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央加碼限內地人走資買保險

1 : GS(14)@2016-03-14 01:38:03

【本報訊】內地限制走資措施擬加碼。外電報道指,為遏止人民幣外流情況加劇,中國央行再收緊境內居民於本港購買保險及投資相關產品。消息人士透露,中銀集團人壽(中銀人壽)為配合監管,擬暫停內地人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聯支付」繳交保費。《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消息透露,根據保險公司向保險代理商發佈的文件,央行將禁止內地居民透過跨境電子支付方式,於香港購買人壽保險及投資相關保險產品,只允許他們購買人身意外保險、醫療保險及運輸保險等產品,惟每筆交易金額不可超過3萬元人民幣。



傳叫停銀聯交保費

報道又指,中銀人壽亦向有關部門發出通知稱,為配合監管機構最新指引,將會暫停內地人以銀聯信用卡或銀聯賬戶,以「通聯支付」方式繳交保費。事實上,上周五(11日)已有內地媒體報道,中銀人壽通知保險專屬代理部及企業營銷部,會於本周一(14日)起暫停上述繳費服務,直至另行通知。《彭博》表示,曾向央行、中銀人壽、通聯支付及香港保險業監理處,就有關傳聞查詢詳情,惟仍未收到回覆。人民幣自去年8月貶值後,走資潮一直停不了,不少內地人湧港碌銀聯卡買保險,成為個人資產向海外轉移的渠道,據悉超過九成內地人均買美元或港元保單。為堵截此走資漏洞,國家外滙管理局上月初宣佈,銀聯已通知友邦(1299)、保誠(2378)、宏利(945)和安盛等保險公司,由2月4日開始,利用銀聯刷卡買香港保險每次刷卡設上限為5,000美元(約3.87萬港元)。有本港保險業界人士估計,事件將對業界構成重大負面影響。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3/195274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790

高盛:內地今年料走資5萬億

1 : GS(14)@2016-03-15 13:42:25

【明報專訊】中國上月份的外匯儲備減幅雖然有所放緩,但投行高盛報告預計,今年全年由內地流走的資金將多達7000億美元(約5萬億港元),不過中國開放在岸債市,將吸引外資湧入,抵消部分流出的資金。



在岸債市吸外資 抵消部分流出

高盛指出,估計去年下半年內地走資5500億美元,而流走的資金當中,約30%是企業償還外債所致,有10%是由於海外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需求減少,而最主要的原因,即其餘60%的流出量,來自內地人自身對外幣資產的需求。

由於估計單是今年1月已走資1000億美元,因此高盛預料全年將有7000億美元流走。長期而言,中國將逐步開放資本帳,激發內地人對海外資產的投資意欲,總量6萬億美元的資金將陸續投入海外市場,但這不會在短期內發生,會持續很多年。

另截至去年底,內地企業未償還外債規模,仍達1.7萬億美元。不過上述數字並非淨額,高盛稱,在中國早前宣布全面開放在岸債市後,海外債券投資者會大量投入中國市場,抵消部分資金的流走壓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14/news/ea_eab2.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861

內地限走資 友邦遭降評級

1 : GS(14)@2016-03-15 14:38:35

【本報訊】內地暫停境內居民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投保本港人壽保單及投資相關產品,保險業憂慮新招打擊來自內地客的保費收入。花旗率先降友邦(1299)評級至「中性」,指銀聯設限制雖只對友邦造成輕微影響,但內地收緊資金管制,亞洲宏觀經濟亦不明朗,友邦未來新業務價值增長或放慢。花旗指友邦自上市以來股價升118%,跑贏大市,但隨着內地收緊資金管制,亞洲宏觀經濟受壓,未來股價升幅有限。目標價由60元降至47元。



憂拖累新業務增長

由於友邦業務以保障型產品為主,並非大額投資類型保單,花旗認為暫停銀聯網上投保渠道,及限制每次碌銀聯卡上限為5,000美元,對集團的影響有限。不過,內地限制資金外流,對內地人來港投保造成不便,將限制友邦新業務增長。瑞信亦指,以投保為名、走資為實的內地客,通常會購買儲蓄類保單,但友邦曾表示,內地客購買旗下保障型產品為主,而且大多是分期繳付,非一次過整付,意味保費未必超過5,000美元的碌銀聯卡上限,料新規對友邦影響不大,維持「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51.7元不變。德銀認為,網上渠道堵截後,無疑會令內地客投保帶來不便,影響整付的大額保單。由於友邦香港業務九成為期繳保費,當中八成為5,000美元以下,故料銀聯設交易限制,只影響9.8%香港業務及3.1%集團業務。即使全面禁止內地人來港投保,對友邦年化新保費及新業務價值的影響分別只有11.1%及12%。德銀維持友邦「買入」評級,目標價55.3元。友邦昨日曾一度逆市跌1.7%,其後跌幅收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5/195296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887

保誠友邦停銀聯網上投保配合中央防走資 豪客勢大減

1 : GS(14)@2016-03-15 15:25:15

【本報訊】內地再出招堵塞銀聯走資漏洞,除中銀人壽外,據了解保誠(2378)、友邦(1299)等保險商已有內部通告,暫停內地客使用銀聯網上支付平台在港繳交保費。保險業界憂慮,新招將杜絕內地客購買大額保單,內地客保費收入或由最近按年增長約三成,回落至今年下半年約一成;下一步內地若再出招收緊刷卡次數,屆時將無漏洞,保誠已率先自行設置每年10次的碌銀聯卡上限。記者:陳洛嘉


外管局繼2月出招,限制內地人用銀聯卡來港買保險,每次只可碌5,000美元後,有傳已再落閘,暫停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投保本港人壽保單及投資相關產品。多間保險公司周末已發內部公告,暫停內地客使用銀聯網上支付平台投保。中銀人壽發言人證實,收到網上平台「通聯支付」通知,為配合監管,今日起暫停內地人以銀聯信用卡或銀聯戶口通過「通聯支付」繳交保費。保誠內部公告則指,廣州銀聯網路支付已於上周六、日暫停服務以調整新交易上限,其間兩個網上繳費平台會暫停服務。




僅影響壽險及投資產品

據了解,今次落閘僅限壽險及投資相關產品,今日起內地人仍可透過多個網上平台投保意外險、醫保等,惟每筆交易金額不可超過3萬元人民幣。保誠、友邦及香港保險業監理處至截稿前未就傳聞作出回應。有壽險主管指,銀聯一向有與各保險公司合作,內地客可透過不同網上支付平台,授權保險公司直接於其銀聯戶口扣賬,而且「交100萬元以上都見過」,未有設限。他指這一直是內地大客慣常支付渠道,新招將杜絕內地客大額保單,影響較上次收緊碌卡上限更大。有保險業界人士亦坦言,早前設碌卡上限後,每日碌卡次數仍未有限制,「內地客有耐性仍可坐低慢慢碌」,且當時網上渠道未落閘。不過,今次暫停網上渠道,等同趕絕大額保單,料對業界有頗大打擊,若走資情況未改善,下一招或會收緊碌卡次數。



保誠設碌銀聯次數上限

據了解,安盛及友邦現時均未有碌卡次數限制,但保誠則已率先自設每年10次的碌銀聯卡上限,配合內地每人每年最多兌換5萬美元的外滙管制。外管局連環堵塞銀聯走資,立法會保險業議員陳健波指,新管制下內地客需時適應,料本港保險業短期內有調整期,「估計去年第四季及今年首季,來自內地客的新造保費收入按年有三成增長,今年下半年可能會放緩至一成,但相信內地客佔本港新造保單保費比重仍可保住有兩成。」據保監統計,本港去年首三季來自內地客的新造保單保費為211億港元,佔總新做保費21.7%。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4/195284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982

內地研杜賓稅阻走資增外滙交易成本 打擊炒家

1 : GS(14)@2016-03-16 14:16:17

■有經濟師認為杜賓稅有助減低外滙市場波動,但人民幣國際化卻走回頭路。 資料圖片



【本報訊】中央擬出新招抗資金外流,外電引述知情人士表示,醞釀多時的中國版「杜賓稅」(Tobin Tax,即外滙交易徵稅)正在草擬階段,以增加外滙交易成本,打擊人民幣滙率投機行為。經濟師認為,稅項有助減低外滙市場波動,惟人民幣國際化卻走回頭路。記者:周家誠


杜賓稅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ames Tobin於1972年提出,就現貨外滙交易徵收稅項(一般低於1%,例如就每宗交易徵0.5%,假設兌換10萬元人幣,須繳付500元稅項),徵稅雖對用家或長線投資者而言是不足掛齒,但對頻繁的買賣活動來說,卻會增加一定的交易成本,故此稅有助減少炒賣,降低市場波動。




初始稅率料為零

彭博引述消息指,人行正籌劃起草杜賓稅相關規則,必要時增加外滙交易成本,打擊人民幣滙率投機行為,初始稅率可能暫定為零,意在先建立制度,強調此舉旨在限制投機性交易,不應影響正常貿易和投資外滙交易需求。不過,報道同時稱,杜賓稅仍需最高當局批准,最終公佈時間尚不清楚。有分析師表示,如消息屬實,則暗示中國資本外流壓力或已超出預期,迫使決策層做出更加嚴格限制外滙投機的政策準備。上海商業銀行研究主管林俊泓估計,杜賓稅率將低於1%水平,或會導致人幣滙率短期貶值,因投資者參與人幣外滙買賣時,不會因徵稅而付出溢價,故滙率將會先行貶值「遷就市場」。長遠而言,杜賓稅會導致投機成本上升,料人行將視乎資金流出規模調整稅率。星展香港經濟師周洪禮指出,人行目的主要是遏止短期人幣炒作,「其實人行已經講過兩次,今次應該係想埋尾」。即使政策出台,或會設立緩衝期,然後因應資本外流規模而調升稅率,甚至使用累進方法計算,「例如持有人幣時間較長,稅率可以遞減」。



國際化恐開倒車

周洪禮相信,由於政策打擊投機者,會使他們平盤離場,屆時或現短暫沽壓(rush);惟由於交易量及波動性往後將減少,長遠滙價會較為穩定,然而代價就是人民幣國際化「開倒車」。澳新銀行則指,人幣滙價經歷震盪後已回穩,中國實無推出杜賓稅需要。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表示,難確定杜賓稅能緩解滙市波動,因為難得悉買賣外滙屬投機還是對沖需要。事實上,前任外滙管理局局長的易鋼,上年10月曾提出研究杜賓稅、無息存款準備金等措施,以抑制人幣短期投機交易。本月初,人行亦透過旗下刊物,提出徵收杜賓稅建議,以防止美國聯儲局加息、人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後,人幣滙率波動擴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6/195310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109

內地結售匯逆差收窄 走資壓力減

1 : GS(14)@2016-03-17 14:17:51

【明報專訊】外管局昨日公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月份銀行結匯6122億元(人民幣‧下同),售匯8339億元,結售匯逆差2217億元,較1月份的結售匯逆差3568億元收窄,意味?資金流出壓力有所減少。



兩個月累計 結匯1.52萬億

其中,銀行代客結匯5567億元,售匯7852億元,結售匯逆差2285億元;銀行自身結匯556億元,售匯487億元,結售匯順差69億元。同期,銀行代客遠期結匯簽約225億元,遠期售匯簽約623億元,遠期淨售匯399億元。首兩個月累計,銀行累計結匯為1.52萬億元,售匯2.1萬億元,結售匯逆差5784億元。

外管局表示,國內外市場環境變化減緩了跨境資金流出壓力,首先,國際金融市場在波動後逐步趨向穩定,美元指數自1月底下調後保持窄幅波動;其次,內地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2月份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境內外交易價均有所升值,境內外價差也進一步收窄,市場購匯意願有所減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17/news/ec_eck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215

南下買殼需求勁 助合法走資

1 : GS(14)@2016-04-13 16:56:54

【拆局】殼股越炒越有,甚至衍生出啤殼「工業」,歸根究柢都是源於供不應求。事實上,之前內地遲遲未重啟新股市場,企業無上市出路,而內地嚴打資金外流,來港買殼成為資金南下的合法途徑,即使近日創業板殼價略為回落至3.2億元,但仍較年多前升價六成。投行人士指,大部份殼股的買家都是內地資金,即使是港資買家,「都係轉嗰頭賣畀內地人」,他表示,買賣殼股不是新鮮事,但出現啤殼潮應該是兩年前的事,因為當時內地仍未重開新股市場,企業又想上市解決資金需求,南下買殼注資成為最直接的方法。



內地難上市 利用買殼成事

另一原因,是中央打貪力度加大,資金紛紛外逃,將內地資產注入香港上市公司,再透過上市公司集資,即合法地將資金調離內地。雖然去年11月內地突宣佈重啟新股上市,但數目仍然不多,因此市場對殼股需求依然殷切,就連私人銀行亦收到有關「柯打」。星展(香港)豐盛私人客戶主管謝瑞明昨亦透露,近日有零星內地高端客戶希望來港買殼,主要是因為公司未符合上市要求,故此尋求私人銀行協助「搵殼」,已轉介至該行旗下的資本市場部門,但未有透露最後是否成功買殼。熟悉買賣殼股的投行人士表示,近月大市氣氛未回穩,主板殼價仍企硬要5.5至6億元,至於創板殼股,早前曾有叫價3.8億元,但近日剛有一交易以3.2億元成交,他表示不排除有人「坐殼」太多,資金一時周轉有問題,而需要減價套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413/195688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161

南方A50連續11日走資

1 : GS(14)@2016-05-21 18:07:10

【本報訊】A50指數的ETF(指數買賣基金)遭摒棄,南方A50(2822)連續11個交易日走資。



安碩A50兩周走資14億

內地自權威人士上周一發表「L型經濟」論後,滬綜指已連續8日呈「L型」橫行,在2800水平窄幅上落,南方A50自5月4日起亦不斷走資,昨單日再錄1.7億元資金流出,累計11日共走資22億元。昨日南方A50及安碩A50(2823)未錄變幅,至於華夏滬深300(3188)則下跌0.5%。在一輪走資浪後,目前南方A50基金單位總額已自4月初累跌13%,至兩個半月低,股價相較每股資產淨值(NAV)仍有0.47%的折讓;同樣追蹤A50指數的安碩A50,昨縱未錄走資,惟今年至今基金單位總額持續陰乾式收縮至約6年半最低水平,過去兩周亦有近14億元資金流走。內地股市昨日走勢繼續偏軟,滬綜指及深成指分別下跌0.02%及升0.4%,各報2806點及9733點,持續呈橫行格局。港掛牌的A股ETF除走資外亦同樣成為空軍目標,沽空率已連日高企,南方A50及安碩A50的沽空比率分別有63%及45%。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20/196197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789

走資落閘前趕搭尾班車 首季買132億保單新高內地客來港投保倍增

1 : GS(14)@2016-06-01 11:21:46

■內地來港投保熱潮未有減退。



【本報訊】內地客趕搭尾班車來港投保,推高本港首季保單銷情。今年首季來自內地客的新造保單保費錄132億元創新高,按年升近一倍。保險業界相信,內地客來港投保的需求未減,雖收緊措施會令熾熱的投保氣氛放緩,但相信次季銷情仍必破百億,按年至少有4成增長。記者:陳洛嘉 劉美儀


內地今年初開始嚴防走資,頻頻出招限制內地人來港投保,惟不少內地客「越難越買」,趕於未完全落閘前來港投保。香港保險業監理處最新公佈,首季來自內地客新造保單保費錄132億元,較去年首季68億元增長94%。首季本港新造保費有34.2%來自內地客,相較去年底佔比僅為24.2%,按季增10個百分點。




次季銷情或最少升4成

立法會保險界議員陳健波指,人民幣自去年8月起續有貶值,內地客來港購買港元及美元保單分散投資需求一直增加,加上得悉內地有意收緊來港購買保險的渠道,觸發部份人提前來港投保,故令首季內地客新造保費飆升。內地客新造保費自去年第4季起已升破百億元,不過,內地今年初起為防內地人藉來港投保「走資」,將境內資金遷移至本港,已先後限制透過銀聯卡投保的每次刷卡金額,並暫停部份網上支付通道,近日又表明會嚴查非法在內地銷售境外保單。陳健波相信雖收緊措施對銷情影響或於次季起浮現,但本港保單對內地人來說依然可保值,且保費較國內便宜,需求不會減弱,料第二季內地客新造保費雖不至於如今季般升近倍,但仍「必定過百億」,即按年最少升4成,並維持佔本港整體保費約2成佔比。



全年新造保費料達350億

中國前海中金財富管理總經理鄭明輝就指,內地連番出招後,反而加強內地客對香港保險的認識,故只要內地人來港投保渠道未完全落閘,內地客仍會來港投保,只是「慢慢排住隊買」。他估計,今年本港來自內地客的全年新造保費可達350億元,較去年全年約有1成增長。六福金融財富管理總經理施維亦認為,即使未收緊投保政策前,內地客因人民幣貶值,對本港港元及美元保單已有需求,相信今年來自內地客的保費收入仍會勝去年,但增速會於次季起漸漸減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01/196359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545

圓方集:中國走資還是姓黨

1 : GS(14)@2016-06-20 05:42:45

2004年,常總邀我去管理建設銀行上市前國家增資的225億元(美元·下同),再加上自有的110億元,合共325億元資產,事情差不多談妥,常總在他的北京辦公室拿出一張黨委架構圖,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國企裏黨委的人事結構,着實一開眼界。自習主席上台後,企業和傳媒是否應該「姓」黨惹來不少爭論。最近國資委在共產黨喉舌《求是》提出:國企推出重大政策必須先由黨委提意見,再交由企業決定;考核國企成績不能只看商業效益,也要看黨建工作是否理想云云。內地人看這些言論習以為常,但在海外很多人都視之為倒退,政企分離原是上世紀90年代已解決了的,一般說法是黨只管理勞資關係,不應干涉企業日常管理。當然大家都清楚國企的高層必定是共產黨員,他們在黨委裏面都有一個對等的地位,如董事長大多是黨委書記,首席執行官是副黨委書記。當然不是絕對的,亦有黨委書記是首席執行官,董事擔任副黨委書記。改革開放30年,雖然中國大部份的資產仍在黨的手中。但由於平常大家都不會再將黨八股掛在嘴邊,外間人很容易以為中國已經完全走資。我最近走訪越南,在河內的街道上仍然看見很多政治標語,相對起來,中國人已經很少將黨放在嘴邊,但看不到聽不見並不代表這些事情不存在。



壞賬要有人埋單

長遠看,黨和國最終都要分家。台灣走得比較前,我有些台灣朋友告訴我,垂死的國民黨之所以仍然要在大選中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爭取席位,是因為如果沒有這些政治能量,很多疑似是黨產也疑似是國產的資產,很容易被其他人褫奪。太陽底下無新事,12年之後看,中國銀行業再次面對壞賬增加、不良資產割離、增資等問題。今次,市場曾經提出一些新的解決方法,例如「債轉股」,甚至讓銀行倒閉。不同意見的背後反映習、李的分歧。李克強鼓吹自由經濟,習近平應該更多包括維穩在內的政治考慮。近年,中國大銀行效法西洋,發行另類一級資本(ATI),是一些帶有債券本色的股權。要在根源上解決壞賬問題,關鍵是要有人「埋單」,不論是銀行股東、銀行債的投資人、政府、抑或小市民存戶。後記:職業生涯中,我曾和些聽上去位高權重的工作擦身而過,如替中國國有銀行管理龐大的儲備;又如任某中東主權基金的首席投資官;當然真的上任,實際工作可能遠比聽上去沒趣,如國有銀行的投資框框定得很狹窄,實際沒甚麼發揮機會;又如所謂主權基金管的事可很廣,但真正可作主的卻寥寥可數,很多時還是首長說了算。



張宗永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20/196612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2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