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廉署起訴東區區議員及助理就申領區議會款項涉嫌欺詐

1 : GS(14)@2011-07-30 16:47:22

http://www.icac.hk/tc/news_and_events/pr2/index_uid_1191.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617

記協議員直揭陰謀 恐官媒代傳媒

1 : GS(14)@2011-08-23 08:11:2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823&sec_id=4104&art_id=15547917
【本報訊】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警方「陰招」盡出阻撓傳媒採訪, now寬頻電視昨天書面投訴警方。署理警務處長李家超昨堅稱,李克強訪港保安規格與過往要人或元首訪港時一致。記協及議員批評李家超誤導市民,並憂慮政府以官媒取代傳媒發佈消息,奪走市民知情權,侵蝕香港新聞自由。
2 : Sunny^_^(11601)@2011-08-23 16:06:50

人地係大陸官員,當然習慣同大陸既方式啦.突然有大量記者出現整驚佢點算??
3 : GS(14)@2011-08-26 08:06:18

不過有新意都幾好
4 : 股股怪怪(15021)@2011-08-27 01:21:26

香港同外國例如美國比, 間直係小兒科, 完全是過份斯文, 人地美國見你衝過來示威, 一早按住你係地下, 之後捉返去審問一番先放人, 香港實在過份斯文, 有冇攪錯
5 : GS(14)@2011-08-27 14:33:32

有時D野也不是這樣看的...現在欺善怕惡人太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821

蕭適仁: 議員也有婚外情

1 : GS(14)@2011-10-19 21:32:35

http://epaper.skypost.hk/fileDat ... dex.html#/27/zoomed

建制派、功能組別、中港問題發言的W君老而彌堅

民主黨高層區議員和助手有一腿?

記者查下又有新聞寫
2 : GS(14)@2011-10-19 21:32:41

大家知唔知?
3 : kamfaiAthrun(1488)@2011-10-19 22:54:36

中指W ?

金威beer?
4 : GS(14)@2011-10-20 20:37:09

金威又來過,唔驚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326

巴菲特再增與國會議員對賭價碼 將捐15%年收入

1 : GS(14)@2012-01-25 13:09:14

http://news.imeigu.com/a/1327383182578.html
騰訊財經訊 北京時間1月24日午間消息,為了幫助美國政府削減預算赤字,巴菲特再度提高了與國會議員的對賭價碼。根據巴菲特最新開出的條件,只要美國國會50%及以上的議員捐出15%的年收入,那麼巴菲特個人也將捐出15%的年收入。

巴菲特此前開出的條件為,對於美國國會共和黨議員所捐出的每1美元,巴菲特都將捐出1美元與之匹配;唯一的例外來自於參議員少數派領導人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巴菲特所開出的條件是麥康奈爾捐出1美元他本人就捐出3美元。

此前,維吉尼亞州共和黨議員裡格爾(Scott Rigell)已經將其從美國國會獲得的15%收入捐獻給了美國財政部用於削減赤字,這一舉動得到了巴菲特的高度稱讚。巴菲特表示,他將捐出4.9萬美元以匹配裡格爾在2011年及2012年的捐贈款。

本週二,裡格爾與巴菲特在奧馬哈共進了早餐。而在接受彭博社的聯合採訪時,巴菲特開出了上述最新的捐贈條件。2011年,巴菲特的調整後總收入大約為6300萬美元,而15%的捐贈款則將達到940萬美元。

巴菲特與裡格爾均承認,個人捐贈對於削減美國政府赤字的作用非常有限。巴菲特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指出:「我們需要明確的政策來削減赤字,並且我們急迫的需要明確的政策。表率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我們知道要求個人捐贈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我們願意率先這樣做。」(瑥丼)
2 : Wilbur(1931)@2012-01-25 14:00:25

佢最叻係publicity stunt...
3 : GS(14)@2012-01-25 14:18:36

2樓提及
佢最叻係publicity stunt...


他站在這處,你唔跟就低能,跟就被牽鼻子...
4 : Sunny^_^(11601)@2012-01-25 14:32:31

議員主要收入=人工??

我諗美國唔係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411

尋人入區議員相片

1 : GS(14)@2012-01-25 13:37:45

http://www.districtcouncils.gov. ... 15/member_info.html
如題
2 : honey(6546)@2012-01-25 14:40:10

我做
3 : honey(6546)@2012-01-25 14:41:09

入去邊
4 : greatsoup38(830)@2012-01-25 14:46:01

3樓提及
入去邊


入去老地方
5 : greatsoup38(830)@2012-01-25 14:46:12

18 區都要
6 : honey(6546)@2012-01-25 14:53:34

收到
7 : greatsoup38(830)@2012-01-25 14:55:59

今次個database可能超過2,000人了
8 : honey(6546)@2012-01-25 15:03:59

係邊度睇相?
9 : greatsoup38(830)@2012-01-25 15:05:46

8樓提及
係邊度睇相?


正常來講,你在stock 打他個名就有,不過暫時仲有bug
10 : honey(6546)@2012-01-25 15:10:05

弓起!>2,000
11 : greatsoup38(830)@2012-01-25 15:17:33

10樓提及
弓起!>2,000


我多謝你
12 : GS(14)@2012-01-25 15:24:04

大約是2,051,扣除重複大約1,960幾吧
13 : honey(6546)@2012-01-25 15:40:49

入40就有2,000
14 : honey(6546)@2012-01-25 15:41:12

入40就有2,000
15 : GS(14)@2012-01-25 22:31:21

14樓提及
入40就有2,000


你入埋幾百個區議員,可能超過2,100
Ref: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29376&page=0
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rv:9.0.1) Gecko/20100101 Firefox/9.0.1
16 : GS(14)@2012-01-30 21:23:57

http://style.sina.com.cn/z/yintaiopening/
呢D相有無人義助下
17 : honey(6546)@2012-01-30 21:40:06

不如等我試下
18 : GS(14)@2012-01-30 21:46:15

17樓提及
不如等我試下


就你啦,我入了兩張
19 : honey(6546)@2012-01-30 21:52:27

18樓提及
17樓提及
不如等我試下

就你啦,我入了兩張

如果唔介意,明日先開工
20 : GS(14)@2012-01-30 21:53:39

19樓提及
18樓提及
17樓提及
不如等我試下

就你啦,我入了兩張

如果唔介意,明日先開工


慢慢來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412

行會成員擁33億元物業, 議員質疑遏樓市決心

1 : GS(14)@2012-07-10 00:06:50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t=68001
【明報專訊】本報翻查紀錄發現,特首梁振英新組成的行政會議,在港共持有市值約33億元的物業,同
等資產足夠興建13幢和諧式公屋,讓2.2萬人安居樂業。雖然梁班子一再表明房屋是其施政重點,然而30名行會成員持有巨額物業,也有人長期炒樓,萬一樓
價調整三成,意味他們的資產就會蒸發10億元,有議員因此質疑行會是否真的有決心打壓早已泡沫化的樓市。
新行政會議自上月底組成至今,成員的利益申報暫未公布,而本報記者翻查土地註冊處等紀錄,統計出30名成員,包括特首、15名官守成員、14名非官守成員,合共持有140多項物業,市值約33億元(見圖)。
四成持非自住物業
其中有13人持有多過1項物業,也即有大約四成行會成員持有非自住的投資性物業。論及今屆行會的「樓王」,由出身豪門大族的前教統局長李國章「奪魁」,他共持有約70項物業,包括地皮、多幢舊樓、南區豪宅等、總值達10.5億。

名地產股分析員、香港黃金五十創辦人林奮強近10年屢屢在低位「撈底」,至今手持有25項物業(詳見另稿),總值6.5億,榮登行會樓王「亞軍」。林奮強
昨在港台表示,已向特首書面承諾,在行會期間不會買賣手上的物業,避免有利益衝突;但又說由於母親年紀老邁,將於短時間內出售小部分物業,以應付需要。
梁振英5億大宅最貴
特首梁振英手持的山頂裕熙園洋房,雖然爆出僭建醜聞,但這個豪宅市值高達5億元,是一眾行會成員中最貴重的一個物業,加上梁持有赤柱另一單位,物業總值5.5億,是行會樓王的「季軍」。
剔除李國章及林奮強兩名樓王,其餘28名行會成員合共擁有約50項物業,平均每人持有大約兩個物業。若單單比較官守成員,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和妻子旗下物業,現值最少達8500萬,可算是一眾司局長中的「物業大亨」。
資產足建公屋住2萬人
根據前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去年在一個座談會上披露,政府平均興建一個公屋單位的建築費約為44萬元,依此推算,33億元足可興建7500個公屋單位(平均每單位可住三口之家),而一幢和諧式公屋大廈通常建有600單位,換言之,足夠興建13幢公屋。
議員倡承諾任內不買賣物業

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民主黨李永達認為,行會成員坐擁33億元物業,難免令人質疑新任政府遏抑樓市的決心,「你叫人不要炒樓,但政府都這樣做,給公眾
的印象肯定不好,尤其現時公眾對梁班子有這麼多的質疑」。他認為,行會成員應委託信託基金,全權負責名下物業的買賣,或向公眾承諾任期內絕不買賣物業,務
求避嫌。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認為,若行會成員不減少物業買賣,會對行會的公信力有負面影響,「感覺好弔詭,政府聲稱要打擊樓市炒風,但觀乎林奮強的背景,炒樓幾乎成為習慣,怎能相信政府在樓市政策上大公無私?」


2 : GS(14)@2012-07-10 00:07:03

文章由 精英大師 » 週一 7月 9日, 2012年 4:55 pm
李慧琼3X歲有2500萬樓 :bbs46: :bbs46:
3 : GS(14)@2012-07-10 00:07:13

文章由 Wilbur » 週一 7月 9日, 2012年 5:18 pm
佢同佢條靚話港人港地唔駛(急於)推行

明報即出呢篇野隊佢

究竟明報係幫邊個做野?

耐人尋味 :inv168_25:
4 : GS(14)@2012-07-10 00:07:24

文章由 omaha » 週一 7月 9日, 2012年 5:38 pm
傳媒生態咁發展落去,我諗過多三五七年,只要你響政府做野,就算係做圖書館管理員都唔可以有物業… :inv168_09:
5 : GS(14)@2012-07-10 00:07:45

文章由 hotspot » 週一 7月 9日, 2012年 5:51 pm


寫到明以個人或配偶或聯名持有, 即係用公司名/老婆/仔女/老豆/老母/二奶/三奶/雞金信託 hold 既未計 :inv168_04: :inv168_04: :inv168_04:

不過又話回頭, 呢d 人個個都做咗好幾廿年野, 若果佢地幾百萬既樓都無一間, 你認為佢地適合作管治階層麼? :inv168_01: :inv168_01: :inv168_01:
6 : GS(14)@2012-07-10 00:07:55

文章由 cy8 » 週一 7月 9日, 2012年 7:20 pm
民建聯陳克勤的故事,相信會令不少同樣三十出頭的「70後」羨慕不已。今年34歲的他,已供斷一層市值約250萬的安樂窩,有一架車仔代步,今年更進軍商場,與朋友斥資1300萬元在深水埗買了一個地舖,身家立即三級跳。他說自己的「投資秘笈」只有8個字──努力儲錢,投資有道。

民建聯李慧琼是另一個「樓后」,她與家人2009年共持有4個物業,目前減持只有2個,其中一個位於何文田單位市值過千萬。李慧琼說,買樓主要是考慮居住環境,亦為女兒「校網」作打算。曾在會計師樓工作的她說,由於當年買股票有不少限制,加上在金融海嘯時有慘痛經歷,故至今也甚少買股票。她寄語投資者在目前波動的市場,保本最重要,因現時入市頗有風險,宜先觀望。
7 : 龍生(798)@2012-07-10 00:15:19

從政其實從來都有前途.....
8 : GS(14)@2012-07-10 00:19:32

要識撈
9 : 龍生(798)@2012-07-10 00:35:36

但我唔知的錢點入袋, 真係好想知
10 : GS(14)@2012-07-10 00:53:01

做多D野先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154

區議員涉挪百萬公款

1 : GS(14)@2012-08-01 11:20:3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01/16565366
承認廉署介入調查
去年9月,有人投訴屯門區議員陶錫源私吞廟宇財產,陶起初以口頭交代,其後兩次就賬目問題召開會議;但佔有一股的紫田村村長鄧德森發現,陶錫源交出的全新數簿,首幾頁完全空白,有記錄部份明顯是一次過書寫。從賬面計算,天后廟盈餘應為370多萬元,但銀行存摺只有260多萬,百多萬元不翼而飛;陶解釋是用作過去10多年,每年20多萬元支付天后寶誕的活動費用。但根據其說法,賬目上的結存金額又不脗合,故被人質疑他挪用公款。
鄧德森質疑陶錫源既不是司理,又未獲司理授權管理該筆公款,10多年來從未開會核數,拿出的賬目收支失衡,有失村民信任,「身為有名望的地區人士,竟毫無誠信!」陶錫源則向《蘋果》記者稱:「正式管理唔係我,我係協助!」他承認廉政公署正調查事件,但稱「如果真係有問題, ICAC搵咗我啦!」
2 : GS(14)@2012-08-01 11:20:4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01/16565367


根據陶錫源展示的數簿,以「天后宮」名義持有的天后廟連同旁邊一塊農地,每年收租14萬元,06年至去年年收入共84萬元,但期間要支出天后誕及地租稅項等共58萬多元;此外以「口角廟」名義持有的屯門舊墟三幢村屋,現時出租予老人院,自99年至上月的租金收入達350多萬元。
對於數簿未有顯示06年以前的開支,陶錫源解釋,06年前每年均要為天后誕「墊底」,並說:「一年20幾萬元,做10年都200幾萬啦!」事實上,廟內的香油箱每年誕期會開一次,用作支付神功戲班費用;其後天后誕改以巡遊慶祝,每年開支數千元至10多萬元不等。
強調自己非揸數人

陶強調有關做法經司理於90年開會同意,目的是答謝地區人士早年捐助天后廟重建;但陶錫源正是「屯門區恭祝天后寶誕委員會」的主席,墊底費有「左手交右手」之嫌。對於有司理表示毫不知情,陶笑稱:「佢點講就點講啦!」
陶錫源自言04年起協助管數,但對於自己是否獲司理正式授權、收租開支紀錄何以由他保存等問題,他只不斷強調自己的「協助」身份,並非「揸數人」。《蘋果》記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649

前區議員匿女廁避債

1 : GS(14)@2012-08-03 12:56:1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03/16572065
黃月梅(53歲)為上屆東區區議員,消息稱,有人由07年至去年9月期間,以家有急事須金錢應急等不同藉口,多次向民主黨創黨元老阮品強借貸合共650萬元,但一直未有還錢。及至去年9月20日,黃婦簽署協議書,承諾於今年1月1日首先償還不少於30萬元債項,其後再根據還款能力與債主商討還款時間。
揮動「老千騙子」單張
今年1月24日,阮品強在家中一睡不起,終年68歲。據了解,阮過身後,有人未有兌現承諾償還30萬元。事隔半年,有追數公司最近受委託,聲稱代表阮品強向黃追討欠債,並且持有兩人的協議書作實,追數公司曾與她談判還款安排,但有人以不同藉口推搪,收數佬得知她居於西灣河興東邨,連日來在區內找她追債。
昨午3時許,8名收數佬再到其住所追債,其間發現黃月梅及丈夫行蹤,夫婦見追兵,即跑進附近海寧街公廁內避難,並報警求助。現場消息稱,兩人匿在公廁內約15分鐘,多名收數佬則在外不斷高呼:「出嚟呀,咁冇品,爭人錢唔還!」又不時揮動手上寫有「老千騙子黃月梅」的追債單張。
其後警員到場,了解後知悉收數佬行為沒有違法,要求黃月梅現身,她才無奈以手遮臉跑步出公廁,其時收數佬一湧而上向她喝罵,夫婦截的士離開時,但遭阻止,警員即上前警告收數佬,黃氏夫婦最終登上警車離去,暫時脫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703

議員憂保險中介罰千萬太重

1 : GS(14)@2013-07-06 14:48:5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706/news/ec_ecd2.htm




【明報專訊】政府建議成立新的獨立保險監管局取代保監處,昨日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就立法諮詢的總結作討論。立法會議會林健鋒擔心,新保監局要求,違反法規的保險中介人,將面臨罰款最高1000萬元,個人經紀未必有能力應付。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區璟智則認為,罰則難以按保險從業員類別劃分。

區璟智續表示,政府在成立新的保監局時,在考慮到對違規者、重犯者作出阻嚇後,認為定立1000萬元罰則屬適當的舉措。由於保監局屬執法機構,該局的成員要具廣泛代表性,並且要通過多種渠道與業界溝通。在面對「一業兩管」方面,她強調,銀行保險將來毋須經不同機構監管,懲處及上訴權則歸新的保監局,有望減少保險業與金管局監管時,職能重疊的情。

現時在市場上銷售的保險產品,很多時保險成份比例較少,立法會議員何俊仁提議,保監局日後在監管有關產品的銷售行為時,與證監會合作。區璟智指出,很多時投資比例較高的產品會由證監會審批,但是在銀行及保險公司銷售該等產品時,已見在披露工作方面多做了工夫。她對此表示歡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20

立會鬧得多 議員建樹有幾多?

1 : GS(14)@2013-07-19 00:10:19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a0-891807?ref=ak8fs


立法會首年會期即將結束,議會內的吵鬧聲不比上屆少,罵得多不等如建樹多,遲到缺席致流會一而再發生,有缺席率高的議員自認「當兼職」。政府官員評分創新低,惟議員表現亦五十步笑百步,究竟他們有否做好這份工?

新一屆立法會首年會期將結束,議員過去一年表現如何?這張成績表上最易計的一項是出席率,有傳媒翻查紀錄,指大部分議員整體出席率逾9成,但亦有部分被點名指在財務委員會出席率低,如鄉議局劉皇發及醫學界梁家騮以出席率47%及45%包尾。

梁家騮出席率低 坦言兼職

出席率低,對公眾也並非太意料之外,但梁家騮昨日向傳媒承認自己是兼職議員,若不涉及重大議題,又或出席不能改變結果,會選擇缺席,「多自己一個唔多」,寧願多研究醫療政策。

議員如此看待這份工,結果惹來監察議員組織炮轟,指不接受議員把議會工作當兼職,又指議員若事忙或寧願做醫療研究,不如讓位。

議員月薪逾8萬元,一般市民寄望議員享高薪後,會全心全意為公眾服務,若只視之兼職,固然易惹反感,其實新西蘭、新加坡或加拿大等外國議會制度,也如香港般,容許議員同時有其他受僱工作,也無不可。事實上,公眾更應關注的,議員表現是否稱職?有否做好這份工?

再細看今屆議員的成績表,在遲到缺席一欄,很多議員都會是「黑豬」。過往向有議員被形容為「失蹤王」或「三點不露」、部分委員會出席率僅約10%,在任職四年間從沒提任何質詢的大有人在。

新一屆立法會「執位」後,議員整體出席率有所改善,截至上周三,35次立法會大會,大部分議員出席率逾90%,最少的劉皇發也有83%。

遲到導致流會 市民氣結

不過,議員遲到問題仍然是難以令人收貨。本屆立法會發生多次因議員遲到缺席致流會事件。

去年12月,議員要求政府徹底解釋特首梁振英的僭建事件,發展局長陳茂波出席委員會解畫,但有23名議員缺席遲到,最終人數不足流會,部分議員解釋手機壞了、要食藥等,令人氣結。

今年4月政府擬修改限奶令釐清條文,也因議員未足法定人數致流會,限奶令未經審議原封不動通過,也是遲到惹的禍。

出席會議是最基本要求,而坐在議員席時,也要捫心自問,有否以社會公眾利益為大前提,擔任監察、把關的職責?能否多建樹、提升議政質素?

新一屆立法會上,官員與議員在很多政策上對立分明,政治爭拗激烈,議員所言所行,是否建設性的議政辯論?公眾看到的,更多只是指罵吵鬧。

識監督政府 亦須加強自省

最惹爭議的包括近期擴建堆填區議題,各黨為選票利益反對政府擴建堆填區的建議方案,爭取了部分地區人士支持,但有否提出有助解決本港垃圾問題的建議?

又或者拖拉多時,最終被指如「打假波」地通過的長者生活津貼等等,如此議會質素,這一年來,港人又怎不看在眼裏?

未來的政治爭議只會有多無少,例如新界東北發展新市鎮、填海、焚化爐等,統統是棘手議題,若議會內仍然如此吵鬧下去,又豈是港人樂見?

港府官員民望一再下滑,行政機關已經難叫市民放心,立法機關亦如此「空轉」,則也叫人頭痛,兩大機關未能夠發揮作用,市民無奈,社會只會充斥無力感。

立法會在市民心中形象近年已屢屢失分。根據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十大最為市民熟悉的立法會議員支持度,由97年4月時的平均58.8分,降至今年4月的平均49.5分。要挽救立法會形象,議員監督政府之餘,可也會加強自省,好好提升表現?
2 : qt(2571)@2013-07-19 21:09:13

梁家騮出席率低 坦言兼職  <===DKLMsmileysmileysmileysmileysmile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4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