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把刮鬍刀 Harry's成新創奇葩 兩個老美買下德國百年工藝 從網路顛覆製造業
2016-06-13 TWM
一個灰濛濛的二月天,紐約曼哈頓市中心區彌漫著一股垂死「獨角獸」 (編按:估值超過十億美元的新創企業)的氣味。那斯達克指數剛跌落十五個月來新低,市值一度超過十億美元的電子商務公司Gilt Groupe,最近以二億五千萬美元跳樓價易手。線上刮鬍刀新創公司Harry's共同創辦人雷德(Jeff Raider)卻老神在在地說,「去年獨角獸領風騷,今年要看蟑螂顯威風了。」
新局:電商掉漆
「老土」產業出頭天
他說,比較不神祕、比較「土氣」的公司在今後更能勝出,「電子商務的日子會比過去難過,但我們有真正的生意,賺的是現金,還有一家工廠。」這家工廠,位於四千哩外的德國小鎮艾斯斐,當地居民約五千六百人,除了鎮內那座中世紀古堡,只有一樣值得一提的東西,就是自一九二○年起生產刮鬍刀片的工廠Feintechnik。誰又能想到,位於紐約時髦蘇活區的新創,竟能結合德國小鎮的藍領工藝,寫下一個顛覆產業的故事。
二○一一年,雷德與Harry's另一位創辦人凱梅菲爾(Andy Katz-Mayfield)準備成立線上刮鬍刀事業,與雄霸刮鬍刀市場百年的吉列(Gillette)與舒適(Schick),角逐一七○億美元(約五四○○億元新台幣)的市場。
那一年,刮鬍刀品牌Dollar Shave Club(DSC)在市場上發動價格戰,但雷德與凱梅菲爾另有一套策略:要以設計得更好的刀片、合理的價格,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刮鬍經驗。兩人從埃及到日本,買來每一家刀片廠生產的高級產品,在臥室用自己的臉做實驗。結果苦了自己臉皮,卻始終找不到滿意的產品。
後來,他們從部落格看到一個幾乎沒人知道的歐洲品牌Croma,它專賣Feintechnik廠生產的刀片,外銷歐洲各國。這家工廠用的是一種幾近失傳的「哥德式拱形切割」(gothic arch cut)技術,能將鋼片兩邊磨成拋物線形的鋒刃,既銳利又強韌。
兩人立刻打電話找上Feintechnik,卻發現這家廠既不在柏林,也不在慕尼黑,不但偏遠,而且當地沒有人會說英語。
經過好一番折騰,當Croma刀片終於送到時,兩人就知道他們找到供應商了。
整個故事,得從五年前的一個下午說起。拿到美國史丹福企管碩士學位的凱梅菲爾,走進商場買刮鬍刀,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名店員,幫他打開櫥櫃取出刮鬍刀;拿到收銀台付款時又發現,一套四片裝、加一瓶刮鬍膏的產品竟要價二十五美元。他覺得自己被坑,於是想起好友雷德。
創業:臥室裡的實驗
線上客製化刮鬍刀熱銷
當時雷德已經從華頓商學院取得企管碩士學位,並創辦線上眼鏡公司瓦比派克(Warby Parker,目前公司市值高達十二億美元),挑戰壟斷市場的義大利眼鏡製造商Luxottica,而且經營得很好。
凱梅菲爾心想,刮鬍刀市場為兩家業者把持,與眼鏡市場為Luxottica把持有什麼兩樣?瓦比派克可以挑戰眼鏡市場,何不如法炮製,開一家新創公司,挑戰刮鬍刀市場?他找上雷德,兩人一拍即合,立即展開他們的「臥室實驗」。
終於找到理想的供應商以後,兩人匆匆飛往德國,想說服有九十一年歷史的Feintechnik,替他們這家八字還沒一撇的公司生產刀片。一開始,德國人興趣缺缺,倒是Feintechnik執行長貝克(Heinz Dieter Becker)覺得,這兩個美國青年與其他那些線上新創有一點大不相同:他們要的不是廉價品,而是擁有獨特韌度與支軸的客製化高級產品。
雷德與凱梅菲爾費了五個月脣舌,終於說服貝克,簽下一紙供應合約。到一二年秋,雷德已設計出帶有濃厚男子氣息的Harry's刮鬍刀系列,從八美元的刀片組到三十九美元、附刮鬍膏的產品包等選項,可以搭配,也可以單項訂購。
雷德從紐約創投Thrive Capital籌得四百萬美元,於一三年三月在線上推出Harry's系列;兩個月以後,兩人碰上一個始料未及的大難題。近年來,幾乎每一項產品類型都出現類似Harry's這樣、直接以消費者為訴求的新創業者,主要是經銷商,而不是製造商。但兩人發現,這套模式在刮鬍刀產業行不通,Harry's不能只是透過合約要一家工廠替它生產刀片,它必須買下工廠。
情況是這樣的。產品上市兩周後,由於電子郵件廣告成功,口碑熱銷,Harry's賣光了所有庫存,甚至排隊等貨的訂單還累積了十二個星期。雷德要求貝克另闢生產線,專門為Harry's提供產品,但貝克說辦不到,因為資金不足。
想將生意繼續做下去,唯一辦法就是買下整個供應鏈:Harry's最重大的開支不是程式,而是鋼材、機器與工人。在新創企業的世界,這麼做幾乎是聞所未聞。研究機構Forrester分析師穆普露指出,新創公司像這樣大手筆投資的幾乎找不到,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樣「等於是把馬車擺在馬的前面」,逆向操作。
顛覆:當廠商供貨不及
募資一億美元買下供應鏈
根據雷德與凱梅菲爾的估算,買下Feintechnik得籌資一億美元,大多數投資人不可能把這樣的資金投入一家新創。雷德透過在瓦比派克擔任董事、同時是紐約避險基金老虎環球(Tiger Global)高級主管的友人,要求老虎環球出資。
兩人解釋,Harry's 的模式儘管看起來與瓦比派克近似,實則大不相同,因為高級刀片需要的工序難度比眼鏡專業得多;而且最根本的差異是,瓦比派克像大多數新創一樣,只負責產品設計,從供應商取得材料之後,透過合約交由製造業者製造。
以Harry's的主要競爭對手DSC來說,甚至連設計都免了:它直接從韓國的Dorco刮鬍刀廠採購已經設計好的刀片。也就是說,DSC得看供應商的臉色,Dorco之後在北美推出SXA 1000系列,成為DSC的直接對手,原因就在這裡。Harry's必須垂直整合,才能免此後顧之憂。
他們說動了老虎環球。到那年年底,雷德與凱梅菲爾又得到Thrive Capital與另五名投資人挹注一億二二五○萬美元。一四年一月,兩人正式成為Feintechnik的新老闆,成立十個月的Harry's,買下九十四年老店的製造工藝經驗。
兩年前第一次傳出這場收購消息時,德國《明鏡周刊》曾說,這是「美國創業精神與德國工程科技的奇怪組合」。Harry's的兩位創辦人也從管理三十五人電子商務新創的老闆,成為一家員工四百人、客戶遍及四十國公司的負責人。
兩年後的今天,雷德與凱梅菲爾認為他們的豪賭勝利在望。Harry's已做好衝刺的準備,計畫在兩年內將產能增加一倍,預計每年生產二十億片刀片。要達到這個目標非常耗錢,Harry's又籌了一輪資金,募得一億七千一百萬美元,不僅要將既有廠房設施擴充,還要建第二座廠房。
市調機構Slice Intelligence分析師卡薩說,在刮鬍刀這一行,「DSC與Harry's的異軍突起,是自從電動刮鬍刀問世以來,最重大的一次顛覆。」DSC雖是排名第一的線上刮鬍用品業者,Harry's的成長,卻比整個線上市場成長速度快兩倍。
近年來業績低迷的吉列,曾控告DSC與Harry's侵害它的專利(之後撤回),去年夏天,吉列也推出自己的刮鬍俱樂部,加入線上大戰。
挑戰:文化差異
美國牛仔PK德國工匠
當前Harry's最優先的要務在於「人」,他們知道文化差異是個大問題,也知道德國人正盯著他們看。雷德說,「我不想粉飾什麼,有些在這裡工作十五年的員工,想改變他們的心態實在很難。我們可不是六十歲的德國實業家,先得在德國人面前建立信譽才行。」看來兩人直到目前為止,還做得不錯,德國名製片人溫德曼(Ulli Wendelmann)最近拍紀錄片,描述這場「奇怪的組合」,根據他的說法,「小鎮上的德國人,對這兩個美國牛仔的感覺好極了。」新創公司該全線包到底嗎?
新一代的新創企業認為顛覆產業的關鍵,在於「一切自己動手做」。但在講求善用人力及生產外包,以達到商業模式「輕量化」的時代,這聽起來有悖常理。不過,矽谷知名的安霍創投負責人迪克森卻鼓勵公司追求這種模式,並稱之為「全線型創業」(full-stack starups)。如果你開發了一項新科技,不想賣斷或授權給既有的企業,可打造「完整的、終端到終端的」服務,設計到經銷一手包辦。這種模式的潛在優勢極大,相對財務風險也高,只有高度敏銳的創業家適用。「全線型」新創公司有三種作法:Harry's 自行製造Harry's垂直整合的關鍵,在於它所賣的高級刮鬍刀片,僅有少數工廠具備大規模製造的能力。因此,兩位創辦人認為,必須直接掌握這種少見的技術。
但他們強調,不是每個人都能設法斥資一億美元蓋工廠,除非自行製造能創造出獨特的優勢。
Nest Labs 掌握設計並非所有「全線型」企業都要抓住每一個供應鏈環節,僅掌握最關鍵的環節也能勝出。前蘋果設計師創辦的Nest Labs,無論軟硬體(智慧恆溫器、煙霧探測器等)皆自行打造,這使公司更能掌握使用者體驗,並進行產品創新。
特斯拉(Tesla)發明一個新供應鏈為了替它的電動車建立市場,特斯拉擁有從工廠、展示間到充電站等一切環節,完全重塑了供應鏈的概念。這是一場昂貴的豪賭,但若競爭者想效法它的作法,將很難迎頭趕上。
撰文 / Bernhard Warner 譯者•陳曉夫
刷屏後的冷思考:262 億美元買下LinkedIn,微軟為什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5/156549.shtml
刷屏後的冷思考:262 億美元買下LinkedIn,微軟為什麽?
石慧
2016-06-15 10:18
i黑馬 黑馬說 相信這幾天,你的朋友圈已經被微軟收購LinkedIn刷屏了,也許你還轉發了。但黑馬哥知道,看了各種角度的分析之後,你其實還是沒弄懂這次收購到底是怎麽回事(來打我呀)。別急,讓哥來跟你講講。畢竟這麽重要的事,你一定要明白發生了什麽。
微軟以262 億美元收購LinkedIn,溢價接近50%,這引發了最大的爭論點——微軟虧不虧?他到底想幹什麽?
微軟自己當然覺得值了。
據BI中文站報道,微軟首席執行官納德拉(Satya Nadella)已向員工們發出公開信,表示了他對這項交易的期望,“將全世界領先的專業雲、全世界領先的職業網絡融合在一起”,“是我們重塑生產力和業務流程的目標的關鍵”。
他認為,LinkedIn的職業信息、Office 365和Dynamics中的信息兩方面的結合將創造新體驗,比如讓LinkedIn新聞聚合根據你正在做的工作來推送相關文章;Office則可以提供專家人選,你通過LinkedIn與專家聯系,幫助你完成工作。 隨著用戶體驗和參與度上升,微軟就能通過個人和組織付費服務和定向廣告創造新的盈利機會。
騰訊科技展示了微軟的官方解釋。其中提到LinkedIn是全球最大且最具價值的職場網絡。其用戶不斷增長,在200多個國家的地區,有超過4.33億用戶,超過1.05億月活躍用戶;活躍度也不斷增長,每季度450億次頁面瀏覽量,超過700萬個活躍職位發布;收入不斷增長:周營收達30億美元。以及雙方合作將創造出3150億美元的新潛在市場。
LinkedIn得了“便宜”也必須賣個乖。據愛範兒介紹,領英董事長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在聲明中說,今天對 LinkedIn 來說是個重生的時刻。消息一出,領英股價暴漲,盤前股價上漲幅度直逼50%,達到 194.5 美元,幾乎達到微軟的每股收購價。
領英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沈博陽也表示:這是科技史上最大的收購之一。領英加微軟,想象空間無限。
客觀來講,在過去 6 年間,LinkedIn從一個 7000 萬左右年營收的企業,增長至 30 億美元營業額的企業,增長超過40倍。這種增長速度是驚人的。前 LinkedIn 美國商業分析部高級總監張溪夢認為,華爾街給予 LinkedIn 的估值,基於很多非常基礎的指標。
她撰文介紹說,其中一個重要的公式就是獲客成本(CAC)和用戶生命周期價值(LTV)之間的關系,LinkedIn 獲取企業客戶的成本遠遠低於普通的 SaaS 競爭對手。 LinkedIn 對比普通運營良好的 SaaS 企業, CAC/LTV 比值一般只有競爭對手的一半左右。銷售和市場的總cost,比競爭對手或同類型公司低一倍以上。
LinkedIn 的企業級客戶銷售效率是業內最佳之一。其中的數據驅動整個的變現團隊(銷售,市場,運營,產品)用超快的速度獲取了客戶,最有效率的減少了用戶的流失,同時在單位時間內,在既有客戶上有效率的變現和增長。這是華爾街一直給予 LinkedIn 較高估值的核心原因。
而且,雙方攜手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來自紐約的一家外國數字產品服務機構,分析了二者聯合能做的9件事。 包括微軟可以將LinkedIn作為Windows的一項嵌入服務,當你想聯系LinkedIn中的人脈,你可以直接用Hotmail 和Outlook寫信,一鍵發送。
微軟可以將LinkedIn嵌入Microsoft Office。 Office將承擔更多社交功能。當你不知道論文中的某一部分怎麽寫,你可以請求行業專家為你填充這部分內容。微軟還有一個巨大的機會,將LinkedIn變成全球商界的交流平臺。
微軟可以利用LinkedIn的數據制定產品策略。微軟能在紮克伯克之前知道Facebook的走向,知道全球的HR在尋找什麽。 因此,它可以用這些信息向公司推廣自己的服務。微軟還可以利用LinkedIn的數據創造新的廣告產品。它一邊知道了你每周打開幾次Microsoft Excel, 另一邊又知道了你在現在的職位上待了多久,你的上司是否剛獲提升。這樣的連接,一定會讓世界上最大的廣告商和媒體廣告買主蓄勢待發。
最終,微軟將會提升LinkedIn,讓其更像一個現代的、聚焦商業的社交網絡。
有人覺得值,自然也有人唱衰。畢竟,數據不都是鼓舞人心的。據悉,今年2月,LinkedIn的股價已經出現了一次“大波動”,在公司報表放出後,盈利一項的數字沒有達到預期,股價下跌近 41%,市值蒸發 100 億美元。那次下跌的初始價格正好是192美元,與微軟目前 196 美元的單股收購報價相差無幾。簡單來說,這4個多月來領英在股價上面的虧空直接被微軟一舉填補。
更有意思的是,領英在上市前,曾想以20億美元作價賣給微軟,但微軟當時沒有收購。BI透露,微軟最早的報價是 5 億美元。對此,職場社交軟件脈脈上有人評論稱,微軟真逗,5億不要,兩百多億要了,另有人對此回複稱,如果領英當時賣了,現在也就不值這個價。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領英還真是高明。
脈脈CEO林凡也談了他對此次交易的看法。他認為,LinkedIn團隊已經耗費了15年,團隊的變現訴求更大,而微軟又急於鞏固地位,才促成了這次的收購。 對2B創業肯定是利好。“這次收購是全現金交易,對於核心團隊來說,當手上的股權全部換成現金以後,不管明面上說得有多好聽,實際上當口袋里有這麽多錢的時候,有多少人會繼續努力奮鬥,有多少人會去享受生活,大概都能想清楚……”
林凡還爆出一條小道消息,Facebook即將設立中國公司,有些員工就是從領英中國挖來的,這些人甚至都還未正式提出離職。
無論如何,這次交易再次證實了職場社交的前景,也對國內社交市場產生了不小的震動。
“我們更關註用戶,不太在意競爭對手的變化,因為滿足用戶需求才是最終成功的關鍵。不過客觀來說,收購必然會帶來領英中國的目標、人員結構等一系列不確定因素,對脈脈在中國市場的競爭態勢是有利的。”林凡認為這次新聞對脈脈的競爭態勢是“有利的”,難怪也有用戶也脈脈上面開玩笑,脈脈這下身價高了,以後會不會也和巨頭結婚呢?
黑馬哥總結: 微軟為什麽要領英?主要看中其數據能和微軟的企業業務相結合,並使其市場得到進一步增長。微軟有的是錢,但缺少代表未來的產品形態,做過MSN,但已死掉,此後一直缺少一款直接觸達用戶的工具。領英做了14年,用戶遍布全球兩百多個國家,數據庫龐大,盈利能力尚佳,代表著未來,同時也是微軟應對Facebook、Google等不斷深入企業服務領域、加劇市場競爭的一個手段。
而對於領英團隊來說,或許正如林凡所言,創業了14年,獲得兩百多億美金現金,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只是從此以後,“美國最佳老板”傑夫·韋納要給微軟匯報工作了。
[本文作者石慧,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領英
微軟
收購
贊(...)
分享到:
完美世界10億美金買下百度文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0/156724.shtml
完美世界10億美金買下百度文學
dan
2016-06-20 16:45
據媒體分析,完美世界此次收購百度文學,或與在資本市場被不斷炒熱的IP潮有關,此舉或可提高完美世界估值。
i黑馬 訊 6月20日消息,據媒體綜合報道,百度已正式將百度文學賣給網絡遊戲公司完美世界,價格10億美元(約合65.8億人民幣)。記者獲悉,目前雙方已完成交割,交易完成後,百度僅占兩成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百度文學於2014年11月成立,旗下子品牌包括“縱橫中文網”、“91熊貓看書”、“百度書城”等。
獲悉,完美世界和百度此項交易商談有一年之久,而完美世界則剛於今年3月借殼上市,據媒體分析,完美世界此次收購百度文學,或與在資本市場被不斷炒熱的IP潮有關,此舉或可提高完美世界估值。
[本文作者dan,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百度
完美世界
贊(...)
分享到:
遊戲並購熱繼續 寧波富邦39億買下成都天象謀轉型
傳統上市公司並購遊戲公司轉型的故事還在繼續。
寧波富邦(600768.SH)今日發布重組預案擬以39億元收購成都天象互動數字娛樂有限公司(下稱“天象互娛”)和成都天象互動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象互動”)的100%股權。
交易完成後,寧波富邦將成為一家主營業務為鋁加工與網絡遊戲研發和運營並行發展的多元化上市公司,初步實現上市公司轉型升級的戰略。
而這背後,傳統行業上市公司聯姻遊戲產業的並購熱自2014年開始發酵後依然熱度不減。僅2015年,就有中南重工(002445.SZ)、世紀華通(002602.SZ)、科冕木業(002354.SZ)、巨龍管業(002619.SZ)等數家傳統行業上市公司跨界並購相關遊戲公司,實現了自身的雙引擎模式的業務轉型。
《2015國內遊戲行業融資報告》顯示,2013年遊戲行業涉及的並購交易金額為188億元,2014年為253億元,去年遊戲公司並購涉及金額更是達到了615億元的新高,這一數字遠遠超過此前兩年的總和。
公開信息顯示,天象互娛和天象互動是集自主研發、代理發行、IP授權為一體的移動遊戲開發商與運營商,目前擁有包括《花千骨》、《全民寶貝系列》、《三國威力加強版系列》、《趙雲戰紀》、《天天槍戰》等多款卡牌類、射擊類移動遊戲。其中《花千骨》遊戲是該公司2015年影遊聯動的標桿之作,曾創下月流水2億元的記錄。
上述交易方案顯示,天象互娛總交易對價為37.5億元,天象互動交易對價為1.5億元。這兩家標的公司2015年未經審計的合並凈利潤為1.913億元。在業績承諾方面,在天象互動原有業務合並後,天象互娛承諾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實現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3億元、3.6億元、4.32億元。
據了解,本次交易完成後,寧波富邦的業務管理模式將實行“一企一策”:傳統的鋁加工業務將仍由寧波富邦現任管理團隊管理,新增的移動網絡遊戲業務將由天象互動管理團隊進行具體運營。
蘋果大中華區營收暴跌三成;王健林花18億買下時光網;賈躍亭:希望被一直罵|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28/157706.shtml
蘋果大中華區營收暴跌三成;王健林花18億買下時光網;賈躍亭:希望被一直罵|黑馬早報
王琳
2016-07-28 08:52
1.關於蘋果公司的兩則消息
庫克:蘋果已經賣出10億部iPhone
據蘋果官網報道,在庫比蒂諾總部舉行的員工大會上,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宣布,蘋果已經賣出10億部智能手機iPhone。
庫克說:“iPhone已經成為史上最成功、最重要的產品之一,正在改變世界。它不僅成為人類永恒的伴侶,實際上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上周,我們達到了另一個重要里程碑:iPhone銷量達到10億部。我們從來不去做最大最多的產品,但我們總是開發最好的、與眾不同的產品。感謝蘋果所有員工,你們正幫助改變世界!”
這10億中你貢獻了幾部呢?
@讓那一切都隨風: 我表示用了4s,5s和6s。貢獻了三部
@騎豬狂奔的騷年: 從iphone3GS 4S 5S 6plus,貢獻了四部,從ipad2 ipad mini ipad air 貢獻了三部,macbook 13寸一臺。用過總結: 自從用了蘋果發現其他手機的功能都不會了,智商不知道是高還是低
@火星網友: 呵呵,我從3gs開始的。
蘋果發布13年來最差財報,大中華區營收暴跌33%
昨日上午,蘋果公布了2016財年第三財季業績。從銷量看,蘋果產品銷量全線增長的時代顯然已經結束。
具體來看,iPhone第三財季銷量為4040萬臺,較去年的4750萬臺下滑15%。Mac銷量也從480萬臺下滑到430萬臺,降幅為10.5%。盡管經歷了iPad Pro的大幅升級,但iPad銷量也從1090萬臺下滑到1000萬臺,降幅為8.3%。令人意外的是,蘋果的整體毛利率也從39.7%萎縮到38%。最有可能的原因是iPhone SE的推出拉低了整體毛利率。
雖然蘋果公司沒有公布具體區域的銷量數據,但作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中國區的表現關乎著蘋果的未來。
財報顯示,大中華區營收為88.4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2.30億美元大幅下滑33%;占比總收入為21%,創下蘋果公司近七個季度的新低。
@妳從寶島來: 庫克是職業經理人,善於把利潤最大化,但是卻不是一個有著各種奇怪想法的發明家。
@用愛發電: 一直在刷新iphone外觀的最醜極限,要不是舍不得幹凈的iOS系統早就去用安卓了
@西波爾的兔子: 倒下一個喬布斯,起來千萬雷布斯,你看現VR技術,pokemonGO的虛實互通技術。。。。
2.OPPO首次超越華為蘋果,居中國市場之首
Counterpoint數據研究表明,OPPO首次超越蘋果、華為以及小米,以22.9%的市場份額躍居第一。
數據顯示,6月國內手機市場排名中,前六位分別為OPPO、華為、VIVO、蘋果、小米和三星。
OPPO的市場份額同比增長16.8%,其中R9是6月最暢銷手機型號。Counterpoint調查中心主任NeilShah表示,OPPO的快速增長主要歸功於它的離線營銷渠道,貢獻了約70%的銷售量。同時激進的銷售策略,在大陸二三線城市的滲透力度以及新穎的設計都是OPPO在過去18個月快速崛起的原因。
@順: 真的假的,我身邊沒有用oppo的!
@在下趙日辰: 充電兩小時通話五分鐘,廣告鋪天蓋地,城鄉結合部首選機型
@擦丁大師: 步步高的廣告和營銷確實做的好,大家還記得當年步步高點讀機廣告鋪天蓋地,貌似最近又是找的掏糞男孩代言的什麽產品,vivo和oppo都是步步高的,廣告又是鋪天蓋地,五米一個專賣店,人家靠的就是廣告。
3.萬達院線宣布2.8億美元全資收購時光網
萬達院線宣布,以2.8億美元的交易價格收購時光網,收購完成後,將持有時光網全部運營實體 100%股權。萬達院線表示,本次股權收購的資金全部來源於公司自有資金。
@士大夫王: 都是老盆友,收了吧
@YIN7968: 可以,這很萬達
@廖承軍: 時光網折騰了這麽多年,全部運行實體才值這麽點錢。他管理團隊值錢嗎,以萬達的風格,估計留不下幾天。
4.小米筆記本發布,售價3499起
7月27日下午,在紅米 Pro之後,小米還推出了筆記本產品。13.3英寸的小米筆記本 Air(搭載獨立顯卡)售價4999元,12.5英寸版本售價3499元。
@ Sssstig: 記得iphone送的貼紙嗎知道怎麽用了吧
@ 非空-集合: 沒看到叫小米筆記本Air嗎?那就意味著在未來還會有小米筆記本Pro!這都沒看懂?
5.索尼發布PS VR國行版 售價2999元起
昨日下午,索尼在上海召開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了PalyStation VR的國行版本。據悉,索尼PS VR國行版在外觀、配置上與海外版基本一致,PlayStation VR產品型號為CUH-ZVR1 N,配備5.7寸OLED屏,分辨率為1920×1080、刷新率為120Hz,視角達100度,配備六軸動態感應系統,通過3D音效提高體驗並具有影院 模式,另外,PlayStation VR有HDMI和USB、AUX等接口。
PSVR國行將在10月13日同步上市。售價2999元。7月28日在7家線上平臺以及22家線下門店開放預約。基礎套裝3299,精品套裝3699。
@火星網友: 索大好!買買買!反正我已經預訂了
@千山雪: 我準備打劫一個
@火星網友: HTC已陣亡!哈哈
6.賈躍亭:希望樂視被一直“罵”下去,絕不以“盈利”為主要目標
樂視宣布20億美元收購美國廠商Vizio後,賈躍亭接受了幾十家媒體兩個半小時的采訪,依然語出驚人:全球化關鍵是生態創新;造車投入沒有上限;樂視不以盈利為導向;蘋果不是顛覆型公司,三星霸主地位會動搖;被罵說明樂視有顛覆力。
@洛杉磯正南: Vizio是美國最低端的平板電視品牌,通過它的客戶進行數字平臺拓展並不容易。樂視在美國目前基本麽有占有率,前期的le TV 應該說毫無進展,即使在華人市場。
@提著兔子去北極: 吹啊吹啊,我的驕傲放縱[doge]
7.丁磊:國內數字娛樂行業從來不缺大師,更不缺投機者
網易創始人兼CEO丁磊在ChinaJoy高峰論壇上表示:主導跨界合作的是匠人精神而不是資本。動輒幾億的合作,如果沒有實質性的成果,就只能騙騙觀眾,就是耍流氓。丁磊也透露了網易在VR方面的動作,並駁斥了手遊寒冬的說法。
@willem: 講真,網易的產品體驗都不錯,良心企業
@heikela : 坦白地說,網易節奏很慢卻一直會有閃光的產品出現。我的老東家啊,一家適合養老與創業的公司。
@天涯飛龍: 我欣賞三十哥
8.廣電總局:全球遊戲營收前十名企業中國只占有一席
在ChinaJoy高峰論壇上,廣電總局副局長孫壽山表示,2015年我國遊戲市場實現了年銷售收入1407億元,遊戲內容質量也在逐年提高。孫壽山提到,遊戲產業目前還存在三個明顯問題—創新能力不足,經典力作稀缺,國際競爭乏力。
@一噸黃金: 摸著石頭過河
@藍色電話亭里全尿布: 港真,大家要感謝bt技術的發展,否則大多數優秀的電影,遊戲。就與我們無緣了
@喵喵喵你麻痹: 新版葫蘆娃已經上線
9.網約車運營將有規可循 管理暫行辦法今日公布
今日下午3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舉行發布會,交通部、公安部、國家質檢總局等部門有關負責人將介紹《關於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管理暫行辦法》的相關情況。據悉,去年10月10日,兩文件曾公開征求意見,發布會將公布修改後的正式實施內容。
網約車到底以何種監管方式實現其合法化,新規對乘客、網約車、運營平臺以及傳統出租車和企業產生哪些影響?拭目以待。
@main(void): 說多了都是淚。。。
@心靜智穩一一歲月無痕: 略帶空。問題多多。乘客權益更難保障。(非正常情況下。如車禍)
10.Line發布上市以來首份財報:上半年扭虧為盈
日本移動消息應用Line昨日發布上市以來首份財報,宣布隨著廣告收入飆升,該公司今年上半年扭虧為盈。
Line報告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26億日元(約合2430萬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凈虧損52.9億日元;營收為673億日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9.8%。該公司主要營收來自遊戲和銷售廣告、表情符號和電子貼紙,表示與2015年上半年相比,其廣告銷售同比增長76%。
@營養快線網易專賣店: 不是404了麽?
@黑海龜: 曾經要比微信好的 軟件……突然有一天 用不了了……
@六月飛血: 又一個證明放棄中國市場這個多刺的魚並沒有什麽影響
今日思想
我們可以試試人才“眾籌”,就是特優秀人才快進、快出,不扣住人家一生。 不求他們歸我們所有,不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和學術自由,不占有他們的論文、專利……,只求跟他們合作。
——任正非
[本文作者王琳,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蘋果
萬達
贊(...)
分享到:
恒大:保監會要求許家印買下萬科51%股份純屬謠言
恒大集團20日在官網上公告稱,8月19日,公司發現有關網站報道“接盤寶能安邦保監會要求許家印買下萬科51%股份”。對此,公司鄭重聲明,此報道內容純屬謠言。對於有關單位歪曲事實、利用互聯網編造及傳播虛假信息所造成的惡劣影響,公司已聯系並要求有關單位澄清和道歉,並將向相關部門舉報和投訴,同時保留進一步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法律責任的權利,以維護公司合法權益。
稍早,保監會曾發布聲明,稱“接盤寶能安邦保監會要求許家印買下萬科51%股份”的網站報道純屬謠言。
此前有網站報道,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親自出馬,會同保監會廣東監管局找到許家印,要求恒大不計成本地買入萬科股票。其最終目標是,恒大買下51%的萬科股票,從而控制萬科。保監會而言,它無法承受寶能爆倉的政治風險,以及跨行業監管風險。在寶能已經公開的9個資管計劃中,2個曾接近爆倉,不得不繳納了數量不菲的保證金。在監管部門看來,這不只是一個企業的倒掉,更意味著數以千萬計保戶的索賠,整個保險行業或將面臨擠兌風險。所以保監會不得不出手。
報道稱,按照保監會思路,恒大的收購路徑,除了二級市場(空間有限),也包括寶能和安邦手中的所有股票。兩者目前持股比例分別為25.40%和6.18%,再加上恒大現有的6.82%,合計約38.4%。
報道並稱,寶能、安邦態度不明,還在談,保監會的意思是越快越好。而恒大當然不會做虧本生意,保監會給恒大的承諾是,16塊錢保底。超過16塊錢的部分,將在未來以其它形式補償返還。
中國土豪買下世界最豪華飛機 200平米如五星酒店
9月1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由Kestrel航空公司改造的世界最豪華飛機——波音787寬體客機已被中國買家匿名購買。據悉,這架飛機因為主打奢華機型,所以機艙設計非常考究,總價高達3.25億美金(約合人民幣21億元),其中改裝費就高達1億美金。
波音787亦稱夢幻客機,是波音公司新型號的廣體中型客機,現時由波音民用飛機集團負責開發,787是首款主要使用複合材料建造的主流客機。波音787是波音公司1990年啟動波音777計劃後十多年來推出的首款全新機型。進行了包括複合材料、客艙空間、客艙空氣壓力等多項改進。
波音787客機最大的優勢在於其超長的航行距離,飛機可以直接從亞洲飛到美國東海岸,或者從中東飛到美國西海岸,無需停下加油。“他們(買主們)通常不喜歡中途停留”,Kestrel航空公司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韋拉說。
這是韋拉第11個飛機改裝項目。改裝公司從波音公司拿到的是一個飛機空殼,他們需要和一家法國公司一起設計機艙。
韋拉稱,這些飛機內部設計非常獨特,但也不能太高調,必須要符合那些巨富買主的審美。這些買家通常來自中東或亞洲地區。設計好機艙後,飛機還要聘請專門做飛機內部裝修的公司進行翻修,甚至滿足買家個性化的需求。
飛機上的裝修都采用了特殊材料,雖然看起來和普通家具差不多,但實際上要輕很多。韋拉表示,這家飛機的改裝耗費了整整兩年。在這些私人飛機上采用的新材料隨後還將被一些商業客機的頭等艙使用。
改裝好的飛機內部面積有200多平米,客廳、廚房、餐廳、臥室一應俱全,有的客機甚至還有醫療室和病床。飛機上的家具不僅非常輕,還必須要用插銷進行固定,而且還要能夠承受壓力,保證在機艙減壓或飛機迫降的情況下不會垮掉。
值得一提的是,又要廠商也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對飛機進行精心打磨,所以這些飛機上經常有一些創新設計,可被商業客機借鑒。比如飛機內新型的通訊設備,或是為了提高燃油效率的翼尖設計。
爆料|到底誰花21億買下如五星酒店的最豪華公務機
最近兩天,世界最豪華飛機——波音787寬體客機已被中國買家匿名購買作為公務機的消息被刷屏了。
這架飛機因為主打奢華機型,所以機艙設計非常考究,總價高達3.25億美金(約合人民幣21億元),其中改裝費就高達1億美金。
不過,報道並沒有透露,豪擲21億人民幣的“中國買家”到底是誰,而據第一財經記者獲得的最新信息,這位“中國買家”是香港一家公司,目前飛機正在進行外部塗裝噴塗,很快將交付飛回香港。
而在這架公務機交付後,飛機將由海航集團旗下的金鹿公務負責“托管運營”,目前擁有和管理90多架公務機的金鹿公務,已經是亞洲最大的公務機公司,擁有服務全球名人、中東王室及歐洲王室的經驗。
今年5月的瑞士EBACE航展上,金鹿公務旗下的香港金鹿簽約托管運營全球首架787公務機,並得到香港方面機主的授權,未來787公務機將投入於全球的商業運營、高端定制旅遊市場及空中醫療救援服務。
所謂“托管”,是指專門負責幫助私人飛機擁有者維護飛機、申請航線,甚至提供機組等飛行人員的企業。
目前,很多內地購買私人飛機的“有錢人”,都會將自己的飛機交給有資質的航空公司托管,在購買飛機後,日常的花銷也主要會來自托管費用,每年在機務、油料、空域申請等相關托管費用的花費,大約占到飛機本身價值的5%~10%。
波音787亦稱夢幻客機,是波音公司新型號的廣體中型客機,787是首款主要使用複合材料建造的主流客機,也是波音公司1990年啟動波音777計劃後十多年來推出的首款全新機型,進行了包括複合材料、客艙空間、客艙空氣壓力等多項改進。
據記者了解,目前全球非商業運營中的波音787有兩架,一架是由墨西哥空軍所有,另一架由阿聯酋阿布紮比Amiri飛行隊所有,兩架都是政府專機。
而作為首架波音787公務機,相比其他公務機有不少優勢,更低的噪音、更舒適的客艙環境、更多最新技術的應用……而其中最大的優勢在於其超長的航行距離,可以將許多需要經停的航線“拉直”,無需停下加油。
與外部優勢相匹配的是,這架公務機內的裝修也都采用了特殊材料,雖然看起來和普通家具差不多,但實際上要輕很多。改裝好的飛機內部面積有200多平米,配有臥室、浴室、更衣室、會議室等設施,以及還有18個全平躺頭等艙座位。飛機上的主臥還用上了隔音材料,使得飛行過程中,房間里的噪音僅有48分貝,而普通787飛機客艙噪音值大約是70-72分貝。
其實除了波音787公務機,空客巨無霸飛機A380也曾被客戶要求定制為公務機,買家是沙特阿拉伯王子阿勒瓦利德•本•塔拉勒(Alwaleed bin Talal)。飛機配備四柱床、土耳其浴室、勞斯萊斯車庫、會議室、音樂廳、5間配備大床的套房和祈禱室,祈禱室內有電腦“生成”的總是朝向聖城麥加方向的祈禱墊,該飛機層與層之間還安裝了電梯。
30年前面試被拒,馬雲終買下KFC;俞敏洪卸任CEO | 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03/158545.shtml
30年前面試被拒,馬雲終買下KFC;俞敏洪卸任CEO | 黑馬早報
常皓靖
2016-09-03 08:09
1. 馬雲真的把肯德基給買了 螞蟻金服確認投資百勝中國
肯德基和必勝客母公司百勝餐飲集團昨日宣布,與春華資本集團及螞蟻金融服務集團達成協議,二者共同向百勝中國投資4.6億美元。這項投資將與百勝餐飲集團與百勝中國分拆同步進行。
馬雲曾在演講中說,今天的年輕人可能迷茫,覺得機會不多,但自己年輕時也歷經挫折,比如,他應聘過三十幾份工作,25人應聘肯德基,除了他,其他24個人都被錄取,而且那個老板還是臺灣人;15年前阿里巴巴也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企業,自己和18個年輕人一起白手起家,一點一滴創業,從沒想過今天能和這麽多大企業家溝通交流。這樣看來,馬雲的30年之“仇”終於得報。
@FirenzeZune:下條新聞: 傳京東騰訊聯手收購麥當勞漢堡王
@跨時代半獸人: 馬雲: 為什麽當年面試25人就不錄用我。我就想找回當年在肯德基上班的感覺
@Skyworks: 百度緊接著宣布收購沙縣小吃,新疆大盤雞,蘭州拉面,重慶雞公煲
2. 三星官方回應Note7電池爆炸事件:國行沒問題
據美國科技博客網站Gizmodo報道,韓國三星電子今天在首爾舉行新聞發布會,證實將在全球範圍內召回Galaxy Note7智能手機。但中國市場並不在此次召回範圍內,三星電子中國區晚間發表聲明稱,9月1日起在中國市場正式發售的國行版本,由於采用了不同的電池供應商,而不在此次更換範疇,中國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
@corr: 華為是時候崛起了…
@liu下陽光i: 一點用都沒有,該買的還是會買。
3. 華為稱2018年成全球第二大手機制造商
《華爾街日報》報道,華為消費者業務部首席執行長余承東周四在柏林接受采訪時表示,華為力爭到2018年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制造商。他還稱,一旦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制造商,就可以預測何時將占據第一位。Gartner數據顯示,華為在第二季度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制造商,市場份額為8.9%,大幅低於蘋果公司的12.9%和三星電子的22.3%。
@ zss0807: 華為基本是中低端機,論銷售量很快可以超過蘋果,但論盈利應該差很遠。
@草根草民語錄: 為什麽中國有最大的電腦制造商,手機就不可以有?
4. 董明珠喊話:小米還敢估值那麽高嗎
停牌時間超過半年之久的格力電器今日複牌,開盤不久後即漲停。而在此前,格力電器公布了收購銀隆及配套募集資金的相關方案。董明珠近日接受央視《財經》采訪,談到格力的多元化戰略和上市公司股權問題,表示格力不是要跨行業,而是要打造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董明珠在央視節目提到:“我不是搞金融的,但我認一個死理,很多股票炒得很高,市值是幾十倍上百倍,大家都知道它沒有,不值。我今天舉一個例子,雷軍為例,小米為例,曾經估值是四百五十億美金,今天還敢估值四百五十億美金嗎?”
@海邊的維爾: 董阿姨真贏了
@白熾燈尾跡: 小米確實該學學格力家降溫和省電技術
5. 商務部開展滴滴優步合並反壟斷調查
商務部昨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滴滴優步合並未向商務部申報,目前,商務部已對滴滴優步合並案開展反壟斷調查,兩次約談滴滴出行,要求其說明交易情況、未申報的原因,提交有關文件、資料。
@醜but乖2046: 本來就寡頭了,現在直接壟斷了
@來瓶兒汽水兒: 已經從價格上顯露合並用意
6. 58同城回應全員996:為應對業務高峰不強制執行
近日有消息稱,58同城正展開全員“996工作制”,也就是上班時間從早9點到晚9點,一周上6天班。此舉引發不少58同城員工吐槽,58同城CEO姚勁波的微博也被圍攻。58同城回應稱,是為應對9、10月業務高峰,不會強制要求所有人996。
@Ineedlucky: 要員工認同,一定要公司付出一定的代價,無論這代價是個美好的餅,還是現金或者期權。作為一個老IT界人士,我憐憫那些為了虛幻的東西,而付出代價的員工
@CS-Jiong: 所謂的自願就是“不想幹就自願滾
7. 新東方換帥:周成剛接替俞敏洪任新東方CEO
新東方宣布俞敏洪不再擔任新東方集團首席執行官(CEO)一職,現任新東方總裁、前途出國總裁周成剛接任這一職務,並免去其集團總裁的職務。俞敏洪仍然繼續擔任董事會執行董事長,負責新東方的戰略和運營管理工作。
@鬼使神差Roy: 轉幕後而已!更側重於演講和戰略制定吧
@微重先生: 換湯不換藥?
8. 庫克:蘋果明年可能將把50億美元現金轉移回美國
蘋果公司在歐盟被罰950億人民幣幣的事件持續發酵,蘋果CEO庫克(Tim Cook)開始公開表達自己對此事的態度。他在接受愛爾蘭廣播電臺RTE Radio 1采訪時表示,明年蘋果可能將把至少50億美元(約334億元人民幣)海外現金轉移回美國。庫克7月份表示,截至6月底,蘋果持有2320億美元的現金,其中約2150億美元位於美國國外。
庫克說:“我們已準備好,至少將數十億美元轉移回美國並進行支付。目前我可以預計,這一資金轉移將於明年進行。”
@TheMrTuan: 不捐不是美國人
@Dreamer816: 這麽一看,先掙它一個億確實是個小目標。。。
9. 暴風影音去廣告功能被判違法:賠償騰訊50萬
近日,就上訴人深圳騰訊公司與被上訴人北京暴風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經審理作出判決,撤銷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法院一審法院判決,對於深圳騰訊公司主張的50萬損害賠償數額予以全額支持。
此前,深圳騰訊公司在一審起訴稱:經公證證實,暴風網的視頻播放功能中設有“極輕模式”,該模式具有深度鏈接騰訊網的功能,在具體呈現狀態中去除了騰訊網的網址網頁(包括網頁上的廣告)以及片頭廣告中出現的“跳過廣告”功能按鈕等信息。
@BB二綸 : 騰訊總是贏…
@魷魚絲萬歲: 我只關心暴風影音的美劇都miss了麽
10. 美國五大科技巨頭將聯合制定人工智能道德標準
據新浪科技報道,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Facebook、IBM和微軟這5家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正嘗試制定關於人工智能機器人的道德標準。比起人工智能威脅論,他們討論的是更切實的問題,例如人工智能對就業、交通運輸,甚至戰爭的影響。
目前尚不清楚,這一行業組織最終會取得什麽樣的成果。然而多名消息人士表示,該組織的基本出發點很明確:確保人工智能的研究專註於造福人類,而非不利於人類。
@徐陳都: 第一,絕對不意氣用事;第二,絕對不漏判任何一件壞事;第三,絕對裁判的公正漂亮!
@夢遊呢: 人類從不擔心程序的標準,人類真正擔心的是人工智能進化而對人類產生的威脅。從這一角度,道德標準解決不了
11. 沃爾瑪將裁員7000人,主要集中在後臺部門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沃爾瑪將削減美國後臺部門職位,裁員人數達7000人。其中部分員工將被給予內部轉崗選擇,從事與客戶接觸更多的工作,促進銷售和維護店面。沃爾瑪發言人已證實裁員消息。據悉,沃爾瑪公司在美國大約有150萬員工。
@揮桿問茶: 機器人惹的禍
@周曉峰HRD: 通常裁員首當其沖的是職能部門人員,以及管理人員。
[本文作者常皓靖,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馬雲
肯德基
贊(...)
分享到:
26萬億!一口氣可以買下全球10家“巨無霸”公司 但這筆財富卻開始悄然轉移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9-16/1039016.html
全球財富咨詢機構Wealth-X以及保險經紀與咨詢公司NFP本周發布《為明天準備:全球家庭財富轉移報告》指出,全球超高凈值人群將在未來十年史無前例向下一代轉移近3.9萬億美元(約26萬億人民幣)財產。
不知不覺中,全球歷史上最大的財富轉移已經拉開序幕。
全球財富咨詢機構Wealth-X以及保險經紀與咨詢公司NFP本周發布《為明天準備:全球家庭財富轉移報告》(PreparingforTomorrow:AReportonFamilyWealthTransfers)指出,全球超高凈值人群將在未來十年史無前例向下一代轉移近3.9萬億美元(約26萬億人民幣)財產。
雖然這3.9萬億美元的待轉移資產只相當於超高凈值人群全部財富的13%,卻足以一口氣買下全球最著名的10家“巨無霸”公司,包括蘋果、Alphabet(谷歌母公司)、微軟、埃克森美孚、伯克希爾哈撒韋、亞馬遜、Facebook、強生公司、通用電氣和中國移動。
目前全球收入分配不均的情況愈演愈烈。諾獎得主JosephStiglitz表示,過去的30年間,全球生產力激增,但市場對收入的分配,卻並不是經濟學家想象的“按勞分配”。央行的貨幣政策也在助長這種“富者越富”的趨勢,獲利更多的“食利階級”把財富投入房地產、金融部門等“非生產性資產”,助長了資產泡沫。
美銀美林的美國家庭財富分配圖表顯示,美國0.1%的最富有家庭資產已與90%的家庭不相上下。
Wealth-X/NFP報告認為,到2020年,全球超級富豪的財富將再增長54%至46萬億美元,其中有64%是自己賺的,還有19%則是繼承的上一輩的財富。
該報告將超高凈值人群定義為擁有資產超過3000萬美元的人群,其中80歲以上人群的平均財產是30歲以下的8倍,人數也正好是後者的8倍。盡管媒體公司或者矽谷有很多年輕富豪,如Facebook首席執行官紮克伯格,但依舊無法改變“越老越有錢”的事實。
報告稱,全球個人資產超過3000萬美元的人口至少有20萬人。在未來10年內,美國將是最大的財富叠代國,有超過1.4萬的80歲以上超高凈值人口將轉移財富,大於中國的1.205萬人和英國的1.065萬人,其中平均每人身價2.72億美元。
中國的情況也類似,一方面財富加速流向有錢人,另一方面富人普遍到了思考財富傳承問題的年紀。
今年5月發布的《新財富500富人榜》顯示,過去一年中國最富有的500人的上榜門檻,從40億元提高到65億元,增長62.5%。500富人擁有的財富總額達到了80191.5億元,人均財富達到160.4億元,較上年的113.1億元增長41.8%。
不過,上榜者中約一半人士年齡在50歲以上,70歲及以上的有30余人。尤其從創業板、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情況看,創業一輩的年齡大多已達55歲-64歲,各家族的長子、長女們的平均年齡都達到36歲左右,或許真是到了要接班的時候。
另據招行《中國私人財富報告》,2015年末,中國擁有1000萬以上可投資資產的高凈值人群規模,將達到126萬人。高凈值人群七大財富目標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財富保障”,第二位的是“財富傳承”,已經考慮財富傳承的高凈值人士占比由2013年的34%上升至46%,超高凈值人士由2013年的46%上升至51%。
但值得擔憂的是,與海外富豪們早早“未雨綢繆”相比,中國富豪卻顯得準備不足,有高達57%的受訪人沒有為家族財富傳承做出安排。
由此不難看出,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在未來數十年中,“財富傳承”無疑都是一筆大生意。
特別提醒: 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 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網首頁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