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這個消息會否讓你涼快點:華為、招商分錢帶動廣東個稅猛增

占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八成多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大增48%;個稅收入增量的68.4%來源於深圳;上半年廣東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比全國地方平均增幅10.1%高7個百分點……

這是26日召開的廣東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二十七次會議上,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曾誌權所作的《關於廣東省2016 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下稱《報告》)所透漏的消息。上半年,廣東財政收入可謂“盆滿缽滿”。

華為招商派息分紅,個稅大幅增收

據快報統計,2016 年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438.63 億元,同比增長17.9%,剔除5 項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因素後可比增長17.1%(以下收入增幅均用該可比口徑),完成年初代編預算的53.8%,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其中稅收收入完成4426.95 億元,同比增長19.9%,為年初代編預算的55.3%,快於時間進度5.3 個百分點,稅收占比為81.4%。

曾誌權介紹,上半年廣東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比上年同期的11.9%高5.2 個百分點,為近5 年來同期增幅最高值。從全國來看,該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比全國地方平均增幅10.1%高7 個百分點。

分稅種來看,國內增值稅完成942.01 億元,同比增長45.7%,其中由於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改征增值稅完成278 億元,同比增長66.2%。剔除改征增值稅,國內增值稅收入同比增長38.6%,增幅高主要是由於從5 月1 日開始,中央與地方的國內增值稅收入劃分從之前的75:25 調整為50:50。

相比之下,營業稅完成1037.78 億元,同比增長4.7%。增幅較低主要是從5 月1 日開始,營改增全面推開,同時營業稅及改征增值稅調整為中央與地方五五分成。

企業所得稅完成880.8 億元,同比增長17%,一是由於該省工業企業效益較好,1-5 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5.8%。二是由於部分現代服務業發展較好,利潤增長較快。

數據顯示,1-5 月份,全省於工業的國內稅收(全口徑,含中央級,下同)同比增長5.5%,

比來源於服務業的國內稅收增幅20.4%低14.9 個百分點;工業對全省國內稅收增長的貢獻率為12.8%,比服務業對國內稅收增長的貢獻率74.5%低61.7 個百分點。

從地方稅收來看,工業與服務業的差異更大,1-5 月份來源於工業的地方稅收同比增長8%,比來源於服務業的地方稅收增幅29.2%低21.2 個百分點;工業對地方稅收增長的貢獻率為7.6%,比服務業對地方稅種增長的貢獻率78.2%低70.6 個百分點。

這也說明,目前服務業已經成為拉動廣東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力量。從廣東工業化進程看,目前廣東正處於服務業加快發展的階段,服務業增長相對較快,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更加突出。上半年廣東第三產業增加值19456.69億元,增長8.7%,貢獻率為59.6%,比2015年全年提高2.5個百分點,拉動經濟增長4.4個百分點。

一些稅種的表現頗為引人關註。其中,上半年廣東個人所得稅完成373.11 億元,同比增長34.5%,收入增量的68.4%來源於深圳。主要是由於以華為、招商為首的重點納稅大戶業績突出,派息分紅繳納個稅出現明顯增長。

樓市回暖帶動土地收入大漲

此外,樓市的回暖對部分稅種和土地出讓金的增長貢獻顯著。合富房地產經濟研究院院長龍斌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上半年,在樓市整體回暖中,區域分化比較明顯,一二線城市明顯好於三四線城市。在四個一線城市中,廣東就有廣州和深圳兩個。今年包括深圳、廣州以及佛山、東莞、珠海在內的珠三角地區樓市的銷售勢頭都非常好,因此廣東樓市大幅跑贏全國。

反映在財稅方面,上半年廣東中小稅種完成1193.25 億元,同比增長16.5%,增幅比上年同期的3.1%提高13.4 個百分點,主要是受房地產市場回暖影響。其中,土地增值稅收入完成368.21 億元,同比增長34.6%、增收94.6 億元;契稅收入完成246.98 億元,同比增長35.7%、增收64.96 億元。土地增值稅和契稅合計拉高了中小稅種收入增幅15.6 個百分點。

此外,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累計完成1637.88 億元,同比增長42.2%。報告分析,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增長較快,主要是由於占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八成多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在部分地區房地產市場回暖的帶動下,同比增長48%。

在支出方面,也是頗具亮點。尤其是為了加快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步伐,廣東在科技研發方面的投入明顯提速。

上半年,廣東科學技術支出完成226.7 億元,同比增長138.7%。增長快主要是為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其中技術研究與開發支出92.98 億元,同比增長139.9%、增支54.23 億元;科技條件與服務支出24.96 億元,同比增長538.9%、增支21.05 億元。

此外,在教育指出方面,上半年廣東高等教育支出完成89.22 億元,同比增長41.3%、增支26.08 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203

從生理到心靈 「一個人」經濟大爆發 看商機》單身潮帶動三大消費趨勢

2016-08-08  TWM

當單身成為社會常態,為單身族量身打造的商品紛紛出爐, 如何抓住機會、掌握先行優勢,將關係未來各項產業的發展。

台灣單身人口逐年增加,家庭結構也有明顯改變。最近一次台灣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一人戶已超過一六○萬戶,成為第二大住戶結構,僅次於兩人家庭。這群人口新勢力的消費心理與行為特色鮮明,敏銳的業者瞄準他們的需求,滿足這群龐大勢力從生活到心理面的商品,紛紛出爐,創造新商機。

日本經濟學者大前研一在《一個人的經濟》一書中也點明,社會發展越成熟,人們就不再以「基本需求」為消費目的,唯有了解「一個人」的消費者心理,才能將其轉變為具體成長的銷售數字。桂冠「輕鬆生活飯麵系列」,今年改以單身族的生活樣貌出發,推出「享受我的獨處食」,成功擄獲單身商機。桂冠整合行銷主任王鈺婷透露,鎖定一個人的獨處概念,帶動一五%的成長,顯示行銷手法與單身心理認同的重要性。

台灣最早嗅到這股變化的,當屬食品大廠桂冠、義美,近年來他們紛紛推出小分量、個人化冷凍食品;超商龍頭7-ELEVEn也推出自有品牌「iSelect」,其品項從食品、衛生紙到美容飲品等商品不一而足,就連七五○CC裝的各類酒品區,也被三六○CC的小瓶裝取代,才一調整,銷售立刻成長四○%;超市龍頭全聯福利中心,為了搶攻單身族回家做料理的市場,提供免費的一人份食譜,刺激超市商品的買氣。

一人家電也是這種邏輯下的產物,一人咖啡機、果汁機,日系品牌日立,也推出容量一公升以下的電子鍋,標榜只煮一碗飯也很好吃。

「一人家電」不只是容量縮小而已,還得考量到單身者的需求,抓到這族群「寵愛自己」的生活美學,實用之餘須兼具摩登的外觀,才能吸引單身者打開荷包。

趨勢1〉分享經濟

共生公寓 打造「不孤單」的生活圈台灣單身勢力不斷壯大,單身者不一定與原生家庭共住,一旦老邁或生病,都缺乏照護支援。如果能把高齡單身與適齡不婚者,媒合互助的共住模式,或可建立單身者支援系統。

許多單身者透過「共享」的概念,揪友共遊、共食……,讓生活多采多姿,也建立有如家人照顧的人際網絡。心理醫師王浩威就說,他就有固定的單身友人,經常結伴出國共遊。藝人藍心湄也與好友們說好,老了要住一起,就近照顧彼此。

「因為家庭結構改變,人們不一定會與家人同住,單身的壓力或是孤寂,將有更多元的方式去支持。」東吳社會學副教授劉維公認為,單身者將發展出新的居住模式。在台灣,潘信榮與王維綱在二○一五年著手打造了「共生公寓」──玖樓。

「共生的模式是從北歐來的,一群單親媽媽住在一起互相支援、照顧小孩。加拿大魁北克也有一群工人,成立住宅合作社,從募資開始,建設管理自己的公寓。」王維綱說。玖樓的共生計畫,推行一年多來,在台北已有八處據點,近三十間房出租,月租金還比區域行情便宜五百元。王維綱表示,「折扣雖然不多,但提供有品質的環境,讓不同領域、年紀的人們住在一起,互相交流。」玖樓每棟公寓的客廳,一到周末都會化身社交舞台,舉辦餐會或展覽,還能跨公寓參加。

玖樓的「共生」概念,於今年開始發酵。最近有一對年逾六十的退休夫妻,找上玖樓洽談,願意提供公寓作為共住場所。王維綱表示,「這對夫妻有資源、人生經驗,住進去的房客,評價都非常好。」房東與房客儼然成為跨越世代的朋友,房東太太也樂於打理一桌好菜,與房客們分享。

玖樓下一階段的目標,想打造老人與年輕人共生的社區,老人家住在一、二樓,年輕人住在高樓層,中間是共用區域,一起吃飯、生活。

趨勢2〉照顧陪伴

除了打點起居 機器人還陪你逛街電影《雲端情人》中,孤單男子與AI人工智慧之間產生微妙情愫,這看似科幻的劇情,已悄悄在真實世界中上演……。

「未來十年,機器人的出現,會徹底改變單身生活的樣貌。」劉維公提出新的趨勢見解。

陪伴型機器人的進化飛快,從過去風靡一時的機器寵物,到最近能監控家中安全的機器管家,功能不但更貼近生活,還能排解寂寞、提供娛樂。日本愉快工業(YUKAI Engineering)的掌上型偶像機器人「iDoll」,能跳能唱,搶攻御宅偶像市場。日本媒體也曾刊出一個畫面,適婚女性每天由「Pepper機器人」陪著逛街購物,儼然是最知心的好友。

而鴻海在購併夏普後,今年五月推出的機器人手機「RoBoHoN」,可愛造形搭載AI人工智慧,還提供語音對話、人臉辨識互動的功能,要價近二十萬日圓(約新台幣六萬元),一開賣就吸引千人預購;華碩今年發表的機器人商品「Asus Zenbo」,能察覺家中成員的異狀,並拍照通知其他家人或是醫院,發揮居家守護的作用。

有機器人大國之稱的日本,更將照護型機器人,納入看照第一線的計畫;未來,機器人可望扮演老後照護的要角,提高銀髮單身族群的生活品質。

而台灣工研院近年所成功研發的行動輔助機器人,與高敏銳觸覺感知穿戴式輔具,也是老後一個人可以仰賴的工具。

其中,高敏銳觸覺感知穿戴式輔具,獲得一五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的肯定,可改善老後在寫字、飲食、喝水時,手部顫抖所帶來的不便,不須仰賴他人幫助。

工研院院長劉仲明表示,「科技能有效改善生活中的種種問題,我們可以將它推廣到全世界,帶來更高的價值。」機器人產業,可能會是未來人類生活的一部分。

趨勢3〉未婚生養

輕熟女保留「生機」 凍卵需求暴增《今周刊》 今年針對三十歲以上單身者所做的問卷調查,顯示有二一%的未婚女性雖暫時沒有結婚意願,仍有生養後代的欲望。由於女性生育期有限,卵子會因年紀而老化,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過去用於治療不孕的凍卵服務,成為單身女子的新選擇,當然也是生育銀行主打業務之一。

二○一○年成立的愛生育銀行副總經理王懷麟表示,伴隨單身意識抬頭,自一三年起,單身女子凍卵件數急速成長,是前一年度的兩倍之多。而且,過去凍卵的年齡層大約都是四十歲以上、經濟能力較高的女性;近兩年,三十歲前半的女性明顯增加。王懷麟提醒,三十八歲後卵子的健康狀況會急速下降,爾後的受孕情況也不佳,掌握三十五到三十八歲這三年的黃金時期,取卵冷凍是關鍵。

凍卵並無法律上的限制,但之後的人工受孕,必須提出婚姻證明才能進行,代理孕母等相關法條,也還在草案階段。送子鳥診所謝佳琳醫師則認為,「未來,凍卵的觀念會越來越開放而健全,年齡層一定還會再下降,待法規鬆綁,將有更多族群出現凍卵的需求。」從個人化商品到凍卵商機,如何抓住機會、掌握先行優勢,將關係未來的發展。

單身潮只會日漸巨大,掌握單身族人口結構的變化,確保站在浪尖上,才能抓牢新商機。

撰文 / 王炘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71

產油國穩定油市預期帶動空頭回補 美油漲近3%

美國WTI 9月原油期貨價格周五(8月12日)收盤上漲1.20美元,漲幅2.83%,報44.69美元/桶,本周升幅創4月來最大,沙特油長昨日有關可能采取行動幫助穩定市場的講話觸動了空頭回補的升勢。

與此同時,ICE布倫特10月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上漲1.14美元,漲幅2.48%,報47.18美元/桶。

在數據顯示,本周美國貝克休斯活躍鉆機數連升七周,為逾兩年最長增勢,且增加17座,為12月來最大增幅後,油價縮減部分升幅。

本周早些時候,OPEC宣布14個成員國將在下個月阿爾及利亞能源會議間隙舉行會晤並恢複合作凍產,今年4月份時凍產協議未能達成一致。

7月沙特原油產量處於1067萬桶/日的歷史高位,因此一些分析師對沙特參與凍產的誠意感到疑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179

資源合作與股份合作:產業帶動脫貧的桑植模式

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位於武陵山脈腹地,是賀龍元帥的故鄉。這里曾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地,也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的起點。

紅二方面軍就是在這里啟程,先後轉戰湖南、貴州、雲南、西康、四川、甘肅、寧夏、陜西8個省,行程2萬余里,進行大小戰鬥110多次。長征途中,他們斬關奪隘,搶渡溧水、回旋烏蒙山、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走過草地,終於在1936年10月22日在寧夏將臺堡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完成了偉大長征。

這是一方孕育英雄的土地,有5萬多人先後參加革命,僅有據可查的革命烈士就達5000人。這里也是老少邊窮的山區,是張家界市扶貧攻堅主戰場。截至目前,全縣尚有26173戶、72828名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為17.38%。

桑植縣扶貧辦副主任童自立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桑植在產業帶動貧困群眾脫貧方面,探索出了很多新的模式,降低市場風險,減少生產成本,增加產業收益,讓貧困群眾邁入產業大門,實現脫貧致富。

桑植縣探索將信息農業經營組織的資金、技術和市場營銷資源,貧苦戶的土地、山林和勞動力資源進行無縫對接,引導雙方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從而實現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桑植縣高山怡韻茶葉公司在五道水鎮投資500余萬元興建了青錢柳和茶葉精深加工廠,投資150萬為125個農戶無償提供青錢柳苗木13萬株、有機肥200噸、石灰80噸,農戶負責出土地、山林、勞力,雙方合作建成了805畝青錢柳基地。該公司按照市場價回收農戶采摘的青錢柳鮮葉,公司和農戶按照32:68的比例分享鮮葉銷售收入。駐村幫扶單位(縣人大機關)為村集體投資20萬元入股公司,每年固定分紅4萬元,對該存青錢柳種植戶按照每畝160元的標準給予獎補。

2015年,該村53戶貧困戶種植160畝,2016年青錢柳鮮葉銷售收入達到每畝2000元。2016年,全村59戶貧困戶新發展青錢柳面積220畝,預計三年豐產後每畝青錢柳收入可達900萬元以上,全村125戶農戶增收4.9萬元,59個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到2019年,全縣計劃發展青錢柳種植面積2萬畝以上,帶動貧困人口脫貧5000人以上。

童自立介紹,桑植縣還探索出“股份合作”的模式,實現產業帶動脫貧。將貧困戶財政扶持資金入股到新型農業經營組織,並進行勞務合作,貧困戶通過獲得土地資金、務工收入和分紅收入,實現多渠道增收脫貧。

桑植縣禾佳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劉家坪鄉投資500多萬元,流轉土地523畝,打造了一座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在駐村幫扶單位(省軍區)的扶持下,經公司、村集體、貧困戶三方協商,將新橋村集體財政扶貧資金30萬元、全村60戶貧困戶扶貧資金22.8萬元入股該公司,共占股10%。2016、2017每年固定按所投股金的15%進行分紅(村集體分紅4.5萬元,貧困戶共分紅3.42萬元),第三年以後根據項目經營效益按股金比例實際利潤分紅。

目前,該公司流轉370戶貧困戶140畝土地,貧困戶共獲得8.4萬元收入,安排261戶貧困戶參與務工,共獲得勞務收入41.7萬元。2016年,該公司帶動150戶貧困戶脫貧,到2019年,帶動1000戶貧困戶脫貧。

童自立表示,該項目幫助農村剩余勞動力實現在家門口就業,經常性開展技能培訓,提高了務工人員的農業生產技能,也為當地培育了一批新型職業農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350

【長征路 新故事】湖北鄖西:勞務輸出帶動脫貧

湖北省鄖西縣是中國紅軍長征的見證者,近年來走出來一條依靠勞務輸出帶動精準脫貧的新道路。

紅軍長征期間,賀龍、程子華、徐海東、吳煥先、劉華清等先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這里浴血奮戰過。1932年至1936年,紅四方面軍、紅三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在長征途中先後來到鄖西,其中紅二十五軍在鄖西駐紮一年多的時間,創立了鄂豫陜根據地,建立了蘇維埃地方政權。

(圖:紅軍在鄖西留下的宣傳標語)

鄖西地處湖北省西北部,三面環陜,一面接楚。鄖西山高坡陡,山多地少,土地瘠薄,受南北氣候過渡帶影響,小氣候複雜,“十年九災、十災九旱”,自然災害頻發。新一輪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共識別貧困人口49278戶、142687人,貧困發生率達33.6%。

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外出務工成為農民創收脫貧的重要手段和優先選擇,鄖西常年有15萬人外出打工為生。鄖西是全國首批勞務輸出工作示範縣、全國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試點縣、湖北省農村勞務經濟開發工作先進縣,2015年轉移農村勞動力14.92萬人,累計實現勞務收入41.02億元。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發〔2015〕34號)將“引導勞務輸出脫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政策支點,要求建立和完善輸出地與輸入地勞務對接機制。今年4月,人社部、國務院扶貧辦聯合下發《關於同意湖北省鄖西縣與廣東省開展勞務協作試點工作的函》,把鄖西縣列入貧困人口勞務協作試點縣,與廣東省廣州、深圳、東莞、佛山四市協作,讓鄖西的富余勞動力與發達地區的用工需求形成有效對接。

鄖西縣常務副縣長王麗媛介紹,鄖西與廣東省建立勞務協作關系以來,粵鄖兩地制定了勞務協作方案,出臺了促進貧困人口穩定就業政策,深入推進貧困人口轉移就業工作,發揮了勞務輸出在精準脫貧中的重要作用,收到了明顯成效。還對在廣東省就業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959人進行了精準統計,建立了貧困人口信息數據庫,擬定了跟蹤服務辦法和穩崗政策,確保這些貧困人員穩定就業、穩定創收,實現脫貧目標。

目前,在廣東省就業貧困人口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扣減生活成本800元,月凈收入3200元,年凈收入38400元。以家庭平均5口人計算,人均年度純收入7680元,遠高於鄖西縣2016年度脫貧標準線4300元。通過勞務協作,實現貧困人口穩定就業,完全可以實現“輸出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

(圖:鄖西縣城)

鄖西先後與廣東省深圳市、東莞市、佛山市舉行了4場現場招聘會,進場應聘貧困人員1472人,簽訂意向就業協議近450人,實際赴廣東省就業295人,後續招聘工作按時間節點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之中。通過鄖西與廣東四市勞務協作,帶動和引導了8200余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目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達32920人,比3月1日統計的外出務工貧困人口24626人增加8294人。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深圳在鄖西投放了一套網絡遠程招聘設備,與鄖啟動了網絡遠程招聘,外出務工者可以與招聘企業在網絡上進行面試,既解決了集中招聘成本高的問題,又能常年招聘。

據統計,鄖西縣還有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48534人在家里從事生產經營,如果再從這部分存量勞動力中轉移30%的人員外出務工,那麽貧困人口外出務工人數將達到30000戶40000人,將有60%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勞務輸出實現脫貧目標。

(圖:鄖西縣城夜景)

王麗媛表示,政府推動、市場主導,是做好勞務協作的基本原則,但又要尊重市場,不能大包大攬。由於貧困人員特殊的群體特征,其自身缺乏依靠市場手段實現就業的能力,必然要求政府發揮行政幹預作用,幫助其實現就業。鄖西借鑒與廣東勞務協作經驗,還與武漢市開展勞務協作,武漢市將組織企業開發1萬個崗位,安置鄖西貧困勞動力就業,幫助建設了6家基層公共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臺。

王麗媛坦言,目前在勞務輸出方面也長效機制尚未完全建立。輸出地與輸入地政府勞務協作工作定期對接辦法尚未形成,扶持貧困人口就業的政策還不夠完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綜合素質不高,對薪酬期望值過高,應聘者的能力素質與用人單位的崗位要求存在較大差距。

此外,受客觀條件限制,招聘成本較高。廣東省大批次組織企業前往鄖西現場招聘,費用較高,而鄖西多數鄉鎮處於邊遠山區,組織應聘工作難度較大,人均服務成本較高。由於外出務工人員流動性強,難以聯系到人,政府服務管理成本也較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496

藍籌集體發力帶動股指沖關 估值切換行情成型?

隨著三季度經濟數據的全部塵埃落定,A股市場本周一仿佛從睡夢中突然驚醒,在煤炭等藍籌板塊的帶動下出現突破性上漲走勢,劍指3140.44點的前期高點,同時成交量也繼續溫和放大。對於這樣的走勢,市場人士整體態度較為樂觀,認為股指挑戰前期高點應該問題不大,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樓市調控後資金尋求新的資產配置需求,而權益類資產在其中排名靠前。

10月24日,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在煤炭股早盤的強勢上漲帶動下,滬深兩市股指在早盤短期震蕩之後即展開逐波反彈,券商、銀行等藍籌板塊的助力更是使得股指早盤即突破3100點整數位的壓力,並一度摸高3137.03點。午後股指基本維持高位盤整態勢,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128.25點,上漲37.31點,漲幅1.21%,成交2504億元;深成指報收10842.64點,上漲93.74點,漲幅0.87%,成交3135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200.80點,上漲19.80點,漲幅0.91%,成交833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5639億元,繼續較上一交易日繼續有所放量。

從10月24日的盤面來看,以煤炭為代表的“中字頭”個股成為市場資金追逐的熱點,估值較低、基本面出現變化則成為了這些個股的主要特征。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等認為,"中字頭"板塊"十一"後表現強勢,邏輯如下:1)地產壓力下行後基建投資勢必在穩增長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並將對以基建為主的"中字頭"板塊帶來刺激。2)債轉股有助於減輕企業債務負擔、降低債務風險。結合最近國企混改的進展,將給高負債率國企帶來改革良機。這波上漲前板塊內多數個股仍處底部區域,無論市場關註度和存量倉位均低,混改、債轉股等集中推進,"中字頭"是邏輯最明確的收益標的,因而關註度提升,在中國聯通(600050.SH)等指標股帶動下資金集中湧入;並且自下而上,"中字頭"中不少央企業績穩定、估值合理,符合市場選美,並且PPP、國改帶來的效率提升均有助於板塊業績的實質改善。

對於年底之前的A股走勢,興業證券則維持此前的判斷,仍是“螺螄殼里做道場”。一些市場風險點可能引發行情階段性擾動,但導致系統性風險甚至創新低的概率不大。本著價格比時間重要的原則,戰略性配置業績靠譜、估值合理的優質資產。拉長久期看,以上風險點的暴露對A股的配置價值未必是壞事,A股在全球及國內均是配置性價比較優的大類資產。四季度重點配置績優股估值切換以及債轉股政策下的投資機會。

招商證券策略分析師王稹等則更為樂觀,其認為,經濟面與資金面依然支持中期的緩慢震蕩上行,強勢美元可能較大的不確定性。在經濟轉型期的資產荒、低利率、金融穩定的大背景環境下,加上宏觀經濟/金融數據企穩向好消除“深蹲”系統性風險,維持指數震蕩向上(形態類似帶魚)的判斷。三季度數據顯示經濟目前企穩,帶動企業補庫存和投資,四季度基建投資繼續發力,完成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問題不大。短期來看,上證綜指、創業板指、中證1000的走勢體現出不同節奏,這恰恰與板塊表現的差異是吻合的。上證指數的上行主要由建築相關概念等的持續表現來推動,有點形似2014年底一路一帶和國企改疊加的中字頭行情,只是持續度不如;金融板塊也起到了一定的輔助作用,近幾年四季度低估值的金融基建板塊估值修複出現的概率較高。同時,技術形態顯示上證指數存在短期調整壓力。此外,據龍虎榜數據,活躍概念的龍頭股幾乎全部是營業部席位,這可以部分解釋為何成交量能持續小幅擴大。

對於整體市場資金環境,王稹等則認為仍較為充裕。尤其是政策驅逐違規進入地產行業的資金,部分銀行理財和投機資金面臨著重新選擇。但資金受到商品、債券和海外資產配置需求的分流,股票二級市場仍處於存量博弈環境。一個變好的現象是,近期市場對於全球流動性/利率拐點的悲觀預期出現緩解。從A股市場具體數據來看,市場流動性出現回暖的跡象,場外資金供需指標顯著上升。存量資金活躍度提升,場內交易活躍度指標反彈向上。不過銀證轉賬本期大幅下調,資金面預期指標環比下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192

新動能帶動中國經濟

【一】

位於珠三角核心區的廣東東莞,過去30多年都是以服裝鞋帽為主、享譽全球的“世界工廠”。有人略帶誇張地形容:“東莞塞車,全球缺貨。”

但現在,東莞正在尋求發展動力的轉型升級。在10多天前李克強總理的考察中,當地負責人介紹,東莞鞋帽服裝等傳統產業去年跌幅超過15%,而電子信息產業等“新動能”,正在以超過25%的速度增長。

2016年10月13日,李克強考察東莞OPPO手機

東莞的探索只是中國經濟“破繭成蝶”的一個縮影。剛剛發布的2016年三季度經濟數據中,中國經濟繼續以6.7%的增速領跑全球主要經濟體,但全球經濟學界和媒體尤為看重的,是其中帶動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新動能”。

“在很多西方人的印象中,中國是煙囪工廠和流水線的集中地。”渣打銀行集團行政總裁溫拓思此前撰文稱,“但現在,中國政府采取的各項措施正在生效,為更平衡的中國經濟奠定基礎。”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比分別增長10.6%、9.1%和10.8%,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6、3.1和4.8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5.6%和11.1%,分別快於全部投資7.4和2.9個百分點。

更重要的是,快速發展的新技術、新模式,也在推動傳統動能加速改造升級。今年1-8月,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13%,快於工業總投資10.1個百分點。

“讓新動能逐步挑起大梁,舊動能不斷煥發生機。”這是李克強對東莞的寄語,也是對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期望與規劃。

【二】

中國經濟的“新動能”已經滲入每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美國《華爾街日報》曾專題報道中國城市居民的“輕現金”生活方式:一位生活在北京的普通市民不用攜帶錢包,單憑手機就能支付絕大多數日常開銷。

“很少有人能否認,7億中國人的手機已經開始改變中國經濟。”英國《金融時報》如此感嘆。

早兩年還在為“雙11”搶購而驚呼的人們,如今早已習慣坐在家里通過手機點餐、打車、掛號,甚至在停電的時候即時繳費。今年前三季度,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5.1%,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快14.7個百分點,與“互聯網+”相關的新模式、新業態持續快速興起。

連傳統的統計方式,都跟不上中國經濟日新月異的變化步伐了。經濟研究機構數聯銘品(BBD)首席經濟學家陳沁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目前統計GDP的方法忽略了高增長行業的許多小型和中型企業。這些統計不足的領域占經濟活動總量的近三分之一。

美國彭博社在比較兩組衡量中國經濟新舊動能的指標後稱:“盡管傳統工業領域增速出現放緩,但中國的新經濟領域正在大步向前。”

【三】

充滿活力的“創客”,靈光迸發的奇思妙想,類似場景,每天都在中國2300多家眾創空間不斷上演。在李克強總理三年前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後,許多曾經追求“穩定”的年輕人,今天已踏上創業創新路途,在創造市場價值的同時,也在深刻重塑著中國經濟。

2016年10月12日,李克強深圳考察2016年全國雙創周主題展示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每天新登記企業1.46萬戶,1-8月,全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51.3%。世界經濟論壇中國理事會發布《中國創新生態系統》報告顯示,中國本土企業研發投入從2005年的12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394億美元,增長近32倍。2015年,中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為1.4萬億元,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家。

事實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僅成為中國經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也在匯成中國經濟“新動能”的澎湃活力。在3季度經濟數據出爐後,美國彭博社、英國路透社發文肯定中國經濟轉型和“再平衡”取得成效;高盛首席亞洲股票策略師蒂莫西·莫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提高了對中國股票的投資評級;世界銀行高級官員郝福滿則稱:“盡管世界其他國家地區的經濟增速都令人失望,但中國經濟正在一條正確的軌道上前行。”

國際金融協會主席蒂姆·亞當斯將中國經濟比作一臺“混合動力汽車”。傳統動能就像“油老虎”引擎,而依賴於服務業、技術升級和更加環保生活方式的“新動能”,則像是更加環保的電動引擎。

“隨著時間的推移,混合驅動將逐漸提供中國所亟需的動力。”亞當斯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212

PMI回升帶動市場人氣 A股螺旋式上漲挑戰前高

在10月PMI回升至51.2%的兩年高位的消息刺激之下,11月1日滬深兩市股指雙雙出現反彈回升走勢,股指上漲態勢仍保持良好,兩市成交量也有小幅增加。市場主流觀點認為,盡管短期仍有風險因素擾動,但從中期角度布局A股已可開始!

11月1日,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在開盤小幅回調之後,即在股權轉讓、恒大系等板塊強勢上漲的帶動下出現回升,市場走勢隨即全面回暖,普漲格局明顯。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122.44點,上漲21.95點,漲幅0.71%,成交1958億元;深成指報收10796.14點,上漲91.84點,漲幅0.86%,成交2880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76.45點,上漲16.69點,漲幅0.77%,成交819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838億,較上一交易日小幅增加。

平安證券策略分析師魏偉認為,股票市場在當前政策的引導下正在逐漸積聚機會,綜合看待供給側改革中去杠桿的思路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落地進程,政策的動向意味著股票類資產的配置價格未來將得到提升。市場需要對低利率時代的資產配置做好準備,考慮到前期監管政策趨嚴的變化已經將近半年(市場對於監管政策影響的吸收已較為明顯),固定收益類投資品的回報率仍在持續下降,房地產市場在10月政策全面趨嚴以抑制價格進一步上漲。市場的資金面正重新修正風險收益預期,同時可能需要進一步加大對權益資產的配置比例。

宏觀流動性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會出現拐點,貨幣政策在2017年仍然有進一步寬松的余地。短期宏觀經濟則趨於平穩,使得政策的可騰挪空間有所增加。當前的整體環境對於金融資產價格仍然較為有利。市場會自行調整對於風險的判斷,如人民幣匯率和資本外流的問題,在短期內較為嚴格的監管政策有助於實現匯率在小幅貶值過程中保持相對穩定,對於美聯儲加息則不必過度擔憂,市場已經有較為充足的預期準備。

從短期來看,平安證券認為股票市場的機會將圍繞政策主線,混合所有制改革、供給側改革、去杠桿政策等是政策發力點所在,也是前期資本市場估值相對較為合理的板塊。當然市場當前尚不具備快速上漲的條件,整體市場風險偏好仍較為低迷,監管當局對於資產泡沫的警惕性仍然非常高,緩慢震蕩上行將是市場運行的主要特征。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則認為,市場風險溢價有所下降,短期風險有所鈍化但未消除,立足中期進行布局,因為中長期預期更明確,有助於風險溢價下降和風險偏好提升。並且,從中長期全球大類資產配置的視角,A股在全球及國內均是性價比較優的資產。

而短期風險雖然影響鈍化,但仍未消除,後續不排除在市場放松警惕時再次暴露,擾動風險偏好。年底前指數依舊是"螺螄殼"。三季度以來,市場被海內外風險輪番侵襲,當前這些風險點影響已逐漸鈍化,但仍未消除,後續人民幣連續貶值、美國大選尚未落地、國內資金面偏緊以及股市減持壓力等因素對A股或仍有擾動。因此,雖然短期風險偏好有改善跡象,但仍受制於這些風險因素而上行空間有限,年底前指數仍是"螺螄殼"。

不過,興業證券認為,此時若過度聚焦於當下,容易錯失機會或損耗收益,不妨把目光放長遠一些,立足中期進行布局。A股有看長做短的傳統,但此前市場對中長期"看不清",只能選擇在短期因素間糾結。今年2月起,A股投資者心態從大起大落中調整修複,大半年中經歷了各類事件(退歐、加息、金融監管)的風險測試後,目前投資者情緒已較為冷靜淡定,對短期擾動的免疫力增強。並且已有不少投資者敢於忽略甚至利用短期波動,以中期的維度和邏輯選股持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600

PPI同比連增10月 5大行業回暖帶動

國家統計局11月9日發布的2016年10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 10月份PPI同比上漲1.2%,漲幅比上月擴大1.1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稱,5大行業價格的上漲是帶動此次PPI上漲的主要因素。不過,此次上漲擾動性因素居多,未來PPI是否繼續上漲,主要取決於複雜的經濟走勢。

經濟回暖促進行業價格上升

這是PPI連續第10個月同比上漲。根據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的數據,今年 9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0.1%,同比是自2012年3月份以來首次由負轉正,結束了54個月連續下降態勢。除了持續的去庫存、去產能因素外,這一次的增長也歸因於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和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的上漲。

上述幾大行業也是此次PPI上漲的主要推手。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解讀稱,分行業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同比上漲15.4%,漲幅比上月擴大11.3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石油加工業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3.1%、3.7%和3.6%,漲幅比上月分別擴大3.0、2.5和3.6個百分點;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同比由降轉升,上漲2.0%。

余秋梅說,據測算,上述五大主要行業合計影響PPI同比上漲約1.4個百分點,是帶動PPI同比上漲的主要因素。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除了經濟回暖的影響,今年前幾個月,去產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些大項目的實施也拉升了生產資料的需求,煤炭和有色金屬的價格因此上漲。

今年2月5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意見》明確指出,在近年來淘汰落後煤炭產能的基礎上,從2016年開始,用3年至5年的時間,再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較大幅度壓縮煤炭產能,適度減少煤礦數量。

今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也發布《關於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強調加快退出過剩產能,依法依規退出和處置過剩產能,引導不具備競爭力的產能轉移退出。

在11月數據發布之前,中央督查組也相繼赴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督查當地去產能各項目標任務,提出確保11月底前完成今年任務,並爭取早壓、多壓一部分產能。中國鋼鐵等行業協會和各地方政府紛紛表態,將提前完成全年任務,並有望超額完成。

國際價格上漲帶動了國內價格

國際價格上漲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胡遲說:“就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來說,此前國際市場的價格下調幅度過大,國外減少了煤炭供應,而供需減少之後價格自然就漲上來了。黑色金屬行業也是因為前期價格下跌得太厲害,現在補漲。另外,出於環保的要求,冶煉需要高品質的鐵礦石,而該領域的供給相對稀缺鐵。礦石價格上來之後,鋼的價格自然就上去了。”

他補充道:“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都在不同程度的上漲。而我國原油一半依靠進口,石油價格自然也隨之上漲。”

胡遲分析,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同比由降轉升,可能是因為冬季是天然氣用氣的高峰時間段。 此外,中石油擬上調工業和商業用氣的價格,也會導致天然氣價格上升。

PPI未來走勢如何?胡遲預估,上述屬於擾動性的因素,不會長期持續。“基本需求面在這,經濟增速比較低,幾大行業的整體價格不會像前幾年那麽大幅度上漲,但是中間不能排除投機性因素的存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940

捷信集團董事梅愷威:消費金融可以帶動中國經濟繁榮

在近日舉行的2016中國消費金融論壇上,捷信集團董事會董事梅愷威(Mel Carvill)表示,消費金融可以帶動中國經濟繁榮。“人們普遍認識到消費者信貸是帶來美國經濟日益增多和繁榮的原因,我想這個概念還會在中國重演”。

針對“信貸增長的頻繁債務水平會上升”這個問題,梅愷威表示,這是忽視了經濟分析,現實中企業不會產生這種經濟性的災難。

梅愷威比較關註市場創新,他認為創新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大多數的創新依賴於基礎過程創新,加上一些新的渠道,還有政府的友好專業政策。“我們在中國看到了完全一樣的事情,中國的領導層目前正在關註創新以及國家的活力,現在正在這個方面做出努力。”

盡管一直來美國消費金融的基本功能保持不變,但是交易方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覺得這個部分在中國也會發生,梅愷威稱。

如何看待綜合評估系統自動化?梅愷威稱,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美國的風險防控發生了變革,綜合評估系統自動化並沒有讓成本升高,總的運營成本比六十年代的時候下降了近6個百分點,到了現在是55%。

“關於供應方面,隨著新的科技創新,包括新的自動化風險建模技術,貸款人能夠更好地區分可靠的借款人,”梅愷威稱,這個社會群體獲得了信貸,而且反映了公共政策的變化以及信貸作用的態度。

“消費信貸積累的數據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消費金融公司還是他們的借款,而且政策制定者需要了解這些信息,分析宏觀經濟,增強對消費信貸的理解,加強金融的穩定性。”

梅愷威認為,在過去的六十五年當中美國發生的三大趨勢:產品越來越多、更加容易獲取,增加對消費者的責任以及對消費者進行信貸的教育。金融教育非常重要,美國政府和相關利益者建立了金融教育計劃項目,也將金融保護和監管改革進行互補以加強金融獲取的政策。中國也在做這樣的工作,但是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在資金的問題方面,梅愷威認為,不同的市場當中資本市場提供了大部分資金,如果中國經濟要像美國一樣成長的話需要發展中國的資本市場,能夠為金融市場的債務提供一個深入和流動性的市場是非常關鍵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8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