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離婚案引粉絲力挺《大鬧天竺》 王寶強能否最終受益?

王寶強離婚事件在社交媒體上持續發酵,由此也帶熱了將於今年年底上映的其自導自演的新電影《大鬧天竺》。自從王寶強在微博發布離婚聲明後,大量粉絲紛紛表示,要多買些票“力挺寶寶”。

業內流傳《大鬧天竺》以10億保底發行,那麽,低成本投資的《大鬧天竺》投資溢價率達300%。這樣,不僅背後的兩大投資方會在上映前就收入幾億元,若再創票房神話的話,發行方同樣也收益頗豐。

不過,王寶強最終是否真的受益,《大鬧天竺》保底發行能否大賣,以及保底發行這種模式究竟怎麽樣,還是一個未知數。

粉絲力挺新片

《大鬧天竺》是由王寶強首次自導、自演的現代題材動作喜劇電影。

影片講述唐宇及手下吳天、陳傑一同前往印度尋找父親留下的遺囑,在新德里遇到美女沙麗,沙麗受熟人之托綁架他,危急時刻吳天營救了唐宇,兩人在陌生的印度展開一場冒險之旅,而遺囑之所以放在印度,更是隱藏著秘密,四個小夥伴印度一路上經歷種種磨煉,最終修得“正果”的故事。

“目前我們並沒有看到成片,但從兩大點基本有成爆款的基礎,一是《大鬧天竺》編劇啟用了《泰囧》的老班底,二是影片從超級大IP《西遊記》汲取了很多營養,又充滿印度風情,再加之王寶強首度跨界擔當導演,這些都符合一部賀歲檔電影的基本口味。”一位今年已經做過其他影片保底的發行方的副總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但就目前發展態勢,離婚案似乎充滿著不確定性。”上該人士表示。究竟向什麽方向發展,人們都不得而知。這當然也會影響《大鬧天竺》的保底發行價格,如果離婚案有反轉,影片票房會什麽走向?發行方有信心嗎?等等都是問題。

《大鬧天竺》目前公布的投資方中除了光線傳媒外,就是王寶強的公司北京寶億嶸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專業從事影視項目研發、策劃、制作、宣發、藝人經紀為一體的綜合性傳媒公司。

北京寶億嶸已有《唐人街探案》、《奔跑吧!兄弟》、《不可思議》等多部電影,收益已不錯,而其主投主控了王寶強最新電影《大鬧天竺》,如果《大鬧天竺》保底發行10億成功的話,一部電影就會讓王寶強收益達幾億,不僅會讓“寶寶”一夜進入10億俱樂部,而且在電影銷售模式上成為今年電影界的翹楚。

而如此,受益者僅會是王寶強嗎?

寶億嶸影業原股東為馬蓉和王寶強現任經紀人任曉妍,馬蓉出資1500萬,任曉妍出資500萬。

今年3月25日,該公司曾發生過一次股權變更,在這次股權的變更中,原本持有公司75%股份的馬蓉,在變更股權後比例為0,原本持股為0的王寶強則改持62%的股份,原本持股為0的王寶強前經紀人宋喆改為13%。而公司另外25%的股權持有人為王寶強現任經紀人任曉妍,在此次股權變動中未顯示股權比例有作更改。

4月19日,公司股權再度發生了更改,變成了以王寶強為唯一自然人股東、共青城寶億嶸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法人股東的合夥公司,而共青城寶億嶸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是一家今年4月8日成立的新公司,法定代表人為王寶強。

但隸屬於婚內財產,不管股權如何變更,馬蓉依舊可以獲得一定的相關收益。即便《大鬧天竺》能以高價保底發行,那麽王寶強應該會考慮到發行方的利益。如此,盛傳的王寶強財產之戰糾結而複雜。

保底發行行不行?

所謂“保底發行”,就是發行方對於制片方的一個票房承諾——對於看好的影片,發行方進行早期的市場預估,制定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價格。即使實際票房沒有達到這個保底票房數字,發行方還是要按這個數字分賬給制片方,但超出保底數字的話,那分賬比例會對發行方更有利。

保底發行流行於2014年,北京旅遊與中影股份北京發行分公司為《心花路放》保底5億元,最終票房達11.7億元,大賺一筆。博納影業曾為《後會無期》保底3.5億元發行,影片票房超過3.5億元的部分博納拿40%。該片最終票房6.3億元,想必也是賺了一筆。而隨著中國票房的不斷翻漲,除了傳統的發行公司以外,不少資本方也將眼光投向這一炙手可熱的行業。

然而,“這也是一場賭博。”兩位今年已做過其他影片保底的發行方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咨詢時給的答案,之所以對今年流行更甚的保底發行模式持有保留意見,根本是《美人魚》的成功並不容易複制。

2015年,周星馳的《美人魚》的保底票房16億元,史上最高,一度引發山呼海嘯般的質疑。但這部影片最終以33億的票房拿下了中國電影票房冠軍。然而,這樣的合作必定是有贏也有輸,保底失敗也有先例。

《一步之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讓子彈飛》的成功,讓不少人在影片未上映時對其前景一片看好。沒想到最終上映時卻引起巨大的口碑爭議,最終票房止步5億,讓一開始就做了巨額票房保底的發行方簡直“哭暈過去”。

這些失敗的案例還有,《太平輪》8億元保底僅得6億元票房、《葉問3》10億元保底只獲8億元票房,以及3億元保底的《夢想合夥人》只收到8000萬元票房等失敗案例。

“我不看好保底發行,這個是非理性的行為,往往在保底發行中出現破壞市場規則的行為。”有互聯網巨頭旗下影業公司電影業務部總監表示。

諸多資深電影人認為,今年幾部保底發行同樣表現不佳,除了電影市場本身遇冷的諸多問題外,保底發行對影片的宣發費用降低也是一個問題。按照常理,一部電影的宣發費用基本與制作成本是1:3,有的不相上下,若影片保底發行,所以壓力就是拿出提前支付票房的保底發行方承擔,已付出高價的發行方會不會再拿出巨資去做營銷就得看對影片與整體環境的考量。

中國電影目前普遍的分賬原則是除去3.3%的特別營業稅以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基金,剩余的91.7%為電影的可分賬票房。在可分賬票房中,作為放映場所的影院拿走57%,制作方和發行方拿走43%。然而這43%,還需扣除發行代理費、營銷成本等,剩下的才是可供制片和投資方共同分享的凈收益,而且具體能分到多少還需要由各自當初的投資金額決定。

一般情況下,發行方會拿到2%-6%的可分賬票房。而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即發行方跟制片方簽訂一定金額的保底合同,由發行方預先墊付票房,保證在任何票房情況下制片方的收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票房超出預期,發行方在票房達到一定基數的情況下得到的可分賬票房比例較高,出品方獲得的就相對較少。

這樣的模式使得賭博一般保底發行方也會更多精力放在如何將影片的收益率做到最大,這也就是《葉問3》最終瘋狂的真正原因。

單就《大鬧天竺》而言,營銷費用似乎可以省去很多。該片之前定檔12月24日,目前檔期並未受到影響,據媒體報道,王寶強離婚案開庭時間在三四個月以後,那時候恰好屬於《大鬧天竺》上映期,而一部電影上映的宣傳期基本是上映前兩三個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807

美國火速提名金墉連任世行行長 美財長力挺金墉改革世行

8月25日12點01分(美國東部時間)世界銀行(下稱“世行”)行長候選人提名期剛剛正式開始,美國財政部就迅速發聲明提名金墉連任世行行長。

在擔任世行行長期間,金墉大力改革,令世行從傳統業務向更偏向應對緊急性突發事件的方向,比如應對埃博拉病毒等。這也令他成為了世行內部極具爭議性的角色,並直接引發世行員工協會向世行執行董事會發告狀信,稱世行面臨著“領導力危機”。

在此次聲明中,作為回應,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力挺金墉改革世行的行為,稱“金墉連任世行行長將令世行繼續在諸多重要動議和改革上前行。”

美國力挺金墉改革

美東時間8月25日午夜零點一過,美國財政部就率先發出支持金墉連任的聲明,以如此快速反應的行為來表現對於金墉連任的支持。

盧在聲明中表示,金墉在擔任世行行長期間積極推動以創新方式解決極端貧困、社會不平等、氣候變化等全球發展問題。

“金墉行長有能力向大型危機做出反應,其中包括應對埃博拉病毒以及應對難民危機問題。”盧特別在聲明中強調,“金墉行長能夠帶頭對世行進行必要的改革,更好地利用了世行內部的知識並提高了對股東提供的財務資源的使用。”

美財政部如此力挺金墉改革事出有因。在接受世行之後,金墉認為由於世界格局變化,世行的功能也應當隨之變化,如不轉型,世行在世界上的影響將越來越弱小,實際上其前任行長佐利克也是如此認為的。

金墉隨後制定:到2030年,世行將幫助降低低工資人群,令日薪不到1.25美元的人在全球人口比例中不超過3%,同時幫助那些每個國家中收入最低的40%人口提高其收入。

他的改革招致內部抱怨,而外部也存在批評意見指出毫無經濟學背景的金墉把世行搞成了扶貧機構。

8月10日,世行員工協會致信執行董事會,表示世行正面臨領導力危機,希望結束目前美國籍行長“世襲”的狀態。

“世界已經改變,我們應當隨之進行改變,除非我們改變遊戲規則,世行現在面臨著成為國際舞臺上一個時代錯誤的現實可能性。”世行員工協會在信中指出,從1944布雷頓森林體系創建以來,世行一直在美國籍行長的領導之下,現在是時候改變了。

世行員工協會主張由一個“可信的搜索委員會在國際上招募候選者,並組織具有透明度的面試和選拔”。

信件還援引此前內部員工調查的數據指出,在過去兩年中,世行員工士氣低落:受調查員工中僅有1/3能夠理解管理層團隊領導的方向,“認同管理層創造了開放和信任文化的受調查員工就更少了”。

員工“逼宮”未奏效

世行員工協會所上演的“逼宮”一幕確然引發了討論。不過根據《華爾街日報》透露,在本月早先一次閉門會議中,在討論此問題時,世行執行董事會的一些成員公開表示要繼續支持金墉再連任五年。據知情人士透露,其中包括美國和德國等重要成員,不過有些成員國也表示了一些擔憂。

按照慣例,世行行長由執行董事會選舉產生。目前世行的成員國為188個,成員通過理事會和執行董事會管理世界銀行集團。理事會是世界銀行的最高決策機構,由每個成員國任命的一名理事和副理事組成。而執行董事會的成員則包括世行行長和執行董事。

8月23日,世行執行董事會收到現任行長金墉提出的連任意向,並決定啟動下屆行長遴選流程。作為對於員工的回應,世行執行董事會在聲明中特地強調“一致同意采取公開透明、任人唯賢的選聘,所有成員國均可提名,執董會對所有候選人的考慮采取透明方式。”

消息宣布後,世行員工協會主席丹尼爾•塞倫(Daniel Sellen)表示,他對世行不再不經競爭就允許金墉連任表示歡迎,但是對世行不在更大範圍內尋找行長候選人倍感失望。

據悉,此次世行執董會提議,在提名截止後,將確定一個最多3人的短名單,並在得到本人同意後公布進入短名單的候選人姓名。

隨後,執董會將對所有進入短名單的候選人進行正式面試,屆時將持續2~3周時間。

從目前世行執行董事會的會議成果看來,此次世行執行董事會出臺的一系列甄選過程也意在為金墉在10月的世行年會和11月的美國大選前獲準連任掃清了障礙。從同兩黨總統候選人的關系上而言,金墉同克林頓夫婦私交良好。

金墉1959年生於韓國首爾,5歲隨家人移居美國,是哈佛大學博士,曾任哈佛大學醫學教授、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顧問、達特茅斯學院校長等。2012年,金墉獲得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成為世行行長候選人,並最終當選世行行長。他的第一任期將於明年6月30日結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149

奧朗德談美國大選力挺希拉里:我們希望是她,而不是他

奧朗德高度贊揚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圖:路透社)

據新加坡媒體7日報道,法國總統奧朗德周四公開贊揚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說她是唯一能夠擔任美國總統的人選。

奧朗德在巴黎發表演講時,提到說:“不管是誰在美國總統選舉中勝出——我們希望是她(希拉里),而不是他(特朗普),我們沒有支持哪一方,但看起來,是沒有選擇可言的。”

2012年,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希拉里在巴黎參加會議期間,與奧朗德會面。(圖:美聯社)

這已不是奧朗德第一次對美國大選表態了,而他的立場也“始終如一”。

2016年7月,出席華沙舉行的北約組織峰會期間,奧朗德說,就像英國選民罔顧政界領導人和機構對英國留在歐盟的呼籲一樣,類似的反正統情緒可能也在美國醞釀,可能破壞美國與歐洲的關系。彭博新聞社援引奧朗德講話稱:

“英國退歐公投投票的爭論和美國總統競選的相同。本著友好的方式,我可能也要給美國人民一些建議,以便在重要的時刻到來時做出正確的選擇。”

雖然奧朗德這次講話沒有具體提到哪位總統候選人的名字,但6月30日他接受法國權威經濟日報《回聲報》(Les Echos)表明了力撐希拉里的態度。奧朗德當時說,美國民主黨人的最佳對策就是“讓希拉里當選”,特朗普勝選“會搞複雜歐洲和美國的關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677

樂視陰霾散去?賈躍亭獲長江商學院十余位企業家同學力挺

樂視生態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今日下午長江商學院的十余位董事長、企業家同學匯聚一起,力挺LeEco,支持賈躍亭。

而此前的11月6日,賈躍亭以一封公開信,來反思樂視體系的問題,甚至自稱願永遠領一元年薪。但公開信引發的擔憂卻比掌聲多。不少專業人士擔憂賈躍亭公開認錯,說明樂視體系的“故事”目前無法兌現,這對於已經經歷大跌的樂視網來說,並不樂觀。

此外,11月15日下午, 樂視通過電子郵件發布公告稱,樂視將暫停在亞洲地區的橫向擴張,計劃加強審慎的財務管理。將側重於現金流增長和擴大用戶基礎。同時任命高峻為樂視控股亞太區總裁,兼LeEco香港CEO。樂視控股亞太區原總裁莫翠天將作為亞太區顧問,或另有任用。

第一財經記者從樂視方面獲悉,目前尚無法確定具體金額和投資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571

韓執政黨不再力挺樸槿惠 黨派發言人也稱要彈劾總統

據KBS報道,在26日全國舉行第五輪燭光集會之際,韓總統所在的執政黨新國家黨發言人表示,將深刻地聽取民意,希望在野黨在本次定期國會會議期間必須履行總統彈劾案。

執政黨新國家黨出現內訌

據報道,新國家黨國會代表鄭鎮碩對下月2日和9日將進行彈劾總統表決一事表達了反對立場。他認為,這種政治行為難以獲得信任。

而新國家黨首席發言人則評論稱,青瓦臺和在野黨必須聽取首爾光化門廣場等地的國民吶喊聲。目前尚未找到能夠彌補國政空白和國家困境的明確方向,新國家黨對此負有重大責任,並請求國民給予原諒。政治界必須走出各自的利害關系,站在國民的立場打破陷入僵局的政局。

這位新國家黨發言人說,該黨出現內訌是事實,目前很難領導全國政局。因此,作為引導國政方向的在野黨的作用比任何時候都要重大。朝野政黨必須通過協商,迅速找出突破困局的方案,希望在野黨能夠做出負有責任的行動,在本次定期國會會議期間必須履行總統彈劾案

在野黨敦促樸槿惠總統自行下臺

據報道,韓國共同民主黨首席發言人當天表示,青瓦臺已被燭光包圍成“孤島”,總統支持率下跌至4%,總統必須認清200萬只燭光的含義。而且,下周將展開國政調查和特別檢查。青瓦臺即使固守其權利,也難以維持下去,總統立即下臺才是最佳方案。

韓民眾於上周舉行了第四輪燭光集會

此前,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鞭禹相虎24日宣布,將力爭在12月9日之前在國會全體會議上表決彈劾總統的決議草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964

 “老富”階層力挺,菲永代表中右翼出戰法大選

法國前總理菲永(François Fillon)於當地時間27日的共和黨初選第二輪投票中戰勝同為前總理的波爾多市市長朱佩(Alain Juppé),贏得中右翼初選,將在明年代表該陣營出戰總統選舉。

由於當前執政的左派社會黨的支持率較低,多數觀察人士認為,明年的法國大選將在菲永和反建制的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領導人勒龐之間進行。

地方中產階層

當地時間27日晚間,中右翼初選官方網站公布的不完全統計結果顯示,菲永已獲得66.6%的選票,朱佩僅獲得33.4%。由於得票率差距較大,朱佩隨後發表講話,承認敗選,並表示將支持菲永。

有分析稱,菲永的勝利顯示了選民明顯的“向右轉”跡象,尋求恢複法律和秩序的右翼原則,並希望堅持自由市場經濟計劃,堅決推翻過去的經濟政策。

“3年來,我為自己的價值觀參選。”菲永說,“法國不接受墜落,法國想要自由和行動力。左翼帶我們走向失敗。極右翼領導我們走向破產。”

朱佩則對菲永的勝利表示了祝賀。“對於我來說,我將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波爾多市市長的職責上。”他說,“這帶給我太多的歡樂。”

有歐洲媒體分析稱,菲永此次勝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此前法國最安靜、最不關心政治的一群人,即較富裕省份的謹慎的中產階層。

68歲的帕呂(Philippe Palluy)是一位來自里昂的退休企業家,在上周日的中右翼初選第一輪投票中,他排了一個小時的隊給菲永投票。“我甚至說服了我的妻子投票給菲永。”他說,“她本想投票給朱佩。”

帕呂只是逆轉了中右翼初選結局的諸多選民之一。根據Elabe民調,在初選第二輪投票中投給菲永的有近一半都是退休人員,三分之一是高收入的高管。年齡在18歲~34歲之間的只占16%,來自小城鎮的選票僅占6%,來自巴黎的選票僅占20%,19%來自農村地區,60%都來自男性。

有政治觀察家分析稱,菲永是一個政壇“老司機”,但卻不是民粹主義起義者,但在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帶來的反建制浪潮中,菲永抓住了巴黎自由主義精英越來越強烈的挫敗感。來自法國西部農村薩爾特的菲永用法律和秩序等價值觀調動起保守的、上年紀的富人選民為自己投票。

“地方上的中產階級決定選出一位類似於他們自己的候選人。”凡爾賽大學教授布韋(Laurent Bouvet)說,“他們懷念戴高樂時代的繁榮,厭倦開支成本太大的國家。省級中產階級希望翻掉薩科齊和奧朗德這兩頁,認為他們實在是損害了法國的形象。”

不少觀察家稱,菲永贏得初選得益於他很好地抓住了當前法國人的心態,對社會經濟地位下滑的焦慮以及對恐怖主義的擔憂。他提出了釋放經濟活力、恢複國家權威,以及重申法國價值觀等三點目標,政經綱領涵蓋就業、移民和反恐等法國人當前最關註的三大議題。他承諾未來5年削減財政赤字100億歐元,私企廢除35小時工作制,對出國參加恐怖組織的法國人下達禁返令等。

菲永自稱其自由市場經濟平臺計劃是受到了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自由市場理論的激發。不過,像大多數法國人一樣,這些選民並不特別受自由市場理論的吸引,他們只是覺得現行的一切並無法停止法國的衰退和高失業率。

帕呂說,他喜歡菲永低調、直言不諱的風格,以及他減少國家公共債務的承諾。

勝算

現年62歲的菲永是法國資深政治家,具有公共法學和政治學博士學位,已婚並育有5個子女。1981年,他首次當選國民議會議員,是當時最年輕的國會議員,之後先後任法國勞動部長、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長等。2007年和2010年兩度被法國前總統薩科齊任命為法國總理。

和美國的間接選舉制不同,法國實行的是直接選舉制。由有意參加選舉的政黨先推選本黨候選人,通過兩輪初選投票確定該黨總統候選人。法國現行的第五共和國憲法規定總統候選人必須是年滿23歲的法國公民,同時還需獲得來自法國至少30%以上省份的500名民選代表的簽名支持。在審核候選人資格後,憲法委員會公布候選人名單,標誌總統競選正式開始。

根據憲法,法國總統由普選產生,采用多數兩輪投票制,任期5年,第一輪投票中若無人獲得超過半數選票,則要進行第二輪投票,由選民在第一輪投票中得票率前兩位的候選人中選出一位擔任總統。第二輪投票在第一輪投票後的第二個星期日舉行,法國政府此前宣布2017年大選的兩輪投票在4月27日和5月3日舉行。

此前多數分析認為,中右翼候選人在面對目前執政的左翼政黨社會黨和極右翼“國民陣線”的總統候選人時,都擁有較大勝算。

此前的調查顯示,鑒於左翼的分裂,中右翼陣營的候選人很可能在明年5月的總統選舉中對陣極右翼“國民陣線”領導人勒龐。因為左翼第一大政黨法國社會黨領導人、法國總統奧朗德目前支持率極低,很有可能在大選中走不到第二輪。屆時菲永會在左翼和右翼主流選民的支持下,贏得總統選舉。

不過,也有觀察人士認為現在預測誰會當選法國總統還為時尚早,畢竟美國出現了特朗普“逆襲”的戲碼,而且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民粹主義在全球盛行,增加了勒龐勝利的希望。

而且此前也有多個民調顯示,菲永的支持率長期落後於參選的朱佩和法國前總統薩科齊,直到首輪投票前,菲永才愈戰愈勇,最終成功翻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257

特恩布爾力挺共和制 望澳大利亞脫離英聯邦

上周六晚間,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在出席澳大利亞共和制運動組織舉行的25周年籌款晚宴時再次表達了對共和制的支持。

特恩布爾在主旨演講中表示,支持進行兩個階段的全國投票,以決定是否終結與英國君主立憲的關系,當然這一切將等待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統治結束。特恩布爾繼續講到,澳大利亞共和制運動完全是為了澳大利亞的未來,我們不願意仰視別人,也不會俯視任何人,我們追求互現尊重,作為澳大利亞人我們將聯合起來,澳大利亞的國家元首就應該是澳大利亞人。

特恩布爾,堅定的共和派

與前任總理、堅定的君主主義者阿博特(Tony Abbott)不同,特恩布爾是堅定的共和派。澳大利亞共和制運動組織成立於1991年,主張通過修改憲法將澳大利亞政體從君主立憲制改為共和制,特恩布爾曾於1993年至2000年擔任澳大利亞共和制運動組織的領導人。去年11月,上任才兩個月的特恩布爾就宣布廢除封爵制度,距離前總理授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的夫婿菲立普親王(Prince Philip)爵位,還不到1年,此舉被解讀為其力推共和制的信號。

澳大利亞共和制前景不明

隨著澳大利亞對英國依賴程度降低,保留君主立憲制還是實行共和制一直爭論不休。1999年澳大利亞曾就共和制問題舉行全民公決,但最終近55%的澳大利亞人投了反對票,君主立憲制政體得以保留。作為英聯邦成員國和君主立憲制國家,英國女王是澳大利亞國家元首,由澳大利亞聯邦總督代行國家元首的職務,總督不幹涉行政。

在澳大利亞,改變政體需要修改憲法。首先國會召開會議決定是否應采取共和制,並選出共和制方案。然後該方案作為修憲草案付諸全民公投,只有獲得全國大多數選民贊成並在大多數州(領地)獲得贊成,草案才能通過。根據共和制運動本周發布的數據,眾議院150席中有81席支持共和制,參議院76席中有40席支持共和制。然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調查顯示,澳大利亞人目前對共和制似乎並不關心,經濟和失業率才是民眾關註的重點。

經濟前景堪憂,澳大利亞政局動蕩

周一澳大利亞將公布半年度政府預算報告及經濟與財政展望,這可能直將導致澳大利亞失去已經持續30年的3A主權信用評級。外界預測國庫部長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可能將本財年的經濟增速從5月的2.5%降至2.25%,並在未來十年減免企業稅480億澳元。

澳大利亞三季度GDP意外下滑0.5%,創金融危機以來最差表現,11月失業率回升至5.7%,市場對澳大利亞能否保持住連續25年經濟增長的懷疑聲開始出現。評級機構標普和穆迪已經將澳大利亞放入主權信用評級下調觀察名單。

目前執政的自由黨-國家黨聯盟(Liberal-National Coalition)內部因特恩布爾的觀點已經出現裂痕,一旦評級被下調,特恩布爾的聯合政府將面臨考驗。上周EssentialMedia公布的民調顯示,僅34%的受訪者滿意特恩布爾的表現,創去年9月上臺來最低水平。各大媒體已經預測,如果經濟無法有所改觀,面對國內的巨大壓力,特恩布爾可能會再次解散兩院提前大選。過去六年澳大利亞已經出現了五任總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995

點睛丨兩部委力挺食品工業重組 行業龍頭受益

事件:1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於促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十三五”期間食品工業發展意見。

 

CBN點評:受益於《意見》的正式發布,政策層面對於國內食品工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有望持續加大,企業兼並重組步伐也將加快。上市公司中,上海梅林(600073.SH)、涪陵榨菜(002507.SZ)、三元股份(600429.SH)以及燕塘乳業(002732.SZ)等相關領域企業將從中受益。

此次《意見》對十三五期間我國食品工業發展的具體發現作出部署。《意見》提出,到2020年,食品工業規模化、智能化、集約化、綠色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顯著提高。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結構持續優化,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預期年均增長7%左右;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兩化”融合水平顯著提升,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穩步提升,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資源利用和節能減排取得突出成效,能耗、水耗和主要汙染物排放進一步下降。

《意見》同時提出五大主要任務,其中包括:改善供給結構,提高供給質量;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轉型升級;強化創新驅動,加快“兩化”融合;統籌國內國外,擴大開放合作;增強監管能力,提高安全水平。

值得註意的是,上述任務中特別指出,支持大型企業做優做強,鼓勵企業兼並重組,建立海外原料和加工基地,重點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食品工業企業集團;引導中小型企業做優做精,鼓勵小型企業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和設備,形成大型骨幹企業支撐力強、中小型企業特色鮮明的協調發展格局。

受此影響,A股市場上,食品飲料領域上市公司,諸如上海梅林、涪陵榨菜、三元股份以及燕塘乳業等均有望從中受益。尤其部分行業內龍頭企業有望借助政策支持加快對外擴張步伐,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有望得到大幅提升。其中,上海梅林是光明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之一,同時也是國內著名的食品企業,擁有諸多知名品牌。2015年以來,公司致力於完善產業結構,加強肉業資產重組整合,並逐步形成了完整的豬肉產業鏈和牛羊肉全產業鏈。公司董事長夏旭升日前還曾表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與銀蕨將合資設立新的銀蕨中國公司,公司將正式開展對國內牛羊肉市場的開拓。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027

視點丨特朗普力挺女兒伊萬卡 稱為家人感到自豪

2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推稱,美國零售商諾德斯特龍停售其女兒伊萬卡同名品牌的行為是不公平的,並稱這種行為非常糟糕。

當天,白宮新聞發言人肖恩·斯派瑟在記者會上表示,作為總統,特朗普正努力領導一個國家;而作為一個父親,當有人把對其政令的不滿發泄到家人身上時,他有權挺身而出。此外,斯派瑟還表示,一些好事者借破壞伊萬卡品牌之名,實際上是想要直接攻擊特朗普的政策。

對於特朗普的發推行為,前白宮道德律師理查德·佩恩特表示,這是一種有失總統身份的行為,顯然特朗普是在為了個人利益而濫用公共權力。

不過,諾德斯特龍停止銷售伊萬卡的同名品牌也是無奈之舉。據CNBC統計數據,該品牌的銷售量在大選後便一落千丈,2017年1月的線上銷售額同比下降26%。事實上,不止是諾德斯特龍,美國奢侈品百貨尼曼·馬庫斯也將伊萬卡品牌的珠寶配飾從官網上撤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022

煤價持續下跌,神華和中煤力挺的煤企限產尚無定論

“這個是不對媒體的,我不方便(說)。”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下稱“中煤協”)21日召集了十余家大型煤炭企業座談(下稱“煤企座談會”),分析交流當前煤炭經濟運行情況。第一財經記者致電中煤協及參會煤炭企業詢問座談情況時,均被類似上述回答婉拒。

煤炭單價的漲跌、產量的增減不僅關系到產煤企業的經濟效益,更關乎相關企業的生死存亡,對於用煤企業也有影響。去年9月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先後多次召集重點煤炭企業座談,但均為閉門會議,就是不希望會議內容影響煤炭價格。

然而,在行業狀況有所好轉、宏觀經濟逐漸複蘇的背景下,不僅“門”里的各方存在利益博弈,“門”外各方也都想更早摸清新一年煤炭價格的走勢。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均表示,煤炭價格波動過大需要控制,只有價格穩定才更有利於經濟發展。有媒體報道稱,中煤協在煤企座談會上正是呼籲大型煤企做出表率,不進行惡意競爭,帶頭穩定煤炭市場。

目前,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自去年10月底創出當年新高後一直處在下降通道中,神華和中煤等煤企都“力挺”煤炭限產方案,即從330個生產工作日恢複至276個工作日。但方案何時實施、如何實施仍在等待發改委的最終批複。

今年煤價可能不如去年

煤炭消費已進入春節後的傳統淡季,價格正處於下行通道,穩定煤炭市場尤為重要。

根據中煤協發布的煤企座談會通知,會議內容主要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交流2016年煤炭經濟運行情況,研究2017年煤炭市場走勢;交流各單位2017年煤炭產運需銜接情況;研究探索推動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促進煤炭經濟平穩運行的措施和建議。

參會人員包括神華、中煤、同煤、山西焦煤、陽煤、開灤、冀中能源、山東能源、福建能源、龍煤、內蒙古伊泰、陜西榆林能源等企業主管煤炭經濟運行的負責人。

有媒體得到風聲稱,此次的煤企座談會透露,2017年國內煤炭供大於求的趨勢難改,需求或繼續下降。中煤協方面則建議大型煤企起到表率作用,不進行惡意競爭,帶頭穩定市場。

第一財經記者拿到的一份出自中煤協的會議資料顯示,2016年煤炭市場供需由嚴重供大於求逐漸轉為基本平衡;全社會存煤在連續四年增加後出現下降;煤炭價格大幅波動後,逐步合理回歸。

資料總結道,影響2016年煤炭市場的因素是多重的,既是國家加大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力度,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政策效應的直接體現,也有能源結構短時變化,水電減少、火電大幅增加的原因;既有氣候異常、夏季持續酷熱、自然災害多發等偶發因素,也有公路治超、鐵路運輸緊張、前期主要用戶庫存偏低後期補庫需求增長,以及國際煤炭資源緊張和市場預期變化等的影響。然而,當前煤炭供求基本面並未發生根本改變,行業平穩運行尚缺乏堅實基礎,近期煤炭價格下行的壓力仍在加大。

中宇資訊煤炭分析師關大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節後沒有執行“276個工作日”、冬季氣溫偏暖等原因,民用需求提振有限,工業需求增速也不明顯,近期煤炭供應略顯寬松。預計2017年煤炭市場價格高位不及2016年,低位要高於2016年,低位即整體波動水平較小。

新一輪煤炭去產能難度加大

第一財經記者獲得的會議資料還要求“堅定不移去產能”:堅決退出安全風險高的產能,加快退出落後產能,努力發展先進產能。去產能對於煤價走勢有著不小的影響,但今年的執行目標尚待官方明確。

國家能源局2月17日發布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提出,2017年力爭關閉落後煤礦500處以上,煤炭退出產能目標為5000萬噸,並將2017年煤炭總產量目標設定在36.5億噸左右。

集成期貨煤炭分析員鄧舜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認為《意見》中的“退出5000萬噸煤炭產能”是能源局每年會發布的常規性計劃,這和國家所制定的去產能目標不是同一個概念,具體去產能目標要等國家發改委發布。

雖然發改委尚未公布2017年的煤炭去產能目標,但多位業內人士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年度目標將小於2016年。

不過,中煤協副會長姜智敏表示,2017年煤炭去產能的難度加大。

“2016年涉及去產能的部分煤礦已經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完成去產能任務相對容易,但2017年去產能將主要涉及正常生產的煤礦,需要安置的人員數量不會比2016年少。”姜智敏上月在中煤協的《中國煤炭工業改革發展年度報告》(下稱《報告》)發布會上說。

《報告》指出,在國家化解過剩產能政策指導下,2016年全國煤炭行業去產能超額完成目標任務。但同時,化解煤炭產能過剩、促進煤炭供需平衡依然是今後幾年的重點任務。2017年煤炭需求下降、產能過剩的矛盾仍將十分突出。

對於去產能目標將較去年減小,煤炭生產企業怎麽看?

山東兗礦集團有限公司運銷部副部長高峰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是供給側改革第一年,是去產能較集中的一年,多個省份超額完成任務。去產能的工作一直在進行中,已完成去年目標的省份(如山東)要繼續關停,沒完成的在加大力度關停。今年如果去產能目標減少可能對煤炭市場有影響,但不會造成過大沖擊。

春節過後,煤價一直處在下行通道。最新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每周三公布)報收於587元/噸,環比下行1元/噸。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神華和中煤等煤企“力挺”的煤炭限產方案仍待發改委批複。初步上報的方案有“三不執行”:先進性礦井不執行,缺煤省份不執行,焦煤和肥煤礦井不執行。

煤價過快上漲對下遊沖擊大

煤炭價格上漲對於產煤企業自然是好事,但對於下遊行業也會造成沖擊。

在國家多項去產能政策的調控下,去年煤炭、鋼鐵價格觸底回升立竿見影。環渤海動力煤指數從2016年年初的370元/噸漲至年內最高點607元/噸,螺紋鋼期貨價格則從2015年12月的最低價1600元/噸一路上漲到2016年12月最高位3500元/噸水平線。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煤炭價格增長過快對煤炭下遊企業,尤其是鋼鐵、水泥等高耗能行業影響巨大。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姜克雋此前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只有價格穩定才有利於經濟發展,煤炭價格波動過大需要控制。

“政府調控在與市場力量的拉鋸戰中,既不能對市場過分強硬,也不能缺位,一定會適當且靈活運用政策工具來保障經濟健康穩定運行。276個工作日制度逐步演變為‘在276~330個工作日之間靈活調整’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一位煤炭專家日前表示。

這位專家說,在供給側改革中,應更多實施市場化行業重組,做減法去掉幾個企業,才能做加法迎來有競爭力的企業;減少無效供給,提供有效的高端供給。傳統行業只有度過短期的陣痛,才能迎來長期的前景。

事實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去年年底就在公開場合表示,發改委正在研究推進煤企上下遊相關行業跨行業兼並重組,將支持打造跨行業、區域、所有制的企業平臺。

今年年初,國務院國資委舉行央企、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提出,要推動企業集團層面兼並重組,加快推進鋼鐵、煤炭、電力業務整合,探索海外資產整合。

在企業層面上,寶武合並提供了首個供給側改革樣本。兩家合並後的粗鋼產量合計達到5840萬噸,位居中國第一、全球第二。業內人士指出,合並後將優化企業資源配置,重合產品發揮協同效應,區域布局更趨合理化,並推動鋼鐵去產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3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