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小子變億萬天王 劉德華親述不敗精神
1 :
GS(14)@2011-03-11 22:04:482011-3-2 EW
窮小子變億萬天王
人生,就如一個沙漏,時間在一天天過去,經驗與智慧也在一點點累積。濃眉、鷹鼻,永不放棄,是劉德華的標誌。這些標誌,見證了他入行三十年的高低起跌,亦為他過去的拼搏歷程畫上色彩。近日獲邀協助宣傳「香港精神」活動的他,這天坐在九龍灣逾萬呎的歌迷會接受本刊訪問,身旁有數名助手為他打點,大廈門外還有十數名fans為他等候,但他並沒擺出「天王」架子,而是跟記者侃侃而談,細訴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由木屋區窮小子,變身今天萬人擁戴的「劉天王」,當中能夠遇到挫敗而不氣餒,劉德華坦言全憑一個信念。「無論對屋企,對香港,對歌影迷和喜歡我的人,我最大的動力是不想他們丟架,希望他們會為我而驕傲。」正是這份信念,令劉德華將原本平凡的沙漏,變得豐盛,並透過自己的豐盛人生,發放正能量,讓香港人那份永不言敗的精神,隨著清幼細沙,一點一滴承傳下去。
香 港 精 神
「香港精神」活動乃去年由一班富豪第二代發起,目的是為了發掘和表揚具香港精神的人物和故事。大會去年已選出了七位「香港精神大使」,期間邀請他們走訪各大專院校和中小學,分享面對逆境的心得,並透過他們刻苦奮鬥、拼搏進取等的港人特質,鼓勵新一代把香港精神繼續流傳下去,為香港未來出一分力。「2011香港精神大使」由即日起至五月九日接受提名,今年更撤銷年齡限制,冀能發掘更多感動人心的人和事。凡認為身邊人具備逆境自強、拼搏進取、靈活適應、勇於創新、積極樂觀、刻苦奮鬥和關懷互助七種香港精神特質均可提名,以生命影響生命。
世界傑青
「大部分成功的人,都曾經失敗過很多次,只是大家只看到他成功那一次。希望新一代的人,看書要看全套,不要只看ending。」這是劉德華的經驗之談。近日獲邀請協助宣傳「香港精神」活動的他,小時候讀書試過包尾,開電影公司又遇滑鐵廬,但為了不讓「喜歡自己的人丟架」,他屢敗屢戰。「任何失敗也總有翻身機會,譬如我跑一百米短跑輸了,但不代表我跑二百米也會輸嘛。」「永不放棄」四個字,成就了今天的劉德華,亦直接令他於二千年能夠取得世界傑出青年的榮譽。「歷史以來,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可以由同一界別的人連續兩年取得世界傑青。九九年傑青的得主是張學友,而那年我剛好三十九歲,若不申請便一世也沒機會了,那為何不去嘗試?而結果證明,永不放棄才會成功。」
不會丟架
在很多人眼中,劉德華就是努力的代表,努力拍戲,努力唱歌,努力跳舞,為了工作甚至可以不眠不休。他卻覺得,自己的努力被人「神化」了。「不要神化了『努力』兩個字,一個人肯努力,當然會較原來的成績好一點,但並不代表努力了就可以變No.1。不過若然你不付出,可能更加變No.Z呢!」一矢中的,只因他確曾經歷過由No.1變No.Z的滋味。「還記得當年我讀中文小學時,是一級學生,可說是學校的狀元,但升上英文中學後,我的英文只得八分,要留班。當時家境又不算好,沒錢請補習老師,怎樣改進自己的英文呢?於是我惟有求隔籬屋的哥哥幫我補習,然後每日請他在爸爸開的士多食艇仔粥,又替他寫揮春。」他的努力並沒有白費,中五會考雖做不成八優狀元,但也考得1B3D2E的20分成績。「若要讀Lower 6,會考要23分才能考回原校,但我只得20分,惟有
金融雲端:何柱國立不敗之地
1 :
GS(14)@2011-12-12 22:13:43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883488
星島集團( 1105)主席何柱國召開記者招待會,反駁行政長官參選人梁振英指《星島》報道失實的指控,成為城中熱話,不少人對我說,這記招是特首選舉期間最高水平的一件事。很多年之後,梁振英緋聞、唐英年瞓棺材等事情,會變成褪色的回憶,但香港人不會忘記何柱國記招的表現。
何梁之爭,重點是兩個字:公道。何柱國不滿梁振英批評《星島》報道失實,用的字眼是:「佢嘅指控對《星島》唔公道」,而梁振英指《星島》報道失實,結語一句是「公道自在人心」。公道是一個主觀,甚至虛無的詞語,分析起來有難度,我選擇以一把客觀的尺來分析何梁之爭,這把尺叫企業管治。
以企業管治來分析何梁之爭,合適不過,因為梁振英是星島的非執行董事,即是何柱國和梁振英不是普通朋友,兩人之間有一段正式的關係。首先要更正一件事,何柱國指梁振英出任星島非執董 9年,根據紀錄應該是 11年,梁振英自 2000年加入星島董事局。可能關係太久,何柱國記錯了,不過 9年或 11年分別不大,事實是何柱國和梁振英關係密切了一段長時間。
大股東揀董事講求安全
上市公司每年最少要開 4次會,除了正式會議,董事通常會被邀請出席公司的大型活動,例如周年晚宴,每年星島舉行傑出領袖選舉,梁振英被安排坐主家席,有份上台祝酒。單是星島的關係,何梁每年見面起碼 5至 6次。另外,何梁同是現屆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只有 16名常委,正式和非正式聚會,每年應該有 2至 3次。據我估計,何梁每年見面平均 8次,即隔個多月見一次。何柱國指他跟梁振英關係好過唐英年,可信程度甚高,各位自問,閣下最要好的朋友,一年見到幾多次?
許多人批評,上市公司董事局是大股東操控的私人俱樂部,執行董事是管理層,由大股東委任正常不過,但非執董其實也是大股東邀請加入董事局,而被邀請的條件通常有兩個: 1)「信得過」; 2)「好相與」。大股東邀請一些獨立思考、敢做敢言的人加入董事局,以監察公司運作為目的,個案不是沒有,但少之又少,大部份大股東挑選上市公司董事局成員講求安全。
安全為上甚有理由,近年香港企業管治水平不斷提升,董事局擁有越來越多的權責,它的構成可以是一個俱樂部,但董事局的運作必須有規有矩、有板有眼。上市公司時時刻刻受證監會和港交所( 388)監視,監管水平越來越嚴,董事局不可能嘻嘻哈哈,有很多實質兼牽涉法律和其他規例的事情要做得妥當。可肯定的是,大股東不會隨便搵個中學同學加入董事局,董事一定要「信得過」,不會搞搞震,不提出不必要的難題,為管理層添煩添亂,並且要「好相與」,有時管理層要做一些見仁見智的事情,要得到董事局認同,董事可能要隻眼開,隻眼閉,總之過到法律這一關便不多問。
大義滅親處於道德高地
有些人出任十幾間上市公司董事,表示這些人才智過人?當然不是,只表示這些人擁有人所共見「信得過」和「好相與」的聲譽,安全系數高。何柱國被問及與梁振英是否仍是朋友,他的答案是:「佢叫我食飯,我梗會去嘅。」我肯定在梁振英計劃參與特首選舉之前,何柱國形容梁振英為好朋友,我的理據簡單:梁振英任星島董事 11年之久。
梁振英是超級有頭有面人士,不少這類人士不願出任上市公司董事,原因是不想招惹證監會和港交所,帶來的不必要麻煩。 90年代梁振英曾出任多間上市公司董事,在回歸之前辭去職務。根據手頭上紀錄,過去 10年,梁振英只出任兩間上市公司董事,一間是瑞安房地產( 272),其大股東羅康瑞是梁振英的主要支持者,另一間就是星島。從以上的客觀資料見到,何柱國和梁振英有密切關係,而且有了一段長時間。何柱國說他跟梁振英關係好過唐英年,我信。
撇開何柱國在記招表現出的口才和腦筋轉數,更重要是他處於道德高地,因為從何梁的關係看何梁之爭,我聯想到的四字詞是「大義滅親」。何梁這麼熟,但何柱國「竟然」在特首選舉期間高調抨擊梁振英,打擊梁振英的競選聲勢,間接支持唐英年,何柱國一定擁有外人不容易理解的堅定信念。把何梁之爭解釋給不理港事、頭腦清醒的外國人,外國人的結論是,何柱國這樣對好朋友,一定有理由,因此何柱國立不敗之地。
特首選舉重要轉捩點
普通人面對好朋友的不公道指摘,處理方式不會是召開記招。即使被好朋友冒犯,何柱國身為傳媒集團主席和社會知名人士,應該知道自己的公開言論是有份量的,何柱國可選擇私底下跟梁振英講數,或者萬事留待特首選舉之後再算,免得影響好朋支梁振英的選舉機會。何柱國雖然處道德高地,但不代表他一定要去得這麼盡,他為何要這麼高調?梁振英和唐英年之間,何柱國可能較支持唐英年出任特首,但較支持不代表要高調奚落梁振英。
有人說,何柱國為人率直,召開記招不稀奇,但梁振英身為何柱國好朋友,為何明知道他的個性,還要公開批評星島,觸怒何柱國?表層上問題太多,表層下一定多暗流。
無論如何,從客觀的企業管治角度看,何梁之爭,何柱國贏晒,這是特首選舉的重要轉捩點。
丘亦生
金融中心 fan page:
2 :
GS(14)@2011-12-12 22:16:03http://webb-site.com/dbpub/positions.asp?p=1680&s=res&hide=N
18 * Lippo China Resources Limited INED 20-Dec-1994 12-Mar-1997
19 * Lippo Limited INED 20-Dec-1994 12-Mar-1997
20 * Power Assets Holdings Limited INED 1-Jun-1996 12-Mar-1997
21 Elec & Eltek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INED 1993 31-Mar-1997
22 * Far East Hotels and Entertainment Limited INED 23-Sep-1993 31-Mar-1997
23 * Glorious Sun Enterprises Limited INED 27-Aug-1996 31-Mar-1997
24 * HKC (Holdings) Limited INED 22-May-1996 31-Mar-1997
25 * Minmetals Land Limited INED 1-May-1993 31-Mar-1997
26 * Shanghai Industrial Holdings Limited NED 15-Mar-1996 31-Mar-1997
27 * SmarTone Telecommunications Holdings Limited NED Oct-1996 31-Mar-1997
28 * Soundwill Holdings Limited INED 31-Mar-1997
29 * China Aerospac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NED 10-Jan-1997 1-Apr-1997
30 HKSAR Legislative Council Member 1-Jul-1997 24-May-1998
31 HKSAR Executive Council Unoff Member 1-Jul-1997 1-Jul-1999
Convener 1-Jul-1999 1-Jul-2002
32 HKSAR Commission on Strategic Development Member 20-Aug-1999 31-Jan-2003
33 HKSAR Executive Council Unoff Member 1-Jul-2002 1-Nov-2005
34 * Shui On Land Limited INED 29-May-2006 12-Jan-2007
湯文亮﹕放寬首置乃不敗計劃
1 :
GS(14)@2018-01-02 00:04:44【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的施政報告提及首置上車計劃,目標是一些有能力供樓但付不出首期的人,但不知何故,變成一個資助房屋計劃,林太唔收貨。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的確不難,只要准許那些首次置業上車但沒有足夠能力付首期的人少付首期,基本上已經可以解決問題,不過這樣做,就即是要局部放寬逆周期措施,有違政府壓抑樓市決心,所以,財金官員立刻表示政府決不會這樣做,變相是否決林太的首置上車計劃,同時觸動了特首神經,令到市民以為特首的權力有所限制,在上星期一次訪問,林太表示如果特首與財金官員的意見有分岐,應以特首的意見為依歸,一錘定音,放寬首置上車人士的按揭成數應指日可待。
林鄭一錘定音 首置按揭勢放寬
不過,很多官員仍然不明白林太心意,認為放寬按保上限,令到更多市民可以貸款九成上車。其實,那些打算上車人士是市場上最弱的一群,並不是林太打算幫助的人,况且地產商已經做了,比政府做得更徹底,免壓力測試的高成數按揭就是地產商的方法,那些人就算用按保買樓,都未必過到壓力測試的一關,所以,放寬按保的作用不大。
林太所指是收入不錯,有能力供樓但付不出龐大首期的人,容許他們買第一個單位時可以付低至二三成首期,他們便可以輕鬆上車,這樣做當然有一個反效果,就是需求增加,樓價有機會上升,這是不能夠否認的。
樓價倘續升 政府也攞安慰獎
不過,如果供應充足,就算上升的幅度都不會很大,而且,當銀行能夠貸出款項,毋須要金管局呼籲,都會自動跟隨美國加息,就算美國不加,香港亦要追加,在供應充足與利息上升之下,樓價反而會有機會下跌,這雖然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嘗試,但在可預見的情况下,何不放手一博,倘若樓價繼續上升,政府仍然有一個安慰獎,就是幫助了首置上車人士,特首打算幫助的人。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26&issue=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