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第2艘國產航母已開工?專家稱中國有能力同時造2艘

“中國很快就會成為航母超級大國。”24日,美國《赫芬頓郵報》用這樣的標題描繪中國航母未來的發展藍圖。該報道稱,中國第二艘國產航母已經在上海秘密開工建造。軍事專家曹衛東在接受央視《今日亞洲》采訪時表示,中國的確具備同時建造兩艘航母的能力,不過在短期內投入大量資金去建造龐大的水面作戰部隊未必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

報道稱,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很可能在2016年年底前下水,這意味著現在只擁有一搜航母的中國海軍將很快擁有航母作戰能力。而且中國肯定會繼續生產航母,並最終成為一個航母超級大國。中國第二艘國產航母也在秘密建造當中,地點在上海江南造船廠。

該報道還表示,解放軍第一艘航母是從烏克蘭購入,經過改裝於2012年9月正式入列服役的遼寧艦;而第一艘自制航母001A型可能將於2016年年底下水。美國《紐約時報》稱,001A型航母的建造將使中國人民解放軍距離實現自己的目標更近一步,讓其能夠在遠離北京的地方宣示中國的領土主張,成為能夠展示影響力的大國。

遼寧艦

不過,中國軍方未對相關報道做出回應。但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曾於去年12月31日表示,中國海軍正在大連造船廠建造第二艘航母,也就是第一艘自制航母。今年6月中旬時就有消息披露稱,001A型航母已經開始安裝主要組成部分——飛行甲板。

軍事專家曹衛東認為,就中國目前的綜合國力和建造大型艦船的能力而言,中國完全有能力同時建造兩艘航母。大連的造船廠建造過遼寧艦,有一定基礎,首艘國產航母在這里也已經初具輪廓。上海的造船廠也進行了擴建,具備建造大型航母的能力。

《赫芬頓郵報》稱,中國海軍計劃在2025年部署6艘航母,包括2艘核動力航母的規劃並非說大話。目前,中國軍力與美國相比還有不小距離。然而,如果中國國產航母開始正式服役,這種差距將大大縮小。

曹衛東表示,任何國家的經濟和軍事發展都是循序漸進的。航母不是一種單打獨鬥的艦艇,它需要足夠的潛艇、驅逐艦、艦載機等配合作戰,外媒的估計未必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再者,建造核動力航母的技術難度很大,並且還需研制與之配套的新型艦載機和水面艦艇,工程規模巨大,並非易事。

(綜合自人民網、新華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89

全國棚改開工467萬套 地方積極推進“房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10日發布消息稱,2016年1-7月,全國棚戶區改造已開工467萬套,占年度目標任務的78%,完成投資8211億元,基本建成任務已完成。

按照預定計劃,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政府工作報告》有明確要求,今年要開工改造棚戶區600萬套,同時要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

2015年全國棚改貨幣化安置的比例達到了29.9%,官方曾要求今年要加大工作力度,力爭向50%努力。

今年上半年全國已開工棚戶區改造401.64萬套。據此可以發現,7月單月全國棚戶區改造新開工約66萬套。

2016年將有6個省的棚戶區改造建設任務超過30萬套。而在2015年,全國計劃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740萬套,其中棚改580萬套,為歷年之最,湖北、山東、河南、貴州等7個省的全年棚改任務超過30萬套。

在“十二五”中後期,棚戶區改造已成為我國保障房建設的主力類型。2014年我國改造了棚戶區470萬戶以上,到了2015年,這一計劃上調至580萬套。

根據官方數據統計,如加上2015年的580萬套棚改房,自2008年至2015年的八年間,我國共計進行了2630萬套的棚戶區改造。

住建部副部長倪虹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曾表示,“十三五”的改棚任務依然艱巨:一方面,“十三五”期間棚戶區改造的“硬骨頭”項目越來越多,征收拆遷的難度也會更大;另一方面,由於一些地方財政收入的增速放緩,配套資金的難度也會增加。

從一些地方省份的進展來看,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的比例確實在逐步提高。

據《安徽日報》報道,2016年國家下達安徽省棚戶區改造新開工目標任務是26.63萬套。截至7月底,安徽省棚戶區改造新開工21.4萬套,開工率達80.43%,較去年同期增長15.6個百分點。

其中在貨幣化安置方面,今年安徽省棚改貨幣化安置目標任務為14.75萬套。截至7月底,全省已實施棚改貨幣化安置12.38萬套,占棚改貨幣化安置目標任務的83.9%;全省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達57.8%,較去年同期增長46個百分點。其中,宣城、蕪湖、淮北、池州、宿州、阜陽市貨幣化安置比例超過70%。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近日也下發文件,要求加大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工作力度,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各旗盟市、旗縣(市、區)原則上按照貨幣化安置不低於60%的目標做好棚戶區改造計劃安排。

這份《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區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的文件要求,各地區要積極推行“房票”制度。征收補償安置協議簽訂之後,棚改居民可按照協議確定的補償額度,從旗縣(市、區)房屋征收部門領取協議約定的同等價值的購房憑證——“房票”,用於在服務平臺購買商品房。“房票”額度高於所選購商品房價格的,棚改居民可以將超出部分額度兌換成貨幣;“房票”額度低於所選購的商品房價格的,不足部分由棚改居民自行補足。房地產開發企業在與棚改居民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後,可持買賣合同及“房票”到政府相關部門兌換貨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799

寶武重組前探訪武鋼防城港基地:沒有開工跡象

今年春節過後,已經在別的城市工作的袁海清決定把他在廣西防城港的兩套小房子出租一套。“能租出去就好。”宵夜攤子旁,他一邊喝著酒,一邊向筆者嘟噥著。

2012年底袁海清以每平方米3500元在防城港港區買下的房子,現在已經跌到了3000元。“2800元都有人賣。”他說。他的那個戶型的房子租金在每月700元~800元。

與共和國發展過程中的一切經歷極為類似,防城港既有經濟的蓬勃發展,也有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既有漁民們轉型的困惑,也有在經濟增速放緩期間的“突圍”之舉。這里的每個人,都在尋找著未來的發展之路。

邊城漁村

在工業化襲來之前,防城港和1979年前的深圳沒有多大區別。

天堂角漁村的老蘇說,自己往上數三輩都是漁民,整個家族捕魚的歷史超過百年。“漁業”是防城港最早的烙印。1939年,侵華日軍在天堂角海灘登陸,“桂南會戰”序幕拉開。這是城市可資記憶的一部分歷史。1968年,防城港港口建成,服務於抗美援越的“海上胡誌明小路”,為河內政權提供急需的各種補給。於是它又成為一座帶有地緣政治色彩的城市。除此之外,一切平平淡淡。

1992年5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通過戰略發展規劃,要“打通雲貴川,建設西南出海大通道”,獲得中央政府批準。防城港是這座通道的海上終點。但在上世紀整個九十年代,這里仍舊漁業發達,人口稀少。1996年,筆者第一次訪問防城港港區,此時這里人口僅5萬,街道上跑著不少走私汽車,足以說明一座港口城市在發展過程中所可能遭遇的異化。

進入新世紀後,“西南出海大通道”的戰略實施加速。隨著大批鐵路以及高速公路通車,防城港依靠自己的物流基礎,建起了食品加工工業。2005年確認了在本市建立核電站,預期供應電力充足,同一年,武鋼開始與廣西洽談在防城港建立鋼鐵基地項目。2012年項目開工建設。2011年,金源鎳礦落地防城港臨港工業園區。它位於天堂角漁村的西邊,填海造地後企沙鎮損失了一塊景色優美的海灘。對於老蘇一家的直接沖擊是,從此在海灘上多了一座煙囪,以及在工廠所在海域“方圓三百米內見不到螺蚌貝殼”。

在防城港市政府網站上,這座城市被定位為新興港口工業城市。它是我國兩個臨海臨邊的港口之一。網站稱,本市已經形成“鋼鐵、有色金屬、糧油食品、能源、石化、裝備制造等一批千億元產業”。依托防城港的深水港,這里大量進口各種大宗散貨,主要是鐵礦石、大豆、有色金屬礦石、煤炭和棕櫚油等。所有這些大宗商品上岸之後,通過完善的鐵路網運往西南的生產基地。新的規劃提出,貨物無需運回內地,就地生產加工,然後面向東南亞出口。正在興建的核電站一號機組已經在2015年投入試運行。

一座曾經的漁業和港運城市就這樣發生了嬗變。但從嬗變到羽化,並非一帆風順。

廣西防城港企沙漁碼頭,漁民打上來的魚按種類和等級分成不同價格。    攝影/王曉東

“吃不飽”的西南大港

在2012年,人們談論的是這座城市的起飛。亮閃閃的工業名片,一時間帶來了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各種現代工業的湧入帶來了大量新增人口。“當時小區里住的一多半都是北方人。”袁海清回憶說。

關於防城港港區——這個2010年戶籍人口只有不到10萬人的小城區——房價為什麽會下跌,有很多宏觀經濟分析大作已經從中國房地產整體趨勢上給出了答案。但是,防城港的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下稱“防城港國物”)的船務部經理李築給了筆者更加直觀的解釋。

在防城港一個忙著卸貨的泊位上,他指著航道對面泊位上孤零零的港機說:“那里本來應該是鋼廠。”李築說的是武鋼鋼鐵基地項目。公開報道中稱,這個投資640億元人民幣的工程里有幾個項目已經完工投產。但在港口的高地上遠遠看過去,16平方公里的土地淹沒在海天之間的灰色薄霧里,看不見任何工廠企業。2015年,武鋼在全國鋼鐵企業虧損排名中位列第四。2016年,武鋼與寶鋼重組則是鋼鐵行業的重頭戲。

鋼鐵基地沒有開工的跡象。而作為臨港工業園區最重要項目之一的金源鎳業,煙囪還在冒著煙,當地人卻已經在私下談論,工廠正在進行的“停工檢修”是不是停產。

2014~2015年,全球經濟不振,大宗商品價格下滑,又遭遇國內產業結構調整,防城港遇上了自己的困境。這個困境並不僅僅體現在煙囪是否冒煙、房地產價格是否上漲之上,也體現在作為整座城市經濟支柱的防城港港口運營之上。

從數據上想要一下看清防城港的困境並不容易。例如,中商情報網上的數據分析認為,2015年防城港的貨物吞吐量增加了0.03%。防城港國物總經理鐘建說:“吞吐量比往年增加了幾萬噸……這個數字掐得很準。”另外一組數據則顯示,防城港的外貿貨物吞吐量下降了2.5%。其中進口下降了4.1%。關鍵是,防城港外貿吞吐量在2015年占整個港口吞吐量的75%。在此基礎上,4.1%的降幅就很可觀了。

 “煤炭(進口)去年全國都在減。(防城港)減了兩三百萬噸吧。”防城港國物運營總監廉清對筆者說。防城港國物的主要業務之一是幫助靠岸的船舶辦理各種通關、檢驗檢疫和邊防手續,業內稱為船代。他們清楚港口貨物的每一點變動。

蘇興升在港口與鏟車司機交談           攝影/王曉東

國際煤炭價格在過去幾年里不斷傳來利空消息。除了經濟不振帶來的需求下滑,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煤炭消費大戶降低了未來煤炭在本國能源消費中的比例。例如中國宣布將在2020年將煤炭在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從2015年的66%降低到62%。

此外,大宗商品進口的減少,也跟一些東南亞國家原材料出口實施了配額限制有關系。例如印尼的有色金屬礦出口在2012年實施了配額限制,並在2014年全面禁止原礦出口。

最新事關大宗商品的政策來自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強調鋼鐵和煤炭行業“去產能”。這意味著國內鋼鐵和煤炭行業即將面臨著更深層的結構調整。作為鐵礦石和煤炭進口大港的防城港有可能面臨“吃不飽”的局面。

港口的出口結構上初級產品比例較高。雖然靠近東南亞國家,擁有海運的便利,港口大量進口的基本上是原材料和糧食,對東南亞的出口限於飼料、化肥和石油焦等工業制成品。在早些年國內紛紛到國外開礦或者進行基建時,一度有大量的機械設備通過防城港出口。但是現在這股機械出口的浪潮慢慢退去了。

重新圍繞物流做文章

這座以工業為發展方向的城市,經歷了10年的發展之後,進程延宕了下來。但在自治區政策的扶持下,發展決心依然不變。2016年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主席陳武視察防城港和北部灣經濟區時說,要提升北部灣經濟區的等級,並準備申報建設中國(北部灣)自由貿易試驗區。

所以,即使“吃不飽”,港口也要迎難而上,準備興建40萬噸散貨泊位。

“主要是用來裝卸鐵礦石。”北部灣港務的高管向筆者透露。之所以這麽做主要是為了適應國際市場。世界上最大的鐵礦供應商之一巴西淡水河谷打造了一批30萬噸~40萬噸的鐵礦石運輸船。如果港口的卸載能力不能達到這批運輸船的要求,出於成本考慮,一大批鋼鐵企業就要投向別的港口。防城港的競爭力就要大打折扣。

因為這個原因,防城港港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港務集團”)決心寧可停掉一些次要的港口改擴建工程,也要修建40萬噸泊位。除此之外,港務集團為了提升效率吸引客戶,還修建新的聯檢大樓。在這里面,海關、邊防、檢驗檢疫和海事部門聯合在一個大廳里辦公,提供一站式服務。

越來越多的保稅區設立起來。貨物下船後,先放進保稅區里圈起來,不報關不交稅,僅繳納一點倉儲費。等到企業需要貨物之後再報關納稅拉走。這樣在繳納稅款上就打了一個時間差,有利於增加企業資金的靈活性。

除此之外,港口還在卸貨、裝船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爭取貨船盡快裝卸,提高碼頭利用率,這樣貨主也能夠盡早讓自己的船離港。總之,“從前粗放的管理現在要精細化了。”港務集團的高管對筆者說:“報紙上說港口的效率2015年同比提高了30%。”

後來的搜索無法證實30%一說。但深知港口運轉情況的船代們表示,港口效率確實有大幅度提高。“過去17萬噸船的卸貨要四五天。現在下了死命令,要三天完成。”廉清說。

港務集團的官網在2015年12月刊載了一篇報道,談及在防城港建立中國-東盟(防城港)進出口商品交易中心。但是這個中心更加強調“農產品+小商品采購展銷”。如果與東盟在“一帶一路”的對接之下僅僅是“農產品”和“小商品采購展銷”,這顯然與防城港早先定位的核電站、鋼鐵和有色金屬加工基地相去甚遠。

1992年,工業化進程從那時候開始。而這個進程現在不得不圍繞著港口、物流和貿易做起了新的文章。

老漁民們還在為自家“漁家樂”的命運而擔心,年輕一代已找到了不同的發展途徑。小蘇五年前開始從事船代業務,脫離了捕魚生活。老蘇的女兒也成為了房地產銷售人員。再過兩年,老蘇也會告別自己那條逐漸朽壞的漁船。

防城港企沙灣的漁排。  攝影/王曉東

城市和生活已經改變,而傳統無法回歸。正如已經填海造地建起的工業園區,無法再恢複成當年風景優美的海灘。工業與城市化,是防城港,也是許多和它類似的城市無可抗拒的主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695

泰國前總理阿披實:中泰正加緊高鐵項目盡早開工

歷經波折的中泰高鐵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前開工。泰國民主黨主席、前總理阿披實表示,中泰雙方都在加緊推進這個項目盡早開工落實。

“2016中國共產黨與世界對話會”10月13日至15日在重慶舉行,出席此次對話會的阿披實13日在媒體聯合采訪中回答《第一財經》提問時作出上述表示。

中泰高鐵項目可謂一波三折。2013年,中泰兩國總理發布《中泰關系發展願景規劃》,提出“高鐵換大米”的計劃。後來經歷了泰國政局動蕩,2014年中泰雙方又簽署《中泰鐵路合作諒解備忘錄》。

然而,在開工時間上卻一推再推。今年3月,泰國又突然宣布,出於對貸款利率等因素的考慮,決定自籌資金投資中泰鐵路項目建設工程,不再向中方貸款,同時決定僅建設曼谷—呵叻段一段,全長250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

中泰高鐵項目的延遲及變故引起阿披實的關註。據媒體報道,阿披實就此在寫給泰國總理巴育的一封信中說,政府把鐵路線縮短三分之二以上,且不修建北段的出境鐵路線,將使這條鐵路的經濟價值大幅縮水。

阿披實回答第一財經提問時說,“中泰高鐵是在我執政的時候啟動的,之所以今年早些時候我表達過疑慮,其實是擔心中泰高鐵為什麽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盡早推動,我認為開展中泰高鐵合作對中泰兩國人民都是一件好事,對東盟和本地區國家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今年9月下旬,中泰鐵路合作聯合委員會召開第十四次會議。雙方明確了年底開工的目標,就項目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進行了梳理,並按此商定了任務分工和工作計劃。會後雙方簽署了會議紀要,並約定於10月下旬在泰國舉行中泰鐵路合作聯合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

阿披實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據我說知,中泰雙方都在加緊推進這個項目盡早開工落實,我也抱有這樣的期待,希望盡快的開工實施,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即使不在政府工作,我也會敦促我們政府盡快來推動這個項目早日實施。我也希望這個項目的實施能夠進一步拓展我們兩國各領域的合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855

北京“煤改電”全面開工,十三五實現平原地區無煤化

北京的秋高氣爽被嚴重的霧霾終結。

10月中旬,京城遭遇了又一次的“十面霾伏”。霧霾,是城市發展的“心肺之患”,而燃煤是整個京津冀地區采暖季的主要汙染源之一。相關數據分析表明,春夏秋三季,京津冀區域PM2.5的主要汙染源是工業,但是一進入冬季,55%左右的汙染源都來自供暖的散煤。所以散煤能否真正壓縮下去,直接關系北京壓減燃煤計劃能否順利完成。

在北京各種減煤換煤工作中,“煤改電”以實施難度小、見效快的特點,成為當前防治大氣汙染重要而有效的措施,得到了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認可。

“煤改電”究竟為北京帶來了什麽?未來還會有怎樣的改變?

“煤改電”百姓得到真實惠

“‘煤改電’怎麽樣?好呀!”10月18日,家住北京市西城區景山附近的劉愛軍大媽熱情地說。

劉大媽家里原來使用土暖氣,在屋外一個不足2平方米的小過道里,要放爐子,還要碼放蜂窩煤,從院子里進屋都需要側著身子。“原先沒搞‘煤改電’的時候,一到冬天,出來進去地就忙活兒這爐子。開門關門的時候,冷風呼呼往屋里灌,這屋里溫度能上去麽你說?用電暖器,溫度可以隨時調,一到晚上,屋里別提多暖和了。”說起沒有“煤改電”的日子,劉大媽還做了個發抖的動作。

“煤改電”讓很多像劉大媽這樣的北京人徹底改變了傳統的燃煤取暖方式。相關數據顯示,從2003年開始,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積極配合北京市政府,實施“煤改電”工程。首都核心區“煤改電”工程從“文保區”擴展到“非文保區”。2013年起,北京農村地區啟動“煤改電”工程。截至2015年年底,北京核心區基本實現取暖無煤化,首都累計有38.45萬戶居民享受到電采暖。這些“煤改電”工程每年可減少燃煤115.3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99.91萬噸、二氧化硫2.79萬噸、氮氧化合物0.81萬噸

“自己用著幹凈方便,還能為治理大氣汙染做貢獻,我們都挺支持!”懷柔區楊宋鎮西樹行村的劉家華家2014年就用上了電暖氣,“冬天室溫比過去提高了七八攝氏度,還沒有汙染,更不用擔心煤氣中毒,要我說這‘煤改電’真是件大好事。”

“不光是幹凈,還省錢呢。現在我家一個冬天用電采暖,比以前燒煤省了一大半。”同村的李桂清說。另外,“煤改電”工程所用的蓄能式電暖氣,夜間用電低谷價時段儲存熱能,白天散熱的這個“本事”,也讓村民省下了不少電費。

去年11月14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入戶檢查冬季供暖工作時,就肯定了“煤改電”工作為北京大氣質量治理和民生改善做出的貢獻。

“十三五”平原地區實現“無煤化”

今年夏天,北京持續高溫悶熱,而“煤改電”工程逐漸進入最忙碌的階段。京城多個“煤改電”施工現場,電網員工頂著烈日、冒著酷暑加緊施工。“今年工程量大、點多、面廣,規模、數量均為歷年之最。”國網北京電力營銷部主任史景堅說。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氣汙染防治。1月4日、5月20日,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座談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協作小組第六次會議,都提出了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做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突出抓好散煤治理,大力推行“煤改電”等工作。

5月19日,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舒印彪與環保部部長、黨組書記陳吉寧舉行會談。雙方明確將進一步深化合作,積極落實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共同推進京津冀“煤改電”項目實施。

今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任務和措施,將“煤改電”作為減少汙染、改善空氣質量的主要途徑之一,特別加大了“十三五”期間的改造力度。根據北京市農委發布的信息,北京將在鞏固東、西城區“煤改電”成效的基礎上,到2017年實現城六區和通州、大興、房山等平原地區基本“無煤化”;到2020年實現全市平原地區基本“無煤化”。

國網北京電力營銷部農電處處長王詵透露,按照《北京市“十三五”煤改電實施計劃》,“十三五”“煤改電”計劃完成1521個村67.4萬戶電采暖改造。其中,今年采暖季前,將完成全市463個村、22個街道的建設任務,幾乎相當於過去13年工作量總和的一半。王詵介紹,目前,今年的工程完成量已超過九成。

據測算,“十三五”“煤改電”改造任務完成後,預計全市每年可多壓減燃煤202.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42.1萬噸、二氧化硫5萬噸、氮氧化合物1.46萬噸。

全面開工助力大氣汙染防治

“‘煤改電’工程量大,所以我們只能早動手,哪個現場都搶著與時間賽跑,‘煤改電’不能因為供電而耽誤事兒。”國網北京電力營銷部副主任龍國標說。

上百個工程同時開工,與時間賽跑,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物資保障、現場管控、工程進度……各種問題接踵而來。

物資保障是首要解決的問題,如何才能保證物資供應不拖後腿?為此,國網北京電力成立了“煤改電”工程物資調配組,制定詳細的物資供應方案,提前開展預匹配工作,超前開展備貨計劃,全面梳理供應商產能,落實供應商排產計劃,有序催貨。

前期落實、物資計劃到貨、工程建設管控等工作,每個環節都不能放松。對此,龍國標通俗地解釋道:“這就叫安全不能放、質量不能差、服務不能丟,讓所有工程都在我們的視線範圍內。”

實施“煤改電”改造後,北京農村地區的居民戶均用電容量由原來的1.5千瓦提升至9千瓦,是原先的6倍。增加的電網負荷大多來自電供暖。冬季用電負荷大幅增加,北京電網將會面臨怎樣的改變?

別小看每戶家庭增加的幾千瓦用電容量,千家萬戶匯集起來就需要強大的北京電網和充足的電力能源做供應支撐。為保障“十三五”期間煤改電工程順利完成,北京電網要相應建設改造外送通道到各電壓等級變電站,包括7條500千伏外受電通道和46項220千伏及110千伏配套電網建設項目。

隨著首條特高壓送電進京,更大規模的清潔能源也將跨區輸入。這些清潔能源也為“煤改電”等新的用電增長需求提供堅強支撐。

此外,針對已完成“煤改電”的地區,國網北京電力采取多項保障和服務舉措,確保百姓可靠用電。該公司還將充分應用“互聯網+”技術,通過“掌上電力”、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推廣電能替代新技術、發布“煤改電”居民用電服務信息,讓百姓享受網絡化、智能化、個性化的供電服務。

以“煤改電”工程為代表的“兩個替代”步伐不斷加快,為北京帶來了實惠,為助力首都大氣汙染治理,提高市民生活水平,推動社會能源結構轉型貢獻了力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664

“十三五”未提內陸核電開工 但可做前期準備

“十三五”期間(2016年至2020年),中國沿海將迎來一批核電項目的開工建設;與此同時,深處內陸的核電項目將開展前期準備工作。有核電企業高層表示,今年是“十三五”的第一年,企業正在等待核電項目的開工令。

11月7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顯示,中國“堅持安全發展核電的原則,加大自主核電示範工程建設力度,著力打造核心競爭力,加快推進沿海核電項目建設”。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全國建成三門、海陽AP1000自主化依托項目,建設福建福清、廣西防城港“華龍一號”示範工程,開工建設CAP1400示範工程等一批新的沿海核電工程。全國將新增投產核電“約3000萬千瓦,開工3000萬千瓦以上,2020年裝機達5800萬千瓦”。

“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可能是核電項目開工建設的又一個高峰期”,一位核電設備企業的內部人士對第一財記者說。另有核電企業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相關核電項目已經準備就緒,正在等待有關部門的指令。

《規劃》同時提及要“深入開展內陸核電研究論證和前期準備工作”。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梳理發現,目前,全國已經有十余個省區已經布局了內陸核電。

這些省區分別是: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廣東、貴州、四川、河南、重慶、吉林、廣西、遼寧、福建和黑龍江。其中,湖北鹹寧大畈核電站、湖南桃花江核電站和江西彭澤核電站這核電項目,被外界普遍看作可能成為第一批啟動的內陸核電站。

中國至今尚未建成任何一臺核電機組。與沿海核電不同,內陸核電站,即設置在內陸地區的核電站。由於沒有沿海核電的地理位置等優勢,多年來,內陸核電在中國一直存在不同的聲音。與中國不同,西方發達國家擁有大量的內陸核電站,核電站建設於內陸可以縮短電力供應距離,減少損耗。

在2015年12月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巴黎歸來談氣變”中外媒體見面會上,當被問及內陸核電重啟問題時,時任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表示,內地現在在選址,到底什麽時候建、在何地建,可能還在進一步論證。他還表示,核電的發展首先要確保安全,包括設備的安全、管理的安全、廠址的安全,國家現在在這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中國一直堅持把“安全”發展核電事業放在首要位置。2016年1月27日發布的《中國的核應急》指出,中國始終把核安全放在和平利用核能事業首要位置,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倡導理性、協調、並進的核安全觀,秉持為發展求安全、以安全促發展的理念,始終追求發展和安全兩個目標有機融合。

第一財經註意到,《規劃》還提及了“做好核電廠址資源保護工作”。核電廠址是一種非常稀缺的資源。由於核電站對安全的要求極高,這使得核電項目在選址之初,除了要考慮地理位置、地震地質、工程地質等自然因素外,還要考慮涉及人口增長限制、應急撤離、放射性廢液和廢氣排放等社會環境因素。

由於核電廠址是一種非常稀缺的資源,目前,不少沿海省份在謀劃“十三五”時已經將核電作為當地經濟的主打牌之一。比如,山東省發改委官網最近公布的《山東省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稱,要“加強潛在核電廠址資源的勘探和保護”。再比如,福建省“十三五”規劃同時表示,要“做好三明等其他核電廠址保護與論證”。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核電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正在運行的核電機組有31臺,裝機容量為2969萬千瓦,在建機組23臺,裝機容量為2609萬千瓦。根據規劃,預計到2020年,中國核電機組數量將躍居世界第二位。

與2015年全國開工建設高達6臺核電機組不同,2016年以來,全國尚無開工建設任何一臺核電機組。而按照《規劃》,在5年內,中國需要平均每年開工建設6臺百萬級千瓦的核電機組,才能完成《規劃》的目標。

在很多行業內人士看來,這意味著,現在離新增核電機組的開工建設已經不遠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577

發改委:10月底全國99.4%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已開工

22日從國家發改委網站獲悉,國家發改委近日對22個省(區、市)今年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進度進行了調度。

調度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除河南、甘肅、寧夏三省份的4個縣因在辦理征地、招投標等工作中遇到問題尚未開工外,其余1278個縣均已開工建設;已開工項目18616個,項目開工率達99.4%;已竣工項目3731個,竣工率為20%。22個省份中,有21個省份開工率在95%以上,其中:河北、山西、吉林、山東、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西藏、青海、新疆11個省份項目開工率達100%。

目前,全國已開工建設安置住房112萬套9536萬平方米;配套建設衛生院所1546個、安置區活動室2603個;累計完成總投資1071.73億元,投資完成率49%;已搬遷入住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6萬人。

初步統計,2016年計劃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住房建設面積為23.9平方米,總體控制在人均25平方米的“紅線”以內。在今年計劃搬遷的貧困人口中,各地已開展就業技能培訓66.55萬人次,在本地落實就業崗位45.18萬個,通過產業扶持人口126.19萬人。

【相關背景】:

9月,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改委印發《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計劃五年內對近10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著力解決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

(來源:國家發改委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350

中國首條民營資本控股高鐵開工建設 總投資449億元

23日消息,據中新社報道,由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承擔勘察設計的杭(州)紹(興)臺(州)高鐵23日在浙江臺州正式開工建設。這是中國首條民營資本控股的高鐵PPP項目。杭紹臺高鐵是國家首批鐵路PPP示範項目,PPP融資框架方案明確由民營資本、中國鐵路總公司、浙江省交通集團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資建設,其中民營資本占51%。

據悉,杭紹臺高鐵全長269公里,總投資449億元人民幣,設計時速350公里。杭紹臺高鐵是中國國內首個穿越玄武巖夾深厚矽藻土層的高速鐵路。按照計劃,4年後杭紹臺鐵路將建成通車。同年,中國的高鐵線路將到3萬公里。

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董事長湯友富表示,作為大型交通基礎設施,根據中國現行的高鐵票價計費水平和鐵路清算機制,單純依靠使用者付費形式難以覆蓋投資成本和合理的利潤回報。為此,該項目采用“使用者付費+政府可行性缺口補貼”模式,實現社會投資人的合理回報。

業內人士指出,杭紹臺高鐵的融資建設模式明確民營企業在PPP項目中絕對控股,有助於確保民營企業真正能參與、能投資;有助於在項目中充分發揮民營企業的創新、管理、運營優勢,推動項目更好實施;有助於激發民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的潛力,切實促進民間投資平穩增長,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在民營資本退出機制上,該項目設定特許經營期30年,其中建設期4年,營運期26年。特許經營期內,省、市政府按照PPP協議約定對項目運營進行可行性缺口補貼,並分享項目收益超出預期的分配權益。特許經營期滿後,項目資產無償移交給政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860

點睛丨國家存儲器基地開工 芯片龍頭受益

據新華社2日消息,總投資240億美元的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近日在武漢東湖高新區正式開工。2020年全面建成後,年產值將超過100億美元,實現我國集成電路存儲芯片產業規模化發展“零”的突破。

CBN點評: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建成後,還將帶動設計、封裝、制造、應用等芯片產業相關環節的發展,為行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A股市場相關概念股紫光國芯、深科技(000021.SZ)、音飛儲存(603066.SH)以及長電科技(600584.SH)等有望受益。

芯片國產化是我國在信息安全自主可控政策的實踐領域之一,作為信息技術的基礎產業,半導體集成電路持續受到了國家政策的扶持。而存儲器是集成電路產業的基礎產品之一,產品的成熟度和產業的規模效應均較為顯著,國家存儲器基地的建立,標誌著芯片國產化之路邁出可靠而重要的一步。

據介紹,此次開工的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位於武漢東湖高新區武漢未來科技城,將建設3座全球單座潔凈面積最大的3D NAND Flash FAB廠房、一座總部研發大樓和其他若幹配套建築,其核心生產廠房和設備每平方米的投資強度超過3萬美元。項目一期計劃2018年建成投產,2020年完成整個項目,總產能將達到30萬片/月,年產值將超過100億美元。

存儲器芯片市場是全球壟斷最為嚴重的芯片細分市場,DRAM和NANDFLASH芯片市場長期被韓國美日壟斷,尤其以韓國三星、SKHynix兩家為首,共占據了DRAM市場和NANDFLASH市場70%和50%的市場份額。中國於2013年發布了自主研發的55納米相變存儲芯片,成為繼美國和韓國後,全球第三個掌握相變存儲技術的國家。

在半導體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我國芯片產業鏈上的企業發展前景值得期待。從上市公司來看,紫光國芯是國內IC設計龍頭企業,主要產品包括智能芯片、特種集成電路及存儲芯片。公司技術積累雄厚,市場優勢突出,是國內稀缺的IC設計、制造平臺型公司。 (孟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496

“金融狗”開工日:2017年,擼起袖子幹!

2017年1月3日,星期二。2017年第一個交易日。

股市第一天:擼起袖子幹!

小光,男,XX證券助理研究員。

遙想去年首個交易日,我大A股推出了不明覺厲的熔斷機制。

全國的所有機構與散戶們,

都有幸經歷了那一日,以及後面幾日的熔斷行情。

全國股民的股票賬戶都放足了血,隔壁老王也借了好幾天的辣椒面兒。

不過今年的行情,小光可能再也見不到隔壁老王了。

上證指數仿佛感受到了號召,輕松漲了個1%不費勁兒。

小光的手機推送消息早已被“開門紅”幾個大字刷屏,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滿滿的喜慶。

 

新年新氣象,2016年再見!

小楊,男,XX基金市場部。

回想2016年年底那段陰暗的日子,多只基金如同經歷了熔斷一般的噩夢。

猶記得十二月某一天,一家大型國有銀行贖回了幾千億的貨幣基金。

業界紛傳,國內某大型公募旗下貨幣基金“爆倉” 。

瞬間,全世界的基金公司都開始忙不叠地公開辟謠。

小楊想想自己9位數的年度目標,這要去哪里找人買啊啊啊啊啊啊.......

公司的排名不能往下掉啊......

新客戶?基本找不到。

那些親愛的老客戶們也都在。。。忙著贖回。

想想年底要達到的目標金額,小楊只能像中二少女一樣每天給自己打氣。

好在隨著新年的鐘聲,這一切都悄然結束,9位數的目標也總算是達成了。

小楊還沈浸在2016年的回憶中,這時部門經理來了,交代了今天的工作,那就是:

寄快遞!!

哦,原來是給客戶們寄新年臺歷。

新年新氣象,喜慶又輕松,這個活兒小楊喜歡。

小楊屁顛屁顛兒地從樓下小哥那拿來一堆快遞單,一張一張寫上客戶們的地址。

再看看那位順豐小哥的臉,早都樂開了花。

小凡:寫不完的EXCEL,做不完的信披

小凡,女,某私募基金會計部。

2017年上班的第一天,空氣里的霧霾依舊那麽新鮮。

端起開工酒發條票圈,想象今天晴空萬里。

“小凡,來把這個托管方的模板修改一下”。

“哦,來啦!”

小凡趕緊看了一眼這周要做的報表:

上一周的,

上一月的,

上一年的,

..............

明明覺得自己30號那天已經做完了大半啊,怎麽還有這麽多沒做!

看著近在眼前的deadline,小凡倒吸了一口涼氣。

小凡一直記得那條公告。

“出現兩次遲報,就會被列為異常機構,對外公示,並暫停受理該機構的私募基金產品備案申請。”

她默默把這條公告,還有DDL加入收藏夾。

小凡拿起新到的日歷,用馬克筆畫了好幾個紅色的圈。

終於到了18:00,小凡默默數了數今天的30多張Excel表格。她閉上眼,想了想跨年那天的願望。

“但願2017年,是充實、忙碌又有收獲的一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5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