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課多脾氣大 仔唔易教
1 :
GS(14)@2014-06-16 12:53:06http://www.skypost.com.hk/港聞/要聞/20140616/001/功課多脾氣大%20仔唔易教/142505
不少家長望子成龍,但有調查指逾四成家長管教子女感困擾;逾七成關注小孩品格及價值觀,但培養時間遠不及學業。有機構指多數小孩做功課至晚上十點,出現情緒問題及每天發脾氣,專家籲給予孩子自由時間。
有機構在四至五月進行問卷調查,訪問三至十二歲兒童家長,逾千家長中,74%關注小孩價值觀和品格問題,不過每周花超過十小時培養小孩品格和價值觀的家長,僅得6%;相反,32%家長每星期會花超過十小時在孩童的學業上。
最關注品格 惟投放時間較少
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服務督導主任陳香君分析指,原因是功課、學業讓家長有指標可以跟從,家長每天只要催促子女「達標」溫習功課,就完成學業上的管教;相反在品格方面,因未有客觀的標準,令家長無從入手。
臨床心理學家陸詠詩表示,家長可以考慮每天自製「感恩練習」,教孩子欣賞身邊的小事,令他們思想更正面。陸又指,孩子的品格培養需要由父母身教,建議父母多留意個人言行。
做到晚上十點 難放鬆鬧情緒
另外,有66%受訪家長指,管教小孩的情緒方面感到困難。陳香君認為,現時孩子生活習慣令他們情緒受抑遏。她指,透過平日工作觀察,大部分小孩做功課至晚上十時,初小階段每天花至少兩小時在學業方面,令小朋友難以放鬆,容易有情緒問題。最極端個案是有小孩每天鬧情緒一至兩小時,她建議家長可以讓小孩做功課前有半小時休息,令他們放學後可先放鬆再工作。
調查又指,逾半受訪家長每星期給孩子少於兩小時進行社交活動。孩子每天社交時間平均少於二十分鐘。陳香君指,家長重視小朋友學業是可以理解,除了遊戲,建議每天為小朋友訂立故事時間,小孩可從中放鬆和建立正面思考。
陸詠詩亦表示,家長需要理解孩童的個別需要,以訂立功課時間和遊樂時間,而非隨波逐流,不斷為小孩子增加工作量。
兒童之家「爸爸」:勿事事「我為你好」
政府一直資助非政府機構,免費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各類住宿照顧服務,服務名額共有3,671個,當中包括院舍及非院舍兩類。院舍服務如留宿幼兒中心、兒童院等;非院舍服務則有寄養服務及兒童之家。兒童之家的「家長」,更要擔當父母角色,以愛心扶助孩子們成長。
成為兒童之家家長八年的張偉良,過去曾照顧22名小孩。曾有小孩因媽媽精神有問題而不能同住,孩子視每個人為仇人,不願意溝通。張花了一年開解他,最終成為其母子溝通的橋樑。對於時下家長管教方式,張認為應少用自我期望作指標,不要一味以為「我為你好」,此舉既未能激發孩子的工作動力,亦會加重孩子的壓力;家長可鼓勵小孩思考,想想自身的行為和後果。張憶述曾有小孩愛打電動,較少溫習,他未有立即制止,反而鼓勵孩子思考沉迷電子遊戲的後果,配合獎勵方法,一周後孩子想通了,自動校鬧鐘起床溫習,默書取得100分。
12歲仔懶做功課變黑客高手
1 :
GS(14)@2014-09-28 16:13:19
內地年紀最小的黑客,竟然只得12歲!他當初是為了不做功課,入侵學校的網上答題系統;之後又利用黑客技術,曾花1分錢(人民幣.下同)買下2,500元的東西。有網民稱這黑客實在威武,回想自己12歲時還想着逃學去打遊戲機!這名12歲黑客名叫汪正揚(圖),誰也想不到架着眼鏡、個子不高、稚氣未除的他,竟是一名能攻入各種機構的黑客,而且在遼寧大連舉行的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的台上,向其他同好分享經驗。就讀北京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的汪正揚,據稱五年前開始學習與網絡安全的知識,而且不時進行「實踐」,他說他曾經因為不想做功課,於是入侵學校的系統,同時他透過一種叫「抓包」的技術,花小錢去買東西。汪正揚亦因為有着黑客的技術,發現逾百個教育機構存在嚴重保安漏洞,例如教師設置密碼時沒有提示或過濾,很多教師都使用簡單或容易破解的密碼,這讓黑客容易發起成本底、效率高的攻擊,極容易入侵系統更改成績、學分。汪正揚將他的發現轉告軟件商,軟件商亦將這安全隱患通知用戶。遼寧《大連晚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28/18882094
特稿:破格演技 做足功課
1 :
GS(14)@2015-03-22 14:33:00
梁小冰和周家怡在港視劇《導火新聞線》率先彈出並非無因,她們分別飾演總編輯及採訪主任,單是為新聞取向的磨擦,以及前塵恩怨,已刻畫出劇集有幾導火。先談小冰,外表矯小柔弱的她,今次卻要飾演霸氣外露的總編「皇阿媽」,絕對是破格演出,在報館裏,既要裝出不怒而威的氣場,責備下屬時又要聲音提高八度,中氣少一點都不行。與此同時,由於小冰角色帶點神秘,背後隱藏不可告人秘密似的,故她時刻要保持深不可測的樣子,實情是外表剛強內心脆弱型,若稍為拿揑不準,便會變成浮誇。至於家怡的演出亦是令人眼前一亮,她扮演頭腦冷靜、心思細密的採主方凝,只見她在扑咪採訪和開編採會時都似模似樣,明顯在設定角色時做足功課,亦有觀察過真實記者的處事模式。至於觀眾們,尤其記者,在看到家怡對新聞理念的執着時,亦會不自覺被她那份熱誠所感動,從而反思自己處理新聞的態度。當然有賴小冰和家怡的傾力演出,才令觀眾看得投入兼有共鳴。撰文:馮國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320/19082493
熱炒股網上搜尋量倍增 股民做功課 迎港股升市
1 :
GS(14)@2015-05-11 14:21:3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11/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港股復活節後「復活」,股票「巴」在坊間口耳相傳。市民對股市興趣大增,每日千億成交額成為「新常態」外,網上搜尋股票的次數亦急升。多隻熱炒股份如港交所(0388)、國美電器(0493),近期均是Google及Yahoo的搜尋榜熱門搜尋對象(見表)。
街頭巷尾經常見到股民在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看股票。假如以復活節前後,作為港股的分水嶺,Yahoo的數據顯示,在假期前後一個星期,在流動裝置上搜尋股票的次數增長1.5倍,而電腦上則多了75.4%。個別熱門「巴」的增幅亦相當驚人,國美電器、中國遠洋(1919)、中廣核電力(1816)及阿里影業(1060),在手機上的搜尋次數,均錄得逾5倍增長。
上海電氣搜尋次數 大增307倍
核電股當炒之時,上海電氣(2727)在電腦上的搜尋次數,更大增307.5倍。這種增幅明顯是因過去搜尋次數太少,但亦反映當有關消息出現之時,用戶亦急急上網「做功課」。實際上,這批熱門股份的股價表現亦相當不俗,普遍錄得雙位數的升幅。Yahoo稱旗下的雅虎財經的瀏覽量,在3月30日前後一個月的時間增加了37%,尤其是即時報價的網頁更多了76%,反映股民心繫股市。
至於,Google的4月份搜尋榜,卻驚現「爆冷」股份,半新股廣發証券(1776)成為榜首。廣發於4月10日才上市,公開招股時超額認購180倍,Google指出股民關注證券市場的發展機會,令廣發的搜尋次數上升。至於,兩個搜索平台上,均見港交所、匯控(0005)及一眾內銀股等平日的熱門之選。最特別是耀才證券(1428)亦有上榜,估計除了股價急速抽升外,亦有機會是股民搜尋其網頁來開戶或交易股票。
耀才:散戶轉問炒股
耀才證券研究部經理植耀輝表示,近期出席該行投資講座的人數,明顯比之前多了。「反應更加踴躍,許多人會問一些熱門股份。」他稱過去多數以中年人士為主,但現在則多了不少新面孔,年輕人佔30%人數。出席講座的散戶,之前問中資金融股及內房股,近期則多問炒味濃厚的股份。
明報記者 岑豪
2 :
GS(14)@2015-05-11 14:22:0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11/news/ec_eca2.htm
報讀人數大增 投資課程爆滿
2015年5月11日
【明報專訊】股市興旺下,周邊行業亦被帶起。近期facebook上,多了不少教人炒股的專頁,坊間的投資課程亦相當旺場。人稱「通天經紀」的潘啟才,近年伙拍人氣急升的專欄作家周顯,開辦一系列教人投資的課程。潘氏稱,近期報讀課程的學生人數明顯上升,如以4、5月為例,就較今年初多了幾成。
通天經紀:多了年輕女士報讀
他表示,平均一班有30多人,曾經試過一班最多有70人至80人。「肯定與復活節後股市抽升有關,學生現在報讀課程的決心大了,付錢速度亦快了,基本上每一班都爆。」潘氏特別提到,去年上堂的學生以男士為主,但近日則多了年輕女士報讀。不少人約有5至6年股齡,但較少接觸「財技股」,故課程有吸引力。
潘啟才所辦的課程,收費由880元至13,800元不等,按照堂數及教授內容劃分價錢。他稱,不少學生願意報讀數千元收費的課程,而數百元的課程更每個星期均有開班。「之後要視乎市場需求,是否增加課程,高中低收費的都會開。」
除了投資課程旺場之餘,更有手機應用程式開發商,乘機趁市旺吸錢。例如在蘋果App Store內,有開發商製作股票知識App,下載要付費。不過,個別App質素參差,內容更是東拼西湊,將網上或投資書籍上的內容搬字過紙。
【奇聞】畢業禮穿數學功課做禮服
1 :
GS(14)@2015-06-12 09:01:12裙上以紅筆寫有「我受過教育,但不是每個女性有這權利。Malala.org」的字句。
為謝師宴的服裝而煩惱?不妨參考加拿大Victoria的一名十八歲女生,她在畢業禮穿上一條用數學功課自製的短裙,目的是喚醒大家對全球女性教育意識。這位女生叫Erinne Paisley,就讀Reynolds Secondary School,她指出是受去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努力爭取女性教育的馬拉拉啟發,希望自己也能為女性教育出一點力。因此,她原本打算以250加拿大元購買禮服的金錢捐到馬拉拉基金,再花七個多小時,跟朋友一起研究及自製用數學功課做成短裙。上月底,Erinne穿着這條裙參加畢業禮,現在該短裙於gobid.ca作慈善拍賣,拍賣所得將同樣捐到馬拉拉基金,截至昨日香港時間中午十二時,最高拍賣價是1,150加拿大元(約7,300港元)。資料來源:cbc.ca及 gobid.ca記者:黃碧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612/19181078
憂囡囡俾功課壓死羅敏莊陪女泰國升學
1 :
GS(14)@2015-09-01 06:59:53■估不到羅敏莊會計劃帶女兒到泰國升讀國際學校。資料圖片
提起香港的教育制度,香港人無不搖頭嘆息!不少家長都要提早計劃子女的教育路,甚至送子女到外國讀書。昨日帶同女兒陳禛出席港台在馬鞍山廣場舉辦「國際兒童嘉年華」的陳國邦和羅敏莊(Mimi)亦是其中之一,Mimi表示擔心女兒的升學問題,計劃安排陳禛到泰國升學,藉此希望換取女兒一個開心快樂的童年。
Mimi和囡囡悉心打扮,以母女裝現身,相當搶眼,Mimi表示囡囡今年升讀K1,但她未有特別報讀九龍塘的名校,她說:「喺屋企樓下屋苑讀幼稚園,好方便,冇話特登去其他地方讀,咁細個最緊要讀得開心,知道再升上去,有啲主流學校,每日有十幾樣功課要做,我讀書時候都未試過,做功課要做到11、12點,都唔明點解而家會變成咁,如果有選擇都想畀佢讀國際學校,但係未必喺香港讀,會揀第二個地方,去泰國囉!」
■羅敏莊和陳國邦希望女兒陳禛可以在一個開心快樂的環境成長。
■Dino三年抱兩,太太下月將再誕麟兒,一家四口樂融融。
預計港泰兩邊飛
Mimi講起囡囡升學大計時一臉認真,她解釋說:「因為距離香港近,但係最近泰國爆炸事件,可能會再考慮清楚,身邊人都會覺得奇怪,朋友會覺得揀英國,但係我覺得近香港可以我隨時飛返香港做嘢,好方便。」原來Mimi已經有全盤計劃,她說:「係打算小一讀,所以而家要計劃,我好鍾意泰國人好和善,好有好感,一路睇好呢個地方,唔希望再有爆炸事件發生,係個別嘅悲劇。」Mimi送女兒到泰國讀書,陳國邦又有何想法?Mimi說:「一早同老公有共識,我哋兩公婆感情好,唔想因小朋友學業嗌交,所以有關於女嘅嘢會坐低一齊慢慢傾。」另外,Soler成員Dino的太太下月開刀產子,他表示大仔升讀K1很喜歡上學,亦很期待弟弟的來臨,他說:「太太喺瑪麗醫院開刀,因為第一胎大仔頭太大,今次細佬再大啲,醫生都係建議開刀。」採訪、攝影:馬建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831/19276072
【兒童行為】小朋友唔肯自己做功課 家長點做好?
1 :
GS(14)@2016-02-15 02:21:06兒童心理學家及香港遊戲治療協會會長袁志文博士
小朋友精力旺盛,經常跳跳扎,冇時停。現今的小朋友返學越來越多功課做,很多家長都遇上一個難題,就是孩子不肯自己做功課,堅持要等到父母放工回家後,全程坐在旁邊陪伴才肯動手。
其實父母陪伴在側,是好是壞?能否提高孩子的效率?到底父母應該怎樣處理?親子籽找來兒童心理學家及香港遊戲治療協會會長袁志文博士為大家拆解。記者:黃子配攝影:徐振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214/19490129
【父母行為】小學生越少功課 競爭力越高
1 :
GS(14)@2016-03-15 16:08:49家長們,如果你認為即使是小孩子也已經要講競爭力,而競爭力又建基於讀書成績好壞的話,尤其你的孩子還只是個小學生,那麼為了他成長,請你不要讓他做功課,更不要操練他。沒錯,不做功課,不操練,反能讓你孩子競爭力更高,這的確看似違反邏輯,但卻符合科學實證。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心理與神經科學學家Harris Cooper博士,整合分析了美國多個關於功課的學術研究,發現對小學生來說,功課量多寡對成績高低無影響,即是說,小學生無間斷地做補充練習,其實一點價值也沒有。反而,根據分析,功課會令孩子容易討厭學校,所以越多功課越難令孩子願意讀好書,變相令競爭力下降。試想,如果孩子讀書成績差,將來考不到好大學,長大了找不到好工,全因要做功課這對成績無用的東西,這值得嗎?資料來源:Cooper, H., J. C. Robinson, and E. A. Patall."Does Homework Improve Academic Achievement? A Synthesis of Research,1987-2003."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76.1(2006):1-62. Web.
Shumaker, Heather."Why Parents Should Not Make Kids Do Homework." Time. Time,8 Mar.2016. Web.10 Mar.2016.記者:黃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14/19528305
【親子籽】冇考試 零功課 盡情玩 幼童教學開心大過天
1 :
GS(14)@2016-06-06 03:18:23愛童行學園早前帶孩子上帆船出海學習,這些活動應該甚少在主流學校出現。愛童行學園圖片
【親子籽:教養之道】這一代的孩子特別辛苦,未學行便要先學走,三歲入幼稚園便要學大人都未必識的中英文生字,這到底是想培養還是扼殺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近年,香港有些另類幼兒教育模式出現,不要求孩子坐定定學習,也不需要考試做功課。在這些非正式學園,孩子可以上山下海,尋找不同的真實體驗,做一個無憂無慮冇壓力的小朋友。
今年1月尾氣溫急降,Kinal帶了幾名小朋友上大帽山親身體驗寒冷滋味,引起不少爭議。
1月尾某天,香港錄得有紀錄以來第五低溫,不少人上大帽山睇霜湊熱鬧,報章報道有校長帶同幾名小朋友上山感受寒流,引來不少爭議,有人指摘此舉置孩子安全及健康於不顧,也有人認同是個難得的體驗。這間機構叫「愛童行學園」,沒有課室,沒有書本功課考試,孩子也不需坐定定上課,反而是走到大自然跑跑跳跳,或深入社區體驗,總之就是和傳統的不一樣。數月前,記者跟隨這家機構上了幾天課,和他們去到西貢後山一條小溪澗野炊。記得當天只得10℃,下着毛毛細雨,孩子在溪澗旁執石砌爐頭,又用樹枝生火,最後成功煮了一頓足夠十多人享用的簡便午餐。吃飽後又走到鄰近的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上攝影班,每人拿着一部單反相機學影相,拍下眼前的蝴蝶蜜蜂花兒。孩子翌日又走去學種小盆栽,甚至去油麻地探訪露宿者,請對方吃漢堡包,送上關懷和祝福,對孩子來說,這些都是好玩又難得的體驗。
混齡模式 學習互相遷就
育有三名子女的Kinal Ng是愛童行學園的創辦人,眼見現今的孩子經常困在課室,明明事事好奇,想知想學,但學校卻甚少帶他們到戶外自由探索,入讀過主流幼稚園的5歲女兒Phoebe亦曾身受其害,「嗰時佢朝朝都話唔想返學,投訴要坐課室冇得周圍走,小朋友咁細已經冇咗學習動機係好慘。」他欣賞芬蘭和德國的幼稚園教學,希望學生可以走出課室,在真實環境中自由探索,去年9月就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試辦了這所機構,希望給予空間孩子,重拾學習興趣之餘,也可以做番一個真正的小朋友。十名學生之中,年齡由3歲至7歲都有,有的甚至有特殊需要,學校卻採用混齡學習模式,旨在訓練孩子與人相處,互相遷就的技巧。校內現時有五位導師,並在油麻地租了一個商廈單位作基地,孩子一星期會有幾個早上在內上學術科,其餘時間都在戶外,不是去攀山涉水、就是出海在帆船上學習,又會走入社區探無家者或老人等,總之就是強調真實體驗,「好似上大帽山主要目的唔係睇霜,而係想佢哋感受寒冷的滋味,之後再去中大的氣候變化博物館做延伸學習,了解香港點解突然咁凍,小朋友就有更具體認識,唔係純粹睇天氣報告話好凍,兩種學習模式係好唔同。」
創辦人Kinal Ng
Cather與女兒
9月擬試辦小學部
這裏還設有學前班,任職兒科職業治療師的Cather亦有為2歲的女兒Bernice報讀,她說從沒有想過為女兒報讀學前預備班,但覺得這裏的理念創新,夏天帶孩子玩水,落雨去踏水窪,秋天去執樹葉,有很多機會給孩子去嘗試,「小朋友的學習唔一定單從書本,親身接觸實物反而會令佢哋更開心滿足,呢度個學習模式可以培養孩子主動探索的動機,創意同好奇心。」有很多家長或會擔心銜接小學的問題,他們擬今年9月試辦小學部,希望孩子可繼續用這個嶄新模式去學習,不用再困死在無窮無盡的功課考試之中。
帶孩子到西貢後山學野炊,新奇又好玩,從中更學習了一些野外求生技能。
野炊完後去學攝影,掛着一部大相機左影右影,零舍投入。
facebook:愛童行學園
記者:黃子配攝影:徐振國、林栢鈞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黃仲兒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605/19639972
做齊功課有得打機!青少年監獄啟用「優點中心」
1 :
GS(14)@2016-11-17 11:30:36在美國的大城市,連串複雜的社會問題導致少年罪犯問題嚴峻。三藩市市長想出新招想感化這些誤入歧途者,打造一個「五星級」的更生院舍。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三藩市青少年看守所(Juvenile Hall)作為拘留因犯事被青少年法庭判處感化拘留少年犯的更生中心,以往少不免需維持像一般監獄的紀律和森嚴氣氛,才能起到一定懲戒作用。惟三藩市政府發現這種「傳統」的制度感化力度不足,這種環境尤其無助一些因遭遇人生創傷(trauma)、貧窮、暴力和精神問題而作案的少年改過自新,只會令他們更感絕望,重複犯罪。市長李孟賢周二為革新少年感化廳的破格「優點中心」(Merit Center)揭幕。這個外牆塗上鮮艷顏色的活動中心位於拘留室的房間中央,有圖書角、棋類遊戲、電子遊戲房、甚至你想不到的扮靚靚化妝間都有,根本與一般社區康樂中心無異。原來當局想到以「正面獎勵法」(positive reinforcement)鼓勵拘留中的少年,只要他們按時完成日間功課、紀律良好,就可以賺取「優點」享用這些設施。負責看守所教學工作的「校長」拉尼爾(Chris Lanier)本身也從事特殊教育工作,「對付」這些別人眼中的「壞小孩」自有一套。他對《蘋果》拍心口指這種方法絕對湊效,「他們被判入拘留所,與社會隔離,已獲得足夠教訓了!他們更需要的是關懷和照顧,這才是真正幫助他們的方法」。他以一位獲釋少女在拘留所的經歷作證,「有個學生回到常規學校上課後,對我說『我在拘留所愛上學習了,原來不是我讀不了,只是我沒有盡力過而已』」,令他意識到正面感化工作的重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7/1983693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