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加息憂慮淡化 美股高開
1 :
GS(14)@2016-05-21 19:03:28【本報綜合報道】儘管再有聯儲局官員表態支持6月加息,但市場逐漸消化儲局「鷹派」議息紀錄。美股三大指數回升,截至本港昨晚約10時,道指最多曾升125點。被喻為聯儲局第三把交椅、今年具備投票權的紐約儲備銀行行長杜德利周四指美國滿足了大部份加息所需條件,在經濟增長表現強勁下,足以支持儲局下月或7月加息。里士滿儲備銀行行長洛克稱儲局有充份理由下月加息,又指中國經濟增長風險下降,不預期美元升值影響美國經濟。市場開始消化儲局議息會議紀錄,歐美股市周五回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報17555點,升120點;標普500指數報2054點,升14點。納斯達克指數報4762點,升48點。
日本:反對貨幣競爭性貶值
歐洲尾段上升,英、法、德股市分別0.97%至1.51%。美國4月新屋銷售按月升1.7%至545萬間,多過市場預期540萬間。3月新屋銷售由533萬間向上修定至536萬間。七國集團(G7)財長和央行會議昨在日本舉行,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稱滙市過度波動不利經濟,指滙率穩定極為重要,強調反對貨幣競爭性貶值。麻生太郎又指將關注英國脫歐風險,冀G7國家同意透過貨幣、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支撐全球經濟增長。美滙指數回落至95.2點水平,昨最低曾見95.239點,跌0.05%。日圓兌每美元報110.35,跌0.35%,每百日圓兌港元報7.0399。金價上揚,現貨金價升0.48%至每盎斯1259.40美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21/19621305
脫歐憂慮累英鎊兩連跌
1 :
GS(14)@2016-06-06 03:00:17【本報綜合報道】英國「脫歐」風險升,英鎊暴跌。英國民調顯示,支持英國退出歐盟陣營領先支持留歐陣營,導致英鎊兌美元周二下跌1.07%至每1英鎊兌1.448美元,為10周以來最大跌幅。英鎊兌美元周三再跌0.41%至1.442,即每1英鎊兌11.207港元。英國本月23日舉行「脫歐」公投。據《衞報》周二引述ICM民調顯示,「脫歐」的支持率為52%,至於「留歐」支持率則為48%。不過,英國網上調查機構Yougov周三公佈的民調顯示,「脫歐」及「留歐」的陣營支持率同樣為40%。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表示,隨着民調不斷顯示英國「脫歐」可能性持續增加,英鎊兌美元周末前可能低見1.43。
美股早段受壓
中國經濟數據差勁,導致美股周三早段偏軟。道指跌121點,報17665點;納指跌24點,報4923點;標普500指數跌11點,報2085點。至於歐洲市場方面,英股周三尾段跌1.2%,法股跌1%,以及德股跌0.8%。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02/19637509
譚新強﹕港股緩攀憂慮之牆 目標逐千點加
1 :
GS(14)@2016-07-26 07:54:48【明報專訊】如我年初所料,恒指終在上周四重上22,000點。但今次的「成功」預測來之不易。中間經歷了年初人幣再次貶值引發的全球小股災,無數所謂「專家」對中國即將「爆煲」的危言聳聽,和當然最震撼的Brexit結果。
中國股市或現史上首次「慢牛」
我猜中的另一件事是今年恒指表現優於H股,更遠勝A股,跟去年情况恰恰相反。這當然是跟人幣的逐步貶值有關。
技術上恒指已進入牛市,但成交淡靜,昨天連500億都不到,一點牛氣都沒有。看牛熊分佈,大量熊證駐紮在22,200點至22,600點。但正是這樣才令我對後市更加有信心。老實說,連上證的圖形都非常「漂亮」,絕對有可能成為中國股市歷史上的第一次「慢牛」!
去年底,我曾「被預測」今年恒指將重上28,000點,但當時已解釋我其實未至於那麼樂觀,若要達標,需要外圍和中國因素配合,亦需適當的催化劑才能成事。
(1)現今的外圍市况當然是出乎意料的「好」。近兩周標普500和道指不停創新高。納指經15年的調整後,去年7月創出5218點新高,然後再花了一整年去消化升幅,非常健康。現今再上5100點,在科技龍頭股如FAG(Facebook、Amazon、Google),再加上半導體新貴如Applied Materials和Nvidia等帶領下,蓄勢待發,再創新高也應是指日可待。今周聯儲局再議息,但狼來了叫了太多次,公信力已失,市場已當耶倫「冇到」。今次肯定仍然加不了息,9月雖說仍是「live」,但有些大行如大摩已轉呔,估計美國將延遲到2018年才能加息,10年債息將跌到1厘。
Nintendo急回 料未炒完
歐洲經Brexit一役後,雖然政經前景更不明朗。英鎊大跌但反令富時指數帶頭挾上全年新高,其他市場亦反彈不少。投資者相信德國為首的歐盟將盡力安撫成員國,力挽他們留歐。就算真的要「違法」容許意大利政府拯救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銀行(全球最老歷史)的債券散户投資者,也就只可「隻眼開,隻眼閉」。
日本方面,雖然撒錢的「直升機」還未起飛,但最少還是會加碼20萬億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日經似乎多了點生氣。Pokémon GO比預期早了點在日本開放,Nintendo股價曾炒上3.2萬日圓,但馬上掉頭。Nintendo宣布毋須「盈喜」,股票昨天跌停板(-18%),回落至2.3萬左右。此公布其實不意外,因Nintendo佔Pokémon GO的收入多少是一個謎,估計只約13%。但我覺得Nintendo仍未炒完(可參考開發Puzzles and Dragons的Gungho,2013年曾升17倍),亦有可能增持Niantic股。Pokémon GO的風潮來得快,很多人擔心去得也快,但因AR玩法太新,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很多﹕跟fitness連結,更可演變成社交平台。
(2)今年中國經濟看似平穩,但其實仍充滿暗湧。6.6%的GDP增長主要還是靠更快的債務增長堆砌出來。唯一可說的是暫時泡沫仍未到爆發點。國企改革的進度不如人意,供給側政策的去產能成效亦非常有限。我仍然相信減稅和國企私有化是更有效的supply side改革。
國企改革緩慢 亮點在民企
民企仍是亮點。不單止科技板塊(如騰訊‧0700),連周期性的房地產(如富力地產‧2777),汽車(如比亞迪‧1211)等行業都有不俗的反彈。問題是民企能否拉動全國經濟?
(3)人幣的溫和貶值和資本帳的收緊就是對恒指最有效的催化劑。滬港通的南向額度已用了近九成,深港通的來臨變得更有迫切性,亦將是下一個重要的催化劑。今年雖然MSCI仍未納入A股,但不要忘記去年人幣成功加入SDR,但今年10月才正式執行。在現今多國的負利率環境下,不少資金對人幣債券及中國股市有興趣。上月外資已增持500億人幣債,此趨勢極可能繼續,亦有助穩定人幣。重中之重的仍是美元,如真的加不了息,DXY回落,那麼新興市場和油價都將受惠。
總結來說,仍然看好恒指,技術和contrarian的因素多一些,實體經濟和盈利預期仍未見底。所以我仍沒信心提高今年目標至28,000點。小心點,慢慢去攀此「wall of worry」,逐千點加上去吧。下一站23,000點!
(中環資產持有Applied Material、 Amazon、facebook、Google、Nintendo、Nvidia、騰訊及比亞迪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564&issue=20160726
英醞釀啟動脫歐 跨國銀行最憂慮
1 :
GS(14)@2016-09-18 09:42:07【明報專訊】英國正醞釀於明年1或2月份啟動脫歐程序。即使英國公投脫歐事件在近期趨向淡化,但是《彭博》報道指,事件繼續引起跨國銀行疑慮。當中以英國為基地的巴克萊銀行表明擔心脫歐對金融業構成衝擊,並且游說歐盟讓倫敦不受限制地與歐盟市場進行業務往來。
歐盟市場資格 換取限制移民
由於現時脫歐的過程仍然存在不明朗因素,因此跨國金融機構無論是銀行或大型基金,都對英國的現有運作,能否再如過去般自由地在歐洲經濟區(EEA)進行運作及營運感到關注。事件已直接影響到蘇格蘭皇家銀行的私營化,從政府回歸私人市場的計劃,延後兩年。此前匯豐控股(0005)等更明言,若落實脫歐,會將逾千個職位遷往其有龐大業務運作的法國市場。特別是《彭博》引述接近英國財相哈蒙德的消息稱,英國準備放棄當地銀行准入歐盟單一市場的資格,以實現選民期望限制移民的願望,但引起金融業界憂慮。消息更觸發英鎊在上周五晚跌1.6%,低見1.3028,為8月19日以來最低。
巴克萊游說讓「倫敦不受限制」
以英國為基地,並且較多地在歐洲多國營運的巴克萊銀行董事長John McFarlane在接受傳媒採訪時表示,由於業界擔心在英國脫歐時金融業將受到衝擊,高級管理層已着手與外國政府接洽,希望他們能夠游說歐盟,並且強調讓倫敦繼續不受限制地與歐盟市場進行業務往來的重要性。他認為,國際呼聲將是他們的一個籌碼,這一點很重要。除了巴克萊之外,各家國際級銀行均向英國首相文翠珊施壓,期望英國政府能夠與歐盟達成協議,大體維持當前的金融業服務條款至2年的官方談判期以後。他們擔心到,文翠珊政府重視控制移民數量多過確保金融業與全球最大市場之間的維繫及商業往來。
美國的金融業界,包括美國證券行業及金融市場協會、美國銀行家協會等組織,亦去信財政部長傑克盧,促美國財政部與英國和歐盟合作,避免全球市場動盪。摩根大通執行長Jamie Dimon亦繼續對英國脫歐這決定,深感憂慮。此前,他曾說過,如果英國脫歐,會將把多達4000多名僱員遷往歐陸地區。這反映英國脫歐事件,已非局限英國與歐盟之間的金融及商貿往來,實際影響會更為廣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61&issue=20160918
「洪習會」掀藍營一中同表憂慮
1 :
GS(14)@2016-10-16 08:19:55「洪習會」即將於11月在北京登場,隨着洪秀柱過往發表「一中同表」言論,加上新黨綱僅提「九二共識」,不提「一中各表」,引發黨內人士擔心洪的兩岸主張,讓百年老黨被抹紅。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表示,洪本周將與黨團解釋疑慮,但並沒有透露與洪見面的時間。洪秀柱的一中同表兩岸主張,引發黨內爭議,國民黨大老吳敦義早前訪美時,曾炮轟洪秀柱刪除黨綱內的一中各表,將導致國民黨難以生存。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廖國棟昨表示,黨團下周將到國民黨中央,與國民黨主席討論一中各表與同表問題,許多國民黨籍立委非常擔心未來選舉困境。洪秀柱昨反駁,哪次「連胡會」、「馬習會」或「朱習會」,有事先向國民黨團報告?她又指,九二共識裏就有一中各表,了解九二共識就知道一點問題都沒有;「好像我們主張要立刻統一、主張被人統一,都是錯誤觀念」。洪與黨內人士言詞交鋒充滿火藥味。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6/19802353
英汽車業憂慮 脫歐後關稅大增
1 :
GS(14)@2016-10-18 08:06:57【明報專訊】英國汽車業恐在「脫歐」後面臨歐盟關稅的沉重打擊。部分汽車零件供應商表示,前景不明朗可能促使其將廠房遷出英國。英國汽車業目前從歐盟等地輸入零件,這些零件在歐盟與英國之間來回多次加工,最後才在英國組裝。若零件每次跨越英倫海峽也要徵收關稅,將打擊英國汽車業以至零件供應商,業界正考慮重新部署生產基地。
零件多次穿梭英倫海峽
豪華汽車製造商賓利(Bentley)的運動型多用途車(SUV)由展銷廳被買家駛走前,它的泵把(bumper)已穿越英倫海峽3次。賓利由德國福士(Volkswagen)所有,但總部設在英國克魯鎮(Crewe)。每輛賓利最後在英國組裝,零件卻來自世界各地,部分組件更要在英國與歐洲大陸之間來回加工。賓利這種供應鏈的模式,在英國汽車業相當普遍。若英國「脫歐」後,零件每次通關也被徵稅,將對英國汽車業構成打擊。
以泵把為例,賓利不少泵把在歐洲製造,然後運往英國總部檢查,再送往德國添加塗層,最後才運往英國組裝。至於柴油貨車的噴油嘴(fuel infector)則是由美國零件製造商Delphi生產。這零件採用了歐洲的鋼材,繼而在英國製造,然後運往德國加工,最後運往英國裝嵌。製成品最終可能賣給歐洲的柴油車製造商。要是這些柴油車最終又在英國市場出售,車子賣出前,它的零件已穿越英倫海峽5次。若每次通關也要徵稅將是可觀的開支,蠶食供應商的利潤。
行業提供近17萬製造業職位
根據貿易組織SMMT,英國汽車業支持16.9萬製造業職位,其中7.8萬來自供應商。全球20個最大的零件製造商,有18個在英國設有業務。英國每年有價值40億鎊(約377億港元)的汽車零件出口,當中三分之二輸往歐盟,大多數英國的汽車材料都是進口的。
(金融時報)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090&issue=20161018
財經評論:南港島綫開通憂慮
1 :
GS(14)@2016-12-01 08:01:48住港島南區嘅朋友,對香港仔(時光)隧道唔會陌生,呢一條香港仔隧道神奇之處,絕大部份嘅時間都係處於擠塞嘅狀態,由黃竹坑到跑馬地嘅時間,最誇張可以由香港飛轉台灣,不過嚟緊呢個問題就會解決。「等,寂寞到夜深」,住係鴨脷洲、黃竹坑嘅居民,等咗十幾廿年,終於等到啦。港鐵早前聲稱南港島綫可以喺年底通車,可以紓緩香港仔隧道嘅塞車狀況。之不過問題又嚟啦。首先,港鐵能唔能夠如期通車呢?其次,南港島綫只有三卡列車,係咪能夠滿足全世界人口密度數一數二嘅島嶼、鴨脷洲居民嘅需要呢?再者,呢條南港島綫列車嘅車廂由全自動列車控制系統操作,而呢批列車都係中國製,港鐵本身都成日壞車、訊號出現問題,再配上中國製列車,大家都可以想像得到……真係隨時塞香港仔隧道,都快過搭港鐵都唔出奇。南港島綫除咗金鐘站同海洋公園站之外,其他站係唔會有票務處,有問題時,只可以詢問站內職員流動協助,即係隨時有問題都無人幫到你。再講下車資,使用成人八達通,總括而言價錢尚算合理,只係來往港島綫嘅車資略高。但係港鐵嘅野,就當然會年年壞車、年年加價。而且通車之後,巴士、小巴嘅路線將會重整,其實變相少咗選擇,到時港鐵加價,南港島綫嘅居民咪一樣要硬食。有咗南港島綫,雖然有部份人會覺得方便咗,但其實呢條綫又係咪真係咁好呢?就要留番開通後再睇睇。記者:何紫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1/19850931
美媒:低調應對挑釁 盟友憂慮
1 :
GS(14)@2016-12-21 23:41:48美國《華爾街日報》評論指,今次事件為中國蓄意挑釁,意圖測試在南海國際海域上,美國維護航行自由的決心;而《紐約時報》就指,這一次美國緘默處理事件,令不少亞洲盟友感到憂慮,亦有可能令中國更猖狂。《華爾街日報》前日一個未具名的專欄文章指,中國今次意圖恐嚇鄰近國家,顯示其東亞霸主地位,並意在警告美國,若果特朗普上任後,美國海軍仍然執意在南海巡邏,中方亦會作出騷擾。但文章評論亦指,如果中方認為展現武力可嚇退特朗普,如同應對奧巴馬一樣,只會適得其反,因為特朗普不會切割經濟與安全議題。
向特朗普示威
《紐約時報》前日亦報道,中國此舉無疑是向即將上任的特朗普示威,但美國的低調反應,已引來亞洲盟友的擔心,報道引述澳洲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國際安全計劃主任Euan Graham稱:「中國在測試美國的決心,同時也是在引誘特朗普上釣。美國有能力、也作勢要嚇阻中國,但對中國劫走無人探測器卻默不出聲,顯示美國仍缺乏嚇阻中國的決心。」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前處長包道格則稱,對今次奧巴馬政府沒有派遣驅逐艦到南海感到困惑,因為低調的做法可能會令中國越來越猖狂,「盟國和觀察人士將很難不認為這代表着美國在該地區權威的進一步削弱」。報道指,尤其這次發生事件的海域在中國宣稱擁有主權的九段線外,分析認為中國在宣示整個南海都歸它管。《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21/19872155
憂慮被驅趕 棄長租工廈
1 :
GS(14)@2017-01-04 00:33:30【明報專訊】現時,Master Edutainment Ltd只是長租一個400呎的辦公室以及兩個迷你倉。岑智榮表示,每次接到生意後,除了學校和個別團體擁有自己的場地之外,他們會租用活動場地,大多是社區會堂、室內足球場等。由於場地是逐次租用的,每次短租幾小時,所以計算起來,租金相當於每宗生意收入的大約三分一。既然如此,為何不索性長租一個工廈單位,作為固定活動場地?
岑智榮解釋,過去一年,不少工廈娛樂場都曾被政府部門指違反大廈公契,而備受「驅趕」的威脅;若租下一個大面積的工廈單位以及裝修完畢後,又面對同樣問題,損失將會相當巨大。為了避免這風險,以及保持靈活性,該公司寧願繼續短租場地。
[新經濟新天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708&issue=20170103
國務卿人選憂慮中俄侵略行動
1 :
GS(14)@2017-01-12 08:08:16特朗普提名的閣員前日起陸續出席國會參議院聽證會,國務卿人選蒂勒森(圖)對俄羅斯的動作和中國在南海的侵略性行動表達憂慮;司法部長人選塞申斯則表明,反對特朗普恢復水刑和禁穆斯林入境的主張,更稱必要時會違抗其命令。
閣員陸續出席參院聽證
獲提名內閣人選須經參院聽證及表決,才可正式就職。塞申斯是首位接受質詢的閣員提名人,他表明將致力打擊非法入境、激進伊斯蘭恐怖主義,不會因穆斯林的宗教信仰而將他們拒遭境外,又指水刑「絕對是不當兼犯法」。塞申斯又揚言會在特朗普要求他作違法、違憲決定時請辭,亦會委任特別檢察官,代自己決定是否重新調查希拉莉「電郵門」及克林頓基金會財政。而蒂勒森昨日接受質詢,他表示俄近期活動「不顧美國利益」,帶來「危險」,肯定「北約盟友對俄羅斯復活的警惕」,但認為美國須在摸索出正確道路前與俄保持「開放而嚴肅」的對話,而非像奧巴馬政府般與俄完全對立。他又斥中國在南海建立軍事基地是「無視國際慣例、佔據具爭議領土的非法行為」,又指北京沒有施壓北韓改革。此外,被批想快刀斬亂麻的共和黨人讓步,參院決定押後三名未完成道德審查的閣員提名人聽證會。路透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2/1989438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