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Google認證】配件太混亂 傳Google將推官方認證配件

1 : GS(14)@2017-10-09 03:10:03

Apple早於iPod時代就有MFi認證計劃,由當時「Made for iPod」發展至現在的「Made for iPhone/iPad/iPod」。外媒報道,Google計劃借鑒MFi推出「Made for Google」認證計劃,以為第三方配件訂立標準。


Google Pixel2/ Pixel2 XL預計於10月4日發佈會登場。

Google將於美國時間10月4日舉行發佈會,除了Pixel2/ Pixel2 XL外,預計還有Google Home mini、Pixelbook、Daydream VR眼鏡等新產品。Google越來越重視發展自家硬件產品,產品已經覆蓋手機、電腦、智能家居等領域,在此時推出官方配件認證計劃也非常合理。



Android配件市場混亂,標準不一,特別在快充流行的今天,用上劣質充電器或線材,隨時充壞機。有Google出手統一、訂立標準,就能保證其用家的使用體驗。資料來源:9TO5Google文:梁志穎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1004/201718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047

【文化籽】亞洲首個官方同志藝術展台北揭幕 平權路上說彩虹故事

1 : GS(14)@2017-10-09 03:47:30

台灣現代美術代表人物顧福生的《秘密房間》,兩名外形相像的男子直挺並面朝同一方向,有種自我反射,並暗示慾望本質和身份認同。



【文化籽:藝文沙龍】「三年前籌備這展覽時,台灣還未通過同志婚姻合法化,本來這展覽的另一目的就是要給政府一點壓力。現在是錦上添花,希望群眾藉着當代藝術多元、自由的價值,理解性小眾的生命故事,多一點包容。台灣在過去三十年來在同志爭取人權的歷史上,血淚斑斑。」策展人胡朝聖說着說着,不時感動得雙唇微抖;可在台灣甚至整個亞洲,這展覽的震撼度可不輕微。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行的「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是第一個亞洲官方美術館主辦的LGBTQ議題展覽。開幕當天,CNN等國際媒體都特地派員來採訪。



亞洲社會同志平權議題一直是燙手山芋,台灣同志遊行向來是亞洲矚目,如今在制度上明顯跨出了重要一步。今年5月24日,台灣成為第一個通過同志婚姻合法化的亞洲地區。展覽特設一道同志平權歷史牆,記下近半世紀台灣的同志運動發展大事表。值得一提的是,這展覽由香港驕陽基金會資助,展覽卻在台灣落實。也難怪,香港展出大衛像都會被示為不雅、雲翔的同志電影剛被電檢攔截,香港政府若有「吉士」牽頭搞同志議題展,會匪夷所思過外星人襲地球。「展覽最大的目的,並非要觀眾或是藝術家面對這議題時公開出櫃,事實上參展的藝術家也不全是同志。我們希望借藝術家的多樣性思考與創造力所創造出的多元藝術語境,讓大家能理解社會裏小數族群的生命故事。」胡朝聖續說,22位華人藝術家過半來自台灣,包括為人熟識的侯俊明、顧福生、楊嘉輝和席時斌等,共展出約50件形式風格不一的作品,議題包括人性慾望、自身經歷、身份認同甚至生死。


黑牆塗鴉現刮痕 帶着傷痕找彩虹

策展人強調,這是一個有機的展覽,為期只兩個月,但期望能一直發酵,更期待未來會在不同國家或地方巡迴展覽,加入各國各城市不同藝術家的面貌,最終建立為一個完整的同志議題資料庫。藝術館大門前,放了非常有意思的莊志維作品《黑暗中的彩虹》。這一組黑色長方形狀的黑牆裝置,靈感是來自台北著名同志聚腳地二二八和平公園的塗鴉。白天平平無奇,途人用尖物上塗鴉刮走漆料,晚上黑牆內的LED燈會把刮痕顯露。「把大家心底話,變成彩虹。有些人比較開放,會在向外地方書寫。有些比較害羞,他會躲在裝置之間的小狹縫,但每刮一筆都代表傷痕,幾多性別、身份認同者遭受歧視眼光、霸凌言語或身體傷害,象徵在平權之路要帶着傷痕找到彩虹。」


錄像作品最震撼 探討「恐同症」

進入藝術館大門第一組作品,是已故四川藝術家席德進的兩幅青年男女油畫作品。他從四川來到台灣,正值戰後國民黨高壓統治時期,大家要噤聲,更何況同性戀?藝術家借畫追憶青春,寓意社會都是年輕美好,也是自身情感的自我救贖的抒發,意喻不應因性向差異影響社會和諧。香港聲音藝術家楊嘉輝的《消音狀況#5:消音合唱》經由刻意抑制歌唱主音,揭露「不被聽到」與「被邊緣化」的無聲仿有聲的吶喊。我認為最震撼的作品,是來自台灣藝術家蘇匯宇的錄像作品《虐犬》,作品以夢境夾雜現實展示,如帶觀眾回到事發場景。作品取材來自2001年台北一宗轟動一時的行李箱藏屍案。兩名在網絡認識的男同志進行窒息性愛,其中一位意外死亡,屍體被藏行李箱棄屍滅迹。「當時媒體和大眾追兇的過程,都會認定同志等同於性濫交、性虐、性變態等,引起非常大的社會迴響。」藝術家談社會「恐同症」時說。「過去我自身最大的衝擊,除了來自同志身份的確實,更忐忑的是要放棄本業當藝術家。」移民加拿大的香港藝術家譚浩幽幽道來,出走的異地人當藝術家又是同志,他經歷過少數中的另類被排斥,他以書本作為創作方向,參展的七本書都是他私人出版,每一期不同主題不同角度,有自傳式內容、國家議題及俊男攝影集等。「這書的出路對我而言更廣,它們可以遊歷到不同國家與地方,不受展覽場地限制。」


剪紙藝術宣洩 壓抑幾十年情慾

展覽作品中也不乏情慾作品,LGBTQ在亞洲社會一直被剝奪表達愛的權利。王俊傑透過錄像《激情》說同志的情與慾。中國同志剪紙藝術家西亞蝶,把在農村抑壓了幾十年的情慾,透過中國傳統的剪紙來宣洩。在他的作品《縫》裏,一個男性正用針線把自己的陽具縫起來,表達閹割慾望。「那是我自身的投射,我的痛苦沒辦法用語言表達,我曾真想把自己給縫起來,以後不要再這樣痛苦。」13張男同志畫像彷彿招魂旗般豎立投現,這是侯俊明自2014年開始創作的《男洞》系列,他透過訪談,請被訪者全裸將私密回憶畫出,再如莊重的儀式般以神聖的展示方式攤開,讓情慾不再是局限的個人回憶,更似一場藝術治療。「在這個訪談當中,他們的創造力被喚起。當有創作力時,他在面對生命困難便更有能力面對這些問題。」其實,過去幾年,台灣非官方空間已經辦了不少LGBTQ相關的展覽,今次在官方場館辦同志議題展是一種表態。當代藝術館館長潘小雪指,台灣在亞洲是對同志議題相對友善的國家,也是全世界第24個開始討論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這顯示台灣文明進程。事實上,今年在泰德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泰德不列顛美術館(Tate Britain)及大英博物館等陸續推出多位同志藝術家專題展覽,也表現同志心靈世界、美學價值與人權意義,當代館希望從反思藝術史,呼應時代大題目。周末開展的首兩天,每天都有上千名觀眾來觀看,不少同志手牽手來觀展,彷彿也是一種表態行為藝術,更有一家大細來看展,算是比較意想不到。策展人承認,是次甄選「沒有太多器官與情慾」的同志議題藝術,也有官方的市場考慮,主辦單位及一眾藝術家似乎對反同團體來「踩場」,也有了充份心理準備。



中國藝術家西亞蝶,把在農村抑壓了幾十年的同志情慾,透過中國傳統的剪紙來宣洩。作品《縫》裏,一個男性正用針線把自己的陽具縫起來,表達閹割慾望。

溫馨的作品《一一》系列,表達她對當代社會看似包容,傳媒卻常以獵奇、污名來標籤性小眾的議題。

死於愛滋病的藝術家曾廣智作品《加州舊金山(金門大橋)》,以中山裝代表身份的好奇,經歷了一輪海外的探險。


作為亞洲首個官方大型LGBTQ展,自然吸引不少同志來參觀,以行動來表達平權的意願。

台北當代藝術館旁邊的空間化身為彩虹地,連續舉辦了兩晚的彩虹派對。

新加坡曾將同性戀視為犯罪行為。新加坡的王文清於2003年的作品《藏愛於子》,解讀為他對同性婚姻與組織家庭的無懼無怯。(圖片由FOST Gallery提供)


策展人胡朝聖說,展覽不止是給同志看的,展覽名為《光·合作用》,因為光的作用是照顧地球上的萬事萬物,它是包容和愛,彩虹是光的折射,是光的一部份,希望世上有更多包容與接納。

香港歌手黃耀明有參觀有關展覽,還在展覽的延伸活動中演出。(圖片來自黃耀明facebook)



侯俊明自2014開始創作的《男洞》系列,他喻創作過程是一場被訪者與訪問者的藝術治療。



藝術館大門前放了莊志維的互動裝置《黑暗中的彩虹》。這組長方形狀的黑牆裝置,象徵在平權之路要帶着傷痕找彩虹。



「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時間:即日至11月5日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詳情:http://www.mocataipei.org.tw



記者、攝影:鄭天儀(部份圖片由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3/201610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285

俄擬發官方虛擬貨幣 與盧布自由兌換

1 : GS(14)@2017-10-22 14:08:51

【明報專訊】俄羅斯傳媒引述政府通信部門的消息,指俄羅斯將發行自己的虛擬貨幣CryptoRuble,以免被歐洲監管機構捷足先登,搶先推出歐版虛擬貨幣,但消息尚未獲官方確認。

CryptoRuble將徵收增值稅

今夏起,俄羅斯已有消息指準備設官方虛擬貨幣。最新報道指CryptoRuble似乎基於區塊鏈技術,但無法通過挖礦開採,只會像普通貨幣一樣由政府發行和追蹤,阻止網絡詐騙和洗錢。消息稱,CryptoRuble似乎可與盧布自由兌換,以刺激網上經濟,避免依賴外國貨幣市場或第三方經紀進行交易。但若CryptoRuble持有人無法交代虛擬貨幣的來源紀錄,將被政府徵收高達13%稅金,且CryptoRuble隨着交易升值也將由政府徵收增值稅。

俄羅斯總統普京早前曾與以太幣共同創辦人Vitalik Buterin會面,顯示俄羅斯對虛擬貨幣發展的重視;但虛擬貨幣的愛好者未必接受政府干預。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477&issue=201710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863

周顯﹕官方否認通告 未必可信

1 : GS(14)@2017-11-26 14:50:25

【明報專訊】在本周一的第一則交易所通告,在6時48分刊出,那是淘寶中國宣布作價6.5元,收購「大陸量販店之王」高鑫零售(6808)的26.2%股份。高鑫擁有376家大潤發門店和78家歐尚門店,今年首3個季度,零售營業額是790.3億元人民幣比去年高出2.2%;盈利23.15億元,比去年高出14%。

在此消息公布後的那天,高鑫零售的股價只是從前收的8.6元,升不到一成至9.28元,最終倒跌至8.25元收市;翌日,更只收7.92元。由此可以見得,馬雲在港股的風頭已遠遠不及馬化騰了。

在去年底,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已經盛傳阿里巴巴正要與大陸電商業者欲與高鑫零售實現線上線下的合作,在本年2月17日,高鑫零售從前收8.17元急漲至8.7元,午後突然宣布停牌,市場傳出阿里巴巴正與高鑫零售洽談收購大潤發,誰知其後阿里巴巴宣布要結盟的對象並非高鑫零售,而是另一實體通路巨頭百聯。高鑫零售也澄清僅與蘇寧等第三方業者洽談合作,並不包含阿里巴巴和騰訊(0700)。

結果,2月20日高鑫零售復牌後,急跌至7.55元,是它上市以來最大的跌幅。

阿里入股高鑫「謠言」 半年成真

不過有趣的是,在半年之後,「謠言」居然成真。當然,官方答案想必是:「在當時,我們的確並沒有在洽談,雙方之開始談收購,是在當日的通告發表之後的事。」至於股民信或不信,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這令我想起,在10多年前,市傳陳有慶/陳智思家族出售「亞洲金融」(0662)旗下亞洲商業銀行,碰巧我手上也持有「亞洲金融」這股票,所以十分留意。公司一而再,再而三地發出了公告,說並無洽談出售之事。我正在思量要不要出售它,但老行尊貓叔說:「我太熟悉這對父子的作風手法,它一定會出售成功,信我!」結果我忍手沒賣出,而陳氏家族也果然出售了亞洲商業銀行。

所以,這些故事告訴了我們:官方的否認通告,很多時並不可信。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80&issue=201711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484

官方樓指破頂破足一年 連升19月 漲逾兩成半

1 : GS(14)@2017-12-01 11:30:11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4463&issue=20171201
【明報專訊】樓市狂潮下,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私樓售價指數,呈現「破足1年頂」格局,10月私樓售價指數最新報342.4點,按月升幅擴大至0.53%,除連續12個月創高峰外,更屬連升19個月,料為有紀錄以來最長一次升浪,相對去年4月錄得的273.3點,逾1年半來累升逾25%。業界人士及學者均認為,樓價繼續向上的勢頭暫時不會逆轉。

明報記者 林可為

差估署公布的10月私樓售價指數,尚未完全反映特首林鄭月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未加辣對市場的效應,加上近月多個新盤熱賣,業界估計,稍後公布的11月及12月樓價指數勢將持續上升。10月私樓售價指數342.4點,比9月的340.6點,按月升0.52%;若相對今次大升浪起點、即去年4月錄得的273.3點,逾1年半來累積升幅達25.3%。

租金指數連續8月破頂

近年市場最關注的迷你戶、即實用430方呎以下細單位,10月售價指數報377.6點、按月升0.23%;相對去年4月錄得的300.8點,逾1年半來累升25.5%,升幅略為跑贏大市。不過,實用1722方呎以上豪宅單位,10月指數報308.3點,按月微跌0.2%,是唯一售價指數錄按月跌幅類別,但逾1年半來累積升幅仍高見15.8%。至於租金指數方面,10月最新報187.1點,按月升0.43%,連續8個月破頂;相關指數屬連升11個月,相對去年12月錄得的173.6點累升7.8%。

萊坊:港豪宅列全球第二貴

另外資代理行萊坊報告稱,今年截至第三季,摩納哥豪宅價格已連續第10年為全球最高,100萬美元在摩納哥僅能購買180方呎豪宅,香港、紐約分別佔第2、第3名,100萬美元分別可購買200方呎、270方呎豪宅,若明年香港樓價升10%或以上,香港有機會取代摩納哥成全球樓價最高城市。報告續稱,本港今年最大金額首30宗豪宅買賣,內地買家佔35%,內地資金續流入香港豪宅市場,加上新供應供不應求,料明年豪宅樓價可升8%。

學者發展商料明年樓價升一成

中大市場學系客座教授冼日明表示,樓價整體升幅顯著,連續破頂屬購買力增加所致,預期12月走勢樓價雖放緩,但仍有1%至2%升幅。對於10月豪宅售價指數微跌,冼認為豪宅升跌幅向來較細價樓大,指數跌亦非不尋常,近日大銀碼成交將陸續於下月起反映,料豪宅售價指數將回升。長實(1113)執行董事趙國雄認為,香港經濟穩定、市場資金充裕,預計樓價仍會繼續穩步上揚,明年樓價波幅料在一成以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569

【官方實景圖】深圳無印酒店下月開幕 貫徹簡約風格

1 : GS(14)@2018-01-08 00:51:21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無印良品上月公佈了三間MUJI Hotel的開幕時間,其中深圳分店將於明年1月18日開幕,是全球首間MUJI Hotel。日前無印良品就公開了深圳分店的實景圖,可見酒店貫徹無印良品的簡約風格。深圳MUJI Hotel位於福田區的深業上城,共有79間客房,還有無印良品餐廳及無印良品零售店。酒店內所有用品及家具都用上無印的產品,而裝修也用上大量木材,與無印良品零售店的簡約風格一致,看上去環境非常舒適。至於價錢及預訂日期等細節仍有待公佈,官網只表示酒店收費會是「適中的價格」,Fans都係先睇住相等無印公佈其他細節吧。


房間用上落地玻璃,採光度高。

MUJI Hotel內的所有用品及家具都用上無印的產品。

小至毛巾、牙刷及牙刷座等都會用上無印的產品。


深圳MUJI Hotel將於明年1月18日開幕。

MUJI Hotel設有會議室、健身室等酒店設施。



文:梁志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21/202510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394

料官方出手干預 人民幣今年走勢平穩

1 : GS(14)@2018-01-15 01:49:49

【明報專訊】人民幣匯率在2017年扭轉前年弱勢,全年反彈6%,改變市場對人民幣繼續貶值的預期。承接去年升勢,人民幣在2018年首個星期向好,在岸人民幣匯率累計升值0.15%,曾貼近去年9月以來的高位。市場對今年人民幣升貶意見不一,但分析認為人民銀行不會希望出現太大變幅,否則會出手控制,預料走勢會較平穩。

降對出口影響 料人行控制升幅

自去年5月人民幣定價方式加入逆周期因子後,人民幣曾在9月升見全年高位6.436。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預計今年美元會貶值5%,但人民幣未能完全享受美元貶幅,相對只會升值約2.5%,即升至約6.35水平。

王良享續稱,自2013年美國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宣布退市,至2017年11月特朗普勝出美國總統為止,美元累積升值20%,現時從高位回落只約11%。美國減稅推高政府赤字,影響長期還款能力,加上聯儲局多次加息後美債息亦未上升,意味債價不廉宜,令環球基金和央行對買入美債有戒心,財政赤字和資本流入減少,限制美元不升反跌。不過,人民幣如果升值5%至超過6.2,中國的出口或受影響,加上供給側改革未完,他認為人行可能在6.2至6.4區間利用逆周期因子減少升幅,或買美元沽人民幣干預。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外匯研究員王有鑫稱,歐洲和日本開始研究利率正常化,減弱美元上升的基礎,人民幣會進一步收復失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他認為今年人民幣繼續升勢,預計升值約2.5%。

信銀國際:美減稅加息 人幣走弱

不過,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廖群預料,明年人民幣輕微走弱。美國去年底通過減稅方案,加上維持加息3次的預期,一定程度會發揮作用引導資金流向美國,預期美元指數全年會上升,人民幣相對下跌。不過,他認為,美元上升空間有限,美國經濟年度增長約2%只屬一般,減稅效果顯現需時,而且減免稅收未必全數流回實體經濟,不宜高估對經濟和通脹上升的影響。他預料至今年年底,人民幣匯率會微貶至6.6水平。

永隆銀行司庫蕭啟洪認為,今年人民幣不會再出現去年的升勢,料在6.6至6.7附近波動。市場普遍相信聯儲局今年加息2至3次,不過如果加息次數超過預期會令美元走強,蕭啟洪認為發生的機會不低,因為近來中東局勢推高油價,加上商品貨幣上升增通脹壓力,新就任的聯儲局官員偏鷹派,或會事先加息以控制通脹。不過即使美元上升令人民幣受壓,但也不會貶值太多,否則導致資金外流,官方為保持穩定,或會如往年般抽高拆息干預匯價跌勢。

[周一投資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93&issue=201801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575

基金觀點:官方政策繼續主導中國經濟

1 : GS(14)@2018-01-22 06:06:52

去年國內市場受一連串官方政策帶動,股市及投資者情緒出現戲劇性逆轉。展望2018年,投資者可留意三大方面的發展。首先,政策的優次將出現微調。鑒於工業和樓市的供求逐漸回復平衡,取而代之的將會是財務去槓桿及環境保護。例如,早前針對資產管理行業而實施的新規例,將有助在制度上收緊對影子銀行的監管,令利率維持在高水平,為債市帶來波動。同時,隨着建立可持續綠色經濟成為中共戰略重點,當局將繼續推動環保工作,除了關閉高污染及非法的工廠外,亦可能為潔淨及可再生能源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在不犧牲宏觀經濟穩定的大前提下,中央對經濟增長的取態或將由重量轉為重質。這意味着金融市場很可能會在中央可接受的範圍內運作。若政策所引起的衝擊威脅經濟穩定,中央將適時作出調控,避免出現系統性風險。因此,儘管2018年的改革步伐料將加快,但必要條件之一是國內經濟及市場沒有出現嚴重倒退,以確保「改革窗口」依然開啟。同時,中央或將逐漸以「剛柔並重」的方法重新平衡經濟。隨着新中國在經濟中的比重增加,要實現增長再平衡不必單靠打擊舊工業,推動新經濟或能收更大成效。有見及此,當局開始將焦點放在人工智能和資訊科技等新增長板塊,積極投資於相關研究和發展,並改善社會安全網以釋放國內消費者的增長潛力。總括而言,我們預期由政策主導的市場波動及經濟再平衡在2018年仍將持續。由於國內生產總值或傳統數據不再充分反映實體經濟,投資者宜留意政策變動以獲取較佳回報。姚遠安盛投資管理新興亞洲高級經濟師資料來源:安盛投資管理,截至2017年12月聲明本文件僅為資訊性目的用途。本文中所有內容對接收人或其他各方人士皆不構成提案或進入任何業務、交易、合約或協議之條件,及不可被視為構成投資建議。本文中之意見、預測、及預估皆為主觀資訊,此類資訊可能在未經通知下便有所變更。安盛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安盛投資亞洲」)並不保證所提及之預測會實現成真。儘管已盡其謹慎盡責義務,安盛投資亞洲並不承擔此類資訊(包括有關第三方)之明示或暗示表示或保證責任,也不能為此資訊提供任何對其準確性、合適性、及完整性方面的保證。接收人可完全斟酌是否倚賴本文件之內容。本文件內容並沒有含有足夠的資訊以形成投資決定。本文及其中之資訊僅作為專業及機構投資者使用說明使用。個人型投資人、其他專業人士或法人型投資人不應依賴此一資訊。以上資訊是在特定接收人要求下,為資訊性及教育性目的所準備及發送的。在未事先取得安盛投資管理(亞洲)書面同意之下,其內容之全部或部份應嚴格保密,不得重製、流通、發送、重新發送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以上資訊並非作為發布給任何人士之用,或在任何受限制國家及地區發布。在法律所允許之最大程度上,安盛投資管理(亞洲)不保證以上所有資訊之正確性或適合性,且因此不承擔任何錯誤或錯報之責任,無論其為疏忽或其他原因造成。此類資訊可能在未經通知下便有所變更。此份文件中所包含之數據資訊,包含但不僅限於回驗測試、模擬績效歷史、情境分析及投資指南,皆是以一些重要之假設及輸入資訊為基礎,僅供指示性及/或說明性目的使用。本文中之資訊並不以任何方式暗示未來可能的績效表現,讀者須以此為考量基礎。在本文資訊、內容或材料由任何第三方提供或引用時(第三方資訊),安盛投資管理(亞洲)不承擔此類第三方資訊之責任,也不能為此第三方資訊提供任何對其準確性、合適性、完整性及正確性方面的保證。在此類第三方資訊中含有之任何看法、意見或建議(若有),除非另有說明,否則並不反映或構成安盛投資管理(亞洲)之看法、意見或建議。本文件製作之時並未考慮特定個人情形、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任何特定個人之特殊需求。本文中所有內容對接收人或其他各方人士皆不構成提案或進入任何業務、交易、合約或協議之條件。本文不可被視為構成投資、稅賦或法律建議、銷售提案或促成任何特定基金投資之文件。若您對本文中任何資訊的意義不甚確定,請洽您的財務或其他專業顧問。本文中之數據、預測、預估、假設及/或見皆為主觀資訊,並不一定會由安盛投資管理(亞洲)及其關係企業所使用或遵循,本公司之關係企業可能會以本集團下獨立部門身份,依其自身意見做出行動。投資都有風險。您應了解投資本就可能增加或減少其價值,過往之績效表現亦不能保證未來回報,您有可能無法拿回全額本金。投資人不應僅依本材料就作下任何投資決定。
c2018安盛投資管理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15/202745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216

官方樓指去年升15% 5年最勁 連升21個月 連續14個月破頂

1 : GS(14)@2018-02-01 10:31:40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9935&issue=20180201
【明報專訊】去年樓價不斷攀升,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公布,去年12月本港樓價指數報352.8點,按月升1.4%,除連續14個月破頂外,亦連升21個月累計約29%,而去年全年有關指數累計上升14.76%,創過去5年來最大升幅,業內人士估計,今年首季本港樓價有力再升約5%。

明報記者 林尚民

廣告


事實上,去年底市場先後出現多宗高價成交,樓價升幅再有擴大迹象,以差估署最新公布,去年12月全港私宅樓價指數報352.8點,按月再上升約1.4%,為去年4月份錄得按月2.73%後的最大升幅。有關指數除連續14個月破頂外,亦連升21個月,累升29%。總計去年全年,差估署私樓售價指數上升14.76%,較2016年全年7.85%的升幅,高出6.91個百分點,反映樓價升勢凌厲,而有關升幅更是2012年錄得25.67%後的最大升幅。

12月升1.4% 8個月最大升幅

若以面積分類,去年實用431方呎以下A類細單位升幅為各類物業之冠,該類物業去年12月樓價指數為388.5點,對比2016年12月的338.4點,全年累升14.8%,而升幅最細則為實用1722方呎以上大單位,全年只錄8.2%的升幅。

細單位樓指升14.8%跑贏大市

差估署亦公布,去年12月全港私宅租金指數報187.3點,按月升0.26%,按年則升7.89%,同創5年來最大升幅,其中實用431方呎以下A類細單位,最新租金指數為208點,按年升幅達9.3%,跑贏大市。而全港私宅租金指數對上一次最大升幅,要數到2012年,當時按年錄得約11.26%升幅。

業界料今年首季樓價再升5%

中原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2018年經濟向好,過往常見於春節後的樓市小陽春暢旺成交局面,今年已提前個多月,現在已出現,加上市場已淡化美國加息信息,預計樓價今年首季仍會向上,看不到有向下勢頭,預計首季樓價將有3%至5%升幅。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美聯樓價指數」去年全年累升約13.1%,連升9年,升幅創5年最高,其中去年第四季累升約3.6%,相比起去年第三季僅累升約0.9%明顯為高,而踏入2018年,樓價升勢持續,首月升約1.5%,升幅為近9個月最大,由於市况持續向好,加上立法會三讀通過換樓退稅期由6個月延長至1年,以及恒指連番衝破歷史高位,預期首季樓價錄5%升幅。

下一頁
2 : GS(14)@2018-02-01 10:32:07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0840&issue=20180201
【明報專訊】不少買家趕於農曆新年前入市,據中原地產統計,十大屋苑1月錄得310宗成交,較去年12月全月276宗上升12.3%,並創近3年新高,僅低於2015年1月351宗成交量。十大屋苑上月交投表現各異,半數屋苑交投量錄得升幅,當中升幅最顯著為鴨脷洲海怡半島,1月全月錄26宗成交,按月升85.7%;其次為藍田麗港城,上月成交量按月升5成至36宗。不過,鰂魚涌康怡花園、紅磡黃埔花園及將軍澳新都城卻呈現「價量齊跌」局面。

得寶實呎逼1.7萬 兩周三破頂

廣告


樓市氣氛正面,反映市場購買力強勁。九龍灣「上車三寶」之一的得寶花園,最新有高層戶實呎撲1.7萬元創屋苑新高。市場消息指,得寶花園D室高層8室,實用265方呎,新近以450萬元成交,實呎16,981元;原業主2014年以313萬元買入,持貨4年,帳面獲利137萬元或44%。事實上,得寶花園上月呎價屢創紀錄,自上月中有高層戶以實呎16,719元成交,打破屋苑去年11月創下實呎16,679元的舊紀錄後,呎價兩周三破頂。

盈翠2房870萬 創屋苑同類新高

青衣指標屋苑盈翠半島上月錄9宗成交,按月增五成,屋苑1座中層G室,實用面積520方呎2房戶,新近以870萬元易手,實呎16,731元,成交價創屋苑2房新高。原業主2011年以481萬元買入,持貨7年,帳面獲利389萬元,單位升值約81%。

「玩具鄭」6180萬「賣殼」沽凱旋門

另消息指,「玩具鄭」鄭躬洪持有的九龍站凱旋門映月閣高層B室,實用1017方呎,剛以6180萬元「賣殼」售出,實呎60,767元。原業主鄭躬洪於2008年以2800萬元購入,持貨9年多,帳面獲利3380萬元或1.2倍。

雙溪9280萬 實呎3.8萬雙破頂

此外,淺水灣雙溪低層B室,實用2429方呎,最新以9280萬元售出,實呎38,205元,成交價及呎價均為該廈歷史新高。原業主早於1971年以37.2萬元買入,持貨47年,帳面獲利9242.8萬元或248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627

官方樓指按月升近2%一年最勁 連升25月累升近四成 未反映地王效應

1 : GS(14)@2018-06-01 07:18:38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8001&issue=20180601
【明報專訊】本港樓價持續攀升,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本港整體私樓售價指數報375.9點(圖1),連升25個月,並連續18個月創歷史新高,以按月升幅1.84%計,更是一年來最大升幅,不過有關指數仍未反映啟德地王對樓市的影響。市場普遍預期,未來樓價指數將續升,但受加息因素影響,下半年升勢有機會放緩。

明報記者 林尚民

差估署昨公布今年4月份私樓售價指數報375.9點,按月再升1.84%,指數已連升25個月,再創有紀錄新高,累升38.5%,自2016年11月私樓售價指數升至306.7點新高紀錄起計,私樓售價指數已連續18個月破頂,較2016年高位升23.5%。以按月升幅計,4月份1.84%升幅是繼去年4月2.74%升幅後的一年新高。事實上,今年樓市暢旺,若以最新指數對比去年12月的352.7點,今年首4個月樓價指數已累升約6.6%。

細單位按月升1.94%領漲

在眾多類型單位中,以實用431方呎以下的A類單位按月升幅最勁,最新報414.3點,按月上升1.94%,升幅為今年2月錄得1.97%後的新高(圖2),該類單位樓價指數按年升13.4%。至於實用431至752方呎的中小型單位,4月份樓指為358.8點,按月升1.93%,為去年4月錄得2.64%後的一年新高,按年升14%。反觀實用1722方呎或以上的大單位,4月份樓指為328.4點,按月只升0.15%,按年升9.2%,反映過去一年市場仍由中小型單位領漲。

租金方面,4月份全港私樓租金指數再度攀升,最新報190.3點,較3月份189.5點升0.42%,並連升3個月,累升1.65%。

租金指數連升3個月

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價諮詢主管林浩文表示,私樓樓指再創新高,與早前估算相若,主要集中在中小型單位,原因是近年樓價高企,向上「流轉」慢,成交主要集中於中小型單位,估計今年一般住宅升8%至12%,而今年超級豪宅可追落後,料升10%至15%。不過他認為,大部分樓價升幅會在今年上半年出現,下半年升幅將收窄或放緩,未來半年影響本港住宅樓市主要是政府政策及突發外圍經濟或政治因素,之後才是供應及加息走勢。

業界料加息因素或減慢升勢

另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稱,上月再次誕生全港地王,市場對後市看法維持樂觀,料樓價升浪及連環破頂情况將持續,即使下半年本港有機會跟隨美國加息,惟暫時難阻大市升勢,最多只是升幅略為放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4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