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愛迪科森(430086.OC)公告更換主辦券商,在西方情人節這天結束了與南京證券的“愛情長跑”,沒有熬過“七年之癢”。
今年以來,已經有多達91家掛牌公司更換了主辦券商,包括11家創新層企業,督導期維持最短的只有3個月。分析人士指出,企業跟券商分手有多種原因,一個主要原因是企業對券商督導期間的服務不滿意,融資、並購甚至常規的信息披露需求都得不到滿足。券商則抱怨督導收費太低,企業方人員素質較差,抽不出督導人手。
還有市場人士認為,現在分手是因為當初太盲目,更換主辦券商實際上有利於形成資源最優化配置,加大券商之間的競爭。隨著新三板市場增量萎縮,部分券商正在爭奪存量的督導業務,作為後續資本服務的切入口。
督導能力不足釀“情變”
2月14日,教學軟件服務商愛迪科森公告稱,公司已經將持續督導主辦券商從南京證券更為東北證券。上周五,公司與南京證券解除持續督導協議獲得股轉公司首肯。
2010年冬天,愛迪科森與南京證券“走到”了一起。次年4月,在南京證券推薦下,愛迪科森成功在新三板的前身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到如今雙方分手已經將近七年,這是今年以來“感情”維持時間最長的解除督導案例。
記者梳理公告發現,今年以來已經有多達91家掛牌公司更換了主辦券商,包括11家創新層企業,督導期維持最短的只有3個月。
新三板實行主辦券商持續督導制,只要主辦券商與掛牌企業之間還有督導協議,券商就要對企業終身負責。並且,解除督導關系必須由雙方一致協商同意。絕大部分解除督導的公告都顯示,主辦券商在督導期間勤勉盡責,掛牌公司認真履責,但是掛牌公司出於戰略考慮,雙方充分溝通和友好協商,就終止督導達成一致意見。
不過,一家中型券商新三板業務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掛牌公司和主辦券商分手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企業對券商服務不滿意,企業掛牌後有融資、並購重組的需求,但是主辦券商不給力。而對於資質不太好,信息披露負責人素質較低的企業,券商又懶得過問。
他表示,“新三板上很多是初創企業,很多事情要問督導人員,但大概率是不理你的。主辦券商督導人手有限,往往一名督導員要負責十幾、二十家公司。企業會有很多常規性公告,如果券商不能及時幫助企業發公告,雙方就會吵得不開交。”
由於主辦券商不能夠單方面解除督導關系,所以如果雙方發生爭執,就可能矛盾越積越深,直到“一拍兩散”。
截至周二,新三板上共有掛牌公司10646家,主辦券商100家,平均每家券商要面對超過100家企業。目前,督導企業數量最多的是申萬宏源證券,達到659家,安信證券、中泰證券和中信建投督導企業數量位居前列。
周一,股轉公司發布了1月份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結果,券商掛牌後督導環節的負面行為記錄依然高企,占據全部業務負面行為總數超過一半,其中發行備案申請收到股轉公司反饋最為突出。
前述券商人士認為,新三板市場擴容初期,各家券商新三板業務過快上馬,從一開始就埋下了持續督導能力不足的伏筆。並且,新三板企業信披工作繁複程度有時不亞於上市公司,但同時督導收費較低,券商持續督導業務存在成本收益不匹配的現狀。
他表示,年初是繳納持續督導費的集中期,也是券商投行人員流動的密集期,投行團隊可能把項目帶到新東家,因此,近期更換主辦券商的案例還會增多。
券商戰略接收督導企業
記者註意到,今年以來跟主辦券商分手的掛牌公司中有11家創新層企業,其中帝聯科技(831402.OC)、英派瑞(430555.OC)、指南針(430011.OC)、宇邦新材(832681OC)等還在積極籌備IPO,是新三板上受到矚目的公司。
對於資質較好的新三板企業更換主辦券商,知名新三板研究機構K先生工作室創始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擬IPO企業可能會選擇為自己IPO輔導的券商為新的主辦券商。
北京一家券商新三板業務部門總經理認為,一些掛牌公司換主辦券商是考慮到後續資本運作安排,包括上市、收購等。由於收購中需要第三方券商作為財務顧問,收購人在收購掛牌公司後,自然就把財務顧問聘為主辦券商了。還有券商提出為企業對接上市公司資源,也讓企業轉過來。
從券商的角度,記者發現,申萬宏源、中信證券、大通證券轉出督導企業較多,東北證券、國融證券接收督導企業數量居前。
對此,上述北京券商人士表示,這與不同券商的新三板戰略有關。“有的券商督導是由各個分公司各個團隊甚至是營業部運行,沒有建立完善體系的督導,管理較為分散混亂,為了降低風險,券商可能把督導企業大量轉出去。”
他認為,對大量承接督導企業的券商,督導業務可能已經形成了規模效應,在督導人員配備、體系建設比較完善、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會主動承攬督導業務,把督導從虧損業務轉變成風險稍微可控的業務。
前述中型券商新三板業務負責人則認為,隨著掛牌速度放緩,市場增量企業數量下降,有戰略考慮的券商會更加註重存量的督導業務,主動接收企業,作為後期並購重組、投融資業務的入口。
他表示,“企業換主辦券商肯定會找市場評價較好、人手比較足的券商,誰的服務好去找誰。券商之間服務形成競爭,督導費用形成分化,這也會給新三板市場發展帶來希望。”
(本報實習生王天然對本文亦有貢獻)
在連續四個交易日上漲之後,滬深兩市股指周二以盤中震蕩的方式完成了一次調整,市場共識的“一帶一路”概念板塊再現強勢,龍頭股天山股份(000877.SZ)的再度漲停有效激發了市場人氣,市場人士對於股指後續的走勢也更趨於樂觀。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在早盤呈現窄幅震蕩回落走勢,不過次新股龍頭張家港行(002839.SZ)的再度漲停有效維持了市場人氣,午後天山股份的再度拉升則使得市場人氣快速回暖,上證指數尾盤強勢收紅,A股也以盤中震蕩的方式完成了一次調整。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17.93點,上漲1.09點,漲幅0.03%,成交2043億元;深成指報收10264.92點,下跌5.91點,跌幅0.06%,成交2270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09.40點,下跌4.28點,跌幅0.22%,成交581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313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有所減少。
東北證券策略分析師陳亞龍認為,節後資金如期回流推動市場轉入放量擴張,上周兩市成交額逐漸從3500億元提升至近5000 億元,全周日均成交約4050億元。此外融資買入額、兩融余額、以及融資買入額占全市場成交額比重也出現回升,顯示市場風險偏好有所修複,並且仍然具有繼續提升空間。板塊輪動方面,在其行業板塊循環模型中,走勢的速度和加速度均強於大盤的板塊基本上都是采掘、有色和鋼鐵等上遊周期行業,以及基建相關的建築和建材行業。從穩中求進的基調和具體表述來看,資本市場運行穩定仍然是監管層的重要關註,仍會堅持過去一年中有效的維穩做法。從政策主題線索的角度,部委年度工作會議帶來的增量信息來自於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點的驗證和細化,農業供給側、煤鋼去產能、電信軍工混改、煤炭鋼鐵電力領域整合等政策方向得到部委層面的進一步確認。
渤海證券策略分析師宋亦威等認為,面對外儲規模縮減尚未終結的現狀,央行的公開市場主動投放將成為主導國內流動性供給規模的關鍵因素,以目前的央行的行為來看,一方面其為金融去杠桿創造中性偏緊流動性環境的態度十分堅決;另一方面,為了應對美聯儲加息,管理層也有推升國內利率水平以制約人民幣貶值的內在需求。於是流動性環境趨緊的態勢仍在延續,貨幣市場利率運行中樞仍有上行壓力。
在流動性收緊的前提下,全部金融資產的估值均將受到承壓。融資杠桿的低位,使A股市場所受沖擊要相對溫和。此外,A股的加速機構化和大戶化趨勢,也驗證了源自債市資金分流後的資產再配置過程,機構的再配置相應減弱了金融利率回升所帶來的估值壓力。
總體來看,A股仍是震蕩市特征,結構化行情仍將演繹。在現有格局下,投資者應著重把握兩條主線。其一,改革主線,應關註舊有改革政策十九大前的加速落地過程,央企改革、地方國企改革及農業供給側改革均是現階段應關註的重點。其二,業績主線,應基於年報業績預告做市場年報情況的梳理。從已有公布情況來看,主板、中小板情況相對樂觀,而創業板則在四季度存在業績回落風險。行業方面,周期性品種業績在四季度仍在複蘇,在補庫存過程仍未完結的現狀下,一季度還存在業績高點的進一步確認,此外投資者應關註食品飲料、醫藥、紡織服裝、輕工等非周期性行業利潤改善的可持續性。
而國元證券策略分析師王明利則更為樂觀,其認為,市場向好的邏輯沒有發生改變,仍需積極看待後市。市場主流的觀點認為是結構性行情,一季度反彈高度也有限,而其認為似乎可以更加樂觀一些,目前的市場回暖是全局性的、系統性的,而對於股指上行的高度也可以更加樂觀。一個大的背景是資金脫實入虛的格局不會改變,相比之下股市的吸引力在增強。此外,人民幣匯率的變化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之前對於人民幣貶值的擔憂正在淡化,而且IPO提速分流資金的擔憂,也逐漸被市場接受,這有利於中小創的企穩反彈。由此產生的上漲也會是全局性的。
“大眾版:存入9233.03元,明年到期本息合計9420(就是愛你);
小資版:存入12884.29元,明年到期本息合計13145.20(一生一世我愛你);
富豪版:存入50980.78元,明年到期本息合計52013.14(我愛你一生一世);
土豪版:存入493015.4元,明年到期本息合計520999(我愛你天長地久)。”
今天是情人節。以上是多家銀行“傍”上情人節的契機正在熱推的一款一年期存單產品。從往年的訂制款理財產品、實物黃金,再到今年這款巧取到期本息金額諧音的定期存單,情人節已成為銀行們攬儲酣戰的一大契機。
“領導要求我們都在微信朋友圈里轉發,我們就是想刷爆朋友圈,凡是肯花錢哄女朋友開心的男士,都是我們的潛在客戶。”某正在推廣此產品的銀行一名基層行員工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們的目標,是通過這次創意營銷,吸引年輕客群,以及吸引資金存在其他同業機構的潛在客戶。
“還真有女士把產品的H5頁面轉發給她們先生或男友的。”她打趣稱。
這款“愛情存單”已然成了網紅產品。據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中國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郵儲銀行、哈爾濱銀行、雲南紅塔銀行等,都采用了同樣的存單到期金額諧音創意。
其中,民生等多家銀行都是由總行統一設計規劃此產品,分行落地營銷,並具有一定可浮動的定價空間。
噱頭大於收益
除了討口彩示愛,投資人最關心的莫過於存單收益率是否劃算。
第一財經記者收集多家銀行同類存單產品信息發現:第一,不同的銀行給出的存單利率不盡相同;第二,即便是其中定價偏高的銀行,給出的存單收益率仍沒超過個別中小銀行的一年期定存利率上浮定價。
某第三方理財機構產品研究總監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指出:“營銷與運作是兩碼事,最賺吆喝的產品未必最賺錢。”
如下圖所示,從正在發售的此類存單產品來看,不同銀行給出的定價不同,基本可分為兩檔:一年期利率1.95%和2.025%。相對於目前銀行一年期定存基準利率1.5%而言,相當於上浮了30%-35%。
值得註意的是,在銀行攬儲難的大背景下,據第一財經記者就公開數據統計,絕大多數銀行都對一年期定存利率進行了上浮,超過七成銀行上浮比例達到或超過30%。換言之,那些打著情人節“愛情存單”的招牌、卻將利率設在1.95%的產品,就定價而言,和業內多數銀行相比並沒有競爭力;而後者還是常設利率,即便不是情人節,在其他時間點都可以獲得同樣的利率上浮。亦即,這款存單產品除了噱頭,銀行缺乏實打實的讓利。
此外,中小銀行中也不乏定存利率上浮較高者,如寧波銀行、廣東南粵銀行等,一年期定存定價本就為2.025%,相對於這款情人節專供的“愛情存單”具有同等競爭力,且在金額選擇和流動性方面更為自由。
不過,這種“缺乏實打實的讓利”,或許正符合一些銀行的獲客策略。上述正在推廣此產品的銀行基層行員工說,恰恰是那些對小幅價格波動不敏感的、追求浪漫的年輕客群,才是她們真正想吸引的“優質客戶”。
不過,對於那些對定價敏感的客戶群,上述第三方理財機構產品研究總監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投資者最好“貨比三家”。
此外,也有業內專家看到了此次銀行創意營銷中的積極意義。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以存單的形式發紅包或是表白,也是為了吸引年輕人眼球,這反而是銀行業服務更加精細化及創新意識的體現。
理財、黃金產品也趕趟
除了“愛情存單”外,一些銀行的理財、現貨黃金零售產品營銷,也“傍”上了情人節主題。
比如某銀行分行推出了一款收益率年化5.20%的理財產品,同樣是采用了收益率諧音“我愛你”的創意,並需要情侶或夫妻在支行內合影方能購買。5.20%的年化收益率顯然高於眼下市場的同類理財平均收益率,而該行對此的負債成本管理方式則是“限量”——“一對情侶僅限購買9.9萬”。這一產品的小幅讓利,不失為一種獲客營銷。
此外,還有銀行在情人節當日,給儲蓄或購買產品的情侶客戶準備了巧克力和鮮花等禮物;也有銀行將定投計劃產品的金額設置成“520”、“1314”等特殊數字以吸引顧客;或是將現貨黃金制作成“玫瑰”、“一對娃娃”等形狀以討口彩。
上述第三方理財機構產品研究總監稱,加入創意的新產品可以拉動市場需求,激發商業銀行的競爭能力。
每逢情人節的時候,鮮花與套套就成了必需品。
本文由三錢二兩(微信 ID:ThreeQian)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錢真理。
每逢情人節的時候,鮮花與套套就成了必需品。
I. 鮮花
每逢情人節的時候,花便成了一個必需品,這是因為女性對鮮花的情感連接。
但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花的價格是如何確定的呢?世界上有那麽多品類的鮮花,種在各地,這一切是如何運作的?
其實全世界超過80%的花的定價是來自於:阿斯米爾鮮花市場。這個市場在荷蘭的阿斯米爾,而這個市場所用的建築是全世界最大的建築物,有51.8萬平方米,全部建在室內,足足有200個足球場那麽大。
每天清晨,全歐洲乃至全世界的鮮花源源不斷地從各國運來,到這里參加拍賣。
上午九點,荷蘭的國花,郁金香,最先被拍賣定價,然後是其他花種。一小時後,所有主要花種的價格全部定價完成,隨即這些鮮花開始被分裝、打包,運往全球各地。
阿斯米爾鮮花市場每天平均拍賣1400萬朵鮮花與100萬株的盆栽植物,而正是這個市場的千千萬萬的參與者,在追逐自己的利益的同時,保證了這一切的井然有序。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鮮花市場亦不例外。正是這個市場,產生了世界最早的經濟泡沫,郁金香泡沫。
在1636年的荷蘭,當時由奧斯曼土耳其引進的郁金香球根異常地吸引大眾搶購,導致價格瘋狂飆高,在瘋狂的時候:
一棵價值三千荷蘭盾的郁金香,可以交換八只肥豬、四只肥公牛、兩噸奶油、一千磅乳酪、一個銀制杯子、一包衣服、一張附有床墊的床外加一條船
而在泡沫化過後,郁金香價格僅剩下高峰時的百分之一,讓荷蘭各大都市陷入混亂。
而現在,據阿斯米爾鮮花市場,每逢情人節,鮮花的銷量便會增加20%左右,其價格也是全年最高的。
同時,在國內,也越來越多的'噱頭'鮮花出現,比如'一生只送一人'的Roseonly (雖然,註冊的時候發現,其實是一個手機號只能送一個人)。
而更有有意思的,七夕的鮮花成交規模已經高於情人節:
這也許預示著中國的消費者越來越自信,慢慢的從‘從洋媚外’的心態逐漸轉變為對自己傳統價值的認同。
II. 套套
每逢情人節的時候,花便成了一個必需品,而這是由於男性的情感連接:知道送了鮮花後,套套才有用武之地。
全世界每年一共消耗約300億支避孕套,其數量每年增長10%,而主要的貢獻者來自於中國。
談到套套,我就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工匠精神,這里的典型代表,便是岡本。
岡本於1934創立,其創始人,岡本已之助被稱為'日本套套教父',其在日本史上首次成功研制乳膠安全套,並且其工匠精神一直令無數男性感激涕零:
1969年:0.03mm
1980年:0.02mm
2002年:0.01mm
有意思的是,岡本雖然是日本安全套第一(占日本65%市場),但近年由於日本生育率的逐漸降低,其本土銷量逐漸萎縮。
而直到2015年,隨著中國人出境遊去日本,懷著一種對工匠精神的崇拜,將日本造的岡本0.01視為神物,一時間供不應求,其股價也經歷了1990年後的再一次瘋狂:
而在中國,杜蕾斯的營銷也玩的是出類拔萃,經常讓人忍俊不禁。我們本著分享認知的態度,借花獻佛,給大家分享一個杜蕾斯的知識貼:
III. 情感
消費品的最高境界就是連接情感,鮮花與套套就是鮮活的例子,這也是我們一直想告訴大家的(三錢消費品投資框架)。
而就算情人節,這個節日,也不例外,而愛情也一直是人類所歌頌的,正如裴多分所說:
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
美團開始在南京地區低調試運營打車業務。
本文系作者羅超對i黑馬投稿。
當年程維做出第一版滴滴之後,在給司機試用之前先拿給了王興看,王興曾給其提出許多修改意見,現在,王興決定自己幹了,這恐怕是程維和王興當年都未曾想到會發生的事情。
在去年11月的烏鎮互聯網大會上,被媒體視作“新三巨頭”的“TMD”即今日頭條、美團點評和滴滴創始人有一次會面,彼時談笑風生的三個創始人中的兩位,在三個月後的今天成為競爭對手:美團開始在南京地區低調試運營打車業務。
你沒看錯,就是那個你平時吃飯買單、外賣訂餐和電影訂票的App,今天做起了打車業務。美團點評相關負責人對騰訊科技表示,美團打車采取C2C模式,類似於滴滴快車的模式。並且美團表示,以後美團打車還會進入更多城市,只是眼下時間未定。看來,這是要搶滴滴生意的節奏。
美團的故事:打通吃喝玩樂行
美團點評對騰訊科技講述的故事是這樣的:
“此番在南京試運行網約車服務,也正是基於美團點評平臺上的用戶需求。打車業務的推出,除了能夠為南京地區用戶提供更豐富的出行選擇,還可在為用戶提供‘吃喝玩樂’服務的同時,一體化解決‘行’的問題。”
美團做打車業務的故事很容易理解:用戶要消費外賣之外的生活服務,去住酒店,去吃飯K歌,去看電影…都需要出行。美團希望在用戶生活服務消費前後,順便用其出行服務,所謂“一體化解決”。
進入打車市場,一直缺乏有效盈利模式的美團點評增加了新的收入來源,更重要的是,可實現面向用戶的交叉營銷:當你預訂酒店之後給你贈送一張定向打車券,再比如當你用點評在餐廳結賬之後順便給你一張用車券甚至直接輸入目的地叫車,還可嘗試“消費即可免費乘車”的商業模式。正如去哪兒們可以在用戶訂機票後推廣接送機券一樣,這種基於場景的不同生活服務的整合本身就有需求,美團做出行的嘗試有其邏輯所在。美團的使命是讓人們“Eat Better、Live Better”,做出行服務至少契合第二點。
美團之前的嘗試者並未成功
美團並不是第一個講述這個故事的平臺。
百度在2014年入股了Uber,其中一個故事正是希望可以將Uber與旗下O2O平臺糯米打通。用戶在糯米消費前後可以直接使用Uber用車服務。在投資Uber之後,百度地圖實現了與之整合,然而在糯米與Uber的故事還未落地之前,Uber中國即優步就已被滴滴收購,成了騰訊系業務。
還有一個類似故事是Uber全球。美團從吃喝玩樂切入到出行,Uber則反過來從出行切入到吃喝玩樂。在美國,Uber已推出UberEATS(餐飲)、UberRush(快遞)等業務,它可以送燒烤、鮮花甚至冰淇淋。在中國它有過類似嘗試,去年5月,Uber在杭州等城市推出UberLife(優生活),讓乘客在車上發現好吃的、好玩的、有趣的城市生活服務;7月則推出了“優步(Uber)旅行計劃”,與旅遊產業各類合作夥伴一起為其乘客提供旅遊相關的各色服務,從交通切入,再到信息、交易等等。然而,這些“不務正業”的舉動讓Uber在中國出行市場缺乏競爭力,最終敗給了作風強悍的地頭蛇滴滴並被後者吞並。
因此,從過往嘗試來看,吃喝玩樂與出行雖然看上去可以天然結合,但當全球最大的出行平臺做不好吃喝玩樂時,中國最大的吃喝玩樂平臺想要做好出行,同樣不容易。
美團出行將會面臨什麽挑戰?
1、強悍的競爭對手。
熱門市場總是有人想出有人想進的圍城,出行市場亦然。
在滴滴先後吞並快的與Uber之後,看上去中國出行市場已無戰事,然而隨著易到拿到樂視投資、B2C模式的神州專車在政策變化之下迎來利好,出行市場並未被滴滴一家通吃。當然,現在樂視遭遇資金鏈危機之後易到同樣面臨一定挑戰。但正如過去幾年所呈現的現象,中國出行市場依然十分複雜,且已有不少強悍對手,美團進入並無特別優勢,而出行市場跟O2O一樣需要巨大的資金和資源投入且需要時間耕耘,美團點評在O2O之戰尚未結束之時,再進入一個複雜的長期投入型市場堪稱冒險。美團點評可以是小試牛刀的姿態,但連共享單車市場都打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出行市場又豈是輕易嘗試就可獲利的。
2、不定的政策變數。
去年網約車新政框架政策出臺之後,各地政策陸續出臺,清一色地對網約車的車輛、司機和服務進行了各種要求,均提高了網約車的經營門檻,以避免快車與出租車的競爭,這對快車業務本身就是一個不好的消息,今天正是過渡期結束之後新政執行之日,C2C快車類業務本身就充滿著不確定性,滴滴專車、神州租車為代表的B2C模式更有前景,美團打車采取C2C模式同樣面臨著政策劣勢。
3、用戶體驗的挑戰。
共享經濟的本質是需求與供給的對接。不論是對需求方還是供給方,決定體驗的根本是匹配的效率。如果美團出行上車輛不夠多,就可能會讓用戶打不到車進而用戶體驗不好;如果車輛太多,司機拿不到訂單司機體驗也不好。已耕耘出行多年的滴滴在供給與需求已經處於一個動態的平衡點,然而春節期間因為司機回家過年平衡點被打破就被打車難的用戶炮轟,在這點上美團打車接下來面臨的挑戰也不會小。
自己做出行面臨諸多挑戰,吃喝玩樂與出行又有著天然的結合點,對於美團點評來說,成為滴滴們的第三方入口,與之建立合作關系或許是更適合的路——就像去哪兒攜程們跟接機公司之間的合作一樣,不用什麽投入就可憑依賴場景需求變現,不知道是雙方沒有談妥還是別的原因導致美團要親自上陣?當年程維做出第一版滴滴之後,在給司機試用之前先拿給了王興看,王興曾給其提出許多修改意見,現在,王興決定自己幹了,這恐怕是程維和王興當年都未曾想到會發生的事情。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碎鈔日了。
在中環,如果十二孝男票把玫瑰、禮物、晚餐都準備了,這錢包分分鐘就沒了五位數,所謂收花不知買花貴,無數印鈔機已經哭暈在了廁所里。
所以今兒,代表廣大印鈔機,盤點下最遭恨的情人節品牌排行榜。
Dyson
老實講,這是蝸牛妹最愛的家電品牌之一,愛到我曾經專門為它寫了篇文章。
但如果去跟直男提議,送禮送部Dyson。相信我,很多人查完價格後,都是下面這個反應!
一臺吹風機要3000塊人民幣?跟我200塊的負離子吹出來有什麽不同?你們這些女人真的是瘋了!
只能說,看看天貓的銷量,感覺Dyson更有錢去造電動車了。
你不太熟的那些男人名
雖然這些男人你不怎麽認識,但為了你們的錢包,一定要記住了:
Yves Saint Laurent
Tom Ford
Giorgio Armani
Givenchy
這幾年全球經濟增速低迷,口紅經濟大行其道。上面這些化妝品商也是卯足了勁兒的為自己的周期添磚加瓦。電視劇里可以軟植入。
逢年過節可以來個限量版。
平時還可以分不同系列圈錢沒商量,什麽boys,girls,豆沙色,小羊皮,多到數不多來。
這種時候,竟然還有林更新出來做豬隊友,口紅這麽便宜?就兩三百塊?那為什麽要說女生敗家呢?建議有關部門整治整治現在小鮮肉的質素,哪能這樣在社會主義國家宣傳消費觀呢?
以前不送口紅要被貼上不夠愛她的標簽,還能解釋下,限量版太難買。
現在好了,他們是呼籲你all in去買一套的,這錢,還不如去買Dyson了!
L打頭的
只要看到什麽牌子是L開頭的,那麽你的錢包基本不保了。
從La Mer。
到La Prairie。(但是說句公道話,他們家的東西真的很好用,測評我也給你們寫過)
再來La Perla。
Louboutin。
到Louis Vuitton。
Le Boy。
你的錢包活著出來,簡直是一個奇跡啊!
曾經有臺印鈔機是這麽描述去香奈兒店幫領導買包的心理感受的:
天啊,那一墻的包,不都是格子的,有什麽不同?一看價格還要好幾萬?瘋了麽?
我們冷笑著問他,你以為領導買到香奈兒就停止了麽?
這臺很有覺悟的印鈔機說,哎,我知道,最終我還是要面對愛馬仕的。
不要難過,愛馬仕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麽難買,攻略,蝸牛妹也給你們寫過滴。
印鈔機的擔憂有沒有道理
當然是有道理的,讓數字為他們代言。以上產品,主要被化妝品及奢侈品公司所瓜分(有點遺憾Dyson沒上市)。
先說護膚品。Tom Ford,La Mer是雅詩蘭黛下面的,YSL,Armani等是歐萊雅下面的,蝸牛妹喜歡的La Prairie是Beiersdorf的,為了對比,我還選取了被很多明星帶貨的POLA一起比較。
無論你是海淘還是專櫃花了多少錢,你買到的口紅也好,護膚品也罷,毛利率都是極高,換言之成本很低的。La Mer在的雅詩蘭黛還有美白、抗氧化的Pola成本大約只要20%,一只YSL口紅成本只是售價的30%,唯一貴一丟丟的就是La Prairie,售價中42%都是成本。
奢侈品的成本價倒是比護膚品差距小了很多。從LVMH到Gucci所在的Kering,再到貴婦最愛的愛馬仕,行業平均成本都有33%-39%。
好,我們也發現,很多品牌特別喜歡說自己為研發投入巨大,可不要瞧不起化妝品公司,人家Pola的極光幻彩精華可是運用了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的細胞自噬理論呢。價格對於諾獎來說真不貴,只要4900人民幣。
畢竟研發個諾貝爾獎出來,上市公司在R&D;的開支肯定很大,然鵝,當你拿研發開支去除以市場營銷開支後,就真的男默女淚了。
歐萊雅的資源配置上,研發費用是宣傳費用的約10%;Beiersdorf不到8%;擁有多項高端技術的Pola,研發費用還不到宣傳費用的5%。這可能是他們的研發人員研究實力一瞄一個準(雅詩蘭黛沒有將宣傳費用和行政費用拆分開,所以不能同比)。
當然,化妝品公司在研發上肯定好過奢侈品公司,像LV每年只投入不到1%去研發,Kering和愛馬仕幾乎沒有什麽研發費用。這也能解釋的清楚,人家作為老牌奢侈品公司,比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純手工的能力。
但節日該不該出血
這血淋淋的數字確實說明,各位印鈔機,你們肉疼是有理由的。
但是,大過節的,給領導買這些東西,圖的是經濟適用麽?
當然不是!
要性價比去超市、去淘寶啊,買這些,不就是圖個開心,貪個品牌溢價。什麽叫做千金難買心頭好,領導喜歡,你還啰嗦個啥!
大不了這邊給領導買買買,那邊自己PA里再買點股票,讓更多男人的肉疼,對沖你的痛苦啊。
不信你們看這些公司的經營利潤率,最終難逃一劫的愛馬仕,人家的經營利潤率超過30%,絕對跟你們的肉疼指數成反比哦。
二十多年,股價增幅夠你給領導買一櫃子包了。
好了,如果看完文章,你還沒買情人節禮物,那就最後一分鐘照著上面買吧。
最後祝各位情人節快樂~~
往年一到情人節
我都會寫點餐廳啊
送禮物之類的
今年為什麽沒寫呢?
因為今年根本就沒有讀者提出需求啊!
據我分析,原因如下
去年熊市,虧了很多
國家經濟形勢差,獎金縮水
單身了,不用過
每天都是情人節,還用過啥節
都老夫老妻了,還過啥節
看到《維度》跟騰訊今年調查的結果
提醒未婚少女,千萬抓住機會
否則,以後就沒機會了
真不知道誰給了已婚男人勇氣
梁靜茹麽?
有粉絲說的好
消費降級一年
不就為領導今天升級
就是因為你們這樣
不過節、不消費
國家經濟怎麽能好起來?
看到下面的數據
這屆消費降級
主要是社會中流砥柱太摳門
消費全靠95後
你們是想忙死花唄哦
此時,一個妹子舉起手:
我收到情人節禮物了
看得讓人陷入沈思
你說花七八十塊大洋
送一包薯片
這到底是消費升級
還是降級
當然,比價錢更重的
是1196大卡的熱量
你有何用意?
到底大家又想要什麽樣禮物呢?
你們的情人節又是怎麽過的呢
有什麽驚喜麽
歡迎來投情人節禮物哦!
3樓提及
唔送,因為無
5樓提及
所以大家唔好介紹女仔俾GS 識....哈哈哈
ABBY 會送咩俾你既另一半?
我諗好多人有興趣知~~
4樓提及
湯兄 識到囡囡 就無時間搞網 你又唔係周生d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