2012年內地鐘表銷量達701萬隻,較2011年的683萬隻增加約20%;而2012年內地鐘表市場總值將達722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約23%。經濟增長放緩,內地消費者可能會減少購買電器,但卻願意花費在鐘表上。



目前東方表行於大中華地區共經營107家店舖,當中內地佔88家;香港佔14家;餘下五家設於澳門及台灣。截至3月底止11/12年度香港業務收入貢獻佔66%;其餘34%來自內地及澳門。香港是集團最大收入來源,故此積極提升香港業務貢獻,發展高級手錶等核心零售業務之餘,亦尋求擴產品種類。



雖然香港市場是最大的收入來源,但目前集團的本地生意有七成是靠內地客,再加上內地分店的生意,林慶麟估計,共佔總收入六成之多。正好像林慶麟所說,沒有中國的話,很難生存下去。

預計第四季有增長

據香港統計處7月的零售業銷貨額按月統計調查報告顯示,反映內地客消費意向的「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品」的零售價值指數按年只錄得0.9%升幅,上兩個月則平均錄得約3%升褔,比上年度動輒近五成的升幅是有明顯距離,可見內地人的消費意慾低迷。



根據集團數據顯示,香港7月同店銷售由第二季的負增長回溫到零增長,內地同店銷售仍然衰退17%。



「整個營商環境並不是市場預期的這麼差,只是過去兩年的經濟表現優秀,現在只是稍為回落。做生意不能只取一、兩年作比較,而是需要看長遠,以及公司的實力否能推過難關。」



林慶麟認為,11月是中國領導人換班時刻,充斥各種未知因素,例如將會刺激哪些板塊。另外,以往內地人喜好以名貴手表作餽贈之用,現在顧客也採觀望態度,待一切落實,相信送禮潮在第四季後有轉好趨勢,而且年尾陸續有大節日,也有刺激消費的作用,故他相信銷售在第四季可望增長。

中國奢侈品市場剛起步

當不少人也在懷疑中國奢侈品市場有退步之兆時,林慶麟並不認同。從集團在本地生意有七成是靠內地客來看,中國人的購買力是持續,只是暫以中價表為主,十萬以下的手表銷售仍佳。



「任何市場都會有潮起潮落的現象,日本在30年前的工業革命,令到不少品牌成為國際知名的產品,經濟一下子雄霸全球,甚至想買入夏威夷,現在日本的奢侈品市場雖然已風光不再,但只是增長緩慢,卻仍然存在。再看中國,國民喜歡炫富,而香港人早已過了炫富的階段,現在是追求個人品味的時候。中國人喜歡讓人知道自己是富裕,所以對奢侈品的需求仍然存在,這樣可支撐到奢侈品市場繼續蓬勃。」



但另一方面,中國人近年外遊較前方便,到歐洲購物會否打擊了香港奢侈品市場?林慶麟稱,沒有任何一個地區可以像香港般沒有銷售稅,且有齊最新型號。「中國的增值稅只會有增無減,相反香港則沒有增值稅,這就是本地市場優勝之處。」不過他也表示,集團業績每年要有30%增長,肯定較前難達到,但因為背靠祖國,仍有一定的優勢。

另類嘗試

在中環的旗艦店內,會看到在地庫設有俊文寶石(08351),這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一種新嘗試。雙方從今年6月起合作,為期3年,俊文在東方表行內設置櫃位,並派員工到場銷售。



「其實俊文已有45年歷史,近年想將品牌年輕化,亦希望能開拓內地市場;而東方表行在內地有知名度,不過沒有銷售珠寶的經驗,現在採取互相合作的方法,表行提供地方,俊文則提供產品及人才,表行會收取行政費10%,假設營運模式成功,將會推廣至其他店舖。」



這對東方表行來說,營運開支是零,但卻可以開拓出新業務,風險全無。

控制內地存貨

但澳門及內地業務亦普遍疲弱,澳門業務佔近90%為內地客,第二財季同店銷售僅增長1%;而內地貨品因需包括稅項等,定價較貴,加上人民幣價等因素,同店銷售跌幅在10%以內。林慶麟預期,第二財季表現也不會有好表現,至少要在10月、待內地領導層換屆完畢,銷售才會有好轉。



「今年是零售業調整年,去年市道蓬勃,增長過高令基數變大,去年首季及第二季度的同店銷售分別錄40%及30%增幅,反觀今年則出現負增長,預期全年銷售只有零至單位數增長。今年10月至12月銷售將回復升勢;明年1月至3月銷售將可錄得雙位數增長,全年銷售或會錄得單位數增長。」



不過,他有信心在年底前消化部分存貨,現時有約20億元的存貨,存貨週轉天數約為200天。他希望能在年底,減至18億元,除了加強銷售,也會暫時不買入貴價貨。「會賣出10隻,才買入8隻。」預期今年10月至12月銷售將回復升勢;明年1月至3月銷售將可錄得雙位數增長,全年銷售或會錄得單位數增長。本港租金高昂,故會集中控制存貨及改善現金流,至於增設分店的進度可能會稍為減慢,但不會與去年的速度相差太遠。他續指,年內已出售一物業,錄得7,500萬元收益,有助增加現金流,相信於該收益帶動下,全年度業績不會遜於去年度,又不排除在合理售價下會再出售物業。至於租金方面,他指,每年平均租金增加20%。
115 : david395(4434)@2012-09-25 18:10:13

達人理財

上海姑娘 投資快、狠、準!

撰文:陳佩兒 攝影:吳敏儀、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美術:麥穎聲



上海人給人的感覺是精明、倔強、有自信、會盤算,國泰君安國際投資諮詢部分析員王昕媛正擁有典型的上海人性格。不理親人反對,放棄溫室,單人匹馬來港闖天下,努力鑽研金融動態。在訪問中,這位年紀輕輕的上海姑娘多次強調,入貨要快、狠、準!



今年28歲的王昕媛,生於上海一個中產家庭,父親從商,加上內地實施一孩政策,她從小便可謂衣食無憂,生活儼如一個小公主。但性格倔強帶點叛逆的她,不甘一帆風順的「平淡」,在20歲那年,不理父母反對,毅然離開「溫室」,隻身由上海到香港升讀大學,主修化學。



我行我素始終要付出代價,畢業時撞正金融海嘯,即使修讀商科的畢業生亦難找到工作,更何況讀化學出身卻想投身金融業的她?「讀化學是為了興趣,同時亦喜歡計數,但鑑於在香港做科學家非常困難,於是唯有面對現實,投入前途較好的金融業。」幸好剛巧有一個證券商計畫到上海擴展業務,加上需要一個主力天然氣、石油板塊的分析員,讀過化學的她對這方面有點認識,於是得以入行。

雖然取得金融界入場券,但她始終對金融、經濟的知識有限,初時連圖表分析、業績報告都一竅不通。萬事起頭難,樣樣都從基本學起,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漸漸上手,成為股票分析員。

抓良機買樓

掌握了行情脈膊後,王昕媛開始體會到,投資時機及眼光的重要。09年時,本港經濟開始走出谷底,隨她認為,樓價已經「跌無可跌」,加上香港跟九十年代的上海很相似—房價處於低位,但當經濟起飛,住屋需求不斷上升時,房價的升幅可以隨時一飛沖天,於是跟在上海的父親商討過後,父親為寶貝女兒付上首期,買下港島東一個單位自住,「現在足足升值了一倍!」她自豪地說。



講到投資心得,這位上海姑娘堅定地說︰「看準時機進場,出手亦要快、狠、準!」除了對樓市眼光準繩,對股票亦可謂一擊即中。例如去年濠賭股當炒,加上很了解內地人對賭博的需求龐大,於是看準時機,以平均價十二元,買入銀河娛樂(00027),並在二十元高位止賺離場,升幅超過六成。

叛逆買窩輪

年少輕狂,投資也有碰釘的時候。父親曾千叮萬囑女兒,投資要小心風險,但倔強的她跟當初堅決來港一樣,把父親苦口婆心的勸告不理,認為既然對自己眼光有信心,為何不放膽押注下去?於是,她既買牛熊證,又買窩輪,希望以小博大。



結果當然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去年買入和黃(00013)窩輪,當時正股是七十元左右,由高位九十元跌下來已不少,以為是趁低吸納的大好時機,但歐債危機連環爆發,最後正股跌至六十元,買入認購輪的她急急止蝕離場。雖然不至於損手爛腳,但這次教訓令她印象很深刻,後悔當時太輕舉妄動,同時亦體會到,買賣窩輪賭博成分甚高,所以不宜沾手。



事件至今已過了一年,但對她來說,仍然記憶猶新。其「快、狠、準」不再用於風險高的窩輪,只局限於正股。她認為,現在最好的投資,就是股票,皆因港股由高位到現在已下跌不少︰「即使股票市場不好景,那便潛伏,調整心態,挨得過去,就是一條好漢!」她特別看好醫藥板塊,原因是所有不利政策及消息已公布,並已反映在股價上。相反,內地體育用品股卻低處未算低,事關最風光的日子已不復再,大部分都面對產能過剩的問題。



這位上海姑娘目光長遠,希望憑藉「快、狠、準」的投資格言,捕捉良機︰「在未來三、四十年內,如果可以抓住主要的幾個資產升浪,已經夠我賺的了。」



達人金句「看準時機進場,出手亦要快、狠、準!」
116 : david395(4434)@2012-09-25 18:10:58

財經短打

思捷變身計畫料大縮水

撰文:鄒銀欣 攝影:資料圖片 美術:陳國威



去年雄心壯志要改變形象的思捷環球(00330),將於下週三公布年度業績,市場人士預料,從ZARA過檔的Jose Martinez將會以行政總裁身分露面,現任行政總裁范德施則隨時離職。外界普遍相信,Martinez上任後將會成為刀斧手,大削百億變身計畫的開支,以拯救水深火熱中的思捷。



早前受高層跳船困擾的思捷環球,將於下週三公布截至六月底止全年業績,相信從ZARA過檔的新任行政總裁Jose Martinez將會於業績會上與首次與投資者會面,更會參與一連串投資者會議。



至於現任行政總裁范德施則隨時離職。事實上,范德施在宣布辭職時,並沒有明確表明離職日期,只表示可於明年七月前離任。不過,市場普遍預料,既然公司已覓得新任CEO,范德施會在業績公布後正式離開思捷。



雖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有分析員表示,在今次的業績會上,這把「火」應難以燒起,對Martinez在業績會上的表現也沒有太大期望,因為他只是剛接任,並要花時間了解前朝留下來的百億元變身計畫,自然難以期望會提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計。但樂觀點看,新人愈早上任,思捷起死回生的機會才會愈大。瑞信也認同Martinez上任不足一個月,不預期公司會有大規模的轉型計畫。

高盛估減至十九億

高盛則指出,相信Martine上任後,將會積極控制成本,大削由范德施籌畫的百億變身計畫支出,當中主要涉及下調廣告與推廣開支,又預期修改後的新計畫,總支出將會減至約十九億元,較原本的一百零七億元大削逾八成二,藉以恢復毛利率,帶動二○一四年的經營利潤回升百分之五至六。雖然轉型計畫會為思捷盈利帶來壓力,但如果不實行,長遠而言,將影響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及品牌形象。



思捷的變身計畫展開約一年,外界反應參差,實施初期氣勢如虹,但一鼓作氣後便開始衰竭,在前財務總監周福安去年率先請辭後,今年六月,作為品牌轉型計畫的始作俑者范德施突然跳船,前主席Hans-Joachim Korber亦請辭,引起市場很大迴響,要全無零售經驗的前banker柯清輝突然接燙手山芋。直至聘到來自ZARA母公司Inditex的前管理層Martinez接任行政總裁,思捷的轉型計畫方向才見清晰。
117 : david395(4434)@2012-09-25 18:11:28

財經八一八

「應肚即飛」飛入亞視

撰文:戴道鍾 美術:陳國威



自從王征入主亞洲電視以後,雖然收視仍然無甚起色,但知名度卻愈來愈高。不計誤報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死訊的經典事件,定必留名傳媒青史,近排亦有兩個節目打出名堂。其一是批評黃之鋒等一眾反國教年輕人,為「玩起政治來拙劣非常,不過是幾名任性使氣的惡少」之《ATV焦點》,其二則是以新聞包裝的廣告雜誌式節目《走進上市公司》,後者更捧「紅」了節目主持兼監製殷莉。



不過,路邊社消息謂,殷莉覓得如意郎君,決定離節目而去也。而亞視亦已找來大名鼎鼎的「應肚即飛」黃錦康接手,至於擔任甚麼職位,就不得而知矣,只道黃君將處理節目,未來製作形式或有改變。



大家認識黃錦康,除了其「應肚即飛」廣告外,相信乃其曾任美聯物業(01200)副主席,看似與傳媒沒半點牽繫,惟老戴八到,黃君原來一九八四年畢業於浸會學院傳理學系,後取得英國威爾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並且曾經在報社擔任編採部助理,之後才轉職證券公司及後來的美聯物業,所以絕對稱得上是紅褲子出身。



至於亞視找來近年無事一身輕的黃錦康,估計除了看中其知名度外,其在內地的脈絡也頗重要。不說不知,黃君曾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獲頒「第八屆十大中華經濟英才」首獎,獎項由近五十位著名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媒體老總等組成的評審團評選,前幾屆得獎人個個猛料,包括北京大學教授厲以寧、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長樊綱,以及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城等,黃錦康則是首位港人得此殊榮。各位在公仔箱看到「應肚即飛」的廣告時或許偷笑,但黃錦康的實力絕不講笑。

灝天誤中美企陷阱

除了股壇紅綠燈,另有一間公司同樣頻頻出現在公仔箱,乃「灝天金融,助你網上稱雄」。灝天金融規模近年真箇愈發愈大,目前在港成員公司包括灝天環球投資、灝天金號、灝天貴金屬、灝天資產管理及灝天財務等。可能因為知名度高,有金融傳聲筒謂,集團早前受一家大型美資金融公司委託,代管理一隻規模龐大的基金,得此大生意後,灝天還特意在中環租下一層寫字樓,待基金開業時不失禮於美資公司,結果卻中伏矣。



話說該家美資公司不知因為經濟太差,還是另有苦衷,突然單方面終止與灝天之合約。但後者早已簽下兩年租約,單計租金加上燈油火蠟,使費便要過千萬元。豈料對方不單沒有任何表示,還「叮囑」灝天大可告上法庭,似乎睇死灝天不敢得罪國際大客戶。灝天當然不是省油的燈,認為合約精神需要遵守之餘,何況公司已經重本投資,所以誓要討回公道。

又一難共富貴夫婦

做生意搞到要打官司固然可惜,兩公婆為了錢要對簿公堂,就更叫人唏噓。近年便頻爆出上市公司話事人婚變,風波亦似乎愈搞愈大。好似去年上市時風光非常的米蘭站(01150),主席姚君達便正申請離婚。傳聞贍養費居然高達一億元,難怪口痕友曰,擔心姚氏會有財務壓力。事關貴為米蘭站大股東,雖然手持七成二股權,惟現價才不過六毫子左近,即是市值不到三億元。



不過,路邊社消息謂,姚君達出名愛買「磚頭」,手上物業才是「戲肉」,除了住宅外,還持有不少商舖,物業資產總值高達二十億元,部分更非獨資擁有,現時要分身家,不頭痛至出奇。



要數難共富貴之夫妻,還有包浩斯(00483)主席黃銳林與前妻唐書文。回想當時黃銳林突然召開股東大會,踢唐書文出董事局,市場莫不譁然。最後黃銳林成功執掌包浩斯,不過,少了唐書文後,公司營運都出現過不少困難。要知道當年包浩斯正是由唐書文開設的服裝店起家,教書的黃銳林後來才辭掉教職一起闖天下。



至於最峰迴路轉者,則非雅天妮(00789)莫屬,前主席兼創辦人謝超群突然失,於是自爆與毒品交易有關在深圳被扣查,然後留醫精神病院,妻子葉英琴再旋即證實雙方正辦理離婚手續,更入稟法院限制謝超群處置公司股分的權力股友笑言,日後炒股前,可能先要了解大股東夫妻生活如何,以減低出事風險。



英皇七十週年敲鐘贈慶

八了一輪不太好的消息,不如講些喜慶事沖喜一下。相信列位看官無論睇電視,抑或在街上,以至去書局,都會見到英皇鐘錶(00887)宣傳其70週年的各路慶祝活動。當中,當然少不了週年晚會,上週五晚廣邀名人、富豪出席,可謂粒粒巨星!



此外,還有敲鐘開市儀式。此乃港交所(00388)仿傚紐約交易所之舉,讓上市公司利用開市儀式威威之餘,自己又賺一筆。只要當日沒有新股上市,便可進行開市儀式,套餐盛惠三萬八,包場地及酒水,差不多是無本生利。



回說英皇敲響銅鑼之重任,當然是由掌舵的楊諾思負責,其父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弟弟楊政龍及妹妹楊黛思連同公司高層均齊齊現身力撐。而楊諾思亦趁機回顧爺爺創立「成安記」錶行的過去,並謂見證「成安記」發展至今的歷程感到驕傲。
118 : GS(14)@2012-10-07 13:34:48

http://www.capital-weekly.com/index_capitalweekly.htm
359
智識揀股: 小型磚頭股搶韁 大落後可追萬事昌
幕前幕後: 陳國強加盧永仁 文化傳信有驚喜
異動傳聞: Focus Media擴網絡版圖
青木堂: 信貸廣告
雲卷雲抒: 投資者關係咁做都得?
一點成金: 三國演義做IR典故
公關人語: 期望管理

360
智識揀股: 禾稈冚珍珠 有利好值租
[青木堂] + [雲卷雲抒]
[一點成金] + [公關人語]
119 : GS(14)@2012-10-07 13:37:04

http://www.capital-weekly.com/index_capitalweekly.htm
359
財經八一八: 越秀分拆一門四傑
香港製造: 八十年捷榮 再走改革之路
CEO專訪: 中金再生主席秦志威 終獲肯定
上市公司專訪: 以舊換新 瑞房價值重塑
自立門戶: 莫偉健 眼鏡達人
達人理財: 護士變老闆 穩陣現金派

360
封面故事: 自由行 多多益善
財經短打: 李寧翻版Nike神話?
財經追擊: 啟德發展 一錯再錯
財經脈搏: 雷諾響喪鐘 歐車企中國求生
工商新知: 網絡廣告VS傳統廣告
營商之道: 洲立影藝 逆流而上
CEO專訪: 專業旅運主席高偉明 和而不同
上市公司專訪: 國中引入新主席 轉務轉型可期
自立門戶: 李樂怡 觸動人心
達人理財: 鐘錶富二代 孤注一擲
資本猛料: 葉氏化工葉子軒 專注本業 優化企業管治
120 : david395(4434)@2012-10-11 16:49:53

自由行 多多益善

撰文:陳可恩、鄒銀欣 攝影:東方IC、法新社 美術:麥穎聲



每逢國慶黃金週,總是各大品牌、商場搶客的黃金機會,尤其今年中秋撞上國慶,內地同胞足足有八日黃金假期,令零售業充滿憧憬。然而,黃金假期過了大半,訪港內地旅客數目卻低於預期,這班訪客的消費模式更一改過去的大花筒本色,不再狂買奢侈品,轉為主攻郊遊、露營等消閑活動。



消費增長放緩,本港旅業及零售業期待放寬來港旅客限制,以重振本地服務業。不過,見識了近年水貨客泛濫、交通擠擁等副作用後,旅遊界及學者紛紛指出,唯有政府推出完善配套,並重視放行旅客的質素,自由行才能真正多多益善,市民亦毫無怨言。



一連八日國慶黃金上週六展開,由於近中、日局勢緊張,零售和旅遊業界均估計今年黃金週的內地訪客數字將創新高,旅遊業議會便預期黃金週平均每日有四百個大陸團來港,因此內地訪客將按年增加百分之十。然而,假期開始後,卻出現反高潮,九月二十九及三十日的入境內地旅客每日平均不足十萬人,就連十月一日國慶的入境內地客亦只有十二萬五千人,比去年同日的十三萬三千人下跌約百分之六。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解釋,黃金週旅客少於預期,是由於內地在假期間有高速公路免收費的政策,吸引大批民眾自駕遊,捨棄來港度假。



另一方面,有鑑於內地經濟放緩,旅遊業界預計內地旅客的平均消費力亦會有所回落。雖然如此,自由行的經濟力量仍不能忽視,事實上,今年前八個月,香港接待旅客超過三千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十六,其中內地旅客超過二千二百多萬人次,佔全部訪港旅客逾七成,而上半年內地客每人平均八千五百港元的消費總額,更繼續成為香港經濟的一大增長引擎。

航空:增班次吸客

向香港出發,首站可以是機場。民航處指出,九月二十七日至十月七日期間,機場航班升降逾一萬一千架次,預計中秋及國慶日的航班升降會最為繁忙,如十月一日,由機場入境的內地旅客人數就達到一萬二千人,多間航空公司為疏導人流,要額外加派登機櫃位人手。



因此,即使旅客未如想像中澎湃,但無礙各航空公司積極「搶金」。三大內航在黃金週期均有增加航班,如南航(01055)把國內航線包括港澳地區安排增班三百七十四班次,加班主要集中在華中、西南、海南等地,預計期間整體客座率接近九成。而本地的國泰航空(00293)亦有受惠,其行政總裁史樂山早前透露,「十‧一」假期的預訂一早爆滿;至於經濟實惠型的香港航空和香港快運這兩家同系公司亦指出,雖然沒有因為黃金週而增加航班,但客運量滿意,兩公司現時每日共有約四班航班來往香港及內地主要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成都。可見,航空公司不分貴賤,均大有斬獲。

住宿:中價房旺場

舟車勞動過後,當然要找地方落腳。二○○九至二○一一年,訪港旅客人數由二千多萬倍升至四千多萬,但香港酒店房間數量僅增加百分之四,至六萬二千個。在僧多粥少情況下,香港酒店業相當暢旺,但同時因供不應求,導致酒店價格飆升,二○一一年全港酒店均價上升四成六至一千二百七十元,位居全球酒店升幅榜首。根據旅發局的數字,酒店賬單開支在今年上半年佔了內地旅客整個旅程消費總額約一成三,比例甚高,所以在內地經濟放緩下,不少自由行都變得精打細算,令中價酒店大旺場。



在黃金週期間,多間三、四星級酒店都有接近爆滿情況,位於上環的華麗海景酒店入住率九成五;灣仔華美粵海酒店入住率百分之百;而內地和外國客比例為七比三的朗逸酒店,入住率則升了兩成,價格亦提升了兩成。相對來說,雖然五星級的高價酒店同樣因為內地旅客增長強勁,入住率有所增加,但爆滿情況不多,如九龍香格里拉在九月二十九及三十日的入住率僅六成八,十月一及二日則為八成三;海逸君綽酒店雖然有九成三的入住率,但價格為二千四百港元,與平時約二千一百元比較,增幅約為百分之十三,未有大幅提升。部分貴價酒店甚至要減價招徠,其中一間位於港島的高價酒店指出,他們今年會特別推出國慶煙花住宿優惠套餐,每日套餐價逾三千元,較之前便宜,結果成功吸引不少自由行入住。



事實上,根據旅發局公布的今年一至八月資料顯示,甲級的高價酒店房間入住率為八成四,而中價酒店入住率則為九成一,相對有明顯的優勢。而若和○四年比較,當年甲級高價酒店的入住率同樣為八成四,但當時的中價酒店只有八成九,可見中價酒店在近年愈來愈受歡迎。



膳食:花費趨實際

民以食為天,在酒店安頓好一切後,首站當然要去「搵食」,補充能量盡情玩樂。對於旅遊人士而言,品嚐當地美食是重要的行程之一。據旅發局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旅客在飲食方面的支出佔總消費的一成一,達九十四億四千三百六十萬元,按年增長百分之九。然而,對於內地旅客來說,雖然飲食不及購物重要,但今年仍有一成三的增幅,上半年的消費金額錄得五十三億六千三百萬元。



不過,黃金週已踏入中段,市場人士發現今年內地旅客對飲食的要求有所改變,有酒樓人士指出,以往內地客人在點菜時都會有炫富的心態,鮑魚、魚翅是必點菜式,但今年他們點菜時都會先詢問價格,重點是物有所值,如老鼠斑的價格較內地便宜,才會點選;餐飲方面亦會選擇較便宜的紅酒及啤酒。貴價食品需求減少,中低檔的需求自然會相應增加。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指出,除了是高級食府,內地旅客亦喜歡光顧茶餐廳及快餐店,貪其方便快捷。大家樂(00341)發言人表示對黃金週的營業額十分樂觀,至於另一間連鎖快餐店大快活(00052)則指出,雖然數據還未更新,但相信這段旅遊旺季,對集團營業額有正面作用。回看過往的數據,截至今年三月底止,在實施自由行的十年間,大家樂的複合增長率便達百分之八點五五,受惠的程度可見一斑。



黃家和又預計,在節日及長假期氣氛帶動下,今年飲食業的生意額將會上升一成半,位於尖沙嘴、旺角及銅鑼灣等傳統遊客區食肆的生意若應接不暇,更會有利於鄰近的區域。

購物:單價已下降

滿足飽腹之慾後,對內地旅客而言,重點節目當然是購物。旅發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內地旅客的購物金額達四百一十二億三千七百萬元,佔總消費金額的七成一。以往,鐘錶珠寶等奢侈品均是內地豪客的目標,但隨今年內地經濟放緩,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表示,內地旅客的購物習慣已有所轉變:「珠寶、鐘錶、時裝等高消費品已開始飽和,不少以往瘋狂購買名牌的內地旅客,已轉買電子產品和日用品,相信人均消費會由七千至八千元,減至五千至六千元。」



大上海鐘錶珠寶總經理蔡澤坤明言,黃金週開始至今,店舖的銷情一般,畢竟內地經濟放緩,直接影響他們的消費意慾:「內地旅客都不敢買價格太高的產品,皆因海關執法嚴謹,所以貴價貨的銷情真的不太好。不過,這反而刺激到中下價品牌的銷售額,好似天梭這類品牌,都幾受歡迎。」太子珠寶鐘錶執行董事朱繼陶表示,相對去年,今年內地人的消費力明顯減弱:「內地經濟放緩,直接影響他們的消費意慾,單價都明顯有所下降,十萬元以下的單價成為主導,十萬至二十萬的都不少,反而是過百萬的單真的消失了,他們消費時確實謹慎了許多,好似吃阿一鮑魚的人減少,相對地吃中價菜的人都會相應增加!」



奢侈品的銷情雖有所回落,但對於衣履、手機產品及化妝品等日常用品的表現,便沒有太大的影響,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指出,當中以手機產品及化妝品較受惠。莎莎國際(00178)主席及行政總裁郭少明亦估計,公司在國慶黃金週的首兩、三天的生意額,較去年有雙位數增長;卓悅(00653)首席財務官張家輝亦明言,經濟放緩對於高消費產品才會有較大影響:「對於我們而言,顧客的消費模式都是介乎在數百元,甚至數千元左右,而貨品主要都是護膚品及化妝品等消耗品。基本上,這些都屬於必需品範疇,因此相信今年黃金週的銷售額可持續有三至四成的增幅。」

自由行除了帶旺化妝品連鎖店外,同時亦帶旺商場的人流。新地租務總經理馮秀炎指出,今年國慶黃金週十分熱鬧,集團旗下的商場吸引不少內地客購物,至今人流及生意均錄得約兩成升幅,她表示:「我們的商場都有推出購物回贈商場現金券的活動,但所有禮券竟在一至兩個小時內派完,可見內地客仍是十分願意花錢。以apm為例,在首五日的假期中,商場的總人流則達到一百五十一萬人次,按年增一成五,生意額亦按年增兩成至四千一百一十萬元,旅客購買貨量較平日多一成,當中不乏選擇較多貴價貨,因臨近年尾嫁娶多,鑽飾、金飾及名貴手錶銷量不俗,Samsung S III、iPhone等新款電子產品都受旅客歡迎,有旅客花費近十萬元購買多部新款智能手機及秋冬保濕系列護膚套裝。」

玩樂:訪主題樂園

整個旅程的最後一環,少不免到香港的旅遊景點玩樂一番。數到香港必去的地方,兩大主題公園絕對榜上有名,據旅發局統計,去年海洋公園及香港迪士尼樂園分別位列內地旅客的常到地方的第二、三位。海洋公園副行政總裁李繩宗預計,雖然黃金週尚未完結,但今年這段期間的入場人數會較去年同期上升一成:「上半年內地訪港旅客數字上升趨勢強勁,達一千五百萬人次,較去年升兩成三,而今年我們的新景點相繼開放,相信會令海洋公園的吸引力大增。再加上我們今年都有在內地加強有關『十月全城哈囉喂』的宣傳,同樣有助增加來自內地的訪園人數,特別是廣東省的遊客。」據迪士尼樂園及海洋公園去年的業績顯示,迪士尼的五百九十萬人次中,有四成五為內地客;而海洋公園創紀錄的近七百萬入場人次中,內地客亦佔約五成四。由此可見,兩大主題公園的增長仍是靠內地旅客支撐。



此外,近年不少內地遊客開始到香港的郊外地區旅遊,如長洲、南丫島等在假日時,均吸引不少內地遊客潮聖。近日,更有不少內地遊客藉中秋國慶的長假期,到香港的「墾丁」─貝澳露營,可惜引發爭營位的不愉快事件。



本港以外,自由行同時亦帶旺澳門旅遊業,據澳門政府統計,截至今年八月,內地訪澳旅客人數及澳門博彩業收入均錄得增長,今年首八個月內地訪澳旅客累計百分之六點六至一千一百二十萬人次。至於期內博彩業累計毛收入亦增一成五至一千九百九十四億澳門元。據高盛的報告指出,在黃金週首四日,澳門十三間賭場酒店大部分房間已經爆滿,部分仍未被預訂的房間,房租亦較平日非高峰期貴一倍,反映房間需求強大。



經濟貢獻毋庸置疑

即使平均消費降低,奢侈不如前,但中價商機反而顯露。事實上,香港經濟發展至今,自由行功不可抹,回說九八年亞洲金融危機餘波盪漾,兼逢○三年沙士疫情令香港經濟跌入谷底,但自○三中內地開放內地居民赴港自由行後,香港即絕境逢生。



近十年來,自由行為本港帶來八千萬人次遊客和超過六千三百億港元的消費額。之前還有統計提到,自○四年起,因自由行創造的職位由一萬九千個增加至○九年的五萬四千七百個,包括零售業、飲食業、酒店及其他個人服務業等,以至香港最新失業率為百分之三點二低位。



自由行除了在過去有一定作用,亦牽動香港未來的發展。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指出,環球經濟轉壞,特別歐債危機加劇,影響佔九成香港產業的服務業盈利,兩大主要行業包括金融業(銀行除外)和地產業的收益分別跌了百分之二和一點四,反映金融業困難。相反,零售業收益升百之二十四點九,住宿服務業包括酒店、賓館及短期住宿服務等收益的升幅也有百分之十九點五,而這些行業均和自由行息息相關。

重量同時重質

因此,不少商界人士都希望香港繼續開拓自由行市場。當中,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就認為自由行與零售業一直有正比的關係,不同層面的自由行均有不同層面的消費力,「多多少少均會為業界帶動零售升幅。」至於太子珠寶鐘錶執行董事朱繼陶則指出:「全世界如新加坡、台灣等地,都希望多些內地人旅遊,因為他們可以帶旺飲食、旅遊、酒店,從而增加就業機會,香港人反對自由行並不太宏觀。」他相信市場會因應供求關係,而增加自由行的配套,如當有更多旅客時,自然會有人願意投資,以解決酒店不足的問題。至於香港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亦指業界對自由行持正面態度,特別那些內地遊客經常光顧的茶餐廳及快餐店,均抱支持態度。



在商言商,商界對自由行無任歡迎並不為奇。然而,今年八月,當內地宣布放寬六個城市非戶籍居民「一簽多行」,卻引發各界爭議,最終暫時擱置。是次爭論令「自由行」背後的問題一一浮現,如租金、物價高企,水貨客大量湧入,交通、住宿不堪重負等。因此,有不少學者專家均認為,在進一步開放自由行前,首要解決本港缺乏接待配套的情況,以及重視質量。

發展悠閒消費

當中,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認為,與其在一簽多行方面墨,倒不如開放更多城市:「現在內地客買少了奢侈品,主要是因為比起從前,他們更容易到外國,所以不一定在香港買,而且這些旅客買了一定數量的奢侈品後,便會飽和,其實這是一個正常的調整。我認為政府應該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這更容易吸納更多有消費力的旅客。不過,行動前必須要增加相對的措施,如發展更多旅遊景點,過境關卡亦需要重新檢討人手安排。」麥萃才亦贊同香港要持續發展旅遊業,如增加酒店等的配套是必要條件:「香港地少,所以酒店不一定在市中心興建,與民爭地。既然現時不少旅客都喜歡來港購物,可以在新界北區如粉嶺等住宅購物區旁起酒店,方便他們購物,亦可帶旺該區。」



麥萃才同時指出,發展旅業並不一定要狂谷消費:「開始時因為中港之間的奢侈品有很大差價,所以引發自由行爆炸式的消費,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已經出現飽和,當香港繼續發展旅遊事業的時候,可以走向發展成熟市場的消閑式旅遊,例如香港的演唱會票價是全亞洲最便宜,不少內地來港都是為了看演唱會,所以可以考慮增加表演場地。又例如香港有一個天然優美的海港,香港可以考慮發展一條由官塘貫穿德、尖東一直伸延至紅磡的海濱長廊,像悉尼的海濱一樣,不用額外配套,已經吸引到大量的旅客。比起現時狂谷奢侈消費,最後只有少數的品牌和地產商賺錢。發展消閑旅遊,無論在創造就業和提升GDP方面,都有更實質的幫助。」
121 : david395(4434)@2012-10-11 16:51:03

財經追擊

啟德發展 一錯再錯

撰文:伍逸華 攝影:李嘉羲 美術:曾偉凡



為了打擊樓市升勢,新政府上任百日期間,出招一浪接一浪。繼「開發大東北」,打做新一個新市鎮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透露,將會重新檢視啟德項目的發展藍圖,提升地積比率之餘,還會興建更多公屋。

專家分析,啟德發展已經慢了一步,趕不及全球的郵輪熱潮,而在市區興建公屋,更是浪費土地資源。如今再要增加公屋供應,可謂錯上加錯。土地矜貴,不如拍賣賺錢,再將資源投放到發展東北新區身上,才是上策。增加公屋供應,可謂錯上加錯。土地矜貴,不如拍賣賺錢,再將資源投放到發展東北新區身上,才是上策。



早在備選特首之時,梁振英已經打「改善民生」的旗幟,聲言首要工作就是穩定樓價。不過,梁班子上場後,樓價卻是愈壓愈升,兼且長升長有,不斷刷新新高紀錄。就連屯門新盤,呎價亦要過萬。反映全港主要屋苑樓價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突破九七年高位後,高處仍未算高,七月初還只是一百零五點,本週已升至一百零九點八點,按週上升百分之一點五,按月更升百分之二點七。



分析員預期,隨美國再度推行量化寬鬆,且是不設上限,資金氾濫加上超低息環境延長至二○一五,在物業供應繼續緊絀下,未來一、兩年,香港樓價實在易升難跌,今明兩年樓價上升兩成不是難事。



有見及此,政府近期又再連環出招,上月才剛宣布,明年首季會將舊機場現址的兩幅地皮,撥作「港人港地」試點,興建超過一千一百個單位,首批最快可於三年半後入伙。然而,市場反應譭多於譽,因為新供應量只屬杯水車薪。

體育館換住宅

近日港府終於痛定思痛,宣布大幅增加供應,除了在東北區發展一個新市鎮,陳茂波更公開表示,考慮改變前朝定下來的啟德發展計畫。接近政府消息人士指出,梁班子認為,啟德機場舊址面積廣達三百二十八公頃,但舊計畫只能容納不足九萬人入住,相等於三個公共屋的人口而已,實在太過浪費。



市場人士估計,政府最大可能會剔走佔地多達二十三公頃的多用途體育館,轉為發展住宅。事實上,參照外國經驗,如此大型的體育場館,均不會興建在城市中心,而是選址較為偏遠地區,皆因若有大型賽事舉行,數以萬計的入場人士會令附近一帶交通癱瘓,亦會為居民及商業區帶來很大滋擾。



再者,減一個體育館,騰出的空間,預期將可換來容納多達三萬人的住宅單位,整個啟德發展計畫容納的人口總量,將大增近三分之一。消息人士續指,發展局將提出,在大嶼山欣澳填海興建體育場館,因有港鐵及北大嶼山幹線疏導人流。

醫院轉為商業

除了用體育場館換住宅,原定興建三間醫院的計畫亦可能會改,將土地改為商業用地。消息人士透露,發展局認為,提供急症服務的大醫院,需要位於人口密集地方,而政府亦早已承諾建設兒童醫院,故兩間醫院料將保留,不過,餘下的腦科醫療中心,卻沒必要設置在市中心之內,故此最大機會被剔走。



土地用途要改,住宅項目的地積比率同樣要改。發展局認為,啟德項目的地積比率太低,根據目前的規畫,只得三至五倍,屬低至中等密度的發展,在香港寸土尺金下,實在太過奢侈,故亦需要提升。



政府密謀大改,今次市場初步反應不俗。城大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認同,在住屋需求大,樓價飆升下,調整密度無可厚非。一向對政府政策彈多過讚的民主黨,其候任立法會議員胡志偉亦認同,政府應有限度增加啟德的人口。

以環保為前提

事實上,啟德的規畫,已經不合時宜。這個耗資高達一千億元的項目,屬前兩朝政府的大計,由九八年啟德機場「退役」開始,從建議到落實,前後歷時差不多十年,修改完又修改,最後得出以環保行先的發展理念,既不填海,亦預留大量綠化區及區域冷卻系統,到○七年才獲行政會議通過。



按照規畫署的資料,整個啟德計畫的總佔地達三百二十八公頃,包括舊機場附近約四十八公頃已發展土地,主要發展元素正正包括現屆政府欲淡化的體育,以及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及富有特色的城市設計。



原先計畫興建的多用途體育館,佔地二十三公頃,較商業用地、住宅及商業混合用地,以及低密度住宅的佔比都要高。就連郵輪碼頭及旅遊中心,佔地亦不過十四公頃左右。多用途體育館分為主及副場館,分別設有四萬五千及五千個座位,另外還有一個配有遊泳池、球場、健身室及活動室等設備、可容納四千人的室內體育場,是香港最大型的體育館場館計畫。

浪費土地資源

這個城中城內,休憩用地亦特別多,佔地廣達一百零九公頃,包括二十四公頃都會公園、二十五公頃海濱長廊及近三十八公頃其他休憩設施。整個啟德城之內,用於休閒活動的佔比,高達百分之四十三。反觀住宅方面,佔地合共不足百分之十三,高至中等密度的住宅,只佔整個啟德計畫不足一成。



由於啟德區的發展原意,是希望起樓之外,還能提供更舒適的環境,故區內包含低密度住宅,地積比率只有三倍。這個低密度項目住宅更有各自的私家花園,實在是市區非常罕見的豪華住宅項目。



由於重環境建設而非解決住屋問題,如此龐大的土地,實際容納的居住人口只得八萬六千人,住宅單位僅得三萬個。與現時遇上強烈反對聲音的東北發展計畫,能被開發五百三十公頃土地,合供提高超過五萬四千個單位,容納超過十五萬人居住相比,雖然前者面積少逾一半,但可容納的人口亦只及其一半,加上新界區的地積比率,一向較市區低,更顯啟德項目浪費資源。這還不特止,陳茂波之前更提過,香港二千一百公頃的土地儲備當中,七除八扣再減去東北區,僅餘四百多公頃罷了。

碼頭難生金蛋

啟德項目另一不合時宜之處,在於本來該是會生金蛋的郵輪碼頭。然而,首個泊位要到明年才能投入服務,餘下泊位及旅遊景點更要到一六年後才會落成,落後了一眾對手九條街。



事實上,亞洲郵輪旅客量增長相當驚人。市場預期,每年可以百分之二十五的速度增長。根據新加坡官方數據,去年全球郵輪旅客達到一千八百萬人次,預計未來五年,會增加至二千三百萬人次。但覬覦這個市場的,不單只有香港,新加坡、韓國及內地近年亦陸續開設新的郵輪碼頭,以應付未來的需求。



當中,最進取的是新加坡,其耗資近四億美元的第二個郵輪碼頭,今年年初已經投入使用,碼頭面積達二萬八千平方米,提供兩個泊位,可容納載客量達六千八百人的郵輪掛靠。皇家加勒比國際旗下近十四萬噸的「海洋航行者」號郵輪,屬世界十大郵輪之一,今年五月份就成為了首艘掛靠該碼頭的郵輪。

錯失上位時機

碼頭在啟用後生意不絕,負責經營碼頭的SCCS指出,截至今年八月,該碼頭已迎接八艘郵輪,預期今年全年將有超過二十艘郵輪掛靠。香港被死敵新加坡搶飲頭淡湯之餘,對手未來還會以倍數的速度,增加郵輪碼頭泊位。新加坡坡方面預期,未來三至五年,新碼頭能吸引超過一百五十萬人次的郵輪旅客到達當地。



雖然亞洲的郵輪碼頭看似商機無限,但業內人士指出,在歐債問題困擾多時之下,郵輪旅遊的增長亦出現了壓抑。再者,亞洲區的競爭非常之大。水晶郵輪亞太區銷售經理Marnie Whipple指出,亞洲有三個郵輪基地,分別是東北亞,包括中國渤海及日韓;中東亞,包括上海及港台,最後便是東盟。新加坡剛建成第二個國際郵輪碼頭,香港的啟德碼頭明年才竣工,其他地區如上海及韓國亦將建成大型國際碼頭。



就連中國的青島、天津、廈門及蛇口,都積極發展郵輪業。香港若要成為知名郵輪的母港,競爭實在很大。她亦指出,香港市場的挑戰,是泊位不足問題。事實上,拉扯足足十年,香港郵輪碼頭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只會興建兩個泊位,且第二個泊位投入服務是最少四年後的事,很大可能已錯過搶生意的良機。

十年事 幾番新

啟德發展問題多多,源自規模已屬十多年前的事。「整個規畫九十年代開始,現時市場需求已有很大改變,重新檢視實在理所當然。」萊坊執行董事陳致馨指出,九五年舊機場未搬遷之前,已開始參與部分規畫工作,啟德的土地現時要起更多的樓,才能滿足市場的變化。



正當發展局研究更改計畫,市場立即有聲音反映,啟德若真的踢走多用途體育館,可以乘機增加公屋單位。啟德項目之內,已包括兩個大型公共屋——啟晴及德朗頓,總佔地約九公頃,合共提供二萬個單位,預期將於明年入伙。此兩大新建的公屋,位於市區核心位置,已是近年少見,加上附近擁有大量公園及休憩地方,勢必成為公屋樓王。啟晴更有約兩成單位,可以遠眺維多利亞港海景及啟德郵輪碼頭,居住環境絕對可以媲美私人豪宅。



「如此矜貴地皮,用來出售賺錢,然後將資金用於其他區發展公屋,才最划算。」中原測量師行執行董事張競達坦言,該地地價實在不菲,應從經濟角度好好考量。另一專家更謂,以近年政府賣地成績計,樓面地價低於每方呎三千元絕無僅有,以一個公屋單位面積五百方呎計,相當於一百五十萬元!與其以地價補貼,不如索性現金津貼其買私樓好過。

一子錯全落索

市場人士批評,香港土地供應緊絀,但政府在發展時永遠不細心考慮,不少珍貴地皮用作發展公營房屋。雖然城市發展講求平均,不能在同一地區只建單一住宅,令該地區欠缺就業機會,如天水圍便是一個失敗例子。但其實發展新市鎮亦有很多成功個案,沙田就是當中的表表者,近年的馬鞍山亦不俗,所以將公營房屋盡量遷至新界地區,將核心地塊出售或用作商業用途,才最具效益。



星級基金經理陸東亦曾經批評過啟德失敗的規畫,認為應該將政府總部搬到啟德,而將添馬艦黃金地皮拿出來拍賣,大量增加寫字樓供應,現時香港的甲級寫字樓租金就不會狂升。



啟德計畫問題多多,上兩屆政府又未能作出有效的長遠規模,現屆政府推土重來,似乎亦是未尚不可。



啟德發展事件簿

時間 發展

2021年

以後 終階段項目將會陸續地落成,包括多用途體育場館、環保連接系統、都會公園。

2016年

以後 次階段項目將會陸續地落成,包括啟德郵輪碼頭的次個泊位及旅遊景點、東西線、東南九龍T2主幹道將軍澳—藍田隧道、啟德河。

2013年

或以前 首階段項目將會陸續地落成,包括啟德政府合署、啟德郵輪碼頭大樓及首個泊位、海濱長廊啟德跑道公園、啟晴及德朗年底前入伙。

2012年9月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指香港缺乏住宅土地供應,提出可重新思考啟德發展區的發展密度及規劃安排等。

2007年11月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新修訂的《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計畫正式重新啟動。

2006年底 規劃署就啟德發展的規劃檢討,完成3輪公眾參與後,擬備了初步發展大綱草圖,並且根據初步發展大綱草圖的建議,修訂了啟德分區大綱草圖。

2003年7月 法院裁定城市規劃委員會敗訴,使灣仔填海計劃第2期的工程批准被迫取消。

2002年6月 行政會議通過根據規劃署可行性研究為發展藍本的啟德(北部)及啟德(南部)分區計畫大鋼圖。

1998年7月 服務香港77年的啟德機場完成歷史任務,機場遷往赤角。
122 : david395(4434)@2012-10-11 16:51:26

財經短打

李寧翻版Nike神話?

撰文:平侖元 攝影:資料圖片 美術:陳國威



作為全國最大體育用品企業的李寧(02331)近年業績急速下墜,月前公布的中期業績,半年盈利倒退百分之八十四點九至四千四百二十九萬元人民幣,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率只有百分之一點一,較去年同期減少五點七個百分點,並預告二○一二年全年度業績見紅。不過,最近有消息指已約滿耐克(Nike)旗下Air Jordan的NBA頂級籃球名星韋迪(Dwyane Wade),已簽約加盟李寧任代言人,且看此君能否如當年「波神」米高佐敦(Michael Jordan)把耐克起身回生一樣,帶領李寧重上正軌,再創耐克神話。



關於「閃電俠」韋迪加盟李寧的消息,其實早在八月初已傳得沸沸揚揚,事緣當時耐克公布新一季運動鞋時,獨欠韋迪代言系列,遂傳出其即將加盟中國品牌。至本月有美國傳媒正式報道,韋迪承認已不與耐克續約,代言合約亦已於上月尾到期,但未透露新東家誰屬。不過,李寧另一NBA球員代言人艾雲端拿(Evan Turner)曾於twitter自言「十分歡迎D-Wade加盟李寧的大家庭。」市場更傳李寧本月十日有正式公布。



中國體育用品公司過往請來的籃球明星代言人,不是名氣不夠,如李寧現有的兩名代言人艾雲端拿及何塞.卡爾德隆(Jose Calderon)等;就是過氣球星,如安踏體育(02020)的人凱文.加內特(Kevin Garnett)等,今次李寧若請得韋迪任代言人,將是歷來內地體育用品企業請來的最著名當打球星。然而,聞說代言合約每年數百萬美元,對今年度業績將見虧損的李寧來說負擔不輕,且看韋迪能否如當年佐敦一樣有起死回生之能。



因獨特及創先河的設計一度使公司急速冒起。資料顯示,集團於一九八三年的總收入成功超過歷史悠久的阿迪達(Adidas)成為世界第一品牌,惜翌年銷售收入急速下滑,坊間更傳耐克即將破產云云。一九八四年,耐克做了公司史上最重要的決定,就是簽下剛入NBA的球員佐敦。不過,其實耐克當年對佐敦的信心也不大,因為簽訂的五年合約規定,如果以佐敦命名的Air Jordan系列於簽約後第三年銷售收入不超過三百萬美元,耐克有權單方面終止生產這運動鞋。



結果如何!耐克於一九八四至八六年間共投入了五百萬美元宣傳開支,推廣Air Jordan系列,並寧願繳付罰款也讓佐敦穿Air Jordan籃球鞋現身比賽(因當年籃球聯盟規定了參賽運動員所穿球鞋顏色)。單是一九八五年計,Air Jordan系列的總銷售額已高達一億三千萬美元,八六年更突破十億美元,九○年耐克已穩固了世界體育用品業的龍頭位置,成就了耐克神話。雖然佐敦於二○○三年已經退休,但目前其系列球鞋仍佔耐克球鞋銷售額約百分之五,。



內地企業近年試圖靠知名代言人帶起品牌,像吉利集團今年便為旗下富豪汽車找來NBA華人球星林書豪為代言人,代言合約兩年,聞說首年金額四百萬美元。不過,過往大部分內地企業所找到的代言人其實名聲並不太高,即使是林書豪,也只是平地一聲雷彈出的一屆NBA球星,聲勢能否延續尚是未知之數,不似韋迪般已經歷NBA賽場的十年印證,惟李寧能否靠其翻身,還要看背後的營銷策略及管治成績來定。
123 : david395(4434)@2012-10-11 16:52:10

財經脈搏

雷諾響喪鐘 歐車企中國求生

撰文:毛睿智 攝影:東方IC、歐新社、法新社 美術:麥穎聲



全球汽車業五大國際車展之一的巴黎車展剛拉開帷幕,就拉響歐債危機下汽車業的「警鐘」。法國汽車生產商雷諾(Renault)稱歐洲汽車市場狀況惡劣,考慮全面關閉廠房,該公司營運總監Carlos Tavares稱公司處於與工會商討階段,這顆常年的法國銷售冠軍之星或就此隕落。



歐洲汽車業的前景,就如車展開幕當日巴黎烏雲蓋頂的天氣一樣,被籠罩在歐債危機的陰霾之中。銷量較為看俏的福士(Volkswagen)等德國汽車製造商對公司及汽車市場未來兩年發展難寄厚望,包括雷諾在內的一眾歐洲汽車生產商,無奈將希望寄託於經濟放緩的中國。



據路透社報導,雷諾營運總監Carlos Tavares於週日表示,公司考慮全面關閉其廠房,並指在西歐及法國均存在競爭力的問題。雷諾行政總裁Carlos Chosn早前也表示,如果雷諾這間法國汽車製造商無法在本土形成有利競爭,「以目前的形態,公司可能消失」。



Tavares稱公司正在與工會商談並試圖向其解釋自己與競爭對手的差距之大,「我們將繼續觀察」,而依靠日產(Nissan)帶動產能也將是公司發展的選擇之一。雷諾曾於日產汽車陷入嚴重財務危機時購買其百分之四十四點三的股權,並成立「雷諾-日產聯盟」。Tavares稱,日產在英國及西班牙的廠房產量相當突出,或轉而向其尋求幫助。

雷諾可能消失

雖然Ghosn表示並未有在法國裁員的計畫,但雷諾今不如昔卻是不爭的事實。該公司上半年於全球範圍內銷售汽車一百三十三萬輛,按年減少百分之三點三;同期經營利潤減少百分之三十三至五點一九億歐元,主營業務利潤淨額更跌近四成,至七點四六億歐元。巴黎車展上,為搶奪生意及吸引法國買家,雷諾只有推出早前大受歡迎的小型汽車新版Clio Ⅳ以應對銷售的不景氣。



景況慘淡的並非只有雷諾,巴黎車展的參展車商對車展銷量的預期均不樂觀。除雷諾外,法國的標致雪鐵龍(PSA)及意大利快意(FIAT)上半年業績難較雷諾為佳,其歐洲市場佔有率被平治(Benz)、寶馬(BMW)及福士集團分割。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八月新私家車註冊量按年下降百分之八點九,而該月汽車總銷量按月下降九點五,成為今年二月以來最大跌幅,福士成為主流汽車公司中唯一錄得歐洲銷量增長的公司。但即使領先同業,福士銷售總監Christian Klingler也在巴黎車展中表示,公司將於二○一三年面臨更多的負面打擊,情況甚至可能延續至二○一四年。

捱到二○一四

有分析認為,歐洲十大汽車市場中,八個市場的今年銷售額的下跌狀況將加劇。而歐洲汽車銷售量已連續五年下跌,預計今年將再跌百分之五。福士曾指,以南歐小型汽車製造商為主的部分車廠,若得不到政府的援助,將面臨破產及倒閉的處境。領跑歐洲市場的德國汽車企業也紛紛下調明年的利潤及產量目標,且均表示,歐洲經濟衰退已從南歐擴散至德國。



作為歐洲經濟的風向標,汽車銷售今逢「寒冬」,這種現象也說明,希臘及西班牙糟糕的債務狀況已蔓延至歐洲並影響各個產業。最新出爐的數據顯示,歐元區的經濟陷入更深層次的惡化。



歐盟統計局本週一公布,歐元區八月失業人數較七月增加三點四萬人,至一千八百一十九點六萬人,為一九九五年一月開始統計該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月失業率為百分之十一點四,與七月持平,債台高築的西班牙更是以百分之二十五點一定失業率據歐元區之首。



西班牙早前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表達對政府緊縮方案的不滿。惟政府的緊縮也無法令該國解開債務危機的死結。西班牙政府表示,受清理銀行業拖累財政影響,預計今明兩年的債務負擔將大幅增加,料今年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將升至百分之八十五點三,而這一比例將於明年升至百分之九十點五。



有分析認為,西班牙能否度過危機將成為歐洲債務危機的轉捩點。雖然西班牙總理Mariano Rajoy稱,若西班牙債息長時間處於過高水平、損害經濟並加重債務負擔,他就將尋求救助;但有觀點認為即使西班牙全面求助,其前途也堪憂。因現時不單只西班牙需要提振經濟,整個歐洲大陸都在全力刺激經濟增長,而歐元區的經濟下行趨勢仍在加劇。

復甦路談何易

數據公司Markit的數據顯示,歐元區九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四十六點一,雖較八月有所回升,但依舊顯示製造業活動處於萎縮。其中法國九月PMI由四十六降至四十二點七;德國該月PMI由四十四點七升至四十七點四,製造業的萎縮情況雖然放緩,但德國塑膠橡膠機械協會(VDMA)報告指新訂單減少,製造業前景仍堪憂。



歐元區的失業數據及PMI均顯示,歐元區經濟復甦前路漫漫。渣打銀行經濟學家Thomas Costerg稱,失業人數蔓延至德國等至今「倖免遇難」的核心國家,福士、寶馬等汽車製造商對巴黎車展銷量的消極態度及對未來前景的擔憂不難理解。



歐洲汽車銷量除八月不濟外,今年首八個月的銷量也下跌百分之七至八百五十九萬輛,其中意大利下滑達兩成,法國及德國分別下降百分之十一及百分之四點七。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Kaushik Basu認為,歐債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或持續多年;作為重災區的歐洲市場眼見失守,大型汽車製造商們均將業務重心轉移至海外。



寶馬表示其現有廠房產量接近全產能生產,且在美國擴建廠房及在英國新建新工廠,提升產能;目的是滿足中國這樣的全球市場的需求。雖然中國、巴西、印度等新興國家也面臨內部的經濟問題,但相對於經濟幾乎陷入癱瘓的歐洲,仍是企業眼中的天堂。



內地媒體消息指,應邀出席此次巴黎車展進行報導的中國媒體記者逾百人,而標致雪鐵龍也在車展上展出針對中國市場的車型。事實上,歐洲汽車工廠的大量庫存於今年年初開始向中國經銷商轉移,報導引述熟悉汽車行業的分析人士指,若歐洲工廠的庫存無法迅速轉移至中國這一現時最大的汽車市場,將面臨工廠停產、工人停工等一系列問題。業內人士認為,面對歐債危機將形成長期壓制的局面,跨國汽車企業的主要對策是不斷提升其於中國汽車市場的佔有率並尋求增長空間。

中國布局求生

尋求發展的跨國車企在巴黎車展上只搏宣傳,提升在中國的產能計畫才是跨國汽車生產商雄心勃勃的體現。通用汽車、福特及福士等公司在中國各地興建廠房擴大產能的消息時有傳出,相對於這些已在中國佔有一席之地的公司,雷諾在內地的布局則相對遲緩,至今仍未有生產廠房。



Ghosn曾多次表示,希望盡快促成雷諾在中國生產。雷諾大中華區總裁陳國章終宣布,會與中國東風汽車公司合資設廠,擬定兩年後的今天可投入生產,而在中國政府倡導新能源汽車的計畫下,雷諾表示將純電動車引入中國,同時在中國推動一款電動車。除了關廠及求助日產外,移師中國設廠也不失為雷諾發展的第三條路。
124 : david395(4434)@2012-10-11 16:55:13

工商新知

網絡廣告VS傳統廣告

撰文:鄭敏琴 攝影:張文康 美術:陳國威



網絡興起,令到不少品牌轉打網絡宣傳戰,慳成本之餘,也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產生話題。網絡廣告與傳統廣告的不同,在於廣告不單是傳遞訊息,亦利用觀眾的參與和關注,增加廣告效益。利用社群的散播,讓網絡廣告點的擊率大幅提升,也讓廣告的成本顯著下降。尼爾森的一項調查中發現,網絡廣告的回想率比傳統廣告高出55%,且容易被注意和記下,在今天是佔有極大的優勢。



Facebook將社群脈絡與平台廣告進行整合,讓社群用戶看到哪些朋友與這個廣告有過互動,經由用戶及朋友的傳送,自由地擴散傳播。其最主要仍是利用病毒式行銷的宣傳效果,讓網絡廣告能自由穿梭在社群用戶之間,增加用戶與廣告的連結,進而達到廣告最大的效益。



尼爾森的調查指出一項有趣趨勢,當消費者對平面與電視等傳統廣告的信任度持續下降,對線上廣告的信任卻緩步上升。當92%的消費者信任人際間的口語傳播,信任電視與平面等付費廣告的比率不到50%,這項比率自2009以來下降幅度達20%,顯示消費者對傳統廣告的信任度愈來愈低。



儘管消費者對線上廣告的信任度仍不及傳統廣告,但卻呈緩步增長趨勢,根據諛機構的調查,33%的消費者信任線上橫幅廣告,比起2007年的26%有所增長,而搜尋廣告的信任度更達40%,社群網站上的廣告則有36%的信任度。在流動平台部分也呈現類似趨勢,33%的手機用戶信任橫幅廣告、29%的人信任手機文字廣告。



隨網絡平台的影響力逐漸升高,成為廣告主不可忽略的廣宣管道,加上在網絡廣告的預算大增,其中中東與非洲市場的網絡廣告支出增長35.2%為最高,而拉丁美洲增長31.8%、歐洲市場增長12.1%,網絡廣告的重要性已不可小覷。

沒有潮流 只有手法

網絡廣告如此被看好,品牌又是否值得一窩蜂投入資源?全球第四大廣告公司Saatchi & Saatchi南中國區首席創意官兼董事合夥人林小琪便認為,需要視乎是甚麼類型的產品,再配上合適的宣傳途徑,才能令整個推廣相得益彰。



「廣告是沒有潮流,有的只是手法,例如現在流行以故事形式的宣傳來製造話題,下一個方式,便不能繼續是說故事了,因為觀眾會生厭。作為廣告人,就是要肩負起製造趨勢的責任。」



iResearch根據網絡廣告監測係統iAdTracker的最新數據研究發現,2012年7月,消費電子品牌網絡廣告投放費用達4,422萬元。其中,海爾投放費用環比下降9.9%達995萬元,位居第一;三星電子投放費用環比增長33.3%達363萬元,位居第二;漢王科技投放費用環比下降8.7%達255萬元,位居第三。

  

消費電子品牌網絡廣告投放以門戶網站和IT類網站為首選平台。其中,門戶網站投放費用達1,487萬元,佔總投放費用的33.6%;IT類網站投放費用達921萬元,佔總投放費用的20.8%,兩者合計佔總投放費用的54.4%。

投放規模激增

就以酒業品牌為例,根據Enfodesk易觀智庫研究顯示,今年8月,酒業品牌網絡廣告投放規模大幅上漲,較7月環比上漲86.8%。從細分市場的表現情況來看,啤酒類的網絡廣告投放依然佔據市場第一分額,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等廠商8月網絡廣告投放規模大幅提升,帶動了啤酒類網絡廣告的上漲。



白酒的網絡廣告投放規模也大幅增長,環比7月上漲71.9%。葡萄酒、威士忌的表現較搶眼。葡萄酒8月網絡廣告投放環比上漲292.6%,其市場分額由7月的1.9%上漲到8月的4.1%。由於芝華士兄弟等威士忌廠商8月網絡營銷的發力,其市場分額由7月的不足0.2%上漲到8月的1.4%



不過,歷史悠久的商號始終鍾情於傳統的廣告宣傳。根據admanGo的最新廣告支出報告,寶潔(P&G)以1,100萬美元的支出再次名列廣告開支榜首,但卻是十大集團中唯一一家削減了支出的公司。該集團的媒體策略仍然倚重於TVC廣告片,佔到其廣告支出的80%,但同比下滑了20%。



雖然Gap、H&M、Zara及Forever 21等時尚品牌仍選擇進行傳統的廣告宣傳,但Abercrombie & Fitch卻轉向了公關策略,聘請了80名男模,在主流媒體和社交網站中引起了震動。



在媒體分額方面,7月份TVC廣告片的廣告支出同比上升了10%,支出的最大部分來自洗護用品和家居用品行業,其次是飲料行業,其中奶粉品牌佔60%。這表明,奶粉廣告主針對暑假來港的自由行。



至於手機廣告支出在第二季增長了22%,一季度增長了16%。反映出廣告主將其廣告預算從傳統媒體轉向了手機。展示廣告的支出上升了21%,佔到手機廣告支出總額的78%。



看回內地,金九銀十是促銷活動的高峰期,也是各大品牌廣告投放廣告費最狠的時候,從近期的京東、蘇寧、國美等電商大佬的混戰態勢來看,10月會有網絡廣告的血戰。對於有意加入戰陣的商戶,最好留意以下數點。在大家都投廣告的高峰期,一定要關注廣告投放的性價比,在廣告預算和廣告效果之間做衡量,跟風亂投是最忌諱的。



一定要對自己的服務商提出監測及優化需求,在廣告主面前說數據無法監測的服務商肯定靠不住。所以一定要選擇靠得住的服務商;對於服務商的創意能力,絕對不能忽視,相同的投放力度,一個平平無奇的廣告和 一個精彩的廣告所達到的效果會相差很遠。
125 : david395(4434)@2012-10-11 16:55:50

營商之道

洲立影藝 逆流而上

撰文:余慧敏 攝影:徐煥傑 美術:陳國威



從前戲院的經營者,只要選到一套叫好叫座的的電影,加上一個黃金檔期,戲院商、發行商、製片商,都可以賺個滿堂紅;但時移勢易,願意真金白銀買票入場看電影的人一直減少,加上租金高昂,難怪洲立影藝總經理黃寶珠亦感慨:「做戲院生意,競爭愈來愈白熱化,不止是同行競爭,更是全個行業對外競爭。」要爭每日之長短,每分秒都要留神,不止要做好本份,甚至要做加倍時間,又要增值,否則只有離場。



洲立旗下MCL院線共有五間影院,其中位於將軍澳港鐵站上PopCorn商場內的Star Cinema於5月正式開業,是MCL院線於將軍澳區內的第二間戲院。「Star Cinema是集團另一個新品牌。跟寶琳那一間不同,後者比較適合一家大小,而Star則走年青路線,主攻年青人及二人家庭。」



有別於MCL其他的影院,Star Cinema裝修光鮮、簡潔但前衛。戲院以紅、綠、黃為主色,配合天然採光,達至環保概念,所以戲院大堂天花的漩渦式設計,正希望給觀眾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覺。除了設計,亦要迎合年青一族的口味,Star Cinema會在小食上花點心思,除了提供不同口味的爆谷之外,更引入加拿大頂級薯條專門店newyorkfries,這家專門店於全球有超過兩百家分店。



「年輕人喜歡使用智能手機,既然Star Cinema以他們為主導,我們就引入QR code買票系統,觀眾下載後只需一碰就能入場,省卻排隊時間,購票大堂不用再擠滿觀眾,方便人流出入,感覺上較好。」黃寶珠指出。

大勢所趨

環顧香港電影院市場,一間戲院只擁有一間影院的例子已經寥寥無幾,傳統有名的戲院不是被業主收回作其他用途,就是改建為一院多線的迷你戲院,新興建的更不用置疑。歸根究底,因為租金昂貴,院商要繼續經營,唯有以有限的地方,盡量增加影院,務求在短時間內吸納最多的觀眾,賺取收入。「集團有很多不同的業務,雖然每一種都跟電影有關,例如電影發行、遊戲發行、公關宣傳等等,但我們仍然堅持經營戲院,原因是戲院就是公司與外界及觀眾的一扇窗,我們可以透過戲院,去了解市場的需要及路向。加上現在有網頁與觀眾互動,讓我們對市場有更多的了解。」



不過面對行業的不景氣,租金的持續高企,MCL亦不能獨善其身。「除了因為電影製作不景氣外,租金一直高企,亦令公司成本有增無減,唯有不斷尋求新方法解決。例如增加小食種類,又或是增加精品的買賣,都是增加收入的好方法。」另外,黃寶珠指出,電影院現時另一「功能」就是用來吸引人流,「現時大部分的戲院都位處商場內,商場業主都希望藉戲院為商場帶來更多人流。要明白經營戲院,從來都不是一門賺大錢的行業,戲票加價空間有限,公司有一大班員工要負責,所以都會希望戲院可為商場帶來人流之餘,亦為戲院帶來收入。」

必然增值

興建迷你戲院的基本,是要解決經營困難,要為戲院謀求更多出路,其中直播演唱會或體育比賽,便是近年戲院的新興節目,原來MCL正是戲院作直播的始祖。「2011年1月,公司開始了全港首個日本演唱會直播,那是日本知名少女組合AKB48的週年倒數演唱會,為期4日,我們都作直播,首兩天有八成入座率,最後兩天更是全場爆滿,粉絲們的熱烈程度猶如置身現場,氣氛熱鬧,因為這一次的成功,讓我們有信心繼續舉辦其他直播節目,或是錄播節目。」之後,MCL不定期舉辦直播節目,大多數是日韓人氣偶像的演唱會,看準了粉絲們的追捧心態,從此開拓了新的路線。



然而黃寶珠亦補充,直播不能賺大錢,而且時間一般較播放電影為長,差不多是兩套戲的時間,加上技術成本高,因此票價亦比較貴,大約為250至280元,既然如此,為何仍要繼續呢?「除了直播,還會有錄播,而除了演唱會之外,還有球類比賽及歌劇,播放這些節目,可以帶回更多觀眾入場。記得在2010年6月,康山MCL播放歌劇,吸引了不少年長的觀眾,甚至有外國人到場,這些觀眾告訴我們,原來他們已經好多年未入過戲院睇戲,覺得戲院原來已經跟以前大不同,還表示以後會多入戲院睇戲。」觀眾的反應讓MCL知道,他們的選擇是對的。



院線愈來愈少,競爭愈來愈大,更加白熱化,戲院與戲院之間都追求創新,尋求突破,但大家都播放同一套電影的同時,又如何突圍?「其中一樣重要的,我覺得是內容。所以MCL有很多獨特的節目,例如直播演唱會,或者我們製作的小型電影節。另一方面,就是戲院的硬件,我們覺得要吸引觀眾入場,坐椅要舒適、音效要強勁是必然的,還有其他設備,例如闊落的通道、有震動效果的座椅,都是要讓觀眾覺得入場是一種享受,所以MCL旗下的戲院每間主題都不同。如果在戲院與家中的設備一樣,那真的不用進場了。」

一區一院

本港租金愈來愈貴,但新商場卻有限,而新商場願意租予戲院的機會不多,縱使有,新意念及資源都沒有機會應用,黃寶珠指出,近這十年,無論是戲院數目或是座位數目都急劇下跌。「十多年前,大約有十萬多個座位,然而現在只剩下一半,甚至更少。戲院愈來愈少,影廳愈來愈細,對於經營是一個挑戰。」



黃寶珠表示,現時本港不是每一區都有戲院,例如深水及大埔,跨區睇戲情況一直存在。「睇戲本來就是一種消閒娛樂,以前曾經有建議每2,000人,便需要有一定數目的戲院座椅,然而戲院逐漸變成了零售行業,而租金亦開始起飛,每區都有一間戲院的希望亦愈來愈渺茫了。」但黃寶珠強調,現時戲院商會積極同政府商量,希望有朝一日能真正做到一區一院。
126 : david395(4434)@2012-10-11 16:56:29

CEO專訪

專業旅運主席高偉明 和而不同

撰文:吳嘉妍 攝影:徐煥傑 美術:陳國威



專業旅運(01235)主席高偉明(Daniel),與太太「夫婦檔」一同打理公司,俗語有云:「兩公婆,講錢就傷感情」。但Daniel指夫妻有不同意見才有火花,「在公司大家公私分明,所以不會有太多爭拗」夫婦相處之道在於坦誠,「錯了便承認,下次便不會重蹈覆轍。」Daniel無論做事、說話都非常直接,做人處事上,他更是正直。在前公司離巢,絕沒有「反骨」拉人過檔,「現在跟前老闆仍很要好。」自己做老闆後,沙士時仍堅持不裁員,「同事士氣很高昂!」大概,這就是老闆應有的風範。



早前財經界最熱話題莫過於雅天妮(00789)爭產事件,夫婦因錢反目、先是主席被停職,最後更被送進精神病院,兩人離婚收場...



同是與太太「夫婦檔」一同管理公司,Daniel指在事業上,他們都「有商有量」,互補長短,大家相敬如賓,互相聆聽與尊重。在公司的營運上由於大家分工不同,所以甚少有機會出現意見分歧的情況。

夫妻同心 其利斷金

「太太負責操作一環,主力負責帶領團隊做好現時工作、我則主力制定公司未來發展策略、大家公私分明。但在公務上,彼此觀點與角度難免會相異,由於我做事比較急進,太太要配合我制定的政策,這個對她而言可能會比較吃力。我希望短時間內公司可以快速擴張,希望多開分店;但太太就認為速度可以稍為慢一點。」Daniel則認為,與太太持不同意見是件好事,有時她的提議可避免自己重蹈當年無論在投資上,開業策略上的錯誤。



與太太在工作上一齊共同進退,一同捱出成果,有這樣的默契,不知道他們是否在讀書年代已邂逅對方?原來,他們的浪漫史,是要由進修開始。「我們18、19歲時在同一所職業先修學校上堂,我那時讀酒店,她則讀旅遊。當時我們只是同學,直到幾年後,約廿多歲時重遇後才走在一起。」而他們的相遇,猶如拍廣告般奇妙,但往後過程則來了一個「反高潮」、但有時候,幸福就是這樣的淡淡然,才更能細水長流。



「有一天,我在街上重遇她,當時大家仍是朋友的關係。重遇後,大家就開始了戀情。那時,沒有太多娛樂消遣、大家都比較專注工作。放工後便回家食晚飯、一個禮拜就見一次,還要打電話去她家或公司才能找到她。」



在拍拖的時候,太太已在工作上會「協助」他。「當時電話仍未普及,我有一次在星期六要與她約會,但此前我先要跟客人收訂、我以為很快便成事,便她在樓下等。誰知,談了近兩小時,業主亦不肯賣出單位,她就在樓下呆呆的等了我兩小時。最後,我到樓下接她,帶她一起跟那客人談,竟然又成功完成!現在回想起,她沒有生我氣已很好了!」



說與太太的邂逅,不知怎樣又跟工作扯上關係!畢竟他們是在同一所學校,一同修讀酒店旅遊科而走在一起。走在一起後,又為共同目標─搞好屬於他們的旅行社,關係又變得更加密切。說到這裡,其實旅遊業亦算是他們的紅線,把他們緊緊拉在一起。



在未組成夫妻檔前,其實Daniel在甘多歲的時候,已是一位事業有成的成功男士。「當時20歲,知道做經紀可賺到很多錢,所以便進入美聯(01200)工作。兩年後,就晉升成主管,再過兩年又晉身為董事。」Daniel以27歲之齡,便成為一間分店的董事總經理,直至99年便離開美聯。在中段期間,到了夜校修讀酒店課程。「讀完課程後,發現酒店業都不是我想要的工作。」課程雖然沒有用,但就為他帶來了自己未來的另一半,而且,更讓他知道自己原是醉心地產這一行。

從不忘本

離開美聯後,Daniel便創立了自己一間地產公司高宏行。由於不想跟舊上司有衝突(以前美聯主力做住宅鋪)所以他便主力做工商鋪與寫字樓。



當時的經紀,在累積一定的客源與人脈後,便會「反轉豬肚」拉隊把整隊人挖走,然後自立門戶。但Daniel 從來沒有這樣,「我於97年已打算離職,但我答應上司,會留下完成交接,待所有事順利過渡後才離去。結果我多留了兩年,至今我與上司仍保持友好關係,他還不時上來為我的員工舉辦講座。」Daniel不忘本,更感激上司的提攜。「如果沒有他,我便不會有今日的成就。」不忘本,不忘感恩,這正正是一個成功領導者應有的表現。



Daniel一向醉心地產,那為何最後會轉至搞旅行社?「當時我太太是佳寧旅遊分店的主管,但那時佳寧發生一宗世紀大騙案,因此她就離開,並於86年與友人投資旅行社。」Daniel當時仍在高宏行,所以並未有參與旅行社的運作,而太太則是小股東角色。「當時政府將旅行社集資額增至50萬,大股東就放棄離場,致使最後由我注資。」最終倆夫婦由只佔公司10%股權小股東,搖身一變成旅行社話事人。



Daniel在97年,除了高宏行生意外,又曾與實惠創辦人林志誠合資搞地產代理。雖然當時在全港已有十多間分店,但礙於97年金融風暴、經濟情況不濟,他們都決定退出此業務。「當時每人都蝕了500萬。」Daniel淡然的說。

從錯誤中學習

汲取過失敗經驗後,經歷過金融風暴,明白到當時投資方向出了錯。「97、98年時,本港地產業務較差,經濟前景有太多不明朗因素。但偏偏自己手頭所有生意或投資都與地產有關,因此,需要經營旅行社一類的穩定業務。雖然利潤少,但卻是細水長流、而且搞旅行社、亦可以一步步實踐管理企業概念。」

因此,專業旅遊在1986年正式成立,「旅行社初成立時,只可以說是家族式小店,員工只有2,3個,一切仍是在摸索階段。初時生意不多,我們都摸索了一段時間才知那些位置與地點可以吸引客人。到了後期,開始投放大量資源於培訓與電腦設備上,再加上地鋪擴展,模式開始可行。」

地產模式注入旅行社

以往Daniel從事地產,其將地產分店營運模式應用在旅行社運作上。「2000年正式加入公司,我就進行大革新:先是改變旅行社集中在一棟商廈的傳統,以地鋪形式經營,務求要市民想起旅遊,就隨即來附近分店報團,現時分店遍布18區,方便程度如7-11便利店一樣。」除了公司地理位置變革,Daniel又認為以往旅行社一般收入比較少,所以員工心態都是較安分守己,完成工作便算。「因此,為求令他們更主動,我試將地產界經紀的佣金制度引入,這樣他們便會更落力,視工作為自己小生意。」

良心企業

當時改變制度後,公司似乎就已慢慢步入成功,但奈何卻遇上沙士襲港。「沙士影響我們很大!當時生意額足足跌了七成!但公司沒有裁員,只是凍薪、放假又或是停薪低職。3個月後,公司恢復盈利,就將薪金發回給他們。」



所以,Daniel在公司很受員工尊重。記者上公司總部做訪問時,見身邊的員工都會主動跟Daniel點頭,大家相處融洽,Daniel亦不會擺出一副老闆架子、沒有階段觀念。



雖然Daniel已脫離地產界,但記者亦趁此機會,向Daniel請教現時他對現時樓市的一些看法以及對80後分享一些買樓策略。「其實我早幾年前都沒有預計過現時的樓價可升到那樣高,我想現時特首出招不會如往般辣,一來不想又再出現『負資產』,但又要防止市場過熱,其實都是一個兩難局面。在現時瘋狂樓市,年輕人沒有太多本錢,一開始可以考慮一些舊區小單位或二手屋,因為它們比新樓跌價的幅度不會太大。但千萬不要買新樓,當它們跌價,就與同區舊樓價格無異。所以年青人不用急,當你擁有第一個單位,將來就可以愈換愈大。」



PROFILE

高偉明  52歲

修讀伯明翰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為公司行政總裁鄭杏芬的丈夫,於旅遊行業擁有逾十年經驗。

主要負責本集團的整體管理、策略發展及主要決策。

2012年至今  專業旅運主席

2001年  加入專業旅運

1996年  與友人合資成立實惠地產

1991年  創辦高宏行

1986年  太太鄭杏芬成為公司大股東

1980年   美聯經紀
127 : david395(4434)@2012-10-11 16:57:03

上市公司專訪

國中引入新主席 轉務轉型可期

撰文:陳景揚 攝影:李嘉羲 美術:陳國威



自從國中(00202)前任主人張揚退場後,便由「殼后」金利豐(01031)主席朱太暫時管理,不過國中主席一位繼續懸空。直至9月底,國中正式通過由上海鵬欣集團創辦人姜照柏擔任國中主席,市場人士不斷猜測,姜照柏入局,是否意味朱太將會抽身而退?與此同時,姜照柏是否會將鵬欣集團的四大業務,包括房地產、農業及礦業等注入國中?本刊今期獨期專訪姜照柏,率先為讀者披露國中未來發展大方向。



國中控股(00202)本身具備相當的話題性,早在去年10月,國中前任大股東張揚疑因經濟問題,以2.8億元向金利豐(01031)大股東兼行政總裁朱李月華悉售所持29%股權,相當於10.99億股。由於國中持有A股上市子公司黑龍江國中(滬:600187),加上開始發展印尼錳礦,朱太當時表明,欣賞國中的行業及資產。



直至今年8月14日,內地投資者姜照柏於場外以每股0.34元,購入7.9億股或11.66%國中股權,成為繼朱太之後的第二大股東,當時交易已暗藏玄機。直至9月24日,國中正式宣布委任姜照柏為主席。現年49歲的姜照柏,是上海鵬欣集團創辦人兼主席,據福布斯2011年中國富豪榜顯示,其個人財富約有40.3億元人民幣,排名284位。這位神秘富豪,成為國中新任主席後,隨即接受本刊獨家專訪,率先披露其發展大計!

鵬欣擁四大業務

外表圓潤的姜照柏,首次面對香港媒體訪問,難免顯得有點緊張。姜氏指出,其主理的鵬欣集團,主要有四大業務,「分別是房地產、農業、礦業及股權投資,今次入主國中,會運用過去的經驗,為股東們謀求最大的利益。」提到近日不少香港上市公司紛紛獲內地財團青睞借殼上市,當中包括萬科入股的南聯地產(01036)及中糧收購的僑福(00207),國中會否成為姜照柏將鵬欣業務注入的對象呢?



「鵬欣現時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我們集高品質住宅、工業、旅遊等元素於一身的綜合物業項目。當中以『鵬欣.水游城』系列最為矚目,此系列集中於一、二線城市的舊城區或新興城市的市中心,打造多功能的大型家庭娛樂購物中心及住宅項目,現時遍布於天津、南京、盤錦及丹東等地,開發總面積達到300萬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今次國中除了委任姜照柏為主席之外,亦同時委任朱德宇及陸耀華為公司執董,當中亦隱含特別意義。

海外拓展農業礦業

姜照柏指出,兩位執董各有專長之處,「朱德宇具有房地產、環保設備及能源設備行業的經驗;而陸耀華則在乳品行業具25年經驗,曾任光明乳業高管。」從近年鵬欣發展策略便知道,農業及礦業是姜照柏特別看好的行業,「我們先後在江蘇啟東、山東東營、南美洲國家玻利維亞及阿根廷建立和正在建設大約100萬畝農業基地,令鵬欣躍升為跨國綜合大企業;2011年亦用了大概10.5億元人民幣,收購紐西蘭克拉法農場,成為內地民企之首。」



至於礦業方面,姜照柏指出,早在2008年金融海嘯的時候,便去到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加丹加省,買下一個銅礦,姜氏認為,剛果的礦產資源豐富,其銅蘊藏量及品質於世界上屬首屈一指。對於記者多次問到,三大板塊之中,那一個最有可能成為國中未來的主營業務?有備而來的姜照柏,多次耍手擰頭不肯正面回應,一直只推說「我們將會開董事會,經董事會表決以後,我們將會立即公布,但是我肯定,只要鵬欣手上的業務成熟,能放在國中面並令到小股東有得益的,我們都會考慮。」那麼有沒有推行的時間表呢?「我們經營企業多年,要是通過表決,短期內就能做了。」

毫不猶疑增持股分

分享過國中未來業務發展的大方向後,不少讀者或會好奇,現時姜照柏只是國中的第二大股東,將來可會在市場繼續增持股分,又或是從另外一些股東手上買入股分?姜照柏則指出,由於鵬欣背後具備強大的資金及資產,無論是對大股東或小股東而言,已經算是看到了曙光及未來,「我不相信其他股東看到這些價值之後,會輕易退出;當然,如果其他股東發現我們的發展策略不一致而考慮減持,我們會毫不猶疑的接下來。不過我個人相信,國中的第一及第二大股東將來,還是會有點變化,至於是在甚麼時機才會出現,現在暫時不能確定。」



來到訪問的尾聲,姜照柏也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經濟哲學,他認為,在全球化進程之下,中國的城市化發展會帶來很多不同的變化,他比較看重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事,「如果你問我,未來十年到二十年,中國最缺的是甚麼,我會告訴你──農業。」姜照柏強調,農業都是跟吃的有關,若從現在中國土地資源來看,農地所生產的糧食只是僅僅足夠國家13億人的基本溫飽,「你要明白,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人對食物的要求就會逐步提高,以後我們自己的糧食是不能自給自足,很簡單,農產品、牛肉、羊肉、乳製品以至食用油,現在都已經有很多是進口的。」姜照柏直言,民以食為天,農業將是他最為看好的行業,未知大家可有領會?



國中控股簡介

主席  姜照柏

副主席兼行政總裁  林長盛

上市編號  202

市值  40.1億元
128 : david395(4434)@2012-10-11 16:57:36

自立門戶

李樂怡 觸動人心

撰文:鄭敏琴 攝影:吳敏儀 美術:陳國威



可以將興趣變成事業,甚至能夠傳播快樂,相信是不少人夢寐以求的心願。李樂怡(Glory)在2010年成立《a little LOVE STORY》,希望透過自己的設計,為世界添上幸福,所以她離開商業的社會,走入人群,以心觀心,將快樂活現於紙上,好使閱讀者能夠同心歡笑,一同喜樂。



今天,她全力進行婚禮中一切文案的設計工作,兩年下來,讓她感受至深,戀愛是甜蜜,婚姻是神聖,若然可以通過設計,將這訊息帶給別人,讓愛的真諦在人心中流動起來,對她來說,會是最佳的賞賜。



李樂怡自芝加哥藝術學院(The 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畢業後,便從事設計工作,先後在香港及美國共工作了4年。年輕人,對工作總是充滿憧憬,不只要實踐理想,也渴望在創作中能夠滲透自己的創意。



「讀設計,走上設計路,似乎已是必然的事。6年前,在一間設計公司工作,客戶是知名的品牌,需要按要求來創作,開始的時候總是覺得新鮮,因為很多情況或項目都是未曾遇見,但品牌設計的變化不多,可以投放自己靈感的機會十分少。」



靜極思動,她轉投另一間公司,跟隨自己的偶像Sandy Choi學習,工作的對象仍然是一眾商業客戶,但有好上司指導,於是工作再次有推動力。

為理想找理想

好上司也令她發現了自己的長處及短處,畢竟創作是講求耐性,所謂「慢工出細貨」,用來形容平面設計是最適合不過。「Sandy是我十分尊敬的設計師,她不熟悉電腦操作,可是她作出的指導,會令我有如魚得水的感覺。她習慣在旁告訴你如何修改,除了增強了設計的技巧外,也令我變得更細心,更仔細地研究細節。」



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設計都是因循客戶的要求,完全談不上是屬於自己的作品,加上當時可以溝通的朋友不多,當看欠缺靈魂的設計,更感沮喪。第二份工作,雖然仍屬商業創作,但得比以往更多。



工作愈來愈忙碌,每晚至凌晨才下班,或許會有人認為,年輕人,應該為事業努力衝線,能者多勞,才會得到上司賞識。但對Glory來說,生命中還有更多有意義的事情,若然心中只有工作,人生便會變得愈來愈枯竭,更何況被工作控制的人生,只會扼殺了創作的靈感。



工作的理想未曾達至,卻已出現樽頸位,這令Glory再次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究竟應該走一條平坦的道路,還是摸索而行?「那年發生了四川汶川大地震,令到不少人都重新思索眼前的生活是否就是自己的理想,也觸動了我的情緒。工作若然是對社會帶來價值,即使需要捱更抵夜,也值得。偏偏這些商業作品只針對個別受眾,對於社會或其他階層來說,全沒有共鳴。」

找到心頭好

既然現有的工作不是自己的理想,何不趁年輕另作發展?就是這個想法,令她索性辭去令人羨慕的工作,做起「自由工作者」來,這樣便有「權利」揀選心儀的項目,不需為工作而工作。

「那時候也會接一些商業項目,但與之前不同,客戶希望有設計者的心思,而非單是執行要求,所以愈做愈起勁,至少找回當初的熱誠。」至於為何會設計婚禮請柬,這便要說到她的婚禮。



與丈夫Avery的相知、相戀,令她更相信愛情,也期望自己的婚禮能夠成為愛的見證。「假如能透過小小的版面,讓來賓一同感受到二人之間的相愛過程,相較觀看影片會來得更有印象,於是我手籌備這份滿有故事的請柬。」



基於這個信念,她坐言起行,構思以繪畫出二人相識的經過,因為本身是設計師的關係,更執於視覺效果,採用甚麼類型的紙、用甚麼顏色,以何種方式帶出故事,她都堅持做到最好。慶幸是Avery也十分支持妻子的想法,幫手撰寫文字。

「對我來說,婚禮中的一切即使如何漂亮,最終也只是一個印象,來賓可能只記得你穿過一件高貴的婚紗,但無法形容裙的細節;甚至也忘了食物的種類。可是,一份有故事內容的請柬,卻可以珍藏,往後再拿來回味,也能喚起當時的感覺。」



用上十個月時間去製作的請柬,結果令到不少人喜出望外,雖然有朋友表示實在太誇張了,但說話的背後,其實全是羨慕的心聲,而Glory也令原本在婚禮中毫不起眼的請柬,一躍成為主角。

赤子之心

從來欣賞都可以是一種推動力,經過這一次初試啼聲,更令Glory肯定自己未來的路向。於是她決定全力進軍請柬設計,《a little LOVE STORY》就是這樣誕生。開始的客戶,都是朋友的介紹。「我會預備數款樣品給客戶選擇,或按他們的喜好再加以修改,不過最重要是,我需要先了解二人相識的經過,從中再想以何種形式來表達請柬的內容。」



從來,相戀的故事都教人動容,Glory是一個感性的人,聽到客戶的戀愛故事,說到感人之處,便一同流淚;說到難忘之事,也一同大笑。「很多時,合作到最後,也變成了好朋友,現在仍保持聯絡。」



從2010年1月至今天,Glory已有兩年婚禮請柬的設計經驗,而且因為與人的互動性增加,令她的生活圈子擴闊不少。然而,唯一令到她覺得遺憾是,香港人會視婚禮是一場表演,重視形式,緊張服飾,甚至為結婚而結婚,是否真心相愛,根本不是重點。「所以,我更加希望能透過這小小的請柬,令人重新審視愛情。」

對數字不敏感

剛才說過,Glory很多時與客人成為了好朋友,本應是件快樂的事,但成為了朋友後,Glory卻額外多做了很多不收費的工序,於是問題來了。她自言,沒有定價的觀念,該怎樣收費,如何根據程序來收取費用,她是毫無頭緒,只懂設計的她,一遇上這些難題,便唯有向Avery訴說。丈夫當然出手相助,重新定出收費及策畫市場推廣,這盤生意終於有了軌道可行。



「現在,我也會為一些商業機構進行設計,保持這方面的觸角,但婚姻請柬仍是主力,因為最能考驗到設計師的功力。」Glory認為,二人的相處,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所以若以圖案來表達,便要小心處理,恰到好處,才是成功的設計。目前,Glory的工作室設於家中,但隨客戶的增加,她需要另尋合適的空間,好使自己能盡情創作。
129 : david395(4434)@2012-10-11 16:58:04

達人理財

鐘錶富二代 孤注一擲

撰文:陳佩兒 攝影:李嘉羲、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美術:陳國威



理財專家往往忠告投資者,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要分散風險;不過,出生於鐘錶世家的華明行副總裁高偉國,卻反其道而行,每次只瞄準一個目標,然後孤注一擲。結果,無論股票,抑或黃金,以至古董,他都百發百中。



對於分散投資,高偉國有另一番見解︰「這買少少,那買少少,賺得不夠盡。倒不如專攻一樣,吼準機會在低位大手買入。」他指的低位,是歷史低位︰「例如控(00005),當跌至60元水平時,很多人認為是撈貨機會,但我覺得仍然未夠低,沒有趁低吸納,因為上升空間不夠大,08年海嘯時跌至30多元,這才叫低位!」



孤注一擲不會太危險嗎?他反駁說,入貨之前,會先熟悉公司的運作。既然做足資料搜集,對該公司有信心,何不大膽押注下去?事實上,高偉國買股票的賺頭,往往以倍數計。例如09年時,他便以「海嘯價」4元左右,買入利豐(00494),升至約13元才沽出,升幅超過兩倍︰「利豐除了主要在本港從事出口貿易業務外,也有業務遍布各地,管理層亦運作得很完善。」



說罷隨即補上一句,不是每隻股票跌至歷史低位也值得買,好像思捷(00330),由百多元「碌」下來,至現在只剩十多元,他也從來沒有心動過︰「管理不善、行內競爭激烈,連公司管理層也不斷賣掉自己的股分!即使公司誓要全面改革,但明顯地成效不大,我看不到公司的前景在哪。」

九年前看中蘋果

除了懂得低位撈貨,高偉國最自豪的,是發掘未來之「升」。且看近日iPhone 5新鮮出爐,帶挈蘋果公司股價屢創新高,分析預言,遲早突破1,000美元大關,高偉國則得戚地笑道,早在03年,自己已經洞悉先機。



當時他在摩根士丹利實習,公司辦了個「模擬投資」比賽,讓各實習生透過模擬買賣各投資產品,從中學習投資之道。「贏得最多『錢』的,就是我!」他自豪地說,自己由頭到尾,只研究一隻股票,就是蘋果公司。因為他察覺到,街上很多年青人都拿白色i-Pod聽歌,認為商機無限,於是在第三季業績公布前數天,先行買入股分,其時其股價才不過40美元左右。結果,業績一出,股價狂飆,他亦因而獲得第一名︰「做足資料搜集,才可在消息公布前先行入貨獲利。」



充滿自信地說出自己的一套投資之道,亦自豪地說憑這獨特方法獲利不少,但事實上,他亦曾經只靠「第六靈感」買股而損手:「當時少不更事,媽媽想我嘗試投資,給錢我買心儀股票,她出錢我出力,我便只憑感覺,以60元買入新地(00016)。」豈料遇經濟低處未算低,不久更有沙士來襲,連這隻地產龍頭股站不住腳,跌至40元水平。幸好有母親的資助,才輸得起。但也心感愧疚,同時亦體會到搜集資料的重要。

「鬼仔」愛中史古董

往後,他將自己的一套「孤注一擲」投資法,用於不同投資工具。例如05年,金價只徘徊在400美元左右一盎司,他做足功課,知道此乃非常低位,加上看好金價前景,於是大手買入。果然,金價之後一飛沖天,升到1,000美元時,他才止賺獲利,升幅有1.5倍,令自己的財富翻一番。



黃金之外,不要看高偉國這個自小被送到外國留學的「八十後」,談話時夾雜許多英文,一副「鬼仔性格」,但原來最愛研究中國歷史,及收藏具有潛力的古董︰「一般人都認為,皇帝用過的古碗,最有升值潛力,但我翻查過歷史,原來妃子用的瓷碗才罕有。事關皇帝一餐飯可以換十多隻碗,但妃子用來用去都只用那幾隻。」憑藉敏銳的觸覺及對中國歷史的熟悉,數年前在拍賣行一擲千金花了百多萬元,買下妃子的瓷碗,最近見到類似背景但帶瑕疵的瓷碗賣到二百多萬元,升值一倍多。



就連做生意,高偉國都不喜歡「分散投資」,寧願集中火力打理家族的鐘錶王國,但就不認同自己是等待接棒的「富二代」,而是以獨特及新穎的方式打理百年品牌,把產品創新,冀打入年青人市場,把百年基業代代相傳。



達人金句「入貨之前,會先熟悉公司的運作。」
130 : david395(4434)@2012-10-11 16:58:37

資本猛料

葉氏化工葉子軒 專注本業 優化企業管治

撰文:劉智  攝影:鄺銘漢(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美術:陳國威



化工產品製造商葉氏化工,41年前由西環一間賣天拿水的小店開始,八十年代進入內地設廠,逐步發展成全球最大酯類溶劑生產商、中國最大化工產品製造商之一;集團副主席兼執行委員會主席葉子軒表示,集團成功有賴專注本業,優化企業管治兩大關鍵因素所致。



葉氏化工集團(「葉氏化工」)創辦於1971年,前身為「昌行」,於1991年在港成功上市。集團專注生產及銷售化工產品,核心業務為溶劑、塗料及潤滑油,為中國最大的化工產品製造商之一,亦為全球最大之酯類溶劑生產商。集團總部設於香港,共15間不同種類的生產廠房遍布內地,員工達5,000多人。產品分銷網絡覆蓋於內地各大省市。葉氏化工旗下品牌包括「紫荊花」漆油、「洋紫荊」油墨、「工樂施」特種上光油、「大昌」樹脂、「Ad-Coat」電子絕緣塗料、「柏林彩絲」數碼電子塗料、「力士」潤滑油,以及「博高」特種潤滑油,產品適合不同的工業及商業用途。2005年9月,集團更被《福布斯》雜誌選為亞洲最佳200中小企業之一。



儘管受到全球經濟疲弱及中國內需市場放緩的影響,上月底,葉氏化工公布2012年中期業績顯示,業務表現仍錄得不俗的增長。集團化工產品總銷售量達36.9萬噸,較去年同期上升15%,營業額增長7%至40.5億元。集團旗艦業務溶劑輕微增長2%,單體溶劑年產已達70萬噸;而塗料營業額更創出歷史新高至14.9億元,增幅達一成九,當中民用塗料「紫荊花」與油墨產品業務,營業額同增長2成;潤滑油業務營業額則較去年同期上升6%。



對於下半年的經濟前景及業務表現,葉子軒表示,仍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他指出,自歐債危機爆發,引發金融市場動盪,多國經濟放緩,使中國內銷及外銷受到影響,而能在嚴峻經營環境下能錄得盈利,實有賴集團於上半年落實多項包括增加銷售、優化銷售網絡及產品配方、加強研發及提升品牌效應等措施所致。



為緊貼市場的發展,葉子軒說,集團已成立策略研究小組,尋求新產品系列的拓展。而溶劑新產品丙烯酸丁酯是廣泛應用於水性塗料,為乳液、黏合劑和丙烯酸樹脂之原材料,中國每年需求約為150萬噸。集團於去年9月於廣東省江門市投資3億元人民幣,興建年產能達80,000噸的設備,預計今年底前投產,期望為現有溶劑業務帶來協同效應。

白手興家 與內地發展並進

葉氏化工成立41年,由西環一間賣天拿水的小店開始,隨內地變成世界工廠,1987年在深圳布吉設第一間廠,業務不斷發展,成為全球最大醋酸酯溶劑生產商,本港大型上市化工企業,締造香港工業發展神話。而集團創辦人兼主席葉志成的創業故事,又是本港企業家白手興家的傳奇。葉志成年輕時候,只身穿泳褲從東莞石龍游水來香港,先後做過雜工、印刷學徒、塑膠廠啤工、賬房助理以及推銷員工作。1971年,才21歲的他,拿僅有的4,000元,實現其創業夢想,於西環創立昌行,再逐家逐戶去推銷電油、火水、天拿水。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大部份商家把石油產品高價沽售貨品套利,他則維持薄利多銷,取信於客戶。



踏入80年代,葉氏亦率先在內地投資設廠,並為客戶提供即日落單,即日送貨服務承諾。更積極投入開發高技術產品,化工產品趨向多元化,並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於1982年建立紫荊花自家油漆品牌,業務發展更趨向多元化。集團於1991於本港上市,隨中國經濟騰飛,葉氏業務亦由珠三角擴展至長三角。公司由小本買賣,到自設混合溶劑化工廠,由1993年單體溶劑年產8,000噸,增至今年70萬噸,發展可謂一日千里。



在90年代,不少本港大型工業企業逐步上市,業務走向多元化發展,多發展本業以外的生意,甚至涉獵炒賣活動。但葉氏化工一直專注本業,葉子軒坦言,他與哥哥的想法一致,集團「40年如一日」,只做熟悉及有把握的生意。多年來只專注生產及銷售化工產品,核心業務為溶劑、塗料及潤滑油,從不接觸金融衍生工具。而事實證明,葉氏化工的確甚少作本業以外的投資,穩健的作風反令企業度過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機,葉氏管理層的企業精神,正體現了傳統實業家的營運風範。



葉氏化工有今天的成功,除早先機,80年代進入內地設廠生產外,集團在企業管治應記一功。一般而言,企業的管理架構可分為董事會、常董會及管理委員會,前者決定大方向,常董會負責向管理委員會下指令,執行日常運作。隨管理團隊已趨成熟,集團開始部署簡化管理架構,近年集團主席葉志成逐步淡出管理層,亦於去年初轉任非執行董事。集團於2012年1月成立執行委員會,由集團副主席葉子軒出任委員會主席,主要負責制定和推行集團的政策及業務發展策略,並對各業務單位的表現作出管理及監控。另外,現時在董事會共有11名成員中,有7位為非執行董事,只有4位是執行董事,這架構將大大加強董事會監察集團及保障小股東權益的功能,亦進一步提升企業透明度,彰顯集團持續提升企業管治水平的決心。

履行企業社責 回饋社會

企業社會責任是葉氏化工發展策略的一部分。作為集團的旗艦企業社會責任項目,「流動眼科手術車十年捐贈計劃」為內地貧困地區的白內障患者帶來光明。據資料顯示,中國每年新增白內障患者近40萬。為了切實地幫助偏遠地區,特別是家庭貧困、行動不便的白內障患者得到有效救治,葉氏早於2008年及2010年已經透過亞洲防盲基金會向寧夏回族自治區和江蘇省分別捐贈一台流動眼科手術車;而2010年集團聯同亞洲防盲基金會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共同發起「葉氏化工流動眼科手術車十年捐贈計劃」,承諾未來10年向包括內蒙古在內的至少10個省份捐贈至少十台流動眼科手術車,幫助有需要人士。至今已有4台投入服務。群體去支撐生意的。」<詳文另閱九四期《資本企業家》>



葉子軒表示:「作為一家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的企業,葉氏化工立足香港,根系祖國,不僅時刻關注中國內地的經濟發展,亦堅守『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企業理念,致力回饋社會、造福人民。我們希望這輛手術車能像駿馬一樣在草原上馳騁,駛至最需要它的地方,為草原人民送上光明和五彩幸福。」他指出,集團並不滿足於僅僅作為流動眼科手術車的捐贈者,其企業組織義工隊亦定期探訪受惠家庭及推廣防盲教育,讓集團能真真正正成為一所良心企業。



此外,集團為表達對員工關愛,去年葉氏三兄妹私人合共捐出400萬股葉氏化工股份,成立「葉氏關愛延續基金」,目前以每年收取約120萬元股息,幫助集團員工子女能夠接受更佳教育。



對於香港工業前景,葉子軒說,可能以兩方面來看,一是香港土地地價昂貴,勞工及生產成本上升,要在本土工業經營將會十分困難;另一方面,香港企業家一向以靈活策略見解,把業務搬入內地發展,甚至轉型內銷市場,若能提升品牌及附加價值,面對13億國人的市場需求,加上每年內地經濟增長穩定,按年維持8%或以上,相信未來發展工業仍大有可為。



其他猛料

不知是氣候暖化,還是拉尼娜效應影響下,今年香港夏季(6月至8月)先後有多個颱風襲港,在短短數星期內,接連出現了3個8號風球,其中韋森特更直吹本港,令久違了十多年的10號風球「重現江湖」。打完「十號波」後,香港天氣持續平靜且悶熱,但反觀香港的外圍西太平洋上,兩個威力強勁的颱風天秤及布拉萬正在興風作浪,產生「雙颱效應」,路線迂迴曲折難測,一時話吹華南、一時原地打轉,結果台灣地區兩度被天秤吹襲,足見天有不測之風雲,就算天文台有如何精密的超級電腦幫手,也無法百分百準確預測風暴的走向。經濟環境與天氣也是一樣,同是不能百分百預測得到,正如沒有人想到金融海嘯會突然湧至。

現時外圍經濟環境,也像暴風前來的狀況。8月歐洲及美國經濟表面上風平浪靜,美股曾重返4年高位,歐股亦向年內頂峰邁進,卻可能是暴風雨到來的前夕。踏進9月,外圍經濟變數其實甚多,歐債危機隨時有機會惡化。市場正注視歐美兩大央行,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和歐央行行長德拉吉,下月有否推新一輪刺激經濟方案,若是失望而回;加上歐豬國債務問題再度惡化的話,禍延全球經濟的「風暴」可是預見的。

那邊廂,上月內地公布的出口增長數據亦低過市場預期,香港出口數據亦見欠佳。政府統計處最新公佈,7月份本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錄得按年跌幅,分別下跌3.5%和1.8%,出口已是連續兩個月出現負增長。出口前景不明朗,為過分依賴OEM港商響起警號。港商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不斷積極地為企業轉型升級。今期訪問的兩間本地工業企業,均早已北移生產線,從事化工產品的葉氏化工及螺絲業務的誠興集團,成功邁向工業專業化之路,並打破香港「工業已死」的魔咒。



葉子軒info

‧ 集團主席葉志成胞弟

‧ 葉氏化工集團副主席兼執行委員會主席

‧ 江門市政協委員

‧ 江門市僑商總會會長

葉氏化工發展里程

年份  里程

1971  創立葉氏化工前身昌行

1989  集團位於粉嶺安樂村工業區集團大樓落成啟用

1991  葉氏化工於香港上市

2006  成立葉志成慈善基金

2011  葉氏化工成立40周年
131 : david395(4434)@2012-10-11 17:01:36

達人理財

護士變老闆 穩陣現金派

撰文:陳佩兒 攝影:李嘉羲、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美術:曾偉凡



「危中有機」,很多人如是說,不過,並非人人說得出做得到,百本集團董事總經理奚曉珠則身體力行,03年沙士來襲時創業,由護士搖身一變成為老闆,專門轉介醫護人手,08年金融海嘯時擴充業務。這樣不是很冒險嗎?她卻自言,無論是投資,還是做實業,自己都是穩陣派。



奚曉珠總是在人家縮時自己就「谷」。03年香港經濟陷入低潮,當大部分公司都裁員甚至倒閉之際,她跟丈夫卻把心一橫,膽粗粗自立門戶做生意:「沙士爆發時,不但是醫院,整個社會都出現醫療人手短缺問題,身邊不少人想找個看護也沒有。」奚曉珠於是透過自己多年來在醫療界建立的網絡,轉介人手到醫院,或物色私家看護上門。

看準市場有需求之餘,最重要是,創業才不過花費了六萬元,而且經營成本極低,不需動用大量資金購買產品,只在銅鑼灣租了一個只有百多方呎的小型辦公室便可開檔︰「辦公室只有一張檯、一部電腦及打印機。」更難得的是,樓市大跌,該寫字樓月租只需一千元左右,比之前足足低了一半!



沙士之後,港人對健康護理意識大大提高,其生意也漸上軌道,但並沒有跑去借錢一下子擴充業務。及至08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才認為是出手的時候,收購一間中醫治療中心,令公司的業務更多元化。「當經濟不景,人人自危的時候,這行業特別吃香。因為護理服務始終有需要,經濟不景時,你會先不吃自助餐,或者賣車,從而省下金錢,而不是不理自己父母生死,沒人照顧吧?」

死慳死抵終上車

奚曉珠如此步步為營,事事計盡,全因受過教訓——97年做過負資產,深深明白資金週轉的重要性,現金在手最實際。慘痛經歷如今仍然歷歷在目,則因當年得以買樓,一分一毫皆是死慳死抵而來。



話說九十年代初於浸會醫院的護士學校畢業後,奚曉珠在公立醫院當登記護士,其時起薪點非常低,只有約一萬元左右。兩年後,發覺每天困在醫院難有突破,於是轉到科研製藥公司,進行市場推廣。



看似跟本行風馬牛不相及,但事實上仍跟醫療有關︰「當時公司主要聘用有醫護人員背景的人,因為主要推廣脊骨科用品儀器、醫療消耗品和藥品,另外又協助引入外國的嬰兒奶粉配方到本港巿場。」轉了行,人工沒有因而增加,但總算可以走出醫院,放眼世界。



平時她非常節儉,從來不搭的士,認為衫褲鞋襪「夠用」即可,在其字典中沒有「血併」兩個字,每個月都將人工的差不多一半放在「零存整付」計畫上︰「當時利息達八至九厘,非常吸引,跟現在利息近乎零相比,實在相差得太遠!」

負資產膽戰心驚

胼手胝足之下,終於儲到首期,95年以300萬元,買入麗港城一個600方呎單位。然而,好景不常,不久便爆發金融風暴,樓價跌了一半,手頭上的「磚頭」,只值一百多萬元,淪為負資產。



雖然單位一直用作自住,但除了要應付高息外,眼見股市、樓市風高浪急,壞消息接踵而來,仍然膽戰心驚︰「樓價不斷尋底,淘大花園只需50萬元左右!可惜沒有現金在手,想買都買不到。」她慨嘆地說。經此一役,學懂手持現金及穩陣的重要︰「儲蓄很重要,利用滾存方式,穩健地持有現金,做好準備,因為你不知道機會幾時會出現。」



由做護士到做生意,她認為不可以「一本經書讀到老」,進修也是投資的一種,她先後修讀中藥藥劑及工商管理課程,最近更獲亞洲企業商會頒發「亞太企業精神獎-2012香港」。展望未來,她繼續投資於實業上,更計畫在內地引入醫療服務,把公司進一步發展。



達人金句「儲蓄很重要,利用滾存方式穩健地持有現金,做好準備,因為你不知道機會幾時會出現。」
132 : david395(4434)@2012-10-11 17:02:08

CEO專訪

中金再生主席秦志威 終獲肯定

撰文:盧燕琴 攝影:徐煥傑、部分由中金提供 美術:陳國威



「沒有堅持就沒有現在。」中金再生(00773)主席兼行政總裁秦志威一句話總結自己成功的原因。這簡單的一句話,他說來顯得輕鬆,然而在12年前,這個現時美稱為資源再生的行業,當年不過是人們不屑的「撿破爛」生意。無懼壓力毅然入行,12年後公司已是國內龍頭,中金模式更獲得國家的認同,秦志威終感吐氣揚眉。



憶述當年毅然走進「撿破爛」這個行業,秦志威(秦總)說道,2000年時候,公司主要做進口鋼鐵貿易,那時候中國對鋼材的需求愈來愈大,但原材料卻供不應求。考慮到原材料不過兩種,除了鐵鋼砂,就是再生資源。公司開始研究,發覺中國的再生資源行業很薄弱,基本沒有人在做,所以,就選擇入這行了。



秦總坦言開始做的時候,因為不懂便感到害怕,擔心貨品沒人要,所以也找上鋼廠合作。不過,他明白到,找合作夥伴並非關鍵,更重要的是不能採用當時同行的經營模式,於是,他開始打造屬於自己的中金模式。



中金模式就是要大規模去做,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統一物流。他說,當時的經營模式基本上是個體戶在做,規模小且設備落後、管理落後,逐漸都會被像中金這樣大規模經營的公司淘汰掉。所以,他當時走訪歐美等先進國家,參考別人的經營模式,並把這種模式和技術引入。



從一開始就打破傳統的模式,處於行業的制高點,令中金在這一行站穩了腳。秦總說,公司用了這種經營模式這麼多年,每年都增長很快,而這種模式就是打造一個行業的平台,當有了資金、加工設備和物流設備後,公司的增長就很穩定。

外資盯上 蠢蠢欲賣公司

準確的經營模式讓公司的路一直走得很順,加上在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會用這種模式的公司不多,中金運營數年後,被外資公司盯上了。秦總回憶起,大概在04、05年的時候,澳洲一間公司想要全資收購中金再生。他說:「我當時是想賣的,(因為)我投資了5,000萬元(人民幣),而對方出價6,000萬美元,很吸引的。」



整個洽購長達一年,秦總回想,當時所有東西都簽了,只剩下最後一份合同,他卻猶豫了。即使對方主席親自找他洽商,更加碼1,000萬美元,他在最後一刻狠心拒絕了。他解釋:「第一,除了錢,(他們)就無幫到公司了;第二,文化差異難有合作可能;第三,他們派三個人過來,每年出2,000萬薪金,我全年都是賺6,000萬元,相當於幫他們打工,所以都是唔好制了!」



他認為合作應該共贏:「只給錢不是共贏的,錢我可以問銀行借,你沒有貢獻就不行。」事實證明秦總當年的決定是對的,如今公司市值已經遠遠超越當初這家澳洲公司。



澳洲公司如此高價想要收購中金再生,反而更加堅定他對這個行業的看法:「別人沒有信心,怎麼會給錢買你啊,所以更加有信心。」而且他堅信,隨中國經濟的增長,中國肯定會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經濟體,而再生資源這個行業當時仍是一片空白,未來一定會趕超經濟的發展步伐。

先發制人 掌行業好市場

終於,這個行業被寫進國家十二˙五規畫,中金再生的經營模式更獲得國家的肯定,認為中金模式符合國家政策,符合行業發展,甚至比國家走得更前。今年,公司獲選為「2012年中國再生資源年度最具影響力企業」,他個人也榮獲「2012中國再生資源年度人物」,秦總對此感到很驕傲。



曾經,這個行業會被人們不屑地稱為「撿破爛」的,並認定是被黑社會控制的。如今,這種觀念已經消失,加上國家的重視,很多大型國企想要進入這個行業,民企也想進入,不過作為行業的先行者,中金有自己的優勢,秦總自豪地說:「(他們)遲了入去,成本不同,好的市場都給我佔據了,大家競爭已經不在同一平台上了。」



所以,對於市場的競爭,他認為國企的體制無法做到中金的模式,至於民企,他則戲謔說:「民企都去做房地產啦,不會幾十億做收破爛。你看房地產幾威風啊,可以說這棟樓是我的,我們最多說這個場是我的。」

方向正確 打好所有基礎

他承認,只害怕外資的進入,不過目前市場上並無公司可以給外資收購,除非是收購中金再生。確實,除了當年的澳洲公司,這幾年有不少公司希望收購中金,甚至私有化中金,秦總卻未有再動心,因為他有更遠大的目標。他開玩笑說:「我有錢,憑甚麼要賣給你啊?」



現在,他十分堅信公司定下的方向和政策都沒有錯,目前需要他做的就是如何做好內部管理,和建設好的系統。秦總笑笑說:「中金現時在全中國有60多間公司,沒有系統化的話,有可能不記得哪間公司是自己的了!」所以,他的願望是將公司系統化,以後就推給市場,用職業經理人去打理了。「打好所有基礎後,甚至不用我在這裡了。」

管理之道 別信老闆是神

他說,不要相信老闆是神,公司規模大了,就要系統化,不能一個人說了便算,決策也不是老闆說了便算。他舉例,公司開會的時候,他都不會是先說話的那個,而是讓每個管理人員發言,不發言的人就不稱職,而且他最喜歡聽到反對的聲音。



因此,除了管理要系統化,他認為人才同樣重要。中金多年也培養了很多大學生,他說,中金這個平台在上海已經很有名,並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曾經有個大學生在中金實習三個月,總薪金有4,500元人仔,實習完畢後就獲得過萬月薪的厚職。秦總也只能贈一句:「好啦,你過去吧,恭喜你。」



不過,他說公司有很完善的挽留人才機制,一直會根據績效增加薪金給員工。曾經有員工,三年內由6萬升至50萬年薪的。



PROFILE

秦志威

‧47歲

‧2008年至今為中金再生主席兼行政總裁

‧2007年獲任為中金再生董事

‧2003至2006年擔任廣州珠鋼碼頭總經理兼董事

‧1995至2000年擔任黃埔物資(香港)總經理兼執行董事
133 : david395(4434)@2012-10-11 17:03:56

一點成金

三國演義做IR典故

李家惠

金融公關集團副總裁及Aries Consulting執行董事



‧管理層通過生動情節描述,把自己的親身經歷與投資者分享,可以扣住他們的注意。

‧要通過IR來推廣公司,並不單單只是財務數字遊戲。



多年前,我參加了一場美國上市企業過來香港路演的午餐會。我本以為這又會是一場簡單直率的推薦會。但出乎意料的,出來介紹企業的總裁十分了得。他的表達能力和表現手法十分人性化,深深地扣住了我們幾十位參與者兩個小時的注意。他用的就是「三國演義」的典故。



開始時,該總裁把自己的企業比喻為蜀國,而自己的管理團隊就是劉備和旗下的諸葛亮、關羽、張飛等等。他說到行業的兩大龍頭都是國企,而自己就像蜀國,年輕而實力微薄。不過,憑管理層努力合作,把問題逐步克服,使公司在行業中發展最迅速。他又把自己的財務總監、銷售總監及營運總監比喻為五虎將的角色,每位肩負不同戰略責任,卻有同樣的理念和目標。聽完介紹後,心不禁興起一股對公司的敬佩。你所能感受到的是這公司的動力強勁,管理團隊的凝聚力。



大多的推薦會都是依樣畫葫蘆──先有總裁做個行業和公司介紹,再由財務總監敘述財務數字。最後來到問答提問時間。因為模式十分規範,投資者時常感覺不到公司文化或者更深一層地認識管理層。聽多了之後,投資者也漸漸不再聽管理層的介紹,而是立刻翻出財務業績來研究。這就失去了IR的一個重要環節──與管理層的溝通。



以「三國演義」的介紹手法,確實給我不少啟發。它也讓我意識到要通過IR來推廣公司,並不單單只是財務數位遊戲。我們可以用很多方式,辦法去把公司的優點體現出來,讓投資者明白公司的真正價值。
134 : david395(4434)@2012-10-11 17:04:20

公關人語

期望管理

黃有傑

亞洲公關有限公司總經理



‧不過有時候成事在天,對結果的期望要放在一處適當位置。

‧公關公司畢竟不是魔法學校,公關也不是魔術師!



在進入正題之前,讓我先自嘲一下。本人於2006年始,在一家跨國機構擔任亞太區企業傳訊部高級經理,當時該機構於財富500金融服務類別排名首位。本人負責亞太區12個市場,以及總行高層在亞洲的公關工作。我們的部門一共只有4個人,作為senior manager,其實沒有人需要管理,需要管理的實際是集團高層的期望!



不要看輕「期望管理」,不少人會覺得生活不如意,簡單點說就是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期望。有時候期望太高,往往不能如願,變成期望愈大,失望愈大。有時候期望太低,又覺得自己幹了虧本生意。所以如何管理自己的期望,實在大有學問。別誤會,我不是說人不應該「aim high」;相反,本人絕對認同應該把目標定得高,全力爭取,不過有時候成事在天,對結果的期望要放在一處適當位置。



身為公關顧問,當然要管理客戶的期望。經常為客戶帶來失望,他們最終只會離你而去。所以,如果在最初接觸一位新的客戶時,發現他的要求是希望公關能把他們「茶杯的事件」出現在「金融時報頭版」,我會直接告訴他這個可能性是零!不過,始終會有客戶以為公關就是魔術,可以無中生有。的確,公關有時候可以無中生有,但是公關公司畢竟不是魔法學校,公關也不是魔術師!大部分的公司仍然需要業務發展、業績支持,公關策略才能有效配合,將公司的賣點傳遞至顧客、投資者,以及大眾。一家公司的業務如果沒有拓展的話,老實說,根本不需要做公關,就算勉強去做,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大眾也不會感興趣,更不會留下印象!
135 : david395(4434)@2012-10-11 17:05:53

自立門戶

莫偉健 眼鏡達人

撰文:邱伊霞 攝影:張文康 美術:陳國威



眼鏡行業可謂百家爭鳴,除了專門做眼鏡的品牌外,就連時裝品牌也推出鏡架搶攻眼鏡市場。今時今日才進軍行業似乎是一個冒險的決定,不過「流眼鏡血」的莫偉健(Raymond)挾「亞洲人專屬眼鏡」之理念,毅然捨棄了本身的高薪厚職,開創了一個本土新品牌-TonySame(瞳理心),他對眼鏡的熱情確是毋庸置疑。



Raymond於2010年創立TonySame,其創立品牌的理念很簡單:「因為我都是戴眼鏡的!」Raymond一直有感坊間的眼鏡全都以歐洲品牌為主流,卻欠缺為亞洲人而設的品牌,鑑於歐洲人與亞洲人的臉型,無論是眼窩、鼻位、耳朵長度,以致頭顱骨形狀都大有不同,即使歐洲品牌推出亞洲系列設計,但事實上仍然未必真正適合亞洲人配戴,始終設計者不是亞洲人,沒有了將心比己的心態。

TonySame其實沒有Tony

就是基於擁有同理心,Raymond毅然放棄高薪厚職創一番事業,他甚至將這份同理心變成了一個品牌名字,並成為了這個品牌的核心。品牌中文名字取為「瞳理心」,除了大玩食字之外,其品牌背後的理念與故事更為人津津樂道。



Raymond笑指英文名字「TonySame」經常被誤認是品牌最先決定的名字:「許多人都以為我們有一個設計師叫Tony,其實我們公司根本沒有任何人叫Tony。」事實上,令人誤以為英文名字「TonySame」是品牌首先建立出來的名字,皆因許多品牌名字的由來都源於設計師,因此自然而然地認為品牌中的Tony是品牌首席設計師,不過Raymond糾正道:「其實我們的品牌最先出現的是中文名。」



話說在建立品牌名稱時本易記這個大前提,曾想過用一些植物命名,甚至想過用「樹」作品牌名字,不過在心理課程中,學懂了「同理心」這個用語,靈機一觸,既然為了要打造專屬亞洲人的眼鏡,亦即是希望站在顧客立場設身處地,加上這是一盤眼鏡生意,與瞳孔有莫大關係,於是便決定採用「瞳理心」為名,而英文名反而是為了與中文名讀音雷同而創。

與眼鏡結下不解緣

自命「流眼鏡血」的Raymond除了本身是用家之外,他與眼鏡可以說是淵源甚深。回看Raymond的過去,他在眼鏡行業足足打滾了17年,大學時在英國雖然修讀酒店管理,卻只在酒店當過實習生,畢業後的工作與眼鏡密不可分。他在高端視光產品的工作上有相當經驗,曾經出任多個國際知名品牌的高級管理層,例如Cartier、Montblanc、Alain Mikli等等,而在創業之前亦曾在Alain Mikli這家眼鏡公司出任亞太區總經理一職,前途可謂無可限量。



不過,正值事業高峰之際,Raymond決定出來打天下,當時與日本眼鏡設計師三瓶哲男惺惺相惜,於是便開始合作起來。三瓶哲男本身是一位入行30多年的老行尊,大半生奉獻給眼鏡。年輕時畢業於眼鏡專門學校,後於眼鏡店由店員做起,邊做邊學以創立自家品牌的目標進發,1989年便成立自己的眼鏡工房,其後更創立了一個非常成功、也一度成為日本歷來最高銷量的品牌。



原來當初三瓶哲男加入TonySame,其中一個原因是想挑戰自己。他指出自己過往的設計均非常獨特,不少部分已拿得專利外,很多時別人更從款式一眼便認出眼鏡品牌,為了創作更獨特的眼鏡,於是同樣在事業最高峰的時候,毅然放下以往的一切跟Raymond合作。這個決定恰巧與Raymond雷同,他們兩人皆不為個人事業發展,反而為了眼鏡上的執而不惜放低多年來辛苦建立的一切,選擇從零開始,似乎說兩人「流眼鏡血」也未夠,不如說他們每天都為了眼鏡而生活更貼切不過。

由需求變成潮物

事實上,要做好一副鏡框,學問非淺,雖然其構造不外乎由鏡框、鏡臂、鼻托與鏡片等數個部分組成,但其舒適與否只需試戴上便有分曉。在三瓶哲男帶領下,TonySame最先推出了3個系列打響頭炮,整體設計上分別從關節鏈、體溫鼻托、亞洲完美剪裁和重量平衡法4方面入手,即循「點˙線˙面」攤分重量,再分別加入仿人體骨骼構造加強靈活性,提高功能性及舒適感,也在潮流、專業及優雅三方面平衡發展。



最初,原來他們在產品設計上有很大的煩惱,皆因為了打造專屬亞洲人的眼鏡需要極高技術,但眼鏡現時始終也需要有吸引的外形設計才可以突圍。正如Raymond所言:「20年前眼鏡仍然是一個需要,到了今年經已變成一種潮流。以前,只有需要配載眼鏡者才會購買眼鏡,而且只會擁有一副眼鏡,但現在時代不同了,不同年齡層的人也講求潮流,甚至會購買不同款式眼鏡作配襯之用。因此我們也很重款式。」現在TonySame在市場上款式已達二百多種,更已在北京培訓專業的眼鏡設計師。



培訓中國眼鏡設計師亦是Raymond的一大心願,在品牌建立之初,TonySame經已跟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合作,過去兩年除了不間斷地往該學院演講之外,亦贊助了5年的獎學金予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一心打造中國籍眼鏡設師。他更透露現時已經發掘了一位頗具天份的設計師人才。相信未來將會有一系列富中國色彩、由中國設計與開發的眼鏡產品陸續呈現眼前。

高成本高技術

就生意而言,眼鏡產業向來予人暴利的感覺,皆因一副眼鏡框的成本可以很低,而售價卻由幾百至萬元不等,Raymond解釋道:「其實造眼鏡最昂貴的地方是製造試模,往往需要投資幾十萬美元或以上,生產成本可謂極高,這個數字還未計入庫存、開發與人工的成本。」他續指:「其他著名品牌旗下可能同時開發很多不同類型的產品,其產品質量可能只有品牌效應,實質上其專業程度未必及我們,皆因我自己在行內十幾年,而且是用家,顧客的需要最清楚不過。」



事實上,在內地有不少眼鏡店,原來已經不再代理一些時裝品牌的鏡架,因為這類品牌的質素並不達標。Raymond指出:「現時顧客的要求愈來愈高,當發現一副零售價達數千元的鏡架,只得數百元用於製作上,其餘只是品牌效應,便會投訴產品與價值不符。對於眼鏡店來說,面對這類投訴,也只可啞子食黃連,因他們不是生產商。」所以TonySame絕不吝嗇於產品開發,務求以適合人體工學的眼鏡框推出市面。加上TonySame眼鏡的售價亦相當大眾化,由1,10元至10萬元都有,不過平均價只為2,000、3,000元,為大眾皆能負擔的價錢。

專門店落戶K11

開業至今雖然只有兩年時間的TonySame,在大中華區的網絡已達10個國家,分別遍布中國、台灣、澳門、香港、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及日本。單在中國內地已超過200個銷售點,目前營業額更已達數千萬,並有雙位數的增長,作為一個新品牌來說成績已屬中上,未來更會在香港開設第一間專門店,地點已鐵定在尖沙咀K11商場。



本來Raymond並不打算告知開店的位置,他只肯透露地點位於尖沙咀某個商場,不過卻道出這個商場的理念跟自己的品牌如何匹配,皆因Raymond一向都很支持藝術發展,尤其本地藝術,在開店地點還未開估之前,他指出:「這個商場以藝術做主題,整個氣氛跟TonySame很配合。」



除了K11商場,還有那個?猜對了並不是因為聰明,只是香港肯為藝術作出貢獻的企業很少,特別是商場,在香港的商場沒有幾多個肯騰出半點空間容許藝術創作,畢竟香港是一個商業化的城市,既然TonySame選址K11商場,亦證明了Raymond是一位願意承擔社會責任的老闆,他更透露將會以義務工作的身份,支持本地一個非牟利音樂協會,協助推廣本地藝術發展,單是這一點便令人對TonySame加分不少!
136 : david395(4434)@2012-10-11 17:06:25

上市公司專訪

以舊換新 瑞房價值重塑

撰文:盧燕琴 攝影:吳敏儀 美術:陳國威



房地產作為最快賺錢的行業,誰都趨之若鶩,謀求最大利潤。這樣的地產商比比皆是,瑞安房地產(00272)在這個行業森林裡,素以特立獨行的姿態經營自己的生意,對公司而言,賣樓的一次性收益固然重要,但商業項目的價值體現更是必須,以超過200億元打造的佛山嶺南天地,正是瑞房價值定位突出的一個例子。



有人說過,老舊東西,要有新的花樣,才能追得上時代。在這個甚麼都求快的時代,連建造房子都在趕超政策的打壓步伐。相對別人ctrl+C加ctrl+V的建樓模式,瑞安房地產卻特立獨行,堅持要打造屬於瑞安的「天地」。



瑞房的上海新天地取得巨大成功後,公司先後將「天地」項目帶入杭州、重慶、武漢、大連、佛山五大城市。然而,即使同屬於天地項目,每一個地方的「天地」卻並不是複製黏貼而成的。天地項目進入佛山,是機緣巧合的事。佛山瑞安天地房地產項目總監王灝文介紹說,幾年前,佛山政府希望保育當地最核心的老城區祖廟東華里,便四處尋找地產商去舊城改造。



不過,由於該區有數十處文物和逾百棟舊建築,加上眾多的違章建築,消防安全隱患很嚴重,改造的話,成本極之高昂。這個連內地大型地產商万科和保利(600048)都拒絕啃的「豬頭骨」項目,終於在2007年遇上瑞房。



他說,當地政府試過找了不同的發展商洽商了很久,直至去到上海新天地,看到新天地的效果很符合他們的理念,就邀請了瑞房主席羅康瑞去佛山參觀,結果雙方一拍即合,短短半年內就開始動工。

增添城市經濟活力

王灝文坦言,修繕舊建築再重建的成本相對推倒再建新項目來說,甚至可以高出一倍。不過,「作為商業機構,除了希望賺錢,也希望做出來的事情對當地有貢獻。」



他回憶起當時初初去到該區時,由於環境太差,年輕人都走了,居民都是老人家,完全沒有經濟活力。於是,瑞房進入改造後,引入了商業,因為商業才是一個城市的可持續收益。「賣樓只是一次性收入,商業才是每個月有稅收,對城市就是大的貢獻。」



瑞房不僅為當地引入國際品牌,提升佛山國際化的步伐。對商業區的改造,也提升週邊商區的檔次,為整個城市重新注入經濟活力。



他直言,佛山當然無法跟上海相比,但佛山起步點低,發展潛力就會相當大。瑞房看中佛山,除了保育這個大原因,當地政府冀望經濟轉型,由第二產業轉為第三產業,經濟未來的蓬勃發展更是吸引公司投資的主因。當時廣佛同城的概念並未出現,如今對公司而言,就是一個bonus(獎勵)。



作為六大天地中開發年資最短的,佛山嶺南天地確實未為公司帶來顯著的貢獻,但王氏指出,早期推出的樓盤高度較低,隨高層數的項目陸續建成,今後的貢獻將更多。雖然至今在佛山推出的住宅項目,有超過一半是當地的隱形富豪購買,但日後推出的若干期項目,不排除買家會更加國際化。



住宅方面,自2010年8月推售後,一期出售面積5萬多平方米,合共回籠13億元。9月中旬開售的二期,迄今回籠超過3億元,估計全年可套現13億元,佔6萬多平方米。他說,2014年將是住宅項目的銷售高峰期,屆時將有十幾萬平方米可以出售。



堅信項目的價值,瑞房向來沒有減價促銷的打算,不過,由於經濟環境等各種外在原因,佛山項目至今售價持平。另外,假如市場反應良好,推盤速度會相應加快。

全佛山最貴

然而,他說:「賣樓始終是一次性收入,對現金流是好,但商業地產除了有租金收益,還可看到升值潛力,尤其是資產的升值。」惟這個優點無法即時量化。不過,從成熟的上海新天地和較為成熟的武漢天地來看,已經給公司注入強心針。



他舉例,經過公司估算,武漢的商業部分租金在三年合約續約時,升幅可達一倍。上海的升幅更加強勁。他預料,嶺南天地第二輪招租時,租金相對首輪也會有相當大的增長。首輪招租時,餐飲部分的租金為每平方米100元,而零售部分則為300元,主街道的零售更有超過1,000元的。他說,公司的租金定價這是全佛山最貴的。



而商業地產的成熟推進,同樣為住宅帶來協同效益。上海的住宅項目由第一期的每平方米1.8萬元,攀升至現時的10萬元;而武漢則由8,000至9,000元升至3萬元。兩個項目的成功預料可折射出其他項目日後去趨勢。目前,佛山嶺南天地於今年初開始運營,他希望3至5年能達到成熟期。



另外,目前寫字樓部分正在計畫和建造中,料3年後入伙。他說要吸引第三產業的進駐,服務業提升,寫字樓的需求才會大。因此,客源很重要。他認為,經過上海新天地12年的經營經驗所得,瑞房明白到單靠當地人或者單靠旅客推動均不足夠。所以,公司希望打造佛山成為旅遊的樞紐。



他說公司想做到的是:「有朋友來(佛山),就要帶他們去看看嶺南天地感受下,這才是持久持續的發展。」此外,也希望吸引華僑回歸:「因為講白話的華僑很多,達幾千萬,如果這個項目發揮到作用,他們會有興趣回來尋根。」



總結來說,佛山嶺南天地的設計理念就是可持續發展,王灝文認為這幾年做得很有價值,對佛山來說是做了件好事。那些文物以前很破舊,沒有修繕就愈來愈爛,公司修繕之餘,還發掘了歷史。這個老城區,曾經只有老人家,建造嶺南天地後,年輕人回來了,「生氣回來了,價值也回來了」!



對這種難以量化的價值的追求,同樣是瑞房計畫將新天地項目分拆上市的主要原因。他說,如今上海、重慶、武漢基本上成熟,武漢的商業大廈做得很好,上海更加突出,企業天地租金收益很好。分拆出來,投資者才能看到其應有的資產價值。目前,上市程序仍在推進,未有具體時間表。



佛山尋根 紮根佛山

佛山除了是有黃飛鴻和葉問的武術之鄉,其實,她還有陶藝之鄉、粵劇之鄉、廣紗中心、嶺南成藥之鄉、南方鑄造中心、民間藝術之鄉等美譽。這些特色曾經一度失色,直至瑞房將其尋回來。以成藥之鄉為例,王灝文介紹說,成藥以前是佛山出口的,人們熟知的如意油、保濟丸和余仁生均源自佛山,後來因各種原因撤出。隨瑞房的到來,這些離鄉背井的佛山寶藏終於被帶回,在佛山嶺南天地,已經可以見到她們的身影。對這些佛山寶藏的回歸,他說,佛山人感到很自豪:「原來佛山以前是咁威水的!」



除了將佛山以前的寶藏帶回來尋根,瑞房亦打算讓更多的人紮根佛山。嶺南天地另一重要賣點就是其嫁娶屋。話說,佛山以前的婚禮都會在這裡舉行,如今,位於嶺南天地的嫁娶屋,今年年底就會開放。王灝文透露,公司已經與當地民政處溝通過,到時會在這裡設婚姻登記處。不管佛山人或其他地區的人,都可以過來這裡註冊結婚和影相,結婚後,更可根據傳統,同區內的祖廟拜神,一舉多得。區內的馬可孛羅酒店更有西式婚禮提供,相得益彰。
137 : greatsoup38(830)@2012-10-23 17:55:26

http://www.capital-weekly.com/index_capitalweekly.htm
財經短打: 李寧大迴環 進軍房地產
財經短打: 壹傳媒敗走台灣有跡尋
財經追擊:中國品牌做一哥 未必好
財經脈搏:軟銀瘋狂收購 日企挺進抗中資
財經八一八: 裕泰興棄證券投基金
資本人物: 秘密 田北辰
品牌登陸: Hopant Wines 創出潮流
CEO專訪: 名軒副總裁張志強 我才是正宗!
上市公司專訪: 中國光纖 對手難及
達人理財: 中女理財 不跟股票 天長地久
[青木堂] + [雲卷雲抒]
[一點成金] + [公關人語]
138 : david395(4434)@2012-10-24 09:00:19

資本人物

秘密 田北辰

撰文:忻肇康 攝影:李嘉羲、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美術:陳國威



香港商界精英向來不太熱衷參與公共事務,但縱橫二千(G2000)集團主席田北辰是一個例外。田北辰過去廿多年來,出任了不少公職,任九鐵主席時更因為「不是朋友」及「九鐵兵變」事件,成為新聞人物。投身政界多年的田北辰近兩年進步神速,先後當選區議會及立法會議員,成為大老闆級別中少數的「兩會議員」。田北辰的角色也從協助政府變成監督政府了,阿田坐在G2000集團總部,娓娓道出來龍去脈,及商人從政的秘笈。



田北辰的公職路始於一九八六年,當時他加入時任教育統籌司陳祖澤轄下一有關「目標為本課程」小組,由此,直至二○○七年,田北辰曾參與政府公職不計其數,較重要者包括僱員再培訓局主席、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主席、九鐵管理局主席等等。出任九鐵主席期間,正值多事之秋,田北辰不時成為報紙頭條,其名字更廣為人知。



經過廿一年公職生涯,田北辰於二○○七起停止參與政府公職,二○○八年代表自由黨首次參與立法會選舉,出選九龍西,但敗北而回,一一年初與葉劉淑儀合組新民黨,同年年底參與區議會選舉並當選荃灣區議員。今年九月立法會選舉中,田北辰捲土重來,轉戰新界西,最終以三萬七千多票當選,成為議會新貴之一。

父親外公皆問政

時光倒流,田北辰從美國學成返港,那時候田氏昆仲受身兼立法局議員的父親田元灝(一九七四年被任命為立法局議員)啟發,希望參與公職為社會服務,田父也認為兩人皆有從政細胞。按田北辰執筆所記,他的外祖父榮永青(「中國麵粉、棉紗大王」榮氏兄弟後人)曾任過不少國家公職,因此北俊及北辰兩兄弟都愛從事公職,無疑是DNA的決擇。「阿田」指多年公職生涯,讓他能更熟悉政府運作,與公務員關係也變得更為合拍。



談到公職生涯,田北辰指首屆特區政府任期內,時任特首董建華給予不少空間讓委員會討論;但自曾蔭權上任後改以司局長主導政策,法定機構及諮詢委員會如同變成「橡皮圖章」,他由此反思到,應該從外監察政府,效果或許較在內提供意見更好。同時,他又體會到法定機構成員要討好官員的同時,官員面對立法會議員,卻要「買佢怕」,田因此對立法會產生興趣,希望加入議會以實現理想。



田北辰分析說,本港政界人士往往循一套既有模式參政:具專業及工商背景者參選功能界別;社福及法律界人士參加地區直選參選人居多。田認為這種現象並不健康,普選即將到來,若果議員背景太相似,或會令香港走向民粹,因此他認為專業工商界也要參加普選,爭取選票支持,讓香港平衡地發展。

反思協助變監察

眼見及此,田北辰於今次選舉嘗試走「講真話,做實事」路線,提出對香港長遠有利,但或會帶來短期痛楚、不一定得到多數人掌聲的建議。被視為建制派的田北辰,過去的訪問中早已表明不會盲目支持政府,他強調這同樣是出於「憑良心,做實事」理念而來。



今屆立法會選舉中,共有三名具工商界背景者(田北俊、田北辰、蔣麗芸)成功循地區直選晉身議會,這是否有助鼓勵商界更積極參與政治?阿田即分析說,三人背景皆有所不同:蔣麗芸當選有賴於民建聯龐大地區組織作後盾;兄長田北俊作為商界高層,政途並不易走,相信這是對方為港貢獻多年得到的成果;他本人經營實業,政途相對較容易走,認為今次選舉中得到如此反應,相信商界人士參與直選將有機會成功。



田北辰認為,商界人士參與直選要成功,他們要做到三大重點:首先,他們要貫徹商界靈活變通、不硬碰方式,為社會提供解決問題的新方向,遇上問題時盡可能要提出達到雙贏方案。其次,由於商界中人往往背負「高高在上」包袱,因此他們必須要放下身段親民,「如不喜歡握手、影相者會幾困難,但做得到的話市場會很大」。最後,田認為商界人士在關心經濟發展之餘,亦要關心基層,讓兩者能達到平衡。田相信關懷弱勢的商界人士,未來將大有作為。



雖然出身於大富之家,田北辰仍有一顆關心弱勢之心,他過去曾支持較高最低工資水平,有別於傳統商界、老闆立場,更因此退出自由黨。此外,他於一○年底參與港台「真人騷」節目,放下身段蝸居板間房、當掃街工人,體驗基層生活。經過五天「窮富翁」生活,田北辰由此體會到商界人士從政,並不能單靠一次選舉勝利就能持續服務社會,強調他們對基層、弱勢要有心。

商界從政三重點

在早前的立法會選舉中,田北辰曾以「交租老闆」身分爭取支持。綜觀G2000全港四十多家門市中,絕大多數為租置,唯一自置舖位於銅鑼灣東角道,因考慮到商舖租金連年攀升,集團於二○○四年購入該舖位策略投資,保留一穩定銷售點。田北辰解釋「無舖老闆」背後的理念,是要推動創新精神,不能老是以同一方式去解決問題,「每日都要打倒昨日的我,不能食老本」。



田北辰稱在新思維推動下,集團產品由過去偏向守舊,現在每季都要推出新產品,舉例說一塊黑色布料可由不同物料製成,在不同的配搭及設計下,可令最終成品產生不同的變化。同樣地,田為這種新思維讓他觀察和分析社會問題都有其優勢,因為解決社會問題時都需要有一定創意。



新一屆立法會正式開鑼,議會在未來四年任期內,將要處理標準工時立法、新一輪政改等多項辣手議題。同時,他將有不少機會在議會內與重返議會的兄長田北俊碰頭,到底兩人合作空間為何?田北辰認為這要視個別議題而定,但他相信兄弟之間會有相當多合作空間。



談到未來政改方向,田北辰認為將功能界別普及化,讓其達到普選的定義,是可行的方向,不一定要將之取消,可能的改變方向是按照現的「超級區議會」模式,讓業界提名候選人,再由業內僱員投票選出,這將可保障僱主及僱員雙方利益,田又認為地區直選其實是另一形式的「功能組別」。



此外,當談到政府將檢討港鐵「可加可減機制」時,曾為九鐵主席的田北辰則認為,港鐵調整票價應要交予行政會議審批,以貼近專利巴士申請加價模式。但同時間,兩者調整票價模式應要相若,讓兩者取得平衡,公平競爭。

「兩會」工作大挑戰

另一方面,特首梁振英領導的新一屆特區政府上台至今三個多月,但支持度一落千丈,田北辰分析指,問題首先出梁振英先天不足,給人「上位靠中央」觀感,而且他未能爭取大多數選委支持,否則他不會陷入如此困局。此外,田北辰又認為,梁振英頻頻與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站出台前撲火,形象猶如「二人政府」,他認為政府問責團隊應更多曝光,解說政策。



然而,「田二少」現已貴為「雙料議員」,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下處理好「兩會」工作,同時又要兼顧公司業務,將成為他所要面對的一項重大挑戰。田北辰對記者解釋說,這將關乎到如何運用「高效率時間」,在有限時間下迫使人們做事「睇大不睇小」,眼於重要事項。在「阿田定律」下,田北辰坦言會較為專注立法會工作,區議會事務及公司生意難免要稍為放輕。同時間,集團中近幾年已物色到人手準備接班工作。田笑言現時每天返辦公室打理生意時間少於半小時,但公司團隊工作反而更有滿足感,「因我不會在此阻頭阻勢!」
139 : david395(4434)@2012-10-24 09:00:48

上市公司專訪

中國光纖 對手難及

撰文:鄭敏琴 攝影:李嘉羲 美術:陳國威



國家不斷推出有利各行業的政策,龍頭公司除了佔盡先機外,也因為擁有專利技術而傲視同儕。中國光纖(03777)為全國最大的光纖活動連接器生產商,此業務佔集團總收入達到98.3%。而「寬帶中國」在內的新政策快將出台,為集團帶來無限商機。



工信部早前與住建部達成修改建築規範的一致決定,日後新建樓宇中,光纖網絡如水、電及煤氣網絡直接進入每一戶,預期市場對光纖活動連接器需求大增,故此,中國光纖的產品相信將供不應求。



2012年初,國務院領導批示,要加快「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方案研究制定工作。第一版實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要實現寬帶接入用戶2.5億戶,在寬帶接入能力上,城市家庭平均達到20兆以上,農村平均達到4兆以上。目前準備上報國務院的「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方案為第二版,兩版最大的差距在於,第二版擴大了涉及面和參與度。



正是因為第二版涉及面和參與度有所擴大,市場預期投資額會進一步增加。國泰君安的研究報告指出,如果按照第一版的規畫,2013至2015年將合計投資約120億元人民幣(下同),即年均40億,相當於當前400億元電信運營商寬帶市場投資的10%;而第二版規畫擴大了涉及面和參與度,很可能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上調投資額。寬帶中國未來投資方向是:提升西部偏遠地區信息化水平,提高中國國際帶寬能力,突破關鍵技術,促進信息製造業競爭力提升。目標在2020年可應付100Mbps寬頻需求,基礎設施總流量達100Tbps及支持3D視頻。

每年新增一個海外市場

受惠於中國大力推動城鎮光纖到戶,光纖活動連接器需求強勁,中國光纖上半年營業額上升14.4%至7.15億元;毛利1.86億元,同比增加8.6%;盈利上升11.5%至1.11億元。對於產品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下跌1.3 個百分點,至26.1%,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孔敬權解釋,上半年由於集團的產品組合有所變動,終止訂單外判,而毛利率較低的束狀光纖活動連接器明顯銷量增加,但束狀光纖活動連接器的盈利成本高、工藝複雜,導致毛利率低。他判斷,下半年束狀光纖活動連接器的銷售比例將與上半年相若。



目前,與內地3大電訊網路營運商已建立了長久穩建的業務關係,亦有向愛爾蘭、紐西蘭及加拿大電訊商供應產品。雖然業務的收入基礎仍以國內市場為主,但公司去年已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令海外銷售額增長10%。「我們希望每年能新增一個海外市場,目標地區是發達兼受金融風暴影響較少的國家。」



其實相比起很多發達國家,中國現時的寬頻普及率仍然很低,中央政府經定下「寬帶中國」的戰略計畫,就是想在未來數年,令寬頻普及率將會大大提高,這需要加快鋪設光纖網絡帶動。



既然市場已有了推動力,集團便予以配合,今年大幅度增加光纖活動連接器的產能。「截至上半年底,相關產能已經由去年底的每年1,200 萬套,擴充至每年1,600 萬套,下半年將會再有新的生產線投產,相關產能將會進一步擴充至每年1,800 萬套。」孔敬權極有信心,市場能夠完全消化產能。

只做連接器

集團現在於光纖活動連接器上的市場佔有率為21.4%,屬龍頭位置,即使第二及第三位公司加起來,也不及其份量。「對手則有不同的業務,但因為我們專注研發,增加客戶的依賴度,故此競爭對手也影響不到生意額。」雖然光纖活動連接器的的壽命可長達20年,但需要配合客戶的實際發展情況,所以要不斷進行開發,以便隨時為客戶提供功能最佳的解決方案。



另外,公司成本中的96%是原材料成本,逾3%是稅項,但亦享受到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的15%所得稅率政策。他估計,下半年原材料價格不會大幅下降,今年國內市場規模會增長20%以上,並指出公司的增長會超過此數字。「公司下半年的資本開支會超過5,000萬元,其中1,000萬元將用於原材料,但最大部份的開支,將用於把光纖活動連接器的產能由1,600萬套,提升至年底的1,800萬套。」今年第二季再增加6條生產線,現時合共擁有14條生產線,每年可生產1,600萬套。按計畫,今年底產能將擴大至1,800萬套,接年大增50%。



另外,集團亦積極增加軟光纜生產線,軟光纜的產能由去年1.3萬公里,大增9倍至今年底的13萬公里;同時按配線產品及機房輔助產品產能,亦會由1,300噸增至7,700噸。值得留意是,內地致力推動行業發展,國內3間電訊運營商亦大舉投資寬帶及光纖網絡,故此產品供求仍然平衡,產品價格可望穩中有升。



去年上半年公司有1,035萬套光纖活動連接器的定單需要交貨,但內部產能只有535萬套,餘下500萬套需要外判生產。隨產能快速擴張,今年上半年公司全部自行生產,故此平均售價由每套58.0元增至每套69.5元。下半年度是國內電訊網絡營運商及廣電網絡營運商的需求旺季,公司增產後,業務增長動力將會更強,而公司大量生產上游的軟光纜,相信毛利率將顯著上升。



上半年的經營現金淨流入按年增加4 倍至3.2 億元,這相當於集團上半年股東應佔盈利1.1 億的2.9 倍,集團的現金以及現金等值物,亦因此上升64.7%至9.1 億元,雖然今次業績不派中期息,但其派息能力是不容置疑。預測公司2008至2014年年均複合盈利增長率高達30%;今年上半年盈利1.11億元,每股賺9.1分;料全年賺3.04億元,每股25分或30.9港仙,現價市盈率約3.7倍,超吸引。
140 : david395(4434)@2012-10-24 09:01:25

達人理財

中女理財 不跟股票 天長地久

撰文:陳佩兒 攝影:吳敏儀、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美術:陳國威 場地:Hana「華」小料理屋



彭晴兩年前在時事專題節目《星期二檔案》中,成為「中女剖白」的受訪者之一。自此她就跟「中女」這潮語牽上千絲萬縷的關係,無論專欄,抑或出書,都以中女身分大談愛情之道。她不但經歷愛情甜苦,原來在股票市場上也身經百戰︰「30多歲人,要為自己打算。」但她強調,投資不會一步到位,而是積少成多。



彭晴認為,投資一定要穩陣行先。不過,大藍籌控(00005)也不夠穩陣,月供股票才最理想。皆因一手控要近三萬元,買四手已超過十萬,不想一下子花一大筆錢投資,於是透過平均成本法,以月供形式買入:「風險比一筆過買股票低,又可以隨時增加或減少每月供款及賣出股票,每月又可以逼自己儲錢。」除此之外,亦有買港燈(00006)這類公用股,總之統統都是月供。



她認為,跟股票「談戀愛」,最緊要懂得何時「放手」。08年金融海嘯時,同樣用月供形式以平均價60元買入控,一直供一直供,到了約10年時,有感「高處不勝寒」,於是在近百元沽貨離場,升幅接近六成。

「血」的教訓

彭晴笑言,絕對不可以跟股票「天長地久」。有這深刻體會,完全是因為有過「血」的教訓,曾看中比亞迪(01211)——被股神畢菲特入股,繼而又推出電動車,並受惠汽車補貼政策——於是在60元左右買入,結果股價的確曾經璀璨,但卻只是曇花一現,不懂止賺離場,卒之跌至40元才斬纜。又有一次錯看了中石油(00857),認為大藍籌夠穩陣,加上聽朋友意見,認為「升硬」,在差不多是歷史高位的18元入貨,最後又以9元蝕止離場。經歷多次「血」的教訓後,她深深體會到穩陣的重要,除了月供股票外,也會月供基金等。即使有相熟的基金經理為自己打理投資組合,但也堅持定時檢閱組合表現︰「股神畢菲特曾說過:『最大的投資風險,是連自己也不知正在投資甚麼。』」



除了每個月都撥一定金額月供股票、基金,日常生活也是「慳妹」性格,不會買車,認為養一架車很花錢,平時也甚少坐的士,寧願預多些時間搭巴士、坐地鐵;若然今個月花多了錢,其他地方就會節省一點,例如減少跟朋友出外吃飯等不必要的應酬︰「現在30多歲都尚算年青,有能力賺錢,如果現在不積穀防飢,日後老了怎麼辦?」

賣仔莫摸頭

「慳妹」性格及凡事穩陣源自「血」的教訓外,也是受家庭影響。小時候,爸爸開理髮店,媽媽就為顧客修甲,爸爸把所有顧客給的「貼士」,放在一個「豬仔錢罌」內。89年舉家移民到加拿大,人在異鄉,萬事起頭難,儲下來的「貼士」,就成了「救命錢」,用來交租、應付生活所需,令彭晴自小已學懂「有錢就要儲起來,以備日後不時之需。」



穩陣投資不會一步到位,令財富會一下子飆升幾倍,但彭晴認為,這令自己比較心安。05年由加拿大回港,爸爸認為女兒要有自己的物業,出資付了首期,在跑馬地買下400方呎的單位給她自住。09年見樓市節節上升,彭晴決定以約200萬元出售單位,差不多賺了一倍。雖然如果遲點放售會賺更多,但她就認為「賣仔莫摸頭」,所以不會後悔沽得早賺得少,起碼都賺了。



她正在天后、跑馬地一帶,物色更大單位,認為該區地理位置好,有升值潛力,同時計畫跟父母同住,方便照顧。不過,凡事穩陣行先的她認為,現在樓價高得瘋狂,並不是入市的好時機。



達人金句「三十多歲尚算年青,仍有能力賺錢,如果現在不積穀防飢,日後老了怎麼辦?」
141 : david395(4434)@2012-10-24 09:02:08

CEO專訪

名軒副總裁張志強 我才是正宗!

撰文:吳嘉妍 攝影:徐煥傑 美術:陳國威



踏入9月尾、10月時分,饕餮們必定會想起大閘蟹,其甘香黃油蟹膏,鮮甜蟹肉光是聽,都足以令人口水直流。而說到大閘蟹專家,主理上海高檔餐廳的名軒(08246)副總裁張志強則在行內極出名,更被冠以「蟹王」稱號。他近期在央視的爆紅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亮相,分享食蟹心得,節目更力推以其命名的「志強大閘蟹」。現在有請蟹王為大家分享其與大閘蟹的淵源,以及挑選大閘蟹的心得!



大家不妨回答,以下哪個地方的蟹最好吃?

A.陽澄湖

B.大明湖

C.太湖

如果大家以為是A,尚算正常;如果答B,就要趕快去驗驗腦。原來,比起陽澄湖,太湖出產的蟹,是稍勝一籌!



「大家可能只知道陽澄湖大閘蟹,但其實出產自太湖的才是極品。」對於很多人都有眼不識泰山,張志強如是解釋:「為甚麼很少人知道太湖蟹?因為太湖產蟹期較遲,約為12月至1月。而且,太湖仍未像陽澄湖一樣被過度使用,品質依然較陽澄湖的好。」



曾幾何時,陽澄湖的確是大閘蟹最好的居所。由於水深適中,日照充足,水草多,為大閘蟹提供良好棲息地。而且,水草為大閘蟹肚皮殼打磨得「白白淨」之餘,湖底的泥地硬,大閘蟹每天在硬地「爬來爬去」,蟹腳被鍛煉得非常紮實!因此,其肉質比一般蟹來得更有彈性!「除了生長環境,食物亦很重要,大閘蟹主要糧食是水草,食水草會令蟹長肉;等到牠們成熟後,就要讓牠們吃海鮮如螺螄及小魚等,這兩種『零食』是令大閘蟹蟹膏金黃且甘香的重要因素!」



不過,張總指出,陽澄湖大閘蟹的年產量其實極低,所以市面上自稱為「陽澄湖大閘蟹」者,90%以上來自其他湖泊。「近十幾年來,由於大閘蟹愈來愈受歡迎,陽澄湖蟹戶為求增加收入,因此不斷過度養殖。這除了令生態資源嚴重受破壞,蟹的質素亦愈來愈差。現在市面上更充斥『洗澡蟹』─即山寨陽澄湖蟹!在大閘蟹成熟季節,陽澄湖養殖戶魚目混珠,把外地蟹在陽澄湖浸一下,就將其包裝為陽澄湖大閘蟹。再加上冒牌貨盛行,幾乎都毀了『陽澄湖大閘蟹』的牌子。」

與蟹結緣逾30年

說得如斯慷慨激昂痛心疾首,皆因張志強與大閘蟹已有超過30年的「情誼」。話說1979年大陸開革開放,他由上海來港定居後,便在一間上海餐館當學徒。「有一日,時值9月分大閘蟹旺季,老闆突然跟我說,負責紮蟹的師傅,個個都一把年紀,我則比較年青,而且我又是上海人,自己人較易溝通,所以叫我跟老師傅們學習紮蟹!」



當了3年學徒,對蟹有了更多認識與經驗,張志強就在82年,轉投一間買賣蟹的經銷商工作,「當時全港只有3間經銷商,五豐行是當中最大的一間,我們亦是其中一家。」

不說不知,60年代,當內地經濟還處於封閉的時候,蟹的買賣,全歸國家糧油食品公司所管,實行統購統銷,不能自由出口。「那時大閘蟹為『公家貨』,中央把蟹運到本港,換取外匯;有更多人走私蟹,賺取高收入!由於蟹為國有,所有蟹穫都要上繳,民眾只能偷偷吃從湖爬出來的蟹,蟹殼便埋在泥地。我妹妹剛巧在禁蟹期出生,她連大閘蟹是甚麼樣子都不知道!」張志強笑說。

從蟹分銷到蟹食肆

及至94年,該政策取消後,大閘蟹才成為普通老百姓都可品嚐的食品。「大閘蟹可以自由買賣,因此,我便回到上海。但我覺得,內地買賣蟹的生意人不公道,賣蟹時計入草繩與水的斤,又偷龍轉鳳,有時更死蟹當生蟹。」所以他決定,與大型超市集團華聯(現為百聯)合作,將蟹直接引進超市,而且不會計算草繩重量。「當時顧客都很滿意,很多人由光顧外面攤檔,轉移到超市買我們的蟹。」



生意好,自然引來大堆人跟風。幾年間,不斷有人加入,張總不想與他們惡性競爭,2002年便與朋友開設賣蟹專門店「豐收蟹莊」。其後卻由於與合夥人經營理念出現分歧,所以再與另外的拍檔自立門戶,成立名軒酒家。於上海開設名軒後,張總亦放棄了香港的分銷業務。



說到名軒,對於財經界,可能只是一間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但原來,名軒在上海可謂無人不識,其蟹宴在國內外更是享負盛名!名軒「全蟹宴」被評為上海名宴一等獎,前香港特首董建華、前澳門特首何厚鏵、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及夫人,就連微軟主席比爾.蓋茨,以及阿拉伯王子,都曾是名軒的座上客!



張總一直在上海主力料理名軒,直到今年,終於回歸本港,開設其首間蟹莊。「其實,本港的食蟹文化,近幾十年才興起。早期年代,只有上海籍的香港有錢人才會食大閘蟹。以前由於大閘蟹來貨很貴,所以很少人有機會嚐到。在90年代,本港每年只進口400噸;到現在,數量已升10倍至4,000噸!」

食蟹只為小眾

初時,他仍未開始以自己名字於名軒賣蟹。「在名軒,客人吃了我的蟹後都讚不絕口,最後在各方支持下,名軒今年終於以『志強』名義開了蟹莊、有了自己商標。現在名軒的蟹宴,都是採用『志強』商標的蟹,而且店內亦兼零售,顧客可直接買到『志強』蟹!」張總的蟹店,設於銅鑼灣與跑馬地間,店舖外觀感覺蘇豪—以黑白色營造出時尚感,彷彿想藉裝修告訴大家:食蟹,一點也不老套!(好像月餅一樣,成功改變形象,冰皮月餅成為年青人至愛!)。



隨大閘蟹愈來愈普及,加上各類型宣傳、愈來愈多人(尤其年青人)愛上嚐蟹;而極具時尚感的裝修,張總指是想吸引較高端消費者。而且,他又發明了「速遞蟹服務」,與「換蟹券」等創新概念。「將蟹包裝得高貴大方,別人就會以此(蟹)送禮。現在甚麼都講求包裝,賣甚麼食品都要與時並進,如不進步,就會被淘汰!除了包裝,產品亦要為顧客提供便利。我們發明以冰袋(冰皮月餅用的冷藏袋)冷藏牠們,再將牠們送到用家手上,顧客亦不用親身取貨,整個過程方便快捷。」張總笑言,如大閘蟹銷售情況好,不排除再會在香港擴展,各位老饕有福了!



揀蟹小貼士

踏入嚐蟹旺季,大街小巷都在賣蟹,所有蟹都傾湖而出、有時真真假假,高低品位,一時間各買家可能都難以分辨!除了老三陽,江記幾間可背得上口的店,其他市面上的大閘蟹,實都標榜自己的蟹是「來自陽澄湖」,「陽澄湖蟹皇」云云...除了市面賣蟹店質素參差,近期更出現團購大閘蟹。團購網標榜大平賣,以近半價招徠。但根據傳統老智慧:平得都不是好東西,那些大閘蟹都是經銷蟹商選完選剩,名乎其實「蘿底蟹」。雖然價錢平近一半,但質素則奇低。所以,如果真的要食靚蟹,對質素有要求的話,在此,記者奉勸各位切勿貪平,從團購網買次貨蟹。謹記,食落肚當然是要揀最好!

九雌十雄,九月雌蟹蟹黃飽滿;十月雄蟹脂膏豐腴。

看蟹顏色,要青背白肚、蟹殼光亮。

看蟹整體;拿上手有墜手感

看蟹肚臍,肚臍要向外凸出



品蟹小知識:

先把紫蘇放入冰水,大火煮至20至30度溫水,放入扎好的蟹再煮15分鐘,五兩蟹再煮20分鐘即可。蟹要趁熱吃,先吃容易冷的鉗、爪、同一時間,由於蟹蓋仍未揭開,熱氣都困在裡面,為蟹膏先保溫。食蟹爪時,先吃掉兩處關節,用力將爪的肉吸入嘴裡。然後再掀起蟹蓋,享用熱辣辣的蟹膏,再吃蟹肉!大閘蟹此美食,一定要細嚼慢咽才有滋味,不能狼吞虎嚥,不然就不能品嚐到其鮮味。



【宜】【不宜】

食用時可配用姜醋,同時喝點黃酒,食後可喝一杯姜茶驅寒。

柿:柿含鞣酸,蟹肉富含蛋白。鞣酸加蛋白不易消化,會令人出現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現像。

梨:梨微酸性寒,蟹亦冷利,二者同食會傷腸胃。

花生:花生脂肪含量高,油膩之物遇冷利之物易致腹瀉。

香瓜:香瓜即甜瓜,性甘寒,如與蟹同食,有損腸胃,易致腹瀉。
142 : david395(4434)@2012-10-24 09:02:39

財經短打

李寧大迴環 進軍房地產

撰文:毛睿智 美術:何智棟



內地體育用品公司李寧(02331)本週三發布公告稱,非凡中國(08032)同意收購其百分之二十五點二三股權,代價為十三點五九億元,成就去年收購失敗以來兩公司的首次合作。李寧在內地體育用品市場走向衰落之際進行業務調整謀出路,市場分析認為李寧或借此次收購,再來一次大迴環,進軍房地產市場。



李寧公司宣布,由李寧本人控股的非凡中國,向分別持有百分之十一點零二及百分之十四點二一李寧公司股權的賣方Victory Mind資產公司及Dragon City管理收購其全部股權,交易通過發行代價股及次級可換股債券方式支付。交易完成後,李寧及其家族在非凡中國的持股比例將由百分之五十五點八八增至約七成。



由於兩間公司均屬李寧麾下,收購看起來更像是「肥水不留外人田」的內部股權遊戲;李寧公司也表示,交易不會影響公司的日常運營及經營策略。但由於雙方表示此次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擴展體育產業鏈的經營理念,外界分析認為,此舉或許意味李寧將利用這次合作再次進軍房地產產業。



李寧及其兄李進曾於二○一○四月,斥資七億元收購非凡中國的前身快意節能八成股權,以進行資本市場的運作平台。同年八月,李寧擬將其所持的百分之三十一李寧公司股份注入非凡中國,同時收購瀋陽相關房產項目,寄望結合體育及房地產,進軍內地房地產業。惟其後交易被裁定為「反收購」,注資並未達成。

看好體育綜合社區

由於中國服裝市場競爭不斷加劇,運動服飾品牌均面臨艱難的去庫存過程,而其過程之痛苦也考驗各製造商的生存方式。李寧就成為其中另闢蹊徑的一員,從今年三月引入私募股權投資機構TPG作為戰略投資者以來,李寧公司步入大規模業務調整階段。

李寧公司為擴大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及提高盈利能力,實施三年轉型計畫,管理層的更換尤為引人注目。繼今年七月原行政總裁張志勇離任後,首席財務官鍾奕祺也於上週辭職。李寧則於張志勇辭職後臨危受命,再次出山親自帶領李寧公司。



李寧表示,十分看好體育綜合社區概念。非凡中國收購李寧公司股權後將發展體育主題社區,同時與政府研究發展體育及週邊房產設施。非凡中國作為一家從事體育人才管理及體育與綠色主題社區發展業務的公司,帶領李寧公司進軍房地產業似乎已水到渠成。而在中國各行各業均踏足房地產投資求發展的今天,李寧公司的地產之路也變得順理成章。
143 : david395(4434)@2012-10-24 09:03:02

財經短打

壹傳媒敗走台灣有跡尋

撰文:伍逸華 攝影︰資料圖片 美術:何智棟



壹傳媒(00282)殺入台灣超過十二年後,最終敗走而回。該公司本週決定以一百七十五億新台幣,伸算約四十六億四千萬港元將台灣業務全數售予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及台塑總裁王文淵財團。市場人士指出,黎智英是次撤出台灣的主因,乃其一意孤行發展電視業務。而在解決台灣業務以後,市場估計壹傳媒另一斷臂行動,可能是香港一直虧損的免費報紙業務。



壹傳媒早於二○○○年進軍台灣,初期推出以煽情及暴力掛帥的《壹週刊》及《蘋果日報》,顛覆台灣傳媒報業生態,但在一片反對聲音當中,仍能創出高銷量,提供穩定收入來源。不過,○六年開始,黎智英為了擴大其傳媒王國,不斷有新搞作,先後推出了免費報章《爽報》、「動新聞」及其後的電視業務,均屬燒銀的紙項目。市場人士指出,壹傳媒原先的印刷業務,其內容經常涉及不良成份,已被台灣社會人士激烈批評,故政府對審批電視牌照一事上較審慎,直至去年七月才發出牌照,足足拖了兩年多。



不過,即使壹電視正式啟播,亦未能如期帶來豐厚收入,反而蝕錢更多。去年度收入僅得三千二百萬港元,虧損卻較前一年擴大一倍半至十一億七千萬元,拖累全年虧損擴大超過八倍至一億八千萬元。事實上,壹傳媒大股東黎智英曾自掏腰包購入蝕錢的動畫業務,令壹傳媒期內進賬七億八千萬元,否則集團全年虧損可能高達十億元。

《爽報》或遭斬纜

其實市場早已傳壹傳媒急需賣資產救亡,只是公司對賣資產一事出爾反爾,今年四月發出通告,強調無意向出售台灣資產,不足半年後又說已成功出售。業內人士批評,黎智英野心太大,開展的新業務無利可圖,是導致今次大敗的主因。雖然出售台灣業務後可立即止血,但去年開始的香港免費報業務,卻成了另一個火頭。



壹傳媒去年九月推出免費報《爽報》,發行量九十萬份。業內人士指出,《爽報》的內容不夠其他的免費報健康,減低客戶落廣告的意慾。再者,《爽報》的發行量太大,成本太高,每份至少賣兩元才能封蝕本之門,加上內容與《蘋果日報》相類似,反而拖低同門的銷售及廣告量,致使集團截至今年三月底止年度的報章出版及印刷業務分部盈利減少超過三成。按現時《爽報》的經營狀況來看,每日支出超過一百萬元,賣掉台灣業務後是否可多撐一段時間,還需拭目以待。
144 : david395(4434)@2012-10-24 09:03:44

財經追擊:中國品牌做一哥 未必好

撰文:伍逸華 攝影:東方IC、歐新社、法新社 美術:陳國威



「走出去」、「做一哥」,是中國品牌的目標。買下IBM個人電腦業務轟動業界的聯想(00992),近日得償所願,踢走惠普 (HP)登上全球最大個人電腦生產商的寶座。



雖然成為世界第一,但分析師認為,卻未必是好事。因為中國品牌一直以價取勝,結果就是犧牲利潤。而且,個人電腦市場正在萎縮之中,一眾對手已經紛紛轉戰平板電腦甚至智能手機。



事實上,時代齒輪正在不停轉動,科技步伐正在不斷向前,中國製造業的瓶頸,正是技術不能提升,以致產品不能增值,永遠靠平搶佔市場。面對成本冉冉上升,不求「一哥」地位,提升產品質素才是上策。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宣布,根據剛過去的今年第三季統計數字,聯想共產出了一千三百七十六萬台個人電腦,按季上升接近一成;市佔率亦由上一季的百分之十三點一,大幅升至十五點七,爬過了惠普的頭,成為全球一哥。被躋落次位的惠普,出貨量則倒跌百分之十六點四,此消彼長之下,市佔率由上一季的百分之十七,跌至百分之十五點五。



另一研究機構IDC的資料顯示,聯想的電腦付運量,已經連續第十四個季度跑贏大市,甚至與市場「背道而馳」。按照聯想早前公布截至六月底的第一季度業績,在全球個人電腦銷量同比下跌百分之二下,其銷量卻居然大升百分之二十四,達一千二百八十萬台。



當中,在已經企穩的中國及美國市場,聯想的增長不算超級強勁,銷售只升百分之九,其他地區則是強勢甚於破竹。以亞太及拉美地區為例,銷量大升接近六成,但其實當地整體市場卻下跌百分之四。至於備受經濟問題困擾的歐洲,連同中東及非洲區的整體銷售,更勁升百分之六十二,是整體市場增長率百分之九的七倍。

表面風光 盈利跟不上

表面上,聯想今番可謂吐氣揚眉。事關集團一九八四年由中科院出資二十萬人民幣成立時,初期業務只是代理其他電腦品牌,為他人作嫁衣裳而已。及至九十年代,才推出自家牌子,並將業務擴闊至打印機、相機及其他IT相關產品。即使能在內地稱霸,兼且到○五年,一擲千金鯨吞IBM個人電腦業務,令全球譁然,仍然不被看好。



事實上,由於美國企業的營運成本較高,加上中美管理文化的嚴重差別,IBM原高層又與主席楊元慶有分歧,美國業務持續虧損多年,最後要重召聯想老帥柳傳志回巢,營運情況才有改善。經歷近八年的起跌,聯想去年打低戴爾 (Dell)成為阿二,今年第三季再進一步撼贏惠普。然而,有名卻未必有利。按照第一季業績,聯想營業額為八十億美元,增長高達百分之三十五;但股東應佔溢利的升幅,卻不能與營業額增長看齊,只上升了三成罷了。

「走出去」繼續做OEM

再者,以八十億美元的營業額計,盈利只得一億四千萬美元,淨利潤率只有百分之一點七六。主要為蘋果公司代工生產手機的富士康(02038),即使近年營業額不斷下跌,今年半年營業額只有二十五億美元左右,但其中期盈利仍有二億二千六百萬美元,淨利率接近百分之九。一間擁有自家品牌的電子產品企業,賺錢能力卻較原件代工生產(OEM)行業更低,難怪不少分析員批評,聯想只靠薄利多銷。



事實上,聯想近年銳意搶佔市佔率的當兒,毛利率則在不斷減少。根據集團年報,毛利率十年前維持在百分之十三至十四的水平,今年第二季則只得百分之十二,按年再跌零點五個百分點。去年全年營業額為二百九十六億美元,較○三年增長超過十倍;盈利則為四億七千萬美元,只較當年的一億三千萬美元,增幅不夠三倍。規模愈大的同時,盈利能力反而愈來愈低。



分析員直言,聯想的薄利多銷,令其營運仍停留在中國廠商的OEM模式。「不少內地企業『走出去』後,仍然採取低價及廉價的策略,在B2B可能還有優勢,較易取得業內人士認同,但在B2C市場,面對較大的受眾,要提升品牌形象,難度就更高。面對個人電腦市場正在萎縮,以及中國生產成本不斷上升,聯想再以海量優勢,在『明日黃花』市場搶得寶座,意義實在不大。」

世界百大品牌零席位

其實,市場人士指出,中央政府早於○五年已發現,中國製造業面對的重大問題,就是欠缺自有品牌。當年,「中國製造」在國際市場的銷售額,佔去超過五成,個別行業甚至高達九成,但中國品牌在全球的佔比,卻不足百分之三。全國出口企業中,擁有自主品牌的不到兩成;自主品牌的出口金額,佔全國總出口的比重低於一成。



因此,○五年六月,商務部會同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工商總局和質檢總局等,聯合發布《關於扶持出口名牌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通過各級政府扶持,中介組織密切配合,出口企業自身實踐,爭取到二○一○年,有四成以上的出口企業擁有自主品牌,自主品牌出口佔總出口的比重超過兩成。



不過,時至今日,相關政策進展似乎只是一般。自主品牌除了在汽車業的發展較為成功,其他行業仍然較差。今年初,商務部負責人便公開表示,中國品牌在世界出口品牌中的排名,前十位是零,前五十位是零,前一百位仍然是零,中國這個世界貿易大國,實在顏面何存。

形象低劣 印度也不如

近期兩間電視產造商創維(00751)及TCL多媒體(01070)先後公布九月份銷售數字,雙雙報捷。前者銷售總量超過一百三十六萬台,同比上升超過三成,海外電視事業部的銷售量更佳,同比大升五成之多。可是,自家品牌只在中國有好銷售。即使在香港、澳門,銷售量和銷售額亦沒多大貢獻。歸納海外電視事業部旗下的銷量,大部分都是為外國電視機品牌製造。雖然同是中國製造,甚至是同一間廠房生產,在海外只能貼上別人的品牌,正是中國企業的悲歌。



有在印度經營電器銷售的人士指出,到中國採購後,產品一定要貼上印度本土的牌子才能賣出,若然是中國品牌,大都賣不動。他指出,新興國家對中國的認識,仍是停留在幾十年前的階段,認為價格是低,但一定沒有質素,不少人更以為中國較印度還落後,只能製造廉價品。

人工上升 優勢不復再

今年美國雜誌《財富》公布世界企業品牌五百強名單,中國終於超過日本,成為上榜企業第二多的國家。但雜誌亦批評,中國企業多數大而不強,缺乏全球布局能力。學者更直言,七十多間躋身五百強的內地企業當中,大部分只屬本土品牌,要找如可口可樂或谷歌(Google)等環球知名品牌,根本是不可能。隨中國的勞動力總量大,以及成本低等優勢逐漸流失,中國將面對巨大的挑戰。



「到一五年,中國勞動力總量將達到頂峰,之後便慢慢下降。近年東部沿海地區都出現勞工荒,工資急漲就是明顯例證。」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主任繆榮指出,目前越南月薪折合約一千人民幣(下同),印度更只需六百元,但中國東部沿海已升至二千五百至三千元的水平。



波士頓諮詢發表的報告《製造業重返美國》亦指,普通的中國工廠,工人的工資和福利,正以每年百分之十五至二十的速度增長,中國相對於美國低成本州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會由以前的百分之五十五,大減至一五年的百分之三十九,加上原材料漲價、人民幣升值、國外反傾銷等因素,中國製造業的成本優勢正在消失,沒有高科技高創新的自主品牌,只有死路一條。

冠捷 中興 前車皆可鑑

事實上,過去不少企業以價取勝,卒之搶得龍頭地位,但在創新、科技上沒突破,到頭來亦麻煩多多。例如全球最大電腦屏幕製造商冠捷科技(00903),以代工及自有品牌雙線發展,多年前已坐上一哥地位,但近年業績卻未如人意。由於製造技術差不多,冠捷多年前向飛利浦收購其電視品牌業務,情況與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類似,但併購之後,飛利浦不單沒有帶來可觀收入,反而連蝕四年,不斷拖累冠捷。冠捷今年的首季業績,同比下跌超過五成。



此外,內地電訊設備製造商中興(00763)就更慘,自從一○年三月新任總裁史立榮上任之後,為中興定下「大國大T(Telecom)」的市場策略,即是緊盯大的國家及大的運營商,再採取相對激進的市場策略,力求中興在相對短的時間內,成為全球前三大設備商。結果,今年第二季,中興的激進策略初見成效,按IDC的手機市場調查報告,中興首次打入手機出貨量前五名,排名僅次於三星、蘋果、諾基亞、HTC四大品牌之後,佔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百分之五點二分額。中興期內出貨量高達八百萬部,同比增長三倍。不過,其手機亦是以價低取勝,旗下的Blade、Skate等,主攻千多元的低端智能手機市場。一輪強攻的後果是,集團本週發盈警,預期九月底止第三季將錄得十九億至二十億的巨額虧損,管理層更要減薪「謝罪」。

不跑在人後 重創新

專家指出,中國品牌要扭轉局面,提升品牌形象,先要放棄以往抄襲的慣性做法。好像聯想作為中國最大電腦品牌,之前推出的手機及平板電腦,取名為「OPHONE」及「樂PAD」,怎樣都要叨叨外國品牌的光,對品牌形象會造成傷害,予人抄襲感覺,只能吸納低端消費者。



此外,中國品牌一直只顧在「藍海」搶市場,即使能做到最大,亦不會很賺錢。正如IBM當年出售其個人電腦業務,便是看淡前景,寧願投放資源到其他新業務上。今年第三季全球個人電腦付運量跌百分之八,Gartner預計,全年將跌百分之四,筆記本的銷售量亦會下跌百分之一,若聯想只留守現有業務,未來日子難有出頭天。市場預期,個人電腦受平板電腦及高端智能手機威脅愈來愈大。Gartner的數據顯示,去年平板電腦的付運量增長高達百分之二百三十九,預期明後兩年會再以百分之八十及二十七的速度上升。去年全球付運的三億六千五百萬台電腦當中,只有六千萬台為平板電腦,佔比為百分之十六;預期明年總量為三億五千七百萬台的電腦當中,則有超過一億台是平板電腦,佔比升至三成。



分析員直言,中國品牌缺乏創新能力,當年市場首部NETBOOK,是由台灣品牌所推,搶走了大量筆記本電腦的市場,其後蘋果及其他品牌推出平板電腦,聯想又是遲人一步。「我相信中國人有創新能力,可惜總是用錯地方。」耀才證券分析員植耀輝指出,雖然聯想近年開拓移動互聯和數碼家庭(MIDH)業務部門,但佔比不算明顯。事實上,聯想的MIDH產品,暫時只在中國銷售,要談國際化尚有大段路,看來聯想及其他中國品牌若要發圍,不能再跟人背後,將中國人的「無限創意」,用在研發新產品上,才能名利雙收。
145 : david395(4434)@2012-10-24 09:04:14

財經八一八

裕泰興棄證券投基金

撰文:戴道鍾 美術:陳國威



本港證券業近年在競爭激烈及交投萎縮影響下,不少中小型券商都已賣盤求去。就連後台甚猛的大福證券,都賣了給內地的海通證券。老戴八到,今年年底將會再有一家本地證券行──裕安證券光榮結業,預計遣散十多名員工。從數字上看,該行規模不大,但查實其實力相當強勁,從不用向銀行申請信貸額予客戶申借「孖展」,事關此行乃裕泰興家族旗下公司。



裕泰興早於六十年代起家,不過,「成名」卻是在九七年金融風暴之後。其突然聲名大噪,先是在賣地場上一擲千金投得兩幅地皮,轟動地產界;繼而藝人鍾鎮濤又因負債裕泰興以億元計,搞到破產收場,致使該公司不時曝光於各報章雜誌之娛樂版。



其後裕泰興就更名正言順殺入娛樂圈,事關其創辦人「九叔」羅肇唐交棒予兒子羅守耀,而後者極醉心於電影事業,曾入股杜琪峰的上市公司銀河映像,即現時的智城控股(08130),並先後執導至少八部電影。即使全部票房欠佳,惟其擔任出品人或監製的「黑社會」系列,卻是叫好又叫座。



回說裕安證券,本來由羅肇唐親弟管理,多年前身故後又由其子接棒,並秉承其遺父乃風,繼續以省儉為經營方針,雖不致於蝕錢,但在不進則退下,實在難以吸納新客戶,只靠幾名成交較大的經紀及客戶,以及一批家族成員的買賣盤支撐。聽聞如今公司決定轉營基金業,而現於中環威亨大廈的辦公室,則可能出租。



羅氏家族出了名低調之外,亦出了名節儉。大部分成員的衣著及所用物品如手提電話等,均極少追潮流。九叔一代的兄弟姊妹,更常趁超級市場推出特價品時,囑咐雜工阿姐掃貨。所以一眾家族成員雖然相當富有,卻幾乎絕跡於名流「波」場。

鄭志明做「主」 福和現轉機

富豪家族之八卦寧舍多,除了日常生活處事作風,接班安排亦然矚目。現正在病榻中的新世界發展(00017)創辦人鄭裕彤,不單止已經規畫好第二代之接棒,就連一眾孫兒孫女,亦各有地盤各司己職。



自去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起停牌的福和集團(00923)近日就公布,由十月十六日(本週二)起,原任非執行董事的鄭志明,將接任前生銀行(00011)中國副行政總裁劉順銓的主席職務。其實,劉順銓之前只是臨時拉夫而已,因公司創辦人兼原主席梁契權涉及公司億元失竊案,拖拖拉拉下於今年六月被拉下馬。



鄭志明乃鄭裕彤之孫,也是集團現任掌舵人鄭家純之二公子。當年彤叔待福和上市後才入股,加上之後增持,持有該公司逾百分之二十股權,即派鄭志明入福和擔任非執董,已可見彤叔對福和之重視,豈料該公司仍然出事,爆出億元(人民幣.下同)失竊事件。



事緣梁契權胞妹及若干前僱員擅自向外提供一億元未經授權貸款,商業罪案調查科已介入調查,該公司也委任了會計師行天職香港作出調查。今年四月再委聘四大會計師行之一,協助董事會特別委員會,就事件進行法務調查,預計今個月底會有結果。此時鄭志明上場,難免叫人另有憧憬,集團或許復牌在望。

余彭年高調「裸捐」

怎安排第二第三代接棒固然考功夫,怎安排身家就更令人頭痛。股神畢菲特與微軟創辦人蓋茨早已決定「裸捐」,兩年前到訪中國,更將此風一併東移。不過,傚法二人者並不多,暫時似乎只有香港富豪余彭年作出此豪情壯語,聲言不會留低一分一毫予下一代,而他多年前亦已經開始不斷捐款,連續五年穩坐胡潤中國慈善榜榜首。



余彭年做善事得來絕不低調,近排決定向四間大學每間捐出三百八十萬元,作為四百名學生的獎學金,便要四間大學聯手搞了個「余彭年獎學金兩岸三地四所大學聯合頒獎典禮」。這還不特止,每間大學還至少要邀請一百五十名嘉賓出席,一定要夠氣勢才收貨。



先此聲明,老戴對余彭年的「裸捐」行為非常敬佩。不過,收到是次盛會的邀請函,就覺得有點奇怪。事關作為身家數十億的大富豪,其公關工作做得太過馬虎,邀請函雖然中英對照介紹余彭年,但英文內容文法不通,句子奇怪,不排除是用網上翻譯工具。中文亦奇奇怪怪,就連余彭年的姓氏,都寫錯為「餘」,似乎無人校對。任何東西都講包裝,如果公關工作做好一些,對推動慈善工作應該更加有效。



究竟余彭年為何許人,只看官方簡歷,可能只會一知半解,不如老戴提一提其事蹟,包保列位看官立即記得。余氏七十年代以八十五萬元買下李小龍故居,原先宣布捐予政府,改建為李小龍紀念館,不過政府不批准挖地庫而談不攏,雖然事件暫時不能成事,但余彭年已登時成為名人。



李寧公司變不停



昔日「體操王子」李寧之李寧有限公司(02331)3個月內變動多多,先是CEO張志勇在7月辭任,由TPG合夥人金珍君出任執董及執行副主席,百勝餐飲集團中國事業部主席蘇敬軾則出任獨立非執董,在聘用新任行政總裁之前,公司將由創始人、執行主席李寧,與陳執行副主席金珍君所帶領。



一波未停一波又起,上週五(10月12日)又發公告指,執行董事及CFO鍾奕祺已辭任,下月1日生效。在過度期內,公司將由1名「具有逾二十年營運經驗的顧問」協助領導公司的財務工作。換言之,目前CEO與CFO之職位皆懸空。



高層一再變動已令外界有許多揣測,公司本週一更停牌。原來,非凡中國(08032)斥資13.59億元,向李寧等購入25.23%權益,目的為發揮兩家公司的協同效益。不過,此舉並未為公司股價帶來任何好處,反之在週三復牌後,甫開市即直插落4.6元,比停牌前足足跌了5%。里昂更指,是次收購變相是李寧減持股票,由目前約25%降至18%,跟李寧早前承諾,會增持公司股權的講法相違背。
146 : david395(4434)@2012-10-24 09:04:42

財經脈搏:軟銀瘋狂收購 日企挺進抗中資

撰文:毛睿智 攝影:東方IC、法新社 美術:陳國威



中國的華為及中興通訊(00763)受制於美國的一紙報告,在美國市場上被撞得五癆七傷;日本企業卻在此時再次昂然進入花旗的電訊市場。日本第三大移動電信營運商軟銀(Softbank)上週被指洽購美國第三大移動電信營運商Sprint,至本週收購已由軟銀正式宣布。收購交易價高達二百零一億美元(約一千五百五十七點九九億港元),可望於二○一三年年中前完成。



若交易完成,將成為日本最大規模的海外併購,軟銀也借此力爭奪日本第二的市場地位。而在日圓強硬的背景下,其他日本企業也加速了海外擴張的步伐,如服裝零售的迅銷(Fast Retailing)、電子商務的樂天(Rakuten)等等公司也各懷擴張目標,野心勃勃之際,查實也是場美日對抗中國的「戰爭」。



軟銀洽購Sprint的傳聞於上週後期開始在市場內發酵,經過一個週末的沉寂及市場的種種揣測,軟銀於本週一日本收市後正式宣布,將斥資二百零一億美元收購Sprint,其中包括以每股五點二五美元收購價值八十億美元的股票,再以每股七點三美元在市場購買價值一百二十一億美元的股票,從而獲得Sprint約七成的股權,並計畫於二○一三年年中前完成交易。



德國電信諮詢公司中國區高級顧問譚炎明表示,軟銀收購Sprint,為雙方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為4G標準格式之一)網絡方面帶來巨大的協同效應,在打造出跨國電信運營商的同時,以規模經濟保障利益,降低其成本。市場普遍認為,軟銀將在交易完成後,通過Sprint,獲得其已控股百分之四十九的美國高速無線通信公司Clearwire剩餘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權,為其海外擴張再添新版圖。

負債打擊投資信心

市場對於收購也並非叫好聲一片。大和證券分析師鹽村賢史表示,由於收購或增加軟銀在財務上的負擔,或打擊投資者的信心。他並表示,市場將謹慎關注收購交易是否能在長期的營運中取得成功。



如鹽村般的市場擔憂並未杞人憂天,數據顯示,Sprint過去連續十九個季度錄得虧損,負債達一百五十億美元;而軟銀也背負一百億美元的淨負債。雖然Sprint可透過交易獲得現金注資,有利於其跟上美國電信市場前兩位的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及Verizon無線的步伐,但軟銀自身的獲益面看似不及Sprint。



評級機構標普於本月中旬討論下調軟銀的長期債務評級。而事實上,在傳出軟銀收購Sprint的消息後,軟銀的市值蒸發八十七億美元,股價下挫逾百分之二十,於本週一正式宣布收購前收報二千二百六十八日圓,創五個月新低。惟第二日錄得百分之九點五七的反彈,收報二千四百八十五日圓;外界仍忍不住擔心軟銀的資金實力及整合能力,恐其面臨「難以承受的高債務槓桿」。

軟銀爭第二圖第一

但軟銀的創辦人兼董事長孫正義似乎正是偏愛這種大刀闊斧破釜沉舟的冒險之舉。韓裔日本人孫正義留學美國後返回日本,於一九八一年創立軟銀,其發展策略一直以大膽著稱。軟銀於一九九四年上市後加快海內外併購步伐,並於二○○六年斥資一點七五萬億日圓(約一千七百一十九億港元)收購Vodafone日本業務,開始涉足移動電信業,更分別於二○○八年及二○一○年獲得iPhone及iPad在日本的獨家銷售權。



在iPhone的帶動下,軟銀在日本電信市場迅速發展,二○○八年至二○一一年四年時間內,軟銀的盈利提升逾七倍;其用戶數量也不斷攀升,連續四年成為日本淨增用戶量冠軍。而日本第二大移動電信商KDDI去年開始才獲得iPhone的銷售權,用戶增長根本無法比擬軟銀;軟銀也憑藉iPhone的銷售,縮小了與KDDI及日本第一大移動電信商NTT DoCoMo的差距。無論是因為生意人的精打細算還是同為區域第三的「惺惺相惜」,軟銀相中了Sprint。在美國,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及Verizon無線掌控全美約百分之七十五的用戶,地位不容撼動;而Sprint及T-Mobile則各自分割約百分之十五及百分之十的市場佔有率。不過「聯姻」後的軟銀及Sprint硬實力不容小覷,共計九千萬的用戶額已超過日本NTT DoCoMo。孫正義也曾明確表示:「我從來不喜歡老三的位置,正努力爭奪市場第二,有朝一日還將成為第一」。

Sprint翻美電信整合

據外媒報導,Sprint獲得軟銀注資後將競購美國第五大移動運營商Metro通信,日後或將向T-Mobile出手,翻起美國電信界的整合潮;而在此之前,軟銀剛剛斥資二十三億美元收購日本第四大移動通信公司eAccess,算是小試牛刀。雖然市場對軟銀收購的評價毀譽參半,但「置之死地而後生」正是孫正義的發展之道,他表示希望通過最新交易「推動世界上最大市場之一的移動互聯網革命」。



軟銀此次的跨境併購的意義並不止於對公司本身,它的成功與否或將影響日本企業的整體戰略。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東芝(Toshiba)會長西田厚聰稱「僅靠日本市場生存下去已是癡人說夢」;而在資本基礎雄厚,借貸成本低廉且日圓升值並企硬的環境下,日本各行業的跨境收購也變得前所未有地活躍。



僅在美國進行的收購便有多宗,其中包括日本貿易企業丸紅株式會社於今年五月斥資三十六億美元收購美國糧食加工企業Gavilon集團,及全球最大的空調製造商日本大金工業株式會社於八月收購美國Goodman環球公司,代價為三十七億美元。據數據提供商Dealogic數據顯示,二○一二年以來,日本企業已進行五百五十九宗海外併購交易,涉及金額六百六十億美元。軟銀的併購交易達成,將促使日本以八百六十一億美元的海外併購交易金額,打破去年八百四十億美元的紀錄。



其他日本企業的海外擴張也以不同形式展開,作為UNIQLO母公司的日本最大服裝零售商迅銷公司(Fast Retailing)雖然海外及日本銷售不佳導致業績遜於預期,但在日圓堅挺的「大好形勢」下,公司不願放緩其開店步伐,擬於其二○一四財年內在澳洲開設南半球第一家UNIQLO店舖。身為日本首富的迅銷公司董事長柳井正表示,公司目標二○二○年銷售額達五萬億日圓,並打敗現時領先的H&M、Zara等公司,成為全球服裝零售界的龍頭企業。

日企收購機率很高

日本第三大富豪三木谷浩史是日本最大電子商務公司樂天(Rakuten)的董事長,他日前也表示,由於全球經濟前景不明且日本國內經濟增長展望不佳,樂天擬加速擴張其海外市場,預計將業務規模由現時的十三個國家發展至二十七個,目標至二○二○年,七成銷售額均來自海外。該公司曾於過去三年入股美國社交網站Pinterest及加拿大電子書商Kobo,交易金額總計逾十六億美元。三木谷浩史表示,其全球業務的擴張「有非常穩定的進展」。



雖說不如中國央企海外收購的高調,但日本企業近年的海外擴張也算是順風順水。但與服裝零售及電子行業的海外擴張不同的是,電信行業的收購常涉及國家安全,故電信業的海外併購還面臨政府審批這嚴格的關卡。中國的華為及中興通訊在美國的擴張便因此飽遇「滑鐵盧」。有媒體引述美國反壟斷律師Allen Grunes認為,軟銀收購獲得美國政府通過的機率「很高」。沒有了國與國之間的爭鋒相對,軟銀要考慮的,將只是收購之後的路該如何走。
147 : david395(4434)@2012-10-24 09:05:20

品牌登陸

Hopant Wines 創出潮流

撰文:鄭敏琴 攝影:張文康 美術:曾偉凡



紅酒與船務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兩回事,但Hopant Wines的董事袁浩然卻又可以駕馭得稱職。當然,萬事起頭難,一向在豐順國際船務工作的他,現時需要為公司開拓全新的紅酒業務,靠的就是市場觸覺與遠見,加上親力親為的推廣,他自言,要在香港的紅酒市場分上一杯羹應不難。



母公司豐順國際船務是華南珠三角地區的船務公司之一,每天提供來往香港和珠江三角洲港口的支線運輸服務。又於2005年透過 CEPA 途徑,經外經貿批准,在深圳成立了全資擁有的風順國際貨代有限公司。



然而,近年航運業呈現不景氣之象,而且負面因素不斷出現,為了將業務風險減低,及藉公司現有的實力,豐順於是籌謀另一盤生意,不一定是大型項目,但必須是經營者熟悉的產物。環顧香港的消費產物,始終以紅酒最有經營價值,目前以法國產地的紅酒佔有大部分市場分額,反而給予其他產地開拓市場的機會。於是Hopant Wines決定了經營方針,以銷售意大利酒為主。

意大利酒變化多端

袁浩然早年在加拿大生活,也酷愛紅酒,雖然加拿大深受法國文化影響,但他並不鍾情法國酒,認為它欠缺韻味,雖然易入口,不用配搭食物,不講求氣氛,隨時暢飲也可以,就是這個平實的因素,反而令他轉投意大利酒的懷抱。



「我飲意大利酒已有十年經驗,若從層次來分析,意大利酒無疑較法國酒優勝,層次更豐富,酸性度高,用以配上意大利菜式便是一絕。不過,香港的紅酒市場普遍接受法國酒,於是佔上70%均是銷售法國酒。」



但袁浩然指出,法國酒並沒有因為數量多而售價低,反而因為需求大,所以近年的價格是有增無減。可是,也無阻他引進意大利酒的決心。「香港是一個多容性的市場,歡迎所有競爭者,就是因為意大利酒供應少,才形成了商機。」



八個月前,豐順正式成立Hopant Wines,以銷售意大利酒為主,也會按客人的要求,找尋不同國家的美酒。

克服重重難關

任何企業都需要經過一段磨合期,才能走上平坦之路,Hopant Wines也不例外。對袁浩然來說,怎樣令飲家接受意大利酒就是最大關鍵,通常慣性飲法國酒的人,會覺得意大利十分複雜,另一方面,意大利酒價格較法國酒貴20%,這是因為製作手工有別。「意大利時裝也較法國時裝高級,也是同一道理。」



但豐順既然安排袁浩然來負責Hopant Wines的營運,自然因為其對意大利酒的熟悉,以及強勁的人脈網絡,再加上豐順是經營物流的關係,早已認識了不少酒莊,可以輕易找得優質的紅酒。



「我最大的工作,是聯絡各大五星級餐廳及酒吧,直接安排廚師或買手試飲,另外,不定期舉辦試酒會,私人宴會,讓參與者盡情享用,比任何硬銷都來得更有效用。」



事實上,Hopant Wines已達至收支平衡,只是要擴闊盈利基礎,還需要按部就班。但推廣的工作全由袁浩然一力承擔,加上他不定期到意大利搜尋優質紅酒,似乎未能達致營運效益?



「從發掘酒莊,洽談代理權,以至推廣,雖然只有我一個負責,但正是不想經營方向受到太多意見的左右,不希望生意被牽走。」

善用母公司優勢

懂酒的人,當然份外緊張酒的質素,不認同銷售貨色一般的產品。袁浩然會主動聯絡意大利的酒莊,親自到現場參觀葡萄的種植及釀酒過程。「歷史悠久會是質素的保證,但仍要留意製造過程,過於機械化的製作,只會拉低了酒的層次及味道,更會令人誤解了意大利酒,所以Hopant Wines堅持尋找用心釀酒的酒廠,就是為了保證酒的級數。」



意大利人非常重視自己的品牌,不輕易讓人代理,但袁浩然不只爭取到代理權,更說服了酒莊,在樽身印上「Hopant Wines」,這對公司來說,是一種認同,也是一種推動力,證明Hopant Wines在意大利酒的市場上佔有重要位置。



Hopant Wines另一個重要優勢,是可以藉母公司豐順的物流業務,減輕了酒的運輸成本,如今,透過Hopant Wines購買意大利酒,售價已較坊間的同業為低,主要因為不用將貨運成本轉嫁至消費者身上所致。

期望進軍F&B

意大利酒始終是Hopant Wines的主力項目,但袁浩然也希望將來能引入北美或智利的紅酒,以擴闊產品線。「我們即將重新整理網站,客戶可以在網上查看產品;至於會否開零售店,這會是後話。」



零售店是其中一個目標,但不會急切落實,因為推廣的手法已顯示出成效,屆時零售店未必能發揮到功用。在袁浩然心中,他早已有一套計畫,既然酒與食物是相輔相成,倒不如加入食物,如火腿或芝士等配酒材料,刺激酒的銷售額,也可以擴大Hopant Wines的經營。



但近年食材價格上升,對紅酒商來說,也是百上加斤。但對Hopant Wines而言,影響性不大,首先,與酒莊關係良好,沒有取貨數目的規定;二來,運費能夠抵消,以致每年價格升幅只是5%至10%。



「葡萄的收成十分穩定,即使一個如30個大球場般大的葡萄園,也只要10個全職工人收割,除非真的收割不來,才會聘請兼職,所以工作的成本不會大上大落。不過,若然氣候有變,影響栽種,令收穫減少,才會增加成本。」



至於是各企業覬覦的內地市場,Hopant Wines也蠢蠢欲動。「內地市場假酒充斥,所以有購買力的消費者都寧願來港選購,假以時日,當旗下的品牌有了知名度,開拓內地市場便是適當時機。」
148 : david395(4434)@2012-10-24 09:06:07

[青木堂] + [雲卷雲抒]





[青木堂] : 態度決定一切

‧以小見大,無論餐廳也好,企業也好,在與客戶打交道時難免會出錯。

‧前線投資巨大的產品做得再好,無形的免費的服務跟不上,到頭來也只會拖累企業的發展。

企業在出錯後的處理態度和方法甚至會超過企業本身產品和服務,成為決定企業生死存亡的首要條件。



事原上週在頗有名氣的紅磡川王聯記買了兩份小炒外賣,回家發現竟只給了一份菜,卻有三份米飯!荒唐的是,店家竟然讓我自己走回去拿,還語氣極為惡劣的說,「我都同你say sorry了,你還想怎樣?我就是這樣做生意的!」接掛斷了電話。雖說這家的川菜小有名氣,我也一直鍾情,幫襯了3年。可這一次,無論你的菜飯多麼美味可口,也不會再有幫襯的理由了。同樣的事件重演,今早在super sandwiches買早餐,回到office發現給少了一盒yogurt。由於前車之鑒,我已經全無期待,打算打電話回去投訴一下就算了。不料super sandwiches服務員態度非常好的跟我道歉,並立刻詢問了公司地址讓人馬上將yogurt送過來。公司的同事見到,也都說明天開始去試試這間餐廳。一下子就贏得了很多潛在客戶的歡心。



其實相比菜式內容,川菜顯然更合我心意。然而遭遇了那種惡劣的態度,我寧可放棄鍾愛的味道也不會再選擇他。一個忠實了3年的顧客,卻因店家的惡劣態度而斷然放棄。而只是一個員工多走5分鐘的路程,彌補自己的失誤,這本來是份內的事,卻能為餐廳贏得更多更忠誠的客戶。以小見大,無論餐廳也好,企業也好,在與客戶打交道時難免會出錯。但是錯不要緊,出錯之後怎樣應對才是決定企業存亡的關鍵所在。前線投資巨大的產品做得再好,無形的免費的服務跟不上,到頭來也只會拖累企業的發展。





[雲卷雲抒]: 公關是PR不是DR!

‧聽罷的確很符合「本小利大」的原則,更令人有無限的「推動力」。

‧公關公司專做「醜股」的形象深入民心,最後這類型的公關公司還是在急浪中被淘汰



較早前與長駐北京的同事甲通電,他是敝公司的主要生意來源,可說是小女子半個米飯班主。同事甲指近年新開很多小型的公關公司,以超低價甚至不收錢改收認股權等層出不窮的方式搶客,屢見不鮮。



有的更言明能於短短數月使公司股價上升,皆因公關公司幫忙「炒埋一份」,股價升得愈多,公關公司賺的愈多。聽罷的確很符合「本小利大」的原則,更令人有無限的「推動力」。



公關強勁宣傳下,加上各界大合唱唱好,配合市況走高,股價得幾毫的上市公司,便能翻幾番,真是「醜女大翻身」。然而「醜婦終需見家翁」,「醜股」糖衣外殼逐漸退去,就如電影《整容天后》內澤尻英龍華一樣,整容過度出現後遺症 - 打回原形,衰過以前。



市況差,加上無人願意「落搭」,公關公司專做「醜股」的形象深入民心,最後這類型的公關公司還是在急浪中被淘汰。

小女子早已說過,有心做好股價的上市公司,請向踏實的方向前進。先做好自己的業務,提高內部監管的透明度,繼而多與投資者溝通,努力做好投資者關係的工作,使股東有更好的回報,公司自然受各方追捧。



政府宣傳片都有教——「便宜莫貪」!



當然若公司的目標只在乎「整容」後的短暫美麗,那麼大家可跳過本篇不看。
149 : david395(4434)@2012-10-24 09:06:42

[一點成金] + [公關人語]

‧IR公司可以引起拋磚引玉的效果,和公司投資者部門一起合作,把效益最大化。

‧從基金經理收集回饋並向公司內的IR報導,讓他們知道一些投資者不常在他們面前說的話。



跟新客戶管理層見面時,我經常會被問到,「外判的IR公司如何和公司內部IR合作?是不是有了內部IR就不需要外判IR公司了?」我總會回覆管理層,外判IR和公司IR就好像1+1=3。不管是外判IR公司或者公司內部的IR,他們都扮演非常不同的角色。在整個IR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簡單來說,公司內部IR應對業務深刻瞭解,並代表公司與投資者見面。他們的工作還包括在行政上給予公司協助。外判的IR公司在行業幾十年,知道某些事情發生時,應該如何應變。他們可以給予非常專業及有條理的解決辦法。此外,外判的IR公司也在準備材料和出謀劃策方面協助公司把IR做得更好。



記得在2010年的時候,全球足球發燒友都在關注在南非舉辦的世界盃。我們的客戶群,有一間做運動品牌的,我們便和他們的管理層,以及IR部門一起商量如何利用這個機會將投資者的注意提高。最初,我們將公司的定位傾向足球運動。然後,我們和公司內部IR一起合作,把PPT文檔重新修改,加入了足球的元素在頭。其後,我們在投資界認清了對足球運動有興趣投資的基金經理,把他們介紹給公司的IR經理。



這麼一來一往,我們和公司內部的IR一起安排了近30場基金推薦會,見了超過100家基金。我們從基金經理收集來的回饋,也向公司內部的IR報導,讓他們知道一些投資者不常在他們面前說的話。公司的IR部門也從這樣的回饋中進步。公司那年的股價也創下了上市以來的最高點。





[一點成金]: 1+1=3?



[公關人語]: 媒體報導監察

‧公關顧問的價值一直是在為客戶增值。

‧新聞就像一條魚一樣,過了時就會開始變腥

新入行的公關主任,第一樣學會的可能就是媒體報導監察(media monitoring),即是為客戶監察當天的報紙雜誌,有否出現有關客戶的報導,如果有的話,必須為客戶剪存,並作出通知。不少半新不舊的公關顧問都看輕這份工作,以為只是剛入行的新人才應該做的事情。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想法。可以告訴大家,本人每天仍為客戶監察報導,因為這確實展現公關價值所在的其中一方面。



當然,我不是說把剪報發給客戶,然後就撤手不管那種。公關顧問的價值一直是在為客戶增值,所以最起碼也要把報導摘要寫下,方便客戶可以在「黑莓」上瀏覽,甚至不用打開電郵,就可以大概瞭解報導的內容。另外,如果客戶當天有很多報導,可以為它綜合一下主要的媒體角度,使客戶一目了然,不用把當天所有報導都看一遍。再進一步的,可以分析一下有關媒體報導的正負面,並且給出專業意見,例如是否需要跟進等等。



有關媒體報導監察,一個常常被新人忽略的要點,就是要快!新聞就像一條魚一樣,過了時就會開始變腥!所以我們必須把有關報導,以摘要的方式,儘快通知客戶。尤其在一個收購案中,買方和賣方都可能通過媒體表達對收購價的看法,希望從而作出對自己有利的影響,所以每天儘快分析媒體報導的角度,如何回應,甚至反擊,都是公關顧問的價值所在。尤其面對全球化,不少客戶的關注面愈趨廣泛,環球行業及市場的變化往往會對公司業務產生影響,因此,一個關注其客戶的專業公關顧問,必須留意同業和整體行業的發展,以及一切對客戶有所影響的因素。
150 : david395(4434)@2012-10-27 08:19:52

[青木堂] + [雲卷雲抒]





[青木堂] : 財經公關的苦與樂

‧任何一份工作都有人前光鮮亮麗的一面,而更有無數人後含辛茹苦的時候。

‧當看到別人耀眼的工作時,也應體會到每個人的工作都有艱辛。



Financial PR這個說起來也不算新穎的名字,曾經被人當做Financial Planner,問我有沒有好的理財產品推薦,或者有人介紹朋友找我買保險。哭笑不得的我,不知道該說是這行業太冷門,還是說Financial Planner太紅火。初入行時遇到這種尷尬情況我總是很難去跟人解釋清楚這個行業到底是做甚麼的。但如今只會笑笑,然後告訴不明白的人,Financial PR跟投行、律所、會計師事務所一樣,是IPO產業鏈上的Professional Parties之一,只是各自負責的事務不同,分工合作。



而正是由於這份工作,我們不僅有機會接觸到這個產業鏈上的其他行業,瞭解他們的工作,更有機會接觸各行各業的上市公司,深入不同行業去窺探在自己領域之外的世界,學習很多別的工作沒有機會去學的知識。比如煤礦企業上市,我們不僅會去企業察看,甚至還會下到礦井去親身感受;再比如發電企業上市,風電、水電、煤電廠我們都會親自去現場;還有汽車零件車間、衛浴生產工廠、空調製造生產線所謂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也只有各種前線我們都切身體驗過,才能為企業度身訂造屬於他們的企業資料,才能讓投資者者們更加深刻仔細的瞭解一家企業的真實現狀和業務亮點,也才能讓媒體更加瞭解公司的真實發展狀況。任何一份工作都有人前光鮮亮麗的一面,而更有無數人後含辛茹苦的時候。對於財經公關而言更是如此。人們看到的總是我們出入高級場所舉辦各種高端活動時光彩照人的時刻,可為了那一上午的活動,我們背地裡要付出幾個月通宵達旦的辛苦工作,才能為所有人呈現那一天的精彩。所以,當看到別人耀眼的工作時,也應體會到每個人的工作都有艱辛。



[雲卷雲抒]: 時裝論經濟

‧在細心留意下,你可能會發現時裝與經濟之間的微妙關係。

‧原來經濟不好,時裝更需要以多款、多細部和多顏色來吸引買家。



在瘋狂減價中,新一季的秋冬裝已經稍稍出爐。以買衫作為第一生命的我,在大家搶減價貨的風潮中,已第一時間選購秋冬裝了。



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時裝的顏色變化以及款式選擇呢?在細心留意下,你可能會發現時裝與經濟之間的微妙關係。



以近兩年為例,不論大小店舖,均以服裝設計細部多(Details),顏色多,款式多作招來,你可能會以為,因為多了人消費,所以令各家店舖以款多、顏色多來吸引客人,但實際情況卻非如此。我有幾位分別經營本地貨、韓國貨,以及日本貴價品牌的時裝店朋友,他們也異口同聲告訴我「生意淡薄」四個字。



如此怪誕,小女子於是向時裝設計老師請教。老師指原來經濟不好,時裝更需要以多款、多細部和多顏色來吸引買家。那成本不是變多嗎?正好相反,因為款多色多,使出廠量也多了,自然拉低了生產成本,而因為要壓低成本,因此所選用的布料也會以混合布為主(即布料的化纖比例提升),為了轉移視聽,於是在設計上會多加細部的處理,而相反,經濟好時,設計師和商家會以優質布料為賣點,因此在細部、顏色等細節上反而不會優先考慮。



小女子也有翻查2006、07年的米蘭時裝展,發現大多品牌如La Perla、Burberry Prorsum、Giorgio Armani等,設計均以簡約、基礎色(即黑、白、灰)為設計基礎。
151 : david395(4434)@2012-10-27 08:20:09

[一點成金] + [公關人語]





[一點成金] : 面對香港媒體 101(一)

‧把業務重點加以簡單化,把複雜的行業資料說得大家都聽得懂。

‧面對各種媒體都必須保持冷靜,控制情緒,創造雙贏局面。



最近和媒體朋友們一起看美國總統選舉的辯論,不禁覺得美國人在交流溝通方面,真是大勝我們東方人。兩位總統侯選人有邏輯,有思考地解說自己的理論。雖然話中含有殺氣,不過沒有出現人生攻擊,雙方都持君子風度。



很多時候,當我為國內的客戶安排與香港媒體採訪時,他們總有提防的戒心,很擔心會說錯話,日後被聯交所責問。他們持有這樣的戒心,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近期,我們都看到好幾則事故:老總們在接受眾多媒體訪問時,因為情緒太過激昂,往往多說了些消息。有些消息並非敏感性,但聯交所為了謹慎,難免會詢問公司,造成董事們忐忑不安。



說實在的,香港媒體和其他國家的媒體在題材寫作方面是大同小異。較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愛追根究底,問得比較細。只要老總們事前有做了準備工夫,在面對各種媒體時,保持冷靜,控制情緒,創造雙贏局面,便能事半功倍。何為「事前的準備工夫」呢?



簡單來說,就是把自己業務的重點加以簡單化,把複雜的行業資料說得大家都聽得懂。而資料的背後,都必須有獨立的協力廠商驗證,確保資料的可信度。



若媒體朋友們聽不懂老總們的解說,就會一直問下去,直到尋得一個可以理解的答案。老總們若是能做到這點,就為大家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和誤會。下週,我們來說說應該怎麼做才迎合香港媒體界的口味?



[公關人語]: 老闆奇遇記

‧除了國籍文化之外,工作風格當然跟性格有直接關係。

‧作為一位老闆或者上司,肯定有人喜歡你,也有人不喜歡你。



加入公關行業之前,筆者從事過頗多行業,包括審計、內部稽查、銷售、銀行的外匯交易員及財經記者等等。雖然種種經歷好像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卻又為現在的工作提供很多必要的行業知識與經驗,更難得的是,我因此遇到過很多不同風格的老闆與上司。在幾家歐資銀行工作後,我認為老闆與上司的風格跟國籍存在一定關係,人們說英國人偽善、西班牙人狂放、荷蘭人坦率,雖不可一概而論,但確有這種性格特徵的普遍性。



除了國籍文化之外,工作風格當然跟性格有直接關係。比如說,有老闆喜怒無常,員工們自然每天帶晴雨計上班;有老闆比較陰柔,員工也會有不給面子的情況。剛進入公關行業,本人遇到過一位深具處女座性格的上司,事事追求完美,所有東西都要修改到最後一秒鐘,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放手。無容置疑,交出來的東西的確具有專業水平,但要滿足他們的超完美要求是不可能的任務。不過,話說回來,雖然筆者當時是在「受苦」,事後回想,從那位A-Level 4條A、牛津畢業的上司身上,的確學會不少東西,包括向客戶交出具專業水平的工作成果。另有一些較為極端的類型,就是那些想把你壓乾榨盡的上司,仿佛客戶的工作是次要,把你搞到喘不過氣才是最大的滿足感!



作為一位老闆或者上司,肯定有人喜歡你,也有人不喜歡你。筆者以前就特愛嘲笑一位英國老闆。他有一個習慣,每當背部發癢的時候,就把門框當作「不求人」,挨門框上下左右摩擦,使人哭笑不得。就算在客戶面前,有時候也會把臉皮屑放進嘴裡,場面頗為嚇人!
152 : david395(4434)@2012-10-27 08:20:43

CEO專訪

金界財務總監李維德:做人要高瞻遠矚

撰文:吳嘉妍 攝影:李嘉義 美術:陳國威



金界(03918)首個賭場——金界娛樂城,選址於柬埔寨,但其管理層卻全是馬來西亞人。財務總監李維德(Philip)說,如果公司創立人沒有獨到眼光,發掘出這片賭業處女地,只會像其他商人一樣,白白浪費了一個黃金機會。



雖然柬埔寨就在馬來西亞的對面,但經濟發展差距甚遠,基建亦相對落後,而Philip與其團隊均為馬來西亞人,當年竟然選擇落腳柬埔寨,開設公司以至當地第一個賭場,除了需要高瞻遠矚,還要對這個鄰近國家的民眾心理、文化以至飲食等,都有一個很清晰的畫面。



Philip長駐在金界娛樂城已近三年,與當地人可謂混成一片。說到對柬埔寨人的印象,Philip說:「They are really nice people!」文化上,馬來西亞食物與柬埔寨大致上相同,都是比較辣,但令Philip感覺最奇怪的,是柬埔寨人很喜歡食一些有毒的食物如蠍子等,說時他不停搖頭,強調自己絕不會試!



至於外來的遊客,則可大致分為兩類—來自西方國家與東南亞週邊國家。「在計畫行程時,西方人傾向用5日時間參觀歷史遺跡,只花1至2日在金邊;但亞洲人則剛好相反,由於文化上的差異,在亞洲區,寺廟、文化遺產見得多,他們希望感受在自己國家沒有的感覺,因此愛以便宜價錢享受大城市生活。」



其實,此心態不難理解,正如有四天假期的話,大部分香港人都傾向到泰國歎一歎,泰國已成為港人旅行首選。這很大程度是因為泰國消費低,而且港人又會得到值回票價的服務。將情況套用在馬來西亞等地,他們到柬埔寨消費,就正正是希望得到一種國王式款待。

由賭博致富

說起馬來西亞人,不說不知,在去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中,有兩位當地富豪都是以賭業起家。排行第一的是雲頂集團創始人林梧桐(已過身)家族,雲頂(00678)年前在新加坡聖淘沙開設賭場,隨後股價不斷攀升,令林梧桐家族的淨資產增加了27億美元,至66億美元;金界集團創辦人曾立強則排行第二十六,其身家亦已「翻一番」,達3.75億美元。



以此看來,馬來西亞人經營賭場,相當有一手!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相鄰,到當地發展可以理解。但為何公司主席曾立強會選到柬埔寨?Philip解釋謂:「因為主席眼光獨到。」



Philip續說:「1980年代末期,主席與其他商人一起被當時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Mahathir bin Mohamad)邀請,到柬埔寨等較落後地區,為此地區進行大開發。雖然當時柬埔寨嚴重缺乏基建,大部分人都沒有接受過教育,但主席已經很喜歡柬埔寨,認為該處位於亞洲中心點,未來必定有一番作為。」

眼光獨到

93年,在聯合國的協助下,柬埔寨成功舉行首個選舉。翌年再通過首條法例,容許外資在當地進行大規模國內基建。為了發展柬埔寨,當地政府同一時間亦批出一項條文,就是各商家在發展基建時,都附帶賭場開發權,即是只要有能力,便可免費獲得批地。



或者大家會想,一個地方連最基本的建設亦欠奉,近八成人民仍未有機會接受教育,哪有金錢去賭博?Philip指:「主席眼光獨到,率先看出柬埔寨的無限商機,因此身先士卒,成為開發柬埔寨娛樂場的第一人,現在證明了他的選擇絕對正確。」



曾立強於1995年成立金界娛樂城,Philip回憶說,當時其實整個團隊遇到很多困難,「眾所週知,柬埔寨仍是一個非常保守的國家,目前有90%人信奉佛教,所以在建設金界娛樂城時,幾乎每日都遭受宗教與一些團體組織的極大抵抗,他們認為我們是不負責任,又認為娛樂城是不道德,會對人民有不良影響,衍生出一連串社會問題。」有鑑於此,雖然他們擁有賭場牌照,但在建設賭場時,幾乎沒有大肆鋪張,而且這幾年來,他們一直很小心去處理。



在金界娛樂城酒店隔壁,有一個大型宗教中心,放了一尊大型佛像。「每一年到大節日如新年等,我們都會邀請一些僧侶到來,為大眾祈福。因此,無論在選址上,抑或是心理上,大眾都已接納了金界,這證明了賭場與宗教兩者在柬埔寨可以共存。」

跨境接載

談到未來發展,Philip直言,金界未來主力會吸納更多週邊國家如越南的人民。金界將會善用現有11萬平方米面積,開闢新娛樂區。事實上,8月已有專攻越南人的「西貢皇宮」(Saigong Palace)開業,內設11張賭桌、60部至80部角子機,以及懂越南語的服務員招待,令越南客人倍感親切;今年內預計能新開5至6間尊貴賭房(VIP Suites),迎合喜歡寧靜的貴客。另外,三大名店,勞力士、卡地亞、伯爵7月起也先後進駐娛樂城。小建設之外,更有耗資3.69億元的娛樂城2期(Naga 2),將會全力開動。



猶記得記者於四年前,與朋友到越南、柬埔寨旅遊,越南就如內地未改革開放時一樣。近90%民眾都踏單車或電單車,馬路常常都極擠塞,街邊一碗越南河只賣兩元。



Philip指,越南人到柬埔寨,主要乘坐巴士,巴士每程收費則大約12元,但坐長途車,往往要花4小時或以上。記者有朋友曾親身經歷,由柬埔寨坐巴士到越南,車廂內又多人,又焗,令她有種想死的感覺。金界便看中這點,早前與越南及柬埔寨旅遊部合作,推出往返越南胡志明市與柬埔寨金邊市的「豪華巴士三日兩夜自由行套餐」,以20架設有按摩椅的豪華巴士,接載乘客。



靈貓六國(CIVETS)

繼金磚四國(BRIC)後,靈貓六國(CIVETS)亦被視為增長潛力龐大的新興市場。六國分別為哥倫比亞(Columbia)、印尼(Indonesia)、越南(Vietnam)、埃及(Eygpt)、土耳其(Turkey)和南非(South Africa)。

這些國家的人口年齡結構,都處於年輕型時期,平均年齡只有27歲。這意味迅速增長的國內消費,將令它們不像金磚四國般,嚴重依賴外部需求。當中,越南一直是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根據世界銀行預測,越南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達到6%,到2013年經濟將達到7.2%。由於鄰近中國,一些分析師認為,越南可能成為新的製造業中心。



PROFILE

李維德 49歲

於會計、財務、財資及公司財務方面擁有豐富經驗

合資格執業會計師

金界財務總監

於馬交所上市的多家公司出任董事職務

財務及管理的高級管理

馬來西亞執業會計師公會

馬來西亞註冊會計師協會

澳洲執業會計師公會會員
153 : david395(4434)@2012-10-27 08:21:05

上市公司專訪

泉州地膽 中駿置業蓄勢待發

撰文:何友加 攝影:徐煥傑 美術:陳國威



自從歐洲與中央紛紛救市,大搞基建計畫,令內地樓市不致於太過低沉,每個內房開發商都各有各做,中小型開發商也蓄勢待發。以泉州作基地的中駿置業(01966),9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3.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首九個月累計合同銷售面積43.67萬平方米,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38.87億元人民幣,已達全年銷售目標40億元人民幣約97%。其實這間公司集中發展泉州樓盤,希望趁這個靠民營經濟起家的城市,給該公司一點動力。



中駿置業常務副總裁兼執行董事李維指出,現時中駿置業的土地儲備分別位於環渤海經濟圈的北京、鞍山、臨汾、唐山等地;海峽西岸經濟圈的泉州、廈門、漳州與珠三角的深圳,有七成的土儲也是位於泉州。該公司現有土儲800萬平方米,擁有權益部分的土儲為550萬平方米,屬內地中小型開發商。

已達全年銷售目標九成

他指出:「我們從2010年上市後,也是發展比較穩健,雖然宏調愈來愈緊,但我們已做好了準備,所以在調控中仍是穩健發展的。8月份實現合同銷售額6.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59%;合同銷售面積56,899平方米,升40%。而7月份的銷售則維持8.8億元,銷售額創上市以來新高。首八個月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額35.8億元,累計合同銷售面積406,949平方米,同比均降1%。累計銷售額已達全年銷售目標40億元之89%」



現時中小型開發商集資困難,不僅難拓展,有時候更難生存,反而中駿置業因為上市後輕易獲得拓展的資金。李維說:「我們早前與渣打與生銀行定立了4億元定期貸款融資,為期三年,以撥付土地收購及一般企業資金。」而融資成功後,中駿隨即進行了一單收購。該公司於8月17日以6.23億元(人民幣,下同)投得兩幅位於福建石獅市的商住用地,兩幅為相鄰地皮,合計建築面積約21.3萬平方米,約為每平方米樓面地價約2,925元,商業與住宅的比重為7:3,公司將該項目命名為石獅中駿世界城。其實都是集中在福建省為主。



福建省為何有這麼好?是老闆黃朝陽的老家呢!李維解釋:「福建的房地產特色,中國整個經濟發展得最好是在東南部經濟區,福建的特點是民營經濟非常發達,包括廈門、福州、泉州等,人民資本很雄厚,開發房地產比較有好處,老百姓有錢,能動用的資金比較多。與北方城市比較,泉州的大部分GDP是由民營企業貢獻出來的,北方城市是國企貢獻出來。而中駿置業的項目最多是在泉州,很多上市公司都在泉州是基地,例如李寧(02331)、安踏(02020)、匹克(01968)、七匹狼等等。泉州是沒有國企,在改革開放的時候已將國企賣光,藏富於民。」

福建民營經濟發達

「廈門是個島,所有福建人有錢的人都到廈門買房子。目前整個福建只有兩個地方是有限購的政策,分別是廈門與福州,泉州沒有限購。泉州這城市幾大的,房價並沒有在福州、廈門那麼高,所以沒有限購。產品都是剛性需求。廈門也有一些商品房是投資,所以有限購。泉州佔福建省GDP25%,發展潛力大。」



現時中駿置業主攻銷售中高檔的樓盤,李維指現時樓盤分為兩類:「有新古典主義、陶瓷馬賽克,希望注重園林打造,而樓盤的特色多是在海邊、江邊湖邊建造的項目(詳情見表)。現在已做了精裝修的房子,不做清水房了,因為可以賣得更高的價格。令客人一買就可以住。高檔樓盤發展在鄰近市中心或景觀特別好的位置。今年7月首推屬於剛性需求的廈門四季陽光項目604套住宅,一個上午即售罄,及後加推276套,定價較之前的每平方米8,700元再高6%至每平方米9,200元,亦是短時間內售光,銷情不俗。」

負債比率低企

除此之外,中駿置業加大商業地產方面的業務,「商業房地產沒有限購限貸的影響,加上其穩定的租金收入可為公司提供現金流抵禦市況風險。」而該公司希望可以穩健發展,目標資產組合當中,現時有九成是住宅,一成是商業地產。至於財務狀況,該公司已做了一次融資,截至6月底的總貸款53.46億元,持有現金14.96億元,總資產158.53億元,資產負債比率33.7%,債務尚可接受,對於現時的內房股來說,財務狀況安全。整體土地發展成本只有每平方米1800元,中駿產品的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51.7%跌至42.7%,每股總權益2.15元,折合港元2.58元,雖然有點折讓,但未算太吸引,這點需要開拓多點中高端的地產,拓展更多毛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923

Capital Money 減到5蚊

1 : GS(14)@2012-06-25 23:41:51

真是自作孽...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 ... 0297df9bf1456ef244a

文章由 天使多情 » 週一 6月 25日, 2012年 11:35 pm
仲出到幾多期呢
文章由 dannydanny » 週一 6月 25日, 2012年 11:36 pm
當雜誌咁睇,都ok 既,
不過香港當馬經...冇馬跑就...
2 : 太平天下(1234)@2012-06-26 00:25:04

一直以後0既說法,想害邊個,叫佢做傳媒

不過本野質素有進步..開始多野睇過經濟一週
3 : GS(14)@2012-06-26 00:30:39

2樓提及
一直以後0既說法,想害邊個,叫佢做傳媒
不過本野質素有進步..開始多野睇過經濟一週


... 我唔覺
4 : 太平天下(1234)@2012-06-26 00:37:18

3樓提及
2樓提及
一直以後0既說法,想害邊個,叫佢做傳媒
不過本野質素有進步..開始多野睇過經濟一週

... 我唔覺


我咁講,因為今期經濟一週實在無野吸引我,印像中好似我睇今日 apple daily0既時間仲多過佢
5 : kwuntl(19490)@2012-06-26 00:39:04

其實點解呢本野越做越cheap...?
6 : GS(14)@2012-06-26 01:00:00

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一直以後0既說法,想害邊個,叫佢做傳媒
不過本野質素有進步..開始多野睇過經濟一週

... 我唔覺

我咁講,因為今期經濟一週實在無野吸引我,印像中好似我睇今日 apple daily0既時間仲多過佢


一周我無睇開
7 : Wilbur(1931)@2012-06-26 08:58:25

$5一本,即係變廣告/鱔雜誌啦

我想睇大陸財經雜誌,偏好行業/公司分析文章

大家有咩推介?
8 : Ar Yan(11362)@2012-06-26 09:15:20

7樓提及
$5一本,即係變廣告/鱔雜誌啦
我想睇大陸財經雜誌,偏好行業/公司分析文章
大家有咩推介?


佢本身都係「鱔雜誌」,之前寫左幾多民企,話幾店~~

依家咪俾人打到殘晒~~
9 : drbull(3010)@2012-06-26 11:58:03

我以前鍾意睇capital多過經一,經一太多吹水野啦,我都唔係想要冧把...
capital入面介紹公司詳細好多,當然好大機會係鱔,但對啲咩都唔識嘅人黎講,都好有用

不過都好耐冇睇了
10 : fineram(806)@2012-06-26 12:03:51

7樓提及
$5一本,即係變廣告/鱔雜誌啦
我想睇大陸財經雜誌,偏好行業/公司分析文章
大家有咩推介?


最好睇咪 第一財經周刊 . 可惜成日買唔到.
Wilbur 你有iPad 的話, iPad version 就平好多.
11 : fineram(806)@2012-06-26 12:04:54

captital money 我岩岩都有買.
無計, 差$ 4 先夠錢送麥o麥印花 .. sosad
12 : Ar Yan(11362)@2012-06-26 12:11:02

10樓提及
7樓提及
$5一本,即係變廣告/鱔雜誌啦
我想睇大陸財經雜誌,偏好行業/公司分析文章
大家有咩推介?

最好睇咪 第一財經周刊 . 可惜成日買唔到.
Wilbur 你有iPad 的話, iPad version 就平好多.


「每一財經」這本好嘛?真係未睇過~~

係咪成日講國策點點點,來近邊隻升個本?之前狂推內銀內房~~
13 : dennis001(8614)@2012-06-26 12:51:39

12樓提及
10樓提及
7樓提及
$5一本,即係變廣告/鱔雜誌啦
我想睇大陸財經雜誌,偏好行業/公司分析文章
大家有咩推介?

最好睇咪 第一財經周刊 . 可惜成日買唔到.
Wilbur 你有iPad 的話, iPad version 就平好多.

「每一財經」這本好嘛?真係未睇過~~
係咪成日講國策點點點,來近邊隻升個本?之前狂推內銀內房~~


無IPAD,甘咪無得睇.....
14 : drbull(3010)@2012-06-26 13:05:47

講國策都好架,起碼唔使盲摸摸
15 : greatsoup38(830)@2012-06-26 20:35:35

10樓提及
7樓提及
$5一本,即係變廣告/鱔雜誌啦
我想睇大陸財經雜誌,偏好行業/公司分析文章
大家有咩推介?

最好睇咪 第一財經周刊 . 可惜成日買唔到.
Wilbur 你有iPad 的話, iPad version 就平好多.


http://www.cbnweek.com/
16 : ezone2k(22605)@2012-08-12 23:23:11

$5 頂唔順, 加番到 $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12/16596317

據小道消息指,坊間三本較流行財經周刊,一本由過去二、三萬銷量,跌至五、六千本,跌幅逾六成,另一本亦減少近半至只有二萬餘本,近期已經救亡,用 Book B政治題材作賣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963

Capital Group再度增持長電

1 : GS(14)@2015-10-17 10:32:2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6/news/ec_ece1.htm


【明報專訊】自「小超人」李澤鉅10月7日收市後宣佈,就長建(1038)及電能(0006)之合併計劃「加價」後,已掌握計劃否決權的美資基金Capital Group天天增持。該基金周三再斥資2503.81萬元增持33.4萬股電能股份,及淨斥資7785.13萬元購入111.3萬股長建股份,持股量分別增至7.26%及7.91%。5個交易日以來,Capital Group斥資近10億元增持電能及長建股份。
广告


5交易日斥近10億

據證監會披露,Capital Group周三以每股平均價74.96元,增持33.4萬股電能股份,持股量增至7.26%;同時以每股平均價69.94元,購入112.2萬股長建股份,扣除同日以69.63元沽出的9000股,淨斥資7785.13萬元增持111.3萬股,持股量增至7.91%。

這是自10月8日起以來,Capital Group連續5個交易日增持,涉及合共544.15萬股電能及762.8萬股長建股份,涉資淨額分別達4.05億元及5.29億元。而電能及長建昨日分別升0.93%及0.86%,收報75.95元及70.7元。按兩者收市價計,電能股價較長建的合併價溢價達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315

身體檢查可保障你的capital 周顯

1 : GS(14)@2016-05-07 18:44:24

http://www.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53278


本欄在上星期,講出了一個統計結果:窮人大多數捨不得花錢去做身體檢查,去防止大病的發生,反而往往等到大病發作之後,才花很多很多倍的錢,去作出醫病,因此,因病致貧的情況,常常發生,尤其是,在公共醫療制度不完善的中國內地,醫病醫到傾家蕩產者,時有所聞。

統計數字,只要來源正確,是客觀的證據,錯不了的。然而,引致這些數字的原因,以及兩個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哪個是因,哪個是果,卻只有靠着人們去作出主觀性的詮釋了。

以上的個案,究竟是:

窮人不肯去做身體檢查,即是不會未雨綢繆,而不作預防未來的人,很難發達,自然也多半是窮人。反之,那些懂得為未來打算的人,相對來說比較富有。因此,身體檢查和人的窮富有着這如此的相互關係。

抑或是:

一個人在貧窮時,不會想及太多未來的事,也不會為未來打算,但當他發財之後,自然會為自己的未來打算,因為也更主動地去做身體檢查。
一般人認為有錢人條命矜貴,所以勤於做身體檢查,而且還常常去嘗試各種不同的養命新科技。

換言之,前者的解釋,是由性格決定究竟會不會做身體檢查,一個懂得未雨綢繆的人,不管是富是窮,都會去做身體檢查。至於後者的解釋,則是一個人,不管是甚麼性格,只要他發了財,都會很照顧自己的身體,會定期去作身體檢查。

有一種說法,正是「有錢人條命矜貴」,就我所認識的有錢人當中,幾乎全都定期去做身體檢查,還常常去嘗試各種不同的養命新科技,例如打羊胎素、幹細胞等等。

以我自己為例子,在月薪只有幾萬元時,雖然負擔得起,但也絕對不會去做身體檢查,想法是免得自尋煩惱,大病來了才算,但當賺到了一點點錢,馬上勤做身體檢查,也幸好如此,好些大病都及時向淺中醫了。

如果照我的經驗,則第二條是正確的:做不做身體檢查,和個人性格無關,「人越有錢條命越矜貴」,才是事實。但我當然不知道,這究竟是因為我的個人問題,還是可以引申到其他人的身上,因為我並不知我自身的個案究竟有沒有代表性。

我只知道,一個人的最大財產,就是他的生命,即是英文的「capital」。所謂的「投資就是生命」,我常常說,近幾十年醫學的最大發明,就是身體檢查,因為發明了內窺鏡、超聲波等等的技術,令到體檢的有效性大增,從而可以做到病向淺中醫。也正因如此,每年去做身體檢查,正是最有效保障你的「capital」的法子。這才是最有效率的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620

葉約德Rays Capital持股大減

1 : GS(14)@2017-06-08 00:26:17

【明報專訊】接近回歸20周年,唔少人都會想吓當年,小琴就諗起97年金融風暴「打虎英雄」之一、前金管局助理總裁葉約德(Amy),佢近年自立門戶同表弟阮清旗(David)合作成立基金Rays Capital,炒細價股炒到出晒名,不過David最近大手增持Rays Capital,Amy持股量就由五成降到唔夠5%。Amy身在海外,佢越洋話自己仍然係Rays Capital的合伙人,只是持股大為減少。

專炒細價股 幾乎百發百中

講到Rays Capital,小琴有啲金融圈內朋友都有投資落佢哋嘅基金度,又或者係跟住佢哋「手影」搵食,皆因佢哋投資細價股幾乎百戰百勝,正業國際(3363)、慕容控股(1575)入股後都有幾成升幅,而最出色莫過於投資先達物流(6123),由1蚊左右開始買,股價噚日已升到3.56元,仲被圓通買起埋。

不過睇番資料,原本由David同Amy各揸一半股權嘅Rays Capital,最近喺David大手增持下,持股量大增去到95%,Amy就得返唔夠5%;有老友話,成立基金之初,David同葉葉約德小琴))Amy其實係分別管理股票同債券,不過?家股市暢旺,自然喺投資股票比例上都增加咗,而個股權比例都反映番基金個取向喎。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96&issue=201706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405

Metropolis Capital Holdings Limited (信都國際租賃)(8621)專區

1 : GS(14)@2018-03-25 07:15:37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 ... 0%E5%85%AC%E5%8F%B8

  信都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编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信都国际租赁有限公司(Metropolis International Leasing Co., Ltd,简称“信都租赁”)经商务部批准于2009年成立,系由信都国际投资控股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设立的外商独资融资租赁公司。

公司名称
  信都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外文名称
  Metropolis International Leasing Co., Ltd
简  称
  “信都租赁”

注册资本金
  2000万美元
注册地
  上海市浦东新区
租赁服务
  融资租赁,售后回租,经营性租赁

目录

  1 信都国际租赁有限公司简介
  2 业务介绍
  ▪ 融资租赁定义
  ▪ 融资租赁基本特征

  ▪ 我们可以提供哪些租赁服务
  ▪ 何种设备可做融资租赁
  ▪ 融资租赁结构
  ▪ 租赁对厂商及代理经销商的好处

  ▪ 银行与租赁公司合作的好处
  ▪ 租赁对终端客户的好处
  ▪ 基本业务流程
  ▪ 设备租赁经验

信都国际租赁有限公司简介
编辑
注册资本金2000万美元。注册地为上海市浦东新区。
公司管理团队均是国内和国际上多年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高管人士。团队成员分别来自金融机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融资租赁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做融资租赁的专业人士。
信都租赁利用信都国际投资控股集团(香港)的强大资本和管理优势,充分发挥融资租赁功能作用,不断提升公司市场营销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做品牌、做规模、出效益,努力使之成为国际一流的融资租赁公司。
公司经营范围:
融资租赁业务
经营性租赁业务
向国内外购买租赁资产
租赁财产的残值处理及维修
租赁交易经济咨询和担保
经审批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市场定位
目标客户群:现金流稳定的优质企业客户。以中小企业客户为主。
目标市场 :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工具。包括乘用车、商用车、轮船和飞机。以乘用车和商用车为主。同时,积极而有步骤地在医疗设备、商业地产、节能环保设备等领域开展业务。
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及东部沿海发达城市,逐步覆盖到全国及海外租赁市场。
企业文化
团队合作 ——在共同的目标下,帮助每位员工走向成功。
彼此尊重 ——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视每个员工都是公司的宝贵财富。
信守承诺 ——恪守对客户的承诺。
专业投入 ——以专业态度处理业务。
追求完美 ——客户至上,精益求精。
业务介绍
编辑
融资租赁定义
根据美国GAAP的定义,在经济实质上转移了出租物的所有风险和收益的租赁称为融资租赁。具体来讲,满足以下任意一条的都可视为融资租赁:
在租赁期限满时,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承租人通过购买设备残值获得租赁资产所有权,所订的购价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通常占租赁物使用寿命的75%以上
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通常在90%以上
融资租赁基本特征
至少三方当事人:承租人、出租人和供货商(制造商)。
两个合同:设备购买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
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以物为载体,融资与融物相结合,使得承租人在初期不出资或少量出资情形下便获得租赁物的占有和使用权,清晰地界定了出租人及承租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
中长期融资:通常融资租赁期限为2-10年,最大程度上满足承租人在税收、财务、资金等方面安排的需要。
融资租赁合同不可单方解除:融资租赁交易中,附属于租赁物所有权的风险和收益实质性地向承租人转移,从而决定了承租人对融资租赁合同不可单方面解除。
我们可以提供哪些租赁服务
· 融资租赁(Finance Lease):出租人根据承租人(企业)的要求和选择购入所需设备,再租赁给企业使用。企业采取此方式多出于融资目的。
· 售后回租(Sales & Leaseback):承租人为调节税赋、盘活固定资产或现金头寸等需要将自有设备等固定资产出售给租赁公司,然后再从租赁公司租回使用。
· 经营性租赁(Operating Lease):承租人短期内使用出租人所拥有的设备,按期支付租金。承租人不需要承担设备的保险、日常保养维修等,并且承租人到期可退租的一种租赁方式。
· 信托租赁(Trust Lease) :信托租赁是指出租人接受委托人的资金或租赁标的物,根据委托人的书面委托,向委托人指定的承租人办理租赁业务。在租赁期内,租赁标的物的所有权归委托人,出租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风险。
· 厂商租赁 (Vendor/Sales Lease):这是指设备生产厂商通过与租赁公司合作,以融资租赁的方式达成产品销售目的。
· 国际租赁(Cross-border Lease):是指处于不同国家或不同法律体制下的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的租赁交易。由于涉及外汇进出境,在国内需要外汇管理局核准。
何种设备可做融资租赁
适合做融资租赁的资产主要包括:
特种和特大型成套设备
航天设备、核电设备、石油钻井平台等
大型设备
电信设备、飞机、船舶、火车、医疗设备等
中小型设备
机床、工程机械、汽车、集装箱、电脑、精密仪器等
融资租赁结构
租赁对厂商及代理经销商的好处
覆盖了一部分以往不能做的客户群,增加了销售量
多了一种销售手段,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需求
有利于快速回笼资金,缩短应收账款账期
提升了销售竞争力
银行与租赁公司合作的好处
可以做高收益项目,不仅限基准利率上浮
可以跨区域做项目,不仅限本地项目
可加大对单一客户的信贷支持,不仅限单一授信
实现多种金融产品的组合
通过联合放款,不仅分散银行信贷风险,还能满足客户100%融资需求
将租赁公司作为一个市场拓展平台,延伸其业务网点
租赁对终端客户的好处
增加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
采用融资租赁方式不占用银行授信额度,在企业充分使用银行授信的同时,多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增强了企业在宏观调控时的抗风险能力。
缓解企业固定资产贷款的压力
通常情况下,企业都是通过流动资金贷款获取企业固定资产。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可满足其长期资金的需求,避免流动资金贷款造成的短期现金流紧张状况。例如电力、通信、机床、医疗等设备,其特点是购置成本高。企业一次性付款或获得长期贷款的难度较大,融资租赁方式可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是企业获得上述设备的最佳选择。
改善资产负债结构(经营性租赁)
一些大型优质企业的资产负债比例过高时,难以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企业采用经营性租赁方式属于表外融资,不在资产负债表内体现,在不影响企业银行授信的同时,改善了现金流的紧张状况。
可以迟缓税赋的缴纳
由于采用租赁融资方式可以加速折旧,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不在当期缴纳,迟缓了相关税赋的上缴,可以改善现金流的状况。
基本业务流程
设备租赁经验
我们的团队成员曾做过的设备
生产设备
工程机械设备
医疗设备租赁
车辆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
电信设备租赁
飞机租赁
2 : GS(14)@2018-03-25 07:17:18

http://www.hkexnews.hk/APP/GEM/2 ... ls-2018031601_c.htm
招股書
3 : GS(14)@2018-09-27 15:43:08

http://www.hkexnews.hk/APP/GEM/2 ... ls-2018092402_c.htm
招股書
4 : GS(14)@2018-11-30 11:36:30

http://www3.hkexnews.hk/listedco ... LN20181130010_C.pdf
招股書
5 : GS(14)@2018-11-30 11:36:47

妖氣衝天
6 : GS(14)@2018-12-07 16:51:23

1. 我們是中國成熟的融資租賃公司,主要從事汽車融資租賃。我們主要向客戶提
供定制汽車融資租賃。我們的總部位於上海,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在中國有五個分公
司,分別位於江蘇省、山東省、貴州省、江西省及上海市。於往績記錄期間前,我們
還向企業客戶提供機器及設備融資租賃。鑒於我們於汽車融資租賃市場發覺的增長潛
力,我們已戰略性地投入更多資源發展汽車融資租賃業務。於往績記錄期間,除與信
友訂立的電梯融資租賃協議(於2020年前屆滿)外,我們並無訂立任何新機器及設備融
資租賃協議,儘管我們繼續根據往績記錄期間前訂立的機器及設備融資租賃協議收取
租賃應收款項。
下表載列所示期間的收益類型明細: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16年 2017年 2017年 2018年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未經審核)
融資租賃收入
汽車融資租賃
直接融資租賃 1,359,918 913,031 508,053 285,675
售後回租 38,528,293 46,926,537 24,478,277 24,653,750
39,888,211 47,839,568 24,986,330 24,939,425
機器及設備融資租賃
直接融資租賃 104,125 394,992 129,537 296,295
售後回租 1,666,202 333,983 307,871 –
安排費收入 2,439,671 773,874 773,874 –
4,209,998 1,502,849 1,211,282 296,295
44,098,209 49,342,417 26,197,612 25,235,720
保理收入 – 318,622 34,956 –
收益總額 44,098,209 49,661,039 26,232,568 25,235,720
2. 我們的收入主要來自汽車融資租賃,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
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分別約佔我們收益的90.5%、96.4%及98.8%。我們融資租
賃涵蓋(i)商用車;及(ii)乘用車,並包括(i)直接融資租賃;及(ii)售後回租。
我們因有能力向客戶提供符合其需求的靈活而方便的融資租賃解決方案而與眾
不同。於往績記錄期間,我們致力於向中小企業及個人提供汽車融資租賃。於最後實
際可行日期,我們的客戶覆蓋五個以上省、直轄市和自治區。自2017年年底起,我們
透過就國際知名品牌豪華汽車向汽車經銷商提供存貨融資租賃令我們的客戶基礎多樣
化。我們認為,我們的快速發展及於市場的聲譽在很大的程度上歸因於可向客戶提供
定制建議的有經驗的僱員、我們的審慎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程序。
展望未來,我們矢志成為中國領先的融資租賃公司,專注於汽車融資租賃,及擴
大組合的規模、在現有業務網絡內實現更深的市場滲透。我們認為,上市可(i)提升我
們營運的透明度、企業形象和品牌形象,從而提高我們吸引潛在客戶的能力;(ii)允許
本集團進入資本市場取得股本融資用於我們的現有業務營運及未來擴張;及(iii)以更優
惠的條款擴大債務融資來源。於往績記錄期間,我們主要依賴銀行及其他借款以及來
自關聯方的資金經營業務。儘管債務融資將較股權融資增加融資成本並降低本集團的
盈利能力,透過上市,我們可借股權融資(除債務融資外)擴大資金來源,繼而將資本
負債比率維持在我們認為合理的水平並將債務融資成本減至最低。
3. 對於直接融資租賃,我們一般為客戶提供汽車總價值(包括汽車購買價及汽車保
險(倘適用))30.0%至100%的融資。對於售後回租,我們一般為客戶提供汽車總價值
(包括汽車購買價及汽車保險(倘適用))23.0%至100%的融資。
於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以及2018年6月30日,逾期超過90天的融資租賃應收
款項金額分別約為人民幣44.0百萬元、人民幣12.8百萬元及人民幣9.3百萬元。
於往績記錄期間我們訂立的各汽車融資租賃的抵押品覆蓋率乃按抵押品除以融資
淨額計算,一般介乎100%至439.1%之間。融資租賃協議項下的抵押品指租賃汽車價值
加上額外抵押品(如有)價值及保證金金額。
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各年以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我
們分別訂立751份、554份及205份汽車融資租賃。受益於我們於2016年訂立的融資淨
額約人民幣303.8百萬元的大量新汽車融資租賃合約(由於我們於2016年已戰略性地將
更多資源從機器及設備融資租賃分配至汽車融資租賃),我們的收益從2016年的約人民
幣44.1百萬元增至2017年的約人民幣49.7百萬元,且於2018年上半年繼續錄得穩定收
益約人民幣25.2百萬元。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兩個年度以及截至2018年6月
30日止六個月,我們汽車融資租賃的淨利息收益率保持穩定,分別為16.0%、16.2%及
15.5%。儘管我們於2017年訂立的租賃數量減少及2017年融資淨額總額因本集團於挑選
潛在客戶時更加嚴格的信貸評估方式而較2016年有所減少,本集團的年回報率保持穩
定,而每份租賃的平均融資淨額從人民幣404,505元增至人民幣437,575元。每份租賃的
融資淨額進一步增至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1,018,393元,而同期的融資
租賃淨額總額約為人民幣208.8百萬元(由於我們於同期可獲得更多中小企業客戶的融
資租賃,該等中小企業客戶通常以較我們與個人客戶所訂立者更高的融資淨額與我們
訂立融資租賃)。由於計息負債的平均成本率上漲(尤其是於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
個月),而我們的年回報率保持穩定,於往績記錄期間,本集團汽車融資租賃的淨利息
收益率收窄。
4. 我們根據現行市場費率、通過評估所涉信貸風險及租賃資產的流動資金所得的風
險溢價、我們的資金成本以及融資租賃不同租賃資產的內部回報率收取我們的融資租
賃利息。影響我們融資租賃定價的風險溢價的因素包括客戶的行業及聲譽、當前的債
務狀況、經營現金流及租賃資產(倘適用)將產生的預測現金流。
於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各年以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訂
立的新汽車融資租賃的平均內部回報率分別為約22.7%、20.1%及19.1%,高於本集團
同期汽車融資租賃的計息負債平均成本約10.9%、11.4%及13.9%。影響平均內部回報
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汽車融資租賃的年利率及相應租期。汽車融資租賃的年利率越高且
相應租期越短,該項汽車融資租賃的平均內部回報率則越高。於截至2016年及2017年
12月31日止兩個年度各年以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我們的融資租賃的加權平
均實際利率分別約為21.5%、19.5%及18.6%。於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兩個
年度各年以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的汽車融資租賃的平均租期分別為
約22.3個月、23.1個月及21.2個月,屬於根據行業報告中國的汽車融資租賃公司的汽車
融資租賃的租期範圍(即一至三年)。
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各年以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我
們的汽車融資租賃應收款項的年回報率分別為約18.5%、18.2%及18.7%。於扣除上述
計息負債平均成本之後,本集團於同期的汽車融資租賃淨息差分別為約7.6%、6.8%及
4.8%。我們於往績記錄期間的淨息差縮小乃由於我們於該期間的計息負債平均成本率
增加,而我們的年回報率保持穩定。2018年平均成本率上升乃由於(i)2018年提取的票
面利率介乎每年5.7%至9.0%(與於2017年提取的借款的票面利率相若)的新增借款於
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所產生的利息開支增加;及(ii)計算成本率的計息負債的
平均結餘因計息負債的期初結餘減少(由於於2017年年底前償還於2016年及2017年提
取的借款)而有所減少所致。
5. 我們主要向中小企業及個人提供汽車融資租賃。於往績記錄期間,所有來自機器
及設備融資租賃收入的收益均來自身為大中型企業的客戶。
下表載列於往績記錄期間按有關客戶類型劃分的收益: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16年 2017年 2017年 2018年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未經審核)
客戶類型
汽車融資租賃
-中小企業 21,299,047 26,877,875 14,422,626 18,546,913
-個人 18,589,164 20,961,693 10,563,704 6,392,512
39,888,211 47,839,568 24,986,330 24,939,425
機器融資租賃
-中小企業 4,209,998 1,502,849 1,211,282 296,295
保理收入
-中小企業 – 318,622 34,956 –
44,098,209 49,661,039 26,232,568 25,235,720
6. 下表載列於所示期間發生及訂立的融資租賃及現有融資租賃所產生的融資租賃收
入的明細: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16年 2017年 2017年 2018年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未經審核)
於所示期間發生及訂立的
融資租賃
新客戶 16,508,350 9,605,528 2,543,881 2,665,288
再度惠顧客戶 5,188,925 3,169,993 592,556 3,461,511
21,697,275 12,775,521 3,136,437 6,126,798
現有融資租賃 22,400,934 36,885,518 23,096,131 19,108,922
44,098,209 49,661,039 26,232,568 25,235,720
下表載列按起始年度劃分的融資租賃收入的明細: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16年 2017年 2017年 2018年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未經審核)
起始年度:
-2013年 50,500 5,358 5,356 –
-2014年 6,731,580 1,481,272 1,229,990 2,158
-2015年 15,618,854 4,567,679 3,014,800 1,036,584
-2016年 21,697,275 30,831,209 18,845,985 5,760,570
-2017年 – 12,775,521 3,136,437 12,309,610
-2018年 – – – 6,126,798
44,098,209 49,661,039 26,232,568 25,235,720
下表載列於往績記錄期間按有關客戶類型劃分的未貼現融資租賃應收款項總額:
於12月31日 於2018年
客戶類型 2016年 2017年 6月30日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汽車融資租賃
-中小企業 186,658,485 195,461,887 263,361,805
-個人 134,853,308 85,757,001 60,895,718
321,511,793 281,218,888 324,257,523
機器融資租賃
-中小企業 11,265,089 10,420,499 8,875,630
332,776,882 291,639,387 333,133,153
7. 下表載列於所示期間發生及訂立的汽車融資租賃的詳情: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截至2018年6月30日
2016年 2017年 止六個月
客戶數目 融資淨額
融資
租賃收入 客戶數目 融資淨額
融資
租賃收入 客戶數目 融資淨額
融資
租賃收入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客戶類型
中小企業 90 185,431,064 12,881,212 100 174,593,024 6,604,185 62 194,871,374 5,628,206
個人 491 118,351,885 9,281,962 317 67,823,587 5,878,545 61 13,899,148 514,177
581 303,782,949 22,163,174 417 242,416,611 12,482,730 123 208,770,522 6,142,383
下表載列於所示期間按有關客戶類型劃分的發生及訂立的汽車融資租賃的未貼現
融資租賃應收款項總額:
於12月31日 於2018年
2016年 2017年 6月30日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客戶類型
中小企業 158,753,442 152,579,577 176,433,148
個人 101,208,298 56,673,126 13,545,987
259,961,740 209,252,703 189,979,135
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我們的客戶覆蓋超過五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就於往績
記錄期間與我們訂立融資租賃協議的中小企業客戶而言,我們獲悉彼等大部分利用租
賃汽車從事汽車經營租賃業務(例如乘用車車隊營運),而其他則利用租賃汽車從事道
路貨運╱客運業務。
8. 下表載列融資租賃應收款項的到期狀況。
按要求 1個月內 1至3個月 4至12個月 1至2年 2至3年
未貼現現金
流量總額 賬面值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融資租賃應收款項
的到期狀況
-2016年12月31日 42,410,002 20,801,436 33,731,296 133,861,494 75,694,750 26,277,844 332,776,822 274,212,879
-2017年12月31日 10,491,899 15,426,617 35,974,870 144,433,074 62,385,864 22,927,063 291,639,387 252,239,747
-2018年6月30日 10,130,273 24,410,333 43,426,230 146,429,151 80,957,581 27,779,585 333,133,153 289,252,497
融資租賃應收款項於2017年12月31日(與2016年12月31日相比)及於2018年6月
30日(與2017年12月31日相比)的整體到期情況保持穩定,惟按要求收回的融資租賃應
收款項由2016年12月31日的約人民幣42.4百萬元減少約人民幣31.9百萬元至2017年12
月31日的人民幣10.5百萬元。有關減少乃主要由於因(i)管理層加大力度收債;(ii)向無
追索權的獨立金融機構轉讓有關融資租賃應收款項;及(iii)提高資產質素而導致的逾期
融資租賃應收款項減少。
與2017年12月31日相比,我們融資租賃應收款項淨額增加約人民幣37.0百萬元或
14.7%至2018年6月30日的約人民幣289.3百萬元,乃主要由於(i)於2018年訂立的汽車融
資租賃的融資淨額增加;及(ii)呆賬撥備因融資租賃應收款項的資產質素有所改善而減
少。
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我們已收回於2018年6月30日到期日至多三個月的融資租
賃應收款項的約97.8%。
9. 近期發展及無重大不利變動
董事確認,自2018年6月30日(即本集團最近期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的編製日期)
以來及直至本招股章程日期,本集團的財務或經營狀況或前景並無任何重大不利變
動。此外,自2018年6月30日以來及直至本招股章程日期並無任何事宜將對本招股章程
附錄一會計師報告所示的資料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三個月,我們於該期間發生及訂立的汽車融資租賃的融資
淨額總額約為人民幣90.2百萬元,涉及62份平均租期為18.9個月的租賃。於該等租賃
中,26份融資淨額約人民幣46.2百萬元的租賃來自新客戶。
於2018年,有關徵收增值稅後的退稅的政府補貼有所減少,乃由於過往年度有關
退稅乃主要來自機器及設備融資租賃,且於2018年,其規模較小。此外,由於於2017
年結清關聯方貸款,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估算來自關聯方的利息收入為零,
較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減少約人民幣0.8百萬元。政府補貼及估算利息收入減少
將對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財政年度的財務表現產生不利影響。
自2018年4月起,中美之間爆發貿易戰,美國對來自中國的多種類別進口加徵關
稅,而中國的回應是對美國產品加徵類似份量的關稅。貿易戰的相關口術言論可能繼
續升溫。貿易戰達致和解的機會仍然渺茫,貿易戰對中國經濟和我們經營的行業可能
造成的長遠影響繼續不明朗。我們認為,貿易戰直接影響中國直接將多種類別商品出
口美國的製造商,繼而將增加彼等的成本,並對彼等的競爭力造成不利影響。因此,
我們認為,貿易戰目前並無對我們的業務及財務狀況造成任何重大或直接影響,乃由
於(i)我們並無從事製造或將商品出口美國;及(ii)於往績記錄期間發生及訂立的汽車融
資租賃的融資淨額總額大部分來自中小企業客戶,且我們獲悉彼等大部分利用租賃汽
車尋求汽車經營租賃業務(例如乘用車車隊營運),而非涉及將商品出口美國的製造業
務。
10. 假設發售價為0.45港元(即發售價範圍0.39港元至0.50港元的中間值),經扣除我
們就股份發售應付的包銷費用及佣金以及估計開支後,我們估計我們將自股份發售收
取的所得款項淨額約為人民幣43.6百萬元。我們擬將股份發售的所得款項淨額用於以
下用途:
• 約95.0%或人民幣41.4百萬元用於擴大融資租賃業務的資本基礎;及
• 餘下約5.0%或人民幣2.2百萬元將用於為營運資金提供資金及作其他一般企
業用途。
有關進一步詳情,請參閱本招股章程「未來計劃及所得款項用途」一節
11. 發售統計數字
股份市值
於2018年
6月30日的
本公司
擁有人應佔
本集團
經審核綜合
有形資產淨值
股份發售
估計所得
款項淨額
於2018年
6月30日的
本公司
擁有人
應佔
本集團
未經審核
備考經調
整綜合有形
資產淨值
於2018年6月30日的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
每股未經審核備考
經調整綜合有形資產淨值
港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港元
根據發售價每股發售股份
0.39港元計算 312,000,000 167,569,236 48,303,184 215,872,420 0.27 0.32
根據發售價每股發售股份
0.50港元計算 400,000,000 167,569,236 65,126,714 232,695,950 0.29 0.35
12. 上市開支
我們承擔的上市開支估計約為人民幣32.0百萬元(假設發售價為每股發售股份
0.45港元(即發售價範圍的中間值))。於2018年6月30日,我們已就股份發售產生上市
開支約人民幣18.4百萬元,其中約人民幣13.9百萬元已於綜合全面收益表中扣除及人民
幣4.5百萬元已計入預付款項,將於股份發售完成後確認為權益扣除項。於股份發售完
成前,我們預期將產生額外上市開支約人民幣13.7百萬元,其中約人民幣5.1百萬元預
期將於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綜合全面收益表中扣除及約人民幣8.5百萬元預期
將直接作為權益扣除項予以確認。上述上市開支乃為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的最佳估
計,僅供參考,實際金額或有別於本次估計。
13. 股息
本公司自其註冊成立起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包括該日)並無宣派或派付股息。
股息派發的建議由董事會全權酌情決定,而於上市後,年度末期股息的宣派將
需獲股東的批准。董事於考慮我們的業務、盈利、財務狀況、現金需求及可用程度、
資本支出及未來發展需求以及其於當時視為相關的其他因素後,可於日後建議派付股
息。宣派及派付股息以及股息的金額,將受我們的章程文件及公司法規限,包括股東
的批准。
在任何特定年度未作分派的任何可供分派溢利將會保留,並於往後年度用作分
派。倘將溢利作為股息分派,有關的溢利部分將不可重新投資於我們的業務。
概不保證我們將能夠於股份發售完成後宣派或分派任何股息,及於最後實際可行
日期,我們並無任何具體的股息政策,亦無預定的派息比率。
7 : GS(14)@2018-12-11 11:04:41

14. 風險:集中於汽車租賃、客戶主要由中小企業及個人組成、政府補貼、自關聯方取得估算利息收入、遞延稅項資產變動、無法有效減輕信貸風險及維持資產質素、匹配金融資產與金融負債的到期情況、無法償還債務、自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出淨額可能影響我們的流動資金、人、依賴我們的聲譽及消費者對我們品牌的認可、風險管理系統、抵押品及╱或擔保的價值或不足以彌補有關應收款項、及時強制執行我們對相關汽車、抵押品或擔保的權利、未經同意的情況下將租賃汽車的所有權轉讓予第三方、未能成功實施未來計劃、防範僱員或第三方的欺詐或其他不當行為、信息技術系統中斷、牽涉因業務經營而引起的法律及其他糾紛、的減值虧損撥備可能不足以彌補未來信貸虧損、國融資租賃業務的法律框架的不確定性、競爭激烈、利率變動、中國經濟變動、匯率波動、能難以對我們或居於中國的董事或高級管理層就中國法院以外法院所取得的判決送達傳票或執行判決
8 : GS(14)@2018-12-11 11:08:29

15. 2009年由大股東家族出資成立,2010年大股東研究,次年找到團隊及集中汽車金融,不斷擴大地域,2014年再擴大團隊,重組上市
9 : GS(14)@2018-12-11 14:46:46

16. 下表載列按有關租賃各自的融資淨額計算,於所示期間發生及訂立的汽車融資租賃的數量、平均租賃期限、融資淨額總額及總
合約收益率範圍: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16年 2017年 2017年 2018年
租約
數目
平均
租期
融資淨額
總額╱(均值)
總合約
收益率的
範圍╱
(均值)(1)
平均貸款
對價值
比率╱
(平均
抵押品
覆蓋率)
租約
數目
平均
租期
融資淨額
總額╱(均值)
總合約
收益率的
範圍╱
(均值)(1)
平均貸款
對價值
比率╱
(平均
抵押品
覆蓋率)
租約
數目
平均
租期
融資淨額
總額╱(均值)
總合約
收益率的
範圍╱
(均值)(1)
平均貸款
對價值
比率╱
(平均
抵押品
覆蓋率)
租約
數目
平均
租期
融資淨額
總額╱(均值)
總合約
收益率的
範圍╱
(均值)(1)
平均貸款
對價值
比率╱
(平均
抵押品
覆蓋率)
(月) 人民幣元 % (月) 人民幣元 % (月) 人民幣元 % (月) 人民幣元 %
所示期間發生及
訂立的各汽車融
資租賃的融資
淨額:
低於或等於人民幣
400,000元 587 21.4 102,789,994 33.9
2.5%-
39.5% 77.3% 426 22.6 68,951,573 28.4
4.5%-
34.9% 80.5% 261 22.6 40,165,100 59.7
4.5%-
34.9% 79.3% 115 22.4 20,165,184 9.7
4.7%-
27.4% 80.8%
(175,111) (16.1%) (147.5%) (161,858) (16.7%) (139.0%) (153,889) (16.9%) (141.3%) (175,349) (14.0%) (141.4%)
超過人民幣
400,000元但低於
或等於人民幣
1,000,000元 103 25.5 64,133,988 20.8
2.0%-
33.7% 88.8% 74 25.7 45,346,469 18.7
5.2%-
34.8% 84.2% 36 26.1 21,014,277 31.2
6.1%-
34.8% 80.1% 21 20.0 13,949,736 6.7
6.0%-
25.3% 88.1%
(622,660) (14.2%) (135.7%) (612,790) (21.1%) (134.3%) (583,730) (22.1%) (140.4%) (664,273) (12.8%) (129.1%)
超過人民幣
1,000,000元但低於
或等於人民幣
2,000,000元 39 25.2 56,130,096 18.6
2.0%-
34.5% 93.0% 20 23.8 28,836,865 11.9
5.0%-
24.6% 83.0% 5 23.8 6,096,000 9.1
12.2%-
18.6% 70.1% 25 28.6 38,875,133 18.6
6.0%-
27.0% 88.6%
(1,439,233) (13.6%) (131.2%) (1,441,893) (15.5%) (144.1%) (1,219,200) (15.5%) (171.0%) (1,555,005) (13.6%) (127.5%)
超過人民幣
2,000,000元 22 27.8 80,728,871 26.7
3.7%-
23.1% 95.0% 34 27.7 99,281,704 41.0
5.0%-
32.0% 97.4% – 不適用 – – 不適用 – 44 14.5 135,780,469 65.0
5.0%-
18.3% 98.8%
(3,669,494) (14.4%) (126.2%) (2,920,050) (21.1%) (119.5%) (–) (不適用) (–) (3,085,920) (10.7%) (115.8%)
總計
751 22.3 303,782,949 100.0
2.0%-
39.5% 80.2% 554 23.1 242,416,611 100.0
4.5%-
34.9% 82.1% 302 23.0 67,275,377 100.0
4.5%-
34.9% 79.3% 205 21.2 208,770,522 100.0
4.7%-
27.4% 85.7%
(404,505) (14.9%) (144.4%) (437,575) (18.4%) (137.4%) (222,766) (18.6%) (141.7%) (1,018,393) (12.0%) (134.1%)
17. 於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各年以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直接融資租賃分別約佔我們汽車融資租賃業務收益的3.4%、1.9%及1.1%。直接融資租
賃項下的汽車主要為不需要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的乘用車。
在直接融資租賃中,我們(作為出租人)將按照客戶(作為承租人)發出的指示根
據融資租賃協議向汽車經銷商購買特定汽車。因此,根據直接融資租賃安排,我們是
汽車購買發票中訂明的買家,還是租賃汽車「車輛登記證書」中訂明的擁有人。我們一
般向客戶提供等於汽車總價值(包括汽車購買價及汽車保險(倘適用))30.0%至100%
的融資,因此,我們的客戶提供的首付介乎汽車總價值的0%至70.0%。我們一般要求
客戶提供等於融資淨額0%至37.2%的保證金。我們然後將汽車出租給客戶供其使用,
作為回報,客戶向我們支付定期租賃付款。定期租賃付款包括融資淨額連同利息。於
租期結束時,租賃汽車的所有權將於支付小額費用後轉移至承租人。
於往績記錄期間,為各個直接融資租賃安排提供的融資淨額介乎約人民幣0.05百
萬元至人民幣1.3百萬元。
18. 於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各年以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售後回租分別約佔我們汽車融資租賃業務收益的96.6%、98.1%及98.9%。售後回租項
下的汽車通常為(i)商用車,如載貨車、穿梭巴士、旅遊巴士、半掛牽引車、水泥攪拌
車及工程自卸車;及(ii)需要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的乘用車。
根據中國有關法律及法規,從事道路貨運╱客運業務的汽車擁有人須向有關道
路運輸部門申請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申請有關許可證須滿足若干條件,如擁有符合
其業務營運需求的合格汽車、符合有關法規訂明要求的駕駛人及完善的安全管理系
統。由於本集團無意從事道路貨運╱客運業務,我們沒有計劃申請道路運輸經營許可
證。因此,為確保我們出租的商用或乘用車可由客戶用於從事其物流業務,該等需要
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的汽車以(i)運輸公司;或(ii)持有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的客戶的名
義登記。在此情況下,運輸公司或我們的客戶(而非我們)將列作汽車購買發票中的買
家及租賃汽車「機動車登記證書」中的擁有人。
在一般售後回租中,我們(作為出租人)根據融資租賃協議按客戶(作為承租人)
作出的指示向汽車經銷商支付特定汽車的購買價。鑒於上述有關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
的中國法律規定,我們未必為「機動車登記證書」上顯示的租賃汽車的登記擁有人。於
該等情況下,我們將根據售後回租與租賃汽車的承租人訂立一項擁有權轉讓協議,以
將租賃汽車的所有權利轉移至我們。此外,我們亦將與客戶及運輸公司訂立協議,據
此,(其中包括)運輸公司及我們的客戶確認,我們擁有租賃汽車的所有權利。根據中
國法律顧問的意見,我們並非租賃汽車的登記擁有人並不影響我們對租賃汽車的所有
權,因為我們於租賃汽車的權利乃根據擁有權轉讓協議及與客戶及運輸公司的協議確
認。作為我們風險管理程序的一部分及除本節「運作流程-階段三:磋商及簽署」一
段所載的少數情況外,我們亦將要求客戶將租賃汽車抵押給我們並安排在中國有關部
門對租賃汽車抵押至我們進行登記。
於少數情況下,客戶(作為承租人)將其二手車出售予我們(作為出租人)以取得
融資,我們其後將有關汽車出租予客戶。在此情況下,我們透過貼現租賃汽車的價值
(透過獨立估值或比較二手市場上的汽車型號釐定)向客戶提供融資。然而,由於我們
認為釐定二手車的價值相關的風險可能影響我們於該等融資租賃的盈利能力,我們並
無鼓勵與二手車訂立融資租賃,僅將考慮根據我們的內部政策應先前或現有客戶要求
訂立有關融資租賃。
於售後回租中,我們一般向客戶提供等於汽車總價值(包括汽車購買價及汽車保
險(倘適用))23.0%至100%的融資,因此,我們的客戶提供的首付介乎汽車總價值的
0%至77.0%。我們一般要求客戶提供等於融資淨額0%至54.0%的保證金。定期租賃付
款包括融資淨額連同利息。於租期結束時,租賃汽車的所有權利將於支付小額費用後
轉移至承租人,及租賃汽車抵押將解除。
於往績記錄期間,為各個售後回租提供的融資淨額介乎約人民幣0.03百萬元至人
民幣12.3百萬元。
直接融資租賃與一般售後回租的差異概述如下:
租賃汽車的
所有權利
「車輛登記證書」
上所載的租賃
汽車擁有人
是否要求道路
運輸經營許可證
向我們
抵押租賃汽車
直接融資租賃 本公司 本公司 並無要求 不適用
售後回租(一般) 本公司 承租人╱運輸公司
(持有道路運輸經營
許可證)
要求 要求
19. 自2017年9月起,我們就國際知名品牌豪華汽車向汽車經銷商提供存貨融資租賃
以令客戶基礎多樣化。於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
月,我們的存貨融資租賃收益分別佔售後回租汽車融資租賃業務收益的約1.7%及9.3%
以及分別佔汽車融資租賃業務收益的約1.7%及9.2%。我們將與承租人(即汽車經銷商)
訂立擁有權轉讓協議以將租賃汽車的所有權利轉移至我們。作為我們提供存貨融資租
賃的條件之一,承租人應將租賃汽車有關的若干原始海關合規證書交予我們保管(如
租賃汽車的進口檢驗卡),倘無該證書,租賃汽車既不可上牌照亦不可轉讓。此外,
我們亦將保管租賃汽車的鑰匙及購買發票作為風險管理程序的一部分。於往績記錄期
間,與汽車經銷商訂立的租賃的融資淨額介乎人民幣1.4百萬元至人民幣12.3百萬元,
佔汽車總價值(即從製造商購買汽車的價格)的約49.9%至100%。
20. 融資租賃應收款項的到期情況
於12月31日 於2018年
2016年 2017年 6月30日
人民幣元 % 人民幣元 % 人民幣元 %
融資租賃應收款項總額
一年內到期 230,804,228 69.4 206,326,461 70.7 224,395,987 67.4
一年至三年 101,972,594 30.6 85,312,926 29.3 108,737,166 32.6
總計 332,776,822 100.0 291,639,387 100.0 333,133,153 100.0
最低租賃付款的現值
一年內到期 204,694,580 71.2 186,695,547 72.7 202,152,427 68.8
一年至三年 82,922,506 28.8 70,053,071 27.3 91,490,446 31.2
總計 287,617,086 100.0 256,748,618 100.0 293,642,873 100.0
21. 對於直接融資租賃,我們一般為客戶提供等於汽車總價值(包括汽車購買
價及汽車保險(倘適用))30.0%至100.0%的融資。對於售後回租,我們一般為客
戶提供等於汽車總價值(包括汽車購買價及汽車保險(倘適用))23.0%至100%的
融資。各融資租賃的融資淨額由我們與客戶參考汽車原購買價、汽車在二手市場
的流通性及現行價格後協定。客戶亦將向我們支付一筆保證金,作為彼等保證履
行汽車融資租賃項下責任的保證金。
根據直接融資租賃,我們是「機動車登記證書」上租賃汽車的登記擁有人。
根據一般售後回租,鑒於上述有關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的中國法律規定,租賃汽
車一般將以持有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的運輸公司或承租人的名義登記。於該等情
況下,我們將與租賃汽車的承租人訂立所有權轉移協議,以將租賃汽車的所有權
利轉移予我們。此外,我們亦將與客戶及運輸公司訂立協議,據此,(其中包括)
運輸公司及客戶確認,我們擁有租賃汽車的所有權利。作為風險管理程序的一部
分及除少數情況外,我們亦將要求客戶對租賃汽車抵押至我們安排登記。
根據我們融資租賃協議的條款,倘任何客戶拖欠向我們支付其租賃款項,
我們有權立即單方面處置有關租賃汽車。除客戶須支付的保證金外,視乎我們客
戶的風險水平,我們亦可要求承租人及第三方提供額外抵押品或擔保,以使我們
可以更好地抵禦信貸風險。該等額外抵押品或擔保包括:(i)承租人法定代表、主
要利益相關者或家庭成員(倘適用)的共同及個別擔保;及(ii)承租人擁有的不動
產或汽車抵押。融資租賃協議起草時,根據融資淨額,融資租賃協議下代表租
賃汽車價值加上額外抵押品(如有)的抵押品及保證金金額,我們於往績記錄期
間訂立的融資租賃的抵押品覆蓋率,乃按抵押品除以融資淨額計算,一般介乎
100%至439.1%之間。於往績記錄期間,我們發生及訂立的抵押品覆蓋率為100%
的汽車融資租賃數目僅佔我們發生及訂立的融資租賃總數的一小部分。
我們的融資租賃應收款項主要由租賃汽車以及來自客戶的保證金作抵押。
董事認為,由於大部分租賃汽車在業內廣泛用於道路貨運╱客運業務或運送旅
客等各個用途,倘客戶拖欠付款,我們在市場將之出售不應有重大困難。就我們
管理所面臨的潛在風險(即有關融資租賃的抵押品的價值可能低於未收回應收款
項的價值)的措施而言,作為我們風險管理政策的一部分,在融資租賃發生前,
我們將通過公開可得資料(如提供二手汽車銷售及交易的網站)對租賃車輛在二
手市場上的價值進行調查,以評估租賃車輛在建議租賃期內不同階段及建議租賃
期結束時的殘值,之後我們將釐定租賃期、融資淨額及就有關租賃須從潛在客戶
取得的抵押品金額(包括保證金金額及租賃汽車價值)。因此,根據上述評估,
預期抵押品的現有價值足以補足租賃期內任何時間點融資租賃的未收回租賃應收
款項,及在整個租賃期內的任何時間點汽車殘值折舊的步伐將類似於或低於未收
回租賃應收款項金額的減少步伐。
於2016年2月,我們擴大業務範圍,增加有關融資租賃業務的保理業務。憑藉經
擴大的業務範圍,我們可從事與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相關的保理業務。於2017年6月,我
們與一名獨立第三方訂立一項有關汽車融資租賃的保理協議,據此,獨立第三方向我
們保理及我們已同意以人民幣20.3百萬元為代價,購買119份汽車融資租賃協議組合項
下的融資租賃應收款項資產,該等協議剩餘不超過七次分期付款,須於2017年年底悉
數償還,總價值約為人民幣20.6百萬元。根據保理協議,該獨立第三方應以相關融資
租賃的未償還結餘金額購回任何違約融資租賃。於2017年12月31日,保理協議完成且
並無未收回的應收客戶保理款項。
22. 於往績記錄期間前,我們與若干企業客戶訂立機器及設備融資租賃協議。鑒於我
們於汽車融資租賃市場發覺的增長潛力,我們已戰略性地分配更多資源發展汽車融資
租賃業務。於往績記錄期間,除就租用電梯與信友訂立的機器融資租賃協議(於2020
年前屆滿)外,我們並無訂立任何新機器及設備融資租賃協議,儘管我們繼續根據往
績記錄期間前與信友訂立的機器及設備融資租賃協議收取租賃應收款項。於截至2016
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各年以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機器及設備融資租
賃所得收益分別約佔總收益的9.5%、3.0%及1.2%。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除有關與信
友租賃電梯的融資租賃協議外,所有機器及設備融資租賃已完成。有關與信友訂立的
融資租賃的進一步資料,請參閱本招股章程「關連交易」一節。
在於往績記錄期間產生收益的機器及設備融資租賃中,各融資租賃的期限通常為
三年及貸款金額介乎約人民幣8.3百萬元至約人民幣350.0百萬元。租賃項下的機器及設
備主要為大型機器,包括施工設備、焚燒爐、供水系統、大型電纜、電梯及鑽孔機。
我們亦通過向客戶提供融資建議收取安排費。
總體而言,機器及設備融資租賃的業務模式與上文「汽車融資租賃」一段載列的
汽車直接融資租賃的業務模式類似。然而,由於機器及設備融資租賃項下涉及的交易
金額巨大,及為維持現金流量的靈活性,我們已與銀行訂立保理協議,據此,我們就
機器及設備融資租賃項目向銀行保理及銀行以現金自我們購買租賃應收款項。該等保
理協議一般「附有追索權」,即指我們須向銀行提供在若干情況下(包括但不限於客戶
拖欠支付租賃款項)按要求無條件購回租賃應收款項的擔保。於往績記錄期間,我們
的機器及設備融資租賃(與信友訂立的融資租賃除外)的融資租賃應收款項約人民幣
36.4百萬元已向銀行保理以換取附追索權的現金,以幫助維持現金流量的靈活性。向
銀行保理融資租賃應收款項並不會為我們產生收益。
23.資產質素資料
以下分別為於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以及2018年6月30日的融資租賃應收款項
的信貸質素分析。倘融資租賃應收款項的分期償還款項逾期,則融資租賃應收款項的
全部未收回餘額分類為逾期。
於12月31日 於2018年
2016年 2017年 6月30日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未逾期應收款項 194,759,533 232,864,509 274,995,223
國際會計準則第39號項下的無個別
呆賬撥備的逾期應收款項 71,164,238 20,172,902 –
國際會計準則第39號項下的有個別
呆賬撥備的逾期應收款項 21,693,315 3,711,207 –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項下的虧損
撥備的逾期應收款項 – – 18,647,650
總計 287,617,086 256,748,618 293,642,873
減:國際會計準則第39號項下的
呆賬撥備(個別) (6,335,386) (1,034,488) –
國際會計準則第39號項下的
呆賬撥備(合共) (7,068,821) (3,474,383) –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項下的
融資租賃應收款項虧損撥備 – – (4,390,376)
總計 274,212,879 252,239,747 289,252,497
24. 下文為根據逾期日期,分別對於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以及2018年6月30日已
逾期但未個別減值的融資租賃應收款項進行的賬齡分析。
於12月31日 於2018年
2016年 2017年 6月30日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一個月內 27,711,891 5,546,237 2,293,144
一至三個月 21,050,241 4,647,867 7,029,078
三個月至一年 19,374,014 9,913,950 3,745,586
超過一年 3,028,092 64,848 5,579,842
總計 71,164,238 20,172,902 18,647,650
25. (A) 根據國際會計準則第39號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兩個年度的撥備變動
個別減值 整體減值 總計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於2016年1月1日 (3,720,760) (4,169,282) (7,890,042)
年內撥備 (2,614,626) (2,899,539) (5,514,165)
於2016年12月31日 (6,335,386) (7,068,821) (13,404,207)
年內(撥備)撥回 (2,486,029) 3,594,438 1,108,409
於轉讓有關融資租賃應收款項後
對銷 4,913,346 – 4,913,346
撇銷 2,873,581 – 2,873,581
於2017年12月31日 (1,034,488) (3,474,383) (4,508,871)
26. (B) 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撥備變動
第1階段 第2階段 第3階段
12個月的
預期信貸虧損
生命週期的
預期信貸虧損
(無信貸減值)
生命週期的
預期信貸虧損
(有信貸減值) 總計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於2018年1月1日 4,508,871
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
產生的影響(附註) 789,577
於2018年1月1日 5,298,448
下列虧損撥備變動:
-轉讓至第1階段 356,220 (297,020) (59,200) –
-轉讓至第2階段 (26,256) 221,718 (195,462) –
-轉讓至第3階段 (527) (140,587) 141,114 –
-於損益(計入)扣除 (725,584) 504,140 (686,628) 908,072
於2018年6月30日 4,390,376
27. (C) 融資租賃應收款項的加權平均預期信貸虧損率
於2018年6月30日
第1階段 第2階段 第3階段 總計
12個月
預期信貸
虧損的
整體撥備
生命週期的
預期信貸
虧損(無信貸
減值)的
整體撥備
生命週期的
預期信貸
虧損(有信貸
減值)的
個別撥備
賬面值總額(人民幣元) 274,995,223 9,322,222 9,325,428 293,642,873
加權平均預期信貸虧損率 0.18% 11.24% 30.39% 1.49%
預期信貸虧損總額
(人民幣元) 508,539 1,047,483 2,834,354 4,390,376
包括:
12個月預期信貸虧損
(人民幣元) 508,539 – – 508,539
生命週期的預期信貸虧損
(人民幣元) – 1,047,483 2,834,354 3,881,837
508,539 1,047,483 2,834,354 4,390,376
28. 下表載列於所示日期我們的融資租賃應收款項、逾期融資租賃應收款項金額及相
應逾期率、減值虧損撥備金額及相應覆蓋率:
於12月31日 於2018年
2016年 2017年 6月30日
人民幣元,百分比除外
融資租賃應收款項(撥備前) 287,617,086 256,748,618 293,642,873
融資租賃應收款項減值虧損撥備 (13,404,207) (4,508,871) (4,390,376)
融資租賃應收款項撥備覆蓋率(1) 4.66% 1.76% 1.50%
整體逾期融資租賃應收款項(2) 92,857,552 23,884,109 18,647,649
逾期30日以上融資租賃應收款項(3) 65,068,187 17,490,002 16,354,505
逾期90日以上融資租賃應收款項(4) 44,017,947 12,842,135 9,325,428
逾期180日以上融資租賃應收款項(5) 28,143,657 7,933,872 8,082,491
整體逾期比率(6) 32.29% 9.30% 6.35%
30日以上逾期率(7) 22.62% 6.81% 5.57%
違約率(8) 15.30% 5.00% 3.18%
180日以上逾期率(9) 9.79% 3.09% 2.75%
整體逾期覆蓋率(10) 14.44% 18.88% 23.54%
逾期30日以上覆蓋率(11) 20.60% 25.78% 26.70%
逾期90日以上覆蓋率(12) 30.45% 35.11% 46.82%
逾期180日以上覆蓋率(13) 47.63% 56.83% 54.03%
29.於往績記錄期間,除與信友就租賃電梯訂立的機器融資租賃協議(於2020年前
到期)外,我們並無訂立任何機器及設備融資租賃協議,因為我們將更多資源分配至
汽車融資租賃業務。就汽車融資租賃的內部定價政策而言,我們定期審閱內部定價政
策並釐定融資租賃不同類型汽車的最低可接受回報水平(業務營運部門應於與客戶協
商汽車融資租賃的條款時採納)。於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各年以及截
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訂立的新汽車融資租賃的平均內部回報率分別為約22.7%、
20.1%及19.1%,高於本集團同期汽車融資租賃的計息負債平均成本約10.9%、11.4%及
13.9%。影響平均內部回報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汽車融資租賃的年利率及相應租期。汽
車融資租賃的年利率越高且相應租期越短,該項汽車融資租賃的平均內部回報率則越
高。於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各年以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我
們融資租賃的加權平均實際利率分別約為21.5%、19.5%及18.6%。根據行業報告,於
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各年以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新
的汽車融資租賃的平均租期分別為約22.3個月、23.1個月及21.2個月,在中國汽車融資
租賃公司的汽車融資租賃的租期範圍內(即一至三年)。
於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各年以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我們的汽車融資租賃應收款項年度回報率分別為約18.5%、18.2%及18.7%。於扣除上
述計息負債平均成本之後,本集團於同期的汽車融資租賃淨息差分別為約7.6%、6.8%
及4.8%。我們於往績記錄期間的淨息差縮小乃由於我們於該期間的計息負債平均成本
率增加,而我們的年回報率保持穩定。2018年平均成本率上升乃由於(i)2018年提取的
票面利率介乎每年5.7%至9.0%(與於2017年提取的借款的票面利率相若)的新增借款
於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所產生的利息開支增加;及(ii)計算成本率的計息負債
的平均結餘因計息負債的期初結餘減少(由於於2017年年底前償還於2016年及2017年
提取的借款)而有所減少所致。
30. 下表載列於往績記錄期間按有關客戶類型劃分的汽車融資租賃所產生的融資租賃
收入總額: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16年 2017年 2017年 2018年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未經審核)
客戶類型
中小企業 21,299,047 26,877,875 14,422,626 18,546,913
個人 18,589,164 20,961,693 10,563,704 6,392,512
39,888,211 47,839,568 24,986,330 24,939,425
機器融資租賃
-中小企業 4,209,998 1,502,849 1,211,282 296,295
保理收入
-中小企業 – 318,622 34,956 –
44,098,209 49,661,039 26,232,568 25,235,720
31. 下表載列於所示期間發生及訂立的汽車融資租賃詳情: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截至2018年6月30日
2016年 2017年 止六個月
客戶
數目 融資淨額
融資租賃
收入
客戶
數目 融資淨額
融資租賃
收入
客戶
數目 融資淨額
融資租賃
收入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人民幣元
客戶類型
中小企業 90 185,431,064 12,881,212 100 174,593,024 6,604,185 62 194,871,374 5,628,206
個人 491 118,351,885 9,281,962 317 67,823,587 5,878,545 61 13,899,148 514,177
581 303,782,949 22,163,174 417 242,416,611 12,482,730 123 208,770,522 6,142,383
32. 下表載列於所示日期按來源劃分的本集團對外融資的金額及百分比:
於12月31日 於2018年
2016年 2017年 6月30日
人民幣元 % 人民幣元 % 人民幣元 %
銀行及其他借款
銀行借款 29,875,459 32.4 15,048,429 43.2 24,439,480 26.6
其他借款
-有抵押及無擔保 21,453,541 23.2 14,818,680 42.5 67,446,232 73.3
-無抵押及無擔保 14,720,000 16.0 – – – –
36,173,541 39.2 14,818,680 42.5 67,446,232 73.3
應付關聯方款項 26,134,179 28.4 4,961,998 14.3 58,606 0.1
總計 92,183,179 100.0 34,829,107 100.0 91,944,318 100.0
33. 於往績記錄期間,我們透過銀行、融資公司及互聯網金融服務平台取得多元化資
金來源,以取得靈活性及降低融資成本以滿足客戶的融資需求及於出現機遇時擴大融
資租賃組合。
於往績記錄期間,我們的借款主要包括營運業務的計息銀行貸款。我們已與國
家商業銀行建立牢固的業務關係。銀行借款通常由若干租賃應收款項或其他機構的擔
保作抵押,據此,我們向該等機構抵押我們的租賃應收款項。於2016年及2017年12
月31日以及2018年6月30日,我們的銀行借款分別佔按來源劃分的本集團對外融資的
32.4%、43.2%及26.6%。於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各年以及截至2018年6
月30日止六個月,我們就銀行借款分別產生利息開支約人民幣1.3百萬元、人民幣1.2百
萬元及人民幣0.4百萬元。有關計息銀行借款的更多詳情,請參閱本招股章程「財務資
料」一節「銀行及其他借款」一段。
由於我們融資租賃業務的資本密集性,我們亦尋求其他資金來源以確保資金的可
持續性。除銀行外,我們已與其他融資公司(如獨立保理公司、小型貸款融資公司及
獨立資產管理公司)建立關係。於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以及2018年6月30日,從上
述融資公司取得的借款餘額分別為人民幣8.5百萬元、人民幣14.8百萬元及人民幣67.4
百萬元。
我們亦從三家中國互聯網金融服務平台(均為獨立第三方)取得貸款。於2016年
12月31日,從互聯網金融服務平台取得的借款餘額約為人民幣21.5百萬元。於2017年
12月31日,該等貸款已悉數償還。
於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以及2018年6月30日,我們的其他借款分別佔本集團
按來源劃分的對外融資的39.2%、42.5%及73.3%。於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
年度各年以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我們的其他借款產生利息開支分別約為人
民幣4.9百萬元、人民幣4.1百萬元及人民幣3.9百萬元。有關我們自其他金融機構取得
借款的進一步詳情,請參閱本招股章程「財務資料」一節「銀行及其他借款」一段。
於2018年6月30日,我們持有自第三方銀行或金融機構獲得的人民幣10百萬元的
未動用信貸融資。
於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我們亦與基金經理(為獨立第三方,代表一家基
金)訂立融資協議,據此該基金向我們墊付合共人民幣28.6百萬元,作為按附有追索
權基準向其轉讓融資租賃應收款項(「相關應收款項」)約人民幣34.3百萬元的代價。該
基金的主要資產即上述相關應收款項,該等款項於收取時將用作向基金投資者提供指
定回報。由投資者貢獻的基金規模為人民幣29百萬元,該項投資介乎三個月至兩年。
該基金的最低投資額為人民幣1百萬元。信友及本公司各已投入人民幣1百萬元予該基
金。基金經理為一家於2015年在中國註冊成立的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600百萬元,
其已向中國基金業協會登記為私募投資基金經理。根據融資協議,本公司負責代表基
金監管收回相關應收款項。考慮到迄今為止收取的相關應收款項幾近補足投資者支付
的投資本金加上彼等迄今為止的指定回報,我們已與基金經理作出若干安排,向投資
者償還有關款項並於2018年8月終止融資安排,及未收悉相關應收款項已轉回至我們。
我們相信,終止融資安排將改善我們未來的現金流量並解除我們日後於基金投資者剩
餘投資期限內向彼等支付指定回報的義務,從而減低融資成本。
34. 於往績記錄期間,我們自(i)周尊忠先生(周大爲先生的父親);(ii)周安女士;(iii)
周大爲先生;以及(iv)信友取得墊款。所有墊款為無抵押、免息及按要求償還。於2016
年及2017年12月31日以及2018年6月30日,應付彼等的未付款項總額分別約為人民幣
26.1百萬元、人民幣5.0百萬元及人民幣0.1百萬元。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上述應付關
聯方的款項已悉數償還。
35.14. 僱員
於2018年6月30日,我們共有78名全職僱員。下表載列於2018年6月30日按部門劃
分的全職僱員明細:
部門 僱員人數
行政總裁辦公室 6
業務營運部門 39
信貸評估部門 3
資產管理部門 5
法律部門 6
財務部門 10
信息技術部門 2
人力資源部門 4
營銷部門 3
總計 78
下表載列於2018年6月30日按省╱市劃分的全職僱員明細:
省╱市 僱員人數
上海市及江蘇省 48
貴州省 6
山東省 4
江西省 1
其他 19
總計 78
10 : GS(14)@2018-12-11 14:48:56

36.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
自2018年1月1日起至最後實際
可行日期止期間
客戶違約期間(天) 相關風險強制措施
未啟動風險強制
措施的融資租賃
事項數量
有關租賃項下
未收回租賃應收
款項合共金額
未啟動風險強制
措施的融資租賃
事項數量
有關租賃項下
未收回租賃應收
款項合共金額
未啟動風險強制
措施的融資租賃
事項數量
有關租賃項下
未收回租賃應收
款項合共金額
(約人民幣元) (約人民幣元) (約人民幣元)
(附註1) (附註1) (附註1)
1至60天 電話諮詢及出具要求函 - - - - - -
61至90天 收回租賃汽車 80(附註2) 32,430,795 6(附註3) 6,800,713 29(附註4) 5,508,531
90天以上 提起訴訟 164(附註5) 49,902,359 275(附註6) 100,930,044 98(附註7) 24,635,150
附註:
1. 該數據指(i)(倘有關融資租賃已根據資產轉讓協議轉讓)根據資產轉讓協議出售的有關融資租賃的逾期融資租賃應收款項金額;及(ii)(倘屬其他情
況)年初融資租賃項下未收回融資租賃應收款項金額之和
37. 8. 下表載列根據上述附註所示資產轉讓協議轉讓的逾期融資租賃應收款項金額與根據資產轉讓協議轉讓的逾期融資租賃應收款項總額(為約人民幣
34.6百萬元)之間的差額對賬:
根據上述附註所載資產轉讓協議轉讓
的融資租賃
(調整)
(附註a)
經計及調整後根據資產轉讓協議實際轉讓
的融資租賃
類別 融資租賃事項數量
逾期融資租賃
應收款項總額 融資租賃事項數量
逾期融資租賃
應收款項總額 融資租賃事項數量
逾期融資租賃
應收款項總額
(約人民幣百萬元) (約人民幣百萬元) (約人民幣百萬元)
2016年期間違約61至90天 75 27.2 (67)(附註b) (21.3) 8 5.9
2016年期間違約90天以上 82 28.5 (80)(附註c) (28.0) 2 0.5
2017年期間違約61至90天 1 0.2 (1)(附註d) (0.2) – –
2017年期間違約90天以上 81 28.2 – – 81 28.2
小計 239 84.1 (148) (49.5) 91 34.6
其他(附註e) 3 0
總計 94 34.6
11 : GS(14)@2018-12-11 15:33:53

38. 周卉:26
39. 劉仲緯:1580、8513
40. 莫羅江:1103
41. 盧啟東:1788、665、8407、290
42. 黃慧嫻:1085、1298、852
12 : GS(14)@2018-12-11 15:39:52

43. 德勤
44. 2017年盈利增2.35倍,至670萬,2018年盈利降1成,至310萬,重債
13 : GS(14)@2019-03-07 03:10:17

本公司董事(「董 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股 東」)及 潛 在 投 資 者,
根據對本集團截至2018年12月31日 止 年 度 之 未 經 審 核 綜 合 管 理 賬 目 之 審 閱,本
集團預期就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錄得除稅前溢利較截至2017年12月31日
止年度減少約90%。
截 至2018年12月31日 止 年 度 之 除 稅 前 溢 利 之 大 幅 減 少 主 要 歸 因 於 以 下 因 素:
(i) 本公司確認於2018年內之其他收入較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減少逾人
民 幣6百 萬 元,主 要 由 於(a)本集團有關徵收增值稅後之退稅之政府補貼減
少;及(b)本 集 團 關 聯 方 之 貸 款 結 算 導 致 來 自 關 聯 方 之 估 算 利 息 收 入 減 少。
誠如本公司日期為2018年11月30日 之 招 股 章 程 所 闡 述,徵 稅 後 之 退 稅 主 要
來 自 機 器 及 設 備 融 資 租 賃,而 本 集 團 於2018年就此方面業務之規模較過往
年 度 縮 小 導 致 政 府 補 貼 減 少;及
(ii) 匯兌差額虧損淨額約為人民幣1.0百 萬 元,主 要 產 生 自 港 元 兌 人 民 幣 之 匯
率 波 動,而 截 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匯兌差額收益淨額約為人民幣1.5
百 萬 元。
本公司仍在落實本集團截至2018年12月31日 止 年 度 之 經 審 核 綜 合 業 績。本 公 告
所載資料乃根據董事會對本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最近期未經審核
綜合管理賬目(可 予 調 整 及 有 待 落 實 且 未 經 本 公 司 核 數 師 審 閱 及 審 核)之初步
評 估 而 編 製。有 關 本 集 團 表 現 之 詳 情,股 東 及 潛 在 投 資 者 應 參 閱 預 期 將 於2019
年3月底刊發之本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 止 年 度 之 年 度 業 績 公 告。

14 : GS(14)@2019-04-07 12:43:59

維持700萬,輕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118

K2 F&B Holdings Limited (2108,前稱 K2 Capital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亦稱 Fu Chan F&B Group Pte. Ltd.)專區

1 : GS(14)@2018-09-14 00:10:39

https://www.jobstreet.com.sg/en/ ... f-n-b-group-pte-ltd
Company overview
We are one of leading food-centre chair companies,renowned for its quality food at value pricing and continuos efforts in satisfying the need of our customer.

To enhance the dining experience for customers by providing them with utmost comfort and a warm ambience when they can enjoy quality meals and service.
Belonging,Treat all employees equally with respect and promote team spirit.
Working as a team,formation of various work groups to encourage team work.
2 : GS(14)@2018-09-14 00:11:37

http://www.hkexnews.hk/APP/SEHK/ ... ls-2018091201_c.htm
招股書
3 : GS(14)@2019-02-25 04:13:00

1. 我 們 為 新 加 坡 餐 飲 集 團,在 擁 有 及 營 運 新 加 坡 美 食 中 心 及 美 食 街 方 面 擁 有 超 過15
年 經 驗。目 前,我 們 的 業 務 分 為(1)餐 飲 零 售 業 務 及(2)店 舖 管 理 及 租 賃 業 務。
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我 們 在 店 舖 管 理 及 租 賃 業 務 旗 下 經 營 及 管 理 共13間 食 肆,
即(i)12間美食中心(包括九間無冷氣美食中心及三間冷氣美食中心);及(ii)一條美食街。
我 們 的 美 食 街 由 本 集 團 向 一 名 獨 立 第 三 方 租 用 並 包 括 四 個 餐 飲 小 食 亭,其 中 三 個 由 我
們 在 餐 飲 零 售 業 務 旗 下 經 營。
美 食 中 心 是 由 個 別 室 內 食 品 及╱或 飲 品 檔 位 組 成 的 無 冷 氣 或 有 冷 氣 食 肆,具 有 室
內 及╱或 室 外 用 餐 區,提 供 價 錢 相 宜 的 食 物 選 擇。與 小 販 中 心 不 同,美 食 中 心 較 常 指
新加坡的咖啡店或餐室,通常為私人管理。美食中心為新加坡用餐文化的標誌性代表,
常 見 於 住 宅 和 工 業 區。美 食 街 是 由 個 別 餐 飲 檔 位 或 小 食 亭 組 成 的 戶 外 食 肆,只 設 有 戶
外 用 餐 區 且 並 非 小 販 中 心。
2. 本 集 團 於 溢 利 率 相 對 低 的 行 業 營 運。截 至2015年、2016年 及2017年12月31日 止 年 度
及 截 至2017年 及2018年10月31日 止 十 個 月 純 利 率 分 別 僅 約 為10.1%、17.0%、12.5%、
12.4%及9.6%。我 們 估 計 純 利 將 減 少 至 截 至2018年12月31日 止 年 度 不 少 於 約3.8百 萬 新
加 坡 元。
3. 下 表 載 列 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我 們 各 業 務 分 部 的 溢 利:
截 至12月31日 止 年 度 截 至10月31日 止 十 個 月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7年 2018年
千 新 加 坡 元 千 新 加 坡 元 千 新 加 坡 元 千 新 加 坡 元 千 新 加 坡 元
餐 飲 零 售 業 務 4,704 4,848 4,912 4,027 2,127
店 舖 管 理 及 租 賃 業 務 1,571 4,027 4,116 3,724 5,474
未 分 配 (2,177) (2,494) (2,927) (2,828) (3,619)
4,098 6,381 6,101 4,923 3,982
截 至2018年10月31日 止 十 個 月,儘 管 我 們 的 收 益 主 要 產 生 自 餐 飲 零 售 業 務,我 們
的 溢 利 乃 主 要 產 生 自 店 舖 管 理 及 租 賃 業 務。有 關 分 部 資 料 詳 情,請 參 閱 本 招 股 章 程 附
錄 一 會 計 師 報 告 附 註6。
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 及 品 牌 主 要 用 作 我 們 在 餐 飲 零 售 業 務 旗 下 經 營 的 餐 飲
檔 位,我 們 並 無 涉 及 店 舖 管 理 及 租 賃 業 務 旗 下 美 食 中 心 及 美 食 街 的 、 及 品 牌 的
任 何 品 牌 或 廣 告 策 略。
4. 本集團擁有大量投資物業。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本集團擁有九個物業。於2015年、
2016年 及2017年12月31日 及2018年10月31日,本 集 團 投 資 物 業 分 別 包 括 七 間、七 間、八
間 及 八 間 美 食 中 心 及 樓 宇 用 作 租 金 收 入 產 生 用 途。截 至2017年12月31日 止 三 個 年 度 及
截 至2017年 及2018年10月31日 止 十 個 月,我 們 投 資 物 業 的 公 平 值 收 益 分 別 約 為1.3百 萬
新 加 坡 元、2.3百 萬 新 加 坡 元、0.6百 萬 新 加 坡 元、零 及2.1百 萬 新 加 坡 元。我 們 需 要 重 新
評 估 我 們 持 有 的 投 資 物 業 的 公 平 值。因 此,任 何 該 等 投 資 物 業 的 公 平 值 變 動 所 產 生 的
收 益 或 虧 損 將 影 響 我 們 於 其 產 生 期 間 的 經 營 業 績,而 財 務 影 響 可 能 重 大。概 不 保 證 我
們 未 來 能 夠 確 認 投 資 物 業 的 可 比 較 公 平 值 收 益,而 我 們 亦 可 能 確 認 公 平 值 虧 損,將 影
響 我 們 未 來 期 間 的 經 營 業 績。
5. 在 餐 飲 零 售 業 務 旗 下,我 們 於 我 們 經 營 及 管 理 的 美 食 中 心 及 美 食 街 以 及 第 三 方 經
營 及 管 理 的 美 食 中 心 內 經 營 飲 品 檔 位 及 食 品 檔 位,售 賣 雜 菜 飯、煮 炒、燒 臘 及 雞 飯 等
食 物。
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我 們 在 餐 飲 零 售 業 務 旗 下 經 營 共45個 餐 飲 檔 位,其 中 部 分
為 每 日24小 時 營 業。該 等 餐 飲 檔 位 之 中29個 位 於 我 們 擁 有╱租 用 的 美 食 中 心 及 租 用 的
美 食 街,由 我 們 以 、 或 品 牌 經 營 及 管 理。該29個 餐 飲 檔 位 之 中,九 個 於 自 有 物
業及20個於租賃物業營運。餘下16個食品檔位乃租自及位於獨立第三方管理的美食中心。
6. 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我們於28個美食中心及一條美食街經營45個食品及飲品檔位,
按 物 業 類 別 劃 分 的 餐 飲 零 售 業 務 旗 下 的 食 品 及 飲 品 檔 位 明 細 載 列 如 下。
本 集 團 經 營
的 食 品 及
飲 品 檔 位
數 目
於 自 有 物 業 9
於 租 賃 物 業 20
於 獨 立 第 三 方 管 理 的 美 食 中 心 16
總 計 45
7. 店 舖 管 理 及 租 賃 業 務
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本 集 團 擁 有 九 個 物 業 及 租 用 八 個 物 業。13間 由 我 們 在 店 舖
管理及租賃業務旗下管理的食肆(12間美食中心及一條美食街)之中,七間由本集團租用,
五 間 由 本 集 團 擁 有,一 間 由 我 們 代 一 名 第 三 方 美 食 中 心 擁 有 人 管 理。此 外,我 們 委 聘
一 名 第 三 方 營 運 商 代 我 們 管 理 我 們 租 用 的 其 中 一 間 美 食 中 心,而 我 們 亦 出 租 三 項 物 業
予 多 名 獨 立 第 三 方。我 們 的 美 食 中 心 及 美 食 街 以 固 定 租 金 模 式 或 銷 售 總 額 模 式 經 營 及
管 理。13間 食 肆(12間 美 食 中 心 及 一 條 美 食 街)中,九 間 以 固 定 租 金 模 式 及 四 間 以 銷 售
總 額 模 式 經 營 及 管 理。
我 們 的 美 食 中 心 各 包 括 五 至12個 檔 位,而 我 們 的 美 食 街 包 括 四 個 餐 飲 小 食 亭,當
中 三 個 由 我 們 在 餐 飲 零 售 業 務 旗 下 經 營。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我 們 經 營 及 管 理 的13
間 食 肆(12間 美 食 中 心 及 一 條 美 食 街)內 共 有105個 檔 位,當 中29個 由 我 們 在 餐 飲 零 售 業
務 旗 下 以 我 們 自 有 品 牌 經 營。
8. 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按 物 業 類 別 劃 分 的 店 舖 管 理 及 租 賃 業 務 旗 下 食 肆 明 細 載 列
如 下。
本 集 團
經 營 及 管 理 的
食 肆 數 目
於 自 有 物 業 5
於 租 賃 物 業 7
於 代 獨 立 第 三 方 管 理 的 美 食 中 心 1
總 計 13
此 外,我 們 委 聘 一 名 第 三 方 營 運 商 代 我 們 管 理 我 們 租 用 的 其 中 一 間 美 食 中 心,而
我 們 亦 出 租 三 項 物 業 予 多 名 獨 立 第 三 方。
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在 我 們 的 店 舖 管 理 及 租 賃 業 務 之 下,由 我 們 營 運 及 管 理 的
13間食肆中共有105個餐飲檔位,其中29個檔位在我們的餐飲零售業務之下由我們營運,
以 及76個 檔 位 可 供 出 租 予 獨 立 第 三 方。在 可 供 出 租 予 獨 立 第 三 方 餐 飲 檔 位 中,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68個 檔 位 出 租 予 獨 立 第 三 方,八 個 檔 位 則 為 空 置。
9. 我 們 各 業 務 於 截 至2017年12月31日 止 三 個 年 度 及 截 至2017年 及2018年10月31日 止
十 個 月 的 收 益 明 細 載 於 下 表:
截 至12月31日 止 年 度 截 至10月31日 止 十 個 月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7年 2018年
收 益
千 新 加
坡 元 百 分 比
千 新 加
坡 元 百 分 比
千 新 加
坡 元 百 分 比
千 新 加
坡 元 百 分 比
千 新 加
坡 元 百 分 比
(未 經 審 核)
餐 飲 零 售 業 務
熟 食、飲 品 及 煙 草 產 品 銷 售 31,021 79.1% 28,630 78.2% 35,200 80.0% 28,373 78.9% 30,839 82.3%
店 舖 管 理 及 租 賃 業 務
向 租 戶 出 租 場 地 的 租 金 收 入 4,428 11.3% 4,588 12.5% 5,291 12.0% 4,618 12.9% 4,592 12.3%
提 供 管 理、清 潔 及 公 用 事 業 服 務 3,775 9.6% 3,378 9.3% 3,484 8.0% 2,956 8.2% 2,045 5.4%
8,203 20.9% 7,966 21.8% 8,775 20.0% 7,574 21.1% 6,637 17.7%
總 計 39,224 100.0% 36,596 100.0% 43,975 100.0% 35,947 100.0% 37,476 100.0%
10. 截 至2018年12月31日 止 年 度 的 溢 利 估 計
本 公 司 擁 有 人 應 佔 估 計 綜 合 溢 利(附 註1) 不 少 於
3.8百 萬 新 加 坡 元
截 至2018年12月31日 止 年 度 未 經 審 核 備 考
每 股 估 計 盈 利(附 註2)
不 少 於
0.475新 加 坡 分
附 註︰
(1) 上 列 溢 利 估 計 之 編 製 基 準 概 述 於 本 招 股 章 程 附 錄 三。截 至2018年12月31日 止 年 度,本 公 司 擁 有 人 應 佔
綜合溢利估計(「溢利估計」)乃由董事按照(i)本集團截至2018年10月31日止十個月之經審核綜合業績;(ii)
本 集 團 基 於 截 至2018年11月30日 止 一 個 月 之 未 經 審 核 管 理 賬 目 的 綜 合 業 績 估 計;及(iii)本 集 團 截 至
2018年12月31日 止 餘 下 一 個 月 之 綜 合 業 績 估 計 編 製。
(2) 未 經 審 核 備 考 每 股 估 計 盈 利 的 計 算 方 法 乃 按 照 截 至2018年12月31日 止 年 度 本 公 司 擁 有 人 應 佔 估 計 綜
合 業 績 計 算,假 設 於 全 年 已 發 行 總 共800,000,000股 股 份。
11. 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本 集 團 的 餐 飲 零 售 業 務 客 戶 主 要 為 光 顧 我 們 餐 飲 檔 位 的 個 別 客
戶,而店舖管理及租賃業務客戶主要為於我們美食中心及美食街租用食檔的檔位租戶。
概 無 單 一 客 戶 佔 我 們 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各 期 間 總 收 益 超 過5%。董 事 進 一 步 相 信,我 們 五
大 客 戶 佔 我 們 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各 期 間 總 收 益 少 於30%。
根 據 店 舖 管 理 及 租 賃 業 務,我 們 通 常 與 檔 位 租 戶 就 食 檔 租 務 訂 立 為 期 一 至 兩 年 的
租 賃 協 議。一 般 而 言,與 檔 位 租 戶 的 租 賃 協 議 會 載 有 許 可 或 租 賃 期 及 生 效 日 期、每 月
許 可 費 用 或 租 金 以 及 租 戶 每 日 最 少 營 業 時 數 等 主 要 條 款。
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我 們 與 店 舖 管 理 及 租 賃 業 務 的 五 大 客 戶 維 持 超 過 兩 年 業 務
關係。於業績記錄期間,本集團的五大客戶所產生的收益約3,130,000新加坡元、3,007,000
新 加 坡 元、3,093,000新 加 坡 元 及1,582,000新 加 坡 元,分 別 佔 本 集 團 由 店 舖 管 理 及 租 賃 業
務 產 生 的 收 益 約38.1%、37.7%、35.2%及23.9%。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本 集 團 的 最 大 客 戶 所
產 生 的 收 益 約1,765,000新 加 坡 元、1,196,000新 加 坡 元、1,349,000新 加 坡 元 及369,000新 加
坡元,分別佔本集團由店舖管理及租賃業務產生的收益約21.5%、15.0%、15.4%及5.6%。
12. 食 材(如 肉 類、蔬 菜、雞 蛋、海 鮮 及 調 味 品)及 飲 品(酒 精 及 非 酒 精)為 我 們 餐 飲 零 售
業 務 所 採 購 的 主 要 原 材 料。我 們 非 常 重 視 向 供 應 商 購 買 優 質 食 材 以 供 餐 飲 零 售 業 務 之
用。
為 維 持 餐 飲 零 售 業 務 旗 下 食 檔 的 食 品 質 素,我 們 僅 會 向 認 可 供 應 商 名 單 購 買 食 檔
所 用 的 材 料。我 們 向 本 地 供 應 商 採 購 食 材,並 按 一 套 甄 選 準 則 謹 慎 選 定 供 應 商,有 關
準 則 包 括(其 中 包 括)材 料 類 型 及 質 量、供 應 的 可 靠 性、成 本、聲 譽、服 務 及 過 往 表 現。
為 保 證 食 材 供 應 持 續 及 質 量 穩 定,並 避 免 過 份 依 賴 任 何 單 一 供 應 商,我 們 會 盡 量 為 食
材 物 色 多 於 一 名 供 應 商。
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我們於餐飲零售業務旗下有超過70名認可供應商供應食材、
飲品、酒精及煙草產品。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我們與五大供應商的業務關係約為八年。
截 至2017年12月31日 止 三 個 年 度 及 截 至2018年10月31日 止 十 個 月,本 集 團 五 大 供 應 商
分 別 佔 本 集 團 總 採 購 額 約43.5%、43.9%、36.8%及37.3%,最 大 供 應 商 則 分 別 佔 本 集 團 總
採 購 額 約13.2%、12.7%、10.0%及10.3%。
13. 上 市 理 由
本集團一直在計劃我們業務的多元化、增長及拓展,而因此考慮上市以達成此計劃。
評 估 各 種 上 市 途 徑 平 台,包 括 新 加 坡,經 考 慮 於 香 港 上 市 後 帶 來 的 益 處,我 們 認 為 香
港為本集團最適合的上市地方。考慮到聯交所的國際化水平、聯交所的交易活動水平、
香 港 的 獨 特 位 置 為 中 國 和 國 際 市 場 之 間 的 關 鍵 門 戶 和 鑒 於 中 國 遊 客 的 消 費 能 力 不 斷
增 強,以 及 聯 交 所 的 活 力,我 們 的 董 事 認 為 聯 交 所 會 是 提 高 我 們 品 牌 知 名 度 與 聲 譽 及
集 資 的 最 合 適 平 台。考 慮 到 聯 交 所 的 國 際 化 水 平,於 全 球 金 融 界 的 成 熟 性 及 計 及 公 司
於 香 港 上 市 後 機 構 資 本 及 資 金 的 充 足 性,董 事 認 為 聯 交 所 相 比 亞 洲 其 他 證 券 交 易 所 為
合 適 的 上 市 平 台。
董 事 認 為,上 市 將 提 升 本 集 團 形 象 及 知 名 度 以 及 增 強 我 們 對 競 爭 對 手 的 競 爭 力,
並 冀 望 藉 此 增 加 市 場 份 額。請 參 閱 本 招 股 章 程「業 務 — 業 務 策 略」一 節。
此 外,鑑 於 上 市 公 司 的 聲 譽、上 市 地 位、公 開 財 務 披 露 及 由 相 關 監 管 機 構 進 行 統
一 監 督 管 理,董 事 亦 認 為 客 戶 及 供 應 商 更 偏 好 與 上 市 公 司 進 行 合 作。
鑒 於 聯 交 所 的 國 際 化 水 平、投 資 者 的 多 樣 性、機 構 資 本 及 資 金 流 量 以 及 投 資 者 對
上 市 公 司 的 持 續 關 注,我 們 相 信 上 市 會 為 我 們 提 供 一 個 長 期 集 資 平 台,讓 本 集 團 在 上
市 後 可 透 過 二 次 籌 集 資 金 作 持 續 擴 充 計 劃。因 此,董 事 認 為,上 市 將 令 本 集 團 受 益。
14. 股 份 發 售 統 計 數 據
股 份 發 售 包 括 公 開 發 售 於 香 港 初 步 提 呈 發 售 的20,000,000股 股 份 以 及 配 售
180,000,000股 股 份(於 各 情 況 下 可 按 本 招 股 章 程「股 份 發 售 的 架 構 及 條 件」一 節 所 述 基
準 予 以 重 新 分 配)。
基 於 發 售 價
每 股 發 售 股 份
0.65港 元
基 於 發 售 價
每 股 發 售 股 份
0.75港 元
市 值(附 註1) 520百 萬 港 元 600百 萬 港 元
未 經 審 核 備 考 經 調 整 每 股 有 形 資 產 淨 值(附 註2) 0.3922港 元 0.4157港 元
15. 本 集 團 截 至2018年12月31日 止 年 度 的 財 務 表 現 將 受 到 就 上 市 產 生 的 非 經 常 性 開 支
所影響。上市開支估計約為7.1百萬新加坡元,(相等於約40.0百萬港元,假設發售價為0.70
港元(即指示性發售價範圍每股發售股份0.65港元至0.75港元的中位數))。上市開支約7.1
百萬新加坡元中,(i)約2.7百萬新加坡元直接來自發行發售股份,將列賬為自股本扣除;
(ii)約2.3百 萬 新 加 坡 元 將 計 入 本 集 團 截 至2018年12月31日 止 年 度 的 損 益;及(iii)約2.1百
萬 新 加 坡 元 將 計 入 本 集 團 截 至2019年12月31日 止 年 度 的 損 益。有 關 開 支 為 目 前 估 計 且
僅 供 參 考。將 於 本 集 團 損 益 確 認 或 予 以 資 本 化 的 最 終 金 額 視 乎 審 核 以 及 變 數 及 假 設 變
動 予 以 調 整。
此 外,其 他 經 營 開 支 預 期 將 會 增 加,主 要 是 由 於 董 事 薪 酬 提 高 以 及 於 上 市 前 後 委
任 新 獨 立 非 執 行 董 事 及 專 業 人 士,致 使 截 至2018年12月31日 止 年 度 及 截 至2019年12月
31日 止 年 度 的 董 事 薪 酬 及 其 他 專 業 費 用 增 加。
董 事 認 為,儘 管 預 計 董 事 薪 酬、專 業 費 用 及 非 經 常 性 上 市 開 支 增 加,本 集 團 業 務
的 商 業 和 營 運 活 力 並 無 出 現 根 本 性 惡 化 情 況。
16. 所 得 款 項 用 途
股份發售的所得款項淨額估計約為100.0百萬港元,假設發售價為每股發售股份0.70
港 元(即 發 售 價 範 圍 之 中 位 數)及200,000,000股 發 售 股 份 根 據 股 份 發 售 予 以 發 售 並 經 扣
除 有 關 股 份 發 售 的 包 銷 佣 金 及 開 支。
我 們 擬 將 股 份 發 售 的 所 得 款 項 淨 額 作 以 下 用 途:
(a) 約 合 共69.0百 萬 港 元(相 等 於 約12.2百 萬 新 加 坡 元),佔 我 們 股 份 發 售 的 所 得 款
項 淨 額 約69.0%,將 使 用 如 下:
(i) 約5.1百 萬 港 元(相 等 於 約0.9百 萬 新 加 坡 元),佔 我 們 股 份 發 售 所 得 款 項 淨
額5.1%,用 於 購 買150 South Bridge Road;
(ii) 約31.6百 萬 港 元(相 等 於 約5.6百 萬 新 加 坡 元),佔 我 們 股 份 發 售 所 得 款 項
淨 額31.6%,用 於 購 買101 Yishun;及
(iii) 約32.3百 萬 港 元(相 等 於 約5.7百 萬 新 加 坡 元),佔 我 們 股 份 發 售 所 得 款 項
淨 額32.3%,用 作 就 未 來 收 購 美 食 中 心 的 撥 備;
(b) 約5.1百 萬 港 元(相 等 於 約0.9百 萬 新 加 坡 元),佔 我 們 股 份 發 售 的 所 得 款 項 淨 額
約5.1%,將 撥 資 用 於 我 們 現 有 美 食 中 心 的 翻 修 費 用:
(c) 約5.7百 萬 港 元(相 等 於 約1.0百 萬 新 加 坡 元),佔 我 們 股 份 發 售 的 所 得 款 項 淨 額
約5.7%,將 撥 資 用 於 升 級 資 訊 科 技 基 礎 建 設 及 系 統。
(d) 約10.1百 萬 港 元(相 等 於 約1.8百 萬 新 加 坡 元),佔 我 們 股 份 發 售 的 所 得 款 項 淨
額 約10.1%,將 撥 資 用 於 償 還 部 分 未 償 還 銀 行 借 款。
(e) 約10.1百 萬 港 元(相 等 於 約1.8百 萬 新 加 坡 元),佔 我 們 股 份 發 售 的 所 得 款 項 淨
額 約10.1%,將 撥 資 用 作 我 們 的 一 般 營 運 資 金。
17. 股 息
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本 集 團 宣 派 及 派 付 股 息 分 別 約 零、2.0百 萬 新 加 坡 元、2.6百 萬 新
加 坡 元 及3.4百 萬 新 加 坡 元,而 所 有 該 等 股 息 已 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 派 付。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現 組 成 本 集 團 的 成 員 公 司 並 無 向 其 當 時 股 東 宣 派 及 派 付 其 他 股 息。我 們 現
時 並 無 股 息 政 策。日 後 任 何 股 息 的 宣 派 及 派 付 及 金 額 將 由 董 事 酌 情 決 定,並 將 視 乎 我
們的未來經營業績及盈利、資本要求及盈餘、整體財務狀況、營運資金、合約限制(如有)
及我們董事視為相關的其他因素而定。進一步詳情請參閱本招股章程「財務資料 — 股息」
一 段。
18. 近 期 發 展
我 們 於2018年9月18日 行 使 購 買 選 擇 權 以2.5百 萬 新 加 坡 元 向 獨 立 第 三 方 購 買 總 樓
面 面 積 約60.0平 方 米 的 位 於150 South Bridge Road #01–17 Singapore 058727(「150 South
Bridge Road」)的 物 業。有 關 購 買 於2019年3月15日 或 前 後 完 成。本 集 團 將 於 現 有 租 約(於
2019年4月30日 屆 滿)的 規 限 下 收 購150 South Bridge Road。於 有 關 租 約 屆 滿 後,我 們 擬 於
150 South Bridge Road經 營 一 間 食 肆。
此 外,我 們 已 於2018年11月30日 行 使 購 買 選 擇 權 以15.0百 萬 新 加 坡 元 向 一 名 獨 立
第 三 方 購 買 總 樓 面 面 積 約196.0平 方 米 的 位 於Block 101 Yishun Avenue 5 #01–93 Singapore
760101的 美 食 中 心(「101 Yishun」)。買 賣101 Yishun的 前 提 為(其 中 包 括)建 屋 發 展 局 同 意
有 關 買 賣,且 預 期 於2019年3月31日 或 前 後 或 接 獲(i)建 屋 發 展 局 批 准 或(ii)(倘 建 屋 發 展
局 給 予 有 條 件 批 准)建 屋 發 展 局 有 關 全 部 條 件 均 已 達 成 的 確 認 函 之 日 起 兩 星 期 內(以 較
遲 者 為 準)完 成。我 們 自2009年 起 作 為 租 戶 於101 Yishun營 運 美 食 中 心,我 們 擬 於 收 購
後 繼 續。截 至2017年12月31日 止 三 個 年 度 及 截 至2018年10月31日 止 十 個 月,我 們 於101
Yishun的 美 食 中 心 分 別 貢 獻 約4,270,000新 加 坡 元、4,745,000新 加 坡 元、4,976,000新 加 坡
元及3,848,000新加坡元予本集團的收益,分別貢獻約619,000新加坡元、762,000新加坡元、
996,000新 加 坡 元 及871,000新 加 坡 元 予 本 集 團 的 經 營 溢 利。
有 關 收 購150 South Bridge Road及101 Yishun的 更 多 資 料,請 參 閱「業 務 — 業 務 策 略
— 增 加 我 們 在 店 舖 管 理 及 租 賃 業 務 旗 下 的 食 肆 數 目,尤 其 是 冷 氣 美 食 中 心」及「未 來 計
劃 及 所 得 款 項 用 途 — 未 來 計 劃」各 節。
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後 及 直 至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我 們 已 開 設 一 間 新 檔 位,位 於Block
632 Ang Mo Kio Avenue 4 #01–948 Singapore 560632,乃 於 本 集 團 擁 有 及 營 運 的 美 食 中 心 營
運,以 及 兩 個 分 別 位 於12 Verdun Road Singapore 207278及Block 681 Hougang Avenue 8 #01–
809 Singapore 530681的 新 檔 位,均 為 獨 立 第 三 方 管 理 的 美 食 中 心。
本 集 團 截 至2018年12月31日 止 年 度 財 務 業 績 將 受 到 以 下 的 負 面 影 響:(i)已 確 認 非
經 常 性 上 市 開 支;(ii)2017年 添 置 的 額 外 食 肆 及 辦 公 室 設 備 的 折 舊;及(iii)本 集 團 擴 充
計 劃 所 致 物 業 租 賃 及 相 關 開 支。然 而,本 集 團 於 截 至2018年12月31日 止 年 度 仍 維 持 正
面 純 利 及 經 營 現 金 流 入 淨 額。有 關 我 們 上 市 開 支 的 進 一 步 詳 情,請 參 閱 本 招 股 章 程「財
務 資 料 — 上 市 開 支」一 節。
4 : GS(14)@2019-03-03 18:57:31

19. 風險: 流動負債、人、食品疾病、新攤位未能回本、租約續約、物業公平值變動、會計準則、擴充、出租率、人、食品污染、競爭、食品質素、負面評論、保險、偷竊、宏觀因素、額外資金、發牌、競爭、
5 : GS(14)@2019-03-03 19:07:49

20. 2004年開始搞,只搞美食中心,並購入物業,之後持續擴張,2012年開始搞第三方中心,重組上市
21. 不 計 入 本 集 團 的 公 司
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本 集 團 已 與21間 公 司 訂 立 若 干 關 聯 方 交 易,有 關 詳 情 載 於 本 招
股 章 程 附 錄 一 所 載 會 計 師 報 告 附 註31。除108 Coffee F&B Pte. Ltd.及108 Coffee Eating
House Pte. Ltd.外,與 本 集 團 進 行 交 易 的 所 有 其 他 關 聯 方 以 及 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並 無 與 本
集 團 進 行 交 易 的 八 名 其 他 關 聯 方,合 共27名 於 新 加 坡 註 冊 成 立 的 餐 飲 業 務 關 聯 方(「被
吊 銷 執 照 的 關 聯 方」)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朱 先 生 為 各 該 等 公 司 的 董 事 或 在 終 止 作 為 各 該 等
公 司 的 董 事 後12個 月 內 被 吊 銷 執 照。作 為 本 集 團 重 組 計 劃 的 一 部 分,被 吊 銷 執 照 的 關
聯 方 被 吊 銷 執 照 以 減 少 本 集 團 營 運 附 屬 公 司 的 數 目,以 提 高 管 理 效 率 及 減 輕 需 管 理 若
干 並 無 開 展 業 務 公 司 的 負 擔。根 據 本 集 團 的 重 組 計 劃,原 先 在 被 吊 銷 執 照 的 關 聯 方 旗
下 營 運 的 餐 飲 業 務 根 據 管 理 計 劃 已 轉 移 至 本 集 團 或 終 止 營 運,其 後 該 等 被 吊 銷 執 照 的
關 聯 方 因 業 務 終 止 而 被 吊 銷 執 照。由 於 本 集 團 於 所 述 重 組 計 劃 的 努 力,本 集 團 旗 下 營
運附屬公司數目由2015年1月1日(即業績記錄期間開始)的37間減少至2018年10月31日(即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結 束)的28間。
於 新 加 坡 註 冊 成 立 及 最 初 自2017年3月 至2017年6月 由 朱 先 生 全 資 擁 有,隨 後 自
2017年6月 至2018年1月 由 朱 女 士 全 資 擁 有 的108 Coffee F&B Pte. Ltd.及108 Coffee Eating
House Pte. Ltd.(「108 Coffee關 聯 方」)連 同 被 吊 銷 執 照 的 關 聯 方(統 稱「不 計 入 的 公 司」),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進 行 餐 飲 業 務。然 而,108 Coffee關 聯 方 管 理 的 餐 飲 業 務 的 營 運 策 略 及 目
標 客 戶 與 本 集 團 管 理 的 餐 飲 業 務 的 營 運 策 略 及 目 標 客 戶 不 同。舉 例 而 言,108 Coffee關
聯 方 分 別 於511 Upper Jurong Road #01-16 Singapore 638366及1010 Tai Seng Avenue Singapore
534417管 理 兩 個 美 食 中 心,兩 者 均 位 於 新 加 坡 鄰 近 軍 事 基 地(即SAFTI Military Institute及
Air Force Training Command)的 相 對 偏 遠 地 區,並 無 高 的 人 流 量(尤 其 在 辦 公 時 間 後),因
此 該 兩 個 美 食 中 心 的 營 業 時 間 必 須 與 辦 公 時 間 保 持 一 致,以 針 對 在 附 近 工 作 的 客 戶,
而 相 反,本 集 團 管 理 的 所 有 美 食 中 心 及 美 食 街 有 策 略 地 位 於 住 宅、商 廈 或 工 廈 等 全 天
候 人 流 量 大 的 地 區。經 考 慮 本 集 團 管 理 的 美 食 中 心 及 美 食 街 與108 Coffee關 聯 方 管 理 的
美 食 中 心 之 間 的 位 置 策 略 和 員 工 分 配 的 差 異,執 行 董 事 認 為 現 時 並 非 本 集 團 經 營 及 管
理108 Coffee關 聯 方 的 美 食 中 心 的 合 適 時 間。其 後,於2018年1月,朱 女 士 出 售 其 於108
Coffee關 聯 方 全 部 權 益 予 一 名 獨 立 第 三 方。108 Coffee F&B Pte. Ltd.於 截 至2017年12月31
日 止 年 度 錄 得 收 益 約1.1百 萬 新 加 坡 元 及 純 利 約5,000新 加 坡 元,而108 Coffee Eating
House Pte. Ltd.於 同 期 錄 得 收 益 約0.6百 萬 新 加 坡 元 及 淨 虧 損 約3,000新 加 坡 元。除 上 文 所
披 露 者 外,我 們 的 非 執 行 董 事 確 認,於 出 售 其 於108 Coffee關 聯 方 的 權 益 予 一 名 獨 立 第
三 方 前 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108 Coffee關 聯 方 並 無 錄 得 任 何 其 他 收 益 或 溢 利╱虧 損。
就 上 述 原 因,不 計 入 的 公 司 並 無 計 入 本 集 團。各 執 行 董 事 及 非 執 行 董 事 就 其 於 當
中 擔 任 董 事 或 股 東 且 於 有 關 期 間 擔 任 董 事 或 股 東 的 不 計 入 公 司 分 別 確 認:(i)被 吊 銷 執
照的關聯方於業績記錄期間及彼等被吊銷執照前並無涉及任何重大訴訟或不合規事項,
108 Coffee關 聯 方 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及 彼 等 獲 出 售 至 一 名 獨 立 第 三 方 前 並 無 涉 及 任 何 重
大 訴 訟 或 不 合 規 事 項;(ii)由 於 上 述 原 因,不 計 入 的 公 司 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並 未 與 本 集 團
競 爭;及(iii)倘 不 計 入 的 公 司 獲 計 入 本 集 團,不 會 對 本 集 團 的 財 務 狀 況 及 經 營 業 績 產
生 任 何 負 面 影 響 或 重 大 影 響。
此 外,另 外 亦 於 新 加 坡 註 冊 成 立 的 兩 間 公 司(即CK Chu Management Pte. Ltd.及U5
Investment Pte. Ltd.)(「非 餐 飲 關 聯 方」)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朱 先 生 為 該 等 公 司 的 董 事 或 在 終
止 作 為 該 等 公 司 的 董 事 後12個 月 內 因 業 務 終 止 而 被 吊 銷 執 照。朱 先 生 確 認,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及 彼 等 被 吊 銷 執 照 前,非 餐 飲 關 聯 方 並 無 進 行 任 何 餐 飲 業 務,因 此 並 無 計 入 本
集 團。
6 : GS(14)@2019-03-03 19:17:51

22. 我 們 的 兩 個 新 物 業
作 為 我 們 業 務 策 略 一 部 分 及 與 本 集 團 過 去 的 做 法 一 致,我 們 一 直 在 尋 找 收 購
或 租 用 物 業 的 機 會 以 增 加 美 食 中 心 的 數 目。
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我 們 正 收 購 兩 個 新 美 食 中 心,分 別 位 於(i)150 South
Bridge Road #01–17 Singapore 058727(「150 South Bridge Road」)及(ii) Block 101 Yishun
Avenue 5 #01–93(「101 Yishun」)。
就150 South Bridge Road及101 Yishun物 業 的 購 買 選 擇 權
我 們 的 董 事 認 為,在 新 加 坡,透 過 訂 立 購 買 選 擇 權 收 購 物 業 屬 常 見 做 法,於 行
使 有 關 選 擇 權 後 將 轉 換 為 買 賣 協 議。此 乃 由 於 選 擇 權 基 本 上 為 買 方 在 短 時 間 內 保
留物業。倘購買選擇權未獲行使,必須支付選擇權費且會被沒收。倘選擇權獲行使,
購 買 選 擇 權 則 成 為 買 賣 協 議。此 外,於 選 擇 權 轉 換 為 買 賣 協 議 時,將 支 付 按 金。完
成 後,選 擇 權 費 及 額 外 按 金 將 用 於 結 算 購 買 代 價。
我們於2018年9月18日行使購買選擇權購買150 South Bridge Road,購買代價為2.5
百 萬 新 加 坡 元。購 買 選 擇 權 由 本 集 團 與150 South Bridge Road的 擁 有 人(為 三 名 個 別
人 士 及 一 名 已 故 人 士 的 遺 產)訂 立。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我 們 已 於 訂 立 購 買 選 擇
權 時 支 付 選 擇 權 費25,000新 加 坡 元(即 購 買 代 價 的1%),於 行 使 購 買 選 擇 權 時 支 付
按 金100,000新 加 坡 元(即 購 買 代 價 的4%)。收 購 事 項 預 期 於2019年3月15日 或 前 後
完 成。完 成 後,購 買 代 價 的 餘 下95%將 由 本 集 團 支 付。
我 們 於2018年11月30日 行 使 購 買 選 擇 權 購 買101 Yishun,購 買 代 價 為15.0百 萬
新 加 坡 元。購 買 選 擇 權 由 本 集 團 與101 Yishun的 擁 有 人(為 一 間 公 司 及 本 集 團 供 應
商(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佔 我 們 採 購 總 額 少 於5%))訂 立。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我 們 已
於 訂 立 購 買 選 擇 權 時 支 付 選 擇 權 費150,000新 加 坡 元(即 購 買 代 價 的1%),於 行 使 購
買 選 擇 權 時 支 付 按 金600,000新 加 坡 元(即 購 買 代 價 的4%)。收 購 事 項 預 期 於2019年
3月31日 或 前 後 完 成。完 成 後,購 買 代 價 的 餘 下95%將 由 本 集 團 支 付。
150 South Bridge Road及101 Yishun的 擁 有 人 為 獨 立 第 三 方。 此 外,150 South
Bridge Road的 擁 有 人 與101 Yishun的 擁 有 人 並 無 關 聯。
我 們 就 兩 個 物 業 的 策 略
兩項收購的機會來自我們持續監察線上來源(尤其是就150 South Bridge Road情況)
的 可 供 出 售 物 業,以 及 我 們 與 知 悉 我 們 有 意 收 購 更 多 物 業 及 擴 大 業 務(尤 其 是 就
101 Yishun情 況)的 物 業 代 理 之 間 的 互 動。
於150 South Bridge Road的 物 業
於150 South Bridge Road的 物 業 總 樓 面 面 積 約 為60.0平 方 米,我 們 的 董 事 認 為,
其 已 符 合 本 集 團 通 常 考 慮 選 址 的 因 素。其 地 理 位 置 優 越,位 於 新 加 坡 中 部 地 區 的
中 央 商 業 區,享 有 高 人 流 量,例 如 中 央 商 業 區 的 工 作 人 口。我 們 目 前 在 附 近 由 一
名 獨 立 第 三 方 管 理 的 美 食 中 心 營 運 一 個 檔 位。就 此 而 言,我 們 的 董 事 認 為150
South Bridge Road與 現 有 美 食 中 心 之 間 不 太 可 能 互 相 侵 蝕,乃 由 於150 South Bridge
Road的 位 置 將 使 本 集 團 進 一 步 增 加 其 在 中 央 商 業 區 的 市 場 地 位,將 繼 而 提 升 本 集
團 在 市 場 上 的 盈 利 及 競 爭 力。此 外,無 法 保 證 或 確 定 本 集 團 可 在 未 來 合 理 租 賃 條
件 下 在 所 述 由 獨 立 第 三 方 管 理 附 近 美 食 中 心 或 鄰 近 中 央 商 業 區 租 用 檔 位。我 們 的
董 事 認 為,該 等 優 勢 加 上 與 附 近 類 似 物 業 市 場 價 格 一 致 的 購 買 代 價 使 其 成 為 具 有
吸 引 力 的 收 購。
於150 South Bridge Road的 物 業(美 食 中 心)現 時 已 被 佔 用,租 約 將 於2019年4月
30日 屆 滿。我 們 無 意 在 到 期 時 延 長 租 約。相 反,我 們 擬 於 該 等 物 業 經 營 我 們 自 家
美 食 中 心,以 充 分 利 用 地 理 位 置 及 人 流 量。除 我 們 的 餐 飲 業 務 透 過 增 添 另 一 美 食
中 心 的 增 長 外,我 們 相 信 在 此 地 點 設 立 美 食 中 心 亦 會 加 強 我 們 的 品 牌。我 們 的 董
事 認 為,收 購150 South Bridge Road對 本 集 團 而 言 具 商 業 利 益,乃 由 於(a)中 央 地 點
讓 本 集 團 獲 得 更 高 的 流 量;(b)很 可 能 難 以 確 定 在 有 關 中 央 地 點 可 供 出 租 的 合 適 地
點;及(c)透 過 直 接 擁 有 位 於150 South Bridge Road的 物 業 營 運 美 食 中 心 讓 我 們 更 能
控 制 成 本,從 而 改 善 我 們 的 財 務 表 現 及 市 場 競 爭 力。有 關 於150 South Bridge Road的
物 業 的 成 本 及 裨 益 分 析 進 一 步 詳 情,請 參 閱 本 招 股 章 程「未 來 計 劃 及 所 得 款 項 用
途 — 未 來 計 劃 — 本 集 團 收 購 而 非 租 用150 South Bridge Road及101 Yishun的 成 本 及
裨 益 分 析」一 段。
倘 未 能 於2019年3月15日 或 之 前 上 市,我 們 可 能 會 與 賣 方 磋 商 以 推 遲 收 購 的 完
成 日 期。
於101 Yishun的 物 業
於101 Yishun的 物 業 總 樓 面 面 積 約 為196平 方 米。我 們 自2009年 起 作 為 租 戶 於
101 Yishun營 運,我 們 擬 於 收 購 後 繼 續 營 業。
此 項 收 購 對 本 集 團 具 有 商 業 利 益,乃 由 於 該 物 業 位 置 優 越 及 人 流 量 大,而 我
們 在 此 地 點 的 美 食 中 心 具 有 良 好 往 績 記 錄。此 外,該 物 業 是 以 購 買 代 價 收 購,與
附 近 類 似 物 業 市 場 價 格 一 致。租 金 將 高 於 為101 Yishun提 供 按 揭 的 成 本。從 戰 略 角
度而言,收購於101 Yishun的物業特別重要,乃由於向另一方(甚至可能為競爭對手)
出 售 可 能 會 對 租 賃 續 租 及 租 賃 費 用 產 生 負 面 影 響。有 關 於101 Yishun的 物 業 的 成 本
及 裨 益 分 析 進 一 步 詳 情,請 參 閱 本 招 股 章 程「未 來 計 劃 及 所 得 款 項 用 途 — 未 來 計
劃 — 本集團收購而非租用150 South Bridge Road及101 Yishun的成本及裨益分析」一段。
有 關150 South Bridge Road及101 Yishun的 進 一 步 資 料
倘 本 集 團 或 有 關 賣 方 根 據 有 關 協 議 有 效 取 消 或 終 止 協 議,則 本 集 團 就150
South Bridge Road及101 Yishun各 自 已 支 付 的 相 應 費 用 將 退 還 予 本 集 團。
我 們 擬 動 用 約36.7百 萬 港 元(相 當 於 約6.5百 萬 新 加 坡 元)(即 股 份 發 售 總 所 得 款
項 淨 額 的 約36.7%)為 店 舖 管 理 及 租 賃 業 務 收 購 物 業,包 括 但 不 限 於 收 購150 South
Bridge Road及101 Yishun。我 們 估 計150 South Bridge Road的 收 購 價 約5.1百 萬 港 元(相
當 於 約0.9百 萬 新 加 坡 元)(即 股 份 發 售 總 所 得 款 項 淨 額 的 約5.1%)及101 Yishun的 收
購 價 約31.6百 萬 港 元(相 當 於 約5.6百 萬 新 加 坡 元)(即 股 份 發 售 總 所 得 款 項 淨 額 的 約
31.6%)將 以 股 份 發 售 所 得 款 項 淨 額 撥 付。101 Yishun及150 South Bridge Road收 購 價
的 結 餘 將 以 銀 行 借 款 及 其 他 內 部 資 源 撥 付。就 此 而 言,就101 Yishun,本 集 團 擬 動
用(i)銀 行 借 款 約9.0百 萬 新 加 坡 元;及(ii)內 部 資 源 約0.75百 萬 新 加 坡 元。就150
South Bridge Road,本集團擬動用(i)銀行借款約1.5百萬新加坡元;及(ii)內部資源約0.13
百萬新加坡元。董事認為本集團具有充足營運資金作所述收購。
23. 我 們 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 在 餐 飲 零 售 業 務 旗 下 的 餐 飲 檔 位 詳 情 載 列 如 下:
地 點
提 供 的
食 品 類 別
食 檔╱食 物 店
牌 照 號 級 別 牌 照 屆 滿 日 期
位 於 由 本 集 團 管 理 的 美 食 中 心 及 美 食 街 的 檔 位
美 食 中 心
1. Block 101 Yishun Avenue 5
#01–93 Singapore 760101
(a) 飲 品 B80078B008 B 2019年6月27日
(b) 雜 菜 飯 B80078B001 B 2019年3月10日
(c) 煮 炒 B80078B005 B 2019年11月4日
2. Block 168 Bedok South
Avenue 3 #01–471
Singapore 460168
飲 品 E85205A001 B 2019年5月17日
3. Block 632 Ang Mo Kio Avenue
4 #01–948 Singapore 560632
(a)
(b)
飲 品
雜 菜 飯
B80118B009
B80118B002
B
B
2019年8月25日
2019年10月28日
4. Block 134 Jurong Gateway Road
#01–309 Singapore 600134
飲 品 C89200E002 A 2019年10月9日
5. Block 139 Tampines Street 11
#01–08 Singapore 521139
(a) 飲 品 S83177C004 B 2019年5月2日
(b) 雜 菜 飯 S83177C001 B 2019年5月16日
6. Block 145 Teck Whye Ave
#01–151 Singapore 680145
飲 品 J88135N007 B 2020年1月26日
7. Block 491 Jurong West Ave 1
#01–173 Singapore 640491
飲 品 J84137N009 B 2019年4月26日
8. 220 Orchard Road #B1–10 &
#B1–11 Singapore 238852
(a) 飲 品 CE10I89E002 B 2019年12月15日
(b) 雜 菜 飯 CE10I89E001 B 2019年12月14日
(c) 燒 臘 及 雞 飯 CE10I89E003 B 2019年12月18日
(d) 燒 臘 及 雞 飯 CE10I89E006 B 2019年7月22日
9. Block 301 Punggol Central
#01–06 Singapore 820301
(a) 飲 品 NE09315L009 B 2019年11月29日
(b) 雜 菜 飯 NE09315L001 B 2019年11月29日
(c) 其 他 NE09315L008 B 2019年11月29日
10. Block 447A Jalan Kayu #01–01
Singapore 791447
(a) 飲 品 CE12J20C007 B 2019年12月12日
(b) 雜 菜 飯 CE12J20C001 B 2020年1月16日
(c) 煮 炒 CE12J20C006 B 2019年12月22日
11. Block 505 Canberra Link #01–04
Singapore 750505
飲 品 B00025V008 B 2019年4月5日
12. Block 21 Toa Payoh Lorong 7
#01–298 Singapore 310021
(a) 飲 品 S70019L001 B 2019年3月22日
(b) 雜 菜 飯 S70019L006 B 2019年3月12日
(c) 煮 炒 S70019L002 B 2020年2月20日
(d) 燒 臘 及 雞 飯 S70019L004 B 2019年7月1日
美 食 街
13. 100 Orchard Road #01–02
Concorde Hotel Singapore
238840
(a) 飲 品 W03416A000 B 2019年4月27日
(b) 燒 臘 及 雞 飯 W03285J000 B 2019年6月27日
(c) 其 他 W03201C000 B 2019年10月26日
位 於 由 獨 立 第 三 方 管 理 的 美 食 中 心 的 檔 位
14. 46–1 Commonwealth Drive
#01–358 Singapore 140461
雜 菜 飯 W67034L001 B 2020年1月8日
15. Block 631 Bedok Reservoir Road
#01–982 Singapore 470631
雜 菜 飯 S84186K008 B 2019年3月23日
16. 116 Bukit Merah View #01–211
Singapore 151116
其 他 W73026P002 B 2019年6月1日
17. 56/58 Lorong 25A Geylang
Singapore 388248(3)
雜 菜 飯 E45034X006 待 定(1) 2020年1月3日
18. Block 476 Tampines Street 44
#01–207/209 Singapore
520476(3)
雜 菜 飯 NE09048L001 B 2019年9月19日
19. 21 Hougang Street 51 #01–51
Singapore 538719(3)
雜 菜 飯 S97182P007 B 2019年10月19日
20. Block 308 Clementi Avenue 4
#01–335 Singapore 120308(3)
雜 菜 飯 C78140J008 B 2019年10月18日
21. Block 215 Jurong East Street 21
#01–541 Singapore 600215(3)
雜 菜 飯 C84313J001 B 2020年1月21日
22. 1 Maritime Square, Harbourfront
Centre,#03–19/20/21
Singapore 099253(2), (3)
雜 菜 飯 SW08675V006 B 2020年1月11日
23. Block 498 Jurong West Street 41
#01–426 Singapore 640498(3)
雜 菜 飯 J86021V001 B 2020年1月21日
24. Block 505 Tampines Central 1
#01–351/353 Singapore
520505(2), (3)
雜 菜 飯 S91117J002 B 2020年2月25日
25. Block 419 Tampines Street 41
#01–80 Singapore 520419(2), (3)
雜 菜 飯 S85224P008 B 2020年2月13日
26. 26A Chai Chee Road #01–405
Singapore 461026
雜 菜 飯 E91108E001 B 2019年8月13日
27. 101 Upper Cross Street,
People’s Park Centre
#B1–06/75/76/77/78
Singapore 059357(2), (3)
雜 菜 飯 CE08622X000 B 2020年2月13日
28. 12 Verdun Road Singapore
207278
雜 菜 飯 E98055A001 B 2019年12月2日
29. Block 681 Hougang Avenue 8
#01–809 Singapore 530681
雜 菜 飯 S88225C001 不適用(4) 2020年1月13日
24. 下 表 載 列 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按 我 們 餐 飲 檔 位 提 供 的 食 品 類 別 劃 分 的 收 益 及 經 營 溢 利
率 簡 要 概 述:
截 至12月31日 止 年 度 截 至10月31日 止 十 個 月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收 益
經 營
溢 利 率(2) 收 益
經 營
溢 利 率(2) 收 益
經 營
溢 利 率(2) 收 益
經 營
溢 利 率(2)
千 新 加 坡 元 (%) 千 新 加 坡 元 (%) 千 新 加 坡 元 (%) 千 新 加 坡 元 (%)
飲 品 檔 位 提 供 的 食 品
飲 品、小 食 及 煙 草(1) 19,274 21.6 16,767 25.0 15,581 27.1 12,195 26.4
食 品 檔 位 提 供 的 食 品
雜 菜 飯 3,862 13.7 4,305 17.7 13,889 21.2 14,831 21.1
煮 炒 4,310 14.6 3,854 17.9 3,024 25.4 2,199 23.0
燒 臘 及 雞 飯 2,651 11.7 2,534 18.7 1,696 18.3 571 19.7
其 他 924 12.7 1,170 17.6 1,010 14.5 1,043 17.0
餐 飲 零 售 業 務 總 收 益 31,021 28,630 35,200 30,839
25. 餐 飲 零 售 業 務 旗 下 餐 飲 檔 位 數 目 的 過 往 變 動
下 表 載 列 於 所 示 期 間 餐 飲 零 售 業 務 旗 下 的 餐 飲 檔 位 數 目 變 動:
截 至12月31日 止 年 度
截 至
10月31日
止 十 個 月
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後
及 直 至
最 後 實 際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可 行 日 期
於 財 政 年 度 初╱期 初 的
檔 位 數 目(1) 23 38 39 42 42
於 財 政 年 度 內╱期 內 新 開 設 的
檔 位 數 目(2) 21 9 17 4 3
於 財 政 年 度 內╱期 內 關 閉 的
檔 位 數 目 6 8 14 4 0
於 財 政 年 度 末╱期 末 的
檔 位 數 目 38 39 42 42 45
26. 收 支 平 衡 點 及 投 資 回 本 期
我 們 認 為 一 個 檔 位 在 其 每 月 收 益 至 少 等 於 其 每 月 開 支 時(不 包 括 折 舊 等 非 現
金 項 目)達 到 其 收 支 平 衡 點。
董事認為一個檔位從其開業起累積的營運現金流量可覆蓋其開業及營運成本(包
括 所 產 生 的 資 本 開 支 及 持 續 營 運 開 支 現 金)時 達 到 投 資 回 本。
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我 們 大 部 分 餐 飲 檔 位 已 於 營 運 三 個 月 內 達 致 收 支 平 衡 點。
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我 們 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及 直 至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 營 運 的45個
餐 飲 檔 位 的42個 已 達 致 收 支 平 衡。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營 運 且 並 未 達 致 收 支 平 衡 的 餘
下 三 個 食 檔 包 括(i)位 於Block 101 Yishun Avenue 5 #01–93 Singapore 760101的 檔 位(銷
售 西 式 食 品),於2016年6月24日 開 始 營 運;(ii)位 於Block 301 Punggol Central #01–06
Singapore 820301的 檔 位(銷 售 西 式 食 品),於2016年2月5日 開 始 營 運;(iii)位 於Block
134 Jurong Gateway Road #01–309 Singapore 600134的 檔 位(銷 售 西 式 食 品),於2016年4
月6日 開 始 營 運,所 有 均 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 關 閉,乃 由 於 該 等 檔 位 產 生 的 收 益 較
低。董 事 相 信 經 營 雜 菜 飯 及 煮 炒 檔 位 等 其 他 檔 位 更 為 商 業 上 有 利。位 於Block 139
Tampines Street 11 #01-08 Singapore 521139的檔位於業績記錄期間並未達到收支平衡,
並 於2017年2月 關 閉。其 後 重 新 開 業,自2018年6月 起 由 本 集 團 營 運,於 營 運 三 個 月
內 達 到 收 支 平 衡。
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我 們 大 部 分 餐 飲 檔 位 已 投 資 回 本 點,投 資 回 本 期 介 乎 二 至
五 個 月。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因 上 述 相 同 原 因 而 並 未 達 致 回 本 的 檔 位 包 括(i)位
於Block 139 Tampines Street 11 #01-08 Singapore 521139的 檔 位(銷 售 麵 食),於2016年12
月14日 開 始 營 運;(ii)位 於Block 101 Yishun Avenue 5 #01-93 Singapore 760101的 檔 位(銷
售 西 式 食 品),於2016年6月24日 開 始 營 運;(iii)位 於Block 301 Punggol Central #01-06
Singapore 820301的 檔 位(銷 售 西 式 食 品),於2016年2月5日 開 始 營;及(iv)位 於Block
134 Jurong Gateway Road #01-309 Singapore 600134的 檔 位(銷 售 西 式 食 品),於2016年4
月6日 開 始 營 運。除(i)外,所 有 檔 位 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 因 該 等 檔 位 的 財 務 表 現 欠
佳 而 關 閉。就(i),所 述 檔 位 於2017年2月 關 閉 後,自2018年6月 起 重 新 開 業 並 由 本 集
團 營 運,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其 已 達 到 投 資 回 本。
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上 述 過 往 收 支 平 衡 期 及 投 資 回 本 期 並 非 未 來 表 現 的 指 標,
因 為 本 集 團 的 收 益、開 支 及 營 運 業 績 可 能 會 受 其 不 能 控 制 的 多 種 因 素 的 影 響 而 於
不 同 期 間 變 更。
27.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我 們 經 營 店 舖 管 理 及 租 賃 業 務 旗 下 經 營 及 管 理 的 全 部
13間 食 肆(12間 美 食 中 心 及 一 條 美 食 街)內 的 飲 品 檔 位。我 們 的 飲 品 檔 位 售 賣 即 叫
即製的飲品,如咖啡及茶,均有冷熱可選,亦有罐裝飲品及金桔汁、馬蹄汁等果汁。
我 們 亦 於 飲 品 檔 位 提 供 咖 椰 吐 司、溏 心 蛋 及 麵 食 等 簡 單 食 物。
除 了 銷 售 飲 品 外,我 們 亦 於 飲 品 檔 位 售 賣 酒 精 及 煙 草。飲 品 檔 位 為 每 個 美 食
中 心 及 美 食 街 的 命 脈,因 為 飲 品 檔 位 提 供 日 常 資 金 周 轉 及 確 保 整 個 美 食 中 心 及 美
食 街 經 營 可 行 性。出 現 空 置 檔 位 時,飲 品 檔 位 的 銷 售 亦 有 助 減 低 潛 在 收 入 損 失。
飲 品 檔 位 以 現 金 形 式 進 行 銷 售。
較 高 價 值 的 存 貨(如 煙 草)採 用 上 鎖 方 式 保 存。區 域 經 理 不 時 進 行 檢 查,以 確 認
美 食 中 心 主 管 的 盤 點 準 確 無 誤。評 估 溢 利 率 有 助 監 察 個 別 美 食 中 心 及 美 食 街 的 表
現。倘 出 現 異 常 的 溢 利 率 耗 減 情 況,我 們 會 加 緊 監 督 特 定 美 食 中 心 及 美 食 街 的 活
動 及 表 現。
我 們 的 各 個 飲 品 檔 位 通 常 於 每 個 班 次 安 排 三 名 員 工 工 作,分 別 為 接 待 員、咖
啡師及收銀員。接待員負責招待客人及點餐。接受點餐後,接待員會向收銀員開單。
其 後,則 由 咖 啡 師 將 負 責 按 照 點 餐 內 容 製 作 食 物 及 飲 品。接 待 員 從 檔 位 接 過 食 物
後 便 送 至 相 關 客 人,並 向 客 人 收 款。
28. 以 下 載 列 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我 們 客 戶 的 結 算 分 析:
截 至12月31日 止 年 度 截 至10月31日 止 十 個 月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千 新 加 坡 元 % 千 新 加 坡 元 % 千 新 加 坡 元 % 千 新 加 坡 元 %
扣 賬 卡 及
信 用 卡 34 0.11 25 0.09 17 0.05 13 0.04
現 金 30,987 99.89 28,605 99.91 35,183 99.95 30,826 99.96
總 計 31,021 100 28,630 100 35,200 100 30,839 100
29. 店 舖 管 理 及 租 賃 業 務 的 概 覽
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我 們 在 店 舖 管 理 及 租 賃 業 務 旗 下 經 營 及 管 理 共13間 食 肆,
即(i)12間美食中心(包括九間無冷氣美食中心及三間冷氣美食中心);及(ii)一條美食街。
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按物業類別劃分的店舖管理及租賃業務旗下食肆明細載列如下。
本 集 團
經 營 及 管 理 的
食 肆 數 目
於 自 有 物 業 5
於 租 賃 物 業 7
於 代 獨 立 第 三 方 管 理 的 美 食 中 心 1
總 計 13
30. 我 們 管 理 的 美 食 中 心 及 美 食 街
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本集團擁有九個物業及租用八個物業。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
我 們 在 店 舖 管 理 及 租 賃 業 務 旗 下 經 營 及 管 理13間 食 肆(12間 美 食 中 心 及 一 條 美 食 街),
其 中:(i)七 間 由 本 集 團 租 用;(ii)五 間 由 本 集 團 擁 有;及(iii)一 間 由 我 們 代 一 名 獨 立 第 三
方 美 食 中 心 擁 有 人 管 理。其 中 我 們 擁 有╱租 用 及 租 用 的 分 別 六 個 美 食 中 心 及 一 條 美 食
街 為 每 日24小 時 營 業。
我 們 按 固 定 租 金 模 式 或 銷 售 總 額 模 式 經 營 及 管 理 美 食 中 心 及 美 食 街。根 據 固 定 租
金 模 式,我 們 向 檔 位 租 戶 收 取 固 定 月 租。根 據 銷 售 總 額 模 式,我 們 向 檔 位 租 戶 收 取 每
月 許 可 費 用,而 非 收 取 固 定 租 金,每 月 許 可 費 用 乃 按(1)基 本 租 賃 費 用 或(2)每 月 銷 售 總
額 的 百 分 比(倘 每 月 銷 售 總 額 超 出 最 低 金 額)之 較 高 者 計 算。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於 該 百
分 比 範 圍 介 乎 於16%至25%。各 食 肆 的 百 分 比 各 有 不 同,取 決 於 食 肆 的 地 點、我 們 的 租
賃 或 經 營 成 本 以 及 所 售 賣 的 食 物 種 類。13間 食 肆(12間 美 食 中 心 及 一 條 美 食 街)中,九
間 及 四 間 分 別 以 固 定 租 金 模 式 及 銷 售 總 額 模 式 經 營 及 管 理。向 獨 立 第 三 方 租 賃 食 肆 的
租 金 收 入 僅 包 括 固 定 租 金 模 式 及 銷 售 總 額 模 式 產 生 的 租 金 收 入╱許 可 費。從 獨 立 第 三
方 收 取 的 其 他 費 用 獲 確 認 為 提 供 管 理、清 潔 及 公 用 事 業 服 務 的 收 益。
31. 我 們 食 肆 數 目 的 過 往 變 動
下 表 載 列 於 以 下 所 示 期 間 我 們 經 營 及 管 理 的 食 肆 數 目 變 動:
截 至12月31日 止 年 度
截 至
10月31日
止 十 個 月
2018年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後
及 直 至
最 後 實 際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可 行 日 期
於 財 政 年 度 初╱期 內 的
食 肆 數 目 18 16 14 13 13
於 財 政 年 度 內╱期 內 新 開 張
的 美 食 中 心 數 目(附 註) — 1 — — —
於 財 政 年 度 內╱期 內 關 閉
的 美 食 中 心 數 目 2 3 1 — —
於 財 政 年 度 末╱期 末 的
食 肆 數 目 16 14 13 13 13
32. 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我 們 亦 代 一 名 第 三 方 美 食 中 心 擁 有 人 經 營 及 管 理 一 間 美 食
中 心,該 店 位 於Block 21 Toa Payoh Lorong 7 #01–298 Singapore 310021,每 日24小 時 營 業。
我 們 與 該 名 第 三 方 美 食 中 心 擁 有 人 已 就 管 理 該 美 食 中 心 訂 立 一 份 管 理 服 務 協 議,該 店
包 括 一 個 飲 品 檔 位 及 五 個 食 品 檔 位
33. 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我 們 與 一 名 獨 立 第 三 方 營 運 商 已 就 管 理 我 們 的 美 食 中 心 訂
立 一 份 管 理 協 議,該 食 肆 位 於27 Pioneer Road North #01–01 Singapore 628740,包 括 九 個 餐
飲 檔 位。儘 管 本 集 團 並 無 管 理 位 於27 Pioneer Road North #01–01 Singapore 628740的 美 食 中
心,本 集 團 收 取 的 固 定 管 理 費 視 為 本 集 團 的 租 金 收 入。與 本 集 團 迎 合 鄰 近 住 宅 區 客 戶
而 經 營 和 管 理 的 其 他 美 食 中 心 不 同,位 於27 Pioneer Road North #01–01 Singapore 628740的
美 食 中 心 迎 合 不 同 的 客 戶 類 型,並 有 不 同 的 營 業 時 間,乃 由 於 其 為 工 業 食 堂。因 此,
我 們 的 董 事 認 為,由 於 本 集 團 較 集 中 於 經 營 服 務 鄰 近 住 宅 區 客 戶 的 美 食 中 心,本 集 團
委 聘 獨 立 第 三 方 為 我 們 經 營 美 食 中 心 將 更 具 商 業 利 益。
34.Zubedah Bee Binte Mohamed為Best Cafe Group Pte. Ltd.的 控 股 股 東 及 董 事,並 於 業 績 記
錄 期 間 為 我 們 的 店 舖 管 理 及 租 賃 業 務 五 大 客 戶 之 一,且 自2011年6月9日 起 獲 僱 用 為 本
集團的區域經理。此外,Best Cafe Group Pte. Ltd.為我們的印度菜檔半製成食品的供應商。
截 至2017年12月31日 止 三 個 年 度 及 截 至2018年10月31日 止 十 個 月,Best Cafe Group Pte.
Ltd.分 別 佔 本 集 團 的 總 採 購 額 約 零、零、0.1%及1.3%。我 們 的 董 事 相 信,本 集 團 與Best
Cafe Group Pte. Ltd.及Zubedah Bee Binte Mohamed的 交 易 條 款 乃 經 公 平 磋 商 及 本 集 團 的 正
常 商 業 條 款 釐 定 而 成。
35. 存 貨 管 理
我 們 主 要 為 餐 飲 零 售 業 務 採 購 食 材(如 新 鮮 及 冷 藏 肉 類、海 鮮、蔬 菜、雞 蛋、乾 製
食 材、罐 頭 食 品 及 調 味 品)以 及 飲 品、咖 啡 粉 及 香 煙。我 們 新 鮮 食 材 的 保 存 期 限 一 般 介
乎 數 日;冷 藏 食 材 的 保 存 期 限 約 為 三 個 月;乾 製 食 材 的 保 存 期 限 約 為 六 至12個 月;飲
品 的 保 存 期 限 約 為 七 至 八 個 月,香 煙 的 保 存 期 限 約 為 十 個 月。
我 們 通 常 並 無 保 持 大 量 存 貨。對 於 易 腐 壞 的 食 材,我 們 維 持 一 天 的 存 貨,以 確 保
食 材 的 新 鮮 度;對 用 於 食 品 檔 位 的 乾 製 食 材,我 們 一 般 維 持 兩 至 三 天 的 存 貨;對 用 於
飲 品 檔 位 的 材 料 及 物 資,如 咖 啡 粉、茶 粉、罐 裝 飲 品 及 酒 精,我 們 維 持 兩 至 三 天 存 貨;
而 對 於 香 煙,我 們 一 般 維 持 一 個 星 期 存 貨。我 們 的 存 貨 乃 按 先 進 先 出 基 準 管 理。我 們
的 主 廚 或 美 食 中 心 主 管 會 每 日 檢 查 可 用 的 材 料,如 材 料 不 足,則 向 供 應 商 下 單。
36. 僱 員
於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本 集 團 擁 有 合 共356名 僱 員,其 中214名 為 新 加 坡 公 民 及 永
久 居 民,142名 為 外 籍 人 士。僱 員 並 未 加 入 工 會。下 表 載 列 於2015年12月31日、2016年
12月31日、2017年12月31日、2018年10月31日 及 最 後 實 際 可 行 日 期 按 職 能 劃 分 的 僱 員
明 細:
於12月31日

2018年
10月31日

最 後 實 際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可 行 日 期
管 理 人 員 2 2 4 4 4
財 務 5 4 7 8 7
行 政 33 36 39 21 20
食 品 檔 位 營 運 155 155 162 164 161
飲 品 檔 位 營 運 183 162 146 156 164
總 計 378 359 358 353 356
7 : GS(14)@2019-03-03 19:18:45

37. 黃 浩 宸:915
8 : GS(14)@2019-03-03 19:21:01

38. 國衛
39. 2017年增3成,至480萬,2018年首10月降20%,至360萬,重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2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