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紀錄片《日本人群像》觀後感 Verney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a2dj.html

今天看了一部關於上世紀8090年代日本產業變遷的紀錄片《日本人的群像》,其中一集主要介紹日本半導體行業的繁榮與衰退。東芝在80年代初期成功研發1M容量的DRAM存儲器,成為半導體行業領頭羊,後又首次研發成功閃存,但是在90年代泡沫經濟之後由於技術人員外流,同時資金緊張沒能繼續投資一些未成熟的未來技術,最後被韓國三星超越。

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技術密集型企業最大的優勢是領先的核心技術,但是這種依靠領先技術建立起來的企業護城牆看似強大,實則很脆弱。

先進技術集中於核心技術人員,這樣一旦出現核心技術人員的流失導致技術外洩,就會造成競爭格局的巨大變動,在90年代韓國三星高薪挖走了大量的日本半導體行業技術人員,迅速實現了技術超越,並且通過擴大產能使得存儲器價格暴跌,後來台灣也是類似的過程。

不排除有極個別優秀的高新技術企業能夠不斷通過創新保持技術優勢,但是按照基本規律,創新成功的概率從來都是很低的,在資本市場上對於擁有技術優勢的企業給予的溢價從長期來看不應該高,我們要對於那些所謂的高新技術企業保持警惕。

那企業持久的競爭力源於什麼呢?成本控制能力(管理效率、規模效應)、溢價能力(引領下游需求的軟實力),或許這些東西更能長遠。

結合自己做過研究的公司來看,像紐柯公司不是技術型企業,沒有研發機構,但是擁有優秀的成本控制能力,並在上下游市場擁有較高的市場份額(紐柯是北美最大的廢鋼收購企業、美國鋼材市場寡頭狀態)。而奧鋼聯可以算是技術密集型企業,其鋼材單價高,溢價能力源於產品品質和技術優勢,但是奧鋼聯下游市場像汽車、能源等都是寡頭壟斷型,像奧鋼聯這種精品鋼廠的產能不足以有市場勢力,所以下游溢價能力也是有限的。那綜合來看,反倒是紐柯這種草根鋼廠的競爭力更有可能長遠,奧鋼聯所依賴的技術優勢能否經受激烈競爭的長期考驗就值得懷疑了。

大冶特鋼雖然是特鋼企業,但是目前來看是在低毛利情況下通過期間費用的控制獲得平均利潤。從產品類別上看,大冶的高端特鋼產品佔比較低,下遊行業中汽車、機械佔大頭,這些行業中的主要企業的議價能力很強,同時面對外來的日本、歐洲特鋼產品競爭,大冶的特鋼產品溢價能力較低,毛利率很低。我們把大冶特鋼和紐柯、奧鋼聯放在一起看,大冶目前的發展戰略偏向於奧鋼聯。

以上都是自己的片面思考,很不全面,但是還是寫出來供大家思考討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2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