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盒馬鮮生走紅的成功秘笈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18/164187.shtml

盒馬鮮生走紅的成功秘笈
野草新消費 野草新消費

盒馬鮮生走紅的成功秘笈

盒馬鮮生為什麽能成為零售新物種的當紅明星?

來源 | 野草新消費(ID:yecaoxxf)

文 | 野草新消費

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盒馬鮮生:一是站在零售的角度來看盒馬鮮生,分析未來超市的發展趨勢;二是站在生鮮電商的角度來看盒馬生鮮,看它如何進行生鮮突破。本文我們主要是從零售的角度來剖析盒馬鮮生的成功。盒馬鮮生人、貨、場的重構,是用互聯網的技術和思維去重新構架人、貨、場的關系,重新在這中間尋找新的機會和產生新的效率。

1

傳統零售的“人、貨、場”

45

1、“人”:主要指顧客,重點講究顧客定位管理。

2、“貨”:主要指商品,重點講究商品定位管理。

3、“場”:主要指賣場,重點包括賣場衛生、賣場氛圍、購物環境管理等。

傳統零售的“人、貨、場”,重點講究的是目標顧客定位(人)和商品定位(貨)以及二者之間如何更好地進行匹配,是典型的二維思考。

但是“人”不是孤立不變的“人”,“人”在不同的場景下會產生不同的消費需求和消費習慣;因此,需要加上“場”——不同場景下對“人”與“貨”的影響——這個第三維的考量。

2

盒馬鮮生的“人、貨、場”重構

42

盒馬鮮生的“人、貨、場”重構,不是簡單的“人、貨、場”組合,而是實現了“人與人、人與貨、人與場、貨與貨、貨與場、場與場”之間的無縫鏈接,實現了“人、貨、場”的三合一。

1、人與人:通過盒馬F5社群實施粉絲營銷,突出及時性、互動性及互利性,把有價值的東西傳遞給用戶,促使用戶與人交流,形成關系鏈,進而形成關系網。

2、人與貨:貨本身就是一種需求,但逐漸呈現多元化趨勢,盒馬鮮生通過大數據與消費者畫像快速地實現了人與貨的匹配。

3、人與場: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消費需求與消費習慣;盒馬鮮生用020作為鏈接器實現了人與場的無縫連接,有效提升了用戶的體驗度。

4、貨與貨:貨與貨就是需求和需求之間的連接,盒馬鮮生針對同一個人以不同的貨品滿足其不同的需求,從而達成貨與貨的互補和連接形成增量;簡而言之就是貨與貨的關聯性。

5、貨與場:貨與場的匹配,盒馬鮮生實現了為不同的場景與消費習慣,提供合適的貨品。

6、場與場:場與場之間的連接,讓不同的場景鏈接在一起,讓更多的資源跨界整合,為用戶帶來更多的互動和體驗,同時也提升自身的粘性和使用頻次,實現了資源的再優化。盒馬集市就是典型的例子。

盒馬鮮生圍繞著人、貨、場當中的所有商業元素進行重構,是其走向新零售非常重要的標誌,而其核心就是看其商業元素的重構能不能有效,能不能真正帶來效率。讓我們拭目以待。

3

生鮮電商的經營痛點

47

盒馬鮮生的一項重要使命就是探索生鮮電商新模式。

1、拉新難:流量紅利期已過,流量入口逐步轉向社交端,獲取用戶成本越來越高。

2、留客難:用戶複購率和留存率低,燒錢無法燒出未來。

3、客單低:做大眾,客單低;做高端,又沒有精準的用戶流量,訂單量也起不來,這是一個坎。

4、體驗差:非標產品+視覺感觸弱,用戶體驗成難點,實物和圖片的差距很容易降低用戶體驗。

5、物流難:首先是冷鏈供應成為生鮮O2O公認第一難題;其次是物流配送自營和外包博弈難:自建物流可控,但流量不均衡,成本高;外包物流,運營不可控,成本相對較低,但退貨率高。

6、不便利:首先是品種豐富性太差,難成用戶購買主渠道;其次是宅配上門次日達是痛點。

7、退貨難:生鮮電商退貨是硬傷,1個訂單退貨需要5個訂單利潤來補貼。

8、溢價難:生鮮品牌化程度低,溢價空間低。

9、預測難:首先是眾口難調,不同地區的消費習慣差異大;其次是需求供應計劃挑戰大,即使是走預售模式。

10、盈利難:盈利難和品類局限性幾乎形成惡性循環,不擴品,訂單起不來;擴品,自己把自己搞死。

4

盒馬鮮生的生鮮突破

44

1、精準地定位目標消費者與需求場景:

目標消費者定位:盒馬鮮生的目標消費者是新生代80、90後消費群體,他們是互聯網的原住民,一是人口基數足夠大奠定了未來消費潛力;二是他們的消費能力與消費意願均超越了上一代,更關註品質,對價格的敏感度不高。

消費需求場景定位:盒馬鮮生是基於消費場景定位的,圍繞吃這個場景來構建商品品類。在吃這個環節上,盒馬鮮生做了大量的半成品和成品以及大量加熱就可以吃的商品,讓吃這個品類的結構更加完善、豐富。

2、重構消費價值觀:

第一,新鮮每一刻:盒馬鮮生把所有的商品都做成小包裝,顧客需要什麽就買什麽,盒馬鮮生會快速送到顧客家理,今天吃今天買,一頓飯正好吃完,讓顧客每天吃的商品都是新鮮的。

第二,所想即所得:線上線下高度融合,顧客可以隨時隨地便利購買,全天候便利消費。

第三,一站式購物:盒馬鮮生圍繞吃的場景定位,提供所有吃的產品,同時還利用互聯網技術擴大盒馬鮮生的線上品類。

第四,讓吃變得快樂,讓做飯變成一種娛樂:盒馬鮮生不斷推出各種各樣的活動讓消費者參與,讓80後、90後消費者在家里做每一頓飯的時候都能夠體現他的價值。盒馬鮮生在整個店里面設置了大量的分享、DIY、交流等,讓“吃”這件事變成娛樂、變成快樂,讓消費者產生強烈的黏性。

3、重構零售模式:

重構商品結構:聚焦場景與體驗,跨界融合,實施“零售+餐飲”戰略,打破傳統零售售賣商品的方式,聚焦場景,強化現場體驗,根據場景需求,重構商品結構,實施“零售+外賣+堂食+加工服務”的全新的商品組合。追求不僅僅為顧客提供簡單商品,而是以提供一種生活方式的經營理念。

重構店倉結構:倉庫前置,實現賣場與倉庫統一。

重構終端配送:采取前場庫存+後場物流的形式,自建物流,並實行零門檻免費配送+3公里半小時送達+無條件退貨。

盒馬鮮生 零售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830

專訪丨從5億《戰狼》到55億《戰狼2》再到未知的《空天獵》 …解讀操盤手春秋時代的“軍事秘笈”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9-06/1145518.html

每經影視記者 丁舟洋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戰狼2》的火爆程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上映以來急速燎原的票房攀升態勢,也讓《戰狼2》的第二出品方——春秋時代董事長呂建民直言:“不敢相信。”

和《戰狼2》相比,呂建民更多的牽掛著《空天獵》。這是一部投資超2億元,中國電影史上“前無古人”的現代空戰題材片。“春秋時代是絕對的主控,占到了70%多。”呂建民在接受每經影視(微信公號:meijingyingshi)專訪時說。


▲春秋時代董事長呂建民(攝影師:王琳)

但不同於《戰狼2》的保底發行、近20家影視公司抱團組局的資本架構,《空天獵》沒有做太多的股權分銷、也未見保底發行。這意味著《空天獵》的商業風險幾乎毫無轉移的壓在春秋時代身上。

“輸不起”這三個字被呂建民幾次提及,不僅是商業上的,也是信譽上的。“軍方的領導說,46萬空軍戰士看著你這部影片的。擔子非常重。”

“《戰狼2》是吳京的命,我不敢居功”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電視藝術中心參與出品,僅《空天獵》的背景信息就讓人覺得來頭不小。而實際上,春秋時代也是軍事戰爭片的“老司機”。春秋時代的創始人、董事長呂建民在2000年初,就曾發行了李玉、李揚等文藝片導演的早期作品,也是在影視圈里沈浮多時的資深人士。

2015年,《戰狼》面世,濺起了5億多總票房的水花。春秋時代作為主控方,以900萬元的成本,通過這部影片的保底發行收入約9000萬元,凈賺7800多萬元。到《戰狼2》,春秋時代是僅次於吳京公司的第二出品方。但呂建民卻稱《戰狼2》他不敢居功。

每經影視:您和吳京導演是相互成就。

呂建民:《戰狼》是春秋時代主控,與吳京互相成就。但《戰狼2》得感謝吳老板帶著我發財。(笑)

雖然我們在《戰狼2》的投資比例也不小,但在創作上我們和吳京有些小分歧。吳京把這部電影當成他的生命,我只是把它當做一部我熱愛的作品,我們所投入的精力是沒法比的。所以《戰狼2》春秋時代是比較單純的投資,前期參與了一些,後期基本上都是吳京按照他自己的思路在做。但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截至9月6日11時許,《戰狼2》斬獲55.8億元票房(CBO中國票房/圖)

每經影視:春秋時代是什麽機緣下開始做《空天獵》的?

呂建民:2015年底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見到了空軍政治部宣傳局的幾個領導,他們說有這個意願,大家一起做一部現代空軍題材的電影。我當時不太感興趣,因為我不了解空軍,空軍好像和大眾的距離有點遠。後來大家成為朋友,常常交流,就了解了很多空軍背後的東西。我們就產生了創作欲望。

空軍是戰略軍種,是能打仗、打勝仗的。我跟軍方說,這部影片必須有實戰,不能全是演習。最後和空軍達成了共識,我也因此很欣慰,我們的軍隊越來越自信越來越開放了。

每經影視:《空天獵》里有很多不輕易示人的空軍秘密武器,為什麽能在電影里呈現?

呂建民:中國軍隊實力越來越強,也越來越自信。咱們的軍隊已經發展到這種程度了,外界還以為我們是“小米加步槍”,我們有必要也有能力向外界展現真實的現代空軍水平。

“不是玩票,我們玩不起、也輸不起”

李晨導演、範冰冰零片酬出演,中國空軍不輕易示人的秘密武器在影片中真機實拍、真機實戰……《空天獵》已自帶話題效應。但在擁擠不堪的國慶檔,這部影片又有多少勝算?

“我不想做太多預測,只想說,我們有信心,我相信觀眾的判斷,我相信‘自來水’的力量。”呂建民表示。

每經影視:《空天獵》的總成本和春秋時代的具體投資情況是怎樣的?為什麽沒做保底發行?

呂建民:制作總成本2億元左右。這還不含空軍給的很多支持,要是加上,他們的支持都超過制作總額了。春秋時代是絕對的主控方,超過70%的占比。

《空天獵》沒做保底發行,一方面是因為春秋時代是內容公司,逐漸地,我們也希望往宣發走一步。另一方面是因為有關部門希望將這部影片作為“十九大的獻禮影片”。所以我們不想讓它商業性質太濃。


▲《空天獵》海報(豆瓣電影/圖)

每經影視:今年國慶檔新片非常多,您對《空天獵》的票房預期是什麽?

呂建民:我一直認為愛國主義的才是真正的全民IP,任何類型都有固定受眾,只有家國情懷才是全民IP。我們有信心,但我們不去做太多的商業預測。我相信觀眾的判斷,這些年好電影從來沒被落下過,我相信“自來水”。

每經影視:為什麽找李晨來當導演?

呂建民:這種影片本來就很少見,全世界的空戰影片一個巴掌就數過來了。我們沒看到哪個導演之前有這種實驗。如此,都是陌生領域,我為什麽不能讓新導演來呢?

李晨是軍人家庭出身,他有軍隊情結,對這部影片有理想、有激情,他非常珍惜這次導演的機會。李晨對《空天獵》的忘我投入和玩命工作,和我當年看到的吳京一模一樣。

李晨不傻,假如他不拍這部影片,用一年多時間去演戲話,可以多掙一個億。我們也不傻,往他身上砸兩個億,空軍更不傻,敢這麽支持他。一定是看到了他強烈的創作欲,也看到了他在劇本磨合中、前期影片醞釀中的才華,這種情況下我們才敢投進去。要不然前期一看李晨不是這麽回事,不早就推翻合作了嗎!

我們不是玩票,我們是輸不起的。沒這金剛鉆不敢攬這瓷器活。

“並購不考慮了,IPO看機會吧”

2015年,上市公司富春股份(300299)以8.64億元的總價收購春秋時代80%的股權。而這起並購沒能“闖關”成功,2016年5月,證監會以“標的公司核心知識產權涉及訴訟”的理由未能予以通過。

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查詢相關法律網站發現,後來這項訴訟風波已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但鑒於去年證券市場、監管環境等外界變化,富春股份和春秋時代雙方最終決定不再推進這項並購。眼下誕生了爆款的春秋時代仍是資本感興趣的對象,那春秋時代對資本運作的打算又是什麽呢?

每經影視:在與資本的合作方面,您如何考慮和選擇?

呂建民:我們公司本來在做B輪融資。電影行業是輕資產、高風險的行業,資本可能猶豫和顧慮的比較多。

春秋時代是內容公司,我也不太懂金融,而且公司這幾年的現金流情況都很好,也有一批緊密合作的影視公司,所以我們就踏踏實實的做一個盈利的公司。資本有的話,歡迎。沒有,也無所謂。要不要往資本市場走,怎麽走,我們還在糾結,但不拒絕。

每經影視:以後還會考慮與上市公司的股權並購合作嗎?

呂建民:並購不考慮了,因為春秋時達的體量本身足夠大。我們就紮紮實實的把每個項目做好,這是根本。如果形勢還行,IPO我們不拒絕,不排除這種可能。


▲《空天獵》劇照(豆瓣電影/圖)

每經影視:很多影視公司都覺得開發這方面的題材包括和軍方合作,都挺難的,同時又神秘門檻也高。

呂建民:我不覺得軍方門檻高,只要是去展現軍人風采的一面,為什麽軍方會排斥呢?如果覺得被軍方排斥,那可能還是因為不了解、沒有融入進去。

每經影視:所以戰爭片還真不是一個看著這個題材賺錢想做就能做的吧?

呂建民:還真不是,吳京整整一年八個月待在部隊里,跟普通戰士同吃同睡同訓練,只有這樣他才能了解戰士是什麽樣的。

如果有人是想趁著這個題材熱來撈一筆,我希望他們打住,別浪費錢了。最近也很多人拿PPT給我看,說想拍這個拍那個,我就笑笑而已。我歡迎大家來做這個,但首先他得真懂、真的愛,這樣表現出來的戰爭片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每經影視:我們也註意到您曾提到,能成為經典的戰爭片其內核是其“反戰”的訴求。現在國產軍事電影已在愛國主義上做到了有力的感召,那在“反戰”這個價值觀的呈現上,未來還有哪些努力空間?

呂建民:我希望能出這種人文關懷、歷史思考的厚重的國產戰爭片。老祖宗都說了“上兵伐謀”,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的。軍人雖為保家衛國而生,但他們最渴望和平。當然中國的現代軍事題材電影剛開始,在戰爭與和平層面的思考可能還有些不足。相信未來會往更豐富、更深層、更打動人心的方向去努力。

(實習生徐程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260

小紮舌戰“爺爺議員團”,領帶和應答秘笈幫Facebook加分

在近一個月沸沸揚揚的數據泄密醜聞風暴中,臉書(Facebook)公司創始人兼CEO紮克伯格終於迎來或許是其人生中最重要的關隘之一。

當地時間4月10日,在美國華盛頓,紮克伯格出席國會參議院商業、科學和運輸委員會及司法委員會聯席聽證會。

紮克伯格就關於臉書如何處理用戶數據,接受了近5個小時的質詢。

芝加哥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趙燕斌看完了紮克伯格5小時鏖戰議員的全程轉播,他是社會網絡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整個過程非常精彩,紮克伯格的表現近乎完美。”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認為他在試圖教育那些政治人物,當然他們也別無選擇。”

作為對紮克伯格表現的回應,臉書(FB.NASDAQ)當日收盤股價創下兩年來的最好單日漲幅表現,上漲4.5%。

換下T恤系上領帶

當天,紮克伯格脫下他那身矽谷創始人的“制服”——灰色T恤和牛仔褲、球鞋和連帽衫,罕見地穿上西裝和襯衫,打上領帶,換上皮鞋。

在公開亮相中,他穿過幾次西裝能數得出來,比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會面時,再比如在他2012年婚禮那天,以及去年重返哈佛大學進行開學典禮演說時。

這次他所面對的,是44位平均年齡幾乎比自己大一倍的嚴肅的“老家夥”們。根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局(CRS)提供的數據,美國眾議員平均年齡57.8歲,參議員平均年齡61.8歲,這是美國歷史上平均年齡最大的一批立法者。

這位33歲的億萬富豪雖然不是一位超凡的演說家,但是當他面對議員們提出的各種或是奇怪,或是尖刻的問題時,他的表現已經夠得上是滴水不漏。

紮克伯格在作證一開始就承認臉書“做得不到位”。

他說,臉書在致力於人與人連接使命的同時,忽視了一些更為廣泛和重要的東西,比如縱容了假新聞、讓海外勢力介入大選、散布仇恨言論,以及允許開發者濫用用戶數據造成侵犯隱私等。“這是最大的錯誤,這是我的問題,我表示歉意。”紮克伯格說道。

一家名為“劍橋分析”的公司被曝以不正當方式獲取8700萬臉書用戶數據。這些數據來自英國劍橋大學心理學教授科根2014年推出的一款向臉書用戶提供個性分析測試的應用。外界質疑被泄露的信息可能被用來影響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

但紮克伯格在文件中同時強調,臉書在4年前已采取相應保護措施。2014年,臉書全面升級平臺,“大幅限制了應用可獲得的信息”。

紮克伯格承諾,今後要限制平臺開發者獲取用戶數據的權限,對所有應用進行調查,並在網頁更顯著的位置提醒用戶如何對個人信息進行保護性設置。

上海紐約大學互動傳媒藝術和商業系教授葛瑞田(Christian Grewell)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臉書的股東對於紮克伯格的回答應該是滿意的。因為他的回答保持了很好的前後一致,強調了臉書將會繼續自我監管。”

Facebook可能要收費

監管是這次聽證會提問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紮克伯格小心翼翼地回答有關監管的問題。他說道:“我的觀點並不是說不要監管,問題在於我們需要好的監管,而不是我們需不需要監管。但是一切的前提是沒有什麽能夠摧毀臉書的商業模式。”

葛瑞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認為最值得關註的,是紮克伯格所說的他將會從創造一種社交工具轉向監管和控制人們如何使用這種工具,這最終意味著臉書可能會錯過一些機遇,但是他們還是能夠通過不斷收購來補足。”

紮克伯格(右)在回答質詢時也有不少小動作。(視頻圖來源:網絡)

提到臉書的商業模式,最重要的就是廣告。有議員向紮克伯格發難道:“如果我在Whatsapp(即時通訊APP)上給我的朋友發送一條消息,那麽Facebook上的廣告商是否會知道呢?”紮克伯格對此予以否認。

又有議員追問道:“我在Facebook上和朋友交流,說我喜歡某種巧克力,忽然我開始收到這種巧克力的廣告,我是否有辦法不再收到這些廣告呢?”

紮克伯格再次強調:“在我們的系統中,廣告商是無法看到Facebook用戶聊天的內容的。”

紮克伯格暗示臉書可能會推出付費版本。當有議員問他:“紮克伯格先生,我記得你在2010年第一次訪問國會山時,當時你表示Facebook總是免費的,現在這依然是你的目標嗎?”

紮克伯格猶豫了一下說:“是的,免費版本總是會存在的。我們努力做到這一點。”

上周,臉書首席運營官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對媒體表示,用戶可能會通過付費的方式,讓他們完全避開廣告的侵擾。

盡管紮克伯格一直在強調:“我們的首要任務是連接人與人、人與社區,讓世界變得更加緊密,而不是優先考慮廣告商和開發者。”但議員們仍然不依不饒地問道:“如果是這樣,那麽如何去維持一個用戶不會為服務付費的商業模式呢?”紮克伯格回答道:“我們投放廣告。”在座的人都會心一笑——想不付費,還是得忍受廣告。

紮克伯格的“過堂”筆記

另外一個核心問題在於臉書到底是一個科技平臺還是一家媒體公司,對此,紮克伯格說道:“每當有人問我,我們是不是媒體公司,我的認識是,問這個問題的人,可能想要得到的答案是,我們是不是對自己平臺上的內容負責。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當然是這樣的。而且我也不認為這與我們成為一家科技公司的核心相違背。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讓工程師開發更多產品。”

紮克伯格的回答之所以那麽有策略,答案被美聯社攝影記者所拍攝到的一份“答題筆記”所揭露。這位記者拍攝到的這份筆記隨後被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記者分享到了推特(Twitter)。

在這份筆記中提示,在回答涉及關於監管方面的話題時,紮克伯格必須不能說自己已經答應滿足歐盟通用數據保護監管條例(GDPR);而在回答到臉書的模式是否應該被瓦解時,紮克伯格需要用中國互聯網公司當做擋箭牌——臉書的肢解只會壯大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實力。

關於廣告的問題,紮克伯格應該強調,在全球超過6500億美元(約合4.08萬億元人民幣)的巨大廣告市場中,臉書只占到了一小部分,比例為6%。這意味著廣告商還有很多其他選擇,Facebook並沒有壟斷市場。

值得註意的是,由此推算,臉書也獲得了約2500億元人民幣的廣告份額。

答題策略中還提到蘋果。應對可能被問到的蘋果CEO庫克近期對隱私保護的觀點時,紮克伯格應該揭露蘋果在隱私方面做得不夠的地方,比如發生過很多類似蘋果的第三方開發者濫用蘋果用戶數據,而蘋果從來不會通知用戶的事情。

盡管紮克伯格的表現已經非常出色,但是在5小時的聽證中,他回答最多的一句話是:“議員先生,我並不清楚,我可以讓我的團隊來向您確認。”

在這場唇槍舌劍中,美國議員們對於技術缺乏足夠了解的現象也很突出。

“這意味著需要更多懂得科技世界是如何運作的人參政,這樣才能做出更加聰明的立法決策。”葛瑞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如果他們自己不理解新興技術,又如何制定符合市場規律的政策呢?”

值得註意的是,在5小時的作證過程中,紮克伯格全程系著領帶,這也讓很多人第一次看清這位年輕富豪最正式的打扮。

打領帶對紮克伯格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

2009年他每天都系著領帶上班,那一年,也是對於他個人充滿挑戰的一年。當時全球金融危機剛剛發生,美國經濟陷入衰退,而臉書也尚未盈利。

紮克伯格在今年1月的第一條臉書中寫道:“這是很關鍵的一年,我每天戴著領帶提醒自己。”

今天紮克伯格的心情像極了9年前,同樣是充滿焦慮和分裂。

雖然穿上西裝並不能讓紮克伯格立刻“修複臉書”,但至少能夠給他一點心理暗示,讓他格外認真地對待證詞。即便在2012年向投資人介紹首次公開募股(IPO)方案時,紮克伯格都沒有那麽當真——他當時穿的是一件連帽衫。

臉書近一個月來的股價因“泄密門”跌入低谷。(來源:雅虎財經)

在倍受煎熬的質問當中,一些議員的問題尖刻到令人難以回答,但紮克伯格始終保持鎮定,不時回以簡潔幽默的段子讓尷尬的氛圍變得輕松活潑起來。

比如伊利諾伊州民主黨議員德賓(Durbin)問道:“紮克伯格先生,你是否願意把昨晚入住的酒店的名字告訴我們呢?”紮克伯格羞澀地笑了笑,在沈默了一陣後回答道:“不會。”他隨後還微微一笑,整個房間瞬間爆發出笑聲。

笑歸笑,拷問並沒有結束。當地時間4月11日,紮克伯格將繼續過堂,而臉書的現有商業模式該往何處去,恐怕還值得高智商的小紮“燒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152

David Webb 的價值投資秘笈

1 : GS(14)@2010-07-06 23:05:07

http://hk.biz.yahoo.com/100618/364/3typ3.html     
6月 18日 星期五 17:35 更新

【華爾街日報】由於經常批評富豪圈內的暗箱交易﹐香港公司治理倡導者大衛‧韋伯(David Webb)成了廣為人知的股市牛虻。但他對另一件事的熱情卻沒有多少人瞭解:價值投資。

韋伯曾擔任香港交易所(新聞 - 網站 - 圖片)(Hong Kong Exchanges & Clearing Ltd.)的獨立董事﹐他現在一邊用自己的錢購買自己精選的股票﹐一邊從事公共服務活動。

去年﹐由香港大亨李澤楷領導的香港電信運營商──電訊盈科(新聞 - 網站 - 圖片)有限公司(PCCW Ltd.)的股東投票贊成以21億美元出售這家公司。韋伯將其中的違規行為公諸於眾﹐導致香港監管者對此事進行調查。上訴法院支持了證券監管者的上訴﹐終止了電訊盈科的私有化計劃。

韋伯一直在推動要求香港上市公司必須每季度匯報一次財務狀況﹐而不是每半年上報一次。但至今尚未成功。

作為一名投資者﹐今年44歲的韋伯十分專注於香港的小盤股公司。他在接受採訪時說﹐可把他的投資方向形容成“價值加治理”。

具體地說﹐就是一絲不苟地梳理公司上報給證交所的文件﹐對這家公司的業務和現金流進行評估﹐同時調查公司董事和股東的政治人脈。他認真地追蹤這些公司已披露及未披露的細節。

韋伯說﹐他的投資和倡導活動之間有許多交集之處:好的股票都留給自己投資﹐而有問題的公司﹐他會在自己的網站Webb-site.com上向公眾和監管者指出來。

網站上滿是有關香港上市公司的負面信息和分析。近期的一篇文章譴責手機公司晨訊科技集團從事與核心業務無關的活動──在中國東北的瀋陽市購買房地產 ﹐並且在交易完成後四個月才向股東披露此事。公司回應稱曾在瀋陽做過業務﹐對這座城市很瞭解﹐並且鑒於利率較低﹐進行與核心業務無關的投資是配置剩餘現金的好辦法。

另一篇文章指出﹐中國蒙牛乳業公司首席執行長楊文俊列出的工商管理碩士學歷來自一所信譽不佳的函授學校。在牛津(新聞 - 網站 - 圖片)大學(Oxford University)學習過的韋伯喜歡通過追蹤假學歷﹐把誤導性的信息披露和一些人的心虛都晾曬於光天化日之下。蒙牛方面對此拒絕置評。

韋伯不投資固定收益產品﹐也很少買海外股票﹐因為他相信﹐全球各個市場都是高度相關的。他說﹐香港的就夠我慢慢研究了。韋伯一直是持有大約30只股票﹐並專注於那些沒有被大投行研究人員跟蹤、市值更小的股票。

年底恆指料走低

在被問到如何看待今天的市場時﹐韋伯說﹐他相信﹐隨著利率抬升、內地樓市泡沫破滅、銀行壞賬增加﹐到今年結束時香港恒生指數(Hang Seng Index)將大幅走低。他說﹐在恒生指數中權重達38.6%的中國三大國有銀行﹐將在未來三年因金融危機期間放出的天量貸款而蒙受巨額貸款損失。

韋伯說﹐銀行上市前﹐北京方面在對它們進行改革時清理了不良貸款﹐“但沒有清理不良銀行”。

另一只不被韋伯看好的股票是騰訊)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td.)。他說﹐騰訊是除了內地銀行以外被高估得最嚴重的恒生指數成份股﹐市淨率超過了21倍﹐以過去一年的收益率來計算﹐市盈率約為50倍﹐而股息收益率僅為0.24%。

曾做過投行的韋伯說﹐我認為他們的商業模式並不像市場認為的那樣可持續﹐這或許是他們正在囤積現金的原因。

韋伯說﹐目前他還沒有替別人管理財富的打算。韋伯說﹐我喜歡我現在的生活﹐在公益活動方面和家人身上想花多少時間就花多少時間﹐而如果對股東承擔起信托責任﹐這一切都會發生改變。

撰稿﹕華爾街日報Rick Carew
2 : danchan(4059)@2010-10-10 03:24:51

THX
3 : GS(14)@2011-01-02 15:16:19

2010-12-30 HT
Webb買包浩斯 作聖誕禮物   

  雖然再沒有聖誕股推介,「股壇長毛」David Webb卻靜悄悄買聖誕禮物。據聯交所權益披露,David Webb於12月23日(上周四),以每股均價3.104元增持包浩斯(00483)24萬股,使總持股量達到1,809.2萬股,約佔公司5.03%權益。

23日增持 持股突破5%

  David Webb自1999年起兼任「股壇聖誕老人」,於每年12月初在網站上薦股,多年來「送」過愛高集團(00328)、成謙聲匯(02728)及順龍控股(00361)等股份。Webb所到之處,股票表現良好,最後一次推薦的愛高,翌日曾大升23%。但David Webb於前年宣布「金盤洗手」。

  根據聯交所數據,David Webb現時持有逾5%股權的股票有6隻,總市值約4.445億元(見表),當中4隻為過往公布的「聖誕禮物」。當中,他於2003年推薦亞倫(00684),公布當日股價為1.58元,而昨日收市價則為3.47元,幾乎翻倍;但他亦有「敗筆」,例如2006年的順龍。

包浩斯:雙方未有接觸

  David Webb今次偷偷入場增持,連包浩斯的管理層都不知道。包浩斯財務總監李建昌向本報表示,昨日才得知David Webb增持,而雙方至今都未有直接接觸。但他表示,雙方會於新年後安排一次會面。

  至於為何選擇包浩斯,David Webb未有回覆本報。但李建昌透露,受惠消費暢旺,包浩斯於聖誕期間的同店銷售有不錯增長,當中以香港增長最勁。

  另外,包浩斯於港澳、台灣分別開設10間自營店的目標,都已達到;公司亦於10月、11月加快了在上海的開店速度,相信到明年3月,總數能達到45至50間。

  作為本地零售股的代表之一,包浩斯半年來「升升不息」。該股昨日收報3.08元,升3.36%,而該股價較今年6月30日,已累升近1倍。

  市場早先憂慮,本地零售股是否已升至盡頭,但David Webb此時高追掃貨,似乎又給未來表現投下信心一票。
4 : glassfund(802)@2011-01-30 15:09:24

3樓提及
2010-12-30 HT
Webb買包浩斯 作聖誕禮物

  雖然再沒有聖誕股推介,「股壇長毛」David Webb卻靜悄悄買聖誕禮物。據聯交所權益披露,David Webb於12月23日(上周四),以每股均價3.104元增持包浩斯(00483)24萬股,使總持股量達到1,809.2萬股,約佔公司5.03%權益。

23日增持 持股突破5%

  David Webb自1999年起兼任「股壇聖誕老人」,於每年12月初在網站上薦股,多年來「送」過愛高集團(00328)、成謙聲匯(02728)及順龍控股(00361)等股份。Webb所到之處,股票表現良好,最後一次推薦的愛高,翌日曾大升23%。但David Webb於前年宣布「金盤洗手」。

  根據聯交所數據,David Webb現時持有逾5%股權的股票有6隻,總市值約4.445億元(見表),當中4隻為過往公布的「聖誕禮物」。當中,他於2003年推薦亞倫(00684),公布當日股價為1.58元,而昨日收市價則為3.47元,幾乎翻倍;但他亦有「敗筆」,例如2006年的順龍。

包浩斯:雙方未有接觸

  David Webb今次偷偷入場增持,連包浩斯的管理層都不知道。包浩斯財務總監李建昌向本報表示,昨日才得知David Webb增持,而雙方至今都未有直接接觸。但他表示,雙方會於新年後安排一次會面。

  至於為何選擇包浩斯,David Webb未有回覆本報。但李建昌透露,受惠消費暢旺,包浩斯於聖誕期間的同店銷售有不錯增長,當中以香港增長最勁。

  另外,包浩斯於港澳、台灣分別開設10間自營店的目標,都已達到;公司亦於10月、11月加快了在上海的開店速度,相信到明年3月,總數能達到45至50間。

  作為本地零售股的代表之一,包浩斯半年來「升升不息」。該股昨日收報3.08元,升3.36%,而該股價較今年6月30日,已累升近1倍。

  市場早先憂慮,本地零售股是否已升至盡頭,但David Webb此時高追掃貨,似乎又給未來表現投下信心一票。


如果見 David Webb 增持逾 5%, 即時高追, 那就賬面損錢了! 現在又跌回他最近公佈增持的24萬股的入價, 未想到 2011年買咩的或許可以留意下!
5 : New comer(7338)@2011-03-12 08:39:38

不知大家對David Webb現時持有逾5%股權的股票有甚麼看法:

0125.HK新興光學
最新價: 3.500

0328.HKALCO HOLDINGS
最新價: 3.580

1225.HK隆成集團
最新價: 1.370

2728.HK成謙聲匯
最新價: 0.680

0684.HK亞倫國際
最新價: 3.750

0483.HK包浩斯國際
最新價: 2.920
6 : GS(14)@2011-03-12 12:56:54

看法都是業務穩定、派息穩定咁,其實無甚麼好解釋
7 : GS(14)@2011-03-12 12:57:04

我自己有328
8 : New comer(7338)@2011-03-12 22:25:42

今日發現原來0483.HK包浩斯國際即係BAUHAUS ... 賣時裝那間 ~
9 : GS(14)@2011-03-13 09:34:10

8樓提及

今日發現原來0483.HK包浩斯國際即係BAUHAUS ... 賣時裝那間 ~


不是嘛,我知道好久了,堡獅龍是Bossini,漢登是Hangten,佐丹奴都唔識就幫唔到你
10 : financela(10110)@2011-05-02 11:24:08

佐丹奴是中菲古代一個很出名的妓女
11 : New comer(7338)@2011-05-02 11:40:56

哦 .. 嘩 .. 咁你都識 ~ smileysmiley
12 : GS(14)@2011-05-02 15:01:01

10樓提及
佐丹奴是中菲古代一個很出名的妓女


黎先生想東西真是不同常人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8%BE%BE%E8%AF%BA
13 : johnchengyk(5022)@2011-05-24 18:39:08

Webb哥都好像持有幾間(已)破產的上市公司.
14 : GS(14)@2011-05-24 20:50:54

13樓提及
Webb哥都好像持有幾間(已)破產的上市公司.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el&src=MAIN&lang=ZH

1195、723、643...
15 : natng(15344)@2011-08-24 12:39:15

5樓提及

不知大家對David Webb現時持有逾5%股權的股票有甚麼看法:

0125.HK新興光學
最新價: 3.500

0328.HKALCO HOLDINGS
最新價: 3.580

1225.HK隆成集團
最新價: 1.370

2728.HK成謙聲匯
最新價: 0.680

0684.HK亞倫國際
最新價: 3.750

0483.HK包浩斯國際
最新價: 2.920



應該重有927?
16 : GS(14)@2011-08-24 19:26:48

yep, 927
17 : Wilbur(1931)@2011-08-25 13:43:22

n年前乜都唔識跟佢買1228

最後輸到仆街斬左

跟住老闆賣殼升到bambam聲

佢老X smiley
18 : GS(14)@2011-08-25 21:48:05

呢隻野正一金仔玩,金仔野多數都有唔正經的售後服務....

他成日買到殼野,723、645都是傑作,1063大家有眼睇
19 : derek777(35201)@2013-04-09 13:26:52

新成員0057.hk 震雄
5.01%

震完又沉過。
20 : GS(14)@2013-04-10 00:04:32

19樓提及
新成員0057.hk 震雄
5.01%

震完又沉過。


過陣就買
21 : Roykwok(40137)@2013-06-20 02:39:04

過幾日328愛高
公布全年業績,唔知大家點睇呢?
小弟上星期已入貨,價位1.61-1.63
22 : GS(14)@2013-06-20 22:16:54

21樓提及
過幾日328愛高
公布全年業績,唔知大家點睇呢?
小弟上星期已入貨,價位1.61-1.63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6469
23 : hoyin86(39556)@2014-07-18 22:17:38

留個名先,
Webb哥啲股都唔係隻隻中。

但最近幾隻都有人跟炒然後艇貨不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041

$500起家拆解美容網站勁賺秘笈

1 : GS(14)@2010-08-17 23:06:39

2010-7-15 NM  

五百元,可以看一場演唱會,也可以創業搵大錢。○三年, Tom(聶子明)用五百元,創辦女性美容網站BeautyExchange.com(BE),設立網上討論區和買賣平台,吸引一班貪靚的女士上網分享扮靚心得。短短幾年間,BE撼抵she.com及ELLE.com.hk等有大財團撐腰的同類網站,成為行內一哥,月賺逾三十萬。

網站成為一部賺錢機器,動力其實來自四個「組件」,包括老闆Tom、blogger(博客)、網友及廣告商,缺一不可。現在,就交由他們現身說法,拆解網站的搵錢方程式。Tom

BeautyExchange老闆

我叫Tom,三十三歲,是網站的創辦人兼策劃者,角色如同機器的軸心。講真,我不懂美容,平時最多用吓洗面奶。從科技大學資訊及系統管理學系畢業後,我加入了一本女性雜誌做 IT 工作。當時老細叫我將雜誌的內容放上網就算,我提議加入互動形式,賺網上廣告費,但被潑冷水。不忿氣下,用五百元租了五分之一個網站伺服器,一邊打工一邊在家搞網站。

零成本谷流量

當時市面上已有she.com、ELLE.com.hk等女性網站,前者走多元化路線,但惹來不少男網友去「釣魚」識女仔,後者內容太高檔,令人有種「得個睇字」的感覺。所以,我的策略是做一個主打美容扮靚且不扮高深的網站。設計網站時,我向偶像蘋果電腦行政總裁Steve Jobs取經,簡潔為先,同行網站要click三、四吓才去到討論區,BE只需要一、兩吓。

成立初期,BE只有討論區及供會員買賣物品的平台。我每晚都到she.com的討論區,抄下留言者的電郵地址,再向他們發電郵介紹BE,又在不同討論區扮用家推介BE。還有一個竅門,就是運用我在大學時學來的SEO(搜尋引擎優化)技術,再將討論區劃分成不同主題,如化妝品及瘦身等,這樣當網民在Yahoo!及Google搜尋有關美容的字眼,BE便會出現在搜索結果的第二、三位。

借力打力

捱過三年零收入,○六年BE已有五萬多名會員,一年後,我索性辭去正職搞網站,在銅鑼灣租下寫字樓,請了三名員工。這年,我在網站新增blog(網誌)一欄,邀請名人及資深會員開blog,第一個blogger 是星級化妝師 Gary Chung。blogger要名氣,我要人氣,大家互惠互利,反應出奇地好,後來更成立Blogazine專區,現時有五百個blogger。全靠他們自動波寫blog及解答網民問題,我繑埋雙手,網站每天都有大量更新,瀏覽人次和逗留時間增加,會員人數更急升五成。

以往,網站只有個別小型美容院的廣告,為了搵大客,我主動找市場調查公司Nielsen分析會員及瀏覽量等數據。另外,新增了產品資訊(Brands Addict)一欄,並主動聯絡大品牌,免費將他們的熱賣或新出美容產品放上網,每件產品的頁底都設有留言區,鼓勵用過產品的網民分享意見。終於,引來日本化妝品牌SOFINA主動搵上門,令我十分驚喜。有了第一個大客,加上網站數據做賣點,便較容易向其他品牌埋手。另外,我用「一折試用價」作招徠,一個三吋乘三吋半的廣告,月費原價約四萬元,每篇電子新聞稿四至六萬元,首個月分別只需幾千元。之後可選擇套餐,由六至八萬元不等。

現時,BE 有十二萬會員,每日有三萬個瀏覽人數,在女性網站中排名第一,CLINIQUE、OLAY等國際品牌都是我客仔。公司每月收入六十萬,七成來自廣告,兩成是電子新聞稿,其他來自產品試用會等活動。七月底,我會推出時裝網,針對高檔品牌,不少喜歡扮靚的會員都喜歡名牌,希望延續BE的方式,得到時裝品牌垂青落廣告。

Gary Chung

BE blogger/星級化妝師

免費宣傳平台

我是 Gary,入行超過十年,除了幫人化妝,我還有間化妝學校。○六年,Tom邀請我成為BE第一個blogger,當時BE有五萬多名會員,相信有助提升我的人氣,便抱着一試無妨的心態開blog。第一篇文章,兩日內便有過百個留言,相比起以前在Xanga寫網誌,回響大得多,令我十分鼓舞。我試着回應留言,有了互動令我的捧場客更多,儲下不少「粉絲」。有一次,我嘗試介紹自己的化妝學校,擔心太hard sell,但兩日內就有過百個人打來查詢,想不到一篇網誌,令化妝學校的學生多了三倍。

BE的粉紅色版面設計簡單,相比she.com的黑色版面,對網民來說更有親切感及大眾化,事實上BE會員的年齡層跟我的學生和客仔亦很相近。BE十分重視blogger,開設Blogazine專區,放於首頁顯眼位置,因此吸引我一直保留着BE的blog。Tom沒有規定我要定期「交稿」,亦不過問內容,我由美容至生活小事都會寫,但內容絕對是獨家,不會在其他媒體出現。

化妝師Gary Chung曾為「千億新抱」徐子淇化妝,曾有BE會員在其blog內詢問徐子淇當日用哪種化妝品。Gary認為與會員之間的互動,能夠提升知名度。

Alice Au

BE資深會員

網友變專家

我叫Alice,今年二十五歲,任職市場策劃,四年前開始成為BE會員。我好「貪靚」,一有美容新產品,就「心郁郁」想試。以前化妝有疑問,都不知道找誰問,有次在網上搜尋時找到BE網站,發現原來好多人和我有同樣問題,有時更從網友的回應中找到答案,令我很雀躍。女仔向來較不識用電腦,網站設計一定要簡單、易明,BE只要click兩吓就去到心水版面,好方便。

做了半年會員,我開始在討論區發問,很快便有人回應,自此幾乎每天都上來三、四次,好像上了癮。我也上過ELLE.com.hk,但覺得BE互動性較高。後來參與討論的次數漸多,剛好BE推出blog欄目,便在此開blog。

BE 每次搞blogger活動都會邀請我出席,每當收到電子新聞稿,我都會打開看有否優惠或贈券。試過用優惠券買來或換來的化妝品後,即時在blog內分享,見到回應熱烈,滿足感好大,推動我繼續寫。BE亦很識做,有次網站有個新廣告,會不停地跟着畫面走,很煩厭,我和其他會員在討論區投訴後,那個廣告很快就不見了,令我感到被重視,繼續撐BE。

Selina Cheung

CLINIQUE市場及公關高級主管

互動跑贏行家

○ 七年,廣告公司向我推薦BeautyExchange,我見BE集中到一班人只講扮靚及產品着數消息的話題,討論區內的會員亦較後生,與公司部分產品的對象好相似,網站提供的會員數據,亦有齊Nielsen、Alexa等大公司做統計,便扑槌一試。每次合約以推廣期計算,大約三個星期,價格由六至八萬元,包括版面廣告及一篇電子新聞稿。Tom還提議我們搞產品試用會,請來一班女性blogger試用產品,再在網上寫用後感。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這種推銷手法,發現試用會的文章,真的引來不少回響,BE廣告部的員工會即時將數據交給我們做參考。現時化妝品牌都喜歡用blog介紹產品,貪blogger影的相片夠真,網民認為內容比廣告更貼身和真實。

與BE比較,Yahoo!的瀏覽量的確大得多,但廣告費貴超過一倍,至於she.com,予人感覺不夠親民,BE重視會員互動,相對比較「入屋」。試過有一次發電子新聞稿,通知會員列印郵件中的贈券換試用裝,三日內有一千人拎住張贈券來到公司門市櫃位換領。公司越來越重視網上宣傳,投放在網上的廣告費,三年前只佔整體的百分之三,今年已增加至兩成。

開業資料(03年2月)

租用伺服器$500

總投資$500#

#07年正式開設公司,租下寫字樓、聘請員工及增加伺服器容量,投資額約$75,000。

營業資料(10年6月)

營業額$600,000

人工*$250,000

辦公室租金$35,000

存放伺服器租金▲$15,000

模特兒及攝影師#$10,000

雜費$15,000

盈利$275,000

*包括Tom及15名員工

▲伺服器約兩年更換一次,每次約 $200,000

#拍攝YouTube片段用

一點意見

4As廣告公司neo@Ogilvy媒體策劃總監

梁英傑(Raymond)

1. 應在試用會完結後,增加更多跟進活動,如在有份出席並撰寫產品意見的blogger中,推選最佳文章,送出相同品牌的產品,延長活動的效應,增加品牌與會員的接觸時間。

2. 版面設計太花,廣告太多,短期可賺到錢,但亦容易令網民麻木,所以廣告最好只佔版面三分之一。

3. 現時主要收入來自網站廣告,長遠來說,要突破這個被動的宣傳平台角色,為廣告商度身訂做不同類型的廣告及增加互動活動,建議增加市場策劃的人才。

4. 利用時興的交友平台,如facebook,令會員在 facebook 內張貼BE的訊息,借力延伸網站平台,擴充影響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358

樓市繼續熱 名人炒豪宅勁賺 秘笈大公開

1 : GS(14)@2010-10-06 22:54:51

http://www.eastweek.com.hk/index ... ail&article_id=8768
樓價居高不下,政府過去半年連環出招意圖壓抑樓市,但上周長實的天宇海、新地的天巒等多個新盤同期開售,依然賣個滿堂紅。
當大部分人喊驚「九七炒爆樓市」的歷史快將重演,不少無懼接火棒的城中名人依然踴躍入市。本刊發現,鋼琴大師劉詩昆徒弟孫穎,夥同劉詩昆長子和親妹秘密到天巒睇樓,市場消息指,孫穎及相關人士狂掃十伙獨立屋,涉資約三億,部分更已簽約作實。
事後孫穎接受本刊獨家專訪,親述炒樓十年賺過億的心得。今次重鎚買入天巒十七及十八號相連獨立屋,將打通成為過萬呎的「音樂皇宮」,方便劉詩昆將其音樂事業發揚光大。除了孫穎,已故周啟邦的兒子周國豐和母親,還有「美容女王」鄭明明等,亦向本刊披露掃入豪宅賺錢秘笈。
劉詩昆孫穎周國豐鄭明明上周五國慶假期,新鴻基上水新盤天巒正式開售,雖然盛傳第一期近一百二十八幢獨立屋已被全數預留,但幾十名地產代理仍積極拉客,行人路旁亦泊滿法拉利等名車,平日水盡鵝飛的雙魚河忽然熱鬧起來。
在人群中,記者赫然發現劉詩昆的徒弟孫穎,與一男一女參觀示範單位。孫穎不肯透露其朋友身份,但有地產代理指,二人正是劉詩昆長子劉曉迎及劉詩昆的親妹。三人在天巒逗留約半小時,便登上地產代理安排的專車,直駛至中環國金中心二期。
消息人士透露,新地及促成是次交易的中原地產,為了讓孫穎等人避開國金一期天巒展銷廳內的大批傳媒,特別在國金二期十樓安排一間VIP房,替他們辦理簽約手續。
完成簽約後,記者上前追訪孫穎,她承認連同劉詩昆家人已落實買了三伙,包括十七及十八號相連獨立屋,總面積約六千五百呎,花園約八千呎,盛惠七千多萬元。孫穎打算將兩間屋打通,成為劉詩昆的音樂皇宮,「師傅的獎項全都放在這裏,地庫會用作畫廊,收藏他的藝術品及古董,給師傅和好友一個聚腳的地方。」
國慶黃金周假期,天巒一期一百三十二伙三日內已近沽清,發展商套現約四十億元,圖為天巒位於上水廣場展銷會,人頭湧湧。


音樂皇宮概念跑出孫穎不肯透露獨立屋的確實位置,但據知是天巒三百多幢洋房中,僅有三伙「橫廳」(大廳闊度高於長度)設計之 二,而不是普遍的「直廳」,打通後將成為全屋苑唯一的特色戶,因此吸引約二十組買家爭奪。
孫穎能打低其他買家,皆因她跟新地代理執行董事雷霆見面時,透露了她「音樂皇宮」的概念。「香港太多有錢人,特色單位有錢都未必買到,發展商好在意客人背景和用途。」一名地產代理高層說。
被稱為「鋼琴公主」的孫穎,十八歲由內地來港定居,常到不同國家和地區表演,其物業亦遍布北京、南京、深圳和香港。第一次買樓,在加拿大溫哥華,「加拿大的屋好靚,但當地政府要求業主親身解決租務問題,非常麻煩,結果賺少少就離場,以後都不會隔山買牛。」
她靠着多年來儲起的表演報酬,九七金融風暴前夕,落定買價值近九百萬的馬鞍山雅典居單位,由於要到外地表演,因此延長了成交期,誰知就發生金融風暴。「那層樓每個月跌百幾萬,惟有忍痛撻定。」孫穎損失了三十萬定金,深深體會「摸頂之苦」,更明白優質而有特色的物業,才有特強抗跌力。
孫穎認為,樓市低潮時,理論上買入任何物業,將來都有可觀升幅;但在升市中,要買入有爆發力的物業,才最考眼光,「升市時亦有『筍盤』,但可遇不可求,與其守株待兔,不如為物業注入特色,懂得包裝,將來升幅一樣可觀。」
孫穎與貌似影星周潤發的劉曉迎(左二)及劉詩昆胞妹(右一)一行三人,在地產代理帶領下,於國慶日到天巒視察示範單位。

劉詩昆音樂皇宮
孫穎及劉詩昆長子劉曉迎分別買入天巒17及18號獨立屋,自成一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022

5 大隱形富婆 親授發達秘笈

1 : GS(14)@2010-12-05 15:33:19

2010-11-24 EW
雖然政府出重招打擊炒樓,不過圈中有不少女星獨具慧眼,買樓、炒股、開公司、投資外幣和基金瓣瓣精,造就不少隱形富婆,其中包括薛家燕、肥媽瑪莉亞、楊思琦,甚至北上掘金的許秋怡。

當中以毛舜筠(毛毛)成績最驕人,廿一年前開始炒樓已未逢敵手,有賺無蝕,多年來單是買賣樓宇已賺約一千九百萬,堪稱「炒樓皇后」。相信財爺即使出招遏抑樓市,也不會影響得到她太多。

毛舜筠炒樓21年未蝕過

先後擁七物業

?

很多人以為毛舜筠於○八年復出拍劇是因為經濟問題。事實是,她在家相夫教女,復出純為興趣,她最搵錢的工作原來是炒樓。

毛毛從八九年開始投資物業,她先後擁有七個物業,逢低入市,高位賣出,多年來共賺近二千萬。毛毛信心十足地談投資心得:「投資樓市我通常都會先畀一筆錢出嚟,畀多啲首期,然後放租畀人幫我供,我唔鍾意炒樓,長揸總有着數。」毛毛現與丈夫區丁平及兩位女兒居於沙田碧濤花園一個相連單位。毛毛說:「一入屋見到個view,嘩,暈咁滯,係咪香港嚟㗎?靚到咁!」單位佔地三千多呎,她在○七年以一千四百多萬買入,已升值三成。近日她更介紹蔡少芬將同屋苑單位高價售予保安局局長李少光。

搞化妝品生意

雖然炒樓戰績彪炳,但她於○六年險些被奸商打爛齋缽,她曾經買基金損手,因被相熟銀行職員游說,誰知三個月已蝕了十多萬,她決定以後不沾手基金。

年底拍罷《天天天晴》後,毛毛又再暫別電視圈,一方面照顧家庭,另方面則是進軍商界。她剛於八月開展其網上美容生意,第一批推銷的產品,是全天然礦物粉底及胭脂、眼影及專用粉底掃。投資與家庭同樣兼顧得宜,現在更做其商界女強人,叫人佩服。

薛家燕炒豪宅賺逾四千萬

身家過億

家燕姐為了子女將來,會將所賺到的血汗錢,大部分用來買「磚頭」,專買半山豪宅,至今名下物業市值已超過四千萬,加上基金投資、現金、藝術學校等生意,保守估計身家過億。

家燕姐常常周圍飛,理財重任落在大女石祐珊身上。兩母女異口同聲表示:「一向都話買樓投資最穩陣,我哋會先睇地段、單位四周環境,港島區最有投資價值,最重要係考慮自己係咪負擔得起。因為試過投資舖位,點知貨不對辦,嗰次真係蝕到入肉,所以扑槌前一定要親身去視察吓個實物先,切忌盲舂舂上車。」家燕姐指出,要睇準時機先好入市。「好似去年撞正經濟低迷,趁樓市低番啲就買咗半山一個單位,幸運地一個月已經升值兩成半,不過呢排個樓市高到唔正常,都係睇定啲先好出手。」珊珊補充:「媽咪大部分錢投資穩陣嘅基金,每行一步都會同我、同埋行內朋友商討,然後再自己分析。講到尾,投資係要量力而為。」兩母女同心投資,難怪家燕姐副身家愈滾愈大。

肥媽歌手變上市公司主席

賺一倍始收手

酒廊歌手出身的肥媽(Maria Cordero)早年因唱〈友誼之光〉一曲成名,近年她退居幕後,早前投資二千萬成立「泉城控股有限公司」,範疇包括飲食節目頻道、經理人公司、製作電視電影及MV等。上月她公司獲經營手機娛樂的「彩娛集團(8022)」以三千四百五十萬收購,肥媽搖身一變為該公司的行政總裁及主席。肥媽說:「?家資金多咗,嚟緊我會喺澳門搞學校同開拍歌舞片。」五十六歲的肥媽表示全靠丈夫支持。「老公係高人,佢平時唔鍾意出聲,但我有難關時佢就會出聲點頭或擰頭。我呢啲女人仔,都鍾意買樓賺吓錢,澳門、上海同北京都有物業。佢就係我明燈,成日指點我出手收手,我嘅宗旨通常都賺個double就收手,所以都係賺多。」肥媽近年嘗試玩股票。「呢排買建設銀行(0939),買時$6.1,?家都賺咗兩隻鑽戒,一隻耳環同一隻玉戒指。我通常畀自己$50至$80萬做本金,冇咗就算,唔好貪心。另外,就係買東亞銀行(0023),要多謝李國寶先生,佢幫我哋成家去咗沙巴玩一個星期。」

楊思琦月薪2萬揸3層樓

媽咪指點

楊思琦在無綫的月薪只約二萬,但就有三層樓揸手,市值已近一千七百萬。她自認對投資無心得,但當選港姐冠軍後狂接廣告及商場騷,儲起一半,加上不買名牌,常穿贊助服裝,成功儲到第一桶金。○三年撞正沙士,她母親看準機會,幫她買入藍籌股錢滾錢,從中賺到首期置業。

楊思琦說:「我大部分投資都係媽咪決定,當年儲到少少錢,媽咪就幫我揸主意,媽咪覺得買樓較為保險,所以我就決定買第一間屋,估唔到?家升值咗咁多!」○ 六年趁樓價未急升之前,她再以近四百萬價錢,扑槌買入荔枝角泓景臺,一年後再買入兩個麗港城單位收租。今年初,她趁麗港城其中一個單位升值三成半,即放盤賺了一百萬,再樓換樓投資清水灣半島。她說:「近幾年住慣九龍,所以首選九龍。其次就係交通配套,租客始終鍾意交通方便,不過我最希望五年內有能力買到望維港煙花嘅單位畀家人住。」許秋怡大陸登台月賺71萬

受惠人仔升值

甚少在港露面的許秋怡,自嘲是一名守財奴,她自九六年起返內地登台,賺到不少人民幣,她多年來將人民幣儲起,由於近年人民幣升值,其身家亦漲了兩成多。每個月平均北上登台十四、五次,每場騷最少收三萬人民幣(折合約三萬五千港元)。

她說:「早年搵到錢又唔識投資,學人搞生意開美容院,結果個個月蝕錢,未夠兩年就執咗。之後,惠英紅、鍾慧冰就勸我買樓,點知又係亂買,西貢間屋蝕到入肉。所謂力不到不為財,投資都要揀自己熟嘅嘢。」因為有親戚在廣州,秋怡九八年在廣州置業,手持的兩個單位已升值一倍以上,價值逾百萬元人民幣,現她繼續睇好內地房地產。

自從兒子出生後,秋怡的收入大部分投資在囝囝Cody身上。為兒子升學着想,她月花過萬購買基金。「錢放喺銀行會貶值,所以由Cody一歲開始我哋就幫佢買基金,將來讀大學有多個選擇可以去海外,又或者佢叻仔唔使用到份基金,就可以做第樣嘢,就算做生意都有筆錢鬆動啲。」

鋪鋪有賺

打從八九年開始,毛舜筠開始投資買樓,廿一年間,她鋪鋪有賺,從未損手,眼光獨到。

薄扶林道富林苑CD座低層單位連車位買入 $675萬 (10/04)賣出 $1,328萬 (1/08)

賺$653萬

跑馬地山光道低層單位

買入 $403萬 (5/94)賣出 $500萬 (4/95)

賺$97萬

跑馬地樂活道6號比華利山C座中層單位連車位買入 $678萬 (6/93)賣出 $1,168萬 (9/96)

賺$490萬

灣仔港灣道1號會展廣場會景閣高層單位買入 $390萬 (7/92)賣出 $755萬 (9/94)

賺$365萬

何文田太平道7號富威花園C座中層單位買入 $147萬 (11/91)賣出 $163萬 (2/93)

賺$16萬

何文田巴富街3號低層單位連車位買入 $230萬 (7/91)賣出 $480萬 (5/93)

賺$250萬

九龍塘廣播道44號雅華閣中層單位連車位買入 $130萬 (7/89)賣出 $149.8萬 (12/89)

賺19.8萬

共賺$1,890.8萬

專買兩半山

家燕姐買樓非短期炒賣,而是主要用作長線投資,她亦特別鍾情於西半山樓盤,所有單位均大幅升值,成績不俗。

西半山殷樺花園一期中層單位買入 $830萬 (3/09)

市值 $1,229萬

西半山殷樺花園中層單位

買入 $625萬 (5/99)

市值 $1,095萬

西半山殷樺花園中層單位

買入 $626.8萬 (1/96)

市值 $1,021萬

西半山景雅花園低層單位

買入 $585萬 (11/97)

市值 $726萬

觀塘開聯工業中心高層單位買入 $300萬 (11/06)

市值 $500萬

共值$4,571萬

買樓必賺

肥媽雖沒有太多買賣物業紀錄,但她睇準才出手,未曾蝕讓離場,難怪可以養活六名子女十多個孫兒。

清水灣道俐富苑B屋連兩車位買入 $720萬 (9/95)賣出 $1,450萬 (5/08)

賺 $730萬

西半山堅道堅威大廈低層單位買入 $58萬 (5/88)賣出 $140萬 (9/99)

賺 $82萬

觀塘鴻圖道華寶中心中層單位買入 $119萬 (10/05)賣出 $120萬 (3/06)

賺 $1萬

共賺$813萬

揀名氣星苑

楊思琦慳家有道,密密做又努力儲錢,更有媽咪指點買入名氣屋苑,讓她成為小富婆。

荔枝角泓景臺2座中層單位買入 $393.3萬 (3/06)

市值 $612萬

藍田麗港城9座低層單位

買入 $263萬 (1/08)

市值 $335萬

將軍澳清水灣半島1座低層單位買入 $651.8萬 (1/10)

市值 $751萬

共值 $1,698萬

10月賺到笑

許秋怡頻頻返內地搵食,登台、廣告長接長有,單在上月已有九個商演,加上香港的公司晚宴活動,收入豐厚。

內地市政府╱市委活動約$5萬×1=$5萬公司晚宴約$5萬×2=$10萬內地樓盤活動約$5萬×2=$10萬美容院代言人活動約$8萬×4=$32萬酒吧登台約$3.5萬×4=$14萬

10月收入 $71萬
2 : LHC(34894)@2015-03-19 13:25:23

家燕媽媽炒商場劏舖輸唔小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919

金融雲端:行運當秘笈

1 : GS(14)@2012-02-01 23:18:1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031764
2 : GS(14)@2012-02-05 12:33:19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 ... eabc1dc182fae1006e4
由 johnson1 » 週日 2月 5日, 2012年 10:48 am
打大鱷內情十年後曝光
2008年08月11日

港股熊市壓頂,一片愁雲慘霧, 10年前的今日指跌穿 7000點,創 5年新低。當時國際炒家在港元、股市及期指三個市場同時出擊,如「」自動提款機般,在港予取予攜。一場官鱷大戰, 3日後正式爆發。
昔日大鱷已銷聲匿,曾經狠批港府入市的前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亦風光引退。千帆過盡,驀然回首,留低的是港府不敗之謎──運氣抑或策略致勝?
本報訪問了 98年代表特區政府披甲上陣殺鱷的前金管局「女掌櫃」(助理總裁)葉約德、前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委員兼重量級銀行家李國寶,以及御用經紀之一中銀證券副董事長馮志堅,披露當年打大鱷過程。 記者:劉美儀 羅嘉銘
歷史上最偉大的統帥拿破崙,相信運氣亦誇耀運氣,不少人認為當年港府入市打大鱷,最終能本利歸還,與對基金「後欄失火」不無關係。由於捍衞聯及擊退炒家有功, 2000年獲頒授銅紫荊勳章的葉約德,以「天時地利人和」總結這場官鱷大戰。
她說,不會排除「 luck」(運氣)的元素,更引用拿破崙打仗時,揀將領亦要「睇呢個將軍有無運氣」作比擬,說明「運氣係幾緊要」。不過,她認為信念及決心亦很關鍵,「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failure is not an option)」是她踏上戰場的座右銘。
持續兩周的行動,到 8月 28日是當局入市最後一天,當時指已反彈逾千點至 7900點,她說當時最大顧慮,是對手「再沽低個市會點?」政府若不繼續接盤,便「前功盡廢」,尤幸對基金接連在東歐出事,彈盡糧絕,港股遂一路拾級回升。

「連炒家貨源都掃晒」
放大圖片

對於當年第一口價「掃幾多」、入市期間「幾個鐘」等細節,她笑說「都唔記得!」唯一印象最深是獲上司金管局總裁任志剛知會準備行動時,回應的第一句話:「我好多年無落過飛(直接落盤)。」
現任星展銀行(香港)行政總裁的葉約德指,當時港府兵分三路迎擊炒家,在股票現貨、期指及借貨三管齊下,其中借貨時機之佳如獲天助。
「我要挾佢空倉( short squeeze),就要三路齊發,令佢無貨沽空。」她記得政府剛開始借貨時,適逢指重磅股豐控股( 005)除息,不少借出控股票的貨主,要取回股票收息,然後再借出街。
於是政府覷準時機,「連炒家借貨貨源都掃晒」,令借貨成本從當局開始入市時,年息約半至一厘,至長期資本管理( LTCM)倒閉時飆至 36厘。
政府入市,行動絕密,她本人亦是早一兩天才獲任總通知。作為管理逾萬億元外儲的舵手,葉約德即時展開部署,包括「拉線(電話線)、整 screens(螢幕屏)、預 positions(交易位)、揀經紀」等,因外匯基金一直「無做開港股」,故她亦要確保後勤人員「識得交收港股」。

入市小隊由數人增至十人


官鱷大戰,是否像電視劇《大時代》中,丁蟹與方展博在市場廝殺,其他人退避三舍呢?為防洩密,她率領的入市小隊(起初數人,後增至約 10人),只好「匿藏」在她的辦公室內,與外面的交易室隔絕,房外人乍見人出人入,「唔知面搞乜鬼!」
入市干預是本港金融史的轉捩點,亦是葉約德職業生涯的高。十年過去,她認為港股從市值規模、資金流向、衍生工具複雜度,均不可同日而語。若再有大鱷重臨狙擊本港,昔日的三管齊下措施,今天「唔一定」夠力迫退炒家。「資金洪流,唔再係一個人或者一個交易陣營輕易阻擋得住」,又或者,如她所說隨年紀漸長,自己已無復當年「咁勇」。
3 : GS(14)@2012-02-05 12:33:28

由 johnson1 » 週日 2月 5日, 2012年 10:59 am
港幣自1983年實行聯繫匯率制以來,聯繫匯率制有自動調節機制,不易攻破。
但港幣利率容易急升,利率急升將影響股市大幅下跌,這樣的話,只要事先在股市及期市沽空,然後再大量向銀行借貸港幣,使港幣利率急升,促使恆生指數暴跌,便可像在其他國家一樣獲得投機暴利。

自1997年10月以來,國際炒家4次在香港股、匯、期三市上下手,前三次均獲暴利。
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國際炒家再次通過對沖基金,接連不斷地狙擊港幣,以推高拆息和利率。很明顯,他們對港幣進行的只是表面的進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標,聲東擊西是索羅斯投機活動的一貫手段,並多次成功。

炒家們在證券市場上大手筆沽空股票和期指,大幅打壓恆生指數和期指指數,使恆生指數從1萬點大幅度跌至8000點,並直指6000點。在山雨欲來的時候,證券市場利空消息滿天飛,炒家們趁機大肆造謠,揚言「人民幣頂不住了,馬上就要貶值,且要貶10%以上」。「港幣即將與美元脫鉤,貶值40%」,「恆指將跌至4000點」云云。其目的無非是擾亂人心,製造「羊群心態」,然後趁機渾水摸魚。
8月13日,恆生指數一度下跌300點,跌穿6600點關口,收市時跌幅收窄,但仍跌去199點,報收6660點。其勢與滬深股市2001年下半年的情況非常相似,天天響地雷,周周都下跌,「推倒」趨勢震撼人心。

在壓低恆生指數的同時,國際炒家在恆指期貨市場積累大量淡倉。恆生指數每跌1點,每張淡倉合約即可賺50港幣,而在8月14日的前19個交易日,恆生指數就急跌2000多點,每張合約可賺10多萬港幣,可見收益之高!

第一回合 8月13日恆指被打壓到了6660底點後,港府調動港資、華資及英資入市,與對手展開針對8月股指期貨合約的爭奪戰。投機資本是空軍要打壓指數,港府是紅軍則要守住指數,迫使投機家事先高位沽空的合約無法於8月底之前在低位套現。
港府入市後大量買入投機資本拋空的8月股指期貨合約,將價格由入市前的6610點推高到24日的7820點,漲幅超過8%,高於投資資本7500點的平均建倉價位,取得初步勝利,收市後,港府宣佈,已動用外匯基金干預股市與期市。
但金融狙擊手們仍不甘心,按原計劃,於8月16日迫使俄羅斯宣佈放棄保衛盧布的行動,造成8月17日美歐股市全面大跌。然而,使他們大失所望的是,8月18日恆生指數有驚無險,在收市時只微跌13點。

第二回合 雙方在8月25日至28日展開轉倉戰,迫使投機資本付出高額代價。27日和28日,投機資本在股票現貨市場傾巢出動,企圖將指數打下去。港府在股市死守的同時,經過8天驚心動魄的大戰,在期貨市場上將8月合約價格推高到7990點,結算價為7851點,比入市前高1200點。8月27日、28日,港府將所有賣單照單全收,結果27日交易金額達200億港幣,28日交易金額達790億港幣,創下香港最高交易記錄。
27日,8月份期貨結算前夕,特區政府擺出決戰姿態。雖然當天全球金融消息極壞,美國道瓊斯股指下挫217點,歐洲、拉美股市下跌3%-8%,香港股市面臨嚴峻考驗。據市場人士說,港府一天注入約200億港元,將恆生指數穩托上升88點。為最後決戰打下基礎。

同日,國際炒家量子基金宣稱:港府必敗。投機香港市場的國際大炒家索羅斯量子基金首席投資策略師德魯肯米勒在接受CNBC電視台的訪談中,他首先承認量子基金一直在沽空港元和恆生期指。並說,由於香港經濟衰退,所以港府在匯市與股市對國際投資人發起的「戰爭」中,將以失敗告終。索羅斯雖然每次的動作都是大手筆,但從來不公開承認自己在攻擊某個貨幣,這種以某個公司或部分人的名義公開與一個政府下戰書,揚言要擊敗某個政府的事件聞所未聞、史無前例。

28日是期貨結算期限,炒家們手裡有大批期貨單子到期必須出手。若當天股市、匯市能穩定在高位或繼續突破,炒家們將損失數億甚至十多億美元的老本,
反之港府前些日子投入的數百億港元就扔進大海。當天雙方交戰場面之激烈遠比前一天驚心動魄。全天成交額達到創歷史紀錄的790億元港幣。
港府全力頂住了國際投機者空前的拋售壓力,最後閉市時恆生指數為7829點,比金管局入市前的8月13日上揚了1169點,增幅達17.55%。

香港財政司司長曾蔭權立即宣佈:在打擊國際炒家、保衛香港股市和貨幣的戰鬥中,香港政府已經獲勝。香港市場人士估計,港府在這兩星期托市行動中,
投入資金超過1000億港元,集中收購了香港幾大藍籌股公司的股票,預計港府目前持有相當於香港股市2100億美元總市值的4%股票,成為多家香港藍籌股公司的大股東。

香港期貨交易所於29日推出三項新措施 (加強規管)。即是:由8月31日開市起,對於持有一萬張以上恆指期貨合約的客戶,徵收150%的特別按金,
即每張恆指期貨合約按金由8萬港元調整為12萬港元;將大量持倉呈報要求由500張合約降至250張合約必須呈報;呈報時亦須向期交所呈報大量倉位持有人的身份。
31日,在政府終止扶盤行動後股市猛跌7.1%,但其跌幅比市場人士預期的少。恆生指數下滑554.70點,閉市報7257.04點,全場成交總值僅66億港元,不到上星期五的歷史新高記錄790億港元的十分之一。而有些投資者原本預測該指數可能大瀉15%。

但投機資本並不甘休,他們認為港府投入了約1000億港幣,不可能長期支撐下去,因而決定將賣空的股指期貨合約由8月轉倉至9月,與港府打持久戰。從8月25日開始,投機資本在8月合約平倉的同時,大量賣空9月合約。與此同時,港府在8月合約平倉獲利的基礎上趁勝追擊,使9月合約的價格比8月合約的結算價高出650點。這樣,投機資本每轉倉一張合約要付出3萬多港幣的代價。投資資本在8月合約的爭奪中完全失敗。

第三回合 港府在9月份繼續推高股指期貨價格,迫使投機資本虧損離場。9月7日,港府金融管理部門頒布了外匯、證券交易和結算的新規定,使炒家的投機受限制,當日恆升指數飆升588點,以8076點報收。同時,日元升值、東南亞金融市場的穩定,使投機資本的資金和換匯成本上升,投機資本不得不敗退離場。9月8日,9月合約價格升到8220點,8月底轉倉的投機資本要平倉退場,每張合約又要虧損4萬港幣。

9月1日,在對8月28日股票現貨市場成交結果進行交割時,港府發現由於結算制度的漏洞,有146億港元已成交股票未能交割,炒家得以逃脫。
(走數146億折合18.7億美元)

在此次連續10個交易日的干預行動中,港府在股市、期市、匯市同時介入,力圖構成一個立體的防衛網絡,令國際炒家無法施展其擅長的「聲東擊西」或「敲山震虎」的手段。具體而言,港府方面針對大部分炒家持有8000點以下期指沽盤的現狀,
冀望把恆生股指推高至接近8000點的水平,同時做高8月期指結算價,而放9月期指回落,拉開兩者之間空檔。即便一些炒家想把倉單從8月轉至9月,
也要為此付出幾百點的入場費,使成本大幅增高。在具體操作上,香港政府與國際炒家將主要戰場放在大藍籌股上,主要包括匯豐、香港電訊、長實等股票。這些股票股本大、市值高,對恆生指數漲落舉足輕重。以匯豐為例,該股占恆生股指的權重達到30%,故成為多空必爭之股。至1999年8月底,當時購入的股票經計算。帳面盈利約717億港元,增幅60.8%,恆生指數又回升至13500點。
(那些當年政府買入藍籌就是今天的盈富基金2800.HK)

國際炒家損失慘重,港府入市大獲成功。據稱,僅索羅斯就賠了8億美元。據說中國政府在背後利用手上的外匯儲備大力支持港府。不過政府自己開的市場,自己也進去玩,有點自娛自樂的味道(被格林斯潘痛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537

投資導航:超人秘笈A-Z

1 : GS(14)@2013-05-26 14:11:4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526/18271755

長和系主席李嘉誠,12歲從潮州來港,當年由穿膠花做起,到現時成為華資地產大亨,晉身世界十大首富,贏得「李超人」稱號。但近日雍澄軒被叫停拆售、貨櫃碼頭工潮等,令長和系成為眾矢之的,更打破15年來股東會後必見記者的慣例。今年踏入85歲的超人,近日在「閉門」股東會兩度提及退休,在他退下火線前,投資導航先與大家細數李嘉誠與其身邊人和事的A至Z。
【A】Apex Horizon All-Suite Hotel

長實將雍澄軒酒店項目分拆出售,觸動證監會神經,並以未獲認可推銷集體投資計劃為由,叫停所有交易,長實焗住跪低,向買家主動退款,有誠意過張震遠還錢給詹培忠──應該無彈票。

【B】Britain

超人近年重申愛國愛港,兼不會撤資,但長和系足迹其實早已遍佈全球,其中英國更成為頭號投資地點,水務、電力、天然氣等民生業務瓣瓣有份,有當地傳媒更指超人幾乎買下整個英國,所以撤或不撤已不再重要。

【C】Cheung Kong Plastics Co.

李嘉誠於1950年以5萬元起家,成立長江塑膠廠,由生產塑膠玩具及日常用品,到強攻塑膠花,成功賺到第一桶金。如此厲害,難怪唐唐都呼籲年輕人反問自己,「點解做唔到下一個李嘉誠」。

【D】Devil

繼2010年羅國輝神父直斥旗下興建「發水樓」的李嘉誠是「食人嘅魔鬼」之後,近期貨櫃碼頭罷工工人亦自製李嘉誠的魔鬼肖像,到長江中心聲討,又帶住個肖像上街遊行。咁多人用魔鬼「稱呼」李超人,唔通佢做得正義超人太耐悶得滯要改變形象?

【E】Hong Kong Electric

以前統一叫港燈,現在阿媽叫電能,在本港供電範圍包括香港島及南丫島,作為老牌藍籌,穩陣兼高息形象固然深入民心,電費一加再加,卻令小市民的生活百上加斤。

【F】Fok Canning

打工打到變皇帝,霍建寧(圖)維護老闆理所當然,最近長和系股東會,有股東發問竟被抬走,霍建寧同時大叫「唔好俾人聽到佢把聲」,江湖大佬味十足,古惑仔第N集不妨搵佢擔正。

【G】Price Gouging

Price Gouging意指賺到盡。雖然搵到布布賣廣告,向師奶洗腦式灌輸「百佳幫你日日賺」,但百佳卻被消委會點名,指其200款受歡迎貨品中,七成半過去一年曾加價,難怪阿信屋越來越多人幫襯。

【H】Hutchison

和黃乃超人主要旗艦,1979年入主後越做越大,現時市值超過3,000億元,業務包括碼頭、地產、電訊,不過和黃上周五收報83元,爭三成先上番2000年高位136元,睇嚟要再努力賺多啲錢。

【I】Inflated Building

發水樓,即長實拿手戲,旗下長沙灣樓盤一號.西九龍,總實用面積約23.46萬方呎,但土地契約顯示,最大可建住宅樓面約22.96萬方呎,即多賣近5,000方呎,果然發水兼賺到盡。

【J】Justin Chiu

身為長實執行董事,樓神趙國雄(圖左)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其百變賣樓形象,中東油王、特務、楚留香,扮邊樣似邊樣,點解咁勁?兩頭住家都應付得綽綽有餘,仲有乜可以難到佢。

【K】Kingswood Villas

嘉湖山莊,本港十大藍籌屋苑之一,分六期發展,1991至1997年分批出售,當年請來黎明賣廣告,一句「呢度嘅生活,真係意想不到」,吸引不少炒家用家入場,13年後的今天,在樓價屢創新高下,樓蟹數目同樣令人意想不到。

【L】Li's Force

近年本港甚少受颱風正面吹襲,打工仔學生哥未能享受突如其來的假期,有網民歸咎李嘉誠暗地發明一個能阻擋颱風襲港的力場,並稱之為「李氏力場」。其實最開心一定係天文台,唔使成日俾人鬧掛錯風球。

【M】Monopoly

地產霸權全寫Property Monopoly,最先來自新地創辦人郭得勝前私人助理的一本書,本來矛頭並非直指長實,不過小市民覺得用來形容李氏家族更適合,因為即使你唔幫襯長實樓、百佳、屈臣氏、豐澤、3,你可以唔用facebook嗎?

【N】No Speculation

政府連番出招,雙倍印花稅,又加強規管一手樓銷售,令樓書好似招股書咁厚,樓市終於頂唔住下跌,平時叫人買樓要量力而為的李嘉誠,今年業績記者會時一改口風,呼籲大家「唔好炒樓」,莫非真係山雨欲來?

【O】Oceanaire

長實樓盤天宇海5樓平台花園原來是地下,一至四樓變消失的密室,海畔花園大宅只見巴士不見海景,小明由5樓跳下來點解不死(因為從天宇海跳下來)以及點解小明要跳樓(因為買了天宇海)兩個經典笑話由此而來。

【P】PCCW

李嘉誠次子李澤楷,於2000年從英國大東電報併購電訊盈科前身香港電訊,合併後市值一度逾5,000億元,被市場形容僅數年便有老父的多年成就,雖然兩父子屢傳不和,但去年老父仍分逾百億元畀囝囝「買玩具」。有個富爸爸真好。

【Q】Queen's Road Central

長實總部長江中心位處皇后大道中2號,樓高62層,由美國著名建築師Leo A Daly等人設計。長江中心早前申請臨時禁制令,禁制碼頭工人在大樓紮營示威,高院最後以外圍地方屬公共空間為由,裁定碼頭工人有權逗留,大快人心。

【R】Relaxed and pleasant

位於將軍澳堆填區核心地帶的長實樓盤日出康城,飽覽山邊堆填區翻倒垃圾全境,漫天烏鴉徘徊天上準備大快朵頤,微風一吹,彷如置身「生化危機」的真實版。李嘉誠形容此地區心曠神怡。

【S】Solina Chau

李嘉誠基金會董事周凱旋(圖),2013年《福布斯》全球最具權力女性第80名,只差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26位,福布斯簡介首句就以超人紅顏知己形容,證明單是超人眼中的紅人,影響力都已經大過人。

【T】Technology

tom.com科網爆破一役,散戶怕超人不怕,近年更漁翁撒網式投資startup科技企業,包括Siri、Spotify和Summly,隨便買中一隻已經名利雙收。不過賺錢依然冇大家份,睇facebook上市至今潛水三成就知。

【U】Undergraduate

有大學生埋怨冇樓就冇老婆,超人今年3月幫忙點醒大家,指一畢業就買樓是全世界都冇可能的事。但其實,香港去年樓價升23%、要13年不吃不喝先供得完層樓,都係全球獨有,難怪大學生要發白日夢啦!

【V】Victor Discount

這邊超人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那邊他的寶貝仔澤鉅卻以「賺到盡、慳到絕」本色聞名,商界暗笑的「李澤鉅折讓」,除了體現在長和系股價,或者亦會體現在超人多年經營的勵志勤
2 : GS(14)@2013-05-26 14:12:03

當年他唔是做穿膠花,是酒樓企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954

英基礎教育引入中國數學「秘笈」

1 : GS(14)@2015-03-03 01:52:05





中國數學教材賣到英國去!英國首相卡梅倫月前在一所學校演講,提到提高數學教學水準,被記者問:「九乘八等於多少?」當時被問到口啞啞。英國正向中國「取經」提高數學水平,上海學生的「秘笈」《一課一練》數學分冊即將在出英文版。



被「九九乘法表」震驚


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日前與英出版商簽約,英文版《一課一練》數學分冊有望於暑假問世。改名為《上海數學一課一練》,對應英國小學到初中十一個年級,分成十一冊,將以原書中題目為基礎,進行適當改變,但不會降低難度。華東師大出版社社長王焰表示:「把『上海數學』放進書名裏,就是因為英國方面非常重視上海在基礎教育、尤其是數學方面的教育經驗。」根據二○一二年《國際學生評估專案》(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2012),上海中學生數學、閱讀、科學能力均為世界第一,促成英國往上海「取經」。去年一個由英國二十五所中小學校長組成的交流團,到中國內地考察,被「九九乘法表」震驚。其後,英政府要求所有兒童小學畢業前,應學會十二以內的乘法。上海《新聞晨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02/190600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1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