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能力微整形 幫自己加薪

2012-5-7  TCW



台灣油電雙漲,薪資不漲反降,這個現象,不僅是台灣受薪階級的痛,甚至成了鄰國新加坡一個負面教材。

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在四月四日,引述新加坡大學東亞研究所的調查結果,要新加坡政府以台灣為警惕,否則將重演人才停滯、薪資不漲反降的「台灣故事」。

事實上,「台灣故事」的背後,正是全球職場劇變的縮影。有三個現象,正在發生。

現象一: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在四月二十三日所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三月份台灣失業率為四‧一七%,是亞洲四小龍裡最高國家;而一至二月實質平均月薪較去年同期減少三‧三四%,減幅僅次於石油危機、網路泡沫和金融海嘯,是史上第四高,平均薪資則創下十三年來新低。

現象二:麥肯錫企管顧問公司去年研究報告顯示,當二○○八年金融海嘯時,企業已經靠外包、自動化取代資遣員工的工作,補足九八%的收益損失。

職場面臨劇變!薪資停滯,白領工作正在消失

現象三:根據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教授拉詹(Raghuram Rajan)分別回顧一九九一年、二○○一年和二○○七年三次景氣蕭條,職場分別花了二十三個月、三十八個月和五年以上時間,才恢復之前的就業水準,金融海嘯後的職場恢復速度,足足比之前的景氣蕭條多花了一倍到兩倍。

《富比世》(Forbes)雜誌根據信評機構穆迪(Moody's)資料發現,隨著科技的進步,美國過去所認知的白領工作,逐漸被新科技取代,就業人數越來越少,過去被視為光鮮亮麗的廣告行銷、媒體相關工作等,從二○○四至二○○九年人數減少三成以上,就連法務助理都減少兩成。

這就是全球職場新趨勢:薪資停滯,失業的回不去,經常性失業成為常態。

電影《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裡面有一幕:兩位哈佛大學的高材生,拿著哈佛校規向當時的哈佛校長桑默斯(Larry Summers)投訴,說左伯格(Mark Zuckerberg)偷了他們的「臉書」構想。

桑默斯聽完後,沒有半點同情,反而說:「在哈佛,每個人都在發明東西;這裡的學生相信,發明一個新工作要比找個現有工作更好,所以我再次建議兩位,去想點新的計畫吧!」

這一幕原本在凸顯桑默斯的冷酷無情,但放在此時此刻的職場情境下,更深刻的意義是,連擁有背景優勢的哈佛學生都無法擺脫校規、教條等種種束縛,更何況是一般求職者。

當面對問題時,仍抱著學校的規定、職場既定的觀念不放,甚至在職場上求存的上班族,若還只是拘泥傳統的求職觀念:「增加自己的履歷表文字,每增加一條,就代表自己能更上一層樓」,在全球職場面臨經常性失業常態下,也即將成為過去。

大師共同喊話!新手和老鳥,都要有「職場重組力」

如此職場危機,同時也引發全球趨勢大師和創業家的關注。

去年八月,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和日本首富、優衣庫(Uniqlo)董事長柳井正合著的《放膽去闖》,鼓勵日本年輕人要打破安逸積習、努力創新。今年一月,《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高級國際研究學院教授曼德鮑(Michael Mandelbaum)合著的《我們曾經輝煌》,建議當下美國職場工作者要正視工作消失得更快、越來越難重返職場的現實,要從自己出發,持續創新改造自己在職場上的貢獻。

今年二月份美國甫出版的新書《創新由你開始》(The Start-Up of You),登上《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和《紐約時報》的排行榜冠軍。這本書的作者、社群網站LinkedIn創辦人兼主席霍夫曼(Reid Hoffman)直接提供解方。

霍夫曼認為目前景氣仍低迷,不鼓勵實質創業,反而主張從職場新鮮人到職場老手在任何職位上,都要發揮內在的創業家精神,讓自己成為「永遠的測試版」(permanent beta),培養因應環境變異持續的修正重組再造(reinvent),因為這正是二十一世紀職場的必備能力。

這種reinvent的能力,我們比喻為「職場微整形」。

「職場微整形」不是跳槽轉業,也不是培養第二專長,而是經由盤點自己既有的經驗、體會,整合重塑自己的職場能力,藉此讓自己突出同儕,提高自我價值。當全球職場面臨就業薪資停滯的壓力,追求外在立即見效的升官、加薪的舊思維陷入瓶頸,未來職場提升薪資、價值的路,將是朝向以提升未來的自我價值鏈。「能力不再是直線的貫穿,而是面的整合,」瑞智人力資源公司董事長鮑惠明解釋。

佛里曼為此更精準的打個比方:「每個人都該思考:我是否做到了獨特且無可取代的事,來增添我自己的價值?」「我是不是都能多點巧克力醬,多抹上一些奶油,再多擺幾顆櫻桃?」

不必進修轉職!整合生活與工作經驗,重塑新能力

有人會疑惑,為什麼是「微整形」而不是學第二專長或者轉換跑道?因為景氣不穩,未必每個人都有足夠的預算進修、深造以培養第二專長,而且進修時間太長,緩不濟急,未必跟得上環境的改變;創業和轉職風險很高,轉換後若與預期落差很大,又很難轉回來。所以,從自我出發、重新組合打造新能力,是最符合時代精神的做法。

「不是打造第二隻、第三隻腳,」有十年經驗的人資主管孫弘岳說,「而是善用既有的腳,站出來成為一個新的平台。」

在台灣,就有一群人,不靠考取證照、不靠學習第二、第三專長,透過了解自己,認真盤點自己的優缺點,重組自己過去的生活與職場經驗,依然能夠走出一條提升自己薪水與價值的路。

旅行社業務相關人員,被《富比世》雜誌列為未來即將消失的十大中產階級工作第十名,而根據勞委會統計,台灣導遊平均月薪是三萬五千元,但有人只做一個下午的私人導覽,收費就達一萬五千元,是一般導遊近半個月薪水。

他叫作游智維,五專畢業的他,本來也只是一個旅行社的代訂票務、訂飯店等的行程規畫人員。喜歡走路的他,學生時代就喜歡一個人坐火車到處逛,退伍後迷上自助旅遊,三年內出國超過二十趟、花光積蓄,又因為沒跟團,體驗到異國不同的生活價值,這個體驗,讓他把自己升格成旅遊規畫師。

「很多人不會自助(旅行),需要有人協助,或許我可以協助更多人規畫旅行,」游智維說。他重組自己旅行經驗,結合住在台南二十年的生活體會,成為宏?硍偎帠郈鴗H施振榮、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等人的私人旅遊規畫師。

如果你只是個高中畢業學歷的油漆工,平常與人打交道的方式,是請吃檳榔、抽根菸,你有想像過有一天,自己能跟導演李安一起拍好萊塢電影嗎?

這個人,叫作陳新發。他擔任片場油漆工超過十三年,不管工作多少,領的就是三萬元的月薪。就算做到油漆經理,月薪最多只有六萬元,從沒想過自己有翻身的一天。但是,他平時對古蹟的興趣,成了他翻身的機會(詳另文見一百五十四頁)。

李安在台中拍攝好萊塢新片《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這部片中,有著許多時空交錯的場景與故事,陳新發對古蹟細節的興趣,讓好萊塢團隊找上他加入。一樣是透過刷油漆,但不同做工與技巧,讓同樣的動作,產生不同的價值,也讓他成為台灣首席電影質感師,平均月薪達二十萬元。

游智維與陳新發,不僅學歷不高,起薪比許多上班族更低,但他們現在能領有總經理級的薪水,在於他們重組自己的生活與工作經驗,從中創造出自己的新價值。

立刻盤點自我!四個階段,形成加值良性循環

職場重組力通常包括四個階段:累積經驗、觀察環境、盤點自我、重組能力並解決問題,最後再反饋成為經驗的累積,構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累積經驗階段,此時通常薪資低、工作量大;而有了經驗,才能夠觀察出環境的變化。但在真正重組自己過去的能力與經驗,走出提升自我價值的路之前,關鍵就在盤點自我。

盤點自我,說穿了就是「自知之明」。《華爾街日報》選為十大執行發展顧問、《新工作潮》作者布里吉斯(William Bridges)將自知之明分為四個方向:欲望、能力、個性和優勢,當對自我了解越透徹,重組職場腦袋、並付諸行動的成功率就會越高(見左圖)。

東海美術系畢業的蔡舜任,從小夢想著當畫家,為了這個夢想,他大學畢業後,仍專心作畫,工作是一個月薪水不到兩萬元的研究助理。直到他的第一幅畫作,擺到都發霉了,仍然賣不出去,他開始盤點自我。他發現自己成不了一流的畫家,但自己對繪畫的興趣仍然不減,最後他放棄成為畫家的一生夢想,選擇了另一條修畫師之路。

蔡舜任曾進入全世界最重要文藝復興時期藏品的烏菲茲美術館(Galleria degli Uffizi),修復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創者喬托(Giotto di Bondone)畫作,成為史上唯一修復過西洋繪畫之父喬托畫作的台灣人。「當他修過喬托(的畫),資歷就不一樣,」蔡舜任就讀東海美術系時的系主任、美學名家蔣勳評論。

心態決定勝負!好奇心加謙卑,再造職場新定位

過去蔡舜任的畫賣不出去,但現在許多大師的畫,都要透過蔡舜任的筆來修復,他的月薪比以前增加六至七倍。因此,不論是上班族或自由工作者,要能發揮職場重組力,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心態。

心態首重好奇心。滙豐銀行人力資源處資深副總裁陶尊芷分析,有好奇心,才有開放的態度,才會自我驅動,主動尋求工作效率和提高標準,進而創造改變、創新流程。

其次是要謙卑面對自己。韜睿惠悅台灣分公司人才諮詢總經理魏美蓉解釋,「謙卑」不是自卑,而是位於自大和自卑中間的自信;懂得謙卑的人同時會接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才知道學習的重點是哪裡,才懂得趨利避害,找到改變的方向。

當你懂得重組自己的人生與職場經驗,你的人生將不再如美國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所說:「生活中九○%的時間只是在混日子。大多數人的生活層次只停留在『為吃飯而吃、為工作而工作』,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卻很少有時間從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標。」而是如霍夫曼所言,你將隨著世界的改變而重新創造成為一個新的定位、一個新的你。

【延伸閱讀】對抗職場危機, 你必須再造自我價值!

亞洲4小龍當中台灣失業率最高2002年36,235元2011年34,402元台灣過去10年實質經常性月薪逐漸減少10年來薪水減少5%少了1,833元

2011年失業率:台灣4.3%2011年失業率:香港3.4%2011年失業率:韓國3.4%2011年失業率:新加坡2.0%

資料來源:主計處 整理:陳筱晶

【延伸閱讀】10大中產階級工作即將消失!

薪資福利經理'04~'09年受雇人口減幅(%):34.2消失現象或原因:類似台灣的人事行政經理,負責薪資和福利發放等行政工作,因附加價值低,企業越來越傾向外包

廣告行銷經理人'04~'09年受雇人口減幅(%):32.7消失現象或原因:新科技及網路行銷趨勢,取代原本傳統行銷較高的人力需求

一般數據分析員'04~'09年受雇人口減幅(%):31.4消失現象或原因:被更專業的統計員及成本預算員取代

媒體校稿員'04~'09年受雇人口減幅(%):31.0消失現象或原因:編輯校對軟體普及,媒體機構減少

法務助理'04~'09年受雇人口減幅(%):22.9消失現象或原因:類似台灣的律師助理或法官助理,因經濟危機導致美國律師事務所大幅裁員,以及業務外移影響

交通及鐵路警察'04~'09年受雇人口減幅(%):18.7消失現象或原因:過去10年職缺已顯著減少,未來成長空間亦不樂觀

農業工程師'04~'09年受雇人口減幅(%):18.4消失現象或原因:指農田水利、灌溉、機械耕種、農業環境工程等技術人員,因農業機械化使農業雇用人數縮減

電視名嘴'04~'09年受雇人口減幅(%):15.9消失現象或原因:媒體結構改變,內容數位化及廣告收入減少

技職教育老師'04~'09年受雇人口減幅(%):14.4消失現象或原因:經濟不景氣,各州政府收入減少,刪減教育預算

旅行社業務員'04~'09年受雇人口減幅(%):14.0消失現象或原因:旅遊票務網站普及,減少人力需求

資料來源:《富比世》整理:陳筱晶

【延伸閱讀】自我盤點16問,重組職場競爭力

你想要什麼 (欲望)Q1.你現在最想要25件事是什麼?Q2.你希望住在哪裡?Q3.你希望10年後你在做什麼?你希望這一生怎麼過?盤點目的:有助找出重組的目標和方向,才不會胡亂嘗試做白工

你擅長什麼 (能力)Q4.從學校、生活、職場各方面,開始回想自己過去表現最好和最壞的是什麼?Q5.最近幾年在家庭或社會上值得稱道以及最挫敗的是什麼?Q6.我憑藉什麼能力有這些優異的表現?以及為什麼我會遭遇到挫敗?盤點目的:有助用擅長的能力去挑選自己想做的事情,增加成功機率

你是哪種人(性格)Q7.你擅長從錯誤中學習,或遵循詳盡的指導?Q8.你擅長與人腦力激盪,或獨自處理問題?Q9.面對陌生事物,你習慣由他人向你解釋,或自己閱讀說明?Q10.你做事的習慣,是先了解整個過程或按部就班?Q11.解決問題的方法,通常是受靈感激發?或根據既有基礎慢慢往上建立成果?Q12.你在何種情況學習成果較佳?在課程安排好的人為環境,或投入實際情境中?Q13.你最近一次學而有所收穫的事項是什麼?什麼動機促使你去學習?如何學習?盤點目的:有助以適合自己的方式選擇學習和做事的方法,降低挫敗感

你的強項優勢(資產)Q14.你有哪些資產可做為事業規畫的後盾?Q15.你有哪些客觀條件比別人占優勢?Q16.有哪些過去經驗可轉化為有利的因素?盤點目的:有助與外在環境做比較,評估有利條件和潛在風險

整理:單小懿

【延伸閱讀】4大階段按步做,盤點出新能力 ——職場重組力循環圖

1.累積經驗勤練基本功並從錯誤記取教訓

2.觀察環境隨時注意局勢的變動做出調整

3.盤點自我遇轉折盤點自己優劣勢走風險最低的路

4.重組能力利用經驗解決新環境的挑戰再造成功

整理:單小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03

致伸「整形」 再上市 賭四成增值

2012-8-20 TCW




趕在明年證券交易所得稅上路前,今年下半年將引爆的IPO(首次公開募股)熱潮中,出現一張熟悉的老面孔,它就是五年前才被私募基金收購下市的致伸科技。有意思的是,致伸當初是以十八元下市,現在重新掛牌價二十五元,這中間近四○%的價差,究竟要如何看待?致伸有什麼樣的脫胎換骨,能捲土重來?

它是第一家在台股下市後、又重新上市的公司。大股東聯手私募基金,讓公司私有化下市,再重新上市,這樣的劇本,○六年日月光和一一年的國巨,也曾嘗試寫過,但最後都胎死腹中;反倒是鄰近的馬來西亞,雖然是開發中國家股市,但○七年占馬國股市市值四%的電信股明訊(Maxis)就成功下市,又在○九年上市。

先下市,拚轉型每年研發資金是過去兩倍

這個台股第一例,五年前致伸科技董事長梁立省當時找來前董事、日後涉及遠東航空掏空案的崔湧(二○○八年已出清持股),結合美林和漢鼎亞太等私募基金,聯手砸下逾八十億元,以每股十八元,把致伸買下市。

當時選擇下市,是「因為從○一到○五年,公司遇到瓶頸,成長有限……,○五年我就有改造的計畫,才去找私募基金談(合作),」梁立省說。二○○一年,掃描器知名同業包括全友,以及後來的力晶董事長黃崇仁所成立的力捷,都因市場競爭過於激烈,紛紛倒下,全友當年虧損逾十四億元,力捷也大虧逾十七億元,股價分別由一九九七年九十四元、二百七十六元的高點,跌到二○○一年只剩三元多。

靠低價爭取代工才存活下來的致伸,經營與股價表現一樣也遇到瓶頸,營收始終無法突破兩百億元關卡,每股稅後盈餘都在一元和虧損之間徘徊。梁立省知道,轉型是必要之路;而且如果同時想在台股得到更多關注,不能只是「內部改造」這麼簡單,而是要「大整形」搏翻身。

「現在致伸的營收,有七成和過去完全不同,」這個由大股東梁立省出資參與的下市案,也由同一個經營團隊負責公司重整,在原有的電腦周邊設備業務,致伸進一步和歐美電腦品牌客戶合作研發觸控板;而新跨入的手機相機模組,現在占營收比重更拉高到超過三成;包括蘋果、戴爾、惠普等,都是新致伸的客戶。

為轉型,下市的五年間,致伸仍持續加碼資本支出,每年平均十億元,是過去平均研發資金的兩倍;「投資長期研發、改造,小股東不一定支持,下市就像做大手術要『請假』不能上班一樣,」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齊元比喻。

梁立省也說,他擔心一般小股東不願承擔轉型風險,才找私募基金收購致伸下市。但對轉型計畫早已了然於心的梁立省,他願把風險攬在自己在內的少數大股東身上,很可能是要賭一把大的,賭「整形」後的本益比,因為梁立省也承認,「我們本來就決定(下市後)要以台股為上市第一選擇。」

再上市,等收割調整業務營收增一六三%

重新上市,而且增加了近四○%的價差,難免被外界視為是吃先前的小股東豆腐,但科技業環境上上下下,不少企業下了舞台,甚至再也無法翻身,大股東追求更大利益同時,「其實也承擔重整失敗風險,」黃齊元說。

相較○七年營收約一百八十億元,一一年致伸的營收高達四百七十三億元,○七年至一一年成長約一六三%。就連手機相機模組,也做到台灣第三,僅次於光寶和鴻海,且致伸手機相機模組的覆晶技術封裝開發進度,也曾讓同業相當緊張。

逾八十億元收購金加上逾五十億研發投資,○七年至一一年合計逾百億元的心力,致伸要拚重新掛牌後近四成的增值空間。但,分手後要回頭再追求台股股民,加上致伸在興櫃蹲了長達兩年的時間,都難免讓外界放大檢視它的蛻變。

重新上市,「不一定是財務遊戲,台灣產業急須轉型升級,私募基金可以協助,因為很難透過小股東來完成,」當鄰近的馬來西亞股市,三年前就有成功重新掛牌上市的案例,像黃齊元這樣的私募基金業者,很希望能看到台股投資人也能以平常心看待這樣的操作。

但以另一家電腦周邊大廠群光為例,群光擁有逾七%的淨利率,本益比約在七‧六倍;致伸雖然擁有蘋果訂單光環,不過淨利率卻不到群光的二分之一,接單毛利平平,然而,本益比卻上看九‧五倍。

不論致伸選在此時重新上市,是因為需要持續成長的籌資管道,或是私募基金到了投資年限的出場時間,或是證券交易所得稅威力;經過五年沉潛,過去以掃描器為主力的致伸,雖然打破了營收瓶頸,但一下一上之間,能帶來多少的轉型價差?老面孔要如何讓投資人有新鮮感和新評價?當科技股分量在台股越來越小之時,還得看投資人埋不埋單。

【延伸閱讀】致伸業務大改造,淨利率沒增加多少——下市前與再上市經營狀況比較

比較項目:主要股東結構下市前:*經營團隊(含梁立省及其投資公司)15%*其他股權分散再上市:*經營團隊(含梁立省及其投 資公司)32%*私募基金37%*國泰人壽5%

比較項目:營業模式與項目下市前:以代工製造為主,產品包括:*電腦周邊設備產品(滑鼠)*辦公室自動化設備(掃描器)再上市:拉高自動化生產比重並與客戶從研發端合作,產品包括:*電腦周邊設備產品(滑鼠、鍵盤、觸控板)*手機零組件(相機模組)

比較項目:年營收下市前:180億元(2007年)再上市:473億元(2011年)

比較項目:淨利率下市前:1%-2%再上市:2%-3%資料來源:致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91

整形大亨入主 「胖達人」變生技金雞

2012-11-05  TCW
 
 

 

一顆顆胖嘟嘟的麵包,與生技公司股價,有什麼關係?

暴紅的「パン(日語麵包,音近胖)達人」(以下簡稱胖達人)手感烘焙麵包店,因藝人小S的夫婿許雅鈞、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之子連勝文等名人加持,今年六月在台北東區旗艦店開幕時,曾引發千人排隊人潮;如今,它更搖身一變,成為上櫃生技公司的小金雞。

二○一○年年底,胖達人在台北市南京東路問世,公司登記的正式名稱是「麵包達人」,創辦者為麵包師傅莊鴻銘、蔡昆成,實收資本額僅一百三十萬元。

在今年三月以前,胖達人雖因麵包好吃,在饕客圈小有名氣,但還不到人盡皆知的地步,且原始經營團隊以不超過五家為展店目標,並無快速擴張的企圖。

醫美老闆變最大股東!旗下有整形診所、牙科和月子中心

但一直到了今年的四月以後,胖達人經營策略卻出現大轉彎,半年內在全台大舉展店,到十月一口氣開了六家分店,年底將開到十三家店。

發生了什麼事?原來,店名沒換,但背後的主要股東變了。

四月,「麵包達人」更名為「生技達人」,實收資本額暴增為三千萬元。五名董事中,創辦人莊鴻銘、蔡昆成都還在,但另有三名董事,則由生技醫療上櫃公司──基因國際生醫(以下簡稱基因國際)指派。至於許雅鈞,雖不在董事名單上,卻也是生技達人的股東之一。

生技達人變成基因國際的子公司,而基因國際的大股東,就是醫美整形大亨︱︱徐洵平。

翻開基因國際的股東結構,幾乎集中在「徐家」手中,五席董事,徐洵平以韓星公司的名義取得三席;而三席監察人之中,徐洵平的太太姜麗芬和父親徐勝男占了兩席,再加上擔任董事的妻舅姜劍虹,徐洵平家族至今年六月底持有基因國際高達六三.八%股權。

基因國際以一百二十萬元,向麵包達人公司取得商標權,並投資生技達人一千五百萬元,持有五成股權。雖然生技達人仍由莊鴻銘、蔡昆成分別擔任董事長和副董事長,徐洵平卻有實質控制能力。

二○一○年年底,基因國際才透過借殼方式上櫃,是資本市場新兵。它旗下包括韓風整形外科診所、薇閣坐月子中心、戴爾牙醫聯盟、醫美品牌「dr.DNA」等,營業項目多元,從整形、產後護理、牙科,做到醫美。

如今,它竟跨足投資麵包店,也讓胖達人意外成了生技概念股。

借殼個股變上櫃飆股!胖達人灌進營收,股價一個月漲一倍

若按傳統途徑,上市櫃從公開發行到掛牌,普遍要超過三年。但若要快速上市櫃,「借殼」就是最佳捷徑。

只要從市場上直接買進鎖定目標的股票,或者透過私募有價證券的方式入主,進而掌握經營權,或是讓兩家公司合併,利用掛牌公司已上市櫃的地位,讓未掛牌公司也等同上市,就能達到借殼上市的目的。

基因國際借的「殼」,曾在短短兩年內,二度脫殼。這個殼最早叫亞全科技,二○○八年因未如期繳交財報,遭到櫃買中心下令股票停止交易,二○○九年十一月,亞全科技被一家半導體公司借殼,更名為達鈺,才過了一年,二○一○年十一月,又換成基因國際借殼,達鈺更名為基因國際生醫。

借殼上市的個股,股價普遍有「天蠶變」的功力,甚至一飛沖天,原因是部分借殼成功後的企業,利用業績灌水、美化帳面來拉抬股價,就像烘焙麵包一樣,加一點膨脹劑,再送進烤箱,麵包就突然膨脹了。

不過,胖達人賣再多麵包,都比不上基因國際股價一個月漲幅帶來的財富效果。基因國際借殼上市後,讓這家曾經跌破十元票面價的公司成了上櫃飆股,最近股價再度大幅飆漲,原因就是胖達人的業績即將灌進基因國際,展開烘焙煉金術。

市場估計,胖達人光是原始的南京東路店,一年營收就有五千萬元,今年開到十三家分店,若以單店平均月營收三百六十萬元推估,未來年營收可達五億元。以基因國際去年營收四億一千萬元估算,一旦財務報表合併申報,胖達人至少能讓母公司營收暴增五○%!

第四季通常是生技醫療股旺季,今年年底更有多家生技股掛牌,造成生技股近期群魔亂舞。股本僅二億六千七百萬元的基因國際,搭上這一波生技熱,加上股權集中、胖達人帶來營收等利多,股價從九月十七日的六十二元,一路漲到最高點十月二十三日一百二十七‧五元,足足漲了一○六%,漲幅達一倍。

以徐洵平家族持有基因國際超過六成股權推估,同時間內,徐洵平身價就暴漲逾十一億元,相較他拿出一千五百萬的資金來投資胖達人,投資報酬率高達七十二倍之多!

白手起家的徐洵平,創業之路相當傳奇,他二十歲就創業,半年後失敗告終,但他說過,越早創業,越容易成功。雖然也會失敗,但至少可比別人有更多條件站起來。

二十五歲時,徐洵平靠著土地買賣,很快就滾進第一桶金,二十八歲就成為億萬富翁,三十一歲便退休,專心玩樂。但三年後,徐洵平又重出江湖,原因是「退休後太無聊,快得憂鬱症。」

二○○三年,徐洵平以一千萬元再創業,成立韓風整形外科診所。五專畢業的他,靠電話簿找整形科醫師加入,還找了三十位藝人為他代言,打造出「藝人整形第一品牌」的封號。除了韓風整形外科診所,徐洵平也開了薇閣坐月子中心、戴爾牙醫聯盟、韓風整形醫學美白中心等。

為了師法偶像郭台銘的多角化經營,二○○七年徐洵平還準備了三億元,並且保證年薪一千萬元,公開徵求千里馬,要找人幫他想點子做生意。不過,條件是來提案的人必須保證,一年可以創造五千萬元以上的獲利。

無名小店變人氣紅店!擅打名人牌,找明星站台拉抬買氣

創業點子多元的他,這回幫麵包店「整」成時尚名店,再度發揮其行銷功力。

胖達人成為人氣商店,除了標榜純天然酵母菌製作,賣麵包的手法更是一流,大打「名人牌」、「媒體牌」,處處可見他的風格。首先是名人牌。胖達人剛開始創立時,把麵包送給許多名人試吃,結果一試成主顧,包括連勝文、新光三越總經理吳昕達等名人不時坐著瑪莎拉蒂(Maserati)、保時捷(Porsche)或雙B等高貴名車到店裡選購,形成一股名人消費的風潮。

當初傳出連勝文是胖達人股東之一,原因就是胖達人網頁上放了創辦人之一的蔡昆成與連勝文的合照,加上許雅鈞跟連勝文是好友,才傳出這消息。徐洵平與連戰都是豪宅元大栢悅的住戶,但是徐洵平、連勝文兩人是否熟識,外界並不清楚;唯連勝文間接為胖達人拉抬人氣,卻是事實。但連勝文其實不是胖達人的股東。

此外,許雅鈞更找來藝人妻子小S現身站台,偶像明星親臨店裡買麵包,也成為行銷利器,種種手法,讓原本單純的麵包店暴紅。

事實上,二○○三年徐洵平創立韓風整形外科診所時,就大打名人牌,一口氣找了二十幾位藝人,包括韓國變性藝人河莉秀等人當代言人,一字排開秀出他們整形前後對照,塑造出「台灣藝人最愛去的整形診所」,短時間內打響知名度,開業第二個月就損益兩平。

接著,○六年徐洵平跨入了產後護理事業,打造六星級規格的薇閣坐月子中心,同樣大打名人牌,除了挖角台灣前三大坐月子中心的護理長,同時,還找來剛生產完的藝人李詠嫻、和家馨以及主播蕭彤雯當活廣告。

限量產品變秒殺商品!利用媒體牌,造成「不銷而售」效應

徐洵平打造人氣商店的第二招,就是打媒體牌。胖達人的麵包,每日以每種只出爐一次、且分批按固定時間表出爐,如果錯過麵包出爐時間,只能等到隔天,瞄準「越買不到、越要搶購」的消費心理。

結果,北市東區麵包店新開幕時,竟引來千人排隊,人龍綿延一公里,麵包一出爐就被搶光。房市名人劉媽媽及何麗玲都到場,名人加持加上人潮爆滿,在媒體大幅報導下,胖達人的名氣跟著水漲船高。

徐洵平曾說,銷售的最高境界,就是「不銷而售」,不用自己講,大家就搶著跟你買產品。胖達人的麵包,透過限時限量,造成排隊效應,引來媒體競相報導,形成不銷而售的效應。

這位白手起家的神秘富豪,和演藝圈淵源深厚,曾自言成功的關鍵是借力,「成功是五分靠貴人,五分靠人才」,無論是經營整形醫美、坐月子中心或麵包店,都藉由藝人代言、站台,打響知名度。

十月底,台股將邁入第三季財報公布期,當胖達人麵包店的業績灌進來,可望挹注基因國際的營收,如果基因國際的股價扶搖直上,那麼,最大贏家仍是這位把胖達人變身生技股金雞的整形大亨。

【延伸閱讀】胖達人變身,生技母公司股價暴漲1倍

變身前時間:2010/12/20公司名:麵包達人(店名為胖達人)大股東:麵包師傅莊鴻銘、蔡昆成(當時徐洵平不在董監名單內)實收資本額:130萬元店數分佈:至'12年3月共5家(16個月內展5家,僅設點台北市)單月營收:約1,800萬元(註1)

變身後時間:2012/4/5公司名:生技達人(徐洵平以基因國際入股取得5成股權,並將其更名)大股東:徐洵平、麵包師傅莊鴻銘、蔡昆成、小S老公許雅鈞等實收資本額:3,000萬元店數分佈:至'12年12月共13?家(9個月展8家,分店遍及北中南,上海展店籌備中)單月營收:約4,680萬元

》母公司基因國際持股胖達人50%,帶動股價1個月漲(註2)106%》基因國際大股東徐洵平家族身價1個月暴增11億元股東龍巖董事長李世聰持股價值1個月增2,000萬元

註1:單月營收以估計單店平均月營收360萬元乘以店數計算註2:統計自2012/9/17至2012/10/23整理:鄧麗萍

【延伸閱讀】徐洵平人脈囊括政商名流徐洵平-基因國際董事長名媛 何麗玲-為胖達人新店站台藝人 蕭薔-曾到訪韓風整形外科診所的好友龍巖董事長 李世聰-基因國際股東知名投資客 劉媽媽-出席胖達人新店開幕小S老公 許雅鈞-胖達人麵包店股東連戰之子 連勝文-連家與徐洵平是元大栢悅鄰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41

直擊!首爾整形一條街 破解「醫美界三星」搶錢術

2012-11-26  TCW  
 

 

抵達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入境大廳,來接你的人不是飯店小巴的司機,也不是來接你去談生意的企業接待人員;一個個整形醫院派來的計程車司機,高舉著你的名牌迎接你。這是仁川機場越來越常見的風景。

機場直達診所,一站式服務,不到五十分鐘車程,你已經來到了全球整形首都的精華區——首爾江南區。

跑在江南區街上的車,有一半以上不是雙B,就是奧迪,這裡是全韓國進口車密度最高的地方。這裡相當於台北信義計畫區,是韓國富商名流和企業總部的最愛,動輒六線或八線道的大馬路,壯觀。

比大馬路還壯觀的是,約六百五十間整形醫美診所,一路排開。全首爾八成的醫美診所都集中在這;特別是從最時尚的街區新沙洞、到名牌精品街區狎鷗亭,這段長逾兩公里的範圍,被美國CNN等國際知名媒體封為「美人帶(Beauty Belt)」。

韓國醫美產業,光二○一一年,就為韓國創造近新台幣五十億元的外匯收入。官方統計,在韓國醫療並進行觀光,所花的消費金額比例為一比九,也就是說外國客每花掉十元,一塊錢花在醫療行為去整形美容,還要花九塊錢吃住,順道玩一下,帶動周邊的觀光收入。去年推估一年,韓國這項美麗產業,創造至少新台幣五百億元商機;韓國政府其實到了二○○九年,也把這項新興產業正式列入由總統李明博主導的「國家競爭力總統府委員會(PCNC) 」規畫當中。而近五年時間,海外醫美客人數,就從七千九百零一人,成長到十二萬二千二百九十七人,翻了近十五倍。

大玩家,比一站式服務十年前看準陸客財,院長下海學中文

在新沙捷運站出口旁、高達十六層樓,被喻為韓國整形醫美界的三星「BK整形醫院」,院長金炳鍵,更是韓國最關鍵的人物之一。今年已經四十九歲,金炳鍵為自己做了自體脂肪注射,讓臉部飽滿、減少皺紋,看起來不到四十歲。他用流暢的中文告訴我,十年前他看到韓劇帶來了中國客,他就開始學中文、到中國考察,因為中國市場對他來說,就是二十年前的整形需求正要起飛的韓國,當時他就決心要打造一個整形王國。

億元蓋十六層地標,養二十六位翻譯

但,一步步的擴張診所速度不夠快,二○○七年他合併當時第二大的同業東洋整形診所,雙方共同投資五十億韓元(約合新台幣一億三千三百萬元),打造一整棟十六層,韓國整形界的地標。

現在,金炳鍵旗下的醫師,包含了整形外科、皮膚科、牙科和麻醉科共二十位,另外,有一百五十多位員工,其中,包括二十六位精通中文、英語、日語和蒙古語等的翻譯。

打白袍團隊戰,細分為顏面輪廓、眼、鼻和體型等部門,從網路線上諮詢、機場接送、各國語言翻譯,到術後病患的客房(Guest House),一應俱全,BK就像三星從零件到生產全都in-house(內部製程),對病人的服務全都一手掌控。

砸大錢投資,銀彈不只用來衝大規模打團隊戰而已,在打廣告上,更是不手軟,在首爾地鐵車廂裡,和車站出入口等醒目的地點,以及「八六八二(因為中國電話國碼八六、韓國國碼八二)」等中國赴韓整形專門網站等管道上,充斥著各種整形的廣告。規模戰和銀彈攻勢,目前也是現今韓國大型整形診所發展過程的一百零一套劇本。

韓國前五大整形診所之一的「原辰」,也因為韓國當地市場競爭過於激烈,二○○七年開始鎖定國外客群,「做海外醫美,最重要就是打造一個旗艦,讓外國人一來就能看到,」院長朴原辰說。把診所本身當成廣告,「原辰」總部就設在熱鬧的捷運江南站旁的商辦大樓裡,占據五層樓面,以行情推算,每個月光租金就要近新台幣三百萬元。

而另一間韓國的前十大診所,擁有十二位醫師團隊、一百二十位員工的「夢想整形外科」,負責診所管理營運的部長金宰弘透露說,他們把總店搬到了狎鷗亭的一棟影城下方,從巷子裡面搬到了韓國精品時尚中心的狎鷗亭六線大道上,目的就是要把「夢想」的旗子,能夠插在更醒目的地方。

小玩家,聯手醫美仲介打折價差作佣酬,當海外宣傳費

大診所有一站式服務,而不想要負擔翻譯等人事費用的小診所,就選擇和醫美仲介業結合。他們合作模式是,診所把手術費用以低於行情的價錢給仲介業者,仲介業就把這中間的價差當成服務費,而對小診所醫生來說,折扣費用就算是海外宣傳費用,「診所報價給我們的手術費用,會比行情便宜,我們再加上服務費之後,其實海外病人手術費用跟韓國當地是差不多的,」韓國醫美仲介業者IPS執行長趙恩愛說。

超過有三百家的醫美仲介業者加入市場,也加速推動了外國客人到韓國進行醫療美容,二○一一年的總消費金額約新台幣五十億元,年增率高達有七六%。而其中,抽脂、隆鼻和割雙眼皮,則是最受歡迎的手術項目。

新玩家,專搶頂尖客層醫美旅遊業者,術前術後行程全包

看好未來海外客醫美消費成長的爆發性,韓國醫美仲介業,也開始走向高端客製精緻化的路線。

因為,韓國無可避免的,也有醫美亂象。非整形專科出身的醫師所經營的小診所,為了要搶客人,除了殺價,甚至還開出三成退佣給仲介業者;而懂得宣傳、規模大的醫院,則像個加工製造廠,一年手術量甚至可能接近四萬台,一天要開至少一百台刀;只做小手術的客人,享受到的服務,難免和大改造的VIP客人,會有待遇上的落差。

特別是大醫院院長常常忙於經營管理、出國諮詢,不一定能親自動刀,而同一個醫院裡其他的醫師不一定在每個整形項目都是最頂尖的,於是,近似旅行社,鎖定高級客層,提供更精緻服務的醫美仲介業者應運而生。

專攻這類金字塔頂尖客層的醫美旅遊業者,服務費另計,不含在手術內,「一次八天的行程,平均客人消費金額約新台幣二十萬至六十萬元,」Seoul TouchUp行銷總經理李碩埈透露,而他們的客人,除了中國權貴子弟,甚至還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澳洲的白人,以及來自中東的貴族。

為了讓國外客人都有VIP等級的享受,很多服務已經超出醫美的範圍之外。他們不僅設立跨國據點,從接機、訂房,術前的放鬆玩賞行程,到術後聘請專門護士照顧,安排按摩、美甲等修復課程,專人陪同接送、購物,全包。

海外醫美客人數,不僅帶動了旅館業住房率,龐大的商機,也讓飯店業也眼紅,首爾就有四家轉型為醫美旅館,像首爾麗池,去年底開始,就與診所結盟,推出抗老化與醫美療程,送房客去診所再專車接回休息;而釜山IBIS國賓飯店,更是自己出資,開起了結合健檢和醫美整形的診所。

整形街錢潮,引發拷貝釜山直接造街,濟州島做醫美養生村

江南引領的這股醫美商機潮,就連韓國國內其他城市也跟著拷貝。釜山市就斥資二千二百萬美元,打造兩段總長近一公里的醫美街,今年中剛剛落成;在醫美街,除了有醫美旅客中心負責導覽,路上還有穿著背心,註明懂得中文、日文或英語的服務人員協助了解旅客的需求。而濟州島,也正要轉型成醫美養生村。

目前來韓國做醫療美容的外國病人,中國人數雖然還排在美國和日本的後面,但單以整形手術來說,到韓國整形的外國客人,中國卻占了至少一半;所以BK早在七年前,就到中國合資開設診所,金炳鍵現在也維持每半個月親自去一趟中國,幫客人諮詢;原辰則是在北京直接設據點,而夢想整形外科在中國第二個據點,九月才剛開幕。

手術動刀變臉雖然有風險,但韓國人卻敢搶先把它當一門行業來經營,就像三星做生意,願意冒著風險先砸大錢投資,搏一個大規模的生意,換取高報酬和市占率,前進中國,對韓國醫美業者來說,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一步棋。

【延伸閱讀】醫美觀光客4年暴增近15倍——國際旅客赴韓國整形、健診人數變化

2007年7,901人2008年27,480人2009年60,201人2010年81,789人2011年122,297人

前5名國家為美國、日本、中國、俄羅斯、蒙古男女比例42:58

註:美國客包含駐韓美軍資料來源:韓國觀光公社 整理:葉代芝

【延伸閱讀】韓國整形王國,高居3個第1名

整形普及率,世界第1每6人就有1人整形,遠勝巴西每8人、哥倫比亞每9人就有1人整形。

整形醫師密度,世界第1平均每3.9萬人就有1位整形醫師,而巴西每3.96萬人、義大利每4萬人、美國每5.25萬人、台灣每6.5萬人才有一位整形醫師。

整形醫學論文數量,東亞第1 在全球前5大整形醫學期刊中,韓國論文數量,東亞第12008年還排名第9,到2010年已擠下日本,成為第5名。

資料來源:國際美容外科醫學會、韓國整形與重建外科醫學會 整理:葉代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47

莆田百度紛爭背後:1萬元才能獲得一個有效整形用戶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6584.html

莆田百度紛爭背後:1萬元才能獲得一個有效整形用戶

一財網 陳振 2015-04-15 22:24:00

整形,是福建莆田系在歷經了起家的性病皮膚科,快速發展期的男科、婦產科之後,進入“新時代”的支柱產業。

莆田系醫院與百度的公開決裂正在等待最後的結果;而傳統的莆田系也正在悄悄“分化”。

“最貴”關鍵詞

20多天過去了,林建誠(化名)有點等不及了。

3月25日開始,林建誠所屬的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下稱“莆田總會”)下發的《關於停止所有網絡有償推廣的通知》在網絡上被公開,這則通知態度強硬而堅決地要求“全部會員單位從4月1日開始停止所有有償網絡推廣活動”。

這一表態隨後成為福建莆田系與百度之間因競價詞而公開決裂的標誌性事件和起點。

打架

自此,占比中國民營醫院市場份額八成的8500余家福建莆田系民營醫院與百度推廣的矛盾被徹底公開,並旋即引發全國輿論的高度關註,橫跨了隨後到來的全國清明假期,直至目前依然未見分曉。

按照通知里呼籲和要求的,林建誠的幾家整形醫院也和他的“鄉親們”一起,加入了這場席卷全國的對抗活動中。

但是,23天過去了,這件事依然沒有一個確定的結果,林建誠有點坐不住了。

林建誠在華北地區有幾家規模不小的整形醫院,這幾年整形市場井噴,從還在上學的小姑娘到三十幾歲的少婦,還有五六十歲的老年人都悄悄開始了整形方面的消費。

整形,是福建莆田系在歷經了起家的性病皮膚科,快速發展期的男科、婦產科之後,進入“新時代”的支柱產業。

相比起銷售已經緩慢增長的男科和婦產醫院,過去5年內,整形相關的醫院診所數量增長3倍,成為所有醫療品類中增長最快的一支,事實上,現今市場上幾乎能看得到的絕大多數整形醫院,均來自福建莆田林建誠的“鄉親們”。

這個市場的高度繁榮和未來無限增長的可能也讓林建誠躊躇滿誌,正在規劃中的兩家新醫院已經有點雛形了,他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在營銷上的穩定投入,但就在這個時候,和百度的暫停推廣開始了。

“通過總會和百度談判壓下來一些營銷上的價錢,大家能長久合作”是林建誠對這次暫停推廣活動的最大訴求——“我們不想搞事,就希望能把價錢降一降,大家打開門做生意,還是和為貴。”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到。

“在莆田系內部,最早感受到百度最貴競價詞一次點擊999元的應該就是整形醫院了,百度就是覺得他們有錢,醫院那邊這些年開得又太多,全憑網絡推廣帶客人,價錢越飆越高,剎不住車了。”昨日,有接近百度方面的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

該人士向本報透露,從十年前整形醫院開始出現,其廣告投放就一直采用了高頻次高費用的推廣方式,——“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到現在,整形機構營銷成本甚至平均占到其總收入的50%~70%,獲得一個有效用戶的成本已經達到了1萬塊;當然,百度也被慣壞了。”他說。

整容

但矛盾的一面在於,盡管競價詞如此昂貴,但這似乎依然是目前為止整形醫院能夠獲得的“最有效”方式。

林建誠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根據整形的項目不同,去年整形行業廣告詞的點擊成本大致從30到500元不等——醫院花費500元,可以購買到1個有整形需求的客戶提問,而平均10個提問的用戶中,會有一個最終轉化為實際的整形消費。

用5000元獲得一個真正到醫院做整形手術的消費者,成為這個行業的一個“標準價”。

對比的數字來自戶外廣告牌的成本——以北京為例,整形醫院投入一塊戶外標準廣告牌的費用是每月11萬元,而同一時期、同地段、相同大小廣告牌的費用是5萬~6萬元。

“我們在做成本的時候會把罰款都做進去了,整形醫院的廣告有很多限制,很多地方不讓放,一塊6萬塊的廣告牌,我們必須把一倍的罰款成本也算進去,如果運氣不好碰上管得很嚴的,非要讓牌子拿下來,成本就會超出11萬。”林建民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其實這也是百度能一直擡高競價詞的原因,莆(田)系太依賴這種傳統的推廣方式,而現在中國的搜索平臺又被高度壟斷,雖然莆田是百度的金主,但是,他們沒有話語權。”前述人士指出。

“轉型”莆田系

而無論與百度的紛爭如何結束,轉型,已經成為擺在莆田系面前最迫近的問題。

4月4日,莆田總會執行會長吳曦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莆田系高度依賴網絡推廣的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過去莆田系醫院主要依靠營銷推動,如今在國家大力扶持社會資本辦醫的背景下,莆田系醫院不能再靠廣告來支撐發展,應該把有限的資金用來引進先進設備、提升醫療質量、改善就醫環境。”

“莆田系內部其實已經在慢慢分化,一些發展得比較好的醫院,也開始退出具體業務引入職業團隊,作為幕後資本身份操盤,很重要的一個想法是淡化身上的莆田印記。”昨日,某不願透露姓名的莆系醫院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他看來,經過了資本原始積累後,如果還繼續做醫院的,想做長久的,都必須重視品牌。

1998年,職業打假人王海在為客戶調查假藥案時發現了福建莆田系遊醫集團,並向媒體揭露了性病遊醫詹氏家族詐騙患者錢財的黑幕,同時向衛生部舉報了詹氏家族的違法行為,促使當年年底衛生部就下了批文取締各地遊醫;而2014年,新東方教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俞敏洪微博炮轟雲南瑪莉亞醫院因醫療失誤造成其雲南員工死亡引起輿論廣泛關註,而瑪莉亞醫院也同屬莆田系下醫療機構。

粗放型的經營方式和缺乏醫學專業背景的“野蠻”生長,為其積累了狼藉的聲名。

作為嚴格意義上的莆田系二代,黃啟星有著明顯區別於父輩的一切特征,會講標準的普通話和流利的英語,英國名校留學拿到的MBA。他告訴記者,自己現在看得更多也是一些與產業相關但之前莆田系涉及較少的部分,“醫院設備的融資租賃,以及周邊高端小眾細分的領域,我覺得都很不錯。”他說。

2013年11月,新希望集團創始人劉永好、地產商馮侖、華夏醫療集團董事局主席翁國亮牽頭成立“醫健聯盟”(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策略聯盟),14名會員中有8位莆田系老板,下轄全國1000余所醫院,這一舉動被認為是莆田系擺脫舊有形象,開始走向嚴肅醫療和資本化運作的信號釋放。

而吳曦東在采訪中也透露,莆田總會除了和6家金融機構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拿到了1600多億元的授信外——“我們還和北京大學醫學部簽訂了人才培養戰略合作協議,希望能借此走向專業化的嚴肅醫學發展。”他說。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83

多起網售註射玻尿酸致殘背後 微商+微整形=高危?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786

2014年10月28日,患者小菲稱多次網購“玻尿酸”進行註射整容,卻引發鼻梁腫大等情況,武警廣東總隊醫院醫生診斷為註射了有害物質“奧美定”。圖為小菲在演示自己是怎樣自助註射隆鼻的。 (東方IC/圖)

據行業內匯總的信息推算,在互聯網上經銷整形產品和服務的“微商”,已占領了過半市場,與上門洗衣、打車軟件等產品不同,這類非法營銷的服務,其風險可能是致命的。

對於網售整形這樣的新事物,除了創新監管手段之外,正規整形機構能否提供質優價廉的服務才是成敗的關鍵。

當24歲的吳弘被送到醫院急救時,她還穿著註射時換上的浴袍。2015年1月,這個家住寧波奉化的90後少女聯系網絡賣家葛某,購買整形產品玻尿酸,並由葛某上門註射。

註射兩小時之後,吳弘的視網膜呈灰白色。“我當時就告訴她,複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接診的寧波市李惠利醫院眼科醫生黃瑞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玻尿酸阻塞了患者的視網膜中央動脈。這類栓塞發生兩小時內,視網膜將完全壞死。

2015年5月15日,寧波市奉化人民檢察院通過媒體披露,將對嫌疑人葛某進行審查起訴,這也是當地第一起網絡銷售註射玻尿酸致殘案件。2014年以來,在湖南、廣東、江蘇等地已出現過多起網購玻尿酸註射造成的失明毀容等傷害事件。

當下如火如荼的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以優惠、便捷的服務著稱,然而當移動互聯網的創業者們開始涉足以玻尿酸為代表的微整形行業,卻蘊藏著致命的風險。

據寧波市市場監管局偵辦該案的人員透露,通過微博微信售賣整形服務的行為日漸增多。2015年年初,杭州市市場監管局稽查支隊也破獲了一起以售賣玻尿酸為主的假藥案。此類案件利用微信朋友圈、QQ好友、淘寶等渠道銷售玻尿酸等產品,違法行為隱蔽、手段靈活,卻危害極大。

2015年5月1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針對假冒透明質酸鈉(俗稱玻尿酸)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應到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正規醫療機構或醫療美容機構進行註射美容。

根據國家食藥總局規定,玻尿酸屬於風險最高的三類醫療器械,須經相關部門批準才能銷售使用。然而南方周末記者在赴寧波等地暗訪中發現,在網上兜售玻尿酸的“醫生”、經銷商,並未取得銷售使用玻尿酸的資質。在這個危險產業鏈中,賣藥、註射、中轉銷售等各環節,都能在微博微信中隱秘地完成。

“這些微商已經把正規市場擠壓得非常小了。”國內第一家“三甲”整形專科醫院註射美容中心創建人、原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註射中心主任全玉竹稱,根據業內匯總的信息推算,這類“微商”已占領了過半的註射微整形市場。

什麽是玻尿酸?

玻尿酸,學名透明質酸鈉,是大量存在於人體的結締組織及真皮層中的透明膠狀物質。註射型透明質酸在2003年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用於皮膚除皺。

來去無蹤的“微商”

號稱“寧波最受歡迎的”的哆來咪微整形工作室,主要經營場所是一間不到10平米的小屋。床邊的飄窗擺著各種針頭、棉簽和一次性醫用手套。在小床上可以承接包括文眉、種睫毛、註射玻尿酸、瘦臉針等所有微整形業務。

2015年5月24日南方周末記者暗訪時,該工作室的主人“A哆萊咪”,正用微信為前來註射玻尿酸的熟客“排隊”。預約的方式簡單至極:

“空嗎?”

“空。”

“剛好在附近,我上來打個下巴。”

“好。”

微信上幾個字,就做成了一單2500元的玻尿酸註射生意。

“微信售賣玻尿酸的圈子是封閉的,以人脈關系為基礎。這對監管是一個挑戰。”寧波市市場監督局辦案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曾接到信報,說某公寓內存在網售非法醫療器械,但到公寓里轉了幾圈,都找不到這個場所。

“A哆萊咪”的工作室就在一間酒店式公寓內,門口連房間號都沒有。顧客預約上門時,她會親自下樓來接。

信任,在這個圈子里非常重要。無論是工作室,還是走穴的整形醫生,見到客戶的第一句話都是:“你是誰介紹過來的?”

 

答案並不複雜,回答從“微博上看的”“朋友微信轉的”也能過關。

而“A哆萊咪”等微商獲取顧客信任的方式,則是尖下巴、高鼻梁的自拍微信頭像,還有朋友圈中一張張“註射前”與“註射後”的對比圖片。

真正讓官方警示信息失靈的,是熟人社交網絡的口碑營銷。

來自廣東湛江的85後劉麗,私下註射玻尿酸已經好幾年,她表示自己堅決不看註射玻尿酸致殘的信息和媒體報道:“我只相信身邊的朋友,她們在朋友圈分享在哪兒做得效果好,我也去。”

微商之上,還有混跡於網絡的各類經銷商。

南方周末記者以代理身份在微信上咨詢一個名為“草莓姐姐”的玻尿酸經銷商,對方稱,只要繳納1500元的代理費,就能獲得所有“宣傳材料”,同時低價購入她從國外“帶回來”的進口玻尿酸,平均每毫升的利潤可以達到“500-1000元”(隆鼻每次註射1-2毫升左右,編者註)。

代理賣出玻尿酸註射劑後,“草莓姐姐”還能為客戶免費預約醫生,她自稱在國內各地知名的整形美容醫院,都有合作醫生,可以“買貨送註射”。客戶只要支付醫生上門註射費500元。

在假冒偽劣玻尿酸的產業中遊,是無數個像“草莓姐姐”一樣的經銷商,他們來無影去無蹤,只存在於微信微博上,卻能完成銷售玻尿酸針劑、預約註射醫生、處理註射糾紛等“一條龍”的服務。

經銷商大多混跡於上海、寧波、廣州、深圳等沿海一帶。“玻尿酸的集散地也在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全玉竹說。

而產業鏈最頂端的供貨商,則依“仿貨”與“走私貨”的差別,有不同的來源。

2014年,寧波市市場監督局曾與當地公安一道,破獲了一起涉及全國30個省份的特大制售假藥案。該局提供給南方周末記者的材料顯示,國內仿制的玻尿酸大多來自山東。而走私進入國內的玻尿酸,其經銷店大多在沿海各口岸城市。來自韓國的玻尿酸通常從沈陽入境,來自歐美的則經深圳走私。

全玉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業界最流行也最隱蔽的造假方式,是“奧美定+玻尿酸”的組合。

奧美定是一種化學合成物水凝膠,曾廣泛應用在整形行業,最早用於隆鼻、隆胸等填充整形上。2006年,國家藥監局明令取消了奧美定的醫療器械註冊證,全面停止其生產、銷售和使用。

“很多美容機構囤積的奧美定,一下子賣不出去了,只能便宜處理。”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主任醫師尹寧北說。便宜處理的方式,就是把它和玻尿酸摻在一起。這樣既能暫時降低奧美定的副作用,又能以假亂真。

遊走網絡的“走穴”醫生

線下灰色產業與同樣隱秘的線上銷售的結合點,通常出現在上海、杭州和廣州等地召開的各類美容博覽會上,這也是監管部門抓住“實體”的為數不多的機會。

在新近召開的上海美容博覽會上,一個經銷商向暗訪南方周末記者兜售幾百元一支的玻尿酸,據說“毫無風險”:“在我這買幾支回去,讓朋友給你打,你再給她打。”

表面看來,註射玻尿酸其實很簡單:用酒精局部消毒,打開針劑和藥物一體化的玻尿酸外包裝,紮針、推藥,完事。

“但整形醫生和機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處理並發癥,在醫院,搶救設備就在手術室里,但在家或者非法場所註射,什麽都沒有。”尹寧北說。

據悉,人體面部靜脈多是雙向流通,玻尿酸也可能隨血流進入顱內,造成腦梗,嚴重時將致命。此外,醫生在註射時,必須通過解剖學知識和患者皮膚的顏色、觸感判斷註射處有沒有重要的動脈。專業的整形醫生甚至能夠憑借經驗,通過玻尿酸註入皮膚時的手感判斷註射位置是否安全。

然而,和大多數微信賣家一樣,為吳弘註射的葛某,並沒有執業醫師資格。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我國對玻尿酸以及其他微整形的監管側重於產品,並沒有設立統一的整形專科醫生資質。

“類似的事情,在臺灣不太可能發生。”臺灣知名整形外科醫生李久恒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臺灣整形外科醫生有統一的準入制度和嚴格的數量限制,每年能夠獲得整形外科醫生資格的人不超過20個。

“我們發的認證證書都是給客人看的。”廣州某“微創美容外科研修進階班”發起人“郭老師”毫不諱言自己機構的“資格證書”並無實際用處。

尹寧北指出,在公立醫院醫生看來,為了“一點小錢”,失去了公立醫院的平臺並不值得。所以在微商市場上,大多數都是“不那麽入流的”醫生。

哆來咪微整形工作室負責玻尿酸註射的,是A哆萊咪的男朋友,微博顯示,他的畢業院校是溫州某醫科大學,大學畢業後當了一年醫生,就辭職和A哆萊咪一起開了這間工作室。

對走穴醫生來說,打假冒玻尿酸“出事”後,善後並不難。

全玉竹曾經問過一個走穴醫生,“不害怕出問題嗎?”對方回答:“如果安撫不了病人,就消失,再找另外一家微商合作。”

“最好的時代” 結束了

微商的營銷客觀上也撬動傳統的美容市場。這也是為什麽明知非法且有風險,消費者還是趨之若鶩。

玻尿酸美容,曾經是“高端人士的消費”。瑞典進口玻尿酸“瑞藍“的出廠價大約是1800元,而最初進入中國時,銷售定價在8000元一支左右。從商業角度來說,那是微整形行業“最好的時代”,其投資回報率,甚至高於房地產。

最直接的體現,是北京協和醫學院整形外科的招生熱度。尹寧北發現,過去都是分數低的學生才會被調劑到整形外科,但最近兩年,整形外科專業招考分數也是全院最高的。

但在全玉竹看來,,微整形行業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其根本原因就是散落全國的“A哆萊咪”和“草莓姐姐”們。

“我們一直忽略了那些非正規機構和個人,現在他們已經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全玉竹說,在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國醫師協會美容分會等學術會議上,業內匯總的信息表明,非正規玻尿酸的消費群體,大約是正規整形美容機構的3倍以上。

正規軍比不上雜牌軍,首先輸在營銷上。

全玉竹指出,依據行業內最新的統計:做“開門生意”的整形美容機構,吸引到一個客人,需要付出2000到5000元的宣傳成本。

而在微博微信中的宣傳幾乎零成本。顧客的口口相傳,朋友圈可以“共享”的效果圖,以及假冒偽劣玻尿酸低廉的成本,都讓這個產業越做越大。

其次是微商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務。

在微商“草莓姐姐”所提供的產品中,就包括許多未獲得國家食藥總局批準的進口品牌。其中一些品牌價格便宜,“年輕人比較喜歡”。

迄今為止,獲得國家食藥監總局批準上市的註射用純玻尿酸只有六種。全玉竹認為,受可用產品類型的限制,這也是正規軍與雜牌軍的對抗中處於不利地位的原因。

“如果註射美容趨於成熟,準入產品變多,價格更親民。那麽去網上找玻尿酸的人,也可能回歸公立醫院。”全玉竹說。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吳弘、劉麗為化名。陳希茹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514

撇下整形項目,他通過內容加導購掘金電影後市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04/154551.shtml

導讀 : 這是一個天然具有流量優勢的切入點。電影和明星本身具有足夠的放大效應和熱點效應,通過泛娛樂內容吸引流量,進而直接通過鏈接購買。

i黑馬 周路平 3月4日報道

影視是一個全新的掘金場。根據最新的票房數據,2015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超過440億元,而今年大年初一上映的《美人魚》更是將打破多項票房紀錄。

美否創始人魏巍也相中了這一市場,當然他不是要直接拍電影,而是做電商導購。他將其創業項目的定位概括為“發現電影里的好東西”,包括影視場景里明星的穿搭、電影里的旅遊地、美食、家居、玩具等等。魏巍希望把電影里的好東西搬到生活中,“像明星一樣有時尚和品位”。

從重到輕

魏巍此前在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工作,負責過產品和商務。在此之前,魏巍已經有過多次創業經歷,第一次是做成人用品生意,第二次和朋友一起創辦了一家外賣平臺,後來因為回杭州,中途撤出。

2014年10月,魏巍在杭州組建團隊,做了一個美容整形項目,每月流水一二十萬。2015年7月底,杭州一家醫療集團打算對其入股,他們也在做美容整形,收購了多家整形醫院。對方當時提出的要求也是並購,做大股東,一切談妥之後,結果在簽合同時,對方的券商打了退堂鼓。它們沒有做過互聯網項目,懷有疑慮,收購無疾而終。

魏巍開始反思,他發現之前做的太“重”了。做“輕”的想法始於2015年8月,美否項目開始立項,兩個月後第一個版本上線,做純內容社區。當時分了四大類:電影、街拍、美妝、穿搭,但都處於摸索階段,後來做內容的負責人希望內容延伸,囊括更多類別。兩個月之後,團隊發現大而全的打法使產品過於繁複,但卻沒有找到突破的辦法。

轉機出現在一次“頭腦風暴”上,“找到電影里的好東西”的想法讓大家眼前一亮!一拍即合!

這是一個天然具有流量優勢的切入點。電影和明星本身具有足夠的放大效應和熱點效應,通過泛娛樂內容吸引流量,進而直接通過鏈接購買。

譬如,《美人魚》熱映,觀眾對影片中“複仇女王”張雨綺的私服穿搭,“星女郎”林允的青春裝扮,以及“美人魚”的穿衣經和海邊度假風裝扮感興趣,他們都可以在文章鏈接中一鍵購買電影和明星同款的產品或類似款。

魏巍看好的市場,其判斷是國內的電影市場近兩年來呈井噴態勢,而用戶對內容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內容為王的時代又回來了”。

內容為王的“二八理論”

美否的發現機制是基於電影場景的內容聚合加電商導購。

決定了創業方向之初,美否一直做純電商導購,每一條內容都奔著變現。後來發現體驗很差,流量不足。有些導購是需要的,但滿屏的導購信息令用戶體驗糟糕,將內容和導購穿插呈現被認為是一個不錯的做法。

美否聯合創始人張龍曾在紙媒工作多年,他將此與報紙做了類比,一份報紙10個版面,兩個版面幾乎所有人都能接受,但不可能10個版都是廣告。

事實上,單純的電商導購做法早已競爭激烈,包括美麗說、蘑菇街在內的多家電商導購平臺已經體量龐大,要從中切下一塊蛋糕並不容易。

美否做了一個取舍,將泛娛樂化內容聚合+電商導購,80%是泛娛樂化的內容,剩下20%做電商導購。“做內容聚合,通過優質內容吸引用戶,順便做一些電商導購,每個月推薦幾條。”張龍說。

這更像是橘子娛樂和明星衣櫥的混合。橘子娛樂是一家泛娛樂媒體平臺,只生產內容,但沒有進行電商導購。明星衣櫥則是基於明星穿衣搭配的app,直接為電商導流。目前,上述兩家都已獲得了C輪融資,美否將兩家的優勢特點進行了整合。

簡單說,就是通過娛樂內容刺激購買,帶動電商消費。這里的娛樂內容包括電影、電視劇、綜藝、明星等範疇。除了提供資訊,美否在有意識地側重深閱讀,通過文字圖片等方式呈現,重新編輯包裝。

這是他們的強項,團隊里幾位核心成員均來自傳統媒體。只是,內容的沈澱和打磨需要的周期漫長。尤其在當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碎片化過於嚴重,內容要想突圍,除了轉載,更需要獨立的視角和深度內容,如果標準不嚴,很可能變成一個毫無特色的大雜燴。

美否“三步走”

“整個互聯網的節奏很快,你必須都在奔跑的狀態,而不能停下來。”盡管多次創業,如今魏巍幾乎每天都熬夜到淩晨兩三點,時刻都在琢磨產品的問題。

在他的構想里,當前的內容聚合加內容型導購是第一個階段的事情。

第二階段,魏巍希望,美否將來可以像迪斯尼一樣,做影視周邊產品的定制和售賣,不再單純依靠為其它品牌導流,而是自己介入到上遊的生產設計環節。

第三階段是做電影的後市場,包括電影的營銷推廣以及廣告植入等各項服務。魏巍認為,電影後市場容量是電影本身的10倍以上。他引用了《星球大戰》的案例,電影票房只有20多億,但後市場的開發產生了460億的效應。在其可見的商業模式里,包括與旅行社、婚慶公司、餐飲機構、印刷機構等合作都將是可探索方向。

目前,只有不到20人的美否已經完成500萬元天使輪融資,新的一輪正在緊密進行。

黑馬檔案:

公司名稱:杭州美籌科技有限公司

創始人:魏巍、張龍

所屬領域;電商

融資情況:天使輪500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741

百年品牌的「整形」推手

2016-03-07  TCW

一百八十七年有多久?把一個三代同堂家庭所有人的年齡加起來試看看吧。

這就是Delvaux這個比利時旅行皮件品牌的年齡。從一八八三年開始成為比利時皇家御用品牌,被皮件愛好者稱為「比利時的愛馬仕」,但它的年紀可比愛馬仕(Hermès)、比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甚至比比利時這個國家都還要悠久。

歷史悠久有個好處:有說不完的傳奇故事、風流人物的加持、令人心馳神往的經典典範。但在追求新鮮的時尚界,這未必是加分;有時,就代表保守老氣、了無新意、甚至被市場淘汰。「我們沒有全盤推翻過往。重點是,我們還是希望能很忠實傳遞品牌的歷史和DNA,只是把外表變得更吸引人、機智幽默、充滿活潑趣味、別太保守。」品牌的藝術總監克莉絲蒂娜•澤勒(Christina Zeller)說。

二○一一年,香港利豐集團買下這個比利時國寶時,請來曾在紀梵希(Givenchy)擔任配件設計的澤勒來活化這個只有內行人知道的低調品牌。「我想最重要的是別讓品牌繼續老朽,而要讓歷史成為品牌的未來。打造一個品牌不僅只是設計商品,所有的一切都是品牌的表現:店鋪的設計概念、每位員工的行為舉止……。」假如把老牌活化比喻成整形,澤勒的意思是,要整就要做全餐,只整局部是沒有用的。這個整形的比喻可不是我們胡亂謅的,而是澤勒在說明商品年輕化時用的比喻:「別以為Le Brillant這款經典包包五十年來沒有改變,其實細節做了很多調整,讓這款傳奇經典保持與時代同步。」澤勒說,他們在消費者看不到之處用上了嶄新技術:「我常說這像是做了超卓的醫美手術:你有感覺到、卻說不上來是哪裡不同了。」從二○一一年至今,Delvaux的成績有目共睹,也證明澤勒的看法。別以為所謂的藝術總監,就是名字聽起來厲害一點的設計師——畢業於俄文與德文系的澤勒從模特兒開始入行、擔任過行銷、業務、進而到製造……,但就從來沒有擔任過一天設計師。「設計師和藝術總監的工作全然不同!設計師負責設計商品的正確比例、所有的細節。而藝術總監則要為一個品牌鋪陳出未來的願景和方向,不僅只是商品而已。之前有人稱我為Delvaux的精神總監(spirit director):我感受到我有責任創造獨一無二的特殊品牌。雖不是設計師但我有想法,或許反而因此成功。」相較於一般設計師出身的藝術總監,澤勒認為與眾不同的背景讓她擁有三百六十度很完整的觀點:「如果你了解同事面對的挑戰是什麼,自己的工作可以表現得更好。整個產業緊緊相扣,就像一條項鍊的鏈結。」澤勒的根基就是在紀梵希花了十年扎下的。「我加入時,設計總監是鬼才Alexander McQueen。當時的挑戰是:紀梵希主打包款是透過免稅店販售,大量生產的款式,和McQueen主導的服裝無關,我必須負責設計出能拉近兩者距離的包款:兼顧高級前衛的服裝設計,同時維持紀梵希在量產包款的市場。McQueen離開後,先後和Julien MAcDonald及Riccardo(Tisci)合作。

相信能者多勞的澤勒憶起忙碌的過往,語氣和眼神都是開心的。問她從最初提拔她擔任配件設計的時尚大帝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學到什麼,她想了想說:「要在精神上保持自由、不拘世俗、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free-spirited)。卡爾是個不受控的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動。儘管在工作上,往往會有行銷的壓力、數字上的挑戰。有些正面對困難的公司會一直改變策略,無法從一而終,反而讓狀況變得更糟糕。其實那些最成功的公司總是很堅持自己的方向,而非討好所有人。一旦當你想討好所有人時,往往誰都沒能討好。」的確,在一個以服裝表達自我的時代,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透過解讀別人身上的服裝來解讀一個人的性格呢?那誰又會想要穿戴一個鄉愿的品牌?Delvaux得以成功,並不令人意外。

小檔案_克莉絲蒂娜•澤勒經歷:在法國品牌Dejac和Lanvin銷售部門長達8年。1990年起擔任配件商品管理職務:7年在、2年在Christian Lacroix,以及12年在Givenchy。2011年加入Delvaux 現職:Delvaux藝術總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268

整形醫院為何不賺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09/155104.shtml

導讀 : 這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醫美行業走出困惑的深度剖析與問題解決方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919

火的是產品,難的是監管醫美平臺,誰來“整形”?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345

2016年8月12日,上海執法人員搗毀一家非法醫療美容窩點。由於管理漏洞,部分醫美平臺,已經成了非法醫療美容機構和三無產品的銷售管道。(東方IC/圖)

“絕大多數醫美第三方平臺,缺乏資質審核的能力。”

在一些醫美平臺上,排名靠前的多半是無名的“小機構”,產品價格經常低到“不可思議”。

由於缺乏有效審查,一些醫美平臺,正成為違規違法醫美產品的擴散通道。

剛過七點,婷婷就收拾妥當、準備出門了。她要橫穿上海,上門為顧客提供“無針水光”的服務。

婷婷是自稱國內領先的美容業O2O平臺“河貍家”的美容師。從業六年多,她卻在2015年辭去了在美容院的工作,擁抱移動互聯網。自此,世界上少了個美容院里的按摩師,卻多了個能利用網絡接單,並提供上門服務的三星級“手藝人”。

在婷婷的網絡店鋪內,無針水光是最熱銷的產品之一。想要預約,方式簡單至極:

“下周二下午有空嗎?”

“空。”

“如果我來做無針水光,提前通知你。”

“好。我提前排出時間。”

河貍家平臺上的幾個字,幾乎就可促成一單396元的“面部+無針水光”生意。

根據《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它具有創傷性或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容貌和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複與再塑,屬於“醫療美容”。標榜著“無創”,婷婷將無針水光默認為“生活美容”,“無需醫生資質,平臺上很多店鋪都在做”。

“一點創面都沒有,液體怎麽進入人體呢?”原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註射中心主任全玉竹覺得這種說法“很扯”,“先不論產品的真假,美容師往往缺乏無菌概念,操作過程中極易發生汙染,導致不良癥狀的出現。”

包括註射、激光療法在內的微整形術,由於見效快、風險小,正成為醫療美容中的主流方式。根據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的測算,2014年全球醫美總量約2020萬例,非手術類占比52.3%,其中肉毒素、玻尿酸註射合計占比高達70%。

在中國,這些業務,現在正被多種互聯網醫美平臺占據。新氧、更美、美黛拉、悅美……目前市面上的醫美平臺超過30家,幾大“巨頭”的用戶規模均達數千萬,入駐的機構、醫生也以千、萬級計。醫美平臺的興起,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醫療美容服務,也滋生了新的問題。

超範圍使用的“水光針”、從未批準的美白針、嚴格禁止的“血清嫩膚”,沒有資質的醫美單位和人員,畸低的產品價格……南方周末記者調查發現,由於缺乏有效審查,一些醫美平臺,正成為違規違法醫美產品的擴散通道。

違規項目上線

登錄各大醫美平臺,輸入關鍵詞“水光針”,可以找到上百條信息。在商家的宣傳中,水光針是“通過水光註射,將玻尿酸輸送到真皮深層”的技術,補水時間是面膜的一千多倍,能讓肌膚長時間保持水嫩光澤。

在更美App上,上海首爾麗格醫療美容醫院稱,其使用的水光針為“水光禾雅”。根據產品的註冊證編號,南方周末記者登錄食藥總局官網查詢發現,產品確實存在,不過卻明確標註“臨床適用於眼科手術”,不包含面部美容。

目前,食藥總局批準使用的註射材料只有三種——透明質酸鈉(俗稱玻尿酸)、膠原蛋白和肉毒素,且每一種都有特定的品牌。但在幾乎所有醫美平臺上,都存在“美白針”這項業務。

“親,我們的美白針是‘大S’版本哦……”在新氧App上,上海星和醫療美容門診部客服介紹,針劑的基本成分為傳明酸、維生素B、C以及抗氧化成分,采用德國和日本的進口配方,醫生將根據顧客的不同體質調配,“建議一周一次,連續5-6次就會有比較顯著的效果,美白效果一般能維持3-8年。”

但實際情況卻是,傳明酸、維生素C等主要成分,國家並未批準用於醫療美容,其臨床適應證也並無“美白”之說。

2015年9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發布安全警示:“美白針”類產品具有潛在不安全性而且無效,其從未批準任何皮膚美白或膚色增白的註射藥品。

2016年4月,法國國家醫藥保健品安全署也決定,禁止銷售用於皮膚美白或提亮膚色的註射產品,解釋是:“這類產品通常由靜脈、肌肉或皮下註射,這種方式本身就存在很高風險。產品所包含的某些物質,其使用安全尚未評估,可能會危害健康。”

法國毒物控制中心的既有案例也表明,美白針類產品可能會使消費者產生惡心、腹部不適、頭暈、心悸等不良影響。

清潔消毒,手肘靜脈抽血10-20毫升,將抽取的血漿放入離心機,提取含有高濃度生長因子的血小板,將其註射到面頸部皮膚組織間——另一個聽起來很“高大上”的項目,叫做“PRP自體血清嫩膚”,同樣也是各醫美平臺普遍開展的項目。商家宣稱,該項目能改善皮膚粗糙、淡化色素沈著、去除細小皺紋。

不過早在2005年,原衛生部就曾發文,“對於既無基礎研究結論,又未經過臨床研究的血液療法,一律停止臨床應用。”並特別點名“血清療法”。

“涉及血液制品的操作稍有不慎,很容易出現感染和敗血癥。”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整形外科教授孫寶珊評價,這項技術用於抗衰老前景上或有可能,但絕不應該在研究未明的情況下盲目推廣。

在日本、韓國、香港地區,這個被稱為“僵屍美容”的醫美項目確曾風靡一時。但2012年,三名香港女子在接受完該項“血清療法”後,出現敗血性休克,其中一人最終不幸死亡。經化驗,其血液中含有數量驚人的膿腫分枝桿菌。

香港的慘劇發生後,原上海市衛生局責令開展此項業務的當地醫療機構停止服務。但四年過去後,“僵屍美容”重現江湖。

南方周末記者聯系新氧、更美,詢問為何入駐平臺的機構開展此類國家尚未批準的項目。截至發稿,更美對此問題未正面回應,新氧則沒有回複采訪請求。

資質審核,管用嗎?

某種程度上,醫美第三方平臺的興起,是行業矛盾爆發的結果。

在醫療美容市場中,民營機構居多。由於缺乏公立醫院的知名度,加之品牌的缺乏,市場推廣成本高居不下。通常情況下,民營美容醫院的營銷費率在30%以上,侵蝕掉超過50%的毛利潤,70%的資源用在獲客上。這導致普通醫美機構的凈利率僅為3%-5%。

浙江一家民營美容醫院的負責人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民營美容醫院的獲客模式一般有兩種。除了打品牌廣告,“轉介紹”也相對常見——“業務員”專門在美容院、美甲店、女性相關場所聯系客戶,導流到美容醫院,然後和美容醫院分錢。“有些醫院你壓根就沒聽說過,但經營收入卻高得嚇人。”這位負責人透露,這些機構一般采用的就是“轉介紹”模式。

國內知名研究機構清科研究中心曾做過統計,一個到院客戶的成本通常在2000元以上,而平均每3個到店的客戶中,只有1個能成功轉化為消費客戶。這意味著,一個消費客戶的成本至少在6000元。

獲客成本極高、廣告轉化率低,成了民營美容醫院的痛。但“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成本往往被轉移到消費者身上,以高額的消費價格呈現。價格不透明、互聯網搜索競價排名,對消費者而言,這絕非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

“我們當初選擇醫美創業,就是因為這個領域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美黛拉聯合創始人張丹萍坦言。

以經驗分享、醫患交流和折扣電商模式而出現的醫美平臺,在投資人的定義中,被各方寄予厚望——為醫美機構提供多元化的渠道選擇,降低營銷成本;為消費者提供醫生、項目、產品等全方位信息,幫助消費者快捷地找到心儀的醫院和醫生。

服務好消費者的同時,醫美平臺還要承擔起對線下醫美機構的監管責任。

目前,對於申請入駐的醫療美容機構,平臺方會派專人審核由政府頒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因此,入駐各大醫美平臺的機構,基本都具有資質保證。

但也不排除“漏網之魚”——在新氧App上,一家認證為“成都shining素顏定制工作室”的機構,其服務項目中赫然顯示著“水光針療程”。不過,南方周末記者登錄四川省衛計委官網,並未查到該機構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

更美App聯合創始人王思璟介紹,對於入駐更美的醫生,平臺方要求醫生提交國家衛計委提供的行醫資格證書,包括但不限於醫師資格證、執業醫師資格證和醫學美容主診醫生資格證。外國醫師來華短期行醫,還必須取得外國醫師短期行醫許可證。

不過,真正讓公眾擔憂的,是合作開始後的審核。目前,幾大“巨頭”的用戶規模均達數千萬,入駐的機構和醫生數量也以千甚至萬計。

“診所究竟用了什麽藥品?醫療器械是否有三證?第三方平臺如何把控?”北京伊美爾幸福美容醫院(以下簡稱北京伊美爾)院長丁陽說,讓平臺方跟蹤每單操作,這顯然不現實,“有時連醫生都沒法辨別產品的真偽,平臺方的工作人員能做到嗎?”

“絕大多數醫美第三方平臺,缺乏資質審核的能力。”這是丁陽的看法,也是不少業界人士的觀點。

目前,更美、新氧已經上線了一款藥品真偽掃碼工具,幫助用戶在線下醫療美容機構消費時了解藥品的情況。但在更多的平臺,產品的真偽仍需消費者自己評估和判斷。

平臺方需承擔信息審核義務

在北京德和衡律師集團(上海分所)專職律師郭乘希看來,醫美平臺的本質就是廣告平臺。無論是團購促銷、用戶點評還是邀請名人分享體驗,都是為了吸引消費者,進而吸引更多的醫美機構入駐。

“對於醫療機構的資質、發布信息的真假,醫美平臺有責任和義務進行審查。”郭乘希說,平臺方發布不實信息,如果沒有造成後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也可對其進行監管和處罰。按照廣告法的規定,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發布者、代言人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2015年,郭乘希代理了“中國消費者赴韓整形遭毀容”一案。當年9月,數十位戴著墨鏡、口罩的中國女子徘徊在韓國首爾明洞商業區,手舉橫幅,展示並抗議在韓國多家整形醫院的遭遇。微微也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在註冊了新氧App的賬號後,她收到了平臺推送的韓國拉斐安醫院信息,於是便通過新氧,和韓方醫院的客服取得了聯系。

沒想到,在拉斐安醫院做完雙腭手術後,微微看上去就像個“癟嘴老太太”——上牙凸出,下牙凹陷。正常人的上下牙能夠碰到,但微微卻無法做到。甚至連吃飯都成了大問題,有韌性的面條咬不斷,無法跟正常人一樣進食,只能吃半流質,體重掉了整整20斤。

手術失敗後,微微聯系新氧的工作人員,索要醫院和醫生的資質,得到的答複卻是:“這不能給消費者,需要得到醫院和醫生的同意。”

無奈之下,微微和律師郭乘希飛赴韓國拉斐安醫院。院方最終承認,醫院並沒有該醫生的行醫資質。而此前,新氧客服和微微的私信截圖里,卻充斥著類似“名醫”等字眼。

郭乘希認為,新氧存在虛假宣傳的事實,依據廣告法第38條規定,發起對新氧的集體訴訟。最終,新氧向受害者承諾,將協調韓方醫院進行調解。

在實際操作中,醫美平臺如何保證信息的真實性?

“每天24小時,更美通過後臺技術和人工的雙重手段,對廣告、違規、虛假信息進行甄別和處理。”王思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此外,平臺會根據用戶評價、案例數、活躍度等因素,通過特定算法對機構和醫生進行排序,盡可能保證客觀。

不過,丁陽仍然對醫美平臺的信息真實性表示懷疑——在一些醫美平臺上,排名靠前的多半是業內默默無名的“小機構”,這些機構的某些產品,價格經常低到“不可思議”,甚至低於成本價。

平臺方為了聚攏客戶,希望診所多發布項目,也希望服務的價格越低越好,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埋單,這無可厚非。“如果低價只是短期行為,還可以理解為讓利給消費者,以此招攬客戶。但長期如此,線下醫美機構根本無法維持,產品質量真能像宣傳的那樣嗎?”丁陽說。

他坦言,作為一家創立了近15年的整形醫院,北京伊美爾雖然已經入駐了新氧、美黛拉,但合作只是為了在消費者能夠查詢到的渠道保持出現。“我們出現了,僅此而已。”他說,作為國內較為知名的大型品牌,公司需要保持品質感,“如何開展深入的合作,仍有待探索”。

“大型醫療美容機構一般不會在醫美平臺上投入太大的精力,也不會和平臺上的小機構PK價格。”一位不願具名的整形醫院負責人透露,規模越大的機構,在平臺上出現的可能性越小。

除去品質感,利益分成也是考量的因素之一。普遍的行情是,醫美平臺會要求線下醫美機構按20%-50%不等的比例分成。

對於和醫美平臺的合作,浙江上述民營美容醫院的負責人,目前仍保持觀望態度。此前,他曾拒絕過一家醫美平臺的合作,“他們要求20%的分成,我哪有這麽多的利潤空間給它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0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