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對於企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對創始人成就的肯定。歷經數年的艱辛,企業終於要迎來上市的大日子,走上資本市場的大舞臺,這是很多創業者夢寐以求的一刻。
上市之後,創始人的身價會暴增。以剛剛在美股上市的拼多多為例,上市後拼多多估值300億美元,這就令持股近一半的創始人黃崢的身價猛漲至138億美元。這位年僅38歲的科技創始人也晉升中國富豪榜單排名13位,並躋身中國最年輕的科技富豪。
去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某中國電商企業的70後創始人向筆者感慨道:“現在的世界已經屬於80後了,長江後浪推前浪。”
去年3月在紐交所上市的美國社交互聯網公司Snapchat創始人埃文·施皮格爾(EvanSpiegel)當時才27歲,凈資產在Snapchat上市後達到50億美元,成為美國最年輕的億萬富豪。
但無論上市時如何光鮮亮麗,真正的打擊總是發生在上市之後。Snapchat上市至今不到一年半,股價已經跌去了一半。這對年少的CEO來說是沈重的打擊,將考驗他們內心是否足夠強大,能否頂住壓力。施皮格爾不得不顛覆自我,重新設計社交媒體平臺的運作方式。總而言之一句話,CEO必須要有厚臉皮。
盡管雷軍或者黃崢,這些掌舵者都會在上市後對股價顯得舉重若輕,裝作無所謂,但事實上,上市公司CEO永遠無法回避股價的問題。如果股價長期不好,那麽只能說明你的經營有問題,你必須對此做出回應。而此時,你的權威也會受到質疑,讓激進投資者乘虛而入。
唯利是圖的投資者可以隨時決定拋售你的股票,他們想方設法套你話尋求做空的機會,還會用股東權利為自己作辯護。哪怕是面對有遠見的股東,你也不得不以新的方式為自己發聲,要記住你和他們之間永遠隔著一堵墻。而面對激進股東不實的批評和突襲,就更要小心防範了,他們會要求你將未雨綢繆的現金用來進行股份回購,甚至通過尋求惡意收購來顛覆你長年累月建立起的“政權”。
難怪經常有創始人抱怨:“投資人就像是萬惡的吸血鬼。”
即便你保留了對公司的控制權,也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時不時還會有小股東聯名要求罷免你。Facebook的紮克伯格和特斯拉的馬斯克都曾面臨被罷免的威脅。
你唯一可以做的是使自己更加強大,比如用手中的股權去收購競爭對手,或者融得更多資金,你還能通過資本市場這個巨大的信息機器來獲得更多情報,學會判斷針對自己的攻擊是否有理有據,並適時予以還擊。
當然,你必須為自己的一切言論負責,在批評媒體或者分析師時更要小心謹慎。就連馬斯克也要為自己的口出狂言付出代價——當他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罵分析師是笨蛋時,資本市場還以顏色。
總之,當CEO們敲響上市鐘的那一刻,就要做好迎接一個全新世界的準備。並且要保持微笑,記住一句話——凡殺不死你的必使你更強大。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