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非洲鬣狗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5/04/10/%E9%9D%9E%E6%B4%B2%E9%AC%A3%E7%8B%97/

非洲鬣狗

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係老狐貍最愛睇既頻道之一,尤其係講非洲草原各物種在大自然生物鏈內各種生態的各種平衡。

係非洲大草原上,好多人都覺得站於生物鏈最高層是獅子和獵豹,當然小弟並唔會否定呢一個答案,獅子外出捕獵往往是三數隻獅子,經過一輪時間守候,以無比的力量去撲殺獵物,並一口咬著獵物頸部令其窒息至死。

獵豹則多獨來獨往,以其嬌捷的身手,高速奔跑去獵殺,快速無比。

當然,獅子和獵豹也不是每次成功,除有時會被獵物逃脫外,更不時被獵物撞傷撞死,但長時間下來,族群仍然能夠成長。

相比獅子和獵豹,非洲鬣狗無比樣衰,亦好像沒有大將之風,捕獵技巧亦非出眾,但相比獅子和獵豹,我覺得作為一隻獵物,死係佢地身上慘過死係獅子同獵豹身上。非洲鬣狗的獵殺非常殘忍,不會給獵物忍頸一快,當它們找到獵物後會不停的追住獵物跑,不時咬上一口,令獵物慢慢流血乏力,再一湧而上,把食物撕開,地位高的挑選最美味的部份如生殖器和腸臟吃掉,餘下分給群眾,最後連骨也吃掉。

講左咁耐,其實老狐貍係咪忙都SHORT Q左呀?講乜生態?其實呢個就正正係股場心態,有著不同的投資者。

獅子群的出擊就像一批專業莊家,他們非常有耐性去守候,擇肥而噬,一口去解決獵物,偶然會被獵物逃脫或受傷,但總是可以捕得大型獵物,大快朵頤。

獵豹就像一些即市炒家,獨來獨往,以其身手敏捷取得超短線利潤,亦不失殺手之型格。

非洲鬣狗就好像一群持有大量陸資的投資者,以群眾力量苦追股票,不理好醜,但求就手,有時見其實大型捕獵者得手後更會去搶奪其獵物, 當市場獵物不足,非洲鬣狗更會自相殘殺,不單搶奪其他鬣狗的獵物,更會大打出手,老狐貍睇過電視有D會打到下巴也甩掉,而死掉的亦會被………..(下刪一百字)。

現在的香港草原已較國內大草原為少,市場的獅子獵豹數目亦少了,近期加入的非洲鬣狗把獵物追到氣喘,令到原先的獅子和獵豹難以搵食。

有D人或者會覺得老狐貍近期的獵物像吃得悶極了,沒問題的,反正非洲鬣狗把一眾獵物追到山上,大家可以借勢去呃餐飯食,但請緊記呢班係沒有理性的動物,當獵物吃完後更會自相殘殺,記緊不要吃到最後一啖,否則肥得滯跑唔郁就到你啦!

近期乜X都升,老狐貍暫時都唔會出推介住,反正大家都殺得性起,我呢D慢火燉湯唔會巖你地飲住,出去食住快餐先啦。

如大家有興趣,歡迎大家加老狐貍的FANPAGE交流下

https://www.facebook.com/oldfoxfanclub

老狐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686

非洲最大國變天 背後有位「新曼德拉」

2015-04-20 TCW
 
 

 

三月底,非洲最大國奈及利亞總統選戰結束,布哈里(Muhammadu Buhari)成為首位當上民選總統的反對黨領袖。十五年來,布哈里參選三戰三敗,這次獲勝,《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說,得歸功夥伴提努布(Bola Ahmed Tinubu)。

打貪,喊國家未來不能賣

六十三歲的提努布是一位傳奇人物,頭頂「新曼德拉」等光環,二○一一年同意幫布哈里打選戰時定調「貪腐不沾鍋」的路線,要求他強力對選民放送「當我們就任那一天起,任何濫用信任的人都會被問責,」建立信任門檻。

美國《時代》(Time)觀察,這是奈國史上最拉鋸的選戰,因為打擊官場上的貪腐文化雖是民之所需,布哈里卻也因此樹立許多政敵,過往曾強力鎮壓、侵犯人權等「劣跡」總被對手信手拈來當作攻擊武器。

提努布知道人民對前主回鍋又愛又怕,於是積極奔走於西南部各省,專找道德指標的意見領袖訴求「民族魂」。「我不會把你們的口袋裝滿錢,以博得支持」、「這個國家的未來,不能拿來賣」這類口號喚起人民改變的渴望,並逐漸壯大成一股助力。

在《金融時報》筆下,提努布是老謀深算的「策略大師」,執掌奈國最大城拉哥斯(Lagos)八年間,改造這個沿海廢區成為全國經濟成長引擎。然而,城市復興的成績單出自激進手段,他鼓吹「變有錢」的座右銘,放任瘋狂投資石油致富的行徑,結果拉哥斯躍升全非第二大城同時,也孕育出極端組織博科聖地。

對照歐美城市重生的歷史經驗,拉哥斯的歷程幾乎可稱為一夕暴富,整套施政方針的邏輯奠基於提努布的會計師思維。一九七五年,他負笈美國求學,四年後從芝加哥州立大學畢業。這段期間他兼職洗碗工、夜間警衛與計程車司機賺取學費,卻仍保持優異成績,甚至被教授委以重任,課後輔導同學會計學。

一九八三年的提努布已是業界一號人物,但賺錢欲望抵不過歸鄉心切,於是他返國投入草根的社會運動:推動社區開發、動員政治組織監督政府等,結果是幾度進出監牢,甚至得遠走他鄉避風頭。

勝選當天,激情民眾聚在提努布門外,高喊這位政治教父之名,他激勵群眾和布哈里同心抵禦經濟風暴。一名年輕人說:「我愛這個國家。這裡的人在受苦。但總有一天我們會做出成就,只是現在我們還在尋找方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758

金龍魚母公司非洲稱王 有三招央企可以效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5185.html

金龍魚母公司非洲稱王 有三招央企可以效法

一財網 胡軍華 李一杉 馬曉桐 2015-05-07 20:57:00

豐益國際繞開大豆、玉米這些大宗農產品品種,以及跨國糧油巨頭經營多年的美洲和歐洲市場,在非洲找到了用武之地。

5月7日,金龍魚母公司豐益國際公布今年一季報,當季銷售棕櫚油560萬噸,同比持平,稅前利潤由於棕櫚油價格下滑等因素同比減少至1.5億美元。

這一數字並沒有改變豐益國際在非洲市場的強勁表現。

金龍魚從1996年起,一直占據中國小包裝油銷量冠軍寶座,公開資料顯示,除了中國,擁有金龍魚品牌的豐益國際,如今成為非洲大陸最大的食用油供應商。

豐益國際看上去是突然在非洲市場登頂,實際上這家公司在非洲市場已經布局了17年。

棕櫚油占非洲食用油消費量的70%以上,豐益國際目前在非洲擁有5.9萬公頃的棕櫚種植園,另外它的合資企業還管理著由非洲小農戶和合作者擁有的超過15萬公頃棕櫚種植園。

此外,豐益國際在尼日利亞、南非等國共經營七個食用油精煉廠,每年食用油精煉產能超過160萬噸。

豐益國際主席郭孔豐說:“現在,我們在非洲13個國家開展業務,截止2014年底,豐益國際累計在非洲投資8億美元。”

跨國糧油巨頭“忽視”的機會市場

豐益國際進入非洲市場是從棕櫚種植開始的。

豐益國際第一個棕櫚種植園項目,位於烏幹達卡蘭加拉區錫斯群島,被稱為世界上景色最美的棕櫚種植園,可以俯瞰整個維多利亞湖。

1998年,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下,烏幹達政府在該國最偏遠貧窮的地區之一卡蘭加拉區啟動油棕櫚種植項目,豐益國際與當地的合作夥伴接下了該項目。

豐益國際此後又相繼在科特迪瓦和尼日利亞建立了多個棕櫚種植園。

非洲大陸是棕櫚油凈進口國,這種狀態預計持續到2030年。美國農業部(USDA)估計目前非洲棕櫚毛油每年生產約220萬噸,其棕櫚油需求50%以上由進口來滿足。與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相比,非洲棕櫚油單產較低,是食用油凈進口國。棕櫚油占非洲食用油消費量的70%以上,預計在2014年至2030年增長60%以上。

棕櫚油是豐益國際的強項。在大豆、玉米等國際農產品市場,ABCD(即美國ADM、美國邦吉、美國嘉吉、法國路易達孚,業內稱之為四大糧商)這樣的跨國糧油巨頭經驗豐富,以帶頭大哥嘉吉(Cargill)為例,已經成立150周年,深得國際大宗農產品交易的精髓,但是棕櫚油例外。

棕櫚的種植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非洲也適宜棕櫚種植。2014年,全球棕櫚油產量5960萬噸,85%產自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豐益國際則是棕櫚油貿易和加工的老大。

2014年,豐益國際加工和買賣的棕櫚油達到2460萬噸,位居全球之首。此外,豐益國際還擁有23.8萬公頃的棕櫚種植園,也是世界最大的棕櫚種植上市公司。

憑借棕櫚油業務,豐益國際可以跟ABCD一較短長。而非洲既是棕櫚油的產地,又是消費棕櫚油的主要市場之一,正好可以發揮豐益國際的長處。

中糧集團2014年大舉走向海外,收購了荷蘭農產品及大宗商品貿易集團尼德拉的部分股權,另外又收購香港農產品、能源產品、金屬礦產品全球供應鏈管理公司來寶集團旗下的來寶農業的部分股權。市場人士表示,看上去中糧給人感覺又大又強,企業真實的實力不一定就水漲船高。

在大豆、玉米等大宗農產品的主要產地,ABCD等跨國糧油巨頭在美國、阿根廷等地已經建立了完備的倉儲、物流設施,期貨等風險控制輔助工具運用純熟,中國企業“出海”,未必能從ABCD嘴里搶一塊肉下來,而豐益國際繞開大豆、玉米這些大宗農產品品種,以及跨國糧油巨頭經營多年的美洲和歐洲市場,在非洲找到了用武之地。

打通產業鏈

過去17年,豐益國際在非洲做了全方位的布局。除了建設棕櫚種植園和壓榨廠、棕櫚油精煉廠,豐益國際還在非洲推廣自有品牌的小包裝食用油。

豐益國際是非洲市場小包裝油的最大生產企業,覆蓋的市場包括加納、科特迪瓦、尼日利亞、南非、烏幹達、贊比亞、津巴布韋。在上述大多數國家中,主要的食用油品牌由豐益國際擁有。

棕櫚毛油精煉後,除了得到食用棕櫚油,運用油脂化工的工藝,可以提煉很多種成分,用來生產肥皂、洗滌劑、油漆、精細化妝品,這些都是高附加值的產品,一些產品的利潤率遠遠高過食用油。

豐益國際在埃塞俄比亞的第一筆投資是與從事肥皂和洗滌劑制造的Repi公司成立合資公司,這家公司在當地市場有諸多知名日化品牌,如Largo,Ajax,O2,羅蘭瑪雅。豐益國際在烏幹達,贊比亞和津巴布韋也有肥皂和洗滌劑的生產工廠。

全產業鏈的商業模式有助於豐益國際最大限度獲得每個產業環節的利潤,不同環節形成合力,從而有效降低成本。

一位熟悉豐益國際的人士說,該公司一個很大的優勢是別人不大關註的,那就是真正能做到上下一心、兄弟企業間能步調一致、相互支持,俗話說“團結一心其利斷金”。

中國的糧油央企也在延長產業鏈,業內人士評論,一些央企的上下遊一直以來是割裂的,沒有形成共振,在形成合力方面還有很多要做的工作。

分享財富,共同開發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非洲經濟開始起飛。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1995年至2003年,非洲經濟年均增長4.5%,增長速度世界第二;在未來十年里,GDP預計每年平均增長6%。

聯合國預計非洲人口將在2050年高達18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20%。超過70%的非洲人從事農業工作,這個領域將是非洲轉型的重點。

豐益國際開發非洲市場,基本上都是與當地企業合作,很少單幹。

豐益國際在科特迪瓦的種植園,是通過向當地最大農產品集團SIFCA SA投資實現落地的。2011年,豐益國際與PZCussons公司一起通過招標程序成功競標位於尼日利亞十字河州的六個種植園,面積總計約25000公頃。這其中大多數種植園最早是在20世紀60年代建設的,卻在20世紀70年代逐漸荒蕪。在招標過程中,豐益國際與十字河州相關部門以及當地利益相關團體進行細致的談判,就技術上和財務上的條款進行了多輪談判後,才達成協議。

在食用油精煉、糧油種植等領域,豐益國際也大量以合資的形式進入,並且輔以培訓本地員工、為當地員工和家人改善教育和醫療條件等措施,以贏得當地政府和民眾的接納。

一位曾經在跨國糧油巨頭工作的人士表示,中國企業走出去,如果大舉在海外買地,以占有為目的,不少會受到抵制,最好的辦法是用好當地雇員,以合作的形式開展經營,更容易為當地所接受。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24

非洲規劃26國大自貿區 中企受益幾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1848.html

非洲規劃26國大自貿區 中企受益幾何

一財網 方向明 2015-06-14 11:02:00

整合之後的自貿區占整個非洲經濟總量的1/2,惠及人口超過6.25億

在非洲,由於固定寬帶建設落後,移動互聯網反倒發展相對較快,很多民眾都習慣使用移動互聯網

 

每年7月,東非大陸數百萬只動物會按時踏上遷徙之路,從坦桑尼亞進入肯尼亞,尋覓充足的水源和食物,場面蔚為壯觀。自由的遷徙讓動物獲得寶貴的生存資源,更好地繁衍生息。經濟亦然,貨物的自由流通也將帶給非洲經濟勃勃生機,而這樣的期待已漸漸接近現實。

10日,26個非洲國家的領導人齊聚開羅非洲經濟峰會,簽署了大自由貿易區協定(TFTA),將非洲地區現有的三大自貿區——南部非洲開發共同體(SADC)、東非共同體(EAC)和東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場(COMESA)整合為一。整合之後的自貿區占整個非洲經濟總量的1/2,惠及人口超過6.25億。

協議稱,將通過塑造一個更加廣闊的市場,來促進區域內貿易,提升投資水平和區域內基礎設施的發展。

落地尚早 近期影響有限

2014年,中國與非洲貿易額達到2218.8億美元,同比增長5.5%,創歷史新高。對於中國來說,擴大後的非洲自貿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將是不少在非中資企業要思考的問題。

中聯重科南非區域負責人張雪偉已經在非洲斷斷續續呆了4年,該公司主營工程機械研發制造,在阿爾及利亞、南非、肯尼亞、坦桑尼亞和尼日利亞都設有分公司,年銷售額增長率15%以上。他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大自貿區的消息對中國來說絕對是個利好,但近期影響有限。

“這個26國大自貿區至少要2017年才可能協調好多方利益真正運作起來。對於中資企業來說,最大的好處在於市場的擴大和相應的政策優惠。”張雪偉稱。

據了解,10日達成的協議只是邁向非洲大自貿區的關鍵一步,該計劃還需要得到各成員國議會通過,這意味著自貿區真正開始運轉至少要等上2年。

張雪偉表示,在當地開展業務最大的阻礙是競爭無序化,而大自貿區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一問題。

他說:“即將來非洲投資建廠的企業會更有信心,因為市場大了就不僅僅是單一一個國家。但現在協議還是框架性的。”

自貿區為中企“錦上添花”

據中國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2013年《中國與非洲的經貿合作》白皮書,中國自2009年以來已成為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國,雙邊貿易規模逐年擴大,中國對非投資層次也不斷提升,超過2000家中企在非洲50多國進行投資。從合作領域來看,比重最大的是采礦業,占30%,其次是金融、建築和制造業,各占15%~19%。

另據安永最新發布的《2015年非洲吸引力調查》,中國2014年面向非洲的直接投資同比增長166.7%至61億美元,涉及投資項目32個,取代印度成為非洲的第七大投資方。投資領域主要為電信、傳媒和科技,占項目總數的1/3。

深圳傳音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手機品牌TECNO幾年前就瞄準了非洲快速成長的市場,在西非和東非分別以尼日利亞和肯尼亞作為集散地,覆蓋了非洲大部分國家,如今已成長為非洲市場三大手機品牌之一,市場占有率超過20%,廣告和產品在非洲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大自貿區對TECNO的經營來講是好事。自貿區擴大以後,區域之間的貨物流通範圍會加大,但具體要看通訊產品在自貿政策中占多大比例。”傳音控股市場總監劉俊傑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TECNO在原先的COMESA里面已經受益了,比如說,TECNO的第一家工廠建在埃塞俄比亞,COMESA對於出口的政策支持已經讓我們感受到現實好處了。2017年以後,利好肯定能更好地落地。”劉俊傑稱,TECNO在深圳和非洲都有設廠,現在非洲工廠的數量正在不斷增加。

劉俊傑打了個比方:“我們本身就在織一個錦,而自貿區的來臨對我們來說就是錦上添花。” 傳音控股等許多布局非洲的中資企業多年來基本上都在悉心培育當地市場,經營品牌、口碑和企業信譽。

“我相信自貿區不光對TECNO,對中國和全球的企業都是好事情,肯定能讓經濟更加煥發活力,”劉俊傑稱,“水塘放在那兒了,所有的企業都是魚,在這個水塘里遊得好不好,這就是商業的基本邏輯了。”

不容忽視的障礙

1963年,象征非洲大陸政治經濟團結的非洲統一組織成立,該組織在2002年被非洲聯盟取代,期間陸陸續續成立各種區域性組織,各國間貿易總額增長了10倍有余,但由於發展基礎低,非洲總體貿易水平占世界貿易總量的份額仍十分有限,經濟一體化的要求十分迫切,不過障礙也是顯而易見。

“實際上,全非洲自貿區的概念已經提出很多年了,2013年非盟開了兩次峰會,都是談一體化的,但目前非洲的一體化程度總體來看還是處在一個很低的程度上,”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市場分割、交通不便、缺乏互聯互通一直是制約非洲經濟發展的障礙。

非洲大大小小的市場共同體和關稅同盟超過10個,基本上都是以簡化商品通關手續、減少征稅商品數量、統一稅收標準、消除貿易壁壘、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為目的。

劉鴻武表示,非洲經濟一體化的推進給中非經貿合作帶來更廣闊的空間,符合中非貿易大方向,但非洲的市場一體化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和障礙。很多非洲國家和所處區域的市場一體化程度本身就很低,加上這些國家對自己國內經濟的管控和治理能力很弱,因此較難符合實現區域一體化的條件。

“最近幾年,非洲很多地區政局不穩定,也嚴重阻礙了非洲的一體化進程。此外,非洲目前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市場容量有限,物流體量很小,大規模的一體化缺乏內部推動力量,而且現在非洲投資來源很單一,每年的基礎設施投資缺口很大,融資能力非常有限,所以短期內實現區域一體化存在很多障礙。”劉鴻武稱。

也有聲音指出,大自貿區在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會對框架內較小的經濟體產生一定程度的沖擊。貿易開放之後,一些原本就缺乏產品出口競爭力的國家將難以和較發達經濟體競爭。

目前,非盟53個成員國之間對一體化進程的看法可以分為“激進派”和“緩進派”,有些大國比較積極地在主張,而一些較落後的國家更期待漸進式的發展。

“非洲很多國家的經濟是高度同構性的,它們的經濟發展水平接近,資源物產相通,相互之間的開放度本來就不大,互補性也很弱。但總的來講,無論大小國家,一體化對所有國家都會帶來更多機會,只是各國的受益程度不一樣。”劉鴻武稱。

編輯:應民吾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177

非洲首家人民幣清算行為何落子南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3379.html

非洲首家人民幣清算行為何落子南非?

第一財經日報 王琳 2015-07-09 21:02:00

以首家人民幣清算行落地為代表的非洲人民幣清算機制的建立,有利於推動南非以及整個非洲市場參與者用人民幣進行結算和投融資交易。

當地時間7月8日,中國銀行約翰內斯堡分行經中國人民銀行授權成為南非的人民幣清算行,中行約堡分行成為中國官方在非洲指定的第一家人民幣清算行。

7月9日,正在參加烏法金磚峰會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南非總統祖瑪在俄羅斯烏法會見,中南兩國元首共同將金融確定為兩國接下來重點合作的一個領域。

習近平表示,中方願意同南方密切協作,著力推進在開發海洋經濟、產業產能、經濟特區、能源、金融等重點領域互利合作,將中南友好和政治互信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果。

祖瑪表示,根據雙方確定的合作規劃,兩國海洋經濟、金融、農業、旅遊、科技、能源等重點領域的合作正順利展開。

分析指出,以首家人民幣清算行落地為代表的非洲人民幣清算機制的建立,有利於推動南非以及整個非洲市場參與者用人民幣進行結算和投融資交易。

南非《每日商報》認為,人民幣清算安排,有利於推動中國和南非兩國企業和金融機構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交易,進一步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

中國南非金融合作已有不少成果。2008年中國工商銀行收購了非洲第一大銀行南非標準銀行20%的股權並完成了交割,成為標準銀行最大的股東。成立於2010年10月的中行約堡分行也是南非第一家中資銀行,當時也完成了非洲第一筆人民幣的清算業務。

目前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在約翰內斯堡開設了分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非發展基金在約堡分別設立代表處,國家開發銀行南部非洲大區組也設在了約堡。

中非密切的經貿投資推動了金融合作的深化。2000年,中國對非洲的投資總額5億美元,到去年底,中國對非投資總額的存量為300億美元,增長了60倍。

南非在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合作中也首屈一指。到2014年底,中國連續6年成為南非最大貿易夥伴國,南非也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國。

南非也是中國企業對非投資首要目的地。到2013年末,中國對南非直接投資存量44億美元。目前南非也是接待中國遊客最多的非洲國家之一。

非洲第一大證券交易所約翰內斯堡證交所今年年初來華路演,與中國金融機構接洽,尋求合作聯通中國南非資本市場。希望在南非相對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和相對發達的金融業基礎上,吸引中國企業特別是定位於非洲市場的中國企業,在非洲當地進行投融資。

編輯:顧鄉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54

解非洲人鄉愁 「奈萊塢」前進線上影院

2015-07-13  TCW





六月,美國雜誌《財星》(Fortune)報導,影音串流龍頭奈飛思 Netflix)搶先業界,布局好萊塢、寶萊塢以外的非洲新勢力:奈萊塢(Nollywood)。這個全球產量第二大的電影王國一旦結合網路串流服務,《經濟學人》預期,商機驚人。

至 今,奈飛思已陸續發行十多部奈萊塢電影,包括今年初商購《十月一日》(暫譯,英文片名October 1)獨家發行權,並買下奈及利亞小說《無國界野獸》(暫譯,英文片名Beasts of No Nation)改編權。奈飛思相中的賣點,恐非它的老二地位,而是散居海內、外幾億名非洲鐵粉。

調查顯示,非洲人無論教育程度,八成受訪者 表示鍾愛種族相近、文化熟悉的奈萊塢口味,尤其是在外打拚的移民亟盼藉此一解鄉愁。奈及利亞盟約大學(Covenant University)學者表示:「奈萊塢影視產業不只提供非洲貧民娛樂,也滲入撒哈拉以南高社經人士、海外非裔族群的生活裡。」

傳統電影產業一向視網路串流服務為搶客的最大威脅,好比YouTube就已被《彭博商業週刊》 Bloomberg Business week)喻為取代好萊塢的「新世代強片工廠」。然而,《經濟學人》卻認為,網路串流服務很可能搭著智慧型手機的行動風潮,一改奈萊塢敵人的形象,反倒成為貴人。

在 硬體建設談不上發達的奈及利亞,街頭幾乎看不到電影院,倒是有小販向路人兜售VCD、DVD。流通太慢,加上盜版猖獗,奈萊塢的多產卻只是低質的同義詞: 平均一部片只花十到二十天製作,成本最多不超過四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二十四萬元),劇情大都圍繞著巫術鬥法等脫離現實的魔幻想像。

月繳45元看電影、肥皂劇

不過,非洲的行動產業呈跳躍式發展,上億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跳過買桌上型電話、電腦,直接改用手機通話、上網,街頭不見電影院反倒是影音串流服務商壯大的好機會。

當 地網路串流服務iROKO創辦人恩喬庫(Jason Njoku)也說,奈萊塢的發展重點是把電影數位化,套進正確的商業模式,高營收、高品質才能一網打盡。iROKO獲管理雜誌《快公司》(Fast Company)封為「非洲版奈飛思」,已獲避險基金老虎環球(Tiger Global)等金主投資二千五百萬美元,試圖在全球推行每月繳一.五美元就能訂閱奈萊塢電影、肥皂劇方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199

奧巴馬非盟講話:強人政治是非洲腐敗根源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2168.html

奧巴馬非盟講話:強人政治是非洲腐敗根源

一財網 王琳 葛慧穎 2015-07-29 19:54:00

美國總統奧巴馬28日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非盟總部發表演講,對非洲多國強人政治大肆指點,暗批這些貪戀權勢的人是非洲腐敗的根源。

美國總統奧巴馬28日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非盟總部發表演講,對非洲多國強人政治大肆指點,暗批這些貪戀全是的人是非洲腐敗的根源。

奧巴馬在非盟發表演講

作為首位在非盟發表演講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毫不客氣地對非洲政治強人們指手畫腳,並表示,那些任期結束還不下臺的行為,是目前非洲民主進程受阻的根源。“我不懂,有的人已經很有錢了,為什麽還要繼續當總統?”他暗批非洲政治強人眷戀權位,成為國家貪腐的根源。“貪汙和腐敗令數以百億美元的金錢從非洲流失,而這些金錢原先可以用在建設學校和醫院上。”

奧巴馬特別指出,布隆迪總統恩庫倫齊紮尋求第三任總統時所引發的暴力顯示出,“當領導人試圖違憲行使總統權力時,就會威脅國家安全與穩定,導致國家危機與沖突”。

除布隆迪之外,美國盟友剛果民主共和國和盧旺達的領導人也被暗指漠視憲法與國內反對聲音,肆意擴張總統權力。

奧巴馬還反複地表達了對埃塞俄比亞當前強人政治的擔憂,“如果不釋放關押的記者,繼續限制反對派參與競選,埃塞俄比亞將不會釋放出內在的經濟潛力。”

同時,奧巴馬表達了對非盟的贊賞,稱非盟領導非洲人民將走出強人政治陰影,並敦促這片大陸消滅“腐敗毒瘤”。但諷刺的是,非洲大陸最有名的政治強人,擔任津巴布韋27年總統職務的穆加貝,正是今年的非盟輪值主席,並將作為繼續參加2018年的津巴布韋總統選舉。

此外,奧巴馬在演講中大談美國對非洲民主建設的貢獻,兜售西方政治制度,點名批評了多個非洲國家的民主和人權狀況。在2009年奧巴馬訪非時就曾宣稱:“非洲不需要強人,需要的是強大的民主體制。”

支持強有力並可持續的民主政府是美國對非外交戰略的首要任務。也就是說,美國要在非洲保持持久的介入,以維護非洲民主化的順利推進,以實現“美國對非戰略”的核心政治利益。

非洲作為美國維護與擴展其全球利益、顯示其全球領導力的重要地區,奧巴馬此次非盟演講顯得含義頗深。

英國《金融時報》稱,在整個演講中,奧巴馬用修辭反複強調非洲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以及與美長期安全合作以對抗恐怖主義。在中國2億美元援建的閃閃發亮的非盟總部大樓內,奧巴馬聲稱“美非合作將開啟新篇章”。

奧巴馬呼籲,“是時候放下對非洲貧窮落後的偏見了,世界必須承認非洲取得的卓越的成就”。但是非洲國家必須盡快解決失業問題,他說非洲目前10億人口,在未來幾十年內將會增加一倍。

奧巴馬在位於埃塞俄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的非盟總部的講話,標示著他此次非洲之行的最高點。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115

烏龍麵集團開出非洲一號店

2015-09-14  TCW

除了原物料,大師眼中的非洲新財路過去兩年,非洲因伊波拉疫情、原物料跌價,成長不如預期,但近來外企看好中產階級消費力,進駐產業更多樣化,非洲將逐漸減少倚賴原物料,要靠內需吸引投資熱潮。

兩年前日本出現一股「非洲熱」。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五屆非洲開發會議在橫濱市盛大舉行,首相安倍晉三也連日和非洲各國元首展開會談。當時正是大多數非洲國家受惠於原物料價格高漲、經濟起飛的時期,日本企業也前仆後繼前進非洲,大手筆投資工廠與原物料相關事業。

然而,這股

熱潮並沒有持

續多久。二〇

一四年造成多

人死亡的伊波

拉疫情,在西非國家蔓延,

奈及利亞等國

還頻傳伊斯蘭

激進派主導的

恐怖攻擊和綁

架事件。

一波波負面

消息,加上原物料價格崩跌,讓非洲經濟成長急踩煞車,投資熱潮也因此趨於沉寂。

即使如此,檯面下日本企業仍虎視眈眈在等待機會。

投資風,吹到消費服務日本外食業首度在非洲開店今年七月,本田汽車開始在奈及利亞當地生產汽車,這是該公司在非洲的第一座車廠,專門做Accord車款, 一年產能雖只有一千輛,但奈及利亞目前有一億七千萬人口,到二〇五〇年可望突破四億人,為搶攻這個可能成為僅次於印度、中國的全球第三大市場,這座工廠可 說是重要布局。

前進非洲投資的企業及產業也極為多元。以前是天然資源、基礎建設,或援助低所得階層等事業為主,現在投資風潮已吹到消費及服務相關產業,而且投資地區也由肯亞拓展到東非、奈及利亞等地。

以旗下擁有烏龍麵專賣店

「丸龜製麵」等品牌的東利多集團(Toridoll)為例,今年三月旗下和風速食店「teriyaki IAPAN」一號店在肯亞奈洛比開幕, 這

是日本外食

產業進軍非

洲首例。鎖

定當地中產

階級消費商機越來越

大,該集團打算二〇

一七年底前要在肯亞

開二十家店。

雖然原物料價格低

迷,讓眼前的非洲經濟下滑,但人口增加率仍讓投資人期待,非洲經濟成長率有超越新興國家平均值的表現。非洲各國為了降低對原物料的依賴,對日本的期待也很高,包括希望日本製造業進駐,提供就業機會、移轉中國沒有的技術等。

出身非洲的名經濟學家:

短期悲觀,長期有人口紅利如此受到全球動向影響的非洲經濟,專家有何見解?出身尚比亞、取得英國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的知名經濟分析師莫尤(Dambisa Moyo),解

析非洲的未來:

短期來看,非洲會受全球經濟拖累。首先是中國經濟失速,導致非洲國家原物料出口量大減,而這正是過去非洲經濟成長的命脈。

最近十二個月來,黃金、銅、鋼鐵市場出現顯著的價格崩跌,很明顯就是中國需求疲弱所致。而且現在中國經濟還被認為進入「新常態」,今後對資源需求可能無法立刻恢復。

美國景氣復甦對非洲而言也是負面題材。美國升息已進入倒數階段,過去流入包含非洲在內的新興國家資金,也因此開始回流美國。

為了因應環境變化,非洲必須轉型成以內需而非出口為主的經濟結構,但非洲經濟還不到這個階段。所以短期來說不得不考慮最壞的狀況。

但長期觀點來說,也不一定要那麼悲觀。我可以斷言非洲是值得長期投資的地區。首要原因是勞力,非洲就學人口持續增加,有一定教育程度的人才今後會陸續進入勞動市場。

勞動人口平均年齡也很年

輕。大多數非洲國家的總人口中,有六〇%至七〇%為二十四歲以下,今後將會享受到人口紅利帶來的好處。

第二個原因則是資本。部分已開發國家的財政赤字問題,現在仍無法擺脫危機,希臘就是典型例子。相對之下,非洲國家的公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約四〇%,財政赤字也較少,多數非洲國家都可以自行從資本市場籌資。

最後一個原因則是總生產

力。民主政治的程序在非洲大陸逐漸普及,現在有五成以上的國家都實施自由公正的選舉。由致力於消滅貪腐的非政府組織「國際透明組織」(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每年編製的「全球貪腐趨勢指數」,也可看出非洲各國的政經環境已有相當程度的改善。

由上述因素來看,即可了解非洲的長期展望仍值得期待。

牛津大學的非洲專家:

都市「不夠用」,開發正夯原物料跌價讓非洲經濟面臨重要轉換期,接下來十年又會發生什麼事?牛津大學非洲經濟研究中心所長、國際貨幣基金及世界銀行顧問、《最底層的十億人》作者高力(Paul Collier),分析他眼中的非洲:

這十年內雖然經濟快速成

長,但基本上非洲仍屬於「邊境經濟」,在各個層面都還有成長的可能性,就這個角度來看,不應過度悲觀看待非洲。

值得留意的是各國的都市

化。從現在到二〇五〇年,預估非洲各國的都市人口會飆漲至現在的三倍,卻還沒有足夠容納這些人口的都市環境。

換言之,今後非洲各國將開始進行都市基礎建設的大型開發。前些日子我造訪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政府打算將其打造成連接非洲與亞洲的樞紐,今後將整頓機場等設施,可望成為以空中航線連接全非洲的重要都市。

對於居住在已開發國家的我們來說,這是理所當然的架構,但在非洲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多數國家地區都處於「因為不徵稅,什麼都別期待」的氛圍。類似的變化也發生在烏干達首都康培拉,有知識與能力的領導人,開始成為推動都市開發的關鍵人物。

另一方面,伊波拉疫情也仍有威脅,非洲的品牌價值更是最大受害者。因為雖然只有西非三國實際感染,全球卻把全非洲都當成疫區。

除了疫情,恐怖分子的風險也不會消失,激進派勢力博科聖地活躍在南蘇丹、北奈及利亞就是最好的例子,其威脅也可能讓人認為全非洲都很危險。這些負面影響,都是非洲提升品牌價值須面臨的挑戰。

(Nikkei Business (c)2015 Nikkci Business Publications,Inc)譯·李貞慧 審稿·張務華博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895

中國商務部與蓋茨基金會合作助力非洲發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0322.html

中國商務部與蓋茨基金會合作助力非洲發展

一財網 王琳 2015-09-23 23:31:00

9月22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期間,中國商務部和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在美國西雅圖簽署了《關於發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合作內容為非洲的農業開發和對非醫療衛生。

9月22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期間,中國商務部和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在美國西雅圖簽署了《關於發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合作內容為非洲的農業開發和對非醫療衛生。

蓋茨基金會稱,商務部和基金會將借鑒雙方在對非發展合作領域的經驗、結合各自優勢,以中國援建的農業技術示範中心為依托,開展農業合作試點,大力推進非洲的農業技術研究、示範與推廣,提高農業生產能力,打造農業產業鏈。

雙方還將積極探討對非醫療和公共衛生合作試點項目。

《第一財經日報》從蓋茨基金會得到的消息,雙方還承諾,在對非合作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在其他地區和領域開展合作的可能性。

蓋茨基金會總部位於美國西雅圖,成立於2000年,致力於幫助人們過上健康、富有成效的生活。在發展中國家,基金會主要致力於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使他們有機會擺脫饑餓和貧困。

2000年創辦的蓋茨基金會於2007年創辦中國辦事處,目前蓋茨基金會在中國,一方面推進中國的結核病、艾滋病防治和控煙工作,一方面致力於將中國創新引入非洲等其他貧困國家。

蓋茨基金會此前與中國負責發展合作的商務部在非洲農業、衛生方面就有合作,希望在促進非洲繁榮發展方面與中國企業加強合作、增進理解。

中國援建非洲的農業技術示範中心和其他農業合作項目對促進非洲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發揮了積極作用。此外,中國通過援建醫院、派遣醫療隊、協助抗瘧等行動,幫助改善了非洲的醫療衛生狀況。

在非洲爆發埃博拉疫情的嚴峻形勢下,中國提供了總價值7.5億元人民幣的緊急援助,這是中國截至目前在衛生領域最大規模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為非洲有效控制疫情做出了貢獻。

蓋茨基金會在推動對非農業合作以及醫療和公共衛生發展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項目遍布非洲的主要需求國。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與基金會聯席主席比爾·蓋茨共同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張向晨表示,雙方希望通過在這些具體領域的務實合作,進一步發揮各自優勢,更有效、更高效地推動非洲發展,使技術進步、政策改善、發展經驗能夠惠及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和人民。

蓋茨表示:“中國在推動本國及全球醫療衛生和農業發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們期待通過與商務部的合作,進一步支持中國充分利用其豐富經驗和創新實力,成為實現全球發展目標的主力軍。”

中國商務部和蓋茨基金會曾於2013年4月簽署諒解備忘錄,建立正式合作夥伴關系,並同意在農業和衛生等領域探討合作機會。此次簽署的備忘錄在2013年備忘錄的基礎上,進一步規定了雙方合作的具體領域,並為未來合作的開展提供了明確的政策支持,將對加速項目設計和落地進程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蓋茨基金會全球政策倡導與國別項目總裁馬克·蘇茲曼(Mark Suzman)今年3月訪華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提到,蓋茨基金會正在與中國農業科學專家合作培育一種水稻新品種“綠色超級稻”。在亞洲和非洲一些地區種植綠色超級稻,其產量比普通水稻高出20%,有潛力惠及至少2000萬小農戶。

在衛生健康領域,蘇茲曼表示,相信中國有潛力成為全球的貢獻者領導者。目前南亞正在使用的由中國研發並生產的乙腦減毒疫苗。中國擁有蓬勃發展的疫苗研發產業,已能夠生產出針對發展中國家需求、同時滿足全球嚴格安全標準的疫苗。

商務部消息,“中美省州經貿合作研討會”期間,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會見了前微軟公司董事長、泰拉能源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還共同見證了泰拉能源公司與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簽署關於第四代核電廠開發及商業化合作框架協議。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755

一週學費32元非洲私校崛起

2015-09-21  TCW

九月初,世界經濟論壇發布報告:全球十大教育不公平國家中,七個在非洲,主因是太窮了,提升非洲教育水準因此為社會企業創業當紅領域,《經濟學人》(Thc Economist)就看好週費一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十二元)私校。

《經濟學人》分析,週費一美元的政策是因應四成非洲人每日生活費不及一.七五美元的現實而來,每學期學費最低僅十五美元,完全與菁英教育的印象背道而馳,但發展勢頭正旺:光是人口達五十萬的肯亞貧民窟馬塔雷(Mathare),公校與私校數量就差了三十倍。

不過,這些私校卻比公校更善用科技輔具教學。

以橋樑國際學院(Bridge International Academies)為例,在肯亞成立四百多所分校,全面開通網路,配給每一名老師涵蓋系統化教學計畫的平板電腦,還可統計學生考試成果以觀測學習成效。

公立學校充斥幽靈教師

橋樑國際學院最大股東莫(GregMauro)比喻,週費一美元私校好比「教育界星巴克」:它們標準化全套教學流程,然後複製到非洲各地,就像開連鎖店一樣。

好處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潤,也讓成千上萬戶貧困家庭兒童有權上學校。

社企以營利為目的,公益精神才能永績經營,因此週費一美元私校頗獲重量級投資人支持,先獲比爾·蓋茲(Bill Gates)支持,今年梢

早更從臉書創辦人佐伯格(Mark Zuckerberg)手中接過百萬美元資金。

《華爾街日報》(Wall Sfreet Journal)指出,非洲私校崛起,說來說去都是政府太差勁:公立學校一名教師要照管一百名學生,好老師提升課業水準力不從心,但還有一六%幽靈教師從 未到校、二七%到校卻不到班;即使到班,也有極少數根本沒在教學,或是每天只教兩小時。

這個《經濟學人》視為惡勢力的族群涵蓋監管機關、教師工會與公益團體,大力反對私校,呼籲政府設法管制。不過,《經濟學人》打臉不手軟:當國家教育體系失靈,教師不務正業,政府如果幫不上忙,「那就閃邊去」。 (文 柳定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3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