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租金直逼太古城
1 :
GS(14)@2011-10-03 21:21:31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867&art_id=15668236
關注基層住屋聯席組織幹事陳凱姿表示,舊區收樓對基層租戶的影響甚大,被迫遷嘅基層租客越來越多,租盤供應越來越少,令租金飛升。記者以租客身份向區內地產代理搵套房,大部份均直指「無盤」,剩餘均是以「靚裝」為賣點的劏房,一個四樓的百餘呎劏房,租金要 4700元,呎租逾 40元。以目前租盤市場,不但可比得上太古城有餘,呎租更與九龍站望維港煙花靚景的豪宅不遑多讓,也是美孚新邨及沙田第一城平均約 20元的兩倍。
有代理坦言,「近年田生喺附近收咗好多樓,供應少咗好多,原先二千幾蚊嘅盤,已經變到三千幾蚊,近幾個月盤源極度緊張,放盤一兩日已經俾人租走,我手頭上都所剩無幾。」該代理更指,現時業主會將單位略為「批盪」,便將租金加至四千餘元。
2 :
idsdown(1658)@2011-10-03 23:05:39唉, 邊個話劏房就一定係平, 只能笑佢無知
劏房都有分高低檔的.
3 :
龍生(798)@2011-10-03 23:33:58業主收到租後, 多半會加少少錢升級做高檔套房...
雖然要投資多點, 回本期長了, 但租客質素提升了
收租容易了, 乜都係番度啦
金融雲端:好使好用的太古地產
1 :
GS(14)@2012-01-19 22:47:11
港股昨日又多一隻千億新股!捲土重來的太古地產( 1972),昨以介紹形式掛牌,收報 17.26元,市值達 1010億元,趨近母公司太古( 019)的 1138億元市值。我認為,太古如願以償,細胞分裂,繁衍成功,為的是要打造一部好使好用的集資機器。
太古原本打算於 2010年夏天分拆太古地產(下稱太地)集資,不過後來礙於市況,令計劃胎死腹中,今次捲土重來,採用「上咗先算」的零集資介紹形式,向現有股東分派 18%太古地產股份,總算不用再顧慮市況就不就、需求夠不夠。
上市後,太地的街貨只有 10%股本,即近 101億元,另有 8%由太古大股東施懷雅家族持有。由於只有太古股東獲分股份,故此昨日的 9億元成交,主要由股東沽出,反映已轉手的街貨並不算多。
太古今次寧棄集資也要上市,如果有留意公司近年部署的話,便不應感到意外。事實上,公司去年 8月出售又一城商場,已套現 189億元,扣除派發的 45億元特別股息後,仍然有 144億元落袋。若果將介紹上市與賣又一城,放在一起看,客觀效果其實跟不賣商場整體上市集資相差無幾,只不過由一步變作兩步走。
我認為,太地成功上市,對太古實在太重要。過去太古甚少批股集資活動,一來因為本身的股權結構包含 AB股,操作上較為繁複,而且新股會帶來攤薄效應,以現時施懷雅家族僅持有 34.5%太古股權計,其控股權不算穩陣。
太古持 82% 控制權穩固
相反,太古派出 18%太地股權予股東後,目前仍牢牢持有太地 82%股權,有大把空間發新股集資,也不用擔心會失去太地的控制權。尤其是對於施懷雅家族來說,減持直接持有的 8%太地股權,已可套現逾 80億元,而且絲毫不會削弱其對太古及太地的控制。
分拆是否沒有副作用呢?又不是,太古把地產業務分拆之後, 8成資產均由太地及國泰( 293)營運,太古越來越像中信泰富( 267)及分拆了香港電訊信託( 6823)的電訊盈科( 008),淪為無甚主營業務的控股公司。
不少分析員認為,分拆會導致雙重折讓,即太地本身作為地產業務,其股價已要較資產值有折讓,而持有太地的太古本身,又要有控股公司折讓,所以分拆會令太古股價的整體折讓擴大。再者,部份太古股東可能希望直接持有太古的地產業務,而換馬至太地,將令太古與太地的需求此消彼長,令太古的控股折讓更趨明顯。不過,現時太地街貨還不多,換馬容易炒貴太地,故暫時難成氣候。
過了鎖定期 套現機會大
太地這部集資機器,給予太古系上上下下更大的集資彈性,其好處抵得上太古被調低的估值有餘。在這個高呼信貸緊縮去槓桿化的年代,股本集資隨時比債務融資成本低。所以我斷言, 180日鎖定期後,太古及施懷雅家族,都大有機會減持太地套現。
2 :
GS(14)@2012-01-19 22:47:43太古今次寧棄集資也要上市,如果有留意公司近年部署的話,便不應感到意外。事實上,公司去年 8月出售又一城商場,已套現 189億元,扣除派發的 45億元特別股息後,仍然有 144億元落袋。若果將介紹上市與賣又一城,放在一起看,客觀效果其實跟不賣商場整體上市集資相差無幾,只不過由一步變作兩步走。
有些不同,少個商場收租嘛
3 :
GS(14)@2012-01-19 22:55:3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221015_C.pdf
點解唔用招股書的,要用報告呢,點解咁懶?
4 :
GS(14)@2012-01-19 22:56:45以現時施懷雅家族僅持有 34.5%太古股權計,其控股權不算穩陣。
上面又講42.54%? 其實有超過50%投票權就夠啦,點解話唔夠穩陣,他已經有足夠能力控制表決啊
5 :
GS(14)@2012-01-19 22:58:06一來因為本身的股權結構包含 AB股,操作上較為繁複,而且新股會帶來攤薄效應
你有無睇過會德豐地產(前新亞置業)點解決個問題? 他最後把大股拆細股併軌,解決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000727043_C.HTM
[史上最強項目] 油塘灣綜合發展區 - 恒基,新世界,恒隆,九倉,太古,華懋,中建及新地
1 :
GS(14)@2012-04-30 22:38:26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t=67388

由
精英大師 » 週一 4月 30日, 2012年 7:49 am
項目: 油塘灣海旁大型私人住宅項目,銳意打造成住宅、商業、酒店和海濱長廊以及遊艇會的綜合發展區
座數: 18幢大廈
總單位數目: 5752伙
進度: 等待城規會落實遊艇會減免地積比. 項目共分3期,預期第1期會於2017年落成
發展商: 恒基(18%),新世界(15%),恒隆,九倉(15%),太古,華懋,中建及新地
總樓面面積: 450萬方呎
商業區樓面面積: 約20萬方呎
酒店樓面面積則: 約27萬方呎

2 :
GS(14)@2012-04-30 22:39:37文章由 精英大師 » 週一 4月 30日, 2012年 8:05 am
吾明點形解叫史上最強,30多年前美孚已係,
這個項目細美孚好多!!
文章由 精英大師 » 週一 4月 30日, 2012年 9:16 am
吾明今時今日都不用咁多發展商參與,一間都食得起有餘,
當年美孚,沙一都無計!!
文章由 putguy » 週一 4月 30日, 2012年 10:15 am
嘩, 盤尾離MTR好遠
文章由 蛋散 » 週一 4月 30日, 2012年 11:31 am
唔係地車站對字個灣咩?! :bbs33:
由 opus » 週一 4月 30日, 2012年 11:42 am
史上最強可能係指參與既發展商數目/市值總和掛
由 patpat999 » 週一 4月 30日, 2012年 1:19 pm
後面仲有一排公屋/居屋, 唔知個view會遮左幾多?
文章由 statman » 週一 4月 30日, 2012年 1:28 pm
咁多發展商參與,可能係分攤風險掛,話晒都要2017先落成,點知呢幾年會發生乜樹 :bbs38:
文章由 ok » 週一 4月 30日, 2012年 4:35 pm
可能計埋東九油輪碼頭效應啦。
3 :
龍生(798)@2012-05-01 01:50:58莫非呢個就係cy講的大和解? 還是聚而滅之? 拭目以待呢
by the way, 個盤好似幾靚
4 :
亞力士(1473)@2012-05-01 02:19:05希望2017時我買得起
5 :
GS(14)@2012-05-01 10:13:343樓提及
莫非呢個就係cy講的大和解? 還是聚而滅之? 拭目以待呢
by the way, 個盤好似幾靚
但是現況就...
6 :
Sunny^_^(11601)@2012-05-01 14:47:19實冇好野啦...咁多發展商,分豬肉都分唔到幾多.
到時呢個盤都差唔多要2萬一呎喇.要用實用呎價喇.
仲有個游X會...仲high啦...
藍田成個區都係長實一間起晒(差唔多),今之佢都冇申隻腳入來姐係話長實都唔睇好呢區既前景
7 :
Sunny^_^(11601)@2012-05-01 14:51:25完全唔睇好
陶傑:樓中太古
1 :
GS(14)@2012-05-14 23:57:34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514/89234
太古地產在司徒拔道的豪宅新盤,早就是中環人的熱門話題。傳聞呎價會高達十萬,高過恆基西半山的天匯,只有十二伙,睇樓者至少要有半百億(即是五十億,不是半億)身家。
太古是老牌英資,經營地產,經驗豐富。英國人重基本人權,明白空間品味,錢不賺盡,不會把顧客當做笨蛋或畜生。太古名下的太古城,落成至今三十年,實用面積高,保安完善,即使沙士低潮,樓價也很硬,交投率頻繁。住太古城,缺點是時時聽到樓上樓下裝修雜音不絕。因為「太古」這個英國白人品牌,即是可靠紮實的象徵。
太古造福香港,金鐘的太古廣場拓展到星街,連大佛口的城市氛圍,也沾了一股紐約格林威治村或倫敦蘇豪的優皮味。「白人得道,雞犬升天」,附近的樓價租金,即刻攀升。可見投資地產之道,不但要帶着勢利眼下注,還要帶着種族主義的眼光來買樓,這一切完全不涉道德感情,而是市場理性。你看,連皇儲加持授勳的「林公公」,退休留學牛津,他日回來,本來那一身晦氣就會洗脫,以「治港人才」之缺,那時還一樣是一個英資的太古樓盤。
陶傑
2 :
肥B(18468)@2012-05-15 00:54:44其他人講樓可以聽下, 就係佢講可以唔駛睇..
3 :
greatsoup38(830)@2012-05-15 22:21:02我是留個record
二手週末死寂 太古城黃埔冰封
1 :
GS(14)@2013-04-29 23:41:29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429/18243425'
靠新界細價樓支撐
中原統計的10大屋苑在這兩天雖有10宗買賣,按周升25%,但成交量仍偏低,多達一半屋苑如鰂魚湧太古城、鴨脷洲海怡半島,以及紅磡黃埔花園等零成交,只靠新界細價樓支撐,如沙田第一城、天水圍嘉湖山莊及東涌映灣已共佔8宗,佔整體80%。
美聯物業統計的10大屋苑,成交更少,僅9宗,只比前周多一宗,並多達六個屋苑吞蛋。
陳永傑稱,一手新例今天實施,新盤短期供應大減,五一黃金週更可能出現史無前例,只有一至兩個新盤發售的慘況。陳永傑以「冰天雪地」形容5月樓市,無一手樓賣,二手又死寂,估計5月二手住宅買賣僅約2,000宗,衰過沙士逾3,000宗,創歷史新低。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陳坤興呼籲政府出手救市,考慮放寬第二套房按揭,以增加二手市場之流通性,二手成交才有望轉活。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則指,新例後代理回防二手,有望促進二手成交增加。
二手樓減價才見承接。鰂魚湧康怡花園N座高層4室,建築面積762方呎,實用616方呎,叫價830萬元,最後以758萬元售出,減幅8.7%。另元朗YOHO Midtown第1座高層F室,建築面積575方呎,實用445方呎,減價28萬元至460萬元易手。
嘉湖六度落價售出
祥益地產分行經理蕭嘉偉稱,受減價刺激,嘉湖山莊連錄三宗買賣,其中景湖居6座高層H室,建築面積709方呎,實用547方呎,一個月內六度落價合共近一成(原叫價338萬元)至306.9萬元易手,低市價5%。
美聯物業高級經理徐永成表示,馬鞍山嘉華星濤灣逆市破頂,1座高層A室海景戶,建築面積739方呎,實用540方呎,剛售621萬元,呎價8,438元及11,500元是屋苑歷史新高。

太古d新聞有問題
1 :
GS(14)@2014-08-14 00:17:28http://zkiz.com/news.php?id=199856
Warning: implode(): Invalid arguments passed in /home/zkizcom78f/domains/zkiz.com/public_html/news.php on line 35Error Catched!
Message:
You have an error in your SQL syntax; check the manual that corresponds to your MySQL server version for the right syntax to use near ')' at line 1
Query:
SELECT tid, title FROM zf_pages_tracing a, zf_contentpages b WHERE a.tid = b.id AND a.tag IN ()
2 :
abbychau(1)@2014-08-18 23:01:57fixed, 呢個新聞無tag?
3 :
GS(14)@2014-08-19 00:04:25應該是太古A、太古b號碼0019、0087做tag,但我check 過入公告本身就錯左。
這又引申出同一問題,當份公告描述顯示多於一間公司號碼時,個tag唔識spilt,出兩個號碼又唔夠長,咁就出錯
4 :
abbychau(1)@2014-08-21 00:23:07係呀, 好似hkex other 咁.
5 :
GS(14)@2014-08-21 02:04:33abbychau在4樓提及
係呀, 好似hkex other 咁.
不如試下變個string 至15睇睇會唔會好少少,然後spilt 番咪得囉
太古城則王單日差價150萬
1 :
GS(14)@2015-03-17 01:55:44
【本報訊】金管局加辣後,全城守候劈價貨。被視為樓市寒暑表的鰂魚涌太古城,連續七天食白果後,終於靠「則王」劈價破悶局!屋苑一個兩房則王單位,劈價一成放售,結果單位放盤擺不到一晚,即日以八百三十萬元易手,創同類貨今年新低價。事隔不足一日,太古城兩房則王亦創出分層新高價成交,單日差價一百五十萬元。美聯物業吳肇基表示,夏宮閣高層B室兩房則王,實用五百八十方呎,望園景,剛以高達九百八十萬元易手,貴絕屋苑兩房分層戶。
劈價業主或急套現
對於屋苑則王邊劈價邊破頂,中原地產張光耀相信業主劈價屬個別例子,可能業主要急套現或「唔知價」,由於同樣放盤罕有兼業主持貨力強,繼續搶高。金管局上月二十七日出招後,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各區二手市場一片死寂。本月上半月,全港十大屋苑僅六十九宗買賣,較上月同期一百一十二宗跌近四成,當中太古城和鴨脷洲海怡半島最慘情,各僅三宗。太古城在本月六日錄得一宗成交後,更已連續七天食白果,直至有業主劈價賣樓才破悶局。張光耀表示,太古城加辣後首宗劈價成交,為高安閣高層E室,建築面積六百七十五平方呎,實用面積五百八十平方呎,屬屋苑兩房則王。業主周六一早致電分行放盤,開價已低於市價,只是八百四十萬元,同類放盤叫價一般逾九百萬元,難得有人主動劈價賣樓,「仲要係最搶手則王」,結果單位放盤擺不到一晚,即日減多十萬元,便以八百三十萬元連租約賣出,屬屋苑兩房則王今年新低,造價較市價低約一成。此單位於中銀及匯豐銀行網上估價,分別八百四十六萬及八百八十三萬元。太古城兩房則王以睡房超大見稱,去年底,一個連天台兩房則王單位,以一千萬元易手,為屋苑歷史首宗兩房千萬元成交,轟動全港。則王主人房約有一百三十呎,最細一間房也約九十呎,備受用家歡迎。不計今次成交,今年以來,太古城共錄得約九宗這類兩房則王買賣,成交價介乎八百五十萬至九百五十萬元。今年一月,太古城成交逾三十宗,但本月差不多已經過了半個月,仍只得三宗,業主要大劈價才能吸引買家入市。■記者朱連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16/19078134
太古城樓王 2,680萬元成交全海景連天台 賣家持貨8年賺近一倍
1 :
GS(14)@2015-05-19 01:04:56■太古城碧藤閣剛誕生新樓王,單位升值94%。黃耀興攝
【本報訊】儘管樓市前景未明,鰂魚涌老牌「中產屋苑」太古城,卻誕下落成近40年來最巨額成交。屋苑碧藤閣一個全海景連天台複式戶,剛以2,680萬元沽出,締造該屋苑新樓王紀錄。記者:湯家明 陳東陽 陳家雄
美國加息期或押後,刺激本港樓市繼續火熱。被市場稱為樓市寒暑表的太古城,樓齡最年輕的一期也屆28年,最舊一期樓齡更達38年,一樣誕下新樓王。
實用呎價2.27萬
中原張光耀表示,1983年落成、樓齡32年的海景花園碧藤閣,其頂層連天台G室複式,實用面積1,180方呎,已包括連入契的171方呎閣樓,另設802方呎天台,區內買家以2,680萬元承接,創下太古城落成以來最大銀碼成交,呎價2.27萬元。該太古城單位擁全海景,包括對岸全郵輪碼頭景,內置獨立樓梯上私家天台,實用率達九成,建築面積1,308方呎,客飯廳約300方呎,遂被冠上樓王稱號。原業主於2007年以1,385萬元買入,是次沽售,賬面賺1,295萬元,升值94%。屋苑本月已錄9宗成交。記者直擊樓王現況,單位外仍然貼有裝修單位通告,展示去年10月進行裝修工程,惟按鈴多次,無人應門。據知,原業主只作閒時度假之用,難怪裝修通告距今超過半年,仍未撕去。根據曾經參觀樓王的睇樓人士表示,單位廚房已改作開放式,下層原有3房間,改作2房間,其中主人套房逾200方呎。根據中原地產研究部資料,截至本月10日,太古城平均實用呎價錄15,901元,較今年1月4日錄14,756元,升幅約7.8%,跑贏大市。反映大市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同期升幅約6%。
極罕複式零放盤
中原趙鴻運表示,太古城複式單位向來缺貨,對上一宗大銀碼成交已追溯至2013年,其中銀栢閣頂層複式H室,實用1,277方呎,在2013年1月以2,600萬元成交,視為對上一個太古城樓王,紀錄維持至今兩年多才被打破。由於該類複式特色戶,放盤極少,現時零放盤,因而成交稀疏。至於屋苑分層單位,面積最大,實用1,237方呎,放盤叫價由2,200萬至2,400萬元。
市民心聲
逾30年樓太貴陳先生︰「就算我負擔得到都唔會買,都30幾年樓啦,唔值2,680萬,如果新樓嘅話可能值。」
香港樓市瘋狂朱先生︰移居澳洲的他,兒子居住於太古城,「而家全世界樓市都黐線,係香港再黐線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518/19151325
太古城複式樓王「估凸」價15%
1 :
GS(14)@2015-06-15 15:35:1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15/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2015年已過近一半,全港細價樓爆升之餘,銀行對大單位估價亦非常進取。本報追蹤主要銀行對十大指標屋苑的單位估值,發現整體估價大致隨市向上,加上近月豪宅及大型單位轉旺,部分銀碼大的特色戶更「估凸」價。以太古城春櫻閣一個實用1277方呎頂層複式戶為例,匯豐最新估值達3330萬元,呎價2.6萬元,除較半年前估值3036萬元升9.7%外,若與屋苑近月創成交紀錄的樓王、即碧藤閣頂層複式戶的成交價2680萬元及實呎2.27萬元相比,春櫻閣同類單位呎價估值更高15%。
全港樓市熱烘烘,二手屋苑估值隨大市升。本報抽取十大屋苑共60伙估價個案中,不論是市區和新界、以至大、中、小型單位,半年間估值幾乎一致向上,升幅由2.3%至12.6%,不過大單位估值明顯較為突出。除太古城複式樓王外,沙田第一城特色戶亦見「估凸」價。
第一城連天台戶估值破千萬
沙田第一城一個實用853方呎連天台特色戶今年初首見「九球」,令市場嘩然,惟銀行對同類單位估值更進取。本報抽取屋苑6座頂層連天台單位進行估價,上址實用819方呎(建築980方呎),半年前中銀香港估值為938萬元,當時已略高於同類單位實際成交價,近期該單位估值已升至1007萬元,實呎估值1.23萬元,期內升幅約7.4%,較同類戶型實際做價高11.9%。
半年十大屋苑估價最高升逾一成
另天水圍嘉湖山莊美湖居,一個實用629方呎三房戶以同類新高價沽出,作價僅500萬元,但近期同類單位的估價,已較屋苑同類最高成交價更高;以景湖居11座高層A室為例,實用635方呎(建築820方呎),匯豐最新估值升穿「五球」,達到505萬元,實呎估值7953元,而中銀香港、恒生對上址估價分別為508萬元及513萬元,三家銀行估價半年間升值8.5%至11%,估值均高於同類戶型實際做價。
業界﹕大單位估價追落後
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指,近期個別大型屋苑的優質樓王以新高價易手,帶動銀行對同類單位估價上揚。但她提醒,現時部分交投稀疏的屋苑,仍出現估價不足情,可見銀行估價態度並非一面倒傾向進取。她續指,金管局樓按辣招已漸被市場消化,加上早前細單位做價飛升,相信中、大型單位將追落後,料此類型單位樓價會平穩上升。
明報記者 李宛婷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