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殞落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1/blog-post_22.html二零一四年,一月二十日,古典音樂界,又損失一員猛。被譽為三大指揮之一,阿巴杜在博洛尼亞病逝,享年八十歲。
阿巴杜九十年代初,被視為指揮大王卡拉揚接班人,話說卡拉揚早於六十年代電視節目,見過阿巴杜指揮後,另眼相看,於是力邀阿巴杜到維也納愛樂團指揮馬勒第二交響樂。
如果根據記載,真正第一位提携阿巴杜,實為伯恩斯坦,但七十年代,卡拉揚及阿巴杜兩人已劃上等號。
金融時報用上相當篇幅寫出阿巴杜一生,更為肖為妙在於,卡拉揚既獨裁、拜金、甚至被指將音樂及政治打上關係,阿巴杜完全相反,顯得形成份外清高,兩人本質上風馬牛不相及,可以走在一齊,實屬奇跡。
歐洲三大樂團,通通有過阿巴杜指揮棒綜影,但為人津津樂道是,他上任倫敦交響樂團後,成功令樂團起死回生。而所謂阿巴杜名盤,早於倫敦樂團作品最為值錢。
患病已久,阿巴杜離世不為意外,而跟財經有關,其實或多或少,反映唱片公司功利,或好聽一名,觸覺。
早前阿巴杜踏入八十歲前後,歐洲幾大古曲音樂唱片公司,包括Decca、大禾花,通通借八十為名,搵錢為實,紛紛推出一系列阿巴杜唱片集!
的確,近年無論流行樂壇、古曲樂界,都形成一種「翻推」風氣:咩咩周年記念、從未曝光作品等等。
例如,去年發行商就為Nirvana九三年大碟 Utero翻推二十周年版。
當然,翻推潮當然涉及作品經典因素,但更實際是,利字當頭,錢作怪,背後原因正正跟版權有關。
因為,根據大部份版權規定,作用如果從未推出,版權五十年之後即時自由身,但出過街的話,再多廿年。亦所以,老餅碟越來越多!!
阿巴杜離世,部份碟據講又有炒風,有趣是,聽聞內地大媽,一早亦加入炒碟行業,早前部份黑膠碟,大媽效應之下,數百升值至數千。
尋找巴巴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1/blog-post_24.html「尋找巴巴的故仔」,海爾之後,殺出中信廿一世紀「染雲」。
老實,話事人擺明打亂章,若按常理分析,什麼協同效應,擴展某項業務云云,通通唔重要啦!!
馬雲力量,對市場呼風喚雨程度,做個比喻,較之高盛、大摩、伯南克、耶倫、甚至李克強,做場連續廿四小時唱好市況報導會,加埋乘十,都要強!!
一間停牌前數十億市值公司,搖身一變數百億,中間差價,其實等於「馬雲」兩個字,信業務憧憬或太天真。
三毫子入股,用全日最高位五元計算,馬老闆為首由十三億本金,即時帳面利潤高達二百零八億。而前主席陳曉穎持有七億多股,帳面賺廿六億半,大股東中信集團,帳面利潤三十三億六。
經此奇景,中信集團以後根本毋須要搞這個、那個業務,或任由子公司、二六七袋鼠虧損連年,索性搞「複制馬雲業務」,咁咪得!!
中信廿一世紀,有一定股齡絕對認識,甚至輸好多錢俾佢。呢間股份代號從來二四一的公司,二千年以來,最少三度易名。
至於業績,過去十年,僅一年賺錢,年報內主席報告內容年年一樣,就算被外界視為可為阿里巴巴提供協同效益的醫療驗證網,亦同樣虧損。
二四一既有業務潛力是否值一日升幅數倍,不言而喻。
市場總有春江鴨,二四一今年首個交易日有異樣,成交當日較之前急升十二倍,故事原來剛剛開始。
既有股價升、又有馬雲大股東,市場認定潛力極大,甚至不其然聯想阿里巴巴借殼上市,真的嗎、真的嗎,真的令人笑哈哈?
詳細研究公司通告,闡述未來意向的段落提到、可能注入若干補充業務,達成其他形式合作。
就是注入這兩個字,引來無限憧憬,亦代表馬雲刻意留有尾巴!
但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指,借殼上市可能性極低,除了考慮注入項目市值, 控股權易手兩年後才可以注資, 同時按例要保留一定業務, 避免引起監管機構審查。
當然世事無絕對,惟現階段,大家估吓估吓,開開心心亂幻想之前,或者先搞清:
一,入股二四一,不等於有合伙人制
二,阿里巴巴最大股東不是馬雲,而是軟庫及雅虎,兩間公司要沽貨套現立場從來不變,要借殼上市,唔該先問過雅虎靚太CEO!!
三,按阿里巴巴集團估值九千七百五十億港元計,中信廿一世紀增發新股後有八十億股,代表二四一每股要升至119.7元,才等同於一間阿里市值。
由於港交所規定,注入業務資產值,不能超越公司市值,中環人認為,估多無謂,最簡單去解釋,馬雲其實眼紅化騰;對家日日新高,觀乎自己上市日,仍遙不可及,真空期內,倒不如搵隻殼頂著先,正正式式令其本人有股票市場呼風喚雨平台。
外界對交易,除集中股價、業務、及借殼與否之外,有一件事被忽略:馬雲及王軍。
王軍作為太子黨,本港上市公司主席一職,僅此一間,王、馬關係早有文章指,兩人份屬友好。
一個例子,當年正當馬老闆苦對無策,急籌資金回購部份雅虎之際,最後幫手包括有中投、國開行、博裕基金及中信資本。
中投毋需多講、國開行份屬陳元系統、博裕係咩?江澤民長孫江志成是也。
而中信資本,咪正正等於王軍!!!協同效應,抑或投桃報李?
分家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1/blog-post_4079.html由休假,到被剔除主席一職,郭炳湘及兩兄弟不和,由白熱化,到今日隨一紙幾句通告內容,踏入第六個年頭的爭拗或者正式告終。
新地上刊港交所通告強調,新炳湘跟新鴻基地產董事局並無意見分歧,單單呢句實屬可圈可點。
試問,沒有分歧又怎會有今日的通告,或者字眼上額外加入「不再」兩個字,即不再有分歧更為適合。
新地值得一讚為,官方通告之後,再附加郭氏家族聲明,既可作為補充聲明,亦為聯交所通告的最終解讀本,當中涉及兩大重要,包括家族成員就處理家族權益達成共識,以及三兄弟新地持股依然均等,但明顯背後形同是同權不同權的另一種。
經過六年公關部署,對薄公堂,事件解決值得股東高興。如果從新地六年前股價表現看,地照投、樓照賣,業務毫不受影響,惟股價對資產值折讓幅度,大部份時間較之長實及恒地為大,現價計折讓仍達四成左右,跟新世界相等,但項目而言,當然前者為佳。
家族爭產有否導致新地折讓擴幅,近六年不同分析員有不同現解。但在企業管治上,新地在在予華資家族企業提供一課,主題包括公關,媒體溝通,透透明明從來減少不必要揣測。
二,最重要當然是分家安排,君不見新地事件後,幾大華資已有、或完成部署。
家族持有大企業,在學者研究,拉長一段較長時間,其實相對跑輸非家族企業,但由於行業性質不同,可以就此不予理會。
新地郭氏家族問題解決,但大佬郭炳湘動向如何備受關注?
又或者,他本人有否跟新地有共識,某時間內不沾手指定業務,外界亦不得而知。但同當日四叔講法,大家始終一家人。
最後值得一提是,新地事件帶出港交所權益披露的混亂。自從三兄弟不和,權益披露每有新地變動,市場即時反應:一,睇唔明、二,揣測、三,最後出現不同媒體,不同版本。
以最近期一次鄺老太股權權變動為例,由於權益披露太複雜難明,一度予人三兄弟持股不均錯覺,最後證明別無其事。
即使現在再看看權益披露一欄,主要股東持股總和,無論加加減減都大有出入,總數合共亦超出一百,若非郭家主動公佈,鬼知均等咩!!
權益披露為證監會要求,港交所轉載,業界一直批評混亂難明,唔該搞搞佢啦!!
走樣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5.html花無百日紅,踏入馬年,熊出沒頻頻,有時倒令人懷疑,今年到底馬、抑或熊年!!
鄧聲興一直認為,澳門股必買、沈大師去年第四季宣佈,十二個月內不推介博彩股,時光倒流僅僅兩星期前的話,勝負已分。
但截至今日,已經變為難定輸贏,沈大師的勝出賠率,更出現「落飛」情況。
踏入下午一時三十五分左右,香江、濠江,嘩聲四起。
期時,澳門當局公佈備受關注的一月份博彩數字,結果,按年僅僅升7%,按月更加倒退。
以大數二百八十多億計,較之前最保守一間券商推算,仍來得要差!!
瑞信劉老師形容,數字構成震盪,此話一出,濠賭股被洗倉!!!用大行分析: 一,上個月收益增長減慢一直為預期之內。二,增長減慢速度卻超出預期。
三,正如劉老師所指,一月份最後一星期,數字嚴重走樣既要了解,亦需關注!!
分析師已經引用渠道數字,明眼人就知,澳門有數據供應商呢回事。所以,套用有關數字的話,一月頭三個星期,每周平均每日博彩收益大約十億澳門元,但瑞信指,踏入第三星期,先發現VIP大幅放緩,而今日從官方數字分析,最後一星期,平均每日博彩收益平均僅有五億,呢個數,以往未曾試過!!!
數據咁差,勉強解釋是農曆新年前、內地旅客一般減少出外,而去年效應,就未有反映在一月數據上。
到底貴賓廳收入大跌,是否受內地打貪影響? 目前言之過早
至於另一個關鍵是旅客數字、澳門統計初一至初五,一共有75.8萬人次到訪,按年升19%,當中內地佔超過70%,又會否推動二月數據急反彈?
到底咩事?嚟緊點?似乎要視乎下星期「渠道」數字結果如何?但巧合是,從股價走勢,銀娛已經由高位跌兩成二,技術上觸及熊市,金沙累積亦跌一成八。
股價走在事實最前線的話,更加事有巧合為,股王銀娛,踏入一月下旬,先有呂志和行使八十多萬股認股權、繼而被稱為精於博彩股基金WADDELL,高位八十一樓上減持。
難道,正正代表THE INSIDER TELL THE TRUTH??!!!
內地輸出旅客,一直以來,澳門博彩、香港零售雙翼齊飛。澳門左翼今日折翼,數據亦顯示,香港零售呢隻右翼似乎單獨難飛:
證據一,去年當炒收租股,部份跌至一年以上低位。
證據二、香港零售數字嚴重走樣!!
剛剛公佈十二月零售旺季數字,無論貨值及銷貨量增長均告放緩,以貨值計,的而且確四百九十多億為去年單月最多,惟細心一睇,是靠超市銷售一力支撐!!
內地貨幣供應收緊、PMI放緩、經濟走弱,澳門博彩及香港零售收益多次推翻其負面影響性。但反瘸打貪,影響或波有影響,二月數字起關鍵。
須知,土耳其、阿根廷問題可以震盪全球,「傳導性」三個字,在在不能低估。
遷冊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6.html屈臣氏、屈臣氏,你會到哪兒上市?
一間阿里巴巴,一間屈臣氏,令本港股票市場,尤其港交所處於等侯狀態。
截至尋日為止,屈臣氏原本被假設肯定香港必上無疑,但隨英國天空電視報告,就算香港上,但是否第一上市地位,或者成疑。
中環分析員指,誠哥要拆屈臣氏,明顯要體現價值,而體現價值,除上市時估值外,亦取決於上市後,市場定價。
換句說話,和黃分拆屈臣氏上市地點,考慮因素視乎,一,交投量,二,有無人懂得欣賞,識睇呢間公司。
第一點,香港符合,但第二點,香港未必符合。
再者,市場給予屈臣氏每股估值,大概五十港元左右,佔和黃整體每股資產值三成以上,呢三成當中,近七成比重來自歐洲。
無疑PRADA香港上市,而且成功,但市場中人指,成交量大部份來自歐洲盤,而睇公司分析員,亦是歐資為主。
在情,在理,在商言商,屈臣氏歐洲上市必屬合理,但英、法、德三大市場,誠哥關係最好是英國。
原來英國屬於首選地,問題就來得尷尬,事關按SKY News報道,總部英國會容易符合上市,但引伸出就涉及遷冊,亦即形同和黃將超過三分一資產搬離香港,之後又大把野講、社會又廣泛討論!!
當然,目前處於揣測階段,純粹估,最大有三個可能性;一,英國註冊,英國第一上市,香港第二上市,情況跟嘉能可近似。
二,港、英雙重第一上市地位,但英國註冊,即等於匯豐例子。
三,當無事發生,報道純屬虛構,屈臣氏香港上市,香港繼續註冊。
雖然和黃就回應指、策略性評估仍未完成,有關遷冊及新主席人選傳聞,目前並不真確。
但呢個講法仍然留有尾巴,一旦策略重組完成、咁係咪一切就有可能?
和黃自從試圖分拆百佳後,往往破例經常放料,而天空電視對屈臣氏報道,由於具備一定掌握,於是市場中人不排除,是先測試外界反應。
正當人人以為,和黃今次分拆,大李生做主,霍大班執行之際,有分析員提醒,和黃董事會內一位人兄,會起關鍵作用,此為執行董事黎啟明。
黎啟明屬於和黃老臣子,現任屈臣氏集團董事總經理。
據稱,屈臣氏之前其實業務表現一般,部份歐洲項目更加差。於是,霍大班起用黎啟明將整個屈臣氏執正。所以,屈臣氏有今日,黎啟明立下奇功,佢建議係點,或多或少起左右性作用!!
而對我們傳媒來說,最少趁今次機會,再了解咩叫上市地?事關上市亦最少分第一、第二,雙重上市等等。以部份毫無關係個案,引用作為例子,算吧!!
容忍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10.html人行發表第四季貨幣政策報告,及未來工作重點,引來內地一陣討論。
的確,如果再將主題著眼於維持穩健政策,靈活使用存準金,絕不新鮮,事關人行從來少提政策從緊,但目前情況卻明顯是穩中偏緊,至於存準金運用,呢種數量型工具,更隨時成為歷史!!
陶冬認為,報告少提通脹,為善意貨幣政策輔路,似乎亦捉錯用神。
很簡單,環顧大半年內地M2及通脹兩者關連性,已有欠傳導,即是無論M2高與低,通脹亦大部份時間處於下行。
人行呢方面已經有立論: 產能過剩做成上游通縮,某程度上令增長及通脹差距擴大,到底中國通脹或通縮,小川較耶倫更進退為谷。
報告之所以引起廣泛討論,在於人行在幾方面問題作出定性:
其一,拆息波動,人行在專欄強調,此乃金融創新結果,可以容忍,某程度上直接反駁金融創新擾亂市場之說。
第二,人行定性,貨幣政策要與改革緊密起來,流動性閘門調控及引導重要,內地解讀似乎是,政策明穩實緊,已被當局名正言順,短期絕不會寬。
但小川困難不下於僅僅要介定中國到底通脹風險,抑或通縮風險,更頭痛莫過於,量與價之間的政策取捨。好明顯,人行年幾前已經淡出數量型控制角色,但金融創新,網上金融平台在人行容許下,高息爭客,造成存款流失,從而影響傳統銀行貸款量及令拆息波動,人行「做量」功能,未必可以全面抽身而退。
歐、美、日等成熟央行,由價轉量,靠量寬谷經濟,人行卻由量轉價,雖則格格不入,但市場改革為中心,別無可選。
但正如早陣子提過,人行希望奪取主導市場利率「主權」,從而過渡至一個成熟貨幣政策,關鍵在於指標性選擇。
人行想用拆息,想用七日回購利率做指標,但因為人行同時淡出「量功能」,兩個指標不斷波動,人行又想用大額存單利率作為指標,但一月份兩大批發行後,又空中樓閣。
更最大問題在於,任何價格型機制形成,太市場化,太受基本因素左右,又會影響去槓桿進度。
今日,最少三大行撐內銀,認為短線有值博,奇景在於內地內銀升,香港內銀反而要跌。其實,如果睇睇摩通一份報告,未來幾年,該行相信內銀不良貸款比率最少要見百分之五,較現水平零點九九至一,即倍數急升。
瑞銀改用股價對內銀撥備前經常性收益做估值水平基準,擺到明,投資者對所講內銀BOOK,已再投下不信任一票!!
爆升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17.html踏入上星期以來,內地出現三連爆事件:出口爆升、貸款爆多、新增保單爆勁。
銀行一直喊「鬧錢荒」、但一月新增貸款卻創近四年新高,令市場有點迷惘,究竟人行政策取態如何呢?
如是者,經濟師個個JM、即是德銀馬駿上身,幾乎一致認為需求好,經濟強、這個馬年認真好!!
撇除出口爆升,其實保單,及內地一月貸款數字,某程度上拉成關係,即結構性轉變、尋息成趨勢,槓桿易加難減。
由預期一萬,變萬三億;由原本話控制貸款質量,減槓桿;由最初以為資金緊,變為資金查實極鬆;
萬三億,四年最多的貸款代表去槓桿誠意成疑,但用M2比M2的話,由十二月的百分之十三點六,降至百分之十三點二,另一角度亦可以理解為,大貨幣政策沒有寬鬆,反而偏緊。
季節性因素暫時可以自圓其說,但最令市場百思不得其解,在於M1出現急劇收縮,僅僅增長只有百分之一點二,為有記錄最低,亦令M2及M1之差,高達十二個百分點!!
同比計的話,一月份M1,下跌十四個百分點,而同時間存款減少九千多億的話,同比亦即少二萬多億,錢去左邊?
外界常用季節性因素解釋,因為企業要提取資金,公司要出糧及員工分紅,M1急挫屬於正常。
但如果用去年二月,即去年春節月份做比較的話,至少兩點駁斥、一,當時整體存款仍然升。而當月M1、M2並無出現異動。
中金認為,M1急跌並非農曆年因素那麼簡單,懷疑大部份在於企業存款流向高息理財產品所致,證據之一是,同期銀行同業拆借資產急升!!
網上金融平台,等於高息,高息形同客戶大轉移的話,亦導致出現內地銀行界一直擔心網上金融平台癲覆性問題。
餘額寶、微信的理財通、以及各類網上理財產品,正逐漸「撬走」不少銀行存款。
餘額寶規模已達4000億元、與全國在存款餘額46萬億相比,餘額寶以不足一年時間,已達到儲蓄存款的1%。
正如剛才提及一月份保單爆升情況,國壽表裡不一,唔嫁又嫁,再推大量高息及銀保產品,某程度上並非食言,而是競爭加生存問題。
上星期提過,網上銷售產品,必屬佳品深入民心,內地周末日期間,兩間小型保險公司,透過淘寶寄賣,一樣大收旺場。
查實,兩類產品回報僅僅兩厘半,奈何投資者原來已經早有假設,以為網上買賣,必然定有7%!!!
賣盤?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18.html果然,BABY金口一開,市場即時又充斥併購概念揣測。
李國寶首次提及,經營環境影響底下,若有出價三至四倍P-BOOK,會考慮賣盤。
國浩郭令燦即時反應,莫非是:「哈哈,我終於等到了!!!」
除非李國寶故弄玄虛,否則的話,他的而且確客觀道出作為本港經營銀行,背靠祖國,紮根香港,黃金日子早已不再。
以東亞為例,白一點,本港佔有率高不成,低不就,東亞在港存款市場佔有率僅百分之三點七,就算加埋大新、剛易手創興,好大機會易手的永亨,都僅僅百分之八左右,另一邊對手,匯豐、恆生、中銀及渣打,四間總和已經高達五成三,無得斗!!
寶BABY一早寄望內地,亦一度許下內地業務貢獻超前本港宏願。惟觀乎近年表現,主觀上東亞中國盈利增長高峰期已過,撥備高峰期反而就快來,而客觀環境而言,內地金融業,銀行狀況,大家知咩事!!
作為資深賓卡,李國寶亦深明,資本要求監管日嚴之下,盈利追不上資本消耗,結果必然是要集資,既然東亞資本水平未算最高,再集資BABY陣營持股必然被攤薄,到時更加衰!!
李國寶叫價三至四倍,是獅子開大口嗎?市價而言,絕對叫價過高,香港代表恆生,目前兩倍左右、中國代表工行,僅僅零點九倍, BABY要三至四倍,即會回覆到當地招行購永隆、星展購道亨估值。
由九五年計起,計算幾宗天價交易的話,港銀被併購價,平均估值為一點九三倍,最低為零三年工銀亞洲購華比,最貴其實並非星展或招行收購,而是九五年中國聯合銀行被四點五倍P-BOOK被收購,而當日收購人,正正是李國寶!!
高盛早前做過一個本港銀行併購吸引力評分,五分滿分,東亞其實只得一點七分,即不及格。
高盛用四項指標,東亞失分最多來自主要股東出售意願,但得分最多是東亞個招牌,五分攞滿。
換句說話如果志在必得的話,東亞實在有溢價分,但三倍與否則見仁見智!
BABY肯賣,直覺上馬拉幫郭令燦機會最大。從股權結構而言,東亞複雜過複雜:最大股東西班牙銀行持股一成六,國浩一成半,三井百分之九,BABY陣營其實不足一成。
從上述股權架構,技術上,只要姓郭一方有興趣,而姓李一方不加阻止,就即時有好多個可能性:一,國浩提全購,但索價太高,機會不大。
二,由寶BABY當日拉籠入股的西班牙銀行,或三井,放棄持股,拱手交予馬拉。
三,李氏家族將手持約百分之九至十股權,以三至四倍P-BOOK過曬俾馬拉,國浩持股兩成半,既不用全購,而由於多年全數市價購入,平均一倍半P-BOOK計,仍然大有水位溝淡!!
扎馬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20.html百九億美金,以四億五用戶計,平均每名客戶值四十二美金,即我同你,都為交易估值貢獻三百二十七個六港銀。
WhatsApp目前每日新增用戶一百萬,每日用戶製造短訊五十億個,但公司僅僅五十多名員工,當中包括三十多名工程師,營運上屬於超低成本!!
但效益及盈利能力上,連摩根士丹利,即WhatsApp交易財務顧開、亦潑冷水,形容高不成,低不就,有聲勢,無盈利!!
朱總,朱克伯格今日道出現今科網界精要,:GROWTH IS THE POINT, NOT THE PROFIT!
的而且確,戰國時代,中環分析員形容,當今科網巨企,有如古惑仔電影內爭地盤前一樣,先要扎馬!! 有幾多,納幾多!!
十幾年前的科網熱講CLICK RATE,依家科網熱,講用戶。你三億,我五億,佢十億,用一個大數,加一個想象,就會構成盈利放大效應模式。
但講到底,單從今次朱總買WhatsApp,最少證明兩件事,一,FACEBOOK十年來發展,等同廢!!
二,騰訊估值有排估!!
報稱,朱總用一句說話,成功打敗GOOGLE收購WhatsApp,呢句係「LET'S GO TO CONNECT THE WORLD」。
但騰訊現有模式,隨時屬於 LET'S GONNA CHARGE EVERYONE IN THE WORLD!!
由於騰訊橫向及垂直發展超較FACEBOOK為強,故此有分析更認為,微訊每名客戶價值,一定超過四十二美元。
原因簡單,Whatsapp根本好難同微信直接比較,因為WhatsApp只向部分用戶,收取0.99美元年費、亦從來未有披露有幾多收入;
相反微信仲有手機遊戲、廣告、電子商貿以及新冒起手機支付服務。
以微信截至去年第三季,活躍用戶只有2.7億戶,巴克萊計過數,到去年底活躍用戶增加到超過3億,以佢地300億美元估值計算,換言之平均每名客戶估值,將高達100美元,比WhatsApp 高超過一倍有多!!!
朱克伯格報稱情人節拍板收購,由庫姆送上朱古力士多啤梨做定情信物!! 但公布收購當日,卻屬於FACEBOOK股價潛水日。
佢話,當用戶增至十億或以上,錢就會來,生意就會多,但大陸佢無份!!
區內市場還有一個因「星星」而人氣急升的LINE,如此下去,好等於當日微軟收購SKYPE一樣,為買野而買野,最後無做過野,結果係無左件嘢!!
科網及TMT併購,潮流興講每名用戶值幾錢。論最貴,估下!!
係COMCAST收購時代華納,以出價計,相當於每名用戶三千美金!!
記錄哥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21.html點樣稱呼友邦杜嘉棋?
Mr Tucker! Hi Mark!
全部都對,但更貼切,杜嘉棋暫時成為當今恒指成份股之中,少數記錄王,所以我地可以簡稱他為「記錄哥」、Mr Record!!
一眾利淡聲音底下,友邦連續十一次創出新業務價值記錄,上市以來未曾試過業績較預期落空。當過職業足球員的杜嘉棋,絕對是一名命中率極高神射手!!
友邦有咩賣點?太多。資金多、償付比率超過百分之四百,即使打個五折,都比任何一間內地保險股為高。
其次,保險股屬於少數仍然有增長金融股,區內滲透低,財富效應,友邦食正條水。
最後,友邦物業加現金坐擁五百多億,大把磚頭!!
最令市場驚喜,莫過新業務價值有兩成半增長,內涵值增長亦有百分之八,呢兩個數,正正屬於衡量保險股盈利能力關鍵,保誠譚天中,必然流大口水!!
之前股價飽受新興市場風險困擾、但各市場的新業務價值,均錄得雙位數增長,去年完成收購ING馬來西亞業務,新業務價值增長超過七成。
本港及內地亦保持28及34%增幅,泰國增長雖然為區內最差,但仍有11%增長。
但如果留意友邦業績公佈第一百八十六頁,友邦新業務價值大增,除受惠於保單表現強勁之外,還有一個催化動力。友邦修改了Assumption,將風險折舊率Risk discount rate下調,亦因為咁,或多或少構成內涵及新業務價值持續強勁原因。
借用里昂說法,風險折舊率越低,即代表現在價值越高,亦意味公佈的入帳值會較好,單單呢方面修改,里昂認為,令內涵值額外谷大六個百分點。
友邦點修改假設?以內地業務為例,去年假設的風險折舊率由百分之十,降至百分之九點七五,既屬於上市以來最低,亦比內地保險公司沿用的百分之十一風險折舊率假設為低。
而且下調不止一個,還有泰國,印尼,菲律賓、新加坡等多個市場。
公平講,友邦由於保單大部份以保障型為主,跟內險股投資及一次性繳付為主,質素絕對贏盡。但同一時間,下調風險折舊率,一來跟主流金融股做法有背馳,而當中上、下調整,其實涉及極大影響。
友邦業績第一百八十一頁,其實有詳盡假設;以新業務價值為例,如果風險折舊率上升二百點子的話,友邦新業務價值會下降超過百分之二十,相反將比率下調二百點子的話,友邦新業務價值相反會提升超過四成。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