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點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26.html就如何界定中產,今日或多或少提供寶貴答案:財爺提過,飲咖啡、有品味是中產,預算案其實將範圍進一步收窄,品味與否一件事,香港做中產,財爺列明,符合資格者,係要被減糖,甚至咩都無!!
派糖背後原於舒困,經濟好,要還富於民、經濟差,要扶持,兩個原同因,得出相同的果,就係要派糖。
純粹公共財政管理,財爺理順市場,避免要有不必要預期,其實可以理解。
繼無補貼電費,差餉四減二之後,財爺明言,滅糖陸續有來,背後原來是為免將來要持續滅赤。
由曾俊華領導的小組、今次預算的財政狀況,超越本屆政府任期,直至2040年,橫跨廿多年。
跟據小組用了三套假設去做估算,最悲觀的一套,是政府按照目前的速度用錢,即是教育、社福、醫療,每年開支都有3%左右增長
這樣7年後、即是2021年,就會開始年年入不敷支,即是出現結構性財赤。
據了解小組預測是、如果七年後出現結構性財赤,再過十年即是2031年,財政儲備就會用完。
其實要講勇氣,今次財爺提出以GDP名義增長作為政府開支的「緊箍咒」,可說是勇氣可嘉!!
坦白講,以經濟增長預測而言,政府從來準繩度一般,去年增長只有百分之二點九,但今年就突然預期有三至四,審慎抑或樂觀,實在明顯。
固然施老闆有理,任何長遠預測,本質上都是注定錯誤,但今天先以未來預測,作為緊箍現有大花筒特首,其實背後正是反映阿爺早有計算: 平衡權力!
結果亦催生了一個「未來基金」。
即是將現在二千多億的土地基金作為基礎,每年盈餘再放一部分進去,即使將來持續入不敷支,都有後備錢可以開展基建。
政府會否出現結構性財赤,問題已經並不屬於討論階段,結論一:有,香港有結構財赤,但勝在好命。
零零、零一年,俞宗怡做掌櫃時講過儲備快將用乾,但十幾年後今日,香港儲備相當於政府二十二個月開支,較之前十八個月目標仲要多。
用財爺大花名目搞個「長遠財政計劃小組」,現時估算,如果政府開支增加,本港最多七年內有結構財赤,呢個作為減少開支增長伏筆是可以理解。
但財爺同前任英年、或當奴一模一樣,只談節流,不懂開源;十年前消費稅,似乎百分百肯定唔會重提,入境稅特首話未富先驕,但假設一年旅客人數一億,每人廿蚊,大大話話有百多億!!
香港避開從新稅種入手,去擴闊稅基,怕的是營商環境受影響,結果我地要硬食!!
剛才說過,阿爺認為有需要平衡權力。
有記性都記得,個多月前特首梁振英在同一個議事廳,提出大力扶貧。
「財政開支來說,我們今次是比較「大手筆」,但是我有信心,我們負擔得來。」
今天財爺的回應是:「我留意到有市民擔心,我們的支出增長過快,憂心香港會走向福利主義.」「政府「先使未來錢」,不單影響社會穩定,嚴重者更會禍及未來。」
其他不論加稅、甚至寄語未來,均顯得特區政府態度大有不同!!
特首說態度決定未來。
財爺就說「不信命運,但信機會。」
央媽鬥炒家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27.html2月18日, 當交易員同內地經濟學者, 聚焦到人行八個月以來, 首次重啟正回購時, 原來人行內部, 正蘊釀一場規模更大既攻防戰。
呢場戰爭, 可以話由「央媽」一手策劃, 目標就是擊退炒家同對沖基金。當日舉行既人民幣業務會議, 正係由人行副行長胡曉煉主持。
會上、胡曉煉大力呼籲, 要加大力度防止資本跨境流動引發風險, 之後一日, 人民幣就展開驚心動魄既一星期跌浪。
呢場央媽大戰炒家背後原因,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話, 人行係刻意主導近日人民幣持續下跌, 目的就係要比投機者出局, 為日後擴闊人民幣匯率做好準備。
聽落呢個策略的確似曾相識, 去年人行在端午前夕, 正是自編自導左一場「錢荒」, 今次只是「故技重演」啫!
人民幣匯價今年以來, 累積跌左超過1%, 表面睇就唔算好多, 不過已經蒸發左, 過去半年升幅。
而且比較起過去一年, 人仔只係升左不足3%, 影響可以話唔細
以前人仔只升不跌, 穩賺6厘回報既神話、可以話撤底破滅。
對一般存戶, 最多只係賺少啲, 但對一啲持有人民幣衍生工具合約買家來講, 就係災難性。
呢個時候又要教大家溫故知新, TRF-- 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 即是「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 正係呢種人民幣衍生工具合約, 累死唔少人。
唔知咩叫TRF, 建議大家Google下, 第一個彈出, 正係累到中信泰富幾乎破產、榮太子要黯然下台既澳元Accumulator!!
簡單講就係賭單邊人仔升值, 如果人仔聽聽話話升值, 每個月都有槓杆回報, 但只要一次下跌, 接既貨就要Double。
德銀同大摩估計, 呢批TRF規模大約在2500至3500億美元之間。
最慘係大部分買家, 都係喺香港, 以中小企及私人銀行客戶為主, 重倉區介乎6.15至6.35兌一美元之間。
大摩計過, 只要人民幣兌美元跌0.1元, 一年整體就蝕60億美金, 真係唔講得笑, 分分鐘又變成雷曼上街翻版!!
可能人行都知事關重大, 為左唔好令「佔領中環」提早預演, 星期三兩度由外管局發出「勝利宣言」, 話人仔下跌只係正常波動, 大家不必過分解讀。
有中環人話, 呢句「過分解讀」, 對好多私人銀行客戶同啲賓卡, 簡直好似見到再生父母一樣, 恐怕經過呢一役, 應該都會學識收歛下!
靠譜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3/blog-post_4.html被批評為金融吸血鬼,對實體經濟毫無意義,甚至應要被取締。
今屆政協會議、幾乎所有金融委員,均收到要求加強監管互聯網金融提案。
人行行長周小川亦首次表態,明言不會取締餘額寶等金融產品,但同時亦指出互聯網金融目前監管、的確有漏洞。
餘額寶之所以引起咁大爭議,一方面是收益率高、吸金力強,以餘額寶為例,用戶人數已經達到八千萬戶,仲多過內地A股股民六千多萬總數。
而連帶做成的骨牌效應,由銀行已蔓延至貨幣市場,甚至吸走股市購買力。
不過餘額寶在一般百姓中,仍然是更受落,內地媒體更教父母如何投放餘額寶。
有老股民就一言中的: 餘額寶比A股更靠譜,完全反映A股市場回報率過低、甚至分紅機制缺失等問題。
更觸動一般百姓神經是、餘額寶成了窮人唯一「靠譜」的資金出路:以往只有有錢人先可以用槓捍或靠關係賺大錢,餘額寶目前就成一般百姓最強的民意基礎。
中央都意識到,互聯網金融的廣泛影響,內地傳媒引述消息指,規範與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有望被寫入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包括統一監管並鼓勵行業創新。
可以意識到,主調仍然是支持金融創新,只是中間需要納入正軌。
幾乎千夫所指,支付寶在微博回應,指餘額寶誕生至今的二百六十多天中,前後共計監管達43次,即平均每6日就有一次。
今年以來一月以來、人行、中證監、國家審計署就前後累計監管19次,批評有些人拍拍腦袋,說監管真空,不算是藐視監管機構?
面對支持和對立兩派、人行副行長潘功勝提出,不能簡單將互聯網金融與實體經濟對立起來,並指互聯網金融可以協助小微企降低交易成本,即變相肯定了餘額寶功能。
其實人行亦深知,餘額寶破壞威力只會在初期顯現,一方面隨著餘額寶等金融產品客戶人數增加,收益率回落是遲早的事。
以最新餘額寶年度化收益、已經跌穿六厘,而隨著加強監管,收益率會逐步回落。
更重要是結合理財支付功能的目標一旦達到,不論阿里巴巴或騰訊,其實都不希望長期光錢谷客。
以打的及滴滴的士軟件為例,阿里巴巴就已經宣布退出戰場。
而負責管理的天弘基金更預測,餘額寶合理收益率回落至4厘,先至係常態。
可想而知,這場互聯網金融大戰,正逐步謝幕。
世界安定?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28.html一句「世界並非想像中安定」,已經令長和業績內、主席展望一欄變得毫無意義。
昔日「前景秀麗」、更恐怕變成絕響!!
有分析員睇和黃盤數,最大驚喜來自歐洲增長超過兩成,3終於步入收成期,大摩話比佢地估計仲要高兩成。
不過拆細集團大數、上下半年睇,EBIT實際嚴重走樣,由上半年16%增長、到下半年得番10%左右,反映下半年未必有想像中咁好景!
要數最計錯數,恐怕都無分析員估到、居然係財務及投資。
本來分析員估計、和黃呢個「金庫部門」,可以輕易賺到21億以上,結果埋單得12億左右,差幅高達40%!!
以和黃財務部往跡、真係擔心今次要人頭落地。
不過公道些講,對CFO陸法蘭可以話「非戰之罪」,因為霍大班而家興將一些無人要資產全部放入,包括左虧損擴大TOM、甚至唔想拖累屈臣氏上市估值,將嚴重虧損西班牙「瑪利娜」,都放埋入去,變成垃圾回收站!!
不過最令分析員驚奇,係低息環境之下,和黃減債之進取,完全出符意外:淨負債對資本跌至20%既11年新低,大摩分析員本來只係估計,負債率只係維持大約22%!
數返09年時候,和黃負債率當時達到近30%,換言之,五個年頭,負債率大跌十個百分點。
而家結合埋超人開頭一句不安定宣言、前景係「審慎」定「樂觀」,都不需多言! 大家真係要提醒十二分精神
所以亦解釋左,派息雖然有增加11%,但以現金流改善速度,派息比率反而係不升反跌。
久違既超人、雖然在記者會上談笑風生,有問必答,但不時流露出一、兩句憂慮前景,絕對看得出是有感而發!
佢仲慶幸自己三十年前、已經投資海外,而家香港資產佔和黃比重,已經跌至得番一成四,相反歐洲就佔近四成新高,否則呢分業績未必有今日咁好景!!
被寵壞孩子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3/blog-post_1470.html「被寵壞孩子」
「走上民綷主義之路」
「港人應加強危機意識」
呢一類咁情緒化、煽情說話,超人不在上周兩個記者會上透露,反而是透過內地媒體財新網發表,意慾何在?
再次接受內地傳媒專訪,這次是胡舒立的財新網。
坐擁2400億身家,李嘉誠強調自己也做過窮人、明白天天要擔憂生活的感受,滋生民粹是人之常情。
刻意回顧去年的碼頭工潮,李嘉誠指,即使將他扮成魔鬼、他在照片仍然是笑的。
但佢隨即提出、不應停滯在憤怒情緒階段,更批評不少政客只會推波助瀾,結聚憤怒。
李嘉誠又提醒政府、切忌政策情緒化,擔心是個大滑坡、造成惡性循環。
他形容,新加坡先天不足,香港則是寵壞了的孩子,如果民粹主義再升溫,五、六年間香港就會面目全非。
說到香港同內地的矛盾、李嘉誠說,香港人對國家民族、對自己的家是真心的,不應該被社會一些表面現象,扭曲了港人對民族認同的心。
近年熱愛科技,身邊人周凱璇不忘提胡舒立超人的新玩具: 由電路版研發的NANOLEAF燈膽。
「改變世界,就如此燈般簡單。」超人如是說。
所以展望未來,超人認定是由創新科技主導,政府應該急起直追,如果只看到失業率偏低,就認為毋需迫切改善就業結構,便等同製造明天的問題。
前文後理來看,今次在內地發表、有一個好處係向中央表明心跡,情況與去年十一月,南方都市報專訪,效果同出一徹。
仔細看當中內容,確實焦點根本不是向香港人表達甚麼「民綷主義之路」、或「身分認同痛苦」。
關鍵是「情緒政策化」一詞!
市民大眾有情緒化,但作為領導當然萬萬不能,今次超人評語對「門常開」,絕對是深水炸彈,破壞力絕對大於上次「無能之人」!
其他評語,例如政府要識得抱著「輸了就是贏」的心態、又形容政府政策太慢,令自己在港投資步伐被迫放慢,其實均是向中央投訴。
寶字系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3/blog-post_6.html
餘額寶為首貨幣基金應否監管,成為兩會期間,每日必被追問指定問題,銀行反應?最好取締?監管者意見?
你問應否監管,當然話答要啦!!
肯定,如意、餘額等等寶字系列的出現,背後有政策傾斜,但傾斜理由不不在於小川祟拜馬雲,而在於推動金融創新,或更實實在在,另起爐灶,製造新勢力,抗衡舊勢力!
正因如此,即使將來有監管,其實僅僅在於執正規舉,而非要打壓!
字眼上,應該監管其實錯問問題,事關凡此種種貨幣基金,目前都有中國證監會監管及審批,故此所謂應否監管,問題重點或多或少牽涉是,如何避免網銀貨幣基金不斷高息爭客?
目前,貨幣基金存款其實寄存銀行當作特權客戶定期,一,提早提取毋須罰息、二,享有同業優惠,毋須繳交準備金率。
要馬云為首寶字系毫無競爭力的話,求其兩方面著手,並要邀付準備金率,基本上無得做了!!
內銀其實抵死! 叫你創新,無!! ~坐擁巨額架款,有無珍惜過??
依家變相製造第三勢力,反而要加入高息爭客,YOU HAVE TODAY!!
不過內銀不但不思已過、反而搞小動作,傳有三家國有銀行,已經拒絕接受餘額寶的協議存款,理由正是要求的利率過高。
馬雲當然不是省油的燈,已公開還擊,直指不少批評互聯網金融的人,其實都是既得利益者,根本在恐嚇和誤導大眾對創新改革的理解。
餘額寶推出不夠一年、規模已突破4000億人民幣,佔9000億同類產品近一半。
透過集腋成裘、基金公司以大筆存款,向銀行爭取高息,分析指各種「寶」的出現,加快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變相推高貸款利率。
市場化有利有弊,有國企的財務人員指、貸款利率已由兩年前的6至7厘,升至8厘水平,中小企更較基準利率上浮40%,個別要付12厘息。
老實說,目前,貨幣基金僅佔內地整體存款不足一個百分點,巴克萊計算,五年內發展規模隨時會佔整體存款一成半左右,即十二萬億人民幣。
如果睇得開,頭炮高息爭客之後,隨著更多經營者加入,以及市場利率回落,銀行根本毋須要驚高息呢兩個字,怕存款被劫走。
但如果睇唔開的話,大可以學中小內銀,搞搞網銀,取巧下網上推廣,就變相當自己搞網上金融囉!!
內地人令人羨慕,新舊之爭,結果寶字系及傳統銀行都變相造福社群,現在傳出馬雲會獲得民營牌照,到時更可以名正言順提供網銀服務。
服務好了,利率高了,餘額寶突破八千萬戶絕非偶然!
倒希望陳德霖亦推動下港式金融創新吧!!
天字第一違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3/blog-post_7.html問題重複,只限於有意義問題,與其人人問內銀老總餘額寶應否監管,更有意義問題其實是,今年到底內地會有幾多宗違約?
點解內銀零點七、八倍股價對帳面值無人問津?
一,利淡因素與日俱增
二,內銀老總從來無講真話:問佢息差?壓力不大、不良貸款比率?
維持平穩,資產質素?
可控!!真的嗎?
哈、哈、哈!
超日太陽能由名不經轉,變成為全球知明,在於他們成為中國自從一九八三年以來,首次天下第一違約。
有得第一次,自然有第二次,用美林之前估計,今年四至六月份,數千億信託產品到期高峰期,難道到時,日日講中國,天天講DEFAULT??
超日太陽唔掂,並無新聞,事關公司去年十一月早有預警。市場目前共識為,由去年年中政府介入,到兩會穩定大前題下竟然置之不理,官方已經正正式式為有秩序違約,開下綠燈!
無錢還,誰之過?站在企業立場,有人肯過,我當然願意接受。
形成內地信貸市場長時間道德風險,一,根本市場假設,無一間公司會無錢還。
二,內地評級機構是是旦旦,求求其其作風。
超日債券籌組時,數字已經顯示公司負債比率超過三倍,但評級機構仍然予以兩個A評級,到去年年初開始,勢色唔到,不消十四個月,超日評級由二A變3C,但債券息差跟一線三A債,期時未有大幅擴闊,即部份或大部份市場,仍然如在夢中!
企業借貸氾濫死性難改,中國如是,歐美部份公司亦如是,據講,由於內地資金緊,部份中資公司轉戰台灣借貸,搞到當地資金頭寸亦轉緊!
做成企業萬借萬靈,歸根究底原因之一是評級機構對外惡,對內善良。按統計,近三千四百隻內地企債當中,百分之九十九具備兩個A評級,只有少於零點一二個百分點,為低於A+水平。
高評級借錢易過借火,而內地沒有違約,就造成內地債券價格嚴重錯配,例子之一是,無最高級別三A債,與普通級別一A,債券息率相差不足半厘,形成內地債券多多,但曲線平平!
價格反映風險,是市場認為今次違約帶來的正面影響。
外媒、評級機構均大派定心丸,一而再再而三強調有秩序違約並不可怕,只是現實真是咁樣?鐘擺理論大家心知肚明,美林崔巍大力提出「貝爾斯登翻版」,未必無道理!
針無兩頭利,改革、去槓桿固然等於不明朗。其實,內地之外,港銀過去幾年大量內保外貸,及低息內地企貸,風險抑或無風險,市場或銀行業界,心知肚明吧!
風險重估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3/blog-post_10.html瑞信為首大行,因為三中改革,大SELL特SELL。
什麼釋放價值,市盈率止跌回升、周期、金融、資源通通叫買,當日想出RE-RATING美麗構圖,事後回想,或者錯在手法之誤,DE誤串為RE也!
印度股市創新高之際,諷刺在於我國股市再跌二千! 一星期前,內媒振振有詞地指,升浪展開,拉幕上漲,兩會振奮人心,七日後的今天,已經一百八十度轉軚,話新一輪跌浪已經展開。
轉身之快及其靈活性,遠勝巴塞美斯!
對於是日跌市,中國美斯想出十大理由;數據遜預期、二、三月一向股市弱、信託產品及債券到期高峰、兩會即將完結、新股將屆重啟、新股重啟令資金提早減鎊、馬航事件相關股急跌、限售股解禁大增、人仔又再大跌、期指造淡、大宗商品拆倉!
!
十個無多無少,岩岩好!
熟識市場人士都明白一點,升市越多理由越好、但跌市理由太多,或多或少某程度上表達一個現象,即連真正跌市原因都唔知,於是故意堆砌,增強說服。
如果綜合十點原因,萬變不離其中,其實股市當下之勢,受制包括經濟問題、去槓桿、及經濟以外圍風險因素有增無減!
人人叫人民幣升,港元漲,就堅稱資金流入。資金流入四個字,今年不下聽了四、五次,但查查數字,今年為止區內為首股票資金,外流超過三百多億美元,未滿三個月,已經超越去年數字!
資金外流,從另一角度可以理解為,大量熱錢流入後的正常化現象。有人仍然認為,美股得、歐美經濟OK,區內及中資總會升。
欠你架?區內對投資者來說,其實代表改革下的調整,熱鬧派對過後要打掃地方一樣。
違約成為今早開市前,定息交易檯熱話。你問內地點?可控,問題不大、你問評級機構及專家,不外乎指有秩序違約可應付。
但更實在問題,內地本土債市未曾有違約案例,內銀未曾處理過內地違約,無據可依,無往例可言,難道不是風險?內地話違約可控,調轉問,你試過咩?
以無止境加槓桿,到殺車叫停去槓桿,涉及固然是調整,收緊及拆倉。內地銅價跌停,據稱正正加快內地炒盤沽貨離場原因,因為眾所周知,內地銅用途,並非用於建設、製造,大部份其實擔當借貸抵押之用。
不得不提是,馬航事件,連馬航及馬來西亞官員都認同撲溯迷離。市場近幾年是極受保護動物,但骨子裡異常敏應。
大吉利是,事故如不止意外那麼簡單,區內風險溢價勢將大幅抽升!
一貶無妨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3/blog-post_17.html中環銀行界傳聞,人行每有重大政策性決定前,總會參考幾間大行意見:包括大摩、高盛、德銀,三間認為無問題,一幾中級首肯,就可以去馬。
的而且確巧合是,無論高盛,德銀及大摩,上週後期已發表詳盡分析,WHATIF 擴大波幅影響,尤其大摩十多頁報告,無論從經濟基本面、資金面、信貸質素、企業盈利、公司負債,以市況影響,既詳盡,亦立體說明,波幅可擴,幣值可貶,正正符合人民銀行口味。於是報告看了,中譯本領導人過目了,大行支持,還等什麼?
老實,兩年前擴大波幅後,市場捉錯用神,將波幅擴大等同升值擴大,礙於當時形勢,人行
將錯就錯。但近幾個月,情況大有不同;一,經濟上無需要幣值太多貨幣,鄰國幣亦持續受壓、二,改革行先,幣值不斷升,或多或少影響資金流、去槓桿、及傳導至市場利率層面。
一貶無妨,無謂添煩添亂,於是人民銀行去年底起,連續兩次做預期管理,包括先進行政策
預期,不斷吹風波幅隨時會闊、到一個月前左右,就啟動第二輪預期管理,扭轉市場只升不
跌預期。論對市場盡責,人民銀行當之無愧!
當然,市場今日重點在於是升是貶,或宏觀放大至國際化、資本帳開放加快。但中環賓卡指,更實質作用,擴大波幅其實在於內地要加快金改,而當中涉受兩件事必做,一,利率市場化、二,去槓桿。
去槓桿關擴大波幅咩事?好簡單,升值預期建立,匯兌風險有限,造就近年國產利差交易,金額為數天文數字,在公在私,一定要截。
至於又關利率市場代咩事?又好簡單,利率市場化啟動,離岸息率進一步低於在岸息率短期似乎必然,但某程度上,又會傳導至現貨在岸人民幣匯率上,形成雙重升值壓力,並隨時構成市場資金管理問題,為改革,為將來,又一定要截!!
沒有CARRY TRADE,少了炒升值熱錢流入,市場共識是,人民幣走向更符合基本因素,尤其小川行長上週多次'強調的經常帳數字。
好了,大家又會問,亦最關心,短期人仔點先?
雖然賓卡認為,早前已有跌勢,但匯市呢家野,仍然受衍生產品左右,特別涉及為數數千億美元的TRF,指定匯率遠期合約。
要強調一點,TSF並非炒作對賭,而屬於普及貨幣常用對沖坐盤工具之一。
大摩計算,或估值,經過一輪拆倉,TRF規模由原本逾三千五百多億美元降至千五億。但由於大部份合約當觸及6.15-6.2水平需要合盤,買美元沽人仔,所以短期壓力仍在,某程度上,人行是日將中間價刻意定高,某程度上是避免呢批合約一次過,於一日內平盤。
趕科場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3/blog-post_18.html巴巴話走,屈臣氏卻拍板香江落戶。
誠哥呢塊逾三千億估值寶藏,若報導屬實的話,將會香港、倫敦、新加坡三地上市,後者會以第二上市形式。
撇除集資多少,或少於預期。用金融時報形容,超人連環分拆、套現,某程度上屬於De-risking Dstribution一種。
好天收埋落雨柴,先套現收水,儲子彈,繼而靜候收購機會,呢招正是超人多年來致富取勝之道。
跟目前雙馬大戰,左買右買,亂灑金錢,隨時收購,截然不同!!
好了,大家會問,點解一定要香港及倫敦?區區數百億集資額,李小加食唔起?
中環人指,食得起還食得起,但上市日報股價起跌,市場評級、目標等等,甚至股份交投,在在需要一批知音人。
識真正大型零售連鎖品牌投資者,香港,對不起,我地頂多玩過隻思捷,結果俾佢玩死!!
如無意外,屈臣氏香港,倫敦雙重第一上市,但市場又會問,咪即係要遷冊?
按倫敦的上市規則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在當地註冊,集團主席李嘉誠一度表明、在屈臣氏無意遷冊情況下,難以落實計劃。
到目前為止,呢點並不肯定,一,用怡和例子,英國第一上市,但註冊地百慕達,並無問題。
二,即使屈臣氏要某程度上技術性要倫敦註冊,但控股公司仍然屬於香港,亦未必等同於匯豐模式。
不過看公司收入結構、截至去年底東歐及西歐的保健美容產品,佔整體零售收益達一半,遠遠拋離中國及亞洲,到歐洲上市似乎更具效益。
要注意的還包括集資額、最新講法是介乎50至60億美元,有望問鼎前年九月以來全球最大型新股。
不過與月初傳聞,集資90至100億相比,大幅減少超過40%,當時集團整體估值,一度高達3290億港元,現今估值似乎有大幅縮水之嫌。
剛才提及怡和,屈臣氏的決定,對怡和近日確實極大諷刺。
英資公司為避英國企業管治要求,主動要求上市地位降格,但誠哥話OK no problem!!
據報正招攬大批非執行董事為符合屈臣氏上市資格。
屈臣氏,怡和、阿里巴巴,三間大企業完全互不相干,不盡不同,但近日事件中,比較的話,屈臣氏算是市場另類。
因為重點在於,以咁大間公司,無運用名氣,影響力,及上市規模從而令該市場排名提升優勢,做討價還價,不斷抽水,形象上要勝一仗,當然股價表現是例外了。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