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美林:美股上升空間有限 美元才剛牛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99
美銀美林周二發布報告,展望了金融市場更長期的趨勢。
起點自然是美聯儲QE:

(自1918年以來,美國M1貨幣供應量變化情況)
接力的是各類資產:

(自1900年以來,道瓊斯指數和美國國債收益率走勢)

(自1790年以來,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走勢)

(自1915年以來,美國企業債券總回報率變化)
2014年末,紐交所股票市值達到紀錄新高的19.4萬億美元,較2009年低點的8.7萬億美元大增122%:

(紐交所股票市值變化:萬億美元)
但如果你相信歷史數據的話,當前美股牛市並沒有太大的上升空間了:

(無論是以持續時間(69個月vs均值59個月)還是以回報率(204%vs均值167%)論,當前標普500指數牛市已經“成熟”。)
美元牛市倒是在初期:

但在世界儲備貨幣美元走強的同時,不要忘記美國的GDP和所負擔的債務:

(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與GDP之比)

(自1952年以來,美國名義GDP和信貸市場總債務水平:萬億美元)
最後,美銀美林還描繪了勞動人口的變化趨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銀警告:債券交易員嚴重低估了美聯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915

美國銀行投資級債券策略部負責人Hans Mikkelsen稱,債券交易員低估了美聯儲追求更高長期利率的決心和實現它的能力。
Mikkelsen在3月2日的報告中寫道:
一旦開始加息,美聯儲將希望長期利率走高,債市和股市不要上漲。這一意願與市場共識有違。
看一看美國三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就知道債券投資者是多麽不擔心利率會大幅上升。該國債收益率約在2.7%,而2014年初時為3.9%。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也自2014年巔峰時的約3%下跌至2.1%。
利率期貨市場的數據也顯示,投資者認為低利率維持的時間比美聯儲認為的更長。華爾街見聞網站本周一介紹過:
美聯儲的最新預測顯示,17位委員中有9位認為,美聯儲基準利率——聯邦基金利率將在今年年底達到1.13%或者更高。預測中位數顯示,委員們認為聯邦基金利率將在2016年末和2017年末分別達到2.5%和3.63%。
與此同時,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市場反應的平均利率預期是,2015年、2016年和2017年12月分別為0.5%、1.35%和1.84%。
當然了,相較於最近天天創新低的歐洲國家國債收益率來說,美國的也就不算低了。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周四表示,歐洲央行的購債項目將包括收益率高於隔夜存款利率(-0.2%)的債券,導致歐洲長期利率進一步下滑。
鑒於美國國債較德國國債收益率差已創下25年新高,國際投資者認為美國國債具有吸引力也不足為奇。
但是其中的風險在於,美國經濟前景更加光明,應該會導致通脹加速和貨幣政策的收緊。
對於市場對美聯儲指引的解讀,部分美聯儲官員並不滿意。紐約聯儲主席William Dudley在2月27日的一次演講中表示,如果這樣的市場趨勢在美聯儲開始加息之後仍然持續,“選擇更為激進的方式實現貨幣政策正常化是合適的。”
Mikkelsen 表示,盡管這可能意味著美聯儲加速升息,但它也可能通過拋售債券來收縮資產負債表。
瑞信分析師也認為,一旦美聯儲實施首次加息,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上升將超市場預期。
瑞信分析師 Joe Prendergast 和 Jin Wiederkehr 本周在報告中寫道:
首次加息之後,美國國債市場將走弱,而非在加息之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聯儲第二輪壓力測試:美銀條件性通過 德銀等兩銀行「掛科」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5123
週三,美聯儲在對31家銀行的壓力測試中,批准28家銀行資本提案,他們可給投資者增加股利和股份回購;美銀獲條件性通過,德銀和西班牙桑坦德銀行未通過。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上週修改了向投資者的資本回饋計劃,本次獲通過。

美聯儲第一階段壓力測試是「定量測試」,在假設的極端情況下,銀行一級資本率應達到相關要求。第二階段壓力測試是「定性測試」,這一階段更為主觀,要求銀行有一套良好的環節,能夠認定風險和準備風險。
上週,美聯儲公佈了2015年第一階段壓力測試結果。模擬的情形是,房價下降25%和股市下跌近60%等極端情形。這項測試旨在確保大銀行能在市場動亂期承受大幅損失,而無需接受納稅人的救助。參與測試的31家銀行均通過了一級資本率至少達到5%的要求。這是美聯儲於2009年開始測試以來,接受測試的 銀行首次全部超過資本最低門檻值。
在美聯儲第二階段壓力測試中,德銀美國分部和西班牙桑坦德銀行美國子公司的資本提案未獲通過,美聯儲認為在「定性評估」中,這兩家銀行存在不足,包括評估損失和識別風險的能力。特別地,美聯儲稱德銀在資本計劃中,存在許多處重大缺陷。這兩家銀行必須重新遞交資本提案,不能給母公司或股東發放超過上年股利規模的股利,也即不可增發股利。上週,華爾街見聞網站曾報導,這兩家銀行可能無法通過壓力測試中第二階段「定性評估」。
除德銀和西班牙桑坦德銀行外,美國銀行的資本提案也只是獲得條件性通過。美銀可以向投資者增加股利發放和進行股份回購,但美聯儲要求美銀重新遞交提案,解決「某些弱項」,如美銀有能力衡量損失和收入。如果未來美聯儲認為美銀遞交的修改提案還不能滿足要求,美聯儲將限制美銀資本發放。2013年,摩根大通和高盛的資本提案也只是獲得「條件性通過」,這兩家銀行在重新遞交資本提案後,均獲得通過。
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初始遞交的股東回報方案沒有達到美聯儲的要求,在極端情況下,資本水平過低。這幾家銀行在上週修改了股東回報方案,本週獲得通過。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摩根士丹利降低了少許股利發放或是股份回購規模。也就是說,這幾家大型銀行僅勉強通過壓力測試,表明美聯儲對銀行監管頗為嚴格。
花旗銀行通過壓力測試。此前,花旗銀行CEO Michael Corbat表示,如果花旗在四年中第三次不能通過壓力測試,那麼他會選擇下台。去年,花旗銀行未能通過壓力測試,自那以後Corbat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確保花旗在本年度通過壓力測試。
美聯儲公佈資本提案結果後,數家銀行宣佈了向投資者的資本回饋計劃。摩根士丹利計劃回購最多31億美元股份,將季度股利提升至0.15美元/股。美國運通計劃回購最多66億美元股份,也將提升季度股利。高盛將季度股利提升至0.65美元/股。美國銀行宣佈擴大股份回購規模,但是稱不會增加股利分配,是美國六大銀行中唯一不增加股利的。
下圖為近幾個月來銀行股走勢。美聯儲公佈第二輪壓力測試結果後,花旗、摩根士丹利盤後股價大幅上揚,漲超3%。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裡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摩根大通CEO預言美國經濟衰退,美銀美林:最早2021年
摩根大通董事長兼CEO傑米·戴蒙(Jamie Dimon)認為,美國經濟目前形勢一片大好,但這只是暫時的。
戴蒙在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美國經濟看起來相當好,經濟增長還可以持續更長時間。也許是一年,兩年,也許會是更長的時間。戴蒙援引強勁的就業數據、金融系統中較低的杠桿水平、消費者開支增長,以及銀行流動性作為其看好美國經濟的佐證。他還強調稱,住房供應短缺可能會導致更多的經濟活動發生,此外亞洲和歐洲的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也在改善。
話鋒一轉,戴蒙表示,美好的時光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曾經有人問我,經濟衰退的概率有多大?我說有100%的概率。但是,問題是經濟衰退將在何時發生。就目前而言,美國經濟各方面都很強勁。”
近階段,美債收益率曲線趨平引起了各界對於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經濟即將見頂的預言此起彼伏。美銀美林周二發布的最新報告則希望打消人們的憂慮。
報告稱,收益率曲線趨平(短期國債收益率接近長期國債收益率)並不代表今年會出現倒掛。從歷史上看,從收益率倒掛到衰退平均要27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2021年之前都不可能發生。
美銀美林圖示收益生命週期與價值陷阱
1 :
GS(14)@2012-10-01 00:25:17http://wallstreetcn.com/node/18725

價值陷阱是指,一些行業落入了部分收益預期生命週期的陷阱,這些收益預期冠有不良價值的稱號。這些行業將自己以往的市盈倍數折價出售,但並沒有給出價格會上漲的任何暗示。
我們的研究表明,對價值型投資的基金經理來說,最困難的事就是買一隻股票。而那些價值型投資業績出色的經理,他們買股票的行動時機可能比同行遲。那些說自己會搶先買股票的經理最終業績會落在人後。
雖然先發制人聽起來讓人很鼓舞,但如果一隻價值型基金的業績不佳,通常都是因為太多時候早早出手進倉。

最後是價值陷阱可能的發展趨勢
今後每股收益提高的可能性有9%,每股收益停滯不前或者更差的可能性有67%,價格動量與每股收益前景好轉的可能性有3%,價格動量改善的可能性則是20%。

2 :
GS(14)@2012-10-01 00:25:44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48&t=68850
文章由 hw » 週日 9月 30日, 2012年 10:48 am
講就易, 點先叫早? 何為太遲? 買左唔升既就叫 value trap, 買左即先就係 value stock ? 天時地利人和, 要好多方面既配合先會跑得出一隻真正既 value stock.
文章由 白膠漿 » 週日 9月 30日, 2012年 11:38 am
個人認為而家大部分藍籌股都響45度個位(長線計)
美銀富國上季業績齊報捷
1 :
GS(14)@2015-10-16 01:41:49【本報綜合報道】美企業績期持續,多隻重磅股陸續派成績表,其中美銀去季扭虧為盈,刺激股價高開2%。但大市受中國數據欠佳拖累,早段表現反覆。
美股早段表現反覆
開市後1小時(本港昨晚10時30分),道指跌56點,報17025點;納指跌12點,報4783點;標普500指數跌4點,報1999點。英、法、德股尾段跌0.1%至0.9%。美國銀行公佈,第三季純利45.08億美元,每股經修正後賺37美仙,勝預期33美仙;而去年同期則錄得每股虧損4美仙。期內營業收入209.1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214.34億美元跌2.43%,但仍高於市場預期207.6億美元。期內淨利息收入97.42億美元,不及上年同期的104.44億美元,亦遜預期的100億美元。富國銀行則公佈,去季獲利上升,為三季以來首次,主因為從通用電氣手中購買了商業貸款業務入賬所致。期內普通股股東的純利58億美元,按年增長1.22%,每股賺1.05美元,稍勝預期1.04美元。期內營業收入21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212億美元,按年增長3.3%。美國勞工部公佈,9月份生產物價指數(PPI)按月下跌0.5%,跌幅大於預期的0.2%,並創1月以來最大跌幅;撇除能源及食品後的核心PPI亦意外按月倒退0.3%。商務部則公佈,9月份零售銷售按月升0.1%,遜預期升0.2%,撇除汽車銷售後按月跌0.3%,亦遜預期及前一個月向下修訂後的下跌0.1%,主因是環球金融市場動盪及美國就業數據轉差,削弱民眾消費意欲,抵銷能源價格下跌的得益。此外,日本郵政及其銀行與保險單位招股上市(IPO)反應熱烈,首兩天已獲超額認購。若以上周公佈的定價下限計,IPO初步反應顯示日本郵政將可集資至少約100億美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1015/19333587
美銀上季賺33億美元 勝預期
1 :
GS(14)@2016-01-20 18:54:2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20/news/ec_ecn1.htm
【明報專訊】儘管交易市場環境困難,以資產計美國第二大銀行美銀盈利仍錄改善,第四季盈利為33.4億美元,或每股盈利28美仙,勝分析師預期。去年同期盈利為30.5億美元,或每股盈利25美仙。股價昨早段升1%。
美銀上季收入增至195.3億美元,按年增長4%。調整後的收入增長至197.6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美銀行政總裁莫伊尼漢(Brian Moynihan)曾希望在沒有巨額訴訟罰款之際,向市場證明美銀的盈利能力。雖然利潤有所改善,但美銀仍步履蹣跚,例如只能在聯儲局的年度壓力測試勉強過關,股東亦為莫伊尼漢應否留任董事長出現爭拗。
持大量按揭貸款 受惠加息
上季交易收入,不包括會計調整按年增長11%至26.5億美元,按季交易收入卻下跌了16%。淨利息收入按年增長1.7%至98億美元,經調整增長接近2%。由於美銀有大量按揭貸款,因此是最期待聯儲局加息的大型銀行之一。在第三季,美銀計算出若短期和長期利率升1厘,該行每年將額外賺取到45億美元的淨利息收入。
受惠於投資銀行及證券部門的收益,摩根士丹利上季轉虧為盈。摩根士丹利上季盈利9.08億美元,或每股盈利39美仙。去年同期為虧損16.3億美元,或每股虧損91美仙,當中包括不當銷售抵押貸款支持債券的巨額罰款。不包括部分會計開支,摩根士丹利上季盈利為43美仙,勝分析師預期。該銀行上季總收入77.4億美元,按年變化不大。剔除會計調整,上季收入78.6億美元,勝分析師預期。由於債款、貨幣和商品交易低迷,摩根士丹利整頓管理團隊,削減了1200個職位。股價昨早段升3%。
(華爾街日報)
美銀亞洲裁15主管
1 :
GS(14)@2016-03-13 02:28:06【本報綜合報道】歐美投行裁員和削花紅等負面消息接踵而來,彭博昨日引述接近消息人士稱,美銀美林向亞洲投資銀行部「開刀」,最少15名主管被炒,受影響地區包括香港、新加坡和澳洲。報道指,美銀美林解僱15名亞洲投行部主管,包括3名聯席董事和12名董事,料香港、新加坡和澳洲等地區均受影響。除主管外,該行計劃削減初級和後勤職位,惟沒有透露裁員人數。報道引述消息指,美銀美林中國投行業務聯席董事Wang Bing和亞洲工業業務聯席董事總經理Patrick Steinemann均被裁走。
德銀削花紅11%
另一邊廂,德銀宣佈花紅池「縮水」,按年跌11%至24.1億歐元(約207.3億港元),主因訴訟開支增加。德銀投行和交易部可變薪酬按年亦跌15%至14.5億歐元,若撇除滙率變動,跌幅更高達20%。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2/19526411
交易收入等下滑 美銀富國首季盈利急插
1 :
GS(14)@2016-04-15 15:36:07【明報專訊】受低利率、交易收入下滑及低油價等因素影響,美銀和富國昨公布首季盈利大跌。以資產計算全美第二大的美銀,首季利潤按年跌13%至26.8億美元,每股盈利21美仙,略遜於分析師預期。上季收入跌6.7%至195億美元,遜於分析師預期的204億美元。美銀表示會繼續致力削減成本,股價昨早段升約1%。
美銀稱續減成本 股價早段升約1%
美銀4個主要部門當中,其中3個的收入持平或下降。美銀首季交易收入,不包括會計調整按年跌15.5%至32.9億美元。債券、貨幣和商品交易收入按年跌18%至22.6億美元。股票交易收入按年跌11%至10.2億美元。由貸款業務及利率帶動的淨利息收入按年跌2.5%至91.7億美元。
上季資產收益率為0.5%,美銀盼將比率增至1%,但認為利率上升前無法達成。由於向能源企業貸款的潛在損失,信貸損失準備金由去年同期的7.65億美元,增至9.97億美元。
富國能源企業貸款撇帳增75%
以資產計算全美第三大的富國銀行,首季的能源企業貸款撇帳增加75%。首季盈利按年跌5.9%至54.6億美元,每股盈利99美仙,略勝分析師預期。富國首季收入按年增加4.3%至222億美元,勝於預期,更是首家公布首季收入錄得增長的美國大行。股價昨早段微跌。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415/news/ec_ecn1.htm
美銀中心呎價33814元 創該廈紀錄
1 :
GS(14)@2016-08-16 06:19:00【明報專訊】英國脫歐後,資金續流入樓市,除住宅市場外,商廈市場亦同樣受惠。繼6月底上環中環中心頂樓全層寫字樓,以約5億元、呎價約3.78萬元成交,創全港分層商廈新高後,市場消息指,金鐘美國銀行中心一高層戶,以3138萬元易手,呎價33,814元,創該廈及金鐘分層甲廈新高外,並打入全港商廈分層成交呎價前五高之列。
打入全港商廈前五高之列
市場消息指,美國銀行中心2809室,面積928方呎,以呎價33,814元沽出,呎價打破2013年該廈19樓10、11室,以呎價3.02萬元成交紀錄,成為該廈分層呎價新高。原業主2012年2296.48萬元購入,帳面獲利841.5萬元或約37%。
目前全港甲廈呎價新高紀錄為中環中心頂樓全層,以呎價約3.78 萬元易手,創全港分層商廈新高;去年11月由恒大地產(3333)以125億元向華置(0127)購入的灣仔美國萬通大廈全幢,則以平均呎價3.62 萬元成交。至於去年中由合和實業(0054)主席胡應湘夫婦持有的中環皇后大道中九號33樓全層,則以約4.8億元、呎價近3.5萬元沽出。
另外,早前曾向城規會申請作酒店發展被拒的土瓜灣美善同道78號至80號公務員合作社詠苑,最新獲地政總署批出補地價1.78億元,住宅樓面3.8萬方呎,每呎4624元。上址現為「住宅(甲類)」用途,早前曾向城規申請發展為酒店,涉及165個房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495&issue=2016081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