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成全球第一快遞大國。作為“新經濟”的代表,2016年快遞超過300億件,快遞業已經連續6年每年增長超過50%。在創造大量就業的同時,大數據正在改變物流業,賦能快遞小哥。
快遞業一枝獨秀背後,大數據平臺菜鳥網絡的物流生態圈極大拉動快遞就業,與合作夥伴一起支撐了全國90%以上的快遞包裹運送。
單量高速增長下,有的快遞員還要加班加點,把包裹盡快用戶手中。這也是物流業發展快、高就業的特征。測算表明,每增加10000個快遞,就可以帶動一個人就業。目前,全國物流從業人員共有200多萬,年均新增的就業崗位約20萬個,相較於十年前已增長近13倍。
菜鳥網絡一直協助快遞合作夥伴改變物流業,通過大數據賦能,讓快遞小哥得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狀況。
目前,菜鳥可以為每個訂單分配最佳快遞員,在最後一公里,通過和快遞公司合作,還可以對要派送的包裹進行分類,實時計算出最優的派送路徑,通過並單和追單實現包裹的批量攬收,降低快遞員的攬收成本,增加快遞員的收入。
菜鳥網絡2016年雙11物流報告顯示,每個包裹送到消費者手上的時間比2015年更加縮短15個小時。同時,2016年雙11,包裹在網點的停留時間再次縮短,比2015年為快遞員節省派件時間16萬個小時。
此外,在快遞最後500米,菜鳥建立的開放網絡有超過4萬個驛站,為消費者提供便利安全的快遞收寄服務的同時,有效縮減快遞員的“派件”等候時間。
在全球動蕩多變,黑天鵝事件頻出,民粹主義擡頭的全球新趨勢下,2017年無疑將是充滿更多不確定性的一年。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興經濟體和長期以來引領全球增長最重要的引擎之一,被寄予厚望,但也在經濟結構轉型、金融發展和國際化等方面面臨諸多挑戰。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十屆亞洲金融論壇,將於2017年1月16至17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本屆論壇為香港回歸20周年亮點活動的頭炮,將請來於全球財經及商界舉足輕重的人物,聚首香江,為環球經濟把脈,發掘當前市場環境的不同機遇,並向全球宣揚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及投資中心的優勢。
值得註意的是,作為亞洲金融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一財經(CBN)將承辦“金融科技的未來:跨界、融合、重塑”專題及行業領域工作坊。全球經濟風雲變幻,經歷了30多年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開始進入新常態,以區塊鏈技術為代表的金融科技話題正成為產業新焦點。
亞洲可持續增長新風向
亞洲經濟發展迅速,對過去十年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六成,遠超之前十年約三成的份額,從而大幅改變了環球經濟形勢。“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提出極具戰略意義,涵蓋了亞、非、歐集中動工60多個經濟體。
亞洲金融論壇策劃委員會主席兼匯豐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黃碧娟表示,本屆論壇以“亞洲:帶動變革,創新與聯系”為主題。亞洲經濟雖然相對穩定,成為環球經濟增長引擎,但亦要面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新興市場面臨資金外逃壓力等挑戰,需要變革、創新和聯系,方可為經濟註入更多動力,帶來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論壇首日將由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主持,與匈牙利經濟部部長沃爾高·米哈伊(Mihaly Varga)、英國財政部經濟事務秘書郝世民(Simon Kirby)、伊朗財經部副部長默罕默德哈紮伊(Mohammad Khazaee)以及泰國副財政部長林國孝(Kiatchai Sophastienphong)一同探討,在當前西方經濟體需求持續疲弱、保護主義可能重臨,以及金融和貨幣政策走勢未明的背景下,亞洲應該如何與其他地區的夥伴合作,鞏固全球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論壇的討論環節將會聚焦多個投資界關註的議題,包括全球經濟、中國機遇、東盟前景、電子支付技術及網絡安全,全面解析在充滿不穩定的機遇和增長前景下,環球經濟的前景和展望。
2017經濟更接近轉折點
美國總統換屆在即,經濟政策的轉變備受關註。論壇首天的專題午餐會將請來身兼奧巴馬總統全球發展委員會主席的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埃利安 (Mohamed A El-Erian),為與會人士剖析當前政經形勢對市場的影響,以及來年的投資風險和機遇。
埃利安指出,2017年全球經濟將更接近轉折點,各界對經濟能否維持低而穩定的增長速度疑慮加重,加上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受到壓抑,可能會出現兩種結果:一是高增長及金融市場維持穩定,二是市場出現周期性的衰退及難以平伏的不穩定現象。而最後會出現哪個結果,關鍵在於成熟經濟體的政治家能否調整政策重心。
據悉,出席本屆論壇的嘉賓還包括來自多個國家,掌管經濟及金融政策的官員及監管機構代表,向與會者闡述政策理念和方向,此次政策對話環節,將由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行政總裁歐達禮(Ashley Ian Alder),歐洲穩定機制總裁克勞斯雷格林(Klaus Regling),迪拜金融服務局主席賽義蔔艾格納(Saeb Eigner),歐洲銀行管理局主席安德烈恩瑞亞(Andrea Enria),印尼中央銀行高級副行長米爾沙(Mirza Adityaswara),俄羅斯中央銀行第一副行長柯西尼婭尤達耶娃(Ksenia Yudaeva)以及韓國金融委員會副委員長鄭恩甫(Jeong Eun-Bo)共同探討各地央行及金融監管機構對經濟狀況的應對策略。
——隔夜市場表現——
【美股】周五美股全線走高,道指重返2萬點關口,納指刷新收盤歷史新高,1月非農就業數據好於預期,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欲松綁金融監管推升金融板塊。截至收盤道指上漲0.94%報20071.46,高盛、摩根大通分別上漲4.6%和3.1%,納指上漲0.54%報5666.77,標普上漲0.73%報2297.42,金融板塊大漲2%領跑。全周道指下跌0.1%,納指標普分別上漲0.1%。
【歐股】周五歐洲三大股指走高,英國富時100指數上漲0.67%報7188.30,受特朗普欲松綁多德弗蘭克法案消息提振,金融板塊走強,巴克萊上漲3.4%,蘇皇上漲2.7%,匯豐、渣打分別上漲1.3%。德國DAX指數上漲0.2%報11651.49,法國CAC40指數上漲0.65%報4825.42。
【黃金】周五COMEX黃金4月合約收盤上漲1.40美元,漲幅0.1%,報1220.80美元/盎司,本周下跌2.5%。
【原油】周五WTI原油3月合約收盤上漲0.29美元,漲幅0.5%,收報53.83美元/桶,本周上漲1.2%。布倫特原油4月合約收盤上漲0.25美元,漲幅0.4%,報56.81美元/桶,本周累漲約2.0%。
——國際要聞——
【特朗普簽署修改《多-弗法案》行政令以減輕金融監管】特朗普本周五簽署了總統行政命令,要求美國財政部重新審查2010年頒布的Dodd-Frank金融監管法令。後者是奧巴馬政府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頒布的新法令,旨在防止類似的金融危機再次爆發。但有部分批評人士表示,Dodd-Frank法令給美國金融行業套上了過於沈重的枷鎖。在這一點上,特朗普一直持反對Dodd-Frank的觀點。由於Dodd-Frank法令已經在奧巴馬時期通過了國會的層層審核。所以特朗普目前暫時不能對法令本身進行任何改變。不過他指示財政部對這一法令進行審查的情況就是未來進行可能改變的第一步。
【美國1月非農超預期 薪酬增長疲軟是隱憂】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1月的非農就業人數環比增加22.7萬,增量創四個月新高,超出市場預期,這主要得益於建築和零售業增加雇傭,對謀求推動經濟更快速增長和就業的特朗普政府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好兆頭。但是,失業率環比增加0.1個百分點至4.8%,此外薪酬的增速放緩,1月的平均時薪環比僅增加0.1%,而12月薪酬的增長率從0.4%下修至0.2%,表明美國勞動力市場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松懈。
【蘋果公司2016年繼續領先平板電腦銷售】全球市場研究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最新行業分析報告顯示,全球平板電腦整體銷量不佳,而蘋果公司仍在這一市場保持領先。IDC的數據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全球平板電腦銷量同比下降20.1%,降至5290萬臺。2016年全年,全球平板電腦銷量比上一年下降15.6%,降至1.784億臺。蘋果2016年第四季度的iPad銷量為1310萬臺,同比下降近19%,不過這一銷量在全球依然居於首位,占全球市場份額約24.7%。三星、亞馬遜、聯想和華為公司的平板電腦銷量分列二到五位。
【美國駐歐盟大使熱門人選:歐盟國家應仿效英國舉行脫歐公投】有望成為美國駐歐盟大使的Ted Malloch指責德國操縱匯率,並且呼籲其他歐盟國家繼英國後塵也在本國舉行公投。Malloch表示德國通過操縱歐元匯率,令本國獲得競爭優勢,損害了南歐國家利益,也在美國市場上獲得價格優勢。希望更多國家能進行公投,這些國家真正的公民能夠根據自身對歐盟的態度做出民主的決定。
【美國發動對伊朗新制裁】周五,美國財政部公布對伊朗實行新制裁的名單,制裁對象為13名個人和12個實體,美方認為,部分對象幫助擴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另一些與恐怖主義有關。稍早之前直指伊朗“玩火”,聲稱伊朗人“對奧巴馬總統給予的‘仁慈’根本不領情。我可不會手軟!伊朗外長紮里夫表示伊朗不會為威脅所動,我們的安全來自我國人民。我們永遠不會將自己的武器對準其他任何人,除了自衛。
周三(2月15日),上午兩市呈現窄幅震蕩的走勢。早盤次新股接力“一帶一路”成為最強風口,並帶動起次新股、銀行兩大板塊,電力、石油板塊送助攻,滬指一路摸高至3229點後逐漸回落;臨近午盤,軍工融合、港口板塊帶領大盤重新翻紅。創業板也曾在蘋果概念+互聯網金融的帶動下發起一輪攻勢,但最終無功而返。
截至午盤,滬指上漲0.31%,報3228.00點;深成指下跌0.02%,報10262.77點;創業板指上漲0.08%,報1910.84點,兩市半日成交合計2722.45億元。截至午盤,滬股通凈流入5.76億元;深股通凈流入2.87億元。
盤面上,次新股是當之無愧的最強風口,板塊內掀起漲停潮,張家港行(002839.SZ)的四連板直接帶起了銀行股、次新股。港口、電力、民航、家電、白酒等板塊也有一定表現。與此形成明顯對比的是,“一帶一路”題材的大基建(新疆本地股、水泥、鋼鐵)今日表現低迷。在概念板塊中,無線充電、OLED等題材沖高回落,沒有持續性。
資金方面,今日資金面因流動性多重回籠明顯偏緊,為了對沖巨額到期資金,央行連續三日開展逆回購,央行今日公開市場進行500億7天、200億14天、500億28天期逆回購,當日有2600億逆回購到期,此外當日還有1515億MLF到期。不過上午有媒體報道今日央行將與部分銀行進行MLF操作,目前操作金額未知,但央行續做MLF維持資金面緊平衡,符合市場預期。
“經過連續反彈,技術面已經出現頂背離,市場上攻勢頭受阻,調整風險正在逐步累積。”有券商分析師表示:“在IPO放緩,節後資金逐步回流背景下,市場熱度逐日上升並走出持續反彈格局。但近日成交量萎縮,大盤反彈乏力,反彈或已到了階段性頂部區域。目前滬指已站上3200點整數關口,繼續上行壓力重重,短期大盤有震蕩整固的需求。短線來看,調整隨時可能發生,投資者應註意5日、10日均線的支撐。”
近期,中遊行業景氣度成為各大券商的跟蹤點,也成為投資者普遍關註的領域。在2016年第一財經最佳分析師策略第一名、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看來,中遊行業景氣度回暖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這輪回暖是供需兩方面共同改善的結果,並非是經濟強勁複蘇帶來的,所以行業的投資機會更多表現為結構性機會。
“中遊崛起”的聲音在近期的A股市場唱響。荀玉根最新發表觀點指出,從2016年下半年以來,中遊行業景氣度開始回暖,水泥價格上漲、挖掘機銷量回升,建築企業新訂單快速增長;並且從1月下旬以來中遊行業市場表現優異,建築建材、工程機械等板塊絕對收益均在10%左右。
在這之前中遊行業已經歷過三輪景氣度上升階段,分別是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這三輪中遊複蘇都經歷了‘宏觀政策放松—地產銷量上升—中遊景氣度回暖’的傳導過程。”在荀玉根看來,2016年下半年以來的中遊行業複蘇,同樣經歷了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貨幣政策寬松,和2016年的地產銷量爆發的過程。
“2016年下半年以來,建築建材、工程機械等傳統中遊行業普遍回暖,這輪中遊回暖是供需兩方面共同改善的結果。”根據荀玉根的分析,需求方面的改善來自於地產投資回暖和基建投資的再發力;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水泥企業通過聯合限產等措施實現了價格的相對穩定和行業利潤率改善,工程機械行業同樣經歷了漫長的調整階段,庫存減少以及存量產能的淘汰共同推動行業景氣度回升。
對於這輪中遊行情的特征,荀玉根概括為“需求不強、供給改善、機構配置有所增加”。
“這一輪中遊複蘇更類似於2013年,宏觀經濟需求不強,但2013年產能過剩情況仍然嚴重,這一輪供給端已經在收縮。”荀玉根表示,進入2017年以來,由於房地產調控力度加強,全國房地產銷售面積同比增速持續下滑,未來地產投資增速存在進一步回落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荀玉根認為,從基金持倉看中遊行業低配優勢並不明顯。其統計指出,從基金配置看中遊行業占比已經有所提高,2016年Q4基金重倉股行業分布中,機械行業占比5.4%,環比上升1.3個百分點,占比創2012年以來新高;建築行業占比3.3%,環比持平,維持近3年高位;建材行業占比為1.6%,環比下降0.3個百分點。
“整體操作上我們建議‘避地產、近基建、重視主題’。”荀玉根表示,這主要是由於這一輪中遊行業回暖並非是經濟強勁複蘇帶來的,而是需求局部改善與供給側收縮的共同結果,所以行業的投資機會也更多表現為結構性機會。
荀玉根具體分析稱,2017年以來地產銷量持續下行,未來地產投資增速或將再次回落,與地產產業鏈相關的行業業績不確定性更大;而隨著地方政府債務壓力的減輕和PPP建設持續推進,基建再發力使得與基建相關的行業景氣度持續性更強;政策主題方面,“一帶一路”的經濟效用也已經顯現,此外,年初迎來國企改革政策密集期,可關註中遊複蘇和國企改革“共振”品種。
2016全球時尚消費總額達2.4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第七大GDP經濟體量。隨著全球時尚產業體量不斷增大,新消費結構變化湧現。中國作為新興時尚消費市場的重要代表,近年來保持著較高的增長率,同時,中國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全局性的消費升級革命,新生代中產消費者正在崛起。
2月20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和淘寶旗下時尚平臺iFashion聯合發布《2017網絡時尚消費趨勢報告》(下稱《報告》)。該份《報告》基於阿里巴巴大數據,以淘寶iFashion平臺為典型案例,深度洞察線上消費者行為,揭秘目前網絡時尚消費的數個有趣現象。
男生消費“潮”字當頭
時尚即潮流,最吸引潮流尖端消費者的關註。《報告》顯示,90後消費群體的消費金額貢獻逐年增大,“青春”勢力在時尚界迅速崛起。其中,青年人在線上時尚行業的新增消費力量中更突出。
從消費力來看,年輕消費者時尚消費金額持續攀升,特別是21-25歲年輕消費。這或許與他們走出校園步入職場接觸更多的時尚環境有關,也由2016 iFashion平臺場景風格關註用戶量TOP8中“上班怎麽穿”排名首位印證。個性化與新鮮感成為了年輕時尚消費者購物的主要動機。而對他們來說,“潮”成為了關鍵因素之一。淘寶作為集結著眾多年輕消費者群的電商平臺,所產生的數據價值更為非凡。
上述《報告》顯示,“潮牌”和原創品牌的偏好顯示了年輕人群追求個性化以及新鮮感的心態,尤其是“潮牌”,年齡越小對“潮牌”的偏好度越高。
值得關註的是,在以女性為消費主體的時尚產業中,男性則是推動“潮牌”的主要力量,帶“潮牌”的商品中男裝占比超過70%。同時,95後和00後對“潮牌”的偏好尤其顯著。相比於一般的年輕消費者,他們是“資深達人”,不選擇便宜的,而更願意選擇“潮”的;相比於“基本款最實用”,他們更願意聚焦關註“周末穿啥浪”。
明星、網紅穿著成銷售爆款
潮流瞬息萬變,時尚捉摸不定。《報告》認為進階型消費、嘗鮮型消費、場景性消費的特點會越來越明顯。
此外,《報告》也提及,由KOL(包括明星)、紅人帶動了更多追隨式購買消費。高曝光率的明星和高收視的影視劇對線上時尚潮流影響巨大,儼然已經成為年輕人穿衣的風向標。明星街拍受到眾多粉絲追捧模仿,同款單品在線上十分熱銷。“爆款”單品層出不窮,帶動線上同款迅速爆紅,且呈連年增長。其中,從明星帶動指數看,楊冪成為線上時尚引領女王,超過第二高圓圓和第三範冰冰帶動的總和。而楊冪小白鞋、高圓圓的軍綠色大衣和範冰冰連衣裙都成為2016年銷量靠前的時尚單品。
除了明星之外,越來越多的網絡紅人正在影響著時尚圈。《報告》顯示,紅人模式提供了一種有效利用粉絲效應帶來低成本高轉化的優質流量的方案,可顯著提高銷售轉化率,其中,規模大的紅人店鋪比一般紅人店鋪轉化率高出57%,且紅人模式完成了從特定人群驅動到人群泛化的過程。同時,越來越多的垂直領域的網絡紅人出現,消費者更傾向對於垂直領域紅人的追捧。
哪些省份最時尚?
對於時尚消費,國內各地也不盡相同。
《報告》顯示,廣東省和浙江省、江蘇省是網絡時尚消費最多的三個省份,總占比超過全國的30%;山東省和四川省緊隨其後。
具體而言,“魔都”最為精致;帝都演繹最佳男性運動風;湖南省榮登最有“造型”話語權省份;西藏成為“表哥”生產地;雲南則展現最佳女性運動風;廣東女性搭配最夯;山東男性則搭配最佳;山西則成為最舍得為愛“埋單”的省份。
“現在已經沒有人能擋得住我們的發展,我們在自己的平臺上打了一場絕地反擊戰。”不久前,在第一財經獨家專訪上,華大基因CEO尹燁對記者說道。
3月14日晚間,因為更換中介機構經辦人員而一度中止審查的華大基因重新提交了招股說明書,在文件中更新了2015年以及2016年全年業績。
對比之前提交的招股書,華大基因近兩年業績明顯增長,2016年全年營收達到17.1億元,對比2014年2812.07萬元的凈利潤,2015年與2016年凈利潤分別為2.6億元與3.3億元。
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無創產前業務發展以及自主研發基因檢測設備帶來成本的下降。
無創產前業績突出
從招股書來看,目前華大基因主營業務包括生育健康服務、基礎科研服務、複雜疾病服務以及藥物研發服務。其中,生育健康類服務從2014年位列第二主要收入來源,成功躍居到最主要收入來源,收入占總收入比重超過50%。
2015 年和 2016 年中國區營業收入占比增長主要源於生育健康類業務中無創產前檢測業務等臨床檢測服務的增長。
截至2016年12月,華大無創產前已經超過160萬例。目前華大無創產前主要通過直銷、代理以及政府合作方式進行銷售。
據研究機構BCC Research 統計,2015 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是59億美元,預計以年複合增長率18.7%或更快的速度增長。
由於行業正處在成長期,目前無創產前主要滲透一線城市,隨著單次檢測價格下降,滲透率將會逐步提升,根據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數據,2020年中國NNIPT市場規模有望達到95億元。
但同時,行業也面臨巨大競爭。越來越多的新進入者湧入無創產前,國內形成了以華大基因、貝瑞和康為主的基因檢測機構。“目前基因產業該走的跑道已經被塞滿了,很難再去找一條新的跑道。二級市場不好的時候,上市公司已經沒有興趣買這些不良資產了,很多公司只有故事,沒有任何現金流,更不要說利潤了。”尹燁說道。
而隨著產前檢測的格局已經基本確定,華大對於基因檢測在複雜疾病方面也做了不少布局。根據招股書,2016年,包括腫瘤檢測等複雜疾病服務營收已經達到3.8億元。“腫瘤賽道上至少有兩百家公司。當所有人都開始關註這個子領域的時候,這個細分市場已經不那麽性感了。”尹燁說道。
打通上遊產業
由於國家政策層面短暫叫停基因測序服務、市場份額受擠壓,以及上遊供應商Illumina擡高試劑價格導致成本上升,華大業績在2014年到達低谷。當年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只有2000多萬。
“2014年的核心點是內外交困,當時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被叫停半年,從叫停中恢複需要一段時間。”尹燁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對照之前公開的2015年上半年凈利潤,2015年下半年凈利潤就達到了1.896億元。利潤反彈主要原因在於自主生產測序儀降低測序成本後帶來的巨大利潤空間。
基因檢測主要成本在於測序儀以及測序試劑,而華大戰略在於降低設備以及試劑帶來的成本。“成本對財務報表的影響不是一比一的關系,是一比十的關系。”尹燁對記者說道。公司最近三年直接材料費用占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分別為 50.47%、54.13% 和 51.93%,其中主要物料支出為測序試劑。
全球目前只有三家公司可以造測序儀,作為基因產業的“軍火商”,具有極大定價權,比如Illumina毛利的接近70%。
在2014年,華大用於購買Illumina測序儀以及試劑耗材的價格就達到了1.96億元人民幣,占總采購成本的40.46%。
2013年,華大收購美國基因設備開發制造商CG(Complete Genetics),隨後開始基因檢測設備自主研發和生產。
2014年6月,華大自主研發的BGISEQ-1000和BGISEQ-100測序儀通過CFDA審批,2016年,BGISEQ-500 桌面型測序儀也獲得CFDA審批。目前,這些測序儀通過華大旗下子公司華大智造進行銷售,華大也完成了從中下遊服務行業向上遊制造的逆襲。
在2016年,用戶購買Illumina測序設備的占比已經下降到25.93%。
“華大一直想做的是引領時代而不是迎合市場的事,我們也有生存壓力,也想盈利,只能把自己的技術,知識產權,產業鏈全部打通,這是倒逼我的戰略轉型。所以,你就能明白,為什麽華大在2013年去買CG,我可以從質量到成本跟美國公司PK,這就是我們最想做的事。”尹燁說道。“所有質疑,聲音都會越來越小。”
隨著設立雄安新區通知的出臺,A股市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這一千年大計的影響,在小長假後首個交易日有關雄安概念股受到資金熱烈追捧,很多個股被封於漲停板,這也帶動上周大幅調整的股指出現大幅反彈,基本收複了上周的失地。只是,一時消息刺激之下的股指反彈究竟能持續多久、反彈多高,或許是市場人士更要深思的問題。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在早盤高開之後,經過短暫震蕩即在蜂擁而入的資金推動下繼續走高,雄安新區概念股不可避免的受到追捧,板塊中多數個股被封死漲停。午後股指維持高位震蕩走勢,市場人氣的回升使得一些早盤大跌的個股也均出現大幅回升,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70.31點,上漲47.80點,漲幅1.48%,成交2732億元;深成指報收10627.13點,上漲198.41點,漲幅1.90%,成交3031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43.16點,上漲35.82點,漲幅1.88%,成交776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5763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大增逾千億元。
毫無疑問,周三股指的大幅回升與國家建設雄安新區的決定高度相關。中投證券策略分析師黃君傑認為,雄安新區具有高起點發展優勢,具備長期投資機會。雄安新區目前屬於一張白紙,與過去的深圳、浦東新區類似,開發程度較低,具備直接進行高標準、高起點的開發建設優勢。雄安新區的建設是另起爐竈,為國內經濟轉型探索的一個重要手段,是一個長期發展的大戰略,非短期的熱點投資,而是和“一帶一路”一樣,具備長期的投資機會。
從投資線路來看,黃君傑認為,應基建、環保和公共事業先行,避免追逐地產。雄安新區建設有七個方面任務:1、建設綠色智慧新城;2、打造生態城市;3、發展高端高新產業;4、提供優質公共服務;5、構建綠色交通網;6、推進體制機制改革;7、擴大對外開放。可見,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保、公共事業是打造雄安新區的基石,這是具備確定性投資機會的線路。而目前追逐地產熱點具有較高的風險,新華社稱未來雄安將采取新的房地產試行方案,以公租房、廉租房為主的建設模式,將避免重走深圳和浦東新區的老路。
不過從周三市場的表現來看,基本上只要和雄安新區沾邊的個股基本都被封於漲停板,甚至大多數還都是一字板或秒板,根本沒有給投資者買入的機會。
對此,一位資深市場人士表示,當這種政策性機會出現的時候,真正能夠獲利的只能是此前堅定看好京津翼一體化發展概念並提前埋伏其中的資金,要想在消息出來之後再搶票上車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而且對於大資金來說也不太可能買到足夠的量了!對於那些現在還在急於搶入的投資者而言,一定要註意風險控制,那些真正受益的個股等你可以買到的時候往往已經處於短線的高位,而你能買到的個股往往只是跟隨市場情緒起來的股票,不一定能直接從中受益。
更為重要的是,盡管周三股指出現了大幅反彈,但上周股指步入調整態勢的走勢非常明顯,這一消息出來是否會就此改變股指的走勢尚待觀察。除非上證指數能借機站上3300點整數位,否則在短期的騷動之後,股指或許還是會按原來既有的運行軌跡前進,投資者不可不防!
投資要點
整體櫥櫃行業穩步增長,龍頭企業規模優勢日漸明顯。經過多年發展整體櫥櫃已經成為櫥櫃消費的主要模式,行業規模接近千億元,滲透率超過30%,行業整體比較分散,但龍頭企業在渠道布局、坪效、盈利能力等方面規模優勢日漸明顯。隨著渠道的進一步下沈以及向其他定制領域的延伸,市場份額將逐步向龍頭企業集中。受益標的:尚品宅配、皮阿諾。
整體櫥櫃逐步成為櫥櫃消費的主要方式,行業規模穩步增長、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自20世紀80年代引入中國以來整體櫥櫃憑借時尚美觀和其他組件的合理搭配逐步成為櫥櫃消費的主要模式,2016年整體櫥櫃的行業規模達到909億元,其中省會和直轄市等一線城市是消費主力,消費占比接近40%,從滲透率上看2015年整體櫥櫃已經超過30%。從競爭格局看,整體櫥櫃市場比較分散、有超過1000家櫥櫃品牌、區域性品牌為主,2015年櫥櫃業務收入規模超過10億元的公司僅有歐派家居、科寶博洛尼和誌邦廚櫃,CR6在20%左右。
品類交叉逐步推進,龍頭企業規模效應逐漸顯現。隨著整體家居等消費模式的興起,櫥櫃行業的競爭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櫥櫃產品的提供者,包括索菲亞等定制衣櫃品牌以及老板電器等廚電品牌也逐漸切入整體櫥櫃領域,同時櫥櫃龍頭也利用自身的品牌和渠道優勢向衣櫃等品類拓展。龍頭企業逐漸完成了全國性的渠道布局,渠道向三四線城市的推進也在穩步進行;同時龍頭企業的規模效應正逐步顯現,單店銷售額、毛利率、凈利率均穩步提升。
美國櫥櫃行業已步入相對成熟階段,品牌的市場集中度較高。美國櫥櫃行業歷經多年發展,已步入成熟階段,行業規模保持相對平穩增長。截至2016年,行業的銷售額約為68億美元,較2015年增長4.3%。從市場集中度來看,截至2014年,MasterBrandCabinets等前五大櫥櫃企業的CR5已達到48.9%。我們從龍頭企業的成功經驗來看,產品品類擴張、發力渠道布局以及提升自身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能力是核心要素,這將為中國櫥櫃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借鑒與參考意義。
國內定制櫥櫃行業穩步成長
整體櫥櫃逐步成為櫥櫃消費的主要方式,行業規模穩步增長、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自20世紀80年代引入中國以來整體櫥櫃憑借時尚美觀和其他組件的合理搭配逐步成為櫥櫃消費的主要模式,2016年整體櫥櫃的行業規模達到909億元,其中省會和直轄市等一線城市是消費主力,消費占比接近40%,從滲透率上看2015年整體櫥櫃已經超過30%。從競爭格局看,整體櫥櫃市場比較分散、有超過1000家櫥櫃品牌、區域性品牌為主,2015年櫥櫃業務收入規模超過10億元的公司僅有歐派家居、科寶博洛尼和誌邦廚櫃,CR6在20%左右。
整體櫥櫃行業空間廣闊,規模已達千億
家具行業穩步增長,定制領域成為新藍海。近年來我國家具制造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截至2016年我國家具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559.5億元。2012年~2016年,我國家具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值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9.8%,與2000~2012年的26.4%年均複合增長率相比有明顯下降,家具行業增速放緩。在消費升級、消費者變遷等驅動因素下,定制家具領域正在高速增長,成為家具行業中的新藍海。
整體櫥櫃市場近年來快速發展,滲透率穩步增長。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傳入中國以來,整體櫥櫃行業快速增長,逐漸成為消費者首選的櫥櫃消費模式。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到2016年我國整體櫥櫃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909億元;從滲透率上看,2005年我國使用整體櫥櫃產品家庭比例僅有6.8%,到2015年這一比例已升至31.7%,略低於歐美發達國家35%的平均水平。新浪家居2011年發布的調查結果表明,約有29%的城市居民家庭表示將在今後3年至5年內購買安裝整體櫥櫃家具;未來5年我國整體廚房的需求總量或意向購買量約為2900萬套,平均每年580萬套,預計2017年國內整體櫥櫃市場將達到千億規模。
整體櫥櫃使廚房建設由功能型、配套型向生活舒適藝術型發展。整體櫥櫃起源於歐美,於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傳入我國。隨著改革開放深入以及市場經濟和城市化進程不斷發展,整體櫥櫃在我國逐漸形成了龐大的產業市場,並成為我國的朝陽行業之一。作為現代家居的一個重要因素,整體櫥櫃滿足了人們追求時尚、愜意廚房生活的要求,使得廚房已演變成一種情感空間以及與人們居家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文化。
整體櫥櫃組件分為“金木水火土”五大類,是家居中唯一涉及五種品類的產品。整體櫥櫃是將竈具、櫥櫃、冷藏、冷凍、洗滌等廚房各大功能組合起來形成的櫥櫃組合。與普通櫥櫃相比,整體櫥櫃更強調整體的配置、協調、設計和施工。與整體衣櫃相比,整體櫥櫃在生產階段涉及的產品更多,例如五金制品、排水系統及臺面等,對公司供應鏈管理能力要求更高,龍頭企業規模化生產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庫存,提高效率,縮短生產與交貨周期,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與定制衣櫃相比,整體櫥櫃在我國起步更早,其對於環境的適應性以及功能要求更高。定制衣櫃在國內的發展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初,推拉門的引入帶動櫃體搭配需求的提升,家具行業也由此逐步進入定制時代。整體櫥櫃的設計要求充分考慮人體工程學及消費者對廚房交流功能的新興需求,根據每個家庭的廚房架構、面積、家庭成員等因素,將櫥櫃、操作臺、廚房電器等有機結合在一起。
目前整體櫥櫃產品已經被消費者廣泛接受。根據鳳凰家居網2012年公布的整體櫥櫃消費市場調研數據,在購置櫥櫃的方式方面,約有69%的消費者選擇購買整體櫥櫃,13%左右的消費者選擇購買成品櫥櫃,11%左右的消費者選擇自行聘請木工上門打造,另有7%左右的消費者選擇已安裝整體櫥櫃的精裝住宅。整體櫥櫃憑借其在設計、品質、功能上的優勢將進一步加大在櫥櫃市場的滲透率,同時創造新增消費需求。
省會及直轄市仍是櫥櫃消費主力,中低端產品需求高,質量是消費者選擇櫥櫃產品的最主要標準。2016年,受經濟收入水平與生活理念影響,省會及直轄市消費者仍然是櫥櫃消費主力,占比39%;地級市及縣級市櫥櫃消費者分別占比33%和21%,一方面,地級市和縣級市發展速度加快,消費者經濟水平和櫥櫃消費意識在不斷增強,另一方面,櫥櫃企業渠道下沈,在地級市及縣級市的市場爭奪加劇。消費者購買整體櫥櫃(不含廚電)預算金額以7000元-15000元區間占比最多,達到41%,15000-30000元之間的位列第二,占比26%。消費者購買櫥櫃仍然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僅有9%的人會考慮高端櫥櫃(30000元以上)。
櫥櫃行業企業眾多,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
櫥櫃行業品牌眾多,三四級的區域性品牌占主導。整體櫥櫃行業正處於快速成長期,市場化程度較高,競爭較為激烈。截至2016年的數據,櫥櫃行業約有1068個品牌,其中三四級的區域性品牌占比超過76%。中華櫥櫃網依據品牌實力、渠道布局、市場占有率、用戶知名度及行業活躍度等多個維度將其劃分為一、二、三、四級櫥櫃品牌。其中,一級、二級品牌分別占比7.3%,16.5%,整個櫥櫃行業競爭的集中在三四級品牌之間,優質品牌搶占市場份額的正處於關鍵時期。
龍頭企業規模優勢明顯,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經過多年發展整體櫥櫃行業已經形成了一批龍頭行業,2015年櫥櫃業務收入規模超過10億元的公司有歐派家居、科寶博洛尼和誌邦廚櫃,市場上前六大櫥櫃品牌的總收入規模接近80億,考慮經銷商提貨價格為終端價的50%左右,則前六大終端銷售規模約為160億,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2015年的櫥櫃行業空間745億元,則CR6約為20%,由此估算櫥櫃行業CR10約為25%左右。未來隨著行業成熟度不斷提高,全國性品牌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提升。
從價格定位上看,我國整體櫥櫃企業可分為境外高端品牌、境內大規模品牌和境內小規模品牌,三類品牌價格由高至低,分別定位高端、中端、低端客戶。
境外高端櫥櫃品牌:Nobia、威乃達;
境內規模較大櫥櫃品牌:歐派、金牌、誌邦、我樂、博洛尼;
小規模櫥櫃生產商:普納、理想百程、奇美。
從市場份額來看,境外高端櫥櫃品牌在我國櫥櫃市場所占比例較小;境內中高端櫥櫃品牌在我國櫥櫃市場擁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小規模櫥櫃生產企業數量眾多,分布廣泛,產品價格較低,同質化嚴重占據著我國櫥櫃市場的大部分市場份額,未來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高,這類企業的數量及其所占的市場份額將會減少。
從區域分布上看,華南與華東地區的櫥櫃品牌更密集。廣東地區由於其所處區域的產業鏈便捷性,成為定制家居行業的主要聚集區,截至2016年,廣東擁有221個櫥櫃品牌,占比20.7%。上海地區作為吸納進口品牌的主要城市,以101個櫥櫃品牌位列第二。從全國分布情況前五位來看,經濟發達的城市對於櫥櫃類定制產品的接受度更高,生產條件更優良,且競爭更激烈。
龍頭企業憑借生產、渠道優勢有望繼續擴張
品類交叉逐步推進,龍頭企業規模效應逐漸顯現。隨著整體家居等消費模式的興起,櫥櫃行業的競爭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櫥櫃產品的提供者,包括索菲亞等定制衣櫃品牌以及老板電器等廚電品牌也逐漸切入整體櫥櫃領域,同時櫥櫃龍頭也利用自身的品牌和渠道優勢向衣櫃等品類拓展。龍頭企業逐漸完成了全國性的渠道布局,渠道向三四線城市的推進也在穩步進行;同時龍頭企業的規模效應正逐步顯現,單店銷售額、毛利率、凈利率均穩步提升。
櫥櫃行業龍頭已現,收入規模穩步增長
當前國內涉足櫥櫃業務的企業主要有四種。我們對涉足櫥櫃業務的企業進行分類,第一,以櫥櫃的生產制造與銷售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如歐派家居、誌邦廚櫃、金牌廚櫃、我樂家居、皮阿諾;第二,從定制衣櫃入手,逐步向櫥櫃領域進軍,如索菲亞;第三,全屋定制類企業,生產方式以充分滿足消費者需求為前提,如尚品宅配。第四,部分與整體櫥櫃行業具有關聯性的電氣及家居建材類企業逐步向整體櫥櫃行業滲透,如海爾櫥櫃、方太柏廚等。
櫥櫃龍頭櫥櫃業務穩步增長,正逐步往其他定制領域延伸,其他定制龍頭逐步往整體櫥櫃領域切入。當前國內主要的櫥櫃企業均保持穩步增長,金牌廚櫃、歐派家居、誌邦廚櫃、皮阿諾在2013~2015年的複合增速分別達到18.34%、13.82%、8.53%和8.48%。櫥櫃企業憑借生產優勢、現有渠道逐步向其他定制品類的領域延伸,在品類擴張的帶動下總收入和凈利潤保持較快增長。以衣櫃作為定制領域切入點的索菲亞等企業正在快速向櫥櫃領域進軍,其櫥櫃收入規模也保持快速增長。
從產品的收入結構來看,各類型公司的收入占比略有差別。由衣櫃向櫥櫃拓展的索菲亞在2016年實現的櫥櫃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超過9%;傳統櫥櫃生產企業的櫥櫃收入占比則較高,歐派家居整體櫥櫃業務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超過62%,皮阿諾、金牌廚櫃、誌邦廚櫃、我樂家居的櫥櫃收入占比較高,分別約為82%、85%、94%、97%。
櫥櫃龍頭企業綜合的銷售毛利率均超過30%,凈利率的差異較大。從綜合毛利率來看,歐派、金牌、誌邦、皮阿諾2015年分別為31.65%、40.08%、37.74%、41.41%,均保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從凈利率水平來看,各家企業基本保持逐步提升的趨勢,歐派家居從2013年的6.17%增長至2015年的8.61%,誌邦廚櫃凈利率從7.63%增長至11.14%。
櫥櫃企業的管理費用率基本接近,銷售費用率差別相對明顯。由於誌邦的直營占比在同行業內最高,因此其銷售費用率也相對較高。從管理費用率的口徑來看,各家水平基本接近。
經銷商為櫥櫃企業銷售的主要渠道
整體櫥櫃銷售渠道以直營店和經銷商為主,部分公司有電商渠道和大宗業務。直營店銷售模式是指公司利用自有資金在大型賣場或獨立店面開設品牌專賣店銷售本公司產品。經銷商專賣店銷售是多數櫥櫃公司最主要的銷售渠道,該模式是指公司選擇和培育具有品牌意識、資金實力雄厚、市場信譽良好、且具有豐富市場經驗的經銷商,授權其在特定區域內開設專賣店。
整體櫥櫃企業通過經銷模式不斷拓展經營規模,經銷商收入占比保持較高水平。國內主要的櫥櫃企業加速在全國的銷售網絡布局,提高櫥櫃銷售量。經銷商仍是各企業銷售的主要渠道,各主要企業的經銷商收入、數量比重不斷提升。
從渠道的收入構成來看,歐派、誌邦廚櫃、皮阿諾均以經銷商收入為主,歐派、誌邦的經銷渠道收入占比逐步提升,皮阿諾的經銷渠道收入占比基本穩定,保持在80%左右。金牌廚櫃的發展初期兼顧經銷+直營+大宗的模式,到2015年經銷商收入占比提升至61%。
從渠道的數量構成來看,歐派、皮阿諾、誌邦均以經銷商為主,直營店數量占比較小。
從歐派、誌邦、皮阿諾的數據可以看出,在經銷商數量占比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經銷商貢獻的收入占比不斷提升,這表明經銷模式下的平均銷售能力正逐步提升。2015年,歐派的直營店平均單店收入為1200萬,經銷商單店平均收入達到113萬,均超過誌邦、金牌和皮阿諾。
從渠道數量來看,目前國內主要櫥櫃企業分為三個梯隊。
第一梯隊:2000家級別。歐派以2088個櫥櫃門店、總計4710個經銷商門店成為櫥櫃企業第一梯隊的絕對及唯一代表(2016年數據);
第二級別:1000家級別。誌邦(1045家經銷商門店)
第三梯隊:500家以上級別。皮阿諾(864家經銷商門店)、我樂家居(729家經銷商)、金牌(689家經銷商門店)、索菲亞(含設計中的店鋪共有600家,2016年數據)。
從渠道布局來看,華東、華中地區代理商加盟熱情較高。2016年數據顯示,華東地區整體經濟水平偏高,輻射範圍較廣,櫥櫃代理商加盟需求量最大,占比29.22%。華中地區近兩年經濟增速明顯,櫥櫃市場活躍度大幅提升,各省份區域代理商加盟數量平均占比高達22%,遠超其他地區。以二三線城市為主的河南、湖南、河北、江蘇、山東、廣東、安徽、湖北等八省代理商加盟數量占比均超過5%,最高者為河南,達到9.56%。中部及沿海地區,櫥櫃行業呈現出較強的消費需求,促使越來越多的代理商進入櫥櫃領域。
全國性品牌已經基本完成對全國渠道的布局,二級市場區域性品牌仍占有較高市場份額。科寶博洛尼和歐派已經基本完成了對全國渠道的布局,銷售網絡覆蓋了一線、二線城市以及大多數的三線、四線城市。皮阿諾櫥櫃經銷商主要集中於華東、華中和西南地區,金牌、誌邦、我樂櫥櫃經銷商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北地區。
櫥櫃品牌渠道下沈正逐步推進。三四線城市櫥櫃市場集中度很低,中小品牌同質化嚴重,產品設計能力、售後服務等均存在較大提升空間。龍頭企業如誌邦廚櫃、歐派家居、皮阿諾、金牌廚櫃加速在三四線布局並擴大經銷商規模,增加產品滲透率以及品牌影響力,從而提高品牌溢價。另外,由於龍頭企業對經銷商的審核、培訓、管理制度較為完備,對門店數量布局及選址專業審慎,更有利於公司在拓展市場的同時維護品牌形象。部分品牌紛紛拋出“招商納市”的優惠政策,從而進一步推動三四線代理商占比保持在相對較高水平。截至2016年,櫥櫃品牌的縣級代理商來源占比達到54%。
櫥櫃生產企業逐步拓展衣櫃新品類推進全屋定制。櫥櫃生產流程與技術壁壘更高,從櫥櫃向衣櫃拓展的難度要小於從衣櫃向櫥櫃拓展。歐派家居衣櫃業務收入自2014年已經超過好萊客,位列整體衣櫃行業第二名。2014、2015年歐派家居的衣櫃業務營收增長分別為32%、35%,與定制衣櫃龍頭索菲亞增速基本接近。皮阿諾也不斷在定制衣櫃領域拓展業務,2015年衣櫃業務收入0.77億元,同比增長24%。
美國櫥櫃行業步入成熟階段
美國櫥櫃行業已步入相對成熟階段,品牌的市場集中度較高。美國櫥櫃行業歷經多年發展,已步入成熟階段,行業規模保持相對平穩增長。截至2016年,行業的銷售額約為68億美元,較2015年增長4.3%。從市場集中度來看,截至2014年,MasterBrandCabinets等前五大櫥櫃企業的CR5已達到48.9%。我們從龍頭企業的成功經驗來看,產品品類擴張、發力渠道布局以及提升自身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能力是核心要素,這將為中國櫥櫃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借鑒與參考意義。
行業規模穩步增長,集中度較高
美國櫥櫃行業的市場規模的增長趨於穩定。截至2016年,美國櫥櫃行業的銷售額約為68億美元,較2015年增長4.3%。經歷金融危機,美國櫥櫃行業規模從2007年的79億美元下降至2011年的44億美元,自2012年起隨著美國地產景氣度的恢複和消費的增長,櫥櫃行業銷售額開始增長,近五年平均增速約11%,增長趨於穩定。
美國櫥櫃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較高,前五大品牌市場份額達到48.9%。2014年美國櫥櫃行業的銷售額約為60億美元。由於該報告調查的參與者銷售額在美國整個櫥櫃市場的70%左右,可以推算出整個市場容量在85.7億美元左右。結合Woodworking提供的大型櫥櫃公司的櫥櫃部門銷售額數據,CR5接近50%,第6-13位的公司所占累計份額為10%。從企業數量上來看,雖然前幾名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很高,但仍有66%的企業年銷售收入小於100萬美元,三分之一的企業收入在100-999萬美元之間,市場競爭格局比較分化,小公司之間的競爭亦較為激烈。
艾肯:美國廚衛行業的巨擘
“提供最好的客戶服務”是艾肯公司的創立基石。公司成立於1920年,歷經90多年的精心經營,公司已成長為美國廚衛行業的巨擘,在全球範圍內擁有3,500多名員工,17家工廠,銷售網絡遍布全球73個國家和地區。為滿足市場的需求,提供廚衛整體解決方案,公司業務領域從核心的不銹鋼水槽制造,逐步拓展到龍頭、衛浴、凈水機、直飲機和櫥櫃等領域。公司目前擁有“YorktowneCabinets、MedallionKitchens、MasterCraftCabinets、WestwoodProducts”等6個櫥櫃品牌,可滿足擁有不同預算的客戶需求。
櫥櫃產品類型多樣,提供多樣產品供客戶選擇。公司既生產傳統的實木櫥櫃,也應用高分子技術與高分子材料,打造豐富的產品類型與風格供客戶選擇。從產品類型來看,公司櫥櫃產品的板材、五金等均可由客戶自由選擇,產品門型、材質和表面處理均可定制,可提供超過10,200種選擇。從風格來看,櫥櫃產品包含了現代風格、古典風格及新古典風格,更有Medallion(美勛)、Yorktowne、MasterCraft、Quetzal(卡賽爾)四種通用品牌和Woodbridge、Schuler、InnerMost等專供品牌。公司櫥櫃的設計註重空間的利用,創造更易儲存大件物品的空間,更深的墻櫃,抽屜儲藏空間占比超過60%。
產品品質遵循高標準要求,得到多方認證。公司秉承為客戶提供更優質服務的理念,註重產品品質,艾肯櫥櫃具有美國櫥櫃制造協會(KCMA)頒發的Design-Craft認證,確保所有Design-Craft產品符合美國ANSI最嚴格的標準。
櫥櫃產品的分銷渠道包括品牌直營店與經銷商門店。在品牌直營店,客戶可以根據展示廳的產品展示選擇喜歡的櫥櫃風格、材質,並基於個人的喜好需求進行定制。經銷商門店分銷渠道指公司與大型的家居建材零售商進行合作,這些家居零售商不僅代理公司櫥櫃產品,還銷售公司水槽、龍頭、凈水機等產品。公司的網上銷售渠道現階段只銷售水槽、龍頭、直飲機等產品。
伍德馬克:著名設計,高端品質
伍德瑪克是美國第三大櫥櫃和浴櫃生產商。公司擁有9家工廠,7個服務中心,銷售網絡遍布美國各地區。公司提供不同價位的接近500種櫥櫃產品組合,追求時尚外觀的同時註重功能與實用性。公司旗下品牌包括American Woodmark、Simply Woodmark、Timberlake、Shenandoah Cabinetry、ShenandoahValue Series和Waypoint Living Spaces。
公司分銷渠道包括家居建材商店(homecenters)、建築商(builders)及個體經銷商(independent dealers and distributors)。公司與第三方物流機構合作為各分銷渠道商供貨,通過7個服務中心為客戶提供安裝維修服務。
收入和凈利潤規模穩步提升,毛利率逐年提高。公司在增加直銷模式投入後,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好的廚衛整體解決方案,目前現在已經成長為獨戶住宅市場最大的櫥櫃供應商。在改造房櫥櫃銷售業務方面,主要服務經銷商(房屋改造中間商)的品牌Waypoint不斷擴展市場份額,銷售增長超過30%,占公司整體業務額的近10%。家居建材商店這一渠道增長較緩,主要是因為中產階級消費動力不足及同業通過促銷方式進行價格競爭的壓力。
美睿廚房(Merillat):構建廚房精裝系統
公司成立於1946年,迄今累計為全球5000萬用戶提供超過7000萬套櫥櫃產品,是北美櫥櫃首席品牌、全球最大櫥櫃廠商之一,連續十年榮膺美國建築商首選櫥櫃品牌。公司在北美擁有15個生產制造基地。公司在2012年進入中國市場後,在廈門建立了45萬㎡獨立廚衛生產基地。
公司以用戶需求為基礎,首創"組織工效學"概念,設計最適合人體工程學的廚房操作分區空間、功能強大和智能的多功能收納空間。美睿提供最全的產品組合滿足客戶的個性化定制需求。在品質方面,Merillat美睿以國際一流的質量標準管理產品品質,擁有專業的設計師團隊,產品達到綠色環保標準。公司強調創新精神,是全球第一個進行標準化生產、第一個引入防火板技術、第一個推出自動關閉鉸鏈、第一個發起櫥櫃一次性安裝模式的企業。公司提供45種表面處理選擇、100多種門板風格、200多種儲物空間解決方案、1000多種組合選擇。
公司2B端業務表現亮眼。在全球範圍內,超過100家大型的房地產開發商或承建商,先後成為美睿的合作夥伴。美國前四大房產商中的Pulte、D.R.Horton、Lennar於1999年起陸續與公司結成戰略夥伴,公司為其提供櫥櫃、衣櫃、浴室櫃等產品。
公司在全美的銷售渠道主要有大型承建商與房地產商,家具產品零售商及經銷商。其中,大型承建商渠道銷售額占公司總銷售額的1/3。公司零售經銷商有3000多個,遍布全球各地,為公司產品推廣奠定了基礎。
受益標的:尚品宅配、皮阿諾
尚品宅配:全屋定制的信息化技術應用典範
公司是行業內全屋定制品類最多的定制類企業。公司在行業內首創C2B+O2O商業模式,在店面前端具備充分響應消費者需求的能力,能夠實現衣櫃、廚櫃、系統櫃等各類產品的定制服務,通過中端柔性生產以及後端服務與安裝實現完成一體化流程。
新產能逐步釋放,有效化解產能瓶頸。公司募資投建智能制造生產線項目,隨著新產能釋放將顯著提升訂單消化能力,充分滿足客戶需求,為公司規模的逐步提升奠定基礎,充分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直營經銷模式並重,線上線下的渠道布局將逐步擴張。截至2016年末,公司有加盟店1081家、直營店76家,通過線上平臺新居網的導流能夠有效實現線下訂單的承接,隨著營銷網絡建設的投入以及線下渠道的持續推進,未來將進一步全屋定制產品推廣的市場空間。
WIND一致預測:預計2017~2019年EPS為3.11/4.29/5.72元。
皮阿諾:中高端定制廚櫃品牌,布局新品類開拓新增長點
國內定制家具行業領軍品牌之一,專業從事廚櫃、衣櫃及配套家具的生產。公司將定制廚櫃的產品定位於中高端消費市場,經過多年打造已逐步形成多個產品系列,能夠充分滿足不同客戶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在定制廚櫃的基礎上,公司逐步發展定制衣櫃及其配套家具產品,將這一部分的業務逐步培育為公司新業績增長點。
銷售網絡覆蓋全國主要城市,渠道優勢明顯。經銷商渠道是公司主要的銷售路徑,截至2016年末,公司擁有經銷商881家,經銷商門店954家,直營店5家,銷售網絡已覆蓋國內主要四線及以上的城市。憑借品類擴張帶來的客單價提升並借助渠道優勢,未來公司將增加新利潤增長點。
WIND一致預測:預計2017年EPS為1.71元。
風險提示
市場競爭風險。隨著行業發展,櫥櫃企業面臨品牌、渠道、產品和定制服務等各方面的綜合競爭,若行業內公司不能繼續提升市場地位則可能導致市場占有率下降,經營業績受到一定影響。
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櫥櫃所需原材料占主營業務成本比例較高,原材料價格持續上升或劇烈波動可能對櫥櫃公司的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產生一定影響。(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4月18日,第一財經記者從廣州市獲悉,總規模為1500億元的國新央企運營(廣州)投資基金(下稱“國新基金”)正式落戶廣州,據了解,這也是廣州迄今為止單體規模最大的基金。
國新基金由中國國新、浦發銀行、廣州基金共同發起設立,總規模1500億元,首期規模500億元,采取有限合夥制。
作為國新基金的普通合夥人,國新央企運營投資基金管理(廣州)有限公司(下稱“國新管理”)將負責基金的投資經營與管理。國新管理由國新央企運營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廣州國創基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浦銀(嘉興)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中金資本運營有限公司四方共同出資,註冊資本1億元,註冊地在廣州南沙。
據國新管理相關負責人介紹,國新基金將按照市場化、專業化原則運作,引導社會資本助力國有經濟優化布局結構,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實現基金穩健投資收益。基金的主要投資方向包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組整合並購、資產證券化、股權運作等。
廣州市市長溫國輝表示,國新基金的成立,不僅可以帶動更多金融項目落戶廣州,也對優化整合國有資本產業布局等,推動央企和地方經濟互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據了解,未來國新基金將通過合作設立子基金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帶動萬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