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358個賬戶,少了4億資金”到銀行查自己的賬有多難?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664

吳建平用他名下的這張號稱可以“透支200萬”的信用卡購買了一輛路虎車,但他卻無法從建設銀行得到這張卡的開戶資料。 (李根/圖)
吳建平發現他的公司和他個人在長沙市範圍內的多家銀行,至少開設了358個賬號,他“完全不知情”。
“你幾次去要查賬,銀行里很多人都怕你了,好幾個都得抑郁癥了。”
“過去5年,至少有4個億不見了,我的錢到底去哪兒了?”
1973年出生的吳建平,在長沙做了二十多年生意,如今管理著一家橫跨房地產開發、酒店管理等多個行業的大型民營企業,並因此而先後擔任長沙市第十三、十四屆人大代表。
但從2010年開始,他陷入了一場至今沒有盡頭的“資金迷局”——吳建平發現他的公司和他個人在長沙市範圍內的多家銀行,至少開設了358個賬號,其中建設銀行湖南分行長沙天心支行範圍內,最為集中,有一百多個,且存在頻繁的大額資金流動,對此,他“完全不知情”。
“我不知道在天心行到底消失了多少錢,但至少也有幾個億。”吳建平說,如果銀行能提供完整的資料和流水單,以及監控視頻,一切的謎底都將揭開。
錢去哪里了?
2010年12月底,吳建平公司的副總裁、財務總監陳奇英告訴他,公司賬面上沒錢了,“流動資金大約只有3000萬”。這讓吳建平大吃一驚,他說自己“完全不能相信”。
自從2005年起當上集團副總裁、財務總監,陳奇英就負責了公司的所有財務管理,吳建平說自己“平時很少過問”。現在,他不得不自己算算賬:2009年至2010年,公司的“生活藝術城”和“金房·萬樹丹堤”兩個樓盤的銷售額大約9.6億,公司還從中國建設銀行和長沙雨花農村合作銀行分別貸款9500萬和5000萬元。不僅如此,這一年,吳建平還以4000萬元的價格轉讓了手中的佳楠酒店。“別的零碎業績不算,僅這四項,賬目資金不少於12億元。”吳建平說,減去同期集團的總支出大約4.6億,公司賬面上至少得有7個億。“就算用最最保守的算法,減去各種誤差,也至少得有4個億流動資金。”
吳建平決定在公司內查查賬。這一查,猶如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最初的驚訝是,在長沙市範圍內的各家銀行,居然存在至少358個以他或者他公司名字開設的賬戶,其中僅建設銀行長沙天心支行(湖南省行下屬的一級支行,旗下又有10個二級支行)範圍內就有一百多個,並且,建行的這一百多個賬號,存在最頻繁的巨額資金流動,而其他各家銀行的賬號,至少到目前,他還沒有發現類似情況。
“對這些我完全不知情,那些簽了我名字的賬目,彼此間有大量資金流動,但我過去幾年里居然一無所知。”吳建平很費解。
2011年9月29日,吳建平將32份有他簽名的公司借支單送到湖南省鑒真司法鑒定中心,結果顯示,其中15份借支單上吳建平的簽名是模仿的,涉及金額共計760萬元。
這讓吳建平更有理由懷疑,那358個以他名字開戶的賬號的簽名,都是別人模仿的。他將最初的懷疑重點,放在陳奇英、公司財務經理蘇曉波、總出納黃宇等公司高管身上,於是報了案。但經過司法部門的調查和審理,最後僅陳奇英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
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長沙市雨花區人民法院(2012)雨刑初字第809號判決書顯示,陳奇英最終獲刑,主要是其在擔任集團財務總監期間,收受了一筆8萬元的現金。
吳建平很不滿意,這樣的判決結果和最初的報案案由幾乎就是風馬牛不相及,“我幾個億都消失了,陳奇英完全有侵吞嫌疑,卻沒有人來過問”。
如今,陳奇英也早已結束了牢獄生活,但不願與南方周末記者見面,而她的丈夫徐恒亮(原中國建設銀行長沙天心支行所屬赤崗支行行長),2012年1月卻在網上發帖,聲稱自己的妻子是冤枉的,吳建平公司的賬目黑洞,與他的妻子無關。
4月末的一天,在長沙市一家茶館,徐恒亮與南方周末記者見面,一再聲稱,他看到吳建平前幾天又在網上發帖實名舉報,其中再次指控陳奇英涉嫌勾結建行內部人違法套取巨額資金,而他被繼續懷疑從中提供交易便利。
“我已經不做行長了,但還在建行內工作,他們指控我,上面都來查過,沒查出問題。”徐恒亮一臉自信。
賬號演習?
徐恒亮的說辭,吳建平始終不會相信。
為了找回自己的錢,5年來,吳建平每天會花大量時間去搜集證據,研讀各種銀行的材料、流水單、開戶資料等等,這讓他在下屬看來,幾乎有些偏執。他特地改變了自己的簽名風格,與原來狂草的風格相比,現在的簽名更有棱角。
他陸陸續續搜集到的銀行資料,顯示出“越來越多的問題”,這讓他相信,自己遭遇的,不僅僅是陳奇英等公司高管的“貪腐”,更有銀行內控的失職和涉嫌經濟犯罪的可能性。
比如早在2006年1月25日,吳建平不知情的尾號1750賬號,轉賬170萬元到陳奇英名下尾號3442的賬號。長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刑偵支隊調取陳奇英的3442賬號流水中顯示,這筆錢先後劃轉進了劉金鳳、彭華英等人的賬戶,然後又從何麗萍的賬戶轉回吳建平的1750賬戶中。劉金鳳、彭華英和何麗萍三人,都是建設銀行天心支行的工作人員。
早在2013年,吳建平就找到媒體,期望幫助他找到答案,當時前來采訪的《中國青年報》駐湖南站記者洪克非曾找到中國建設銀行長沙市天心支行一位張姓副行長,得到的解釋是:“上述3名工作人員,在2011年時,有兩人因故離職,如今聯系不到。當時銀行正在開展網銀業務,劉金鳳等三人與吳建平公司財務主管商議,進行了一次‘操作演習’,主要是為了鍛煉業務。後來這些錢最終歸還到了吳建平尾數為1750的賬戶里。”
吳建平無法接受銀行這樣的解釋,他通過進一步核查相關單據發現,在170萬元轉了一圈回到他的賬戶後的第4個月,尾號為1750的“吳建平”賬戶又向尾號6306的“吳建平”賬戶轉賬180萬元,“這兩個賬戶都是以我名字開戶的,但直到我後來查賬,才發現它們的存在。”吳建平說,這180萬元,在自己不知情的前提下,在自己“名義下的”兩個賬戶兜轉後,於2006年6月23日,被人冒用他的簽名,分兩筆各75萬元,以現金方式提取共150萬元。
曾受托調查的律師舒暢說,他們在建行查詢吳建平名下個人賬戶信息時,尾數為1750、6306的兩賬戶都顯示不存在;直到中國人民銀行長沙市中心支行介入後,天心支行才提供兩賬戶的信息。“像這種大筆資金從一個賬戶轉到另一個賬戶交替出現的情況,在其他賬戶中都大量存在,我們認為,這可能是銀行工作人員參與‘洗錢’。”
但張姓副行長否認了律師的指控,他說,所謂客戶查詢到賬戶不存在的問題,是因為近年來隨著業務的發展,銀行系統不斷升級。有些資料在現有系統內可以找到,一部分時間已久的,則需要在備份系統內查找,這可能造成了誤會。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金融機構個人存取款業務管理的通知》規定,辦理個人存取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對一日一次性從儲蓄賬戶提取現金5萬元以上的,儲蓄機構櫃臺人員必須要求取款人提供有效身份證件,並經儲蓄機構負責人審核後予以支付;且必須向其省級分行備案,並由其省分行報當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備案。
吳建平奇怪的是,銀行在這其中,怎麽沒有必要的監管?
內部疑雲
隨著資料的積累,吳建平後來又發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問題:早在2005年,居然就存在了一個以他名字開設的建設銀行內部證劵號:250080010647。
“我又不是銀行員工,怎麽會有這樣的內部號?”吳建平有些自嘲。進一步查閱對賬單時,可以發現,早在2005年11月9日,吳建平名義下的尾號5120賬號,轉出人民幣202410元,通過銀行內部證券號250080010647進行證券業務交易,“也就是炒股”。
到了2010年4月8日,這個內部證券號突然被掛失、更換密碼、變號為一個以吳建平名義開設的銀行卡號,尾號是1535。目前能查到的當天《個人開戶與電子銀行服務申請表》中,沒有賬號或者卡號顯示,只有客戶簡單信息,同時沒有當事人填寫的資料,吳建平堅持說,上面那個自己的簽名,也是偽造的。
就在變號當天,又發生了一次大額資金流動,一筆1500萬元從另一個以吳建平名義開設的尾號7040的賬號,轉入到尾號1535的卡中,並全部買了股票,8天後,這1500萬元又從尾數1535的賬戶轉回7040賬戶,收益3000多元。而這些操作,吳建平都是在事後查賬時才發現的。
諸如此類吳建平聲稱“並不知情”的往來賬目不勝枚舉。例如,2010年3月,建行香樟路支行行長歐陽山從吳建平賬戶尾數7040賬上轉賬48600元到歐陽山尾數51602的賬上,三個月後歐陽山又轉回客戶原賬戶。
“雖然只是幾萬元,但這個性質你不覺得惡劣嗎?在我毫不知情下,把我賬戶里的錢隨意轉走,今天轉幾萬,將來會不會轉幾十萬,幾百萬?這還只是我發現的,沒有發現的呢?”吳建平說。
這些發現加深了他此前對銀行內部失控的懷疑,他除了上網發帖實名舉報,開始四處上訪,也找到湖南省紀委,舉報建設銀行長沙天心支行涉嫌經濟犯罪。湖南省紀委隨後將一份題為《關於請求立案查處建設銀行天心支行單位犯罪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轉給湖南省公安廳。
據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湖南省公安廳回複省紀委的材料中顯示,最後,“經查,我廳認為:吳建平舉報的建設銀行長沙天心支行涉嫌經濟犯罪的證據不足,未達到立案條件。”
“要想得到充分證據,就需要銀行給我司更完整的材料,但至今沒能實現。”吳建平說,他曾多次找到建設銀行,但都被告知,有事找律師談。
查自己的賬有多難?
事實上,以近年銀行的內控要求和安全措施,建設銀行只需要提供吳建平這些賬戶的開戶資料和交易流水就可以回答吳建平的疑問;只需要調閱銀行櫃臺的交易監控,就可以確認究竟是誰開立了這些賬戶、進行了這些轉賬交易,但是5年來,建設銀行卻並沒有拿出這些“硬碰硬”的證據來。
2009年陳奇英給他一張號稱可以“透支200萬”的信用卡時,他並不相信,但不久後他在4S店購買路虎車,這張卡一下子刷了120多萬。從此,這張卡成為他的日常個人消費支出卡,但他也一直沒有想過,這張卡具體是怎麽辦下來的。
2015年4月27日,吳建平帶著助手,到中國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信用卡中心,試圖索取自己當初辦卡時的開戶資料。
“我去索取信用卡的開戶資料,是想看看當初這張卡開戶時,具體是誰幫我辦理的。”吳建平說,這只是5年多來,他為了找回數億資金的路上,尋找各種證據的嘗試之一,他堅信,這麽大透支額度的信用卡,當初辦理的時候,一定需要很多資料。
但吳建平沒想到的是,開戶資料沒有拿到,他這張天價信用卡,卻被銀行凍結,無法使用。這讓他更不解,再去問,得到的答複是,“去和我們律師談”。
吳建平質問:“作為建設銀行的大客戶,索取自己的開戶資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兒嗎?怎麽還要驚動律師?”
2015年4月,吳建平又一次在網上實名舉報,期望得到輿論的支持,他在舉報信里列舉的疑點包括:銀行工作人員蓄意隱瞞公司對公賬戶、私人賬戶、網銀業務;隱藏貸款資料;辦理對公賬戶及私人賬戶手續均違規違法辦理,賬戶賬號均沒按規定到中國人民銀行報備;公司更名後,新老名稱及賬戶賬號同時使用幾年……
“不知道這次,我能否找回自己消失的錢?”5年多下來,他有些疲憊,也顯得憂心忡忡。看起來有些效果,很快中國建設銀行湖南分行與他聯系,該行的法律顧問、來自長沙市天地人律師事務所的專職律師葉強勝,在4月27日下午,到吳建平的辦公室與之見面,期望能協調解決問題。
據吳建平說,按照葉強勝的解釋,對於舉報信里提到的問題,不排除銀行在過去幾年里,有些工作存在一些瑕疵,但孰是孰非,對於是否有數億資金消失,還需要雙方進一步溝通,比如可以雙方組成一個聯合查賬小組,但需要在銀行指定的房間里,並且所有資料不得複印。“如果真的將來查出有幾個億的問題,那就不是經濟案,而是刑事案了,有人將涉嫌犯罪。”
葉強勝還說,針對吳建平此前的諸多疑問,銀行內部也查過,但沒有發現問題。
“你幾次去要查賬,銀行里很多人都怕你了,好幾個都得抑郁癥了。”葉強勝笑著說。吳建平追問:“他們心里沒鬼,幹嘛要怕我查賬?”
P2P資金銀行托管落地:三類賬戶隔風險 30人上限避非法集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5190.html
P2P資金銀行托管落地:三類賬戶隔風險 30人上限避非法集資
一財網 李靜瑕 2015-07-14 18:53:00
從之前銀行不願與P2P合作資金托管,到首個全流程資金托管的落地,意味著P2P在銀行資金托管之旅破冰。
剛剛過去的2015年6月,P2P問題平臺數量達到92家,較5月增長67%,首次超過新上線的平臺數量。根據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提供的這份統計數據,失聯、跑路依然是問題平臺的主要類型,占比約45.7%。
如何解決P2P的惡意跑路問題,行業將部分希望寄托到了P2P資金銀行托管上。同時,隨著P2P納入互聯網金融監管框架,不少銀行逐漸開始布局P2P資金托管業務,今年以來,P2P在資金托管上與銀行的合作也在加速。
7月初,積木盒子將平臺借款人、投資人的賬戶資金托管從之前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切換至民生銀行資金托管系統。同時,6月9日,宜信旗下線上P2P平臺宜人貸與廣發銀行試運行資金全流程托管,實現宜人貸存量資金賬戶接入廣發銀行。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7月中旬宜人貸新增客戶資金賬戶也將接入廣發銀行資金托管系統,屆時宜人貸所有資金賬戶將全流程在廣發銀行托管。
從之前銀行不願與P2P合作資金托管,到首個全流程資金托管的落地,意味著P2P在銀行資金托管之旅破冰。
設置三類賬戶:構建風險防火墻
“從今年年初和中信銀行達成交易資金結算監督合作,一直到廣發銀行的資金托管正式落地,我們始終強調的是一個全流程資金托管模式。在全流程的資金托管模式里,銀行對資金流進行了從開戶審核、合同備案,一直到交易完成的獨立監控。”宜信公司支付結算中心總經理劉恬敏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詳解宜人貸與廣發銀行資金托管合作模式時表示。
據介紹,宜人貸在廣發銀行設立三類賬戶:一類是P2P平臺的服務費賬戶,是平臺撮合交易成功後,根據借款人和出借人約定收取一部分服務費到該服務費賬戶,成為平臺的自有資金;一類是P2P交易資金托管賬戶,這里面包含了借款人賬戶和出借人賬戶,借款人和出借人的賬戶資金由銀行做全流程托管;還有一類是風險金賬戶,按照交易規模的一定比例從服務費里提取風險金,這部分也是平臺的自有資金。
P2P資金托管,最為主要的就是做交易資金的風險隔離,宜人貸在廣發銀行的三類賬戶設置中,究竟如何實現資金的隔離,讓平臺無法觸及投資者人的資金?
這三類賬戶之間會明確資金從屬,並通過自有資金與客戶交易資金的獨立存放與獨立的劃轉監督做風險隔離。例如,P2P交易資金托管賬戶包括借款人賬戶和出借人的賬戶,銀行對借款人和出借人的身份進行審核,做真實性驗證。借款人和出借人通過P2P平臺進行撮合,形成借款協議,銀行對借款協議進行備案,對交易和協議進行匹配。任何在兩個人之間的資金劃轉時,銀行要先去匹配里面的合同記錄。如果跟合同記錄不匹配,資金劃轉不允許發生。在出現逾期不能兌付的情況,風險金賬戶的資金可以代償付出借人,如果後期資金有追回,借款人賬戶則將追回資金再返還回風險金賬戶。同時,如果風險金賬戶的資金規模低於銀行設定的警戒值,服務費賬戶的資金可以補充風險金賬戶,但是風險金賬戶的資金不能夠轉回服務費賬戶。
“P2P交易資金托管賬戶,從法律上將交易資金和P2P平臺有一個在銀行層面、操作層面對賬戶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隔離。P2P平臺是不能夠觸碰到這個賬戶里面的資金。”劉恬敏稱。
除了三類賬戶的設置之外,宜人貸與廣發銀行的這套資金托管方案中,並沒有直接繞開第三方支付的跨行支付優勢。其中,第三方支付與托管銀行之間設立了一個對賬機制,以方便不同銀行卡客戶的資金托管對接,即第三方支付解決跨行支付的問題,和銀行之間要做每日托管資金支付對賬。
規避非法集資:設30人數上限
宜人貸與廣發銀行資金托管的合作中,還有一個值得關註的是規避非法集資。根據相關規定,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30人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150人以上的,即為非法集資。
為規避非法集資,宜人貸與廣發銀行設定了出借人超過30人觸碰非法集資紅線,交易會自動終止。
此前銀監會就曾對P2P涉嫌非法集資做出了三種情況說明。一是搞資金池;二是一些P2P網絡借貸平臺經營者沒有盡到借款人身份真實性的核查義務,未能及時發現甚至默許借款人在平臺上以多個虛假借款人的名義發布大量虛假借款信息,向不特定多數人募集資金,用於投資房地產、股票、債券、期貨等,有的直接將非法募集的資金高利貸出賺取利差;三是P2P網絡借貸平臺經營者,發布虛假的高利借款標的募集資金,采取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模式,短期內募集大量資金,有的用於自身生產經營,有的甚至卷款潛逃。
“我們整個方案是比較嚴格的一個標準,按照這個嚴格標準,首先會杜絕平臺搞自融、搞資金池,其次會杜絕平臺跑路風險。同時銀行在出借端和借款端的審核過程中,就已經去預防了虛假債權的問題。”談及與銀行合作全流程資金托管對P2P平臺的影響,劉恬敏表示。
阻力仍存:風險、成本
去年以來,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廣發銀行、中信銀行,還包括很多城商行等紛紛布局P2P資金托管業務。P2P平臺也在不斷探索資金托管模式,從此前的風險金銀行存管,到全流程資金銀行托管落地。
“我們和長沙銀行合作,主要是我們和華安基金做的‘拍拍寶’產品,在長沙銀行設立托管賬戶。”拍拍貸CEO張俊對本報記者表示,與銀行做全面的資金托管未來肯定會做。
P2P資金必須托管已經成為行業共識,那麽P2P資金在銀行托管是否將成為行業標準?答案可能是並不那麽容易。
“銀行不願意做P2P資金托管,主要還是擔心風險,真正隔離了跑路風險,經營風險也是存在的。”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銀行即使做P2P資金托管也會選擇行業具有規模和信用的公司。
除了銀行對P2P資金托管業務風險的考量,P2P平臺能否承擔資金托管成本,也被認為是P2P選擇銀行資金托管的阻力之一。
“這部分毫無疑問,他們給我們這一部分的托管收費肯定是高於一般的托管業務的收費。”劉恬敏表示,以前銀行的資金托管業務的特性是筆數少、金額大,而P2P平臺的特性則呈現的是金額小、筆數多,這對銀行的系統要求比較高,他們系統開發包括操作部門的審核要求也比較高。
“價格還是會從商業角度來考慮的,大的公司、風險控制好的公司價格上面是有優勢的,不過對於行業信息不透明、風險較大的公司銀行甚至都不會合作。”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稱。
不過,近一年銀行對與P2P行業的合作認知正在發生變化。“資金托管可能是銀行與P2P合作的一個切入點。現在銀行對知名的P2P也有一些合作訴求,包括消費信貸、征信輸出等。”張俊表示,在消費金融方面P2P有優勢,征信方面,例如拍拍貸積累了大量的用戶,可以做征信輸出。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自由貿易賬戶功能拓展 到底會增加點什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7098.html
自由貿易賬戶功能拓展 到底會增加點什麽?
一財網 胥會雲 2015-11-04 12:14:00
在一行三會的“金改51條”後,上海自貿區金改“新40條”也已經公布,其中提到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進一步拓展自由貿易賬戶功能”,那麽,自由貿易賬戶的功能,會增加哪些?
在一行三會的“金改51條”後,上海自貿區金改“新40條”也已經公布,其中提到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進一步拓展自由貿易賬戶功能”,那麽,自由貿易賬戶的功能,會增加哪些?
自由貿易賬戶自2014年6月啟動,迄今已經有了2次功能拓展,一是2015年2月擴大了境外融資的規模和渠道,二是今年4月啟動了外幣服務功能,成為本外幣一體化賬戶。
到現在為止,自由貿易賬戶可以辦理所有經常項下、直接投資項下的本外幣結算,以及各類本外幣的境外融資等業務。
接下來,自由貿易賬戶還要繼續拓展功能。“新40條”的第一條就要求,認真總結自由貿易賬戶經驗。抓緊啟動自由貿易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各項業務,進一步拓展自由貿易賬戶功能。自由貿易賬戶內本外幣資金按宏觀審慎的可兌換原則管理。
具體來說,包括了支持經濟主體可通過自由貿易賬戶開展涉外貿易投資活動,鼓勵和支持銀行、證券、保險類金融機構利用自由貿易賬戶等開展金融創新業務,允許證券、期貨交易所和結算機構圍繞自由貿易賬戶體系,充分利用自由貿易賬戶間的電子信息流和資金流,研究改革創新舉措。
盡快明確在境內證券期貨市場投資的跨境資金流動管理方式,研究探索通過自由貿易賬戶等支持資本市場開放,適時啟動試點。
另外,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DII2的境外投資試點,也將適時出臺相關實施細則,允許符合條件的個人開展境外實業投資、不動產投資和金融類投資,這些投資行為,也將通過自由貿易賬戶實施。
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張新在此前的國新辦吹風會上,對於自由貿易賬戶功能拓展的方向,曾歸納了5條:支持企業主體進一步開展跨境的投融資創新業務;金融機構為走出去的企業提供跨境金融服務;支持銀行證券保險監管部門推進改革創新;防止跨境、跨市場交叉性傳遞風險;全面的跨境收支、跨境活動的監測。
不過,這些都是方向性的表達,具體增加自由貿易賬戶的什麽功能,還要等待明確的細則出臺。
但是考慮到企業跨境的投融資、中國企業都出去、個人境外投資的需求都非常強,所以拓展這方面的功能,也會更好滿足企業和個人的需要。
但是,與市場對自由貿易賬戶充滿期待的同時,另外一個現象則是,自由貿易賬戶目前的使用效率還不算高。
比如,有銀行就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中國企業的境外投資中,目前使用FTN賬戶的比例還不高,更多的企業還是習慣於使用傳統的NRA賬戶或者離岸賬戶的路徑。
再比如,自由貿易賬戶可以做境外融資,企業可以直接做,也可以利用銀行在境外的融資額度。但是,利用率還不高。
今年8月底上海自貿區一位官員提曾提及,當時有28家金融機構可以境外融資,理論的最大融資額度可以達到3300億元,但實際使用量是200多億元,用掉了7.5%。
另外,自由貿易賬戶里的存款余額、貸款余額,占自貿區內的存款余額和貸款余額的比例,都是低於10%的。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據記者了解,目前企業的訴求集中在:FT賬戶的開立希望更便捷,賬戶里資金的可兌換程度希望更高,資金要能夠有進有出。因為實行一線放開和二線有限滲透,一些企業認為資金進入FT賬戶後,可以用於境內區外的路徑有限,這也影響了使用自由貿易賬戶的積極性。
所以,把已經有的功能用足,再通過功能拓展,讓自由貿易賬戶成為企業真正經常使用的交易賬戶,那麽自由貿易賬戶的利用率就會更高,反過來,只有企業更多使用自由貿易賬戶,自由貿易賬戶的利好,才能真正兌現。
編輯:田享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