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紮舌戰“爺爺議員團”,領帶和應答秘笈幫Facebook加分
在近一個月沸沸揚揚的數據泄密醜聞風暴中,臉書(Facebook)公司創始人兼CEO紮克伯格終於迎來或許是其人生中最重要的關隘之一。
當地時間4月10日,在美國華盛頓,紮克伯格出席國會參議院商業、科學和運輸委員會及司法委員會聯席聽證會。
紮克伯格就關於臉書如何處理用戶數據,接受了近5個小時的質詢。

芝加哥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趙燕斌看完了紮克伯格5小時鏖戰議員的全程轉播,他是社會網絡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整個過程非常精彩,紮克伯格的表現近乎完美。”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認為他在試圖教育那些政治人物,當然他們也別無選擇。”
作為對紮克伯格表現的回應,臉書(FB.NASDAQ)當日收盤股價創下兩年來的最好單日漲幅表現,上漲4.5%。
換下T恤系上領帶
當天,紮克伯格脫下他那身矽谷創始人的“制服”——灰色T恤和牛仔褲、球鞋和連帽衫,罕見地穿上西裝和襯衫,打上領帶,換上皮鞋。
在公開亮相中,他穿過幾次西裝能數得出來,比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會面時,再比如在他2012年婚禮那天,以及去年重返哈佛大學進行開學典禮演說時。
這次他所面對的,是44位平均年齡幾乎比自己大一倍的嚴肅的“老家夥”們。根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局(CRS)提供的數據,美國眾議員平均年齡57.8歲,參議員平均年齡61.8歲,這是美國歷史上平均年齡最大的一批立法者。
這位33歲的億萬富豪雖然不是一位超凡的演說家,但是當他面對議員們提出的各種或是奇怪,或是尖刻的問題時,他的表現已經夠得上是滴水不漏。
紮克伯格在作證一開始就承認臉書“做得不到位”。
他說,臉書在致力於人與人連接使命的同時,忽視了一些更為廣泛和重要的東西,比如縱容了假新聞、讓海外勢力介入大選、散布仇恨言論,以及允許開發者濫用用戶數據造成侵犯隱私等。“這是最大的錯誤,這是我的問題,我表示歉意。”紮克伯格說道。
一家名為“劍橋分析”的公司被曝以不正當方式獲取8700萬臉書用戶數據。這些數據來自英國劍橋大學心理學教授科根2014年推出的一款向臉書用戶提供個性分析測試的應用。外界質疑被泄露的信息可能被用來影響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
但紮克伯格在文件中同時強調,臉書在4年前已采取相應保護措施。2014年,臉書全面升級平臺,“大幅限制了應用可獲得的信息”。
紮克伯格承諾,今後要限制平臺開發者獲取用戶數據的權限,對所有應用進行調查,並在網頁更顯著的位置提醒用戶如何對個人信息進行保護性設置。
上海紐約大學互動傳媒藝術和商業系教授葛瑞田(Christian Grewell)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臉書的股東對於紮克伯格的回答應該是滿意的。因為他的回答保持了很好的前後一致,強調了臉書將會繼續自我監管。”
Facebook可能要收費
監管是這次聽證會提問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紮克伯格小心翼翼地回答有關監管的問題。他說道:“我的觀點並不是說不要監管,問題在於我們需要好的監管,而不是我們需不需要監管。但是一切的前提是沒有什麽能夠摧毀臉書的商業模式。”
葛瑞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認為最值得關註的,是紮克伯格所說的他將會從創造一種社交工具轉向監管和控制人們如何使用這種工具,這最終意味著臉書可能會錯過一些機遇,但是他們還是能夠通過不斷收購來補足。”

紮克伯格(右)在回答質詢時也有不少小動作。(視頻圖來源:網絡)
提到臉書的商業模式,最重要的就是廣告。有議員向紮克伯格發難道:“如果我在Whatsapp(即時通訊APP)上給我的朋友發送一條消息,那麽Facebook上的廣告商是否會知道呢?”紮克伯格對此予以否認。
又有議員追問道:“我在Facebook上和朋友交流,說我喜歡某種巧克力,忽然我開始收到這種巧克力的廣告,我是否有辦法不再收到這些廣告呢?”
紮克伯格再次強調:“在我們的系統中,廣告商是無法看到Facebook用戶聊天的內容的。”
紮克伯格暗示臉書可能會推出付費版本。當有議員問他:“紮克伯格先生,我記得你在2010年第一次訪問國會山時,當時你表示Facebook總是免費的,現在這依然是你的目標嗎?”
紮克伯格猶豫了一下說:“是的,免費版本總是會存在的。我們努力做到這一點。”
上周,臉書首席運營官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對媒體表示,用戶可能會通過付費的方式,讓他們完全避開廣告的侵擾。
盡管紮克伯格一直在強調:“我們的首要任務是連接人與人、人與社區,讓世界變得更加緊密,而不是優先考慮廣告商和開發者。”但議員們仍然不依不饒地問道:“如果是這樣,那麽如何去維持一個用戶不會為服務付費的商業模式呢?”紮克伯格回答道:“我們投放廣告。”在座的人都會心一笑——想不付費,還是得忍受廣告。
紮克伯格的“過堂”筆記
另外一個核心問題在於臉書到底是一個科技平臺還是一家媒體公司,對此,紮克伯格說道:“每當有人問我,我們是不是媒體公司,我的認識是,問這個問題的人,可能想要得到的答案是,我們是不是對自己平臺上的內容負責。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當然是這樣的。而且我也不認為這與我們成為一家科技公司的核心相違背。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讓工程師開發更多產品。”
紮克伯格的回答之所以那麽有策略,答案被美聯社攝影記者所拍攝到的一份“答題筆記”所揭露。這位記者拍攝到的這份筆記隨後被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記者分享到了推特(Twitter)。

在這份筆記中提示,在回答涉及關於監管方面的話題時,紮克伯格必須不能說自己已經答應滿足歐盟通用數據保護監管條例(GDPR);而在回答到臉書的模式是否應該被瓦解時,紮克伯格需要用中國互聯網公司當做擋箭牌——臉書的肢解只會壯大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實力。
關於廣告的問題,紮克伯格應該強調,在全球超過6500億美元(約合4.08萬億元人民幣)的巨大廣告市場中,臉書只占到了一小部分,比例為6%。這意味著廣告商還有很多其他選擇,Facebook並沒有壟斷市場。
值得註意的是,由此推算,臉書也獲得了約2500億元人民幣的廣告份額。
答題策略中還提到蘋果。應對可能被問到的蘋果CEO庫克近期對隱私保護的觀點時,紮克伯格應該揭露蘋果在隱私方面做得不夠的地方,比如發生過很多類似蘋果的第三方開發者濫用蘋果用戶數據,而蘋果從來不會通知用戶的事情。
盡管紮克伯格的表現已經非常出色,但是在5小時的聽證中,他回答最多的一句話是:“議員先生,我並不清楚,我可以讓我的團隊來向您確認。”
在這場唇槍舌劍中,美國議員們對於技術缺乏足夠了解的現象也很突出。
“這意味著需要更多懂得科技世界是如何運作的人參政,這樣才能做出更加聰明的立法決策。”葛瑞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如果他們自己不理解新興技術,又如何制定符合市場規律的政策呢?”
值得註意的是,在5小時的作證過程中,紮克伯格全程系著領帶,這也讓很多人第一次看清這位年輕富豪最正式的打扮。
打領帶對紮克伯格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
2009年他每天都系著領帶上班,那一年,也是對於他個人充滿挑戰的一年。當時全球金融危機剛剛發生,美國經濟陷入衰退,而臉書也尚未盈利。
紮克伯格在今年1月的第一條臉書中寫道:“這是很關鍵的一年,我每天戴著領帶提醒自己。”
今天紮克伯格的心情像極了9年前,同樣是充滿焦慮和分裂。
雖然穿上西裝並不能讓紮克伯格立刻“修複臉書”,但至少能夠給他一點心理暗示,讓他格外認真地對待證詞。即便在2012年向投資人介紹首次公開募股(IPO)方案時,紮克伯格都沒有那麽當真——他當時穿的是一件連帽衫。

臉書近一個月來的股價因“泄密門”跌入低谷。(來源:雅虎財經)
在倍受煎熬的質問當中,一些議員的問題尖刻到令人難以回答,但紮克伯格始終保持鎮定,不時回以簡潔幽默的段子讓尷尬的氛圍變得輕松活潑起來。
比如伊利諾伊州民主黨議員德賓(Durbin)問道:“紮克伯格先生,你是否願意把昨晚入住的酒店的名字告訴我們呢?”紮克伯格羞澀地笑了笑,在沈默了一陣後回答道:“不會。”他隨後還微微一笑,整個房間瞬間爆發出笑聲。
笑歸笑,拷問並沒有結束。當地時間4月11日,紮克伯格將繼續過堂,而臉書的現有商業模式該往何處去,恐怕還值得高智商的小紮“燒腦”。
網上直播!紮克伯格將就數據醜聞接受歐洲議員質詢
據俄羅斯衛星網22日報道,深陷用戶信息外泄醜聞的“臉書”公司CEO紮克伯格5月22日晚將通過視頻連線回答歐洲議會議員質詢,聽證會將公開進行,並在網上直播。
歐洲議會議長塔亞尼表示,歐盟想要知道,“臉書”用戶的信息是否在美國總統選舉和英國脫歐公投期間遭到利用。
歐盟委員會4月初收到“臉書”公司信函,後者確認,劍橋分析公司可能掌握了約270萬歐洲用戶的信息。
紮克伯格5月中旬同意出席歐洲議會的聽證會,以商討醜聞影響。
據悉,劍橋分析公司醜聞過後,歐盟當局在加強現有的社交網絡用戶個人信息處理規定。
此前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劍橋分析公司在競選期間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合作,非法獲取5000萬臉書用戶的信息。根據收集到的信息,研究人員評估了選民的政治偏好,並直接按照其興趣向選民投放廣告。美國馬薩諸塞州總檢察長希莉宣布,開始就臉書與劍橋分析公司的關系展開調查。
Debt-hit councillor jailed for stealing(重債區議員因偷竊被判囚)
1 :
GS(14)@2010-08-05 23:02:18http://www.thestandard.com.hk/ne ... d=101235&con_type=1
2 :
GS(14)@2010-08-05 23:02:48http://paper.wenweipo.com/2010/08/03/HK1008030034.htm
■區議員官世亮偷竊社企逾5萬元判囚。資料圖片
【本報訊】
今年初被民協革除黨籍的深水區議員官世亮,因投資失利欠債逾10萬元,利用社企項目經理職權,虧空公款逾5萬元,他昨承認2項盜竊罪,於觀塘法院被判監禁10周。裁判官斥被告違反誠信,但考慮他沒有案底,過去品格良好,故酌量減刑。
被告官世亮(29歲)註冊社工出身,於2003年以23歲之齡當選深水李鄭屋選區區議員至今,月入2.4萬元,律師形容他從政之路一片光明,但昨日卻淪為階下囚。
求情信指犯案與性格不符
辯方指,被告出任民選區議員多年,熱心服務區內長者,因一時糊塗犯案,定罪令他賠上從政前途,他事後已離開民協及民協三行工人互助工程有限公司(下稱「民協三行」),重犯機會微。律師又呈上多封求情信,包括深水區議會主席陳東博士、被告父親及前女友,力指被告年輕有為、熱心社區工作,是次犯案與其性格不符。
案情指,「民協三行」於2002年成立,致力協助失業裝修工人就業,被告於2008年擔任「民協三行」項目經理,於同年12月從一名長者收取現金1.4萬元裝修工程訂金,工程於2009年2月完成,被告再向對方收取3.7萬多元尾數,惟被告未有把2筆款項上繳「民協三行」,事件於2009年8月揭發。
承諾歸還欠款遲遲未兌現
雖然被告向「民協三行」承諾會歸還欠款,惟遲遲未兌現,最終須由被告好友、民協成員兼黃大仙區議員許錦成代還,惟許於諮詢法律意見後,決定大義滅親報警。被告於警誡下承認曾收取涉案款項,並用作裝修費及償還個人債務。
民協副主席譚國僑早前表示,官世亮因未能履行全職區議員職務,且未有上繳議員薪金,故於今年1月革除其黨籍,但強調決定與盜竊案無關,而涉案社企在行政和財政上獨立於民協。根據《區議會條例》,若區議員被判監超過3個月,會喪失擔任議員資格。
推居屋補價擔保 議員憂炒高樓價
1 :
GS(14)@2010-09-11 12:22:59
【明報專訊】政府希望通過活化二手居屋措施,增加居屋流轉,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下周會公布居屋補地價的補價貸款擔保計劃安排,為銀行對居屋住戶第二貸款作擔保,若供款期是30年,擔保費是4%,10年供款期則收3%,款項在首3年內支付。
促二手居屋禁短時間轉手
然而,多名立法會議員認為有關計劃效用不大。工聯會黃國健指出,政府在提供補地價方便之餘,卻沒有推出遏抑炒樓的措施,結果出現炒家入場的副作用,「炒高了二手居屋,愛你反而害你,現在入市是買貴了樓」。他認為政府應限制二手居屋在交易後,業主在一段時間內不准轉手。
民建聯葉國謙認為這做法只是提供多一個渠道,但對活化居屋二手市場效用不大,因為即使住戶補價賣居屋,賺到的錢都不足以購入合宜的私人單位。民主黨李永達表示,詢問過很多市民,大部分都對計劃不感興趣。
現時香港32萬個居屋單位中,約25萬個單位未補地價。政府提出補價貸款的構思,希望幫到數類人士提早補價,包括有意出租居屋單位的住戶、想遷往較小單位的長者戶、接收父母轉讓單位但希望遷出的業主等。
據了解,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已完成與銀行的商討,下周會公布安排。根據安排,銀行可為居屋住戶承造第二次按揭,但連同第一次按揭貸款額不可以超過單位現市值七成,超過七成的部分,會由按揭證券公司作擔保。
最高按九成 擔保費3-4%
住戶須向按揭證券公司繳交擔保費,若還款期是30年,擔保費是4%,10年還款期的擔保費則是3%,擔保費的繳交期是3年。
為確保防止炒賣,按揭保險條款會列明按揭公司擔保的補地價貸款最高只按到樓價九成,若住戶在補地價後出租,一按的貸款部分則最多只可借到六成。
本報模擬新安排下的補價情,若屬於較多成交的熱門屋苑,由於租金上升和利息低,補價後出租的租金足以應付到供款開支,但近年入場的居屋住戶,兩筆貸款的供款負擔則較大。
2 :
鄉下佬(3667)@2010-09-14 11:23:20補地價多是趁樓市大跌時才會做
(當然有部份不是,只是指出正常人想法)
假設如此,這樣好像本末倒置,樓市未大跌,他們不會補地價,政府想法是他們補了地價賣出/租出
令市民增加供應/選擇,從而減低升幅,但一日未大跌,他們也不補地價,到時政策便呆滯了
(當然其中會有富戶未補地價居屋市民)
第二:
政府應該明確+高調+頻繁講出息口已經見左底
未來息口只會向上調,即是供款壓力只會有增無減
雖然陳德霖早已經道出,但似乎好多趕搭尾班車客借左聾耳陳對耳
最好就好似政府電視宣傳片咁
好似禁毒咁頻繁播出,依家係人都識背[不可一,不可再]
政府做野唔好鬼鬼祟祟先得架嘛
一係唔做,要做就大大力
好似菲律賓事件咁,愈高調大力愈得市民認同
唔好用把牛油刀鋸扒
(有實力既投資者樓本不用理會出什麼政策)
李嘉誠捐 3億改形象 議員:唔好樣樣賺到盡,咁比捐錢更有效
1 :
GS(14)@2010-09-16 23:46:18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866&art_id=14455349
【本報訊】政商界人士將引發社會仇商情緒的矛頭,指向個別地產商之際,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昨日宣佈,以名下的基金會捐出三億港元,發起「香港仁愛香港」行動,推動關懷社會活動。多名泛民主派及建制派人士均認為,李嘉誠搞三億慈善基金,只屬公關形象工程,難以解決社會仇商問題,商界要洗刷形象,必須放棄「賺到盡」營商手法,對社會及打工仔承擔更大責任。記者:林俊謙、莫劍弦
李嘉誠上周在深圳獲國家主席胡錦濤單獨接見,隨即惹來不少人批評,也令社會仇商情緒和相關討論再度升溫。前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民、人大常委范徐麗泰、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等建制派人士,先後開腔呼籲商界人士「發財立品」、主動回饋社會,化解市民的仇商情緒。
資助關懷社會活動
「李嘉誠基金會」昨日宣佈投資三億元,發起名為「香港仁愛香港」的公益行動,資助關懷社會活動。李嘉誠在新聞稿說,今次計劃歡迎所有香港人參與,希望透過此計劃,創造一個處處有關懷、人人樂助的社會,又即時推出首個活動「 Love Ideas, Love HK集思公益計劃」,讓市民提交具創意的愛心項目,網站會舉辦投票,並撥款給予獲最多選票的項目,最多 30萬元。
不過,李嘉誠昨出席「香港潮屬各界 61年國慶酒會」時,不肯回應捐款是否與社會上仇富仇商情緒有關,也不回答是否有助紓緩仇富、仇商怨氣,只是不斷說對「香港仁愛香港」成立感到十分開心,又指計劃已「做咗幾個月呀」。
被指首要放棄特權
對於有報道指他透過向中央轄下慈善基金捐款 60億元,換取與國家主席胡錦濤單獨會面,李嘉誠最初拒作回應,之後再大「唉」一聲回應:「即係稍有頭腦,都唔會信啦」,記者此時再追問報道是否屬實時,李即說「唔講喇」,之後再沒回應任何問題。
早前香港社會出現仇商情緒,已盛傳不少商界富豪有意牽頭搞慈善基金,推動社會慈善活動,希望改善商界形象,其中自由黨前主席田北俊曾表示有意成立一個五億扶貧基金,希望向商界籌款,但至今仍未成事。
商界消息人士稱,李嘉誠原本支持商界捐款改善形象的構思,但他眼見其他富豪一直未有行動,決定帶頭先行。他早前出席旗下集團的業績記者會,就稱過去多年已捐出三分之一財產予名下基金會,以從事各項慈善活動。他當時透露, 5月開始已部署在港推動一些公益項目,本月內公佈詳情,又表明若反應良好,未來行動撥款會增加規模。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永達認為,李嘉誠每年賣樓盈利百億元計,三億元捐款只是相當小的數目,「佢哋地產商賣發水樓、托高樓價影響好多市民,三億捐款根本唔可能令呢班市民受惠」。李永達認為這類「公關式」捐款,根本不可能改變市民仇商情緒,若李嘉誠真的要化解市民對商界怨氣,首要是放棄商界的政治特權、不再堅持保留立法會功能組別、以及改變以往不公平售樓手法。
「捐畀港大都十億」
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也指出,李嘉誠捐款三億只是一場「形象工程」,「佢捐畀港大都十億喇!扶貧只係用三億﹗」他建議李嘉誠倒不如盡企業責任,「唔好樣樣要賺到盡,咁樣比佢捐三億更加有效」。
日前曾批評個別商界人士為賺錢而不擇手段的工聯會會長鄭耀棠認為,只是有少數富豪「發財未立品」,他認為富豪要捐獻回報社會之餘,商界也要有企業責任、社會責任,要有社會良心。
2 :
oneirocriticism(809)@2010-09-17 12:18:11「佢哋地產商賣發水樓、托高樓價影響好多市民,三億捐款根本唔可能令呢班市民受惠」
重點
3 :
reference(1610)@2010-09-20 15:26:34《論語》中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聖經》中則說:「用詭詐之舌求財的,就是自己取死;所得之財,乃是吹來吹去的浮雲。」
我覺得李生雖然能講出以上說話, 但我相信佢未真正明白當中意思。
希望佢明白"能力愈大, 責任愈大"這道理。
4 :
abbychau(1)@2010-09-20 16:47:19Just the subsequence of monopoly
5 :
GS(14)@2010-09-20 21:28:133樓提及
《論語》中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聖經》中則說:「用詭詐之舌求財的,就是自己取死;所得之財,乃是吹來吹去的浮雲。」
我覺得李生雖然能講出以上說話, 但我相信佢未真正明白當中意思。
希望佢明白"能力愈大, 責任愈大"這道理。
但是其他人仲無表示,他算做得最好啦,不過應該用埋facebook...
男女不分剖錯屍 法醫僅調職 殮房職員馬虎 議員促署長級問責
1 :
GS(14)@2010-10-21 23:46:57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a-688643?category=m

政府殮房爆出駭人聽聞的「剖錯屍」事故,殮房助理、主任及法醫連環出錯,男女不分,將一名毋須解剖的77歲婆婆遺體,錯當成需解剖的66歲男屍,慘遭開腦開胸。
有立法會議員炮轟事件匪夷所思,殮房職員以至法醫馬虎,公眾殮房接二連三出錯,應向署長級官員問責,但衞生署只將負責解剖的高級法醫調職。
至親離世已令家人難過不已,「剖錯屍」更是傷口灑鹽。食衞局局長周一嶽非常關注事件,責成衞生署全面檢討解剖程序。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張文光形容事件不可接受,涉及人為出錯及制度鬆散,應由署長級官員負責。
人為疏忽出錯 涉5職員
衞生署署理法醫科顧問醫生潘偉明說,事件涉及5名男職員,包括殮房主任、兩名殮房助理、一名法醫及一名具有12年經驗的高級法醫。
事件中錯被解剖的77歲老婦,周日(17日)暈倒送往廣華醫院後不治,遺體送往沙田富山殮房。翌日家屬向警方申請豁免解剖,警方認為死因無可疑,死因裁判官同日下午着令毋須解剖。
家人始料不及的是,殮房竟發生荒謬的「剖錯屍」事故。當日下午,當值殮房主任錯誤從電腦中列印77歲死者的資料,並預備了標籤,錯將標籤貼在另一名需要解剖的66歲男死者遺體的檔案簿上。其後,一名殮房助理根據錯誤的標籤,將女死者遺體取出,等候驗屍。此時另一名殮房助理發現女死者遺體的標籤與驗屍清單上的資料不符,立即通知在場的一名法醫。
疑無依指引 核對解剖令
剖錯屍事件至此原可避免,不料該名法醫卻沒有改正,只核對了標籤與手帶上的資料,由於標籤早已是女死者的資料,而手帶上只有個人資料,沒有紀錄遺體是否需要解剖,該名醫生亦無依指引核對解剖令,連環犯錯下,沒有揭發事件。遺體送至負責解剖的法醫科高級醫生手上,他又未有依指引核對解剖令,結果婆婆無辜由喉頭至肚臍被開膛,器官全被拿出,並被開腦。
法醫完成解剖後,正準備樣本化驗時,發現原本需要解剖的遺體應有早期腐化情況,惟已解剖的女屍卻沒有,始知出錯。
衞生署助理署長(特別衞生事務)鄺國威醫生昨向家屬深切致歉,透露家屬要求7日內交書面回覆解釋,署方會配合,並在14日後交代調查結果。鄺指根據初步調查,部分員工無跟從程序,沒核對死因裁判官解剖令,昨在3間公眾殮房解剖室,已引進現場當值醫生,駐場監察。
撰文:伍瑋瑋、胡幗欣
2 :
Wilbur(1931)@2010-10-22 00:09:43有人剖錯屍,
某界別既議員竟然話,
"牽涉到人既工序必有出錯機會,當局應考慮增加多1個覆檢既職位,減少全部人一齊錯既機率" (大意如此)
重大出錯事故,不談事非黑白,責任誰屬,卻仍斗膽開腔為自已界別增加(公務員鐵飯碗)就業機會?
這個社會真的很可怕...
終於明白168價大經常強調要入MPS既原因
3 :
byuwraindmaizwei(6)@2010-10-23 01:09:30原來男人同女人好難分@@

4 :
GS(14)@2010-10-23 10:32:262樓提及
有人剖錯屍,
某界別既議員竟然話,
"牽涉到人既工序必有出錯機會,當局應考慮增加多1個覆檢既職位,減少全部人一齊錯既機率" (大意如此)
重大出錯事故,不談事非黑白,責任誰屬,卻仍斗膽開腔為自已界別增加(公務員鐵飯碗)就業機會?
這個社會真的很可怕... 
終於明白168價大經常強調要入MPS既原因
現在是人吃人的世界,這就是他常常講的官賊?
陳德霖口術治樓:調整必來 議員學者齊轟 「只防君子 不防小人」
1 :
GS(14)@2010-11-03 00:06:33明報專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繼續「出口術」,試圖為熾熱樓市降溫,指本港樓市泡沫風險正增加,金融市場調整一定會來;又稱明年初適合推出「正面按揭信貸資料庫」,有意減低銀行信貸風險。不過,議員批評,招數軟弱無力,有學者更稱「只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
陳德霖昨日出席立法會時稱,「現在全球金融環境很不正常,亦不可能長期持續這情,調整一定會來到,屆時會有大震盪,希望大家都好準備 。」他指美國聯邦儲局表態會作進一步量化寬鬆。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會「加強」對亞洲市場產生副作用。低息環境下,房地產泡沫風險正增加,故他呼籲市民置業時要量力而為,以免利息回升時,受到影響。
警告泡沫風險正增加
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在另一公場合表示,也擔心第二輪量化寬鬆計劃推出後,資金可能會再流入亞太區。王稱,要小心留意香港樓價持續上升。
立法會議員何俊仁認為,「咁鮋口術對炒家真係冇乜力,係軟弱無力。」議員林大輝指小市民急於置業,他們並不知道現時的水平有多大風險。
陳德霖又稱,設立正面按揭信貸資料庫屬急切問題,銀行之間並無相關訊息互通,屬一個漏洞,明年初或首季是合適推出時間。所謂正面按揭信貸資料庫,會顯示按揭申請人所擁有之按揭貸款,讓銀行或金融機構決定應否再批出貸款予申請人。現有的信貸資料庫,並不包括按揭資料,主要是私人貸款、透支戶口、信用卡、汽車貸款,以及超過60日逾期還款紀錄。
私隱專員:按揭資料庫須修例
不過,私隱專員公署發言人表示,要將按揭信貸資料,作為銀行及金融機構共用資料,須要修訂《個人信貸資料實務守則》。公署正籌備修訂守則的工作,希望明年初進行公眾諮詢。因此,陳德霖希望明年初可推出按揭信貸資料庫,此如意算盤未必能如期打響。金管局發言人表示,與公署保持溝通,希望資料庫愈早實施愈好。
星展香港存款及有抵押貸款高級副總裁鍾少權指出,按揭正面信貸資料庫旨在保障銀行風險,無意圖遏止樓價。銀行界普遍認同,資料庫可提高按揭申請人資料的透明度,保障銀行風險。不過,渣打香港個人銀行業務抵押貸款部主管文偉成認為,銀行之間互通的客戶資料範圍需要細作研究,過多過少均不適合,要在風險和披露客戶資料中取得平衡。
蘇偉文:不能阻嚇真正炒家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指出,陳德霖「出口術」,「只能對付無膽匪類,想炒又唔敢炒的人,但對真正炒家冇用」。不過,他指金管局的角色是關注金融秩序,關心銀行的風險有否提高,並非要穩定樓市。但他認為,按揭資料庫可方便銀行知道貸款人士的背景,「只可防止師奶炒家,✈住幾層樓供按揭。如果是離岸公司炒樓,則未必阻止到。」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則認為,官員警惕市民投資要小心,是恰當的做法。但要立即令樓價降溫並不容易,「政府應增加土地供應量,而半租半買的『置安心』計劃,都要數年後才見成績,並非即時起作用」。
(明報記者李家欣、陳健佳報道)
申亞未夠票 港府圖妙計闖關 勸反對議員避席 保現場過半支持
1 :
GS(14)@2010-12-15 23:15:12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a-974300?category=m

雖然民意對申辦2023年亞運一半半,但行政會議昨拍板支持去馬,手握8票的民建聯繼續反對申亞;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昨強調,明年一月中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60億元申亞撥款,有信心取得足夠支持。
據本報點算各黨派投票取向,現時立法會約有30人堅決反對;據悉,港府的游說策略,或會爭取部分反對議員缺席,令撥款可在現場過半議員下通過。
民建聯續反對 坦承有壓力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政府諮詢結果顯示,市民對是否申辦亞運沒有共識,反對者仍佔多數,因此建議暫時擱置申辦。
黨團召集人葉國謙承認,反對申亞令該黨承受一定壓力,但重申會反對申亞撥款。
連同民建聯在內,目前立法會已有30人表明反對申亞撥款,包括21名泛民議員及匯賢智庫葉劉淑儀。明確支持者則只有15人,包括經濟動力、工聯會、專業會議代表,民建聯行會成員劉江華,以及體育界霍震霆、中總黃宜弘(見表)。
不過,政府能否闖關,仍有不少變數,若政府能爭取到絕大部分立場未明議員,加上爭取到個別反對撥款議員轉軚,便有機會改變形勢;而支持與反對議員屆時究竟有多少人出席投票,亦成撥款能否通過關鍵。
未有明確表態者則有13人,包括自由黨、建制派多名獨立議員,及泛民李國麟。其中保險界陳健波傾向支持,資訊科技界譚偉豪傾向反對;李國麟則說,要視乎政府能否解釋到申亞符合經濟效益。
公民黨陳淑莊形容,政府在主流民意不支持下,仍然堅決「硬闖」財委會,是霸王硬上弓,將責任推給立法會,令事件政治化。「政府之前所做的都是假諮詢,沒有意義」。民主黨甘乃威及社民連陳偉業均估計,政府已掌握足夠轉軚票數,否則不會到財委會「冒險」。
學者:向愛國政治力量交代
曾德成表示,仔細分析了各方意見,認為反對者主要關心開支是否用得其所,及政府對體育承擔等問題,而有關問題都能夠解決。被問到究竟政府在民意分歧下仍決定申辦亞運,會否令社會分化時,曾德成沒有正面回應,只重申公眾對推動本港體育長遠發展是有共識。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港府堅持申亞,或只想向部分愛國政治力量交代,卻將壓力放於民建聯身上,即使政府給予民建聯「黃金下台階」,民建聯轉軚亦會成為選舉中的把柄。
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將於下周五舉行特別會議,政府將再提交文件交代申亞資料。
撰文:何麗華、林佩琪
中原指數反彈 議員感意外 前後調整僅兩周
1 :
GS(14)@2011-01-01 12:15:46
【明報專訊】曾受質疑其時效性是否準確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在連跌兩周後迅速回穩,最新報88.4點,按周升1.05%。似乎反映政府重招「額外印花稅」推出後的第3周,對樓市的衝擊逐漸消散。中原指出,辣招令交投大減,但業主叫價「硬淨」,料短期樓價窄幅上落。不過,有議員對中原指數「極速」反彈感到意外,希望中原能增加指數的透明度。
整體樓價上揚,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呈短暫跌勢後,快速回穩,報88.4點。另反映主要屋苑樓價的中原城市大型屋苑領先指數CCL Mass,最新報85.22點,按周升1.14%,其中港島及九龍分別按周升1.5%及1.59%,至96.26點及85.97點。
何鍾泰:或因宗數太少 盼增透明度
身兼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何鍾泰,對於指數極速反彈感意外,「原本預料政府推出措施後,樓價會跌5%至10%,估唔到咁快上升。」他表示,有可能是成交宗數太少所致,但確實較難判斷中原指數,能否反映樓價真實走勢,希望中原方面能增加指數的透明度,及清楚解釋指數最能反映哪類型樓宇的價格。
中原:叫價硬淨 近期交投回升
中原地產解釋指出,有關數據是根據上周(12月20日至26日)簽訂的正式買賣合約成交計算,當中約九成交投屬12月6日至12日所簽的臨時買賣合約,即數據能反映11月20日措施實施後第3周的情。
中原地產研究部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自額外印花稅等措施公布後兩周,市場一片混亂,心理恐慌加上徵收稅項信息未明,短期交投急速下挫,部分業主傾向先行沽貨獲利,所以輕微減價出貨,CCL指數連跌兩周。「但實際上,大部分業主叫價仍然硬淨,交投也顯著增加,故CCL正快速回升。但由於農曆新年前是傳統樓市淡季,相信短期CCL指數會於88點反覆上落。」
學者:負面情緒大致被消化
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認為,重招下產生的負面情緒已大致被消化,主要由於利好經濟及樓市的基本因素無變,而在新措施驅使下,投資者入市心態轉變,紛紛由短炒轉作「長獱」,因此不可能「平賣」。
「政府非真正想壓抑樓價,一般人預期樓價持續下跌的情,將不會發生,不過,打擊炒家令樓市健康的目的已經達到。」許氏指,未來政府再出招的可能性亦低,以免影響真正用家。
(明報記者郭楣、林紹桐報道)
嘉湖200萬「平盤」瀕絕舻 勞工界議員:上車盤消失 民怨必沸騰
1 :
GS(14)@2011-02-09 22:13:51
【明報專訊】樓價狂升造成的社會矛盾,愈來愈尖銳!素以價廉吸引港人置業的天水圍嘉湖山莊,低於200萬元的上車盤,近日急速買少見少,物業代理向本報透露,今年1月低於200萬元的放盤單位,尚有80個,但到本月這類放盤量,已銳減至30多個,佔整個屋苑放盤量550個,僅約5%。若樓市持續向好,估計連天水圍,都很快再沒有低於200萬元的「平價盤」。
有立法會議員炮轟上車平價盤絕舻,只會令貧富懸殊惡化,民怨勢必日益沸騰,為社會帶來不穩定。
同區一手盤開價高 帶動二手
上月新地(0016)以呎價約5007元開售洪水橋泉薈,至今已累售近九成單位,除創出區內新指標外,亦帶動元朗天水圍一帶的二手樓做價。即使去年11月政府出招後,多名炒家壯士斷臂撻訂的嘉湖山莊,上月起交投已重新活躍,全月錄約155宗成交,不但較去年12月大升約三成,呎價亦逐步回升,現時平均呎價已突破3000元,個別成交呎價更高見約3500元水平,進一步拉近與97年屋苑平均呎價約4700元的高峰。
200萬以下放盤 僅餘30多伙
美聯高級營業經理黎燦強表示,受到新盤高價開售帶動,加上低息環境持續,以往抗跌力較低的嘉湖山莊,屋苑業主均不願放售,即使願意放售亦需大幅反價。「市區樓日貴,有鱓趁高價沽鰦市區樓鮋業主,都仲可以鰠套現後足以買入新界樓自住,但嘉湖山莊鮋業主,若單位作自住,日後即使高價售出套現,亦難以再買返樓,因此業主寧願封盤唔賣,令盤源大跌。」
他又稱,嘉湖山莊上月共有約750個放盤單位,約有80個低於200萬元單位放售,但本月屋苑整體的放盤量已大跌至約550個,較上月大跌近三成外,現時亦僅得約30多個低於200萬元的放盤單位,面積均為約570至580方呎的細2房單位。「最平入場費約180多萬元,呢類單位一係就連租約,一係就極低層單位。」
即使政府因應市場對中小型物業需求,去年底公布推出位於元朗的朗屏站毗鄰的地皮招標,並規限只作中小型單位發展,但始終遠水不能救近火。
王國興:租私樓打工仔影響最大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指出,在供求關係不平衡之下,上車盤「買少見少」,對於一班目前租住私人樓宇的打工仔影響最大,「捱貴樓、捱貴租,隨市區租金不斷茘升,打工仔交租後,可儲蓄的金錢已不多,要他們儲首期買第一幢屬於自己的物業,更加遙遙無期。」
王國興續指出,上車盤絕舻會令社會貧富懸殊的情加劇,政府如果繼續未能每年推出適量數目的居屋,滿足基層市民住屋需要,市民徒嘆置業困難,民怨聲音日益沸騰,將會增加社會的不穩定。
(明報記者陳天賜、李家欣報道)
2 :
GS(14)@2011-02-09 22:14:00大埔深井粉嶺 200萬平盤迅速銳減
2011年2月8日
【明報專訊】低於200萬元的上車盤正大幅減少,除一向落後的天水圍嘉湖山莊外,目前僅餘粉嶺、大埔及深井等少數屋苑,入場費尚低於200萬元,但放盤量也迅速銳減。而元朗及東涌私宅早已全線突破200萬元,至於鄰近市區的沙田、馬鞍山及荃灣的大型二手私人屋苑,入場費連300萬元都已突破,呎價普遍介乎5000至6000多元水平。
元朗東涌上水私宅 全破200萬
中原助理聯席董事莊子文表示,往來羅湖僅一站之距的上水,獲內地客捧場,區內二手私人屋苑的入場費早已超過200萬元,部分用家轉購較低水的粉嶺區物業。「距離港鐵站較遠鮋粉嶺花都廣場及牽晴間等,仍有小量低於200萬元上車盤。」
近年被忽視的大埔市中心一帶二手屋苑,近月呎價亦急升。美聯分行經理蕭俊豪表示,大埔中心及太湖花園低於200萬元放盤單位已經絕舻,以提供迷你單位的二線屋苑如翠屏花園及昌運中心尚有小量低於200萬元單位放售。「大埔中心最細面積423方呎單位,成交價亦要200萬元,呎價都要約4700元,逼近5000元大關。」
至於97年高峰時成為不少炒家英雄塚的深井及青山公路一帶物業,只有豪景花園尚有低於200萬元放售單位。美聯助理營業董事郭寶強表示,浪翠園望海的2房單位全部超過200萬元成交,現時區內低於200萬元的大型屋苑上車盤僅餘下豪景花園。「面積525方呎2房豪景花園單位,依家都要叫價160多萬元,呎價逾3000元。」
3 :
龍生(798)@2011-02-10 03:00:15嘉湖幅圖....我諗起圖勝天下, 會破位嗎?

4 :
GS(14)@2011-02-10 07:50:51個圖真是好靚
5 :
龍生(798)@2011-02-11 02:09:08破到4500的話, 應該可上6000 哈哈哈
6 :
GS(14)@2011-02-12 10:42:4697期?
7 :
passport(1491)@2011-02-14 19:09:274樓提及
個圖真是好靚
可唔可以算係大圓底呢?
8 :
GS(14)@2011-02-14 22:46:32算啦,由2003年起計
9 :
passport(1491)@2011-02-14 22:47:388樓提及
算啦,由2003年起計
不過如果連天水圍都要$4000呎
真係幾恐怖下
10 :
GS(14)@2011-02-15 07:28:4110樓提及
有幾, 97己經唔止4000啦
出面己經升到過晒, 唔爭在呢度啦
沙田好似8,000-9,000,4,000真是唔誇張
11 :
龍生(798)@2011-02-15 17:50:59樓上個訪客係我, 尋晚好眼訓, 都上黎支持下PP
近排PP 好活躍呢
12 :
fineram(806)@2011-02-15 19:34:36度度 550 呎都要 200 粒了...
13 :
龍生(798)@2011-02-16 17:39:46係呀...股票升得快, 樓會升得仲快
嬴幾多都唔夠樓價升幅....
真悲哀!!
14 :
GS(14)@2011-02-16 21:51:5314樓提及
係呀...股票升得快, 樓會升得仲快
嬴幾多都唔夠樓價升幅....
真悲哀!!
過兩年希望有機啦
15 :
abbychau(1)@2011-02-17 00:06:13連嘉湖都升, 距離跌我估都係一年到就ok
16 :
龍生(798)@2011-02-17 00:16:58好難講...好難講....
我最怕佢跌時我個倉一齊跌.....
17 :
GS(14)@2011-02-17 20:35:1517樓提及
好難講...好難講....
我最怕佢跌時我個倉一齊跌.....
咁驚仲黃麼,驚就full pay買D抗跌、有租收的物業
18 :
fineram(806)@2011-02-17 20:53:3718樓提及
17樓提及
好難講...好難講....
我最怕佢跌時我個倉一齊跌.....
咁驚仲黃麼,驚就full pay買D抗跌、有租收的物業
有能力的當然會做full pay.
rf 少人有咁既能力
19 :
GS(14)@2011-02-17 21:13:0819樓提及
18樓提及
17樓提及
好難講...好難講....
我最怕佢跌時我個倉一齊跌.....
咁驚仲黃麼,驚就full pay買D抗跌、有租收的物業
有能力的當然會做full pay.
rf 少人有咁既能力
睇你買甚麼吧
20 :
龍生(798)@2011-02-18 13:45:53嘿嘿嘿, 新莆崗工廈?
21 :
idsdown(1658)@2011-02-18 15:14:09相比97, 依家衝入去, 仲有3成上升空間

22 :
GS(14)@2011-02-19 13:04:3621樓提及
嘿嘿嘿, 新莆崗工廈?
類似啦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