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逆向買林賣殼-瑩輝集團(1163)


前文有寫過這股有投資價值: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5199


今日公佈買林,作價3億,以2億承兌票據,1億可換股債,行使價0.25元,可換4億股,賣方會成為大股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15/LTN20090215018_C.pdf

 

買燈變造林,可見是賣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63

接替华伦集团 冀东水泥欲娶ST秦岭布局西北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90217/02405862568.shtml

每经记者 马宇飞

西北水泥市场再起波澜。

昨日双双停牌的冀东水泥(12.70,0.00,0.00%)(000401,收盘价12.70元)和ST秦岭(2.82,0.00,0.00%)(600217,收盘价2.82元)同时发布公告称,冀东水泥正与陕西省耀县水泥厂洽谈关于转让其所持ST秦岭国有法人股事宜;如果转让完成,冀东水泥将成为ST秦岭的第一大股东和实质控制人。

这也是继2008年底以来一番连续出手后,冀东水泥在北方市场,特别是西北市场的又一重大布局;同样,对于ST秦岭来说,这也是其去年末与浙江华伦集团“分手”后,首度提及重组事宜。

两家公司均表示,鉴于上述事项可能对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特申请停牌3天。

冀东意图巩固区域市场

在此次启动重组ST秦岭的谈判之前,冀东水泥近期在北方水泥市场上动作频频。

今年1月20日,冀东水泥公告称,计划在山东省烟台市和陕西省凤翔县分别建设1条日产4500吨的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并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

而去年12月13日,冀东水泥又公布单方对内蒙古公司增资2亿元;当月,冀东水泥还表示将联手山西卦山水泥共同出资10亿元组建新公司,投资日产1800吨熟料及日产4500吨熟料水泥的生产线项目。

虽然四处出击给冀东水泥带来了规模扩张效应,但公司的区域性优势却并不明显。招商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冀东水泥在河北、陕西、内蒙古等地的市场份额分别只有18%、17%及16%。加大区域控制力度已是势在必行。

尤其是当前景气度较高的西北水泥市场,像ST秦岭这样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一度居于当地首位的建材类上市公司,一直是各路豪强觊觎的目标。而无论是谁入主ST秦岭,都会加大冀东水泥在当地的竞争压力。

数字水泥网副总陈柏林表示,此次冀东水泥欲重组ST秦岭,其目的正是希望以此加强对陕西当地的市场控制力度,巩固公司在西北市场的地位。

重组道路并不平坦

对于此次重组,券商人士普遍认为,虽然冀东水泥有意入主,但由于ST秦岭自身的负担较重,重组的道路并不平坦。

资料显示,耀县水泥厂所持有的5469.31万股ST秦岭股份,已被司法冻结,冻结期限自2008年8月9日至2010年8月8日。有传闻认 为,正是由于这部分股份迟迟不能解冻,才导致ST秦岭上一次的重组方浙江华伦集团最终选择退出。现在又该冀东水泥来面对这个难题。

同时,ST秦岭去年三季度亏损高达1.2亿元,而公司旗下的湿法生产线又在国家明令拆除之列,高额的财务费用及湿法生产线的拆除资金损失,均意味着重组成本的大幅上升。

此外,华伦集团此前曾向ST秦岭支付了1.9亿元的重组首期款,而在华伦集团退出后,这部分款项尚未归还,是否由冀东水泥来承担尚不清楚。

不过,冀东水泥对重组ST秦岭倒是一直非常热心,公司董秘张士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华伦集团前,冀东水泥便已经联系过ST秦岭,“现在华伦退出了,我们自然会再次考虑,而且现在成本也会比此前低。”

消息人士指出,考虑到ST秦岭自身负担的沉重和上次重组失败的情况,陕西方面的要求可能已经有所降低,这将减轻冀东的重组压力;如果重组成功,无疑大大将加强冀东水泥在陕西市场的竞争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97

神华集团合同煤单价降50元 煤电僵局有望打破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219/02125873424.shtml

高永钰

昨天接到神华集团同意将此前540元/吨的2009年电煤合同报价降低50元/吨的消息时,一家参与合同煤价谈判的电力公司燃料部负责人突然一 下子觉得“神清气爽”。他说,此时最大的愿望就是美美地睡一觉。从2008年12月20日到昨天,三个月的艰苦谈判已让他筋疲力尽。

“目前还只是口头报价,尽管五大发电公司目前还没表态,但我想这个价格大家可能会接受。”上述电力公司燃料部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尽管这个价格老机组可能还要亏一点,但新机组要好一些,今年经济形势不好,我们的要求只要不再亏就可以了。”

河北一家发电公司的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现在是煤炭企业顶不住了,因为电厂开工不足,比如我们有四台机组,已经停了两台。而且现在电 厂的存煤还在20天以上,已经有很多煤炭企业找上门来,要求先签量,以后再结算,一些煤炭企业甚至连预付金也不提了,这样电力企业就占据了主动。”据他所 知,现在全国大部分的电厂都是这种情况。

此前,申银万国发布报告称,煤矿限产可能延续至3月份,但限产力度将逐渐放松;同时,全球需求弱化环境中,进口替代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也不容忽视。未来煤炭市场将在供需重新平衡中寻找新的量价均衡点,煤炭价格向下调整的风险没有消除。

这和中金公司的声音基本相同,中金公司预计,未来2~3月内动力煤价格逐步回落将难以避免,幅度有可能超过往年,达10%以上。

上周,秦皇岛电煤价格下跌10%。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了广州港,堆放在广州港新沙码头发热量5500大卡的山西优混报价为680元/吨,据深圳能源(11.60,0.60,5.45%)集团的一位财务部人士介绍,去年深圳能源集团的合同标准煤价794元/吨,而昨天到港发热量5400大卡的印尼煤报价只有520元/吨,比国内电煤便宜160元/吨,“这也难怪五大电力公司要去海外购煤了。”上述深圳能源集团财务部的人士说。

截至2月13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煤炭价格80.28美元/吨,比上周上涨2.11美元/吨,目前国煤炭价格高出国际煤价20%左右。此前有 咨询公司用广州港外贸及内贸煤炭交易指导价格作比较(已包含增值税、关税等税费及运费等因素),发现外贸平均标煤价格高出内贸标煤价格3%左右,外贸煤中 越南、澳大利亚煤价格优势明显,尤其是越南煤低于内贸煤平均价格10%以上(尚未考虑到下调关税)。山西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梁玉梅认为,进口替代主要影响 的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煤价,并可能通过影响港口煤价继而影响国内煤价。

华润集团副总经理、华润电力首席执行官王帅廷称,中国发电企业正寻求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进口煤炭。若能与这些煤炭出口商达成协议,华润电力或将煤炭进口量提高至50%。

不过,上述电力公司燃料部负责人表示:“如果神华煤价下调50元/吨,国内外价格将大致持平。现在我们进一步协商,如果神华能将490元/吨的价格落实到合同上,我们就签。神华一年利润超过五大发电企业亏损总额,他们吃鲍鱼,我们吃碗面就行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38

原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再创业 曾因贪污判无期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090223/03075886947.shtml


  褚时健的果园是绿色的王国, 每一位初来乍到的客人都因此而沉醉。高高的艳阳、清甜的花香,这浪漫的场景和一位老人紧密相连。褚时健和他的老伴马静芬信守诺言,第一次相对正式地邀请部 分亲朋好友参观了自己的果园,这或许就是褚时健骨子里自信的展示,而且这位82岁的老人,这次终于为自己为什么要不辞劳苦开辟荒山搞果园给出了最真实的答 案。

  “你眼睛看到的只是一部分”

  褚时健的果园位于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附近的两片山头。在哀牢山连绵起伏的山峦中,连片的果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透露无限希望。21日中午,褚 时健和他的老伴马静芬邀请亲朋好友,参观打理多年的园子。春天的果园里,处处洋溢着清香,每一棵橙树上,白色的小花次第相连。艳阳下的蜂蝶偏偏起舞,工人 们正忙碌地穿梭于果园中。去年的果实刚刚摘去,今年的丰收仿佛又要来临。

  烈日下,褚时健用厚实的双手亲抚一棵橙子树,并摘掉了那多余的新长出了枝丫,“今年的花苞比去年的大。花苞不能小,但也不能密,否则要消耗更多的营养,过不了几天都会掉下来,到最后什么都没有。”褚时健说,看到这些花苞,他心里就有了底,今年的收成肯定比去年更可观。

  褚时健的园子里有200多名工人,他们都来自附近的山区。去年年底,戛洒镇建新乡43岁的农民李永成在这里拿到了万余元的结算工资,这相当于是他承包看护的3000株橙苗的年底分红,而每月,他也能在这里拿到500元的生活补助。

  农户称,每个在这里劳作的果农,都能拿到在家务农10倍左右的收入。因为实行承包制,果农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只有那些实在学不进技术又懒散的农民才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但今年,这样的农户只有一家。

  这是褚时健第一次相对正式地邀请客人参观自己的果园,所以当昆明卷烟厂曾经的两任党委书记瞿怡静与何忠禄站在果园里的山头时,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惊叹:“我知道他在搞果园,但想不到面积这么大。”

  褚时健幽默的回答说:“你眼睛看到的还只是很少的那部分!”这样的对话耐人寻味,别有一番深意。

  褚时健的果园总共有2400亩,有34万棵果苗,他说,这样的规模在全国来讲,并不是特别大,“我不追求数量,我只追求质量。”而对于多年的低调,他说:“质量好了,口碑就好,所以我从不主动宣传。”

  这样的话语很容易让人回想到数十年以前。上世纪60年代,褚时健在戛洒镇的一个小糖厂担任了10年左右的厂长,之后来才跨入烟草行业。之后,褚 时健为烟草行业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狠抓烟叶的质量,终于把握了改革的先机,为云南的烟草行业一跃成为国内的领头羊出了一把力。

  如今戛洒小镇颇似一座小县城,而20年前,这里连公路都没有。糖厂甘蔗的清香在戛洒的大街小巷里飘扬,褚时健的二次创业再次选择在这里并不是偶然,他说:“我熟悉这里的气候,这里也有很多我熟悉的人。”在外人看来,这其中或许还有一些乡土情结。

  如今褚时健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品牌,不久前,昆明一些销售商打出了“褚时健种的冰糖橙”的广告语,销售异常火爆,这让褚时健本人都始料未及。

  “真诚是我成功的基础”

  一封举报信将褚时健拉入了其人生的低谷。1995年,中纪委收到一封举报信,反映河南洛阳个体烟贩林政志勾结三门峡烟草分公司,通过向褚时健家 人行贿取得卷烟指标。紧接着云南省委便着手调整玉溪卷烟厂的领导班子,褚时健显然没有意识到近在咫尺的“危险”,后来还走得更远。

  1998年9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审褚时健贪污案,这是云南省第一次在高级法院审理一审案件。由于褚时健和红塔集团的知名度,案件在社会上 引起轰动。1999年1月9日,褚时健被判无期徒刑,几个月后,褚时健的女儿褚映红和妻子马静芬分别被收审。1995年12月,褚映红在牢房里留下一封遗 书后自杀身亡;马静芬也于1996年4月正式被捕。一年后,褚时健被监视居住,并于1997年7月正式被捕。

  2002年,70多岁的褚时健因患严重的糖尿病得以保外就医,也就是从这年开始,他转身投入水果行业。从意气风发大批人生谷地,再到如今的二次创业,对于经历的风雨,从他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已淡然。

  如今,82岁的褚时健精神矍铄,说话的声音沉稳清晰,走路稳健有力,他不需要拐杖,当有人要搀扶他,他多少有点拒绝。但他的耳朵已经不再灵敏,和他说话,必须附耳于其左右。尽管每个月都能从玉溪市和戛洒之间来回跑两三次,但褚时健承认说,这几年,觉得自己老得快了些。

  他的满头银发里,夹杂的淡黑的那部分,已经越来越难以让人察觉。

  褚时健的白衬衫有点发黄,卷开的袖子口有黑色的污渍,他说,自己身上的衣裳都是廉价货,而且他没有修边幅的习惯,以前去美国,他也坚持不打领带。

  褚时健说,如果自己这辈子还有一些值得肯定的东西的话,那就是真诚,他用诚心感染周围的人,从而一度缔造了自己的烟草帝国,同样,他再次用诚心为实现自己二次创业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并声称要带领园中打工的农户一起走向富裕。

  不少人对褚时健提议,应该出本个人自传的书,但他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打算,他认为,如果要留下精神上的遗产,倒是很希望有本家书给后代看,如果有一天,褚时健的后代有了比他更杰出的人物,大家如果认为是因为受了他的影响,就心满意足了。

  记者和他的谈话是在当天的晚餐后进行的,他说只聊半个小时,要早点休息,但是在不知不觉间,一个小时就过去了。记者并不愿意以采访的名义占用一 位老人更多的时间,他需要休息,而且在说话时,他有一支接一支抽烟的习惯。在一个小时的谈话后,他站起身说,这样的对话不一定深刻,希望有机会深谈。不过 在记者看来,对话虽然简短而匆忙,但是其中一些内容,仍是耐人寻味的。

  褚时健与记者畅谈果园及经验

  记者:储老,能介绍一下您的果园吗?

  褚时健:我们果园面积5平方公里,占地2400亩,共有果树340000棵。目前,果园农户210人,公司管理人员40人,临时工100余人,整个加起来近400人。来年我们还要换品种,严格要求达到高质量,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控制在20万棵之内。

  记者:冰糖橙跟其他橙类相比有什么特色?

  褚时健:其他品种的橙子一般是甜而腻,塞牙等不足。我们的冰糖橙做到了清甜、水分足、不塞牙、口感好,因为施的都是无公害的有机肥,所以有益于身体健康,吃多了也不上火。我们种的橙子所含的糖酸比是18比1,其他橙类是很难达到这个标准的。

  记者:发展果园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

  褚时健:主要靠以前积累的人脉和自己的人品,东借西凑来1000多万元,投入了果园基础、发展建设。估计今年,最多明年,这钱就能还清。搞果园借了那么多钱,再多借我也会心慌。

  记者:对自己的果园是怎么进行管理的?

  褚时健:分配是个很重要的事情,我们是实行家庭“分片”承包责任制,充分发挥农户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具体表现 在,将果园划成片,以3000-5000株为标准,分包给农户,平常每月给农户发500元的基本生活费,等果子成熟后,按果子质量,以每吨不同价格向农户 收取,收多收少,切身关系到农户的收入,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农民的主管能动性,有的农户基本上天天都在自己片区的果园“打滚”,为了便于管理,增加收成,有 的农户举家在山上,果园修筑了临时房子,吃住都在了山上。

  记者:那技术方面怎么解决?

  褚时健:主要是加大科技投入,进行科学管理,果园有专门的技术员,我每个月也亲自到果园来看两三次,给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如果园的剪枝、施肥、 除虫等。再一个,我们以打造绿色食品为宗旨,所以都以有机肥料为主。在肥料的配制方面,我们是非常有讲究的,很少有人能做到如此标准,我们的肥料是自己的 配方,成本在200元每吨左右,可是我们的肥料比市场上1000多元每吨的都要好。我们用自己的肥料,已经将这里的土壤结构都改变了。

  记者:农户的收入如何呢?

  褚时健:因为农户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起来,我们又对其进行科学指导,技术、肥料又由我们提供,这样他们承包的果园自然能够得到丰收。去年收入最 高的农户家庭达到了24000多元,最低的也有12000多元。这比他们平常做农活2000多元的年收入家庭,要高出好几倍。收入的好坏,直接刺激了这样 他们的主观积极性。目前果园有50余农户家庭,也有少数几户因懒散,适应不下去,结果放弃出局的,比如有一个,成天到处跑,找人打麻将,这样肯定不行,自 然会被淘汰,做不好他自己也会害羞。

  为发展果园 ,通宵学技术

  记者:二次创业为什么选择种植冰糖橙?

  褚时健:我弟弟以前也是搞水果行业的,从他那里了解了中国水果行业的相关情况。美国的水果一直在世界前列,所以我不服气,我就想到了搞水果。我 尝了很多冰糖橙,湖南的,国外的,感觉都还有不足。后来发现橙子含维生素多,吃了对身体有益,又容易储存,所以就下狠心种这个果子。

  记者:你以前精通种橙子吗?

  褚时健:懂是懂一点,但谈不上精通。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父亲40多岁就去世了,当时我才10来岁,家里很穷,读高中时,一天的伙食费只够吃一 餐,我除了下田地,干农活之外,还要帮助母亲,支撑整个家庭。对农业、对土地上的事情还是懂一点的。后来“出来”了就跟人家去学技术,也买来大量农业种植 技术方面的书,慢慢的学。

  褚时健老伴:他“出来”后着手种橙子,天天研究种植技术。如果遇到橙树出了什么问题,不管我怎么催他,他一个晚上都不会睡,看书看通宵,直到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虫害,病害他摸索了好几年,现在比精通种植业的技术员,还懂得多。

  种橙,他想与外国人一攀高低

  记者:你说自己弄果园是闲不住,可这应该不是真正的答案,对吗?

  褚时健:以前我在玉溪烟厂当厂长的时候,每天都要干12个小时。我对我的员工说,你们干8个小时,我就给你们8给小时的工资,干12个小时,我 就给你们14小时的工资。那时候我们的资金不如人,装备不如人,牌子不如人,只能没日没夜的干,工人的积极性就这样调动起来了。我说我闲不住这点是没有错 的,也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我晚年有个保障。

  褚时健老伴:以前社会上有很多人说,你褚时健搞烟厂搞得那么好,那是因为政策好,云南烟得天独厚,烟厂交给挑扁担的(任何一个农民)都成。他做果园,就是想否定这个。

  记者:以前你是公认烟王,现在你是果王吗?

  褚时健:社会都是以成败论英雄的,是不是果王,不是我说了算。我是做事的,评价是别人的,我给自己打个80分吧。我的果园还需要再努力,目前的 产量在全国不是最大的,但我应该做到最好。农业上、土地上的东西我懂一些,刚刚做烟草的时候,是高一脚低一脚地下地,后来做果园,也差不多。那些朋友在我 园子里很惊讶,我褚时健把果园弄这么大,我自己觉得,这只是时间的问题,目标迟早有一天会实现的。我的果园也把果皮色泽的问题解决了,我就敢和美国的新骑 士比了,估计两三年的时间,这个问题就能解决。

  记者:您是怎样打造冰糖橙品牌的?

  褚时健:前两年我们一直很低调,一个是为了修炼“内功”,空下时间潜心钻研、发展橙子种植。现在条件慢慢成熟,我们正在加强打造自己的品牌。现在我们很少宣传,主要是通过自身高质量的产品,去撬动市场,让老百姓自己去评价。

  记者:家里人支持你现在的事业吗?

  褚时健:我老伴特别支持。只是儿子瞧不起,也不肯学,不想继承我的事业。

  记者:那你的种橙事业后继有人吗?

  褚时健:有的,我的外孙女很支持我,她留学回来后,已经多次到果园来学技术,学管理。她说以后来继承我的事业。

  “面对挫折不要消沉,做事业需要野心但不能脱离实际”

  记者:你的人生大起大落,对于年轻人,你能不能教他们如何面对挫折?

  褚时健: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要消极对待,要积极对待,一定要心宽,做到心宽不容易的。我的一些老朋友,一遇到挫折就消沉下去了,这不行,越消沉越就站不起身来。人生不要有太多计较,要向前走,要相信一年比一年好。

  记者:您是一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吗?

  褚时健:不但是我,在我们玉溪,原来的厂里,现在的果园,我们的工人或许讲话不多,但做起事情来,绝对是认真的人。

  记者:作为男人,必须有野心吗?

  褚时健:人啊,对很多东西的希望值不最好不要太高,不要计较过多,计较过多了,上级处不好,左邻右舍处不好。一个好人会发现好人,一个坏人专门 发现坏人,遇着好人了,就踏踏实实干,实实在在干,迟早也会被发现的。但人必须有野心,没有野心不行,这个野心是有基础的,不能脱离实际,也要有基本的道 德。现在我想清闲了,棱角磨得差不多了(笑)。

  记者:你现在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褚时健:以前是喜欢抓鱼、打猎、打篮球。现在是种菜、看报纸、看杂志。

  本报记者  刘木木  赵伟  文   本报记者  金林  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63

無軌火車進攻-中國富強集團(290)


關於火車系已經著墨太多:

香港股市資本王國-無軌電車系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3887

一殼不成,又來一殼-元昇國際(925)、藍帆科技(8166)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405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25/LTN20090225003_C.pdf


中國鐵路貨運(8089)關係公司必美宜(379)宣佈,認購中國富強集團(290)1,150萬港元,每股0.1元的可換股債券,然後再向市場購入800萬股,每股0.245元,斥資約200萬元。


現時火車系有六家公司-包括中國鐵路貨運(8089)、必美宜(379)、藍帆科技(8166)、直真節點(2379)、邦盟匯駿(8158)、中國富強集團(290)。仍有少量關係是中國鐵聯傳媒(745,前稱榮康控股),已脫離及沒有關係包括正興(692)、元昇國際(925)及老千系福方控股(8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07

吉利集团将引进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人才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2009-03-08/110115055.html


吉利副总裁王自亮称,目前已与部分人士达成意向,并将以多种方式继续引进人才

  【《财经网》专稿/记者 梁冬梅】金融危机之下,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面临困境。中国民营汽车厂商吉利集团打算引进一批来自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人才,并已与部分人士达成意向。
吉利集团副总裁王自亮是在3月6日下午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作上述表示的,他没有透露具体的人数。
王自亮称,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汽车产业人才流动更加频繁,这对吉利集团引进海外人才提供了好的机会。他同时表示,吉利集团的人才引进“不是盲目的”,将重点引进技术、质量和研发人才。
他表示,吉利集团引进海外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有海外人才主动上门的,也有通过其他方式引进的。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和浙江省政府也组织了代表团,去美国考察以寻求人才,吉利集团已经委托他们为自己提供合适的信息。
王自亮称,吉利集团一直对海外人才“敞开大门”,并在几年前开始尝试引进,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案例。
他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引进的人才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还要经历可能长达两三年的思维磨合期。但是,吉利集团在引进海外人才方面,总体来说是好的。
“民营企业决策过程非常快,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王自亮表示,2006年11月,在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工作多年的赵福全,加盟吉利集团,担任负责研发的副 总裁。此后,吉利集团实行通过技术改进提升服务和品牌的全面战略转型。“赵福全就是(引进海外人才)一个成功的案例。”王自亮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60

东航集团将再获20亿元注资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2009-03-10/110117025.html


具体用途尚未明确,此前曾将70亿元政府注资以增发方式注入上市公司

  【《财经网》专稿/记者 张娜】东航集团一位高层人士周一(3月9日)告诉《财经》记者,继获得国家70亿元人民币注资之后,东航集团将再度获得20亿元的政府注资。
上述人士透露,该笔资金目前尚未注入,用途还在商讨之中。
去年底,东航集团获得70亿元政府注资,并计划以定向增发的方式将其注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
公司(上海交易所代码:600115,下称东航),注资方案已于上月获东航股东大会通过。
增资完成后,东航资产负债率将大幅下降,从2008年三季度末的98.50%下降至90.13%。不过,一位知情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这笔70亿元的注资还远不能改变东航沉重的负债压力,后续注资还在争取之中。
刘绍勇也在股东大会上表示,他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得到后续注资。民航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国家重要行业之一,而且在税费等各方面给国家作出了大量贡献。早在1997年东航上市之时,其
资本金就来自于贷款,而多年以来,国家也基本上未对民航业进行注资。
“对东航来说,信心重要,‘黄金’也很重要。”刘绍勇说。
金融危机及高油价的影响,2008年中国民航运输业处境艰难,共亏损282亿元。政府频频出手援助,除东航集团外,南航集团也获得30亿元政府注资,海航则获天津市政府5亿元注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63

好特別的供股-新銀集團(988)


公司前身為在十多年前非常出名的明珠興業,市值由幾億,曾經炒至三百億之多,冠絕香港,連湯大狀都買過。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1214/LTN20011214044_C.doc



其後,這隻股因金融風暴後,地產投資失利,陷入財困。但是又被大股注入科網概念,跟風多炒一轉,結果不免再次失敗,大股東王珅更要以每股2.8仙出售公司29.9%,即40億股,予曾經停牌的新萬泰(433),及另外兩位人士,作價1.1億。


成為大股東王珅並購回自己的科網業務及其他住宅及遊艇,作價3,000萬,這樣殼價就是8,000萬。


完成後新萬泰及兩位人士成為大股東,而王珅持股量由約50%,降至20.1%,退為第二大股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131/LTN20020131013_C.doc

 


其後每股購買價更調低2,000萬,至港幣9,000萬,殼價降至6,000萬,可見王珅出售之急,公司財政情況可想而知。

 


其後王珅持續減持,以及公司發行新配抵債及集資後,股權降至低於10%。


公司易手後,易名新銀控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702/LTN20020702015_C.pdf


半年之後,新萬泰也陷入財困,故出售50%股權予夥伴之一的蔣先生。


之後,陷入一連串的財債官司之中,在沙士前後已經停牌,並進入清盤、除牌程序之中。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530/LTN20060530022_C.pdf


在2006年,公司終於見到一線曙光。


5月,由李耀湘獨資的公司宣佈一重組建議,宣佈把股份1,000合1,然後宣佈購入114,792,227股新股及包銷87,389,997股新股,每股購入價1元(即合股前的0.001元),向公司注入2億元,然後向一位蔡先生購入佐敦一酒店及向李耀湘購入一個瀋陽酒店項目的管理權,兩者合共8,000萬元。


完成後李先生持股51%,公眾持股量(大部分股票由有好持有)為49%。可以知道,那8,739萬股配售出去的股票,和購入資產的價格相若,相信大部分去了蔡先生及李先生友好手中。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1020/LTN20061020026_C.pdf


三個月後,公司成功復牌。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503/LTN20070503036_C.pdf


2007年5月,股市大旺,大股東宣佈以2.5元減持900萬股,套現2,250萬。


另外在供股之前1日,以2.5再減持900萬股,又套現2,250萬,兩次合共套現4,500萬,加上街貨套現之數,已經收回成本。
astermind Assets Management Limited 103(L)
9,000,000(L)
HKD 2.500 130,069,224(L)
58.05(L)
07/05/2007
李耀湘 122(L)
9,000,000(L)
HKD 2.500 130,069,224(L)
58.05(L)
07/05/200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708/LTN20070708018_C.pdf


2007年7月,又宣佈2供1,每股1元,集資1.1億元,由大股東全部包銷,並宣佈以5,800萬購入旺角新填地街兩個物業。


另外,亦宣佈訂立備忘錄,建議以現金、承兌票據,及按2.8元發行新股收購礦業。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925/LTN20070925702_C.pdf


2007年9月,公司又配售2,500萬新股予印尼投資者,每股1.2元,集資3,000萬,包銷商為大福。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002/LTN20071002535_C.pdf


公司訂定備忘錄收購山西礦業,並進行盡職審查,確保營業額及盈利不少於1.7億人民幣及3,800萬人民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031/LTN20071031458_C.pdf


 

公司出售前朝資產,新銀物業管理公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218/LTN2007121844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330/LTN20080330014_C.pdf


2007年12月,公司宣佈以24億元收購前述所稱山西礦業,若盈利超過1.8億,收購價將調高3億,即最高代價為27億。公司將以集資所得現金、發行19%代價股份、發行3億可換股債,換股價2.5元,年息2.5厘、以及承兌票據支付。


其後,因市況轉差,作價降至14億,另降低盈利超額代價,變成盈利超過2.3億,收購價將調高2.8億,即最高代價為16.8億。公司以集資所得現金、發行19%代價股份及以可換股債,換股價一樣,但息率則降至2厘。


若新股及可換股債完全兌換,李先生會由大股東,變成第2大股東,賣方則會成為大股東,很完整的一個逆向收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813/LTN2008081352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903/LTN20080903390_C.pdf

2008年9月,市況好轉,配售7,200萬股,每股2.1元,集資1.5億,由大唐域高包銷。


此外,大股東也以1.9元減持8,435萬股,套現1.61億元。

Mastermind Assets Management Limited 103(L)
84,358,836(L)
HKD 1.900 134,032,000(L)
25.14(L)
11/09/2008
李耀湘 123(L)
84,358,836(L)
HKD 1.900 134,032,000(L)
25.14(L)
11/09/2008

其後以這1.5億,加上1億新股,發行價2.5元(佔公司18.75%舊股),即2.5億,另發行10億可換股債券,每換行使價2.5元,即可兌換4億股。完成兌換後,賣方即成第一大股東,持有5億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029/LTN20081029519_C.pdf


 

完成之前收購後不久,大股東套現的1.61億元就產生作用,他以1.43億元購回重組注入的佐敦物業及之前購入的新填地街兩地,完成這次逆向收購。大股東淨套現1,800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20/LTN20090220156_C.pdf

在供股之前,又換了兩位董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13/LTN20090313489_C.pdf

昨日,公司宣佈供股。

公司宣佈,以5供2方式,發行2.13億新股,每股0.66元,集資1.41億元。

由煤礦賣方包銷此次供股,該名賣方除按比例購入4,000萬股,另外又額外包銷6,719萬股,共斥資約7,000萬,然後再以1.65億可換股債,來按比例包銷其餘新股,若無人認購供股,他的持股量增至41.97%,成為最大股東。


我們來看看這次供股:


從數字上來說,可以算到這個方法是使得可換股數增加,若以這個可換股債券數去包銷新股的話,換股價為:


0.66 x (165,000,000 / 70,000,000)


= 1.556元


即他以低0.944元(2.5元-1.556元),即較可換股債37.78%的折讓去拿到這批股票,較19年年息更多,對其有利。另外,經過這次供股,令他成為最大股東,亦能拿得這殼,使逆向收購更加完美。


在公司而言,若沒人認購新股,雖減少約330萬的負擔,但是股數增加40%,對股份攤薄效應更大。


但是,對大策略而言,只對第二大股東有利,目的不在集中街貨,降低持貨成本,另在加強其在公司的控制力,所以我對這次供股是持中性態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85

觊觎山工集团 潍柴控股大一统路径日渐明朗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90319/05525995785.shtml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宗文  广州报道

  3月17日,山东省国资委实际控制的山推股份(12.08,0.20,1.68%)(000680.SZ)股权将划转给潍柴动力(30.09,0.28,0.94%)(000338.SZ)的传闻被澄清。

  潍柴动力对外称,“本公司及控股股东潍柴控股未就上述资产重组事宜进行过筹划洽谈,也未签署过有关意向、协议等文件。本公司及控股股东潍柴控股对此承诺:在未来三个月内不会筹划上述事项。”

  尽管如此,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均认为,潍柴动力的控股股东潍柴控股集团,将会对山东省的汽车零部件进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的预期,并没有因这则公告改变。

  “潍柴控股出面进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符合山东省国资整合的思路,而且整合后也可以重新进行资源上的分配,发挥协同效应。”招商证券汽车及零部件资深分析师汪刘胜对本报记者分析。

  雾里看花的“澄清”

  “尽管潍柴动力和山推股份都进行了澄清,但是我们认为未来的整合还是有可能的,至少形式上是有可能的。”平安证券机械行业资深分析师王合绪对本报记者表示。

  王合绪所指的“形式上”,即指潍柴动力与山推股份的交叉持股。

  “有不少日本企业就是这样交叉持股,搞成财团一样的模式。”王合绪说。

  但是山东当地一位人士向本报记者私下透露,如果整合,并不只是山推股份的控股权划转这么简单,山东省国资委主导和推动的是潍柴控股对山工集团的整合,这其中当然包括对山推股份的股权划转。山东省国资委的思路是让潍柴控股来出面整合产业链,从而将其打造成大的产业集团。

  据了解,山工集团和潍柴控股分别是山推股份和潍柴动力的控股股东,而这两家集团均由山东省国资委全资拥有。其中,山工集团除了控股上市公司山推股份之外,还控制着山东临工工程机械、山东众友工程机械、山东山推机械、泰安起重机械和山工投资等子公司。

  “我觉得山东省制造业的整合路径与厦门的整合比较相像。”招商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刘荣对本报记者表示,“但是我认为单纯从山推股份这家上市公司来看,并不能构成实质性利好。”

  刘荣认为,潍柴动力比较强势,一旦潍柴动力控制了山推股份,山推股份的战略上会受到潍柴动力的影响,而山推会变成潍柴动力的一个事业部,这对山推未来的发展未必是好事。

  但王合绪则认为整合“有意义”。“整合后山推马上会有什么变化倒未必,因为潍柴动力本来就是山推的配套厂家,但是从研发上会沟通更紧密,甚至一起研发,而且山推有可能会借助潍柴动力比较好的销售渠道拓展市场。”

  此外王合绪还认为“可以防止山推被人恶意收购”。

  实际上,山推股份与潍柴动力的“暧昧”从去年就已开始了,去年10月18日,山推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江奎因工作调动原因辞职。而 今,江奎就职潍柴的消息已见诸公开报道,其现任职务是潍柴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这位刚刚年过40、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专业并功成名就的企业 高层,受到潍柴控股集团董事长谭旭光的青睐。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为双方的战略重组提供了有利条件。

  大一统路径

  自2006年对湘火炬A(000549.SZ)采用换股方式吸收合并完成股改、“衣锦还乡”实现A股上市后,潍柴动力“图霸”野心渐出。

  宣称“一年要干一件大事”的潍柴动力董事长兼CEO谭旭光再次于今年1月做出了惊人之举。1月23日,潍柴下属子公司潍柴动力(香港)国际发展 有限公司,通过竞拍获得法国MOTEURS BAUDOUIN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资产。该公司作价299万欧元,账面价值约为1381.77万欧元。

  这是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中,第一个出手买下海外汽车资产的企业。

  2008年潍柴销售收入达到490亿,谭旭光希望再过三年潍柴能突破年收入千亿这个坎。

  如何突破这个“坎”,谭旭光布下了两条战略通道。其一内部强调自主创新,以系列产品线的提升应对市场变化;其二则是通过收购实现几何数扩张。

  而从目前的环境来看,整合和收购可能是最为现实的。

  “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是潍柴动力整合的思路,但是只是单纯依靠企业本身来实现是比较困难的,需要山东当地政府的支持,这也符合山东省政府的国资整合思路。”汪刘胜认为。

  而实际上,在整合思路上,山东省国资委是相当清晰的。

  去年,山东省国资委基本目标是“到2010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实现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企业主业集中。

  潍柴控股正在策动和即将策动的一系列整合显然是与山东省国资委的精神相符的。

  记者获悉,潍柴控股与山东汽车工业集团的重组工作早在两年前就已暗中推进,而与山工集团的重组也开始提上日程。

  据了解,山汽集团旗下的烟台汽车厂(亚曼汽车)拥有重卡目录,山工集团下属的众友机械、山推股份分别生产挖掘机、推土机,都可以在产业链上成为潍柴向下游延伸的有效突破口。

  “潍柴动力和山东省汽车工业集团、山东省工程机械集团(简称山工集团)的联合重组已基本确定,且被列入《山东省汽车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魏学勤曾对记者表示。

  早在3月4日,山东省就明确提出重点支持潍柴动力、山东省汽车集团和山工集团的联合重组,培育八家至十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中营业收入过1000亿元的两家。

  若上述重组完成,潍柴动力将从动力提供商发展成为整机系统零部件提供商,成为国际重型车、工程机械、发动机的重要生产基地。

  山东当地知情人士透露,3家企业或将组建成一家“中国重装集团总公司”。

  “一旦整合完成,可以在产业链条上进行资源重新分配,协同作战,形成比较有利的局面。”汪刘胜认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35

上海最大国有集团之一上广电资不抵债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331/01516044237.shtml


  上海最大的国有集团之一——上海广电集团(下称“上广电”)已陷入资不抵债的危险境地。

  本报记者独家获悉,上海市政府于3月25日成立上广电托管小组,负责上广电的债务处置和资产重组,小组成员由上海仪电控股集团(下称“上海仪电”)和上广电的管理层组成,负责人为上海仪电董事长蒋耀。

  “上广电靠自己已经过不下去了,总得有人来解决,所以市政府找到了上海仪电。”接近托管小组的知情人士称,上广电去年一年的亏损额就高达18亿,早已资不抵债。

  上广电的官方网站显示,该集团在世界各地的雇员超过25000人,2007年销售收入为345.7亿元,出口创汇25.8亿美元,列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排名的第十位。

  “目前,上海仪电的首要任务就是处理债务。托管思路是,上广电里能继续做下去的部分尽量继续做下去,不行的部分就要尽快处理债务和其他事宜。”上述知情人士称。

  上海市政府将提供上广电托管期间债务处理所需的部分资金,记者进一步获悉,上海市政府准备划拨10亿元以上的国有资产交给上海仪电,用于变现。

  之所以会选中上海仪电负责托管,“与上海国资调整的一个思路有关。”接近托管小组的人士称。上海仪电已成为上海第四家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将在下一轮上海国资调整中扮演重要角色。

   “托管”两部分

  在全国的家电企业排名中,上广电(SVA)一直处在第一集团,是现存不多的国有控股家电集团之一。

  上广电负债累累的说法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就已经散播开来。根据托管方掌握的数据,上广电2008年全年亏损18亿元,大部分银行已经不再给其贷款,员工工资的发放也成为难题。

  “我们去年底回去开会的时候,现在的管理层就承认了亏损两位数(单位:亿)。”回想起那次会议,一位已经退休的上广电中层觉得算是个“吹风会”,“也就是给我们一个心理准备,公司可能要不行了。”

  该集团下属上市公司上海广电信息(4.31,0.00,0.00%)产业股份有限公司(600637,以下简称广电信息)和上海广电电子(3.76,0.00,0.00%)股份有限公司(600602,以下简称广电电子),先前已分别发布了2008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分别预亏损9亿-10亿元和9亿-11亿元。两者相加就达到20亿元左右,还未将上海广电旗下的其余36家非上市公司的业绩计算在内。

  “上广电负债这么多,已经谈不上‘救’了,主要还是怎么处理债务的问题。”谈及托管思路时,接近托管小组的人士肯定地说。

  他认为,托管只能分为两部分:上广电旗下能单独存活的公司就让它继续经营,也不排除引入战略投资者重组的可能;另一些资不抵债的公司,则变卖土地和固定资产,“尽快把债务处理掉”。

  而目前上广电旗下和索尼等外资企业合资的一些公司,则基本保留。

  上海律协《公司法》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吴冬解释说,“严格来说,非金融企业的‘托管’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义”。吴冬称,《企业破产法》134条仅对金融企业托管有相关规定,比如金信信托的托管等,但对于非金融企业还没有规定。

  “从现实意义来说,上广电的托管就意味着,把被托管方现有的管理权、组织架构、财权等都转移到托管方。”吴冬说,之所以不采取并购的方式,则是考虑到保留被托管方的法律主体地位,并避免托管方陷入“债务黑洞”。

  “这个托管的意思,不是用上海仪电的资产去重组上广电,而是由上海仪电来牵头做一个处置方案,得到上海市政府认可之后,再来组织实施这个方案。”接近托管小组的人士说,上海仪电扮演的是类似于资产管理公司的角色。

  据悉,上海市政府已经为托管做好了一定的资金准备。其预备划拨给上海仪电的资产可能在10亿元以上,“但我初步预计资产处置的总费用需要几十亿,这一块的先期费用只能由上海仪电先垫一部分了”。

  而从吴冬律师之前处理托管相关法律事务的经验看,如果仅仅改变管理方式,是很难挽回企业的财务状况的,“除非大量注资,不然大多数被托管企业还是要走上破产之路。”

   国资调整新思路

  上广电在上海的特殊地位,源于其雄厚的国资背景,以及各股东举足轻重的地位。

  公开资料显示,控股股东上海汽车(9.84,0.30,3.14%)工业(集团)总公司,以21.04亿元投资占上广电60.91%的股权。上广电股东中另有上海国资委、上海工业投资集团、上海国际集团等一众国资管理部门和实体公司。

  但上广电此番被托管,并没有由上海国资委出面,也没有花落大股东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而是由仪电集团独挑大梁。

  “之所以会选中仪电,与上海国资调整的一个思路有关。”接近托管小组的人士称。

  据记者了解,上海仪电从2005年开始,已经低调地将定位从产业运营型转向资产投资公司,成为上海第四家国有资产投资公司。这个变化亦得到了上 海国资委的认可,并成为其下属的“综合性资产运营平台”。2008年,国资委将上海有色金属集团等企业划拨给上海仪电进行资产重组。

  在这个思路中,上海市国资委计划将“那些剩下的经营状况不是很理想、产业前景不被看好的国有企业集团”,通过上海大盛资产有限公司、上海仪电等这类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实现资产重组或者国有资产的退出。

  除此之外,上海仪电另两个优势也为上海国资委所看重。其一,其现金流相对充裕,“仪电前两年一直在做资产整合,现金流还是不错的”。

  其二,仪电集团的前身是上海仪表局,上广电原本就是上海仪表局的下属集团,两个集团之间的“知根知底”,也是其托管上广电的主要原因。

  曾被征求托管意见的人士认为,上海国资委由于缺乏处置资产的经验,所以没有直接担任托管人。而大股东上汽集团也同样没有这个意愿。

  在托管之后如何安置现有员工,托管小组并没有给出明确说法。截至发稿时,上广电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均未公告母公司被托管一事。

  最后一根稻草

  上广电深陷债务泥潭,涉及多重内外因素。

  其中之一是上广电于2003年投资近100亿元“豪赌”液晶,引入日本NEC的第五代 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生产线。

  “我们05年被请回去参观这个工厂,看到的展示样品都是小尺寸液晶面板,我们当时就问了,大的能不能做。他们回答说,以后能做。我们又问日本的 核心技术转让了没有,他们回答没有。”一位退休的上广电中层管理人员回忆说,这些回答,使得他们对于这条流水线的盈利能力十分怀疑。

  在上广电旗下最主要的上市公司广电信息(600637)2009年发布的预亏公告中,提及两个预亏原因——第一,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蔓延到 实体经济,从而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降;其次,公司投资的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光电子公司)在2008年出现的重大亏损对公司业绩造成了影响。

  光电子公司正是生产液晶面板的合资公司,被普遍认为是压垮上广电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这也不能简单地看成是投资失误。创维集团董事会主席王殿甫曾表示,“液晶面板项目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尤其是前期投资巨大。当时在台湾就是依靠 政府扶持才上的项目。”2005年上广电之所以能引入第五代流水线,靠的是银团贷款,现在的问题是上海市政府是否愿意继续扶持这个行业。

  在刚刚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上海建成“两个中心”的内容中,先进制造业占有了一席之地。液晶面板则被包括在先进制造业的范畴中。

  “托管广电之后,不是意味着就不搞光电了。光电还是上海市要发展的产业,只是上广电自身没有能力搞了而已。”接近托管小组的人士说。

  一个月前,上广电正式宣布与国际公司洽谈引入液晶面板的第八代流水线。从此前披露的引进资金来看,其比第五代流水线更为昂贵,需要耗费数百亿元。

  上广电此番被托管,正在其与日本夏普公司洽谈的节骨眼上。托管之后,上广电与夏普的谈判很可能将产生变数。

  如果政府方面决意继续推进这个项目,那上广电还存有一线生机。但如果真要上马,这次由谁来出这笔昂贵的学费?是托管方上海仪电,还是背后的上海国资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