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環球貿易廣場 (ICC)嘅Ritz-Carlton噚晚開幕,據聞自從中環Ritz-Carlton結業到噚晚重開,足足相隔三年三個月零三日,湊成3個三字!且 慢,ICC由新地(016)發展,你話如果郭氏三兄弟同場出嚟剪綵湊夠4個三,咁就真係別具意義。可惜,噚晚華華收到郭炳湘發出嘅「賀電」,話同阿媽郭老 太鄺肖卿外遊,慶祝母親節。人不在港,但都越洋祝賀,大郭對ICC又真係幾鍾情。 華華收風,原來大郭好proud of國金二期IFC同ICC兩個項目。皆因當年係佢話要發展,其中IFC得到四叔李兆基支持,但ICC就要由新地獨力發展。正值99年地產市道唔係咁好 景,要投咁大個項目,真係有啲風險。不過,大郭覺得呢個九龍站5至7期綜合項目,可以起寫字樓、住宅、商場同酒店,九龍冇乜咁嘅項目,所以好想投落嚟。於 是搵阿媽支持,郭老太見個仔咁講,就過問項目,最後支持大郭投返嚟。 獨力投資搵阿媽支持 不過,華華又收到風,當年大郭的確係 「力排眾議」,而且唔只呢單項目「力排眾議」,而係單單都唔聽人意見,而且專買貴嘢。話說,當年佢成功投標呢個九龍站5至7期返嚟後,新地內部就有人質疑 係咪買貴咗?甚至有人話某君最愛買貴嘢。睇番當年「見光」嘅條款,項目補地價56億,新地除咗同意將第5同第7期合共89萬平方呎樓面商場擁有權全數交回 地鐵,有關商場租金比例,新地開列嘅亦都比標書中要向地鐵提供七成租金嘅比例高。 今日睇,大郭又的確幾「獨具慧眼」,但香港樓市10年又點止幾番新,可能因為佢太過「力排眾議」,最後搞到「帝位」不保。 李華華 |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6/885650.html
除了已经营业七年的亚龙湾红树林度假酒店,以及正在建的三亚湾、海棠湾和青岛三处红树林度假酒店,未来5年, 我们将在广州从化、大理、都江堰、丽江、北海等地至少新建6家。我们现在已经明确了未来10年、20年的发展方向,就是运营遍布全国的度假资源的红树林度 假目的地酒店。” 今典集团总裁张宝全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据悉,今年底即将开业的三亚湾红树林度假酒店,共有5000多套客房,相当于10座传统五星级酒店、2座澳门威尼斯人酒店,可以同时容纳 4000~6000人举行宴会、会议。可以举办国际电影节、音乐节、选美大赛、兰花节,吃喝玩乐一站式度假目的地。随后开业的青岛红树林,也是4000间 客房的庞然大物。
“这就是度假目的地酒店,一个集度假休闲、娱乐购物、会议会展、影视外景、文化创意为一体的超级度假综合体。”张宝全指着面前的“红树林中国地图”对记者说。
“和商务酒店不同的是,红树林度假酒店的选址全处于自然景观秀丽的地方,临海、临江、临河、临温泉。”张宝全说。
今典大举扩张
2010年,国内旅游收入达1.2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2.5%,旅游休闲正在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中国的旅游还停留在低端 的观光旅游上,游客一走一过,花费最高的就是车费和景点门票,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度假旅游。而当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超过4000美元时,中国的旅游将全面进入 度假休闲时代。”张宝全说。
正是基于对未来度假目的地酒店前景的认识,今典集团在未来五年时间里,至少将有10座红树林度假目的地酒店建成开业,五星级客房达3万余间。包括三亚湾、海棠湾、广州从化、青岛灵山湾、杭州、大理、都江堰、丽江等红树林度假酒店。
2012年6月,张宝全打造的首座巨无霸酒店——三亚湾红树林度假酒店的豪华度假酒店和家庭酒店就将开门迎客,今典打造的中国首座度假目的地酒店三亚湾红树林将正式与世人见面。
平衡投资压力的秘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支撑庞大的酒店帝国正常运转,资金是张宝全首要平衡的问题。仅以青岛灵山湾的红树林度假酒店而言,建设资金就高达70亿元。
按照张宝全的计划,将拿出50%的酒店客房用于红树林度假卡的客户享用,剩下的50%客房将用于度假酒店的日常经营,这样既保证了酒店的正常运转,也维护了度假卡客户的权益不受侵害。
记者了解到,这不仅是一张简简单单的旅游度假卡,其中还具有很大的升值潜力。红树林度假卡预计今年6月下旬将全球发售,起始优惠价格为6万元,35 年、每年享受7天度假酒店。随着其他红树林酒店在5年内陆续开业,持卡者可以享受到全国10家以上红树林酒店提供的度假休闲时尚购物等服务,度假卡的价格 也将随着销量的上升而上涨。“这就如同买房一样,任何一个大的住宅项目第一期的价格肯定是最低的,升值空间当然也是最大的。”张宝全解释。
本月底,三亚湾和青岛红树林度假酒店即将推出、发售“红树林度假卡”,青岛红树林度假卡起价6万元,三亚湾红树林度假卡起价8.5万,凭度假卡,会员可在未来35年内,每年以一定时限入住任意一家红树林酒店。
据张宝全介绍:“持卡者每年可入住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选择入住哪家酒店、入住客房的档次以及淡季还是旺季入住。例如购买6万元青岛红树林度假卡的会 员,一年平均可在青岛入住7天标准客房。如果选择在旺季或住套间,时限将少于7天,相反,如果选择淡季或入住普通客房,则将超过7天。我们在售卡时会通过 合同条款的形式予以明确。”
与传统分时度假卡不同
事实上,回溯分时度假的概念,远非新颖,上世纪60年代便在欧洲出现。以每年使用一周的标准分时度假产品而言,相当于将房地产的使用权分割成为52份销售给不同的消费者。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国,催生出分时度假相关产业,包括一批加盟国际分时度假交换网络的公司、销售或自主开发俱乐部产品的度假交换公司应运而生。
如今,通过分时度假模式推出红树林度假会员卡,正在成为张宝全平衡投资压力的利器。将酒店50%客房使用权分成若干个周次,按35年期限,以会员制 的方式出售给客户,会员获得每年到酒店免费住宿7天的一种休闲度假方式。并且通过红树林度假网交换服务系统,会员可以把自己的客房使用权在其他任何一间红 树林酒店进行交换使用,以此实现低成本、高品质的“一卡在手,全国度假”的目的。
“与传统的分时度假卡不同,红树林度假卡是产权人与客户直接签订协议,没有中间运营机构参与,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消费者的权益。今典集团在合同中承诺 所有项目均拥有100%产权,红树林度假目的地酒店、时尚艺术、购物会展、娱乐等配套设施占据酒店40%以上面积。酒店客房占酒店总面积不到60%。今典 将50%客房做卡销售,实际只占据整个酒店不到30%的建筑面积。且这部分物业不出售、不抵押、不转让。”张宝全表示,“度假卡的销售合同我们起草、修改 了一年多时间,就是希望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在内,避免日后出现问题。”
按照张宝全的构想,今典集团用5年时间建成10家度假目的地酒店,共3万余间五星级客房,若将其中一半客房以度假会员卡形式售出,按每年限时7天、起价6万元的标准计算,未来5年销售收入将达450亿元。
“我们已经完成了业态的转型,下面要做的就是资本的转型也就是上市。上市的目的将有别于中国其他企业,融资不是主要目的,规范企业运营将是主要目的。同时,我们将会把红树林酒店品牌做到国外,最终形成覆盖全球的红树林度假体系。”张宝全说话时语气谦和,充满雄心。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4/0NMDcyXzM1NTI0NA.html
8月1日,中國移動集團所屬重慶麗苑大酒店被無償劃轉給港中旅集團。這是在2010年1月國資委提出剝離重組央企非主業酒店資產後,正式啟動資產剝離的實質性進展。
本報記者從一家研究機構獲得的數據顯示,由於歷史原因,大部分中央企業都存在規模不等的酒店資產,全部央企約擁有2000家左右酒店,涉及本次調整的央企酒店資產約1700億元。
本 報記者同時獲悉,國資委已經確定了接盤這些酒店資產的企業名單。接近核心消息源的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包括華僑城集團公司、南光(集團)有限公司、中國 港中旅集團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在內的6家央企,將吸納目前分佈在各大央企的酒店資產。
「整合過程將從現在開始持續三至五年。」上述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在上述6家「接盤者」中,華僑城、南光、中化、中糧等四家公司的集團主營業務包括酒店,國旅與港中旅尚未在主營業務中體現出酒店相關業務。
剝離重組序幕
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中央企業非主業酒店資產剝離重組工作將先行推進
國資委進行央企非主業酒店資產剝離的動作實際早有信號。
本報記者注意到,國資委早在四年前就開始了對央企酒店的調查工作。而從國資委公開提出剝離央企酒店資產,到正式大規模剝離重組,也差不多經歷了一年半時間。
本 報記者瞭解到,2007年,一則名為《關於開展中央企業所屬賓館酒店類單位情況調查》的通知就已經下發給各央企,該通知要求摸查中央企業集團總部及各級子 企業投資開辦的賓館、酒店、接待中心、招待所、度假村等單位。2008年9月國資委再宣佈,選定兩家會計師事務所為電力電信行業賓館酒店的財務進行抽查審 計。
國資委此前為這次工作進行規劃:整個剝離重組計劃將按照行業整體推進,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中央企業非主業酒店資產剝離重組工作將先行推進。
由於之前已經有抽查審計基礎,中國移動集團所屬重慶麗苑大酒店成了先行推進剝離劃轉的央企酒店資產之一。
不過,這僅僅是電信類央企剝離酒店資產的一小部分。去年3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僅中國電信旗下通茂酒店控股,就擁有11家星級酒店,資產約為24億元,佔中國電信總資產0.4%左右。
「國旅現在正在談,但是今年還沒有我們什麼事,能接盤到酒店的幾率並不大。目前幾家都在積極協商中,具體每家進展到什麼程度還不確定。」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股份公司副總裁董事會秘書薛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這麼多資產,這麼多人,改資產改人,這才剛剛開始。」一位國資委官員在接受本報記者諮詢時說。,按照國資委的計劃,酒店資產剝離重組工作至少要用三至五年。
剝離方式強調「雙方協商」
剝離央企酒店資產有多種方式,包括國有產權無償劃轉、協議轉讓、市場轉讓等
據本報瞭解,中移動旗下重慶麗苑酒店剝離重組是從7月1日開始啟動的,屬於無償劃轉方式。該酒店位於重慶市沙坪壩繁華商業步行街,屬四星級。
作為先期推進剝離重組的央企酒店資產,從一開始就受到了各家參與剝離重組企業的關注。此案例可能成為央企非主業酒店資產剝離重組的範例。
但也有企業對此模式的複製性表示質疑。「不可能都按這種模式剝離。實際上,央企酒店資產以何種方式剝離,最終結果如何現在都具有不確定性。」一位接盤企業內部人士稱,國資委在「李榮融時代」,對央企非主產酒店業務剝離是強制性的,而王勇時代更多強調「雙方協商」。
「具 體協商是什麼意思?就是不好說。相關主管部門態度並不是十分明確,涉及這麼多央企,在協商時會遇到各種情況,接收時可能也會分類。」上述內部人士表示。而 國資委人士也表示,剝離央企酒店資產有多種方式,包括國有產權無償劃轉、協議轉讓、市場轉讓等,主要思路是要把這些分佈在各大央企的酒店資產,重組到以賓 館酒店為主業的優勢央企中。「國資不流失是前提,如果賣上好價格,招拍掛都行。」
中鐵二局下屬花水灣名人度假酒店和檀木林酒店是西南兩家知名酒店,資質良好,將採取招拍掛形式剝離。
但央企的酒店資產剝離並不容易。在上述人士看來,央企耕耘酒店業務多年,各種關係盤根錯節,有的優質酒店資產,企業不一定願意交出來,而有些資產質量不好的酒店,在劃撥出去的過程中,「接盤者」吸收的願意也不強烈。
而且一些酒店的產權與企業、政府的辦公樓是同一個產權,分割難度較大,這都是剝離重組面臨的現實難題。據瞭解,此前如家集團曾試圖收購中國郵政剝離的一個酒店,但酒店和企業的辦公大廈屬於同一個產權,無法分割,如家最終只能以租賃形式運營該酒店。
接盤者佈局酒店「蛋糕」
即使按照6家「接盤者」均分計算,每家也將會有數百億資產歸於旗下
港中旅接盤重慶麗苑大酒店,也成了六家接盤公司中的「先頭兵」。
按照此前規劃,港中旅有將酒店經營與相關業務進行獨立拆分上市的意向。
目前港中旅擁有管理權的集團獨資、合資、合作酒店以及委託管理的酒店近60家,此外,還投資了北京希爾頓酒店和西安凱悅酒店。2010年,港中旅酒店業務收入為7.65億港元,較上年增長19.1%。
「目前還不確定最終會有多少家央企酒店併入港中旅。」但一位機構分析師表示,即使按照6家「接盤者」均分計算,也將會有數百億資產歸於旗下。「無論以何種形式重組,港中旅都將從中獲益,對於其酒店單獨上市都會有推動作用。」
中國國旅是此次接盤公司中唯一沒有酒店業務的公司,但其董秘薛軍表示,目前國旅正在三亞著手進行一家五星級酒店的建設,與當地免稅城業務相結合。「我們也希望未來能在業務中加上酒店。」
而參與接盤的中糧集團似乎早有準備。本報記者瞭解到,中糧集團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便開始進行酒店投資與管理,目前中糧旗下擁有4個酒店品牌、16家不同星級酒店。
華僑城總裁辦行政總監關山表示目前尚不能透露相關進程。但目前,華僑城已有3個主題酒店群落投入運營,5個主題酒店群落在建,擁有超過40家酒店的規模。2010年,華僑城集團在包括酒店業務在內的旅遊綜合業務收入上達到了106.78億元。
上述國資委人士表示,通過央企酒店資產的剝離重組,不排除未來誕生酒店大鱷的可能。
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php?id=2858&PHPSESSID=08be387289b471286730fde1a10db9ac
網易科技訊 9月9日消息 橘子酒店今日宣佈起訴Google侵犯商標權,法院尚未受理此案。
橘子酒店方面稱,「因Google未獲官方授權向第三方售賣橘子水晶、橘子水晶酒店等橘子酒店註冊商標關鍵字廣告,3個多月多次交涉無答覆,橘 子酒店已公證相關網頁,並在9月8日正式向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遞交起訴書,要求Google香港與Goole中國停止侵權、賠償損失並賠禮道歉」。
橘子酒店稱,在Google搜索框中輸入「橘子水晶」或「橘子水晶酒店」,點擊搜索後顯示的搜索頁中,所彈出的搜索信息多為未經授權廣告。橘子 酒店認為,Google將橘子水晶和橘子水晶酒店關鍵字授權給與橘子酒店並無合作協議的第三方預訂網站使用,誘惑用戶點擊其他推廣酒店進行營利活動,對訪 問橘子酒店官網預訂的網友進行了截流,這對其商標專用權造成了損害,並造成了誤導和損失。同時,相關企業還使用「橘子水晶酒店現正特惠,保證有房,無需註 冊,免費預訂」這樣的虛假描述誤導消費者。
「鑑於Google香港網站同樣存在類似侵權行為,我們本次已經同時起訴Google香港。」橘子酒店首席律師陳濤透露。
據悉,橘子酒店分別在2009和2010年起訴雅虎和百度,案由與不正當競爭有關,均為相關競爭對手在搜索引擎上擅自使用企業名稱、捏造散佈虛 偽事實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在雅虎案中,法院判決某酒店敗訴並賠償橘子酒店7.6萬元,雅虎和橘子酒店達成了和解;百度案中,百度最終尋求和解。(來源:網 易科技)
http://news.imeigu.com/a/1317183044907.html
最近,锦江之星进军菲律宾的消息公布后,很快引起了业界的强烈关注。经济型酒店比本土星级酒店先行一步,在境外开始圈地发展,前景如何,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海外扩张潮?连日来,记者就此问题展开调查,详解经济型酒店对外扩张的密码。
新动向
近日,锦江之星与菲律宾上好佳(国际)正式签约,以品牌输出的方式拓展海外市场。据了解,按照协议,上好佳(国际)通过品牌授权经营方式,代理锦江 之星在菲律宾的酒店业务,独立发展直营店或加盟店。双方合作期限为15年,此期间上好佳(国际)在菲律宾将至少开出30家“锦江之星”连锁店。目前,已经 有两家锦江之星酒店在菲律宾马尼拉动工,预计最快于明年开业。
据锦江之星市场部有关人士透露,锦江之星正在制定国际化管理标准,并将为菲律宾锦江之星提供管理和系统支持,并纳入统一的预定系统。据介绍,菲律宾 锦江之星的管理及经营人员将进入锦江之星管理学院进行培训,上好佳(国际)将向锦江之星交纳品牌使用费、管理费、软件费、新开店费用等,并进行经营分成。 另外,菲律宾锦江之星同样实行会员制,同样适用于中国游客。
格林豪泰入驻日本
在锦江之星布局海外之前,格林豪泰酒店管理集团与日本连锁酒店公寓Weekly Mansion Tokyo(简称WMT)达成战略合作联盟,拓展海外市场。
据此前有关媒体报道称,双方合作分为短期和中长期合作两种方式。短期合作假话包括双方网站的相互合作与推广,酒店品牌宣传以及设施的相互支援等。而 中长期合作是指双方会员共同享有格林豪泰与WMT 的各项优惠促销活动,此外,双方还将以代表团访问的方式进行酒店从业人员的相互交流与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两家酒店将实现会员共享,比如向会员推荐对方的酒店入住,实现客源互访。
向外拓展之路遭遇坎坷
实际上,经济型酒店对外扩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据了解,格林豪泰此前签约印度的四处物业,准备经营酒店,但由于印度土地所有权相关的政策十分繁复,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格林豪泰在印度的扩展步伐不得不放缓。
记者了解到,不少业界人士对经济型酒店拓展海外市场仍表示怀疑。有业界人士反映,目前经济型酒店的客源主要来源于国内,在境外开点,恐怕不会快速抢占市场,再加上国内企业对境外的法律环境及市场未必熟悉,在政策环境上不占优势,因此向外扩展之路还难成主流。
7天连锁酒店方面表示,国内经济型酒店开始向海外输出品牌管理,说明中国的经济型酒店行业发展势头非常好,几大品牌的优势日渐突出。但是否开始发展 海外市场,主要是看每个企业自身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步骤。7天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外的市场发展机会值得关注,但目前向外拓展的具体时间还未定。
品牌迈入标准化输出之路
7天连锁酒店集团有关人士表示,如何在国内布局千店,拓展市场输出品牌的同时,保证质量的提升是一个难题。7天自2011年初推出了业内首个服务认 证体系“Q+服务认证”,将经济型酒店客人的核心需求细化为优选项目,并对这些项目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只有通过7天严格Q+评估认证的分店,才能挂上相 应的Q+单项认证标志。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标志有效地帮助客人更快地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分店,确保客人享受到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据了解,2011年第二季度,Q+服务认证项目在7天各分店得到普及,已经推出的4个Q+认证项目雅兰护脊床垫、10秒速热淋浴、免费WiFi、洁 净毛巾封包等推进十分迅速。目前,已升级为雅兰护脊床垫的分店达到400家,和中国移动合作推出的免费WiFi服务,已有近100家分店完成铺设;10秒 速热淋浴系统和洁净毛巾封包服务已覆盖7天全国分店。
你是否看好经济型酒店海外输出品牌?
正方:可试水发展中国家市场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表示,近年来,经济型酒店获得了突破性发展,在整个国内的酒店市场中占支配性地位,但是并不具备像发达国家 的酒店品牌一样,进行品牌输出的实力,且对外品牌输出的经验不多,要经济型酒店品牌对发达国家输出品牌及管理,暂时是不现实的。
尽管如此,经济型酒店仍可以尝试走出去的战略,比如向发展中国家市场进军,可作为拓展海外市场的第一步。比如非洲地区,观光游和商务游的市场还不太 成熟,经济型酒店或能打入市场,但在旅游业较发达的东南亚地区,服务业发展到位,星级酒店价格并不高企,经济型酒店在此都未必具有发展优势。菲律宾属于东 南亚,它在整个东南亚旅游业发展中仍属于第二梯队,影响力和受游客追捧程度不及泰国,但发展潜力很大。经济型酒店选择这类型的市场进行品牌输出,风险和成 本相对较低,如果条件成熟,找到好的合作伙伴,相信这是一次极具推广意义的尝试。
但值得提醒的是,目前经济型酒店大规模向海外扩展的时机还不成熟,毕竟经济型酒店在国内发展仅10年左右的时间,还需要经受市场的检验。并且目前经 济型酒店还处在国内跑马圈地的阶段,尽管渐渐从快速增长期转变到市场调整期,这个时期内,如果遇到风险小,市场潜力大的拓展机会,且合作伙伴比较理想的情 况下,在等待下一个牛市到来之前不妨尝试进行海外扩张,而其中风险最小的方式就是品牌输出。
反方:经济型酒店品牌输出为时尚早
在广东省酒店行业协会会长杨小鹏看来,尽管经济型酒店对外输出品牌的做法值得支持,但他并不看好这一做法的前景。选择拓展的市场,必须经过一个系统深入的调查,要找客源输出地,而不是输入地,需要两地客源之间的互动。
他表示,如果要进行品牌和管理的输出,必须要对当地的法律、市场环境及人文风俗、民情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解分析,而与法律、治安等相关的社会风险也会 随之上升。由于不熟悉国外劳工制度、房地产政策、物流配送等,企业运作成本也会有所增加。另一个原因则是国外经济环境和工会力量的强大,可能会对酒店发展 有所制约与限制,人才和市场的开发均不占优势。
杨小鹏认为,中国经济型酒店进行品牌输出还为时尚早,现在则应该走资本输出的道路,毕竟市场还不成熟,更何况现在国内经济型酒店品牌的实力还不够。相对于海外扩张,在国内扩张的风险则小很多。
酒店品牌走出国门不是梦
当得知上好佳(国际)主动找锦江之星谈酒店合作项目时,笔者认识到,本土酒店的品牌和管理已经开始得到国外部分人的认可,这一点是可喜的。
实际上,相较于国内本土星级酒店单打独斗的发展,经济型酒店在国内的发展趋于规模化,而今还有人称之为寡头化。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几个大的经济型 酒店品牌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他们有的依靠外资,有的通过上市融资,有的正加速国内布局,有的则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发展势头颇为迅猛,一方面证实了国民 对经济型酒店需求量的有增无减,另一方面,则意味着经济型酒店的品牌发展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有人认为,目前经济型酒店的客源主要来自于国内,走出去的必要性不大。但笔者认为,向海外输出品牌管理是未来扩充本土经济型酒店影响力的必由之路,如果条件允许,时机成熟,输出品牌,既是出于谋利的考虑,亦是树立民族品牌形象,从本质上提升服务业品质的途径。
诚然,就目前而言,时机或尚未成熟,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型酒店标准化体系还未健全,一些大品牌的确采取了统一化管理的标准和配置,但实际上在 操作过程中,直营店和加盟店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二是品牌认知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尽管目前一些经济型酒店会员正在不断壮大,但如何提高会员的忠诚度和认可 度,仍需进一步探究。
在星级酒店目前难以像国外酒店品牌那样输出管理时,我们将对本土酒店品牌走出国门的期待放在了经济型酒店身上。这当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至少在明年的菲律宾马尼拉,我们就能看到本土酒店的牌子。(文/周人果、郑雨楠)
http://news.imeigu.com/a/1318973822502.html
魏翔,北二外中国闲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在这个行业,质量是靠规模来保证的,而不是相反。“如家”开发高端精品酒店、开拓三线城市市场,都是对规模化的纵深利用,只有在这些利用成功的基础 上,才会有质量的保证。丢失了规模优势,经济型酒店的质量不堪一击。经济型酒店和高星级酒店不一样,失去了规模支撑,它向质量靠近,就是向死亡靠近。
最近二十年,中国的闲暇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大大得益于闲暇经济的这种进展。目前,经济型酒店行业出现了新态势,这些态势比以往更加复 杂,也被赋予了更模糊的解说。据我们的观察,中国经济型酒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近地靠拢宏观经济,如此密切地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
规模化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最近十年,经济型酒店的一个最大动态是,行业领军企业迅速加大了扩张规模和扩张速度。最近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型酒店门店数增至5870家,如家、7天、汉庭等主要经济型酒店集团的市场份额从2009年的23%增长到40%。经济型酒店的扩张出现跨越式发展。
对这种扩张速度,学者和媒体的评论罕见地一致,他们认为,这种扩张导致:管理质量跟不上规模化的速度;利润被摊薄,收益率下降必将拖住规模化的步伐;竞争出现白热化,经济型酒店陷入价格竞争的泥潭。
但实际上,在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市场上,我们的规模化不是过度了,而是才刚开始。我们不但要说“只有规模化才能生存”,而且要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首先,经济型酒店的绝对供给量不足。
全国总共近6000家经济型酒店,只占中国所有酒店数的不到20%。美国的经济型酒店大概10倍于中国,占其所有酒店数约75%。而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越过45%,和美国相当。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经济型酒店的绝对数量不足。
其次,成本优势是未来经济形势对经济型酒店的首要要求。
北京和上海两地的经济型酒店客房超过1500间,汇集了全国经济型酒店四分之一的供给量,另外50%的供给集中在沿海的一二线城市。剩下25%的客房散落于其他75%的中小城市。在中国宏观经济背景下,这种格局蕴含了两重含义:
近期内,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并存在价格和收入螺旋上升的趋势,同时,城市化的纵深化进程正在加速,这使得中小城市的消费能力在近期提升很快,经济型酒店在大城市的定价策略可以平行推进到中小城市,而且客源充实。中小城市存在经济型酒店进行规模化的大量成本空间。
长期内,中国经济最先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增速放缓,消费力回缩,经济型酒店的成本优势大于质量优势,通过纵深空间的规模化深挖规模经济、累积未来低成本的能力,是不二的战略选择。从这个角度看,还有什么比更加彻底的规模化更具生命力呢?
第三,规模化不足拉了质量提升的后腿。
不少人认为,目前的经济型酒店规模化过快造成质量管理脱节。这种看法来自于常识,却缺乏对整个行业的认识。
中国经济的增长,依赖于中国低成本的制造业。通过这种比较优势,我们才有可能建立起后续的创新型制造业。这就是经济学家林毅夫所定论的比较优势和自生能力发展模式。经济型酒店的战略发展逻辑与之完全一致。
通过空间纵深发展、局部覆盖性投入,经济型酒店可以在未来获得“掠夺性定价”的能力。这种能力得到了全球宏观经济形势的支撑和呼唤。如果没有这种宏 观基底,我们需要对目前的规模化表示忧虑,但在这样背景下,我们的问题转为,通过什么更好、更彻底的方式,可以更坚固地获得规模化?
国际化
并非为品牌提升 依靠“中国流”延展规模化
最近,中国酒店业有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国经济型酒店品牌首次走出国门,“锦江之星”将以品牌授权方式落户菲律宾。为此,评论认为,这开启了中国经济型酒店国际化发展之先河,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牌输出。
针对于此,也存在反对的声音。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型酒店并不具备进行品牌输出的实力,且对外品牌输出的经验不多;选择拓展的市场,必须经过一个系统深入的调查,要找客源输出地,而不是输入地,需要两地客源之间的互动。
如果说,中国在国际上的成功得益于生产环节的规模化,那么,中国国内的成功企业,大多得益于消费的规模化。从网易、阿里巴巴、携程网、海尔到如家和神州租车,都是靠“网聚人的力量”获得了超常规发展。
经济型酒店的国际化,基点在于是否能充分利用国内优势,“网聚人的力量”。从这个角度看,经济型酒店的国际化,是规模化的外延。
如果把国际化的目标设定为品牌提升或质量改进,对中国经济型酒店来说就是走上了南辕北辙的道路。正确的目标是,通过国际化,加强规模化;通过国际化,把国内“漏损”到国际上的客源“抓”回来,将国内规模化延伸到国际。
为此,中国强劲的出境游所形成的“中国流”,是经济型酒店进行国际化的最大支持和最大目标。中国的经济型酒店进行国际化,最需要的是客源输入地,也就是中国出境游的目的地。我们并不需要太多关注客源输出地。
中国经济型酒店在对中国商务客人的规模化、标准化服务上积累了深厚的经验,但在对中国游客的控制和了解上,不及大型旅游集团。因此,经济型酒店的向外输出,一个可选的路径是和旅游集团的合作和共赢。同时,这也为旅游集团的纵向一体化提供了一个蓝海领域。
(责任编辑:胡涛)
http://www.yicai.com/news/2011/11/1209936.html
從候選名單來看,2010年大熱的「海派」選手無一入圍決賽,香港、歐洲、北美依然保持著三足鼎立的格局。如果說去年的「世界最佳商務酒店」是古典與現代交融、宏大與細微並舉的話,今年的評選名單則呈現出回歸「全面的奢華」的趨勢。
香港酒店再續輝煌
繼去年以帕特里夏·烏爾奎拉設計的巴塞羅那分店,與主打上世紀20年代舊上海風的半島酒店「瓜分」世界最佳商務酒店大獎之後,香港文華東方酒店集團再度憑今年6月新開張的巴黎分店封后。
這家五星級酒店毗鄰旺多姆廣場、杜伊勒裡宮和盧浮宮,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是巴黎最昂貴的酒店之一。99間客房和39間套房結合東方風味、藝術 裝飾與當代法式設計,皇家文華套房更是被評為巴黎最寬敞、最奢華的酒店套房之一。你可以在私人餐廳或露台飽覽巴黎風光,或是在礦泉區稍事休憩——這裡有一 個15米長的游泳池、一間蒸汽浴室和一個健身中心。由米其林星級主廚掌勺的「茶花女」餐廳則可提供視覺與味覺上的雙重享受,該餐廳由知名設計師帕特里克· 吉林和桑吉特·曼庫操刀,具有未來主義風格的全白內飾及花園佈景。
香港的麗思卡爾頓酒店亦是最後七名入圍者之一。在鱗次櫛比的香港摩天樓當中,享有「世界最高酒店」名頭的麗思卡爾頓永遠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一個。由米 科恩·佩德森·福克斯設計的484米高的國際商業中心大廈中,最高的17層均為麗思卡爾頓所佔據。312間客房均設有大理石浴室和落地窗,其中部分套房甚 至配備了高倍望遠鏡,可供住戶俯瞰香港全島及維多利亞港夜景;另有六家餐廳任君選擇,其中粵菜與意餐當稱一絕,巧克力圖書館的「巧克力下午茶」更是滿足了 「甜品黨」的所有幻想——害怕發胖?無論是118樓的無邊際泳池、戶外露台上的太極和瑜伽課,還是9間豪華理療室所提供的ESPA水療,均足以免除你的後 顧之憂。
向奢華回歸
如果說2010年「世界最佳商務酒店」評選還有幾分百花齊放的味道的話,今年入圍者的特徵基本上可以概括為:高、大、全。這或許亦是當代商務酒店向「全面型奢華」回歸的一大徵兆。
譬如,經過設計師菲利浦·斯塔克的改造,位於巴黎萊佛士的Le Royal Monceau酒店已從一位貴婦變成了一個忙忙碌碌的「大掌櫃」。從巴黎第一傢俬人酒店影院、覆盆子口味的爆米花、水療中心、藝術和建築書店、吉他教室和 移動錄音室到著名的「長吧」(Long Bar),無一不在竭力營造出一種賓至如歸的氛圍。
作為蘇荷館私人會所的最新分館,由馬丁·布魯德尼茲設計的邁阿密Soho海濱別墅開業之初便吸引了不少眼球。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其豐富的藝術收藏; 古色古香的家居裝飾散發出上世紀40年代南美風的獨特魅力;30米長的無邊游泳池、配有熱水浴缸的屋頂酒吧和水療則是主打「休閒奢華風」,不過,說起來, 還有什麼能比從海濱一直延伸至大西洋的俱樂部私人海灘更奢侈的呢?
顧名思義,馬拉喀什皇家曼蘇爾(Royal Mansour)的「奢華」自然是打上了王室的烙印。據說,該酒店是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的心頭寶,其建築設計屬於經典的北非阿拉伯風格。宏偉的大門背 後,矗立著53所金碧輝煌的公館,鬱鬱蔥蔥的花園間,大理石小徑縱橫交錯;平日裡你幾乎無法見到酒店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儘管他們在迷宮般的地下隧道中一 刻不停地忙碌穿梭;水療中心的服務項目與五星級餐廳的菜單一樣豐富,其中包括傳統的土耳其浴室和香奈兒面部按摩。
http://news.imeigu.com/a/1326253826823.html
中國團購行業從萌芽到發展再到瓶頸只用了短短兩年時間,可謂是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迫於生存的壓力,團購網站在不斷的思考如何從眾多同質者裡脫 穎而出,而似乎酒店或者旅遊團購是個很不錯的方向,誰都覺得中國旅遊市場是塊肥肉。但是,對於習慣了快銷品、餐飲、票務等產品的綜合類團購網站能否同時拓 展到旅遊垂直領域,筆者並不太看好。
團購網站如同其他的雙邊平台一樣,一邊是供應商、一邊是客人,客人的增加會導致平台在供應商端的議價能力的提高,所以在Groupon每日一團的模式下平台免費甚至補貼給客人,然後從供應商處獲取利潤。
但是中國團購模式已經進入「每日多團」,情況就複雜很多,而垂直團購領域更是如此。筆者以下分別對酒店團購和旅遊團購進行分析:
酒店團購
以酒店團購來說,供應商端的酒店重視收入,因此旺季不團、影響正常售賣不團、沒有效果不團,只有在淡季或出租率不高或緊急情況下並且需要產量支持時 才有意願團購;而客人端注重可靠性的不團、注重便捷性的不團、找不到適合的不團,只有追求低價(或說超高性價比)並且對預訂服務不敏感還要有需求(或能被 激發)的客人才會團購。
酒店少則吸引不了客人,營業額和利潤都少;酒店多則洽談成本極高,有侷限性的客源也無法滿足每個酒店的需求,營業額和利潤也不會很多。因此目前市場上大多網站的酒店團購雖然數量眾多,但品質、口碑好的不多。
因此未來真正能活下來的酒店團購網站都是有「後台」的,不是背靠OTA有穩定的供應商、就是背靠搜索或SNS有穩定的客源。面對高昂的營銷和人力成 本,只有它們才能在利潤較低的情況下,通過節省單邊甚至二邊的成本,達到收支相對平衡。否則就只有靠顛覆性的技術或服務了,但目前看來還沒有出現。
那綜合團購網站轉成垂直是否可能,或者直接乾脆把自己變成一個OTA或SNS呢?不是不可能,是極其困難。靠錢砸出來的流量、靠廣告聚集的客源,隨時可能灰飛煙滅。靠服務取勝的OTA和靠體驗立足的SNS不是一朝一夕練成的,那完全是另一個領域,有很高的技術含量。
旅遊團購
而旅遊團購更是困難了,因為不管是團隊游還是自由行從本質上已經是團購了。OTA和旅行社依靠自己豐富的旅遊資源與對這個行業的掌控能力,提前對於 酒店、機票、餐飲、交通服務等進行了談判與批量採購,從而可以打包提供給消費者一個比較經濟的價格——這個過程,與常規的團購消費過程無異。在這個價格基 礎上下降的空間少之又少,如果按普通團購一樣的折扣基本是血本無歸了。
折扣少,客戶不滿意;折扣多,無法維持。因此目前市場上的旅遊團購大都有些問題,或虛標高基準價格,或以次充好,或是虧欠甩賣。
那旅遊團購能不能做呢?有可能,但對專業性要求極高。這需要平台從業者對資源、對市場、對需求相當敏銳,並且在模式上還要進行創新。沒有相關的背景和經驗,恐怕有來無回。
垂直之路
筆者認為,團購是一種很有活力的消費模式,它將會與傳統模式並存。但是對於酒店或旅遊的垂直團購,只是OTA的一種重要補充,是對客人和供應商的一種增值服務,提高了雙邊二端的粘性,它很難單獨存活,不會是主流。
綜合團購網站想要轉到垂直的路上很難成功,但反之酒店或旅遊團購的垂直網站如果憑藉自身的優勢穩紮穩打逐步擴展到相關領域反而會相對容易。
用一句簡單的話講就是,只有不對它太認真,它才能很認真的活下去。
總之,別看現在綜合團購網站的垂直之路風生水起、熱鬧非凡,但最終只有能賺錢才是王道,否則建立在沙灘上的宮殿再豪華也隨時會倒塌。
施聿耑先生現任攜程團購業務部總經理。他擁有10年電信行業營銷、技術、管理經驗,2007年加入攜程就職於酒店業務部,歷任營銷、業務、項目、運營總監,擁有豐富的OTA行業經驗。
2012-01-16 AD
旅遊發展局估計今年來港旅客會超過四千二百萬人次,即平均每日有十一萬八千人,如果假設兩個人住一間房,香港需要有五萬九千個酒店/賓館房間, 2011年香港有 62660間房, 2012年估計會有 67989間,都夠應付遊客需要嘅,但以 2011年酒店房間數目計, 2012年入住率高達 94%,係一個相當高嘅數字,酒店已應付得相當辛苦,假如啲旅客要留港多一日嘅話,酒店房已爆到瀉,何況好多商務客係要一個人住一間房嘅呢!
結 論簡單不過,本港酒店房間供不應求,房租必然上升,會達到趕客地步,唔怪得「香港黃金五十」份報告指出, 2011年上半年,香港酒店房租同比增加 40%,而新加坡只係增加 10%不到,由 2001年到 2010年,新加坡商業旅客(包括 MICE旅客)大增 131%,總人次從大落後於香港嘅局面已改為領前香港。
香港近十年在市區興建三星酒店多,五星酒店少,西九兩間新酒店 W與 Ritz Carlton只係代替已經拆咗嘅中環富麗華與麗嘉酒店而已, IFC嘅四季已算係增加新供應。三星酒店以工廈改建,或在工業區興建,主要客戶對象係內地及廉價遊客,對商旅 MICE客冇乜吸引力,香港既係世界金融中心,不少豪客來港傾投資、 PO生意,佢地最方便就係住在金融區附近,置地公司在置地廣場開設 Landmark Mandarin Oriental,太古在太古廣場的 Upper House,係挖空心思之作,可惜都係小型酒店,房間不多。
老 友記物流T想話把荃灣工廈改建為三星酒店,點知在申請過程中,遭受連串挫折(例如居民投訴,未來酒店帶來之噪音,交通擠塞等等),政府機關遲遲未批准,令 到物流T索氣兼喪氣,第一次感受到如非專業發展商,一般商人要搞建設,實在非常累人,真係會搞到心力交瘁。左丁山笑佢:「到你攞齊批准文件之日,改建成本 可能已升到瘋癲水平,你要收好貴好貴房租及九成入住率先至掂!」乜唔係啫,興建大學生宿舍嘅建築成本已近三千元一呎,酒店房間比學生宿舍靚好多,建築成本 點計呀?
(更正:昨日本欄作者寫 A股「力守 21000點」,實應為力守 2100點。謹此向作者與讀者致歉。)
http://content.businessvalue.com.cn/post/5296.html
標準化的酒店和預訂流程,讓會員制主導的7天連鎖酒店先天帶有電商基因。
作為經濟型連鎖酒店,從目前行業規模和客房數量上看,7天連鎖酒店(以下簡稱7天)位居行業第二,它以快速的的擴張速度被業界關注。據數據顯示,截 至2011年底,7天連鎖酒店已覆蓋全國127個城市,擁有1000家開業酒店,在未來5~7年,國內門店數量將達到6000家。不難看出,7天正處在一 個整裝待發的階段。
與此同時,電子商務的基因正在成為這家公司的典型特徵。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根據中國已上市經濟型酒店網站Alexa排名,7天獲得了最高的網站訪問量排名,在線預訂率最高超過70%,2011年第三季度通過電子商務平台成交420萬房晚。
說到酒店,很容易讓人想到與此密切相關的航空業。對比來看,航空業的行業集中度非常高,而酒店的集中度卻低很多,國內的酒店業中,經濟型酒店的供應 商很多,且非常分散。其中,經過2002、2003年以如家的快速發展為標誌,10多年來國內經濟型酒店品牌逐漸形成。但是,無論從經濟型酒店的數量總 量,還是國內人均旅行次數和GDP的發展速度來看,國內的經濟型酒店還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幾家大的經濟型連鎖酒店在總體市場中的佔有率依然有限。尤其和 國外相比,未來經濟型酒店的市場空間還很大。
經濟型酒店是相對標準化特別高的酒店產品,這樣的產品與電子商務有著天生的親近感。同時,以攜程為代表的第三方平台,把消費者的用戶習慣做了深度培 育,這個行業特別適合電子商務。7天連鎖酒店高級市場總監李婉麗告訴記者:「我在這個行業將近10年,不是每一件在線下銷售的產品都合適通過電子商務的形 式銷售,而經濟型酒店產品卻非常適合電子商務。」
李婉麗認為,電子商務模式,產品本質越標準化,或者品質越標準化,越合適電子商務模式,交互的過程也就越少。加之相比同業的漢庭、如家等酒店,7天 酒店的檔次分層相對少很多,可以說全國1000家酒店的配置都是一樣的。同時,7天的創始人鄭南雁以及CIO林粵舟,都是技術背景出身。他們對整個酒店的 在線預訂理解很深,這也是7天連鎖酒店一直延續電子商務基因的原因。
7天的電子商務基因能得以很好地發揮,會員制功不可沒。經過六七年的積累,7天積累了大批客戶。相比同行,7天的會員質量很高。截止到2011年 Q3,7天的註冊會員有2770萬——值得注意的是,這全部是身份證認證的會員。在2010年,近600萬的活躍會員消費過7天的產品。有41%的會員在 一年中有兩次以上的消費,會員黏性也保持較高的水平。
起初發展會員的時候,7天內部的爭議很大,為什麼身份證等信息都要記錄?這樣會影響發展會員的速度。但是經過幾年積累,身份證認證的客戶信息非常清楚有用。
其實酒店業的產品,客戶特質基本是非衝動型消費。比如說電子商務網站搞秒殺或者品牌打折,可能你不打算買東西,可是打折了,就買一些備著。但酒店行業不會是這樣的。「真的有酒店需求的人才會購買,這樣的顧客更容易成為會員。」李婉麗告訴記者。
同時,7天運用自身經濟型酒店的客戶特徵——對價格相對敏感,大力用贈送積分等低成本方式進行營銷,通過積分換房晚等方式持續引導,對會員發展求質 不求量。在電子商務行業中,重複高買率至關重要。7天主要的業務收入都是來自會員的重複購買,只有1%的銷售額來自於藝龍或攜程這樣的第三方銷售平台。行 業的中介佣金通常是14%~17%,7天給的佣金並不高。並且,即使在藝龍等第三方平台訂購7天酒店,也必須填寫身份證等信息。
此外,能夠自助的儘量不要人工參與,是7天一直的理念。網上預訂和支付的比例更加顯示出7天的電商基因和靈活——有70%的訂單是通過網上預訂了, 即使顧客撥打呼叫中心,也會用雙倍積分等優惠條件,引導會員到網上預訂。目前7天正在大力推廣的手機客戶端預訂酒店,只要通過手機預訂,還有更高的積分體 系。
降低運營成本也是電子商務的重點所在。7天每個月會隨機選取15萬會員進行郵件調查,通過贈送積分等低成本營銷方式,讓會員對酒店進行評價和監督。
對於一線店長和員工,7天設置相應的激勵鼓勵他們挖掘會員,沒有線下線上的區隔。「無論該會員在哪裡消費,只要是你發展的會員,每一次消費都歸於你考核和激勵。」李婉麗表示。
更重要的是,酒店是資源性的行業,好的地理位置就天天爆滿。但是7天基於電子商務的理念,不需要搶佔繁華地段,同樣可以做到非常高的入住率,極大拉低了租賃成本。
據李婉麗介紹,目前7天有78%的房晚是來自會員的再次購買,「這說明我們基於電子商務基因發展高質會員的策略是正確的,未來也會把重點放在提升會員重複購買率上,這是我們對未來最重要的考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