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油價大跌經濟受益 中印日期待OPEC不減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200

20141126JapanChinaJapan今年國際油價暴跌,不僅歐美傳統工業發達國家得益,正各自面臨經濟或是衰退或是增長明顯放緩的日本、中國和印度也是受益者。明日召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議將吸引這三國的關註,因為此次會議的決定將影響油價未來走勢。

截至本月月中,今年國際基準油價布倫特原油價格跌幅高達28%。對大量進口原油的中、日、印三國而言,油價大波動必然影響他們的國際貿易差額。由於國際油價跌入熊市,在進口原油占國內供應量80%的印度,國內Sensex股指在亞洲國家股市中漲幅位居第一。因為油價走低,匯豐上月將印度經常項目逆差與GDP的預期百分比由2.1%下調至1.5%。

今年第三季度,日本GDP環比增長下滑1.6%,四年來第三次陷入經濟衰退。當季中國GDP增速回落至7.3%,創近六年新低,正處經濟轉型的關鍵期。進口油價下跌都會給這兩國提振經濟帶來幫助。

OPEC成員供應量約占全球供應總量的40%。如果明日的OPEC會議並未就減產達成一致,而是決定維持現有產量,國際油價供過於求的局面就不會得到緩解,油價還可能進一步下跌。印度第三大國有煉油商Hindustan Petroleum的財務總監K.V.Rao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油價越低,對我們就越有利。我們會關註(本月)27日(OPEC會議)怎樣發展。目前我們正在嘗到甜頭。”

印度最大天然氣進口企業Petronet LNG Ltd.的財務總監R.K. Garg也認為,油價下跌將有利於天然氣用戶,“我們都希望OPEC保持生產水平,油價保持低位,因為這對(印度的)經濟和市場都會是大利好。”

除了印度,逢低增加購買原油的中國也是大贏家。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到,本月初OPEC稱,過去三個月,中國用作戰略儲備的石油庫存增加了3500萬桶。彭博統計估算,假如國際油價保持目前水平,通過海路增加進口原油每年就會為中國節省將近200億美元。

亞洲開發銀行總裁中尾武彥今日表示,油價下跌可能讓亞洲國家整體獲益。彭博的報道提到,全球第二大液化天然氣(LNG)進口國韓國也是一大受益者。因為大多數LNG生產商的售價都和原油有關,原油價格下跌意味著LNG交易價也會相應走低。

對OPEC明日會議能否達成減產共識,目前分析師的預測看法不一。昨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彭博消息稱,知情人士表示,即使OPEC明日會議決定統一減產,也可能允許伊朗、伊拉克及利比亞三國不必減產。

昨晚委內瑞拉外長表示,俄羅斯、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和委內瑞拉四國的會談未達成減產協議。去年,這四個國家原油產量相當於全球原油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四國未一致同意減產的消息傳出後,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價格昨晚迅速下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877

OPEC的“囚徒困境”:要不要減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244

由主要石油生產國的壟斷聯盟OPEC在成立55周年之際,正迎來一次嚴峻挑戰:到底要不要減產?這是個難題,因為OPEC組織面臨著內外雙重“囚徒困境”。

很顯然如果主要產油國能夠行動一致的開始減產,那麽油價會很快回升,每個產油國的日子都會好過很多。但“囚徒困境”模型也告訴我們,個體做出理性選擇卻往往導致集體的非理性,也就是說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不減產,而坐等其他國家減產的動機。

隨著俄羅斯、挪威、英國、加拿大,以及美國等非OPEC產油國石油產量的上升,OPEC產油占世界總量的比例已經下降。這意味著石油產量的博弈中,大玩家越來越多,“囚徒們”出賣同夥的可能性也在加大,因為誰知道這些新來的“囚徒”都打著什麽算盤呢?

除了外部威脅,OPEC內部也面臨挑戰各國政治精英在國家利益上的分歧越來越大,也就是說OPEC組織內的這些老玩家之間的合謀正變得越來越難。

事實上,如果不能全面認識沙特和伊朗之間的緊張局勢,我們很難全面深入的理解中東政治,也就很難理解OPEC為什麽還不采取統一行動了。

總體來說,OPEC國家傾向於分為兩個集團。第一組是擁有相對較多石油儲量,人口卻相對較少的國家。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是明顯的例子。第二組是儲油量相對人口較少的國家,伊朗和伊拉克就是典型的例子。這樣的差異往往造成了戰略上的沖突。前一組國家希望通過降價來削弱石油替代品的競爭力,而後者則不希望降價,只想最大化現有儲量的價值。

與其他卡特爾組織一樣,OPEC面臨著治理和執法上的挑戰。一直以來,它都面臨著如何確保各國尊重產量和配額上的協議。OPEC自身也承認,實際產量經常會超出協議規定。上個月,當石油價格下跌,OPEC表示每天的實際產量比協議的高出了25萬桶。伊朗似乎就沒有遵守制裁的限額,售出了更多的石油。

由此可見,OPEC組織面臨著內外雙重“囚徒困境”:如果沙特繼續全力生產,那麽OPEC組織內的競爭對手伊朗的收入和市場份額都將下降。但伊朗很可能為打擊沙特的戰略利益也完全豁出去的生產。與此類似,如果OPEC達成一致開始減產,而非OPEC產油國不減產,那麽OPEC的市場份額就會減少了,這甚至會進一步刺激美國頁巖氣的發展。

有陰謀論者認為沙特是在幫助美國壓低油價來打擊俄羅斯,而事實上與一些陰謀論者的觀點不同,沙特自身並沒有理由要幫助俄羅斯。普京對敘利亞阿薩德和伊朗政權的支持將俄羅斯推到了與沙特對立的位置上。

不僅如此,OPEC的減產不一定能為油價提供足夠的支撐,甚至可能導致OPEC在收入和市場份額上雙雙面臨損失。這還會使布倫特國際原油基準價與WTI美國基準價之間的價差擴大。

過去幾個月的石油價格的顯著下降並沒有阻止美國產量的擴張。11月7日,美國的產油量達到900萬桶,這是近20年來的新高。雖然之後的11月14日每日原油產量下滑了6萬桶,但我們不能以此推斷更多的信息。

業內人士預計,明年有超過四分之三的輕質原油將能夠在50$-69$美元之間實現盈利。一些報道指出,石油價格的下跌沒有嚇倒石油企業,一些公司,例如Encana計劃大規模增加美國Permian(德克薩斯地區)盆地的打井數。

有報告指出,雖然有約20個產區的產油不能在75美元以下實現盈利,但這對石油鉆探活動的影響很小。因為價格的下跌,在很大程度上被已建成油井產量的增加所抵消。例如在北達科他州的Bakken地區,產量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另外,也有報告顯示頁巖氣開發和水平鉆井的成本也都在下降。

回到2009年,那時一些觀察人士警告,極寬松的非常規貨幣政策造成了食品價格猛漲。那時的波動來自供給端而不是需求端,食品生產者接收到價格信號後增加了產量。今年石油的情況與此相似,但方向相反。

石油價格將在生產者接受到價格信號而減產後觸底,但這一次更多的是因為他們不得不減產而不是他們希望減產。是恐懼而不是貪婪驅使他們那麽做。但在布倫特石油價格降至70美元每桶,WTI降至60-65美元左右之前,這樣的減產似乎還不會到來。

(實習編輯 戴博 編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116

OPEC自殺式挑起石油價格戰 誰受益?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795

OPEC自殺式挑起石油價格戰 誰受益?

天晟


過去幾個月來,國際原油價格已下跌近30%,這個關口,市場對油價變化已緊繃著一根弦,而昨天在維也納召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議再次刺激著市場的神經:供應量約占全球石油供應量40%OPEC在這次會議上決定不減產,保持石油生產目標在3000萬桶/日不變。這一決定直接導致油價暴跌,WTI原油收盤暴跌6.74%,收報72.84美元,盤中更下跌8%,下破68美元。布油收盤亦重挫6%,報73.09美元/桶,盤中跌幅也接近8%OPEC 這種自殺式的價格戰,直接導致的結果可能是油價將繼續在熊市中沈淪,而一個長期低油價的時代或許正在來臨。




OPEC自殺式價格戰背後的原因


OPEC最終達成不減產,這明顯是向市場發出油價繼續下跌的信號,為什麽呢?難道說那些石油大佬真是有錢,任性?對OPEC而言,若減產,油價上升,但同時美國頁巖油產量提高,OPEC市場份額減少,最後OPEC收益下滑;若不減產,油價下跌,OPEC的收益同樣會減少。很顯然,沙特和OPEC都意識到這一點,減產才能穩定油價。但關鍵問題是,減產雖然可以短暫提高銷售利潤,後果卻是美國頁巖油公司擴大在石油市場的占有率,因此,OPEC的決定就是放棄眼前利益,為長遠的市場占有率戰爭打下基礎。


新聞媒體對這場石油大戰的報道正樂此不疲。據外電報道,有俄羅斯石油業大亨表示,OPEC決定不減產,將確保摧毀美國頁巖油行業。俄羅斯第2大油企OAO Lukoil副總裁稱,美國石油生產商面臨成為自身成功犧牲品的危險。在目前略高於每桶70美元的價位,一些開采商接近虧損。他稱,“在2016年,當油組達到清洗美國邊緣市場的目的後,油價將再次開始上漲。頁巖油繁榮和科技泡沫一樣,適者生存。”此外,還有報道稱俄羅斯正以犧牲財政為代價,打壓美國頁巖油。


由於原油供給失去約束、美國量化寬松的退出、全球經濟的持續萎靡,原油價格的三大核心要素都不再能支撐價格,毫無疑問,油價將繼續處於熊市之中。目前,美國頁巖油公司大多數的成本價在65美元/桶(布倫特)。換句話說,OPEC這場自殺式的價格戰要使得油價至少低於65美元,OPEC才有贏的勝算。此外,美國能源信息局(EIA)負責人謝明斯基11月19日預測稱,原油價格將在2015年中旬觸底,彼時國際油價可能跌落至每桶50美元。謝明斯基還預計,國際油價的價格跌至每桶60美元的情況下,美國頁巖油的相關開采項目就會停止。


油價下跌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一方面,低油價有助於原油消費國降低成本,促進消費和經濟增長,是一種利好。以美國為例,消費是美國最重要的經濟推動力之一,汽油價格下降有利於美國家庭增加在其他商品方面的消費支出,刺激經濟增長。另一方面,油價大跌後,原油輸出國的經濟和財政恐面臨較大風險。比如,對於俄羅斯而言,由於其財政預算按照原有油價制定,油價持續下跌可能導致財政收入銳減。另外,油價下跌還會導致股票市場混亂,引發資本外逃。其結果可能是國內通脹率上升、物價上漲,居民消費需求受到遏制。

油價下跌對世界各國GDP影響不一,對於石油出口國,油價重挫將很快沖擊到GDP的增長,但會提振石油進口國的GDP增長。從下圖可以看出,油價重挫第一年的最大受害者是俄羅斯,其次是中東國家,而其中最受益的國家有美國、加拿大和一些亞洲經濟體。


藍色圖柱顯示的是油價下跌20美元/桶後一年的情況,褐色為兩年,灰色為三年。從圖中可以看出,油價下跌20美元在隨後的一年可使全球GDP增速提高0.26個百分點。


上圖顯示:油價每上升10美元,對韓、中兩國經濟影響最大。


對中國的利好和貨幣政策空間


對於中國而言,國際油價下跌將減少原油進口支出,相關制造業將受惠於成本的降低,同時有利於減輕通脹壓力,從而增加了貨幣政策放松的空間。

油價下跌對國內通脹影響如下圖所示:向下遊行業傳導並通過替代效應帶來價格下行壓力,但是對互補品帶來反向影響,不過油價對下遊行業的傳導和替代效應大於互補品的影響,因此,油價下跌給通脹帶來下行壓力。為了避免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對中國的沖擊影響,貨幣政策放松空間或將放大。



宏觀經濟上,內需疲弱疊加國際油價下跌更加大了通脹下行的壓力,甚至帶來通縮風險。如下圖所示,中國10月CPI繼續下行,同比僅增長1.6%,離全年目標2.3%相差甚大。而PPI更是下降至-2.24%,已經連續32個月下降,工業的疲軟正嚴重制約著中國經濟。通脹過低已經成為貨幣政策的焦點,因而11月的存貸款利率下調預示降息周期或許只是剛剛開始。


油價下跌對行業的影響


石油作為“工業的血液”,是所有生產活動的血液和最原始成本,油價下跌意味著成本降低,這將利好幾乎所有的行業,當然,除了原油開采,以及依附在原油開采上的油服、石油裝備行業會愁眉苦臉。下面重點提幾個油價下跌立竿見影帶來實際影響的幾個行業:


1、石油行業:油價下跌將直接導致利潤的大幅下滑,隨之帶來資本支出的縮減,將導致油服、裝備等周邊板塊受損。利空相關公司:0386.HK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2386.HK 中石化煉化工程、0857.HK 中國石油股份、0883.HK 中國海洋石油、2883.HK 中海油服務等。

2、交通運輸行業:作為“耗油”大戶,交通運輸行業中航空及航運兩大子領域受益最為顯著。顯而易見,油價下跌,將直導致航運、航空公司燃油成本的降低。以航空公司為例,2013年南航、東航、國航燃油用量分別為532萬噸、460萬噸、505萬噸,燃油成本分別為306.8億元、355.4億元、337.2億元,分別占營業成本的38.2%、40.8%、40.8%。為適當緩解油價大幅上漲給航空公司帶來的成本增支壓力,燃油附加費是航空公司對沖油價波動的主要工具。2013年東航、南航、國航燃油附加費收入(含客運、貨運)分別為142億元、139億元、147億元,覆蓋燃油成本的比例分別為46.4%、39.0%、43.6%。因此,油價下跌將大幅有利於航空公司未來的業績改善。相關收益公司:0293.HK 國泰航空、0670.HK 中國東方航空股份、1055.HK 中國南方航空股份、0753.HK 中國國航、2866.HK 中海集運等。

3、化工行業:原油作為基礎能源和化工原料,其價格波動對化工下遊行業必然有著重要的影響。農藥、橡膠制品、合成革、滌綸工業絲等領域將直接受益於油價下滑,相關公司的毛利率將得到提升從而帶來業績的增加。


4、汽車行業:油價下跌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費者對汽車的購買欲望。有人算過這樣一筆賬,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8L為例,本次調價後私家車主每月將減少23元左右的用油成本。如果綜合“八連跌”累計降幅計算,每月出行總油耗累計降低185元左右。相關受益公司:2333.HK 長城汽車,2238.HK 廣汽集團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138

OPEC會議前瞻:國際油價進入攸關岔道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290

石油,OPEC,布倫特原油,大宗商品

當地時間今天在維也納召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議可能是該組織幾十年來最重要的會議。在國際基準油價布倫特原油價格較今年6月高位跌去30%之際,供應量約占全球石油供應量40%的OPEC將在這次會議上決定是否減產,其決定將意味著未來油價是繼續在熊市中沈淪,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短暫下調後回漲。

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昨日OPEC最大產油國、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沙特的石油部長Ali Al-Naimi表示,石油將會“自行穩定”。他還這樣反問記者:“為什麽沙特需要減產?美國現在也是石油生產大國,他們減產了麽?”此言一出,昨晚國際油價立即跳水。

法國興業銀行(法興)新近報告指出,沙特表示不願減產就意味著OPEC今日會議不會采取行動。一旦OPEC宣布不減產,油價可能迅速下挫。

不過,拉美主要產油國委內瑞拉的外長Rafael Ramirez又表示,將在OPEC會議上提議減產,以抵消每日200萬桶油的供應過剩量。彭博調查20名分析師的結果顯示,預計OPEC此次會議減產與不減產的分析師各有十人,這足以體現分析人士的巨大分歧。不管到底結果怎樣,不同的決定將導致石油市場走上不同的道路。

假如OPEC決定減產——

渣打銀行大宗商品研究的負責人Paul Horsnell認為,OPEC可能決定將日產油量減少100萬桶,減至2900萬桶,或許可能更低。德意誌銀行報告認為,OPEC削減配額通常能成功地穩定市場,最終推升油價。

假如OPEC維持當前生產目標不變,采取措施保證不會超標——

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Carsten Fritsch預計,OPEC將確認每日3000萬桶原油的產量上限,敦促成員國更好地合作。

據彭博統計,OPEC的產量上限措施實施以來,34個月內只有四個月產油量沒有超出上限。上月日產量較目標水平高97.4萬桶。

能源市場研究咨詢機構Energy Aspects預計,為了讓配額方式奏效,即使對各成員國實行配額限制會引起極大爭議,OPEC也將被迫實行成員國的配額制,給各成員設定產油量限制,因為那樣會比制定總體生產目標更便於限制成員國的產量。

假如OPEC按兵不動,沒有任何行動——

法興石油市場研究主管Mike Wittner認為,這是最利空石油的情形。“我們會進入一個真正由生產成本驅動的世界,與沙特根據自身預算需要選擇目標價格而影響的世界截然不同。”

在會議前夕,布油再次刷新四年低點。

石油,OPEC,布倫特原油,大宗商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167

OPEC不減產 油價崩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292

BN-FS698_1125OP_M_20141125123143

OPEC代表周四表示,OPEC決定保持石油生產目標在3000萬桶/日不變。因OPEC決定不減產,油價暴跌,WTI原油收盤暴跌6.74%,收報72.84美元,盤中更下跌8%,下破68美元。布油收盤亦重挫6%,報73.09美元/桶,盤中跌幅也接近8%。

OPEC會後發布聲明稱,確認將石油產出維持在3000萬桶/日的目標不變,已做好準備應對市場波動,將觀測油市供需。

當被問及之前100美元的油價願望時,OPEC秘書長El-Badri稱,OPEC並沒有價格目標,成員國遵守產量目標,希望有一個公平的價格。過去數月的市場表現並不意味著需要減產。

科威特石油部長表示,離開OPEC維也納會場時,會議維持產出目標不變,OPEC沒有就減產達成一致。他對OPEC產出目標的最新決定感到滿意。他表示成員國將密切關註市場,於明年6月再次進行會談。

伊朗石油部長Zanganeh稱,OPEC的決議並未如該國所願,但對該決定並不感到生氣。

據彭博報道,OPEC秘書長Ei-Badri將繼續任職至2015年底。OPEC下一次會議將於2015年6月5日舉行。

今天在維也納召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議可能是該組織幾十年來最重要的會議。國際基準油價布倫特原油價格較今年6月高位跌去30%之際,供應量約占全球石油供應量40%的OPEC將在這次會議上決定不減產,意味著未來油價很可能繼續在熊市中沈淪。

有分析師預計,要想減小由於美國石油供應增加和全球需求減少導致的全球石油市場的不均衡,OPEC每天至少需要減產100萬至150萬桶來支撐油價。

法國興業銀行稱,OPEC不減產的決定“清晰地利空”石油市場。標誌著油價進入新的領域,即市場自主管理供給,不再受制於沙特和OPEC。

原油價格信息服務公司創始人Tom Kloza表示,原油價格可能暴跌至每桶35美元。

“如果我們看2015年下半年,那時候我們會看到原油供應開始超過需求每天大約100萬桶、150萬桶。如果明年春季歐佩克不能達成減產協議,35美元的價格是有可能的,因為明年春季是原油供給真正開始釋放的時候,我們可能每天有100萬桶原油沒處放。”

但俄羅斯石油部長表示,對未來數年里原油價格保持在80美元/桶略微感到樂觀。

oil7

brent7

然而我們還不清楚該組織將怎樣執行它的產量目標。OPEC聲明中沒有提及遵守產油上限的措辭。

據彭博統計,OPEC的產量上限措施實施以來,34個月內只有四個月產油量沒有超出上限。上月日產量較目標水平高97.4萬桶。

能源市場研究咨詢機構Energy Aspects預計,為了讓配額方式奏效,即使對各成員國實行配額限制會引起極大爭議,OPEC也將被迫實行成員國的配額制,給各成員設定產油量限制,因為那樣會比制定總體生產目標更便於限制成員國的產量。

OPEC的12個成員國中的一些國家,包括處於事實上處於領導地位的沙特阿拉伯在會前都保持沈默,而其他一些國家則想努力促成這一卡特爾組織采取更激烈的行動,來減少全球石油供給。
 
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長Ali al-Naimi周二拒絕了記者的采訪,稱“我不會說什麽,請讓開。”,al-Naimi的表態往往備受關註,因為沙特的產量占到OPEC的三分之一。

安哥拉石油部長José Maria Botelho de Vasconcelos之前表態說他對現在的國際油價不滿意,但雖然如此,他表示他會在OPEC會議期間保持沈默。

委內瑞拉一直以來是OPEC里的鷹派代表,繼續呼籲全球原油供應的大幅消減。其參會代表外交部長Rafael Ramírez告訴記著,現在全球石油供應已超出需求200萬桶每天,他不希望看到這部分石油繼續留在市場內。

尼日利亞石油部長Diezani Alison-Madueke 早前表示,如果非OPEC產油國不削減它們的產量,那麽OPEC在做出任何消減決定可能都不會有效。
(實習編輯 戴博 對本文亦有貢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171

PIMCO前CEO:被OPEC嚇到了?後知後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306

mohamed-el-erian-37

安聯(Allianz)首席經濟顧問Mohamed El-Erian周五(11月28日)早間撰文指出,從昨天市場的強烈反應來看,國際石油市場的投資者仍對OPEC會議的結果大感意外,但投資者其實不應該意外,因為OPEC一向選擇戰略決策而不是戰術決策。意味著眼前的得失相比OPEC更願意考慮長遠利益。

周四(11月27日)的OPEC會議宣布,不會通過下調產量上限的方式來抑制油價繼續下跌。盡管今年來,石油的價格已跌了25%。

曾任全球最大債券基金PMICO聯席CEO的El-Erian則認為,OPEC可能發現了自己地位出現了改變,以前在全球市場上壓倒性的控制力已經不複存在,必須變得謹慎起來。

以削減產量來限制全球市場的供應從而使價格上升,這只是OPEC的權宜之計。但這種削減對於全球的影響遠不如從前,因為近年來,OPEC在全球能源版圖中的重要性日益消減。

然而與此同時,OPEC的成員國卻並不會乖乖聽話。尤其是像委內瑞拉面臨著嚴重的國內財政問題,急需靠油價反彈來救命的國家。

OPEC老謀深算屢屢以退為進,不減產皆為保全市場份額,但OPEC考慮的問題則更加深遠,在諸如頁巖油技術等技術創新和環保主義者對化石能源碳排放的不斷指責兩大因素夾擊下,傳統石油行業近年來事實上已經步履維艱。在此情況下如果OPEC貿然減產,就可能將自身在全球能源版圖中僅剩的份額繼續拱手讓出,令其在未來變得更加被動。

而油價如果持續下跌,可以對能源行業整體造成溢出性沖擊,從而減緩替代能源的商業開發進度,令石油在全球能源結構的主角位置上茍延更久,這樣的跌價結果也令OPEC以外的原油生產國非常難受(例如俄羅斯)。

OPEC歷史上的類似“戰略考量”其實不勝枚舉,比如20世紀90年代後期,沙特阿拉伯決定不再作為OPEC的產量調節國,此舉造就了此後十年間的原油超級牛市。因此,雖然當前決定不削減產量的直接影響是油價在短期內的急劇下跌,但能為未來10多年的OPEC提供一個更好的生存地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180

沙特埋葬OPEC減產 施“七傷拳”死磕頁巖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320

昨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議出乎一些市場預期,做出保持現有生產目標的決定。此決議使國際油價再創四年新低。分析人士認為,在這次會議上,OPEC最大產油國沙特抵制了較窮困OPEC成員此前減產的提議,暫時犧牲了部分OPEC成員的利益,任油價較長時間停留低位,以此壓縮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盈利,希望借市場之手趕走生產成本較高的這類企業。

布倫特原油,油價,石油,OPEC,沙特,頁巖油此前委內瑞拉和阿爾及利亞都呼籲將日產量減少200萬桶。一些市場人士也預計OPEC將決定減產,以此推升油價,就像2008年12月那樣,將日產量削減220萬桶,創下減產規模最高紀錄。昨日OPEC出乎市場意料的決定公布後,國際基準油價布倫特油價和美國基準油價WTI油價盤中跌幅接近或超過8%。

OPEC的決議使委內瑞拉、伊朗等財政預算本已很緊張的OPEC成員壓力更大。且不說這種損人先損己的“七傷拳”能否達到目的,至少沙特看來對這種結果感到滿意。據路透報道,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在OPEC五小時會談結束後微笑著說:“這是個偉大的決定。”

OPEC會後的聲明既未提到任何成員有停止過度生產的需要,也未提到在明年6月會議以前要特別舉行任何會議,重新考慮產量上限,只是說成員一致同意最高日產量仍為3000萬桶。這一水平比OPEC預計的明年每日石油需求高至少100萬桶。路透報道認為,在國際油價已經因美國頁巖油產量大增和中歐經濟增長疲弱跌入熊市之際,OPEC的決議意味著,該組織與非該組織產油國的市場爭奪戰就此拉開序幕。

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法國興業銀行的報告觀點稱,OPEC的決定是放棄眼前利益,為長遠的市場占有率戰爭打下基礎。PIRA Energy Group的首席執行官Gary Ross也說:

“這是OPEC開啟的新時代,因為他們再也不能控制市場了。現在輪到市場決定價格,油價當然會跌得更低。”

能源咨詢機構IHS Energy的分析師Jamie Webster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

“我不會稱其(OPEC的決定)為價格戰,但它向美國頁巖油提出了嚴峻的考驗。這是OPEC嘗試的新招數。”

Petroleum Policy Intelligence的負責人Bill Farren-Price認為:

“那些最受油價下跌打擊的產油國被說服了,他們相信,唯一能抵禦美國頁巖油產量激增的方式就是,允許油價走低,以此長期削減供應量。”

一些OPEC成員會後的表態也印證了上述評論推測。

委內瑞拉外長Rafael Ramirez稱,接受集體的決定,希望油價下跌有助於促使部分生產成本較高的美國產頁巖油退出市場。科威特石油部長Ali Saleh al-Omair表示,不論是每桶60美元、80美元還是100美元,OPEC將被迫接受一切市場價。伊拉克的石油部長Adel Abdel Mehdi預計,油價最低不會低於每桶65-70美元。

尼日利亞石油部長Diezani Alison-Madueke會後說,維持現有產量目標的決定被視為“此刻最適當的行動,希望未來幾個月我們可能見到油價穩定。”談到當前石油需求疲弱,Alison-Madueke說,凡事都有兩面性,如果現在就減產,油價也理應上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191

OPEC“單挑”美國頁巖油 油價60美元搏殺戰打響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349

面對美國頁巖油產量劇增、國際市場供過於求的形勢,供應全球四成石油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前日仍決定,保持現有生產目標,讓此前預計OPEC會以減產推升油價的市場人士大跌眼鏡。德意誌銀行、野村等金融機構預計,受OPEC不減產決定影響,國際油價將創下六年來最大暴跌記錄,直到跌至每桶60美元為止。

在OPEC本周會議召開前,國際油價已較今年6月的高位跌去約30%。拉美主要產油國委內瑞拉預計,全球石油市場每日過剩供應量為200萬桶。委內瑞拉也是呼籲減產的OPEC成員之一。本周OPEC會議確認了每日3000萬桶原油的產量上限,而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曾據彭博統計數據稱,OPEC的產量上限措施實施以來,34個月內只有四個月產油量沒有超出上限。上月日產量較目標水平高97.4萬桶。

本月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公布的月報顯示,上月美國日均原油產量達到890萬桶,創1986年3月以來最高紀錄。以下彭博圖表可見,在美國產油量升至28年來巔峰時,OPEC仍保持供應量,抵制減產。

油價,OPEC,頁巖油,石油,布倫特原油

由於本周OPEC會後聲明並未提到,在下次會議以前要特別舉行任何會議,重新考慮產量上限,所以在明年6月OPEC成員商議以前,油價可能繼續走低,跌至每桶60美元。屆時OPEC可能以如此低價迫使生產成本較高的美國頁巖油企業減少供應,或者退出市場。60美元油價成為OPEC搏殺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關鍵價位。

惠譽旗下機構Business Monitor International的分析師Marina Petroleka認為:

“油價到了每桶60美元,就會開始逼退全球很多產油大戶,美國頁巖油、墨西哥灣深海產油都會受影響。但它不會影響許多中東OPEC成員的供應。”

在OPEC上述決定推動下,昨日國際油價繼續刷新低點:布倫特原油價格盤中一度創2010年5月以來新低,收跌3.35%,收於每桶69.78美元;WTI油價重挫10.23%,收報2009年9月來最低。

德意誌銀行、法國巴黎銀行等機構均預計,目前油價的底部約為每桶60美元,甚至更低。

昨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Petroleum Policy Intelligence的負責人Bill Farren-Price認為,本周OPEC會議上,

“那些最受油價下跌打擊的產油國被說服了,他們相信,唯一能抵禦美國頁巖油產量激增的方式就是,允許油價走低,以此長期削減供應量。”

委內瑞拉外長Rafael Ramirez會後也表示,接受OPEC集體的決定,希望油價下跌有助於促使部分生產成本較高的美國產頁巖油退出市場。

當然,OPEC本周的決定也犧牲了該組織成員的利益。若油價跌至每桶60美元,如下圖所示,委內瑞拉、伊朗乃至沙特都將無法達到政府財政收支平衡。布倫特原油,油價,石油,OPEC,沙特,頁巖油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212

OPEC死磕頁巖油 中國油市掃貨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404

在上周四OPEC宣布維持產能不變之後,布倫特原油自今年6月以來已經下跌超過41%。在此期間中國不斷利用油價下跌囤積原油。

根據華爾街見聞此前的報道,中國第三季度在原油市場上瘋狂掃貨。而Energy Aspects Ltd估計,中國在2015年的原油進口量可能會達到70萬桶/日。這超過了花旗集團對於2015年原油市場每天總需求預期的一半。

野村證券原油及天然氣駐香港主管Gordon Kwan向彭博社表示,“現在是利用低油價囤積原油儲備的黃金時刻。OPEC的決定對於中國來說將是一個大利好。”

今年過去9個月,中國原油進口量大增8.3%,達到了46萬桶/日,為2010年以來最快增速水平。根據IEA的調查,中國將在未來20年內取代美國成為最大的原油進口國。

目前中國的原油戰略儲備為30天的進口規模,而中國政府希望在2020年將儲備擴大至100天的進口規模。按照過去幾個月的進口量,100天的進口規模大約在5.7億桶。

CLSA石油及天然氣亞洲主管Simon Powell向彭博表示,“中國正在利用低油價擴大原油戰略貯備。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他們還將維持這種做法。”

華爾街見聞10月曾報道,在原油價格大跌之際,大量巨型油輪正在源源不斷駛向中國港口,引發了市場對於中國抄底原油的猜測。

上周四OPEC會後宣布確認將石油產出維持在3000萬桶/日的目標不變,並表示已做好準備應對市場波動,將觀測油市供需。隨後油價出現大幅下跌,過去一周內美原油下跌超過10%。

法國興業銀行認為OPEC的決定是順勢而為。即便油價維持在90美元/桶,沙特和OPEC在原油市場的利潤也會因為銷售量而下降。價格貴並不代表利潤就高,減產的後果將是美國頁巖油公司擴大在石油市場的占有率,並最終取代OPEC。OPEC的決定就是放棄眼前利益,為長遠的市場占有率戰爭打下基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578

OPEC如何奪回市場份額?伊朗:長期降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406

1179251946

伊朗石油部長Namdar Zanganeh說,油價快速下跌的“休克療法”不能幫助OPEC解決失去市場份額的問題。OPEC必須降價奪回市場份額。目前,OPEC市場份額創下25年來新低,而油價已經跌至5年低點。

在OPEC決定不減產後,美國基準的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下跌10%。Zanganeh表示,目前處於低位的油價不能保證美國頁巖油產量顯著的下降。

Zanganeh說,

高價格是OPEC的劣勢,讓我們失去了市場份額。如果你想增加你的市場份額,你必須降低價格,但是你不能通過三個月油價下跌的“休克療法”來解決問題,如果你想徹底改變這種局面。

OPEC提供世界40%的石油。其成員委內瑞拉、伊朗和伊拉克減少石油產量目標的呼籲遭到了OPEC的否決。受到繁榮頁巖油的影響,美國石油的產量已經上升到30年來的最高水平。隨著美國供給的增長,市場對OPEC的原油需求縮減。OPEC預計,其市場份額創下25年來新低。

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下跌2.05美元,至每桶64.10。這是2009年7月以來盤中的最低價格。布倫特原油期貨跌1.77美元,報68.38美元。今年,布倫特原油已經下跌了38%。

OPEC 12個成員國中的大多數希望削減每日產量150萬桶(5%),並希望非歐佩克生產者能額外削減50萬桶產量。

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長Ali Al-Naimi指出,美國頁巖油的威脅是維持原油產量目標不變的主要理由。

來自美國的頁巖油的競爭並不會因為目前更低的價格而得到緩解。

Zanganeh 表示,

目前的價格並不足以讓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在未來2-4個月減產100萬-200萬桶。沒有事實或數據表明, 頁巖油生產肯定會下降。OPEC需要小心、逐步的應對市場份額下滑和價格下跌的問題。

雖然Zanganeh希望價格能得到支撐,但他不想讓內部紛爭傷害到OPEC。

他在維也納上周的會議後表示,他對不減產的決定不生氣,”即使那不是我們想要的。“

Zanganeh表示,如果西方解除制裁,伊朗可以在兩個月內將其原油產量和出口量每日提高100萬桶。更低的油價不會改變產量的提高。美國和歐盟因伊朗核問題對伊朗實施石油出口限制。Zanganeh表示,低油價不會改變伊朗提高產量的局面。

我們仍然會這樣做。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我們的份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5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