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中環 萬南 2017/11/17 (週五) 企展引中國太平 食FinTech大茶飯?
1 :
GS(14)@2017-11-20 02:56:44http://www.metrodaily.hk/metro_c ... A3%AF/?page562=4095
今年5月,仁天科技(885)全購企展控股(1808),人人都話好戲在後頭,憧憬大股東、內地富豪景百孚必有一番作為,結果企展爆升近倍。呢個故事終於有最新發展,企展最近公布向中國太平(966)收購太平証劵(香港)50%股權,代價約2.3億元,其中約1.4億元透過發行代價股份支付,每股作價1.1元;餘額將以可換股債劵支付,換股價同為1.1元。換言之,即係中國太平入股企展,持股28.41%,成為第二大股東;而企展亦引入太平証劵(香港)。
有跟開景百孚故事嘅中環友預測,企展今次動作未必係單一性提升企展業務咁簡單;預埋中國太平玩,可能會要玩大啲!根據往績,景百孚鍾意將旗下多間公司、合作夥伴Crossover,達致策略性協同效應又好,建構全方位藍圖又好,總之要先聲奪人!睇番仁天科技一直講要走物聯網戰略布局,咁又點同企展產生協同效應?中環友話,除左FinTech,都無乜法寶可令經紀業務升價十倍!諗真啲又係,中國太平有的是客戶網絡,仁天有的是新科技,加加埋埋,企展可以立即華麗轉身,加上中國太平在內地的Fans,企展要升格爆上絕不是難事!
大棋局:港股今年大茶飯
1 :
GS(14)@2018-01-28 18:48:56最近內地有個風向要留意,就係關於公有產權同私有產權之爭。共產黨自己中過伏,甚麼大鑊飯、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已成為烏托邦情懷的歷史。但最近有內地學者重新挑起公有制同私有制之爭,只反映一件事,就係中國要唔要開放,尤其國企要唔要開放畀外資進入。先講結論,中國開放事在必行,H股全流通為試點,配合上星期提及的美國萬劍歸宗VS中國吸星大法,港股今年有大茶飯。在內地註冊,然後在香港上市的叫H股。H股有部份股份只賣畀境內特定投資者,這部份叫內資股。內資股只可以在境內以over the counter轉讓,可以理解為類似禁售股。所謂H股全流通,即係將內資股轉成H股在香港買賣。用一句話概括,就係將原本唔流通的內資股搬來香港吸水。香港主板及創業板共有253隻H股,相當部份係國企,就算唔係國企,暗啞底都同國企關係千絲萬縷,所以乜嘢人揸內資股大家心中有數。H股全流通只係一個開始,將來會有更多開放改革,此為公有制與私有制之爭的大背景。
中美相鬥香港得利
共產黨信奉馬克思的唯物辨證法,量變會導致質變。如果中國只如津巴布韋小國,可以閂埋門玩90年。但中國已躍身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決定了中國必須改變,無法閂埋門自己玩。古時的封建制,係分封田地畀諸侯;新時代新玩法,係分封企業畀諸侯。當中國必須要開放,就意味會削弱分封企業的權力,於是同股不同權、派黨委入上市國企便應運而生。美國加息、縮表,美元回流,這是國際大氣候。中國應對之策,要利用香港獨特優勢吸四方之水,將錢留下再搬上去,這是中國本身的小氣候。據投行及證券商估計,H股全流通會為港股總市值增加9,500億至2.6萬億(港元,下同)。股份解禁,即係供應量多咗,股價理應受壓。但既然要吸水,當然炒高先吸。H股全流通中長線部署,係希望將股份整合,增加H股股份的流通量,方便各類指數基金追蹤,目的都係引外資接盤。2017年全球新股IPO集資金額,香港排第3;全球股份集資金額,香港排第5;港股總市值36.3萬億,全球排第7。更重要係,在香港吸錢,係吸全世界嘅錢,而且收港幣可直接換美金,咁梗係要借香港吸水。大國之爭、政治相鬥,離我哋平民百姓太遙遠,但察其動向可以順勢食佢一水。
Mr. Tregunter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3/2028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