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會計公會批財匯局集權 罰款上限過高

1 : GS(14)@2014-09-17 15:14:4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917/news/ec_eci1.htm

【明報專訊】就改革本港核數師監管制度的「優化上市實體核數師監管制度」諮詢將於本周五(19日)到期。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陳錦榮、行政總裁丁偉銓等昨日表明,建議由財匯局擔任本港上市審計的唯一獨立監管機關,集巡查、調查、處分三權於一身,公會綜合42間合資格上市公司核數師機構會員及4500名會員意見,認為政府不能因避免監管程序需時而放棄公平公正原則,令財匯局權力太集中,公司對此堅決反對。


會計師公會「自己人查自己人」向為外界詬病,政府今年初建議將調查及裁決權撥歸財務匯報局,今年6月就現有監管制度改革諮詢。

除了反對財務匯報局削權,公會亦反對文件提出的處分最高罰款由現時50萬元,大增至1000萬元或違規所得利潤3倍,認為核數師只是為上市公司提供服務,非市場參與者可從中獲利,且千萬罰金對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而言過高,阻礙其參與上市實體審計,影響業界發展,公會建議應以500萬元為上限。公會又指文件有關財匯局組成人員規模及專業會計人士比例、如何監管海外核數機構、經費來源、處分準則等內容欠清晰解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623

港府:另建獨立會計監管 是「架疊屋」

1 : GS(14)@2014-09-18 14:44:3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918/news/ec_eck1.htm

【明報專訊】即將在今日結束的「優化上市實體核數師監管制度」諮詢,建議由財匯局集中監察上市公司核數師的權力,引起會計師公會強烈批評。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區璟智(圖)昨日表示,若財匯局外再設獨立處分機制,會「架疊屋」。中小型會計師行大聯盟召集人鄭中正批評,政府諮詢期未完結便向傳媒表態,極可能影響民意,令諮詢形同虛設。


昨日有傳媒引述區璟智稱,財匯局本身已是獨立監管機構,在財匯局以外再設獨立紀律處分機制,恐怕導致架疊屋,令架構過於複雜。

中小型會計師行大聯盟昨日發表聲明,指諮詢期尚未完結,政府便單方面向傳媒表態,認為是「假諮詢、假公正」。鄭中正在聲明中指,設立獨立審裁處絕非架疊屋,若所有程序均由一個機構處理,與香港三權分立的司法制度背道而馳。

會計師批政府諮詢期間表態

另外,區璟智昨日表示,《適用於香港的金融機構有效處置機制》,即俗稱的「大型銀行倒閉機制」,現時完成首階段諮詢,估計在今年內會開展第二階段公眾諮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640

企業管治守則及企業管治報告中有關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的部分的《創業板上市規則》修訂 (於2016年1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會計期間生效)

1 : GS(14)@2015-01-19 00:56:31

inf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296

企業管治守則及企業管治報告中有關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的部分的《主板上市規則》修訂 (於2016年1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會計期間生效)

1 : GS(14)@2015-01-19 00:56:46

inf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297

常問問題系列三十:《企業管治守則》中有關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的部分的問答 (於2016年1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會計期間生效)

1 : GS(14)@2015-01-19 00:57:02

inf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298

會計公會倡准提強積金置業

1 : GS(14)@2015-02-06 11:29:5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06/news/ec_goq1.htm


【明報專訊】財政司長將於2月25日發表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有會計團體拋出稅務優惠建議,包括提議讓納稅人可提取強積金自願供款部分購買自住物業。多個團體認為,目前香港稅基太窄,建議引入奢侈品稅,或重推商品銷售稅。


澳洲會計師公會建議,參加強積金的納稅人,可獲得入息課稅上限15% 或18萬元的稅務扣減。納稅人最多可一次過提取強積金自願供款部分,在港購買自住物業,如在提取供款後36個月內不在該購置的房屋自住或提早將該物業出售,則要退還全數稅務減免的金額。

建議自願供款最多扣稅18萬

澳洲會計師公會大中華區分會稅務委員會主席孫梁勵常表示,目前樓市過熱,供求失衡,政府在增加房屋供應數量的同時,亦應透過稅務優惠鼓勵儲蓄,作為將來購買自住物業的部分首期,或作為退休的生活費。

去年成立的The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Accountants(AHKA)估計,港府在2014/15年度財政盈餘達369億元,盈餘已扣除270億元房屋儲備基金,以及98億元贖回政府債券。

倡僱主聘主婦可獲津貼

AHKA稅務工作委員會召集人王尹巧儀表示,盈餘較港府去年2月估計的91億元多,主要受惠於買家印花稅及雙倍印花稅收入,加上基建項目申請撥款「塞車」,亦變相減少港府支出。

不過,王尹巧儀指香港面對人口老化及勞動力萎縮的挑戰,對盈餘的可持續存疑。她建議港府擴闊稅基,穩定收入,例如推出銷售稅。她又倡港府向聘用家庭主婦、退休者的僱主提供工資補貼。若港府提供每小時4.5元工資補貼,即相當於把每小時最低工資降至28元,令僱主有誘因聘請非勞動人口重投勞動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648

梁繼昌擬做會計界民調

1 : GS(14)@2015-04-28 08:21:35

【本報訊】會計界昨就政改舉行論壇,該界別立法會代表梁繼昌自嘲被認為是政府「撬票對象」,重申反對袋住先,指特首參選人須過半提委支持方可出閘,「如果行呢個方案選特首,可能呢個係步向人民民主專政嘅初階」。會計師公會前會長趙麗娟則指梁應視乎業界意向作投票決定,梁稱稍後會再做民調供參考。論壇同時邀請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及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任嘉賓。葉太力撐提委會可選出愛國愛港候選人;會後被問到是否意指中央操控提委會,她只稱選舉越來越開放及有競爭性,難以操控,而支持中央的人士,在港有一定影響力。



葉劉籲「馬上袋」


葉劉淑儀又稱不認同「袋住先」的說法,反指普選對香港可能是一個破局機會,應「馬上袋」,政改行前一步就不會逆轉,否決了可能到2047年都未有普選。蔡子強則指出,人大8.31框架令到中間路線再無空間,對政局相當悲觀,他認為政改通過與否不會引發如去年般大規模的佔領行動,但若如佔中三子等堅持和平非暴力的人退下來,日後抗爭即使規模細、只會更激進及對抗式,「因為會煞車嘅人已經走咗」。■記者陳雪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28/191281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994

會計師公會:調查「處分」應分立

1 : GS(14)@2015-07-13 17:37:1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3/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誰來監管會計師?經過多年的討論,政府日前一錘定音,決定把會計師公會的權力收歸財務匯報局(下稱財匯局),從調查權到紀律處分權,由財匯局一手包辦。會計師公會會長何超平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公會不反對政府的改革大方向,但由財匯局掌握所有權力,亦非公平公道。政府回應時卻始終「企硬」,強調做法並沒違反「國際標準」,有金融業界人士亦認為,由獨立監管機構掌管處分權,對會計師行有更大阻嚇力。

現行制度下,公會負責定期查核,遇有問題轉交財匯局進行調查,但調查完畢後交回公會負責紀律處分。政府在日前有關核數師監管制度的諮詢總結中指出,日後定期查核及紀律處分的權力都要移交財匯局,以達至獨立監管的目標。

「非執業人士」成員 未必了解業界

何超平表示,公會一直贊成「獨立監管」的改革方針,但有部分原則是不會退讓的。例如公會認為,由同一個機構負責調查及處分,不是最公平公道的做法,「正如警察負責查案,法庭負責審判,兩項權力必需由不同獨立機構負任」。財匯局的組織架構方面,政府強調成員必須是「非執業人士」,但資深審計界人士在「過冷河」後可獲委任為成員。然而何超平重申,行業日新月異,若沒有現任審計界人士在局內,財匯局或未能對業界運作有足夠了解。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回應本報查詢時,以「做法符合國際標準」回應上述兩點。首先,政府指出,國際標準無規定必須把紀律處分權再賦予另一個獨立監管機構,事實上部分國家如美國及加拿大的核數師監察機構,都同時掌管定期查核、調查及處分的職能,因此不認為做法違反公平公正原則。對於財匯局的架構,政府表示大部分成員為「非執業人士」,才能符合國際標準和做法,這安排亦獲得大部分回應者支持,而且局方在定義「非執業人士」時已參考歐洲的定義。

議員:另設監管機構 成本太高

何超平卻強調,所謂的國際標準並無絕對,他批評政府忽視業界的獨特性,以為證監會、金管局等金融監管機構的制度行之有效,便可用同一套做法放在會計界。

雖然諮詢總結已經發布,但政府表示,在擬備草案的過程中,如有需要會就個別議題的細節與業界商討。何超平希望業界可以有更大參與空間,例如權力分配、成員架構,以及就罰則定下詳細指引,同時檢討財匯局的資金來源。

對於會計師公會建議由另一機構掌管執法權,立法會議員陳健波表示,另設監管機構的成本太高,而且太多監管機構並非好事,建議會計師公會嘗試讓財匯局試行操作,事後定期再作檢討。

譚紹興:無權處分 如「無牙老虎」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則贊同,將處分權力歸財匯局所有,認為既可保障投資者,又能阻嚇上市公司及會計師行。他形容過往財匯局調查時如「無牙老虎」,無權處分違規人士。

明報記者 廖毅然、湯珮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349

會計公會罰伯明翰董事3000元

1 : GS(14)@2015-10-09 02:16:3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08/news/eb_ebb1.htm


【明報專訊】2009年伯明翰環球(2309)未獲股東批准下,私自就收購伯明翰球會支付300萬鎊訂金,3年後港交所(0388)就此事向涉事董事作出譴責。至今再事隔3年,香港會計師公會才宣布,就涉事的三名董事,作出處罰,但每人只罰款1000元,及合共支付79,000元之程序費用。對於「處分權」日後極有可能將歸財匯局(FRC)所有,業內人士意見不一。

私自付訂金買球會 事隔6年

會計師公會於5日發表新聞稿指,公會會員葉泳倫、鄭健民及王寶玲為一間上市公司之董事,未獲得股東批准的情下,便就一宗建議收購支付了訂金,違犯董事承諾,故作出譴責,並罰款每人1000元,及合共支付79000元之程序費用。翻查資料,葉泳倫、鄭健民及王寶玲於2012年,以同樣理由被港交所譴責,並被勒令接受24小時的再培訓。

有市場人士估計,是次判罰過輕或因為涉及的三名人士,雖為公會會員,但其違規事項僅屬於誠信問題,而非在核數過程中出錯,故罰款金額較小。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合伙人歐振興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香港會計師公會有獨立的紀律委員會,根據守則作出適合的懲處,故相信今次的處罰亦經過充分的商議。

對於財匯局未來將擁有「處分權」,歐振興就不表示認同。他指出,市面上大部分專業人士的委員會,均由其業內人士組成,如醫委會等,因能更清楚了解業內人士的情及當中的難處,作出更適當的決定。

不過亦有業內人士出就指,現時全球其他主要市場都有一個獨立機構監管會計界,故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決定將「處分權」一併歸入財匯局所有,亦是大勢所趨;而且一直以來,香港會計界的專業操守及形象均十分高,故不擔心改變後會對業界構成衝擊,反而重點應放在監管及行業健康發展中取得平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927

中小會計反對財匯局權力集中

1 : GS(14)@2015-10-30 00:38:4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29/news/ec_ecb.htm


【明報專訊】中小型會計師行大聯盟準備重新就「優化上市實體核數師監管制度的建議」發起公眾諮詢。聯盟召集人鄭中正稱,若按政府公布的諮詢結果行事,將令財務匯報局「集拉人、審判、裁決、處罰於一身」,他們已在諮詢時提出反對,但不明白當局為何將661份反對意見變成6份,令贊成意見佔多數。他們更對會計師公會對諮詢結果表示歡迎,表示失望;為自求多福,他們唯有發起行動。鄭中正表示,若按諮詢結果立法,最終影響4萬名會計師公會會員。聯盟成員盧華基憂慮,此舉可能嚇怕有意加入會計界的年輕人。

聯盟計劃,希望在今年底前完成公眾諮詢,以趕及在正式立法前向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表達意見。如有需要,他們更可能將行動升級甚至發起靜坐。此外,他們曾經向會計師公會,就從事內地企業境外上市審計業務暫行規定反映意見,歷經4個月最終未獲任何反應,因此索性逕自接觸財政部官員表達意見。他認為今屆會計師公會較少與會員溝通。

不過,會計師公會會長何超平回覆本報時稱,他們一方面就跨境審計可能碰到的問題與財政部溝通,在另一方面加以處理,不能夠一蹴即就,到上星期他們仍有再到北京與財政部跟進。他們亦在政府舉行諮詢前進行過意見調查,在最終政府發表諮詢結果後,他們只表示過歡迎及支持改革方向,但是會方仍堅持在進行紀律聆訊及相關成本問題要作改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5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