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蘋果Mac電腦長青不老秘訣:提高轉換成本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7/03/229072.html

據國外媒體報導,蘋果股票是出了名並且難以理解的便宜。該公司的每股盈利在過去一年翻了一番,但是該股的估值卻是低於市場標準。其折價可能與消費科技公司的一個趨勢有關——快速增長,然後同樣快速地下滑。

但是一款蘋果產品看起來永遠都年輕:Macintosh 電腦。三十年過去了,它還在增長。年營收達到230億美元。電腦價格一直在下跌,但是Mac電腦的跌幅卻是最小的。銷售量不斷增長。與之相反的是iPod 多媒體播放器。蘋果一直保護其價格,但其銷售量卻持續減少。有人可能對有關蘋果前景和估值的討論總結成這樣:iPhone和iPad(佔蘋果銷售的三分之 二)未來會像Mac那樣獲得不老泉水,還是像iPod那樣變得平凡?誠然,蘋果並沒有失去iPod顧客,但卻把他們升級到價格更高的iPhone手機。不 過,我們並不能保證這種升級方式是可以重複的。

Mac系列產品為何具有如此魅力?電腦擁有較慢的更新週期,使其更容易地證明購買一款優質產品(如Mac)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用戶習慣和鍾情於某款操作系統,因而要進行更換的代價是比較高的。

Mac保持長青不老的秘訣,關鍵在於提高轉換的成本。過去iTunes一直讓用戶留在他們音樂所在的地方。而現在蘋果、谷歌、亞馬遜和其他公司提供 云儲存服務和方式,讓用戶將文件從其他平台轉移過來。加大本公司的設備之間的整合力度,這樣的策略可能更具前途。如果你的PC、平板電腦或者任何其他東西 都是開放式通用地捆綁在一起,你在更換的時候也會選擇與原來相同的產品(並保持使用該生產商的服務)。蘋果幾乎達到這個目標了,不過該公司將需要加把勁: 谷歌最近推出了一個平板電腦和家庭媒體聚合中心,並且理解其聯合運作的機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81

超台式電腦!手機成中國第一大上網終端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7/1918224.html

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7月19日在京發佈《第3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 告》)。《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5.3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39.9%。中國網民增長速度延續了自2011年以來放緩的趨 勢,2012年上半年網民增量為2450萬,普及率提升1.6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開始,手機超越台式電腦成為中國網民第一大上網終端。

網民總量達5.38億 增長進入平穩期

《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3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39.9%。2012年上半年網民增量為2450萬,普及率提升 1.6個百分點。而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88億,較2011年底增加了約3270萬人。網民中用手機接入互聯網的用戶佔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 72.2%。當前網民增長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階段。

這預示著, 互聯網在易轉化人群和發達地區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經達到較高水平,下一階段中國互聯網的普及將轉向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群以及發展相對落後地區的居民。《報 告》分析,在歷年來非網民不上網的原因中,有兩個原因的重要性逐年上升:IT技能的缺失依然是阻礙互聯網深入普及的最大障礙;另一個因素則是自認為年齡太 大或者太小而不使用互聯網。

手機成第一大上網終端 手機網民增速現回升勢頭

《報告》指出,中國網民實現互聯網接入的方式呈現出全新格局,在2012年上半年,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網民數量達到3.88億,相比台式電腦的3.80億,手機成為我國網民的第一大上網終端。

手機上網終端的普及和上網應用的創新也成為了刺激手機網民增速回升的重要刺激因素。當前,智能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移動上網應用出現創新熱潮,同時手機價格不斷走低,「千元智能機」的出現大幅降低了移動智能終端的使用門檻,從而促成了普通手機用戶向手機上網用戶的轉化。

網購用戶熱情不減 移動電商用戶規模增長較快

《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2.1億,網民使用率提升至39.0%,較2011年底用戶增長8.2%。但自2011年開始,網購用戶增長逐漸平穩,未來網購市場規模的發展,將不僅依託於用戶規模的增長,還需要依靠消費深度不斷提升來驅動。

《報告》指出,一方面,由於傳統電子商務的發展為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隨著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走入用戶生活,也為移動電子商務注 入新的活力,手機購物正逐步被用戶接受。2012年上半年,手機網上購物用戶達3747萬人,相比2011年下半年的2347萬,半年規模增長 59.7%。

團購進入困難期 用戶規模回落

截至2012年6月底,團購用戶規模為6181萬,使用率為11.5%,與2011年底相比用戶規模減少284萬,使用率下降1.1個百分點。

《報告》分析指出,一方面,由於團購市場營銷投入力量大不如前,新增用戶規模大幅度收縮;另一方面,隨著團購商戶資源達到飽和開發的狀態,新商戶加 入團購乏力,從而導致對老用戶的吸引力在逐步減弱。新用戶的增加遜於老用戶的流失,使得團購用戶從高速增長轉向了規模回落。隨著行業發展環境的變化,團購 網站整體發展正從激進擴張過渡到保守過冬。2012年上半年,團購市場整合進一步加深,部分獨立團購網站採取抱團取暖的方式度過困難期。

IPv6地址數大幅增長 全球排名升至第三位

《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國擁有IPv6地址數量為12499塊/32,相比上年底增速達到33.0%,在全球的排名由2011年6 月底的第15位迅速提升至第3位。由於全球IPv4地址數已於2011年2月已分配完畢,因而自2011年開始我國IPv4地址數量基本沒有變化,當前 IP地址的增長已轉向IPv6。

(來源:騰訊科技)

圖片來源:搜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07

性、電腦和VaR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9430

今年是摩根大通發明「風險價值模型」(VaR)20週年。可惜雙十年華的VaR這個龍年流年不利,老東家使它進一步陷入爭議指責漩渦。

今年5月10日,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戴蒙意外公佈,「倫敦鯨」所在的首席投資辦公室(CIO)中債券投資組合方面損失20億美元。摩根大通第二季度財報最終顯示,倫敦鯨導致的實際虧損為58億美元。
 
此前外界就質疑,評估風險的VaR在市場大起大落時預測不準,倫敦鯨巨虧事件更是讓人們把矛頭對準了摩根大通的VaR,發現巨虧前後摩根大通已經多次調整該模型,令人進一步爭論投行的VaR標準何在。
 
為什麼銀行的「賭局」會變得如此之大,為什麼監管機構會允許開這樣的「賭局」?帶著這些疑問,彭博風險通訊(Bloomberg Risk newsletter)創始人Nicholas Dunbar今年10月採訪了當年發明VaR的主要參與者Jacques Longerstaey,讓我們來瞭解到VaR之父怎樣看待摩根大通這項劃時代的發明,披露它背後的心機,也就是——
 
免費午餐背後的陽謀 
 
這位VaR之父講述了VaR誕生的故事。
 
摩根大通當年的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Dennis Weatherstone想瞭解自家銀行快速發展的交易業務,就向衡量風險的風險管理團隊下達了一道命令:
 
過完今天以前,我要一個數字。
 
領導說的簡單,Longerstaey和同事可是當作一個不小的挑戰來對付,他們最後想到了VaR的法子。按Longerstaey的說法,它 就是分散投資的理念,某種程度上幾乎無異於重新包裝。不管怎樣,Weatherstone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那個數字,摩根大通則是以此為開端,開發出一種 風靡全行業的風險度量產品,最終就是人們所說的Riskmetrics。
 
這個故事很多人如今已經瞭解,以後的事也並不陌生:摩根大通發明這個複雜的風險管理工具比其他交易公司早了幾年時間,而且在1994年決定將核心寶貴的知識產權公之於眾,出版了所謂的Riskmetrics技術文件。
 
而讓採訪者Dunbar意外的是,作為Riskmetrics文件的一位作者,Longerstaey如此開誠布公地解釋為何VaR得到廣泛應用:
 
那時沒有誰真正瞭解公司的主要目的。銀行什麼時候提供免費的東西了,那背後通常是有原因的。
 
Longerstaey主動談到摩根大通推行VaR背後真正的商業背景,理由很簡單,就是監管
 
當時的監管機構開始考慮根據巴塞爾I協議行動,向交易賬戶提出資本金的要求。第一批警告的信號非常簡單,還沒有考慮任 何分散多樣化,因此對銀行還會是嚴厲的懲罰。而Riskmetrics不僅是一個客戶工具,它是一種推廣這種方法的方式,這樣一來,所有的銀行都會去找監 管機構,為降低他們適用的資本要求而要得到使用內部模型的許可。這是可能積極和消極影響兼有的一種事物。
 
換句話說,這家受到監管的美國銀行雖然可以得到美聯儲的流動性和存款保險,還是希望闖入交易的賭局,建立數萬億美元的互換和其他衍生品頭寸。摩根大通免費公佈了一種工具,客戶和競爭對手都會開始用它管理風險。通過這種方式,摩根大通就將整個行業變為代表自己的遊說團。
 
這個策略贏得極大成功。VaR進入公眾視野才幾年工夫,巴塞爾委員會就修改了規則,允許銀行使用VaR模型計算銀行的交易賬戶資本。正像Longerstaey指出的,VaR不過就是一套統計重要性的測試結合了Harry Markowitz的分散投資理論。
 
監管機構也一度採用這個花招,Weatherstone當年要求的一個簡單數字成為支持大規模複雜資產負債表的一部分資本,它創造了一個槓桿過度的獎金機器怪物,最終在2008年走上了懸崖絕境。Weatherstone恰恰在那一年離開人世。
 
四年後Longerstaey這樣贈言給當年的老上司
 
Dennis(Weatherstone的名),你說要拿到那個數據,卻製造了一個怪物。
 
回顧VaR的歷史,Dunbar開始反思,他提出了VaR與性和電腦病毒的共同之處
 
在Dunbar看來,摩根大通向業內派發「免費」禮物,把監管的有效負載包裝成一顆糖衣砲彈,這在科技和生物發展過程中也有先例。
 
在計算機領域,我們有所謂的「木馬」,在吸引人的軟件應用中設下隱藏的惡意有效負載。這類例子很多,比如摧毀伊朗核工廠的Stuxnet病毒。
 
在生物進化學中,我們也發現自私的基因會為了讓自己長存永生而提供一些有吸引力的免費贈品。性和性高潮就是人類的DNA組合為了在人體內始終存在而提供的快樂贈品。
 
從這個角度說,摩根大通的VaR贈品說服監管機構同意了1998年德意志銀行收購美國信孚銀行,也沒有阻止21世紀初大通曼哈頓銀行與摩根大通聯姻。這些都是大銀行DNA成功繁衍的分水嶺。
 
而如果監管機構要保證自己更大的權力,將權力的觸角由銀行伸向保險和基金管理,這時候VaR應當是「不足為信」的。
 
現在德意志銀行正在完善自己的內部模型,降低所需的要求資本,而摩根大通在第三季度調整後,VaR由8200萬美元減至6300萬美元,意味著每日交易虧損將低於6300萬美元。
 
西班牙Esade商學院教授Pablo Triana對此評論稱,事實反覆證明,VaR模型的可塑性和操控性有多強。
 
那麼如果VaR不再屬於合理的銀行監管範疇,又會怎樣?很快,大量使用槓桿的銀行就會失去智力支持。
 
剝奪了迷人的雷達屏幕以後,監管機構將不得不拆散那些再也不能佯裝自己瞭解情況的大銀行,同時讓這些銀行提高資本水平,與一家對沖基金常用的標準相同。
 
但這種假設不可能發生。因為就像性和電腦病毒一樣,VaR一旦有了開始就很難叫停製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212

推出自家平板電腦 同盟關係丕變 微軟教練兼選手 台廠這場仗怎麼打?

2012-11-05  TWM
 
 

 

Win 8來了!出乎意料地,這次,微軟也參加了這場戰爭,代表出戰的是自家開發的平板電腦Surface,直接對上華碩、宏碁、聯想一竿子品牌廠。他們有人撂狠話、有人不以為意,當微軟不再為PC廠而生,台灣供應鏈怎麼辦?

撰文‧賴筱凡

紐約時代廣場上,斗大廣告看板直立在上,中央車站的月台上,滿是微軟的廣告,然而,這些廣告標語上強打的不是Win 8,而是微軟自家平板電腦Surface。

打從微軟決定推出Surface以來,PC品牌廠的焦慮就沒有停過,宏碁董事長王振堂一席﹁考慮不再與微軟合作﹂的話,更是震撼市場。「他們向我們收了那麼高的軟體費用,Surface根本不用軟體成本,怎麼打?」宏碁內部主管憤憤不平,甚至用「背叛」來形容微軟。

於是,當台灣科技廠高度仰賴的蘋果、谷歌、微軟,有一天都背叛了我們,那怎麼辦?

來看看宸鴻吧!就在微軟發表Win 8的前兩天,蘋果在美國東岸灣區也反擊了,從迷你iPad、第四代iPad到新款Macbook,可說是精銳盡出,直接對著微軟Win 8而來。

宸鴻的啟示

片利共生不會長久!

這次,受到蘋果關愛眼光的,不再是宸鴻,換成了友達。理由很簡單,為了達到更輕薄,蘋果捨棄了宸鴻的「貼合式觸控」技術,直接把觸控感應器做在面板裡面(稱作內嵌式觸控,in-cell)。

曾經,頂著蘋果供應鏈光環,讓宸鴻股價逼近千元大關;如今,失寵於蘋果,宸鴻也跟著黯然失色,光是過去一年來,股價就跌掉三二.一二%。縱使宸鴻不斷強調內嵌式觸控技術良率仍陷瓶頸,但蘋果不再關愛宸鴻,是不爭的事實,於是,宸鴻將希望擺到了Win 8身上。

「蘋果占我們的營收比重逐步下降,是既定方向,下半年會以NB為主。」年初法說會上,宸鴻財務長劉詩亮不諱言,就算蘋果採用內嵌式觸控,宸鴻手上仍有多款產品,尤其是Win 8。

雖然宸鴻的案例是技術演進的過程,但在台灣無法自行開發平台的狀況下,高度依附在蘋果、微軟或是谷歌下,成了台灣科技廠的另外一種風險。

微軟自家平板Surface的出現,就是一例。「下一步,微軟可能就自己推手機。現在,谷歌還找華碩、三星合作,以後,可能谷歌就自己做。」蘇格蘭皇家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王萬里說。

PC品牌廠與蘋果、微軟、谷歌的關係,開始起了微妙變化,就像小丑魚與海葵,片利共生的存在,華碩、宏碁不能沒有微軟、谷歌,微軟、谷歌卻不一定需要他們,看在王萬里眼裡,「你得走出自己的路,像華碩,做雙螢幕、PadFone,用創新吸引消費者的眼光。」過去十年來,我們靠著Wintel(微軟與英特爾)聯盟,從Windows XP、Vista、Win 7到Win 8,每次新的作業系統,台灣供應鏈就喜迎換機潮來臨。十年過去,曾幾何時,台灣供應鏈的獲利全維繫在作業系統換機潮身上,而不是自身的創新。

「我們太習慣Wintel了,他們推著我們不斷往下一代技術前進,卻讓我們忘了怎麼創新。」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的話,一語道盡台灣供應鏈的最大問題。片利共生的小丑魚與海葵,微軟、蘋果、谷歌就像小丑魚,受到PC品牌廠的保護,甚至由台廠供應鏈給他們養分。

不創新就等死

強者永遠不怕競爭

當微軟選擇開發自家平板Surface時,那一刻就注定,微軟將會把大筆資源投在自家平板身上。

「我們沒辦法預估Surface影響有多大,但我只能確保,我們的創新能夠讓華碩走在前面。」施崇棠的話,領先架式盡在不言中。「結果如何還是未知數,我不會把話說死,下次攤牌時,就會知道微軟這樣的作法(指推出自家平板),到底是不是對的。」因此,華碩各式產品宛如機海,全面展開,「我們很小心,也不敢貪多,但在不確定消費者要什麼產品前,我們各種嘗試都會做。」施崇棠坦言,華碩不會只押寶在微軟身上。

無獨有偶,聯想的態度與華碩一致,「微軟要推Surface,防也防不了,就當作對手來競爭,只有自己不強才會害怕競爭。」聯想集團台灣、香港及韓國區總經理李世傑說。

Win 8正式為新的科技競爭世代揭幕,當華碩、聯想、三星與蘋果的領先差距逐步縮小,不再連「車尾燈都看不見」,如何贏得消費者的心,「這是變動的年代,在消費者還不清楚他們要的是什麼之前,我們會一直都在。」站在台上的施崇棠,以這席話開場,就像是開戰宣言,戰場上沒有永遠的贏家,下一仗誰能領先還不知道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52

27吋的平板電腦?!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4607.html
導讀:Horizon平板電腦屏幕達27吋,3月上市的第一代價格預計13999元人民幣;第二代預計10月推出,價格將有所優惠。楊元慶說,現在最遠的距離就是一家人在一起但大家都在低頭玩手機,Horrizon是一款拉近距離、全家一起玩的pad。

  《創業家》記者 胡采蘋

美國拉斯維加斯當地時間2013年1月8日,聯想產品全球副總裁兼集團總裁霍騰休斯(Peter Hortensius)在消費電子展CES上發佈了預計27吋超大屏幕的家用智能桌面IdeaCentre Horizon平板電腦。2012年年底躍居全球PC第一大廠的聯想集團,在一體台式機方面再下一城。

這款將在三月份上市的平板電腦一平躺在桌面上,就引起許多人上前「桌游」,由於27吋屏幕已經具備一張小方桌的規格,無論兩人桌上滑球,或是四人玩大富翁、打麻將牌戲都能支持。搭配Win8系統的多人多點觸控功能讓參展者頗為驚喜。

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楊元慶在發佈會上說,現在最遠的距離就是一家人在一起但大家都在低頭玩手機,Horrizon就是一款拉近距離、全家一起玩的pad。他還表示,元旦假期自己一家人都在玩。

Horizon其實是台式機的進化版,直立起來配上鍵盤即是台式機,聯想特別為這款機搭配了可以電動立起屏幕、自動躺平的四方桌,屏幕立起時鍵盤與鼠標都會同時露出,接通機上盒可以收看電視,屏幕平躺時即可桌遊玩樂,功能十分多元。現場有多人詢問電動四方桌是否是Horrizon的標準周邊配備,研發人員想了半天,回答:「我們真要變成賣家具的了!」

Horrizon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K900被聯想列為2013年CES的兩大重點推薦商品,據瞭解,目前Horrizon第一波銷售的客戶對準酒吧、牌吧等休閒場所。3月上市第一代,價格預計在13999元人民幣;第二代則將在10月推出,價格將有所優惠。聯想內部2013年給Horrizon的銷售目標是20萬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520

分析師為什麼看錯了蘋果電腦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gdvd.html
去年九月,蘋果電腦的股價達到了歷史最高點,705美元。現在只有450美元,大跌36%,市值被抹去了2383億美元。

昨天的紐約時報有一篇趣文,Following a Herd of Bulls onApple。它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上百家投行和研究機構竟然沒有一家在蘋果電腦的股價為700美元左右時推薦"賣出"。為什麼只有一個在盧森堡的小研究所在蘋果股價到685美元時推薦了"賣出"。當然,投資者也不是神。當蘋果電腦的股價在705美元時,大量的基金經理也在唱好它。

紐約時報跟幾個美國教授做了訪談,給出了一些解釋。但是,作為十幾年的老分析師,我認為這些教授沒有實操經驗,一點概念都沒有。比如,他們說,推薦"買入"更容易賺佣金。這是瞎說!象蘋果這樣的大股票,推薦"賣出"更能賺佣金,更能吸引眼球。而且,分析師的江湖地位和報酬跟個股的佣金並不掛鉤。他們大談"利害衝突",但是蘋果電腦既不增發,也不發債,幾乎沒有投行生意。

為什麼那麼多聰明的分析師都把蘋果電腦看錯了呢?我的解釋:

(1)預測本來就是"一半對,一半錯"的行當。這就解釋了50%的原因。

(2)象蘋果電腦這樣多年讓人們吃驚,和敬佩的公司,誰也不敢輕易唱反調。就跟中國的蘇寧電器和茅台酒一樣。你需要很多的勇氣。出錯的代價很大。隨大流很安全。

(3)分析師需要巴結上市公司(如果巴結這個詞太那個,請換成搞好關係)。我當分析師的那十幾年,也經常為此事掙扎。分析師自己的調研活動,組織基金客戶訪問,以及組織研討會都需要上市公司配合(或者幫忙)。當然,買方的分析師也害怕看錯。為什麼?她也是有老闆的。而且,她也很敬畏蘋果電腦。不是嗎?我雖然買很多書,讀很多書,但是我沒有讀過一本關於喬布斯的書。太多hot air.大家失去理智,在拜神。我是文革出來的人,不想重複。By the way, 我還在使用黑莓。

(4)基金經理們非常看重一個分析師跟上市公司的關係,否則,他們認為你沒有獲取"真料"的能力。當然,不少投資者啥本事也沒有,成天刺探這個消息,那個消息。這也就提供了惡性循環的土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785

還原美「棱鏡」門揭秘者:高中輟學的電腦怪才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6/2780061.html

未獲高中文憑

斯諾登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伊麗莎白城長大,隨後移居至馬里蘭州,靠近米德堡的國安局總部。他沒有獲得高中文憑,一度在馬里蘭社區學院學習計算機。

斯諾登說,他曾在陸軍服役,因在訓練中受傷離開部隊,在國安局擔任安保人員。

隨後,他作為中情局信息技術員派駐瑞士日內瓦並工作至2007年,在那裡接觸到一些機密文件。他說,自己在那段時間一度考慮公開那些秘密監視項目。不過,他最後決定放棄,原因是不想致任何人於危險之中,同時抱有奧巴馬當選總統後取消一些項目的期望。但是,奧巴馬沒有約束這些項目,使他失望。

《衛報》報導,斯諾登2009年離開中情局,為戴爾計算機公司工作,隨後作為博斯公司僱員在國安局工作4年。在國安局位於夏威夷的辦公室工作期間,斯諾登拷貝打算公開的最後一批文件,告訴管理人員需要離開幾週治療癲癇病。

博斯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證實,斯諾登為這家防務承包商「工作不到3個月,在夏威夷一支團隊內任職」。

斯諾登說,他的年工資為20萬美元。然而有傳言說,當博斯公司解僱他時,他的薪水是12.2萬美元。

父母早年離婚

斯諾登的父親已經從美國海岸警備隊退休,住在賓夕法尼亞州。他的父親在ABC新聞簡短的採訪中稱,他十分擔心兒子。他說,他最後一次見到兒子是在兩個月前的一個晚餐時間。

斯諾登的父母早年離婚,本週一早上,母親伊麗莎白在離開馬里蘭州的家時謝絕了記者採訪。

鄰居稱,他母親是在十多年前買的這座埃裡克特市的公寓。斯諾登16歲時,離開家人在公寓獨自住了幾年。

有時,斯諾登的母親會帶著日用品順便來公寓,斯諾登的女朋友也會在週末過來。鄰居仍能回憶起,有時候透過百葉窗看見斯諾登在電腦前工作,「不分晝夜」。在她的印象中,斯諾登是個「計算機怪才。」

婚事幾乎無望

英國媒體報導,斯諾登在洩密前有個穩定的女友,兩人原本打算結婚,不過突然的洩密事件導致他們的婚事幾乎無望。面對變故,他的女友林賽·米爾斯非常痛苦,10日借助博客公開了自己當前傷心欲絕的心境。

「我的世界突然敞開,又突然關閉。我像是迷失在海上,身邊沒有指南針。我流著淚水,一邊打著字,一邊回想一路陪我走過的人,那些和我一起歡笑、一起牽手的人,那個我最深愛的人,以及那些我來不及說再見的人。」米爾斯在博客上這樣寫道。

米爾斯現年28歲,之前是一名芭蕾舞演員,現在是一名鋼管舞者,住在位於夏威夷斯諾登租賃的寓所裡。斯諾登和米爾斯去年曾前往香港度假,不少親友還以為他們會在那裡結婚。通過米爾斯的博客來看,這兩人彼此深愛對方,米爾斯在博客中用「謎一樣的男人」來形容斯諾登。在過去的4年裡,這對情侶一起遊覽過世界很多地方。在此次前往香港前,斯諾登只是對米爾斯說要離開數週。所以如今面對男友的意外舉動,米爾斯感覺像是「一下子被拋棄了」。

米爾斯的父親這樣評價斯諾登:人非常好,害羞,穩重。「他一直有強烈的是非觀,當他聽到關於斯諾登的新聞時感到『震驚』」。

相關

阿桑奇給斯諾登支招

可向俄或南美洲國家尋求避難

「維基揭秘」網站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10日稱曝光美國政府多個秘密情報監視項目的愛德華·斯諾登為「英雄」,說兩人之間有「間接聯絡」。此外,阿桑奇12日對斯諾登提出建議,希望他向俄羅斯或者南美洲國家尋求政治避難。

「愛德華·斯諾登是英雄,」阿桑奇告訴天空新聞頻道記者,「他把近十年最惡劣的事情之一公之於眾。」

英國《衛報》網站9日證實斯諾登向媒體提供機密文件,致使「棱鏡」項目等美國政府多個秘密情報監視項目曝光。

阿桑奇所創「維基揭秘」網站2010年公開大量以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為內容的秘密文件,引起美國外交尷尬。他現階段在厄瓜多爾駐英國使館避難。

阿桑奇10日還告訴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記者,他經由熟悉斯諾登的人與斯諾登有「間接」聯絡,「眼下不適宜提供更多細節」。

此外,阿桑奇12日對斯諾登提出建議,希望他向俄羅斯或者南美洲國家尋求政治避難。

斯諾登現身處香港,具體位置不明。他在媒體13日刊登的專訪中說,他將繼續留在香港,準備好應對美方的引渡努力。

正在巴西訪問的俄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12日告訴俄塔社記者,他沒有接到斯諾登的政治避難請求,但「如果他提交請求,我們會予以考慮」。

「我認為,他最好考慮這個建議,」阿桑奇12日晚接受今日俄羅斯電視台採訪時說,「他還可以嘗試在南美洲找到類似的(政治避難)機會……拉美國家對這種請求有真實興趣,當然,(俄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瞭解這種遊戲很長時間了。我確信,一旦這樣的建議擺上桌面,它就不會收回。」

鏈接

全球近50年「知名」洩密者

——丹尼爾·埃爾斯伯格1971年,埃爾斯伯格向美國《紐約時報》等媒體披露越南戰爭機密文件,講述美國介入越戰的始末以及政府如何圍繞越戰事務誤導公眾等。

——馬克·費爾特1972年6月17日清晨,5名男子因闖入美國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總部辦公室安裝竊聽器、偷拍文件被捕。經調查,5人均是共和黨「暗探」。為避免影響競選連任,時任總統理查德·尼克松下令掩蓋事實真相。同年117日,尼克松競選成功。隨後,《華盛頓郵報》得到「深喉」提供的消息,就這件事窮追猛打。1974年8月,尼克松被迫辭去總統職務。時隔30年,費爾特的朋友約翰·奧康納2005年在《名利場》雜誌上撰文披露,費爾特是水門事件中的「深喉」。

——莫迪凱·瓦努努瓦努努曾作為技術人員在以色列迪莫納核設施工作,1986年向英國媒體披露迪莫納核反應堆諸多內幕。以色列隨後以「叛國罪」和「間諜罪」判處瓦努努18年監禁。

——布拉德利·曼寧曼寧先前任駐伊拉克美軍陸軍情報分析員,2010年5月遭拘押。美國檢察部門指控他從軍用網絡系統內竊取機密文件並提供給維基揭秘網,包括一段駐伊美軍「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射殺記者的視頻和數以萬份計戰事報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977

入侵電腦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30702/18318719

史諾登走咗去莫斯科,原來變成湯漢斯電影人物,在機場過境室藏匿,湯漢斯在電影中還可以大模廝樣咁在機場內行嚟行去,而史諾登就不見蹤影噃,究竟俄國人收埋佢喺邊?CNN記者在機場過境室與其他國際媒體係咁搵,四處摷,都未見到史諾登背影。俄羅斯有一位做過KGB特務嘅總統,處事手法果然並非童子軍奧巴馬可比,史諾登在莫斯科機場越耐,事情越耐人尋味,佢嘅命運已不受自己控制,成為美俄厄三國博弈棋子,任由別人宰割了。
香港特區政府話要質問美國有冇侵入香港電腦,顯然係虛應故事,既然有儍嘅議員咁樣問,保安局咪又扮儍向美國質問囉,其實老早預咗美國政府唔會回答,彼此做嚇戲而已。左丁山見到一位電腦專家,留美博士,在美國電腦界亦有學術地位,於是問佢:「美國NSA入侵香港電腦,是否真的?」呢位博士專家答:「NSA係世界級收集情報組織,等於足球世界嘅西班牙,香港甚麼大學、甚麼網站、甚麼政府嘅電腦系統保安,頂多係英格蘭足球嘅水平,對住西班牙,捱打而已,巴塞隆拿對車路士,車路士都只可泊架巴士喺禁區,死守啫,NSA如要入侵中文大學之HKIX,直情可以出入自如,無人發覺㖭。」香港咪有啲標準答案話:「未發現電腦互聯網流量有異常活動嘅?」博士話:「假如你個電腦互聯網日日有一百萬次點擊,NSA早已計入其中,現時流量保持不變嘅話,根本毫無意義!」
博士講得有理,香港電腦對住NSA,左丁山懷疑唔係英格蘭,而係大溪地足球對住西班牙,任由宰割便是,反正我地用嘅電腦係英特爾記憶體,微軟操作系統,美國甲骨文,思高科技,搜尋與電郵係Google或雅虎,手機用蘋果或Android,社交組織用facebook,有那一樣不是美國人設計發明的?微軟曾承認佢地一啲操作系統在出口前曾受美國政府檢查,在呢個過程中,美國政府已經知道曬軟件及系統之內部「門窗」在那裡,必要時就可進入啦!直至到中國、俄羅斯可以完全唔用微軟、思高、甲骨文、Google產品之前,質詢美國有無入侵香港電腦,簡直係天真無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160

個人電腦全球銷售量創08年來最低水平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9520

今年開學季,個人電腦的銷售量銳減,創08年來最低水平。那麼低迷的銷售是什麼造成的?庫存管理失誤?匯率變動?系統升級?

答案是「萬惡」的安卓平板電腦。高德納諮詢公司(Gartner)週三公佈的調查報告顯示,全球第三季度的個人電腦銷售量僅為8300萬,較去年同期下降了8.6%。

下圖是全球不同品牌2012、2013年第三季度個人電腦的銷售情況。

Gartner初步統計結果顯示,2013年第三季度,全球個人電腦的銷售量僅為8030萬台,較去年下跌8.6%。

個人電腦的銷售量連續六個季度出現持續下跌。

Gartner分析師Mikako Kitagawa表示,每年的第三季度因為碰上開學季,個人電腦的銷售量一直會有所提升,但今年也出現急速下跌。隨著低價安卓平板的問世,無論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國家的消費者都開始購買平板電腦作為日常使用。新興國家不少消費者購買的首台電腦往往就是平板電腦,而發達國家消費者將其作為備用電腦。

惠普和聯想依舊在個人電腦市場並駕齊驅。第三季度, 聯想的銷售業績稍好於惠普—聯想佔全球市場份額的17.6%,HP為17.1%。不過,聖誕節消費季又將是兩大巨頭爭奪的焦點。

聯想全球銷售業績受到中國市場銷售量的衝擊。不過,聯想在美國、歐洲、非洲、中東地區的銷售強勢增長,彌補它在亞太地區的低迷銷售量。

另外,13年第三季度,惠普全球銷售量出現12年初來首次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024

風口浪尖,瑞銀禁止員工使用電腦聊天室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5540

近日,瑞銀投行執行委員會在發送給員工的內部備忘錄中表示,全球監管機構調查外匯交易操縱,瑞銀禁止員工使用並立即關閉所有與社交相關的聊天室,其中包括多銀行聊天室和交易員聊天室,只有對業務至關重要的聊天室可以申請保留,但需獲得執行委員會成員和相關業務合規負責人的批准。經董事總經理書面批准後,面向單一客戶的聊天室可以保留,董事總經理需指定幾名員工,與客戶通過聊天室溝通。瑞銀的發言人證實了這一消息。

對於缺少交易所/交易場地的金融產品,電腦聊天室扮演了交易所的角色。電腦聊天室已成為交易員之間、交易員與客戶之間相互溝通時不可缺少的工具。當前,電腦聊天室已為全球數萬名銀行交易員廣泛使用。

2012年,巴克萊的電腦聊天室的對話文本開啟了監管者對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操縱案的調查,隨後數家大型銀行遭到了重罰。2013年6月,彭博爆料稱,交易員們在客戶的交易指令被執行前布下「老鼠倉」,並協同其它銀行的交易員一起在基準匯率WM/Reuters收盤前的60秒內進行操縱。目前全球監管機構正在調查外匯市場操縱問題。外匯市場每日的交易額約5.3萬億美元。

因監管機構日益嚴格的審查,其它大型銀行,如摩根大通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瑞士信貸等也在考慮禁止員工使用電腦聊天室。此舉旨在避免監管機構將電腦聊天室認為是交易員們串謀和進行市場操縱的場所。

Russell Investments的主管認為,聊天室本身不是問題,通過聊天室串謀操縱是重大問題。單純禁止聊天室,無法阻止串謀操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2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