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稻葵:供給側改革是“補腎” 要發揮地方積極性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李稻葵26日在博鰲論壇期間表示,供給側改革成功的最重要是要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包括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從根子上培育市場和搞好企業改革,讓市場發揮創造力,讓政府的力量跟市場的力量這兩只手同向使勁,這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精髓所在。

李稻葵說,之前的政策側重於刺激總需求,就好比中醫講的“開胃”,病人吃了開胃的藥,能多吃、多跑、多運動,但現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是“補腎”,增加活力,要經濟主體有活力,願意投資和開發新市場,所以是開胃和補腎的區別。

“中醫講腎不固精,現在有很多的產權保護不到家,民營經濟有錢,他不敢投資了,跑到國外投資了,好東西跑到國外去了,鈣就流失了,所以我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質還是補腎,腎強了,有活力了,有活力了就可以投資,投資有了以後,供給側自然就改善了。”李稻葵說。

李稻葵認為,中國不缺工程師,不缺年輕人的創意,也不缺來自企業的創意,現在主要缺的還是制度上面的創新,改革和政府創新的不足,約束了我們的手腳。

在另一場分論壇上,李稻葵談到了貨幣政策與房價,李稻葵認為,現在需要考慮如何從寬松的貨幣政策中撤出,需要提防貨幣政策撤出時出現過度的通脹。

“超級寬松的貨幣政策就像宿醉後第二天早上的咖啡,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經濟出現大幅下滑的時候,這樣的貨幣政策非常有意義。”李稻葵認為,如今全球不同國家經濟的回暖有著不同的增速。美國經濟反彈最快,所以美國的貨幣政策可以回到正軌。但是在東部國家,尤其像日本等國家,經濟問題還在,還需要貨幣政策的協助。

談及高房價,李稻葵表示,中國的房價上漲很快,有的已經漲上天了,但不能完全把房價上升歸結於貨幣政策。

李稻葵解釋稱,中國的貨幣政策是一個大的背景,10年、20年中貨幣政策一直是這樣,但是房價上漲主要是過去10年有一些結構性原因導致房價大幅度的上升。比如說在中國的大城市,房屋供給是有限的。地方政府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企業來創造GDP,所以開發了很多商業地產。

他認為,中國有很多城市比如三、四線城市房價就比較低,房屋存量比較多,改革目標就是降低房屋的存量,結構性改革是必須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9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