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星凱特CEO王立群:細胞治療要走得快做得好
CAR-T細胞在癌癥免疫治療中顯示出顯著的功效,特別是在治療血液癌癥中。業內推測,國內CAR-T療法將在2020年左右正式上市。根據藥品研發程序,CAR-T療法在中國仍需進行臨床研究申請(IND)、臨床研究、新藥申請、批準上市等步驟。
上海複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合資公司複星凱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底在上海張江啟動了細胞治療基地。複星凱特CEO王立群在第一財經技術與創新大會中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細胞治療要走得快做得好,目前複星凱特正在CAR-T療法的IND(臨床研究申請)階段,未來上市的進度由臨床的數據和審批的時間決定,兩三年內有望落地。

據了解,CAR-T全稱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是一種個性化腫瘤治療方法,原理是從患者的供血中分離T細胞,運用基因工程技術在體外給T細胞加入一個嵌合抗原受體基因,使其可以特異性識別和殺傷癌細胞,在體外擴增後再次註入患者體內。
由於此過程十分複雜,耗資巨大,大部分病人的經濟能力無法承受高昂的費用或者不願意承受,這些都將會限制此類精準醫療的發展及市場規模。
根據王立群的介紹,今年4月份,美國已經將CAR-T療法納入醫保。去年,吉利德公司的YescartaCAR-T療法和諾華公司的KymriahCAR-T獲得了美國FDA的批準,兩者的費用分別為37.3萬美元和47.5萬美元。
盡管如此,實際臨床效果來看,CAR-T療法,例如已經獲批的Kymriah為例,其二期研究中,83%的患者接受輸註後3個月內腫瘤病情完全緩解。
王立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複星凱特旗下CAR-T治療的定價尚未出臺。不過,王立群也指出,藥企實際上也在想盡一切辦法讓患者具有支付能力。例如降低治療成本,將一些進口的耗材用國產的取代,一邊做取代的嘗試,一邊也驗證。與此同時,國內相對應的商業保險在今後的幾年間也一定會快速發展。不久前複星聯合健康險推出了一款”百萬醫療險”——保德信,該商業保險可以很大的程度上幫助病患解決支付問題。
實際上,中國本土CAR-T研發企業也早已進入加速競爭階段。“國內企業對CAR-T熱情很高,不斷有新的創業公司成立,也很快就進入IND(臨床研究申請)階段,這樣的熱情會把CAR-T的研究推向高潮。”王立群表示。
同時他也認為,複星凱特具有先天獨特的優勢,已有海外數據,有望後來居上,已具備商業化生產能力,並且在專利方面形成競爭優勢,中國市場目標患者1萬人,靜態潛在市場銷售額超過10億,新適應癥拓展空間有望擴大5-8倍。
國產創新藥將打破乙肝治療天花板
日前,中國全球首創生物新藥重組細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註射液(商品名:“樂複能”)獲得國家食藥監局的1類生物新藥證書。
這是30多年來,世界上首次出現的第3種類的乙肝治療藥物,將打破乙型肝炎e抗原血清學轉換率不會超過30%的天花板。
“在e抗原陽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療中,它的e抗原血清學轉換的比率從來不會超過30%,我們追求e抗原的陰轉和血清學轉換,是因為e抗原血清學轉換以後,這些病人進入免疫控制期,肝硬化、肝癌的發生就顯著減少。從‘樂複能’的三期註冊臨床試驗來看,很短的治療就能超過30%這個天花板,在部分患者有超過e抗原血清學轉化率超過50%,在全球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過程,它的優點是非常突出的。” 北京亞太肝病診療技術聯盟理事長成軍教授表示。
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指出,慢性乙型肝炎治療的目標: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HBV複制,減輕肝細胞炎性壞死及肝纖維化,達到延緩和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肝細胞癌及其他並發癥的發生,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時間。對部分合適的患者應盡可能追求慢性乙肝的臨床治愈,即停止治療後持續的病毒學應答(乙型感染病毒抗原)消失,並伴有ALT複常和肝臟組織學的改善。
成軍表示,在中國,e抗原的陰轉血清學轉換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之所以在治療層面上強調這一方面,因為e抗原血清學轉換以後,緊接著就是表面抗原的陰轉,然後著是免疫抗原的控制,後續的結果就是肝硬化和肝炎患者顯著降低。
在“樂複能”之前,世界上所有治療乙肝藥物基本上均屬於口服核苷類抗病毒藥物或普通和長效幹擾素類藥物,這兩類藥物治療1年左右,只能在約30%病人中達到抑制病毒在肝細胞內複制的療效,而“樂複能”治療3個月就達到約30%的療效,治療6個月達到40%療效,治療9個月達到約50%療效,“樂複能”治療慢性乙肝的臨床數據顯示了遠優於現有乙肝治療藥物的效果。
“慢性乙型肝炎治療,確實處於一個瓶頸狀態。現在上市的藥物,一個是核苷類抗病毒治療,這類藥物只針對病毒複制環節,對免疫沒有作用。另外一種是幹擾素的藥物,它具有免疫調節劑,同時有一定抗病毒的作用。雖然這兩個藥物使用以後,已經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進展,但是客觀的說,效果不是很理想。因為病人一個是要長期治療,停藥複發率高。幹擾素治療,有效率又有限。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我們只能說通過目前的抗病毒治療,控制疾病進展,使大部分病人相對穩定,但是一旦停藥以後可能大面積突發。同時通過抗病毒治療以後,有效減少了肝硬化、肝癌的發生,但是這些肝硬化的病人,仍然有一部分還會進展到肝癌。樂複能不同於幹擾素,是比幹擾素更強大的免疫調節和抗病毒作用。”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王貴強教授表示。
全球約有20億人曾感染乙肝病毒,其中2.4億人為慢性乙肝感染者,每年約65萬人死於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細胞癌。在中國,肝硬化和肝細胞癌患者中,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別為60%和80%。根據2006年全國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表明,中國1-59歲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為7.18%,據此推算,中國現有慢性乙肝感染者為9300萬人。
“而在這個人群中,40%多的慢性乙型肝炎都是e抗原陽性,接近3200萬人,他們需要立即進行合適的抗病毒治療。但是我們的慢性乙型肝炎診斷率只有19%,抗病毒治療率只有11%,所以,乙型肝炎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臨床醫學問題也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成軍表示。
傑華生物集團CEO劉龍斌表示,這款新藥是傑華生物用了18年時間,4億美金的投入換來的成果,今年將啟動美國FDA或歐盟標準的國際臨床試驗,並同步申請中國新藥註冊批準。預計在2-4年內至少獲得一個FDA或歐盟批準的新藥,同時根據國際臨床試驗資料,在中國同步申請新藥註冊批準。
涉淫辱智障女父母出庭前自殺 入院治療 審訊押後
1 :
GS(14)@2012-02-25 15:25:11呢對父母真是唉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99165
據悉,智障事主平時並非與父母同住,案發期間只是回家暫住,卻疑連續數天遭父母侵犯,如父母替她洗澡時,母親涉撫摸她的胸部;她躺在床上時,父親涉脫去其衣服,用震蛋震動她的下體。其母又疑在父親同場時,拍下 16張事主私處的照片。事主其後在學校向社工投訴,揭發事件。
非禮罪的最高刑罰為監禁 10年。至於製作兒童色情物品罪,根據《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任何人製作兒童色情物品,最高可處罰款 200萬元及監禁 8年。
刑罰依據色情物品的級別而定,分四級,第一級為兒童暴露、有情慾姿勢但無性行為;第二級為兒童間的性活動或兒童自慰;第三級為成人與兒童間的非插入性行為;第四級為成人與兒童間的性交、性虐待及人獸交行為。
2 :
honey(6546)@2012-02-25 15:35:24就算没有自殺,都需要治疗
3 :
CHAUCHAU(1254)@2012-02-25 16:07:04人渣
4 :
GS(14)@2012-02-25 16:08:20不知所謂真是,自己仔女用來咁
殺父高材生盼入獄進修 官判送小欖無限期精神治療
1 :
GS(14)@2012-02-25 15:48:08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95944
現年 24歲的被告鄺遠迢,承認於 09年 10月 25日誤殺 76歲父親鄺景楠。法官張慧玲形容本案屬悲劇,被告與雙親同住彩虹坪石邨, 61歲母親為家中經濟支柱。被告在 15歲時出現收集塵埃的不尋常行為,至 04年證實患上強迫症,曾兩度入院治療。
收集垃圾堆滿住所
後來,被告轉為收集垃圾,導致住所內垃圾堆積如山,寸步難行,並患上精神分裂症。張官坦言從現場相片可見,場面令人震驚。被告向精神科專家透露,不滿老父賭馬而產生憎恨情緒,認定賭博會破壞家庭,老父並非好人,行兇時視老父為敵人,基於保護家庭須將敵人消滅。
辯方大律師蘇國強補充,被告雖患精神病,但在中學會考取得 1優 7良, 08年高考亦取得 3良,獲理大取錄入讀土地測量。被告因心儀港大決定重讀,案發時正值自修階段,惜發生這宗慘劇。被告希望入獄代替判入小欖,以便繼續進修,實現夢想成為測量師。被告自行撰寫的英文求情信,張官閱後也讚其英文非常好。
不過,專家提及被告還柙期間病情反覆,建議他接受無限期精神治療,獲張官採納。據悉,被告因有感精神科藥物令他難以集中精神,擔心影響公開試表現,故決定自行停藥。
完成戒癮治療 重訂婚盟 九個賭仔贏番頭家
1 :
GS(14)@2012-11-06 00:04:50600 萬唔知點輸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05/18058211
陳念慈夫婦在1996年結婚,妻子區愛珠竟在婚宴當晚已大喊「我要離婚」。50多歲的陳念慈自言,
年少時候「撈偏」,婚前沉迷賭博。他更連婚宴也不放過,設下賭局,最終要「拆人情還錢」,觸怒妻子。區愛珠當時心想「呢個男人係唔係人嚟㗎?
入房第一件事拆人情,就係為咗賭」。在母親及兄長勸阻下,區才收起離婚念頭。
賭債累積達600萬
早期的婚姻生活,成為區愛珠惡夢的開始。她不但每月出糧後要為丈夫還賭債,多年來的賭債累積達600萬元。追數電話從未間斷,令懷有身孕的區要離家出走,更在途中小產。然而這未令陳念慈醒覺,2004年時,區愛珠害怕只有4歲的女兒在惡劣環境成長,暗暗安排離婚。
2004年9月9日,區愛珠在離婚前給予丈夫最後機會。「如果佢今日都仲賭,就一定離婚」。結果當日陳念慈賭得欠下巨債,被高利貸押回家,區決意離婚。陳念慈表示,過去不知道賭是一種病態,直到妻子決心要離婚,才真正反思。過了幾天,陳到妻子的辦公室外求她,說自己會到基督團體工福轄下的問題賭徒復康中心接受戒賭治療。經福音戒賭後,陳念慈發現戒賭前後的生活差天共地。他更悟出夫婦相處之道,多講「對唔住,係我錯,我愛你」,能減少爭執,二人重修舊好。
2 :
ironforge(21491)@2012-11-06 12:23:08嫁老公最忌嫁賭仔...琴晚套大太監情節又係一個經典例子...
3 :
GS(14)@2012-11-06 23:27:392樓提及
嫁老公最忌嫁賭仔...琴晚套大太監情節又係一個經典例子...
有片?
4 :
ironforge(21491)@2012-11-06 23:38:21http://mytv.tvb.com/drama/theconfidant/136914
第1集
http://mytv.tvb.com/drama/theconfidant/136916
第2集
5 :
GS(14)@2012-11-06 23:39:204樓提及
http://mytv.tvb.com/drama/theconfidant/136914
第1集
http://mytv.tvb.com/drama/theconfidant/136916
第2集
星六睇下
取消活動 妊娠劇吐留宮治療凱蒂再度懷孕
1 :
GS(14)@2014-09-09 12:46:38■凱蒂上月初最後公開露面,小腹仍未隆起。
英國皇室再傳出喜訊,肯辛頓宮昨日(周一)宣佈劍橋公爵夫人凱蒂(Kate)懷有第二胎,預產期是明年,但像上次懷佐治王子(Prince George)時一樣,她出現妊娠劇吐,要留在宮中接受治理,取消原定昨日到牛津出席的公開活動。這胎不論是男是女,都會是皇位第四順位繼承人。
皇室宣佈說:「劍橋公爵伉儷殿下很高興宣佈,劍橋公爵夫人懷有第二胎。女皇和雙方家庭成員都為這消息感到高興。」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在Twitter發文,對這個好消息表示高興。有報道指,女皇和皇儲都是在聲明發表前不足24小時才知道這喜訊。
皇位第四順位繼承人
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和凱蒂之前已表示過希望再生孩子,而英國皇室和貴族家庭傳統上都有至少兩名孩子,一個作為皇位「繼承人」、一個作為「後備」。早前多次傳出凱蒂有喜,惟一直未獲證實。由於威廉夫婦已育有佐治王子,故此無論此胎是男是女,這孩子出生後,都會是繼祖父皇儲查理斯(Prince Charles)、父親威廉和兄長佐治之後,皇位第四順位繼承人。而根據女皇於2012年12月頒佈的《英皇制誥》,這孩子一出生就可享有王子或公主稱號。該份《英皇制誥》列明皇儲長子的孩子,稱為王子或公主,並享有殿下稱號。皇室聲明未有透露凱蒂的確實預產期,但有皇室消息說:「威廉夫婦都是近日才證實有喜。公爵夫人懷孕期甚至未滿12周。但由於她身體不適,未能如期今日跟公爵一同到牛津出席活動,能否出席未來多個官方活動亦成疑,故此公爵伉儷惟有作出困難決定,於此時公開喜訊。」威廉昨在牛津說,對於再做父親感到「激動」,凱蒂渴望出席昨天活動,但妊娠劇吐嚴重,相信情況幾周後才好轉。
首個單人官方外訪或取消
雖然如此,她初步仍計劃明日如期出席在倫敦揭幕、由小叔哈里王子(Prince Harry)創辦的「不可征服運動會」(Invictus Games),以示支持。32歲的凱蒂原定本月20至21日出訪馬耳他(Malta),展開她首個單人官方外訪活動,但現在能否如期成行成疑,皇室稍後會有決定。凱蒂懷有佐治王子時,亦同樣因為出現妊娠劇吐,不得不公開有孕的消息,但上次她要入院休養,今次就留在肯辛頓宮接受治理。主診醫生是女皇御用婦科醫生法辛(Alan Farthing)及皇室御用婦科醫生索普──比斯頓(Guy Thorpe-Beeston)。平均每200名孕婦會有一個出現妊娠劇吐,多數在懷孕首三個月發生,惡心嘔吐程度較一般孕婦晨吐嚴重得多,一日嘔吐多達30次,足以導致孕婦嚴重脫水,造成嚴重後果。這些孕婦往往要入院接受靜脈注射。有專家指,懷首胎已有妊娠劇吐的孕婦,懷第二胎時出現同樣情況的機率約66%。法新社/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09/18860237
癌細胞擴至骨質放射治療減痛
1 :
GS(14)@2015-04-28 01:58:38香港防癌會癌症探測及預防委員會主席應志浩對本報記者指,肺癌是眾多癌症中致命率最高的,但隨着現在藥物治療進步,即使被證實患上末期肺癌,如獲適當治療,亦能延續數年生命。
台前樞機主教可堅持五年
對於三年是否一個長時間,應志浩指隨着現今藥物發展,已非奇事,他提及台灣花蓮天主教前樞機主教單國璽,單國璽於2006年證實患上末期肺癌,但在藥物幫助下,仍能堅持五年。直到2012年,他才因急性肺炎引致器官衰竭病逝,應認為這個個案是一個比較長的時間。而在現今的標靶藥幫助下,末期肺癌病人能堅持三年並不意外。他又指,一般的標靶藥都是口服的,副作用並不特別嚴重,但亦可能會出現皮膚紅腫、肚瀉等情況。應又表示,像吳樹梁的個案,癌細胞已擴散至骨質,他會持續感到痛楚,有需要加止痛藥紓緩痛楚。如果情況加劇,更要進行紓緩性放射治療去減輕痛楚。應志浩指出,在本港最常見的癌症是大腸癌及肺癌,其中肺癌的致命率,持續保持最高位。據香港防癌會網頁顯示,香港每年有超過3,500人死於肺癌,新症亦有4,300宗,男女比例為2:1,每年患上肺癌的人數更有上升的趨勢。吸煙是已知的肺癌元凶,而預防肺癌最主要的方法則是戒煙,非吸煙者亦應該盡量避免吸入二手煙。《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27/19126803
推動免費治療2,500萬人受益
1 :
GS(14)@2015-10-07 01:23:02愛爾蘭裔的坎貝爾是生物化學家,是新澤西州德魯大學的榮譽研究員,專門研究寄生蟲引起的疾病。坎貝爾指知道奪得諾貝爾醫學獎後感到非常意外,但他未有邀功,僅稱是整個研究團隊的努力。
獲獎歸功整個研究團隊
85歲的坎貝爾於愛爾蘭拉梅爾頓鎮出生,1952年在都柏林大學聖三一學院動物學學系取得一級榮譽學士學位,成功申請富布賴特獎學金(Fulbright Scholarship)負笈美國,就讀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研究肝吸蟲,並於1957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後坎貝爾到默克醫療研究所任職至1990年,成為寄生生物學部門主管,並研究使用阿維菌素治療河盲症。他亦在背後大力推動藥廠自1987年起讓病人免費接受阿維菌素治療,讓全球每年有2,500萬人受益。坎貝爾於紐約醫學院任教多年,在2002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成員,曾獲美國寄生生物學卓越成就獎。雖然他現時長居於美國麻省北安多弗鎮,但仍不時回愛爾蘭的家鄉探親。母校聖三一學院為表揚他的貢獻,在2012年向他頒授名譽科學博士頭銜。《愛爾蘭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06/19322340
建亞洲最大質子治療中心郭台銘17億 捐台大研抗癌
1 :
GS(14)@2015-10-10 23:43:42台灣富豪、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表示,個人獲得71億元新台幣(下同,約17億港元)巨額現金股息,將全數捐出,作癌症醫學研究之用。郭董表示,只要是做對的事,都願意對相關設備與人才培育上加碼捐贈。因對癌病離世的亡妻及胞弟念念不忘,七年來,郭董一共向台灣大學醫學院捐出逾220億元(約52.33億港元),佔身家七分之一。
鴻海集團前天發放逾560億元(約133億港元)的現金股息,身為董事長的郭台銘(65歲),個人獲得逾71億元現金股息落袋,正當網民議論紛紛之際,郭台銘昨宣佈,扣除相關稅額後,把股息全數捐出,透過他創辦的永齡健康基金會,捐至台灣大學醫學院的抗癌研究項目。由於愛妻與胞弟分別因乳癌及血癌病故,身家達1,478億元(約352億港元)的郭台銘,遂於2007年成立永齡健康基金會,發展有關癌病的醫學研究,並於翌年向台灣大學醫學院捐出的150億元(約35.68億港元),希望打造亞洲最大、最先進的質子治療中心,籌建癌症醫院。目前,「台成幹細胞治療中心」及「永齡生醫工程館」已經落成啟用,另外還有兩座醫療中心則仍然未完工。
台大和基金會分歧仍待磨合
不過,永齡健康基金會表示因為醫療科技發展迅速,150億元顯然不夠,預料再需要30億元經費,才能應付器材設備與培訓人才等開支,於是郭台銘決定加碼捐款。台《壹週刊》去年曾報道,台大和永齡基金會交手多年,雙方磨合分歧導致籌設癌症醫院的進度嚴重落後。有台灣巿民坦言,以往對郭台銘印象欠佳,但得知他這次捐款,承認此舉有助郭台銘提升社會觀感,「畢竟70億並不是很多人捐得出來的」。大部份網民都支持郭台銘做法,讚揚他有善心,但是亦有網民質疑郭台銘把款項捐到旗下基金會,是左手交右手,企圖省下稅款,直言不值得表揚。
網民質疑企圖省稅款
台灣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專業組織策略長張芷認為,郭董的做法,志不在節省稅項,只為更有效使用捐款。他指出,假若郭董將款項直接捐給國立機構台大醫學院,可視為捐給政府單位,毋須繳稅,扣稅效果更好,現在捐給永齡基金會,雖然要扣除部份款項交稅,但基金會可隨時監察捐款運用。台灣《蘋果日報》/中央社
網民有話說
‧算計陰沉,捐到自己的基金會,藉此避稅吧?‧捐給自己的基金會叫公益?‧不管有何目的,終歸是捐了,台大也實際有收穫,總比網民只會批評,一毛錢也拿不出來還強!‧一堆網民只會仇富,不怪自己不努力,況且最後的都還是落入台大的手中資料來源: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09/19326338
兒童醫院統一血友病治療
1 :
GS(14)@2016-04-18 11:51:34【本報訊】本港現時並無統一的血友病治療方案,各醫院各自為政,影響病人獲最適切治療。港大兒科專家指出,在2018年投入服務的香港兒童醫院將成立血友病統一血液協調中心,更有效規範及協調血友病童治療。
公院現各自為政
血友病是種遺傳病,病人先天缺乏凝血因子,出現凝血功能障礙,最常出血的是膝關節、肘關節和踝關節位置。本港現時約有200至300名血友病患者,當中約有40至50名為18歲以下兒童,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系主任陳志峰表示,全港只有9間公立醫院提供兒科服務,惟各院對血友病欠缺統一治療,各自為政,「有醫院會做即時治療,有部份就會提供預防性治療」。陳指出,統一血液協調中心將採取軸輻模式,由地區醫院提供緊急護理,兒童醫院則會制訂統一治療方案,並向患者提供每年兩次的治療監察服務,檢查治療進度、效果。7歲的林遠修2009年因左膝無故紅腫及有瘀傷,經驗血後確診嚴重甲型血友病,接受預防性治療後,至今情況良好。林父認為協調中心成立之後,可令更多醫護人員熟悉此症,避免延誤治療。 ■記者紀靜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418/1957579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