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民眾剛表達不滿,韓國經濟遇政經“寒流”雙殺

中國遊客對韓國的熱情已悄然降溫。

據韓國文化觀光研究院12月6日發布的《入境旅遊統計》,韓美兩國於7月決定部署“薩德”後,訪韓中國遊客上升勢頭趨於緩和。今年6月和7月,訪韓中國遊客分別同比激增了141%和259%;但作為旅遊旺季的8月,增幅跌至70%;到了10月,增幅僅為5%。

而在韓國“造船之都”的慶尚南道巨濟,當地的經濟已經從往日的繁榮陷入到了停滯的邊緣,街道也出奇地安靜。當地僅截至今年6月,已有約三成有關行業的民眾失業。

隨著韓國總統樸槿惠及其“閨蜜幹政”夢魘持續籠罩韓國,樸槿惠本人面臨執政生涯最大危機,政局不穩連帶其力推的“創造經濟”等改革政策已陷入停擺。

而韓國兩大支柱產業——數碼產業及造船產業的困境正在擴大:三星手機的爆炸起火,造船行業的訂單面臨崩潰……在韓國經濟面臨內憂的情況下,因“薩德”引發的中韓關系齟齬,也為韓國經濟增添了一層外患色彩,使“貿易立國”的韓國經濟面臨更大的不穩定性。

韓國的驕傲風光不再,留下的是陣陣傷痛。

三星與造船業的墜落

近日,韓國三大造船巨頭之一大宇造船發布重磅消息表示,將裁員3000人,並為了結構性改革將產能降低10%。韓國政府也公布了針對造船業的救濟措施,將投入6.5萬億韓元(每1萬韓元約合人民幣59元)支援本國造船行業,並由政府牽頭購入總價4萬億韓元的軍用船只。

然而,一位造船行業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現階段韓國造船業雇傭了20萬工人。即便是投入大量的資金,新增訂單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韓國很有可能將重蹈歐洲造船業即便在巨額補貼之下,也仍然未能起死回生的尷尬境地。”

與此同時,曾被韓國民眾稱為“驕傲”的三星公司,仍然難以從Note7的“爆炸門”當中完全走出;與此同時,“閨蜜幹政”危機使三星被迫走上了改革之路。

本月7日,三星公司的掌門人李在镕參加了國會有關“閨蜜幹政”的質詢,據韓國媒體報道,三星集團被懷疑向樸槿惠閨蜜崔順實的財團提供了經濟支援。

而為了回應外界的質疑,三星集團決定將關閉從第一代掌門人時期就存在的“未來戰略室”。這個指揮著“巨無霸”集團內部大型戰略的部門,在三星內部的正式名稱為未來戰略辦公室,該辦公室近幾個月因涉嫌向崔順實擁有的基金會提供資金而一直受到關註。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在韓國網民中,“因為崔順實”一詞成為流行語——只要是國家浪費納稅人血汗錢的行為被曝光,就一律冠以“因為崔順實”。

相比於“閨蜜幹政”曝光後的國家政治動蕩,失去了民眾的信任,似乎成為了‘閨蜜幹政’後遺癥的最顯著癥狀。

例如,韓國一家媒體曝光稱,“韓國放送通訊委員會(相當於國內的工信部+廣電總局)”為了防止偽造身份證購買手機入網,針對手機代理點推出了專有的身份證掃描儀。但是,這個專有的掃描儀卻無法識別真假身份證,和普通掃描儀無異,卻強制每個代理商都需要購買。

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官僚機構醜聞,但韓國網民的反應卻出奇地一致——“又是崔順實一夥來揮霍國家資源了?”

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針對樸槿惠的抗議遊行現場見到一位民眾,其表示‘正是看到了樸槿惠在談話中的表現,以及不斷地反悔,反而對於總統更加沒有了信任感,從而選擇了出來遊行,表達民眾的心聲’。

各行業紛紛自危

在韓國的兩大支柱產業均面臨問題的同時,“薩德”引發的中韓關系僵局,也使兩國的經貿往來多了一層不穩定性。

近日,韓國《亞洲經濟》以“韓國怕了限韓令,各行業緊繃神經求解藥”為題,介紹韓國化妝品、旅遊等行業,為了應對所謂“限韓令”的影響而所做出的努力。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近日在韓國實地調查發現,韓國行業人士的擔憂遠比想象中更重。

說起韓國國內與中國往來最為密切的行業,非“韓流”為代表的文化行業莫屬。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在中國傳播甚廣、深受喜愛的韓國文化產品,如今卻因為對所謂“限韓令”的擔憂,再加上“閨蜜幹政”中崔順實等人非法幹涉文化圈的事件,正在度過最寒冷的寒冬。

韓國某知名藝人的經紀人樸成龍(化名)是圈內知名的“中國通”,他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雖然說現階段來看,這些內憂外患並沒有對一線藝人造成太大的困擾和影響;不過,久而久之,很難保證這對於韓流在中國的進一步傳播不會有任何影響。”

目前,高度依賴中國市場的韓國娛樂企業股價受到沖擊,演藝圈富豪們所持有的股票大幅貶值。

對華出口連續下降

中國外交部上月曾作出正面回應,稱從未聽說所謂的“限韓令”。外交部指出,中方對中韓之間的人文交流一直持積極態度,但兩國之間的人文交流需要民意基礎。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這一立場眾所周知。中國民眾也對此表達了不滿,相信有關方面應該註意到了這種情緒。

除此之外,韓國部分媒體甚至稱“中國正在對韓國企業實施直接性報複”,連韓國外交部也通過外交渠道向中國表示抗議。

對此,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12月2日回應表示“這種說法沒有根據”,並表示中方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

據韓國產業部的數據,截至2016年10月,韓國的外貿總額為7354億韓元,同比下降8.9%;中國是韓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韓國對華出口已連續16個月下降。

韓國一家專與中國進行文化產業交易的企業宣傳負責人則承認:“雖然現在沒有較大的反應,不過在有關報道出爐以後,公司內部多次開會討論對策,並讓所有負責中華區宣傳的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對最新的消息進行監控。”

韓國評論家崔光熙(音譯)則表示:“韓流文化也是政府國策,大力扶持的結果;這種性質註定,韓流多少會受到政治和外交關系的影響。比如說在日本‘韓流’影響力也不如從前,由眾多因素導致,不過這和韓日交惡肯定不無關系。”

崔光熙還說:“近年來,隨著日韓交惡,韓國文化產品的主要銷售地以較快的速度轉至中國,現階段韓國海外文化產品銷售額中,來自中國的比例高達七成以上;但可能是因為方向轉變過於著急,導致韓國對於中國市場的了解嚴重欠缺,無法適應市場的巨大變化。”

韓國方面很快意識到與中國關系的重要。韓國外交部第一次官(副部長)林聖男7日表示,近來韓中關系雖然面臨艱難挑戰,但韓中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決不能因特定事件而動搖。

樸槿惠的“創造經濟”爛尾

據韓國金融研究院預計,韓國明年的GDP增幅將為2.5%,相較今年預期低出0.1個百分點,而韓國LG經濟研究院則僅給出2.2%的增幅,僅好於亞洲金融風暴時期;韓國央行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韓國制造業景氣實查指數(BSI)僅為71,相較去年同期低3個點,第三季度韓國制造業生產總值也達到了時隔7年6個月以來的最低值。

與此同時,韓國國內仍然就是否彈劾總統而進行著爭論,本月9日,總統的彈劾案是否能夠通過仍然成謎,而樸槿惠曾經大刀闊斧推出的“創造經濟”等改革措施也失去了推動力;甚至帶動了韓國輿論對於創業本身的關註度大幅度降低——自從樸槿惠就任以後,每年舉行的“創造經濟博覽會”今年卻面臨門可羅雀的尷尬,觀眾僅為往年的1/10,而許多企業的展臺更是無人光顧。

正如韓國一位大學教授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所透露的:在面臨“內憂外患”的今天,韓國經濟需要的是一場巨大的變革;閨蜜幹政所帶來的後遺癥,使韓國失去了有效管控經濟政策的中樞大腦,只有恢複了民眾和企業對於政府的信任,並連貫性推行多項改革政策時,變革才能夠實現。

這位教授還表示:“事實上,中韓經貿關系出現危機,並非偶然事件,現階段的民間關系惡化只是一個導火索,而隨著中國技術力量的增長與兩國戰略性產業的重合,兩國的更多產品將在國際市場上正式開展競爭,這是很難避免的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553

日本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國家”,商務部回應:強烈不滿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回應美、歐、日等國關於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國家”的表態時表示,少數世貿組織成員在如期履行第15條義務的問題上表態含糊其辭,企圖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繼續使用“替代國”做法,中方表示強烈不滿並堅決反對

12月11日,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將滿15周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明確規定,世貿組織成員應於2016年12月11日終止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使用“替代國”做法。此後世貿組織成員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必須以中國企業的價格和成本為基礎確定傾銷幅度。

沈丹陽表示,議定書第15條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與各方達成一致的國際條約,具有國際法效力。信守條約是國際法的基本準則,維護條約義務的嚴肅性,是世貿組織成員的共同義務。至今已有許多世貿成員承諾棄用“替代國”做法,中方對此表示贊賞。

對於少數成員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國家”的表態,沈丹陽在今天的發布會上強調了中方一系列原則立場:12月11日後,所有世貿組織成員必須徹底履行第15條義務,全面終止“替代國”做法;應嚴格依照世貿組織《反傾銷協定》等規則,公正、合理、透明地對自華進口產品開展反傾銷調查,不能變相延續“替代國”做法。

他同時表示,中方敦促那些至今仍未履行第15條義務的世貿組織成員,盡快履行義務,避免因此而影響雙邊經貿關系正常發展。對於12月11日後堅持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繼續使用“替代國”做法的少數成員,中方將依據世貿組織規則采取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875

入股不滿兩年 永輝超市賣掉持有的全部聯華超市股份

永輝超市12月2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於2016年12月23日與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簽訂《股份轉讓合同》,作價4.01港元/股(即公司受讓該等股份時的價格)轉讓所持有的2.37億股聯華超市(00980)非上市內資股,出讓總價為9.5億港元。

對於退出原因,永輝超市表示,公司與聯華超市經營戰略發生調整,及雙方在重疊市場業務的發展,因此不再維持股權層面的合作,但在門店合作經營、聯合采購等方面仍有合作空間。

永輝超市稱,本次股權轉讓後對公司未來業務影響甚微。

2015年4月,永輝耗資7.44億元購入聯華超市21.17%的股份(即2.37億股),成為聯華超市的第二大股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980

當不滿上司能力時

大部份香港人都是打工仔,而很多時打工仔的上司也是打工仔。很多年前,曾經與一位前輩談天時,發現他對工作事途的看法很特別,令他有很多事情都看得很豁達。例如,當我們不滿自己上司的能力時,我們會如何面對呢?



相信這是很多打工仔都有遇過的情況,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的能力比上司高,不明白為何上司身在其位,這會導致工作不快,當一班同事聚在一起時就會數上司的不是。相信這是相當普遍的現象,正當我們都談得起勁之際,前輩就提出他的想法。

前輩認為,任何上司,能坐在其位,能成為你的上司,必有其過人之處的。例如,經驗、溝通能力、人際關係、管理能力、才能、擦鞋、勤力等,如果你集中欣賞你上司的優點,這樣工作起來會更加開心。

當時,我們正在討論一位共同認識的上司,於是我們立即提出,我們當中,的確沒有人能找出這位上司的任何一個優點。論經驗,這位上司是靠一個機遇而未有做過前線工作的情況下上位的,如今在其位算是經驗不足,所提出的決定也是匪夷所思的。論才能,大家都看不出,開會跟跟別人「口水尾」,在一個題目之下多說幾句之後,經常發現這位上司原來一直不明白大家在說些什麼,亦找不到事情的重點所在。上司的上司又不看重,又沒有人緣,又不懂擦鞋,又不負責任,又不勤力。。。我們一直數,為何撞到這樣的一位上司?我們的功績都被這位上司搶過去,越講越不忿。

前輩指,如果最後我們怎也找不出上司有何過人之處的話,還有一個過人之處,就是這位上司比你好運。可能人夾人緣,可能天時、地利、人和,可能就簡單得因為上司出世比你早,又或者擇到好日子出世。

連運氣也計算在內的話,我們實在沒話說,繼而大笑。不過,這位前輩並非認命之輩,亦有相當實力,從他口中感覺到他只是進入化境。前輩坦言,從前的他也不認命,不信運氣,本身為專業人士,事途發展數十年來有順有不順,見過太多人和事了。

就以前輩自己為例,有不好運氣的年頭,當時做過連續幾家公司都關門大吉,輾轉到了一家公司,好好地做了數年之久,事途也算是順利,誰知那家家族生意的公司突然發展家族內鬥,例如「前朝」的員工都是四太太請回來的人,「今朝」話事的靠是三太太的人,管理層一換班就把之前的員工一個個地迫走,面對這樣的處境,輪不到你談什麼好武功。

前輩相識滿天下,他舉例,有位老朋友,是隧道工程專家,相關知識類似有關岩土與隧道結構的關係,其經驗與學歷絕對是香港難求的人才。但十多年前,全香港都沒有隧道工程,前輩這位朋友又不想到外國工作,留在香港,一時失業,一時只能到一些工程公司替發展商打工,進入建房起樓的世界,所處理的並不是自己認識的工程,發揮不到自己專長,被發展商代表每天臭罵。加人工?升職?輪不到這位朋友吧。

到多年之後,政府推出十大基建工程,由於港鐵有很多隧道工程,這位朋友不用主動找工作,是由以前合作過的高層主動找他,一下子他收到三個重點工程的邀請希望他加入,這個情況之下,薪酬、待遇可想而知。

時也命也,記得工程界很喜歡說1997年前後,當時港英政府推出很多工程,工程公司內的員工有很多「跳槽」機會,這家轉去那家,那家轉去這家,魚不過塘不肥美,轉工的員工境況都相當好。不轉工的呢?留在公司的,在沒太大競爭之下,多能「水鬼升城隍」,薪金也步步高升。事隔數年,我們看到公司某某經理,不明白為何以他的能力可安坐這個位置,原因正是97前後。

想不通,不如接受運氣之說,其實這是一種樂觀方法,學會這樣自我調整的心態,對著沒才幹的上司也頓時舒暢一點,「無辦法啦,有些人就是懂得投胎!」,笑。

有趣的是,那位我們口中的上司早前退休了,在一次飯局中,這位上司總結一生工作的關鍵要素,指「什麼都不重要,最重要是跟著一位行運的上司,這是打工仔最緊要的事情」。還以為這位上司會說出什麼「英明神武」之說,原來也自知靠運,與前輩所言不謀而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888

英國脫歐終獲議會通過 蘇格蘭不滿再謀獨立丨視點

3月13日,英國脫歐法案修正案最終獲得議會通過。之後該法案將獲得英國女王批準正式寫進法律,這表明特雷莎·梅將有權正式啟動退歐程序。

隨後,英鎊對美元上漲0.5%至1.2227美元。

當天,英國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召開記者會表示,下周將要求蘇格蘭議會向英國議會提交獨立公投的行政命令。她希望不論是追隨英國實行硬脫歐,或是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都必須由蘇格蘭人民自己選擇。

隨後,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對於斯特金的講話內容作出回應。她直言“蘇格蘭民族黨所表現出來的‘鼠目寸光’令人遺憾”。第二次公投將會把蘇格蘭帶上一條充滿不確定性的道路,並且目前大部分蘇格蘭人民都表示不希望進行第二次獨立公投。同時,她還強調,蘇格蘭政府應致力於為人民提供更好的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務,而不是將政治當成一場遊戲。

事實上,蘇格蘭工黨、保守黨等國內主要政黨均表示反對第二次公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525

《見字如面》總導演:“大數據”里有不舒適的人,他們對現在的綜藝不滿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15/161873.shtml

《見字如面》總導演:“大數據”里有不舒適的人,他們對現在的綜藝不滿
海苔娛樂 海苔娛樂

《見字如面》總導演:“大數據”里有不舒適的人,他們對現在的綜藝不滿

誰在今天說互聯網下賤,用不著三十年,三年之後你就是一個笑話。這就是大眾傳媒的歷史。

本文由海苔娛樂(微信號:haitaiyule)授權i黑馬發布

口述/關正文

整理/海苔娛樂

互聯網不是沒文化

今天演講開始,我們讀了這封吳聰靈至範美忠的道歉信。據說現在在互聯網上,大概有1800多萬人的點擊。它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我們節目的價值觀: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 

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一下,互聯網傳播的偽概念與代際誤讀。

當初我們拿著《見字如面》的方案去騰訊視頻總部闡釋,大概有四十多人聽我說節目構思,聽完大家都很興奮。據說在騰訊內部有一個不記名的評價投票方式,20分是滿分,這個節目的方案得到了19.5分。但後來的事情卻不是那麽順利。當時我們希望和騰訊聯合投資一起做這個節目,但還要再經過兩個最有權重的部門評估:流量評估部門和廣告部門。流量評估部門推測,這個節目在互聯網上單集大概只能產生20萬的點擊量。騰訊的朋友也很無奈。說互聯網就這樣,沒文化,互聯網只要娛樂、只要碎片化。所以他們也沒有辦法再往下邁一步。

騰訊無法投資,我們就只好自己做。選擇黑龍江衛視,是因為他們感動了我,說喜歡這個,但龍視季播節目的廣告銷售最多不超過500萬元,頂不了什麽大事。我說我們換一個思路,你是個傳統媒體,我們一起去征戰互聯網。後來又有了環球網,大家一起做。

12月初我們在騰訊釋放第一支單曲,立刻就達到20萬點擊量,然後就是40萬。第二天突破100萬,一路飆升。市場真的很可愛,騰訊是市場化平臺,當節目的市場潛力開始顯現的瞬間,市場機制立刻就被啟動,所有市場資源就開始傾斜性地向這個節目投放。

騰訊一次性拿出了價值六千多萬的推送資源給了這個節目。從上周的數據來看,張國立和王耀慶演繹的曹禺與黃永玉的往來信,達到了2700多萬次點擊。事實證明,互聯網什麽人都有,需求是多樣的、多元的。

互聯網的偽概念:網劇、網綜、網感、網紅

現在很多人都在說網劇、網綜、網感、網紅。但如果我們的視野稍微打開一點,你就會發現在歐洲、在美國沒有人說網劇、網綜,比如《權利的遊戲》,它在美國是通過傳統媒體傳播的。但在中國是通過網絡傳播,這算是網劇嗎?互聯網平臺對於傳統媒體本質上是一個技術革命,在大眾文化消費中,好戲就是好戲,好節目就是好節目。

我看過一個報道,是關於一次在美國舉行的中美“網紅論壇”。兩邊說的完全是兩件事。美國人講的是意見領袖,他的意見如何引導公眾價值觀或消費觀。中國講的是一幫小女孩在那兒要車、要花、要房,還說是文化產業新興的網紅經濟。這也是一個特別荒誕的偽概念。現在那些網紅終於找到她們的變現出口了,都改到淘寶天貓上當售貨員了。這件事跟文化沒什麽關系。我們被一些亂七八糟的資本概念幹擾著,離開了文化的常識。文化資本層面的人不斷制造著所謂投資的風口。文化資本是浮躁的,做文化投資的把文化異化為錢生錢的投資熱土,蜂擁而至。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面,我們全社會的文化批評都轉化成了商業批評、市場批評。你的電影票房高,甭管你拍成什麽樣,你都是英雄。實際上這是個經濟英雄。我們自己的所謂文化企業因為獲得了資本支持,手里攢著一千多個IP,這麽大數量,它怎麽可能是IP?這些偽概念是在完成著投資人的自我說服工作。

對於網感,這次我們也有特別直接的感受。互聯網上每一次點擊的發生,都是要每個人自己主動去找,跟傳統電視播出完全不同的。傳統電視傳播是靠一個頻道的價值,是靠這個頻道在整個線性播出過程中不斷截留觀眾來形成的。官方數字顯示,70%的人現在是通過互聯網在收看視頻節目,也就是說今天我們的傳統電視觀眾總量正在迅速地縮減。

現在電視上播的品種,絕大多數在互聯網上都不會有影響。這時候,你不得不非常認真地想著改變傳播效果,每一個細節都要考慮是不是觀眾感興趣的,每一分鐘的收視是不是在提供利益。這是最核心的改變。

這種改變不光是互聯網時代才有,現在互聯網上的語言傳播形式,實際上往前三十年就可以在王朔身上看到。他以他的精神方式、語言方式更好地在跟大眾溝通,走入大家的內心。而那種所謂傳統套話式的東西,在今天已無法走進大眾內心,走不進人心就完成不了傳播,你說了也是白說。

推薦一本英國的傳媒史請大家去看,它寫了圖書時代向報紙時代的過渡,過去那些書籍精英就大罵報紙,認為書在傳遞思想、論述事件的時候是完整的,報紙是碎片化的,是不負責任的,“一天一樁謀殺案”,怎麽聳人聽聞、怎麽有噱頭怎麽來。但報紙生存三四十年之後成主流了。這個時候電影出來了,圖書、報紙的擁躉又一塊指責電影不登大雅之堂,這是當時的主流評論。又過了三四十年,電影登堂入室了,後來電視、廣播出來了,所有人都罵,說這是下賤的媒體,沒有藝術只會弄些烏七八糟的東西。後來電視、廣播都也成正統了,於是,此前的所有媒體集體反過來沖著互聯網說,你真下賤!

但是大家一定知道,這是一個歷史教訓,因為歷史會重複,誰在今天說互聯網下賤,用不著三十年,三年之後你就是一個笑話。這就是大眾傳媒的歷史。

“大數據舒適區”里有不舒適的人,他們對現在的綜藝不滿足

老有人說80後,90後,代際畫像似乎各有特征。這是誤讀,實際上也阻礙了我們對互聯網傳播的認知。

我今天來之前,還在跟騰訊的同學討論,我們這期的導語要怎麽寫。很多人會提議用明星引領的噱頭方式,他們說大數據告訴我們,所有的人都會被這個東西引過去,你看這集電視劇,誰跟誰接吻了,這就是一個點,就能把人帶進去。我說,見字如面這個節目用這招可能沒用,因為觀眾收看動機不同。

大數據不過是我們剛剛開始使用的一個工具。現在網綜也好、網劇也好,都在同質化。因為有大數據告訴你怎麽做消費者最舒服。我們現在還沒有辦法從中辨認,那些在舒適區里感到不舒服的人有多少,現在這些人有什麽不滿。因為你沒別的品種供應,數據也就沒有更多導向。

比如說前兩年有很多人在網上吐槽,說怎麽那麽多觸底線的娛樂節目、那麽多感官類的娛樂節目,我們這個民族是要娛樂至死嗎?。在我看來,這是互聯網在內容寬度上提供的可能性。實際上也恰恰是這種寬度給節目品種、文化傳播帶來了真正的多樣性生態。之所以前幾年集中爆發,是因為以前太缺了,有一個代償表現期。當這個代償期過了,人類文化會自動地走回它的常態化狀態中。

書信往來,用不著挽回

有很多人會說到,《見字如面》是不是一個對傳統的、即將消逝的手寫書信的一種挽回。這事,誰也不可能挽回。盡管在我們節目播出之後,有好多人開始用筆給我寫信,我被大家慫恿,也用筆回了一封信,而且還是那種假毛筆——不會使真毛筆。別人就在旁邊拍照片,發到網上。這就是個表演而已。

手寫書信,並不天然具有什麽內容精致性、優越性,海量手寫書信中言不達意的有的是。我們今天各種數字書信非常繁榮,是前所未有的書信時代,如果你真有內容要表達,你的訓練足夠,文筆、品質一樣很高。對書寫書寫的傳統,惋惜只是情緒,改變是不可逆的。

在我看來,大家一起讀信和一起讀書是一回事。信作為一個特殊文體,有它不可替代的價值,這個價值絕大部分來自於書信當時寫的時候不是為了發表,於是就有可能在字里行間儲存更多真實的信息,包括生活細節、事件細節和人性細節。

有很多念了好多書的人出來走道還是東倒西歪,所以讀書不解決氣質問題。讀書最根本的利益是個體生命生存發展的需要。我們每個人面對下一秒未來,都具有無限的不確定性,誰能不斷持續地在這樣一種不確定性中妥善處理自己的行為,妥善把握自己的位置,那麽他的生命狀態可能就會有所提升。這種妥善處置需要經驗儲備,一個人自己直接的經驗永遠是有限的,於是他要借助他人的經驗。這是我們讀書的根本目的,也是我們讀信的根本目的。

他人的經驗里就包括了對歷史的記載,你了解相關知識以後,不是為了賣弄,而是你能夠知道,人類曾經經歷了什麽,因為歷史可能會不斷重複,於是你再看現在的世界,再看看今天的中國和美國、中國和韓國、我們和臺灣,你就可能想到這件事往下會怎麽發展。當然,更多的是我們身邊的具體事兒,人性沒有太大變化,於是你就可能會知道你老板在幹什麽,你該幹什麽。如果你沒這個能力,你沒法兒應對下一秒,你對周圍的人完全沒有感知能力,你都不知道旁邊的人是想黑你,你還樂呢,這肯定不行。

了解人和人之間的關系,社會關系,了解人性,了解他人,同時還要了解自己。這是我們讀書最根本的利益,而這個利益在《見字如面》里得到了非常漂亮和充分的呈現。不是因為我們做得好,是因為那些信實在太好了,太有價值了。

做《見字如面》實際上是一個回到常識的過程。

589128219520394647

見字如面 綜藝節目 互聯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694

全球頭條丨特朗普押註國防開支預算 削減多部門預算惹不滿

——華爾街日報——

【美參議院: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特朗普被奧巴馬竊聽】參議院情報委員會領導人表示,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總統特朗普關於特朗普大廈在2016年總統大選期間被奧巴馬竊聽這一申訴,參議院情報機構成員將駁回特朗普的指控。但白宮發言人斯派塞表示,總統特朗普將會繼續保持他主張申訴的立場。

——Reuters——

【特朗普削減多部門財政預算,押註軍事開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1.1萬億美元預算設想將削減很多政府計劃,同時保留一些權利,例如社會保障制度不會變。同時,他主要增加了軍事和邊境安全的國防預算開支。

——Bloomberg——

【美財政部實行現金管理措施,避免債務違約】美國財政部長Steven Mnuchin重申他的觀點,即美元的長期強化是經濟的最佳利益,它反映了對世界儲備貨幣的信心。財政部將會實行進一步的現金管理措施,以避免美國出現債務違約。

——CNN——

【特朗普大刀闊斧削減農業部財政預算惹不滿】根據白宮預算文件,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建議停止對城郊清潔水倡議的供資,並減少縣級工作人員,削減農業部近21%的預算。美國農業部將削減一些統計和農村商業服務,並且鼓勵私營企業保護規劃。在減少47億美元的財政預算後,美國農業部的預算變為179億美元。一些農場團體警告稱,農民和相應社區可能因此受苦。

——BBC——

【聯邦法官再度打擊特朗普政府移民禁令】繼夏威夷州法官對特朗普政府頒布的新版禁穆令作出“暫停執行”的裁定後,馬里蘭州法官也加入了這場阻止禁穆令實行的行動中,解除了“6個穆斯林國家的公民90日不得進入美國境內”這一限制。特朗普辯駁道,新禁令已經緩和了不少,法院所為已屬司法越權。

——英國金融時報——

【英首相梅拒絕蘇格蘭獨立公投的要求:這不是時候】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周四拒絕了蘇格蘭再一次發起獨立公投的要求,稱“目前是退歐談判的關鍵時期,蘇格蘭的要求來得不是時候”。蘇格蘭首席大臣Nicola Sturgeon指責梅並沒有很好地回應蘇格蘭的公投的要求,而且蘇格蘭留在歐元單一市場的要求也被忽視,這違背了蘇格蘭人民的意願 。

——印度經濟時報——

【寶馬多車型4月起將在印度提價】德國寶馬宣布從4月起在印度出售的汽車售價將會提高約2%,寶馬印度負責人Vikram Pawsh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為應對全球經濟態勢的發展及持續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我們決定將稍微提高包括Mini和SUV系列車型售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705

Uber在醜聞中越陷越深 總裁上任不滿一年選擇離職

3月20日消息,據Bussiness Insider報道,Uber又失去了一名重要高管——總裁瓊斯(Jeff Jones)。消息人士稱,瓊斯的離職,和Uber目前陷入一連串的負面新聞有關系。瓊斯原來是美國塔吉特百貨公司的高管,擔任首席運營官,去年八月份才加盟了Uber。

加入Uber之後,瓊斯的主要工作是幫助公司建設品牌,但近來公司爆發的性別歧視、性騷擾醜聞和其他負面新聞已經讓他的工作“騎虎難下”。

瓊斯在聲明中說:“現在很清楚的是,我的職業信念與我在Uber的經歷不一致。我無法繼續擔任公司的總裁職務。”Uber行政總裁卡拉尼克隨後於內部電郵稱,瓊斯在過去六個月對公司發揮了重要影響,但“隨著公司認為需要聘請一名首席營運官後,瓊斯便作出這個艱難的決定,他認為他在Uber看不到自己的前途”。

在過去的幾個月時間里,已經有不少Uber的管理層和員工離職。就在二月底,Uber失去了另外一位重要高管,負責工程技術的高級副總裁辛哈(Amit Singhal),辛哈原來是谷歌公司的高管,不過近期谷歌內部爆出了一則有關辛哈的性騷擾醜聞,雖然辛哈自己否認,但是Uber人力資源部門認為在招聘過程中,辛哈沒有披露這些敏感內容。據稱,辛哈是在掌門人卡蘭尼克的壓力下離職。

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Uber被谷歌旗下的Waymo公司告上了法庭。Waymo指控稱,Uber曾經收購了自動駕駛卡車公司Otto,而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正是谷歌過去從事自動駕駛汽車研發的員工,據稱,多名谷歌的員工在離職之前,從內部電腦中盜取了大量的技術資料,尤其是有關激光雷達系統的設計圖紙。Waymo指控稱,Uber在收購Otto之後,采用了這些盜竊的技術,來開發本公司的激光雷達系統。目前,Waymo已經向法庭申請禁止令,要求Uber停止使用相關盜竊的技術開發自己的無人車。

在年初,美國全國掀起了“刪除Uber”的風暴。在美國出租車司機罷工抗議特朗普入境禁令的活動中,Uber突然宣布取消機場地區的臨時漲價,被視為利用罷工機會為自己增加業務訂單。此舉激怒了許多反對特朗普的美國人,人們號召刪除Uber,而其競爭對手Lyft的下載量出現了大幅暴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944

國會財政預算撥款引發特朗普不滿 發推特稱政府應在9月關門

“我們的國家需要在9月份好好的關一次門,來收拾這個爛攤子!”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周二連發2條推文表示,“要麽在2018年的中期選舉中將更多的共和黨人送入參議院,要麽將現在60票的規定改為51票。”

特朗普所指的是,在目前的參議院100名參議員中有共和黨籍52名,民主黨籍46名,另外2名是獨立黨,但這2名參議員通常都與民主黨結盟。因此,目前共和黨和民主黨在參議院的力量對比為52對48,而大多數重要議案都需要參議院100個議席中60票的絕對多數支持才能通過。

特朗普表示,在政府今年9月30日之前運作需要的1萬億美元的預算中,共和黨議員無法通過他所要求的所有優先撥款,就是因為“在參議院沒有所需要的60票”。

美國國會於上周日連夜協商達成2017年財政預算協議,暫時避免了聯邦政府的關門危機。在這項總額為1.07萬億美元的預算撥款法案中,並不包括特朗普在大選期間一直重申的美墨邊境墻的預算。另外,特朗普此前一直想削減、民主黨所爭取的國內福利計劃反而在預算中得到了更多的撥款,其中包括給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NIH)的預算增加了20億美元,還增加了在清潔能源和科研方面的預算。

預算中為美國國防部新增的150億美元費用,只是特朗普和共和黨鷹派所取得勝利的部分。政治分析人士指出,毫無疑問,雖然國會兩院都由共和黨掌控,但民主黨才是這場預算之爭的贏家。

美國政府部關門會如何

美國政府上次關門發生在2013年10月,當時奧巴馬的醫改法案引發的預算和撥款爭議導致多個政府部門關閉了16天,其間有大約85萬名聯邦政府員工被迫無薪休假,還有大量聯邦政府員工繼續工作但直到關門結束後才領到薪水。根據白宮當時的估計,在政府關門的16天中,生產力方面為美國政府所帶來的損失超過20億美元。

在政府關門期間,大部分同外交有關的會議都被取消,美國官員大部分都停止旅行參加會議和活動。

在很多政府部門都通過很少數量的員工進行運作的情況下,美國民眾的報稅等事務的處理時間也比以往要拖長。

雖然執法和國家安全等政府部門的職能在政府關閉期間仍然運行,但國家公園一般都和政府一同關門,而經濟學家預計這通常會對經濟產生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在首都華盛頓地區。

是好事還是壞事

雖然國會兩黨成員都認同當前美國政府資助運作各部門的方式存在很大漏洞,但在如何修補的問題上卻一直沒能取得共識。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黨派分歧讓雙方很難在不同項目的支出規模上達成一致。

參議院預算委員會立法事務主管貝爾(Steve Bell)表示,總統特朗普呼籲政府關門不一定就是壞事,反而很有可能有助於解決當前政府部門運作和資金矛盾的問題。

但是,新罕布什爾州共和黨參議員葛萊格(Judd Gregg)表示,有關政府關門和預算的爭論應該讓特朗普吸取政治經驗,在華盛頓和商業世界取得成功有著明顯的不同。

“這同建大樓和建高爾夫球場不同,這是華盛頓的高度政治,程序是完全不同的,目標也是完全不同的。” 葛萊格表示。

但是,大部分的共和黨人仍然認為讓政府關門不是一件好事。

“我不認為美國人民選擇特朗普和讓共和黨掌控國會是為了看到政府關門。”參議院多數黨黨鞭、得克薩斯州共和黨參議員考尼(John Cornyn)說。

路易斯安那州共和黨參議員肯尼迪(John Kennedy)認為,美國政府一再面臨關門的問題不是政府結構和運作的問題,而與人為因素有關。“我不支持改變原則。這個系統已經存在了幾個世紀,它仍然可以繼續運作。” 肯尼迪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792

FBI局長科米突然被撤職 只因特朗普不滿其偏袒希拉里?

5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將聯邦調查局(FBI)局長詹姆斯·科米撤職。就在白宮公布撤職消息前,FBI剛證實科米對希拉里“郵件門”措辭不當。FBI認為,科米誇大了希拉里助理阿貝丁轉發至其丈夫電腦上的機密郵件數量;科米還稱阿貝丁轉發機密郵件的行為是常規行為。白宮當天發布的備忘錄顯示,羅森斯坦建議解除科米職務的理由是科米對希拉里“郵件門”調查處理不當。

當天,白宮在一份聲明中寫道,特朗普總統作出此舉是基於司法部長傑夫·塞申斯以及司法部副部長羅德·羅森斯坦提出的建議。特朗普本人表示,FBI是美國最受重視和尊敬的機構之一,今天的行為將會給美國執法部門翻開新的篇章。

事實上,特朗普這突如其來的撤職令外界感到十分震驚,包括科米本人。據悉,科米當時正在洛杉磯與FBI探員談話,突然看到電視新聞正在播放關於自己的新聞才得知已被解雇。

據悉,白宮將立即開始物色新一任聯邦調查局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