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嘆子硬頸 無悔為事業疏忽兒女大劉想鳴煒接班:佢從來冇提要分身家

1 : GS(14)@2017-04-15 23:27:48

■大劉一心栽培長子劉鳴煒掌管華置做接班人,二人於06年齊齊現身業績發佈會。資料圖片



【劉鑾雄講大劉】【連載系列之十七 看重兒子】劉鑾雄(大劉)去年底因身體關係,將資產逐步轉移,主力分配給太太陳凱韻(甘比)及所生的一對子女,以及長子劉鳴煒,大劉直言二人從未要求「分身家」。眾子女中,大劉對長子鳴煒尤其看重,希望他可接手做華置接班人,大劉說:「我當然希望佢有做生意興趣,可以接手我啲金融投資生意。」



現年65歲的劉鑾雄坐擁逾1,200億身家,位居香港四大富豪之列,更有外界指他的資產被低估,估計真實身家達2,000億。去年11月,大劉親證接受了換腎手術,他就陸續開始將大量資產物業及現金分給長子劉鳴煒及太太甘比。


父子翻版

大劉日前接受本報獨家專訪,親自拆解此事:「有一樣嘢,真係講真,我個大仔,或者甘比,從來冇喺我面前提要分身家,或者要攞啲乜攞啲物。係我自己諗吓諗吓,都覺得應該點做先係對我最有利、或者係最理想嘅呢?佢哋冇提過,唔似得有啲,一早就虎視眈眈,你一瞓低一斷氣,兩腳伸直就嚟料。」



■大劉連月來已密密將巨額資產轉移給太太甘比。

■劉鳴煒熱衷青少年事務,早前曾公開表演舞技。資料圖片

眾子女中,長子鳴煒獲大劉分配最多資產,其實外表強勢的大劉一向都最看重對方,不過兒子從小跟母親寶詠琴生活,長大後生活方式亦與大劉南轅北轍,關係疏離,連大劉也曾透露兒子不愛聽他意見,亦拒絕同住,近年關係才有改善。其實大劉非常痛錫長子,父子更是翻版,都是從小與母親關係最好,大家都是炮仗頸性格。鳴煒在大劉心中評價相當高,大劉在訪問時透露:「佢人嘅性格品行一流,唯一缺點係硬頸啲。」


「唔好信人」


記者笑二人性格相似,大劉說:「我同佢最唔同係我比較好彩啲,我有試過遇到好低潮。我同佢一樣咁硬頸,但當你遇到低潮,你一定要馬死落地行,點硬頸都冇用。佢4歲嗰陣,我已經同佢講,第一記住唔好信人,第二都係記住唔好信人,第三都係記住唔好信人,我相信個仔都聽我講嘅!」



■劉鳴煒兄妹自小與母親寶詠琴生活,母子感情深厚。

■劉秀融現身在外地生活,大劉早年曾拖着女兒去ball。資料圖片

劉鳴煒雖辭任了華置CEO一職,但仍出任主席,問到大劉會否想兒子成為未來接班人,他表示:「第一,我真係唔知道佢有冇興趣;第二,太多長遠計劃有時未必如你所願,所以有時……今日我都唔想講太多,即係有時……唔係你想點就點㗎。親生仔親生女都未必聽自己話啦,我當然希望佢有做生意興趣,可以接手我啲金融投資生意。」對於早年為事業拼搏,令到少陪家人與子女疏離,大劉說:「都冇得後悔㗎!為咗搵食冇辦法。顧得掂啲仔女,可能過幾年就冇(機會),咁嗰陣時點呢?揸兜做乞兒呀?人嘅嘢邊個唔知阿媽係女人啦!」採訪:陳月媚攝影:陳俊強



【Timeline】手機用戶請按此,瀏覽「傳奇狙擊手劉鑾雄」: http://bit.ly/LAU-timeline【話你知】同大劉有關係嘅名人、美女有幾多?即睇「大劉人物關係圖」: http://bit.ly/JosephLau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15/199907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636

【辦公室政治學】辦公室內最有效的談判,從來都是…

1 : GS(14)@2017-10-30 00:43:28

【文化籽:辦公室政治學】辦公室?,我們經常都會面對討論與談判。談判的目的是甚麼?大部份時候,是為了解決問題,小部份時候,是為了顯示權威與做show。



後者通常怎樣界定?就是當你發現,那場談判被推到去戲劇層面。甚麼為之戲劇層面?就是有明確的情緒壓力,無形的對錯立場,以及──觀眾。當討論中涉及觀眾,雙方就會將觀眾對自己的觀感及支持,放在第一位,甚至重要過真正去解決問題,一場談判,就此變成一場無意義的show。不介意舊事重提的話,雨傘時期學聯對林鄭那場辯論,就是最經典的「將談判變成戲劇」案例。巿民佔領了香港三個重要地點,本來應該藉此與香港政府「討價還價」,逐步換取所要求的民主訴求,即至少應該是:幾月幾號開放哪條馬路,政府就要在幾月幾號前答應誰人下台;政府答應政改要怎樣怎樣,大家就會幾月幾號交出旺角之類(當然政府會否反口覆舌,就是另一題目的事了),可惜當日大會並無任何有資格可以代表到所有人的代理人,在大家都信不過大家,怕有「枱底交易」之下,談判變成全港直播,學聯不敢在公眾面前答應任何要求(甚至若然政府肯怎樣怎樣做,他們就會勸告大家怎樣怎樣之類的也不敢說),政府也在不可以示弱下只能重申一次早就在新聞裏的立場。終於整場談判,變成了早就預料到不會得到任何成果,無意義的中學生辯論比賽直播。談判,就是代價與條件的交易;交易就是計算,所以當涉及了戲劇式的情緒及立場角力,就注定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因此在辦公室內,要在談判中取得成果,「數口」好只是第二最重要,第一還是人際關係。為甚麼有時明明道理在你那邊,甚至你明明已掌握着對手所需要的一切,明明一定可以「要脅」到最大的利益,為甚麼最後還是談判破裂,一拍兩散?因為你還未能讓人家答應得心甘命抵。大家都是成年人,大家都要面子,當他在談判中知道自己已失勢,已無路再退,於是很容易就會將談判升級為剛才所說的「戲劇層面」,即是變成玩態度,玩立場,就是明輸都不願讓步,終於你明明贏,都變成「攬炒」收場。要避免這個情況的發生,首要方法,就是把談判中不必要的觀眾減少。無關痛癢的人當然不應該存在,甚至雙方的下屬、上司都應該盡量避席,這樣雙方才能夠最暢所欲言,放下身段地討價還價。所以最有效的談判,從來都是——兩個人私底下無記錄的密室談判。聽來很黑暗?很沒有監管?很不道德?難道你認為所有國際大事,都是在鏡頭下的「立法會」、「十幾大」、「高峯會談」中談出來的嗎?在政治上,道德從來都是一場戲而已。



撰文:陳詠燊電影編劇、專欄作家、專上學院講師。曾於香港十大企業之一擔任製作經理多年,見證及參與過無數辦公室戰役,是香港少數同時具備電影前線製作與企業行政經驗之電影人。
facebook:陳詠燊 Sunnyhahaha 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026/201942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4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