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營連鎖珍珠奶茶店 日賣千杯有竅門
1 :
GS(14)@2011-01-29 16:56:08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920835
珍珠奶茶每杯賣十餘元,主要材料僅茶、珍珠及冰,製作簡單,利潤可達三成,所以不少有意創業的年輕人,選擇開設珍珠奶茶店。出入口商翁漢偉及兼職教練楊子健都開設了珍珠奶茶店,一個透過加盟店形式入行,一年開 5間分店;另一個小本經營,但以自創品牌開出新路。
記者:黃碧珊 攝影:程志遠、羅君豪
自創品牌靈活變招紅磡珍珠奶茶店 Give Me Five老闆楊子健,本身是游泳及瑜伽教練,因有相熟的游泳學生家長提出創業,楊子健認為可多一個收入來源,答應合資。 08年底,與 3位游泳學生的家長合資 20萬元開串燒店,楊子健個人投資 10萬元,因資金有限,付不起加盟費,故在學生家長住所附近開小店。
串燒店初期生意額每日僅數百元,不甚理想,各股東只抱嘗試心態,楊子健說:「開業幾個月,其中一位股東退股,我買埋其餘股份。冬天教游水嘅時間相對比較少,計劃一邊賣盤、一邊賣簡單嘅珍珠奶茶。」
夏天飲品為主 冬天轉小食
豈料,正值珍珠奶茶潮流再度興起,加上該區只有 Give Me Five獨市經營,生意額較串燒店倍升,楊子健不但打消賣盤念頭,更加碼約 10萬元優化設備,繼續經營。
不過,由於店舖並非位處大街,附近亦以住宅及舊式工廈為主,人流較少,為吸引顧客,除了設有大杯及細杯裝,更增加不同濃度選擇,普通細杯裝售 8元,吸引消費力較低的菲傭。
相對連鎖店有較大支援,楊子健說:「小本經營勝在夠彈性,所以夏天以賣飲品為主,小食為副,冬天相反」,他又不時創新口味,如推出紅酒雞翼及蜜糖魚旦等。高峯時每日賣 1000杯,經過年半時間,去年中回本。不過,受寒冷天氣影響,現時每日僅售百餘杯,每個月僅達收支平衡,以教游水收入補貼生活費。
規模雖然不及連鎖店,但楊子健與員工及顧客都有良好關係,曾與部份員工同遊澳門,對顧客亦非常熱心,「我見到客人有熊貓眼,會建議佢飲咖啡珍珠,同事見到熟客來,又會自動送上慣性落單飲料。」
規模效應不愁生意
翁漢偉原經營出入口生意,客戶受金融海嘯影響而拖數,令翁漢偉損失慘重,把心一橫轉型即時現金交收的行業,並選擇以加盟店形式經營。翁漢偉指出,加盟店雖要支付加盟費,但店舖裝修、經營、貨源、製作等均有指引,「主要材料跟指定供應商訂貨,每杯珍珠奶茶各材料份量多少,有晒指引」,減少準備及營運時出現問題。
至於選擇台灣連鎖店品牌貢茶,原因是,「嗰時諗加盟邊間時,見貢茶好 hit,觀察佢哋營業店舖生意額,覺得 work」,於是他於去年中在沙田開設首家店舖,現時已擁有 5家加盟店。
投資加盟店要支付加盟費 20萬元,加上店舖的按金租金 25萬元、裝修 20萬元等,翁漢偉共投資 110萬元。雖然投資額較大,但連鎖店具品牌效應,「一開門啲生意已湧嚟」。不過,有好處亦有壞處,九龍灣分店裝修完成,但未領取有效牌照,「喺等牌照嗰一個月,唔少客人拍門問點解唔做生意,好似啲客仲心急過你。」翁漢偉店舖每月營業額約 30萬元,利潤近兩成,每日平均賣出約 800杯。
商場租貴拖慢回本
雖然配套支援充足,但對於所賣產品及定價,需按總公司指引,不可自行修改。此外,硬件如店舖需自行處理。翁漢偉揀在商場開舖,但商場卻擔心他沒有經驗,翁漢偉找遍全港各大商場,等了 3個月仍未找到合心水舖位。直至某品牌加盟商出讓沙田店舖,他才可以頂上。不過,商場租金成本高,影響回本期,「其他加盟者有啲舖租較平,但生意額相若,回本時間較短。預計 12至 15個月可回本。」
貢茶香港業務代表黃明熙表示,在香港已逾 50間加盟店,為免品牌發展速度太快,去年底已暫停接受新加盟者。
3招測試潮流行業商機曾參與多個潮流飲料連鎖品牌、資深業內人士 Franco指出,潮流帶來創業機會,創業風險較低,但當熱潮一過,需確定行業是否已成形,包括可有出現汰弱留強情況,消費者是否仍對產品有需求,繼續有該類店舖開業等,若上述情況穩定,加入的風險相對較低。後來者可觀察市場規則,為價格及選舖定位。
門面、產品缺一不可由於連鎖店集合多間小店議價能力,在控制材料成本較自創品牌具優勢,而且總部會提供支援,籌備功夫較輕鬆。自創品牌需較多時間培養產品及客人, Franco建議多花功夫在門面及產品質素,因整潔的店舖可吸引客人首次幫襯,有水準的食物則可留住客人。
若資金有限,以成本較低的自創品牌較合適,至於資金較鬆動的創業者,可參加連鎖店,建議透過不同行業及品牌加盟講座,揀選可靠、具規模連鎖店,「生意不急做,最緊要中」。選定品牌前,宜親身了解產品被市場接納程度,不妨找親友為產品評分,作為參考。
加盟店與自創品牌分別─自創品牌─
開業成本:較低
每日流量:較低
支援:沒有
彈性:較高
品牌效應:沒有
門面:較自由
─連鎖店─
開業成本:較高
每日流量:較高
支援:有
彈性:較低
品牌效應:有
門面:較統一
開業及營業資料─自創品牌─
《 Give Me Five》
開業成本: 30萬元^
營業額(每月)*: 3萬至 4萬元
利潤(每月)*: 0元
出售數量(每日平均)*: 100至 200杯
開業時間: 2009年 2月
─連鎖店─
《貢茶》
開業成本: 110萬元#
營業額(每月)*: 30萬元#
利潤(每月)*: 5萬元#
出售數量(每日平均)*: 600至 1000杯
開業時間: 2010年 5月#
註:*近月資料;#以沙田店計;^包括串燒店資金
資料來源:受訪者

电商物流混战:网站竞相自营物流 快递企业反攻
1 :
GS(14)@2011-06-21 22:39:34http://news.imeigu.com/a/1308618423764.html
作者:本报记者陈昌成/文
是专业化,各行其道,还是一体化,混业经营?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物流与电商的混战局势已不可避免。
你急,或者不着急,它就在那里,不悲不喜。“它”就是那个叫人望穿秋水的快递包裹。
“同城‘次日达’都变成‘隔日达’了,”徐林(化名)6月13日叫的圆通快递,本来14日一早便可到达,但直到15日才送到,“哪里是快递,分明是慢递!”
不过,徐林碰到的还不是最坏的时刻,估计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快递速度都记忆深刻。
李佳也曾经抱怨过快递的“慢”。作为餐急送公司创始人,李佳由此发现了一个重要商机,“快也是生意”,便筹资1000万元打造了一个“网络点”+“餐厅产”+“物流送”的立体化电子商务平台。
速度成了餐急送的生命线。“在送餐环节,餐急送承诺,如果出现送餐超时的情况,餐急送将为订餐者免单。”李佳表示。
不过,徐林碰到的还不是最坏的时刻,估计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快递速度都记忆深刻。
此前,科尔尼公司发布了“深度解析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增长机遇与物流挑战并存”白皮书。白皮书认为,如果电子商务公司能迅速正确地应对物流挑战,则其发展并不会因物流市场的滞后而受阻碍。
然而,面对日益严峻的配送“爆仓”压力,电子商务公司已经很难从容化解物流瓶颈,疯狂的物流“军备竞赛”愈演愈烈。
网站竞相自营物流
15亿美元是京东商城C轮融资的额度,其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通过微博再次披露,融资几乎全部投入到物流和技术研发方面。
此前,京东商城因为春节货单“爆仓”差点引发严重后果。由此,刘强东痛下决心,不惜血本地大建物流。去年底,刘强东已经把融到的2100万美元的70%投放到物流建设,预计未来三年还将投入20亿至30亿元到物流建设中。
刘强东坦言,倘若今年完成100亿元的销售,明年的增长目标仍是100%,这对整个公司的系统和流程造成了极大的难题。
巨大的订单量,成为京东“甜蜜的负担”。“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物流都是我们最大的挑战。公司能不能继续平稳地发展,就在于物流体系建设的成功与否。”刘强东表示。
刘强东甚至认为,B2C公司发展下去实际就是个物流公司,正如“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物流公司是沃尔玛,而非DHL”。
还有比刘强东更疯狂的,那就是马云。“2010年我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就是做物流。”马云高调宣布,将与合作伙伴斥资千亿元建设物流平台。
阿里巴巴公布的物流战略,不仅会继续淘宝大物流计划、整合物流合作伙伴,同时还会将这一平台社会化,向其他电子商务企业开放。
不过,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建议,如果物流行业的竞争不由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这种物流资源的整合也是无效的。其指出,其实目前淘宝已经搭建了物流平台,但是很多卖家仍追求低价,使得网购产生的快件成为快递企业不敢接的“垃圾”业务。
目前,已经有许多大型网商都选择建立自己的内部物流网络,以确保质量。比如,当当网披露将斥资10亿元在华北、华东、华南新增3个物流基地;卓越亚马逊在昆山花桥建立的物流仓储一体化基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成为亚马逊在中国最大的运营中心。
然而科尔尼的报告显示,建立自己的物流网络并不适用于所有公司,成功的关键在于大量的订单和高效运作,特别是末端派送(通常占物流总成本的50%左右)。例如,如果某一城市的日送货量少于500单,那么部署一支自建送货团队,每件递送成本为人民币15元或以上,这根本无法盈利。不过,如果这个城市的日送货量可以上升到1万单,那么就可以使每件递送成本降低到人民币2元以下。
有专家认为,电子商务企业作为“轻公司”,如自建物流,将意味着要付出巨大的固定投资,而成功打造全国范围内的物流网络也并非易事。“物流作为传统行业,与互联网业的电子商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行业壁垒。电商企业要想成功跨界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物流快递企业,相信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快递企业“反攻”
电子商务公司的疯狂跨界也引发了快递公司的骚动。2010年中国邮政携TOM亲耕B2C电子商务,“邮乐网”上线;2011年4月中铁快运打造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快运商城”正式上线运行。目前,国内“三通一达”(圆通、申通、中通、韵达)以及顺丰快递等多家民营快递都透露了涉足电子商务的筹谋,开始积极进军电子商务领域。
其中,圆通“全联网”最快将于9月上线,申通电子商城最快在10月亮相。同样,韵达货运董事长聂腾云表示,正在构建的立体仓库高密度机房建成后,将在此基础上搭建电商平台。韵达相关负责人还透露,公司准备开发类似支付宝的第三方支付系统,合作单位是邮储银行。
不过快递公司的这一举动却遭遇了一片质疑。或许自知“底气不足”,上述快递公司鲜有就相关疑问公开答复的,更多“跨界”细节不得而知。
“电子商务行业都在大力推动自建物流体系,可以看出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物流企业误认为自己掌握了所谓‘核心竞争力’,盲目地向上下游衍生。”中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端联盟理事黄刚表示。
“物流企业涉入电子商务,仅仅是一种探索。在荆棘满地的发展之路上真正要做成功,需要具备专业的团队和科学的管理体系。在当前物流服务都不能够做好的前提下就盲目涉入,呛水那是迟早的事情。”黄刚表示。
上海富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师尊俐表示,在快递行业经历一番折腾后,最终通过重组并购还是会回归正统,该玩电商的玩电商,该玩物流的玩物流,“专注”、“专业”永远是正道。物流企业涉入电子商务也许仅仅是尝尝鲜,未来还是要本分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山东青联投资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徐三石更是认为,像快递业这种处于电商底层的服务,如果发力电商,其实就是向上侵占上游客户利益,势必会遭到客户的警惕和抵触,继而导致客户流失,更糟糕的可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新业务尚未做起来,赖以生存的老业务却遭遇危机。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陈震表示,目前国内电商的发展速度是200%—300%,而物流增速只有40%,远远跟不上电商的速度。电商的超速发展带动和促进了物流,电商和物流的融合渗透在今年将成为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但无论电商自建物流,还是物流自建电商平台,目前各自程度还不至于对对方市场格局产生太大影响。
(本文来源:中国企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