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集團(HSBC)主席Douglas Flint近日警告稱,蘇格蘭如果獨立會引起該地區的資本外逃,讓金融系統也陷入危險境地。
Flint在英國《每日電訊報》上撰文稱,英鎊貨幣聯盟是蘇格蘭保持經濟繁榮和金融穩定的基石,如果選擇獨立並脫離英鎊體系,蘇格蘭的金融系統將“處於危險境地”。他還表示,有關蘇格蘭獨立後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擔憂,將引發嚴重的資本外逃,這將危及蘇格蘭的金融穩定。
今年9月18日決定蘇格蘭命運的獨立公投即將舉行。如今隨著公投進入倒計時,有關蘇格蘭獨立的討論再度升溫。
根據最新民調顯示,46%受訪者表示反對蘇格蘭獨立,支持獨立的只有36%。由於此次公投將首次允許16和17周歲的公民投票,還有一部分人尚未做出最終決定,現在預測投票結果還為時尚早。
Flint說,如果蘇格蘭發行自己獨立的貨幣的話,那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意味著蘇格蘭今後在英國央行將沒有代表,其貨幣政策的制定會很麻煩。
英國央行行長卡尼本月13日表示,英國央行已做好準備應對蘇格蘭獨立公投。不論9月18日蘇格蘭公投的結果如何,央行都已經準備好了應變的方案。
卡尼表示,蘇格蘭如果獨立,將由雙方領導人決定蘇格蘭是否能夠繼續使用英鎊。此前,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曾經拒絕獨立後蘇格蘭政府的繼續使用英鎊作為其法定貨幣。
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蘇格蘭人認為一旦獨立會同英國有一個貨幣聯盟。然而這種看法大概有些一廂情願。那些不希望蘇格蘭脫離英國的人說,保留英鎊的唯一辦法就是在公投中對蘇格蘭獨立說“不”。
由於歷史及利益相關問題,蘇格蘭鬧獨立已不是一天兩天了,從2010年提出要獨立,到2012年10月15號簽訂《愛丁堡協定》為公投制定了法律框架,可以說,近幾年蘇格蘭一直在為公投做準備。
(中國制造業PMI趨勢圖)
中國經濟緩慢企穩,制造業PMI繼續站立枯榮線上方。
中國10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50.4,創三個月新高,預期和前值均為50.2。不過,產出分項指數初值降至50.7,創五個月低點,凸顯通縮壓力。
(產出分項趨勢)
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 董事總經理屈宏斌點評稱:
匯豐制造業PMI十月初值上升至50.4。內外部需求均有放緩跡象,但仍位於擴張區間內。投入與產出價格分別降至44.0和45.6,進一步加劇了通縮壓力。但就業與庫存指數均有所好轉。整體來說本次指數顯示經濟擴張勢頭緩慢企穩,但持續走弱的通脹與產能利用顯示有效需求依舊疲軟。經濟仍需進一步的逆周期調節。
澳新銀行中國經濟學家周浩認為,匯豐10月份中國制造業PMI初值暗示經濟勢頭“穩定中”,為“溫和回升”。中國仍未維持積極的整體財政政策,但是政府不會全面刺激所有行業,而是更著重於結構性改革。
(就業分項趨勢)
實際上,投入與產出價格分項目下降在持續下降的PPI數據中就已顯露出些許端倪。
因國內需求不振、產能過剩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中國9月PPI同比下降1.8%,連續31個月下降創歷史記錄。其中,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1.9%,環比下降0.4%。1-9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1.8%。
(投入與產出價格分項趨勢)
受中國10月制造業PMI好於預期提振,澳元小幅走高,但是WTI油價下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英國《金融時報》周一援引知情人士稱,卡塔爾的主權財富基金——卡塔爾投資局(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已經同意以11億英鎊(約合18億美元)收購匯豐控股的全球總部,這是倫敦最大也是價格最高的辦公樓。這再次表明,身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倫敦,其商業不動產市場仍舊十分強大。
消息人士透露,卡塔爾投資局將以略高於11億英鎊的價格從韓國國民年金公團(National Pension Service)手中收購這幢辦公樓。這一價格刷新了此前由金絲雀碼頭大廈(Canary Wharf Tower)創下的歷史紀錄,這幢大廈在2006年以10.9億英鎊的價格被西班牙房地產公司Metrovacesa收購。
在2008年,由於西班牙最大不動產開發商Metrovacesa陷入財務困境的緣故,匯豐控股不得不從該公司手中收回了總部大樓的所有權,隨後該行以將近8億英鎊(按當下匯率折算約合13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出售給了韓國國民年金公團。匯豐控股對這幢辦公樓簽有一份租期為13年的租約,而據熟知初步安排的消息人士稱,該行已經承諾將根據通脹情況來每年對租金進行審查,並承諾租金只會上調而不會降低。
去年,匯豐控股排除了將總部遷往中國香港的可能性,在歐盟對銀行家獎金實施了更加嚴格的限制性措施的情況下仍舊選擇留在英國。
雖然這項交易是英國市場上最大的單幢辦公樓出售交易,但卻並非最大的房產購買交易。去年底,黑石集團將其所持倫敦市Broadgate複合式辦公物業的50%股份出售給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美國億萬富豪迪克蘭·伊茲米爾利安(Dikran Izmirlian)則已經將More London物業出售給了科威特國有房地產公司St Martins,這兩項交易的金額均達到了17億英鎊(按當下匯率折算約合27億美元)左右。
匯豐控股的全球總部大樓是由著名建築事務所Foster + Partners在2002年設計建造的。
在這項交易中,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擔任韓國國民年金公團的顧問機構。卡塔爾投資局和韓國國民年金公團均拒絕就此消息置評。該交易的賣方代理是GM Real Estate和JLL。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制造業短線企穩,但未來增長動能減弱。
匯豐銀行與Markit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匯豐制造業PMI回升至50.4,初值為50.4,前值50.2。與此同時,上周六公布的中國10月官方制造業PMI意外下滑至50.8,創5月以來新低。
匯豐本次調查的核心發現包括:
產出和新增訂單增速放緩至5個月新低;
新增出口訂單增速創6月以來新低;
輸入成本和產出價格均大幅下滑。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 董事總經理屈宏斌評論稱:
匯豐十月PMI終值微副上升至50.4(九月終值為50.2),顯示出制造業擴張緩慢。國內外訂單較初值均有所回落,而就業和存貨輕微好轉,抵消訂單和產出下降帶來影響。鑒於終端需求仍舊薄弱,預計短期內不會出現明顯好轉。高基數效應在第四季度仍舊顯著,房貸放松的正面效應需要時日才能顯現,出口可能放緩。
官方數據創5個月新低
中國官方周六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制造業PMI意外下滑至50.8,創5月以來新低。
國家統計局表示,雖然10月PMI較上個月的51.1有所回落,但中國制造業總體依然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不過,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師Julian Evans-Pritchard則表示:“中國經濟仍然處於下行軌道上。”
此次制造業增速的放緩,將進一步考驗政府不推出全面刺激的決心。今年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7.3%,創五年新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洲最大銀行匯豐控股為法律訴訟和客戶補償計提撥備16多億美元,致使該行第三季度利潤低於預期,僅增長了2%。
匯豐銀行周一稱,公司已在法國調查旗下瑞士私人銀行是否幫助法國公民避稅前夕被傳喚出庭。此前,瑞銀集團因同樣的案例在三季度付出了11億歐元保釋金的代價。
德意誌銀行、巴克萊、蘇格蘭皇家銀行都在第三季度支付了數額龐大的法律訴訟費用。高額罰金背後是一系列監管當局針對銀行的調查。
針對瑞士分行被調查一事,匯豐警告稱:“盡管聽證會和任何此類的調查結果懸而未決,但由於這些事件可能令銀行有可能被罰款,強加給銀行的處罰或其他方式可能是顯著的。”
消息人士先前表示,匯豐是六家與FCA進行約15億英鎊集體和解談判的銀行之一。匯豐稱:“與FCA就匯率調查提出和解方案的談判還在進行中,結果可能包括一大筆罰金。”
匯豐集團首席執行官Stuart Gulliver表示,補償和罰金將持續傷害公司利潤,但銀行“盈利能力仍然強大,銀行在這些事情發生後仍能賺錢。”
匯豐在今日的公告中稱,第三季度稅前利潤同比增長2%,從去年同期的45.3億美元增加至46.1億美元,低於分析師的預期;調整後的稅前利潤下滑至44億美元;凈利潤從32億美元增至45.3億美元。
匯豐第三季度調整後的營收持平於155.8億美元。同期,不良貸款數額下滑。
匯豐為FCA匯率操控調查計提撥備3.78億美元,為與聯邦住房金融局就9月份向房利美和房地美銷售住房抵押證券案件達成和解計提5.5億美元。
匯豐還計提7.01億美元撥備用以向英國客戶提供補償,包括向客戶不當銷售按揭保險保障金計提5.89億美元。
此外,匯豐第三季度的重組成本為6800萬美元。
匯豐控股股價在周一倫敦早盤一度下跌1.6%,至6.29英鎊。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制造業11月停止擴張,經濟呈現下行壓力。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政府可能推出更多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應對經濟放緩。
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1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由前值50.4回落至50,創半年新低。其中,產出分項指數由上月的50.7大幅回落至49.5,重回收縮領域,創下7個月新低。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屈宏斌評論11月初值數據稱:
匯豐11月制造業PMI初值回落至50.0,為六個月以來最低值。分項指數中,受新出口訂單回落影響,產出指數由上月的50.7回落至49.5,為自今年四月以來最低。經濟面臨通縮壓力,勞動力市場表現亦差強人意。價格走低,產能利用低下,經濟需求面相當疲軟。房地產市場和出口仍面臨不確定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應出臺更多的貨幣和財政寬松措施。
對於產出分項出現的大幅下滑,中金認為,其中有APEC臨時性沖擊帶來的負面影響:
分項數據揭示,APEC臨時性因素拖累工業生產,庫存需求繼續顯著回落,政府基建投資可能是“穩增長”主力。
生產指數降到收縮區間,有APEC臨時性沖擊。APEC期間華北多省市停工限產,拖累生產指數顯著下滑,預計11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可能回落至7.5%左右。
新訂單指數有所企穩,可能受益於基建投資保持較快。11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顯示外需擴張勢頭有所減速。值得註意的是,新訂單指數微升0.2個百分點,表明內需擴張動能有所企穩,結合購進價格指數和產出價格指數低位反彈,這可能預示,自10月份開始再度發力的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可能繼續加快。
但庫存需求顯著下滑。11月原材料庫存指數明顯回落,采購量指數落入收縮區間,顯示庫存需求仍在下行。
該券商認為,綜合看,政府基建投資可能是“穩增長”最主要力量,受產能過剩和高利率壓制,經濟自主增長動能弱,貨幣政策放松壓力大。
數據公布後,澳元下跌、A股跌幅收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彭博社報道,高盛和匯豐控股在紐約遭起訴,被控與另兩家公司勾結,操縱鉑金和鈀金價格長達8年。一同遭起訴的公司還有標準銀行以及全球最大化學品公司巴斯夫旗下的一家金屬子公司。
原告珠寶商Modern Settings LLC提起這樁訴訟,稱這些公司“暗中勾結並分享客戶買賣訂單這類機密的、非公開信息,使得他們能夠收集鈀金和鉑金價格走向信息。”Modern Settings表示,因為被告非法共享客戶數據,利用那些信息“搶先得知”預期中的價格波動,並制造虛假的“欺詐”交易指令,導致公司買入金屬後蒙受數百萬元美元損失。訴狀要求被告為違反美國反壟斷和商品法的行為支付賠償金,但未提出具體金額。
利用內幕訂單資源獲利並非個案,黃金基準價格也被認為受到人為操控。在不斷爆出銀行間貸款利率和外匯市場操控醜聞之後,監管機構加強了監管規定。倫敦金銀協會(LBMA)本月宣布,任命倫敦洲際交易所(ICE)管理黃金價格,這也意味著之前長達95年的倫敦黃金定盤價方法將掀開嶄新的篇章。
此前,在德意誌銀行已於今年8月退出定價行列。走過117年歷史的現貨白銀定價基準——倫敦白銀定盤價已經率先退出歷史舞臺。
高盛發言人Michael DuVally和匯豐發言人Juanita Gutierrez均拒絕對此置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11月匯豐制造業PMI終值50,為半年低點,預期50,初值50。APEC會議期間停限產的負面影響對實體經濟帶來了下行壓力。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
11月終值錄得50.0,為六個月以來最低點。內需擴張緩慢,出口訂單增速滑落至近五個月低點。通縮壓力顯著,勞動力市場繼續走弱。本次數據顯示制造業擴張乏力,經濟活動疲軟。央行日前降息有助於未來數月房地產市場和制造業投資企穩。我們仍期待貨幣財政政策進一步寬松以對沖經濟下行壓力。
美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表示,
11月APEC期間,中國政府停工了許多北方地區的工業和建築業活動。我們預計本月數據將會反彈,因這些工廠、工地複工預計中國政府推出的寬松措施。
北京和周邊五個省市在11月APEC會議期間對生產和建築業活動設置了限制,以減少APEC期間的排放。
今天稍早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1月官方制造業PMI 50.3,創8個月最低,預期50.5,上月50.8。
中國國家統計局表示,2014年11月,中國制造業PMI繼續高於臨界點,表明我國制造業總體上仍保持擴張態勢。
匯豐中國制造業PMI初值顯示,11月中國制造業停止擴張,經濟呈現下行壓力。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政府可能推出更多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應對經濟放緩。數據顯示,中國11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由前值50.4回落至50,創半年新低。其中,產出分項指數由上月的50.7大幅回落至49.5,重回收縮領域,創下7個月新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匯豐控股正就有關該行系統故障給香港客戶帶來不當獲利的有報道進行調查。
有報道稱,在瑞士央行取消瑞郎兌歐元上限後,該行網上銀行系統沒有顯示瑞郎上漲後的最新報價,導致香港客戶以低於市場的價格買入瑞郎。
香港《蘋果日報》與《信報》援引不願透露姓名的銀行客戶的話報道稱,他們周四晚間在系統錯誤的情況下獲利。匯豐發言人Maggie Cheung通過電子郵件表示,該行正就報道內容展開調查。
據《信報》報道,一人稱自己在兩個小時的操作中獲利,未透露具體數額。《蘋果日報》報道,一人在買入5萬港元瑞郎後獲利4000港元(520美元)。
《蘋果日報》稱,當瑞郎市價在8.80-9港元區間波動時,有人以8.266港元的價格買入瑞郎,還有人據稱獲得21%的回報率。
香港金融管理局通過電子郵件彭博新聞社表示,金管局正向各銀行摸底匯豐事件的潛在影響。香港金管局拒絕就匯豐事件置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