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外配資案落槌:恒生電子被罰沒4.4億 四券商亦遭從重處罰
去年股市危機之中,有渾水摸魚者,亦有趁火打劫者。歷時一年多的調查取證結束,證監會25日通報了對恒生網絡、同花順、銘創公司的觸發決定,同時宣布對廣發、海通、華泰、方正四家證券公司進行從重處罰。
非法經營證券
監管層對去年的股市危機正在進行“清算”。恒生HOMS、銘創FPRC等第三方接入系統在去年上半年股市快速上漲期間,成為場外配資最主要的入市途徑。在這條利益鏈條之上,除了提供技術服務的網絡公司外,提供開立賬戶服務的券商、提供交易服務的資管公司,也都受到證監會嚴厲處罰。
2015年7月,為了解決虛擬證券賬戶下帶來的不可控問題,緊急發布《關於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的意見》([2015]19號)(即“19號文”),對開立虛擬證券賬戶,借用他人證券賬戶、出借本人證券賬戶,代理客戶買賣證券等行為進行清理。與此同時,證監會組織稽查執法力量赴恒生網絡核查線索,監督相關方嚴格執行證監會的相關規定。
隨後,恒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恒生電子)和浙江核新同花順網絡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同花順)在8月18日發布公告,稱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或控股子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期貨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同時,對上海銘創軟件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銘創公司)也展開調查。
去年下半年A股連續出現千股跌停、千股停牌的奇觀,給監管層的行動帶來較大壓力,場外配資的清理工作也以雷霆萬鈞之勢快速進行。
2015年9月,證監會在對市場穩定性進行階段性通報時表示,配資數額最多恒生電子、銘創、同花順三個系統因違法違規已被關閉停業,同時證券公司場內融資余額大幅下降,已由前期高峰2.27萬億元,下降到約1萬億元,信托公司杠桿融資規模也大幅下降。
“三家網絡公司明知一些不具有經營證券業務資質的機構或個人的證券經營模式,仍向其銷售具有證券業務屬性的軟件,”證監會發言人鄧舸周五表示,杭州恒生網絡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恒生網絡)、同花順、銘創公司的涉案軟件具有開立證券交易賬戶、接受證券交易委托、查詢證券交易信息、進行證券和資金的交易結算等功能,上述三公司提供相關服務並獲取收益的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122條規定,構成非法經營證券業務。
證監會決定恒生網絡違法所得約10,986萬元,並處以約32,960萬元罰款;對責任人員劉曙峰、官曉嵐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沒收同花順公司違法所得約217萬元,並處以約653萬元罰款;對責任人員朱誌峰、郭紅波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10萬元、5萬元罰款;沒收銘創公司違法所得約949萬元,並處以約2,848萬元罰款;對責任人員劉照波、謝承剛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20萬元罰款。
中介失責
同時被處罰的還有因對客戶信息管理失責的四家券商。據鄧舸介紹,廣發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證券、方正證券四家券商,未按照《證券登記結算管理辦法》等規定對客戶的身份信息進行審查和了解,違反了《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28條第1款規定。
證監會決定,對廣發證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約680萬元,並處以約2,041萬元罰款;對海通證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約2,865萬元,並處以約8,595萬元罰款;對華泰證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約1,823萬元,並處以約5,470萬元罰款;對方正證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約786萬元,並處以約1,572萬元罰款。
對上述四家券商的處罰已經拖延一年。2015年9月時,證監會就表示,該四家券商對恒生、同花順等第三方接入軟件未進行有效管理和進入許可,未確保客戶交易終端信息的真實、準確、完整、可讀性。證監會將對該四家券商進行行政處罰,並已進入告知聽證程序。
另外,利用信托計劃募集資金、通過第三方交易終端軟件為客戶提供證券服務的多家資產管理公司也被證監會從重處罰。
鄧舸周五通報稱,湖北福誠瀾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南京致臻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浙江豐範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臣乾金融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及黃辰爽利用信托計劃募集資金,通過恒生網絡HOMS系統、銘創公司FPRC系統、同花順公司資產管理系統等第三方交易終端軟件為客戶提供賬戶開立、證券委托交易、清算、查詢等證券服務,且按照證券交易量的一定比例收取費用。
另外,杭州米雲科技有限公司通過運營米牛網,使用恒生網絡HOMS系統招攬客戶,為客戶提供賬戶開立、證券委托交易、清算、查詢等證券服務,且按照證券交易量的一定比例收取費用。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122條規定,構成非法經營證券業務。
證監會決定,沒收福誠瀾海違法所得約164萬元,並處以約492萬元罰款;沒收杭州米雲違法所得約1,549萬元,並處以約4,648萬元罰款;對南京致臻達處以60萬元罰款;沒收浙江豐範違法所得約1,212萬元,並處以約3,637萬元罰款;沒收臣乾金融違法所得約296萬元,並處以約889萬元罰款。另外,沒收黃辰爽違法所得約26萬元,並處以60萬元罰款。
央行:比特幣交易平臺違規開展配資業務
1月18日晚,央行上海總部向媒體披露了上周五進駐“比特幣中國”交易平臺現場調查的情況稱,初步檢查發現,比特幣中國存在超範圍經營、違規開展配資業務、投資者資金未實行第三方存管等問題。央行上海總部提醒,機構及個人投資者應高度重視該平臺存在的風險隱患,維護好自身財產安全。
與此同時,央行營業管理部也公告稱,自聯合調查組進駐“幣行”、“火幣網”後,初步發現這些比特幣交易平臺違規開展融資融券業務,導致市場異常波動。此外,這些平臺均未按規定建立相關反洗錢內控制度。
上述消息一出,今天晚間,比特幣價格應聲跳水,半小時內下跌將近400元,從21:00的6145元,跌至21:30的5785元。
1月11日,央行上海總部、央行營業管理部分別對國內最大的三家比特幣交易平臺展開現場調查,這三家分別是比特幣中國、火幣網、幣行(Okcoin)。重點檢查是否超範圍經營,是否未經許可或無牌照開展信貸、支付、匯兌等相關業務;是否有涉市場操縱行為;反洗錢制度落實情況;資金安全隱患等。
更早之前的1月6日,央行分別約談了上述幾家平臺的主要負責人,了解平臺運行情況,提示可能存在的風險,要求其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依法合規經營。
比特幣中國、火幣網、幣行的交易量在最近一段時期內排在全球前三位,交易量總和超過全球交易量的98%以上。
比特幣交易平臺通常實行7×24小時的全天候交易,在1月5日比特幣價格登上歷史最高點後隨即發生崩盤,價格在兩天之內從8890元左右暴跌至6300元左右,累計跌幅高達30%。
2013年12月5日,人民銀行、工信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印發了《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銀發〔2013〕289號,下稱“《通知》”)。《通知》明確了比特幣的性質,認為比特幣不是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而是一種虛擬商品,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但是,比特幣交易作為一種互聯網上的商品買賣行為,普通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擁有參與的自由。
私募涉嫌場外配資被註銷管理人登記 上市公司“意外”卷入
1月19日,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公告稱,對廈門妥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6家涉嫌通過網絡平臺從事違法證券業務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予以註銷登記,對為違法證券業務活動提供便利的廈門國貿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貿資產”)采取暫停備案6個月的紀律處分。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現,廈門市妥妥在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妥妥在線”)和其參股的廈門妥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正是因為涉嫌未經許可為買賣股票和期貨提供融資(即場外配資)而被註銷管理人資格。
根據基金業協會的通報,妥妥在線開展場外配資是通過用資產管理計劃來“打掩護”的方式進行。
具體來看,該資產管理計劃為“輝煌騰達1號”,管理人為國貿期貨有限公司(下稱“國貿期貨”),國貿資產則是國貿期貨的控股子公司。在本次整頓中,國貿資產也被處以暫停備案6個月的紀律處分。
公開資料顯示,“輝煌騰達1號”成立於2015年7月16日,募集規模僅500萬元,是一只結構化產品。A級份額(即優先級)委托人為XXX,認購金額375萬元;B級份額(即劣後級)委托人為蘇福地,認購金額125萬元。合同規定,A級份額按照8%的年化預期收益率獲取優先收益,剩余收益歸B級份額。
經查明,蘇福地是廈門妥妥在線的主要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而此前廈門證監局已經查明,妥妥在線曾開展場外配資。同時,國貿期貨允許蘇福地通過國貿期貨使用的上海覽逸金牛資產管理系統(下稱“金牛系統”)直接下達“輝煌騰達1號”的投資指令,並且知道蘇福地在金牛系統“輝煌騰達1號”賬戶下設立了多個子賬戶。
2016年3月,廈門證監局介入調查違規配資事件,國貿期貨在2016年4月1日提前終止了“輝煌騰達1號”的產品運作。但蹊蹺的是,在後期繼續整改、升級金牛系統的過程中,國貿期貨卻刪除了全部子賬戶和相關交易記錄,基金業協會由此無法核實蘇福地是否將相關子賬戶出借給妥妥在線的場外配資客戶使用。
就“是否故意刪除”這一事項上,國貿期貨曾申辯稱公司並非故意刪除,且沒有主觀故意或合謀參與場外配資。
不過,基金業協會卻表示,在明知相關子賬戶可以為違法證券活動提供便利的情況下,國貿期貨有責任對子賬戶數據予以專門保留並向監管部門報告。無論是否故意,國貿期貨應當對相關子賬戶數據的刪除負責,從而駁回了國貿期貨要求減輕紀律處分的申辯。
另值得玩味的是,基金業協會通報稱,“輝煌騰達1號”的優先級份額委托人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和知名企業。國貿期貨申辯時表示,該企業只是單純從低風險投資角度認購“輝煌騰達1號”A級份額,本次事件與其無直接關系,請求回避A級份額委托人詳細信息。
不過,基金業協會卻認定,該上市公司為蘇福地涉嫌開展的違法證券業務事實上提供了資金支持,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而且,XXX作為上市公司和知名企業,在投資決策時有責任和義務謹慎識別,防範投資行為涉及違法活動。”考慮到上市公司並非基金業協會自律管理範圍,協會由此已經將該上市公司信息抄送了相關部門,並同意在公開紀律處分時遮蔽處理上市公司企業名稱。
被註銷登記的6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單:

股票配資“余孽”未清 券商PB業務臨監管
4月28日,深圳證監局發布公告稱,因招商證券在PB(主經紀商)系統賬戶盡職調查中存在缺陷,對其采取責令改正並暫停新開立PB系統賬戶3個月的措施,這也是監管部門首次處罰券商PB業務。
配資業務引發券商被罰一時間引起市場關註,在強監管態勢下,配資業務余孽還未清除?事實上,第一財經記者從部分券商機構部了解到,券商部分營業部私下進行股票配資活動並未暫停。究其背後原因無外乎利益驅動迫使少數券商營業部和機構客戶經理鋌而走險。
去年監管新規出臺——股票配資杠桿僅為1:1,且結構化配資的雙方不能有保本保收益的條款,這使得券商PB的諸多業務無法開展,市場都在觀望、等待監管條例的松動,但今年上半年以來監管力度並未放松。同時,PB業務的客戶不僅是私募機構,信托公司也包含其中。他們也需要券商提供PB的交易端口。但當前在去杠桿的強監管態勢下,銀行不斷回收委外資金,信托資管計劃有很大一部分資金來自銀行理財資金,當下在PB賬戶中信托客戶的資金規模量也有所收縮。
股票配資“余孽”未清
深圳證監局對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PB系統相關業務開展情況進行了檢查時,發現兩處違規操作。其中一處違規是2016年12月6日,招商證券為深圳市廣眾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開立了證券賬戶,並於2017年1月4日開立了PB系統賬戶。在為其開立PB系統賬戶的盡職調查中,未能發現其曾開展過股票配資業務,並未對此進一步調查,排除其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的嫌疑。市場人士認為,監管層不允許配資與開設虛擬子賬戶等不合規行為,招商證券此次PB業務受罰是涉及配資及出借賬戶。
招商證券遭到證監局處罰消息一出,立即有傳言稱上海兩家大型券商和深圳一家券商也將受罰。配資業務引發券商被罰一時間引起市場關註。
多家私募機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與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相比,今年以來股市為存量資金博弈、行情並不景氣,他們並不願意冒風險進行杠桿配資,但不排除部分有內幕消息的私募基金、風格激進的私募機構采取高杠桿配資行為。
事實上,第一財經記者從部分券商機構部了解到,券商部分營業部私下進行股票配資活動並未暫停。“一些小型券商為爭搶客戶,會提供配資服務。”一家大型券商從事PB業務的高級機構經理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同時,此前第一財經記者曾以私募投資者的身份走訪一家券商的營業部,該客戶經理表示他們可為投資者提供配資服務,資金來源是上市公司資金和民間資本,杠桿比例可以為1:2,甚至是1:3。
在監管高壓下,部分券商為何並未全部暫停高杠桿配資行為?究其背後原因無外乎利益驅動迫使少數券商營業部和機構客戶經理鋌而走險。
第一財經記者從多位市場人士處了解到,對於券商而言,私募機構在其營業部下開設PB賬戶後,券商按照賬戶上資金總額的千分之一收費,其中包括萬分之五的托管費和萬分之五的外包費。一旦私募機構在二級市場上進行投資,又可根據交易品種的不同收取交易傭金。對於券商而言,他們又有交易量排名之爭,撬動杠桿無疑可大幅提升其股票的交易規模。對於機構客戶經理而言,其薪資待遇為固定薪資+獎金,獎金由其業務的大小來定。“不排除機構客戶經理私下為私募機構提供杠桿配資的可能。”一位私募人士說:“曾有券商機構經理私下對私募機構表示如果做配資當前還可打政策擦邊球,但後續監管將越加嚴格那時再想進行高杠桿的配資恐怕機會就更小了。”
但違規之舉勢必會因小失大。深圳證監局決定對招商證券采取責令改正並暫停新開立PB系統賬戶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招商證券是開展PB業務量最大的券商,3個月不能開展此業務對其影響較大,潛在客戶將分流至其他券商。”前述從事PB業務的高級機構經理說。
PB業務前路崎嶇
自2012年底招商證券首獲私募基金綜合托管服務資格,券商PB業務發展至今已近五年,直到2015年9月初證監會清查配資亂象,主導進行了信托第三方交易端口清理,券商PB業務才迎來發展機遇。PB業務是券商圍繞私募基金等提供的包括集中托管清算、IT支持、策略研究、杠桿融資、證券拆借、資本推介、資金募集等在內的服務。
根據市場第三方機構初步估算,截至去年年底,券商在PB業務上的托管規模已經超過3萬億,券商自建的PB投資系統中資產規模已經突破1.5萬億,而這個數字在一年前只有目前的五分之一左右。
受制於政策,PB業務去年下半年預冷,今年雖有所回暖但前路依舊坎坷。
“去年監管新規出臺——股票配資杠桿僅為1:1,且結構化配資的雙方不能有保本保收益的條款。優先資金一般是銀行理財資金;劣後資金一般是私募自有資金或是場外資金。這意味著銀行資金的風險優勢將喪失。”另一券商機構部經理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去年下半年監管條例改變後,券商PB的諸多業務無法開展,大家都在觀望、等待監管條例的松動;但今年上半年以來市場感到監管力度放松無望,券商開始做一些合規產品,比如僅為私募機構提供1:1的杠桿資金。”
值得註意的是,當前券商PB業務受到銀行委外資金回收影響較大。
券商機構部經理告訴第一財經記者:“PB業務的客戶不僅僅是私募機構,信托公司也包含其中。他們也需要券商提供PB的交易端口。但當前在去杠桿的強監管態勢下,銀行不斷回收委外資金,信托資管計劃有很大一部分資金來自銀行理財資金,當下在PB賬戶中信托客戶的資金規模量也有所收縮。”
盡管PB業務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但作為創新類業務這項業務受到券商的重視。某券商營業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們營業部有7名機構客戶經理,專門從事創新型業務。去年獲得PB業務牌照的金融機構僅有十余家,當前可開展PB業務的銀行和券商約有20余家,對這一塊業務券商多在積極申請相關牌照。
配資平台惹「清倉」恐慌
1 :
GS(14)@2015-06-30 12:21:1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30/news/ea_eaa4.htm
【明報專訊】A股近期劇烈震盪,昨內地媒體報道一家場外配資平台「巧牛網」要求用戶強制平倉,但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簡稱「中證金」)昨解畫,稱現時兩融強制平倉的比例仍低,巧牛網隨即澄清只是建議客戶減倉。
昨早巧牛網在其網站發布公告,稱為了保障資金安全,要求所有用戶在今日下午2點半前清空持倉,未主動清倉的用戶將被執行清倉。不過於午後交易時段,內地護市態度積極,包括中證金表示目前證券公司的融資融券業務風險整體可控,指其維持誓保比例仍高於警戒線,中證金開腔後,巧牛網也隨即澄清,表示將「建議客戶減倉甚至清倉」誤寫為「全部清倉」,並強調公司資金鏈健康。
中證金:兩融業務風險可控
昨日內地除巧牛網外,另一平台「賺了點」也同樣在平台發布通知,指所有配資槓桿在1:5以上的按月配資用戶,於7月1日收市前全部清空持倉。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若市繼續波動,場外配資所引發的風險將非常高。大市經歷了數日的劇烈震盪,現時難說已經穩定下來,對於場外配資是否要加強監管仍需要一段時間觀察。
場外配資年息22厘 風險高
1 :
GS(14)@2015-07-02 17:57:5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2/news/ec_ecc1.htm
場外配資年息22厘 風險高
2015年7月2日
【明報專訊】近期內地股市大跌,中證監嚴查的場外配資平台之一P2P網站(個人對個人借貸網站)成為重災區。據彭博報道,某些網站借貸年利率高達22%,一旦股市崩盤,大量炒股者將面臨巨額負債。
雖然中國證券業協會指場外配資規模僅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但彭博引述數據表示,內地證券行借出2.1萬億元孖展,還有1.7萬億元由場外的理財產品、借貸網站等方式流向股市。
內地P2P網站 上月中開始收斂
投資者在P2P網站上,可使用5倍槓桿,投資幾乎所有股票,一般證券行只能借3倍,且只允許投資900隻股票。P2P網站近年發展迅速,今年首5個月,40家P2P網站協助將70億元投入股市。
其中一家股票配資網站Ppmoney,新手指引上赫然寫最高可獲500萬元操盤資金,最多一日能賺取60%的收益。網站最多可選擇4倍槓桿,月利率為1.7%,即年利率為22%,幾乎是證券商孖展的三倍。
以1萬元本金使用4倍槓桿借4萬元為例,平倉線為4.36萬元,即跌去12.8%即要強行平倉。上證綜指昨日再跌5%,從最高跌累跌22%,料期間已有不少股民錢未賺到卻已債。
股市波動下,P2P網站已經有所收斂,Ppmoney在上月中發布最新公告,讓投資者立即補充保險金或自行平倉;另外鑑於創業板巨幅震盪風險,新開、續期、追加配資用戶創業板單票持倉比例不得超過總操盤資金的30%。
星展:場外配資急跌五成
1 :
GS(14)@2015-07-13 17:35:3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3/news/eb_eba3.htm
【明報專訊】中國股市危機上周末稍為平息,星展唯高達董事李灝澐表示,作為A股近期的暴跌源頭,場外配資(即孖展)已較高峰期急跌一半至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並預期去槓桿化仍然持續,惟隨市場改革,長遠A股仍然看好。
料繼續「去槓桿化」
李灝澐表示,今次危機中,A股場內孖展由暴跌前的2.3萬億元降至1.5萬億元,市值佔比則由4.9%降至3.9%,但相較2007年美國高峰時期的3.5%,仍然處於一個較高水平;而場外孖展則由2萬億下降至1萬億元,料「去槓桿化」將會繼續。
李灝澐警告,若暴跌情況持續,上證綜指下跌至3300點的話,場內MARGIN CALL﹙追加保證金﹚將上升至15至20%﹙佔場內孖展規模﹚,或會引發「骨牌效應」,導致系統性風險出現。
星展原預期上證綜指及恒指的今年目標為5300點及33,500點,但受市波動影響,李灝澐稱星展現時正在調整中,惟仍未能透露數字,僅稱向下調整。
他指該行同時亦下調因出資救市、銀行獲發券商牌照等拖累的券商股,評級降至「中性」。
不過星展長遠對中國市場仍然看好。星展財資及市場部總監伍維洪指出,市場只是短暫受到情緒影響,現時許多內地大企的市盈率已經回落至相對合理的價格;雖然資本帳開放步伐或因中央干預市場而放緩1至2年,但改革開放仍只是開始,今次正好為中國政府「上一課」,學習應對市場波動。
人民幣升值空間小
人民幣方面,伍維洪認為,人民幣高位已於今年上半年出現,同時亦相信其升值空間不大,同時中央政府必須穩定人民幣價格,以令人民幣於今年下半年被IMF納入成為第5種SDR﹙特別提款權﹚貨幣,故相信人民幣未來僅於6.2的水平浮動。
封殺配資 馬雲旗下平台受查
1 :
GS(14)@2015-07-14 11:42:0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4/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被認為是A股「跌市元兇」之一的場外配資,周末起再遭中證監封殺。昨日內地多家配資平台也先主動公告暫停該業務。中證監昨晚更證實,昨天到阿里巴巴主席馬雲間接持股的恒生電子展開核查工作。本報記者昨日扮作客戶向五大配資商查詢,暫時僅餘「六合資本」仍然提供配資,但就透露7月底為死限,隨時會清倉結算。
明報記者 顧冷冰、魏嘉儀
內地孖展分為場內和場外配資兩種。場內配資(即港稱的孖展)在券商系統實名進行,通常槓桿率僅1比1,場外配資採用虛假戶口,槓桿率可高達1比5,甚至1比10。
中證監證實查恒生電子
早在6月初中證監已要求券商自查場外配資,但上周初本報記者暗訪多家配資公司時,發現配資生意仍然進取;惟至周末,中證監再度出手,將場外配資定義為「違法從事證券業務」,並要求各地證監於7月底前核實證券公司的自查情。與此同時,場外配資平台之一六合資本,也透露7月底是配資平台的大限,隨時清倉。
昨天早上內地傳媒已有報道,中證監人員約訪恒生電子公司。至昨晚,中證監在微博上證實,該會稽查執法力量赴恒生電子核查有關線索,監督相關方嚴格執行證監會的相關規定。在A股上市的恒生電子現時由馬雲旗下的螞蟻金服為大股東,持股21%。
好又貸職員處理配資時 獲悉業務暫停
昨日早段已有部分配資公司「棄械投降」,「尋錢網」和「米牛網」主動公告停止配資業務。自稱為業內首間配資公司的「658金融網」雖暫停配資業務,但網站的配資廣告仍在最顯眼位置,客戶服務部人員透露暫停前,按日收費的孖展槓桿高達1比10。「好又貸」客服在記者致電時仍在詳細解答配資流程,不過配資規模已由高峰期5倍減少至3倍。戲劇性的轉折是,該客服人員在跟記者通話過程中收到上級通知要求暫停業務,10分鐘後該網站所有配資廣告均「人間蒸發」。
記者昨日多次致電「六合資本」,該行稱其配資資金全部來自券商,客戶只需開戶,透過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入利息及保證金,配資平台便會給予客戶可用作操盤的帳戶名及密碼,使用如恒生電子系統以及同花順等接入交易平台。惟中證監要求7月底前必須徹底清理場外配資帳戶,職員也表示不知道可以撐到何時。該行原本與大多當地券商均有配資合作,目前只剩下4至5間。
六合資本:券商若停配資 只能清倉
職員表示,滬指5000點時,中證監要求券商自查場外配資,當時「浙商證券」等券商退出,不過,公司隨即將受影響客戶倉位轉移至其他券商資本方。轉移在收市時進行,可以無縫對接,不影響客戶交易。不過,今次若所有券商都退出資金,「就只能清倉結算了」。
下一頁 》
2 :
GS(14)@2015-07-14 11:42:3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4/news/ea_eaa2.htm
馬雲去年入股 仍帳賺兩倍
2015年7月14日
【明報專訊】中證監調查執法人員昨日親身前往,由阿里主席馬雲間接控股的恒生電子辦公室,核查有關線索。恒生電子昨日發公告未有透露核查事件,只重申旗下的HOMS系統只是技術工具。馬雲也發微博稱,現正在歐洲度假,對於「馬雲搞垮股市」的說法,回應稱自己已多年不炒股,又斥「事不關己,有人掛你」。
HOMS系統是恒生電子自2012年開發的資產管理軟件,過去一年其託管的資產量和融資客戶數目增長迅速。早於去年4月,恒生電子17名股東,以近33億元(人民幣‧下同)出售約20.62%股權予馬雲及其伙伴謝世煌。至今年6月初,恒生電子出通告,稱馬雲及謝世煌以成本價將恒生電子股權轉到螞蟻金服。
反駁搞垮股市論:事不關己
恒生電子的市值在6月11日曾創下1111億元的高峰,至昨天市值已跌至499.6億元,但螞蟻金服持股仍值103億元,較馬雲等去年初入股時升值兩倍。
昨天在「雪球」、「新浪」等網站刊登了「2015股災來自杭州」的評論,稱阿里旗下、位於杭州的恒生HOMS系統是場外配資的主力工具。
對此,恒生電子隨即發布公告,表示HOMS系統只是一個為私募基金開發的技術工具,在6月15日至7月10日期間,HOMS總平倉金額僅佔兩市單邊總交易的0.1%。恒生電子認為,HOMS被稱作引發股市震盪主力的說話,「是不客觀,也是非理性的」。
「早就不炒股」
馬雲昨日亦發微博,稱現時正在歐洲放假,「驚聞杭州是股災的大本營,馬雲搞垮了中國股市」,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事不關己,有人掛你」。他又稱自己是最早的「炒股受傷者」,早就「不炒股了」,但就未有直接回應恒生電子被中證監核查事件。
3 :
GS(14)@2015-07-14 11:42:5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4/news/ea_eaa3.htm
救市現成效 封殺防瘋漲
2015年7月14日
【明報專訊】場外配資被認為是跌市元兇,如今政府救市初見成效,此刻中證監出手封殺場外配資,會否造成新一輪跌勢?分析指目前多數場外配資已遭平倉,有投資者見指數上升,希望入場博翻身,此刻封殺可防止後市瘋漲。也有分析認為,場外配資本身是追逐利益的正當行為,只是政府需要合理監管。
華泰:場外配資難統計
華泰證券昨發表報告,表示場外配資由於渠道多樣以及存在灰色地帶,統計存在困難。前期配資規模峰值預計在1.2萬至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隨市場調整和平倉逐漸爆發,預計配資規模回落至8000億元左右。銀行理財資金流入場外配資約6000億元,佔目前一半場外配資規模。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認為,只要有獲利動機,就有場外配資。配資不是錯,問題關鍵是監管機構要能夠獲得數據,把握到風險在哪裏。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場外槓桿無准入門檻,場內融資需要有50萬元以上資產,再加上槓桿高,因而既推升牛市,又輕易造就股災。四周暴跌下,首要衝擊便是場外爆倉盤,現時禁止其捲土重來,可防止後市瘋漲。他又指八成至九成場外配資接入用恒生HOMS系統,中證監約談恒生電子,限制其使用,乃及時出手。
傳場外配資擬清倉 A股再現沽壓
1 :
GS(14)@2015-07-16 16:24:2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6/news/ec_eca3.htm
【明報專訊】雖然中國GDP「保七」成功,但A股並未受惠,反而因盛傳內地場外配資擬清倉,A股兩市再度出現沽壓。有外電引述消息稱中央激進救市,「嚇走」全球投資者,海外基金逐步縮減A股投資規模。
昨日上證綜指低開50點,略勝預期的經濟數據未能扭轉跌勢,跌幅在午後進一步擴大,最低跌至約3740點,收市險守3800大關,報3805點,跌3%。深證成指更急插水,全日大瀉4.68%,收報12,132點,創業板則跌近3%。昨日滬深兩市重現千股跌停板的「慘」,只靠中石油尾市升停板拉升護盤。恒指昨日高開後跟隨A股轉跌,全日跌0.26%,收報25,055點,告知跌1.3%,收報11,681點。
激進救市 海外基金減投資A股
近期A股劇烈震盪,即使中央連環出手救市亦回天乏術。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中國政府激進救市,令市場化改革受挫,全球投資者紛紛逃離中國股市,海外投資者已經連續7個交易日通過滬港通將資金撤出,是去年11月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資金凈流出。報道引述瑞士基金GAM投資主管Michael Lai稱,中國監管部門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先是允許規模數萬億元人民幣的融資交易催生股市泡沫,又在泡沫破裂時進行干預,令之前的市場改革付諸東流。而允許半數上市公司暫停交易,「實際上將A股市場變成一個不能投資的市場」。
經濟數據轉好未能刺激股市,而嚴控場外配資等消息則進一步引發市場恐慌。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認為,A股投資者現時信心極度脆弱,對好消息「視而不見」,對負面消息則無限放大,「在上周三暴跌之後中港股市已經歷幾日的反彈,該升的都升了,早前趁低吸納的人開始拋售套利」,預料短期內A股會十分疲弱。
多家場外配資煞停 資金斷裂 終止開戶 部分舊客同受牽連
1 :
GS(14)@2015-07-17 16:49:0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7/news/ec_eca2.htm
【明報專訊】繼周一中證監將場外配資定義為「非法證券活動」並大舉封殺之後,一度自辯蒙受不白之冤的恒生電子昨天終於煞停HOMS系統開戶功能,同花順及上海銘創也見跟進,頓時導致場外配資新增資金喪失接入口。據本報了解,配資平台除已停止新增客戶外,有部分平台連舊有客戶也被牽連清倉。
馬雲持恒生電子兩成股權
由阿里巴巴主席馬雲間接持股兩成的恒生電子,昨日發公告指,將關閉HOMS系統任何賬戶開立功能、關閉現有零資產賬戶的所有功能,以及通知所有客戶不得再對現有賬戶增資。 恒生電子公告指,由於持有恒生網絡6成股權,相關措施將對後者業績帶來較大影響。恒生網絡上半年淨虧損約1514萬元(人民幣‧下同),但恒生電子早前預計,上半年淨利會比去年同期的1.13億增加6成至1倍。
全面清算舊帳 到期即停
網易財經則報導,此前因配資系統業務遭監管層點名的同花順和上海銘創昨日表示,已暫停新增配資業務。其中,上海銘創銷售人員表示,新開賬戶已不能再開,老的賬戶也在清算,到期就會暫停。
市場普遍認為,雖然現時暫停新增資金入場,仍可放舊有資金一條生路。不過,本報昨日再追蹤之前扮客聯繫的多間配資供應商。發現不少配資平台的舊有客戶也深受牽連。如658金融網的銷售人員便向本報指出,公司線上服務已全面暫停,舊客、新客全面清倉。被問及員工是否已經在休假,他回應,公司正尋找新業務,「但暫時還沒找到」。
另外,如本周一仍在配資的「釘子戶」六合資本,昨日也出公告指「與夢想無限接近是,遭遇滑鐵盧;很遺憾,今後一段時間內我們不能同行」銷售人員指配資業務全面清倉,不僅不接新客生意,舊客倉位也全部清空。
融資達百萬 可轉企業客開戶
該銷售人員指「風險太大,原先1比4的槓桿比率也太高,現在以做期貨為主」。但該銷售人員又指,如果散戶配資可以達到100萬,就可以用1比3的槓桿配資,即要求本金達到35萬。她指做法是轉為機構客戶,開立信託賬戶,流程與原先類似,並續稱「監管機構這一輪主要是針對散戶,信託暫時安全」。而利息方面仍然是2厘,但合作期由原先的1個月轉為3個月,即一次起碼繳付6厘息率。
明報記者 顧冷冰
2 :
GS(14)@2015-07-17 16:49:5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7/news/ec_eca2.htm
內地業界評打壓:生意高峰已過 影響微
2015年7月17日
【明報專訊】中央決心打壓配資平台,繼早前部分融資平台已停收新客後,現有客戶也被限制新增資金,市場憂慮過度打壓槓桿,是否對於已經疲弱的A股再造成打擊。本報訪問內地從事配資生意的資產管理公司總裁,他指出,銀行和信託配資並未被暫停,由指現時配資生意已是強弩之末,如何打壓對股市影響都不大。
一輪升市結束 不做不虧錢
他指出,行內普遍看法是內地上一輪牛市已經結束,現在的時勢「不虧錢就已經難得」,最好方法就是「不做」。皆因一旦遭遇政策風險,就有可能蒙受很大損失。隨著入場配資意願的減少和上一輪大跌市的平倉潮,現時,中證監的打壓已難以造成很大影響。
他透露中央救市後,公司已經暫停了股指,主要做期貨。他說做期貨的人,通常不會用恒生HOMS系統,而是有一套自己的系統「但不能透露給記者,因一透露又要封殺了」。
他又指,縱然場外配資暫停,但銀行配資並未暫停,公司目前仍在做配資,標的既包括股票,也有期貨。銀行配資目前主要分為對接傘形信託的配資業務和對接單一的結構化信託配資業務兩大類。他透露,現在對於傘形信託的配資需求,銀行比較謹慎,但是對結構化信託的配資仍照常進行。
3 :
GS(14)@2015-07-17 16:50:0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7/news/ec_eca3.htm
A股大跌 李小加歸咎場外配資
2015年7月17日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發表最新一篇網誌,大談A股大跌市兇手,是落在監管盲點的「場外程式化配資」之上;他同時亦就「A股是世上最透明、最安全的市場」言論解釋指有些誤會。
李小加昨日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特色 國際慣例 市場結構內外觀》的網誌。他認為,造成A股大跌市的元兇,是「規模巨大,來源充沛,但透明度有限」的「場外程式化配資」。他指出,互聯網的連結,大大降低了股民取得配資門檻及成本,而且該場外配資的槓桿率亦大大超出了合理風險管控,但由於未有如場內融資融券市場般受到內地嚴格監控,故當市場波動時,配資系統為管控自身資金風險而設的交易程式啟動,只會進一步擴大了市場震盪幅度。
不過李小加同時亦形容,「場外程式化融資」對於全世界而言,「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新鮮事物』」,目前市場僅對其有兩點共識—「基本落在了一個監管『盲區』」及「加大了市場的震盪幅度」均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為「A股最透明最安全」解畫
此外,李小加亦不忙於網誌內,為其「A股是世上最透明、最安全的市場」言論「解說」,稱「當天用詞可能不夠清晰,引起了部份公眾誤解」,「有好些誤會」。他指,「最透明」,及「最扁平」的市場結構,是對監管者而言;「最安全」則是對投資者託管的資產保障而言;「最穿透」則是指帳戶管理與中央託管制度;「最民主」是在形容投資者參與市場價格形成的過程。
不過李小加亦在文中指,雖然近日股市波動,但本港合規守法的文化,加上嚴謹的監管制度,也令本港在過去多年來,即使面對環球股災也不會出現系統性市場危機。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