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正和島創始人、首席架構師劉東華論壇發言全文實錄:
謝謝大家對我的鼓勵。如果是創業者,這位兄弟說他從來沒有創過業。從創業者角度我是最年輕的創業者,創業精神我可能是最老的,我年齡差不多在這算最大,至少按頭髮看是肯定是最大的。我幾乎一直是按照一種,原來不知道創業精神這詞,但是確實是一直按照一種夢想,就是自己最想做什麼?其實每一個人創業的衝動動力不一樣的。有的人老挨打,想長大一定讓那個人買的帳。劉暢夢想想創業不是這樣的夢想。我覺得我這個也有一點,從小喜歡做夢,追尋自己內心,從小想做政治家,十來歲的時候知道秦始皇13歲當了皇帝了,我說我13歲沒戲了。從小是有這樣的夢想。
大學畢業也想從政,後來也沒有機會,結果做了媒體,做媒體發現拐彎抹角仍然有機會從政,記者出身也有當總統的,有這種想入非非,幹什麼都要做最好,幹什麼都要做最大,做媒體人民日報是最牛,人民日報培養的研究生,因為六四給衝到經濟日報去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到經濟日報,正好為企業家服務,有這樣的機會,有機會接觸企業家,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是我創辦的,大家都沾我光。首都第一塊民營經濟專欄,最早為民營企業家服務,我就是做這樣的平台。做中國企業家雜誌社的社長、總編輯,後來弄創業傢俱樂部,我發現我好像天生是創業者,我對創業者有我自己的描述,有位老弟說是不是都是原罪,原罪這個詞是從聖經裡面出來的,大家知道沒有原罪就沒有人類。我仍然不認為真正的創業者就要有原罪。
我認為中國的創業者的共性是什麼?就是用心看到了一個金礦,眼睛是看不到的,用心看到了一個金礦。通上那個金礦有很多東西擋著,很多死亡的陷阱,他要說服那些有武器有錢的,有勁的,說服各種他需要的人跟著他走。一開始他是負債者,他用承諾把大家綁在一起,他為什麼敢承諾,因為他用心看到一個金礦,咱們把金礦挖出來,大家都變成富翁。真正的創業者都是夢想驅動,夢想不一樣的,不同的夢想驅動力不一樣,可能決定你走多遠,做多大,在很大程度是你夢想的動力到底有多大。
我有一個比較反動的觀點,我說真正的創業者幾乎都是天生的。那種說人人都是創業者,說好聽點假設,難聽點是忽悠。創業成功的幾率比車禍還要低,為什麼?大部分創業者都是說看到那些成功者說,我也要享受他成功之後的狀態,本身不是,還想要那個東西,他一來他隨時可以退,隨時可以投降。哪怕是外在動力,說我一定怎麼樣,外在動力其實也可以,這個比較苦的。像我這樣,剛才那位老弟,郭軍他說想什麼對自己說的話,這種比較信服,就是追尋自己的內心。你是追尋自己的內心,你是傾聽自己內心呼喚,你把自己內心的呼喚和社會和市場需要找到對接點,這個對接點是金礦,你用全部生命把這個金礦挖出來,你挖出來你價值兌現了,這個世界給你尊敬,這種創業是最幸福的。
中國具備喬布斯天分的人肯定是無數的,喬布斯去世之後,中國在互聯網在微博上,大家好像中國人民比美國人民還要悲痛。當時我發了一條微博,我說中國出不了喬布斯,甚至大家看近期內出不了。也不僅僅是體制的問題,幾乎每一個人頌揚喬布斯的人都是殺手,中國喬布斯的殺手。看看喬布斯的傳,包括喬布斯的一些電影,看看他的經歷,喬布斯的毛病好像比周鴻禕多很多,自己女朋友生了小孩死活不承認是自己的孩子,做親子鑑定後還是不承認。喬布斯犯的所有錯誤,只要有一個在中國人身上,都能被吐沫淹死,這是一個偽命題。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比如說馬云有一段說,未來三年是中國民營企業最好的時期。我一看味道不對,再一看馬云在後面說什麼,當然數字不會很好看。那意思是什麼,肯定大批死亡,如果你練火眼金睛那是最好的時機。孵小雞,大批的小雞可以孵出去,特別頑強的小雞才能孵出來,生命力無比的強大,現在是產生這樣小雞的時代。
周鴻禕說創業失敗率非常高,我們只是描述事實,並不是讓大家害怕失敗,真正的創業者沒有害怕失敗的。而且很多年前我們就曾經拋出概念失敗英雄,我們尊重成功,我們要寬容失敗。做企業家要有更高的要求,你對英雄不提最高要求跟誰提。另外一句話給最大的寬容,他面對挑戰他去追求的東西,都是普通人不敢冒的風險,不敢嘗試的東西。失敗是常態,我們通常提無比荒唐的要求,一旦出了事決不寬容踩死你,罵死你。創業者可能是天生的,但是有更多的創業的人我覺得是好事,因為知道創業確實不是人幹的事。因此你要產生對創業者創業團隊的尊重,咱做不到也不願意承認任何人做到,我覺得那個心態是非常扭曲的。
首先我承認我很酷,因為確實是,剛才鄺兄說的,現在創業不要那麼苦大仇深。我說一句話,我說正和島不成功,劉東華死無葬身之地。你為什麼要干這麼一個事,做不成自己死無葬身之地。我快50歲的人創業做互聯網,做移動互聯,而且我從99年就開始說正和島這個沒有的詞,這套業務模式和商務模式,得到的全是嘲笑,又被嘲笑了十幾年,最後終於發現這個事成了。特別酷的另外一件事是什麼,我不是做互聯網,也不懂互聯網,正和島擴張太大,我團隊快150個人,產品技術團隊在開會交流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這個團隊的成員全是從所有最偉大最優秀的互聯網公司和那些最有活力的創業公司來的。像我這麼老古董的人創建互聯網,但是來的全是這樣一些人。
我跟大家說全世界沒有這樣一個平台,因為現實社會的成功者對互聯網是害怕的,在互聯網最沒有安全感。只有在正和島,現實世界最成功的人都到這來,天天對我們團隊提要求,我們來了,我們要求你希望你如何如何,這個團隊的那種成就感,現實世界最成功的人天天在這,越聚越多,天天對他們提要求,互聯網的朋友認為這個根本不可能,你劉東華說這麼多年根本不可能有這樣模式存在,正和島一年多,正式上線6月到現在,不到半年,到現在最酷就是從一個理念從一個夢想變成一個肉團,造成肉身,這個生命是活的,大家覺得這個事不得了,我說真正不得了的是三生萬物,這個是活的。感謝大家!
所有的痛苦是別人眼裡的,創業者一點不覺得痛苦,我一個新的創業者,我也願意把自己踩到泥裡重新站起來。
這種羞愧的原因,就像威廉·伯恩斯坦說過的,其實投資是一個非常受限的領域,沒有多少知識被確認為準確無誤的。投資不可能像IT或者醫學領域那樣,只要一個人有求知慾並且生命還在延續,那麼他就可以在這些領域繼續學習,就像麥健陸一樣讀一牆的書。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的「真理」還總是受到一些週期性的困擾。比如1980年代的時候,控制華爾街的是德崇證券的邁克·米爾肯,他靠做市垃圾債券,既可以讓任何一家上市公司感到恐懼,也控制了那些膽大妄為的套利人—這些人裡包括卡爾·伊坎,KKR的卡拉維斯——當時德崇公司每年舉行的套利人大會被投資界敬仰的程度就像現在沃倫·巴菲特的奧馬哈投資者年會一樣。只不過德崇的「爬梯」裡更有亮點,年會裡有一個環節只允許男性參加,在這個小眾聚會中會出現各種類型的漂亮女孩,會議組織者恩格爾還許諾她們「肯定不是妓女」。
難道他們還不夠棒麼!好吧,當每個投資精英都對德崇證券趨之若鶩,豎著耳朵靜聽米爾肯大談垃圾債券拯救美國的時候,這個垃圾債券之王因為內幕交易等罪名被判處十年徒刑。接下來,隨著1990年代初的股市下跌和政府對垃圾債券做市商的控制,那些「垃圾投資」理論都結束了。
要命的是,這種對投資真理的摧毀,大概每十年就要來一次,風暴掃過,無數投資精英破產、進監獄或者成了神經病,他們曾轟動一時的理論就會被統統扔進垃圾堆裡。
被公認經得起歷史考驗的關於投資的書沒有幾本,而真正對於投資有價值的書更沒有幾本,大概也就在30本之內——在關於投資的書中,有一些屬於經得起考驗的真理,但是,對投資實踐毫無用處,如果要把它們算進去,書目應該更多一些——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閱讀速度,大概一年也就把這些書讀完了。那麼,之後應該做什麼?曾經有專業人士對我說過,「那就再讀一遍,比如說《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我們每年都讀一遍。」
也許這種方式是靠譜的,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的人是沃爾特·施洛茨,他沒在高等學校讀過金融科目,只是在格雷厄姆培訓班聽了課,然後珍藏了一本《證券分析》。在此後的47年投資生涯中他獲得了15%的年平均投資回報率,這個水平超過了當時標準普爾的增長率的50%。而施洛茨的投資哲學大概就四個字「買便宜貨」。
根據對「投資真理」的瞭解,我得出了兩個關於投資的重要結論:
第一,從事投資金融的人獲得更高的收入是補償他們所面臨的風險,因為他們一旦從錯投資「師父」,很可能也像那些過時理論一樣被扔進垃圾堆裡;第二,第一種想法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對投資從業者收入情況的嫉妒。
「泡沫」
今天的專欄,說說泡沫。
什麼是泡沫?在日常生活中,你很容易回答。可是在商業界,這卻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比如,當今中國的經濟,有沒有泡沫?房價有泡沫嗎?股市有泡沫嗎?人民幣有泡沫嗎?高鐵建設有泡沫嗎?互聯網有泡沫嗎?
你可以說,莫非中國的經濟學家們都是一群「白痴」,連泡沫也整不清楚?他們真是整不清楚,這不怪他們,因為全世界的經濟學家都整不清楚。
比如當過美聯儲總裁的格林斯潘,各位聽說過吧?他夠老奸巨滑的了,可是,連他不知道什麼是泡沫。他說,泡沫不破滅就沒法知道那是泡沫。
比如上海的房價,從2000年前後的5千來元一平方,漲到了三萬多一平方,夠誇張的了。讀這本《巴莎男士》的白領朋友,你如果每月有2萬元收入,想買一套百平方左右的房子,恐怕每天只靠呼吸空氣就能活下來,也起碼得存15年的錢。一般的人,都說那是相當的泡沫了。
可是,也有「二般」的人不這麼認為。他告訴你一個數據,在2000年前後,中國的廣義貨幣總量是11萬億元左右,現在是多少呢?70多萬億元。也就是說,現在的錢比12年前多了整整6倍多,12年前1塊錢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6塊多錢。你這麼一算突然發現,上海的房價上漲居然與廣義貨幣的增長是同步的!所以,如果房價有泡沫,那麼首先是貨幣的泡沫。
你一個小老百姓,有辦法制止貨幣的泡沫嗎?不能。
你能幹什麼呢?你能幹的就是,去購買一個泡沫,讓它與貨幣的泡沫同步變大。
全中國最好的泡沫是什麼?正在讀這篇專欄的讀者可以問一下自己,你炒股票虧過錢嗎?你投資工廠虧過錢嗎?你購買房子虧過錢嗎?虧損最少的那個東西,就是最沒有泡沫的。
再算一下未來的帳。中國的金融專家有一個共識──他們是怎麼達成這個共識的,是一個特複雜的問題,咱們今天不說它──他們認為,要維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人民幣的供應量增長在15%到18%之間是合適的。而從今往後的十來年裡,中國的GDP很可能仍然將保持8%左右的增速。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每年的貨幣供應是經濟增長的一倍,貨幣貶值的長期趨勢是不可遏制的,而且似乎沒有人打算去遏制它。
如果未來10年裡發生通貨膨脹,每年物價上漲10%,那就意味著每隔7·2年,人民幣就貶值一倍了。而如果你把錢存在銀行裡,每年就相當於貶值8%左右。所以,你必須要投資出去,可你投資什麼呢?
一個商品或一個產業,有沒有產生或成為泡沫,是一件不容易判斷的事情。不過,有一條基本的判斷是存在的,那就是,這個投資品是否基礎於一個真實的需求。
所以,老格林斯潘是對的。中國的經濟有沒有泡沫,房價、股市以及高鐵建設有沒有泡沫,只基礎在一個事實之上:如果它破滅了,那就是泡沫,如果沒有破滅,就沒有泡沫。
那麼,中國經濟會不會破滅,又該如何觀察呢?我認為,有兩個「紅利」會讓泡沫不破滅,但是有一個危機會讓泡沫破滅。
兩個紅利,一個是「人口紅利」,一個是「基尼紅利」。
「人口紅利」是中國的城市化。在過去的十五年裡,中國每年的城市化率提高一個百分點,也就是說每年有1400萬農民變成城裡人,他們的消費力將成為經濟和消費增長的動力。具體到不同的地區和城市,如果那裡每年都有很多新鮮面孔出現,你就不必擔心房價下跌,如果你走在街上到處碰到的都是和藹可親的熟面孔,那麼,他們的臉上就都寫著泡沫兩字。
「基尼紅利」是我發達的新名詞,大家聽說過的是基尼係數,它的高低標誌著一個國家的貧富差距。到今天,國家統計部門拒絕統計中國的基尼係數,理由是居民的灰色收入太大。國外一些吃飽了飯沒事幹的機構以及聯合國倒統計過,數據從4·8到5·2不等,總而言之,中國的貧富差距那是相當的大。這是一個很讓人擔憂的事情,不過問題的另外一面是,正是因為有如此大的貧富差距,人民仍然沒有喪失追求財富的熱情。在經濟學上,貧富差距會成為經濟成長的動力,我這樣說有點殘酷,但它是事實。歐洲經濟為什麼停滯了?日本為什麼不發展了?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之一就是,那裡的貧富差距太小了,人們失去了追求財富的動力。
那麼,將讓泡沫破滅的危機是什麼呢?
是消費乏力。
如果大家都不想著賺錢了。如果農民都不想到城裡來了。如果你情人節只給情人寫一個溫馨的短信而不買IPAD了。如果你的男朋友不存錢買房了。泡沫就破滅了,中國經濟就完蛋了。說到這裡,你就恍然大悟,為什麼我們的總理老是叨叨著要「擴大內需」了。
這就是當今中國人的命運:我們都是泡沫的製造者,我們也是泡沫的獲益者,同時,我們也可能是泡沫要毀滅的那個人生。
| ||||||
與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在尾牙宴大跳「撐腰舞」高度亮相相比,關係企業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也不遑多讓。 日前,他在同時也擔任子公司董事長的鎧勝上市法說會中,大力推銷公司的營運潛力,還說鎧勝成立十八年,如今股票掛牌,「算是考上大學。」 只是在鎧勝法說會過後,媒體對和碩的營運表現更感興趣,問題直繞在和碩的業績上打轉,搶了不少鎧勝的鋒頭。「手心手背都是肉」,要先講哪一家公司的好話搏媒體版面,讓童子賢有點尷尬。 二○一二年,和碩合併營收衝破七千億元,年增率超過五成,是華碩集團中,業績成長幅度最高的公司,今年更向兆元企業目標邁進,有機會超越二○一二年營收跌破兆元的廣達。「養胖了就要開始養壯、必須重質不重量,」營收基期墊高後,童子賢確定了今年和碩將以追求利潤成長為先。 和碩與鎧勝的主要客戶都是蘋果,同時講兩家公司業績,童子賢省了不少時間與唇舌,媒體也毋須奔波問問題,直喊賺到了。 |
退休的事是真的。我想了9年,計劃了6年,實施了3年。
我跟自己講,我們到這個世界上不是來工作的,我們是來享受人生的,我們是來做人不是做事。如果一輩子都做事的話,忘了做人,將來一定會後悔。所以,我覺得48歲以前我的工作是我的生活,48歲以後我希望我的生活是我的工作。
不管事業多成功、多偉大、多了不起,記住我們到這個世界就是享受經歷這個人生的體驗。忙著做事一定會後悔。我不希望自己70、80歲還在公司開早會,我的同事很生氣,又不好意思說。
昨天(2013年3月30日)晚上到的比較晚,晚上跟大家聊的特別開心,回想當年往事,14年中國互聯網發展,我們經歷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回顧自己犯過的錯誤,見過無數奇葩類的人,但是這是最美好的經歷,人生就是這樣。
我回去後又睡不著,我想14年給了我那麼多有意思的經驗,15年以後又有什麼樣的東西可以讓我們這幫人再一起吹牛、聊天。如果今天不設計好的話,15年以後一定會很倒霉。我們這批人昨天晚上聊,我們這些人都是對夢想的追逐,都有很好的夢,對夢想的堅持和執著。但是中國的夢,我認為13億人應該有13億不同的夢。所謂中國夢,不是把全中國統一一個夢,因為13億人不同夢想才會有今天、明天。
我今天來不想談IT未來的展望,一會兒留給馬化騰、李彥宏等年輕人談,我比他們大幾歲,男人大1歲就是1歲,千萬別跟年輕人比遠見,不要跟年輕人比創新,我只講一些作為我們這些人觀察到、聽到的一些事。
大企業要有小作為,這會決定性地影響未來
今天講講如何把夢想變成現實,如果夢想變不成現實,就是空想、瞎想,最近講的最多的就是空談誤國。
我不是學技術的,我對IT真不懂,我也不懂產品,但是我後來發現自己找到了一個可以做的(方向),就是在管理、在領導力(上),在怎樣把夢想變成現實,我估計我比絕大部分IT人花的時間更多。
大企業要有小作為,小企業要有大夢想。我們每個人都要去想想自己有了一些想法後,怎麼把它變成現實,怎麼把它變成一個真正的不是一個空想的事。
大企業的小作為往往是很多事情的一個瞬間的小動作(決定性地)影響了你這個企業未來發展,影響了整個企業甚至社會變革。我們從政治事件上(看),王立軍這麼小一件事引起了整個社會巨大變革,企業也是一樣。我相信馬化騰的微信也是一個小小的偶然的觸發形成的,坦誠跟大家講,支付寶就是一個小小的想法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變革。
今天的IT界、互聯網界存在一個巨大問題:我們動不動都爬到屋頂上講大產業、大行業發展、國家體制改革、國家政治改革,好像不瞭解行業情況,就干不了事;政治不改革,你幹不了事。其實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我有一次看到一個縣領導講話:世界經濟、歐洲經濟發生了巨大危機,所以我們縣經濟不好,這跟你有什麼關係?
阿里巴巴走到現在為止(還能)生存下來,很重要一點就是我們關心自己,如果你不關心自己,不關心自己的員工、家人、朋友,不要希望他會關心所有人。我不太希望(談)大公無私,一個沒私的人不太可能會有公。
打價格戰的電商都是把機槍當棍子使
IT發展到今天,我們缺技術、缺思想了嗎?不缺。今天缺的是把這些東西變成現實。我們今天很多人用著IT的技術、思想,但是管理水平和思想仍舊在上個世紀。給了他一個機槍,當棍子使,所以才出現今天這個世界上,做電子商務還在殺價,還是拼價格,而不是價值。(I黑馬點評:馬云這是要把京東、蘇寧易購「鄙視」死啊。昨天京東才推出天狗,今天馬云就有反應啦)人家說,馬云你十年前不也是免費嗎?十年前可以免費,但今天卻不能免費。十年前騰訊、百度、阿里巴巴都非常小,那個時候我們做免費,所有人說這哥們想找死,看他怎麼死。今天你再想免費,你找死。騰訊、百度、阿里會幫你死。假如你還停留在5年,10年前的思想,是不可能再活下去的。
夢想變不成現實就是變成抱怨
(今天的)互聯網,四個特徵、八個字最關鍵:開放、透明、分享、責任。假如你的管理不能具有這樣的實質,開放、分享、透明、承擔責任這樣的思想,你的企業一定走不久。
第一,我希望大家記住有夢想很可貴,但是堅持夢想更可貴,把夢想變成現實的正確方法更為可貴。一個優秀企業是管理出來的,優秀員工是管理出來的,優秀的商業模式也是管理出來的,不是談出來的。
在論壇上聽過(一些話)也就算了,哪怕把論壇上所有話都背下來對你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前不久亞布力論壇上,一幫人討論中國企業國際化,說這兒有工廠,那兒有老外招聘,有新市場開拓。我說,國際化思想、國際化業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們中國現在有國際化戰略思想的企業非常少,而(有)國際化業務的企業倒是有很多。有國際戰略的企業未必有國際業務,有國際業務的企業未必有國際化思想。中國企業國際化是戰略、思想、體制、人才、文化的國際化思想。在座的人(大都是)從事IT行業、互聯網行業,問問自己是不是具有IT、互聯網的思想、文化,是不是具有開放、透明、分享、承擔責任,(這)決定(了)你的未來。
第二,如果你不能把夢想變成現實,就會變成空想,埋怨、抱怨。我見過最多的人是埋怨的人。今天這個世界都一樣,所有人覺得社會充滿了問題,所有問題都是別人問題,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夢想是虛的,但是你必須把它做實。我覺得我們中國也很奇怪,(生於)60年代(的一代人)尤其奇怪,動不動想改變世界,動不動想完善世界。
我今年48歲,吳鷹記住,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要完善世界,先完善自己,要幫助好別人,先幫助好自己。如果你不能幫助好自己,一切都是瞎扯。
好公司是管出來的,基礎員工是關鍵
做企業,我覺得我們(要)加強管理。很遺憾這4、5年參加了無數IT、互聯網論壇,我聽見最少的東西是如何如何從組織、文化、人才上管理好一個IT企業、一個互聯網企業。我剛才講員工是管理出來的,我們所有公司都為招到一個好的VP感到驕傲,但決定一個生態系統的不是老虎、獅子和大象,決定生態系統的關鍵要素是微生物,(就比如)決定中國教育的水平絕不是大學有多少、大學有多大,而是小學辦的多好,決定一個公司最好的素質是你的基礎員工的招聘。第一天起,所有IT企業記住,你們要招普通人,把他們變成不平凡。
無線互聯網會改變世界,大家會有異議嗎?大數據時代會到來會影響人類生活,大家會有異議嗎?沒有異議。怎麼變成才是最關鍵。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從你招聘的人做起。只有這樣,你才能從夢想回到現實。
所以,我特別期待,而且我最怕的是,那些競爭對手動不動講管理、講組織、講文化、講人才,把這些稱為企業最大的競爭力,講空的跑到論壇上來講。基本上沒有幹過企業或者企業干的不行——講的最多的是教授、經濟學家、政府官員以及今天沒有幹好企業的人講的一些回憶錄——絕大部分是這樣。(i黑馬點評:馬云夠狠,把一眾人等都得罪光了)
如果回歸到企業本質,我們今天埋怨政府,無非要求政府加強管理。我發現很多企業倒下去不是缺乏創新,不是沒有人才,而是完全缺少管理思想、文化。什麼是企業文化?(出)牆報,寫文章不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就是把企業寫得有味道一點,不要把企業變成賺錢機器。變成賺錢機器就是這個人只會賺錢,這邊出來人民幣,這邊出來港幣,講話出來是美元,這沒意思。我們需要把企業變成有情感的人,有情感就有朋友,有朋友的人生意自然好,有朋友也要講原則,原則是什麼?管理。什麼是老闆?老闆的老就是老師,板就是規矩。沒有這兩樣東西是走不遠的。
領導力太強的老闆需要用道家思想來淨化
我不講宏觀道理,一會兒少年派的人講。我只實實在在的(講)在我眼裡——一個完全不懂技術的人的乾貨。真正(要)把管理做好,把文化做好,背後必須有強大的思想,沒有真正很好的思想沒有辦法把企業做大。
我跟人家分享,人家說馬云這兩年神神叨叨,我們高速發展,沒有沉澱思考,我們未來發展是什麼?西方管理水平相當了不起。日本精緻的文化管理也相當了不起。但是中國企業絕大部分是今天從西方學一點,明天從日本學一點,後天學一點傳說的故事,但整個管理商業體系卻沒有基準,相當混亂。
但是這兩年(我)在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裡面體會了很多,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覺得中國真正有領導力的是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是我們加強管理最好的東西,佛家思想是讓你學會做人。領導力很強,管理能力很強的人,身上一定有毒,需要佛家思想的空把它「化」了;(此外)競爭過程中學習太極的博弈思想是相當了不起。
如果你希望你的企業做得有味道(那一定要有文化),什麼叫文化,文化是用來品,你要分出這個公司和其他公司的區別,這個公司的員工和其他公司員工的區別,只有這樣做,公司才有味道、產品才有味道、服務才有味道,人才快樂。
認真生活,快樂工作。我特討厭認真工作的人,工作不要太認真,工作快樂就行,因為只有快樂才讓你創新,認真只會更多的KPI、更多的壓力、更多的抱怨,真正把自己變成機器,我們不管多偉大,多了不起,多勤奮,多痛苦,永遠記住,做一個實實在在、舒舒服服、快快樂樂的人,因為人才讓我們最美。
最後嘮叨幾句,我到處都講的,我們(要)關注自己的空氣、水和食品的安全。人類最大的危險,中國最大的危險,不是GDP跑7還是跑8,跑6又怎麼樣?只要我們喝水是干淨的,空氣是好的,食品是安全的,窮一點還能活得長一點。
前幾天我去了一個縣城,我問你們的污染情況怎麼樣,一個縣領導跟我講,我們上游已經污染了,我不污染怎麼辦?大家都怪別人。我特難過,我可以這麼肯定地講這屆政府一定會做這個事,我們再也不需要有更高的GDP需求,我們需要有綠色的需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個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