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慮特立場 末日鐘撥前30秒
1 :
GS(14)@2017-01-28 12:04:06鑑於特朗普(圖)的核武及氣候變化立場「令人憂慮」,美國芝加哥《原子科學家公報》委員會將象徵世界末日倒數的「末日鐘」撥前30秒,距午夜僅兩分半鐘,是64年以來最接近「末日」。「末日鐘」過去兩年維持距離午夜3分鐘,今年突然撥前,該委員會發聲明解釋,「決定將末日鐘撥前反映出一個簡單事實:這聲明發表之日,特朗普出任美國總統才只有數日時間。」委員會指特朗普在使用核武及對氣候變化的言論「令人憂慮」;此外網上威脅、民族主義升溫等因素,都是令委員會決定將末日鐘撥前的原因。《原子科學家公報》委員會多名諾貝爾獎得主科學家及學者,於1945年設立「末日鐘」。這個非牟利委員會利用數據,分析協議談判、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及科技發展,評估環球威脅。1953年,美國和蘇聯先後試爆氫彈,使人類前所未有地接近末日,當時「末日鐘」距離午夜僅兩分鐘。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8/19911506
民粹冒起 特朗普上台惹憂慮
1 :
GS(14)@2017-02-03 02:50:12國際人權監察組織自由之家指出,全球自由度在2016年是連續第11年下跌,主要歸咎於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在民主國家的冒起,以及其他國家獨裁管治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在報告中受評估的195個國家和地區之中,45%屬於「自由」、30%屬於「部份自由」、25%屬於「不自由」;67個國家及地區去年在政治權利和民權方面都出現下跌,尤其是在巴西、法國、德國和美國等民主國家。自由度有提升的國家或地區只有36個。自由之家指出,主要的民主國家經歷過去年連串動盪事件,陷入「憂慮和不明朗」,其中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之後,令人紛紛擔心美國今後在全球的角色。自由之家發言人雷普奇表示:「雖然新政府的外交政策仍然有待觀察,但有很多迹象顯示,新政府在促進自由方面,將不如近年各屆美國政府所做的多。」報告又指出,特朗普當選總統反映出美國「未能倖免於近年大西洋對岸遍地開花的民粹主義聲音」。
土耳其自由度急挫
回顧過去一年,屬於「部份自由」的土耳其,自由度下跌得最嚴重。雷普奇指出,去年7月發生軍事政變之前,已經可以見到當地的新聞自由開始受到限制,獨立媒體不是被關閉就是被接管;政變發生之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更以此作為藉口大舉拘捕,打壓記者以及反對派等,另外又通過緊急法例限制國民基本自由。至於去年全球自由度最差的國家是內戰連年的敍利亞;而自由度最令人樂觀的,是去年跟「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FARC)簽訂和議、結束半世紀衝突的哥倫比亞。美國之音網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02/19915440
資金避險 港股紅盤低收憂慮特朗普新政 公用金屬股受捧
1 :
GS(14)@2017-02-03 02:52:45■港交所主席周松崗(左二)及行政總裁李小加(右二)昨向出市代表派發利是。 何頴賢攝
【本報訊】港股雞年紅盤低收,資金避險公用及金屬股。外圍對特朗普上任後的新政憂慮升溫,港股昨農曆新年長假後復市,恒指低開後曾下試10天線(處23082點),惟及後在中移動(941)及騰訊(700)力撐下收復大部份失地,以全日高位收市,跌幅收窄至0.2%,多隻公用及金屬股逆市造好。記者:余倩敏
恒指昨低開近150點,早段最多曾跌278點,觸及10天線後跌幅反覆收窄,收市僅跌42點,以23318點的全日高位收市;H指跌47點或0.5%,收報9756點,A股昨則續休市。大市主板成交577億元,與長假前相若,但大市沽空率升至10.9%的今年高位,當中農行(1288)沽空佔該股成交52.9%,是近5年半最高。恒指夜期在聯儲局議息前造好,截至本港時間昨晚9時,報23389點,升70點,較現貨高水71點。
出口股跑輸大市
特朗普上台不久即連番動作,觸發市場對貿易戰憂慮升溫,出口股昨跑輸大市,敏華(1999)最多曾挫近8%,收市仍錄近6%跌幅,利豐(494)、偉易達(303)及創科(669)均跌逾1%。避險情緒升溫下,本港上市的黃金相關股與公用股有支持,恒生綜合原材料指數與恒生公用股指數創分別見20個月及約3個月高。中國黃金(2099)升6.5%,價值黃金ETF(3081)、紫金(2899)、招金(1818)及靈寶黃金(3330)齊升逾2%,公用股則以升1.5%的電能(006)最突出,恒指公用股分類指數昨升0.5%,報53666點的近三個月高。商品價造好,金屬相關股亦延續早前升勢,不單止盈喜的西王特鋼(1266),中鋁(2600)、鐵貨(1029)、洛鉬(3993)、江銅(358)、俄鋁(486)及中國宏橋(1378)等,昨亦齊齊創52周高。財經評論員熊麗萍估計,市場昨「炒定」內地商品期貨復市會開紅盤,又指鋼鐵股優於鋁業股及鋁業股,因鋼企改組概念較強,中線可升,黃金股則主要受避險因素左右,走勢料僅上落市。
專家:有博反彈空間
展望後市,資深評論員曾淵滄指恒指昨以全日最高點收市,後市似乎可看好,昨入市博反彈者毋須太早食糊。小牛金服行政總裁連敬涵同意資金昨低位有吸納,不排除在美元轉弱及外圍波動下,有資金來港掃貨,恒指後市或可上試23500點。熊麗萍則認為,出口相關股受累特朗普政策,但由於在指數成份股中佔比不多,故大市未必有太大調整,短期料介乎22700至23300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2/19915157
內地4月PMI回落 再惹見頂憂慮 廠商趨保守:有訂單才入貨
1 :
GS(14)@2017-05-01 11:28:56【明報專訊】內地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在3月創出5年新高後,於上月高位大幅回落,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4月官方PMI為51.2,雖仍在50以上的擴張區間,但從上月的51.8大降0.6個百分點,亦低於市場預期的51.7。分析憂慮這是內地經濟回暖已見頂的信號,有港商則表示,上月外圍不明朗因素多,歐美買家下訂單時甚為審慎。
明報記者 陳子凌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釋,4月PMI增速回落有4個原因。一是市場供需增速均有所放緩,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3.8和52.3,較上月回落0.4和1個百分點;二是高耗能行業出現萎縮,高耗能行業PMI為49.3,較上月下降2.1個百分點,特別是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PMI,大幅下降6.9個百分點;三是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及部分行業供求出現變化,4月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51.8和48.7,分別較上月下降7.5和4.5個百分點,均為去年7月以來低點;四是進出口擴張速度有所放緩,進口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0.2和50.6,分別比上月回落0.3和0.4個百分點。
進出口增速齊放緩
包括民生證券及興業證券的券商均認為,PMI今年首次回落,國內地產投資因調控收緊將向下調整,基建因首季財政收支出現赤字從高位回落;國外有美國持續反傾銷政策和朝鮮半島局勢緊張,導致內外需雙雙下滑,而需求下滑加上盈利改善情况放緩,共同影響生產回落;生產意欲降低使廠商補庫存意願由主動變被動,再進一步影響到用工情况,就業指數上月便下降0.8個百分點至49.2。
分析:內外需下滑影響
統計數據顯示,作為先行指標的PMI預示內地經濟回暖的周期可能已見頂,要警惕經濟下行風險,加上中央在防金融風險為主線之下,容忍經濟下行的程度有所提高,短期難見因經濟放緩而倒逼政策轉向的可能。
港商:海外買家保守 風吹草動便縮單
有港商就指,上月在多項地緣政治陰霾籠罩下,客戶下訂單明顯更為審慎,東莞玩具廠商趙志雄表示,上月有「習特會」,市場憂可能爆發貿易戰,而歐洲又有法國大選及英國推進脫歐,令外圍不明朗因素甚多,海外買家變得更觀望和保守,因此廠商也不敢隨便入口原材料。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則表示,今年港商形勢整體沒有很大好轉,買家也不見比以前闊綽,反而市場有少少風吹草動就縮減訂單。雖然人民幣年初經過一輪貶值,但他表示,有七成外國顧客反過來要求減價,部分減幅甚至超過一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70&issue=20170501
PPI增速放緩 惹經濟見頂憂慮
1 :
GS(14)@2017-05-13 01:48:31【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CPI按年增1.2%,略高於預期的1.1%,反映上游通脹的PPI則按年增6.4%,雖已經連續8個月上升,但增幅連續兩個月收窄,遜於市場預計的6.7%和3月的7.6%;按月計,更下跌0.4%,為去年7月以來首次錄得下跌。
按月跌0.4% 去年中以來首次
PPI按年增幅回落及按月中止回升,加上之前公布4月份的PMI及外貿也見高位回落,進一步加重內地經濟見頂憂慮。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指,按月跌幅擴大的有石油及相關行業,是PPI下跌主因;CPI方面,上升主要因非食品價格上漲,整體保持基本平穩。
瑞穗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PPI已經見頂,未來將進一步下行,而打擊影子銀行和收緊房地產調控將使投資增速進一步放緩,另一方面,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會幫助中國遏制物價壓力。
分析:大宗商品價格跌 料遏物價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則指出,4月份金融監管升級引發流動性緊張及需求收縮,接下來公布的新增人民幣貸款等金融數據將可更進一步印證金融監管加強對經濟二次探底的影響。雖然長期看,去槓桿有助擠泡沫、降成本、控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但短期壓力料難消,將形成經濟陣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27&issue=20170511
沈聯濤憂慮個別內銀歇業
1 :
GS(14)@2017-06-16 01:31:10【本報訊】中銀監首席顧問沈聯濤接受彭博訪問時稱,中央政府現時積極在金融市場去槓桿,可能導致個別一些銀行歇業。沈聯濤指,整個銀行業均相當清楚某些貸款項目背後資產是不良的,監管部門正詳細地研究影子銀行影響。故此,沈聯濤不認為中國會出現銀行業危機,但個別銀行被迫歇業的情況將無法避免。
政府積極控制金融槓桿
自4月初以來,中國監管機構頻頻出手控制金融槓桿,包括要求銀行加強風險管理,加強對影子銀行監督,並打擊高層官員的瀆職行為等,沈聯濤指,雖中國金融市場備受衝擊,但政府正在發出明確信號,決心要解決威脅經濟穩定、規模達28萬億美元的債務問題。中銀監曾於4月表示,將爭取今年在一些監管規定的起草方面取得進展,包括應對銀行倒閉事件的指導準則。中國上次重大銀行倒閉事件發生在1998年,央行關閉未能償還債務的海南發展銀行。此外,穆迪發表報告指,過去兩年本地銀行所承擔之內地貸款持平,不過未來有增加之勢,而似乎增長將會由本地中資銀行帶動。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14/20055406
中方打輿論戰減外資憂慮
1 :
GS(14)@2017-10-15 13:50:49【明報專訊】除了國企之外,據《金融時報》報道,連外資與國企合作的內地合營企業也同樣要設立黨委,令外資擔心會影響合營企業的營運。另一方面,內地展開輿論攻勢,務求淡化影響。
《金融時報》報道指,部分合營公司正面臨壓力,要修改與國企的合資條款,明確規定黨委在管理決策中的作用。外資方面認為,這會令合資公司的業務更不透明,同時會令管理層以黨的利益為先,非以盈利為先,影響回報;此外亦擔心日後合營公司的人事升遷,不是以能力表現為依據,而是以黨工作表現去衡量。
合營企業須建黨委 外資憂受操控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指,上月有10多名歐洲企業高層在北京開會,關注共產黨對外國企業的操控愈來愈嚴重。有高層透露,有合作的國企除提出修改條款,和要將黨員納入企業管理機構,甚至要求由黨委書記擔任公司主席。報道續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回應表示,黨委沒有干涉外資或中外合資企業的日常營運。但又指企業內的黨組織會在營運管理開展工作,幫助企業了解國家指導方針及政策,並形容黨委於企業內極受歡迎。
國務院:黨委沒干涉日常營運
內地官方媒體也利用輿論去強調合資企業內設黨委利大於弊。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便以與諾基亞合營的上海諾基亞貝爾為例,指該公司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多年與外籍總裁工作愉快,甚至有意大利籍總裁問「能不能也加入黨組織」。另內地民企也透過自發成立黨委表忠,融創(1918)上月底便宣布正式成立黨委便是一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418&issue=20171009
諾獎新得主塞勒憂慮美股
1 :
GS(14)@2017-10-15 18:21:21【本報訊】新鮮出爐的今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Richard H. Thaler),在接受彭博訪問時表示對美股現況有疑慮。美股三大指數今年多次破頂,道指年初至今升約15%,邁向二萬三,不過現任芝加哥大學教授的塞勒指,「現時似乎是我們人生中最危險的時刻,但股市看起來正在小睡」,並表達對美股波動性低與投資者持續樂觀的疑慮。
道指早段偏軟
塞勒認為,當投資者對美股取態轉為緊張便很容易被嚇倒,並承認不理解美股現時狀態,表示不知道市場對稅改通過的信心是來自哪裏,但倘美股上升是基於稅改預期,投資者之後肯定會對此失去信心,因共和黨似乎對跨黨合作興趣不大。美國總統特朗普昨在Twitter稱,美股自去年大選後上升25%,市值增加5.2萬億美元,倘國會通過他提出的稅改,上述數字將大躍進。加拿大皇家銀行則預料,蘋果公司或會是稅改的最大受惠者之一,預測稅改有助推動蘋果每股盈利增加4至4.5美元,以及市值升至接近1萬億美元。周三早段聯儲局公佈上月議息紀錄前,美股三大指數偏軟。截至本港時間昨晚9時45分,道指跌4點,報22826點;標普500指數跌不足1點,報2549點;納指跌3點,報6583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2/20179952
儲局官員憂慮 國債收益率倒掛
1 :
GS(14)@2017-12-03 18:17:00【明報專訊】聖路易斯聯儲局總裁James Bullard上周五晚警告,若按聯儲局現時加息步伐,明年美國短息將高於長息,形成孳息率曲線倒掛,對市場而言是熊市的先兆,故當局不得不有所警惕。
James Bullard表示,以現時走勢,長債息並不會因為聯儲局繼續加息而上揚,加息的決定反而令短息飈升。他認為明年美國國債市場很大機會出現孳息率曲線倒掛,即短息高於長息。現時,一年期的國債孳息率與10年期國債孳息率,相差只有0.75厘,差距比金融海嘯期間更窄。自2015年底美聯儲開始今次加息周期以來,10年期債息在2厘之上徘徊,至今僅累升約8%。1年期債息則由0.6厘升至上周五的1.6厘,累計升幅達1.5倍。
倡暫時緩和加息步伐
現時市場普遍預計,聯儲局將於本月中加息一次,明年將再加息三次。擁有投票權的James Bullard稱,聯儲局應正視孳息率曲線倒掛問題,避免這現象的最好辦法,是暫緩加息步伐,他呼籲其他儲局官員在加息問題上保持更審慎的做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30&issue=20171203
美AT&T撤銷合作 重創華為 惹國安憂慮煞停 旗艦機頓失龐大網絡
1 :
GS(14)@2018-01-15 02:18:15【明報專訊】華為昨證實,與美國第二大電訊商AT&T的合作計劃告吹,其旗艦機Mate 10 Pro將不會透過AT&T銷售。外界原預期華為於周二在拉斯維加斯的貿易展宣布與AT&T達成協議,是其首次與美國大型電訊商的合作。AT&T的決定,令華為成為世界領先智能手機品牌受挫。
華為消費業務負責人余承東在微信對AT&T臨時取消合作表示憤慨,指此舉為華為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華為是繼三星和蘋果之後,全球第三大的智能手機品牌,也是全球最大的電訊設備生產商,但基本上被摒除於美國市場門外。
情報委員要求調查雙方合作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稱,與AT&T合作告吹,是由於安全相關的考慮,惟消息人士沒有詳細解釋。科技新聞網站The Information稱,去年12月20日美國參眾兩院情報委員會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致信,對華為通過大型美國電訊商銷售消費者產品的計劃表示擔憂,要求FCC對華為與美國電訊商合作展開調查,之後AT&T放棄了與華為的合作協議。
美國政界一直防範華為大舉進軍美國市場。2012年的美國國會報告,憂慮華為生產的設備,助中國政府進行間諜活動。當時美國對華為和中興進行調查,指稱他們的設備涉嫌為外國間諜活動提供機會,從而威脅到美國的重要基礎設施。華為否認進行間諜活動,並表示國會的報告具政治動機。
電訊商綑綁銷售 華為難打入市場
華為手機目前可透過美國的網上零售商和一些實體店購買,但不能通過主要電訊商的電訊套餐作綑綁銷售,故華為希望透過與美國電訊商合作,突破銷售限制。目前美國電訊商控制智能手機市場八成以上的銷量。
華為發言人表示,美國市場帶來「獨特的挑戰」,Mate 10 Pro將不會由美國電訊商直接出售,只會通過公開渠道發售,華為現在和未來仍會重視美國市場。Mate 10 Pro早在去年10月已於歐洲市場推出,是華為挑戰三星和蘋果的高端產品,採用了華為自行研發的「麒麟970」人工智能(AI)晶片。
Mate 10 Pro欲挑戰蘋果三星產品
華為稱,該晶片的數據處理速度勝過蘋果和三星。華為去年2月曾表示,希望華為能在兩年內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品牌,五年內成為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品牌。
分析認為,進軍美國是其擴大全球市場份額的關鍵。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836&issue=2018011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