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聲揚﹕大巿風險增 換馬內銀石油鐵路

1 : GS(14)@2017-10-29 22:51:15

【明報專訊】十九大圓滿閉幕,一如以往大市反應偏向負面。十九大唯一重要議題是確認習近平的地位,習近平的「親生仔」如一帶一路及雄安新區相關的板塊及股票可以留意,包括眾多鐵路及基建股、水泥股,以及河北天津的內房相關股票。

我們認為大市的短期風險正在上升,現在應是收割的時間,多於再加大倉位。當然將獲利股票沽出換馬至落後板塊也無不可。

我們早前發表報告曾指出最關心的四大風險因素,包括:(1)中國宏觀經濟;(2)美國息口走向;(3)香港資金流出;(4)投資者風險意識極低。現可再一一檢閱。

中國宏觀經濟方面,9月的數據仍算不錯。經濟增長繼續放緩,但應是健康的現象。M2貨幣增長由8月的歷史低位回升,但相信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仍會是中性偏緊,較早前預告的定向降準並不代表貨幣政策轉向。其他方面,出口疲弱令人有點擔心,而內地房價的升幅似乎亦已放緩,相信第四季的經濟仍有放緩壓力。

美國明年經濟前景仍不明朗

美國息口方面,儘管12月加息無甚懸念,但2018年的前景仍然相當不明朗。下任聯儲局主席人選固然是個問題,而現任主席耶倫也提到對通脹低迷的困惑。美國債息仍在低位,亦令環球股市看似不太昂貴,但若債息急升,一切計算需要推倒重來。

香港資金流出方面,常聽見 「香港未有跟隨美國加息」的說法,其實有點誤導。不錯,香港銀行的最優惠利率多年未有調升,但同業拆息(HIBOR)則是由市場決定,供樓一族早已多付利息。HIBOR上升的幅度仍未追上美元,原因很可能是和銀行體系結餘充裕有關。但自從下半年開始,資金已見持續流出,也開始扯高港息。十九大期間港股兩次下跌均見到拆息抽升,兩者關係十分密切。

股市波幅低 債券風險溢價不高

風險意識方面,可以看到投資者普遍仍然十分樂觀。環球股市波幅極低,而各地債券的風險溢價也不高。上星期四(10月19日)大市急跌後,翌日即時見到有大量資金趁調整入市,短期數百點的波幅似乎不足以嚇怕投資者。

然而,我們認為今年指數上升的空間已不多,建議投資者換馬至較為落後的板塊,包括內銀、石油相關及鐵路基建股,另外,近期高位回落的科技股也值得留意。

星展唯高達研究部董事兼中國及香港市場策略師

[李聲揚 投資先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32&issue=201710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267

立論:平衡組合換馬良機

1 : GS(14)@2017-10-29 23:58:44

港股自從上周四淡友一次離奇的沽盤後,表現反覆。無論以技術指標,還是從基本因素看,港股反覆上升之勢,不似會因為過去幾日市況轉弱而逆轉。不過,大市由年初至今畢竟已累積了頗大升幅,短期內先行整固,甚至出現較深的調整,並非沒有可能。港股自9月初至今,大部份時間在28200點附近上落,本月初的一輪升勢,暫時被上周期的淡倉所瓦解。中短線後市展望,大市繼續在現水平附近反覆徘徊的機會率正在上升。較早前,有分析指過往多次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閉幕之後,港股大多會上升。該會議每五年舉行一次,但中資股對港股具舉足輕重的影響,都不過是過去十年間的事。換言之,會議閉幕後港股的表現紀錄,至今頂多只有2-3屆的紀錄可參考。投資者如果單純地接收相關資訊,很容易被誤導。按筆者過往不太令人愉快的個人經驗推算,大部份企圖透過分析政治陰謀論進行的投資部署,大部份皆以輸錢收場。當然,這很可能只是筆者政治分析技巧未精。做人最重要是有自知之明,這些錢,我自問就沒有能力賺,惟有留給那些「中國通」賺好了。


放眼海外降低風險

雖然港股年初至今表現亮麗,近年筆者旗下管理的主打基金,仍然按原來的計劃,逐步將投資國際化。由於港股年初至今跑贏絕大部份外圍股市,現時正好是部署將部份港股倉位,換馬至其他海外市場的大好機會。以上做法,當然並不表示本欄看淡港股後市,只是從投資組合管理的角度衡量,一個地域上更平衡的投資組合,其短期價格風險將較一個單一市場的投資組合為低。最近幾個月,筆者便一直在思考,假如我是看好鋰電池的上游原料,現在是否仍然有足夠安全的投資對象?如果單純以中港兩地的上市股份畫地為牢,則目前勉強仍然值得持有的股份,恐怕就只得間接持有若干鋰電礦產的中化化肥(297),以及其中一家持有最多鈷礦資源的洛陽鉬業(3993)。然而,兩者年初至今累積升幅已非常可觀,未必是當下最具投資價值的股份。不過,假如投資者有足夠的國際視野,澳洲及南韓其實亦有其他鋰電池相關的投資目標可供選擇,按彭博綜合未來一兩年的盈利預測,澳洲及南韓相關的投資目標,估值看來較中港兩地同類股份的估值更合理。(作者客戶持有中化化肥及洛陽鉬業股份)林少陽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25/201939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379

陳德豪:券商表現不及預期 部分資金換馬人保

1 : GS(14)@2017-11-04 15:26:30

【明報專訊】昨日是10月31日,也是月結之日,大家擔心的10月股災並沒有出現,相反,港股仍保持上升之勢。恒指在10月上升690多點(2.5%),國企指數更強,全月上升5.5%,國企指數表現較好,是因為受到中資金融股帶動,尤其是保險板塊。太保(2601)、中國平安(2318)、財險、中壽(2628)及新華保險(1336)在這個月,上升10%至14%。佔比高的內銀股也有不錯表現,招商(3968)、建行(0939)及工商銀行(1398)分別上升 8.4%、7.4% 及6.7%。由於中資金融股在國企指數佔比高達 72%,相對在恒指的佔比23%,中資金融股在10月強勁的表現,帶動國企指數跑贏恒指。

中資保險股的強勢並非從這個月才開始,年初至今,各大內險股均有較好的股價表現,當中最強的當然是中國平安,年初至今累計上升了77%!

平保強勢助國指跑贏恒指

在恒生指數仍未創新高的情况下,中國平安的股價也已經超過了歷史高位, 平安A表現亦不遑多讓,年初至今一共上升了85%,帶動了滬深300指數上升21%的強勁表現。大部分參與港股的投資者也不一定會留意平安A是滬深300指數權重最高的股票,佔比5.3%,所以單單一隻平安A已貢獻了4.5%左右,也就是指數升幅的20%多。

再回到內險板塊的基本面,以太保為例,1至9月的淨利潤上升23%,第三季更同比上升64%。很多研究保險板塊的專業分析員重視的不一定是利潤,而是保費增長,尤其是首年保費增長。太保在上半年的首年保費增長超過五成,在各項指標也在改善的情况下,利潤及保費有增長,而估值也不貴,基金經理們也更願意將資金投放在保險板塊。

讀者們有可能知道,我們的基金及管理的帳戶看好內地券商板塊,可是這板塊表現一直未如人意,所以最近,我們決定將部分資金轉投至內險板塊,當中,我們選擇了中國人民保險集團 ,選擇它的一大原因,是這股票最嚴重落後的一員,而且估值也不貴。

憧憬人保未來回歸A股

人保集團是中國財險的大股東,除了財險的股份,它本身也有壽險的業務,在管理及營運不及其他保險公司,Valuation gap自然存在,但每件事物也有一個價,水漲船高下,便宜的估值就有可能成為上升的理由。

另一個潛在的催化劑,就是回歸A股。 如果要回歸A股,港股的估值當然是其中一個參考因素。理論上,股價太低,估值太廉,對A股上市就沒有好處。 所以人保回歸A股,將會是未來一個重要的因素,帶動股價上升。

太平基業證券投資總監 facebook.com/ethanchanth

[陳德豪 對冲博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324&issue=201711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629

港股換馬潮谷高成交

1 : GS(14)@2017-11-05 15:43:26

■港股昨日收市跌102點,收報28336點。黃耀興攝


【本報訊】資金由強勢股換馬至其他板塊,帶動大市成交增至逾千億元。港股昨日期結日受A股拖累,加上資金因認購新股而鎖死,大市缺乏支持下以全日低位收市。

油股蘋果概念股受捧

擔心十九大後中央對股市維穩力度減,加上對去槓桿憂慮增,A股六連升後昨創逾兩個半月最大跌幅,滬綜指跌26點或0.8%,失守3400關,收報3390點;深成指及創業板指數更分別跌1.2%及2.1%,後者創一個月低。港股方面,恒指昨高開146點後,升幅曾擴大至逾200點,惟不久即受A股插水拖累,收市跌102點或0.4%,收報28336點。大市昨有逾千股下跌,主板成交增至1,038億元的超過一周高。雖然資金從汽車、內房、內銀等早前強勢板塊流走,但石油股、蘋果概念股及個別內需股逆市升,或反映資金從強勢股換馬至其他板塊。布蘭特期油重上每桶60美元,中海油(883)逆市升3.8%成昨最勁藍籌;iPhone X銷情佳刺激蘋果概念股受捧,瑞聲(2018)及通達(698)分別進賬2.8%及6.2%;另蒙牛(2319)及恒安(1044)亦分別錄2.8%及1%升幅。鼎成證券投資策略總監熊麗萍指新股鎖死資金,故投資者昨入市意欲低,不過有投資者從汽車股、內房股換馬至其他板塊,帶動大市成交。她認為在市場現時觀望氣氛下,港股短期29000點見阻力,甚至有機會下試28100點。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31/201999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717

王弼﹕換馬價值型股票或成趨勢

1 : GS(14)@2017-12-05 00:40:47

【明報專訊】上周四騰訊(0700)大調整,引發恒指急跌逾400點,而騰訊急跌,原因是較早一晚納指急跌所觸發,不過有趣的是,當晚納指雖跌近90點,但代表傳統藍籌股份的道指卻由金融股帶動下上升約100點,當晚我持有的股份如facebook、亞馬遜、微軟等都錄得一定跌幅,幸好王弼一向貪平,也買入了不少價值型股票(Value Stocks,即估值低,派息高的一類股票),例如通用磨坊(GIS)和Kroger便有不俗的反彈。

到港股開市,有朋友說,我推介過的和電香港(0215)也逆市上升。我的回應是,投資組合策略,要有一定資產和大市的關連度低。我的投資組合中,約有一半是香港房地產,算是被動地跟大市上落,如果其他資產也跟大市走同一方向,見平保(2318)、騰訊、吉利(0175)急升就衝入高追,這樣的組合,很可能跟隨大市暴升暴跌,未必做到穩步上升的效果。因此個人股票的投資策略,還是持有較多價值型的股票,也有一些是相反投資(Contrarian)類型股票,如早前推介過的券商和國泰(0293)。上周四美股由估值高的科技股換馬至價值型股份,是否新大勢的展開,值得關注。

港股「太妖」轉炒美股

至於跟風股,我也持有一些,不過通常是美股,如Visa、MasterCard,兩隻股份去年一直以45度角上升,年回報約50%,雖然回報不及騰訊,但早前跟一位報界前輩閒談,他也說港股「太妖」,不少喜愛基礎分析的投資者,也慢慢捨港股轉炒美股。他自己縱仍炒港股,也盡沽手上中資股,為的是有覺好瞓。前輩的經驗之談,希望對各位有所啟迪。

執筆之時,美參議院通過了由共和黨提出的減稅方案,稅改要落實,就只剩下參眾兩院協調(Reconciliation)這一步,再由總統簽署,稅改很大可能在聖誕前通過,按特朗普說法,這是他送給美國人的聖誕禮物。我認為,美股有可能在好消息出貨效應下調整,但美國經濟卻會加快增長步伐,聯儲局加息應較預期快,打擊息口敏感的資產如長債、地產等。我認為美元在2018年有條件重啓升浪,特別是對日圓。息口加快上升,亦有利美銀行股。

富良野買別墅勝東京買舊劏房

說開投資地產,也說一下享受。王弼最近在日本富良野買了別墅。我觀察了這個地方四五年的,結論是許多對生活有要求、手上有閒錢、愛好日本文化和迷人自然環境的人都會到這裏,我認為在富良野買別墅比東京大阪買又舊又細、價值幾十萬港紙的劏房更好。當然,許多港人劈頭的問題一定是有升值潛力嗎?我只會說,你問問身邊在東京大阪買了舊劏房,靠當地中介收租的人,有哪個賺到大錢?如果只看金錢回報,就不應該到日本買樓。要賺錢,在香港或大陸會更容易。買別墅的人,理論上是對生活有追求。夏天賞花、打高爾夫、和小朋友去牧場、去芝士工房、騎馬、踏單車、獨木舟;冬天滑雪、參加冰雪祭。日本有的是品質生活,食品安全不用擔心,治安好。最重要是,其實懂門路,日本的品質生活一點也不貴,三星米芝蓮餐廳最多是香港三分之二價錢,衣食住行,貨比貨,都比香港廉宜許多。我個人的理財目標,是以香港為基地,帶着電腦可到世界任何角落賺錢,一年裏有一至兩月享受大自然環境。我現在下注富良野,如果有滿意的回報,一定會繼續和讀者分享。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19.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925&issue=201712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800

黃國英﹕劇烈波動換馬良機

1 : GS(14)@2017-12-05 00:40:54

【明報專訊】港股出現劇烈波動,正是換馬的好時機,加上MSCI指數成分變動,就更加是順理成章的事了。有人快活有人愁,有人面對跌市可能惶恐不知所措,但如果借助這個波動的時機,就可以「快人一步,理想達到」了。如果每天都是升市,哪會有人沽貨給你?現在想買就買,就是另外一種隨機應變的玩法了。

從以往的經驗得知,面對激烈波動,第一件事就是不要沽空舊經濟股,因為這類股份挾倉時真的沒有什麼譜的。另外投資組合要多元化,不能把所有的新經濟股合成一個組合就算是一個分散投資,應該各有一些比例,過分偏重的話,大潮一到就會令你聞風喪膽。此外那些明知MSCI組合會變化的股份,就是有可乘之機,在這一刻就要從中找尋適合你自己的股份。

個人來看友邦(1299)是較為可取的 。綜觀全球,市况其實表現並非全面下挫,在兵凶戰危之中,如果能夠處變不驚,就有可能淘到寶了。新加坡是舊經濟市場,在波動中反而能夠上升,如果資金可以戰略轉移,其實是可以在波動市中幫到一把。美國其實只不過是因為稅改而引發的換馬潮而已,但因為體量和波動較大,因此就波及到香港,這是環球一體化的結果,是無可奈何的事。如果能善加利用這種契機,就可以順勢改善自己的組合,去準備迎接下一個升浪。

市場選星洲 個股取友邦

美國稅改雖然是一個投資契機,但卻不能改變公司的盈利能力,這樣投資者就要小心衡量一下後續動作如何連貫了。不能見到剎那的升勢就以為長升長有,或一輪下跌就以後都長跌不起,世上沒有這麼簡單的事!沒有這個心理準備,在鱷魚潭中廝殺,很容易就會迷失方向,結果難免會戰死沙場。因此作為參與者就必須要思考通透,否則就會變成為市場的獵物、大鱷的點心了。

面對波動,投資者買或不買其實在於自己的信念,你對那盤生意是有信心的,這個就是入市的良機;但是如果你根本沒有信心,這樣叫你去買你也會心有戚戚然,只要有一兩個價位的波動 ,你就會驚惶失措,那樣又怎能賺到錢呢?最重要是看得通望得遠,否則就只會被大浪淘沙,被踢出局!蝕錢有你份,賺錢冇你份,這是投資者們最不願意見到的。

現在市場環境基本上沒有什麼改變,只是人馬雜沓引起恐慌而已。香港股市現在最大的問題可能來自於A股 ,這是我們沒法控制的事,如果真的心驚膽戰、無法自持,那樣就套回現金,又或是分散投資,把資金轉移到外地去,這樣就可以把自己的資產環球化、可以作出平衡來對應波動,令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ETF大行其道 強者愈強

現在世界各個市場都流行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其廣泛的操作,是會影響到市場的走勢。因為基金經理會擇強而噬,變成了在廣義上來說是把強弱股定了價。ETF發行者只是跟機制辦事,你強就買多一點,你弱就買少一點,最終的結果是強者就愈強而弱者就愈弱。正是你跟我又跟,資金全部都頂住在強者之手,換句話說,就是現在的資金比以往更集中在一起,因為市場總是跟紅頂白,所以就會長升不止。加上股市相比於樓市和債市,長期以來都表現落後,現在資金正在逐漸轉移過來,就變成了有力的推動,因此股市的走勢應該仍可向好。最重要是投資者有自己的理念去理解這個資金的流向,如果有了信念就會「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不會輕易被震倉出局。

轉投防守股 避免一鋪清袋

今年的市况實在太好了,到了現在,應該很多投資者都賺了不少錢,但如果還是貪勝不知輸就有點盲從附會了,所以現階段其實早應該是要把組合中的投資股份,換成一部分是防守較佳的,這樣就不會被波動奪去你的利潤。你不可能「入門買大」贏了就「鋪鋪買大」,就以為一定會全部開大,這是邏輯上的謬誤!投資者應該要尊重市場、尊重機制,要「得些好意須回手」,否則波動一來,投資者的「穿雲箭」就可能被一鋪清袋,這是老生常談,也是經驗所談,沒有這個覺悟,就很容易在這種波動中招致到大損失。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財經節目《e線金融網》)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596&issue=201712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811

科技股反彈 基金換馬潮暫息

1 : GS(14)@2017-12-10 21:33:48

【明報專訊】早前環球科技股連番重挫,基金年底前鎖定利潤,沽貨換馬是主因。但上周無論是中資的「BAT」或是美國的「FANG」,大部分均止跌回升。分析預料,科技股沽壓暫告一段落。

港美科技股 上周止跌回升

11月底,環球科技股湧現大量獲利盤,推跌股價。包含FANG及亞馬遜、阿里巴巴、百度等10隻美股科網巨頭的FANG+指數,在截至12月1日的一周,大跌5%,香港上市的科網龍頭騰訊亦在當周大跌7.4%。不過,騰訊上周回升2.3%,FANG+指數亦在上周止跌回升0.7%,當中阿里巴巴在前周暴跌逾8%後,上周回升1.7%。Facebook及Google母公司Alphabet均在上周回升逾2%(見表)。

葉尚志﹕換馬潮完也不宜大舉買入

有基金經理表示,早前科技股因基金年結的操作大跌,以致估值變得相當吸引,因此有部分早前沽貨的基金,反而重新買入。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基金換馬和恒指成分股比重調整對科技股帶來的沽壓暫告一段落,喘定後再觀察新消息發展。不過他認為,早前騰訊因為分拆的消息而炒高,現時科技股的估值仍然不廉宜,仍未到大舉買入的時候,需要等待明年公布全年業績時,才會有新的大方向。

受科技股回穩,加上美國11月非農就業職位增長理想,加強對明年經濟樂觀的預期,美股三大指數上周五均報捷。道指收報24329點,升0.49%,再創歷史新高;標普500指數收報2651點,升0.55%;納指收報6840點,升0.4%。微軟昨日上升2.02%,帶動標普科技股指數上升0.4%,連升4日。

港股ADR靠穩 夜期高水22點

港股ADR靠穩,按比例計算收報28723點,較恒指上周五收市升0.29%。匯控(0005)折合港元收報77.07元,較本港收市升0.27%;騰訊ADR折合收報394元,與本港上周五收市價一樣。恒指夜期收報28662點,高水22點。

此外,英國與歐盟的脫歐談判有新進展,利好歐洲股市表現。英國富時100指數上周五升1%,跑贏其他歐洲市場;德國DAX指數升0.83%,法國CAC40指數升0.28%。全球銀行監管的新協議較預期寬鬆,歐元區銀行指數升2.3%。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220&issue=201712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087

資金換馬比特幣現金 比特幣跌穿1.7萬美元

1 : GS(14)@2017-12-26 13:00:36

【明報專訊】美國最大虛擬貨幣交易平台之一Coinbase周二宣布開始支援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交易,觸發比特幣急挫。在周三亞洲交易時段,比特幣跌穿1.7萬美元關口,較周一的1.9萬美元以上高位,下跌超過15%,是自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於本月10日推出比特幣期貨以來的最大跌幅。與此同時,比特幣現金急升。根據Coinmarketcap的數據,比特幣現金最多升七成至3813.7美元創新高。

Coinbase支援比特幣現金交易

比特幣交易所Bitmex稱,似乎比特幣現金獲Coinbase受理,導致資金由比特幣轉移到比特幣現金。然而,Coinbase旗下交易所GDAX在交易開始4分鐘後暫停了比特幣現金的交易,並未說明原因,僅表示交易將於稍後恢復。

為加快比特幣的交易處理,比特幣社區啟動新軟件「SegWit2x」,把原本的比特幣區塊容量由1MB增至2MB,並在8月起不接受未更新的交易。不同意使用「SegWit2X」的派系提出新虛擬貨幣比特幣現金,任何人在8月1日擁有比特幣餘額,就會自動持有相同數目的比特幣現金。不過Coinbase之前未支持比特幣現金,延至周二才向用戶發放比特幣現金。根據CoinMarketCap的數據,自比特幣現金推出後,價值上漲9倍。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357&issue=201712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688

不法分子換馬 門羅幣兩月升價3倍

1 : GS(14)@2018-01-07 12:41:34

【明報專訊】彭博社指出,比特幣偏軟之際,它的一些活躍投資者、即罪犯正在「換馬」,令一些新興虛擬貨幣急升。過去兩個月,由於執法人員採用軟件監控使用比特幣的用戶,部分投資者於是轉為投資旨在避免追縱的門羅幣(monero),使其在去年最後兩個月升值3倍,同期比特幣升幅只有1倍。新年伊始,門羅幣已升值逾一成至接近400美元。

可掩蓋用戶身分 避過追查

歐洲刑警組織近期發出警告,指門羅幣、以太幣(Ether)和Zcash正在地下流行。黑客利用勒索軟件鎖死受害者的電腦,迫使他們支付虛擬貨幣。根據安全公司Wordfence的數據,12月18日黑客每小時攻擊19萬個WordPress站點,就是要取得門羅幣。相對於比特幣技術仍可追蹤收發雙方的數據,門羅幣則可生成虛假信息,掩蓋使用者身分。Zcash則可把交易資料一概加密。

瑞波幣創始人身家超越李嘉誠

此外,名不見經傳的瑞波幣(Ripple)亦於去年12月中突然發力,由價值0.5美元升至2.64美元,市值超過以太幣成為第二大數碼貨幣。瑞波幣聯合創始人Chris Larsen現持有51.9億枚瑞波幣,單是這些瑞波幣已價值逾137億美元,再加上他持有瑞波幣公司Ripple Labs的17%股份,目前身家已達373億美元,壓倒彭博富豪榜排名22位的富豪、擁有350億美元身家的李嘉誠。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49&issue=201801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924

黃國英﹕高位換馬增防守力

1 : GS(14)@2018-01-22 06:15:46

【明報專訊】港股終於上破了歷史高位,但每個投資者其實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雄心萬丈,有的卻步步為營,如何取捨旁人實在難以置喙。本人就傾向於後者。雖然審慎看好,但仍然需要部署一些防守策略才會較為穩妥。最基本的操作就是「換馬」了,稍為加大日本和歐洲的投資比例,酌情減少港股的投資,正是謀定而後動。

大位已破了,但是觀望一下也是正常的需要,無疑這樣是會稍為跑輸大市,但投資者從來也不應該「追波踢」,應該有智慧地綜觀全局,否則很容易就會變成了「只見樹木,不見樹林」的情况,對整體來說,就只會是有害無益。

資金轉落後股 低吸「匯價受害股」

以筆者來說,內房股基本上不會沾手,只會是將部分資金轉去一些較為落後一點的、覺得「抵」一點的股份,例如是郵儲銀行(1658)和一些工業類的股份。投資操作中,很多時也有「人棄我取」的做法,市場對外匯波動的吹噓而導致股份價格下挫,這就有投資的可乘之機。想想看,假如外匯波動數個百分點那家公司就支持不來的話,那這間公司早應該被淘汰了!但因為外匯的波動而導致股價下挫,這就是上天掉下來的「餡餅」!人棄我取、趁低吸納就是投資王道了。當然要做到「眾人皆醉我獨醒」是需要有逆潮流的勇氣,就要投資者能夠克服心魔了。跟紅頂白並不是不好,但有些事並不能一部通書看到老。其實最基本的法則只有一個,就是要獲利為先!用什麼方法其實不重要,最重要是適合自己而已。

在這個升浪中,個人來說只是略作減持一些升得很多的股份,轉為增持一些「匯價受害股」,基本上看好情况不變,只是略為保守一點,不去那麼急進而已。這些通常是在大位剛破,後市去向還要稍稍需要確定的時間做的標準動作而已。綜觀而言,A股那些「白馬股」已經顯著回調,美股的升浪又過分側重在小部分股份之中,升勢並不全面,因此投資者就要謹慎一點了。不要將倉位和槓桿加到最大是正常的做法,小心就可以駛得萬年船,否則出現不可測的情况,就很易會令自己身陷險境,這是所有投資者都不想遇見的。

綜觀全球,港股仍是最強的市場,但升勢集中在內銀、內險這類股票,甚至連匯控(0005)也「鹹魚翻生」,投資者順勢而行是基本的動作。現在港股衍生工具的一面倒局面,也有可能造成防守的局面。做「淡」的基本上已經陣亡殆盡,就變成了沒有「夾倉」的誘因,如果結論成立,就說明市况開始進入高位整固,在此時此刻有一點點「畏高」是理所當然的。「遇林莫入」,部署一點安全的策略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如果一味蠻幹,就有可能與敵俱亡,是否值得就見仁見智了。

市况開始高位整固

個人來說仍然看好騰訊(0700),原因包括之前和LEGO的合作項目,還有是早前報道國內的「金拱門」(即香港的麥當勞)和騰訊合作搞「小程序」的進展非常迅猛,其速度令麥當勞的母公司大吃一驚,這就側面說明了騰訊的利好因素,推論下來就應該會有愈來愈多的公司會和騰訊合作發展,想想現在的消費者有多久沒有再下載新的Apps呢?其實Apps可能已經漸趨飽和,但從這件事看,「小程序」卻是方興未艾、大有可為。如果論點成立,那對騰訊的股價就會有堅實的支持,既然有支持,那投資者應該如何抉擇呢?再不用贅言了吧?

「小程序」增企業商機 看好騰訊

很多投資者會將稍前騰訊的大調整出現視作一個類比的危機,當時牛證街貨異常龐大,的確是一個引發的導火線,但實際上是有其他的因素存在的。當時三大指數,即富時、MSCI和恒指都將騰訊的加權百分比調低,基於操作原則,三大指數都必須沽出大量騰訊,這樣就造成了騰訊出現一個很久都沒有見過的調整!結果大量牛證被殺,進而就會造成骨牌效應,結果愈跌愈深,很多投資者就出現慘重的損失。現在這個因素並不存在,如果不明所以、風聲鶴唳,以此作為標準的話,就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但如果站高一點看清楚事實,這根本是兩碼子事來的,那又何懼之有呢?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財經節目《e線金融網》)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994&issue=201801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2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