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英國脫歐後新歐洲金融中心之爭:巴黎、法蘭克福誰占上風

英國脫歐程序啟動,加入歐洲新金融中心爭奪戰的名單越來越長。

就在英國正式宣布觸發脫歐條款之前48小時,米蘭也宣布加入歐洲新金融中心的爭奪。

在最新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榜單上。米蘭僅排在第56位。不過,這並不妨礙米蘭的金融政策制定者們也試圖從英國脫歐的談判中分得一杯羹。有分析人士預測,英國脫歐可能令倫敦金融城最高損失23萬個工作崗位,轉出總計1.8萬億歐元資產。

巴黎和法蘭克福之間出現日漸白熱化的“雙城之爭”:法國人在吐槽法蘭克福生活無聊,而德國人在揶揄巴黎的罷工傳統。

盡管法國向全球派出“遊說團”,以及遊說能力明顯更勝一籌,但是,目前法蘭克福仍稍占上風。同時,阻止各金融機構向巴黎進軍的最大障礙,正是法國極右翼國民戰線總統候選人勒龐。

與此同時,在歐洲政界則存在一種看法,即沒有必要將倫敦金融城因脫歐所喪失的業務和工作崗位全部轉移集中在某個特定國家,若能做到利益均攤,則更令各國在脫歐談判中有動力統一戰線,應對英國。

巴黎的頭號競爭對手:法蘭克福

在英國宣布脫歐的公投結果之後,不少大型金融機構已經開始權衡其在未來的選擇。一旦英國離開歐洲單一市場,許多以倫敦為歐洲總部的金融機構將失去在其他27個歐盟成員國中的“金融通行證”,各機構目前都在默默為最壞的情景做準備。

英國脫歐導致的崗位遷移風險。灰色:相關人員總數;藍色:可能遷移的人員。從上至下:JP摩根;巴克萊;摩根士丹利;高盛;瑞銀;匯豐;德意誌銀行;花旗;瑞士信貸

最新GFCI顯示,倫敦仍是全球頭號金融中心,但脫歐或改變其排名。同時,法蘭克福排在第23位,巴黎排在第29位,都柏林排在第33位。其中,法蘭克福被視為是巴黎的頭號競爭對手。
法蘭克福金融合作促進會主席法特(Hubertus Väth)的目標是,在未來五年內,為法蘭克福吸引1萬個金融工作崗位。喊出“法蘭克福已經掛好了歡迎橫幅,大門向諸位敞開”的口號,並告訴倫敦的金融業人士,“千萬不要浪費任何一個好的危機。”

法蘭克福的優勢顯而易見。倫敦金融城10個最大的銀行中,有8個已經在法蘭克福有分支機構;10個最大的保險機構中,有6個也已經在法蘭克福或慕尼黑有分支,且德國金融從業者的英語水平無可挑剔,這將使轉崗過程變得容易得多。從成本看,法蘭克福要比巴黎低多了。

實際上,法蘭克福在居住等方面是全歐洲最便宜的金融中心:在法蘭克福,每年租用公寓的總成本和每位員工的辦公空間費用之總和在3萬歐元左右,這還不到巴黎的一半。

德國還在宣傳之余揶揄法國人的罷工傳統。法蘭克福所在的黑森州財政部長沙費爾(Thomas Schäfer)表示,看看法國罷工頻繁的程度。“如果在法蘭克福垃圾桶三天都沒清理,那一定是世界末日來了。如果在法國,這估計意味著經濟好轉的開端。”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近期所做的一份針對30名金融高級從業者和官員的調查顯示,法蘭克福之所以在這場競爭中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其中重要原因是在於法蘭克福是歐洲央行的所在地。

一位正在計劃向歐洲遷移工作崗位的高管表示,德國如此領先,以至於法國人都不太能相信這樣的現實。

德國央行高級董事會成員東布萊特(Andreas Dombret)在英國脫歐當天稱:“許多銀行都對法蘭克福感興趣,已經來敲我們的門,我們也進行了很多有趣的討論。”

綜合各報道顯示,目前UBS銀行、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美林銀行都在考慮法蘭克福。

“美國五大銀行中的三家,還有瑞士、日本、韓國和印度各有一家銀行表示,他們或者已經決定來法蘭克福或正在進行決策。” 法特表示。

不過,法蘭克福也並非沒有短處。比起巴黎和倫敦,法蘭克福顯得有些沈悶。法特也承認:“媒體把法蘭克福形容成公墓和死水之間的東西。”

相較於巴黎而言,法蘭克福的生活稍顯得有些缺少文娛氣息。這常常被在法蘭克福工作的相關從業者所抱怨。一位德國版《金融時報》前高層就對第一財經記者抱怨,由於法蘭克福的生活過於無聊,盡管歐央行的新聞十分重要,但他的記者都不願意去法蘭克福駐站。

作為應對,法蘭克福方面甚至在派去倫敦的遊說團隊中帶上了一位夜店店主,為法蘭克福“洗刷”名聲。

勒龐:巴黎無奈的“死穴”

法國派出了幾乎最雄心勃勃的遊說隊伍,奔赴全球作自我推介。

卸任法國央行行長職位後,法國央行名譽行長克里斯蒂安•努瓦耶(Christian Noyer)變身為幫助法國爭奪歐洲金融中心的特使。他曾在去年年底低調訪問中國的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推廣巴黎金融中心。他明顯希望消除一直以來外界對法國的成見,譬如高稅率、勞動力市場不靈活以及法國人對英語的仇視態度。

努瓦耶在當時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法國目前企業所得稅基準稅率為33.3%,但到2020年將下降至28%。

匯豐銀行上個月表示,該銀行計劃將1000名員工遷往巴黎,其中一半就是法國人。

努瓦耶表示,法國正在努力進行勞動力市場改革,同時法國監管機構具有較好資質。目前巴黎已經匯集了歐洲前20大銀行中的5大銀行和世界前25大保險公司中的3大公司,同時巴黎是歐洲大陸最大的資產管理中心,資產管理規模達3.6萬億歐元,僅次於倫敦,此外還匯集了世界四大資產管理公司。

然而,根據《金融時報》調查,各金融機構之所以對巴黎的態度有所保留,原因在於擔憂勒龐在5月勝選。一位法國遊說團隊中的高級官員稱,許多金融機構都在等待五月法國總統大選結果,無論是法國右派共和黨候選人菲永或是獨立候選人馬克龍(前羅斯柴爾德銀行家)勝選,他們都會立刻開始考慮搬去巴黎。“但如還是左派或是極右翼,那麽這將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他們很可能就會去別的地方。”

勒龐目前承諾若上臺將有可能觸發“法國脫歐”公投,並一再威脅要脫離歐元區。

面對法國大選中極端右翼有可能上臺,將改變法國乃至歐盟格局這一問題,努瓦耶無奈地笑了笑,但回答時態度堅定:“法國脫歐,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沒有法國就沒有歐盟,就像沒有德國就沒有歐盟一樣。”他表示,“我可以保證,我們這次選舉,無論是任何結果,都不會脫歐。”

分散一點更好

伴隨更多歐洲城市加入這場新歐洲金融中心爭奪戰,最終的雙贏結局恐怕是將倫敦轉移出的業務在諸多金融城市之間分配。

“我不認為所有的銀行都會搬到歐洲的同一個城市,他們肯定會分散一點。” 東布萊特表示,在歐盟經營的銀行需要獲得“歐盟護照”的監管許可,並且必須在至少一個歐盟成員國設立地區總部。

沙費爾表示,這些金融業務在歐洲地區的分散可能會對歐盟在談判中產生積極影響。

“如果所有的工作都去了一個國家,那些沒有受益的國家就不會把這看作是同英國進行脫歐談判的重要組成部分。” 沙費爾表示,“但是,如果我們大部分人都可以獲利,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更好地統一戰線,確保我們從英國方面獲得更好的結果。”

金融從業者也傾向於認為,加入爭奪戰的歐洲城市各有利弊,根據各機構需要可以進行雙向選擇。

譬如,都柏林的最大優勢是法律系統與英國相似,且時區和語言與倫敦相同,缺點也非常明顯:基礎建設和監管能力尚有欠缺。目前,包括花旗銀行在內的一些金融機構會將更多的交易業務從倫敦遷到都柏林。

盧森堡則是一個有著對金融業和銀行家有著偏愛傳統的國家。不過該國的弊端在於經濟體量過小,有可能產生超負荷問題。

阿姆斯特丹擁有良好的歐洲陸海空交通樞紐,且英語在荷蘭被廣泛使用。不過,其金融行業目前規模仍很小,且存在嚴格的薪酬獎勵上限。不過,一些日本銀行家倒是看上了阿姆斯特丹良好的空港能力。

華沙擁有的是在歐洲性價比最高的、受過良好教育但薪酬成本合理的高級雇員。不過,投行不太可能把前臺工作放到那。許多大銀行已經將後臺辦公和IT業務外包給了華沙,波蘭方面預測,波蘭今年將創造3.5萬個商業服務崗位。

此外,柏林和斯德哥爾摩正在試圖挑戰倫敦的金融技術中心地位。有許多金融技術企業擔心,在英國脫歐後,由於移民政策收緊,依靠高科技人才的該行業可能會無法在倫敦雇傭到世界各地最頂尖的人才。

而提到米蘭,盡管在金融中心競爭力方面籍籍無名,但其開出的條件卻是簡單直接:大幅度減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6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