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商務部:國力增強 中國將逐步增加對外援助規模

商務部西亞非洲司商務參贊舒駱玫26日說,隨著國力增強,中國將會逐步增加對外援助的規模,包括對非援助。

舒駱玫在商務部舉行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說,總的來說,對非援助是在中國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量力而行的,對非援助在中國整個GDP中占比仍有限,中國對非援助沒有超出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所能承受的水平。

據悉,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成果落實協調人會議將於29日在北京舉行。據介紹,中非合作論壇成立於2000年,是中非之間開展集體對話的 重要平臺和促進務實合作的有效機制,迄今已召開過兩次峰會和6次部長級會議。在去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中國提出未來3年中非重點實施“十大合 作計劃”,並為此安排了600億美元資金支持。

舒駱玫說,過去,中非經貿合作方式比較單一,以發展援助和貿易往來為主,現在中非經貿發展領域已經拓寬到基礎設施、產業投資、金融合作、物流以及區域航空。

據介紹,2000年以來,中國幫助非洲建設了120多個教育設施,近40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改造醫療衛生設施70多個,提供了約3800人 份的青蒿素抗瘧藥品,派出的醫務人員有7000多人次,農業專家有2000多人次,中國為非洲50多個國家和區域組織在北京培訓8萬多名各類人才,向16 個非洲國家派遣誌願者約500人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400

發改委:上半年東北地區主要經濟指標逐步趨穩

據發改委網站消息,發改委政研室今日發文稱,今年上半年,地區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穩中有進,區域發展新亮點不斷湧現,呈現出“東部企穩趨好,中部基本平穩,西部穩中有升,東 北下行趨緩”的特征。

(一)東部地區經濟企穩趨好。上半年,東部地區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分別增長 7.6%、6.4%、11.0%,分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9、0.4、2個百分點。分省份看,天津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2%,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8.9%,增速處於東部地區領先水平。福建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3%,外貿出口實現逆勢增長,月出口值連續3個月同比、環比“雙增長”。上海地區生產 總值同比增長6.7%,三產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

(二)中部地區經濟基本平穩。上半年,中部地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為7.8%,工業 增加值增速為7.3%,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8萬億元,增速為12.8%。分省份看,江西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1%,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9.0%,增速在中部地區居於首位。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增長勢頭總體較好,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山西經濟逐步企穩,地區生產總值增速 較一季度明顯提高,6月當月工業增加值增速走出負增長區間。

(三)西部地區經濟穩中有升。上半年,西部地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為 8.0%,繼續處於“四大板塊”首位;工業增加值增速為7.2%,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13.5%,均較一季度有所提高。分省份看,重慶、西藏、貴州上半年 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同比增長10.6%、10.6%、10.5%,增速仍然處於全國前列。資源型省份經濟增速普遍提高,寧夏地區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增速分 別為7.9%、7.4%,分別較一季度提高1、5.4個百分點,新疆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較一季度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

(四)東北地區經濟 下行趨緩。東北地區主要經濟指標逐步趨穩,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2%,較一季度提高0.3個百分點,工業增速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個百分點。分省份看, 吉林企穩態勢相對明顯,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為6.7%,與全國平均水平持平,主要經濟指標趨近合理區間。遼寧、黑龍江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均較一季度有所提高。

在地區經濟平穩運行的過程中,各地大力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動能轉換步伐持續加快,區域發展新動能新亮點不斷湧現。

一是新經濟新業態加速發展。浙江市場采購貿易和跨境電子商務成為外貿新動能,帶動全省連續3個月出口保持兩位數增長。河南5月當月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2.4倍。遼寧沈陽機器人產業在國產機器人市場占有率超過20%。

二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前進。江西上半年互聯網等創新類投資增長267%。重慶豬八戒網匯聚了1000萬余名創業者和300萬家中小微企業,成為全國 最大的眾包服務平臺。江蘇無錫在物聯網、新材料、電機電氣等領域建立了32個產業研究院,形成了“一鎮一院一產業”的特色模式。

三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20多個省份簽訂了去產能責任書。廣西、河南對農民進城購房進行補貼。吉林建立政府債務風險預警機制。黑龍江今年以來兩次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降低企業用電成本2.6億元。全國22個有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的省份全部開工建設。

四是部分地區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廣東上半年民間投資增速達到19.6%,超過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6.1個百分點。福建1—5月民營企業出口值占到全省的6成,拉動全省出口7.3個百分點。

五是多點多支撐格局不斷增強。國家級新區等重點功能平臺在區域經濟中持續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大部分國家新區經濟增幅高於所在省份平均水平,預計上半年濱 海新區、舟山群島新區、兩江新區、南沙新區、湘江新區、江北新區等的經濟增速都將超過10%,蘭州新區經濟增速將超過20%,貴安新區經濟增速將超過 30%。

總的看,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在發展新經濟方面勢頭強、亮點多,新的發展動能不斷形成,東中部地區占到我國經濟總量的3/4,只 要穩住這個基本盤,全國經濟形勢就能保持總體平穩;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也在積極探索新的發展路徑和模式,要為地方轉型升級、結構調整留出空間和余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853

三大關系逐步厘清 行政體制改革漸入佳境

近年來,隨著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經濟體制改革歷經三十余年已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如今,行政體制對於經濟發展有所制約,尤其是經濟下行壓力漸大之際,政府與市場、政府與企業、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急需改革為經濟發展釋放活力。

本屆政府執政以來,一直致力於提高政府現代治理能力。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協同推進,通過行政體制改革助推政府職能轉變,逐步厘清三大關系,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首先是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關於市場的定位,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即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換言之,政府只是履行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責任,凡是市場能辦的事情,一律放到市場。

今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在市場體系建設中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意見》,明確要求按照尊重市場、競爭優先,立足全局、統籌兼顧,建立和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規範政府有關行為,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對於現行政策措施,要對照公平競爭審查標準,區分不同情況,有序清理和廢除現存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

同時,國家更加註重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創新市場監管方式,包括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手段對市場主體實行“智能”監管,構建新型監管制度。

顯然,這些政策都是為真正實現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而推出的,其中亦體現了事前簡政放權、事中事後監管服務的宗旨。

其次是政府和企業的關系。近年來,政府對於企業的放權可以說囊括了方方面面,不斷推進“先照後證”、“證照分離”等商事制度改革。對於一般企業從成立到經營,都務求能少管則少管,微觀經濟活動一律按市場規律去辦。

2014年初,國務院印發《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以來,商事制度改革大幕開啟。去年10月1日起,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合一的“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去年12月1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以上海浦東新區為試點,深化“先照後證”改革開展“證照分離”試點,著力緩解辦證難,營造更加寬松、便利和法制化的營商環境。一系列為企業“松綁”的政策施行之後,截至目前,各類市場主體登記表格由原46種整合削減為22種,前置審批精簡了85%,企業辦照時間普遍縮短到2至3天。

數據來源:國家工商總局

今年5月,國務院提出,年內將再取消1/3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累計壓減比例達到90%以上,同步取消後置審批事項50項以上。不斷深入的商事制度改革激發了創業創新的巨大活力。今年上半年,全國新設市場主體783.8萬戶,比去年同期增長13.2%,平均每天新登記4萬戶,形成了商事制度改革以來的新高潮。

數據來源:國家工商總局

再者是中央和地方的關系。長期以來,央地事權劃分缺乏法律規範,諸多事權劃分不清晰、部分事權劃分不合理等因素一直存在並制約經濟發展。

今年4月,國務院批轉《關於2016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推進中央與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再次被放在首位。要求完善並擇機出臺調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過渡方案,深入研究收入劃分改革整體方案,合理確定增值稅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把適合作為地方收入的稅種下劃給地方,在稅政管理權限方面給地方適當放權,調動中央和地方兩方面積極性。

今年5月開始,營改增全面推開,將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全部納入營改增試點。營改增為改革央地財政體制、構建新型中央地方收入體系的重要舉措,不但起到了減稅促進經濟發展作用,同時促進央地事權、財權關系改革,釋放紅利。

“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論語》此句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即政府部門對於手中的權力要有敬畏之心,行之務“簡”。以簡政放權為主要舉措的行政體制改革,如今正是釋放紅利之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106

管理1800億PPP基金的他說:首批10個項目已逐步落地

8月15日,中國政企合作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成躍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屆中國PPP融資論壇上表示,中國PPP基金投資的首批10個項目已經在內蒙古、河南兩地逐步落地,首批項目總規模819億元,基金公司出資額為55億元。

圖片來源網絡

周成躍介紹,目前基金公司已經對接了10個省份,洽談重點PPP項目136個,洽談重點項目總投資規模為14741億元。其中,深入對接的項目為31個,投資規模為2564億元。

周成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還沒有完成全年總體的投資目標額。

此前,周成躍公開表示,按照公司管理要求,在一個PPP項目中最高投資額不能超過該項目總投資規模的10%,因此按照現有的資金規模公司將會參與總計2萬億元以上的PPP項目。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基金公司主要負責1800億元規模的中國PPP基金運營,自今年3月4日成立後,立即與尋找合適的PPP項目。7月27日,基金公司正式投資呼和浩特軌道交通1、2號線一期工程建設項目,這是基金公司投資的首個PPP項目。

基金公司由財政部與國內10家大型金融機構、投資機構共同發起設立。基金公司成立日期為3月4日,註冊資本為1800億元,註冊地為北京海澱區,經營範圍為非證券業務的投資、投資管理、咨詢;股權投資;債券投資;項目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企業管理;經濟信息咨詢。

基金公司共有9名法人股東,分別為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光大保德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建信(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中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農銀匯理(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交銀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建信資本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工銀瑞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另外,公司的其他非自然人投資者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418

新三板首例金融債問世 金租公司融資渠道逐步放寬

近日,皖江金租發行6億規模3年期金融債,票面利率為4.50%。這也是新三板公司的第一例金融債。

中國融資租賃三十人論壇執行秘書長聶偉柱稱,金融債的期限一般為3至5年,這樣會與租賃標的物的年限相匹配,並且較低的成本可以為金融租賃公司帶來更多的利潤,具有積極的意義。

新三板掛牌公司第一例

皖江金租本次發行的金融債是新三板公司的首例。這意味著新三板上的金融公司有了新的融資途徑。

金融債券是指金融機構法人(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的、按約定義務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是金融機構重要的資金來源之一。一般來說,金融債不會計算入銀行考核的信貸比中,且具有流動性較強、期限長、成本較低的優點。

早在今年6月3日,皖江金租就收到了中國人民銀行同意其發行金融債券的準予行政許可書,獲準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不超過30億元人民幣金融債券。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認為,皖江金租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為AA,2016年金融債券信用等級為AA,評級展望穩定,本期債券違約風險很低。

本期債券由主承銷商組織承銷團,通過簿記建檔、集中配售的方式,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債券利率為4.50%。本期債券的利息將每年支付一次,在兌付日一次兌付本金。

皖江金租表示,此次發行金融債券募集資金主要用於補充公司中長期資金,支持公司逐步增長的融資租賃規模。

皖江金租公布的年度報告顯示,截止2015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為262.59億元,同比增長46.77%,凈資產為37.0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25%,ROE為10.90%。

融資渠道逐步放寬

我國金融債券的發行是一個逐步放開的過程,最初只在國有大行、極少數的政策性銀行中發行,漸漸地又有十多家金融機構具備資格發行金融債券。2009年中央銀行允許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租賃公司等發行金融債券。

除皖江金租外,在新三板上並且處於一行三會監管下、有資格發行金融債券的金融類機構還包括:湘財證券,聯訊證券,開源證券,東海證券,南京證券,華龍證券,鹿城證券,齊魯銀行,永城保險,眾誠保險等10家。

去年9月初,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促進金融租賃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允許通過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等方式多渠道籌措資金。

目前金融租賃公司的資金來源除自有資本金外,還有吸收股東存款、同業拆借、銀行借款、發行金融債券、租賃業務保證金等。

除此之外,租賃資產證券化、發行信托產品、引入保險資金、通過自貿區融入境外資金等融資渠道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寬。

在這種背景下,截至2016年6月底,我國共成立金融租賃公司49家,註冊資本累計達1536.55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512

收盤分析丨A股反彈有望逐步拉開 節後三利好節前巧布局

周五(9月23日)早盤三大股指幾乎平開,股指隨後繼續橫盤震蕩,上午雖有PPP概念、煤炭、鋼鐵板塊有所表現,但是受制於盤面熱點匱乏、市場人氣不足,深成指、滬指先後翻綠。午後,股指繼續低位震蕩直至收盤,總的來看,滬指全天波動僅為14個點,低波動成為市場一種常態。

截止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033.9點,下跌8.41點,跌幅0.28%,成交額1,473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609.7點,下跌52.51點,跌幅0.49%,成交額2,485億元;創業板指收報2,156.51點,下跌11.91點,跌幅0.55%,成交額636億元。

資金方面,截至收盤,滬股通資金凈流入逾6億元,另外,央行周五進行900億元7天期逆回購、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公開市場今日有200億元逆回購到期,資金凈投放達到800億,連續9日凈投放。央行自上周日(9月18日)以來本周累計凈投放8100億元,與一次降準釋放資金量基本相當,再創五個月來單周凈投放新高,上周凈投放5251億元。 但是A股成交額降至近兩年最低水平,近幾日成交量不足4000億元,創出2014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

熱點板塊:

舉牌借殼概念股今日走強,法爾勝(000890)、康躍股份、九鼎投資(600053)、四川金頂(600678)強勢漲停,國農科技(000004)、萬里股份(600847)、棟梁新材(002082)大漲;煤炭板塊中st煤氣、山西焦化(600740)、紅陽能源(600758)等有不俗表現,;港口航運板塊午後走強,天海投資(600751)、海峽股份(002320)、南京港(002040)躍居前列;另外,石墨烯板塊開盤後一路震蕩走低,全天跌幅逾2%,3D玻璃、彩票概念、互聯網金融、量子通信等題材股也表現低迷。PPP概念今日兩度發力,最終均無功而返。跌幅榜上房地產開發、電子、公交板塊跌幅居前。

消息面上:

1、中國銀行(601988)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信用聯結票據業務指引》、《信用違約互換業務指引》、《信用風險緩釋憑證業務指引》、《信用風險緩釋合約業務指引》、《銀行間市場信用風險緩釋工具試點業務規則》的公告,成為信用聯結票據創設機構需凈資產不少於40億元人民幣。交易商協會建立了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業務管理“大規則+子指引”的傘形框架。在明確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業務大的管理框架的基礎上,再以信用風險緩釋合約、信用風險緩釋憑證、信用違約互換和信用聯結票據等每個產品發布子指引的方式明確具體產品的規則要求。新版《業務規則》在原有的CRMA和CRMW的基礎上,增設 CDS和CLN兩個新產品,至此,銀行間市場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增加至四類。

2、今年二季末,A股有1305家上市公司有投資性房地產,合計達到5951億元。其中,投資性房地產超過100億元的上市公司就有12家,中國平安(601318)持有投資性地產總值334億元,位列滬深兩市第一。

3、中國央行將進行900億元7天期逆回購、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實現凈投放800億,連續9日凈投放。公開市場今日有2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並就28天期、14天期逆回購操作需求詢量。央行自周日(9月18日)來本周累計凈投放8100億元,與一次降準釋放資金量基本相當,再創五個月來單周凈投放新高,上周凈投放5251億元。

4、截至9月22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4977.6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0.98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3944.18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4.11億元;兩市合計8921.87億元,減少15.09億元。

機構觀點:

廣州萬隆表示,在美聯儲不加息這一“外患”消除後,兩大“內患”卻一直籠罩在A股上方,這也是使得近兩日的走勢事與願違,市場並未迎來中線級別的反彈行情,反而是場外資金一直不願入場,市場弱勢震蕩依舊。其一,近一個月來再度湧現大股東減持潮,累計套現近超過150億,而同期增持金額僅19億。在IPO密集發行、A股散戶投資者大面積空倉的背景下,股東的大面積減持無疑讓市場雪上加霜,抽血效應明顯;其二,與股市低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樓市火的發燙,如同去年上半年的牛市,對A股資金虹吸效應明顯。

巨豐投顧表示,美聯儲不加息落地後,市場暫時得到喘息,在基本面向好基礎下,隨著股指跳空上行的開始,反彈行情有望逐步拉開,但在成交不能釋放前,整理或者回補缺口都情理之中。對於下周來說,將是國慶節前的最後一周,鑒於節後國企改革加速、十八屆四中全會、深港通推進等眾多政策面的利好或將對股市形成穩固的推動力,指數也或提前表現。因此,下周有望成為節前重要的布局周期,巨豐投顧建議保持倉位下,積極調倉換股以及提前潛伏,具體重點關註政策傾斜的國企改革、一帶一路以及PPP概念,尤其是深圳國企改革以及以一帶一路中的基建類標的。

源達投顧認為,目前大盤短期內出現兩個預示不同走向的缺口,成交量是一個掣肘,在量能不足的情況下大盤先回補下方缺口的概率更大,所以不排除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但卻孕育出加倉的絕佳時機。鑒於大盤階段性底部形態雛形顯現和補周線缺口的任務已經完成,後市縱然震蕩也不改中期上升走勢。近期雖有題材概念的不斷湧現,譬如周一的核電,周二的高送轉,周三的鋼鐵,周四的房地產,但延續性較差,“一日遊”行情還是居多,所以總體在操作上依然以低吸尋找機會為主,堅決不做追漲。在缺口附近以震蕩的方式消化壓力,采用時間換空間的方式才是上策。隨著十一黃金周臨近,旅遊、酒店等板塊上漲是大概率事件,可以擇機布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242

巴斯夫大火事故後續:路德維希港蒸汽裂解裝置將逐步重啟

10月20日消息,巴斯夫公司向第一財經透露,經過對安全現狀深入的評估以及和德國南部結構及許可委員會的密切協調,巴斯夫在路德維希港的兩套蒸汽裂解裝置將在接下來的幾天內逐漸重啟。在重啟過程中,過剩的氣體將通過火炬燃盡。在德國當地時間2016年10月20日淩晨以及接下來的幾天里,這將導致火炬燃燒和基地北部噪音上升。

這兩套蒸汽裂解裝置因為10月17日北部港口火災導致原料供應中斷而停車。一體化基地乙烯和丙烯價值鏈的其他下遊裝置因此也停車或減產。共有24套裝置因為火災停車,包括兩套蒸汽裂解裝置。一些裝置依靠現有的原料庫存繼續生產。

巴斯夫正為蒸汽裂解裝置準備另一個石油腦供應渠道,經由弗里森海姆島上的港口,這一渠道不在事故區域內。當蒸汽裂解裝置啟動之後,大多數受影響的裝置也將在接下來幾天內逐漸重啟或提升產量。

火災破壞了數個管道,其中一些用於輸送從外部采購來的原料。所以巴斯夫宣布了石油腦、乙烯、丙烯采購的不可抗力。

目前,巴斯夫正評估各項措施,盡量減少對客戶貨物交付的影響。同時,巴斯夫與客戶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告知他們產品的最新供應情況。

物流方面,北部港口目前停止運作。江邊港口、弗里森海姆島港口以及槽罐區仍在運作。液體產品可在弗里森海姆島港口出入,江邊港口可以處理各類液體和固體產品。

路港基地15號門目前關閉。卡車司機到達基地後,需在巴斯夫汙水處理廠的停車場等候巴斯夫員工的進一步指示,隨後將被調度到12號、11號和6號門。

多式聯運站目前由於安全原因關閉。設備沒有受損,清理工作完成後將開放。鐵路系統沒有受到事故的損壞,基地的列車服務照常。鐵路交通將由南出口到達和出發,因為北出口由於安全原因目前關閉。路港主站和基地之間的客運交通服務正常運營。

德國時間11點30分左右,全球最大的化工企業巴斯夫(BASF)位於德國西部城市路德維希港北部的一個化學工廠發生爆炸發出巨大的爆炸聲,火光沖天並升起濃煙。火災已造成兩人死亡,六人重傷,數人輕傷。受傷員工已在事故現場得到救治或送往當地醫院進行進一步醫治。目前仍有兩人失蹤。

隨後在德國當地時間2016年10月18日淩晨5時,路德維希港北部港口大火已被撲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605

新華社三評當前經濟形勢:由降轉穩的條件正逐步積累

在經濟的周期循環中,一些經濟變量先於經濟景氣變化,並預示著宏觀經濟的走勢和前景。進入三季度,一些經濟先行指標釋放出積極信號,顯示中國經濟由降轉穩的條件正逐步積累。

“十三五”開局之年的中國經濟已進入“收官季”。鞏固當前出現的良好勢頭,築牢經濟由降轉穩的基礎,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確立良好起點,開拓廣闊空間。

先行景氣指標回暖 工業現築底跡象

8月,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同比增長1%,自2013年9月以來首現正增長。進入9月,國家鐵路貨運發送量日均完成758萬噸,同比增長4.9%。其中,9月23日至25日,全路連續3天單日裝車達13萬車以上,自2014年12月以來首次回到13萬車水平。

作為經濟“先行官”和“風向標”,鐵路貨運量直接反映全社會物資流動程度,對於觀察國民經濟走勢具有重要參考作用。

單一領域的變化尚不足以作出趨勢性判斷。進入三季度,工業領域一系列指標的轉變,為中國經濟釋放出暖意:

9月底,國網蘭溪市供電公司在蘭溪高速服務區建成兩座電動汽車充電站。為配合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普及,今年該公司加快了充電站的投資建設。

數據顯示,9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9%,增速同比回升7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增速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加快1.8和1.5個百分點。

9月份經營性貸款由上月的下降417億元轉為增加2063億元,固定資產貸款由上月的下降1001億元轉為增加2263億元,說明企業融資需求出現回升。

與此同時,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打破連續54個月下降走勢,同比上漲0.1%;在工業品價格提升和政府大力降成本作用下,工業企業效益逐步好轉;3月份以來,各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均在6%以上小幅波動。

與之相印證,9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4%,同上月持平,表明生產活動加快,需求保持增長,顯現出階段性趨穩跡象。

“今年以來,特別是進入三季度,工業經濟階段性築底跡象明顯,生產運行總體平穩,工業經濟活力漸增,企業預期有所好轉。”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司長趙雲城說。

工業景氣的好轉增強了企業發展的信心。今年年中,河鋼集團收購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完成交割,邁出布局歐洲市場的重要一步。與此同時,河鋼唐鋼公司的汽車板生產線項目投產。

“只是短時間的冬暖,寒冬還沒有過去。”河鋼唐鋼公司副總經理張洪波說,“但為企業轉型升級和提升競爭力贏得了空間。”

在需求側,一些期待已久的變化正在發生。今年以來持續下滑的投資增速在三季度出現企穩跡象。其中,前三季度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1%,增速今年以來首次回升。9月份民間投資增長4.5%,在8月由負轉正的基礎上增幅進一步擴大。

“投資增速降幅趨緩是經濟止跌回穩的重要條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許召元說,其中制造業投資是民間投資的主要方向,市場化程度高。這部分投資企穩,特別是消費類和高端制造業投資增速回升明顯,顯示經過幾年的優勝劣汰,制造業已調整到一個更可持續的水平。

結構性指標持續優化 “雙中高”特征更加明顯

作為一國經濟的基礎,工業特別是制造業出現企穩跡象為中國經濟前景帶來樂觀信號,但尚不足以反映宏觀經濟深刻變化的全局。今年以來,一些結構性指標持續向好,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結構不斷優化的特征更加明顯。

安徽朗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機器人、無人機等高科技產品的創業型公司。“進入三季度,公司銷售額和訂單量都出現高增長。銷售額穩定在300多萬元,還簽訂了一個400多萬元的訂單,是公司成立以來最大的單子。”董事長張朋說。

一些企業艱難維持,一些企業生機勃勃;一些行業面臨困境,一些行業前景向好——經濟領域分化趨勢不斷增強的同時,代表結構優化和經濟活力的指標保持強勁。

前三季度,服務業同比增長7.6%,占GDP比重52.8%,繼續“領跑”經濟增長;全國新登記企業同比增長27%,其中第三產業新登記企業占比達81.1%;制造業內部,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6和3.1個百分點,占工業增加值比重繼續提高;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71%,同比提高13.3個百分點;區域經濟版圖中,部分轉型較早的省份經濟活力明顯增強……

在經濟從高速向中高速換擋的階段,市場作用下的分化走勢,恰恰是新舊動能交替、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的外在表現。

民生指標是衡量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性指標,更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

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1067萬人,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預期目標,9月31個大城市的城鎮調查失業率低於5%,自2013年6月以來首次低於5%;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9%,全年預計保持平穩;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相對於工業景氣指標的回暖,結構和民生等指標的積極變化對於中國經濟意義更為深遠。

“當前經濟運行的新常態特征更為明顯。經濟增速放緩下,結構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民生指標持續穩定向好,既是經濟發展的規律性體現,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適度擴大總需求政策共同作用、各領域改革深入推進的結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

以更深更廣的改革創造新供給、釋放新需求

轉型期的中國經濟,正攀行在登頂前那段最險峻的上坡路。

雖然積極因素在積累,但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仍面臨諸多風險隱患:出口不確定性仍然較強;房地產兩極分化嚴重,金融風險在局部積聚;居民消費預期有所減弱,穩就業壓力巨大;民間投資依然乏力。

“中國經濟轉型是個長時段進程。當前一些指標表現雖好於預期,但仍具有階段性特征。一方面要鞏固經濟企穩基礎,一方面要繼續完善有利於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為經濟由降轉穩確立中高速增長平臺奠定堅實基礎。”張立群說。

——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截至9月底,鋼鐵和煤炭去產能均已完成全年任務的80%以上,商品房待售面積連續7個月減少,產能和庫存下降引導市場預期改善,降成本增強了企業信心,補短板拉動有效投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正初步顯現。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是實實在在的,而且超出預期。”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說,一些落後產能退出後,供給領域供求關系發生積極變化,再加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鋼鐵煤炭價格回升,工業企業利潤明顯好轉。

當前經濟運行中總需求低迷和產能過剩並存的格局並未改變,供給側、結構性、體制性矛盾仍然突出。尤須堅定信心,有力有度有效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益上邁出實質性步伐。

——穩定宏觀經濟預期。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企業經營困難普遍加劇。保持宏觀政策穩定性,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同時避免“大水漫灌”,精準發力、定向調控,為推動經濟結構性改革營造穩定良好的宏觀環境。

與此同時,要註意防範和化解經濟中潛藏的矛盾和風險,築牢社會安全網,確保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有序,群眾利益得到基本保障。

——以制度性變革創造新供給、釋放新需求。結構性改革的推進,歸根結底要落在“改革”二字。簡政放權、國企改革、財稅改革、金融改革、產權制度改革……抓住先行指標向好的空間,將一系列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推向深入,進一步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為微觀經濟主體釋放更多活力。

當前,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一系列先行指標的積極變化,恰恰說明中國經濟具有的巨大潛力、空間和回旋余地。只要堅定信心、腳踏實地、攻堅克難,以改革實幹把握引領新常態,中國經濟一定能夠行穩致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403

蘋果也要學谷歌了?蘋果正逐步布局運營商話費支付市場

根據CNBC報道,蘋果公司現在向歐洲、亞洲以及中東的七個市場提供“運營商話費支付”服務,此前阿聯酋最主要的電信服務商在周四也宣布可以使用話費支付來購買所有在蘋果手機上的娛樂服務。

在俄羅斯,蘋果已經和該國三大移動運營商之一的MegaFon達成交易,將提供運營商話費支付服務。MegaFon在俄羅斯的市場占有率超過了44%,是該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

去年12月份,蘋果已經和另一家移動運營商VimpelCom旗下的Beeline展開合作,開設了話費支付業務。加上MegaFon的這項協議,蘋果現在已經和俄羅斯三家主要手機供應商中的兩家在話費支付業務上達成了合作。

今年8月份,蘋果已經開始在瑞士、臺灣、日本和沙特的電話公司引入這項業務。該業務允許顧客購買音樂、遊戲、電子書籍以及其他應用,並將費用添加到電話賬單上。iTunes、Apple Music、iBooks和Apple TV也支持蘋果的話費支付服務。

根據研究機構Ovum,運營商話費支付業務將進入繁榮,2015年該業務銷售規模達到32億美元,在截至2020年時該業務銷售規模將增長逾40倍,達到1420億美元。但該項業務發展的阻礙在於,手機運營商將通過該交易征收高額業務費用,遠超信用卡公司的收費。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蘋果的老對手,谷歌目前是話費支付市場的最大領跑者,當前已經和45個國家的供應商簽約支持通過Play Store付賬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199

前海人壽發布聲明:未來逐步賣出格力股票

前海人壽12月9日晚間就有關投資格力電器發布聲明稱,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海人壽”)作為保險機構投資者,一直按照《證券法》、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規定以及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及相關資金運用監管要求開展投資。

前海人壽表示,認可並看好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力”)的未來發展前景及投資價值,早在2014年即開始對格力股票進行投資, 並基於不同時點對市場以及格力基本面的情況分析,買入、賣出格力股票。我們對於格力股票的投資屬於正常的財務投資。

前海人壽稱,近期我們註意到市場對於我們投資格力股票給予了過度的報道和持續關註,鑒於此,前海人壽鄭重承諾,未來將不再增持格力股票,並會在未來根據市場情況和投資策略逐步擇機退出。

此前,前海人壽回複交易所稱,截至2016年12月2日下午收盤時,前海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在格力電器擁有權益的股份未達到或超過格力電器已發行股份的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8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