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風雲 - 王奇雲 仇富係必然 (2013年04月22日)
1 :
GS(14)@2013-04-22 22:52:09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51335&d=2023
【am730專欄】從前網絡上流傳一則「電視劇常見的九十九種場面」,唔知大家有無睇過,例子如下:
「01、聽到噩耗,手中的碗一定會掉到地上碎掉」;
「02、遭遇突變,傷心難過時衝到外面,天氣一定是打雷下暴雨」;
「03、掉到懸崖底下一定死不了,因此,跳海跳崖是百試不爽的逃生法。 」為免俾人以為呃字數,其餘就請自己上網搵。我睇完晒都不禁會心微笑,大大話話寫咗十幾年電視劇本,兩隻手唔多唔少都染滿咗多多少少「常見場面」,要計嘅話,何止九十九條?
編劇係咪腦殘?偷懶?可能有時候信手拈來,不假思索,潛意識就用咗個設計;但係有好多情況又唔一定,編劇係有心兼刻意,例如:「74、電視劇中的高學歷者往往不是甚麼好人。」呢一條「金科玉律」以前好多劇集用好多,最經典自然係神童韋家輝監製操刀嘅長劇《義不容情》,呢套嘢裡面黃日華係少讀書之輩,有情有義,而溫兆倫就係大學生,壞事做盡,從此就奠定咗「大學生、有錢人係衰人」嘅方程式,以後嘅長劇男主角,如萬梓良、羅嘉良等等,全部都係低下層出身,奮發向上。點解要咁?點解電視劇唔寫一個讀書多、賺錢叻嘅成功男主角?又唔俾佢有好中產,甚至blue blood嘅家庭背景,乜呢啲人社會上無咩?佢哋做生意應該都有好多奇情故事㗎,好似呢輪碼頭工潮嗰位好型嘅極高層嚴生,或者話工人自願返24個鐘嘅香港打工皇帝霍老爺,呢亭人先至係「香港精英」,高學歷叻人,又護主有功,無記係咪應該立刻開一部「碼頭精英」,表揚下佢哋?
王奇雲 (逢周一至五刊載)

供乾與當炒 沒必然關係
1 :
GS(14)@2013-08-07 00:22:2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供干」這個名詞由來已久,並非我的首創,但是,這專業名詞只是流行於專業人士的圈中,卻的的確確是我在2007年出版的第一版《炒股密碼》,第一次向散戶介紹了它的內容。
在出版了這本書之後,我儼然成為了供股專家,後遺症是,不時接到有關供股的查詢,初時覺得很有趣,後來則有點不勝其煩了。最深刻印象的一次是,有一位資深網民,名叫「阿里爸爸」,經常在網上回答網友有關供股問題,忽然來電郵問:「供干是不是一定要大比例供股呢?」
日前,又有一位老友來電,問我:「
首都創投(2324)供股,是不是供干呢?」
我沒好氣的回答:「我都是你打電話給我,才知道它供股,怎知它是不是供干?」
其實,一隻股票的供股原因,單憑表面去判斷,是不一定準確的,因為股票的基本原理是:沒有凡A則B的定律,而是不確定的,一切只是機率。
股票沒有必然法則
不過,這位問問題的朋友,常常免費幫我做事,我只能應酬他一下,略看了一看資料,回電說:「這公司日前二供一,供0.65元,但供股日的股價都差不多,結果認購不足,包銷商上身。我不知其原意是不是供干,但結果卻的確是供幹了。」
我又補充了一句:「記覑我的免責聲明:股票沒有凡A則B的必然法則,供幹不一定會炒,炒也不必然要先供干。」
記得當日我回應那名「阿里爸爸」:很多教授供股的人,誤以為供干是大比例供股,其實供干最多的機會率是從二供一到一供二之間,原因?沒篇幅說了。
周顯
2 :
GS(14)@2013-08-07 00:22:59阿里巴巴成日話我無進步,繼我話成日講粗口死寫財技都無前途
政經密碼 - 周顯 習李新政的必然性
1 :
GS(14)@2013-11-13 14:07:44http://www.am730.com.hk/column-181036
上星期玩抽新股,申請了幾十萬「集成金融」(3623),誰知只是獲得了幾萬,今天將會上板。
不過,這股票玩的是長線,按照其保薦人的往績,可能要搞上幾年,才能夠到達目標價,所以我也根本不心急,甚至是寧願它的股價下跌,也沒有所謂,因為可以慢慢的去繼續買。
「集成金融」只是一隻地方性的金融股,和整個中國的金融大勢沒有關係,我之所以買它,一來是因為相信其保薦人的實力,二來只是因為它細細隻,容易炒,很有可能有很高的利潤,如此而已。
如果說到全國性的金融政策,那又該怎麼去看呢?
我的看法是,在新的習李體制之下,未來的政策已經是很明顯的了:在政治上,它將會進一步收緊,換言之,那是又走回了「毛派」的路線,大家又一次的希望中國走上民主之路,只怕會又一次落空了。
今後的中國政治,只會比現在更左。但這當然不是完全沒有好處,例如說,把地方的司法權,收歸中央,司法制度將會更加完善,至少不會繼續出現老百姓在地方司法上受了冤屈,上訪不遂,求救無門的情況。
但是,在經濟上,中國卻會走上更為開放的路線。開放市場,亦會同時開放金融,貨幣市場也會進一步開放。
換言之,在未來的十年,中國將會在政治上向左走,在經濟上向右走,至於這種新政能不能夠行得通呢?民主派人士自然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中共這樣走,是遲早玩完的。
但是,我的看法卻是:這是一種從來沒有施行過的新政策,既然沒有行過,沒有歷史往績去作參考,那究竟行不行得通,那就難說得很了。
畢竟,中共政權從文化大革命開始,以至於八九民運,很多人都認定,它是必倒無疑的了,但是反而愈玩愈好,令到大部分的評論員大跌眼鏡,這一次,它的變革又令到大部分的人再跌一次眼鏡,也不是甚麼奇事。
至於中共的走這一步,也是有著其必然性。因為經濟發展到了今日,如不搞繼續開放,它已經沒有招數可以刺激經濟繼續走上去,但是,經濟自由化,政治控制就會難免變得薄弱,所以非得用上加倍的力量,才能夠維持得到共產黨的政權。
所以說,習近平李克強的新政,是有著其實用的必然性的。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逢周一、三、四刊出
《五個小孩》重燃老師鬥志千嬅謝票:幸福唔係必然
1 :
GS(14)@2015-03-31 08:23:55
■千嬅聽到有善心人捐錢給元岡幼稚園擴建,感到很欣慰。
楊千嬅、古天樂與五位可愛女童星主演、陳木勝監製和關信輝執導的電影《五個小孩的校長》越映越旺,票房節節上升,前日單日票房收了263萬,上映十天票房累積約1,300萬,成績驕人,昨日寰宇電影公司特別安排台前幕後代表,包括導演、監製、千嬅和片中三位可愛小演員去到奧海城戲院謝票。
■小朋友也被戲中的小演員打動,不停落淚。
觀眾睇到喊
昨日戲院所見,不少家長帶同小朋友入場,部份人完場後感動落淚,千嬅在現場感受到觀眾對這部電影有很高評價,心情好激動,她表示:「其實要感謝佢哋(觀眾),因為有好多老師帶學生入場睇,佢哋嘅感想都好令人感動。有位老師話自己已經滑晒牙,打工好辛苦,不過睇完部戲就記起自己點解要讀師範,其實呢位老師已經60幾歲。」問到有否想過電影會帶來如此影響,千嬅說:「冇諗過,證明香港人仲係好有愛心,好關心自己嘅地方。」
■千嬅昨日與三位女童星去戲院謝票,不少家長爭着跟幾位童星合照。
如願助元岡
對於呂麗紅校長透露透過電影,令到更多人關注元岡幼稚園存亡,不少善心人捐錢給學校,元岡終於有經費擴建和增加學額,千嬅昨日得知後,十分高興說:「知道有人捐款係最開心,咁可以幫更多小朋友返學,我更高興係做到一件事令更多人關心,呢個係導演、監製同每個工作人員都想做到嘅。」千嬅續說:「據我所知,
投資一周:獨裁必然造成貪腐
1 :
GS(14)@2016-11-16 05:44:19上星期日,證券界舉行了反對上市改革大遊行,主辦單位說有3,700人參加,但《蘋果日報》則估計有幾百人。據我所知,在反對改革的人當中,也有一些人態度軟化了,認為可以接受小部份的改革,例如政策委員會。其實,原理很簡單啫,只要當局答應把轉軚者的一兩個自己人放進政策委員會,利益均霑,就百鍊鋼也可化為繞指柔了。很多人以為我反對上市改革,不對,我只是反對獨裁,反對把警察變成賊的新制度而已。在1989年前,審批權和否決權同在交易所的手裏,結果交易所淪為了分餅仔的賊竇,正因如此,政府才成立了證監會,把審批權和否決權分開。你可以說,現今的制度是「養賊」,造就了啤殼上市的大賊,但它至少有效減少了貪腐。如果上市改革把制度搬回1989年之前,把審批權和否決權同時放在證監的手上,對不起,我100%肯定,證監的負責人會肥到連襪都着不下。所以,我這位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上市改革的人,其實並不反對把上市審批權從交易所交到證監之手,我只是認為,如果這樣做,證監便不能同時享有否決權,又或者,有如徐聯安所言,得另加上一個監管機構去監管證監。權力造成腐敗,獨裁必然引致貪腐,誰能駁倒我,我向他叩頭!周顯投資者、八卦公、知識分子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6/19834880
彭定康:真正民主制度政府必然更替
1 :
GS(14)@2016-11-27 13:00:23■彭定康昨出席論壇後受訪,其間擺出招牌動作,細聽記者提問。謝榮耀攝
【本報訊】北京及特區政府近年對社會反對者越趨強硬,對雨傘運動的普選訴求及反對人大釋法民意充耳不聞,前港督彭定康昨出席論壇,談及香港管治問題時,強調法治是香港自由及穩定繁榮的基石,「法治」亦非只是「依法管治」,強調「當權者也要守法」,又指政府需敏銳處理市民政治訴求,容許公民透過選舉參與管治,認為在真正民主制度下,政府必然會有更替。記者:林俊謙 周婷
彭定康昨出席「公民實踐基金」以「香港管治:禮崩樂壞?」為題的論壇時,以「善治:民為貴」為題發表演講,其間多次不點名批評特首梁振英的管治方式。有別於梁振英宣稱特首擁有「超然」地位,彭定康引用《論語》內容,指「民無信不立」,認為公民比總統、總理及黨委書記等,都來得重要,「公民創造良好管治,也受惠於良好管治」。
良好管治必須讓公民發聲
彭定康又指,一個社會是否有良好管治,在於社會是否有法治,因法治是文明社會的基石。常以司法手段打壓異見的梁振英,常標榜政府「依法辦事」,彭定康指普通法的「法治」並非只是「依法管治」,而是法律守護者本身也遵守法律,「受權力管治的要守法,當權者自己也要守法」。要有完整的法治,彭定康認為要有獨立司法和法院制度,因獨立司法系統保護基本人權、確保思想、良心、信仰、表達和集會的自由,「法治就是讓當地獨立司法系統內的獨立法院裁定罪責,黨政機關不得過問」,稱自己至今對維護香港法治的法官、大律師和律師,表示極大的敬仰。除了法治外,彭定康認為要有良好管治必須讓公民發聲及參與管治,首要是選舉制度應該公平,「公民在投票時應人人平等,每張選票的票值應該均等,除了當地憲法的規定之外,投票過程應該公開,並不受任何限制」。彭定康直言若香港像伊朗般,只有由權力機構核准的人才可參選,「是不自由,也不公平」。他又強調若想民選立法機關有公信力和問責性,就必須確立立法機關能夠換掉主掌行政的負責人,除非選民可以通過直選另行任免,「不能或大抵不能改變任何事情的選舉,是一場鬧劇。真正的民主制度,政府必然更替」。
處理訴求不當港人趨極端
面對近年香港社會嚴重撕裂,彭定康認為,當政府對人民的訴求感覺敏銳,才有可能政治穩定,如果政府對人民訴求處理不當,很容易把溫和的市民推向極端,成熟的民主社會,會考慮少數人意見的重要性,而不是嘗試踐踏,認為民主政府加上出色而負責任的領導,能讓社會接受始終要作出的艱難決定,而不需採取純粹高壓的措施。梁振英在立法會選舉前曾呼籲選民將反對派「逐出議會」,彭定康卻認為,政府通過民主程序受到緊密監察,表現越能勝任,指在英國,「反對黨幹得越好,越是似模似樣時,執政黨的表現就越優秀」。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和公民黨議員譚文豪不約而同認為,彭定康有更多事可為港人做。劉慧卿指,彭定康有關法治的言論即使是「阿媽係女人」,但「呢個一定啱聽」,並指港府、中央和建制派都應聆聽。譚文豪則指,彭定康作為末代港督,在政壇上又仍有一定影響力,相信彭「比好多所謂愛香港嘅人更加真心地去愛」,認為彭不能只懷緬過去,應盡力為港人發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27/19847003
【放假非必然】聖誕無休 聽聽飲食界員工心底話
1 :
GS(14)@2016-12-25 13:44:07Crystal
聖誕要返工,聖誕要返工,聖誕要返工!當我像不少打工仔收到這個「噩耗」時,簡直是晴天霹靂,不禁和朋友大呻,我總是逃不掉工作的魔爪!但,我又豈是其中一員。有一班人從來和節日無緣,別人放假,他們返工,甚至是最忙最辛苦的時候,都默默緊守着自己崗位,今次我們訪問了飲食業員工,聽聽他們的心底話。不只是飲食業,有很多行業都要在節日服務市民大眾。向要在工作中度過節日的人致敬!
Crystal,25歲(入行6年),越南餐廳接待員「過聖誕出去行街看燈飾,食緊聖誕大餐時,我們只能辛苦地做,望見你們有些心酸,如果你們來食飯,就對我們好少少啦!」
Kathy
Kathy,自稱年年25歲(入行30年),日本餐廳營運經理「有人經常說,做我們這行無六親冇朋友,有些好客人會覺得節日,過冬、平安夜你們都要返工,辛苦了你們,我們會感到開心。」
Jasmine
Jasmine18歲(入行4個月),日本餐廳樓面「今年第一年冇得過聖誕,好×慘,又冇得和自己心愛的人過,還要做到凌晨四時,真是好頹。」
記者:黃子卓、何嘉茵攝影:鄧鴻欣、周芝瑩、徐振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25/19876194
周顯:深港通名單成救生網 公司必然搏命「做嘢」
1 :
GS(14)@2016-12-30 08:09:34【明報專訊】毫無疑問,近日的市况並不太過樂觀,但也有些股票,股價卻依然保持硬淨,其中一隻就是偉祿集團(1196)。
這公司在3年前賣了殼,換了大股東,深圳的林曉輝,本來是生產電視機,後來轉型做地產,這些年來深圳地產大幅升值,他賺了很多錢,買了這隻殼,還捐了過千萬元在香港做善事,還買了貝沙灣的獨立別墅來作為居所,似乎大戰略就是要把總部搬來香港。
從這股票在財技上的手影,可以看到,在這一年多以來,林曉輝不停的把地產項目和其他的生意,注進偉祿集團,生意又多又雜,從短炒的角度看,這並不有利,但是從長線的角度去看,這進一步證實了大股東把它作為香港上市旗艦的決心。
滿足50億市值 望晉身下一轉名單
至作我本人,是它的長期投資者,這3年來,它的股價翻了幾倍,我自然也賺了不少錢。似乎它的炒作方向,是在注入新項目的同時,必然有一次股價炒作,我相信,它在兩個月前宣布的消息:和集團市值1000億元的廣東華興銀行簽了戰略框架協議,合作規模是50億元人民幣,假如這合作具體落實,相信又會有另一輪的股價上升。
說了上述的一大堆悶蛋分析,其實想說的是:現時的港股,隻隻都想列入深港通名單,而要列進名單,第一個條件,是50億元市值,因此那些接近50億元,但又未列入的,必然會搏命「做嘢」,希望可以在下一轉加進名單。因此,像偉祿集團這種市值的公司,好比忽然有了一張救生網,有些股民更是專門炒這種股票,這市場真的是無奇不有。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787&issue=20161230
「香港成為中國電影一部份係必然」杜琪峯:不放棄拍純港片
1 :
GS(14)@2017-06-25 09:57:08■杜琪峯稱對港產片仍然有信念,熱情未曾退減。沈健程攝
【香港20年】【本報訊】香港回歸20年,政治體制同內地越走越近,港片漸變成稀有。回歸前杜琪峯監製、銀河映像創業作《一個字頭的誕生》,被視為預示香港人對回歸的抉擇,稍後的《黑社會》系列大膽借世襲及任命,有暗諷香港政治意味。展望香港電影未來,杜琪峯斷言「香港成為中國電影嘅一部份呢個必然嘅」,但他依然不會放棄拍攝純港片的機會,鮮浪潮會是港片另一出路。記者︰何永寧 譚倩宜
■劉青雲主演的《一個字頭的誕生》探討港人回歸焦慮。
■97年《一個字頭》上映時,不少觀眾將它解讀成是香港人面對回歸的抉擇。
■由電影談到政治再細說鮮浪潮計劃的變化,杜琪峯跟讀者分享他的睇法。
今年金像獎最佳電影《樹大招風》由三位鮮浪潮導演執導,電影的命題,三大賊王的結局是「偶然」或是「必然」。引伸香港電影在回歸20年後,港產片迷都會問,合拍片是否已經成為必然的結果。導演杜琪峯早前在觀塘寫字樓接受訪問,他提供了一個肯定的答案說:「香港成為中國電影嘅一部份呢個必然嘅,97後至到近年嚟更明顯,睇嚟再10年20年都會係咁樣。」港片買少見少,合拍片成行成市,但杜琪峯執言不會放棄拍港片。他笑言因為一離開深圳,踏出飛機那一刻,因為語言及文化差異,已經變成半啞:「唔識寫嘢喇,唔識去講嘢。唔係話人哋有問題,係我有問題。最重要我嘅信念會係對香港電影,嗰個熱情係香港,呢個係我認識嘅地方。」
■杜琪峯的《黑社會》系列有暗諷香港政治意味。
■杜Sir坦言想拍更多純本土製作的電影。
■杜琪峯與韋家輝創立的「銀河映像」電影公司,至今成立21年,見證着香港回歸以來的變化。
不藉合拍片挑戰政治問題
但他強調一項事實,既然合拍片是必然,就不可以藉此挑戰政治上的問題,他說:「呢個無謂嘅事嚟,如果係咁你何必要合拍呢。香港好多電影,只要唔涉及呢啲問題,都可以拍。反而我有一個想法,有機會會再多啲時間去拍香港電影,唔理送唔送審,乜都唔使理,拍我自己點睇,想表達嘅嘢,呢個係我追求同我必須要做嘅事。」不少人視杜琪峯為鮮浪朝電影計劃的教父,目前的收成可以視為一個必然的結果。杜琪峯10年前進入藝發局,搞鮮浪潮電影比賽,當時已預料至少三屆(共9年)才有成績,他笑說:「除非有天才。呢個步伐係我當日預測。剛巧10年,先至出現咗一班有唔同想法嘅後生仔。鮮浪朝做咗應該要做嘅事,三部後啲人話你叻,至係咋。」杜琪峯作為先導者,有責任為新一代提供平台同渠道,只要他們認為電影有發展的話,都會盡量去協助。
■杜Sir手中握着的,正是電影《黑社會以和為貴》內的「龍頭棍」。
■電影《一個字頭的誕生》是韋家輝執導的作品。
■今年有數位香港電影金像獎得獎者如黃進等,均是由鮮浪潮計劃出身。
《黑社會》被視為政治寓言
在97年前的電影《一個字頭的誕生》是杜琪峯、韋家輝統領的銀河映像創業作出品,因為電影探討宿命,有人解讀為香港人面對回歸的焦慮。杜琪峯解釋整個創作到導演,都是由韋家輝負責,「講97問題好、社會迷失冇前景,係影評人加上去。當然你令到人咁加上去,你嘅戲必然有一個催化作用」。銀河影像堅持的是獨立同創新題材,他們的作品經常被人覺得有政治寓言,在電影《黑社會以和為貴》中內地公安對古天樂就講過「我們不是不相信選舉,只是擔心選出來的人會擾亂秩序」的寓意就最清楚不過,杜琪峯說:「我只不過想從電影講出嚟,時代嘅轉變都會出現唔同嘅人同方法,一個世襲同一個競選出嚟係存在嘅,唔係我作出嚟。至於睇成香港寓言,如果起步唔係咁嘅遭遇,可能結局唔一樣。」
■「香港電影係中國電影一部份。」杜琪峯說。
■杜Sir跟韋家輝合作無間,他坦言有些想法也是受韋家輝影響。
■電影《黑社會以和為貴》亦被大眾指有不少政治寓言。
■鮮浪潮計劃為香港電影圈孕育了不少新力軍,如(左起)黃偉傑、許學文、歐文傑等。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3/20065654
亮說亮話:貴買貴賣非必然
1 :
GS(14)@2017-07-05 03:41:01不少人認為海航集團董事長在香港大言不慚,他表示以高價買地目的是調節香港樓價,一般人認為他是說錯,他認為貴買貴賣是必然道理,沒有可能高價買地,低價賣樓。其實沒有貴買貴賣這回事,平買亦可以貴賣,貴買可能被迫要平賣,大家千祈唔好唔相信。不少業主在97年前後以高價買樓,到後來因為樓價下跌,又要支付高昂利息,被迫以低價賣樓。所以,買入價是非常重要,如果以低價買入樓宇,當樓價上升時,就可以獲得更大利潤,就算樓價下跌,防守力就一定會比那些以高價買樓的人強得多,首先犧牲的就是高價買樓的人,生意人一定明白做生意怎麼可以不顧及成本,所以董事長話高價投地的目的是調節香港樓價,並非是大言不慚,實在是有苦自己知。董事長死雞撐飯蓋,本來以高價投得一幅土地絕不出奇,但連中四元就說不通。大家千祈唔好以為海航益了庫房,香港人要多謝他,其實,只有香港地產商多謝他,他們因利乘便將新樓售價提高。由於成本高昂,海航的防守力相對減弱,他們要從速建房賣樓,以便資金可以回籠,說不定要履行董事長承諾,以低價賣樓,不過,就絕非董事長意願,是形勢所迫而已。同一道理,由於香港地產商的土地儲備成本便宜,令到他們有能力防守,可以用高價推出新樓盤,即使銷售不理想亦不是問題,可以慢慢賣,不到心目中理想價不賣,結果是地產商以低價買入土地,反而有能力以高價賣樓,所以,貴買貴賣的道理並不一定正確。湯文亮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4/2007779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