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股指期貨於2月16日松綁之後,國內金融衍生品市場再迎喜訊。
2月22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下稱“中金所”)發布公告稱,將於2月27日(周一)面向全市場開展2年期國債期貨仿真交易,首批掛牌上市的2年期仿真合約為2017年3月(TS1703)、2017年6月(TS1706)和2017年9月(TS1709)。各仿真合約掛盤基準價由交易所在合約上市交易前一交易日公布。
根據公告,2年期國債期貨仿真合約標的為面值100萬元人民幣、票面利率2%的名義中短期國債,最小變動價位為0.005元,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0.5%。
交易手續費方面,2年期國債期貨仿真合約與已上市的5年期、10年期國債期貨一致,手續費標準定為每手3元,平今倉交易免收手續費,交割手續費標準為每手5元。
交易保證金和漲跌停板幅度方面,2年期國債期貨各仿真合約的交易保證金定為合約價值的0.5%,交割月份前一個月下旬的前一交易日結算時起,交易保證金定為合約價值的0.8%,交割月份第一個交易日的前一交易日結算時起,交易保證金定為合約價值的2%。仿真交易2年期國債期貨、5年期國債期貨和10年期國債期貨的跨品種雙向持倉,按照交易保證金單邊較大者收取交易保證金。
2年期國債期貨仿真合約的漲跌停板幅度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0.5%,上市首日各合約的漲跌停板幅度為掛盤基準價的±1%。
“從國際市場看,2年、5年、10年期國債期貨都是成功的期貨品種,在利率風險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國5年期、10年期國債期貨上市以來運行平穩,投資者交易理性,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功能作用逐步發揮。”中金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完善國債期貨產品體系,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國債收益率曲線,中金所從市場需求出發,並借鑒國際經驗,設計了2年期國債期貨合約。
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在國債期貨暫停交易18年之後,2013年9月6日,首批三個5年期國債期貨合約上市交易。2015年3月20日,10年期國債期貨成功上市,國債期貨市場由此實現了從單品種到多品種的突破。
2016年4月,中金所債券事業部發布《2015年國債期貨市場運行分析》(下稱“報告”)。報告內容顯示,2015年國債期貨市場運行平穩、穩步發展。具體表現為市場成交持倉顯著增加,價格震蕩上行、期現緊密聯動,交割平穩順暢。
從成交量來看,2015年成交608萬手,日均成交24935手,較2014年增長562%。從持倉量來看,2015年12月31日,國債期貨總持倉58594手,較2014年底增長172%。此外,市場參與結構更加成熟,機構入市加快。2015年法人客戶參與數1734家,較2014年增長290%,法人客戶的成交、持倉占比分別達到了22%和65%。2015年,參與國債期貨交易的資管產品數量達1227只,較2014年增長290%。
“5年期和10年期國債期貨已經上市交易,基本可以覆蓋國債收益率曲線的中長端,但市場仍缺乏有效對沖其他期限利率風險的工具。”彼時,報告建議,我國應推出2年期等期限的其他國債期貨產品,進一步完善國債期貨產品體系,促進各期限國債流動性的提高,推動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國債收益率曲線。
同年3月,中金所相關負責人在中金所主辦的“2016年國債期貨策略交流會”上表示,將繼續推進國債期貨市場發展,推進2年期國債期貨上市,完善產品期限結構。同時還將進一步加強對國債期貨市場的監管,研究準備國債期貨期權等產品。
中金所2月22日發布通知,即將啟動2年期國債期貨仿真交易,仿真合約2月27日起上市交易。2年期國債期貨首批上市的仿真合約為2017年3月(TS1703)、2017年6月(TS1706)和2017年9月(TS1709)。各仿真合約掛盤基準價由交易所在合約上市交易前一交易日公布。
2年期國債期貨仿真合約標的為面值100萬元人民幣、票面利率2%的名義中短期國債,最小變動價位為0.005元,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0.5%。交易手續費標準與已上市的5年期、10年期國債期貨一致,2年期國債期貨仿真合約的手續費標準定為每手3元,平今倉交易免收手續費,交割手續費標準為每手5元。交易所有權根據市場運行情況對手續費標準進行調整。
中金所稱,從國際市場看,2年、5年、10年期國債期貨都是成功的期貨品種,在利率風險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國5年期、10年期國債期貨上市以來運行平穩,投資者交易理性,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功能作用逐步發揮。為了完善國債期貨產品體系,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國債收益率曲線,中金所從市場需求出發,並借鑒國際經驗,設計了2年期國債期貨合約。
5年期、10年期國債期貨成功上市的經驗表明,開展仿真交易是新產品上市前的重要環節,對於完善合約規則、檢驗技術系統、深入開展投資者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借鑒5年期、10年期國債期貨上市經驗,中金所面向全市場開展2年期國債期貨仿真交易,為廣大投資者開展多品種國債期貨交易提供平臺,為會員公司深化國債期貨業務提供載體,推動2年期國債期貨上市準備工作。
通知原文:
各會員單位:
我所即將啟動2年期國債期貨仿真交易,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上市交易時間
二、上市交易合約和掛盤基準價
2年期國債期貨首批上市的仿真合約為2017年3月(TS1703)、2017年6月(TS1706)和2017年9月(TS1709)。各仿真合約掛盤基準價由交易所在合約上市交易前一交易日公布。
三、可交割國債和轉換因子
2年期國債期貨各仿真合約的可交割國債和轉換因子由交易所在合約上市交易前公布。
四、交易保證金和漲跌停板幅度
2年期國債期貨各仿真合約的交易保證金定為合約價值的0.5%,交割月份前一個月下旬的前一交易日結算時起,交易保證金定為合約價值的0.8%,交割月份第一個交易日的前一交易日結算時起,交易保證金定為合約價值的2%。仿真交易2年期國債期貨、5年期國債期貨和10年期國債期貨的跨品種雙向持倉,按照交易保證金單邊較大者收取交易保證金。2年期國債期貨仿真合約的漲跌停板幅度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0.5%,上市首日各合約的漲跌停板幅度為掛盤基準價的±1%。
五、仿真交易相關費用
2年期國債期貨仿真合約的手續費標準定為每手3元,平今倉交易免收手續費,交割手續費標準為每手5元。交易所有權根據市場運行情況對手續費標準進行調整。
2年期國債期貨仿真合約上市交易其他事項另行通知。
各會員單位要認真做好2年期國債期貨合約仿真交易的各項準備工作,嚴格控制市場風險,確保2年期國債期貨合約仿真交易平穩推出和安全運行。
特此通知。
3月15日,國內期貨收盤漲跌互現,黑色系走勢分化,鐵礦石高位持堅,漲超2%,焦煤跌近1%;化工品多數飄紅,瀝青、橡膠漲超1%;有色金屬集體上揚,滬鋅主力收漲3.61%,滬鉛漲2.7%;農產品漲跌互現,棕櫚油漲近2%,大豆、菜油跌超1%。
國債期貨早盤大幅高開,央行政策性利率調整後,國債期貨出現短暫回撤,後繼續上攻,一度漲1.1%。截至收盤,10年期債主力T1706漲0.76%;5年期債主力TF1706現漲0.29%。
資金面上, 央行3月16日進行200億7天、200億14天、400億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均上調10個基點;同時,央行對17家金融機構開展MLF操作3030億元,上調6個月和1年MLF操作利率各10個基點。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中標利率上行是市場化招投標的結果。觀察是否加息則要看是否調整存貸款基準利率,中標利率上行並不是加息。
外管局新聞發言人表示,2月份外匯供求基本平衡。主要渠道的跨境資金流動形勢均有所好轉。貨物貿易項下跨境資金保持凈流入;企業外匯融資繼續恢複;境內主體購匯意願更為理性;跨境資金流動趨向均衡的經濟基本面更加穩固。
隔夜市場方面,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從0.5%-0.75%調升到0.75%-1%。利率決議公布後,美元、美債收益率大跌,且美聯儲加息之後並未在未來加大緊縮力度上給出任何暗示。
海通證券姜超表示,美聯儲不如預期中鷹派,市場仍預期美聯儲年內還有2次加息,強勢美元或短期回調,也意味著新興貨幣壓力短期緩解,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望保持穩定,但美國年內加息預期仍強,考慮到防風險、抑泡沫等因素,國內貨幣政策短期難言寬松。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稱,央行會緩慢適度上調OMO逆回購利率,而不是一次貨幣市場加息。為什麽會貨幣市場加息?主要因為修複過去過低貨幣市場利率、去杠桿的需要,與基本面基本無關,這與美聯儲加息的邏輯(通脹、就業上升)有本質不同。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將於2017年4月10日(星期一)推出五年期中國財政部國債期貨(國債期貨)。香港交易所國債期貨將會是離岸市場上首只中國國債期貨。同時也是香港交易所首只內地利率衍生產品。
中國內地債券市場快速發展,並逐漸加快對外開放,國際投資者在投資內地債券市場時急需管理人民幣利率風險的工具,香港交易所推出國債期貨正是為了滿足國際投資者與日俱增的風險管理需求。國債期貨將以人民幣買賣,由內地的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中債登)按照香港交易所提供的計算方法及流程厘定價格。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將會按照期交所提供的流程及算法,確定國債籃子的選擇範圍及包含的相關債券,以及計算每個期貨合約對應的國債籃子的每日參考結算價。 國債籃子將在相關期貨合約上市日期前五個工作日確定。符合要求的債券範圍應滿足以下條件: 由中國財政部發行; 人民幣計價; 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交易; 每年票面息率固定;及在期貨合約的最後交易日,債券的剩余期限不少於四年(包括第四年)及不超過七年(不包括第七年)。
香港交易所已邀請期交所參與者申請成為國債期貨的流通量提供者,並將與期交所參與者推出聯合推廣計劃,包括贊助市場活動及支援產品推廣。 於2017年4月10日推出的國債期貨主要合約細則。
3月24日,國債期貨低開高走,午盤全線收高,午後國債期貨繼續上攻。截至收盤,10年期債主力T1706漲幅擴大至0.68%,報97.315點;5年期債主力TF1706漲0.32%,報99.26點。
資金面上,央行24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稱隨著月末財政支出力度加大,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處於較高水平。當日有300億逆回購到期,凈回籠300億;本周累計凈投放800億。
雖然央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今日資金面緊勢進一步緩解。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多數下跌,交易所國債逆回購利率也較前幾日大幅下滑。Shibor也結束連續三日全線上漲,隔夜品種大跌5.3bp。
招商固收徐寒飛表示,進入下半周,資金面相比上半周有明顯緩解,債市也逐步走強。
在本次資金面的壓力測試中,債券市場的表現也算是滿意,收益率在波動中逐漸向下。盡管投資者對於後期市場是否能夠走出一波行情仍然存在比較大的分歧,但是至少空頭在本次資金面的短期沖擊下並未取得成效。總體來看,市場的走勢是在逐漸好轉,一個直觀的感覺就是,分歧越大,本次行情可能走得越久,對於多頭來說就越是有利。
天風固收孫彬彬稱,國債期貨以3月13日的大漲為標誌開始了一波較為明顯的上行,在相當程度上超出市場預期。從結果來看,這輪上行後國債期貨各期限合約基差水平明顯回落,根據歷史數據目前的基差水平有“重返牛市”之感。
如果對後市行情並非十分樂觀(甚至不需要悲觀),目前的基差水平是可以考慮逐步介入做多的。即使4月初在資金面寬松後現券會有所下行,屆時現券如果跟進,很可能出現現券強於期貨的情況,至少進一步收窄的動能應該相對較弱。而從預期博弈的角度看,如果行情可以在利空兌現前夕時悄然展開,也很難判斷行情不會在利好(資金面順利跨過3月)兌現時戛然而止,至少作為交易品種保持適當的警惕並非毫無必要。
周二(5月2日)午後,國債期貨直線跳水跌幅擴大,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6跌逾0.15%,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706跌0.07%。
消息面上:
1、中國央行今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今日有6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還就7、14和28天期逆回購操作需求詢量。本周共有2400億元逆回購到期,此外5月3日還有2300億元MLF到期回籠,合計4700億資金到期。
2、有市場傳聞稱“某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於近日大舉贖回委外近千億元”,隨著“千億規模委外資金贖回”傳聞的發酵,市場也出現“恐慌情緒”,股市債市甚至出現“雙殺”現象。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目前雖有委外資金贖回跡象,但絕沒有達到“贖回潮”的地步。對於所謂的“贖回潮”,市場還需理智對待。
3、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需要高度警惕杠桿率水平在短期內的快速攀升;如果考慮城投債、各種其他隱性負債,以及融資平臺以國企身份繼續借款舉債等問題,政府負債則極有可能超出了60%的政府債務警戒線。
4、新華社發文稱,中央把金融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到治國理政的新高度,足見當前防範金融風險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各種金融亂象到了必須出重拳治理的時候,經濟穩中向好也為加強監管提供較大政策空間,目前是整頓秩序、推進改革的較好時間窗口,需要及時抓住。中央已就維護國家金融安全提出6項任務,接下來就要看金融監管部門和市場主體的具體行動了。
宏源期貨分析稱,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國債期貨低位窄幅震蕩,五年期國債主力合約TF1706收報98.305,下跌0.15%;十年期國債期貨收報95.910,下跌0.22%。央行開展800億逆回購,另有800億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零投放。1-3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回落,工業企業或已從主動補庫存轉向被動補庫周期,加上地產銷量增速與乘用車批零增速仍較低迷,4月經濟增速或已出現明顯放緩。經濟回落預期疊加通脹低位,支撐國債價格不會出現大幅下滑。節前資金利率不斷上行,SHIBOR、同業存單發行利率上揚,信用債利率跳升,盡管央行此前采取超量對沖方式維穩資金,但機構融出意願減弱,市場資金面仍偏緊,加之本周面臨2300億MLF到期,資金缺口較大,債市上行空間不大。短期國債仍然偏震蕩為主,中期來看債市目前收益率較高,仍有可配置空間。
周一,期債午盤全線收紅。截至收盤,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709午盤漲0.62%,5年期主力合約TF1709午盤漲0.41%。銀行間現券收益率明顯下行,10年期國開活躍券170210收益率下行5.24bp報4.3100%,10年期國債活躍券170010收益率下行4.24bp報3.61%。
央行發布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稱,下一階段要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采取多種措施,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有機銜接監管政策出臺的時機和節奏,穩定市場預期,把握好去杠桿和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的平衡。
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表示,中國現階段需進行市場出清,有序的市場出清有助於有序去杠桿。金融機構里同樣存在需要清理的僵屍金融機構,這就需要存款保險制度和監管部門及時校正措施。
最近,國內股票、債券、商品市場同步大幅調整,比較直觀地反映了金融去杠桿帶來的流動性沖擊。
海通姜超認為,金融去杠桿絕對沒有結束!監管當局肯定會考慮去杠桿的力度,但是去杠桿絕對沒有結束!從金融投機回歸到為實體經濟服務的主業,而這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不僅需要金融機構主動收縮風險業務,還需要將政府和金融機構的信用切割,在僵屍金融機構中打破剛性兌付,打掉金融機構高息舉債的根基。
2年期國債期貨獲批上市,債券市場將再添一大避險新工具。
8月3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於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證監會已於近日批準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下稱中金所)開展2年期國債期貨交易,合約正式掛牌交易時間是2018年8月17日。也就是說,醞釀數年的2年期國債期貨將在兩周後開閘,國債期貨將有望形成2年期、5年期、10年期三大合約鼎立之勢。
對於2年期或債期貨的合約設計,業內人士認為更為優良,在沿襲5年期、10年期國債期貨的設計思路的同時,更註重期貨價格定價的精準性,保證金政策優惠更大,漲停板設計也在滿足風險控制的需求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資金的使用效率。
在5年期和10年期國債期貨的基礎上,再推2年期國債期貨,進一步對交易品種進行豐富,而新品種上市交易或也將會帶動現有品種的活躍度。多位期貨人士均預計,對於摩拳擦掌的機構而言,將豐富對沖選擇和配置,參與者除了期貨公司、私募,也有望向商業銀行擴展。
新舊品種合約的同與不同
此次宣布開展兩年期國債期貨交易,距離公開征求意見僅半個月時間。2018年7月18日,中金所就《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國債期貨合約交割細則》、《2年期國債期貨合約》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2年期國債期貨合約交易細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從合約設計來看,2年期國債期貨基本沿襲了現有5年期、10年期國債期貨的設計思路。同時,在設計上更註重了期貨價格定價的精準性,為曲線定價及策略應用提供便捷。”中信期貨金融期貨研究主管張革分析稱。
具體來看,2年期國債期貨合約名義標準券的票面利率從原先2%的設計改為3%,和5年、10年國債期貨合約相同;但不一樣的是,2年期國債期貨合約的交割單位為面值200萬元人民幣的國債,5年期和10年期國債期貨合約的交割單位為面值100萬元人民幣的國債。
張革認為,這樣設計的原因有三,一是借鑒國際經驗,2倍於5年、10年國債期貨面值的設計和美國國債期貨合約一致;二是,200萬合約面值能夠讓市場更好的從1年、3年國債擬合出2年國債,從而搭配國債期貨研發各種策略,能夠帶動整個短端利率債的流動性;三是,目前我國2年期國債利率為3.12%左右,合約票面利率從2%改至3%,有利於CTD券(最便宜可交割債券)可以集中在剩余期限更接近2.25年的券之上,同時,也保證了新發行的2年期國債更容易成為CTD券,進而促使國債期貨的定價能更準確地反映2年期國債的收益率水平。
可交割國債範圍方面,2年期國債期貨限定發行期限不高於5年,合約到期月份首日剩余期限為1.5~2.25年。而5年期國債期貨的發行期限不高於7年、剩余期限為4~5.25年,10年期國債期貨發行期限不高於10年、剩余期限不低於6.5年。
“可交割債券範圍設計較窄的目的主要在於,剔除老券對國債期貨定價的幹擾,在擴大可交割券範圍的同時,盡量減少貨幣市場對定價的幹擾,並避免出現2年期國債期貨價格與5年期國債期貨價格過於接近的情況。”張革如是稱。
此外,2年期國債期貨的保證金比例為0.5%,較之5年期國債期貨的1%與10年期國債期貨的2%更低,漲跌停板幅度設計為上一個交易日結算價的±0.5%,5年期國債期貨和10年期國債期貨的分別為±1.2%、±2%。
華泰期貨一項目人士認為,保證金比例的下調或是考慮一新品種上市,為提高機構的參與度。“假如2年期國債期貨和產品久期更匹配,保證金還有優惠,機構會考慮增加參與度。”該人士稱。
而對於漲停板設計,該人士認為,此項為風險控制涉及,降低新品的波動率。“假如2年期的漲停板設置在2%,可能造成可交割債券太少,雖然每手也是1萬,但面額是200萬的,所以相對同樣100萬面值的5年或者10年,杠杠更大。而且期限短,政策影響更明顯。”他補充稱。
影響幾何?
在5年期和10年期國債期貨的基礎上,2年期國債期貨的推出,將進一步對交易品種進行豐富。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新品種上市交易也將會帶動現有品種的活躍度。
“2年期國債期貨的加入有助於進一步發揮國債期貨風險管理、價格發現等功能,從而更好地服務於市場和實體經濟。”張革分析稱,一方面,2年期國債期貨的適時推出將給投資者管理短端利率風險方面,特別是對於久期較短的信用債的利率風險管理提供極大的幫助;另一方面,2年期國債期貨推出後,將與現有5年期及10年期國債期貨一起,更及時、更全面地對市場新增信息進行反應,助力債券市場進行更為精準的定價,進而有助於貨幣政策迅速、有效地向下傳導,準確指導市場投資及資源配置行為,利於收益率曲線的進一步完善。
證監會方面也表示,上市2年期國債期貨,是深化金融改革和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決策部署的一項重要舉措,有利於優化國債期貨期限和產品結構,進一步完善國債收益率曲線,推進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有利於提高國債期貨市場效率和流動性,豐富投資者風險管理手段,促進國債現貨市場發展。
對於市場實操,上述華泰期貨人士認為,2年期國債期貨推出,更豐富了機構的對沖選擇。“很多私募客戶,持有債的久期大多在2.5以下,因為之前是5年期和10年期國債期貨,所以對沖不能完全匹配。”在他看來,2年期國債期貨上市,銀行設立資管子公司,未來也更能參與期貨對沖。
一位杭州的資深期貨人士也認為,推出2年期國債期貨對機構配置和對沖更有好處。在他看來,目前國債期貨方面,機構的參與度還不充分,交投不算活躍,如今配齊2年期國債期貨後,應該會聯動5年期和10年期國債的交投,市場變得相對活躍起來。
“因為機構固定收益部門是按照分析進行短中長期債券進行配置操作,不會只配一種,所以對沖會全品種覆蓋,也可以豐富機構的投資策略。”上述資深期貨人士解釋稱。
張革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需求量整體預計會比較樂觀,也會帶動現有品種的活躍度。”對於投資者結構方面,上述資深期貨人士也認為,下一步應該會加大商業銀行的參與度。但張革認為,“暫時不會有變化”,仍舊主要以券商、私募等機構投資者為主。
對於新的品種,華泰期貨人士也提示稱,實效如何還要看機構實盤效果,流動性是否充足將在上市後見分曉。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8月22日,20年期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一般債券在上交所成功招標發行,這是我國首只超長期限地方政府一般債券,也是首只保險機構認購超九成的地方政府債券。
據了解,本只債券發行規模100億元,發行利率為4.44%,較國債基準上浮12.6%,約50個BP。市場認可度高,認購倍數達3.09倍,其中證券公司合計投標189.3億,為發行規模的1.89倍,中標金額50.5億,為發行規模的50.5%,刷新證券公司承銷團單券承銷記錄。值得指出的是,本只債券90%以上都由保險機構認購。根據《關於做好2018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意見》(財庫〔2018〕61號)的規定,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本次同時發行了20億1年期一般債和80億2年期一般債,從而在財政部允許的期限比例範圍內,豐富了內蒙債的期限品種,為形成期限結構完整的地方債收益率曲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利於進一步提高地方債發行利率市場化水平。
今年以來,上交所貫徹落實證監會、財政部的有關工作部署,積極推動地方債市場建設,當年累計發行規模已突破11000億元,占全市場公開發行部分的47%,成為公開發行第一大市場。近期,財政部推出公開承銷、彈性招標等制度安排,進一步完善地方債頂層設計,地方債發展再提速,下一步,上交所將繼續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加快推動地方債有序發行,發揮地方債對穩投資、擴內需、補短板的作用,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