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什麽婚戀網站有騙子?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15/165139.shtml

為什麽婚戀網站有騙子?
萬能的大叔 萬能的大叔

為什麽婚戀網站有騙子?

一位程序員的自殺,引發了一場有關婚騙話題的討論。

來源 | 萬能的大叔(ID:wannengdedashu)

文 | 大叔

一位碼農的自殺,引發了一場有關婚騙話題的討論,甚至有人將翟某比作“馬蓉第二”,而世紀佳緣作為兩人相識的平臺,成為眾矢之的,作為一名世紀佳緣的前員工,大叔今天聊聊為什麽婚戀網站有騙子。

LEb6-fykufif4334262

一、婚戀網站的價值

大叔覺得對自己是沒價值的,昨天還在一個群里討論,他的問題是:為什麽會有男人相信一個碩士畢業且收入很高的美女,會主動聯系自己?大叔的問題可能更極端:無論你是男的還是女的,四肢健全,大腦沒缺陷,有工作,在這個時代,你連個對象都找不到嗎?我不信。那麽問題來了,你為什麽會相信一個收入又高、長得又漂亮又年輕的姑娘,會喜歡你呢?

最近比較火的一本書《人類簡史》上有過類似的答案: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別不是會使用工具,而是有想象力。以找對象為例,你雖然長得醜,但總希望找一個好看的。大叔也是這個心態,我當年認識我老婆的時候,就不敢追她,因為我覺得人家學歷比我高,長得又漂亮,怎麽會瞧得上我這個窮屌絲,但我最後還是鼓起了勇氣,試了一把。竟然成功了。

這或許也是蘇享茂的心態,每個人都想找個漂亮的媳婦,沒毛病,但他與大叔的區別是,大叔不需要靠婚戀網站認識,當然也不需要一個非政府機構和非專業偵探所,去幫我調查對方的家庭背景等一切資料的真假,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和大叔一樣?顯然不是。所以,世紀佳緣對一些人來說,是有價值的,起碼它給你提供了一個機會窗口。最知名的案例可能就是羅振宇老師。當然,如果微信再早幾年推出來,大叔覺得羅振宇老師肯定也不需要世紀佳緣。

所以,你到底需不需要?這是你的事。但由於愛情這個東西太強調個體性了,你要問大叔:到底是愛情的騙子多?還是婚戀網站的騙子多?你可能說的是一回事。

二、婚戀網站的審核責任

horo-2017-love02

第二個話題是大叔最想聊的,也是大叔作為世紀佳緣前員工的一些經歷。

大叔在佳緣確實見過不少人“被騙”。

其中一段時間,這樣一類案例比較集中:中年女性,離異有小孩,通過佳緣認識了一個男的,在沒有任何見面的情況下,只是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溝通,就給對方匯了幾十萬,理由是對方需要資金做生意。直到後來公安介入,明確告知對方是騙子,這女的還不相信自己被騙了,可見其對愛情的渴望超越了理性,佳緣後來對此類年輕小夥主動給中年離異有小孩的女性發信的情況,會再給女性用戶自動發一條“友情提醒”,但似乎作用不大,大家似乎更願意相信真愛的存在。

在蘇享茂案例中,包括其家屬在內,所有人都在指責的是:世紀佳緣擔負有審核不嚴格的問題,因為翟欣欣在世紀佳緣上隱瞞了自己的身高、離異、年齡以及戀愛經歷等,最關鍵的是,世紀佳緣並未對上述信息的真實性進行核實。輿論的邏輯是:蘇某的自殺是因為被翟某逼得,而翟某是專業的婚騙,世紀佳緣竟然沒有對翟某進行審核,成了騙子的“溫床”和“渠道”。

大叔覺得這個邏輯基本正確,但也有不妥之處:

1、重婚罪有民法,婚姻有婚姻法,結婚和離婚都有民政局在管,離婚糾紛可以上訴至法院,欺詐可以找公安局,解決蘇享茂婚姻問題的途徑有很多,為什麽選擇自殺,這麽離奇的事,卻沒有人關心;

2、婚戀網站是一種平臺或渠道,和陌陌、微博、QQ、微信和脈脈類似,為用戶溝通提供便利,只不過大家聚焦的服務項目不同,但其實又是有交叉的。唯一的區別是,佳緣的盈利模式是先切斷用戶之間溝通,給騙子提供了更多偽裝的空間,但從騙子數量來看,大叔覺得這幾個平臺騙子都不少啊,騙子真的無處不在;

3、那為什麽只有佳緣被懟得最厲害呢?因為你收錢了,你還是一個打著嚴肅婚戀的平臺,但從目前的國情來看,連各地民政局之間都無法聯網,無法查詢一個人到底是單身、已婚還是離異,你說世紀佳緣就是一個民企,怎麽審核?

以大叔的親身經歷。大叔之前在上海買房子,需要一個單身證明,大叔實在沒空回老家,也很無奈,一個單身的人怎麽證明自己是單身呢?好在家里找了點關系,才辦了一個出來。那麽問題來了,如果我在老家之外的地方結過婚呢?你不聯網也查不出來,我如果拿著這個蓋了章的單身證明去世紀佳緣註冊單身呢?

所以,大家在問責佳緣的審核問題,實際上,它只靠自己根據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當然,佳緣的業務模式確實在這次事件中暴露無遺,有責任,不努力甚至放任,也沒權力。

當然,大叔也看到,政府也在努力,“你到底有幾套房子”會在不久的將來打通這個信息壁壘,那麽,其他信息聯網可能也就不遠了。大叔認為,婚姻狀況聯網對整個社會進度是有好處的,起碼,我們可以減少刑法里的“重婚罪”了。

三、媒體和自媒體的克制

116515223

這個話題,大叔也聊過很多次了,面對熱點的時候,媒體和自媒體都越來越缺乏克制,大家似乎對八卦更感興趣和添油加醋,比如翟某曾經多次在手機發布會做兼職,她真的有一個舅舅在公安,比如翟某是5人詐騙團夥的頭目(至今沒有證據能證明這是團夥作案)……這個現狀,不知道還會持續多久,反正每個人都想捏一下世紀佳緣這個軟柿子,誰讓你確實有問題呢,我一定要提醒大家千萬別再用了。這點大叔倒是同意,具體參見第一個話題。

最後,佳緣的危機公關做得如何?大叔覺得一般,尤其是第一份也是唯一的一份的聲明,沒有人情味。顯然,佳緣也給不了蘇家屬想要的答案,希望相關部門能盡早給逝者一個安息的理由吧。

婚戀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419

90後創業者談區塊鏈創業:就怕騙子有文化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118/166972.shtml

90後創業者談區塊鏈創業:就怕騙子有文化
四郎 四郎

90後創業者談區塊鏈創業:就怕騙子有文化

近日,90後創業明星兼職貓CEO王銳旭針對這種情況發表了文章。他說,對於區塊鏈的未來,以ICO為最終目的的區塊鏈創業團隊,是必死的。

近日,區塊鏈、代幣、ICO等新型概念的新聞隨著比特幣等代幣的暴漲暴跌而不斷受到互聯網人群的關註。上一周,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的一段“不要外傳”的微信群內部講話被截圖泄露,截圖中表達了徐小平對區塊鏈革命的信心。而“股神”沃倫·巴菲特10日預測比特幣“遲早會跌”,表態絕不會投資比特幣或其他虛擬貨幣;著名天使投資人薛蠻子也發微博表示對比特幣未來發展的不看好。投資者們的眾說紛紜更是助推了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價格的跌宕起伏。但是絕大多數投資者只是產生了對ICO的質疑,並不牽涉到對區塊鏈模式的認可態度。

在創業圈中,關於區塊鏈概念性產品一時之間紛紛落地,許多創業者都在進場。近日,90後創業明星兼職貓CEO王銳旭針對這種情況發表了文章。作為在上個“互聯網+”創業風口成功跑出的創業者,這幾年王銳旭已將兼職貓帶進了C輪,並成為第一個90後雙創代表進入中南海和李克強總理面對面談創業。王銳旭表示,在目前中國禁止ICO的背景下,國內大多以區塊鏈應用宣傳的創業公司大多都是“掛羊頭賣狗肉”,這些項目最終還是通過“發行數字貨幣”、“境外ICO眾籌”、“海外交易所交易”等環節將原本價值為“0”的代幣經過概念包裝進行上億元融資。大部分發幣的項目是寄望“做莊割韭菜”,而有一些甚至沒有實現“去中心化”而直接操縱交易。他感慨“這年頭騙子不可怕,怕的是騙子有文化”,希望身邊的朋友針對代幣投資需要進一步謹慎。

圖片2

以下為王銳旭分享的全文:

我自12年進入互聯網圈創業至今已近七年,這期間見證了很多團隊從零開始,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特別是15年“互聯網+”創業大火之後,逐利者們前赴後繼進入互聯網領域創業,都想趁著互聯網行業的監管不及時,開展“打擦邊球,大撈一筆”的遊擊戰。在互聯網圈創業,我見到了人性醜陋的一面。從“互聯網+抽獎”的一元奪寶們利用機器人操縱開獎結果被叫停,到“互聯網+貸款”的顏色貸們對一群女大學生下手被叫停,到“互聯網+戲精”的尺度直播們召一群女生播羞羞畫面部分被抓,再到“互聯網+民間集資”的各種寶寶涉及非法集資被捕。歷史告訴我們,割韭菜的人越來越有錢,割得早的人很快就會塞滿筐,割得慢的人一不小心就會割到手。被割的人會越來越聰明,但也只是暫時的,下一次同樣的伎倆換一種包裝一樣可以割滿筐。

今天我們的焦點都放在了“區塊鏈+融資”上,這次的創業風口可謂來勢洶洶。雖然區塊鏈技術被徐小平老師的一段“不要外傳”的微信群內部講話迅速炒火了,但是在其應用範圍而言較之之前的移動互聯網而言會更小。“區塊鏈”的技術特征限制了它被大範圍應用的可能,僅適合於目前沒有足夠公信力的第三方領域而通過其核心技術來實現公信力和效率提升的行業,比如金融,公益等領域;日漸成熟的“區塊鏈”技術,會和其他互聯網技術形成互補。目前國內各行各業都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區塊鏈”項目,更多圍繞的點並不是“區塊鏈”的技術應用,而是一種變相ICO。

針對國內奔著“區塊鏈+融資”去的創業,我個人覺得99.99%都是泡沫。區塊鏈和ICO是兩回事,投資圈大佬們力挺的是區塊鏈技術在各種場景下的應用,並非是讓創業者盲目發行ICO進行詐騙。在目前中國禁止ICO的背景下,國內大多以區塊鏈應用宣傳的創業公司大多都是“掛羊頭賣狗肉”,這些項目最終還是通過“發行數字貨幣”、“境外ICO眾籌”、“海外交易所交易”等環節將原本價值為“0”的代幣經過概念包裝進行上億元融資。大部分發幣的項目是寄望“做莊割韭菜”,而有一些甚至沒有實現“去中心化”而直接操縱交易。這些項目通過對區塊鏈概念中具備“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的包裝,利用公眾的盲目從眾心理進行牟利的幌子項目,其實並沒做到一個真正的去中心化,這部分莊家可隨意操作價格,而“眾籌”、“打新”等消息屬於完全的地下消息,無任何監管保證,投資風險極高。所以,我的觀點始終和金沙江的朱嘯虎老師一樣,認為99.99%通過區塊鏈或ICO融資的項目團隊都是騙子,而通過區塊鏈項目概念然後放量到各個交易所進行交易炒幣的則是騙子中的騙子。

圖片3

這一次的區塊鏈風口競爭會非常激烈,大多數項目會失敗,上一波“互聯網+”浪潮每一個細分領域至少有兩三個項目活下來,而區塊鏈可能幾千個項目只有少數的幾個有未來。大部分的“掛羊頭賣狗肉”的ICO創業者,其實就是借著這一波風潮,以做追風口為名,進行集資或割韭菜的行為。其實,大部分有眼光的投資者其實在這個概念開始火爆起來的之前,甚至幾年前已經入場了,而現在再入場希望去割韭菜的朋友們要小心割到手。近期一大波在2017投了區塊鏈的人為了找接盤俠,不遺余力地運用各類公關技巧,媒體手段鼓吹區塊鏈趨勢。為了上熱搜也是各種拼,想入場的朋友請註意提防了。雖然這提醒不能幫你賺錢,但只希望你別虧錢。

對於區塊鏈的未來,以ICO為最終目的的區塊鏈創業團隊,是必死的。從17年下半年對各種互聯網模式的監管趨勢來看,18年國家對互聯網等領域的監管將會越發嚴格。去年9月,人民銀行就已經嚴厲叫停了ICO融資,政府也全面關閉國內所有電子貨幣交易所。昨天更有消息稱,政府將計劃打擊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場外的集中交易。在政府不支持的情況下,國內的區塊鏈項目如若需要獲得進一步發展,考慮的內容必然不能是以數字貨幣的情況進行,相信在市場清理整頓之後,相關的監管規則終將出臺,有實力的區塊鏈項目將會獲得生存的空間。目前個人看好的區塊鏈應用會更加傾向於積分系統類以及有具體應用場景的項目,目前我個人也在考慮針對區塊鏈應用於人力資源行業上的應用,目前已經有了初步的想法,希望有興趣的朋友能夠多多交流。

90後 區塊鏈 王銳 ICO 投融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337

小心!別讓騙子通過App找上你

“我一般新裝一個APP會把權限全禁了,有時候真搞不懂一個APP要那麽多權限幹嘛。”小王(化名)對記者抱怨道。為了方便日後升級更新,很多APP即使功能簡單,開發者也會申請多個權限提前占坑。

有關中國電信旗下一App索要70多項權限並修改通訊錄的報道再次引發了網民對APP過度索權、隱私泄露話題的關註。隨後,中國電信回應稱,“在用戶同意的前提下,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該App采用統一申請用戶授權的方式,以便根據用戶需要及時提供所需服務。”當用戶同意授權後,該App才能使用這些權限。”

“不管是手機APP還是PC端,一些企業肆無忌憚地收集大量的用戶信息,但是用這些信息就能有效實現商業價值嗎?也未必,有可能他(企業)也不知道真的能做什麽,或者一直沒用上。”火絨安全聯合創始人馬剛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數據是石油的時代背景下,不少企業認為數據越多越好,過度獲取用戶數據。一方面,是企業對用戶數據的極度渴望,另一方面,企業並未妥善保管這些數據,甚至進行地下交易,導致網絡黑灰產業已相當龐大。

提防過度獲取權限

從年初今日頭條麥克風權限“偷聽”隱私事件,支付寶2017年度賬單默認勾選《芝麻信用協議》,到微信是否會存儲、讀取聊天記錄的探討,再到最近李彥宏“願用隱私換便捷”言論引發爭議,一次次事件不斷刺激著用戶敏感的神經,中國用戶真的不在乎隱私嗎?

根據新京報和清研智庫最近的調查顯示,近七成受訪者“用隱私換便捷”是“被自願”,七成以上的人認為網絡平臺在尊重和保護用戶隱私方面做得不好。北京市消費者協會3月7日發布的手機APP個人信息安全調查報告也顯示,有近九成的人認為手機APP存在過度采集個人信息,近八成的人認為手機APP上的個人信息不安全。

以安卓市場手機APP索權為例,小王對記者表示, 大部分APP在下載安裝時,都會申請開通多項權限, 包括使用電話權限、使用位置權限、使用通訊錄權限等。如果不同意,則無法使用APP。

手機APP過度獲取用戶權限與APP開發者的立場和企業商業邏輯有關。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如果操作系統不做強制性設定,開發者基本不會管。很多互聯網企業不會給自己設限,因為很多剛開發的APP只提供相對簡單的功能,發展到一定階段會提供更多功能和服務,需要一些新權限。“很多開發者不知道未來這個軟件需要哪些權限,在開發第一個版本時就會申請很多權限,方便以後升級更新。但是很多功能,它即使申請權限也不一定用,這種占坑的情況非常普遍。”

今年年初,騰訊社會研究中心與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聯合發布了《2017年度網絡隱私安全及網絡欺詐行為分析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通過手機應用獲取用戶隱私現象十分普遍。2017年下半年,有98.5%的安卓應用在獲取用戶隱私權限。其中,有9%的手機應用存在越界獲取用戶隱私權限的現象。

如何界定過度獲取信息?馬剛對記者表示,“夠用就好,不能收集更多”。對於有些軟件而言,強制授權有一定合理性,如地圖類、出行類軟件需要獲取用戶的位置信息。但是更多的情況是,APP在初次安裝打開時只通知用戶一些敏感權限,實際會獲取更多的權限。記者查看手機權限管理時發現,絕大部分已下載的APP都會默認讀取已安裝應用列表。據悉,目前不少大數據公司都通過獲取已安裝應用列表權限,掌握用戶同時安裝的其他軟件,借此分析競品的市場份額,並對用戶標簽化,為商業企業提供精準營銷服務。

一位網絡安全專家告訴記者,在判斷手機APP是否過度申請權限時,用戶需要結合自己的需求,“假如一個非常簡單的工具類APP,如手電筒、小遊戲要獲取較多權限,就可以把較為敏感的權限,如聯系人、定位等關了。”在應對強制授權問題時,該專家表示,目前這需要手機系統層面解決。對於用戶而言,在安裝時如果被迫選擇授權,彌補措施是,安裝後再用權限管理軟件關閉相應的權限,“你可以保留你需要的、無風險的,然後把有風險的權限關掉。”

打響個人信息保衛戰

獲取權限不是作惡的第一步,判斷一個軟件是否真的惡意不能僅看權限,普通用戶也很難分辨,可以通過依靠安全軟件對所有的APP進行行為分析,“分析的過程當中並不會只看權限,會看這個程序調用的代碼是不是真的有問題,涉及到竊取用戶的數據。”網絡安全專家說。

山寨APP是一大公害。不少山寨APP有和正版APP一樣的圖標、文字,難辨真假。這些APP多含偷跑流量、隱私泄露等惡意代碼。過度索權、山寨APP還只是APP亂象的一部分。而除了手機APP獲取,上述《報告》顯示,移動網絡隱私的泄露還有免費WiFi竊取、舊手機設備泄露,以及黑客盜取企業大數據等渠道。

造成用戶信息泄露原因眾多,APP只是其中的一個入口,還涉及到信息數據的管理,網站本身的原因,或者黑客攻擊等,“其實手機APP過度索權問題沒有想的那麽嚴重,如果大家都把眼光只看到APP行為本身,或者是只盯著APP的權限上這個是不夠的。”

2017年6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正式開始實施。上述專家表示,國家公務人員或者某些掌握數據的人員泄露用戶數據,已經可以通過法律制裁,但個人隱私保護的相關法律不夠完善,“相關的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已經公布了,但是目前也沒有定下來”,而要靠行業規範難度也不小,“各個廠商、各個APP開發者對APP申請權限都有自己的理由。你很難讓各家公司或相應的開發者達成共識。現有的這種這種情況下,可能還是需要依靠操作系統本身的改進來解決這個問題。”

網民在無意中泄露自己信息的情況也極其普遍。以現金貸為例,一些現金貸企業對信息的獲取沒有指定,也完全沒有底限。參與現金貸的人毫無隱私可言,“這些人去申請貸款時,通過APP提交非常詳細的個人信息,還有包括同學、朋友、親戚等信息。這些現金貸公司三天兩頭倒閉,他們的數據在地下買賣,互通,不停地流轉。”

由此衍生的黑灰色產業已相當龐大。此前,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副總裁杜躍進曾對媒體表示,中國現在網絡黑灰產業一年的產值已達千億,而網絡安全的全部產值不到300億,其中黑灰產業造成的損失至少乘以20倍。他稱,很多黑灰產業從業者利用大數據的能力甚至超過一些知名互聯網企業,能夠精準獲取數據,進行精確詐騙。

信息的售賣對象包括詐騙、盜竊等行業,以及金融、精準營銷等。被兜售最多的信息便是用戶的聯系方式、賬號密碼。馬剛告訴記者,通過賬號密碼等個人信息真正盜取用戶的資金或財產的情況比較少,“這些明顯違法的很少,一般大家都不敢幹,更多的主要就是用來推銷、做廣告。”由於目前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很多所謂向用戶推送商業信息、廣告的精準營銷處於灰色地帶。“雖然知道這好像不對,或者涉嫌侵權,但是沒有明確規定,處罰也不是很明確,處於灰色地帶,就會放開了幹。”

為防止個人隱私信息泄露,《報告》建議,用戶可從以下五點著手:一是下載軟件選擇正規渠道,如安卓市場等;二是謹慎填寫個人隱私信息,防止信息被無謂的采集;三是管理手機軟件中的隱私權限,了解軟件權限行為,關閉不必要的授權;四是防範公共Wi-Fi,轉賬與支付時改用數據流量;五是通過“恢複出廠設置-格式化-反複拷入大文件並刪除”三步驟,徹底清理舊手機信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953

香港騙子拖錢唔還-戴曙陽

1 : GS(14)@2011-04-26 22:08:04

無能力就破產,點解要害正當商人,不x知所謂,唔爆粗都唔得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200021

曾在東莞拖欠過百供應商逾 6,000萬元貨款,引起軒然大波的港商戴曙陽,再次捲入賴賬風波,涉及最少十間供應商共逾 300萬元。有深圳廠商夫婦遭拖數十多萬元,上月底來港追數惹上官非後仍不放棄,妻子直踩戴的新公司理論時,更遭對方手指篤額頭爆粗喝罵「畀條×你」。但夫婦追債決心未被打沉,揚言:「追到天腳底都要追!」
記者:梁曙光 馮樂琳

....

夫婦其後發現至少十間行家公司同被眾翔拖欠合共逾 300萬元。上月 25日,盧氏夫婦來港追債時,戴躲在公司不肯現身,夫婦在門外「死等」至凌晨 2時許,因恐戴溜掉而用單車鏈鎖上公司大門,結果涉嫌非法禁錮被警方拘捕,翌日被法庭罰款 2,000元。
本月 11日,盧太單人匹馬再到卡德追數,發現已關門大吉,追查下得悉兩日前已搬至毗鄰大廈,門口掛上「 Autotek」新招牌。盧太直闖入內向戴追數,對方被迫下爆粗連珠炮轟,豎中指說:「畀乜錢呀,畀條×你呀」,又用手指篤盧太額頭說:「你咁嘅態度,我一毫子都唔畀你!」盧太無奈離去,兩日後她知悉 Autotek在灣仔會展舉行的春季電子展擺攤位招客,再往踩場,遇到多名到來追數的外國廠商。
同日,記者陪盧太在展場與戴曙陽對質,戴先承認自己擁有眾翔五成股份,之後又說只是外母持有,堅稱眾翔與卡德是兩間公司:「佢哋(盧氏夫婦)搵黑社會向我姨仔成燕追債,成燕迫於無奈先用卡德名義開支票,卡德先捲入風波,佢哋追數追到香港,我都係以禮待人先幫眾翔佢哋簽還款欠單……眾翔有管理層,你問番佢哋,唔通長江欠債,你去問和黃?」盧太不斷指摘戴講大話,追數落空,盧先生翌日到會場企足一天,戴未有現身,夫婦正部署下一步行動。
2 : GS(14)@2011-04-26 22:08:3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867&art_id=15200022
收落定後不理定單

阿偉說,戴氏夫婦簽的支票很有問題,「真係兌到錢嘅應該係簽英文名,但佢哋會簽中文名,結果一定彈票,有時仲專登寫錯字,好似將『 three』寫成『 tree』,呢招都唔係一次半次」。
卡德的買家來自世界各地,部份透過網上訂貨。阿偉說,戴曙陽不時說服買家落定訂貨後,就將定單擱置不理,收下的定金可達 40至 50萬元,「正常收到定金會排期生產,但有些定單久久未排期,戴生根本唔理」。
本報記者
3 : 龍生(798)@2011-04-27 01:53:06

真係好仆街!!!

有乜方法可以對付佢? 我真係諗唔到...商業斗紛...無人會理, 幾廿萬, 打民事又得不償失

佢就係睇中呢樣野, 正人渣
4 : reference(1610)@2011-04-27 12:08:25

正人渣 smiley
5 : GS(14)@2011-04-27 22:39:04

3樓提及
真係好仆街!!!

有乜方法可以對付佢? 我真係諗唔到...商業斗紛...無人會理, 幾廿萬, 打民事又得不償失

佢就係睇中呢樣野, 正人渣


畀十幾萬買兇先得
6 : 龍生(798)@2011-04-28 00:03:48

唉, 你都咁講, 即你都明白係無佢符吧....
7 : abbychau(1)@2012-05-30 09:50:41

呢個數告小額咪得, 又易入又慳錢
8 : dcdc(1215)@2012-05-30 10:08:19

5樓提及
3樓提及
真係好仆街!!!
有乜方法可以對付佢? 我真係諗唔到...商業斗紛...無人會理, 幾廿萬, 打民事又得不償失
佢就係睇中呢樣野, 正人渣

畀十幾萬買兇先得


正PK, 佢地未遇上真正惡人者, 時辰未到. 為啖氣, 出小小錢, 大把方法玩死佢地.
9 : GS(14)@2012-05-30 22:18:40

7樓提及
呢個數告小額咪得, 又易入又慳錢


都是追唔到,可能連律師都是錢
10 : abbychau(1)@2012-05-30 22:57:21

9樓提及
7樓提及
呢個數告小額咪得, 又易入又慳錢

都是追唔到,可能連律師都是錢

你識唔識架, 告小額唔洗律師
11 : GS(14)@2012-05-30 23:00:40

10樓提及
9樓提及
7樓提及
呢個數告小額咪得, 又易入又慳錢

都是追唔到,可能連律師都是錢

你識唔識架, 告小額唔洗律師


上堂都要錢是咪
12 : dcdc(1215)@2012-05-30 23:01:04

10樓提及
9樓提及
7樓提及
呢個數告小額咪得, 又易入又慳錢

都是追唔到,可能連律師都是錢

你識唔識架, 告小額唔洗律師


超過50,000元的申索, 小額唔受理啊.
13 : GS(14)@2012-05-30 23:01:58

12樓提及
10樓提及
9樓提及
7樓提及
呢個數告小額咪得, 又易入又慳錢

都是追唔到,可能連律師都是錢

你識唔識架, 告小額唔洗律師

超過50,000元的申索, 小額唔受理啊.

涉及最少十間供應商共逾 300萬元。
14 : abbychau(1)@2012-05-30 23:32:16

你係可以淨追入面其中五萬, 但會蝕差額
15 : abbychau(1)@2012-05-30 23:32:49

13樓提及
12樓提及
10樓提及
9樓提及
7樓提及
呢個數告小額咪得, 又易入又慳錢

都是追唔到,可能連律師都是錢

你識唔識架, 告小額唔洗律師

超過50,000元的申索, 小額唔受理啊.

涉及最少十間供應商共逾 300萬元。

只係差訂金幾十萬
16 : GS(14)@2012-05-30 23:32:51

14樓提及
你係可以淨追入面其中五萬, 但會蝕差額


追幾萬都無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127

Oil& You:亨特入股油井遇騙子 鄺社源

1 : GS(14)@2011-08-06 14:34:4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4992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686

匯豐騙子經理

1 : GS(14)@2011-09-10 09:39:4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731&art_id=15601565



王姐上有年邁的老爺奶奶,下有三名子女,但其中兩人失業,丈夫則是散工,收入不穩定。王姐為多賺一點點,決定嘗試低風險投資,「滙豐點都係大銀行,應該信得過啩!」
經家人同意後,王姐在去年 10月 9日到銀行找該名姓麥經理,但麥當日休假,轉由另一名姓薛的男經理接洽。王姐憶述,薛得知她有 30多萬存款後,即將其中 30萬,投資在一個名為「滙豐亞洲債券基金」的投資計劃,「有無做風險評估?我淨係記得佢問過我有冇其他戶口,有冇股票」。
王姐指出,薛只是向她簡略解釋「啲錢隨時拎得」,卻從未提及 30萬是否供款全數,而只有初中學歷的她坦言,自己理解能力不高,只好跟從他的指示,「我信佢嘅專業,會為我好嘛!」
直至今年 8月,王姐向滙豐查詢收到大叠有關投資計劃的信件,才發現自己原來已「欠下巨債」,「我撞返之前嗰位麥經理,佢話啲信件係通知我基金現況,叫我放心,但佢睇完份保單,就話我仲有兩年供款,每年供 30萬,問我有冇 60萬咁多錢。我聽完即刻呆晒,唔知點算!」
2 : GS(14)@2011-09-10 09:40:12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 ... 36329533c2#p1574614
由 冷血人 » 週六 9月 10日, 2011年 9:06 am

早2年好多人話抵死喎 唔貪就唔會比人呃.  

低風險係基金 吾係sales
以後要做埋 sales 風險評估
再加老千賠償基金
3 : GS(14)@2011-09-11 15:14:18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48&t=64776&start=15
由 gaubinfor » 週六 9月 10日, 2011年 11:01 am

各位政棍若想積德積票,不用票債票償,可呼籲各界募捐錄音筆,再請剛給各錢莊裁減之職員當義工,推出陪長者去銀行服務,每當長者有需要前往銀行,可預約義工帶同錄音筆陪同,減少長者再被遊說誤導與銀行對賭之機會。

再次重要提示,現代 "銀行" 的定義:磚頭貸款 (傳統樓按)、內保外貸、合法貴利 (財仔、信用卡)、與客戶對賭 (ELN ,掛勾存款,acc/decc umlator、collar option 類)、用客戶血汗錢自行炒賣,輸斬贏要 (投連險、年金)。

由 PChan » 週六 9月 10日, 2011年 11:07 am

我諗起政府比個$6000一定要經銀行搞既決定,令中間會有既多人被逼行入虎口,
銀行政府合謀榨取利益,不禁有D心寒

由 horrible » 週六 9月 10日, 2011年 11:35 am

呢間銀行愈來愈唔店, 係海外D港藉人士經佢間行申請政府派果6千, 要收千幾手續. (先不論果D人應否收)
其他行邊有食水咁深...

由 happy » 週六 9月 10日, 2011年 1:13 pm

最近成日打我手機推銷留言,叫我復的電話號碼就是匯豐銀行的電話, 叫極佢地不要打,但佢地仲係要打來推銷.

由 xdboy » 週六 9月 10日, 2011年 1:19 pm

無需講太遠 想太多

去銀行只係存錢同按揭
其他服務 全部係老千 無需理會
(最好快快供完按揭 唔洗益銀行)

由 ezone2k » 週六 9月 10日, 2011年 1:44 pm

上次去西亞, Counter搞3樣野, 玩左20分鈡

1. 轉數
2. Online banking + account - Sign and copy
3. Privacy Ordinance Opt out - Sign and copy

之后 for #2, 西亞仲要花1.x stamp 寄份野比我...

Teller $45-60/hr (include benefits), 15-20 mins visit = $15-20 for each customer

成本重到尼, 死未 ...

你話Retail banking點揾錢

由 cy8 » 週六 9月 10日, 2011年 9:00 pm

銀行已淪為呃(搶)錢機構

職員被迫交數上位, 否則炒魷

今時今日仲有人信銀行既都只剩下無知婦孺

由 sigur » 週六 9月 10日, 2011年 9:18 pm

cy8 寫:

以前有位朋友唔肯sell 雷曼搞到比人頭閒置散, 執頭執尾, 最後提早退步就收皮了

由 cy8 » 週六 9月 10日, 2011年 11:13 pm

sigur 寫:

做得sales 有得到你唔肯sell 既咩,

加上當年雷曼未執前佢又無可能知道有問題

而家交唔足數既都炒得啦

由 arho » 週日 9月 11日, 2011年 3:29 am

岩岩畢業果陣, 旅行番尼銀行淨番幾舊水
佢即刻加我三倍CREDIT LIMIT

再入銀行搞下手續, 未搵到工0收入, 條友都可以SELL我買保險

真係慌死你唔死咁
最好你爭佢錢, 月月還款做奴隸
xdboy » 週日 9月 11日, 2011年 2:53 pm

其實頭十年晤買保
好似都ok
留番多少錢旁身
4 : GS(14)@2011-09-24 15:24:0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639576
果然禍不單行,繼大幅裁員而掀起軒然巨波,滙豐在港的公關人員又要嚴陣以待。據昨日本報的追蹤報道,之前該行有財富管理經理,游說一位任職餐飲並僅得 30萬積蓄的女工,購買總值 90萬的投資計劃,確是「買得多賠得多」。事件經傳媒曝光後,銀行日前已全數退還款項,惟以內部調查未完,不作任何道歉和處分。
其實這種「私了」的掩口安排幾成慣例,客戶或苦主往往要簽署同意書或「河姐」書*,不再追究方能討回所失,就算已經驚動監管機構,過後亦會因為取證困難而不了了之。至於涉案員工只要個底未花,金融市場又求才若渴,縱然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不過,我倒有興趣知道這位據稱違規既多又奪獎無數,更拿下去年「香港最佳財務策劃師」殊榮的仁兄,會否和大前年的港姐張舒雅一樣,不能為新一屆的「最佳財務策劃師」進行加冕。

前線員工全民皆兵

再三深想,銀行的同事是否為勢所迫?不是為他們開脫,只是現在銀行業務繁衍唯利是圖(簡單說就是無所不為),晉升只重生意達標,評核只看銷售績效。如此高壓環境,前線員工全民皆兵,天天擦槍怎不走火。
自己亦曾不下多次,本要經分行安排電滙認購基金(當然是別家生意),卻給當值櫃台服務員善意怠慢,然後主動邀請駐行的財富專員為我重新獻策(又當然是自家生意)。如此錯愕經驗,原來友儕早習已為常,只是我大驚小怪。
我亦認識不少其他金融從業者,保險代理獨立財顧證券經紀,他們都是近似自僱形式經營,多靠佣金為生,即係「手停口停」,為個人利益時有鋌而走險還能理解,今日銀行職員亦要淪落到為虎作倀,始終教人欷歔。
高層為交數所以明刀宰人,中下層為交數卻要暗箭傷客,真是不知何世?
註:*「河姐」——和解也
盧先亞
5 : GS(14)@2011-09-24 15:25:3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636149
員工爆料佢想點都得
呃人經理 滙豐有讚無彈
2011年09月22日



【記者李凱琳報道】本報揭發滙豐銀行經理,欺騙僅得 30萬積蓄的餐廳女工,購買總值 90萬投資計劃。滙豐前日已全數退還 30萬元,但以內部調查未完,未有向女士道歉和處分涉事經理。有滙豐職員則爆料指,呃人的姓薛經理曾代表銀行奪得多項投資比賽冠軍,令他仍然扶搖直上。

女工終取回 30萬

女工王姐表示,最近有家庭成員出現突發事故,急需現金周轉,日前接到滙豐通知,願意取消其投資計劃退還全數 30萬,但滙豐職員要求她簽署一份同意書,指這次純屬酌情安排,不代表銀行認錯;而保單滾存一年賺得的二萬多元更未能發還,「佢話扣除手續費,筆數仲少過 30萬,佢哋(滙豐)銀行女職員又爆料,指姓薛經理曾多次因違規銷售被投訴,但由於他奪得多項投資比賽冠軍,包括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的 2010年香港最佳財務策劃員、銀行界最佳財務策劃員,故深受高層賞識,「喺比賽勝出嘅同事,都可以同公司高層食飯,飯局中會被問及想做乜職位,基本上佢想點都得。」

手下 13人「跑數」

薛在 09年 8月加入滙豐,在淘大分行任財富管理經理,而他勝出比賽後,即獲晉升至高級財富管理經理,負責九龍灣、樂富和黃大仙分行行政工作,手下更有 13名下屬助其跑數。
曾與薛共事的滙豐一名男職員指出,按正常情況,原本是財富管理經理的薛,最多只能升至卓越理財客戶經理,「卓越理財客戶經理都要跑數,但佢家就唔使,相信佢之前咁不擇手段,都係為咗今日。」
他又曾目擊薛擅自將客人 20萬一次性投資基金,轉至須供款三年、每年供款 20萬的 60萬人壽投資相連計劃,「不過我哋係局內人,好難開聲叫個客投訴。」事後客人雖然感到被騙,但為怕麻煩繼續供款。

滙豐接受本報查詢時,以未有調查結果為由不作評論,更拒絕披露該名姓薛經理曾否被投訴違規。

人渣都可生存,呢個甚麼世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926

呃215萬騙子分飾46角

1 : GS(14)@2012-07-24 18:25:2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724/16541740
現年70歲的原告人劉元英,1981年由內地來港定居,從事機器操作員。到2001年,他終可靠自置的兩部吊雞車承接地盤工程維生,但同年8月,卻遇上車禍受傷,需動手術切除右腿。留醫期間,他遇上接受切除左腿、年輕三歲的被告鍾民志。
被告認輸光款項

傾談間,被告得知原告欲申請內地幼子來港團聚,後來向他聲稱,和內地官員及有勢力人士相熟,可協助他申請。原告信以為真,向他支付現金25萬。
後來原告收到大量來電,分別自稱是被告在希臘的兄長、姪兒、律師、調查員及銀行職員等46人,以被告財困、需要到美國換肝、甚至因協助原告而遭公安打死等藉口,向原告索款。其後對方又謂被告及兄長已逝,遺產會留給原告,要求原告先支付手續費。
原告遂在2002年8月至2004年12月間,先後將近190萬元存入被告妻子的銀行戶口。但原告最終在物理治療師口中得知被告其實未死,報警求助。被告被捕後向警方坦承行騙,但全部款項已被他輸光。被告於2005年因欺詐等罪名被判囚三年半。
家財盡失、甚至要賣車賣樓還債的原告,早前入稟高等法院,向被告夫婦追討。特委法官周家明判鍾民志敗訴,須賠償215萬元,其妻王滿英則因沒證據顯示她有參與詐騙勾當,其戶口亦有其他存款,故毋須負責。

案件編號: HCA432/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442

羅姆尼轟騙子 百國安專家聯署狙擊共和黨大老數臭特朗普

1 : GS(14)@2016-03-06 03:14:16

【總統提名戰】隨着美國大選關鍵戰役「超級星期二」落幕,言行惹爭議的共和黨參選人特朗普頭馬地位更牢固,破竹之勢令黨內主流派恐慌,黨內大老連忙全力撲擊,先有近100名國安專家聯署痛批特朗普無知又危險、不能委以重任,再有上屆大選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開炮,促選民作策略性投票,務求阻止特朗普贏得黨提名。


來自共和黨外交圈子中間派及新保守派的聯署人在信中指出,儘管他們就不同議題有分歧,但不約而同反對特朗普做領袖,指他的言論、包括反穆斯林的「築牆」主張,「令我們得出結論,就是他一旦當選總統,會危害美國安全,削弱我國的國際地位」。信中說,「身為忠誠共和黨人,無法支持」不誠實、無知又危險的特朗普,「因此決意積極奔走,阻止這樣一個毫不稱職的人當選」。



若當選可用專才有限

信件周三公開時約有60人聯署,一天後增至95人,包括世界銀行前行長佐利克、前國土安全部長切爾托夫。如此大群國安專家反特朗普,亦令人擔心他一旦當選,可用的專才有限。2012年大選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前日在猶他州演講亦狠批特朗普是「騙子」,指他多次生意失敗,並非生意奇才,絕不是總統材料,例如談外交就滿口「危險謬論」。前屆大選共和黨代表麥凱恩其後亦幫腔。



促策略性投票阻跑出

羅姆尼沒表態支持任何人,只敦促選民策略性投票,「在佛州投給魯比奧、在俄亥俄投給卡西奇」,總之是支持最大機會打敗特朗普的人。但此舉或會影響7月份共和黨大會確認候選人,重演1948年情況,要投票多於一次。有共和黨軍師認為,選民怒氣太盛,發動策略性投票效果有限。有保守派評論員則認為痛批特朗普,反會令欣賞特朗普反建制姿態的藍領白人選民力挺他。當前情況令人想起1964年大選,共和黨亦曾為提名人選分裂,自由派黨員公開表明不撐當年的人選;有民主黨籍政治顧問質疑共和黨對特朗普開炮,猶如說支持他的選民是「笨蛋」,未必是上策。特朗普當然不會任人魚肉,反斥共和黨的軍事領袖辦事不力,又譏笑羅姆尼(圖左)四年前競選,「幾乎跪地哀求」自己出面挺他,結果敗選,是「徹頭徹尾的輸家」。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5/195170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891

【讀書好×果籽】運動騙子:奧運民族主義與玻璃心

1 : GS(14)@2016-08-13 14:51:14

香港人在2008年京奧日夜守在電視機旁為中國運動員奪金打氣,短短八年間,當時誰又會估計今天的香港人會為中國運動員在里約奧運失金而鼓掌,也對游泳選手孫楊的惡棍形象嗤之以鼻,公開為澳洲泳手賀頓的「單單打打」騙子言論叫好!



有人認為大家不要將運動政治化,但說這些話的人,正正是將奧運競技變成國家民族主義工程的人。奧運沾上醜陋的國族主義宣傳經典是希特拉揭幕的柏林奧運,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明確地說:「德國體育事業的唯一目標,就是強化德意志民族的品格。」奧運成為納粹宣傳其阿利安民族優越論的場所,今天奧運採集聖火,在其他國家傳送的規矩,正是源自1936年柏林奧運。直接繼承納粹奧運精神的,是二戰後的共產集團,表表者為1972年到1988年共取得384枚奧運獎牌的東德,公眾從兩德統一後公開的國安檔案中發現了「Komplex08」計劃,內容是政府官員有組織及有計劃地運用一種「藍藥丸」,學名叫「同化性雄性類固醇」於女子運動員身上,製造出一個又一個金牌。東德教練可以說是禁藥專家,以全國之力建立運動強國形象,不擇手段培育金牌運動員,以此呼喚民族主義,全民亢奮,甘願放下理性、自我,臣服及團結在獨裁者之下,這種運動體系稱為「舉國體制」,由體育官僚、禁藥專家、金字塔式體育學校組成,將爭奧運金牌變成國家行為,投放大量資源,東德體系的徒弟,就是青出於藍的中國大陸。九十年代東德專家被引進中國泳隊,自此中國突然成為游泳強國,而泳手禁藥醜聞就不斷發生。1992年五朵金花冒起巴塞奧運,1994年橫掃世錦賽,取得十六面獎牌中的十二面。同年廣島亞運終於中伏,據說心有不甘的游泳強國日本以竊聽方式取得證據,最終中國隊被褫奪十二面金牌。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遼寧馬家軍禁藥醜聞。憤青經常有一種言論,認為是外國人不想中國崛起,借禁藥大做文章,那麼我推薦大家看內地作者趙瑜的作品《馬家軍調查》,是內地首次詳細揭露世界聞名的中國女子中長距離田徑運動員如何使用禁藥。


王軍霞的血與淚

趙瑜在1995年3月28日收到馬家軍世界級運動員王軍霞、劉莉共十人簽名、由王軍霞親自執筆的聯署信,揭露教練馬俊仁逼她們注射興奮劑,王表示她們已經快崩潰了,女性身體已經出現變化,有的變聲,有的停經,也有肝病,生畸形孩子,趙瑜起初發表的調查報告,被迫刪走關於使用禁藥一章,而馬俊仁後台大連市委書記薄熙來夫人谷開來,不僅站出來表態支持馬俊仁,甚至還專門出了一本書,書名就叫《我為馬俊仁打官司》,自己變成正義英雄,揭發者反變落水狗。直至十七年後,因薄熙來倒台,這一章三萬字終於在新版重出生天,國際田聯根據王軍霞這封信正展開調查。在這十七年間,以雄性激素下培育的金牌田徑、舉重、游泳女運動員,她們今天的人生,變成了怎樣?為了成績,為了國家民族榮譽,這套「舉國體制」所創造的金牌紀錄,有甚麼意義?運動的普世價值是公平競技,而不是盲目的民族主義,但體育官僚目標為本,掩飾藥檢結果,延發通報,毫不認真執行禁賽懲罰,阻止傳媒揭露,這一切正令中國運動員的公信力正在快速流失。里約奧運前,英國《泰晤士報》也爆出了中國隱瞞泳手藥檢過關問題。孫楊被揶揄,其實只是冰山一角!



內地作者趙瑜的《馬家軍調查》,揭露中國田徑運動員使用禁藥。

由希特拉揭幕的柏林奧運,就是以奧運宣傳國族主義的代表。

撰文:劉細良編輯:李寶筠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812/197323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594

感情騙子?郭政鴻同滕麗名拖拉一年先分手

1 : GS(14)@2016-09-03 23:28:50

「容易受傷的女人」滕麗名,喺13年就同圈外男友朱建昆(Matthew)結婚,正式做咗朱太,但其實滕麗名除咗同「不識時務」嘅魏駿傑有過一段情外,原來佢同前大台藝人郭政鴻都有一段唔開心嘅情路。講起阿滕嘅情史,一諗只會諗起佢同魏駿傑,但其實郭政鴻都傷得阿滕好深o架。是咁的,阿滕喺07年同拍拖9年嘅魏駿傑分手後,因為拍劇《野蠻奶奶大戰戈師奶》時,好快就搭上剛失婚嘅郭政鴻,雖然佢哋一直都冇認過拍拖,但係佢哋拍拖根本就係圈中公開嘅秘密。之後佢哋再合作《桌球天王》,當時就俾人笑佢哋係寓工作於談情,除咗劇中4連咀外,阿滕仲公然幫男方搽太陽油,喺傳面前打情罵俏,兼且有周刊影男方去阿滕清水灣嘅新居落簾短聚㖭!正當大家都以為阿滕遇到真命天子,09年,郭政鴻被拍到與一女子及一名9個月大女嬰同行,三人齊到中旅社替女嬰辦理回鄉證,申請表上女嬰的名字為郭X欣。當時有傳郭政鴻翻撻前妻、並火速生下囡囡,及後雖然證實該名同行女子並非前妻,但阿滕與郭政鴻拖拉近一年,最後亦分手告終。如今郭政鴻已另組家庭,滕麗名亦已成為人妻,展開新生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03/197588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3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