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投资2.0版>(2009)著者自序
2008年初,《白话投资》问世。当时中国举国上下几乎人人都奉行价值投资;一年后的今天,价值投资却开始 被各路专家学者大加鞭笞。尤其是美国的巴菲特实时上演的被套大戏,让众多“价值投资者”的神经再一次绷紧:价值投资真的的失灵了吗?
让《白话投资》升级为《白话投资》2.0版,就是要复原去年在 中国被扭曲的价值投资的真面目。牛市中《白话投资》一带而过的价值投资之精华部分,熊市中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份。
“投资有小学水平足矣”是我在《白话投资》中的一句惊人之语,但今天看来依然是道理十足。2001年年中,国有股萌发减持冲动,一位仅小学水平的老母亲对儿子说: “国家都不要的东西,你还留着它干什么?”如果大学水平的聪明儿子对妈妈朴实的思想多一份尊重,后来的四年熊市则可简单避开。
在正确的投资决策背后,依据的往往是简单而不复杂的常识。只是大多数人往往忽略常识,成年后尤其如此。其实常识在投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为什么仅仅 凭借常识还是不能战胜市场?眼下的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让我们离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越来越近。
在真正的价值投资者眼中,因美国雷曼兄弟倒闭而放大了的全球股灾促使全球的股票价格迅速进入了“便宜”行列,或者说目前全球的主要蓝筹股大多已经进入了价 值低估区间。但现在的情况恰恰是:几乎全球的所有人均得了“灾难后恐惧症” 。握住股票不卖出都难熬难忍,更不用说再拿大把真金白银去投资股票了。
价值投资的原理就是寥寥几个字,但能按原理操作的人凤毛麟角。价值投资的精华就是用四五折的价格买一元价值的优秀公司的股票。但当优秀公司的股票价格真正 在各种利空的不断袭击下跌到价值的四五折时,人们此时往往不敢应用任何理论再买进任何股票了。“叶公好龙”的现实版本不断翻新,价值投资现在就已经成为这 样一条奇特的中国龙。
其实我在《白话投资》中说的“做投资最好是小学水平”,其中最重要的一层意思包含:“小学时我们基本没有钱的概念,恐惧贪婪的情绪也没有成年人那么强烈, 脑子里也没有对世界主观的、错误的认知。那么,在冷清的市场进场买,也就是按书本办事,就没有了成人恐慌后的离场情结;从热闹的市场里退出,也可以按书上 说的做就可以了,成人的贪婪本性在儿童时应该还没有体现出来。”(见《白话投资》第19页)
理性是价值投资人最需要的性格,其他诸如经济学投资学等高深理论一旦脱离了理性和常识的基础,往往对未来的预测演绎出截然相反的错误推断。
价值投资,知易行难,难就难在人们总克服不了成年后忽左忽右飘忽不定的恐惧与贪婪。价值投资理论没有国籍,恐惧与贪婪同样也没有国籍。
如果说价值投资在国内有什么错误的话,错误的是国内的执行者,而绝对不是价值投资理论的本身。
再次回到常识的层面,按当年那位仅小学文化水平的妈妈的观点,现在可能又到了“既然现在国家控股的汇金公司都在买进股票,那为什么我们还不买?”的时候 了。但此时的常识运用需要的不仅是克服人性中的莫名恐惧,因为股票价格便宜的同时往往伴随的是铺天盖地的对经济萧条与衰退的恐怖预期。而且在此时入场仅凭 常识而没有足够的眼光与勇气是绝对做不到的。
事实上,如果我们真能克服恐惧本身而身体力行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投资,投资赚钱一定会变成简单而快乐的“大富翁游戏”。
《白话投资》(2.0版)就是希望用白话的形式,将我们近年来 坚持价值投资的心路历程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并用事实来证明,价值投资在国内一样有效。
这本结集而成的纪实体博客也充分说明了投资是门不断犯错的学问,但更重要的是它也说明了投资一点也不怕犯错,就像开车不怕小磕小碰一样,只有不怕小磕小 碰,我们的开车水平才能日渐长进。投资也只有不怕犯错和同时不犯致命错误,我们才能持续地让财产性收入在未来远远超过普通人的工资收入,成为“财富自由空 间”里的一员。
价值投资,熊市中才体会到是知易行难!相信连续读《白话投资》系列读本的读者在全球特大熊市后克服“灾难后恐惧症”,勇敢理性地知难而上,继续坚持价值投 资不放松。
2010-8-9 AD
|
||||||
國家要開放,思想要開放,大陸同胞嘅思維,好多時都比我哋香港人豁達,我哋覺得「大吉利是」嘅嘢,佢哋唔介意之餘,仲拎嚟玩餐飽! 好似最近優米網嘅一個遊戲咁,叫參賽者幫其中一個評判籌備喪禮,另一個評判就幫手扮家屬,當日自薦做「先人」嘅評判,就係阿里巴巴(1688)之父馬雲嘞,而扮佢細佬做「家屬」嗰個,就係佢老友─傳奇富豪史玉柱! 咁 史玉柱呢個「家屬」諗住點搞「大佬」嘅喪禮呢?據佢向喪禮籌備者(即係個參賽者)提供嘅資料,「大佬」父母喺國外定居,啲仔女亦喺國外讀緊小學,佢「生 前」最鍾意打golf同埋上網……咁「大佬」鍾意咩顏色呀?呢條問題終於難到柱哥嘞,搞到佢要即場問番馬雲,「先人」答話自己最鍾意橘黃色喎。 So,喺30秒之內,馬雲個靈堂設計就勾劃咗出嚟嘞─淺色做主調、播平靜和諧嘅音樂、放晒佢「生前」用過嘅高爾夫球棍,仲call埋佢班波友嚟講吓佢嘅軼事o忝!「先人」亦好滿意呢個設計! 如果要醒兩句悼詞畀馬雲又點呢?個參賽者話:「佢係互聯網神話嘅創始者」,而「家屬」柱哥就話:「到另外一個空間去開發阿里巴巴!」柱哥嘅轉數係咪好快呢? 名人時間拍賣柱哥3粒鐘值190萬 講 開柱哥,優米網搞嘅第一個名人時間拍賣─「史玉柱三小時」,競投完畢,最終由陝西瑞德寶爾礦山工程,用189.9999萬人仔投得,3粒鐘嘅對話,亦已經 喺上星期四圓滿結束。根據瑞德寶爾個總經理透露,喺3粒鐘入面,佢哋一共問咗柱哥十幾條問題,主要係圍繞公司啲嘢,而嗰百九萬,就會捐去中國人口福利基金 會嘅「幸福工程─救助西南地區貧困母親行動」!咁豪咗3粒鐘出嚟為善最樂嘅柱哥,又有咩講呢?佢話「我嘅時間唔值錢,我每日至少要玩10個小時遊戲,少玩 3個小時,就可以為公益事業籌到190萬,我非常滿意。」 李華華 |
|
||||||
九月六日,有史以來第一次,兩岸規模最大的數位內容交流活動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國前十大重量級網路遊戲與軟體公司,如巨人網絡、第九城市、蘇州蝸牛、金山軟件等高階領導人全部到齊,在此冠蓋雲集之下,全場的焦點卻集中在一個年輕人身上。 他,三十四歲 幫陳天橋推上首富寶座 譚群釗,一個沒有多少人聽過的名字,卻是中國最大網路遊戲公司盛大遊戲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 他,三十四歲,掌管一間市值最高達七十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兩千四百億元)公司,手下還握有人民幣三十億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四十億)的投資基金。他,是幫助中國前首富陳天橋打造網路遊戲帝國的靈魂人物。 過去三年內,盛大營收上漲二‧一六倍,達人民幣五十二億四千萬元,被《財星》(Fortune)雜誌評選為全球成長最快的企業第七名。 「這一行沒有什麼專業……,能走到今天這一步,靠的都是興趣,」理著小平頭,笑容靦腆,娃娃臉上猶帶著一絲童心與稚氣,外表看起來就像個愛玩遊戲的大學生,譚群釗說:「如果把事業中的高低起伏看成在遊戲中破關斬將,那人生會有趣得多!」 事實上,他的人生確實與遊戲充滿關聯。 與中國許多草莽出身的創業家不同的是,譚群釗生長在一個小康家庭,父母親都是工程師,天資聰穎的他,高中時拿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獎,十六歲就保送上華東理工大學。上大學那一年,父親送給他一部三八六的電腦,從此一頭栽進電腦與遊戲的世界。 「我玩的第一款Game,就是台灣的《軒轅劍》與《仙劍》,」在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譚群釗笑著說:「台灣可以說是我的創業啟蒙。」 他一邊玩,一邊想:「如果換成我來做,可以怎麼改進」。因此,雖然本科念的是化學工程,譚群釗卻花了更多時間研究寫程式、架網站。一九九七年,他在網路上認識了陳天橋、陳大年兄弟,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 他,公寓創業 首款遊戲,吸引金主投資 「我們談了幾次,覺得理念滿一致的,租了一間民居就開始了,」當時在攻讀碩士班的他,白天上課,晚上回到公寓裡,就與陳天橋等五人埋首寫程式、做遊戲,直 弄到清晨才小睡一下,「我大概蹺掉了百分之八十的課,但還得了獎(學金)!」回憶當年,譚群釗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打從一開始,他們就想走一條不同的路。 一九九九年,在那棟簡陋到連招牌都沒有的公寓裡,盛大公司正式成立,他們開發出第一款作品《天堂歸谷》。在那個單機遊戲還是主流的時代,這是極少數建立在網路上、以社群互動為訴求的卡通動漫遊戲。 「單機遊戲是跟電腦談戀愛,是一個純虛擬的世界……,但網路遊戲背後卻是實實在在的人,」大學時兼修社會學與心理學的譚群釗,用馬斯洛(Maslow)的 需求理論解釋,「人都是渴望跟別人互動、渴望擁有一個自我實現與展示的空間,」遊戲只要建立在這個「社會性」上,就會有存在與發展的價值。 《天堂歸谷》先是吸引了中華網(China.com)三百萬美元的投資,二○○一年引進的韓國遊戲《傳奇》更是造成轟動,隔年創下了七十萬人同時上線的紀 錄。一連串的成功,不僅吸引了軟體銀行四千萬美元的投資,也奠定了日後盛大在美國那斯達克(Nasdaq)上市的基礎。 「他們在對的時間點做了對的事,」遊戲橘子執行長劉柏園觀察。 業務的爆炸性增長,讓身為首席技術長的譚群釗幾乎無法停下腳步。他一方面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資訊系統,維持公司營運的穩定;一方面還肩負著研發新遊戲的重任。 二○○八年,譚群釗接任唐駿成為盛大集團總裁;二○○九年,盛大將最重要的遊戲部門分拆出去,獨立上市,譚群釗出任董事長與首席執行長。與此同時,他還兼任了兩款重量級遊戲《零世界》與《星辰變》的總製作人。 他,戰勝規則 搶先賣點數、推免費遊戲 同時擔任這麼多工作,難道不會喘不過氣來?「對我來說這就像打Game一樣,都是很好玩的事兒,」譚群釗笑著說:「人生反正遲早會Game Over,何不乘機會多破幾關?」 對於事業,他也有一套獨特的遊戲哲學:「商場跟遊戲世界的戰場一樣,都是由許多規則組成的……,你必須去辨認所處環境的遊戲規則,一方面在規則底下做事,一方面還得想辦法創造出新的規則。」「如果遇到困難,就把它當成打怪,這樣想心情就會高興得多。」 創新規則,他在中國尚未有完善金流制度的時候,就想到在玩家的聚集地網咖,用發行虛擬點數卡的方式收費,一個禮拜內就布建起全國的營業點;他也在絕大部分線上遊戲還要收取高額會員費的時候,搶先推出免費遊戲,逼使對手跟進。 「遊戲最好玩的地方,就在於戰勝規則,」譚群釗說,只要認真打,總有破關的一天。 用這樣「認真玩遊戲」的態度,十年間譚群釗的「等級」不斷上升,從一個只會鑽研技術的工程師,晉升為中國最大遊戲帝國的總司令,他的下一步,是率領盛大揮軍台灣與東南亞,繼續擴張版圖。
|
||||||
|
||||||
社群遊戲發展多年,使用者付費的觀念好不容易開花結果,讓應用程式開發商均嘗到甜頭。然而,若談到進入中國市場,與「免費」打一場硬仗的心理準備,仍是基本原則。 美 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引述上海軟體開發商Kwestr首席產品官法蘭克.游(Frank Yu)說法,開發社群遊戲所需資本、人力、物力門檻極低,只要幾百美元、一部電腦和五至二十人的團隊就綽綽有餘,因此非常適合中國團隊。 事實上,中國也已是為蘋果(Apple)手機設備及臉書(Facebook)等社群網站製作最多網路遊戲的國家之一,但廠商往往只將銷售或廣告收入的四○%至五○%回饋給創作團隊,遠不及其他國家的至少七○%。 於是,當地的開發商不得不跳出利潤微薄的中文平台,接觸中國以外的使用者,以提升能見度。值此時刻,西方許多社群遊戲開發公司從iTunes的發展看見有利可圖,正希望迅速切入中國市場,兩方因此一拍即合。 外 商積極布局 收購在地公司搶商機 今年五月開始,北美最大社群遊戲公司Zynga便已動作頻傳,不僅收購了北京社群遊戲開發商希佩德(XPD Media),七月時與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成立合資公司Zynga Japan,八月更推出繁體中文版的《德州撲克》(Texas Hold'em)。 而曾開發《寶石迷陣》(Bejeweled)和《植物大戰僵屍》(Plants vs. Zombies)等遊戲的美國西雅圖社群遊戲公司PopCap,也與中國社交網站「人人網」計畫共同推出中文遊戲。 美 國《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報導,曾推出《惡靈古堡》(Biohazard)系列、《洛克人》(RockMan)、《快打旋風》(Street Fighter)、《魔物獵人》(Monster Hunter)等電視遊戲的日本軟體公司CAPCOM,已與中國一家「大型」遊戲開發商洽談合作中,惟目前拒絕透露其名稱。 不論是收購或合作,殊途同歸,就是不能放過全球社群遊戲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中國戰區。然而,所有開發商其實都心知肚明,談到進入中國,盜版問題就是家常便飯。 PopCap公司亞太區副總裁格爾茲曼(James Gwertzman)便不諱言,該公司的植物大戰僵屍遊戲,正是透過盜版而風行。 市場專家表示,遊戲開發商想從中獲利必將困難重重,但在大環境機制成熟,或能有效規範一群已習慣免費玩遊戲的人之前,即使冒著被盜版的風險,也不能放緩腳步。這恐怕是現階段所有前進中國社群遊戲淘金的業者,不足為外人道的苦。 |
|
||||||
九月中旬,大雨,在上海浦東新區 這個被中國官方定位為「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廣大的科技重點產業聚落。進入盛大網絡集團位於張江居里路的大門,先是穿過一個廣闊而帶有中國風的 庭院,接著就看到一棟紅色建築物,穿過中庭可看到許多角落正在進行辦公室裝修,說明著它所處的快速變動的產業環境。 盛大是中國第一個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遊戲業者,賺錢的線上遊戲主體業務讓它的創辦人陳天橋,在三十一歲那年,就以人民幣八十八億元的身價名列中國十大富豪。 就在這裡,陳天橋正在八千名年輕員工身上進行一場前所未見的大型管理「實驗」!他創造「遊戲式管理」,將多人線上遊戲的潛規則明文化,實際用在企業管理。 「我們是在玩一場管理遊戲,」陳天橋曾在接受北京大學管理月刊《北大商業評論》訪問時如此表示。 早 在二○○六年,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李夫茲(Byron Reeves)與創投專家里德(J. Leighton Read)就曾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預言」,隨著遊戲世代的年輕人口投入職場,早晚企業必須向線上遊戲取經,來修正傳統管理方式。 然而,在現實世界之中,極少有企業這麼有實驗精神,陳天橋是其中的例外。 忠 誠度提高,年均離職率低於一成 這場管理「實驗」迄今即將實施屆滿兩年,目前為止,成績斐然。盛大集團八千名員工,近兩年平均離職率低於一○%;打破中國企業管理八○後員工低忠誠度、年 平均高達三○%到五○%的高離職率魔咒,而員工每人年均產值與同業相比,則居於排名前三大。 如今「遊戲式管理」已是中外注目的焦點。二○○八年,全球前三大獵人頭公司Egon Zehnder推薦其為管理年輕世代最具參考性的案例,甚至吸引美國南加大等知名西方學府前往研究。 什麼是「遊戲式管理」?它對企業最為頭痛的八○後年輕員工管理,為什麼有效? 穿過一間間看來很相似的白色辦公室,《商業周刊》採訪團隊與二十二歲的徐朱勤和秦國慶碰面,徐朱勤畢業於上海理工大學,到盛大集團才一年,已經從櫃台接待轉做系統助理秘書,秦國慶則在今年七月剛進盛大集團。 有 特殊工作表現,點數快速增加 從徐朱勤與秦國慶進入盛大集團工作的第一天,他們就開始處於「遊戲式管理」的場域,只要打開電腦,就像是玩線上遊戲一樣,他們首先會看到個人化的介面,每 個職務都有相對應的角色任務分配,每個角色都有對應的「經驗值」,每一天,只要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就像是完成線上遊戲的任務一樣,他們馬上可以從「崗位 (職位)經驗值」(編按:以年度為單位,依貢獻度考核得到的點數),獲得點數。 但也像線上遊戲一樣,玩家只是規規矩矩做日常任務,點數累積速度會非常慢,要快速累積點數,就要打怪過關練功,累積到一定的點數,升級挑戰更難的任務,這個規則放在盛大集團員工身上,就是必須積極去爭取額外的工作表現,例如,跨部門新開出的專案業務,爭取「項目經驗值」。 舉 例來說,一位典型的盛大集團基層員工,如果在剛剛考入公司的第一年,被評定為第三十職級,月薪是人民幣五千元,而對應的「起始經驗值」(編按:依新進員工 職位與職掌,給予的職級與點數)是兩萬點,「崗位經驗值」是一千點。而如果他想升職到三十一職級,需要五百點,每天完成基本工作可以獲得兩點,也就是按部 就班把基本工作完成,經過二百五十個工作天,他可以自動獲得調級。 但若他主動爭取工作表現,參加專案工作會快速累積他的「項目經驗值」,年度的總點數就會快速增加。 只 要點數夠,就自動升官加薪 令人驚訝的是,因為這樣的制度設計,在盛大集團,每年定期四次調職等、六次調薪機會之中,基層員工根本不需要經過主管核可,只要點數夠了,就會自動升官加 薪,就像遊戲高手在線上自動晉升一樣。只有在跳升重大的級別,例如基層跳中層職務與高層職務的跳升,必須由跨部門主管組成的委員會審核認可。 然而,也像是遊戲玩家,犯錯就必須立即付出代價。如果表現不佳,在日常的工作上「犯錯」,就會被主管「問責」,依據情節,從經驗值扣掉點數。問責是由直屬長官決定,但只限於日常的崗位經驗值,而不是在專案上的表現;只有犯錯,輔導仍不改善才能扣分。 徐朱勤之所以能夠在一年之內快速晉升,就是因為她主動爭取一個跨部門的專案項目,設計專才獲得肯定的緣故。「我的(大學)同學常很羨慕我,目標到了就可以調薪(不必等老闆決定),」她表示。 跨部門專案成效,最後會直接與集團業績表現掛鉤,依業績目標與預算決定經驗值分布方式,依據各個專案產出的成效給分,創新性越高、對業績貢獻越大,價值就越高,最後再依參與專案的員工得到的經驗值點數,做為給予個別員工的獎酬計算基礎。 「過 去員工晉升是老闆說了算,薪水升級都是保密的,」 然而,「八○後的年輕人,生於互聯網(網際網路)時代,非常講求公平,遊戲式管理把組織遊戲規則完全明文化,讓他們知道,不必靠關係後台,只要努力,有能 力,就可以晉升,」而最早主動爭取參與專案工作,最早漲薪水的,「甚至變成個人英雄,」盛大集團人資部門副總裁張瑾解釋。 提供自組團隊 、跨部門合作動機 遊戲式管理甚至提供讓員工自行組成團隊,跨部門合作,為新業務全力以赴的動機。 由 於主管手上也會依職務不同,掌握不等的經驗值,可以用來開專案,供員工爭取加入機會。張瑾剛到盛大集團就職時,執行長要她在一週之內完成網頁改版,對於不 懂資訊的人資部門來說,挑戰很大,但張瑾在網路上一開出專案,並提供五百點經驗值,不到兩天,就有跨部門的員工幫人資部門完成了任務,效率之快,讓張瑾自 己都嚇了一跳。 而與創新業務連結的員工,自己也可以提出創新的專案構想,再由項目委員會審核。 當員工自提或參與專案項目時,往往會從自己的專長出發,這時人資部門就會發現,在員工應聘時沒有顯露出來的長處。 「過關」速度由自己的本事決定,激發這群年輕人努力的意願。光是去年一年,盛大集團內部提出了七百多個新的業務創新專案,有一千二百六十名員工獲得職級調升與加薪,其中有人甚至在一年之內薪水漲了整整一倍,另有三百多名員工因為專長被挖掘,而得到跨部門職務輪調機會。 從 兩千萬玩家行為,獲管理靈感 當年,陳天橋之所以構想出這個制度,也正是受到遊戲的啟發。時間回溯到二○○五年第四季,盛大集團的金雞母遊戲業受到競爭挑戰,出現上市以來第一次的虧 損,金額達到六千六百八十萬美元,他亟欲帶領盛大集團由遊戲業者轉型成為網際網路內容與營運服務商,然而,不僅人才儲備跟不上,人才也很容易流失。 「公司要支付給員工工資,還要支付給員工成就感;但在現實社會中我們花錢給人榮譽,他覺得不爽,對公司管理不滿意,還要跳槽。為什麼在網路遊戲中,很多人在裡面,自己花錢、付出時間精力,而且有秩序的運作和管理,趕也趕不走?」 陳天橋於是向遊戲借來環境透明、規則透明、以及抓住人性想挑戰過關的特質。 二○○七年,盛大集團內部正式成立遊戲管理的專責單位。第一步,是大量分析盛大集團兩千萬用戶(註冊帳號)在不同遊戲之中的行為模式,建立數學模型,接著對照模擬組織內每一個職務與部門的運作,重建規則。 他 們的研究發現,玩家如果玩遊戲,通常前三天就可以由零晉升二十至三十級,這個階段,遊戲難度低、成就感快,可以把人留住。等玩到六十至七十級,就會有闖天 關等高難度挑戰,這時玩家追求的是過關的高成就感,而且因為對遊戲投入已深,加上線上團隊之間的感情,也會阻止資深玩家驟然退出。 所以盛大 集團設計在組織裡,升遷也循類似的曲線走,一般員工就像初級玩家,升基層主管難度低、成就感快。越往上升,每個職務間跳升花的時間就越長,「因此這個員工 如果想要兩年內升總裁,總計有四萬點的經驗值差距,他就可以算,我能不能夠做到,怎麼做到。」盛大集團人資部門經驗值與薪酬部副理黃曉英進一步解釋。 美 國史丹佛大學教授李夫茲(Byron Reeves)與創投專家里德(J. Leighton Read)在《不懂魔獸世界,你怎麼當主管》(total engagement)一書之中指出,企業界認為年輕人多半吃不了苦、沒紀律、舉止言談白目……,但是同樣一批人,自己掏錢、加入遊戲團體(公會),在線 上遊戲裡頭,扮演各行各業的人,賣藥、採礦、送貨、治療……,「認真工作」的程度超乎想像。 員工知道何時升遷,能管理期望 因為打線上遊戲長大的年輕世代,期待工作場域與遊戲一樣好玩,習慣快速回饋,未來成功的企業,勢必以玩家角度重塑工作流程;工作與遊戲規則一旦結合,個人的目標與組織的目標,因此也可以結合。 「更好的是,這套系統可以用於管理員工的『期望值』,」張瑾表示。 這表示,許多企業誤以為八○後年輕人忠誠度低,對慢慢升遷感到不耐,然而,問題癥結在於「年輕員工不曉得如何管理他們對於未來的期望。」 「他 們要自我實現,想掌握自己的未來,但他們不曉得什麼時候才能升遷,更重要的是,不曉得怎麼做才能升遷。」張瑾進一步解釋,只要能適當的管理八○後對未來的 期望,就可以大幅減少他們的挫折與壓力來源。不過她也表示,做為首先實驗遊戲式管理的企業,盛大集團還在摸索修正這套管理方法。 首先,遊戲式管理承諾員工定期升職加薪,一旦成長趨緩,組織擴張速度減緩,壓力就會很快浮現。 台 灣大學國際企業系教授李吉仁擔心的則是,若將原本應該由企業文化來規範的潛規則全部明文化,人與組織的關係會根本改變,因為「市場就是很短,沒有長期,」 組織真正需要的破壞性創新,在初期都是失敗的,但目前盛大集團訂出的規則太過結果導向,員工可能因此太過於短視而現實。 實驗性管理下一步:挖掘創新人才 然而,對於盛大集團來說,遊戲式管理這場「實驗」還將繼續,陳天橋的目標是藉由遊戲式管理挖掘真正的創新人才,甚至找到下一個獲利引擎。 「今年我們更進一步,將系統用於人才管理,」張瑾表示,盛大集團遊戲式管理實施的第一年,重點是在管理方式與薪酬升遷改革,第二年,重點放在選才、留才上,由於員工的每一步都會在資訊系統留下紀錄,盛大集團人資部門正在分析員工行為模式,做為依據。 這場實驗的成效最後會如何呢?知名管理學者蓋瑞.哈默爾(Gary Hamel)等人在《管理大未來》中主張,「管理2.0看起來應該像網路2.0」的概念,遊戲式管理符合了最新的管理創新趨勢,盛大集團這個先驅管理實驗長期成績如何,必然是全球都在關注的。 延伸閱讀:盛大網絡看八○後 遊戲世代重視公平透明,需要立即回饋,希望工作像遊戲一樣符合人性 對應方法 1.發展遊戲式管理,不須主管批核,過關積點式升遷 2.把員工當玩家,分別提供初級者快速成就感、升級者過關挑戰感 |
|
||||||
很少遊戲能像《魔獸世界》這樣成功的擄獲消費者、投資人和學術界注意,絕對是大型多人線上遊戲中之翹楚。」這是《電玩正在改變世界》中,兩位作者對這款遊戲的第一句描述。 這兩位作者,都畢業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數位遊戲產業十多年,他們說,「若沒親眼見識《魔獸世界》,實在很難理解其深度及廣度。」這款史上最黏人的遊戲,為何推出六年銷售還未見疲態? 關鍵在於「好玩」。 好玩,雖然是個抽象的形容詞,但正如消費者花錢購物,是為了將滿足程度最大化,企業所有研發、製作與銷售,終究得回歸到滿足「消費者需求」。 以《魔獸世界》為例,從「好玩」出發,加入「即時互動、社群參與」的元素,讓玩家一再造訪,至少成功滿足四項消費者心理需求,每一項都呼應其他產業成功的原因。 絕招一》內容為王 如蘋果產品:訴求美學與舒服使用 一、內容為王,連細節都不放過。 《魔獸世界》承襲英國作家托爾金(J.R.R. Tolkien)在鉅作《魔戒》開創的奇幻世界觀,腳本架構龐大、歷時萬年之久。劇中數十個種族、上千個角色輪番登場。任何玩家在任何時候、任何場景切入,都是新一輪故事的起點。 許多玩家宣稱,喜歡這遊戲的原因就只是為了好好「欣賞風景」,日本的鳥居、古羅馬的鬥獸場、麥田中的怪圈、中東傳說中的石像鬼、北歐神話中的符咒,甚至《西遊記》中的鯉魚精,都是他們讚嘆的設計,而且細緻到連符咒上頭的文字都清晰可辨。 內容、細節與美感,是當紅「體驗式經濟」看重的原則,蘋果(Apple)堪稱另一代表。《富比世》(Forbes)專欄作家費雪(Bill Fisher)推崇蘋果首開體驗設計之風,將硬體、軟體和媒體整合成優雅的用戶體驗。 正因蘋果總是設法降低技術的存在感,追求用戶直覺使用的舒適感,無須費力就能取得用戶的情感認知、群體歸屬與跟隨。費雪說,如果學校能夠在教室、軟體、書籍和教師間創造同樣體驗,全世界的學生們可能像喜歡iPod一樣愛上學習。 絕招二》保證耐玩 如精品業:延長美好體驗,加持品牌 二、遊戲耐玩,包括難度與獎酬制度。 耐玩是暴雪的一貫風格,新手玩家三個月後還在入門階段不足為奇。《魔獸世界》設計的任務數量超過九千筆、與角色之間的對話超過兩萬筆,過關的過程中接觸超過一百塊以上的地圖,讓玩家在一而在、再而三重複「練功」的過程中產生新鮮的體驗。 更重要的是,該遊戲找到在困難和辦得到之間的平衡點,新手不會因受挫而退出。而當玩家花費數十小時解決反覆出現的惱人怪物,它也不吝於提供稀有寶物回饋,讓玩家帶著成就感,勇赴下一關。 門檻、奮鬥感、成就感,和精品業的經營思維有異曲同工之妙。精品定位強調個性設計、高辨識度,並握有市場價格制定權,強化了消費者的渴望,也擴散了月暈效應,由認同、信賴、喜愛到擁有。 這一連串移情作用不一定全程愉快,大多時候是累積資本的「努力期」、接收理念的「認知期」,還有建立忠誠的「連結期」,最後才得償,達到滿足的「高峰期」。 心理學有個峰終定律(Peak-End Rule),用來解釋潛意識記憶這道過程中最愉快與最不快的感覺。消費者多半不會記得好、壞感覺的比重或長短,但對「峰」與「終」時的記憶最深。 精品業者就是善用峰終定律,極大化延長消費者對美好服務的體驗,體現公司的品牌價值,並滿足客戶最重視的需求。當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價值提升,差異化因而顯現,品牌地位隨之確立。 絕招三》追求公平 如排隊消費:滿足顧客才有下一次 三、遊戲平衡,包括建立角色強度與公平機制。 玩家進入《魔獸世界》的第一件事就是選擇職業(即角色),這個決定同時賦予玩家特定的技能、武器、天賦等。為了保證所有職業都有獨特的能力和法術,並維持相對平衡,每種職業都有優勢、劣勢與致命缺點,所有玩家都擁有一次改變戰鬥局面的機會。 公 平機制獲得玩家一面倒認同,不僅玩家清楚自己在解任務的每個階段目標是什麼,遊戲後台設計也完全杜絕裝備轉手,以防私下交易;採四種團隊結盟輔以投骰分配 方案(例如:打怪團隊共一百名隊員,卻只能分配到二十種武器,為求公平,所有隊員以擲骰決定哪二十人可得到武器),以達公平競爭;設立聯盟與部落的語言隔 閡機制,阻斷不同陣營間玩家的仇恨破壞遊戲環境。 無論什麼產品,「公平感」是品牌印象之外另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消費者對在百貨公司購物,或是在路邊攤挑選便宜貨,兩者的期待截然不同,因此低價或折扣促銷不一定永遠有效。 其實,許多無關價格的細節,也會誘發顧客拾起心中那把尺丈量。就以一窩蜂的甜甜圈開店現象為例,如果消費者大排長龍,所得結果卻未能對付出的時間感到滿意,被剝奪感就會阻斷未來交易的機會。 絕招四》經營社群 如超商:緊跟消費趨勢推季節商品 四、玩家精神:讓玩家開發遊戲。 《電腦玩家》創辦人徐人強說:「線上遊戲業者都說重視玩家社群,但沒有一個像《魔獸世界》做得這麼徹底。」據玩家反應,《魔獸世界》快則一週,慢則一個月,真的會有所回應,嚴重者則等到改版時一併解決。 每次遊戲改版後,《魔獸世界》的社群管理員及遊戲開發者,就等著與玩家筆談,還會不定期發表下一次改版構想與進度。官方也鼓勵玩家積極投稿,小說、繪畫、音樂或服裝建議,這都可能出現在遊戲的某一個角落。玩家因為意見受到重視,熱情與忠誠度邁前一步。 利 用消費者經驗反饋,設計出更符合需求的產品與流程,是零售通路龍頭7-Eleven的拿手策略。在日本,引進7-Eleven的鈴木敏文從一開始就覺察, 零售通路的業態繁瑣,了解消費者心理不如從POS(銷售時點)系統下手,藉由預測及分析日常購買行為,提高來店數與單店營業額。今年台灣的7- Eleven,六月夏季鮮食商品中,關東煮、光合沙拉銷售較去年同期成長一倍,就是抓住「輕食」趨勢,適時在產品組合中加入天然、低卡的當令時蔬,突破夏 天是關東煮淡季的宿命。 遊戲,雖然是個虛幻世界,但他們從消費者口袋掏出大把鈔票的關鍵機制,是所有產業都要學習的know-how。 |
||||||
|
||||||
四個英文字母,建構截然不同的台股新遊戲規則。 未來,總市值達新台幣21.7兆元的台灣股市,將因為IFRS的規範,出現截然不同的面貌。 無論你是股市投資人,或是企業經營者,兩年之內,你將感受到這個趨勢的影響力。 撰文.周岐原‧吳美慧 研究員.楊卓翰、葉揚甲 攝影.劉咸昌 十一月八日,藍天電腦公布一則重大訊息,引來市場高度注意。公司宣布提前採用IFRS(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經重新估算「公允價值」後,每股淨值增加到六十五.二元;和原本的十三.一元相比,藍天的淨值整整增加近四倍, 股價淨值比也相對從五.二倍,大幅降到只剩一倍。 更重要的,對股價帶來不少「激勵」。消息公布的當天,股價從開盤價的每股六十八元,一路拉高到七○.五元,第二天,更上漲到七十二.二元。短短的兩個交易 日,股價漲了六.一%。要不是金管會出來喊話,不准企業「報喜不報憂」,不然藍天的股價,應該還有更亮麗的演出。 成立二十八年的藍天電腦,近年來最受矚目的業務,不是核心業務的筆記型電腦與電腦周邊產品,反而被在中國以自有地使用權發展資訊通路「百腦匯」及百貨商場 「群光百貨」搶盡風彩;目前百腦匯已有二十家分店,群光百貨繼在中國武漢、成都開點後,也規畫在西安開設第三家據點。 對藍天而言,無論是營運、資產項目全都和過去相同,沒有任何差異,既然如此,這檔老牌電子股憑什麼讓淨值「平地起大樓」? 此外,另一個更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則將成為絕響。去年,新光金控為了符合金管會要求的資本適足率︵RBC)規定,先後賣出台北信義區A11百貨等五筆不 動產,讓董事長吳東進每每談起把信義區土地賣掉的事,他就感嘆:「一想到就會哭。」這個被迫賣地的遺憾,如果當時國內會計界準備提前實施IFRS,這些被 吳東進視為「珍寶」的土地,就不會被賣出。原因是IFRS生效後,不動產可以採用市價入帳,無須以當初買進的歷史成本列帳;如此一來,新光金控的資本適足 率,就可以反映當時的真實資產價值,完全符合主管機關要求,吳東進就不會直到現在想到土地都還在「捶心肝」。 改變一:財報觀察重點 從損益表變為資產負債表 讓藍天每股淨值「突飛猛進」,或是讓吳東進得以保留土地資產的關鍵,就是名為「IFRS」的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從二○一二年元旦起,所有上市櫃公司、興櫃 公司及金融業,就要使用IFRS原則編製財報;到了二○一四年,所有公開發行公司也必須跟進,屆時,藍天電腦淨值增加的魔術效應,將進一步蔓延至一千五百 多家上市櫃,以及公開發行公司中。 台股投資人最關心的是,IFRS將帶來什麼影響?「轉變非常大,很多觀念要改寫。」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專業策略長陳振乾說,「投資人多半重視損益 表,日後觀察公司時,應該把重點轉到資產負債表。」陳振乾表示,投資人分析公司經營的體質好壞,經常從營收或稅後EPS(每股純益)著手,業績好的公司, 多半能得到市場較高評價。但是從資產負債表觀察,許多本來在損益表繳出亮眼業績的企業,實際上股東並不能得到同等的好處。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長薛明玲表示,目前國內的會計制度,期初的資產負債表加上當期損益,就等於期末的資產負債表;但新的IFRS制度,是把期末的資產負 債表反向減去期初數字,得到當期損益,是一種相反的概念。 改變二:財報主體 從單一財報轉為合併報表 此外,即使公司經營形態並未改變,IFRS實施後,反映在財報上的數字,會有很大出入。如合併報表的使用,就是新制帶來的第二項改變。 IFRS上路後,未來企業逐季公布財報時,只公告合併報表,只有在公告全年財報時,才會另行公布母公司的單一財務報表,作為承認財報、分配盈餘用。格式也 將更接近已實施IFRS多年的香港版本,更與國際接軌。 在香港上市公司提供的損益表中,稅後淨利下方還有名為「股東應占溢利」的欄目,這項科目的意義是,在合併報表內扣除少數股東的股權後,實際分配給母公司股 東的獲利數字。實施IFRS後,未來台灣掛牌公司,也將增添這項科目;而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常出現在集團股身上的「作帳行情」,未來有可能將宣告絕跡。 改變三:出售獲利 購併先認列全數售股利益 此外,由於新制認定,只要母子公司仍維持編製合併報表的實質關係,即使母公司出售部分子公司股票變現,這些資本利得也不能被視為投資利益、認列在報表內, 對習慣趁著季底作帳進場的投資人而言,屆時會「很不習慣」。 陳振乾舉例,某家母公司出售子公司股權一○%,持股比率由七成降為六成,藉此提高當季的獲利數字。以現行制度來說,用一○%持股換得的資金,本來可以認列 在損益表的營業外收入項目;但就IFRS新制而言,既然對子公司還有六成持股,代表母公司仍可將子公司列入合併報表,身分沒有改變,因此不能認列損益。 陳振乾說,當母子公司股權減少至不須編製合併報表時,在會計帳上需要先「一次性」的認列出售利益,都要先把手上的持股,「認定先全數出售認列利益」,屆時 公司將有龐大的出售股權利益進帳,反之亦然。 換言之,這樣的會計原則很容易變成公司經營者「操弄」的方式,只是需要為這一次性的認列玩這麼大?端賴經營者心態而定。 改變四:附註資料 不可不看其中揭露的資訊 至於財報後段的附註資料,經常被視為「只是密密麻麻的幾行字」,因而被投資人忽略;但這些附註的重要性,未來也將隨著IFRS重視資產負債表而提升。「過 去看報表只看損益、淨值,現在一定要看附註揭露的事項,因為裡面含有更多訊息。」資誠會計師事務所IFRS 轉換專家李宜樺說。 李宜樺舉例,新制實施後,貸款金額高和外幣部位高的公司,必須在附註內一併分析利率和匯率波動的潛在影響,提供閱覽報表的讀者參考。屆時,評估企業投資價 值的步驟,就不只是看看EPS高低而已,連可能的升息風險、匯率風險也得考慮在內;這意味著,日後選股的難度將更高,投資人勢必得做好更多準備,才能在股 海中獲利。 儘管企業原有的經營形態,並不會因為實施會計新制而改變;但IFRS對財報數字的影響,卻宛如「乾坤大挪移」般,徹底影響許多產業的財報形態。例如在藍天 帶頭「鳴槍起跑」後,握有大批土地資產的台肥、中華電、大同、新紡等業者,將因為資產價值大增,成為率先受惠IFRS新制的公司。 資產股大爆發 土地價值重估受惠大 李宜樺解釋,土地價值入帳原本採歷史成本計價,但在實施IFRS制度後,公司自用的不動產,則可以選擇以市價或是維持原先的以歷史成本作為計價基準。倘若 採市價法,台肥、中華電等資產股,資產項下的土地價值就將大幅上升,連帶提高其每股淨值。對許多長期持有土地、買進成本極低的老牌公司而言,不僅將因為股 價淨值比提高、帶動股價翻升,更可能對公司的帳面價值產生「起死回生」的功效。 至於本身握有土地資產,但每股淨值偏低的低價股,更是IFRS制度下的受惠者。像是鋼鐵股中的高興昌,第三季因虧損導致每股淨值跌破五元,被打入全額交割 股。 然而,分析高興昌名下的土地資產,公司在高雄市區仍有不少後市看好的精華土地。如果以IFRS的市價入帳制度計算,高興昌的每股淨值勢必大增,也不必淪落 到全額交割的地步,未來更可恢復正常交易。由此可見,心態較積極的資產股,在IFRS實施後,有可能陸續進行重估資產價值,股價也將出現「還我公道」的相 對漲幅。 由於許多企業都有資產重估的需求,這就為國內專業鑑價師事務所,帶來極大商機。業界指出,按件計酬收費的鑑價師,是根據客戶的土地、大樓、標的物位置不同 收費;比方說持有辦公大樓最多的國泰人壽、新光人壽,為這些辦公大樓鑑價的行情,約為每棟四萬元,最後將總價打九折收費。所以幫資產分布各地的大公司鑑 價,很可能一次就收入數百萬元。尤其是客戶申請重新估價的不動產,必須以公式折算,在作業複雜的情況下,收費金額又會更高。 假設IFRS制度實施後,所有上市櫃公司都進行重估作業,以每家平均鑑價費用為一百萬元計算,專業不動產鑑價師至少衍生出十三億元的商機。 新制上路 新機會仍將伴隨新風險 然而,陳振乾也提醒,台灣實施IFRS制度,除了是與國際接軌,也是為了呈現企業的真實價值。在此前提下,IFRS帶來的影響絕非只有利多而已,一旦景氣 反轉,企業帳面價值受衝擊的程度,也是投資人須特別小心的「新風險」。 例如,企業若在實施IFRS後,將名下不動產依照市價入帳,雖然大幅提高現階段的淨值;反之,未來景氣下滑時,除了可能因為經營不善、在損益表提列虧損, 連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項目,也有因資產價格下跌,而出現淨值「消風」的危險。 此外,投資人觀察資產股時也須注意,各企業不見得會在IFRS制度上路後,全數將土地資產價值改由市價法入帳;同樣產業可能會因為採取的認列方式不同,而 使淨值出現極大差異。屆時投資人必須「睜大眼睛」深入探究個股本身經營體質,才不會忽略了「原汁濃湯股」。 同時,因為產業特性不同,對獲利、營收認列的認定不同,有可能出現「營收快速縮水,獲利不變」的特殊現象。靠土地吃飯的營建業,就是受IFRS制度影響資 產的產業。 李宜樺分析,原先營建業可將銷售程度及預收款比例達到一定水準之建案,依據完工百分比法,將建案收入認列到當期營收;但二○一二年IFRS上路後,預售屋 將會被視為標準化的產品,完工百分比法也不能再使用。 未來,建商出售預售屋後,必須等到消費者點交、完成過戶交屋手續,交易才能視作完成、將款項認列營收。代表日後建商必須將規畫的建案分散開工,以便讓營收 能平均在各年度入帳,密集開工、認列收入的模式即將成為歷史。 運輸與零售業 認列模式將有重大改變 在資產負債表內的設備項目,認列標準在IFRS制度下也有改變,連帶使不少企業將受影響;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大量租用交通工具的運輸業。 陳振乾指出,不少運輸業者選擇租借營業用車、飛機或貨輪,和付錢購買的同業相比,即使兩者從事相同業務,帳面的資本報酬率就是不一樣。未來IFRS上路, 這種情況也將不再存在。 以運輸業來說,過去租賃設備只須在財報的附註內註明金額及細節,而不必強制將租賃項目全數入帳,這種方式稱為營業租賃;日後,運輸業則必須將租賃的資產及 費用,列入資產負債表計算。如此一來,航空、航運公司的負債比可能上升不少。當高出一大截的負債比,成為運輸業的常態時,投資人也必須了解並接受這項改 變。 關於製造業的設備折舊,也將出現重大改變。南科副總白培霖表示,DRAM上游業者更新製程的速度較快,必須負擔的年度折舊金額也較高,每年往往高達二、三 百億元。IFRS生效後,帳面上較多折舊完設備的廠商,由於殘值不高,影響程度較小;以南科來說,多數設備都是新添購的機台,其中部分設備開始攤提,這些 剛起算折舊的機械就將依照IFRS新制來計算。 陽明海運財務長林文博則表示,IFRS實施後,以租賃設備入帳的資本租賃項目,其金額將會提高。 目前陽明租借的船舶和貨櫃,比例各為總數的五成,當全數都以資本租賃入帳後,是否要連帶調整設備的租借比率,必須等內部完成數量盤點、更新財務數字後才能 決定。目前海運同業也還在研究IFRS準則的完整規範及內容,預料明年初,業界可望有初步規畫的因應措施出爐。 另外,對百貨、商場等零售業而言,營收認列方式也將大不相同。 以百貨來說,各種專櫃占百貨公司營業額的營收並不一致,過去百貨業經常將所有專櫃的營收,都納入公司的整體營收中,但分析營收來源,除了自有品牌的專櫃可 列入營收,其他品牌專櫃的營收,必須扣除成本費用,才能將淨額列為百貨的營收,並在附註下另外說明來自其他專櫃的營收總數。因此,在IFRS實施後,零售 業的營收數字將會減少,但獲利不受影響。 巨災準備改列稅後 金融、產險業將轉危為安 至於金融業,則因為對收入項目認定的不同,被認為是影響最大的企業;不過,元大金控發言人莊有德表示,目前還在持續研究導入IFRS的施行進度,但真正影 響範圍,要等明年政府發布公報內容才能評估。 畢竟政府決定實施IFRS到何種程度,也是目前金融業關心的重點。大致上來說,銀行、保險公司因不動產占資本比例較大、保單出售金額較高,受到影響程度較 深;至於證券業在財務報表上,並沒有認列太多土地資產,所以帳面的衝擊相對有限。 至於原本認為是產險業「罩門」的巨災險,在二○一一年後將「轉危為安」。台產表示,IFRS實施後,在二○一一年前提列的巨災準備,仍會掛在帳上,未來萬 一有事故發生,會先回沖先提列的準備。等到一一年後,巨災準備會改列為特別盈餘公積(稅後金額),和過去相比,因為不必提列費用,可以增加損益表數字,使 得台產每年提列約一億多元估算,每年每股獲利可增加約○.三元。 儘管是特別盈餘公積,不能分配,但對每股淨值提升,有加分作用。新產因過去五年平均每年提列約四億元,以目前三十一億元股本計算,可增加的EPS超過二 元,第一保的EPS則估計約可增加○.九元,算是受惠產業。 對習慣參考上市公司財報的投資人來說,進入倒數計時的IFRS制度,將把原有熟悉的選股模式徹底洗牌,除了必須熟悉新的財務報導準則,投資人或許更應該關 注IFRS的核心精神,也就是分析企業本身的歷史數據及當期表現,而非過去「從類股中找個股」的選股模式。IFRS即將上路,投資人你準備好了嗎? 》什麼是I FRS? 由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發布的準則稱為IFRS︵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全球已有超過一一五個國家規定企業採IFRS編製財務報表,IFRS的特點在於依原則 基礎︵principle-based︶訂定準則規範,著重於觀念架構及精神,制定上不訂細則規定,僅規範經濟實質的會計處理原則,以免限制於細則而忽略 交易的實質,對使用者較為便利。 》為什麼要採用I FRS? IFRS與國際接軌後,可加強國內企業及國際企業間財務報表之比較性,也可提升台灣資本市場之國際評比,進而吸引外資投資國內。企業如欲赴海外發行有價證 券,亦無須重編財務報告,可降低相關籌資成本。對於有海外轉投資公司的國內企業,可降低會計帳務的轉換成本,並提高經營管理效率。 不過導入IFRS對於企業是全面的衝擊,其影響不僅是財務與會計的領域,對資訊系統、績效制度、投資關係、稅務與法務等其他層面也將受到波及,所以企業應 提早做好準備工作。 》I FRS會影響投資股票嗎? 企業財報表達方式不同,股票評價自然受到影響。ROC GAAP因強調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及保守穩健原則,歷史成本為最常見的衡量基礎,但IFRS強調的卻是資訊的攸關性,著重於公允價值,因此企業未來呈現的財 報將與現行的截然不同。 且不僅首次採用IFRS時,公司財務報表會有波動;在IFRS基礎下,隨著會計期間的不同,財報績效的波動也可能增加,股價當然會受到影響。企業將面臨如 何取得可靠的公允價值,會計帳務處理將較以往複雜,以及為取得公允價值所增加之成本挑戰。 》如何在IFRS制度中,增加投資成功機率? IFRS為求真實報導企業狀況,公允價值將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公允價值雖可反映真實價值,卻也可能使資產浮增,導致企業盈餘虛胖;不僅如此,公允價值還可 能被當作操弄帳目、粉飾財報的工具,甚至影響股價表現,造成反效果。 因IFRS認定基準與現行制度存有不少差異,靠財報選股的思惟也必須即時改變。投資人必須耗費更多時間研究財報,特別是深入分析有許多重要財務原始資料的 備註,才可在IFRS制度生效後,進一步掌握企業基本面,並提高投資致勝的機率。 IFRS轉換時程:2012年採雙軌制,2013年起正式啟用 2010 第一階段 上市、上櫃、興櫃及金融業公司 2011 台灣會計準則 公司要在台灣會計報表上註明導入IFRS的計畫及影響等敘述2012 雙軌制:公司應同時編製兩份報表 國際會計準則 2012/1/1 IFRS開帳日,要編出IFRS的財報數字2013/1/1 IFRS採用日,從此台灣會計準則停用2013/12/31 IFRS年度財報日資料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對誰有利? IFRS實行後對各產業的衝擊 相對負面: 航運、航空、金融、百貨、旅行業—— 儘管公司會受負面衝擊,但對損益表影響不大。 航運、航空等運輸業 租用的設備必須列入資產負債表,帳面上的負債比將因此提高。 金融業 放款時就要評估預期的可能損失,這將對營收有極大影響。 百貨業者 僅能認列自有品牌的專櫃收入,營收數字相對會減少;但在財報「附註項」仍能查到來自其他專櫃的租金。 相對正面: 土地資產較多的公司 ──持有較多不動產和土地的企業,未來可選擇讓資產以公允價值入帳,資產項下的土地及房屋價值,將比重估前的歷史成本大幅增加。 在股價淨值比相對偏低情況下,這類公司股價有機會因反映真實價值而上漲。 未來,財報的條列方式是這樣……◎資產負債表──IFRS更名為「財務狀況表」 資產 土地資產首次重估 .......IFRS實施前台灣過去的土地資產,採用成本法估價,就是依照一家企業最初交易的土地價值來計算資產。 IFRS實施後...... IFRS制度使公司可以透過公允價值,也就是市價來認列固定資產,但要特別注意採公允價值入帳後即不能變更;相對地,若採歷史成本法,還可有一次改認列的 機會。 不過,以藍天為例,其土地資產大都在中國。中國的土地所有權是屬於政府,民間只有使用權,所以中國的土地資產必須要依土地使用年限,攤銷土地使用權為當期 費用。 負債 營業租賃 .......IFRS實施前過去的「營業租賃」如零售業租銷售據點、航運業租飛機貨船等,都採「不計入負債」的方式,僅在附註說明即可。 IFRS實施後...... IFRS制度的精神,是納入隱藏負債的項目,因此交通業、零售業的負債比率可能會大幅增加。 股東權益 資產重估價盈餘 IFRS制度中的土地資產後續衡量,也可以選用「公允價值法」,每年重新估算地價。因此可能會造成重估價盈餘或是資產減損。土地重估價盈餘,要列為「其他 綜合損益」,屬於權益項目。因此土地資產重估,可能會造成股東權益大幅增值,並使ROE(股東權益報酬率)下滑。 ◎ 損益表──IFRS更名為「綜合損益表」 營收╱獲利 若公司販賣的產品類型是標準化,那麼只有在所有權轉移時才能認列收入。受影響最大的就是營建業,因為台灣原本採用完工百分比法,可隨施工進度認列收入。但 IFRS上路後,業者只有在交屋時才能認列收入,這對須長期完工的標準化產品業者有巨大影響。 另外,在原本會計制度下,許多百貨公司會將專櫃營業額列入整體業績;但IFRS原則中認定,百貨公司收取的佣金才是收入來源,因此專櫃收入將無法認列,未 來營收可能大幅減少。 營業外收入 IFRS將擴大營業內收益項目,以往被列為業外收入的處分固定資產、匯兌利損、固定資產減損等,未來都會列為營業內項目。所以未來公司的獲利可能會因此波 動更大。 設備折舊費用 台灣原本用固定資產耐用年限表估計設備減損,用固定比例每年折舊。然採IFRS的公司,會採組成部分折舊,將每部分分開折舊。例如飛機將引擎、座椅等物件 以不同年限折舊;各行業設備不同,折舊費用落差也更大。 歸屬少數股東淨利 未來合併損益表會多出一項分配給子公司股東的支出,是合併報表配給子公司股東的淨利。稅前淨利分配給一般股東前,扣除稅額後還會再扣除「分配給少數股東淨 利」。所以在合併報表中,最後分配盈餘會再減少。 寶成、華新、永大等 「大陸資產股」值得注意 在藍天率先公告不動產重估價值後,在對岸握有可觀資產的類似業者,還未成為市場焦點。這些企業的土地,市價已經比當年成本高出數倍;若未來同樣採市價法入 帳,很可能複製藍天模式,成為下一檔淨值暴增的資產股,後續發展值得注意。 例如製鞋大廠寶成,就是握有大量對岸資產的公司;至於全中國握有16家轉投資公司的東陽、持有南京「華新城」的華新,都是即將浮出水面的龍頭股。整體而 言,土地資產對股價的影響程度,是低股價淨值比者影響較大;高股價淨值比者,反而不容易凸顯影響。 至於在江浙一帶,被列入準備開發範圍的業者也不少。像是在杭州市設有大片廠房的友佳,在江蘇常熟有124公畝廠房的華豐,以及在上海松江地鐵站附近,建有 約3.6萬坪廠房的永大,都可能成為下一檔藍天,投資人不妨持續追蹤。 (周岐原)明日之星! 》16檔重估價值對每股影響度最高個股代號 公司 每股貢獻度(元)2613 中 櫃 32.46 1722 台 肥 24.19 2913 農 林 22.36 1903 士 紙 20.52 1419 新 紡 14.00 2705 六 福 12.36 9928 中 視 12.12 2412 中華電 11.29 1203 味 王 11.19 4707 磐 亞 10.86 4502 源 恆 10.72 1532 勤 美 10.64 6277 宏正科 10.54 8927 北 基 10.11 1418 東 華 9.81 1469 理 隆 9.74 》未施行重估的16檔潛力股代號 公司 土地成本占股本比(%)8927 北 基 101 1469 理 隆 97 2597 潤 弘 97 6605 帝 寶 83 8354 冠 郝 78 2491 吉祥全 76 2616 山 隆 71 2520 冠 德 71 5493 三 聯 70 3297 杭 特 68 1784 訊 聯 68 2498 宏達電 66 8905 裕 國 65 5603 陸 海 64 9940 信 義 63 2024 志 聯 60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新報 士紙爆發力驚人! 會計科目 第三季季報數據(億元) 固定資產 土地 0.79 房屋及建築 6.56 重估增值 54.11 根據不動產業者推估,若依照當前市價計算,僅是士林舊廠這塊土地,資產價值就達400億元;若加上鄰近地區的其他3塊土地,士紙的總資產價值不排除上看 500億元。 固定資產淨額 59.62 資產總計 73.34 IFRS正式上路後,土地資產可選擇以公允價值入賬。士紙當前資產總值73億元,若地價重列後,價值增加4、500億元,未來呈現的資產負債表,資產總額 可望受惠地價上漲而順勢大增。 製表:楊卓翰 會計師看IFRS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專業策略長 陳振乾 IFRS是更透明的財務報表。所以導入IFRS之後,資產價值波動會更大,這是大家要習慣的事情。未來用公平市價估算資產成為趨勢,因為這可以反映真實價 值,所以土地價值必然會有漲跌,認清這個潛在風險,是首次採用IFRS很重要的事。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 李宜樺 IFRS上路後,可能影響某些企業的帳面營收,但這並非公司的獲利能力變差,而是認列方式不同。對銀行而言,過去從營收高低決定放款額度的模式必須改變; 投資者也不能因公司帳面業績縮水,就認定表現退步,這是各界必須重新思考的。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專案諮詢顧問 宋孟霖 對企業而言,IFRS需要揭露更多的財務細節,除了可能對資產價值帶來提升,後端更有許多準備工作必須完成;至於投資人也須做好更深入的研究,才能在新制 實施後,充分判讀出報表及附註欄記錄的營運資訊。 產險業翻身! 產險股特別準備回沖,對每股盈餘的增加影響 代號 公司 名稱 98年底特別準備(億元) 每股盈餘增加數(元)2832 台 產 2.28 0.63 2850 新 產 6.43 2.03 2852 第一保 2.75 0.91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備註:實際數字以各家公司2011年會計師查核結果為準。 會計師、系統商 800億元商機即將啟動在專注IFRS改變現行的會計處理原則時,不能忽略隨之而來超過800億元的商機即將啟動。「每一家公司簽證會計師要收300萬 元,讓我都想開事務所了!」一位擁有兩家股票掛牌公司的董事長說,不光是會計師的處理、簽證費,「還有軟體、IT要跟著升級,這些費用更多。」在與會計 師、系統的軟、硬體廠商接觸過程中,這位上市公司董事長感嘆:「真想自己到印度找軟體人才,賺IFRS財!」讓他動起成立軟體公司念頭的,主要是目前國內 系統軟體的人才不多,在IFRS實施在即,根本沒有那麼多的人才可以應付。 提供企業資訊解決方案的資通公司總經理林聖懿說,IFRS會計新制上路,所有企業資訊系統一定要更動;其中,舊有ERP(企業資源計畫)若採用整套換新, 進口系統要價約2000萬元,國產系統約在500萬至1000萬元間。若公司只是想將原有ERP系統更新,進口系統更新費用約600萬到1000萬元,國 產系統更新費用則不超過200萬元。 不過,不論屆時企業會採用何種方式讓IFRS順利上路,從事系統或是企業資訊解決方案的公司,將是最大的贏家。所以除資通外,敦陽等相關廠商都接獲訂單, 將是明年業績最夯的公司。此外,隨著IFRS實施,資產鑑價師也會因為鑑價案件增加而「身價」大漲。 |
http://magazine.caing.com/2011-01-01/100213255.html
仅九个月间,中国的团购网站从无到有,已演变成“千团大战”的混乱局面。最近的这轮团购网站引资,再度引爆业界的口水战。
2010年12月2日,拉手网宣布获得金沙江创投等数家风投机构的投资,总计5000万美元,由此估算其整体估值达5亿美元。消息一出,舆论哗 然。面对“放卫星”“抢眼球”的讽刺和揶揄,拉手网的创始人吴波在微博上一时忙于应战。“当时不够淡定。”事后,吴波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2010年风生水起的团购生意,商业模式简明直观,赢得了众多创业者的青睐,但与过去十年红火的互联网相关行业一样,实际经营和盈利状况无人关心,不断膨胀的销售规模和不断推高的估值才是焦点。
吴波认为“互联网创业本来就是一场资本游戏。在它不是资本游戏的时候就需要你把它做成一个资本游戏。”
2010年12月2日,美团网也传来融资消息,CEO王兴公开表示已得到红杉中国的投资。但交易双方均未披露金额等具体细节。
“团购网站投资一直火到9月份,之后渐渐冷了下来。最近这几单融资达成,无异于宣布很多网站Game Over(游戏结束)了。”一位风险投资客这样说,“最后做出来就那么一两家,一将功成万骨枯。”
估值争议
“做第二轮融资的时候,我们自己的估值是几亿美金,后来Groupon给出的估值是5亿美金。”吴波言必称团购网站的鼻祖Groupon。现在他已不再考虑与Groupon合作的可能性。
团购始于中国,但团购网站变成一种受创业者青睐的模式则由美国Groupon为代表,并以其拒绝了Google 60亿美金的要约收购而登峰造极,反过来推动了中国团购网站的估值膨胀。
“在Groupon重新公布销售额之前,拉手网的销售额大概是他们的六分之一,他们10亿美金,我们10亿元人民币。”吴波说。
今年41岁的吴波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获西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吴波1998年创建Web DVD,1999年创立焦点网,2002年创建RichCore视频解码芯片公司,2005年创建中国第一家专业视频共享平台网站TVix.cn,每次都 能全身而退,如焦点网于2004年初被搜狐收购,RichCore在2004年被凌阳科技收购等。
中国第一家团购网站美团网于2010年3月4日上线,两周后拉手网亦上线,半年后团购网站的数量已经超过千家。团购网站的销售量增长据说也非常惊人。Groupon销售每月额环比增长30%,而据吴波称,销售额每月环比翻番在拉手网是家常便饭。
“拉手网最近几周的销售额都超2000万元。从12月开始,每周的业绩都比上周有大幅度提高。”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解释他为何给出高估值。
电子商务企业的整体估值,一般以未来12个月收入的2倍计算。考虑到月度增长,吴波称2011年拉手网的销售额预期将不低于2.5亿美元,因此有了5亿美元的估值。
2.5亿美元的销售额相当于15亿元人民币,这是否可能?目前最火的零售网站凡客诚品,成立三年后的今天号称年收入翻了3倍,才达到3亿美元。相对而言,团购的销售额更容易增长,无需库存和物流配送,但利润率会随着竞争加剧而迅速摊薄。
“对这种在这么大的基数上还增长这么快的项目,没有合理的估值,只能出一个别人没法拒绝的价格,并迅速Close(达成交易),晚一天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朱啸虎在微博上如是说。
闪电战
“彪悍的商业模式需要同样彪悍的团队和彪悍的投资人。”泰山投资副总裁、联合创始人陈亮表示,“我们互相非常认可。”
由于后续几轮融资估值连创新高,拉手网的天使投资人泰山投资已经获得了180倍的回报。据泰山方面表示,因为看好拉手网,退出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并表示将一直跟到拉手网IPO。
“最后挤进来的一家基金,通过我的私人关系打了招呼。”回忆起B轮热闹非凡如拍卖会般的融资,吴波很是享受,“这轮都没有新增董事席位。”
回忆起与泰山投资的第一次接触,吴波说:“当时我从陈亮的眼神中都能够看出来,只要美团愿意接受,他肯定投王兴。”
2010年4月,泰山投资最终投了拉手网,并在这轮天使投资中带来了嘉丰资本和德国团购网站Daily Deal的创始人Michael Gonzales。
6月,拉手网的A轮风险投资500万美元完成,新进入的金沙江在最后时刻提出要独占A轮出让股权,吴波出让了一些股份,Daily Deal才得以入围。
随即,拉手网使出闪电战,在6月,一夜之间开通了100个城市,几乎囊括所有一、二线发达城市。“要把规模做大,一是要把对手震住,二是对地方团队是一个强行激励,已经上线了,就必须要做。”吴波说。
吴波坦言,没有投资人的启发和支持,绝不会打响闪电战。随着业务在全国铺开,辅以iPad抽奖等营销形式,加上一日多团、酒店团购等新产品线的 上马,吴波预计到2011年6月,拉手网可以从目前1100名员工发展到2000余名员工,站点达到200个城市,每个城市预计在开通一年后盈利。
“我早就知道,这就是一个资本游戏,需要CEO有超强的融资能力。”吴波特意以优酷网和土豆网的竞争为例,认为前者正是在关键的时候先拿到了钱,买足了带宽,才得以在与土豆网的争夺中占得先机。
不过,吴波又狡黠一笑:“可能会到6月份有新的融资,如果别人给一个很好的估值,我又会忍不住。”
千团大战
“这是典型的红海,冲进去就得做好断胳膊断腿的准备。”一家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经理这样说。简单的商业模式,极低的进入门槛,只要愿意熬夜,对手的任何营销创意可以在当天凌晨就被复制。
2010年4月以来,已公布的对团购网站的投资已超过十笔。但业内对巨额资金助推下的这种规模游戏心存戒备。
“冲销售额容易,但是盈利非常困难。钱少了不行,钱多了又不赚钱。业务量和利润空间本身是冲突的,引入资本还要把可分得的利益再摊薄。”投资界人士介绍,团购网站大多是在商家的价格上加成作为佣金,甚至靠已团购但未来得及消费的单子赚钱,这部分占总量的20%左右。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总经理胡延平、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等互联网人士都公开表示,不看好团购这一模式在中国的前 景,认为门槛低、难以做大规模、对商家的价值不大。以为1000家团购血拼后至多会剩下约10家有规模、能盈利的网站。甚至有投资圈人士放言,团购网站短 期内看不到盈利,甚至长期都看不到。浙商创投合伙人张巍本刊记者说,浙商创投的定位是Pre-IPO,投资酷团科技的钱来自他个人,“属于个人兴趣”,但 他强调,“酷团的着眼点还要获得利润”。
“只有前三名有意义。”朱啸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现在最害怕的是大船下海,比如腾讯、百度等,具有先天的渠道和流量优势,将对市场格局产生有力的冲击。”一位创业者表示。目前,新浪、网易、搜狐、百度等大型网站相继涉水团购。
“我现在每天瞭望,看有什么新的大家伙要进入团购市场。”吴波说,如果有一天团购网站的竞争对手发展到今日凡客诚品的地位,拉手网用全部5000万美元的融资去打广告,也只能维持两个月而已。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24.html
今日又講返些少白痴野,雖然老舊卻老生常談,希望大家可以溫故之新,其實故事發生在前晚,聽到新聞節目說每天地球消費多少雞翼,於是我忽發其想,因為一 隻成年雞只有一對雞翼,但當你斬掉之後不會再生出來,或者需要很多時間再生出來,我不太確定,如果每天消費幾百萬對翼,我真不知如何計這一條數,因為係我 腦海全部都是一隻雙待宰之雞,但奇怪的是雖然消費之巨卻永遠能夠滿足,從不間斷,至少不會好像南韓般出現泡菜危機。
於是乎我問表弟這個問題,他說從一隻雞說起,因為雞生蛋,蛋又生雞,過程持續,生生不息,雖然我心裏納悶想講聲鬼唔知你媽係女人,但事實 人人阿媽都係女人,但你有時都忍唔住要問一聲伯母是不是女人,十分搞笑。不過這一個小朋友的答案卻讓我沉思了我的投資之道,其實投資都是雞生蛋蛋再生雞的 一種遊戲,可是有時候你也會產生偏離夢想整隻基因雞,結果卻被基因雞毒死。
先講一講雞生蛋的問題,一開始非常困人乏味,一對雞男女生蛋,蛋生雞,生產力上升了,而家一生生兩隻,跟住一生生四隻,再來八隻,然後不 斷以二的N次方分裂,只要過程持續,就會變到好大規模,當然或者有點兒誇啦,現實生活無乜可能年年100%增長,但我計佢四厘股息率,一萬元每年生四百, 下年一萬元生多四百,四百又生多十六元,如此類推,而且你可以透過工資不斷推進,每年多買一隻雞,有了雞雞何愁大事不成,只是時間會變得比較長,所以多數 人等唔切希望買隻基因雞,希望佢可以一次過生隻雞而不是生雞蛋,問題是要雞胎生已經難,仲要有一隻自己出來,唔難產而死都好難,結果原本買個隻雞唔死都五 勞七傷,都應該問問自己,還是好好專心經營個安份守己的農場吧。
四厘回報真的不吸引,不過如果你能夠每年為自己買少少雞,日子還是會有功的,至少餐餐有蛋食都餓你唔死,已經比好多基因雞農場的主人要強 得多了,目前巿場上有不少老牌雞場待售,而且價格還是可以的,若果比較消極又不想博,這些都是理想的選擇,因為若大部份基因雞場經營不善,遲早老牌雞場一 定爭崩頭,那時可以善價而沽之。
|
||||||
二○一一年才剛開始,遊戲界裡一場虛擬與實體的大戰意外開打。 二○一○年十二月營收才剛創下歷史新高的遊戲橘子,十二月三十一日卻接到統一超、全家、萊爾富、OK等四大超商同時來函,表示二○一一年不會再繼續販售該公司遊戲點數卡。消息傳出,震撼遊戲界。 根據遊戲橘子執行長劉柏園的說法,雙方原本還在洽談新一年的合約內容,遊戲橘子希望可以調降超商高達二○%的抽成比率,對方則表示可以坐下來慢慢談,沒想到才轉個身,產品就被下架,令他感到「非常憤怒。」 這 不是遊戲橘子第一次與超商發生衝突,早在二○○二年,遊戲橘子就曾因為超商抽成比率過高,挾著主力產品《天堂》熱賣的優勢,要求降低成數,結局是失去了統 一超這個通路。一年後,《天堂》的龍頭地位,被智冠所代理的《仙境傳說》搶下,智冠成為台灣線上遊戲的新霸主。劉柏園不得已,只好重啟談判,恢復與統一超 商的合作。 每年四‧六億進超商口袋 九年前的經驗,為何在此時重演?「這一仗,是一定要打的!」遊戲橘子財務長蘇信泓堅定的說。 對遊戲廠商來說,點數卡是賺錢命脈所在,但過去營收有高達九成都掌握在超商手中,即使現在也還有四成。若以遊戲橘子二○一○年合併營收五十八億元來看,等於是有二十三億元多都掌握在超商手裡。而高達二○%的抽成比率,代表有四億六千萬元進了超商口袋。 如此高的比重,也難怪遊戲業者跳腳,「我們辛苦花錢研發遊戲,超商卻一開門就抽掉這麼多,實在非常不合理,」蘇信泓說,這是為消費者與股東而爭。 不過這一次連談都沒得談就被甩了一巴掌,「橘子可能太輕舉妄動了,」四季遊戲服務網執行長楊騏旭觀察,超商九年前學到教訓,不等遊戲橘子反應,先下手為強,聯合封殺,目的是殺雞儆猴,告訴其他業者「不要跨越紅線。」 和九年前一樣,這場大戰智冠又成為贏家,遊戲橘子再度拱手把全台灣九千多家的販售據點讓給競爭對手。這樣的結果,讓投資遊戲橘子的小股東實在看不懂,該為劉柏園的勇敢堅持高興,還是該為這場通路大戰,遊戲橘子再度陷入劣勢而感到擔心? |
||||||