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金所:一直在研究論證 促使股指期貨發揮積極市場功能

中金所1月12日發布消息稱,該所關註到,近期有媒體報道,股指期貨交易規則將有所變化。股指期貨是資本市場重要的風險管理工具,有助於股票市場健康平穩運行。中金所一直在研究論證相關工作,促使股指期貨發揮積極的市場功能。

近日有外媒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監管部門已經初步同意松綁股指期貨,將以漸進式的方式逐步松綁,初期預計將下調交易保證金標準,並將每日交易量上限提高一倍。但此消息一直未獲得監管部門官方證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050

央行:要進一步發揮信貸政策的結構引導作用

2017年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工作會議於2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深入學習了十八屆六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2017年人民銀行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了2016年人民銀行系統金融市場和信貸政策工作,部署了2017年金融市場和信貸政策重點工作。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潘功勝出席會議並講話,人民銀行黨委委員、行長助理劉國強主持會議並作總結講話。

會議充分肯定了2016年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和信貸政策工作取得的成績。2016年,人民銀行金融市場系統的廣大幹部職工,面對過去一年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直面工作困難和問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強化信貸政策結構性調整功能,促進金融市場規範發展。在全系統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因城施策”住房信貸政策有效落實,化解產能過剩金融服務工作有序開展,“三農”、扶貧等薄弱環節金融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銀行間市場產品創新和制度建設持續推進,對外開放穩步擴大,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平臺正式設立,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穩步推進,金融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進一步增強,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潘功勝指出,人民銀行金融市場系統幹部職工要深入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自覺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人民銀行工作會議要求,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和防控金融風險兩條主線,一是要進一步發揮信貸政策的結構引導作用,規範發展金融市場,更好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體經濟發展;二是要繼續深化金融市場改革,切實防控金融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潘功勝強調,金融市場系統幹部職工要著眼大局、加強研判,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著力深化改革、破解難題,切實提升金融服務水平。要繼續完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加強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紮實做好鋼鐵、煤炭去產能金融服務工作,強化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和制造強國建設。下大力氣持續抓好金融精準扶貧工作,努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支撐。穩妥推進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積極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切實改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要緊緊圍繞實體經濟需求創新債券市場品種,進一步推動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穩步發展資產證券化,切實發揮金融市場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作用。

潘功勝提出,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更加註重金融市場風險防控,促進金融市場長效平穩發展。要堅持市場化、法制化原則,做好債券市場風險防範和處置,加強債券市場宏觀審慎管理和監管協調。紮實做好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同步開展互聯網金融長效機制建設,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可持續發展。加強票據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和制度建設,推進票據市場規範治理。加強黃金市場建設,提高市場應對風險的能力。各金融市場自律組織和中介機構要繼續加強協同配合,切實維護金融市場的安全穩定高效運行。

劉國強在總結講話中指出,當前的經濟金融形勢對我們的金融市場和信貸政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銀行金融市場系統幹部職工要認真落實潘功勝副行長講話精神和此次金融市場工作會議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圍繞新常態下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情景分析和應急預案設計,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全面做好金融市場和信貸政策工作。要跟蹤研判金融機構的經營行為,加強信貸政策引導。要強化金融市場風險防控,推動市場在規範中創新、開放、可持續發展。人民銀行各級分支行要加強部門協調,形成政策合力,提高政策實施效果,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各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主管金融市場和信貸政策工作的負責同誌,人民銀行總行有關司局負責同誌,外匯交易中心、中央結算公司、上海黃金交易所、交易商協會、上海清算所、上海票據交易所、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有關負責同誌參加了會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796

全國人大代表王勇:農產品加工企業要重視發揮橋梁作用

在農業供給側改革與消費品工業升級中,農產品加工企業應該起到橋梁作用,其發展也應得到支持和引導。

在2017年的兩會建議中,全國人大代表、西王村黨委書記、西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勇稱,農產品加工企業一頭連著農業種植、農產品的銷售,一頭連著農產品加工消費品。農業種植,關系到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原料,農產品加工消費品,是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終端產品,也是農業最重要的下遊產業。

如何發揮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橋梁作用呢?

他建議,要加強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對品種區域進行科學的頂層設計和規劃,可根據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經營現狀與原料需求,確定區域的種植結構,避免同質化發展和無序競爭,提高農業供給側改革成效。引導、發揮好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促進農產品的質量、品質的提升,進而提高農民收入。

另外,要優化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產品結構,通過技術創新、智能智造、品牌建設等,提高農產品加工消費品的品質、質量、層次,打造高端農產品加工消費品,增強農產品加工消費品市場競爭能力,提高附加值,促進農產品加工消費品的轉型升級。

還有,要延伸完善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產業鏈,建立起一套從種子到種植,到加工,到終端銷售,到物流配送,直至消費者手中的完整產業鏈。以科研、技術貫徹始終,增強農業、消費品產業、物流、金融、科研等多個產業耦合度,促進價值鏈的增值。

對於農產品加工企業轉型升級,發展高附加值產品而帶來的產能增加,王勇建議,可放寬審批政策。

例如,去年,國務院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重點指出支持玉米加工產業,提升玉米精深加工水平,這勢必會帶來玉米加工產能的增加。但是國家目前對玉米加工產能依然實行審批管制,僅對個別省份放開審批。

他提到,希望國家盡快出臺放寬玉米深加工產能增加的審批細則,支持玉米深加工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發展高端健康產品,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加工水平,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192

北京充分發揮“朝陽群眾”反腐監督作用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3739

記者近日從北京市紀委獲悉,今年前兩月,北京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受理範圍內信訪舉報2381件次,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4%;立案件數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提升,共立案349件,同比上升6.4%。

“一升一降,體現出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紮實工作所取得的實效。”北京市紀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其中,在信訪工作方面,該市紀檢監察機關在構建“信訪網電”四位一體的信訪格局基礎上,重點加強網絡舉報平臺建設,各單位還紛紛開通微信及手機客戶端,其中朝陽區還開發了“‘四風’問題一鍵拍”手機客戶端,充分發揮“朝陽群眾”的監督作用,使腐敗現象無處遁形。

朝陽區紀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有群眾通過“‘四風’問題一鍵拍”向他們反映,舉報小紅門鄉4個村分批次組織村幹部及鄉包村幹部分別前往廣西、浙江、陜西進行考察,全程委托旅行社承辦,除了解當地新農村建設、環境整治等工作外,還安排了與考察內容無關的參觀遊覽活動。該區紀委接到舉報後立即組織調查,核實後,不僅問責直接責任人,還對該鄉黨委書記進行問責,對相關主要領導給予了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等黨紀處分,並在全區範圍內通報,要求該鄉黨委整改,責令相關人員退還相關費用。

為解決與個別舉報人溝通不暢的問題,北京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主動加強與舉報人聯系,打消舉報人顧慮,並將需核實的問題發送至舉報人手機。

為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線索及時有效得到處置,該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運用“要素分析法”,依據線索的內容、性質、情節和主體身份等要素情況,加強分析研判,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分類處置問題線索,確保準確性。運用信訪問題線索三級評估機制,根據可查性情況,分別采取信訪室排查、有關業務部門會商、信訪領導小組排查等方式對問題線索分別處置,更緊密地與紀律審查工作重點相結合,確保嚴密性。

對信訪舉報件中反映的有關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四風”問題線索,以及發生在群眾身邊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問題線索,該市紀檢監察機關及時啟動快查機制,第一時間對問題線索加以處置。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932

李稻葵:供給側改革是“補腎” 要發揮地方積極性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李稻葵26日在博鰲論壇期間表示,供給側改革成功的最重要是要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包括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從根子上培育市場和搞好企業改革,讓市場發揮創造力,讓政府的力量跟市場的力量這兩只手同向使勁,這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精髓所在。

李稻葵說,之前的政策側重於刺激總需求,就好比中醫講的“開胃”,病人吃了開胃的藥,能多吃、多跑、多運動,但現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是“補腎”,增加活力,要經濟主體有活力,願意投資和開發新市場,所以是開胃和補腎的區別。

“中醫講腎不固精,現在有很多的產權保護不到家,民營經濟有錢,他不敢投資了,跑到國外投資了,好東西跑到國外去了,鈣就流失了,所以我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質還是補腎,腎強了,有活力了,有活力了就可以投資,投資有了以後,供給側自然就改善了。”李稻葵說。

李稻葵認為,中國不缺工程師,不缺年輕人的創意,也不缺來自企業的創意,現在主要缺的還是制度上面的創新,改革和政府創新的不足,約束了我們的手腳。

在另一場分論壇上,李稻葵談到了貨幣政策與房價,李稻葵認為,現在需要考慮如何從寬松的貨幣政策中撤出,需要提防貨幣政策撤出時出現過度的通脹。

“超級寬松的貨幣政策就像宿醉後第二天早上的咖啡,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經濟出現大幅下滑的時候,這樣的貨幣政策非常有意義。”李稻葵認為,如今全球不同國家經濟的回暖有著不同的增速。美國經濟反彈最快,所以美國的貨幣政策可以回到正軌。但是在東部國家,尤其像日本等國家,經濟問題還在,還需要貨幣政策的協助。

談及高房價,李稻葵表示,中國的房價上漲很快,有的已經漲上天了,但不能完全把房價上升歸結於貨幣政策。

李稻葵解釋稱,中國的貨幣政策是一個大的背景,10年、20年中貨幣政策一直是這樣,但是房價上漲主要是過去10年有一些結構性原因導致房價大幅度的上升。比如說在中國的大城市,房屋供給是有限的。地方政府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企業來創造GDP,所以開發了很多商業地產。

他認為,中國有很多城市比如三、四線城市房價就比較低,房屋存量比較多,改革目標就是降低房屋的存量,結構性改革是必須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964

汪靜波:金融行業深諳運營 牌照才能發揮作用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26/162813.shtml

汪靜波:金融行業深諳運營 牌照才能發揮作用
源碼資本 源碼資本

汪靜波:金融行業深諳運營 牌照才能發揮作用

我認為在金融行業,如果不懂運營、不想運營,即使收集再多保險、銀行、證券牌照,在長期來看沒有意義,最多是賺點快錢。

本文系源碼資本(ID:sourcecodecapital)對i黑馬投稿

4月22日,諾亞財富董事局主席兼CEO汪靜波女士在源碼資本2017年碼會上為碼會高低年紀同學們分享了在創業過程中如何度過“三年破繭期”。

汪靜波女士創業12年,已經歷經第四個3年,打造出中國第一家赴美上市的財富管理機構。她將自己的創業經歷抽絲剝繭,分享了金融企業運營、正視監管成本、打造基業長青企業、管理人才觀念等理念。

和諾亞財富一樣,每個成功的創業公司都要經歷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的創造和裂變的過程。汪靜波女士將其凝練為三個認知境界:第一階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階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階段,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每個境界都需要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去親身體悟。

以下是汪靜波在源碼資本2017年碼會上的演講全文:

謝謝源碼跟曹毅的邀請,讓我分享一些我在創業過程中的經歷。

為什麽是三年破繭?曹毅說因為今年是源碼資本第三年,在座很多創業者的公司也是第三年。而諾亞財富在第三年時獲得了紅杉資本的投資,從地方性小的企業開始做大。我認為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機會巨大,原因是,第一、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到2020年,中國可能是全球最多中產階級的國家。第二、人口老齡化以及中國人對理財這件事的熱衷。

1、不懂運營、不想運營,攢牌照是沒用的

我前一段時間剛剛參加湖畔大學,他的賽艇俱樂部在千島湖有幾個字,凈靜進競敬鏡。一個是幹凈的“凈”,我覺得好的創業者還是有一顆純凈的心,創造一些產品為大家服務。

過程中很安“靜”,有了安靜,才能深度思考。另外,還有“進”取心、企圖心。我走了12年,更多我認為是“敬”畏之心,特別是在金融市場,在我們做的這個行業,老司機開車越開越怕。最後是“鏡”子,能夠照鏡子反思,有做的好與不好的地方,總是有非常多的挑戰。

在公司12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自己就是產品經理。自己對這個行業有理解,想要創造一些服務產品給到客戶。第二個階段,公司本身也是一個產品,很長時間都在內部運營。

我認為在金融行業,如果不懂運營、不想運營,即使收集再多保險、銀行、證券牌照,在長期來看沒有意義,最多是賺點快錢。第三個階段,我們正處在這個艱難的階段,就是怎麽樣用傳統的好現金流的公司孵化一些新業務,來做好行業的布局。現在還在探索過程當中。我認為企業最大的風險是沒有想清楚方向,如果想清楚的話,其他的都可以微調。

2、深刻理解金融合規成本 

在創業諾亞財富之前,我有一個深刻的感覺,中國的個人客戶沒有被很好的服務到。此外,一開始我們還沒有辦法去服務小客戶,所以我們圍繞高凈值客戶去切入。到2013年左右,才開始圍繞白領客戶的需求,去建立新生態互聯網服務。

諾亞這12年碰到很多的誘惑也有很多的堅持。在2014年聽的最多的是互聯網要顛覆金融,大家都在講客戶體驗是第一的,不管你做什麽都要做到“T+0”,這個過程中所謂我們聽到“T+0”的客戶體驗,都是有人墊資,如果墊一天要有8%年利率的成本,那麽要有非常大的資金來源,這其中的風險就非常大。

我們也會碰到很多的問題,但是我們認為更重要分清哪些是誘惑,哪些是機會,否則沒有辦法在這個市場長期成為時間的朋友。

對金融合規成本要有深刻的理解,因為金融是風險滯後的。比如從美國2014年大家對於互聯網的熱情,今天回頭看發現有很多是錯的,看起來賺錢比較容易,但是不能產生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只是簡單的拼接。所以,在核心上,監管成本是金融第一風險成本,你必須要面對,這個過程無法回避,以後的要求會越來越高。

3、金融行業活下來,就是熬到別人都倒下 

馬雲說他喜歡西雅圖模式而不是矽谷模式。因為矽谷都是想把公司賣掉再來建公司。而西雅圖的星巴克、亞馬遜、微軟都是基業常青的,在諾亞財富,我們也希望做一家基業長青的公司,做百年老店。

我們在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行業——金融。這個行業可以做得非常長,你要做的就是熬著,熬到別人都倒下了,你就活下來了。

以前我在券商工作,沒有想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很多公司不行了。我覺得要在任何的時點都要為了長期利益放棄短期的利益,不斷的去區分哪些是誘惑哪些是機會。

這是我們大的從財富管理向資產驅動,從傳統管理向互聯網管理,很多戰略是自發嘗試的,但是在過程中不斷的總結明確,當然也要找到自己所擅長的,我們的基因幹的這個事情是不是真正能夠讓我們提升能力,構建能力的過程是非常長期的過程。

我之前也很急,很多事情看到就希望立刻能做成。現在我覺得稍微有點不一樣,我覺得做公司就像帶小孩一樣,我的兒子今年12歲,我每天都想糾正他的缺點,但是我發現他不聽你的,可能只有成長再長大一點慢慢他就改變了。

在戰略的執行過程當中,我的體會真得要眼高手低,你的身段要柔軟彎下腰能做事情,不是每天都講特別大的夢想,但是每一個夢想也是必須要有真實的切入點,能夠跟競爭對手打仗,能夠把這個戰役打下來,我認為是很重要的。

4、管人最痛苦,從競爭對手挖人沒用 

因為今天的題目是三年破繭,我自己最大的困苦是人才的問題,人才的流失和人才引進文化怎麽融合,不同的發展階段用不同的人,過程是很痛苦的,但這都是要面對的。

在用人方面的學習,我自己經歷過幾個過程,我覺得第一,人才也不是越多越好,有時候我們都特別想挖特牛的大牛,但我基本不從競爭對手挖人。或者挖過來的人都不好,好的人你也挖不到,來的人基本都是二流的,如果全是二流的人沒有自己培養也沒有辦法成長起來。

我做的最不好的就是幹不掉的大白兔,都是跟著你一起成長起來的,我不好意思讓他走,我就等著等著,我看到這個人不行,我不好意思面對他,樓梯上碰見,我先轉身走了,這是不對的。

在這個過程中,人員變動的時候損耗特別大,比如說一個部門換一個頭,下面走好幾個人。我覺得新公司往新臺階起步中,總是碰到人員損耗,總是換的人越來越好,越來越有感覺。

總的來講,戰略執行、人員運營都要融合在一起。特別是在過程中人員上,有的人離開不見得是壞事,說不定是好事。因為一下子心里就舒服了,平常坐在那,你總老覺得這個人能量不對。

我也經過這個過程,剛開始創業的過程中馬上上市了,我們就說給哪些人發股票呢?我們COO就說應該每個人都發,要激勵著大家,包括司機、秘書全都要發。我想也對呀,他們高興。但回過頭來看這都錯了,要麽就是集中,要麽就直接發錢,到底是不是全民持股還是大部分持股,我們也交了很多學費的,這些經驗有機會也可以分享。

最後我感覺創業三年過程中非常有興奮感,也很有激情,非常願意投入,但是創業是一個永不止境的過程。好像打遊戲植物大戰僵屍,我陪我兒子打最後一局,你發現僵屍是源源不斷,沒有辦法跨越。

但在這個過程中你做的還可以,也算是行業有點小領頭。但要做的真正好也很困難,也很有壓力。假設讓我重新回到第一天,我就不創業了,我覺得太累了。

諾亞財富 金融 汪靜波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127

發揮國企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推行書記董事長一肩挑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旨在改進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國有企業現代企業制度。

《意見》提出,從國有企業實際情況出發,以建立健全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為方向,積極適應國有企業改革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完善體制機制,依法規範權責,根據功能分類,把握重點,進一步健全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也是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任務。《意見》從國家治理的高度,來解決國企治理的問題,有利於完善國企的現代企業制度,解決權責不清、約束不夠、缺乏制衡等較為突出的問題。

李錦表示,《意見》最大的亮點是闡明了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的關系,把黨組織建設與公司法人治理結合起來,堅持黨管幹部原則與董事會依法選擇經營管理者、經營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權相結合,積極探索有效的實現形式。

《意見》表示,堅持和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符合條件的國有企業黨組(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可以通過法定程序進入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成員中符合條件的黨員可以依照有關規定和程序進入黨組(黨委);黨組(黨委)書記、董事長一般由一人擔任,推進中央企業黨組(黨委)專職副書記進入董事會。

去年12月,國資委表示,國資委全部推行黨委(黨組)書記、董事長“一肩挑”,在建立董事會的83家中央企業中,有70家已經實現“一肩挑”,其余13家力爭去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國有企業改革正處於攻堅期和深水區,黨的領導只能加強,不能削弱。《關於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幹意見》提到,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明確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把建立黨的組織、開展黨的工作,作為國有企業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前提。

國資委去年6月在《求是》雜誌上發表文章稱,企業涉及國家宏觀調控、國家戰略、國家安全等重大經營管理事項,必須經黨委(黨組)研究討論後,再由董事會、經理班子作出決定。

文章稱,堅持管資本必須管黨建,國資監管部門對國有企業工作的考核,既要考核經濟效益,也要考核黨建工作,用考核傳導壓力、激發動力,推動國有企業黨委履行黨建職責。

《意見》提出了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總體目標,2017年年底前,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到2020年,黨組織在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更加牢固,充分發揮公司章程在企業治理中的基礎作用,國有獨資、全資公司全面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數的董事會,國有控股企業實行外部董事派出制度,完成外派監事會改革等。

李錦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今年完成整體改制的任務難度不大,改制處於收尾階段。公司制改革的目標不是為了完成數量,而是在《公司法》的要求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治理結構以及市場化的運營體制。

李錦同時指出,公司制改革目前面臨的問題是,一些企業形式上雖然改制了,也建立了董事會,本質上並沒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董事會制度並未真正落實。此外,改制之後還面臨著債務問題、歷史遺留問題以及分類不清的問題。

《意見》也對激活經理層活力做出了明確部署。建立規範的經理層授權管理制度,對經理層成員實行與選任方式相匹配、與企業功能性質相適應、與經營業績相掛鉤的差異化薪酬分配制度,國有獨資公司經理層逐步實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

此外,根據企業產權結構、市場化程度等不同情況,有序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建設,逐步擴大職業經理人隊伍,有序實行市場化薪酬,探索完善中長期激勵機制,研究出臺相關指導意見。

李錦認為,職業經理人制度的實行,是國企國資在人事管理制度上的變革,此前國資監管、考核、聘用、薪酬、激勵等眾多受體制限制的改革瓶頸,都將迎來市場化的突破,這也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一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760

央行副行長殷勇:開發性金融支持“一帶一路”,四方面發揮杠桿撬動效應

“傳統開發性金融模式可能難以滿足’一帶一路’建設的資金需求,應該發揮杠桿撬動作用,提升開發性金融效力,”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殷勇8月12日在中國四十人伊春論壇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於投資過程中的風險管理,分散化投資是一個很重要的思路。

央行副行長殷勇在中國四十人伊春論壇上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采訪

“一帶一路”建設有巨大資金需求。根據測算,2016年至2020年,除中國以外其他亞太國家每年單在基礎設施方面的資金需求約為5030億美元。根據中央外匯業務中心的統計,覆蓋亞太地區的主要開發性金融機構資本金總額才5134億美元,存在較大資金缺口。

殷勇認為,傳統開發性金融模式難以滿足需求,存在資金未能發揮杠桿效應、“保本微利”隱含暗補、容易造成攀比和賴賬等多方面問題。

參考國際經驗,過去幾年,發達國家在動用政府資金發揮資金效益方面有一些值得借鑒的做法。比如,美國在次貸危機期間,推出了7000億美元的救助計劃(TARP),采用股權註資和擔保方式擴大資金效率;歐盟推出“容克計劃”,利用杠桿撬動大量社會投資。另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對受援國家進行救助的時候,通過基金組織的帶動催化,撬動私人資金,也會通過制定經濟改革計劃,發揮政策效應。

“以歐洲模式為例,杠桿可以做到15倍,335億歐元本金就可以實現5000億歐元投資規模,這就可以大大提高對資金需求的滿足。”殷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應該發揮杠桿撬動作用,提升開發性金融效力。具體而言,一是盡可能用股本投資,從而撬動更多的債務融資;二是盡可能用做劣後資本,撬動更多股權投資;三是盡可能采取公私合營模式,從而撬動更多私人部門投資;四是盡可能投資基礎設施等正外部效應強的項目,從而撬動其他更多商業項目的投資。

“對任何投資而言,風險和收益都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沒有只有收益沒有風險的投資,最重要的是管理風險。”殷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管理風險有不同的思路,可以集中在少數項目進行高強度的具體項目管理,但也可以進行足夠分散化的投資來分散風險,“比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這些國家平均每年能達到4%以上的增長率,我們的投資能夠拿到這樣的回報率就是非常可觀的。”

在他看來,運用分散化手段可以防範開發行性金融風險。只要投資足夠分散,金融機構是有足夠把握在較長時間內從總體上取得開發資金的安全性,並且可能會有取得不錯收益的前景。如果按照“保本微利”的做法進行讓利,還可以撬動更多的投融資。

“投資過程不要靜態去看。為什麽我們要投資一些有正外部效應的基礎設施?比如修一條高速公路,雖然本身收益有限,但是高速公路帶動沿線經濟發展,能夠給其他的企業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這些企業本身不用做投資就能享受成果,這就是公共品的外部性。”殷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開發性金融追求的是“保本微利”,通過“保本微利”帶動其他項目有利可圖,這樣“一帶一路”就建設起來了。而這就是開發性金融的作用,開發性金融不是跟其他商業金融去爭利潤,而是要去創造市場。

開發性金融推進過程中,會面臨幣種選擇,而這方面一直存在一種爭議。比如有觀點認為,日元由於實行負利率,在國際上融資絕對成本相對較低,十年期國債利率0.05%。而與之相比,中國提供的人民幣或者美元,融資成本都相對較高。這就造成一種印象——中國提供的融資沒有競爭力。

不過,在殷勇看來,在發達的金融市場上,兩種貨幣的選擇是可以利用貨幣掉期操作進行轉換的,人民幣和美元資金都可以轉換為利率水平較低的日元,反之亦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的外匯儲備幾乎包含了全球主要市場的貨幣,如果有對其他幣種的融資需求,中國的外匯儲備也能夠提供多元化選擇。

“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兩種貨幣基本利率的絕對水平在一定意義上是等價的,在金融市場上可以互換。”殷勇告訴記者,由於我們的人民幣池子相對而言更大,所以在提供人民幣資金方面更有相對競爭優勢,人民幣應該能夠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373

宣亞國際擬28.95億元控股映客直播 發揮協同效應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9-06/1145520.html

原標題:直播行業第一收購案落定 宣亞國際擬28.95億元控股映客直播

9月4日晚間,宣亞國際披露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稱,公司擬以28.95億元現金收購知名直播平臺“映客直播”所有者蜜萊塢48.25%的股權,交易資金均來源於宣亞國際四個股東擬提供的長期借款。交易完成後,宣亞國際將成為蜜萊塢第一大股東暨控股股東。本次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關聯交易。

宣亞國際稱,收購整合後,公司將實現以平臺為中心的全民傳播從認知到消費的整合,在最大限度實現營銷傳播價值的同時,實現平臺商業價值的跨越式發展。公司將根據目標公司後續經營情況,考慮對目標公司剩余股權的進一步收購。

增厚公司業績

根據第三方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截至評估基準日,蜜萊塢經評估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60.6億元,評估增值49.32億元,增值率437.45%。蜜萊塢48.25%股權對應的交易價格為28.95億元。業績承諾顯示,蜜萊塢2017年、2018年、2019年的承諾凈利潤分別不低於4.92億元、5.75億元和6.65億元。

公告稱,蜜萊塢的主營業務為移動互聯網直播平臺運營業務,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3月來自於移動互聯網直播平臺運營業務的收入分別為2716.17萬元、43.26億元及10.34億元,占對應年度(期間)營業收入的比例依次為94.63%、99.72%及99.88%;其中映客移動直播平臺為目標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平臺,報告期各年度(期間)來自於映客移動直播平臺的收入分別為2716.17萬元、43.26億元及10.34億元,占對應年度(期間)營業收入的比例依次為94.63%、99.71%及99.84%。公告顯示,截至2017年3月31日,映客移動直播平臺的累計註冊用戶數約1.65億,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間內平均月活躍用戶數約2457.72萬。

公告稱,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的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收入規模、利潤規模均將大幅提升,同時上市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將大幅提高,盈利能力增強。

具體看,若交易順利完成,依據備考財務報表計算的上市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將大幅提高,分別從2016年度、2017年度1季度的0.54元/股、0.07元/股上升到1.56元/股、0.86元/股。宣亞國際合並之後,可大幅增厚上市公司營收和利潤。

借收購優化產業布局

宣亞國際相關人士表示,收購映客直播,最直接的影響便是宣亞國際的產業布局可以得到顯著優化,可以提升整合營銷傳播領域的整體競爭力,使宣亞國際能夠迅速成為“整合營銷傳播服務商+互聯網直播運營商”雙位一體的綜合營銷傳播服務企業。

宣亞國際本次交易的收購資金總額計約28.95億元,均來源於宣亞國際四個股東擬提供的長期借款,具體包括:宣亞國際股東宣亞投資、偉岸仲合、金鳳銀凰擬向宣亞國際提供的3年期借款合計7.39億元,以及宣亞國際四個股東擬向宣亞國際提供的15年期借款合計約21.56億元。

據了解,宣亞投資系宣亞國際的控股股東,持有公司37.50%股份。橙色動力系宣亞國際的股東之一,持有公司12.50%股份。偉岸仲合系宣亞國際的股東之一,持有公司11.11%股份。金鳳銀凰系宣亞國際的股東之一,持有公司10.14%股份。以上交易對方屬於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

宣亞國際稱,本次借款暨關聯交易的完成將有利於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推進,重組完成後,公司將擁有優質的互聯網媒體平臺,達到優化公司的主營業務結構並提升主營業務盈利水平的目的,不存在損害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的情況。

公告稱,在完成對映客直播的收購後,宣亞國際可借助行業數字化變革的機遇,通過與映客直播的合作填補上市公司在新興營銷傳播領域空白,並通過整合挖掘映客直播平臺“直播+”商業模式的潛在價值,向新興的“全民傳播”數字化營銷領域全面拓展,提升平臺的變現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258

離開比特幣,區塊鏈還能在這些領域發揮作用

隨著區塊鏈概念的火爆,各行各業都在研究把區塊鏈應用到本行業的可行性,尤其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

那麽,比特幣和區塊鏈是雞和蛋的關系嗎?區塊鏈未來應用的空間到底有多大呢?

保護隱私及加密的萬億市場

“原則上,所有商業都是區塊鏈(尤其是智能合約)的應用領域,這也是圖靈完備性(Turing completness,指一個能計算出每個圖靈可計算函數的計算系統。) 的精髓:所有商業都可以用邏輯來表達,也就意味著可以用智能合約來表述。”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教授、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學院兼職教授鄭誌強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對於比特幣和區塊鏈的關系,鄭誌強認為,比特幣只是區塊鏈體系中解決激勵機制的一種方法和手段,並不是區塊鏈的目的。離開了比特幣,區塊鏈技術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智能合約是指能被計算機自動執行的合約條款。智能合約有什麽用呢?它首先對互聯網用戶信息的保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鄭誌強表示,區塊鏈在保護隱私和加密經濟方面的獨特應用可能帶來萬億級的市場。

“像Facebook以及中國的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大公司掌握大量消費者數據,這些數據一旦濫用將威脅消費者隱私。” 鄭誌強說,“當數據擁有者有權、有法(通過智能合約)設置自己數據如何被使用,數據濫用就會被極大程度上抑制。在加密經濟學場景下,數據使用得經過數據所有者授權,如何使用、使用到什麽程度、使用代價等都會用智能合約形式來確定。一旦這種共識形成,BAT這種以無償使用大眾數據建立的商業數據帝國(設想根據大眾數據建立的芝麻信用,大眾並沒得到應用補償)可能會被時代所拋棄。”

除此之外,智能合約還能夠在供應鏈金融、跨境支付等金融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鄭誌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智能合約能夠記錄供應鏈中倉儲、物流、占用流動資金,產生票據和流動資金成本的情況,而區塊鏈在跨境支付方面已經有比較成熟的商業應用(如Ripple)。目前,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正在嘗試用區塊鏈來做跨境支付。2017年10月,IBM也宣布與Stellar合作做跨境支付。

教育領域的嘗試

世界範圍內也已出現一些區塊鏈+教育的嘗試。比如,肯尼亞政府與IBM嘗試合作建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學歷證書網絡發布與管理平臺,力圖實現學歷證書的透明生產、傳遞和查驗;2016年,英國開放大學開發出組合“微認證”(Micro-credentials)——通過區塊鏈技術平臺,把從不同教育機構修得的學分或成果組合,申請認可該組合模式的畢業/學位證書;2017年5月,墨爾本大學測試區塊鏈學生檔案管理,通過一套全新的數字系統查看學生檔案,利用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為企業提供真實的人才信息……

對於區塊鏈運用到教育領域的前景,“EDC教育鏈”發起人、上海市信息化企業家協會會長、網班教育創始人戴劍飈博士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區塊鏈可以提供去中心化的學習記錄和學分銀行服務,可以建立方便、可信的證書體系,可以降低求學、求職和人才雇傭的成本。

利用區塊鏈技術,“教育鏈”可以打破各教育培訓機構之間的壁壘,形成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賬本,用於存儲學習者在各個不同的教育培訓機構的學習記錄,從而建立起即時更新的、不可篡改的學習培訓經歷證明。

但區塊鏈最難解決的是第一公里的問題。源頭信息輸入可信度的把控是每個區塊鏈落地應用項目必須面對的一個難題。

戴劍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面對源頭信息輸入真實性的難題,我們采取的方法包括人工核實、數據分析和第三方檢測等手段加以控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2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