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隔閡加深,但大西洋聯盟遠未到破裂程度
近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法國年度外交政策演講中表示:“歐洲不能依賴美國來保護,我們必須保證自己的安全與主權。”馬克龍在演講中還呼籲歐洲建立獨立的金融系統和防務系統。幾乎在同一時間,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接受德國電視一臺采訪時呼籲,為了對抗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歐盟應該努力變得更加自主。德國外長馬斯也在署名文章中表示,歐美夥伴關系應該更加平衡,當美國跨越“紅線”時,歐洲將予以制衡。但德國無法獨自完成這個任務,只有與其他歐洲國家緊密合作,才能達到制衡美國的作用。
默克爾發表歐盟應加強自主性的言論已不是頭一次。此前,在結束七國集團峰會之行後,默克爾就明確表示,美歐互相依賴對方的時代已經結束,歐洲人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須為了自己的未來、為了歐洲人的命運打拼。默克爾將於9月初訪問巴黎,與馬克龍就歐洲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商議。
美歐之間分歧不斷
特朗普上任以來,尤其是2018年以來的半年多時間,美歐之間分歧不斷。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特朗普不顧歐盟的反對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在北約問題上,特朗普要求歐洲成員國必須加大防務投入,要滿足成員國的軍費開支必須占GDP2%的硬指標。在伊朗核協議問題上,歐盟退出伊朗核協議表示不滿。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在談到歐盟目前面臨的現狀時諷刺道,美國和特朗普是“比敵人還差勁的朋友”。
最尖銳的矛盾出現在貿易問題上。美國將貿易戰大棒揮向歐盟,宣布對其附加征收25%的鋼鐵關稅和10%的鋁關稅。歐盟不得不擬定報複清單,回應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攻勢。特朗普發出威脅,將對所有在歐盟組裝的進口汽車加征20%的關稅。歐盟委員會警告美國,如果美國政府以懲罰性關稅打擊汽車進口,可能引發全球對高達近3000億美元的美國出口產品展開報複。盡管特朗普7月底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就緩和貿易緊張局勢達成一致,雙方同意通過談判降低貿易壁壘、緩解貿易摩擦,並同意暫停加征新關稅。但調查顯示,71%的受訪德國和美國企業表示,他們對美歐化解貿易爭端的前景表示懷疑。
美歐矛盾並不是什麽新鮮事。在2003年小布什任內,美歐關系就出現波折。小布什以“先發制人”追求美國絕對安全的戰略理念引起法國和德國領導人的反感。時任德國總理施羅德和法國總統希拉克在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時,反對美國采取單邊主義行動。在安全戰略和外交戰略理念上,美歐之間出現重大分歧。美國戰略學者羅伯特·卡根將之形容為,美國來自“火星”,歐洲來自“金星”。2008年奧巴馬上任後,美歐外交政策理念重歸一致。在氣候變化、防止核武器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自由貿易等諸多議題領域,奧巴馬的政策立場均與歐洲接近。美歐關系出現了重回“蜜月期”之勢。特立獨行的特朗普終結了上一階段的“蜜月期”。“特朗普主義”使美歐矛盾以更加激烈的方式展開。
美歐矛盾的根源
然而,特朗普上臺只是美歐矛盾加劇的催化劑,而非根本原因。美歐矛盾緣於雙方不同的安全關切和直接的利益沖突。在國際安全問題上,歐洲將大周邊安全視為其最主要的安全關切。歐洲在地中海以北、以東、以南的大周邊地區再度面對俄羅斯的軍事強勢和北非亂局。歐洲不可能依靠武力解決大周邊安全難題,只能訴諸多邊主義解決方案。與歐洲不同的是,美國仍然堅持把中、俄等大國及伊朗與伊斯蘭世界視為其安全威脅。這就決定了美歐雙方無法在伊朗核協議問題、敘利亞問題、美駐以使館遷往耶路撒冷問題及對俄政策等問題上步調一致。因此,盡管特朗普在今年7月舉行的北約峰會上力壓歐洲國家將其軍費開支增至其GDP總量的2%,歐洲國家並未積極響應。
在國際經濟和貿易議題領域,美歐之間存在競爭關系。特朗普奉行“美國優先”,處處爭取“實惠”,以期實現美國經濟與就業增長,自然不會放過在美國市場占據較大市場份額的歐洲優勢產業。而對歐洲國家而言,在現有多邊貿易體制下,保持國際貿易額繼續穩定增長是其維持經濟增長和繁榮的生命線。歐洲國家不僅要在歐洲單一市場框架下繼續推動歐洲內部貿易增長,還要在現有多邊貿易體制下維持在美國市場的份額,同時希望在中國等新興經濟體擴大貿易份額。因此,歐洲國家更希望維持現有的以WTO為中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對特朗普政府挑起貿易爭端、攻擊現有多邊國際貿易體制等單邊主義政策,歐洲必然強烈反對。對於特朗普政府對歐洲國家鋼鐵及鋁制產品征收高關稅的政策,歐盟采取了針鋒相對的直接反制措施。
盡管美歐隔閡加深,但跨大西洋聯盟遠遠沒有到破裂的程度。美歐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極高,互為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夥伴,這種緊密關系很難被第三方取代。雙方爆發大規模貿易戰的可能性較低。面對美歐矛盾不斷升級的局勢,美國商業團體希望當局政府解除關稅威脅。美國商會執行副總裁麥榮·布里恩特(MyronBrilliant)表示,不這麽做的話,就有可能“疏遠”美國的盟友,並對美國經濟產生影響。布里恩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此舉將造成美國制造商的成本上升,減緩美國建築行業的增長,並抑制這兩個關鍵行業的就業機會增加。”“美國鋼鐵價格已經比歐洲高出近50%。”在這一背景下,陷入停滯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系協定(TTIP)有可能重啟。
在防務上,雖然歐洲在推動獨立防務,但獨立防務談何容易。1999年歐盟就決定實施“歐洲安全與防務政策”(後來改名為“共同安全和防務政策”),並決定在2001年部署獨立於北約的快速反應部隊,以解決發生在自身、周邊及世界其他地區的人道主義危機或安全危機。但歐盟成立的18支快速反應部隊,迄今為止還沒有一次投入使用。並且,在情報收集、預警導航、空中加油和指揮系統等方面,即便是歐洲軍事大國,也不具備獨立的作戰能力。對於歐洲國家而言,可行的做法仍然是在北約框架下發展防務。
因此,美歐隔閡加深並不意味著跨大西洋聯盟走向終結。美歐矛盾看起來劍拔弩張,但雙方均未孤註一擲,始終留有談判空間。歐盟加強自主性的努力勢在必行,但跨大西洋聯盟並未發生結構性變化,美國仍將是其最親密的夥伴。
(作者系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歐盟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編:孫維維
美歐達成保險業監管協議
1 :
GS(14)@2017-01-15 09:21:36【明報專訊】美國與歐盟就保險業監管達成一份雙邊協議,主要涵蓋3個方面,包括放寬再保險企業的抵押品要求,同時就監管架構及互換信息達成共識。有關協議仍待歐洲議會及美國國會批准才正式落實。
路透社﹕助提振跨大西洋市場
美國財政部與歐盟周五晚發表聯合聲明,指完成了為期近一年的談判,為減少歐美保險機構在對方市場營運的成本及監管的不確定性,雙方最終達成協議,雙方再保險企業在對方市場銷售時,不再需要提交抵押品。據英國《金融時報》估計,歐洲企業有望釋放40億美元等值的抵押品。路透社則估計,協議有望提振規模為30億美元的跨大西洋保險與再保險市場。
另一方面,協議指出,保險企業的營運只需滿足自身地區的監管要求,即美國保險企業在歐盟市場營運,繼續由美國進行監管。在美國市場營運的歐盟保險企業也不用滿足美國的監管標準。不過協議同時鼓勵歐美監管機構相互交換信息,規定雙方都有權獲得可能危及轄區利益和金融穩定的保險機構相關信息。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810&issue=20170115
美歐分析基因圖譜排序解性別障礙之謎
1 :
GS(14)@2017-08-04 06:36:20來自美國和歐洲的五大實驗室正展開一項迄今最大規模的性取向遺傳學研究,冀通過分析人類基因圖譜排序,解開性別障礙是否與生俱來之謎。科學家已向1萬位參與實驗的人抽取血液樣本,包括3,000名跨性別人士和7,000名順性別人士,待經費落實後,會進入第二階段研究,比對所有樣本的300萬組基因遺傳標誌和異變,希望從中找出跨性別人普遍會出現的遺傳基因異變,讓科研人員可以更了解基因組在決定人類性別身份時扮演的角色。領導研究的美國范德比爾特遺傳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戴維斯說:「若是有強烈的遺傳性,跨性別人士基因組之間會有許多相同之處,但這些特徵跟他們的核心家庭無關,主要是來自遠古時代。」
跨性別人士態度兩極
目前,唯一能確認跨性別人士身份的途徑就只有自我認同,科學家希望可以從生物學上尋找答案,但多年來研究焦點都是集中在跨性別人士的腦部結構,包括1995年荷蘭神經學家斯瓦柏發現男同性戀者的腦細胞核,跟女性的腦細胞核極之相似,但始終未能印證同性戀是與生俱來。事實上,跨性別人士對於用科學來解釋他們的性別身份態度兩極,支持者認為成事會有助他們爭取平權,但反對者擔心,若找出性別障礙的「成因」,會促使科學家發展出「治療」方法。戴維斯強調,他們的研究不能炮製出辨別跨性別人士的基因測試。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4/20111339
美歐股市早段企穩 科技股反彈 美「小非農」職位增19萬 勝預期
1 :
GS(14)@2017-12-10 20:34:43【明報專訊】美國投資者觀望稅改進展,以至周五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為聯儲局加息步伐帶來更多啟示。美股昨早段窄幅上落,歐洲股市跌幅也收窄,未有如亞洲股市般顯著下滑。
facebook、亞馬遜、Netflix、Google等科技股早段反彈。由於參院的稅改版本將令科技企業無法享受與知識產權、研發和新設備開支相關的稅務減免,令美國科網股近期偏軟,拖累環球股市近日轉弱。MSCI亞太指數連跌8日,為2015年以來最長跌浪。恒指夜期至今早零時反彈接近100點。
恒指夜期曾升近百點
俗稱「小非農」的ADP美國私人市場職位上月增加19萬,雖遠低於10月的23.5萬職位增長,卻略高於分析師預期,預示非農就業職位有穩固增長。數據公布後,美匯指數曾輕微上升。加拿大央行利率按兵不動,美元兌加元急升,升幅達0.6%,高見1.2771。
服務業仍是新增職位主要來源,帶來15.5萬新職位。其中教育、醫療保健貢獻了5.4萬職位。專業和商業服務新增4.7萬職位,貿易、運輸和公用事業亦增加3.6萬職位。製造業職位則增加4萬,是全年最高。Moody's Analytics首席經濟師Mark Zandi警告,就業市場非常火爆,各行業和不同規模的企業都有廣泛的職位增長,明年就業市場過熱的威脅增加。
美長短債息差急速收窄
當前美國短期和長期國債息差的距離,正以2008年以來最快的速度下降。2年期和10年期國債息差在過去30天收窄33個基點(1厘等於100個基點),兩者差距僅52個基點。5年期和30年期國債息差也收窄了34個基點。雖然有投資者認為長債收益遞減可能是經濟衰退的先兆,但部分分析認為,當前息差收窄可能有不同原因。BMO Capital Markets分析,稅改預期會對經濟產生短期的推動作用,但不可能長遠推動通脹,從而推高長期收益率。這意味稅改可使聯儲局繼續推動貨幣政策正常化,但不會顯著推高通脹。
汽油庫存顯著增 油價跌逾1%
美國大行今季交易收入持續疲軟。摩通和美銀表示,沒有任何催化劑刺激交易收入回升。摩通財務總監Marianne Lake表示,今季交易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5%,大市整體波幅保持相當低的水平。美銀行政總裁Brian Moynihan也表示,今季交易收入跌15%。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561萬桶,跌幅遠高於預期。不過汽油庫存顯著增加,令國際油價昨跌逾1%。隨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芝加哥商交所(CME)及納指準備推比特幣期貨,其中CBOE的比特幣期貨更將於周日推出,刺激比特幣價格續升,昨升穿1.2萬美元(約9.36萬美元)大關,升逾8%。根據CoinDesk數據,比特幣價格昨曾高見12,810.22美元,逼近1.3萬美元大關。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181&issue=2017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